管科感想

2024-04-13

管科感想(共3篇)

篇1:管科感想

宿管科职能

1、对住校学生的资格进行审核、安排、管理,建立住校生档案;

2、发放公寓用品;

3、对宿舍管理员进行培训、指导、管理、考核;

4、对住校学生进行安全教育、法制教育、健康教育;

5、对违纪住校生依据《吕梁市贺昌中学学生宿舍管理考核条例》

进行处分;

6、把宿舍区内存在的问题、安全隐患及时上报有关部门维修处理;

7、评选文明宿舍并奖励;

8、完成学校安排的其它工作。

篇2:管科感想

1 夜间护患情况分析

1.1 病人自身的病理生理特点

心血管病人夜间副交感神经兴奋性加强, 易引起心肌细胞抑制, 导致心率减慢、心肌收缩力减弱等, 甚至会引起病人在夜间出现窦性停搏、房室传导阻滞等严重的心律失常而死亡。所以夜间对心血管病人来说是发病的高发期, 患者起病急, 病情变化多端, 死亡率高居首位, 不确定因素多, 护理工作可控制性和可预测性程度低[1]。

1.2 夜班护士工作、心理特点

心血管科夜班护士独自承担着全病区的工作, 潜在危险性强, 突发事件多, 夜间经常收治急诊危重患者, 监测多个心电监护仪, 同时还要兼顾病区防火、防盗等, 夜班护士脑力和体力长期处于超负荷;有时护士还会表现为强迫性担心, 不自信, 无助感, 对做过的事情重复检查或反复回忆, 惟恐出错, 遇到意外情况产生紧张, 甚至担心医护人际冲突, 害怕夜间叫医生起床, 医生不高兴, 认为事情很小自己都不会处理而心存顾虑[2], 因此心理负担过重。

2 夜间临床观察与护理中的业务素质培养

根据心血管患者病情变化特点, 夜班护士应强化以下几方面的业务技能:

2.1 制定夜间工作流程

护士接班时要详细交接, 并将交班内容整理在交接本上, 以便夜间有条不紊地进行工作, 防止遗漏治疗和护理。

2.2

按护理等级要求定时巡视病区, 包括病区安全设施、专科设施及急救仪器设备情况、仪器使用情况、巡视住院患者的病情变化、保证夜间全病区的护理安全。

2.3

对病区患者的病情要做到心中有数, 要随时观察患者的神志及精神状态变化, 定时测量脉率、心率、呼吸和血压, 密切观察心电变化, 及时了解患者主诉, 如胸闷、胸痛、心悸、气急, 并进一步观察其部位、性质、持续时间, 并做好详细记录, 及时通知医师并采取相应措施。

2.4

对不能自理的危重患者要定时翻身、扣背, 及时吸痰, 保持呼吸道通畅。夜间病人处于睡眠状态, 吸氧管容易脱落、阻塞, 应经常检查, 保持其通畅。对睡眠不良的患者要及时反馈给值班医生, 排除外周环境的干扰, 或遵医嘱给予药物治疗。协助患者安静入睡, 保证患者睡眠, 并做好危重病人的抢救准备工作。

2.5

详细准确地记录夜间值班情况, 按要求完成本班工作, 护理文书记录及时、完整。对需要延续到下一班的治疗要详细地与下一班交接完整。

3 夜班护士心理素质培养

3.1 正确认识工作中的压力

追求没有压力的社会是不切合实际的, 主动认识和积极应对压力所造成的不良影响, 必要时寻求心理医生的帮助, 培养积极的工作生活态度, 以提高个人对心理压力的应对能力。

3.2 学会自我调节

加强与人的沟通, 应学会从容面对压力, 积极采取放松技巧, 积极参加各种活动, 调节情绪, 放松精神, 以形成愉快的心理气氛。

3.3 加强学习, 提高护理道德修养

学习科学的护理伦理理论, 并转化为个人的思想觉悟和品德, 保证自己护理道德行为方向的正确性;学习护理科学知识和伦理知识, 提高自身的基本素质, 并转化为观察问题和处理问题的能力。

4 小结

心血管科夜班护士因其专业及工作时间的特殊性, 易导致严重的心理疲劳, 需要夜班护士进行自我调节及管理者更多的关注, 从而减轻心理疲劳, 以提高自我生活质量及医疗服务质量。通过积极采取措施, 不断提高心血管科夜班护士业务素质和心理素质, 引起夜班护理人员对夜间病情观察的高度重视, 提高了大多心血管疾病患者的好转率, 减少了并发症的发生, 缩短了病程, 使患者的生命得以延长, 生活质量得以改善。

摘要:通过分析心血管科患者夜间病理生理变化及夜班护士工作、心理特点, 完善工作流程, 强化夜班护士业务素质及心理素质的培训, 提高心血管科夜班护士综合素质, 引起夜班护理人员对夜间病情观察的高度重视, 加强责任心, 及时掌握抢救时机, 挽救患者生命, 保证护理安全。

关键词:心血管科夜班护士,业务素质,心理素质

参考文献

[1]曹癸兰, 梁静.心内科护士心理健康状况调查[J].齐齐哈尔医学院学报, 2005, 26 (10) :1213.

篇3:心血管科患者的夜间护理与观察

关键词:心血管 护理观察 夜间护理

中图分类号:R714.252 文献标识码:C 文章编号:1005-0515(2013)6-141-01

现代社会的生活节奏快,工作压力大,加之我国人口老龄化现象严重,导致心血管疾病的发病率一直居高不下,心血管疾病患者往往会反复住院治疗,在夜间容易发生一系列的危险,对夜间护理工作的要求较高,特别是对与老年患者而言,由于器官功能衰退,记忆力减退,更加容易发生危险。此外一些心血管疾病患者会出现冠状动脉供血不足的现象,进而导致心肌缺血性病变,在夜间时,由于患者平卧休息,又会导致回心血量增加,引起迷走神经兴奋性增强、小动脉痉挛、心搏量降低、冠状动脉痉挛等病症,容易引发心血管事件,由此可见,探讨心血管科患者的夜间护理与观察十分必要。

1 病房巡视

夜间是心血管病人的高危时段,特别是午夜到凌晨的阶段,心血管疾病患者更容易发生危险,基于这种情况,护理人员要密切巡视病房,即便是对于那些症状较轻的患者,也要严格观察病人的病情发展。另一方面,心血管病人时常会伴有一些其它的基础病,身体多个系统都处于患者状态,护理人员要及时掌握病人的身体状况,了解病人都患有哪些基础病,在巡视时不仅要观察心血管病的发展情况,还要注意基础病的变化,并且巡视过程中要及时帮助病人翻身叩背,清理患者呼吸道分泌物,在交接班时,要详细向接班护士介绍病人的身体情况,必要时可在病人的床头实施交接。

2 密切观察生命指征

护理人员要密切观察患者的表情、面色、皮肤温度、皮肤弹性、尿量以及精神状态,同时要注意病人的睡眠状态,判断患者是正常睡眠状态还是昏睡状态,此外要观察病人的咳嗽声、呼吸声是否存在痰鸣音。具有关资料显示,某院心血管科护士夜间巡视病房,发现1例患者很早入睡,病人家属认为是中午休息不好导致的,随后该护士发现病人呼吸较快、脸色发红,立即给予病人低流量吸氧,并迅速报告医生,经过血气分析,该病人发生了II型呼吸衰竭,由于治疗及时,未发生危险。由此可见,护理人员在夜间一定要认真观察病人的各项生命指征,一旦发现异常,要及时通知医生处理,防止患者发生危险。

3 警惕其它疾病

前文已经提到,心血管病人时常会伴有一些其它的基础病,护理人员不仅要观察心血管病的发展情况,还要注意基础病的变化。除了原有的基础病之外,心血管患者还容易发生无痛性心梗以及心衰等,护理人员一定要严格警惕。

对于一些老年心血管病人,由于痛觉阈值升高、心脏植物纤维变性,导致患者对疼痛的敏感程度降低,尤其是一些合并糖尿病的患者,上述现象更为严重,当患者出现咽痛、神志淡漠、乏力、牙痛等症状时,护理人员要高度怀疑无痛性心梗。此外心肌病变可以刺激人体的迷走神经,进而引起胃肠道反射性作用,当病人出现呕吐、恶心、上腹胀痛等症状,也可能是心肌梗死导致的,护理人员应该高度警惕。

对于心律失常患者,护理人员要密切注意心电图,如果ST段改变,通常是由于心肌缺血导致的,如何患者出现多源性室早、成对室早、频发室早、阵发性室速、RonT、高度房室传导阻滞等现象,护理人员要警惕患者心脏骤停。

心血管疾病患者在夜间休息时,由于回心血量增加、迷走神经紧张,容易引起急性左心衰,如何患者出现气急、突然胸闷、被迫坐起等现象,很可能是由于心衰引起的,要及时采取吸氧措施,如果患者咳粉红色泡沫痰、严重呼吸困难、口唇青紫、烦躁不安、大汗淋漓,表示患者心衰程度较重,护理人员要及时通知医生并采取吸氧、端坐卧位、心电血氧监护、下肢下垂等措施,遵医嘱使用强心利尿等治疗措施。

总结:

心血管疾病患者往往会反复住院治疗,在夜间容易发生一系列的危险,特别是对与老年患者而言,由于器官功能衰退,记忆力减退,更加容易发生危险,由此可见,心血管病人夜间的护理观察非常重要,在实际工作中,护理人员要密切巡视病房,密切观察患者的生命指征,同时要警惕患者出现其它疾病,一旦发现异常,要及时通知医生处理,防止患者发生危险,笔者在文中介绍了一些护理措施,希望对医护工作有所帮助,如何进一步提高心血管病人的护理水平,还需要我们继续探索。

参考文献:

[1] 马萍,蔡荣,曼地努尔,塔吉古力.探析人性化服务在心血管内科临床护理中的应用[J].大家健康(学术版),2013(07):136-136.

[2] 金蓉.探讨在心血管内科护理中优质护理服务的应用效果[J].中国保健营养,2013(03):716-717.

[3] 廖道荣.护理风险管理在心血管呼吸内科护理中的应用效果分析[J].实用心脑肺血管病杂志,2013(06):160-161.

上一篇:在需要的时间提供需要的信息下一篇:“运用圆柱表面积解决问题”教学设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