谈《儒林外史》的讽刺艺术

2024-06-22

谈《儒林外史》的讽刺艺术(精选8篇)

篇1:谈《儒林外史》的讽刺艺术

新乡市名著研究小论文

谈谈《儒林外史》的讽刺艺术

新乡市长垣县芦岗乡四中程绍硕

我读过吴敬梓先生的《儒林外史》多遍,感受颇深。在我所知道的科举取士的时代里面,只有进业中举,才能够步入升官发财的坦途。于是天下的读书人,莫不终其一生,埋头于八股文章,什么进德修业的理想,都在追求名利的欲望之下丧失殆尽了。我认为《儒林外史》就是暴露古代知识分子的丑陋面貌的讽刺小说。

和世界上别的卓越的讽刺作家一样,吴敬梓先生描写了中国十八世纪封建社会的卑鄙黑暗现实的时候,是混合着痛苦的憎恶和明朗的笑的。我认为这部小说的讽刺艺术主要表现为:辛辣的讽刺与严肃的写实的高度统一。写实是讽刺的基础,真实是讽刺的生命。小说中所讽刺的人和事,像周进、范进的热衷科举,严监生、张静斋的横行无忌,王惠、汤奉的贪酷凶残,匡超人、牛浦郎的精神堕落等等,都是作者对司空见惯的生活真实的艺术概括。这种辛辣的讽刺还投向了悭吝的地主,投向了封建地主的帮闲。严监生、胡三公子都是“有钱癖,思量多多益善的人物。严监生因为心痛灯盏里点了两根灯草,费了油,以致临死伸着两根指头,不肯断气。这个场面是读过这部小说的人都不能忘记的。作者在这部小说里嘲笑了这种剥削阶级的特性,而对于各种轻视金钱的人物却给予了同情和赞扬。和高利贷剥削相结合的大地主盐商,也是这部小说里嘲讽的对象。书中嘲讽了他们冒充风雅,忌讳自己出身的微贱,并且揭露了他们的骄奢淫逸,仗势欺人。此外,作者还描写了一批依附封建地主阶级和盐商生活的帮闲,一批“斗方名士”。这类人物的心理,可以用牛浦郎的想法为代表。牛浦郎在牛布衣的诗稿上看见题目上写着“呈相国某大人”,“怀督学周大人”等等之后,就想到:“可见只要会做两句诗,并不要进学、中举,就可以同这些老爷们往来,何等荣耀!”牛浦郎这样一个十七八岁的小厮,突然有此念头,并且从此就堕落到卑鄙无耻的地步,在描写过程上好像有些不近情理,然而作者的用意却是想通过这些人物,从科举制度的另一个方面来写出当时的社会的腐败。这样一些人物的存在,不但有想和达官贵人往来的虚荣心,而且认为这样就可以过无忧无虑的生活。在被压迫被剥削的农民群众的上面,存在着庞大的不劳而食的官僚、地主,还有各种各样的社会寄生虫。这正是封建社会的真实面貌。

真实基础上的夸张。吴敬梓先生从人物关系及人物所处的客观环境出发,使夸张建立在真实的基础之上,显得合乎情理。如周进的撞号板,正是他在屡考屡败,受人侮辱,穷愁潦倒的经历中产生的心酸、屈辱、绝望心境下所必有的行为。像范进的发疯,范母一喜而死,严监生临终时因点了两根灯草而迟迟不肯断气等精彩描写,都因合理的夸张而产生强烈的讽刺效果。

通过人物自身的言行矛盾,让人物处在自我暴露、自我嘲讽的地位,取得讽刺效果。如匡超人对人吹嘘他文明五省,却不知“先儒”二字是何含义;严监生吹嘘自己“为人率真,在乡里之间,从不晓得占人寸丝半粟的便宜”,但却强圈别人的肥猪,使其高尚的言行与卑劣的行动形成强烈反差,取得讽刺效果。

运用白描手法进行讽刺。作者往往选取具有典型意义的情节与细节进行白描,不作主观评论,把爱憎寓于具体的描写之中,如写马二先生游西湖,完全让主人公自己行动:看到好吃的,他就羡慕得喉咙里咽唾沫;看到仁宗皇帝的御书,就马上磕头下拜;看到女游客,就低头不敢仰视;看到茶馆的女招待,就转头离开;看到书店里自己的八股文选本,就打听它的销路。游了几天西湖,他对这里的秀丽景色一无领会。靠这种白描手法,使马二先生的思想迂腐、精神空虚自然而然地呈现在读者面前,收到“无一贬词,而情伪毕露”的艺术效果。

运用对比手法进行讽刺。既有人物冠冕堂皇的言辞与卑鄙龌龊的心灵的对比,又有同一个人在不同情况下对待同一对象作不同态度的对比。如梅玖在周进初到薛家集时,他“慢

慢地立起来和他相见”,而周进中举做官后,他就向周进的长生禄位牌叩头。胡屠户对待范进前倨后恭,他到范家两次贺喜,第一次是范进中了秀才,他凶神恶煞般的训斥范进,贺礼微薄,骄横傲慢;第二次是范进中了举人,贺礼厚重,态度谦卑。还有同一人物思想性格不同方面的对比,如马二先生性格中善良敦厚的一面与迂腐可卑一面形成对比,王玉辉鼓动女儿自杀殉夫与女儿死后内心的悲伤的对比。我认为,在这些对比中,科举制度的腐朽,封建礼教的吃人本质受到了无情的嘲讽和批判。

因为作者所憎恶的是八股科举制度,而非现实中的某个人,是要通过讽刺给人留下严肃的思考,而非制造廉价的喜剧效果,所以他对于不同地位的人物采取不同的讽刺态度。如对王惠、汤奉、严监生、王德、王仁等,是无情的鞭挞;对马纯上、王玉辉等人则是既有讽刺批判又有怜悯同情。对周进、范进,在他们未中举时,是讽刺中有同情,且以同情为主;但对他们中举以后的所作所为,则变为辛辣的嘲讽。

鲁迅先生说:“迨吴敬梓《儒林外史》出,乃秉持公心,指摘时弊,机锋所向,尤在士林;其文又戚而能谐,婉而多讽;于是说部中乃有足称讽刺之书。”鲁迅先生给予的高度评价,真是恰到好处。《儒林外史》杰出的讽刺艺术使这部小说登上了我国古典讽刺文学的巅峰,成为一部典型的批判现实主义文学杰作。

辅导教师:田培

篇2:谈《儒林外史》的讽刺艺术

答案:

全面的讽刺艺术。不仅仅仅是艺术手法,而是创作的思想。体此刻情节、细节的设置,甚至还体此刻小说人物的取名。

相关阅读:

篇3:谈《儒林外史》的讽刺艺术

关键词:《儒林外史》,言语,行为,讽刺艺术

《儒林外史》是中国的第一部长篇的现实主义讽刺小说。吴敬梓在其中刻画了一系列身陷儒林中的书生文人可笑可叹的形象。而作为一部讽刺小说,作者的讽刺艺术自然技艺高超。正如鲁迅先生所说:“迨吴敬梓《儒林外史》出,乃秉持公心,指贬时弊,机锋所向,尤在士林;其文又戚而能谐,婉而多讽;于是说部中乃始有足称讽刺之书。”吴敬梓的讽刺不是单一的,而是存在于不同方式、不同程度上的,可以说他已经把各种讽刺技巧融会贯通并运用自如了。作为一部以人物为主的小说,《儒林外史》描写的内容重点必然存在于人物的言语和行为。因此,本文就书中的言语和行为描写两方面讨论吴敬梓的讽刺手法。

一、言语描写

一部《儒林外史》,书中人物言语,实话和真话甚少。其中人物所说,若非是缺乏常而造成的无稽之谈,即是自吹自擂的连篇谎言。因为作者完全不加评论的写作方式,这些错误和谎言便有的在书中就被指出,而有的则并未被指出。当然,在读者一方我们读懂后也就享受到了比书中人物“先知先觉”的快感。但又同时,我们又不敢说自己真正发现了所有这些诳语的所在。再联想到成书年代的众书生们,身处和书中人一样的环境,也许更不易发现书中人荒唐可笑之处。于是吴敬梓的伟大之处又一次体现出来:他不仅讽刺书中的人物,而且极有可能不时地讽刺了读者。言归正传,此处点出书中几个典型的言语描写讽刺并加以讨论。

1. 犯低级错误而被揭露者。

这正来自书中的“男主角”之一,匡超人。初见牛布衣时,匡超人便扯谎到五省读书之人都敬重他,并在家里供牌位道“先儒匡子之位”。他岂知“先儒”是对已过世之人敬称,胡乱使用。其荒谬程度不亚于今天一些电视剧中让孝庄太后在生前自己说出她的谥号:“我孝庄。”然则最可笑之处在于牛布衣指出他的错误后匡超人仍执迷不悟,“红着脸道:‘不然!所谓先儒者,乃先生之谓也!’”无知者无畏,是此也。

2. 犯低级错误而未被揭露者。

这就是范进所为了。在考场上写出“天地间之至文”的范进,竟然不识苏东坡。蘧景玉用苏轼开玩笑后范进竟说:“苏轼即文章不好,查不着也罢了。”之后同在的几个人并未就此答话,不过读者此时心中自然明白范进水平究竟如何。他之前为何一直未中也就有了原因。然而由此推开去,将范进名列第一的考官周进是怎样也就昭然若揭了。

3. 说谎而被揭露者。

说到此处,严贡生一处不可谓不经典。张静斋带着范进到汤知县处打秋风,巧遇严贡生。严贡生连忙招待,并自吹道:“小弟只是一个为人率真,在乡里之间,从不晓得占人寸丝半粟的便宜,所以历来的父母官都蒙相爱。”岂料话音落下,他家的小厮来报告:“早上关的那口猪,那人来讨了,在家里吵哩。”他的谎言不攻自破,滑稽可笑的形象也立刻呈于纸上。

4. 说谎而未被揭露者。

景兰江初见匡超人时说道:“小弟当时联句的诗会,杨执中先生,权勿用先生,嘉兴蘧太守公孙駪夫,还有娄中堂两位公子———三先生、四先生,都是第们文字至交。”匡超人自然不识得这一帮人,可作为读者我们却很熟,也就知道景兰江与他们根本没有交集,自然看得出他在扯谎。然而这只是第一层讽刺,倘若我们仔细回想,他提到的一群人里少了谁?张铁臂。因而,他无意中将自己置于了张铁臂的位置,而张铁臂又是一个江湖骗子。这其中妙处,耐人回味。

以上便是《儒林外史》中几处通过语言描写便达到讽刺效果的例子。这些语言生动逼真,不合理却完全合情,令人能感到其真实性,讽刺效果也就格外地强。

二、行为描写

若语言描写是在一刻实现讽刺,那么行为描写则是通过一段时间的刻画让我们逐渐发现其讽刺意味。书中各色各样的人物的各种行为也着实不可谓不经典。这些行为,有大有小,有描写时便浓墨重彩,极为戏剧化,于是讽刺意味极明显的,但同时也有用轻描淡写的春秋笔法带过,于是需要我们自己细细体味的。正是这样,作品才显得立体而合理,既不会成为一场闹剧,又不会从头到尾让人不明所以。基于以上,我将分别就描写地很戏剧化的和描写地不露痕迹的例子进行举证和讨论。

1. 戏剧化的行为描写。

这其中,“神智失常”是我们在这本书中常见到的。周进一头撞在桌子上,范进不停拍手说:“噫,好了!我中了!”范进母亲一口气抽过去,鲍廷玺的妻子王太太哭喊耍闹,都属于此类。这样的描写讽刺实现得很迅速,力道也是很强的。此外,若想要呈现戏剧化的效果,一个人先后行为呈现出明显对比的手法也是吴敬梓所采用的。此处有两个例子:胡屠户和张铁臂。

胡屠户可谓是吴敬梓在“非文人”中最着重刻画的一个了。他在范进中举前后的表现判若两人。之前他对范进是一千一万个看不上:即便在范进在童生中榜居第一,他仍然认为范进是一个“现世穷宝鬼”,又教训:“你怎敢在我们跟前装大?”范进去要乡试的盘缠,更是被“骂了一个狗血喷头”:“不要失了你的时了!……‘癞蛤蟆想吃天鹅肉’……尖嘴猴腮,也该撒抛尿自己照照!”这样一个张扬跋扈的胡屠户,在范进真的中了举人后完全变了一副嘴脸:让他打醒范进,他“作难”道:“天上的星宿是打不得的!”事后又向范进解释:“贤婿老爷,方才不是我大胆,是你老太太的主意。”对他的评价也转而变成“才学又高,品貌又好”。而最为讽刺的,莫过于他看见范进衣服的褶子,“一路低着头替他扯了几十回”;还有当张静斋来拜访,他更是“忙躲进女儿房里,不敢出来”。通过前后的对比,胡屠户这个势利小人欺软怕硬的可笑形象深深印在读者心里。

张铁臂的角色虽然戏份不重,但情节上却可算是最急转直下,最出人意料的一段插曲了。他向娄三、娄四兄弟告别时说了好一番豪言壮语:“我生平一个恩人,一个仇人。这仇人……已被我取了他首级在此。这革囊里面是血淋淋的一颗人头。但我那恩人已在这十里之外,需五百两银子去报了他的大恩,自今以后,我的心事已了,便可以舍身为知己者用了。”这下娄三、娄四以为自己真遇上了侠客,“吓得心胆皆碎”,不仅给了他五百两,而且倾尽全力为他保留人头。结果后来发现,“人头”只是猪头,而张铁臂只是个江湖骗子。这出描写虽是张铁臂做了荒唐事,却更是在讽刺娄三、娄四,整天抱着天真想法而结交自以为的“高尚”人士,结果尽是三教九流。这也反映了公众的价值观扭曲之时,会出现另一种与之反抗却同是扭曲的价值观。

2. 不露痕迹的行为描写。

相较于戏剧化的行为描写,不露痕迹的行为描写其语气的庄谐程度更加难以掌握。然而当读者咀嚼出其中意味后,更能发觉其中的喜剧效果和讽刺味道。所以在这样的行为描写中更可以看出吴敬梓写作功力及讽刺功力的高超。这类不露痕迹的描写中,较为典型的可说是马二先生游西湖一段及范进在汤知县府上吃饭一段。

马二先生游西湖一段,初看起来有些平淡无奇甚至叙述冗长延续。但当我们发现其中的重点之后,这一段立刻变得值得寻味。首先要明确的是,马二先生在为人上还是值得称道的,他为人直率并且重感情。然而在社会大环境的熏染之下,他全心投身于科举制度之中,从而失去了真正可以品味美的能力。这在他游西湖的过程中被彰显无遗。这一段可以说是以马二先生的第一视角来描写的,所以我们看到的也就是马二先生所看到的。于是我们看到了很少数的景物描写,并且都在马二先生的意兴阑珊中结束。然而,我们却在这样一个本应充满诗情画意的环境之中看到了一段又一段这样的描写:“望着湖沿上连接几个酒店……马二先生没有钱买了吃……十六钱吃了一碗面。……热汤汤的燕窝、海参……橘饼、芝麻糖、粽子、烧饼、处片、黑枣、煮栗子。马二先生每样买了几个钱的,不论好歹,吃了一顿。……也有卖酒的……摆的都是茶桌子。……泡了一碗茶……打了十二钱的饼吃了……买了几十文饼和牛肉。”可以看到,马二先生游西湖的过程也就是一个吃的过程。一个乘兴游西湖的人的行程这样告终着实讽刺。然而在这一段里作者本身是用一种非常轻描淡写的方式将其讲述出来,所以就要靠读者来揣摩了。

而范进一段,甚至可以说是用反话写出来的。这一段从汤知县的角度来写,所以用的是一种关怀和包容的心态。所以在这样一个美饰过的角度来看,不能遵从文字上的逻辑,而是需要自己回过头来仔细想过以后,才会发现范进的行为实则并非得体,而是可笑得很。范进在汤知县的府上,看到银筷不敢用,换成象牙筷仍然不敢用。并对汤知县解释说:“先母见背,遵制丁忧。”于是汤知县大觉失礼,换了吉服,又开始担心范进由于守丁忧不敢吃荤菜从而显得怠慢。然后重要的一句话出现了———“落后看见他在燕窝碗里捡了一个大元子送在嘴里,方才放心。”在这里,范进的举动在汤知县看来是让他放心的行为。然而实则这种行为既不合遵丁忧的规范,又显得过于突兀。正是这样的处理,让我们感觉到了范进行为的不合理性,也察觉出其中的讽刺。

无论是从言语描写还是从行为描写来看,《儒林外史》作为一部讽刺小说的地位都可以说是前无古人,后无来者。看这本书的时候,我不仅暗笑书中的人物,更想到,以后可能走上治学道路的我们之中会不会有人成为“当代《儒林外史》”中的人物。

参考文献

[1]吴敬梓.儒林外史[M].张慧剑注.人民文学出版社, 1958.

[2]鲁迅.中国小说史略[M].人民文学出版社, 2006.

篇4:浅议《儒林外史》的讽刺艺术

关健词:《儒林外史》 讽刺艺术

《儒林外史》是我国古代讽刺文学的典范,是我国第一部社会问题小说。它通过生动的艺术形象,反映了封建社会末期腐朽黑暗的社会现实,批判了八股科举制度,揭露了封建统治的罪恶和虚伪。

讽刺的可贵之处在于讽刺必须使读者体会到讽刺者赖以出发的理想,在于能够面向社会,挖掘其社会根源。《儒林外史》正是这样。它讽刺的矛头虽然直接落在某一个人身上,却始终使人感到人身上的罪恶归根到底是社会的产物,是制度和环境造成的罪恶。比如像周进看见号板一头撞倒,范进听见中举忽然发疯,马二先生游西湖无心赏景,只是大嚼零食,留意八股选本的销路,都使人感到是人心风俗如此,是环境的产物。正是由于吴敬梓的讽刺是“倾向于对社会的讽刺”,不是针对某个个人,作者对于具体的讽刺对象饱含着怜悯,使人更进一步加深了对制造这一罪恶事实的社会制度的憎恶。作品第四十八回写王玉辉鼓励女儿殉夫,一方面写他的迂腐残忍,一方面却又写他在女儿死后内心的凄惨痛苦。作者通过王玉辉内心矛盾的深刻描写,揭示了人性和礼教的冲突,揭露了礼教的杀人。批判的矛头,就不单指向王玉辉,更重要的是指向整个封建礼教,封建道德。

吴敬梓在《儒林外史》中能针对不同人物作不同程度、不同方式的讽刺。他对于王惠、汤知县、严氏兄弟、王德、王仁等贪官污吏、土豪劣绅,是无情地揭露和严厉地鞭挞。对于马二先生则既有批判讽刺,也有表扬赞誉。对他的迂腐、庸俗、无知,迷信科举,作了讥讽、揶揄;而对于他急人之难和诚笃善良的品格又予以肯定和称赞。有时作者还能随着人物的社会地位和思想品格的变化分别采取不同态度。范进在中举之前,境遇相当可怜。作者对他虽然有讥刺,但怜悯的成份多。范进中举发疯的描写直使人感到作者是饱含热泪在抒写这个被科举制度扭曲了的形象。等到范进中了举,做了官,变得虚伪恶劣,作者的态度也随之改变,那嘲讽是辛辣的,讥刺是冷峻而严厉的;像描写范进在汤知县家里吃大虾仁丸子就是这样。再比如,关于匡超人的描写也是有层次而富于变化的。作者随着匡超人堕落的过程,对他的态度也越来越疾言厉色。

吴敬梓善于采用含蓄、婉转的讽刺手法,使他的讽刺能够达到既饱含情感,又超脱幽默那样一种境界。作者在作品中往往并不直接表露自己的观点,而主要是通过日常生活情节的提炼和典型化,把要讽刺的现象本身的矛盾与荒谬或明或暗显示出来,作者的是非观念与爱憎,则寄寓在对客观事物的描写中。这样的例子在作品中俯拾皆是。如严监生是怎么死的,作品中没有正式交待。但是从他临死时为了两根灯草而不肯咽气,可见他生性吝啬到什幺程度。如果我们联想到在这之前,这个胆小怕事,心性懦弱而拥有很多财产的守财奴,为了扶正他的妾被逼化了四五千银子,又不得不大封大封地拿银子送给二位舅爷;又为了笼络严贡生,为他的官司贴了不少银子。在这之后,他得了心口疼的病,却舍不得银子吃人参,就可以知道严监生之死,实在死于面临强横的亲戚觊觎侵夺财产的形势,死于他怕花钱而又不得不化钱的精神折磨之中。而最后为了多点一盏灯不肯咽气的描写,则画龙点睛,入木三分地勾画出这个吝啬鬼渺小的灵魂,并把严监生得病致死的原因和过程贯穿起来。

吴敬梓在《儒林外史》中的讽刺手法除了上面讲到的总体方法之外,还有一些具体的技巧,比如采用当面揭穿法,让讽刺对象处在很尴尬的境遇中。如第四回严贡生正在对范进,张静斋吹嘘自己“为人率真,在乡里之间,从不晓得占人寸丝半粟的便宜”,一个蓬头赤足的小厮就跑进来说:“早上关的那口猪,那人来讨了,在家里吵哩。”第二十回匡超人吹嘘自己的文章选得好,名气大,说:“现在五省读书的人,家家隆重的是小弟,都在书桌上香火蜡烛,供着先儒匡子之神位。”牛布衣当即笑着对他说:“先生此言差矣!所谓先儒者,乃已经去世之儒也。今先生尚在,何得如此称呼?”另一个办法是前后对照法。比如写范进中举前胡屠户、乡邻对他的态度,中举后胡屠户态度上的变化;周进在薛家集教馆时,村上人如何对待他,梅玖对他如何轻蔑凌辱,而周进中举后,薛家集上人态度的转变,梅玖如何前倨后恭,在对照比较中揭示了人情的冷暖和社会的丑态

《儒林外史》在讽刺上并不排除夸张。像严监生临死为.两根灯草不肯咽气,周进撞号板,范进发疯,范进母亲快乐得一命呜呼都是。但作者的夸张并不使人感到虚假,而是有现实生活为依据,从现实生活中提炼、概括出来的,在夸张中也显示出作者丰富的社会阅历和对生活细致入微的体察。这两个不同年龄、教养、经历的人在同一事件上的夸张反映出作者对人生的洞幽烛微,反映出作者忠实于生活的创作原则。

篇5:谈吴敬梓《儒林外史》的讽刺艺术

内容摘要:《儒林外史》是我国古代讽刺文学的典范,清朝小说家吴敬梓采用高超的讽刺手法,以写实主义描绘各类人士对于“功名富贵”的不同表现,成功塑造了生活在封建末世科举制度下的封建文人群像,生动描绘了吃人的科举、礼教和腐败世态,真实地揭示了人性被腐蚀的过程和原因,从而对当时吏治的腐败、科举的弊端、礼教的虚伪等进行了深刻的批判和嘲讽。

关键词:吴敬梓 儒林外史 讽刺艺术

《儒林外史》以深刻的思想内容和高超的艺术技巧,成为我国讽刺文学的典范,堪称我国古代文学史上讽刺小说的第一部作品。正如鲁迅先生所说:“迨吴敬梓《儒林外史》也,乃秉持公心,指摘时弊,机锋所向,尤在士林;其文又戚而谐,婉而多讽;于是说部中始有足称讽刺之书。”杰出的讽刺艺术是这部小说艺术上最伟大的成就。该书真实地描绘了在封建“八股取士”制度下一代儒林中官僚的徇私舞弊,豪绅的武断乡曲,膏粱子弟的平庸昏聩,举业中人的利欲熏心,假名士的附庸风雅和清客们的招摇撞骗,以及他们翻手为云覆手为雨的卑污灵魂和丑恶嘴脸。

闲斋老人在为《儒林外史》所作的序中指出“其书以功名富贵为一篇之骨,有心艳功名富贵而媚人下人者,有倚仗功名富贵而骄人傲人者,有假托无意功名富贵自以为高,被人看破耻笑者,终乃以辞却功名富贵,品地最上一层,为中流砒柱。篇中所载之人,不可枚举,而其人性情心术,一一活现纸上。读之者无论是何人品,无不可取以自镜。”卧闹草堂刻本评说:“慎勿读《儒林外史》,读竟乃觉日用酬酢之间,无往而非《儒林外史》”。其艺术形象对于我们今日的生活,也具有非凡的观照镜鉴的意义。

现就该书的讽刺艺术分析如下:

一、讽刺艺术形象的真实性

鲁迅说:“讽刺的生命是真实”。“非写实决不能成为所谓‘讽刺’”。吴敬梓在《儒林外史》中,客观真实地描绘了一幅上自达官贵人、地主豪绅,下至贩夫 1 走卒、地痞流氓的社会生活画卷,从当时人们习以为常的日常生活景象中,提炼出具有典型意义的艺术情节,以客观的态度去处理事物,对书中的人物未加一句臧否,让人物在事件中自我表演,在言语中自我暴露。作者的人物形象、人情世态均取材于现实,并抓住这些材料中最具有代表意义的片段,加以典型概括。事件与场景平平常常,形象处处保持着生活本身固有的自然形态。

如正在居丧的新举人范进在汤知县家的那次家宴:

知县安了席坐下,用的都是银镶杯箸。范进退前缩后的不举杯箸。知县不解其故,静斋笑说:“世先生因遵制,想是不用这个杯箸。”知县忙叫换去,换了一个磁杯,一双象牙箸来,范进又不肯举动。静斋道:“这个箸也不用。”随即换了一双白颜色的竹子的来,方才罢了。

知县疑惑他居丧如此尽礼,倘或不用荦酒,却不是曾备办。后来看见他在燕窝碗里拣了一个大虾丸子送在嘴里,方才放心。

汤知县在备饭之前的言谈中,已知范进母亲去世,准备的菜肴虽然未写,却可从使用的餐具看出其丰盛豪华,可见汤知县自己根本就未将“居丧守制”这一封建社会十分重要的礼制放在心上。而范进面对银镶杯箸、磁杯象牙箸均“退前缩后”,在汤知县被其行为感动得担忧“倘若不用荤酒,却是不曾备办”时,“看见他拣了一个大虾丸子送在嘴里”,吴敬梓抓住范进那不举杯箸的忸怩作态、那拣了大虾丸子送进嘴里的举动,从其自相矛盾的行动中,入木三分地揭露了其虚伪和丑恶,戳穿了范进所谓居丧守礼的假面目。不过是毫不起眼的一次封建文人的聚会,没有什么引人注意的地方。作者的刻画又很简洁,未作丝毫的渲染。可是这寥寥几笔的勾勒,却获得十分强烈的讽刺效果。

《儒林外史》虽然植根在严肃的现实生活中,但为了达到更好的讽刺效果,作者也采用了夸张的手法,但这并不妨碍作品的真实性。在真实基础上的夸张,是讽刺所必要的。“便清晰地透出了社会的荒谬与人心的伪妄:而当人们读这些故事的时候,又觉得他仍然是生活的真实写照”。在第三回中写五十四岁的范进看了报帖知道自己中举以后的一段情形:

范进不看便罢,看了一遍,又念一遍,自己把两手拍了一下,笑了一声道:“噫!好了!我中了!”说着往后一跤跌倒,牙关咬紧,不省人事。老太太慌了,慌将几口开水灌了过来。他爬将起来,又拍着手大笑道:“噫!我中了!”笑着,2 不由分说,就往门外飞跑,把报录人的邻居都吓了一跳,走出大门不多路,一脚踹在塘里,挣起来,头发都跌散了,两手黄泥,淋淋漓漓一身的水,众人拉他不住,一直走到集上去了。„„胡屠户凶神似的走到眼前,说道:“该死的畜生,你中了什么?”一个嘴巴打将去。„„范进因这一个嘴巴,却也打晕了,昏倒于地。众邻居一齐上前,替他抹胸口,捶背心,舞了半日,渐渐喘息过来,眼睛明亮,不疯了。

又如周进撞号板;范母一喜而死;严监生临死因点了两根灯草而迟迟不肯断气;严贡生发病闹船家等描写,均因合理的夸张而取得了强烈的讽刺效果。从而更真实地提示了人物的性格特征。

二、讽刺对象的悲喜剧结合

《儒林外史》在艺术上所取得的重要突破在于将喜剧因素与悲剧因素溶为一炉,将讽刺对象的喜剧性与悲剧性结合起来,用喜剧的形式反衬悲剧的本质。

范进中举的过程便是最典型的例子。范进考了几十年,在胡须花白之际遇上了与他有相似经历的主考官周进,周进看到在十二月天“头戴一顶破毡帽”身穿“麻布直裰,冻得乞乞缩缩”的范进时,动了恻隐之心,在范进交卷较早的情况下,拿了范进的卷子,初看,心里不喜道:“这样的文字,都说的是些甚么话,怪不得不进学!”丢过一边不看了。又坐了一会,还不见一个人来交卷,心里想道:“何不把范进的卷子再看一遍?倘有一线之明,也可怜他苦志。”从头至尾,又看了一遍,觉得有些意思;看了第三遍,“才晓得是天地间之至文,真乃一字一珠!”这荒谬的中举过程本身颇具戏剧性,如若不是周进多看了两遍卷子,范进如何能中?从这也看得出主考官周进的糊涂与无知,说明中举的人不一定就是举业如何了得,而这样的主考官,其所选中的范进的文章究竟如何,也同样是模棱两可,难以定性的。

主考官周进,是“苦读了几十年书”,到六十多岁时都还没进过学。他一出场时是在薛家集做私塾老师。到学第一天就受到“新进学”的梅玖的凌辱,把他“脸上羞得红一块白一块”。接着又是王举人来学堂避雨,王举人对他也是冷若冰霜,不屑与他为伍。周进对此虽感恼火却也无可奈何。尽管如此,老老实实教书的他最终还是被那些土豪劣绅排挤出来:“嫌他呆头呆脑,不知常来酬谢”,丢了饭碗。后来才会有他在贡院看见了天字号,“见了两块号板,摆得齐齐整整, 3 不觉眼里一阵酸酸的,长叹一声,一头撞在号板上,直僵僵不省人事。”醒来后是“哭了一阵,又是一阵,直哭到口里吐出鲜血来。”这说明在八股取士的社会里,知识分子的命运是和“号板”连在一起的。周进一心想成为人上人,想爬上这等级阶梯,可无力爬上去,所以会哭哭啼啼,在艰难辛酸的生活面前倍感无助与绝望。

再如做了三十年老秀才的王玉辉,穷到不能养活女儿,还要编礼书,宣扬礼教。女儿要为死去的丈夫殉身,公婆反对,他却表示“这是青史上留名的事,我难道反拦阻你?你竟是这样做罢。”女儿死后,妻子哭得死去活来,他却说妻子“真正是个呆子”,“只怕我将来不能像他这一个好题目死哩!”封建礼教将人性异化到如此荒唐的地步!

这种对于可悲的人间喜剧的嘲笑,是让人含泪的笑。这笑中有辛酸、有同情、有鄙夷、有愤怒。《儒林外史跋》指出,吴敬梓“所阅于世事者久,而所忧于人心者深。”他对人物的忧愤,体现在这种带着血泪的喜剧里,可说是“嬉笑之怒甚于裂眦,长歌之哀过于恸哭”。这种笑让人感到作者对儒林堕落的悲愤。

三、讽刺手法多种多样

《儒林外史》的讽刺艺术的独特性,还表现在异采纷呈的讽刺手法上。一是白描手法的运用。这种讽刺手法是指作者在叙事描写的过程中,不做主观的情绪流露,“直书其事,不加断语”,语言含蓄有味,不落一字褒贬,对人对事,纯以白描出之。所谓“无一贬词,而情伪毕露”。在第二十回,匡超人在与景兰江和蒋书办见面时,装腔作势“近日口气不同,虽不说,意思不肯到茶室”,在酒楼谈自己的“教习”职务时,“我们在里面也和衙门一般:公座、硃墨、笔、砚,摆的停当。我早上进去,升了公座,那学生们送书上来,我只把那日子用硃笔一点,他就下去了。学生都是荫袭的三品以上的大人,出来就是督、抚、提、镇,都在我跟前磕头„„”在谈及给过自己很多帮助的潘三时说:“潘三哥所做的这些事,便是我做地方官,我也是访拿他的。”对这番话,作者只是悠悠道来,并无着意用力之处,但这种口气越是随便冷静,在读者的心中激射起来的反差情绪就越强烈。

第二回中对夏总甲的描写:“外边走来一个人,两只红眼边,一副锅铁脸,几根黄胡子,歪戴着瓦楞帽,„„手里拿着一根赶驴的鞭子,走进门来,和众人 4 拱一拱手,一屁股就坐在上席。”寥寥几笔,就栩栩如生地刻画出一个狂妄倨傲的令人厌恶的下层官吏形象。

二是对比手法的运用。作者广泛应用对比的写作手法,对人物自相矛盾、表里不

一、前后不一致的表现进行了揭露,从而展现了人物性格,揭示了儒林形象,让人从滑稽中发现其内在的不协调,从而让人发笑,在笑声中体会作者的讽刺之意,产生对讽刺对象的厌恶、憎恨之情。

梅玖在周进落魄教书时,对周进极尽所能奚落挖苦,让周进万分难堪,但周进中进士后,却在范进阅卷时说自己是周进的门生,在庙里时让和尚把周进当年在庙里写的对联揭下来裱,朝周进的长生禄牌叩头。通过梅玖对周进前后态度的对照,暴露出他势利、俗气的灵魂。

严贡生是一个横行乡里、巧取豪夺的恶劣乡绅。他一出场,就是为拉拢已成为统治阶级的范进、张静斋而献呈出酒菜饭食。席间严贡生先是自吹自擂,恬不知耻地抬高个人地位,并表示:“实不相瞒,小弟只是一个为人率真,在乡里之间从不晓得占人寸丝半粟的便宜,所以历来的父母官都蒙相爱。”可笑就在此时,“一个蒙头垢面的小厮走了进来”道:“早上关的那口猪,那人来讨了,在家里吵呢。”这是作者让人物在自相矛盾的言行中进行自我否定,进行自我暴露,从而更深刻地揭示人物灵魂,表现人物性格,达到讽刺目的。严贡生此时应自知在二位大人面前出了丑,然而却对小厮说:“他要猪,拿钱来!”又对二位大人说:“二位先生有所不知,这口猪原是舍下的。”严贡生自己在扇自己耳光,整个自我暴露的丑陋灵魂说明在当时腐朽的封建末世,士人居乡间的则成为土豪劣绅。

范进中举之前,胡屠户对他呼来喝去,骂他“尖嘴猴腮,也该撒泡尿自己照照„„”家里人常常挨饿,借贷无门,中举当日还抱着鸡要去卖了换米。喜报一到,众邻居“有拿鸡蛋来的,有拿酒来的,也有背了斗米来的,也有捉两只鸡来的”。而胡屠户也改口称呼“贤婿老爷”,并说“我的这个贤婿才学又高,品貌又好,”“天上文曲星是打不得的”。揭示了当时社会人情冷暖,世态炎凉的世俗习气,胡屠户的市侩心理,功名利禄对世人灵魂的腐蚀。

三是对不同人物给予不同的讽刺。作者善于从可笑的喜剧表面去挖掘其内在的悲剧意蕴,给可笑注入了辛酸,给滑稽注入了哀愁和痛苦,以不同的方式,从不同角度,对不同人物进行了讽刺。作者对书中四类人物“八股士”、“假名士”、5 “贤人”、“奇人”的感情是不同的,对他们的讽刺力度也有所不同。

对于八股士,作者给予他们的是无情的揭露与批判。如对严贡生、王惠这类品质低劣、见利忘义的土豪劣绅,作者对他们的讽刺是坚决的,毫不留情的,批判性的。周进、范进中举前的落魄,作者还是有些同情的。一旦中了举,就摇身一变,成为欺压百姓、奉迎拍马的贪官污吏,作者对他们的态度就转变为坚决的批判与鞭挞了。对那些在举业上毫无起色又迷恋科举,转而靠招摇撞骗、附庸风雅来讨生活的假名士,作者仍是予以辛辣的讽刺。如对杜慎卿的大搞梨园选美,作者的批判形式是冷若旁观地让人物在可笑的事件中自己表露其灵魂的贫弱、苍白。尽管有些人物的性格是立体的、多层次的,作者对他们的态度总的来说还是批判的。如马二先生这个人物就很复杂多面化,他迂腐、落魄,却富于同情心,舍己为人,济人危困,但作者依然对他的可鄙可笑之出给予了辛辣的讽刺。著名的马二先生游西湖的例子,是腹中空空的马二先生在西湖的美景前的审美也如他的空腹一样贫乏。他一路只知吃零食,喝茶,读墨卷,操心选事,最后,他感到按习俗要对这真山真水赞美一番了,就仿照八股的样式,背两句《中庸》里的陈词滥调:“真乃载华岳而不重,振河海而不泄,万物载焉!”迷信八股科举的马二先生已经在八股科举教条的腐化下丧失了审美能力。八股科举对士人的毒害到了如此地步!让人触目惊心。对书中的贤人,作者批判的态度是温和的,因这些人物身上有着作者人格理想的寄托,以及理想失落的无奈。王冕的旷达不拘也好,杜少卿的挥金如土也罢,以及虞博士视功名如草芥的淡泊情怀,都不过是具有“文化记忆”的具有古典文化传统人格的文人企图以洁身自好来坚决捍卫文化传统以对抗浊世的个人反叛形式罢了。迟衡山等人企图以祭奠泰伯祠恢复礼乐来扭转世风,作者对祭奠大典进行了浓墨重彩的描写。但全书的结尾,盖宽再游泰伯祠时已是尘封的更为荒凉的残垣断壁。这些贤人的试图靠个人努力来拯救时世的理想,在那个以科举为唯一出路的势利社会里仍是失败了,这饱含了作者自己“补天无力的无奈”。篇末对市井四奇人的交代,不过是在贤人救世无力的正道之外,让生活在基层的知识分子以自食其力、傲视社会、追求自身人格的独立完整,传承优秀文化传统来反叛现实的一种无奈方式。这四类人物相互对比、映衬,让我们更清楚地了解到儒林的种种现状,对儒林群丑有了更深的认识,更深刻地领悟了作者对世风日下的封建末世八股科举对士人灵魂的扭曲和毒害的忧愤,以及对 6 此的无奈。

综上所述,我们知道,作家应用了一系列讽刺手法为我们塑造了许多栩栩如生的儒林人物。鲁迅先生说:“悲剧将有价值的东西毁灭给人看,喜剧将那无价值的撕破给人看,讽刺又不过是喜剧的变简的一支流。”这就是该书的讽刺艺术精华所在。它通过以喜剧形式表现的一些悲剧性人物,这些人物除极少数极端恶劣之外,大多还是老实本分的人,他们在封建八股取士制度和当时丑恶腐朽世风的影响下,思想被禁锢了,道德被腐朽了,成为言语迂腐、举止鄙陋、思想腐朽甚至道德丧失的喜剧人物,但他们中的大多数还是有让人喜爱及同情的一面。作家对他们的讽刺态度是既嬉笑怒骂,又哀婉叹怜。这是本书最出色的讽刺手法,即“笑中含泪”,所以该书成为“说部中乃有足称讽刺之书”。

参考文献

篇6:《儒林外史》的讽刺

盛世的悲歌——《儒林外史》的讽刺|张国风《儒林外史》的贡献是多方面的,其中最大的贡献是它的讽刺艺术。而讽刺是分层次的,《儒林外史》为我们提供了一种高层次的讽刺。

讽刺的第一个关键是讽刺的武器。讽刺针对的是负面的人物或现象,是否成为负面的判断,涉及判断者的价值观。价值判断是讽刺的题中应有之义。吴敬梓的价值观,基本上属于儒家。《儒林外史》褒贬人物的标准,依然是儒家的标准。或者说,吴敬梓讽刺的武器是儒家的思想。从积极的方面来说,吴敬梓发挥了儒家固有的关心现实、关心社会、批评现实的精神;从消极的方面来说,吴敬梓依然没有冲破儒家思想的樊篱。当然,这么说未免过于简单。吴敬梓从明清之际的进步思潮中汲取了批判的精神,这种思想的深度并非“儒家思想”四个字可以概括。但是,究其根源,究其核心,依然不脱儒家思想的樊篱,重点仍在伦理性的批判。必须说明的是:这个标准受到了政治态度的牵制。吴敬梓从儒家的伦理规范中悄悄地将“忠”字剔除,独取孝义诚信,并处处强调孝义诚信与功名富贵之水火不相容。吴敬梓把王冕树为儒林的榜样,而王冕视功名富贵如瘟疫,王冕的母亲说:“做官怕不是荣宗耀祖的事,我看见这些做官的都不得有甚好收场。”吴敬梓的政治态度由此可见一斑。吴敬梓生在一个文字狱最为猖獗的时代,他的政治态度没有非常直接的表白,但比曹雪芹要明显得多,至少还写到了一桩文字狱。曹家与政治的关系太直接,问题太敏感,涉及到了清王室骨肉相残的斗争,曹雪芹不能不竭力地回避政治的描写。《儒林外史》特种邮票一套6枚,通过勾线填色、逐层晕染等艺术手法,生动展现了《儒林外史》中《范进中举》《王冕画荷》《杜少卿夫妇游山》等6个故事。讽刺的第二个关键是选择讽刺的对象。这一问题与前一个问题密切相关。《儒林外史》讽刺的对象,集中于势利与虚伪这两种社会现象。儒家讲仁,又讲尊卑名分,本质上就是一种虚伪;但吴敬梓身为17世纪的一个知识分子,还认识不到儒家思想本质上的虚伪。尽管如此,儒家讲诚,讲信义,而且以此为据,谴责虚伪和势利的社会现象。儒家以道德取人,不以贫富取人。贫富是社会等级最明显最简单的划分,科举是一般读书人最关心的事情,势利是最明显的社会病态,范进中举之所以成为《儒林外史》里最脍炙人口的故事,给所有的读者以难忘的印象,其原因就在这里。吴敬梓没有将批判的锋芒局限于对势利现象的讽刺,而是将讽刺的解剖刀深入到了人物的内心深处。吴敬梓的讽刺、批判的目光不再局限于道德评判,而是提高到了制度的层面。具体来说,涉及到了对于科举制度的批判。就读书人而言,科举制度提供了改变自身社会地位的可能性。在功名富贵的诱惑下,读书人或者变成除了八股一无所能的废物,或者侥幸获取功名,进入官场的染缸。吴敬梓对科举制度产生的种种弊病作了独到的观察和分析,将其当作讽刺的主要对象。从讽刺所针对的人物而言,《儒林外史》的讽刺对象非常广泛,上自翰林、太保,下至三教九流。中心的对象是知识分子,尤其是秀才这个群体。这是吴敬梓最熟悉的群体,也是《儒林外史》中写得最好的群体。从讽刺所针对的现象而言,围绕着“功名富贵”四个大字。凡是追逐、艳羡、自负其功名富贵者,即成为《儒林外史》的讽刺对象,而不论其社会地位之高低贵贱。如果仅此为止,则《儒林外史》并无与众不同之处。对名利之徒的讽刺自古就有,对世态炎凉的感慨史不绝书。吴敬梓最感兴趣的讽刺对象是:虚伪势利、利欲熏心而又自以为忠孝仁义或欲掩其真相,而使他人认为是忠孝仁义者。正是在这一点上,《儒林外史》表现出它的与众不同,吴敬梓表现出他出色的讽刺天赋。这一天赋主要体现在两个方面:一,对此类人物和现象的高度敏感、精心观察,准确捕捉其特征;二,对此类人物“良好的自我感觉”进行绘声绘色而又不动声色的描写。

篇7:浅谈老舍短篇小说的讽刺艺术

说起老舍,在众人的印象中,大多都会先想到《骆驼祥子》、《四世同堂》、《茶馆》等经典作品。然而,老舍先生的一些短篇小说却绝不逊于他的长篇和戏剧,尽管他一再表示自己不善于写短篇小说,并不认为短篇创作在某种意义上,更难于长篇。他自己也曾说过:“短篇想要见好,非拼命去作不可。”老舍先生的一些短篇作品,宛若一朵朵绚丽之花,他们以生命为根,真实为干,在“活文字”的土壤上面向世人绽开着。我于其间也发现了一些让人为之一笑,背后却反思不已的文章,例如《马裤先生》《开市大吉》《善人》《有声电影》等,这些短小精悍的小说给我的震撼不亚于《骆驼祥子》等,这些短篇中蕴含的丰富的多样的讽刺艺术和幽默手法,让我领略到了作者的另类幽默。下面我就结合这四篇短篇小说来谈谈自己对于老舍先生讽刺性幽默手法的粗浅认识。

老舍说过:“讽刺与幽默在分析时有显然的不同,但在应用上永远不能严格的分隔开”。老舍许多幽默作品中确实含有强烈的讽刺倾向,然而,老舍最终成为一个“幽默作家”而非“讽刺作家”,显示了老舍在这个问题上理智与情感的实际取舍。正如老舍自述:“我失去了讽刺,而得到了幽默。据说,幽默中是有同情的”。幽默,在老舍看来:“首要是一种心态”,是“一视同仁的好笑的心态”。他所指的实际上是一种人生观的表现,从这样的心态去观察体验人生,彼我皆有弱点,应怀着爱心、善意去对待别人的弱点,以“笑的哲人” 的大度,去对待芸芸众生的俗欲、顽固、愚蒙等。他所追求的就是“笑的哲人”的态度,即相当于“哲人”的含有深意的笑,是看透宇宙间的种种可笑的人生哲学的艺术表现。

老舍在《谈幽默》一文中提到“他是由事事中看出可笑之点,而技巧地写出来。他自己看出人间的缺欠,也愿使别人看到。不但仅是看到,他还承认人类的缺欠;于是人人有可笑之处,他自己也非例外,再往大处一想,人寿百年,而企图无限,根本矛盾可笑”。他认为幽默是对不和谐的发现,要求作家看出社会的欠缺来。在该文中,他还转引切斯特顿的“在事物中看出一贯的,是有机智的。在事物中看出不一贯的,是个幽默者”。以此来说明幽默作家必须具有极强的观察力和想象力,将生活中一切可笑之事、自相矛盾的事,具体地加以描画和批评。因此,与其将老舍的幽默看作一种运用语言的技巧,不如将其看作一种观察和分析问题的能力和方法,观察力强,才能将生活中一切可笑之事,相互矛盾之事看出来,想象力强,才能在抓住事物本质的基础上,用幽默的话来解释它,使人在笑中有所体悟。

所以,在老舍的幽默中,虽然有笑料,也有逗乐,但这只是手段而不是目的。他始终是以悲悯的心理、同情的心态来关注社会的欠缺、人生的苦难等宇宙间的种种可笑的。他在写一个可笑的人物时侯,包含着这样的可能性,你我都有可能成为他,他可能是你和我,这样的一种“一视同仁的好笑的心态”。所以老舍的幽默给人的阅读感觉是平等、善意、宽容。老舍是大众的良心,他对底层的百姓有着天然的情感。他从未居高临下地哀怜胡同里的穷人,而仿佛是他们的代言人,在残酷中透出爱意,以至在灰色人生中竟也溢出些许的快活。

在《马裤先生》这篇小品、漫画式小说中,一个小人物的鄙俗相在作者的白描勾勒下活灵活现。小说的一开始便说到火车在北平还没开,接着重点人物“马裤先生”就上场了,为什么叫他这个名字呢?就是因为他睡在上铺,穿着一条马裤,却穿着“青缎子洋服”,“胸袋插着小楷羊毫,足登青绒快靴”,一个打扮不

伦不类、滑稽可笑却又有点绅士相的人物形象跃然纸上。此人外表斯文懂礼,说话和气,但一句“你也是从北平上车?”却泄露了天机,让人不知所云。接下来用夸张手法描写其语言。作为一种修辞方式,夸张具有扩大、强化、渲染等作用,能给人以更深刻的印象。老舍的夸张有自己鲜明的特色。文中“马裤先生”的喊叫:“火车好似都震得直动”、“火车确是哗啦了半天”、“背后打了个霹雳”“站台上送客的跑过一群来。以为车上失了火。要不然便是出了人命”运用夸张手法极力写出了马裤先生在所谓“文质彬彬”外表包裹下的一个在公共场所肆无忌惮,自私自利,毫无社会公德意识的小市民的丑恶形象。小说中经典的茶房一系列的“眉毛”描写,“拧得好像要把谁吃了才痛快”、“眉毛拧得直往下落毛”、“直怕茶房的眉毛脱净”,将一个可怜的茶房在马裤先生的“狂轰乱炸”下,苦不堪言,痛苦万状的形态描摹的活灵活现。可怜的茶房,地位低下,无可奈何,只好拿眉毛来表示抗议了。小说对于这段的描写让我印象深刻,一声一声“茶房!茶房!”,不仅给我视觉上一个冲击,而且让我反复听见了这一声声尖锐的喊叫声,看见茶房那苦不堪言的样子,按照作者的语言就是“我笑了,没法再忍住。”觉得怎么会有一个这么“活宝”的人。

作者在这篇小说中运用的语言都是极为精简的,让人读起来有种格外活泼的感觉,那个“马裤先生”就像是一个要不到糖的孩子,一遍挖着鼻孔,一遍喊叫着。可是,如果真的是一个孩子,我们或许会认为他是那样的天真可爱,但这主角却是一个成年人,在他的一系列动作中,我不免感到些许“恶心”和“鄙夷”。此外,作者用词风趣,有些小地方并不直接写出,而是用一种间接的手法达到幽默的目的。如写到马裤先生吐痰吐到车顶上,作者不是直接说出来,而是用“照顾了车顶”来鲜活地描绘出“马裤先生”令人发笑的画面。

马裤先生这个人可称得上是集负面之小成:他为人小气,好虚荣,不懂基本的礼仪,对於“耻”更没有基本概念。这个人表现出了人性刻薄的一面;但更深一层看,他并不是个十恶不赦的坏蛋,而更像是我们自身缺点的大集合。大部分的人内心深处都有一点虚荣,或者一点刻薄,也许还有一点趾高气扬;而马裤先生就像是这一种夸张了的,负面的人性。马裤先生的平凡,或者说是“夸大之后的平凡”,让人心有戚戚焉。我想这便是老舍先生当初写作时想要表达的效果,使小说的人物与读者之间产生共鸣,这才是这篇小说的讽刺幽默所在,就像上文所说的“一视同仁的好笑的心态”。

而对于另外一篇讽刺戏剧性的作品《开市大吉》,这样的讽刺性幽默也体现的淋漓尽致。在这篇小说中,作者用夸张手法展示了一伙江湖医生骗钱有术的丑陋行径。在小说中,最令我感到好笑的就是老太太刚来到医院的时候与“我”对话的内容,老太太抱怨一句,“我”便跟着附和一句,“糊涂东西们”“不知好歹”等回答让人们看到了真正的庸医,在人们捧腹大笑同时,也让人不禁感叹这些市井小民的丑陋恶行与无知鄙俗。一群江湖医生不择手段地欺骗,一些病人却心甘情愿接受所谓的治疗,双方都把生命视为儿戏。在热闹有趣的情节背后,蕴涵着贪婪和愚昧正在杀人的悲剧因素。这里也让我看见了老舍先生的悲剧观,朱自清就曾评价过《老张的哲学》、《赵子曰》都有一个严肃的悲惨的收场。老舍擅长于用笑来写哭的故事,这在《开市大吉》中就能明显地揣摩出来。可见,我们通常从老舍的创作中读到轻松和自如,是将一种普遍性的焦灼经作家个性的筛选后而形成的,拨开貌似轻松的面纱,我们看到老舍面对社会的倾危、人民的苦难、人生的无奈露出的苦笑。在他看来,他把幽默视为悲观的产物,是作家对人生矛盾有了深刻的领悟之后采取的一种写作态度。所以,无论在他的小说中,故事是如

何地逗笑,语言是如何地幽默,却掩盖不住深层的无奈苦笑与讽刺心伤。

我们继续看《善人》这一篇,这篇小说中的讽刺幽默是让人一看就明了的。作者下笔锋利,嘲骂了以阔太太穆女士为代表的那类所谓上层人物,揭穿他们假慈善真剥削的事实。小说一开始便说到穆女士不愿他人称她为汪太太,因为她觉得被称为汪太太就像是靠着老公吃饭,不独立的女性,而实际上她却“老实不客气”地花着丈夫的钱。这一段轻描淡写,却将一个虚伪的上层太太形象刻画了出来,让人不禁发问“这样的一个人会是个善人?”一句“她是为救世而来”多次出现在小说中,充满了讽刺的意味。小说中还通过主人公的一些动作来刻画人物形象,写出讽刺意味,文中写穆女士“真想抄起床旁的小床灯向自由扔了去,可是觉得自由还不如桌灯值钱,所以没扔”。一个伪善者的面孔,呼之欲出。在小说中,作者没有一句话说到穆女士的伪善,虚情假意,但却让人清楚地看见了这个人物的真实面目。就如鲁迅先生说的那样“无一贬词,而情伪毕露”,这种不动声色地讥讽伴随着幽默的语言,轻而易举地让读者在阅读完之后摇摇头感叹“穆女士真是一位‘善人’啊!”。而这篇小说的名字叫做《善人》也是亮点之处,简单的两个字让人在一边阅读的时候一边形成反照,反讽的意味十分强烈。

对于另外一篇《有声电影》作者的笔调则柔和了许多,且略带善意,讥笑了那时无力且无心去追赶时代发展的市井小民。小说主要写了一家老小到电影院看有声电影的事情,语言诙谐俏皮,但却充满无奈讥讽。小说中对于动身前去看电影的那段描写,让读者也不免替他们着急,而终于到了电影院,却在一个座位问题上纠缠不清,“大家总不能忘了谦恭啊,况且是在公共场所”“大家打架似的推让,甚至把前后左右的观众都感化得直喊叫老天爷”笔调轻松却使人充满厌恶之感,到了最后,大家对于什么是“有声电影”其实根本没有概念,却还“赞叹不已”,一群无知恶俗的市井小民形象让我深深鄙夷,同时也深深佩服老舍先生的观察能力及其语言艺术。

我们知道,老舍先生作为满族人,长期居住北京,其笔下人物也大多是生活在北京或以北京为中心的,因此他的写作语言具有鲜明的京味,并善于以北京小市民的诙谐方式,调侃一件件平凡的事,他的批评讽刺是尖刻的,但他是根深人民大众的,他并不写什么国家大事,总是从小处入手,却以小见大,写活了一个社会,造就了众多典型人物。其实,从前面的四篇小说中,我们都可以看出老舍的讽刺性的幽默,但是那种讽刺却是温情的。怎么说呢?幽默在许多情况下,和讽刺是一个根上开出的两朵花,一个带刺,一个带笑。老舍是以机智而轻松的笑去窥视和描写北京市民社会的世态人情的。他是一个“热心肠”的幽默家,他的幽默中有讽刺,但不是毒辣的讽刺,他把讽刺和幽默结合起来使用,便有了“宽厚”而不“赶尽杀绝”的特点。

篇8:《儒林外史》的讽刺艺术

关键词:讽刺艺术;真实性;夸张性;喜剧性;悲剧性

“功名富贵无凭据, 费尽心情, 总把流光误。浊酒三杯沉醉去, 水流花谢知何处。”这是《儒林外史》开头的几句。吴敬梓生活的时代, 文士们除热心于八股举业之外, 其他全不在意, 吴敬梓厌恶这种社会风气, 通过讽刺小说《儒林外史》, 把对科举的批判提高到一个新的高度。他在作品中把故事发生的时间安排在明朝中叶, 实际上写的正是他生活的社会现实。表达了他反对科举轻视功名富贵的基本思想, 作品剖析了在科举制度毒害下, 各类知识分子的精神面貌, 对当时的官僚制度, 人伦关系乃至整个社会风尚都做了无情的揭露与讽刺。小说最主要的成就是描写了封建社会中各种典型的知识分子, 抨击了科举制度对人们的麻醉与毒害, 讽刺了那些利禄熏心热衷功名的学子。作者以反对科举为中心, 写尽了封建社会之种种丑恶, 从而广泛而深刻地揭露和批判整个社会的黑暗。

一、题材的真实性

《儒林外史》在讽刺题材的选择上正体现了真实性这种精神。小说中许多人情世故也都是当时社会上常见的。作者只是对这些题材进行概括总结, 然后典型化, 让读者通过对客观事物的认识, 通过感悟来体会作者的讽刺意图。如在写范进中举时, 当范进一家正在为揭不开锅而发愁时, 突然传来范进中举的喜报, 邻居从集市上找回范进, 知道喜讯后, 他高兴得发了疯。他的老丈人胡屠户给了他一耳光, 才打醒了他, 治好了疯病。范进中举之前, 在家里倍备冷眼, 妻子对他呼西唤东, 老丈人对他更是百般呵斥, 骂他“现世宝”“烂忠厚没用的人”。所以当梦想变成现实到来时, 反而不敢相信。当范进跑进家里, 看着家里面那实实在在的捷报时, 范进“看了一遍, 又念了一遍, 自己把两手拍了一下, 笑了一声道:‘噫!好了!我中了!’”, 便发了疯。看起来夸张, 仔细想想就不会奇怪了, 范进用了三十四年才中的举人, 在这种巨大的反差下他岂能不疯。所以, 看起来很夸张的例子却具有很真实的效果。

二、细节的夸张性

作者善于对人物的细节进行夸张性的描写, 即把某种需要否定的东西延伸放大, 以揭示出这个人物的真实面目。最著名的例子是写严监生临死前伸着两个指头不肯断气, 因为他不会说话, 大家就胡猜, 有说是为两个人的, 有说是为两件事的, 有说是为两笔银子的, 有说是为两处田甘肃定西●王锦亮

地的, 纷纷不一, 他都摇头表示不是。还是赵氏懂得他的心思, 她“分开众人, 走上前道:‘爷, 只有我能知道你的心事。你是为那盏灯里点的是两茎灯草, 不放心, 恐费了油。我如今挑掉一茎就是了。’”他这才“点一点头, 把手垂下, 登时就没了气。”从而造成强烈的喜剧效果。对于悭吝财主的讽刺, 真是由表入里, 深入骨髓。此外像胡三公子买鸭子前先拔下耳挖子戳戳脯上的肉看肥不肥, 这种种典型细节的描写, 都夸大地突出了人物本质的某些方面。

三、悲剧性和喜剧性相结合

作家善于从喜剧表面去挖掘其内在的悲剧意蕴, 从悲剧中发现喜剧。悲喜结合是《儒林外史》讽刺艺术的主要特点之一。如周进, 读了几十年, 连最低的功名也混不到, 感到绝望, 因而痛不欲生, 当中过举人的王惠来学堂避雨时, 更是低声下气地曲意逢迎, 而自己却是“一碟老茶叶, 一壶热水”。周进精神上一次次受到创伤, 受尽了轻蔑和侮辱, 以在参观贡院时, 见了号板痛哭, “一头撞在号板上, 直僵僵不省人事”。这些描写, 无不深入地揭示了他积压在内心的辛酸、屈辱和绝望之情, 这就是科举制度下知识分子的形象。作者以悲喜结合的手法辛辣地讽刺了科举制度的罪恶。

此外, 《儒林外史》还恰到好处地掌握讽刺的分寸, 除直接抨击科举制度外, “刻化伪妄之处尚多, 抨击司俗者屡见”。针对不同人物, 进行不同方式、不同程度的讽刺, 并且能随着人物社会地位和思想品质的变化而分别采取不同的态度进行讽刺。

综上所述, 作家应用了一系列讽刺手法为我们塑造了许多栩栩如生的儒林人物。吴敬梓清醒认识到八股取士制度“败坏天下之人才而至于士不成士、官不成官”, 它通过以喜剧形式表现的一些悲剧性人物, 这些人物除极少数极端恶劣之外, 大多还是老实本分的人, 他们在封建八股取士制度和当时丑恶腐朽世风的影响下, 思想被禁锢了, 道德被腐朽了, 成为言语迂腐、举止鄙陋、思想腐朽甚至道德丧失的喜剧人物, 但他们中的大多数还是有让人喜爱及同情的一面。作家对他们的讽刺态度是既嬉笑怒骂, 又哀婉叹怜。这是本书最出色的讽刺手法, 即“笑中含泪”, 所以该书成为“于是说部中乃有足称讽刺之书”。

摘要:《儒林外史》是我国古典文学讽刺作品的巅峰之作。作者吴敬梓在吸取以往讽刺文学精华的基础上, 以极其严肃的态度、老辣犀利的笔调、幽默含蓄的言辞猛烈地抨击了封建八股科举制度, 刻画出一批栩栩如生的儒林形象, 深刻揭示出封建八股科举制度对士人的毒害。

关键词:讽刺艺术,真实性,夸张性,喜剧性,悲剧性

参考文献

[1]吴敬梓.儒林外史[M].北京:大众文艺出版社, 1999.

[2]黄清泉, 蒋松源, 谭帮和.明清小说的艺术世界[M].武汉:华中师大出版社, 1992.

上一篇:安全管理双重机制下一篇:最快乐的事作文600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