经济新常态学术论文

2024-07-04

经济新常态学术论文(精选6篇)

篇1:经济新常态学术论文

两会关于经济新常态提案解读,2018年全国两会经济新常态提案政策

《两会关于经济新常态提案解读,2018年全国两会经济新常态提案政策》是一篇好的范文,感觉写的不错,希望对您有帮助,为了方便大家的阅读。两会关于经济新常态提案解读,2016年全国两会经济新常态提案政策 “李克强+”

——评李克强总理第三次答记者问 总理记者会不一定是一年中最重要的政治新闻,但绝对是最特别的一次。在习惯了单向的照本宣科式的中国政治生态中,这可能是在最大程度上还原个人色彩的一次双向互动。当然,有人质疑这种“双向”的成色。但在中国改革开放的进程中,这场每年春天的约会的确让

我们认识了领导人更“个性”的一面。在这里,我们看到了“留一口棺材”、TOP100范文排行“鞠躬尽瘁、死而后已”的朱镕基总理,看到了“脑子像Computer”、擅长诗词歌赋的温家宝总理,也看到了决心“把错装在政府身上的手换成市场的手”的李克强总理。答记者问已经成为打造总理标签的第一窗口。

今年是李克强总理的第三次答记者问,三年的执政经验已经让“李克强+”的施政思路愈发清晰。

《两会关于经济新常态提案解读,2018年全国两会经济新常态提案政策》是篇好范文参考,涉及到总理、李克、记者、看到、第三、经济、我们、一次等方面,希望对网友有用。

篇2:经济新常态学术论文

近几年来中国服务业所占比重上升,服务业正变为经济发展的新引擎;劳动密集型产业、重化工业大力发展,产业结构正不断优化;区域结构的调整,中西部地区的发展也越来越迅速;以及城乡户籍制度改革的大力进行,都体现了我们进入经济新常态。

2017年航母001A出坞下水,这是中国第一艘完全自主建造的航空母舰;全球最大的海上钻井平台“蓝鲸2号”即将迎来首航;在贵州有着人类历史上最大的射电望远镜FAST;“天空二号”,中国第一个真正意义上的空间实验室。越来越多的世界第一被中国拿下,我们在党的领导下不断创新,不断进步,站上科技制高点,中国已经有了足够的底气,拥抱未来。基础科学是研究之母,国家想要发展就必须要大力发展创新。锐意创新,敢为人先。我们要从要素驱动、投资驱动转为创新驱动,从而为经济增长提供稳定的动力和保障。

中国的发展已经是世界瞩目,而我们应该适应和引领新常态,必须转变经济发展方式,实现理念变革以及战略性转变。经济新常态对我国经济发展而言,既是前所未有的挑战,也是千载难逢的机遇。我们要认识和适应新常态,积极作为,加快经济的全面转型升级,使中国经济进入新的境界。

而作为一名大学生,我们应该怎么做呢?

我认为我们首先应该在要认真学习专业知识,并且做到灵活运用,大学生只有基础知识扎实,在以后的工作中才能够遇到问题不慌张,做到游刃有余;其次我们应该要锻炼自己的适应社会能力,适者生存,生存才能发展,大学生只有具备较强的社会适应能力,在我们毕业后才能尽可能缩短自己的适应期,充分地发挥自己的聪明才智;我们还应该锻炼自己的社交能力,也就是与他人相处的能力,有效处理、协调好自己与同学以及未来的同事的关系,不仅影响到一个人对环境的适应状况,而且影响着我们的工作效能;当然我们还应该提升自己的组织管理能力,随着社会发展,基本做什么时都涉及到管理和组织,纯“书生型”的人才已不能适应社会的需要。

篇3:经济新常态学术论文

一、经济新常态

2014年5月, 习近平总书记在河南考察时首次提出了“经济新常态”一词, 他指出我国发展仍处于重要战略机遇期:“我们要增强信心, 从当前我国经济发展的阶段性特征出发, 适应新常态, 保持战略上的平常心态。”

新常态之“常”, 就是平常稳定。转入新常态, 代表着过去三十多年来10%左右的经济增长速度已经不适用于现今, 过去那种不符合平衡、全面、协调、可持续的发展方式也不适用于当下。

习近平总书记在APEC峰会上表示:“新常态将给中国带来新的发展机遇。”他系统全面地解读了新常态的特点, 概括来说可以分为以下四点:

第一, 速度变化:经济增长要放缓, 从高速增长转为中高速增长;

第二, 动力转换:中国经济增长将更加平稳, 而增长动力将更多元;

第三, 结构优化:中国经济结构优化升级, 三产所占的比重超过二产, 占主体地位;

第四, 动力转换:政府通过大力简政放权, 使市场活力得到进一步释放。

而中央经济工作会议从消费需求等九个方面对新常态进行了更加完善全面的解释, 说明了我国进入经济新常态的必要性和优势。

二、人口新常态

在过去, 由于某一段特定时间内人口的暴增, 曾给资源环境带来沉重压力, 但在经济得到一定发展后, 我国人口红利的优势开始凸显, 具体表现为工作年龄人口比重大, 社会抚养比低, 国民储蓄率高。这一时期我国经济进入高速发展时期。

然而随着计划生育政策的全面实行, 我国人口年龄结构出现了严重的断层现象, 两年龄段人口数量差距过大, 导致中国进入老龄化社会。即使是国家鼓励生育, 全面放开“二胎”, 全国的生育率也在持续走低, 进而出现了“人口新常态”的现状。

“人口新常态”是指中国人口进入加速老龄化和超低生育率的状态。虽然在人口数量上中国仍占据世界首位, 但在人口结构上已经发生了重大转变。人口新常态的五大特征是:人口增长率处于低水平并将要迈入负增长;劳动年龄人口减少, 抚养比提高;老龄化加速, 平均预期寿命显著延长;人口素质提高, 人力资本存量大幅度增长;人口城乡分布格局改变, 人口城镇化快速发展。

其中, 人口老龄化的现象尤其突出, 老龄化已成为一个不可避免的趋势。巨大的老年人口基数与加速的老龄化, 使我国不仅是老年人口最多的国家, 而且是全球老龄化速度最快的国家。同时, 人们对中国人生育问题的认识出现了偏差:一直停留在中国传统社会的刻板印象, 对现实低生育率认识不足导致了预期过高, 常常出现“预测误差”。二者叠加效应使得人口新常态的现象更为凸显。

三、人口新常态与经济新常态之间的联系

人口新常态对经济新常态有着直接和间接的影响, 是多方面、多途径的。人口新常态的各个基本特征对经济既有独立影响, 又有联动效应。其中, 人口新常态对经济的影响有两个直接路径:一是从需求方面影响。从消费需求看, 人口负增长、老龄化和城镇化都会直接改变消费需求的水平和结构;从生产需求看, 这些变化也会影响厂商的市场预期和投资需求。二是从供给方面影响。劳动力减少将使劳动力供给趋于紧张, 抚养比提高会导致储蓄率下降, 并抬高利率, 这都形成对供给的约束。鉴于之前的经济发展政策已不适应现今的人口、经济新常态, 为应对新常态, 应制定新的政策, 以适应二者互相促进、和谐发展。

四、对于在经济、人口新常态下继续发展的建议

对于我国当前面临的新常态, 从经济、人口方面来说有以下建议:

从经济方面来看, 虽然GDP增速是下降的, 但同时就业人数却是增加的。所以国家在宏观上应维持经济的中高速增长发展, 同时对各企业不应该采取刺激措施, 而应该进行正确引导, 使各企业对经济的中高速发展有一个正确的认识;另外要不断探索新的宏观调控工具, 将改革与调整贯彻到底, 重视结构性问题引发的系统性风险。

从人口方面看, 应完善人口生育、投资等政策, 例如从政策、社会福利等方面鼓励生育, 对全面二胎政策开放前的超生罚款进行免除并给予一定补贴;普及男女平等观念, 提高人口素质, 调整性别比例失衡;重点关注我国老年人口再就业, 对其就业的时间和领域进行调整, 用制度推动老年人力资源开发, 鼓励老年人退而不休, 积极参与社会劳动;利用人口红利积累的财富构建和完善养老保障体系、医疗保障体系;制定适用于新“老一代”的政策并及早准备应对“低生育陷阱”等。

摘要:现今我国正面临着经济增速减缓、人口红利消退、人口老龄化加速和超低生育率的经济新常态与人口新常态, 经济与人口相互作用促使我们不得不面对现状, 并采取积极有效的应对措施来稳定人口发展和经济增长, 其中就包括完善政策、推进老年人口再就业等问题。

关键词:经济新常态,人口新常态,完善政策,就业问题

参考文献

[1]卢文华, 段鸿济.人口结构新常态研究[J].中共山西省委党校学报, 2015, 4 (2) :3-9.

[2]苏剑.“经济新常态”与中国人口政策的调整[J].人口与社会, 2015, 31 (2) :15-18.

[3]魏益华, 迟明.人口新常态下中国人口生育政策调整研究[J].人口学刊, 2015, (2) :41-45.

篇4:经济新常态学术论文

一 、品牌建设是我国学术期刊发展的必由之路

1. 学术期刊发展现状

改革开放30多年来,我国学术期刊品种数迅速增长,出版质量和学术影响力也得到了较快提升,已初步形成了学科门类齐全、基本满足科研学术交流需要的学术期刊出版体系,涌现出了一批在国内外有影响力的知名品牌期刊。据统计,2013年,全国共出版期刊9877种,其中综合类期刊368种,哲学、社会科学类期刊2577种,自然科学、技术类期刊4944种,文化、教育类期刊1353种,文学、艺术类期刊635种。其中学术期刊占我国期刊规模的三分之二,仅次于美国。2012年,SCI收录的世界科技论文总数为159.67万篇,其中我国科技论文19.01万篇,占12.08%,位居世界第二。毋庸置疑,中国已是名副其实的科技论文大国和期刊大国。

然而,从质量上看,我国学术期刊的国际影响力却普遍不足。其一,学术期刊竞争日益激烈。由于数据库作为主要的期刊传播渠道,学术期刊生存空间骤然变小。再加上学术期刊数量多,低水平、同质化情况严重,各学术期刊在稿源、编辑人才、广告、政府资金扶持和读者市场等方面资源的竞争日益白热化。其二,学术期刊的作用尚未发挥好。数字时代的学术期刊有着其特殊的使命,即更加便捷、可靠、全面地实现其学术导向、学术把关、学术示范和学术传播的作用。然而,部分学术期刊依靠科研论文发表、职称评定论文发表及研究生毕业论文等“市场需求”收受版面费获利,期刊缺乏指导工作和科研实践的意义,偏离了学术期刊的本位。其三,我国缺少具有国际话语权的学术期刊评价体系。具有国际影响力和话语权的学术期刊评价体系有利于引导、组织国内外学界通过学术创新,共同促进我国知识文化的创新发展,其战略意义十分重大。作为论文数量名列前茅的大国,我国缺少具有国际话语权的科研评价和学术期刊评价体系,这直接导致国内优秀论文大量流向国外优秀学术期刊,更不利于我国学术期刊的国际化进程和健康有序发展。其四,学术期刊刊发论文的影响力不足。一方面,我国学术期刊的实践指导性和应用性不强,由于我国人才和成果评价机制的原因,大量学术成果和论文难以应用于实践和指导实践工作;另一方面,我国学术期刊尚未在国际上体现出学术引领和导向作用。我国学术期刊主要定位于国内读者,语言为中文,传播范围、影响深度有限。

2.品牌建设是我国学术期刊发展的趋势

品牌是给拥有者带来溢价、产生增值的一种无形的资产,它的载体是用以和其他竞争者的产品或劳务相区分的名称、象征、记号、术语或者设计及其组合,增值的源泉来自消费者心智中形成的关于其载体的印象。对于学术期刊来说,打造良好的品牌是非常重要的。其一,建立期刊品牌是学术期刊实现内部优化的需要。当前学术期刊面临着内容同质化、竞争白热化的恶劣生存情况,要冲破现状,提高其影响力,唯有建设期刊品牌,实现产业提升。其二,建立期刊品牌是传播我国科研成果,应对全球学术期刊竞争的需要。近年来,国家科研事业迅猛发展,众多科研成果急需有一定影响力的媒介进行有效传播,而目前,我国学术期刊传播平台的传播力、影响力有限。随着数字化传播成为学术期刊的主要传播渠道,科研成果外流现象严重。建设期刊品牌,传播我国优秀科研成果,应对全球学术期刊的竞争,情势非常紧迫。其三,建立期刊品牌是建设具有国际话语权的学术期刊评价体系的需要。学术期刊建立品牌的过程就是加强学术期刊质量提升的过程,也就是提高学术期刊竞争力,扩大学术影响力,争取学术话语权和制定学术评价标准的过程。这对于建设具有国际话语权的学术期刊评价体系尤为必要。

二 、我国学术期刊品牌建设障碍

我国学术期刊品牌建设存在着以下障碍:

1.学术期刊出版体制方面的障碍。其一,我国学术期刊的出版单位大部分以非独立的法人编辑部形式存在,企业、事业界限不清,缺乏市场主体。同时,缺少独立经营部门和经营类人才,很难实现品牌建设。其二,以期刊总量控制作为调控期刊市场的主要管理手段,期刊行业进入、退出机制不完善,不良期刊占据着大量出版资源、市场资源,扰乱了学术期刊秩序。其三,我国学术期刊资源配置还存在计划经济时代的后遗症,地区同构、行业同构现象严重。各省、各高校创办的学术期刊刊名极为一致,办刊形式综合化、稿源内向化、发展步调缓慢化现象比较严重,没有形成统一开放、竞争有序的学术期刊市场体系。而经营同质化严重,集约化程度低,也难以进行品牌建设。

2.考评及分配机制方面的障碍。我国学术期刊出版单位均存在着人力资源结构复杂、考评机制和分配制度不一、“外行管内行”等诸多情况,使得期刊工作者难以坚持一定的学术期刊发展思路,极大地影响了期刊社成员创建学术期刊品牌的积极性。

3.数字化传播渠道方面的障碍。目前,学术期刊主要依靠数据库传播,学术期刊虽拓展了传播空间,但由于数据库对大量论文的整合,使得学术期刊既丧失了数字化传播的主动权,又丧失了学术期刊在数字化传播中的品牌建设能力。

4.核心评价体制异化的障碍。科学的期刊评价体系能为优化期刊的使用提供重要参考,可以促使期刊提高内在质量,促进期刊的健康发展。目前,我国学术期刊评价体系多,而评价标准不统一,评价指标不科学,评价过程不规范等评价体系不科学问题比比皆是,不利于我国期刊结构的调整。同时,学术期刊评价结果及评价标准异化使用,与实际利益挂钩,严重损害了我国学术期刊业的健康发展和期刊品牌建设。

5.扶持奖励机制缺乏的障碍。近年来,我国不断加大学术期刊的扶持力度,如“中国科技期刊国际影响力提升计划”“上海高校学术期刊质量提升计划”等扶持项目对提升期刊质量,促进品牌建设起到了积极作用。然而,项目支持范围有限,很多具有培养价值的成长型期刊和新兴学科期刊得不到扶持。同时,对学术期刊的扶持政策不成体系,如缺少国家层面对学术期刊的税收政策和优惠政策,缺乏学术期刊编辑、经营人才的培养机制。

nlc202309051325

三、我国学术期刊品牌建设路径

“新常态将给中国带来新的发展机遇。”在习近平总书记提出把“新常态”作为执政新理念的背景下,我国学术期刊发展迎来了重要战略机遇期。新常态下,中国学术期刊进行品牌建设主要有以下路径:

1.深化学术期刊行政审批改革。深入推进学术期刊办刊行政审批改革是学术期刊进行品牌建设的重要前提条件。使期刊出版单位成为真正的市场主体,有利于提高学术机构办刊积极性,释放市场活力。

2.促进学术期刊结构优化升级。首先,鼓励学术期刊突破同质内容向集约化方向发展,引导学术期刊重视内容的“专、精、深”研究。奖励品牌学术期刊的示范引领作用。其次,鼓励期刊出版单位适度融合。创造合适的市场环境,鼓励期刊出版单位在出版技术、营销等方面充分吸纳社会资本和专业化、职业化人才,并推动股权改革。

3.推动学术期刊人才职业化。期刊品牌建设离不开期刊从业人才的发展。首先,推动期刊体制改革,建立现代企业制度和出版经理人制度,搭建有利于期刊出版职业经理人成长的组织结构,形成制度保障。选拔一批专业化、职业化的期刊出版人才队伍,实现专家办刊。其次,创新分配制度,构建与市场接轨的薪酬分配激励机制,体现“岗变薪变”“绩效挂钩”“竞争上岗”“工作讲绩效”“分配讲贡献”“事故问责”的薪酬分配激励机制,充分发挥吸纳、维系和激励员工的作用,为学术期刊品牌建设提供人力支持。

4.加大学术期刊媒体传播力。首先,改革和完善科研评价体系及学术期刊评价体系是学术期刊进行有效传播的前提。完善的科研评价体系及期刊评价体系是发挥学术评价的正确导向,是学术期刊回归学术本位,产生一流期刊的重要条件。其次,建立用户价值导向的学术期刊定位是学术期刊进行传播的重要条件。学术期刊要针对不同层次的读者需求,找准期刊定位及栏目定位。有了确切细分的读者需求,媒体传播更有针对性,媒体传播效果更好,市场渗透力更强。再次,充分利用优势的媒介资源、现代化传播技术是学术期刊进行传播的重要选择。

[1]段艳文,马雪芬 [R]. 中国期刊品牌发展报告,2013.

[2]蒋建科. 科技期刊提升国际影响力[N]. 人民日报,2013-11-21.

[3]孙景峰. 论核心期刊作用的异化[J]. 出版广角,2002(12).

[4]陈小华. 我国科技期刊出版期待职业经理人[J]. 出版发行研究,2002(12).

(作者单位:段艳文,中国期刊协会;秦洁雯,暨南大学人文学院;杨芳,吉林省科学信息技术研究所)

篇5:中国经济新常态

摘要:改革开放以来,虽然我国经济发展取得了巨大成就,但过去30多年快速增长积累的风险不断凸显和释放,包括人口、资源、环境红利等基本面的变换也悄然进行。中国经济出现了明显不同于前30年的特征,经济增速持续下滑,告别过去30多年平均10%左右的高速增长,意味着中国经济进入到一个新的阶段,即中国经济新常态。

关键词:经济新常态,原因,机遇与挑战,经济建设

经济新常态是指国家在经济发生危机后,通过调整进入到的一个缓速增长的“过渡期”,相对而言还有旧常态,旧常态是一种粗放经济发展方式,注重的是数量的递增以及成本的控制,而“新常态”则开始追求规模化以及质量化的发展目标,所以两者存在本质的差异性[1]。

一、中国经济新常态的提出

2014年5月,总书记在河南考察时强调,我国发展仍处于重要战略机遇期,我们要增强信心,从当前我国经济发展的阶段性特征出发,适应新常态,保持战略上的平常心态。这是新一代中央领导首次以新常态描述新周期中的中国经济。7月末,总书记在与党外人士座谈会上再次强调,要正确认识中国经济发展的阶段性特征,进一步增强信心,适应新常态。11月 9日,习近平在APEC 工商领导人峰会开幕式上发表主旨演讲时指出,今年前三个季度,中国国内生产总值同比增长了7.4%,各项主要经济指标处于合理区间。当前中国经济保持稳定发展态势,城镇就业持续增加,居民收入、企业效益、财政收入平稳增长。更重要的是结构调整出现积极变化,服务业增长势头显著,内需不断地扩大。习近平表示,中国经济呈现出新常态,并定义了新常态的三个主要特点:一是速度,这就是从高速增长转为中高速增长;二是结构,这就是经济结构不断优化升级,第三产业消费需求逐步成为主体,城乡区域差距逐步缩小,居民收入占比上升,发展成果惠及更广大民众;三是动力,这就是从要素驱动、投资驱动转向创新驱动。

中国经济新常态并非经济转型成功并进入理想发展阶段的标志,相反,新常态表明中国经济进入诸多有利于经济增长的红利加速消失、经济增长的硬约束变得更强、结构转变压力加大的时期。这是经济发展的客观规律导致经济发展阶段转变和改革进入新阶段使经济增长的内在动力发生转换的必然结果[2]。

二、中国经济转向新常态的原因

科学认识新常态,既需要分析中国经济发展的外部背景,又需要分析中国经济发展的内在动因;既需要分析世界各国经济发展的普遍性,又需要分析中国经济发展的特殊性。从本质上看,我国经济新常态下经济增长速度的变化,是世界经济“新常态”的外因与中国经济的内因共同作用的结果。

外部因素:一是国际金融危机持续释放负面影响。外部环境的剧变往往是经济增长阶段性变化的“导火索”。2008年爆发的国际金融危机,引发了二战以来世界经济最严重的衰退,外部需求急剧收缩造成我国出口下滑,工业生产大幅回落。二是世界经济“新常态”促进中国经济新常态的形成。世界经济“新常态”下的总体持续低迷状态,直接降低了外需对我国经济增长的拉动能力,从而在一定程度上拉低了我国经济增长的总体速度。内部变化:中国经济内部的实质性特征是中国经济新常态形成的根本原因。这些实质性特征主要包括以下三个方面:

1.经济发展方式从规模速度型粗放增长转向质量效率型集约增长。

在进入新常态以前的较长时期内,我国经济发展方式主要是以价格竞争为基础的数量扩张。在这一阶段,我国劳动力成本相对较低,生产资料成本(尤其技术含量较高的生产资料成本)相对较高。经济的最大竞争优势是由于劳动力成本较低而形成的较低商品价格。经济增长主要依靠简单劳动密集型产业的粗放型扩张来实现。进入新常态以来,我国经济发展方式正在转向注重质量、追求效率的集约增长。这种转变既适应新常态下需求的趋势性新变化,又顺应人民群众对良好生态环境的期待。

2.经济结构从增量扩能为主转向调整存量、做优增量并存的深度调整。

首先,进入新常态的产业结构在孕育新的升级。一方面,供给能力过剩的传统产业要通过转产、兼并重组等方式化解过剩生产能力;另一方面,基础设施的互联互通、环保产业和包括新技术、新产品、新业态、新商业模式在内的新兴产业要增加投资。其次,进入新常态的需求结构呈现积极的新变化。再次,收入分配结构有所改善。最后,区域结构有所改善。

3.经济发展动力由要素驱动、投资驱动转向创新驱动。

首先,经济发展所依靠的生产要素相对优势由劳动力低成本优势逐步转向人力资本质量优势和技术进步优势。一方面,我国劳动力低成本的优势逐渐减弱。另一方面,我国的人力资本质量优势和技术进步优势逐步显现。其次,社会主义市场经济制度的改革与创新是经济发展的重要动力。社会主义市场经济制度改革的目的,就是使社会主义市场经济制度更加适应经济新常态下生产力的发展状况,从而能够更好地促进生产力的发展[3]。

三、中国经济新常态面临的机遇与挑战

经济新常态将给中国带来新的发展机遇。第一,经济新常态下,济增速虽然放缓,但经济规模决定的实际增量依然可观。第二,新态下的经济增长更趋平稳,增长动力更为多元。中国经济正从要素驱动、投资驱动转向创新驱动,从而为经济增长提供稳定的动力和保障。第三,在经济新常态下,产业结构进一步优化升级,发展前景更加稳定。最终消费对经济增长的贡献率不断上升,第三产业增加值逐年上升,已超过第二产业成为国民经济的第一大产业部门。第四,在经济新常态下,政府积极推动职能转变,市场活力进一步释放,市场这只“看不见的手”和政府这只“看得见的手”充分结合,共同推动经济的持续发展。我们应主动把握和积极适应经济发展新常态,围绕转方式、调结构,推动经济持续健康发展。

中国经济在适应新常态发展过程中也会面临一系列新挑战。为什么近两年全社会总是关注经济发展的下行压力,这实际上是在新常态下各个方面不适应的表现。特别是我们创新驱动发展能力不足、城镇化水平仍然偏低、第三产业发展不均衡、体制机制改革需要加快、全面依法治国任务繁重等.因此,我们要在全面深化改革上下功夫,坚持稳中求进的总基调,把加快发展与升级发展并重[4]。

四、建设好经济新常态

科学认识当前形势,准确研判未来走势,必须历史地、辩证地认识我国经济发展的意义,准确把握经济发展新常态,从各个角度、各个领域把经济新常态建设好。

1、从消费需求看,过去我国消费具有明显的模仿型,现在,转向个性化、多样化消费,并逐渐形成主流。这就要保证产品质量安全、通过创新供给激活需求的重要性得到提升,必须采取正确的消费政策,释放消费潜力,使消费继续在推动经济发展中发挥基础作用。

2、从投资需求看,传统产业相对饱和,但基础设施互联互通不足,急切需要一些新技术、新产品、新业态、新商业模式的投资机会的涌现,一定要创新投融资方式,必须善于把握投资方向,消除投资障碍,使投资继续对经济发展发挥关键作用[5]。

3、从出口和国际收支看,国际金融危机发生前国际市场空间扩张很快,出口成为拉动我国经济快速发展的重要动能,现在全球总需求不振,我国低成本比较优势也发生了转化,同时我国出口竞争优势依然存在,高水平引进来、大规模走出去正在同步发生,我们必须加紧培育新的比较优势,使出口继续对经济发展发挥支撑作用。

4、从生产能力和产业组织方式看,过去供给不足是长期困扰我们的一个主要矛盾,现在传统产业供给能力大幅超出需求,产业结构必须优化升级,企业兼并重组、生产相对集中不可避免,新兴产业、服务业、小微企业作用更加凸显,生产小型化、智能化、专业化将使矛盾得到化解。

5、从生产要素相对优势看,过去劳动力成本低是最大优势,引进技术和管理就能迅速变成生产力,现在人口老龄化日趋发展,农业富余劳动力减少,要素的规模驱动力减弱,经济增长将更多依靠人力资本质量和技术进步,必须让创新成为驱动发展新引擎。

6、从市场竞争方面看,过去主要是数量扩张和价格竞争,现在正逐步转向质量型、差异化为主的竞争,统一全国市场、提高资源配置效率是经济发展的内在性要求,必须深化改革开放,加快形成统一透明、有序规范的市场环境。

7、从资源环境约束看,过去能源资源和生态环境空间相对较大,现在环境承载能力已经达到或接近上限,必须顺应人民群众对良好生态环境的期待,推动形成绿色低碳循环发展新方式。

8、从经济风险积累和化解看,伴随着经济增速下调,各类隐性风险逐步显性化,但化解以高杠杆和泡沫化为主要特征的各类风险将持续一段时间,必须标本兼治、对症下药,建立健全化解各类风险的体制机制。

9、从资源配置模式和宏观调控方式看,全面刺激政策的边际效果明显递减,既要全面化解产能过剩,也要通过发挥市场机制作用探索未来产业发展方向,必须

[6]全面把握总供求关系新变化,科学进行宏观调控。

经济新常态,需要创新宏观调控思路和方式,培育经济发展的持久动力。从根本上说,就是向改革要动力,向结构调整要助力,向民生改善要潜力;就是要‘激活力’,把该放的权放到位,让市场主体真正放开手脚;就是要‘补短板’,把该做的事做好,增加公共产品有效供给;就是要‘强实体’,把该给的政策给足,夯实发展的微观基础。新常态是新的探索,要创新宏观调控思路和方式,统筹稳增长促改革调结构惠民生防风险,以改革开路,充分发挥市场的决定性作用,激发企业和社会活力,培育经济发展的内生动力,加快经济转型升级结构优化,更好地改善民生。

相信,只要坚持创新思维,坚持改革,经济新常态建设就一定能够取得成功。

篇6:中国经济“新常态”论文

摘要„„„„„„„„„„„„„„„„„„„„„„„„„„„„„„„ 1 关键词„„„„„„„„„„„„„„„„„„„„„„„„„„„„„„ 1 一 经济“新常态”提出的背景„„„„„„„„„„„„„„„„„„„„2 二 经济“新常态”的起源„„„„„„„„„„„„„„„„„„„„„„2

(一)国外的起源„„„„„„„„„„„„„„„„„„„„„„„„2

(二)国内的基本脉络„„„„„„„„„„„„„„„„„„„„„„3 三 中国经济新常态的定义和基本特征 „„„„„„„„„„„„„„„„ 3

(一)中国经济“新常态”的定义„„„„„„„„„„„„„„„„„3

(二)中国经济“新常态”的基本特征„„„„„„„„„„„„„„„4 四 中国经济“新常态”下的机遇和挑战 „„„„„„„„„„„„„„„ 5

(一)中国经济“新常态”下的机遇„„„„„„„„„„„„„„„„5

(二)中国经济“新常态”下的挑战„„„„„„„„„„„„„„„„6 五 结论 „„„„„„„„„„„„„„„„„„„„„„„„„„„„„ 7 参考文献„„„„„„„„„„„„„„„„„„„„„„„„„„„„„ 9

中国经济“新常态”

摘要: 进入21世纪,全球经济发展格局发生重大变化,中国稳定崛起。从2002年起,“新常态”一词在欧美国家出现,主要形容金融危机之后西方国家经济恢复的缓慢而痛苦的过程。2014年5月,习近平提出中国经济新常态,向世界描述中国经济的一系列新表现。2014年11月北京APEC第22次会议和在澳大利亚的G20峰会上,中国经济新常态成为广泛关注的热词。2014年12月中央经济工作会议上,把经济发展新常态确定为中国经济未来发展的主旋律。本文首先介绍经济新常态的提出的背景、起源、定义以及五大基本特征,然后阐述了经济新常态对中国经济发展的意义,最后提出建议,面对经济新常态的挑战,中国该如何在增长中促发展,发展中促增长。

关键词:中国经济“新常态”;机遇;挑战

一、经济“新常态”提出的背景

改革开放以来,我国经济总量增长142倍,从世界第十位跃居第二位,占世界份额11.5%,年增速9.8%,同期世界平均增速只有2.8%。近几年来,我国一直保持高速的发展特征,持续的高速增速并不能说明掩盖经济发展瓶颈。面对潜在危机,中国在2008年的40000亿计划在短期内使经济有所好转,同时外媒称“中国拯救了世界”。但使中国避开了最佳调整经济结构、转型发展的最好时期,附加带来的各种负面特征如地方债务、通货膨胀、市场要素价格扭曲、生产率水平降低、整体竞争力减弱。[1]产能过剩是我国目前经济的最大问题,40000亿计划使得问题比以前更加严重。政府花钱,不能创造财富,只能在短期内推动经济好转,但不具备不可持续性。必须要用辩证的眼光来看待这一计划,单纯的刺激政策亦不能振兴当前的经济状况,但是“开弓没有回头箭”,所以面对新的经济形势,新一轮的体制改革亟待进行,必须渐进地消化“40000亿”这一应急政策带来的后续,这成为接下来的改革目标。[2] 在如此严峻的形势下,总书记两提经济新常态。在2014年5月10日的河南考察时第一次提出经济新常态;在2014年7月29日党外人士座谈会上的第二次提到经济新常态。针对总书记的两提“新常态”,人民日报三天发文阐释,什么是中国经济的“新常态”。《经济运行呈现新特征》一文指出:“进入新常态,增长速度换挡期、结构调整阵痛期、前期刺激政策消化期‘三期’叠加,各种矛盾和问题相互交织。”表明我国未来经济预计进入发展换挡期,将出现常态化的中高速发展阶段。随着我国人口结构以及经济发展相继进入拐点时期,经济增长趋势放缓将是我国经济发展的一个常态化的趋势。[3]

二、经济“新常态”的起源

2014年11月在北京闭幕的APEC第22次会议和在澳大利亚闭幕的G20峰会上,中国经济新常态成为影响全球的热词。2014年12月在北京召开的中央经济工作会议,更是要求准确把握经济发展新常态,首次全面阐释“新常态”的九大特征。

(一)国外的起源

新常态(new normal),顾名思义,就是指“反常的现实正逐步变为常态”。11页据统计,2002年,新常态一词在国际主流媒体中每个月出现50次,关注度有限。当时,美国所说的“新常态”主要含义为:

①无就业增长的经济复苏;

②恐怖主义距离日常生活更近。[4] 不同领域不同学者有不同解释,但“新常态”在宏观经济领域被西方舆论普遍形容为金融危机之后西方国家经济恢复的缓慢而痛苦的过程。

(二)国内的基本脉络

2014年5月,总书记在河南考察时指出:“我国发展仍处于重要战略机遇期,我们要增强信心,从当前我国经济发展的阶段性特征出发,适应新常态,持战略上的平常心态。”这是新一代中央领导首次以新常态描述新周期中的中国经济。

习近平2014年11月9日在亚太经合组织工商领导人峰会上首次系统阐述了“新常态”。他认为“中国经济呈现出新常态”有几个主要特点:速度——“从高速增长转为中高速增长”;结构——“经济结构不断优化升级”;动力——“从要素驱动、投资驱动转向创新驱动”。他表示:“新常态将给中国带来新的发展机遇。”

在2014年12月9—11日中央经济工作会议上,中央提出要坚持稳中求进的工作总基调,坚持以提高经济发展质量和效益为中心,主动适应经济发展新常态,保持经济运行在合理区间,把转方式调结构放到更加重要的位置,狠抓改革攻坚,突出创新驱动,强化风险防控,加强民生保障,促进经济平稳健康发展和社会和谐稳定。

综上所述,中国经济新常态,就是把发展速度适当调整以后务实迈向结构优化、可持续发展能力更强的一种运行状态,与“金融危机之后西方国家经济恢复的缓慢而痛苦的过程”完全不同。[5]

三、中国经济“新常态”的定义和基本特征

(一)中国经济“新常态”的定义

从字面上理解,所谓经济的“常态”是一个经济体运行的“经常性状态”或“稳定性状态”的简称。显然,这里隐含了一个时期或阶段的概念,即所谓经济的“常态”应该是一个经济体在“某一特定时期或阶段”内运行的“经常性状态”或“稳定性状态”的简称。依此定义,经济的“新常态”,由于有一个“新”字,那就一定是相对于“上个时期或阶段”经济运行的状态而言的,或者是相对于“历史时期或阶段”经济运行的状态而言的。我们知道,人类社会经济的发展受到诸多因素的影响,这些因素不仅在维度上难以穷尽,而且在内涵或形式上也无法完全控制或重复,即人类社会经济发展的历史不可能简单重复。从这个意义上说,有别于“上个时期或阶段”的经济运行状态,一旦趋于稳定,并可以维持一段时间,那就是经济运行的“新常态”。[6]经济新常态就是经济结构的对称态,在经 3

济结构对称态基础上的经济可持续发展,包括经济可持续稳增长。经济新常态是调结构稳增长的经济,而不是总量经济;着眼于经济结构的对称态及在对称态基础上的可持续发展,而不仅仅是GDP、人均GDP增长与经济规模最大化。经济新常态就是用增长促发展,用发展促增长。

(二)中国经济“新常态”的基本特征

根据总书记在APEC工商领导人峰会上的发言,中国经济新常态应包含以下五点内涵和特征。

一是增长速度由高速向中高速转换。这是经济新常态的基本特征。中国经济从1978-2011年,长达32年的时间里保持了年均9.87%的高速增长。在如此长的时间跨度内,实现接近两位数的高速增长,可以说是取得了举世瞩目的经济奇迹。2012-2013年增长7.7%,2014年前3季度增长7.4%。根据国家统计局最近公布的数据,2014年上半年GDP同比增长7.4%,经济增速进一步呈现出回稳态势。[7] 二是产业结构由中低端向中高端转换。经济结构包含产业结构、需求结构、城乡结构、区域结构、收入分配结构等范畴,新常态下,产业结构由中低端向中高端转换应当是经济结构优化升级的主攻方向。改革开放以来,我国的产业结构主要位于全球价值链的中低端,比较利益较低。

三是增长动力由要素驱动、投资驱动向创新驱动转换。这是经济新常态的核心内涵。改革开放三十多年来,我国经济增长主要是依靠劳动力、资本、资源三大传统要素投入。从当前的情况看,这三大要素均面临着诸多瓶颈约束,已难以支持我国经济的长期高速增长。面对世界科技创新和产业革命的新一轮浪潮,面对企业主动转型、创新意愿的明显加强,我国经济增长的动力正逐步发生转换。

四是资源配置由市场起基础性作用向起决定性作用转换。这是经济新常态的机制保障。过去,我们强调在社会主义市场经济条件下市场在资源配置中起“基础性”作用,显然,政府这只“有形之手”可以具有更多的经济职能和管理权限。

五是经济福祉由非均衡型向包容共享型转换。这是经济新常态的出发点和落脚点。近年来,我国农村居民收入增速快于城镇居民,城乡收入差距缩小态势开始显现,居民收入占国民收入比重有所提高,收入分配制度改革取得新的进展。此外,随着“一带一路”长江经济带等区域战略的提出,我国的区域增长格局与协调发展也在发生重大而可喜的变化。新常态下,经济福祉逐步走向包容共享型将是长期趋势。

四、经济“新常态”下的机遇和挑战

(一)经济“新常态”的机遇

发展新常态将成为未来相当长时间内我国经济发展的总方针。在新常态下中国经济增长更趋平稳,增长动力更为多元,发展前景更加稳定的趋势。我国经济正在向形态更高级、分工更复杂、结构更合理的阶段演化。认识新常态,适应新常态,引领新常态,是当前和今后一个时期我国经济发展的大逻辑。[8]这种战略性概括引领新预期、凝聚新共识,引导国内外更理性务实地看待中国经济,为世界经济持续稳定健康发展吃下定心丸,为中国在下一步全球发展中做出更大贡献描绘出了美好愿景,激励国民以新状态投入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伟大创举中。[9] 中国经济新常态有助于解决全球经济失衡问题。全球经济失衡是世界经济发展的痼疾,其中中美两国的贸易与金融失衡又是全球失衡的核心。这种失衡结构虽然使中美两国获得了某些利益,维持了中国三高模式(高储蓄、高投资、高增长)和美国高消费结构,但积累的矛盾也对世界经济长期发展造成巨大威胁。全球金融危机的发生就此密切相关。金融危机后,奥巴马政府提出再工业化战略,美国经济结构正在发生改变。此时,中国提出了新常态战略,改变过去实行的高储蓄、高投资、高出口、高增长、低消费的模式,强调以内需特别是消费需求为基础,保持经济适度增长。这与美国提高储蓄好投资的战略相呼应,有助于中美两国经济失衡的调整,使世界经济摆脱过去的失衡结构,走上一条更为均衡的发展道路。

中国经济新常态有助于亚非拉发展中国家经济发展,并以此带动世界经济的可持续增长。广大发展中国家特别是亚非拉发展中国家经济发展严重滞后,与发达国家的差距越来越大,这是传统世界经济结构下的一个重要问题。中国经济新常态战要求经济转型升级和产业结构大调整,客观上需要相关产业的国际转移,其对象也只能是亚非拉发展中国家。这无疑将带动相关国家的工业化进程,大大有利于其经济起飞。而广大亚非拉国家的经济发展,如同我国国内的西部大开发战略对于中国经济整体发展的作用一样,无疑也将为世界经济的可持续发展注入新的活力。

中国经济新常态有助于形成新的国际经济治理结构和国际经济循环。新常态的特点之一是企业大规模走出去。我国以及与其他新兴经济体合作已经和正在建立一系列国际合作机构与机制,如金砖国家银行、上海合作组织银行、亚洲基础

设施投资银行以及RCEP、WTAAP双边和多边货币互换协议等等。通过这些机构与机制,将以中国和其他新兴大国为核心,形成代表新兴经济体新的国际经济力量,与美欧日等发达国家主导的、以IMF、世行、亚行为代表的传统势力和权力中枢相平衡和互补,以此推进世界经济治理结构的改革,并形成以我国为中心的、以新型南南合作为载体的新的国际经济循环,改变过去一家独大的中心-外围循环,推进世界经济双轮驱动格局的形成。

(二)中国经济“新常态”下的挑战

新常态将给中国带来新的发展机遇,也让中国的经济改革面临新的挑战。概括来说,主要体现在以下四个方面:

一是经济增量依然可观,但稳定经济增长任务繁重。经过30多年高速增长,中国经济体量已今非昔比。2013年一年中国经济的增量就相当于1994年全年经济总量,可在全世界排到第十七位。从经济总量看,我国目前已成为仅次于美国的第二经济大国。从发展速度看,30多年来,中国经济以世界少有的年均接近两位数的增长速度高速发展,创造了经济增长的“中国奇迹”。

经济新常态下,依靠依然可观的实际增长,能够有效保障国家财政实力不断增强,而财力的增加能够对促进经济发展、加强经济和社会中的薄弱环节、切实改善民生、有效应对各种风险和自然灾害的冲击提供有力的资金保障。从我国的发展实际看,依靠依然可观的实际增长,党的十八大确定的“两个百年”奋斗目标是能够实现的,也将为中国经济带来更多“大国红利”。

但客观讲,经济新常态下,经济下行的挑战亦十分明显,需要我们保持战略定力,采取各种措施综合施策,使经济增长运行在合理区间。

二是经济增长动力更为多元,但核心动力源正在培育中。我国进入经济发展新常态,经济韧性好、潜力足、回旋空间大。从城镇化角度看,我国正在经历世界上速度最快、规模最大的城镇化过程,城镇化伴随的大规模人口迁移,将推动消费持续增长,这将成为中国经济增长的强大推动力。2013年我国的名义城镇化率仅为53.73%,户籍城镇化率则低得多,仅为36%左右,与发达国家相比还有很大的发展空间。

从工业化角度看,我国工业化的任务远没有完成,除东部部分省市基本完成工业化外,中部、西部等省区工业化的发展还不是很充分,仍有很大的发展空间。这是新常态下中国经济改革的重要机遇。

但也应当看到,我国的科技体制改革、创新能力提升等方面还有很长的路要 6

走,面临的创新挑战和技术瓶颈依然存在,离依靠“技术红利”创造经济增长核心动力源还有较远的距离。

三是发展前景更加稳定,但经济结构转型升级还有很大空间。2013年,我国第三产业增加值占GDP比重达46.1%,首次超过第二产业,2014年的统计公报显示,这一比例攀升至48.2%,这是非常好的经济结构优化迹象。在支撑我国三十多年的高速增长中,内需结构中投资占比相对较高,但2010年消费率和投资率达到各占50%之后,消费率出现较快增长趋势,在经济结构中占比再次超过投资率,消费的基础性作用和投资的关键性作用逐步得到体现。

由于地理条件、发展基础、历史文化等因素,我国区域经济结构中,东中西部发展差距较大,随着“一带一路”、京津冀协同发展、长江经济带等区域发展战略的制定和实施,区域结构亦在逐步得到优化,将为中国经济带来更多“发展红利”。

但同时应看到,我国经济结构的转型升级还面临着诸多挑战,产业结构与发达国家相比还显得较为落后,需求结构、区域结构、城乡结构、收入分配结构等还有很大的调整空间,这些因素在制约着中国经济质量的整体提高。

四是市场活力进一步释放,但转变政府职能还有很多工作要做。在经济新常态下,政府职能转变的核心仍然是处理好政府和市场的关系。新一届政府将简政放权、转变政府职能作为全面深化改革的“突破口”和“当头炮”,目的就是要从体制机制上给各类市场主体松绑,发挥市场在资源配置中的决定性作用。2013年以来,国家先后取消和下放了共700余项行政审批等事项,涉及到将工商登记前置审批事项改为后置审批等一系列具体举措。2014年前3个季度全国新登记注册市场主体920万户,新增企业数量较2013年增长60%以上。

这些举措既对减轻企业负担、激发市场活力发挥了重要作用,也将成为中国经济改革的重要机遇之一。同时我们也要承认,当前地方一些职能部门过度干预企业经营管理,吃拿卡要、“红顶中介”、寻租腐败等现象依然存在,建立法治政府,加快转变政府职能还有很多工作要做,这也是新常态下中国经济改革的重要挑战之一。

五、结论

面对经济新常态,我们该如何应对呢?

第一,要正确认识新常态的机遇与挑战。一方面,要从思想上做好过“紧日子”的准备。在经济新常态下,中国经济年均增长速度放缓了2%-3%,经济发展

方式也必须摆脱过去的粗放型模式,转为依靠结构优化、生产率提高、开拓创新型模式。[10]另一方面,也要看到新常态下的机遇,建立起足够的信心。一是仍处在新型城镇化的黄金阶段,新型城镇化发展的潜力和市场空间巨大,可以为经济发展提供足够的动力。二是潜在的人才红利依然较大。三是体制改革红利依然较大。四是对外开放仍可释放足够的动力。五是现阶段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发展模式下,政府间相互竞争的红利依然较大。因此,我们认为,新常态下的“紧日子”是可持续且比较健康的。

第二,要更加精心地应对社会矛盾。过去积累的一些矛盾,随着经济增长速度的放缓会逐步凸显出来,而作为托底的社会保障体系和社会管理手段还相对比较滞后。因此,面对各种社会矛盾我们必须更加精心地应对,以免因小酿大,因局部而失全局。

第三,要勇于改革创新,最大限度地提高劳动生产率。尽管我国经过30多年的体制改革,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已基本建立,但相对于实际需求,还有很大的改革空间。应对新常态必须向体制改革要红利。要通过改革,使我们的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不断趋于现代化,充分发挥市场在资源配置中的决定性作用,让一切劳动、知识、技术、管理、资本的活力竞相迸发,让一切创造社会财富的源泉充分涌流,让发展成果更多更公平惠及全体成员。信息化背景下的科技创新是应对人口老龄化的唯一法门利器,既要鼓励自主科技创新,又要注意引进和利用世界科技创新成果,信息技术、新能源、大数据利用等均是重要突破方向。

第四,要继续挖掘人口红利,创新利用人才红利。随着人口老龄化加重,我国人口红利正在衰减。但是,我们完全可以通过逐步提高退休年龄、逐步提高劳动参与率、逐步提高总和生育率等措施,拉长人口红利释放期,减小其对经济发展的负面影响。另外,在现有人口结构的基础上,可以通过一系列措施,如企业改革,人员流动和教育培训等,充分挖掘、培养和形成人才优势,开发和利用人口质量红利。如果能够充分利用人口质量红利,中国经济完全可以在新常态下实现知识驱动、创新驱动、产业升级驱动型的较高质量增长。

第五,要以不断改善民生作为我们的政策目标。应对新常态,化解社会矛盾,保持经济健康可持续增长,重要前提是要保持社会和谐稳定,就是要保证在经济发展和推进体制改革时,能够使民生不断得到改善。当然,福利的刚性又从另一个方面要求我们,这种改善必须是渐进和可持续的。

参考文献

上一篇:校园活动策划的方案下一篇:教师节校园风采广播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