香港回归20周年演讲稿

2024-06-05

香港回归20周年演讲稿(精选6篇)

篇1:香港回归20周年演讲稿

大家可以看到今天我们有几位嘉宾。我现在有点紧张,我们就先做会眼保健操了,二班上次搞了一个“唯一的一个团日活动前前任然做眼保健操班级”,我们就是第二个做眼保健操的班级。

今年是2017年,香港回归20周年的日子。还有几天就7月1好了,既是香港回归20周年,又是暑假开始,是不是有点兴奋。那么,我今天要讲的呢就是这个香港回归20周年。重点呢,我打算放在谈判上面,毕竟香港曾经,曾经,是一段屈辱史。我觉得把我们与帝国主义斗争的事情放出来说说比扯这几年香港那么占中,什么的来定有意义。那个说起来比较复杂,我们就不谈了。

先说说香港他怎么就成了英国人的了。(诸位同学,记不记得了?)

(小高考才过去没多久啊,没还给老师吧。)(李老师在后面呢)

(好了,那么,郁肾,你来回忆回忆吧。)

(记得蛮牢,看来你那4A倒是货真价实)

对,(看PPT)

下面是地图,所以可以看出来啊,这个新界啊,他到97年实际上也就过期了,凡事都有保质期啊,什么食品啊,汽车啊,房子啊,他都有一个使用期限,过了就得收回来。包括这个香港也是。你看那么大一个新界,剩下两个岛就只有一点点大。没了新界,那九龙,香港岛就是个飞地,肯定是不能独立存在的。所以这个谈判就得提上中英日程了。

这个谈判呢,肯定是有国际背景的对不对,毕竟是冷战期间,(我们再来回忆回忆,是什么计划让美国控制欧洲的,嗯?)对,美国通过那个瘦高个的马歇尔的计划把英国抓在手里,美国肯定得讲话。所以我把这个谈判背景分为两个环节,一个是国际大背景,还有一个是中英之间的博弈。

首先是一个大环境。给几个关键词

在1982年发生了一件事情,就是苏联领导人勃列日涅夫,就是我们的勃同学去世了。而这个时候,恰逢中国和英国就香港问题开始谈判。

为啥先说苏联领导人呢?那个时候,全球最主要的关系是美苏关系,相比之下中国是作为美苏中三角关系里比较小的那个角,也就是最弱的那一个角。当时,邓同学访问了美国之后,就出兵越南教训苏联的小盟友——这个可以看成是中国交给美国的投名状。当时的中美关系,要比中苏关系好,也比美苏关系好。如果按照关系的亲密程度:1.中美关系;2.美苏关系;3.中苏关系。大家可以看到,在这种局面下,美国占最有利位置。

如果把这个关系和今天作为一个比较,就可以看到,俄罗斯其实是和以前中国的地位对调。那么今天按照关系的亲密程度:1.中俄关系;2.中美关系;3.美俄关系。这样看来目前中国是占的位置比较好。

先不说现在,当时,在勃同学去世之后,中苏骂战就基本熄火了,其实邓同学自己就是骂战的主要角色。那么这个时候是有可能出现中苏关系回暖的迹象。而这种情况是美国不想看到的。

那么在中英谈判中,不能和中国翻脸,显然符合当时美国整个西方世界的利益的。因为和中国翻脸,加上中苏关系回暖,就会把中国向美国的敌对方推过去,不符合西方利益。所以西方世界是希望英国归还香港的。但英国人愿不愿意让步呢。我们先来看一组数据。香港作为英国在远东利益所在,仅投资额即占英国GDP的百分之6啊。(这位同学,你,要是你是英国人,你愿意把香港给我吗,不愿意对吧,香港给你这么大好处,你肯定不愿意对不对)所以80年代,在英国面对明显的经济颓势自然不愿意放弃远东第一大港的利益。于是谈判盾开始出现。

1979年3月24日,当时的香港总督麦理浩访问北京。(开始翻页 关键词)先说一下这个麦同学,在香港的政绩不错,廉政公署是他在任的时候落实的。其他不少利民措施,包括公屋,也是他的政绩。

麦理浩在1979年到北京来见邓小平,主要是想了解可否为新界租约延期的问题,摸摸中国的口风。这时也就是1979年,离这个租借期就只剩下18年了。那么当时的港英政府,是需要卖地的土地财政,这就碰到一个问题——你卖新界的地,就只有18年的地契。那么你看一下,谁肯来买?这个就开始了97大限的说法,结果就是在香港,凡是周期长,投资大的项目,都没人敢碰。那么香港经济发展就受到很大影响。

所以英国人跑到北京来,用延长租约作为一个理由,其实想探探中国对香港的真实想法。结果邓小平当然很清楚地说,香港是中国领土,主权问题没有讨论余地。但是中国会把香港作为一个特殊地区来管理,用特殊政策,来保证当地人民的利益。

这个回答,回到英国,就震动了整个英国朝野。最后,大家就决定让铁娘子来解决麻烦了。就是撒切尔夫人,铁娘子这个外号,其实是苏联红星报给她起的。美国后来颁奖给撒切尔夫人,表彰她像丘吉尔一样勇猛。为啥这么说呢?

是因为在1941年,当时中国和其他西方国家同为战时盟友。所以当日本向汪精卫的权,放弃了日本的所有不平等条约权利之后,美国和英国被逼无奈,也向蒋介石保证,放弃英美在中国的不平等条约。所以,当时重庆和人家谈判,签署中美新约和中英新约。而当时中英新约的重点,就是香港问题。这么说吧,当时蒋介石,是很想把香港收回来。但是碰到了硬汉子丘吉尔,最后只好放弃了。

那么英国各界人士,就希望女丘吉尔,可以像男丘吉尔一样,保住香港。于是撒切尔夫人,就派驻华大使递交了一份备忘录给中国。上面说,会制定一条法律,就是关于香港新界的地契,全部不写年份;旧的地契,也取消期限。这个不会影响中国的香港问题立场,只是考虑法律问题。而同时,英国人就用了极其便宜的价格,把新界的天水围的一块地皮,卖给了中资的华润公司。上面的地契,明显地是跨越了1997年。英国人的狡猾,在于如果你买了,就确认你默认了我对新界土地可以跨越1997的主张。而华润公司这些傻B,看到钱,头都晕了。赶紧去买地。后来被北京知道之后,一顿臭骂,就把土地给退回去了。这一招不行,那么英国就只好寻找其他办法。但以当时的国际形势,中国已经成功被美国拉进了反苏的大本营里面。再加上香港就在大陆边上,不象台湾,隔了一条海峡,所以英国人很快就否决了用军事手段解决,而决定用政治谈判的方法,为此英国人准备了3年。

那么接着开始谈判了。当时的撒切尔夫人,刚刚打赢了针对阿根廷的马岛战争。,成竹在胸,就到人民大会堂去谈判。结果邓小平就第一句——主权没得谈。顿时,撒切尔夫人感觉歇菜,我们来看看他们谈判的重点语句。

我作为现任首相访华,看到你很高兴

是呀!英国的首相我认识几个,但我认识的现在都下台了。欢迎你来呀。(你看这握个手就不是很友善)

三个条约有效,维护香港繁荣稳定离不开英国如果中国收回香港,就会给香港带来灾难性的影响(铁娘子不愧是只铁母鸡,一毛不拔啊)

中国在这个问题上没有回旋余地。坦率地讲,主权不是一个可以讨论的问题。(邓小平更硬气,毕竟是战争年代出来的人,就是不让)

然后 啊 然后

中国人穷是穷一点,但打起仗来是不怕死的。

如果英国不想谈判解决,今年下午我就派解放军过去把香港给解放了。(诶亚,这个魄力,铁娘子谈判完离开大会堂瞬间就给摔了)哎哟,邓小平真残酷啊!

铁娘子服软了,英国就服软了,那么香港就好说了。于是(看PPT)接着(看PPT)

至此,香港回到了祖**亲的怀抱,国家进一步得到了统一

香港也进入入了飞速发展期。回归20年,香港也暴露出不少问题。

下面有请李老师来谈一下对香港问题的看法,和对香港发展的期望。

谢谢李老师的精彩发言,那么香港回归有什么样的启发意义? 或者说香港回归让你明白了什么

(有没有同学愿意分享分享。周本龙,你有什么看法?)说的不错,请坐请坐。的确 看PPT 为什么要在这个时候去说说谈判的艰辛,而不去一味庆祝,因为只有记住那个被强国左右的年代,去缅怀历史,才能奋进,才能自己掌握自己的命运。高二四班主题班会到此结束,谢谢。

篇2:香港回归20周年演讲稿

新华社记者 赵丹平陈键兴 颜昊

时间是一把尺子,丈量着走过的道路。

1997年7月1日,中国政府恢复对香港行使主权,开启“一国两制”、“港人治港”、高度自治新时代,开创了人类政治文明史上的伟大先例。

道路是一册书籍,记录着奋进的足迹。

一路走来,共和国的特区与祖国同舟共济,在追逐梦想的征途上风雨兼程,创造了耀眼的“香港奇迹”,在“一国两制”的探索中刻下了深深的“香港印迹”,为世界奉献了寓意深刻的“香港故事”。

这是极不平凡的20年,这是令人骄傲的20年。

邓小平同志曾饱含深情地说:“等香港回归祖国后,我很想到那里走一走、站一站,哪怕是坐着轮椅也要到祖国的这片土地上看一看。”

回归祖国20年了,小平同志生前时刻牵挂的香港,风采浪漫依然。

实现国家统一是民族的愿望,一百年不统一,一千年也要统一的。怎么解决这个问题,我看只有实行“一个国家,两种制度”。——邓小平

2017年4月的一天。香港晴空丽日,暖风习习,维多利亚港湾波平浪静,两岸摩天大楼林立。会展中心新翼如海鸟展翅欲飞,广场上中央政府赠送特区的“永远盛开的紫荆花”雕塑在阳光下熠熠生辉。

时钟回拨。1997年7月1日零时零分,香港会展中心。雄壮的国歌奏响、鲜艳的国旗升起,一个具有世界意义的创举就此载入史册。

回想起那一刻,全国人大常委会委员、时任香港临时立法会主席的范徐丽泰感触良多:“我们香港是国家的特区了,我们是堂堂正正居住在香港的中国人,可以‘港人治港’了!”

上世纪80年代,邓小平同志创造性地提出“一国两制”科学构想,并首先运用于解决香港问题,向全世界展现了中国共产党人对国家民族的责任担当与改写历史的非凡气魄。

“‘一国两制’构想提出来时,并不被世人看好。社会主义和资本主义并存,全世界未曾有哪个国家有过这样的实践。”香港“一国两制”研究中心总裁张志刚说,那时很多人不相信,香港可以在包括税制、法制、财政、入境、教育等方面拥有高度自治权。

四季更迭,时光荏苒。20年过去,世界看见了一个怎样的香港?

根据2014年6月中国国务院新闻办发表的《“一国两制”在香港特别行政区的实践》白皮书,回归以来,香港居民依法享有的基本权利和自由,受到宪法、香港基本法以及香港本地法律的充分保障,民主政制依法稳步推进,经济保持平稳发展,国际金融、贸易、航运中心地位得以保持和提升,传统优势产业不断巩固和发展,营商环境保持良好。

世界银行发布的数据显示,香港在政治稳定、政府效能、规管品质、社会法治、贪腐控制、公民表达及问责等方面的指标,都远远高于回归前,法治水平的全球排名更从1996年的60多位跃升至2015年的第11位。

据瑞士洛桑国际管理发展学院《2017年世界竞争力年报》,香港在全球63个受评估经济体中蝉联第一。报告主要涉及“经济表现”“政府效率”“营商效率”及“基础建设”四大因素,香港在“政府效率”和“营商效率”方面继续保持全球第一。

回首来时路,长江和记实业有限公司主席李嘉诚感慨万千。“一国两制”使香港企业获得参与全球竞争的广大空间,也因更加了解内地而获得“大堂前座”的优势,“香港的企业兼容‘利’与‘变’,其竞争力可有倍数发展的可能。”李嘉诚说。

外交部驻港特派员公署副特派员宋如安接受新华社记者采访时,讲了一段有趣的事。1997年9月,第21届世界知识产权组织会议在日内瓦召开。与会者惊奇地发现,中国代表团里居然有一位高鼻梁、蓝眼睛的外国人。

“他是香港特区政府的代表,叫谢肃方。”宋如安说,“那时香港刚刚回归,这就是‘一国两制’的特色。”

一诺千金,不改初衷。20年的实践证明,中央人民政府始终是“一国两制”和香港基本法的坚定守护者,是香港特区各项事业全面进步的积极支持者,是700万香港同胞合法权益的忠实维护者。

“20年来的一切向世人昭示了‘一国两制’方针完全符合香港的实际情况,不但是行得通的,而且取得了举世公认的成就。”香港回归20周年之际,即将九十高龄的原新华社香港分社社长周南写下感想。

作为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重要组成部分,“一国两制”构想来源于中华民族的具体实践,它不仅解决了历史遗留的香港问题,也创造性地提供了解决国际争端的全新模式。

在动荡不安的国际社会和全球化环境中,如何搁置争议、建立对话、协商解决问题,这是许多国家面临的共同课题。北京大学国际关系学院教授李义虎认为,“一国两制”为解决这一问题提供了“中国智慧”和“中国经验”。

“经过实践检验的‘一国两制’,丰富了科学社会主义理论,为国际社会提供了一个以‘和平统一’方式解决历史遗留问题的新模式,树立了好的典范,这是中国对人类社会的贡献。”张志刚说。

香港过去的繁荣,主要是以中国人为主体的香港人干出来的„„要相信我们中国人自己是能干得好的。——邓小平

香港知名实业家施子清1957年来到香港,白手起家,创业生根,逐渐发展起来。1984年中英联合声明签署时,施家已是身价过亿的商界新贵。

中英谈判完成后的一段时间,香港渐起移民热,社会上弥漫着一种不安情绪。施子清对香港有信心,但不知道四个儿子怎么想。

“父亲召集我们几兄弟开会,说你们如果要移民,可以,每人给笔安家费,再给买所房子。”施家二子、现任全国政协委员施荣怀回忆说,“我们都选择留下,并且都只保留了一个香港身份。”

“今天全世界有哪里比香港更自由更自在?没有。政治上、经济上、生活环境上,香港都非常可爱。”施子清说。

对于当年的选择,施家父子从未后悔。

这个家庭是一个缩影,折射香港社会爱国爱港精神薪火相传,从不曾暗淡,更不会熄灭。

“我们相信香港人能治理好香港,不能继续让外国人统治,否则香港人也是决不会答应的。”小平同志的话语饱含着对香港同胞的高度信任与期待。

爱国爱港的香港同胞没有辜负这份信赖。回归以来,香港几度遭遇危机、困境。面对挑战,香港同胞团结一心,砥砺前行。紫荆花始终傲然挺立。

“我现在都忙不过来!”香港中华总商会主席蔡冠深一下飞机就赶来接受采访,随后又匆匆赶往下一个活动场地。

因为要协助总商会会员把握住“一带一路”商机,这位企业领袖奔走于内地、香港和海外,行程满档。“有人说香港失去了很多优势,我看不出来。‘一国两制’就是香港最大的优势!北京、上海的优点,我们有;纽约、伦敦的优点,我们也有。”他说。

香港国际机场也很“忙”。2016年,这里每天迎来送往各种肤色的乘客19.3万人次,每小时起降飞机约46架次,全年货邮吞吐量继续位居全球之冠。

如今的香港,晚上“马照跑”,白天“股照炒”,而且“股还炒得更大”。2016年,港交所新上市公司126家,首次公开招股集资额251亿美元,蝉联全球集资中心之冠。在美国传统基金会发布的报告中,香港连续23年获评“全球最自由经济体”。

“回归前基本法征求意见的时候,老百姓关心的是实际问题:‘回归了,我上街买早餐用什么钞票?’”香港特区行政长官、曾任香港基本法咨询委员会秘书长的梁振英回忆说,“基本法回答了这个问题,香港特区法定货币是港元。”

“一位西方经济学家曾公开说,一个国家不可能同时存在两种货币。”梁振英说,“事实证明,‘一国两币’不但可行,更让香港成为世界上最大的离岸人民币中心,也为人民币国际化和国家金融改革发挥了积极作用。”

热闹的大小街市,繁忙的证券交易所,高耸的写字楼,满载的远洋轮,无不讲述着活力不减的“香港故事”。作为高度发达经济体,香港本地生产总值20年来年均增长3.2%。以人均本地生产总值指标看,香港仍位于世界主要经济体前列,依然是全球最富裕经济体之一。

饮水思源。施子清说,“如果没有中央支持,香港没有今天。”

从全力保障对香港的农副产品及水、电、天然气供应,到支持香港抗击“非典”,从支持香港应对前后两次金融危机,到签署《内地与香港关于建立更紧密经贸关系的安排》(CEPA)、开放内地居民赴港“个人游”,从帮助香港巩固全球最大人民币离岸中心地位,到“深港通”“沪港通”及粤港澳大湾区城市群发展规划,“香港对中央有什么要求,中央都有求必应,”施子清说,“港人在‘一国两制’体制下,是得到国家很大照顾的。”

穿行在铜锣湾往来络绎的人潮中,鳞次栉比的商铺令人眼花缭乱。连锁便利店里贴着“欢迎使用人民币”的告示牌,商场收银台前摆放的“微信”“支付宝”支付提示卡,从细节上透露出香港与内地往来的日益频繁。

越来越多香港年轻人正将自己的创意与内地的创业环境和广大市场相结合,让源自香港的创新科技愈加崭露头角,也演绎出全新的香港活力。

岑棓琛8年前在香港创办了视野机器人有限公司。2015年,他带领团队入驻前海深港青年梦工场,很快收获了投资,还开设了3家分公司。如今,他们开发的森林防火监控机器人系统已应用于内地20多个城市。

香港青年梁显政是转行创业,他憧憬着像Uber改变出行方式一样,以移动互联网为传统地产代理业带来革新。已拿到天使投资的这个“创客”期待在粤港澳大湾区的舞台上有所作为。

走进香港科技大学,浓浓的创新气息扑面而来。许多学生课后聚在一起,热烈讨论着一桩桩“未来项目”。知名的大疆创新科技有限公司创办人汪滔就毕业于此。他的学弟妹们正以他为榜样,为了明天积极准备着。

“国家鼓励创新创业,倡议‘一带一路’,提出粤港澳大湾区建设,对香港年轻人来说都有很大的机会,他们要更多地去了解。”香港科技大学校董会主席廖长城言语中充满期许。

在实现民族复兴的伟大征程上,香港既是参与者也是受益者。梁振英表示,香港是中国最国际化的一个城市,拥有一国之利、两制之便。香港在谋划未来发展的时候,必须考虑到“国家所需、香港所长”。

作为一项开创性事业,“一国两制”在香港的实践也需要不断探索前进。20年来,香港经历了不少风风雨雨,这个阶段有挑战和风险,也充满机遇和希望。——习近平

走进天水围社区,高层住宅林立,街道整齐清洁。社区公园一派江南园林景色,满眼绿树繁花,楼台亭阁,小桥流水,池鱼浅戏。

天水围位于新界元朗区,是上世纪80年代末开发的新市镇。这里临近深圳,回归前有许多打工者居住于此。他们在内地娶妻生子,而后安家天水围。

元朗区议员李月民1992年入住,是天水围的第一批住户。他回忆说,那个时候,新移民初来乍到,没有就业机会,无法融入社会。特别是亚洲金融风暴来袭时,很多家庭生活陷入困顿,家庭矛盾和暴力事件时有发生,天水围一时被形容为“悲情城市”。

据李月民介绍,2004年前后,特区政府加大了对天水围基础设施建设的投入,兴修了一批学校、图书馆、公园、运动场、医院,社区环境大为改善。随后,中产阶层人士逐渐回流,餐饮服务类企业不断增多,一些政府部门也陆续迁入,就业情况明显改观。

“天水围再不是‘悲情城市’,我觉得是香港最靓的地方。”1996年迁居天水围的唐增喜说。

近年来,全球市场需求萎缩也波及香港进出口贸易、航运和金融服务。外部经济周期性影响,加上产业结构单

一、劳动力供求失衡、营商成本偏高等内部结构性因素,香港面临经济转型的严峻挑战,居住、养老、就业等民生问题也面临困难。

路在何方?路在脚下。

特区政府提出,香港经济转型要背靠内地,面向全球,发挥好“一国”和“两制”的双重优势,做好国内和国外的“超级联系人”。

2015年11月,特区政府创新及科技局正式成立。局长杨伟雄说,特区政府决心发展本地创新及科技产业,带动整体经济结构升级转型,以提升香港竞争力。

回归20年来,香港专注于发展高增值和需要精确专业知识的产品生产与服务,实现了向服务型经济的转型。数据显示,1997年,服务业在香港本地生产总值所占比率为85%,2016年这一比率已提高至92.6%。

篇3:香港回归20周年演讲稿

一、三家媒体报道分析

(一) 报道形式

1. 报道体裁

分析发现, 首先, 《人民日报》和《大公报》以动态消息形式为主, 《广州日报》则以人物专访为主。其中, 《人民日报》消息数量远远超过其他体裁, 由此可见其以消息为主打的明显特征。其次, 动态消息和人物专访是三家媒体普遍运用的报道方式, 但《人民日报》与《大公报》在此基础上, 还采用了评论、专题、特稿等形式, 《广州日报》则别出心裁地开设了摄影专版 (拍摄对象皆为香港的人情风土) , 《大公报》则把特刊放在回归日以前连续刊载, 而非像其它报纸一样在7月1日集发特刊。

2. 报道篇幅

《大公报》报道篇幅当属最大, 不仅报道数量多, 而且报道版面篇幅较大。例如, 人物专访皆为整版报道;每天推出多个版面的特刊, 均为整版报道;消息数量多, 广泛分布在要闻、港闻、社团新讯、文化等各个版。据统计, 《广州日报》报道总数为31篇, 其中占整版篇幅的为25篇, 包括人物专访和摄影专版。《人民日报》报道总数也为31篇, 但以消息为主, 占整版的只有两个专题。由此可见, 《广州日报》的篇幅明显超出《人民日报》。

3. 报道态势

自首推之日起, 三家报纸就开始陆续进行相关报道。总体而言, 《人民日报》仍以多种体裁交错出现;《广州日报》在相当长一段时间内均为每天刊载一至两篇人物专访, 数量较为稳定;《大公报》也以各类体裁交错出现的形式为主, 且每天的数量与篇幅几无变化。相对来说, 《人民日报》变化较大, 《广州日报》较为稳定。具体来说, 6月份, 《人民日报》有关香港回归的报道仅为12天, 在6日至26日这段时间内报道数量较为稳定, 有起有伏, 但都相差不大, 27日起至30日的数量则开始猛增, 几乎呈直线上升, 在30日达到顶峰, 估且把这种状况称为“集中式报道”;《广州日报》较为平稳, 且从5日起, 周一至周五的报道连续不断, 且称其为“间断式平稳报道”;《大公报》从3日起就开始连续报道, 且篇幅相当, 称其为“连续匀称式报道”。

(二) 报道内容

1. 标题制作

情感婉约的《人民日报》。《人民日报》的标题制作主要放在对成就与伟人的赞美上, 富有一定文艺特色。如《写下不朽香江名句———“一国两制”香港成功实践》、《明天一定更美好:香港吸引世界目光》、《风雨十载一路同行———内地与香港经贸合作互利双赢》、《香港, 我为你骄傲———香港特别行政区十周年成就展》, 《十年回首念伟人》等。

趣味搞怪的《广州日报》。尽管《广州日报》的报道内容较宽泛, 但对标题的制作却非常突出新闻价值, 且趣味性兼顾。如《记者:据闻您将担任更重要职务, 唐英平:嘻嘻, 这个问题很难回答》、《金庸:回归后, 港人怕老婆不怕政府》、《梁百恩:最爱别人说我是爱国资本家》、《曾荫权:港人支持, 我由心甜到脚》等。

平铺直叙的《大公报》。相比前两家报纸, 《大公报》显得较为平淡。如《回归十年享充分自由经济不断发展》、《民建聊析回归十年好与不足》、《汤显明:海关体现“一国两制”》、《逾半港人满意“一国两制”》、《印度总领事阮天龙:香港成中印贸易平台》等。

2. 新闻主题

综合三家报纸的报道内容, 笔者把新闻主题大致分为以下几类:香港成就;共创辉煌;未来展望;动态跟踪;总结反思。统计发现, 首先, 三家报纸最注重报道香港成就;其次, 动态跟踪所占比例也较大, 但以《人民日报》与《广州日报》最为突出;再次, 除香港成就外, 《大公报》的次要报道重点在于共创辉煌, 即内地与香港的优势互补;最后, 两家内地报纸均未涉及到总结反思, 《大公报》则数量较少。

3. 图片运用

总的来说, 《广州日报》与《大公报》的图片数量最大。《广州日报》用图相对简单, 主要由人物专访中的人物截图 (每个人物配有一幅图片) 、摄影专版和动态消息 (极少出现图片) 组成;《大公报》用图较杂, 主要出现在共创辉煌和人物专访中。《人民日报》则最为特殊, 28日以前, 有关香港回归的报道极少放上头版, 且无新闻照片, 28日和30日则有三篇消息放上头版, 且都配以大幅图片, 这些图片主要为国家领导人的相关活动。

二、典型现象概括及原因分析

1.报道体裁上, 三家报纸各有千秋, 丰富多样。《人民日报》和《大公报》以动态消息为主, 《广州日报》则以人物专访为主。对于香港回归十周年这一重大庆典活动, 媒体可谓在报道策划上做足了文章, 但其体裁归结起来无非是几种形式:消息、专访、评论、特刊。值得注意的是, 《广州日报》别出心裁地开设了摄影专版, 《大公报》也不像其它报纸一样在7月1日集发特刊, 而是把特刊放在回归日以前连续刊载。不管媒体采用何种策略, 都是为了在竞争中推陈出新, 获得较好的传播效果。

2.报道数量上, 香港媒体大大超过内地媒体。《大公报》的相关报道不仅数量大, 体裁多样, 而且广泛分布于各个版面。这不仅与其报纸运作方针有关, 也体现了一定的接近性和倾向性。《大公报》地处香港, 地缘、业缘、人缘都优于内地媒体, 从这个层面看, 报道数量多也属正常, 并且, 香港回归十周年对于香港来说也是一个非常重要的纪念日, 大量的报道能够满足香港受众的心理需求, 而《大公报》巨大的报道数量也折射出了香港民众的重视程度。另外, 这也反映出《大公报》作为香港“舆论之领导”的地位, 大量的宣传与报道体现了它的报道倾向。

3.报道态度上, 《人民日报》作为最能代表党中央的动态、立场和态度的机关报, 其报道反而不及其它两家报纸。纵观其报道, 多为断断续续推出少量人物专访、数篇特稿, 临近纪念日时才开始上头版, 这与其报道范围的广泛性有关。而以国家领导人相关活动为主则充分体现了《人民日报》的性质。

4.报道重点上, 三家报纸最注重报道香港成就, 反思几乎没有涉及 (除了大公报有两篇) 。在各种庆典中, 成就报道都是一个重头戏, 这同样适用于香港回归这一伟大纪念日。值得注意的是, 媒体忽略了一种“历史化”视角, 即成就报道不但要站在历史的纵深来解读成就, 而且要跳出历史, 结合现实揭示成就的巨大意义, 更要从成就取得的艰难历程中分析原因, 总结规律, 深化成就的内涵。比较而言, 内地报道较为注重垂范作用, 香港报纸受西方价值观影响较大, 注重写实, 这在三家报纸标题的制作上也有体现。

5.报道立场上, 两家内地报纸较为一致地以报道香港成就为主, 香港报纸则相对全面, 存在大量报道内地与香港优势互补、共创辉煌的稿件。从受众角度来看, 如果媒体的报道均为香港和香港人的变化, 不免会使内地受众产生距离感, 而一味强调香港的繁荣稳定都是中央政府支持的结果也难以贴近香港民众, 因此媒体有待权衡各自的报道立场。笔者认为, 如果增加若干“从内地的变化来看香港回归十周年”的报道, 也许会收到意想不到的好效果。在这点上, 香港报纸相对做得更好。

三、总结与启示

1.成就报道的同时兼顾反思总结。首先, 成就报道能稳定人心、鼓舞斗志, 但也容易落入报道误区。纪念香港回归十周年, 展现“一国两制”伟大构想、着力报道香港的繁荣与稳定是非常必要的, 这对促进香港进一步发展, 为大陆与香港进一步合作营造良好的舆论环境有重要意义, 但是, 回顾历史不是为了单纯地引经据典, 而是要在新旧对比中寻找变化, 在新闻中引进历史, 增加报道的内涵, 而又在历史中寻找新闻, 拓宽报道的思路, 从而用更加理性的方法来思考问题, 总结取得成就的经验, 分析仍然存在的问题, 为以后取得更大的成就创造条件。其次, 从传播学的角度看, “一面提示”虽然能够起到良好的说服效果, 但进行“两面提示”, 不仅能改善原本持反对者的态度, 也容易争取到较高素质者的支持。另外, 按照“两面提示”具有“免疫”效果的观点, 接受过这种宣传的人还可以免疫于未来可能出现的反面宣传。

2.平衡香港与内地报道的比重。媒体选择从内地变化来看香港回归十周年这一角度进行报道或许存在一定难度, 但内地向香港学习了什么, 还需要继续学习什么?这一命题具有较强的现实意义。媒体要服务于大众和社会, 就不能一味从单一角度报道, 而是要从现实出发, 进行更加全面和理性的报道, 才能强化对内地各级政府和人民群众的指导性, 同时促使内地和香港同胞的关系更为和谐融洽。

3.香港媒体有值得借鉴之处。这不仅体现在总结反思方面, 也体现在《大公报》对香港与内地报道内容的平衡上。进一步地说, 香港媒体的新闻性、全面性和写实性立场值得借鉴。自6月份起, 《大公报》对回归作了大量的报道, 这些报道不仅具有时新性, 也具有指导性和反思性。在以正面宣传为主的前提下, 《大公报》运用了全面的报道手法, 并推出了一系列特刊, 如《浙港合作》、《豫港合作》、《深港合作》、《粤港合作》、《走进青海》、《走进泉州》等, 这些报道深入各个层面, 以客观事实为基础, 更具针对性地反映了回归十周年这一主题。此外, 它不仅仅局限于抒发成就感, 而是通过报道一系列连贯的事实来凝聚中华儿女的爱国心。

4.实行报网互动, 促进资源等优势互补。对三家报纸分析后发现, 《人民日报》和《广州日报》在香港回归十周年的报道中均采用了报网互动的形式。如《人民日报》6月30日第四版的“人民论坛”栏目中, 《小平, 你好》一文就摘自于人民网的强国论坛;《广州日报》在所有人物专访报道结束后, 刊登了一个来自于大洋网的总结, 即大洋网主持人邀请采写人物专访的主要人员就选题策划、采写过程和困难进行叙述。这样一种形式促进了报纸和网络实现资源互补和双赢, 在这点上, 内地媒体值得称道。

总之, 在面对重大庆典时, 由于所处环境和媒体自身

的特点, 各媒体的报道立场、报道形式、报道内容、报道态度既存在共同性, 也存在一定的差别。通过分析香港回归十周年纪念日前期报道, 笔者认为, 在迎接澳门回归十周年来临之际, 两地媒体预热性报道的关键在于:突破传统报道思路, 加强媒体间的相互借鉴, 积极丰富并开辟新的报道方式, 在增强传播效果的同时加强舆论引导的全面性和有效性。■

(作者单位:暨南大学新闻与传播学院08级硕士研究生)

摘要:重大庆典同样也是一个媒体狂欢节, 媒体要想营造浓厚的庆典氛围和获得较好的传播效果, 如何恰当有效地进行预热性报道十分关键。本文围绕香港回归十周年这一主题, 对《人民日报》、《广州日报》、《大公报》三家报纸的前期报道进行比较, 并对其中的典型现象进行概括总结, 以期对澳门回归十周年报道有所启示。

篇4:喜庆香港回归十周年 等

■ 李冀峰(贵州)

香港回归十周年,

实行两制起变迁。

港人治港作主人,

血洗国耻换新天。

阮郎归·退休乐

■ 周福明(贵州)

花开花谢自安详,杞人何感伤。春归秋至顺时昌,叶红稻黍香。 一夜纸,字三行,晚情野鹤翔。农家院里话麻桑,归来月映窗。

书法

■刘铭简(贵州)

踏莎行·香港回归十周年感怀

■ 马礼诚(贵州)

华夏泱泱,沧桑历尽,金瓯几度遭沦丧。风雨飘渺盼归程,离愁别恨潸泪淌。 地覆天翻,紫阳普照,岁运丁丑迎九港。一国两制百业兴,十年庆典欢歌荡。

最美不过夕阳红

■ 王琳(辽宁)

长相思·悲壮汩江

■ 瀑乡人(贵州)

汩江流,汩水流,好似珍珠断线游。悲声荡九州。楚民忧,楚天愁,奸佞忠良是对头。《离骚》愤懑惆。

踏莎行·王阳明五百年祭

■袁仁琮(贵州)

九驿古道,残阳人绝。阳明无计赴边。天高北望家何在?男儿无泪语凝噎。 几处人家,灯火明灭。龙场驿馆寻不得。病贫无力挪半步,抵肩茅茨可停歇。

新农村之歌

■ 李智军(贵州)

英明举措建新村,睿智鸿猷惠顾民。

重教尊师学费减,增收办厂富途新。

医疗合作民心定,农税蠲除笑语频。

中央一号文件好,和谐社会暖人心。

夏日赏荷花

■ 李勇豪(贵州)

香花荷叶动风凉,叶动风凉夏日长。

长日夏凉风动叶,凉风动叶荷花香。

鹧鸪天·韭菜沟高亭抒怀

■王远奎(贵州)

极目凭栏望劲松,天高云淡罩葱茏。

苍茫碧浪连天际,夕照桑榆照彩虹。

情未了,志休停,和谐路上赶一程。

旧吟新诵鹏程路,无限风光分外明。

多彩贵州写真

■ 刘名胜(贵州)

晚晴山雨后,目染布依村。

彩练当空舞,丹青无墨痕。

越调·小红桃

■ 汪太昕(贵州)

绿水青山,油泥坦道。农家楼舍连小桥。柳依依,桃夭夭。诗人骚士出芳郊。咏赋吟诗兴致高。景,这独好;人,尽舜尧。

庐山瀑布观感

■ 张凤起(吉林)

银珠四溅幽谷行,绝妙雄奇天自成。

远岭氤氲郁葱茏,红霞似锦烟飞腾。

星潭棋布连云翠,岩水相依落日红。

北海八仙今若在,当惊庐山胜莱蓬。

摊破浣溪沙·西江千户苗寨

■ 蒋佩芝 摄 陈昌槐诗

苗岭西江千户村,两山如髻瓦叠云。

篇5:香港回归20周年感言

香港回归20周年感言有那些?一晃眼,香港回归20年了,作为“中国第一侨乡”,深厚的“侨”文化便是五邑的“魂”之所在。

陈荣濂

【感言】

我是江门人,我应该为家乡做一点事情,所以我就希望通过公益慈善,为家乡的贫困学子、孤寡老人解决一点问题,同时也希望家乡的经济发展能够更快一些。

当前国家提出建设粤港澳大湾区,这对香港的发展是非常有利的,未来香港在广东尤其是在珠三角地区,包括在江门,都将迎来更大的发展机遇和空间。

陈荣濂祖籍台山市三合镇东联村委会潢村海清里,现身居香港。

香港回归20年,陈荣濂感受颇深:“变化太大了,香港今天的成就离不开中央政府的支持。

在我看来,稳定是香港繁荣发展的基石,广大香港人更想要发展。”

记者了解到,作为五邑籍香港人,陈荣濂事业有成后,始终心系家乡,关心家乡的发展。

一直以来,陈荣濂热心服务社会,大力支持和积极参与家乡的公益慈善事业。

陈荣濂坚持为家乡捐款修路、修学校、建医院。

“我是五邑人,我应该为家乡做一点事情,所以我就希望通过公益慈善,为家乡的贫困学子、孤寡老人解决一点问题。

我希望家乡的小朋友能够上得起学,老人老有所养,残障人士得到社会的关爱,这些是我支持家乡公益慈善事业的初衷。”陈荣濂说。

除了公益慈善事业,陈荣濂还非常关心家乡的经济发展。

“20年来,香港与江门之间的沟通、合作始终密切,香港人回江门投资的人也很多,并且有了很大发展。”陈荣濂说。

同时,陈荣濂也十分关心香港和江门两地年轻人之间的成长和交流。

在他看来,国家提出的粤港澳大湾区建设,对香港和江门发展有利,两地做到优势互补,共同受益,如香港有着发达的金融业、江门有着广阔的发展空间等,两地合作机会尤为突出。

而粤港澳大湾区也将为两地的年轻一代创造更多的机会。

“在港的五邑人中的年轻一代,需要了解家乡,了解祖国各个地区的发展,我希望他们能够从粤港澳大湾区中,寻找到未来二三十年的发展机遇,回乡发展、创业。”陈荣濂说。

昌兴国际主席、香港五邑总会理事长黄炳均:

不遗余力支持家乡慈善公益事业

黄炳均

【感言】

这些年来,很多受助群众、家庭和公益项目单位都会向我们表示感谢和赞赏,他们中有许多受助学生和家庭因为得到帮助治好了病、孩子考上了大学、家庭实现脱贫等感人例子。

这些慈善援助活动对社会产生了积极反响,也更加坚定了我在家乡做慈善的决心和信心。

黄炳均的童年是在蓬江水南、堤东一带度过的。

移居香港后,在完成学业后跟随父亲创业。

1979年父亲因病去世,他继承了父亲的事业,并继续努力打拼,在祖国繁荣昌盛、香港欣欣向荣的背景下,企业不断壮大成为庞大的企业集团,创立了昌兴国际控股(香港)有限公司。

黄炳均的母亲是华侨后裔,热心公益慈善。

上世纪80年代中期,在母亲的带动下,黄炳均回到家乡参与公益慈善活动,用实际行动为祖国、香港、江门的繁荣壮大贡献了力量。

当时礼乐有一批生活困难的残障人士非常需要社会帮助,在地方政府的牵线下,黄炳均捐款支持了礼乐的社会福利企业,帮扶残疾人自立生活。

为了支持家乡慈善公益事业发展,帮助弱势群体解决实际问题,,黄炳均捐款创立了江门市昌兴关爱慈善会,开展助困、助医、助学、助残等慈善公益活动。

黄炳均先生伉俪及其母亲早在上世纪80年代,便在中国各地区开展慈善公益事业,江门市昌兴关爱基金的成立,标志着黄炳均家族把慈善公益事业做到了家乡江门。

截至目前,黄炳均已向该慈善会捐款9000多万元,受助对象超过28万人次,受助公益项目60多个。

这其中,有很多生活困难的家庭、学生在慈善会的帮助下,改善了生活甚至走上了脱贫致富的道路。

“我们在全国很多地方做过慈善,在家乡也应该做。

做慈善,帮助有需要的人,没有什么(特别的)目的。”黄炳均先生由衷的话语,让人感受到的是一名企业家的低调和实在。

20至今,黄炳均夫妇不遗余力推动我市慈善公益事业发展,得到社会各界的`高度评价。

他们先后两次荣获国家民政部颁发的中华慈善奖“最具爱心捐赠个人奖”,至20连续4年荣获“江门市侨乡慈善楷模奖”,年获得“江门市杜鹃花慈善捐赠特别贡献奖”。

黄炳均表示,他们将继续传承和发扬中华民族慈善公益的优良传统和美德,支持江门慈善公益事业发展。

市政协委员、香港立法会议员、香港五邑总会副理事长刘国勋:

希望家乡江门越来越好

刘国勋

【感言】

作为五邑籍香港人,我一直致力于促进江门与香港之间的交流与合作。

如今,国家提出了“一带一路”倡议、粤港澳大湾区规划,这对香港、江门来说都是前所未有的历史机会;尤其是在粤港澳大湾区规划中,江门和香港有着很好的互补性,未来两地的合作基础、空间将会更加广阔。

江门作为中国第一侨乡,与香港地缘相近、人缘相亲,经贸文化交流密切。

据统计,在700多万香港常住居民中,五邑籍乡亲就有130多万人。

“我们这些五邑籍香港人,对家乡有着特殊的感情。

130多万在港五邑人,对两地的政治、经济、文化都非常熟悉,所以他们在推动江门与香港两地的交往合作中能够发挥出更好的影响力。”刘国勋说。

香港回归以后,与内地联系十分紧密,尤其是与广东、珠三角城市之间的合作更加密切,且未来进一步合作互补的空间更加广阔。

尤其是国家提出的“一带一路”倡议、亚投行的成立、粤港澳大湾区规划等,对香港来说都是非常好的机遇。

“香港有着发达的金融业、好的管理理念、高层次的人才,可以为江门所用;而江门有着广阔的发展空间,可以发挥粤东和粤西之间的桥头堡作用,并且为香港提供投资、发展的空间。

两地应该在粤港澳大湾区中找准定位,明晰思路,抓住这一历史机遇,实现两地经济社会的长足发展。”刘国勋说。

“虽然我在香港出生,但我不会忘记我的祖籍在江门新会。

我十分关心家乡的发展、国家的发展,希望家乡、祖国能够越来越好。”刘国勋说。

记者了解到,一直以来,刘国勋积极为家乡江门做慈善公益事业,支持家乡教育等事业的发展,帮助贫困学生能够上得起学。

“我希望今后在江门做更多的慈善公益活动,最近我也在帮助家乡的贫困儿童上学。

我本身是香港立法会议员,也是江门市政协委员,我非常愿意发挥这两个身份的作用和影响力,为香港、为江门的发展作出一些贡献,更好地促进香港与江门的合作交流。”刘国勋说。

香港湾仔中西区工商业联合会主席、

鹤山(香港)妇女儿童慈善基金会副主席李鋈发:

慈善需要我们携手努力

李鋈发

【感言】

为家乡筹建新的妇幼保健院大楼,是我一生中最难忘的回忆。

这段经历让我明白,慈善事业不是一个人的事情,需要我们共同携手努力,才能实现;只要我们献出爱心与关怀,就能凝聚成为一股巨大的正能量,让我们的家乡、国家、世界变得更加美好。

如今家乡还有很多需要优化、改善的地方,希望大家行动起来,帮助家乡改善民生,让粤港两地的经贸交流继续深化,早日实现“中国梦”。

广东和香港,地缘相近,人缘相亲,两地在经贸合作和人文交流上,有着很大的合作空间。

李鋈发认为,香港和广东在“一带一路”、粤港澳大湾区建设中,可以实现优势互补,互利共赢。

对广东而言,吸引更多香港企业落户,将为大湾区建设提供充裕的资金和优秀的人才,两地企业共同开发“一带一路”沿线国家市场。

对于香港而言,则可以通过参与粤港澳大湾区建设,在自己家门口参与“一带一路”,拓展更大的商机。

广东有市场、有政策、有人才;香港有资金、有企业、有项目,两地可以共商大计。

粤港两地合作并不局限于传统招商引资,通过慈善扶贫也有很多体现。

李鋈发表示,广东虽然经济总量排名全国第一,但是地区经济发展仍然很不均衡。

以鹤山为例,虽然这些年来经济快速发展,但在民生建设上,特别是医疗卫生领域,仍较珠三角不少地区落后。

“例如,数年前回到鹤山,参观了当地的妇幼保健院,发现院内的医疗设施和环境已经十分陈旧,不能满足家乡民众的需求,而当地正筹备建设新的妇幼保健院大楼,需要向社会各界筹措建设资金。”

为支持家乡的医疗卫生事业发展,改善当地妇女儿童的就医环境,年,李鋈发与兄长李鋈麟及一众在港鹤山乡亲共同发起成立“鹤山(香港)妇女儿童慈善基金会”,并在香港举办成立仪式暨筹款晚宴,筹集善款超过1000万港元。

3月,基金会举办“慈善单车筹款日”,为鹤山市妇幼保健院新大楼筹集到66万元港币的善款。

篇6:庆祝香港回归20周年诗词

虏忆百年惊梦耻,归思廿载暖怀萦。

相承一脉亲情溢,两制双赢胆略雄。

上一篇:《麻雀》说课稿下一篇:《简爱》的三年级读后笔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