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口中心小学校园欺凌工作总结

2024-05-03

欢口中心小学校园欺凌工作总结(通用15篇)

篇1:欢口中心小学校园欺凌工作总结

中心小学预防校园欺凌工作专题活动总结

为切实做好未成年人保护宣传工作,有效预防校园欺凌事件,进一步提高全校师生“反校园欺凌”的意识,构建平安友善,和谐稳定的校园环境。近日,我校开展了“防校园欺凌”系列专题活动。现将活动情况总结如下:

加强领导,责任落实。该校制定了防治学生欺凌工作制度和应急预案,召开了防治校园欺凌专项工作会议,将防治校园欺凌工作落实到每一个岗位,每一个管理环节。并强调了教职员工的师德师风教育,严禁体罚和变相体罚学生,绝不允许教师及其他人员成为校园欺凌事件的参与者。

加强宣传,教育到位。学该校利用国旗下讲话、红领巾广播站、主题班会、黑板报等多种形式让学生了解有关校园欺凌的常识,进一步增强学生法制观念,学会利用法律武器保护自己。同时教育学生要不断陶冶情操,修身养性,严于律己,宽以待人,不做欺凌之事,不当欺凌之人。

加强督查,积极防控。一是各班教认真摸排和及时处理发现的苗头性问题,对个别学生加强心理疏导和干预,做好留守儿童关心关爱工作,力求从源头上预防学生欺凌和暴力行为发生。二是视频监控全覆盖,专人值守,全时段监控,做到早发现、早预防、早控制。

加强家校沟通,形成防治合力。该校通过班级家长微信群、家长会等形式提请家长切实履行监护责任,引导广大家长共同关注学生情绪变化,积极与学校沟通情况,遏制校园欺凌的发生。努力实现校园欺凌事件“零事故”。

篇2:欢口中心小学校园欺凌工作总结

为了认真贯彻落实《关于开展校园欺凌专项治理的通知》,进一步加强法制教育,严肃校规校纪,规范学生行为,促进学生身心健康,建设平安校园、和谐校园。最大限度降低突发事件的危害,维护和确保学校的稳定,保障教育教学工作的正常进行,现将我校校园欺凌专项治理工作情况总结汇报如下:

一、提高认识,强化防范意识。

我们坚持把搞好教育、打牢思想基础作为专项治理的首要环节来抓。让全体教职工充分认识到校园暴力问题的严重程度以及带来的社会危害,从而增强自我保护的能力和意识。要求各班主任认真组织召开主题班会,提高学生的安全意识,强化安全防范教育和师生心理健康教育,提高师生应对校园暴力的能力。

二、健全制度,落实领导责任制

为保障师生生命财产安全,切实维护学校正常教育教学秩序,建立健全了校园安全防范制度,明确各领导小组的分工职责,确保防范工作开展得顺利有序。为进一步做好校园欺凌事件教育工作,切实加强对安全教育工作的领导,学校把此项工作列入重要议事日程,成立了校长为组长的安全工作领导小组。还根据学校安全工作的具体形势,把涉及校园欺凌安全的各项内容进行认真分解落实到人,做到每一项工作都有对应的专(兼)管人员、主管领导和分管安全,防止了工作上的相互推诿。从而形成了学校校长直接抓,全校教职员工齐心协力共抓安全的良好局面。

三、建立安全工作领导责任制和责任追究制。

与班主任、任课教师签订防范校园欺凌事件安全责任书,将安全工作列入教师期末考核内容中,严格执行责任追究制度。凡发生安全责任事故和影响恶劣的安全责任事故,或在各级工作检查中,受到批评的,对有关责任人员作如下处理:根据具体情况,分别给予取消评先评优资格、情节和后果严重的,追究法律责任。

四、建立校园欺凌事件处置预案。

为了及时快捷地开展工作,学校建立了校园防欺凌工作预案,并对可能发生的欺凌事件的处理方法,提出了具体的操作流程及应对措施。

五、加强教育,强化学生自护意识。学校教育学生在面对暴力时的策略与勇气、遭遇暴力以后应该如何对待等。如面对高年级同学以及校外人员的侵害要及时向父母和老师汇报;对于老师的侵害要及时向父母和学校领导汇报;对于严重的侵害行为可以向公安机关报案或者向人民法院起诉等。

过去的一学期,我校没有发生一起校园欺凌事件。今后,我校仍将进一步重视校园安全工作,及时解决安全工作中发现的新问题,不断提高我校安全工作水平,确保校园无欺凌事件和无安全事故,维护学校安全稳定。

篇3:欢口中心小学校园欺凌工作总结

关键词:校园欺凌,孤独,逃避自由,心理机制

欺凌现象是世界各国普遍存在的社会问题。在日本,1980 年代,校园欺凌作为一种社会现象引起了社会各界的广泛关注。但直至30 年后的现在,欺凌现象还是没有得到根本性的解决。根据日本文部科学省的调查显示,日本每年仍会发生7 万余起校园欺凌事件。虽然目前的调查报告均显示事件的发生有所减少,但是日本学者小林指出,现今的校园欺凌事件比以前更具有隐蔽性、长期性,欺凌者表现出手段残忍化和将欺凌理由正当化的倾向。由此可见,在当今的日本,校园欺凌问题依然是一个深刻的社会问题。经常受欺凌的孩子通常会情绪低落,由此引起学习成绩下降和失眠,继而发展成逃学,严重的甚至会导致自杀等。

目前为止,多数日本学者松田等人指出是由欲求不满或欲求不满忍耐性低下而产生的攻击性是校园欺凌事件发生的主要原因。大多数现行研究的关注点多为从欲求不满,而对寻求同伴心理在欺凌事件当中的作用还未给予太多关注。因此本文从对寻求同伴心理即社交需要不满足的心理出发,对欺凌心理进行探讨。人生来就有与人保持交往和被关爱的需要,除非个体的人际关系满足了这种固有的需要,否则孤独感就会产生。因此社交需要的心理可以看成为逃避孤独的心理一种表现。

孤独感是当一个人的社会关系网络比预期的更小或更不满意时产生的一种不愉快的情绪体验,儿童长期处于此状态会导致适应不良。美国著名精神分析学家弗洛姆在其著作《逃避自由》中从人类形成的历史过程出发,对人类的孤独进行了深入分析。弗洛姆指出,自中世纪结束以来的人类历史,是人类不断地摆脱自然束缚,不断获得自由的历史。但是于此同时,随着对自由追求,人类的孤独感也逐渐增大。而出于逃避孤独的本能的人类最终只能选择逃避自由。弗洛姆在阐述了现代人逃避自由的心理的形成过程之后指出,有三种最为典型的逃避自由的形式,即权威主义、破坏欲、机械趋同。本文将利用以上三种典型的心理机制,考察分析欺凌事件当中四层构造的属于欺凌者一方群体的行为和心理。

一、关于欺凌行为

( 一) 欺凌的定义

所谓校园欺凌,指在同一集团内,向比自己弱小的一方所施加持续、单方面的身体、心理上的攻击,使对方感到痛苦的行为,而不论当事者是否意识到该行为是欺凌行为。这个定义中包含有几个要素。第一,“同一集团”这一词强调了分析现今欺凌事件的时不应忽视的其所具备的集团性特点。第二,“向比自己弱小的一方”这一定义暗含了在欺凌事件当中双方的力量关系上的不平衡。

( 二) 欺凌的四层构造

欺凌行为的发生绝不仅仅是欺凌者和受欺凌者之间的事,森田( 1999) 指出现实中欺凌行为的发生除了通常的欺凌者、受欺凌者还有“观众”群体和“旁观者”群体的存在。

1. 欺凌者和受欺凌者

受欺凌者就是在力量关系中处于劣势,被动承受欺凌行为的一方。欺凌者就是在力量关系当中处于优势地位,主动实施欺凌行为的一方。

2. 观众群体

观众是指在欺凌行为实施过程中,表现为不直接参与欺凌行动,而在一旁起哄,拍手叫好,在精神上支持欺凌行为,也就是提供给欺凌者积极鼓励性的信息反馈的人。但是在实际欺凌行为当中,观众的真正心理和表现出来的行为也存在不一致的情况,无法一概而论。积极的观众,其行为反应是从心底认同欺凌行为,围观并发出哄笑,这往往对欺凌行为的发生起到了积极推动作用,可以认为他们和欺凌者的心理基本一致。但是除此之外,还有害怕欺凌者的权威,为避免自己成为欺凌目标而跟随欺凌者的心理,还有因为和欺凌者是好朋友,为维护其良好关系而不得已跟随欺凌者的心理。观众的心理类型分类如下表1 所示:

3. 旁观者群体

旁观者,也就是在欺凌行为发生过程中充当局外人的角色,漠视欺凌行为的人。虽然他们没有积极的推动欺凌行为的发生,或者根据现场情况试图却无法表明想要阻止欺凌行为的意图,但是他们都在无形中推动了欺凌行为的发生。

综上所述,现代欺凌行为构造中由欺凌者,受欺凌者,观众,以及旁观者四层构成。并且,由于观众和旁观者有直接或间接的推动欺凌行为的作用,本文将欺凌者、观众、旁观者一并归为“欺凌者群体”

二、逃避自由和其心理机制

( 一) 个性化和逃避自由

弗洛姆认为自由是人存在的特征,人类及其人类的存在至始至终和自由密不可分。而追求自由的过程就是人类与自然相分离的过程。现代人虽然获得了自由,然而却又陷入了孤独,并由此而产生了不安全感。弗洛姆根据以上分析认为在人的这种个体化过程中会导致一个矛盾的结果: 随着人的自由的增长伴随而来的是人的孤独感的增强。于是这种内在的人的生存冲动便成了逃避自由心里机制的生成基础,人由于对孤独的恐惧本能而倾向于逃避带来孤独的自由,以期获得归属和安全感。在一般的逃避自由的心理机制上,现代社会出现了一些极端的逃避自由的心理机制,这种心理机制既妨碍个体人格的发展,又会在一定的历史条件下造成巨大的社会弊端,甚至成为诸如法西斯主义之类的人类悲剧的心理基础。在《逃避自由》一书中,弗洛姆着重分析了三种典型的极端逃避自由的心理机制: 权威主义、破坏欲、机械趋同。

( 二) 逃避自由的心理机制

1. 权威主义

逃避自由心理机制中的权威主义主要表现出两类倾向。一是施虐倾向,二是被虐倾向。

受虐倾向的一种表现形式是轻视自己、否定自己、软弱无力和无足轻重。更有甚者自我伤害、自我折磨,不断地谴责自己,最后逃避自由。另一方面,施虐倾向主要表现为让别人依赖他,对他人拥有绝对的统治权,将别人当工具使用; 而且剥削、利用他人,不仅抢夺别人的物质,还要占领别人的精神,包括情感和智慧; 将自己的幸福建立在别人的痛苦之上,看到别人痛苦就幸灾乐祸。

2. 破坏欲

弗洛姆认为破坏欲是逃避自由的心理机制的重要表现之一,同样是为了消除由于自由和不确定性而引起的孤独与焦虑。同时,破坏欲有两种。一种是在自己受到外部攻击,出于保护自己,而进行反击的行为,是合理的破坏欲。但与此相对,非理性破坏欲是一种“时时盘桓在人心中的一种破坏欲,也就是说是一种伺机而发的破坏欲”。

3. 机械趋同

目前为止所述的逃避机制都是为了克服自己的渺小和无力感,对外界进行支配、服从或者是破坏的机制。在这节论述的机械趋同的这种逃避机制形式在文化模式上是最为常见,是一种机械的或舍己的自动适应,即个人顺从世界,不与别人有差异。这种逃避的方式是与世界和他人完全统一,以求得安全。简而言之,就是个人不再是他自己,他完全承袭了文化模式所给予他的那种人格,他就和所有其他的人一样,并且变得就和他人所期望的一样。通过这样,消除与世界之间的矛盾,因此对孤立与无权力的恐惧感也消失了。

三、逃避机制和欺凌者群体心理

如第二章所述,逃避自由和逃避孤独有着紧密的联系。并且,孤独感也一直伴随在个人和社会化的“个性化”过程中。

( 一) 欺凌者和权威主义

富士原和松井在以日本全国儿童、学生及母亲、教师为对象的问卷调查中指出,欺凌者表现出任性、具有攻击性、急性子、急躁等特性以外,权力力量性格特征倾向也很明显。这类孩子希望让对方按照自己所想的去行动。如果对方没有按照自己所想来行动的话,便会变得急躁不安,显露出强烈的控制欲。并且,他们多数通过使用暴力等加压手段迫使对方按照自己意愿行动。

( 二) 欺凌者和破坏欲

关于欺凌者的心理特征,除了典型的支配欲,白井还指出,欺凌者除了无法理性控制其情感,以自我为中心,行事冲动以外,还表现出排斥自己厌恶的事物的特性。稻村也指出欺凌心理当中有一个重要的心理要素- 排斥异质事物。因此可以推断欺凌者有明显的破坏欲倾向。

( 三) 积极的观众和权威主义

在欺凌场面中,观众虽并没有直接实施欺凌,但积极的观众和欺凌者一样,具有权威主义倾向。他们不仅期望自己成为权威也期望欺凌对象能够服从。但同时,他们和欺凌者又有所区别,他们显示出尊崇权威,又服从于权威的倾向。简而言之,他们不仅表现出欺凌者的施虐倾向,还表现出被虐倾向。

( 四) 消极的观众和机械趋同

如第二章所述,在观众群体中,除积极的观众以外,还存在只是寻求和欺凌者步调保持一致,并没有主动加入欺凌行为心理的消极观众。这一类型的观众,在强烈寻求步调一致的集体主义环境下,为了寻求归属感,在潜意识中对集团有依赖感,服从感。其原因就是在“依赖”心理的影响下,产生了想要“依赖”他人的诉求。如果自己对欺凌行为提出异议进行调解,而欺凌者不予理睬,自己反而会成为攻击的目标。同时,还存在周围的人因此害怕而远离自己的可能性。由此就产生了在对寻求同伴和集团归属感的心理诉求下,与其一个人去阻止欺凌,还是和欺凌群体保持步调一致比较好的心理。

( 五) 旁观者和机械趋同

在欺凌现场的旁观者们和欺凌者及观众不同,是即使看到欺凌现象也以一种事不关己高高挂起的态度看待之。在很多情况下,旁观者的机械趋同和观众的一致,但是也有不同之处。和观众强烈的服从倾向相比,旁观者有其明显的匿名性。实际上,身处欺凌集团中的旁观者通过成为集团或者他人所期待那样的状态来逃避“孤独”。之后,他们失去自我认识,陷入机械趋同性,虽然相信其行为是根据自身的意见和理念所发出的,但其实他们在无意识中失去了自我,成为了匿名的个人,有时便会复制大众的行为。而在欺凌现场中,大众的行为就是看见却当做没有看见的态度。在这一点上,可以说旁观者就是大众这一群体。

四、结语

在现今社会中,随着技术的高速发展,各方面的个性化也在加速进行中。并且随着其,人类会变得更加孤独,从而更想逃避自由。这就是校园欺凌现象问题化以来一直得不到根本解决的原因之一。

篇4:中心城市小学校园欺凌现象研究

关键词:中心城市;校园欺凌;身心健康;社会安全

中心城市在一定区域内是政治、文化、科技、交通、教育、通信等的中心,是具有综合功能或多种主导功能、起着枢纽作用的大城市和特大城市,中心城市小学是指地理位置在直辖市或省会城市的小学,受到城市开放的思想、多元的文化、繁荣的经济和忙碌的交通等因素的影响,中心城市小学的生源构成较为复杂。外在因素的影响和学生自身成长经历的限制,使中心城市小学校园欺凌问题更为凸显。

一、校园欺凌行为概述

校园欺凌是指发生在学生之间的欺负弱小的行为,令受害者在肉体、心灵、精神等方面感到痛苦和难以接受,对学习和成长造成负面影响,导致受害者学业成绩下降,对校园生活丧失兴趣等不良后果。

欺凌行为的主要方式有对受害者进行重复的物理攻击,如徒手进行掌掴拍打、对受害人的肢体进行反复推撞,找借口干涉侵占受害者的个人钱财,有意损毁教科书、学习用具,贬抑评论嘲笑受害者的长相体貌、价值取向、家庭结构和家庭情况等,当下还包括网上欺凌(Cyberbullying),如在网站论坛和社交媒体上发表具有人身攻击成分的言论等。

行为发生的主体是欺凌者和受到欺凌的受害者,通常还包括协助者(Assistant)和附和者(Reinforcer),后两者间接地支持欺凌行为的发生,在欺凌行为进行时采取了支持、暗示、观看甚至是呐喊助威等行为,诱发、促成、恶化了欺凌行为。

欺凌者通常有意或寻找借口在校园或校园周边实施欺凌行为,但通常不会认为或直接承认欺凌行为的不正确性,凭借自身的身体优势或不良舆论的暗示和影响对受害者进行欺凌。受害者一般身体弱小,交往能力或交际方式欠缺,个别受害者胆小怕事,默默承受而不敢反抗和告发欺凌者,主要原因是校园欺凌单方面的冷处理并不奏效,因为同学相处的空间和时间让任何形式的报复都具有存在的可能和条件。

二、小学校园欺凌现象原因分析

1.学生处理社会与自我关系时的必经阶段

学龄前的幼儿,主要以家庭和社区为生活区域,活动范围有限。人际交往的层级较低,以单向交往的结构进行,表现为成人对幼儿的友好关怀和悉心照顾。交往中的互动是在成人的鼓励和引导下被动完成的,比如肢体上的微笑、握手、亲吻,语言上的问好、感谢、再见等。幼儿园是由家庭向社会的过渡单位,身体和心智不足以产生欺凌行为。进入小学是人接受社会化教育的真正开始,自我意识逐渐形成,保护自己和人际交往并存,当这种并存关系失衡时,欺凌现象将不可避免。因此,小学校园欺凌现象是学生在处理社会与自我关系时产生的。

2.媒体多元的开放性增加了模仿的可能性

国家在21世纪初就实现了广播电视信号的村村通工程,亦为全国近13.5亿人民都能接收到广播电视等媒体的信号,2016年1月22日中国互联网络信息中心(CNNIC)发布《第37次中国互联网络发展状况统计报告》:截至2015年12月,中国网民数量达6.88亿。在媒体覆盖生活的今天,校园欺凌事件的发生被发布在受众面前没有任何技术屏障,网络社交媒体的易操作性、对自媒体兴起的热忱和没有把关编审程序的随意传播都会让校园欺凌现象无处遁形,而公开的欺凌事件有人模仿的可能无限增加。

3.家庭暴力对孩子产生的负面影响

从2008年开始,家庭暴力就被纳入出警范围,这一事实一方面说明法律的改革和进步,但另一方面说明家庭暴力已成为家庭发展和社会进步的限制因素。父母无休止的争吵、恶语相向和殴打谩骂不仅会损坏当事人的身心健康,更为重要的是以家庭为主要生活场所的孩子,会在和同学遇到矛盾和冲突时潜意识中采取暴力行为。

由此可见,校园欺凌现象发生的构成因素是多方面的,对校园欺凌现象进行积极的对策研究、采取有效的预防措施十分必要。

三、小学校园欺凌现象对策研究

1.有效利用课堂进行社会化教育

全国小学当下普遍使用的是北师版和人教版教材,语文教科书和思想品德教科书等科目所选用的素材多以介绍自然风光和人文科学为主,主题都是正面的宣教,鲜有负面材料的教育,但适当的负面材料可以起到威慑、提醒、教育和警示的作用,更为重要的是如果利用严肃的课堂和鲜活的负面材料,对学生可能遇到的校园欺凌事件进行分析和解读,教授学生一些防范方法,引导学生正确处理自己的负面情绪和交往中产生的纠纷,就可以将校园欺凌事件前置,避免欺凌行为的直接发生。

2.增强学生的媒介素养

儿童媒介素养问题近来备受学者关注,他们认为新旧媒体重新整合,融合发展,将使全国近9000万少年儿童处于媒体的包围之中,但儿童评价信息的能力受到年龄和心智发展的局限而十分有限;吸睛式的标题,缺乏深度的碎片信息,对儿童理性思考能力的培养不利,批判力的培养更是无法跟进,导致儿童的媒介素养参差不齐。所以,媒体应在自身发展的过程中留意儿童接受信息的特殊性,家长应起到纠偏和监督的义务,让孩子对媒体保持应有的距离,逐步提高评价媒体信息的能力,增强学生的媒介素养。

3.校园欺凌应纳入安全教育的范畴

社会学认为城市越发达、交通越拥挤,人的压力越大,随之而来的负面情绪也会增多,生活在中心城市的学生的生存状况不应忽视,教育部门采用网络安全教育平台,通过短片和问答的方式对学生进行安全教育,但多数学校都是以家庭作业的形式完成的,完成的效果无从监控。倘能将这种基于现代网络教育进行的安全教育纳入有组织的学校教育,从完成的内容到完成过程的监督直至完成的效果进行全程跟踪,或效果比独自完成更好。

校园欺凌行为不仅在行为发生时给主要当事人带来身心伤害和学业成绩影响,最重要的是,任由校园欺凌现象的发生,会导致当事双方的成长烦恼,长大后的欺凌当事人极有可能是明天的犯罪嫌疑人。因此,应对校园欺凌问题多加关注,采取有效措施减少此类事件的发生,为社会安全、校园安全、学生安全保驾护航。

参考文献:

[1]李燕秋.校园欺凌研究综述[J].教育教学论坛,2016(7).

[2]魏叶美,范国睿.社会学理论视域下的校园欺凌现象分析[J].教育科学研究,2016(2).

[3]张惠籽.中小学校园欺凌与人格特质的关系[J].基础教育参考,2016(7).

篇5:欢口中心小学校园欺凌工作总结

实施方案

近年来,发生在学生之间蓄意或恶意通过肢体、语言及网络等手段,实施欺负、侮辱造成伤害的校园欺凌事件,损害了学生身心健康,引起了社会高度关注。为加强对此类事件的预防和处理,根据《国务院教育督导委员会办公室关于开展校园欺凌专项治理的通知》、《习水县校园欺凌专项治理工作实施方案》精神,结合我校实际,制定本方案。

一、治理目的

通过专项治理,进一步加强校园及周边安全隐患排查,进一步加强安全、法制教育,增强法律意识,严肃校规校纪,规范学生行为,促进学生身心健康,建设平安校园、和谐校园。

二、组织领导

1、成立校园欺凌专项治理工作领导小组:

组 长:刘世全

副组长:黄付全 任星强 向闪

成 员:吴 会 曹大胜 任钊 李重军

三、宣传及教育:

1、召开全体教师专题会议,组织教职工对校园欺凌事件预防和处理的相关政策、措施和方法进行一次集中学习、研讨,学习和落实教育部《中小学校岗位安全工作指南》、《中小学幼儿园安全防范工作规范(试行)》等法律和法规。

2、完善学校心理咨询室建设,充分利用心理咨询室开展学生心理健康咨询和疏导工作。

3、完善校园防欺凌制度建设,设立校园防欺凌领导小组,制订校园防欺凌事件应急预案。

4、各班开设专题教育课,开展以预防学生欺凌事件为题的品德、心理健康和安全教育课,准备好相关教案,各班主任留存好照片资料。

5、在校园内张贴预防欺凌事件宣传标语,营造校园防欺凌教育氛围。

6、在升旗仪式上开展防欺凌教育,校长在升旗仪式上作重要讲话。

7、各班出好防欺凌教育相关知识黑板报。

9、公布学校防欺凌事件求助电话。

四、预防及处理:

1、班主任要及时关注学生之间欺凌现象,了解学生心理动态,通过晨检午检等方式严格防控学生携带危险器械或物品来校。

2、学校门卫要关注严格控制学生的出入校园情况,非家长来校请假或生病家长来校接送,学生在校时间一律不准外出。

3、有效利用学校心理咨询室功能,对有暴力、抑郁倾向的学生要及时辅导介入,进行心理疏导。

4、各班级要及时发现、调查、处置校园欺凌事件,一旦发现有欺凌现象出现,立即上报校长室。学校要严肃处理实施欺凌的学生。涉嫌违法犯罪的,要及时向公安部门、辖区派出所报案并配合立案查处。

二里镇中心小学

篇6:欢口中心小学校园欺凌工作总结

校园欺凌是指:发生在学校校园内、学生上学或放学途中、学校的教育活动中,由老师、同学或校外人员,蓄意滥用语言、躯体力量、网络、器械等,针对师生的生理、心理、名誉、权利、财产等实施的达到某种程度的侵害行为,都算校园欺凌(暴力)。根据国务院教育督导委员会办公室《关于开展校园欺凌专项治理的通知》(国教督办函[2016]22号)要求,特制订安驾庄镇中心小学预防校园欺凌责任书。

一、治理目的:通过专项治理,加强法制教育,严肃校规校纪,规范学生行为,促进学生身心健康,建设平安校园、和谐校园。

二、治理范围:在校生,在校园内,学校组织的校外活动中,上、放学途中。

三、工作组织: 组 长:孙志强 副组长:刘勇

梁珂新

成 员:张国强

张伟国

梁新

梁如厂

安杰

房峰

武如征 张婷婷

汪和平

李爱红、各班班主任

四、校园欺凌专项整治责任

1、开展教育。学校学工处要集中对学生开展以校园欺凌治理为主题的专题教育,开展品德、心理健康和安全教育,邀请公安、司法等相关部门到校开展法制教育。教工处组织教职工集中学习对校园欺凌事件预防和处理的相关政策、措施和方法等。

2、加强预防。校长要加强校园欺凌治理的人防、物防和技防建设,利用心理咨询室开展学生心理健康咨询和疏导,公布学生救助或校园欺凌治理的电话号码并明确负责人。

3、及时处理。各级部主任、班主任在各自的责任范围内,要及时发现、调查处置校园欺凌事件,严肃处理实施欺凌的学生。涉嫌违法犯罪的,要及时向公安部门报案并配合立案查处。

4、监督指导。领导小组要加强对学校开展校园欺凌专项治理的指导和检查。学校学工处要对学校的专项治理全程监督,发现问题及时与第一责任人、各责任人沟通,做好记录,必要时向学校报告。

5、班主任责任:班主任直接与学生接触,最能及时把握学生动态,一要利用一切可能机会,对学生加强安全法制教育,把欺凌行为遏制在萌芽之中;二要深入到学生中,及时了解学生中发生的欺凌事件和行为,及时处理,及时向学校汇报。

五、奖惩

学校将对不负责任,玩忽职守,造成不良后果的欺凌事件的责任人在评比、晋升、绩效等方面,根据考核制度予以处理,造成严重后果的报上级纪检部门、司法机关予以处理。对在教育、预防、发现、处理校园欺凌事件等方面有突出表现的责任人,根据考核制度予以奖励。

校长:

篇7:欢口中心小学校园欺凌工作总结

近来频频发生校园暴力和欺凌事件,一次又一次的牵动老师的神经,刺痛师生们的心。为贯彻执行省市及鲁甸县教育局下发了《鲁甸县教育局关于开展校园欺凌专项治理的通知》(鲁教通【2018】21号)等相关文件精神,促进学生身心健康,建设平安和谐校园。我校对发生在学生之间,蓄意或恶意通过肢体、语言等手段,实施欺负、侮辱造成伤害的校园欺凌进行专项治理,为保证治理效果,特签订如下责任书:

1.按照小寨镇中心小学防校园欺凌方案履行好自己的职责,确保本人管理责任范围内不发生校园欺凌事件。

2.严查学生手机及其他管制刀具和危险物品进入校园。

学校主管领导(签字):

班主任(签字):

学校分管领导(签字):

任课教师(签字):

小寨镇中心小学

篇8:欢口中心小学校园欺凌工作总结

各校治理后将开展专项督查

专项治理将从四个方面进行,包括前期加强各方面教育,建立制度措施和应急机制,完善体系建设和处理办法。根据《通知》要求,第一阶段各地各校将按照“学校自查、县级普查、市级复查、省级抽查”的程序,对专项治理第一阶段专题教育情况、规章制度完善情况、加强预防工作情况、校园欺凌事件发生和处理情况等,进行全面自查、督查和总结,并逐级上报。

对于此次专项治理,《通知》给出了时间表。专项治理将分为两个阶段进行,第一阶段为4月至7月,主要是各校开展治理;第二阶段为9月至12月,主要是开展专项督查。除了全国中小学校,中等职业学校也在此次治理的范围内。专项治理期间仍发生校园欺凌事件,造成恶劣影响的,将予以通报、追责问责并督促整改。

教育部部长“两会”期间多次表态

今年“两会”期间,教育部部长袁贵仁也就校园暴力问题多次表态。

3月8日,袁贵仁在政协教育界别联组讨论会上表示:“如果你们问,教育部现在最大的压力是什么,我告诉你们,就是安全问题。”

3月10日下午,袁贵仁在十二届全国人大四次会议记者会上,在回答记者“校园暴力”提问时表示,“我们要通过修法、释法,让恶意造成重大伤害的欺凌者,受到纪律、法规、法律的惩治。”

3月25日,最高人民检察院召开电视电话会议学习贯彻全国“两会”精神,记者从会上获悉,最高检今年将重点关注“校园暴力”,加强对相关行为的惩处和预防。

政策解读

1.哪些行为属校园欺凌?

根据《通知》要求,校园欺凌指的是发生在学生之间,蓄意或恶意通过肢体、语言及网络等手段,实施欺负、侮辱造成伤害。一旦发生欺凌事件,要及时发现、调查处置,涉嫌违法犯罪的,要及时向公安部门报案并配合立案查处。

中国政法大学青少年犯罪与少年司法研究中心主任皮艺军表示,“校园欺凌”不是法律上用语,也不是一个具体的法律罪名。一般指肢体和心理及精神上的侵害,主体主要是在校生,学生之间的行为。

记者留意到,《通知》指出,语言、网络等手段也可构成欺凌行为。

“比如同学将拍摄的欺凌视频发布到网上,或同学间的辱骂等都属于这个范围。”皮艺军说。

近期,学生和老师之间的肢体冲突新闻也见诸报道。那么,此次整治的校园欺凌包括师生之间的相关行为吗?

皮艺军认为,上述行为应该限定在在校生,学生之间,不应把理解范围蔓延扩大,“比如师生间或者外校人士进入学校造成的伤害,都不应该在这一范围内。同时,对于网络及语言方面的伤害,也特指的是在校生群体之间,比如一个外省人士对在校生进行语言攻击或者侮辱也不在这一范围中。”

2.如何整治校园欺凌?

梳理媒体报道,多国针对“校园欺凌”均建立了从预防、干预等相对齐全的措施。比如,美国学校对“欺凌”十分重视,每年开学时,会培训教师如何处理欺凌事件,发给指导材料。对学生也会有预防性的教育,告知他们学校的有关规章。在挪威,国家鼓励学校对校园欺凌采取全校范围的干预措施,如制定课堂规则,对学生行为进行限制,组建教师职业发展小组,为欺凌者、受害者及其家长提供心理咨询等。

记者发现,此次《通知》则呈现出全链条整治的举措。

一是加强各方面教育。各校要集中对学生开展以校园欺凌治理为主题的专题教育,开展品德、心理健康和安全教育,邀请公安、司法等相关部门到校开展法制教育,组织教职工集中学习对校园欺凌事件预防和处理的相关政策、措施和方法等。

二是建章立制。要制定完善校园欺凌的预防和处理制度、措施,建立校园欺凌事件应急处置预案,明确相关岗位教职工预防和处理校园欺凌的职责。

三是完善体系。要加强校园欺凌治理的人防、物防和技防建设,充分利用心理咨询室开展学生心理健康咨询和疏导,公布学生救助或校园欺凌治理的电话号码并明确负责人。

四是及时处置。一旦发生欺凌事件,要及时发现、调查处置,涉嫌违法犯罪的,要及时向公安部门报案并配合立案查处。

3.如何保障整治效果?

记者发现,此次专项整治有精确的时间表:7月之前主要是各校开展治理;9月到12月用近4个月的时间开展专项督查。

根据这份《通知》,各地各校将按照“学校自查、县级普查、市级复查、省级抽查”的程序,对专项治理第一阶段专题教育情况、规章制度完善情况、加强预防工作情况、校园欺凌事件发生和处理情况等,进行全面自查、督查和总结,形成报告并逐级上报。

专项治理期间仍发生校园欺凌事件,造成恶劣影响的,将予以通报、追责问责并督促整改。国务院教育督导委员会办公室将根据各地治理情况,组织督查组对各地专项治理情况进行实地督查。

《通知》要求,各地要高度重视此次专项治理,精心组织部署,加强对专项治理的监督指导;责任督学要对责任区内学校的专项治理全程监督,发现问题及时与校方沟通,做好记录并及时向当地教育督导部门报告。

什么是责任督学?2013年9月17日,国务院教育督导委员会办公室印发《中小学校责任督学挂牌督导办法》。该《办法》规定,教育督导部门根据区域内中小学校布局和在校生规模等情况,按1人负责5所左右学校的标准配备责任督学。

皮艺军表示,对于此次校园欺凌专项治理,最主要是学校要专门安排时间,对学生进行教育、宣讲并组织讨论,让每一位学生参与发言,让学生自己对校园欺凌行为进行判断。其他方面,根据教育部的要求落实到位即可。

延伸阅读

为何校园欺凌屡禁不止?

最近两年,国内一些中小学校园欺凌事件时有发生。据媒体不完全统计,仅2014年和2015年两年间,媒体曝光的校园欺凌、暴力事件就有43起。

面对校园暴力时有发生,今年“两会”时,多位代表委员表示应从法律上对校园暴力加以约束,建议尽快出台反校园暴力法。对此,中国政法大学青少年犯罪与少年司法研究中心主任皮艺军认为,从现有法律上讲,《治安管理处罚条例》足够可以处理这项事件,严重的还有《刑法》。目前更重要的是,形成社会道德压力的氛围,社会、学校等主体在整治方面都有很大的空间,应成为治理欺凌行为的重要力量。

皮艺军表示,治理校园欺凌,最重要的是转变观念,“这也是最难的”。专项治理很可能是一个短期行为,不能为了治理欺凌而治理,重要的是形成环境预防,当对欺凌“零容忍”的环境、条件、理念形成的时候,欺凌事件自然消失,这应该是长期的人文精神普及的行动。

据皮艺军介绍,美国洛杉矶案件的审判结果(注:中国留学生绑架并施虐同胞案,涉案三人被判6到13年监禁),出乎所有人的意料,从中也可以看出,中西方对于人与人之间侵犯的判断具有很大的价值差异。国外可以达到零容忍,我们过于放纵轻微、微小的或者比较普遍的欺凌行为,一般要等到发生比较大的事件时才进行关注,但这都属于事后的关注。

篇9:小学校园欺凌工作总结

为打造平安和谐校园,促进学生身心健康发展,保障学校正常教育教学工作秩序,xx小学“四拳出击”杜绝校园欺凌,主要工作总结如下:

一是加大宣传,营造氛围。

学校通过电子显示屏、宣传横幅、校园宣传版面、国旗下讲话、班队会、校园广播等各种形式开展专题教育。向学生普及何为是校园欺凌、校园欺凌的危害,并向学生宣传如何预防校园欺凌及发生校园欺凌的自卫应急方式。营造防范校园欺凌教育氛围。

二是完善机制,加强防范。

学校进一步加强校园欺凌防范制度及应急处理预案建设,明晰细化相关岗位教师职责。学校严格学生请假制度、班级每日两检制度、领导带班制度及教师值班制度。学生请假必须出示请假条,假条须注明请假事由、请假时间段并由班主任、家长、门卫三方签名,加强校园欺凌防范力度。

三是摸排检查,阻断源头。

学校校园欺凌巡查小组通过调查问卷、无记名投票、学生检举等形式开展摸排调查,给校园弱势群体学生及有暴力倾向的学生建立专档,并对他们进行跟踪教育,加强监管。学校安全科每月两次开展刀具、危险物清查活动,阻断校园暴力事件的源头。

篇10:小学预防校园欺凌工作总结

为切实做好未成年人保护宣传工作,有效预防校园欺凌事件,进一步提高全校师生“反校园欺凌”的意识,构建平安友善,和谐稳定的校园环境。近日,我校开展了“防校园欺凌”系列专题活动。现将活动情况总结如下:

加强领导,责任落实。我校制定了防治学生欺凌工作制度和应急预案,召开了防治校园欺凌专项工作会议,将防治校园欺凌工作落实到每一个岗位,每一个管理环节。并强调了教职员工的师德师风教育,严禁体罚和变相体罚学生,绝不允许教师及其他人员成为校园欺凌事件的参与者。

加强宣传,教育到位。学校利用国旗下讲话、主题班会、黑板报、师生征文等多种形式让学生了解有关校园欺凌的常识,进一步增强学生法制观念,学会利用法律武器保护自己。同时教育学生要不断陶冶情操,修身养性,严于律己,宽以待人,不做欺凌之事,不当欺凌之人。

加强督查,积极防控。一是各班认真摸排和及时处理发现的苗头性问题,对个别学生加强心理疏导和干预,做好留守儿童关心关爱工作,力求从源头上预防学生欺凌和暴力行为发生。二是视频监控全覆盖,专人值守,全时段监控,做到早发现、早预防、早控制。

加强家校沟通,形成防治合力。我校通过班级家长微信群、校讯通等形式提请家长切实履行监护责任,引导广大家长共同关注学生情绪变化,积极与学校沟通情况,遏制校园欺凌的发生。努力实现校园欺凌事件“零事故”。

xxx小学

篇11:刘集小学校园欺凌专项治理总结

2017年7月

校园欺凌危害巨大,为彻底消除各种校园欺凌现象,打造平安校园、和谐校园,我校严格按照上级要求,紧密结合本校实际,多措并举,积极开展预防和整治活动,取得明显成效,现将落实情况进行简要总结汇报如下。

一、认真学习,仔细领会,准确把握上级的精神、要求。

思想是行动的指南,是开拓奋进的力量源泉。为了更好的开展好校园欺凌整治活动,与上级保持高度一致,我校认真学习省、市、县教育局下发的一系列关于校园欺凌专项整治的各类文件,深刻认识到校园欺凌的严重性和进行专项整治的必要性、迫切性,从而提高工作的责任感、使命感,为工作的有效开展蓄积思想势能。

二、健全组织,建章立制。

学校成立了校园欺凌专项治理领导小组,校长刘总结任组长,分管领导任组员,强化对该项工作的领导;成立工作小组,成员涵盖班主任、任课教师、家长,具体负责该项工作的落实。两个小组的成立,为整治工作提供了组织保证。

建章立制。先后制定下发了《刘集小学校园欺凌专项治理实施方案》、《刘集小学欺凌预防和处理制度》、《刘集小学校园欺凌预案》等一系列文件,以制度的形式,确立了整治工作的思路、措施、责任人,为整治工作勾画了明晰的蓝图。

三、认真反思排查。

药。为此,我们发动全校师生,用一周的时间,以多种形式,从不同角度,对学校存在的各种欺凌现象进行了周密细致的排查,然后把结果分类汇总,反复仔细研究推敲,寻找现象背后的根源,然后以此为据,制定出相应的制度和措施,确保工作的针对性,大大提高了工作的实效性。

四、紧跟形势,紧锣密鼓,开展一系列教育整治活动。

(一)加大宣传的广度、力度,提高师生、家长的认知度。

利用周会的时间,对教师进行培训。大集会时,专门拿出时间,带领教师学习上级下发的各类校园欺凌专项治理的文件,让教师及时了解上级的精神和要求;小会时,则组织教师对上级的文件和学校的各种制度、预案进行交流讨论,进一步明确要求,同时,也加深了认识,提高了落实该项工作的水平。

借助每周一的升旗仪式、主题班会、室内外板报、校园广播等,大力宣传校园欺凌的危害和整治的意义,让学生真切的感受到校园欺凌其实就在身边。

(二)、分类集中开展丰富多彩的整治教育活动。

1、教师方面。

(1)召开包括家长在内的全体师生集会,启动专项整治仪式。通过启动仪式,使师生、家长更加明确了整治的原因、目的和措施。

(2)加强班主任工作。可以说,班级是预防和治理校园欺凌的主战场,班主任则是主力军,加强班主任队伍建设,提高班级管理水

任的管理力度,提高班级常规管理的水准,培养学生良好的生活、学习习惯,极大降低了校园欺凌的几率。

(3)加强对教师的培训。教师是预防和治理校园欺凌的主要管理力量,充分调动其积极性,才能实现管理的无缝隙。我校进一步落实教师“一岗双责”,乃至“一岗多责”,让教师既重教书育人,又兼顾预防校园欺凌,大大增强了该项工作的管理力量。

(4)最美教师评选。为了提高班主任和教师的工作积极性,我们还进行了最美教师评选。评选标准涵盖多个方面,但是,校园欺凌是重要一环。评选注重过程,把评选的过程和校园欺凌整治的过程同步进行,两项工作相得益彰。

(5)坚持校园巡查。根据学校的校园巡查制度,健全了各级巡查组织,定时、定区域进行巡查,尤其是对校内的主要危险点和学生上学路上的危险路段,增加巡查人员,加大巡查的密度,把校园欺凌的隐患消灭在萌芽状态,真正实现校园欺凌预防为主。

2、学生方面。

(1)召开专门的预防校园欺凌的校会。举办题为“同学难得 和睦相处”的主题讲座,用深刻的道理和生动的案列告诫学生,同学有缘相聚不易,要互相善待,增进了学生间的友谊。

(2)跟进召开相应的主题班会。校会后,各班级立即跟进召开相应主题的班会,进一步对校园欺凌进行宣讲、讨论、反思、整治,使学生时刻紧绷校园欺凌这根弦。

(3)最美学生评选。评选着眼学生的日常行为,对于欺凌行为,实行一票否决,强化对学生心灵的冲击。用评选激励学生追求真善美,传递正能量,远离校园欺凌。

(4)整治个别欺凌学生。教育离不开必要的惩戒。无论我们怎么努力,总有学生以身试法。对此,我们及时发现,先批评教育,个别执拗的,耐心再教育,晓之以理,动之以情。拒不整改的,逐步、适度惩戒,特别严重的,给予相应的纪律处分。

(5)及时小结反馈。任何方案都不会是完美的,所有的措施也不会是一成不变的,必须定期不定期进行调整,这就要求要经常对开展的工作进行总结反思,从而提高工作的针对性和时效性,进而提高工作实效。

篇12:欢口中心小学校园欺凌工作总结

一、指导思想

根据《国务院督导委员会办公室关于开展校园欺凌专项整治的通知》精神和上级有关指示,认真落实贯彻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教育,深入开展“反校园欺凌”宣传教育活动,大力宣传普及反欺凌法治知识,充分认识开展校园反欺凌教育活动的重要意义,切实提高对校园欺凌危害的认识,进一步提高广大师生“反校园欺凌”意识,构建平安友善,和谐稳定的校园环境。

二、校园欺凌事件应急处置机构、职责

(一)应急处置领导小组:

组 长: 副组长: 成 员: 全体老师

(二)分工与职责

1、现场指挥组 组长:

组员:

主要职责:负责指挥和组织校园欺凌事件的处置工作,对重大突发事件处置工作作出重大决策,督促各相关应急处置小组按应急预案及时有效地开展工作。

2、警戒疏散组

组长:

组员:

主要职责:负责疏散师生,维护秩序,保持现场,协调有关单位(如公安、派出所、医院等部门)负责维稳和救助。

3、善后处理组 组长:

组员:

负责对受伤人员进行救治,对重伤员应立即与“120”联系送往医院治疗。做好对受伤学生家长及家属的安抚、慰问和群众思想工作,妥善处理好善后事宜,消除各种不安全、不稳定因素。

4、通讯联络组 组长: 组员:

负责对内对外的通讯联系、报告;收集信息,起草事件报告;做好新闻单位的接待、采访工作。

5、后勤保障组 组长:

组员:

负责处置安全事件过程中的车辆、接待、物质保障等工作。

三、预防措施

1、加强对师生法制和安全教育,增强师生的法制意识和自我保护意识。

2、严格执行门卫登记管理制度,严控外来人员进入学校。

3、学校安装好室内外监控录像装置,及时掌握和保存校内外动态。

4、加强对在校患有精神病史人的监控,加强对患有精神病史人的关心,并劝其在家休养治疗,经济待遇上给予照顾帮助。

5、对可能引起矛盾激化事件的当事人要逐一排摸登记,耐心接待,尽力做好化解工作。

6、成立值日教师工作队伍,加强校园值班巡逻,落实值日领导、值日教师管理责任制。

7、建立防范校园欺凌事件应急处置机构,做到各尽其责,协调合力。

四、处理程序

(一)接警与通知

事件发生后,在场知情人员(包括行政、教职工、学生)必须立即将所发生的事件情况向班主任或值日领导报告。班主任和值日领导接到报告后,立即组织人员进行制止,控制事态和相关人员并立即将所发生的事件情况报告校长,校长必须掌握的情况有:事件发生的时间与地点、种类、程度;在基本掌握事件情况后,立即通知副组长和各工作组组长启动应急预案。

(二)处置与救助

欺凌事件发生后,领导小组负责人必须第一时间赶到事发现场指挥协调。对现场情况采取积极措施进行制止或疏散。在场人员应首先检查学生受伤情况。根据先重后轻的原则立即对受伤学生进行应急处置,对伤者应及时送医院就诊,保护现场,保存物证,并根据事件性质向公安机关报案。

(三)保护与维稳 应急组应对事件现场实行严格的保护,妥善保存现场重要痕迹、物证。维持秩序,疏散师生,监控案情,关注事态发展,作好安抚处理工作,稳定师生情绪,统一口径,将影响减到最小。保卫人员严格核查外来人员身份,不准非当事人家长和闲人进入校园,保证校园的治安秩序的稳定。受伤害学生的监护人、亲属或其他有关人员,在事件处理过程中无理取闹,扰乱学校正常教育教学秩序,或者侵犯学校教师或者其他工作人员的合法权益的,应立即报告公安机关依法处理。

(四)报告与通报

校园欺凌事件发生后,学校必须及时、准确、全面地了解事件发生的时间、地点、概况、以及处理进度,并迅速配合公安部门调查事件发生的原因,做好有关材料的收集,视情况通知受伤者和责任人的家长或家属。事件情况由小组统一对外发布消息。未经同意,任何个人不得接受随意传播小道消息,以免失实。

(五)事件调查

1、配合上级部门进行事件处理及调查工作。调查事件原因,整理事件记录,形成书面报告。

2、总结经验教训,查找制度、政策、设施等存在的问题,制定防范措施。

(六)善后处理

1、做好受伤学生和受惊吓学生的慰问工作,并及时与受伤害学生家长取得联系,做好受伤害学生家长的安抚解释工作。对相关责任人要通知家长到校配合处置工作,严肃处理相关责任人。

2、协同有关部门做好事件的善后抚恤及处理工作,依法处理、协调赔偿,如属于责任事故,追究责任,并进行相应处罚,对受伤学生的赔偿要依据《民法通则》、《学生伤害事故处理办法》等法律、法规执行,努力维护学校和社会的稳定。

(七)责任追究

1、根据事实,分清责任,按有关法律和政策规定对责任人追究民事责任。有关责任人的行为触犯刑律的,移送司法机关依法追究刑事责任。

2、事件的调查处理必须坚持实事求是,尊重科学,依法处置的原则,任何人不得干涉事件的调查处理。对违反本预案、不履行应急处理工作的、发布假消息的、不服从指挥的人员进行处分,构成犯罪的,移送司法机关依法追究刑事责任。

篇13:欢口中心小学校园欺凌工作总结

红古区仁和小学 二〇一六年九月三十日

红古区仁和小学校园欺凌专项治理工作总结

为了认真贯彻落实红教发(2016)143号文件《关于开展校园欺凌专项治理的通知》,进一步加强法制教育,严肃校规校纪,规范学生行为,促进学生身心健康,建设平安校园、和谐校园。最大限度降低突发事件的危害,维护和确保学校的稳定,保障教育教学工作的正常进行,现将自查总结情况汇报如下:

一、扎实开展行之有效的专题教育。我们坚持把搞好教育、打牢思想基础作为专项治理的首要环节来抓。9月29日下午,组织教职工集中学习对校园欺凌事件预防和处理的相关政策、措施和方法。利用周一升旗、学生集会对全体师生进行以“反校园欺凌,建平安校园”的主题教育。

二、为进一步做好校园欺凌事件教育工作,切实加强对安全教育工作的领导,学校把此项工作列入重要议事日程,成立了以校长为组长的安全工作领导小组。还根据学校安全工作的具体形势,把涉及校园欺凌安全的各项内容进行认真分解落实到人,做到每一项工作都有对应的专(兼)管人员、主管领导和分管安全,防止了工作上的相互推诿。从而形成了学校校长直接抓,全校教职员工齐心协力共抓安全的良好局面。

三、建立安全工作领导责任制和责任追究制。与班主任、任课教师签订安全责任书,将安全工作列入教师期末考核内容中,严格执行责任追究制度。凡发生安全责任事故和影响恶劣的安全责任事故,或在各级工作检查中,受到批评的,对有关责任人员作如下处理:根据具体情况,分别给予取消评先评优资格、情节和后果严重的,追究法律责任。

四、建立校园欺凌事件处置预案,为了及时快捷地开展工作,学校成立了现场防护组、疏散引导组、通讯联络组、现场救护组并对可能发生的欺凌事件的处理方法,提出了具体的操作流程及应对措施。

今后,我校仍将进一步重视校园安全工作,及时解决安全工作中发现的新问题,不断提高我校安全工作水平。

红古区仁和小学

篇14:欢口中心小学校园欺凌工作总结

近年来,发生在学生之间蓄意或恶意通过肢体、语言及网络等手段,实施欺负、侮辱造成伤害的校园欺凌事件时有发生,损害了学生身心健康,引起了社会高度关注。为加强对此类事件的预防和处置,贯彻落实教育部陈宝生部长在全国学校安全工作电视电话会议上的讲话精神,结合我校实际,在全校开展防范校园欺凌专项治理工作。具体方案如下:

一、治理目的

进一步加强校园及周边环境安全隐患排查,强化安全管理,明确任务目标,细化工作职责,集中力量推动防范校园欺凌专项治理工作全面深入开展,加强法制教育,严肃校规校纪,规范学生行为,促进学生身心健康,建设平安校园、和谐校园。

二、治理范围

本校全体学生

三、工作安排

本次防范校园欺凌专项治理工作从5月下旬开始,7月底结束,分三个阶段组织实施。

第一阶段:2018 年5月下旬—6月上旬

1.开展教育。集中对学生开展以校园欺凌治理为主题的专题教育,开展思想品德教育、心理健康教育、校纪校规教育、遵纪守法教育、行为规范教育和安全防范知识教育,邀请公安、司法等相关部门到校开展法制教育。组织教职工集中学习对校园欺凌事件预防和处理的相关政策、措施和方法等。

2.主题班会。组织学生围绕《遵纪守法、珍爱生命、共建平安校园》主题,结合近期全国发生的一些校园欺凌事件,根据本校实际进行讨论反思。通过班会,帮助学生树立纪律观念、法制观念,建立良好的人际关系,学会与人交往、沟通、交流能力。

3.完善制度。制定完善校园欺凌的预防和处理制度、措施,建立校园欺凌事件应急处置预案,明确相关岗位教职工预防和处理校园欺凌的职责。

4.加强预防。加强校园欺凌治理的人防、物防和技防建设,充分利用心理咨询室开展学生心理健康咨询和疏导,公布学生救助或校园欺凌治理的电话号码并明确负责人。

第二阶段:2018 年6月上旬—6月下旬

1.排查建档。学校管理干部和班主任及任课教师要高度重视学生之间的矛盾排查和化解工作,班主任和任课教师要通过与学生谈心、交流随时了解学生的思想动态,认真排查学生之间的矛盾纠纷,做好矛盾化解工作,避免矛盾激化,发生过激行为。要加强对特殊留守儿童的教育管理,摸清底细、建档造册,积极利用好家校沟通平台,有针对性地开展帮教工作。要特别关注学生的课业和心理负担,防止因过重的课业负担和心理压力引发事故案件。要对与学校、教师和学生家长存在纠纷和积怨的人员、精神异常人员、有暴力倾向或过激行为人员、仇视社会或扬言滋事报复人员等重点对象和人员,进行细致排查,属于校内人员的学校要切实做好工作,并逐一建档,落实专人加强管控,如涉及校外的应立即向公安等部门报告。对管制刀具和其他可能危及校园安全的物品进行清查。

2.及时处理。要及时发现、调查处置校园欺凌事件,严肃处理实施欺凌的学生。涉嫌违法犯罪的,要及时向公安部门报案并配合立案查处。

第三阶段:2016 年6月下旬—7月上旬

我校要对专项治理第二阶段专题教育情况、规章制度完善情况、加强预防工作情况、排查建档、校园欺凌事件发生和处理情况等,按照要求进行全面自查和总结,于 2018 年7月10日前形成自查报告并报送早胜学区。

四、工作要求

1.高度重视校园安全工作,深刻汲取以上事故教训,结合实际,举一反三,严防此类事故再次发生。要加强学校教育教学常规管理,严防因管理疏漏发生意外。要采取措施,加强安全防范能力建设,进一步增强做好安全工作的责任感和紧迫感,切实落实安全工作责任,按照 “一岗双责”的要求,严格落实安全工作党政一把手负责制,形成“一把手”亲自抓,分管领导具体抓,相关部门和教职工各司其职、各负其责的工作机制,坚决防止有规定不执行、有制度不落实、有责任不追究的倾向。

2.把安全教育管理工作的好坏与个人的提拔任用、评先评优、职称 评定、绩效工资挂起钩来,严格落实“一票否决制”,使安全教育管理工作走上规范化、制度化的轨道。

3.按照有关规定,全体教职工要及时上报安全工作信息,尤其对重大情况和突发性事件要第一时间上报,发生迟报、漏报、瞒报现象的将追究相关责任人。

4.学校要坚持“全面覆盖、不留空挡”和“谁主管、谁负责,谁检查、谁负责,谁签字、谁负责”的原则,切实做好排查整治工作,强化防范措施,把各项工作任务落到实处,确保校园安全稳定。

宁县早胜镇南街小学

篇15:欢口中心小学校园欺凌工作总结

发生在学生之间蓄意或恶意通过肢体、语言及网络等手段,实施欺负、侮辱造成伤害的校园欺凌事件,损害了学生身心健康,引起了社会高度关注。我们示范区教体局领导强调各中小学要加强管理,成立组织,制定预案,开展活动,保存资料!为加强对校园欺凌的预防和处理,现对我校校园欺凌专项治理工作进行全面自查。

一、领导重视,规章制度完善

1、学校成立工作领导小组,成员分工明确、责任清晰,有中层以上领导专门负责此项工作。

组长:芦小妞

副组长:尚青云

李志红

秦继国

成员:张慧玲

高慧凤

徐星星

白莲枝

宋金荣 宋艳红

2、学校制定了校园欺凌工作的实施方案,内容具体详实,包括治理目的、治理内容、安排及要求及重点工作等。

3、学校结合实际制定了校园欺凌预防和处理制度、措施;

相关制度、方案、措施等均在各个班级微信群发布,强化监督和指导。

4、学校制定了校园欺凌事件应急处置预案,现场防护组、疏散引导组、通讯联络组等相关岗位教职工职责明晰。能够决定事故应急预案的启动和终止,确定现场指挥人员,负责应急队伍及物资的调动,能及时向公安、医院、教育局等应急部门报告,并保持密切联系,相关部门人员到达学校后,学校能配合这些部门指挥应急救援工作。

二、特色鲜明,开展专题教育

1、学校将校园欺凌治理工作与德育工作、心理健康教育、安全教育有效结合,通过国旗下讲话、班会、宣传板报等多种形式展示,是学生明确“什么是,为什么,怎么做”等相关问题。

2、学校通过微信群、问卷调查等形式,对全体家长开展以校园欺凌治理为主题的相关培训,宣传国家、市区关于校园欺凌的相关政策要求。发挥家长委员会作用,促进校园欺凌治理工作的开展,形成家校教育合力。

三、注重宣传,加强预防工作

1、学校通过问卷调查、座谈、访谈等多种途径开展校园欺凌治理的排查工作,及时预防、干预。

2、学校注重“人防、物防、技防”建设,建立并完善校园欺凌治理的“三防”相关管理机制与措施。

3、学校制定了相关工作方案、措施,能充分利用支持性资源中心开展相关工作,建立学生心理咨询档案。

5、学校公布了学生救助或校园欺凌治理的电话号码并明确负责人。

四、校园欺凌事件及时发现,处理得当

1、班主任认真排查学生之间的矛盾纠纷,做好矛盾化解工作,避免矛盾激化,防止发生校园欺凌事件。

2、学校加强对特殊留守儿童的教育管理,摸清底细、建档造册,防患于未然,有针对性地开展帮教工作。

3、通过排查和调查了解,暂未发现我校存在校园欺凌事件。

五、专项治理效果

学校校园欺凌专项治理效果明显,特色突出,学校法制教育全面,校风校貌有序,学生行为规范,身心健康发展,推动平安校园、和谐校园建设。

六、存在的不足与需要完善与规范的工作。

经过前一阶段的校园欺凌专项工作治理整顿,校容校貌焕然 一新,新学期新气象,在这一阶段专项治理工作中,学校要将校园欺凌工作继续融入到课堂教学、德育、安全教育等常规活动中,建设平安校园、和谐校园。

上一篇:对北赤道流分叉纬度变化规律的研究分析下一篇:年三八妇女节领导讲话致辞2020学校领导(例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