青海本教文化资源及其开发探析

2024-05-19

青海本教文化资源及其开发探析(通用7篇)

篇1:青海本教文化资源及其开发探析

青海染料植物资源及其开发利用研究

对青海的染料植物资源进行调查,得出青海的`染料植物24 种,隶属17科.对染料植物的分布、利用价值进行了报道,并对其综合开发利用提出的建议.

作 者:沈宁东 韦梅琴 SHEN Ning-dong WEI Mei-qin  作者单位:青海大学农牧学院,青海,西宁,810016 刊 名:青海师范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英文刊名:JOURNAL OF QINGHAI NORMAL UNIVERSITY(NATURAL SCIENCE EDITION) 年,卷(期): “”(2) 分类号:Q949199 关键词:青海   染料植物   开发利用  

 

篇2:青海本教文化资源及其开发探析

分析了青海的资源情况,提出了正确认识资源优势,树立新的.资源观,加强资源的资产化管理,合理选择开发模式和科学决策开发项目是青海资源可持续利用的必然选择.

作 者:陈克龙 陈英玉 作者单位:陈克龙(青海师范大学,青海,西宁,810008)

陈英玉(青海大学,青海,西宁,810016)

篇3:青海省矿产资源综合开发利用探析

青海省地域辽阔,矿产资源丰富,成矿地质背景优越,找矿前景看好。其经济发展的四大支柱——石油和天然气、盐湖矿产、有色金属矿产和水电资源,其中有三项为矿产资源,足见矿产资源在青海经济发展中所处的重要地位[2]。青海作为一个欠发达的资源型省份,新一轮发展很大程度上依赖于矿产资源的综合开发利用。

1 青海省矿产资源简况

青海省位于青藏高原东北部,属古亚洲超构造域和特提斯超构造域的结合部位[2]。北起祁连山主脊以南,南到唐古拉山一带,西至阿尔金山以东,东达积石山,面积达72.23×104km2,是中国东部地区通向西藏的重要通道[3]。青海省作为我国的资源大省,矿产资源丰富,是我国有色金属、贵金属、盐类与能源等矿产的主要蕴藏地之一。省内有59种矿产保有资源储量排在全国前10位,其中位居第一位的有锂矿、锶矿、冶金用石英岩、芒硝、电石用灰岩、化肥用蛇纹岩、镁盐(含MgCl2和MgSO4两种)、钾盐、石棉、玻璃用石英岩11种。铌钽、盐矿、溴矿、碘矿、硼矿、铬、钴、天然气、锡、镍、铅等矿产的资源储量列全国前10位;锌、铜、银、钼、石油、油叶岩、炼焦用煤、钨、锑、金等矿产的资源储量列全国前20位;石油、天然气、铅、锌、钾盐、石棉的开发利用已经形成一定规模,成为国家重要的原材料供应基地[4]。截止2005年底,青海省矿产资源储量潜在总值达17.25万亿元,占全国保有储量潜在价值的19.2%。按人均占有量计算,青海省人均323.16万元,在全国名列首位,是全国人均水平的40多倍[5]。

1.1 矿产的资源量

青海省是我国矿产资源总量丰富和种类较齐全的省份。截止2007年底,省内共发现各类矿产132种,其中探明有资源储量的矿产有107种,编入《青海省矿产资源储量简表》的矿产有91种,其中能源矿产4种、金属矿产36种、非金属矿产48种、水气矿产3种。全省累计发现大型、中型和小型各类矿床、矿(化)点约3921处(按产地统计)[3]。

1.2 矿产资源分布

青海省矿产资源的分布,由北至南可划分为“四带一区",它们是省内成矿条件优越、找矿潜力巨大的地区。①祁连成矿带位于青海省北祁连、门源一带,面积约3.5万km2,是省内已探明的煤炭主要产地和石棉、多金属矿的重要产地。②柴北缘成矿带位于青海省柴达木盆地北缘,面积约3.9万km2,是省内已探明的铅锌、金、煤的的重要产地。③柴达木盆地面积约12万km2,被列为我国西部十大矿产资源集中区之一。④东昆仑成矿带位于青海省中部地区,面积约16万km2,是省内已探明金、铜、钻、铁等矿产的主要聚集区,构成了青海省著名的“金腰带”。⑤“三江成矿带”位于青海省玉树及沱沱河一带,面积约13万km2,是我国重要的有色金属矿产的集中区,具备大型、超大型矿床的成矿条件,也是全省找矿最有潜力的地区。此外,柴达木盆地内有丰富的盐类矿产、石油、天然气资源,这些矿产储量占全省矿种储量的80%以上。随着柴达木循环经济试验区的开发建设,柴达木盆地正在成为产业配套齐全的矿产资源开发新兴基地。

1.3 矿产资源的特点

青海省已查明的矿产资源的特点为“三多、三少、三个集中":①三多、三少。一是非金属矿产多,金属矿产少。在大中型矿产地中,51.5%是化工原料非金属矿产和建材类非金属矿产;在保有资源储量居全国第一位的11种矿产中,非金属矿9种、金属矿2种,而且这两种金属矿也是以盐类形式赋存。二是低价值的资源多,高价值的资源少。在保有资源储量列全国第一位的11种矿产中,占全国比重超过50%的是5种盐湖矿产和3种非金属矿产。在国民经济中占有重要地位、经济价值高的大宗支柱性矿产,在省内保有的资源储量严重不足,占全国的比例不到0.5%。而这11种矿产即使投入开发,也面临着市场需求不足和经济效益不高等诸多不利条件。三是资源量多,可供开发的储量少。从规模大小看,在已发现的矿产地中省内大型、中型和小型矿床仅占矿产地总数的11%,其余约89%均为矿点以下的矿产地,编入《青海省矿产资源储量简表》的矿区(井田、区段)仅占矿产地总数的9%。从地区分布情况看,基础设施等发展条件较好的西宁市和海东地区,上表矿产地约占总数的23%,说明全省勘查程度高、开发条件好、经济效益高的大中型矿产地非常少。②三个集中。一是矿产资源产地相对集中。从矿产分布的地区来看,省内大部分已有查明资源储量的矿产地集中分布在海西州的柴达木盆地及周边地区,其他地区则相对较少;二是矿产种类集中,以盐湖矿产为主;三是矿产资源储量集中。《矿产资源储量简表》中多数矿产的资源储量集中分布在一个或几个大中型矿产地,小型矿产地数量多,但资源储量很少。

2 矿产资源开发状况

2.1 开发矿种和矿山开发规模

截止2009年底,青海省开发利用矿种76种。在已开发利用的矿产中,能源矿产、金属矿产、非金属矿产和水气矿产占矿种总数的比例分别为3.9%、15.8%、77.6%和2.6%。全省共有各类矿山企业833家,其中大型矿山占矿山总数的3.48%,中型矿山占矿山总数的3.8%,小型矿山占矿山总数的31.4%,小矿开采占矿山总数的61.4%。

2.2 矿山企业开采情况

截止2009年底,青海省内共有各类矿山企业分布最多的地区是海西州,占总数的30.9%,最少的地区是果洛州,仅占总数的0.6%。省内各地矿山企业的排序见图1。

2.3 年产矿石量

2009年,全省年产矿石总量为7055.95万t。在197.75万t液体矿中,海东地区1.7万t,仅占0.86%,其余均在海西蒙古族藏族自治州地区,达到99.14%;气体矿430697万m3(合343.18万t)则全部在海西州地区。全省各地固体矿年产矿石量情况见图2。

3 矿产资源的综合效益

3.1 矿产资源开发利用

据2005年《全国矿产资源储量通报》统计,青海省有58种矿产保有资源储量排在全国前十位。其中排在第一位的矿产中,钾盐、镁盐、锂矿、芒硝、石棉等矿产在全国同类矿产保有资源储量中占有60%以上的绝对优势。目前,已基本形成了以石油天然气、有色金属、盐湖化工三大支柱性产业和建材类、冶金辅助原料类、特种非金属类、黑色金属类、贵金属类等为特色的矿产资源开发利用产业格局[6]。

矿产资源开发利用现状:据青海省国土资源厅统计数据显示,2009年全省实现矿业总产值304.19亿元,矿业增加值164.67亿元,实现利润总额71.80亿元。2009年度青海省矿产资源开发利用情况具体的相关指标见表1和表2。从表1可见,青海省超过100亿元的矿产主要是石油、天然气和盐化工。随着2009年金融危机的蔓延,其产品价格大幅下降,能源消费与经济增长之间存在双向因果关系[8],国际形势对全省矿产资源开发利用影响明显。

注:根据《青海省国土资源厅关于2009年度全省矿产资源开发利用情况的通报》等数据整理,表2同。

从表2可见:①少数规模矿山在全省矿业经济发展中起着重要的支撑作用。2009年全省矿业总产值500万元以上的矿山企业有61家,仅占全省矿山总数的7.32%;矿业总产值占全省总产值的98.79%,实现矿业增加值和利润分别占全省的99.57%和99.58%。由此可见,具有一定生产规模、开采价值和综合开发利用水平较高的矿山企业虽然数量较少,但支撑着全省的矿业经济,骨干带头作用十分明显,在全省经济发展中具有举足轻重的作用。②小矿山多,但对全省矿业经济的发展贡献不大。全省共有小矿山511家,占全省矿山企业的61.34%;年产矿石量占全省的6.50%,实现矿业总产值占全省矿业总产值的1.08%,实现矿业利润占全省的0.43%。可见,虽然全省小矿数量较多,但对全省矿业经济的发展贡献不大。据《青海省矿产资源开发利用情况统计年报》,2000—2009年底青海省矿产资源开发规模、水平和效益得到了很大提高,见表3。

注:根据2008—2015年《青海省矿产资源总体规划》和《青海省国土资源厅关于2009年度全省矿产资源开发利用情况的通报》等数据整理。

统计数据显示,青海省共有各类矿山企业从2000年的619家增加到2009年的833家,年均增长3.46%。其中,青海省大型矿山从2000年的4家增加到2009年的28家,年均增长60.00%;中型矿山从2000年的28家增加到2009年的262家,年均增长83.57%;开发利用矿种从2000年的48种增加到2009年的76种,年均增长5.83%;年产矿石总量从2000年的2856.05万t增加到2009年的7055.95万t,年均增长14.71%;工业总产值从2000年的38.82亿元增加到2009年的304.20亿元,年均增长68.36%;利润总额从2000年的3.21亿元增加到2009年的71.80亿元,年均增长206.92%。

到2005年底,青海省矿业总产值占全省工业总产值的54.31%,矿业增加值占全省工业增加值的58.88%,占全省GDP的20.06%[5]。到2007年底,青海省矿业总产值占全省工业总产值的68.501%,利润总额(126.84亿元)占全省工业总利润的95.96%,就业人数占工业行业总人数的51.79%。特别是近几年来,随着经济社会发展,青海省资源开发的不断加速和矿产品价格的上升,矿业在全省经济的地位越来越重要,矿业增加值在全省GDP的比重已经超过30%,省内50强企业中1/2以上与资源开发密切相关[7]。由此可见,矿产资源开发在全省经济社会发展中发挥了举足轻重的作用,矿业开发已成为全省经济社会发展的重要动力。

3.2 矿产资源综合开发利用分析

存在的突出问题:①自然环境的制约。青海省的矿产资源大多赋存高海拔山区,气候恶劣、基础设施差、交通不便、开采难度大、选冶成本高,极大地限制了资源的有效开发和综合利用。②矿产开发后备基地少。青海省地质勘查经费投入不足,导致基础地质研究滞后,资源勘查程度低,矿产可采储量在保有储量中所占比例小。在已查明的矿产保有资源储量中,目前可开发利用的经济储量潜在价值7631.03亿元,仅占全省矿产资源储量潜在价值总量的4.45%,找矿成果远远不能满足经济社会发展的需要。③矿产开发利用水平低,矿业企业的综合效益不高,资源浪费严重。青海省大部分矿产资源都共(伴)生着有用的金属、非金属元素,其开发利用还处在粗放低效阶段。此外,矿山企业的规模多为小型矿,技术工艺落后,设备陈旧,回采率、选矿回收率与采矿贫化率低,资源浪费严重,多数已开发的矿产资源回收率不足60%,少数矿山低于30%。如煤炭平均回采率为46%、钾矿综合回收率为42%、岩金62%、铜矿65%、锌矿50%、铝矿62%,不但浪费资源,而且对环境影响大。加之精深加工少,产业链条延伸短,产品附加值低,科技含量不高。据统计,2007年青海省矿产品深加工量仅占矿石总量的10%左右。④矿产资源开发利用与生态环境破坏的矛盾突出。青海省地处青藏高原,地理位置特殊、自然生态环境极其脆弱、治理难度大,在矿产资源开发利用中,部分矿山企业环保意识淡薄,忽视环境保护和污染治理,导致崩塌、滑坡、泥石流、地面塌陷等次生地质灾害和环境污染加剧,使矿产资源开发利用与生态环境破坏的矛盾日益突出。

造成的主要原因:①青海省经济落后、工业化水平低,直接影响到矿业开发的能力和水平。由于全省经济总量小、就地消耗的资源少,因此缺乏对矿产资源开发的广度和深度的拉动作用。②自然条件严酷,基础设施落后,增加了矿产资源开发的难度和成本,部分资源长期得不到开发利用,开发规模难以扩大,经济效益低。③资源开发的难度和成本大,企业利润空间小,无力投入资金开展科技进步与创新,无力更新落后的开发利用技术、方法和设备,从而造成资源不能得到科学合理的利用和综合回收,也无力对矿山生态环境进行及时的恢复和治理。

4 对策和建议

4.1 青海省在国土空间开发格局中的位置

根据全国主体功能区规划,将我国国土空间分为优化开发区域、重点开发区域、限制开发区域和禁止开发区域[9]。青海省的省会城市——西宁市属于重点开发的城市化地区。该区域位于全国“两横三纵"城市化战略格局中的陆桥通道横轴上,包括甘肃省以兰州为中心的部分地区和青海省以西宁为中心的部分地区。其功能定位是:全国重要的循环经济示范区,新能源和水电、盐化工、石化、有色金属和特色农产品加工产业基地,西北交通枢纽和商贸物流中心,区域性的新材料和生物医药产业基地[9]。

该规划明确了能源、主要矿产资源开发布局的原则和框架,其建设布局要坚持“点上开发、面上保护"的原则。通过点上开发,促进经济发展,提高人民生活水平,为生态环境保护奠定基础,同时达到面上保护的目的[9]。指出西部地区在加大矿产资源开发利用力度,建设一批优势矿产资源勘查开发基地,促进优势资源转化,积极推进矿业经济区建设的同时,还要加强青海盐湖资源的开发,加大对钾、镁、锂、硼等多种矿产综合开发利用的力度,构建循环经济产业链,以建设青海柴达木资源综合开发利用基地。

4.2 矿产资源可持续开发利用对策与建议

针对青海省在资源可持续开发利用中存在的主要问题及其原因,提出以下对策和建议:①提高地质矿产勘查技术和科学研究水平。青海省属资源型省份,应积极应用高新技术寻找大中型矿床为主攻目标,寻求地质找矿新的突破;加速对资源潜力大、开发条件相对较好的重要矿床的勘查评价,提高地质成果质量。②进一步优化资源配置,提高资源开发利用总体水平。按照“综合开发、有效配置、循环利用、永续发展”的资源开发管理方针,在充分发挥市场在资源配置中的基础性作用的同时,不断完善政策措施,创新体制机制,优化资源配置。通过调整、改造和重组资源企业,做大做强,实现提高资源产品质量,延伸产业链条,提高资源利用水平。③积极推进科技进步,大力发展循环经济。一是对低品位、难选冶、共伴生资源综合开采利用,矿产资源深加工等技术组织重点攻关,进行矿产资源回收工艺和尾矿资源利用、共生伴生矿种综合利用的研究,着力解决将矿产资源优势转化为经济优势的“瓶颈",实现产业间、产品间的循环利用和综合加工,使资源利用效率最大化。二是鼓励和引导矿山企业不断采用新的采、选、冶工艺和方法,引进先进技术、设备和管理模式,促进矿山企业依靠科技进步,优化矿产资源开发利用结构,提高资源利用率。三是开展矿产资源新用途研究,拓宽使用领域和市场,实现工业产品由初级加工向精深加工转移、工业生产由污染型向环保型转移和工业经济由低效益向高效益转移。④注重矿产资源开发与环境保护的协调发展。树立在保护中发展,在发展中保护的理念,开源与节流并重,努力实现保护与发展的“共赢",提升资源利用中的环境效益和长远效益。一是限制对生态环境产生较大影响的矿产资源开发;二是加强在矿产开发中可能诱发灾害的调查、监测和预报预警,及时采取有效的防治措施,建立信息网络,做好防灾减灾预案,最大限度地避免突发性灾害发生。三是建立多元化的矿山环境保护投资机制。实现矿山环境治理恢复保证金制度,实行政府引导、市场运作,鼓励社会资金投入,确保矿山环境得到有效恢复和治理。⑤突出优势,做大做强资源产业,变资源优势为经济优势。青海省资源优势明显,特别是柴达木盆地已查明有资源储量的矿种达39个,其类型全、品位高、品种组合好、产业关联度高。随着管理和科技的提升,这些矿产资源都有条件形成大规模、支柱型矿业产业集群,为省内经济社会发展产生积极的推动作用。

5 结论

我国进入了工业化快速发展时期,矿产资源是工业经济发展的物质基础,矿产资源持续、稳定供应是经济社会可持续发展的重要保障[10]。青海省是一个资源型省份,其发展必须依托丰富的优势资源,走资源开发的新型工业化之路。

由于矿产资源的稀缺性和不可再生性,针对青海省省情的特点,其矿产资源开发利用的可持续发展就应不断提高地质矿产勘查技术和科学研究水平;进一步优化资源配置,提高资源开发利用总体水平;积极推进科技进步和大力发展循环经济;注重矿产资源开发与环境保护的协调发展;突出优势,做大做强资源产业,变资源优势为经济优势,由此才能最大限度地发挥矿产资源的经济效益、社会效益和环境效益,努力实现矿产资源的合理开发和永续利用,为青海省的经济社会发展产生积极的推动作用。

参考文献

[1]吕贻峰.国土资源学[M].北京:中国地质大学出版社,2001∶33.

[2]潘彤,罗才让,伊有昌,等.青海省金属矿产成矿规律及成矿预测[M].北京:地质出版社,2006∶1.

[3]宋忠宝,杜玉良,李智明,等.青海省矿产资源发育特征概述[J].地球科学与环境学报,2009,31(1)∶30-33.

[4]青海省矿产资源总体规划(2008—2015年)[Z].2010∶3.

[5]马顺清.青海矿产资源开发与可持续发展[J].青海国土经略,2007,(1)∶12.

[6]张梅芬,黄朝晖.提高矿产资源综合利用效益的对策和建议[J].青海国土经略,2007,(3)∶15.

[7]徐福顺.营造良好的外部环境保障矿产资源勘查开发顺利开展,尽快把资源优势转化为经济优势[J].青海国土经略,2010,(1)∶2.

[8]郑永琴,李录堂.青海省能源与经济增长关系的协整性分析[J].资源开发与市场,2010,26(8)∶698.

[9]全国主体功能区规划[EB/OL].中央政府门户网站.www.gov.cn,2011-06.

篇4:青海本教文化资源及其开发探析

关键词:土地资源;可持续利用;保護;整治

中图分类号:F301.24 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1674-0432(2012)-09-0058-1

1 土地资源可持续利用的含义

可持续土地利用是指在满足当代人们对土地利用的需求的同时,不损害后代人利用土地资源满足其自身需求的能力,也不损害当代及后代人生存和发展所需要的其他利益。

土地资源利用的可持续性主要表现为土地资源利用中的“数量”和“质量”的可持续性,主要包括以下四个方面的含义:

1.1 在形式上的可持续性

主要是指土地资源必须以一定的种类和面积存在于特定的区域才能保障国民经济发展对各类土地资源的需要。

1.2 物质生产能力的可持续性

主要是针对作为生物生产所用的土地资源而言的,表现在土地资源的利用率、能量转化率和产出水平,不仅能维持现在水平而且随着科学技术和物质投入的不断增加,土地资源的质量要有所提高,单位面积土地资源的物质生产量也应不断增长。

1.3 经济效益的可持续性

土地资源使用后,土地资源利用者有一定的经济报酬才能促使投入更多的资金,促进土地资源的可持续利用。

1.4 生态环境的可持续性

主要是指土地资源的利用不至于导致土地资源环境的恶化,具体是指在土地资源的利用中对可能造成环境污染的污染物因子都必须控制在要求的指标之下并改善土地的环境质量状况。

任何的土地资源利用不能同时满足上述四个方面的可持续性,那么该项土地资源的利用就是不可持续的。

2 土地资源的保护

2.1 土地资源的退化

土地退化是指在种自然因素,特别是人为因素的影响下所发生的土地质量及其可持续性下降甚至完全丧失的物理的、化学的和生物学的过程。

土地退化的形成既有自然方面的原因,也有经济方面的原因。土地资源的退化是由于人类不当的土地资源利用和某些不利的自然因素的影响,使单位面积土地资源的生物生产能力逐渐减退和产品质量降低的现象,或简言之,土地资源退化就是土地资源质量降低的现象。

2.2 土地资源的保护

土地资源的保护是人类为了自身的生存与发展对土地资源的需求,保存土地资源,恢复和改善土地资源的物质生产能力,防治土地资源的环境污染,使土地资源能够持续地利用所采取的措施和行动。土地资源的保护的含义主要有以下几个方面:

一是土地资源数量的保护。土地资源的数量是土地资源可持续利用的前提和基础,一个国家或地区的土地资源种类及各类土地资源的数量,是国家或地区社会经济发展的基础。土地资源数量的保护,是对土地资源的保存,在我国主要针对农业用地的保护,防止非农业用地的盲目扩张,主要是通过基本农田保护实现。

二是土地资源质量的保护。土地资源质量的保护,通常指土地资源的地力保护,维护土地的生产潜力和提高土地资源生产力水平,主要有对水土流失、沙化、次生盐碱化、贫瘠化的防治等。

三是土地资源环境的保护。土地资源环境的保护即防治土资源污染。土地资源保护的目的是要达到对土地资源的可持续利用,从而保证人类的生存与发展对土地资源的需求。

3 土地资源的整治

土地整治是一个笼统的、综合性的概念,主要是指对土地利用的调整与治理。通过一定的手段,对土地利用环境条件的改善和生态景观建设,挖掘土地的潜力,改进土地利用方式,消除土地利用中对社会经济发展起制约或限制作用的因素,提高土地利用效率,促进土地利用的有序化和集约化。土地整治在实际工作中,往往体现为土地整理、土地复垦和土地开发等形式。

3.1 土地整理

土地整理是对土地权属和土地的用途、布局、结构等的调整。是对土地地形、地貌、地力、水土状况,生态环境的治理。土地整理包括农地整理和非农地整理。归纳起来讲,土地整理的基本内涵是:在一定区域内,按照土地利用目标和用途,采取行政、经济、法律和工程技术手段对土地利用状况进行调整改造、综合整治,提高土地利用率和产出率,改善生产、生活条件和生态环境的过程。土地整理的主要内容包括调整农地结构,归并零散地块;平整土地、改良土壤;道路、林网、沟渠等综合建设;归并农村居民点、乡镇工业用地等;复垦废弃土地;划定地界,确定权属;改善环境,维护生态平衡。

3.2 土地复垦

土地复垦是指对在生产建设过程中,因挖损、塌陷、压占等造成破坏的土地,采取整治措施,使其恢复到可供利用状态的活动。根据成因,破坏的土地有以下几种类型:一是各类工矿企业在生产建设过程中挖损、塌陷、压占等造成破坏的土地;二是因道路改线、建筑物废止、村庄搬迁以及垃圾压占等而遗弃荒废的土地;三是农村砖瓦窑、水利建设取土等造成的废弃坑、塘、洼地;四是工业污染造成的废弃土地。据有关部门初步统计,目前全国各类生产建设造成的破坏土地已达2亿多亩,约占国土面积的1.4%。

实践证明,搞好土地复垦是充分合理利用土地,促进土地资源持续利用的需要;是增加耕地面积,缓解矿区人地矛盾,促进矿区社会经济发展的需要。企业把土地复垦当做生产全过程的必要环节,重视对土地生产要素的投入,有利于社会主义市场经济和现代企业制度的建设。

3.3 土地开发

土地开发从广义上来讲是指因人类生产建设和生活不断发展的需要,采用一定的现代科学技术的经济手段,扩大对土地的有效利用范围或提高对土地的利用深度所进行的活动,包括对尚未利用的土地进行开垦和利用,以扩大土地利用范围,也包括对已利用的土地进行整治,以提高土地利用率和集约经营程度。从狭义的角度理解,土地开发主要是对未利用土地的开发利用。要实现耕地总量动态平衡,未利用土地开发是补充耕地的一种有效途径。

篇5:青海本教文化资源及其开发探析

青海民族地区人力资源的开发与经营浅析

文章就青海民族地区人力资源的开发问题作了探讨,认为在西部大开发中,由于缺乏与现代化发展要求相适应的人才队伍和人力资源,青海经济面临着发展乏力的困境。只有通过改革现有的`教育模式,培养和开发自己的人才队伍,才能促进民族经济向规模化发展。

作 者:许光中  作者单位:青海师范大学,青海 西宁 810008 刊 名:青海民族学院学报(社会科学版) 英文刊名:JOURNAL OF QINGHAI NATIONALITIES INSTITUTE (SOCIAL SCIENCES) 年,卷(期):2001 28(4) 分类号:F063 关键词:民族地区   人力资源   开发经营  

篇6:论青海民俗旅游资源的开发和利用

一、青海民俗旅游资源丰富

地处青藏高原的青海, 旅游资源可分为自然风光、历史文化和民俗文化三大部分。前二者相沿悠久, 后者刚刚兴起, 但前景十分广阔。自然风光是天然的, 是永恒的;历史文化是社会发展的产物, 能够帮助国内外人了解青海, 帮助青海人了解自身的传统, 但有局限性, 因为它很难代表青海各民族文化传统的全貌;就各个分布地域来说, 历史遗迹只在地图上占着有限的一块地盘, 且分布很不均匀。民俗文化却在层次和地域上占着绝对优势。它首先是民族集体创造与集体传承, 其内容丰富, 门类齐全, 从衣食住行的物质文化到再生产、交易的经济文化, 以及人生仪礼和民间艺术的精神文化。若进行比较, 历史文化 (例如古墓、寺庙) 是过去的文化, 民俗文化却是活的文化, 既是传统, 又活在民间。例如, 春节的社火及其他民间节日活动, 无论哪个阶层, 无论国内、国外都能接受, 可以代表民族文化的重要传统。

青海省是多民族省份, 自古以来就是少数民族活动和建立政权的地方。全省除汉族外还居住着近几十个少数民族, 其中世居青海并建立自治地方的有藏族、回族、土族、撤拉族和蒙古族等5个少数民族, 而土族和撒拉族又是青海省独有民族, 少数民族占全省总人口的40%多。在长期的生产实践和社会生活中, 青海各民族依据所处的地理环境、社会环境、生产方式;依据各民族的信仰、心理等形成了个性鲜明、风格迥异、内容丰富的民俗风情。民俗风情是一种世代承传的集体性的文化积淀, 它承载了青海各民族的生活习惯、风俗信仰、审美情趣, 以及对人与人、人与自然、人与社会等关系的阐释及处理的思维方式和方法, 它体现在各民族的衣食住行、婚丧嫁娶、生产劳作等各个方面。透过这丰富多彩的民俗风情, 游客便可初步了解并认识世代居住于青海的各民族, 感受青海民族传统文化, 体察这一传统民族文化对人类学、社会学等的贡献及潜在影响。在各传统节日和自治州、县成立日等民族节日里, 各族人民都要举行各种盛大的庆祝和纪念活动, 举办各种联欢会、运动会。青海“花儿”、玉树歌舞、土族的“安昭舞”、那达慕、赛马会、回族和撒拉族风味饮食、民俗博物馆、民族礼节、藏戏等都对广大的游客有着强烈的吸引力。

丰富异常、种类繁多的民俗旅游资源, 它所呈现出的神秘、神奇、原始、淳朴等特征对很多未到过青海的中外游客具有极强的吸引力, 可以说它是青海旅游业赖以发展的重要基础和根本保证。然而, 这些诱人的民俗旅游资源远未体现出真正的旅游经济价值, 也未真正起到兴青富民的带动作用, 其中存在着很多问题, 究其主要原因, 一是自然环境对旅游的影响;二是对民俗作为旅游资源的价值认识不够;二是开发资源不力。本文将通过分析青海旅游发展中存在的问题, 提出合理开发青海民俗旅游资源的对策和思路。

二、青海旅游发展中存在的问题

青海旅游业在其发展过程中存在着许多的问题及弱势, 其中有些已成为制约青海旅游业发展的“瓶颈”。

1. 青海旅游区距离重要客源市场 (中东部经济发达地区和境外地区) 较遥远

如交通路途、中转停留等耗时增多, 而旅游观光活动有效时间减少, 难以实现旅从速、游从缓, 从而增加了游客的旅游成本, 以至影响客源。

2. 青海旅游业的季节性较强, 影响了旅游业的发展

受高原地理、气候等条件的影响, 青海旅游旺季一般集中于每年的5月至10月, 而其他时间除特殊的节日及景点外, 都属于旅游淡季, 游客一般很少, 一些景观景区基本无人问津, 旅游设施大量闲置。

3. 旅游相关产品结构过于简单

青海省旅游资源具有突出的多元化特点, 具有开发多元旅游产品得天独厚的条件, 青海有青海湖、日月山、鸟岛、塔尔寺等著名的旅游景区, 但青海省对旅游相关产品开发利用非常不足。在东部发达省份, 旅游业已形成了观光旅游、度假旅游产品和特种旅游产品并存的多元化产品供给结构, 而青海旅游的产品仍以观光旅游产品为主。很多独特的人文旅游资源未被充分利用, 时下逐渐升温的民俗旅游、宗教旅游、生态旅游、探险旅游等特种旅游在青海省还未形成主流。

4. 基础设施建设相对薄弱

良好的旅游基础设施是旅游产业发展的物质基础, 因为旅游景观的吸引力不仅来自于其本身的旅游美学价值, 还来自于其可进入性。进入青海省的直达客运列车太少, 京广南线、宝成线、兰新西线等线路目前尚无列车开通。一到客运高峰, 客票就十分紧张, 许多西行的旅客因换车麻烦, 只好放弃到青海游玩的意愿。省内的旅游专线和民航也存在着通达区不多、线路少服务设施陈旧和老化等问题。致使部分游客心存疑虑, 有些甚至有畏惧心理, 从而放弃了来青海旅游的愿望。

5. 特色旅游商品不丰富, 不能满足游客的购物需求

目前在青海旅游购物还没有形成规模, 更谈不上形成一个产业, 其原因是旅游商品品种单一、做工粗糙、包装简陋, 有些商品品位不高、缺乏知名度, 有些旅游商品虽带有浓郁的地方特色, 如藏刀、玉雕石刻、虫草、雪莲、鹿茸等, 但因其不便于携带、价格昂贵等原因, 使很多游客望而却步, 也使青海的旅游经济受到一定影响。

民俗旅游是整个青海旅游的一个组成部分, 青海旅游存在的问题同时也制约着民俗旅游的发展, 解决这些问题, 要在逐步完善环境问题的情况下, 科学地开发和利用青海民俗旅游资源, 合理地规划民俗旅游区并不断完善丰富其内容, , 同时做好青海民俗旅游的宣传工作。

二、开发青海民俗旅游资源, 合理规划民俗旅游区

综上所述, 在长期的生产实践和社会生活中, 青海各民族依据所处的地理环境、社会环境、生产方式;依据各民族的信仰、心理等形成了个性鲜明、风格迥异、内容丰富的民俗风情。透过这些丰富多彩的民俗风情, 游客便可初步了解并认识世代居住于青海的各民族, 感受青海民族传统文化, 体察这一传统民族文化对人类学、社会学等的贡献及潜在影响。考察青海民俗风情, 发现多数的民俗活动所举行的时间集中在每年农历的六月至九月, 特别在农历六月举行的更多, 而这段时间恰好是青海一年中最美的季节, 是青海的旅游旺季。因此, 抓住这一时机, 加大投入, 精心组织, 在开发与包装工作上多做文章, 就显得尤为重要。

1.精心包装、打造精品

经过精心包装, 推出一批在国内甚至在国外有一定知名度的青海民俗旅游精品。在这方面我们应向国内一些旅游业发展较好的省市学习, 结合本省实际情况, 定期举办一两个有影响力、有旅游价值的民俗活动艺术节。例如, 围绕青海最具影响力的民俗活动“花儿”, 在每年的农历六月六举办名为“中国·青海花儿艺术节”, 让其四百多年的历史永远传承;围绕具有青海浓郁特色的信仰藏传佛教各民族的民俗活动举办每年一次的“青海藏传佛教文化艺术节”、热贡藏乡六月会;依托青海玉树草原独特而丰富的藏民族歌舞, 举办“青海·玉树民族歌舞节”等。举行这些活动的宗旨是, 通过有选择地集中展示青海丰富的民俗旅游资源, 打造青海民俗旅游的品牌, 扩大青海旅游业的知名度、美誉度, 发挥民俗风情旅游最大的优势即旅游者能亲身体验民风民俗, 参与民间活动, 感受浓郁的人情味, 使青海旅游业有一个更高层次的发展。

2.科学规划, 完善布局

由于青海民俗存在着多样性、复杂性以及地域上的分散性等特点, 加之青海地域辽阔, 旅游基础设施不完善, 尤其是交通设施较落后, 给众多来青游客带来了诸多不便, 也使青海省在旅游资源的对外宣传及促销工作中存在着主体形象不明确等现实问题。因此, 以科学规划为依据, 不断完善青海民俗旅游区的布局, 丰富青海民俗旅游的内容并展示其的独特魅力尤为重要。目前, 青海民俗旅游区主要有:

(1) 西宁民俗旅游区。包括西宁及所辖的湟中县、湟源县、大通县等。该区为青海省省会, 人口有200多万, 民族众多, 旅游设施相对配套而完善。该区民俗旅游资源较为丰富, 其中以湟中塔尔寺的宗教民俗活动最为著名, 也最具代表性;其他还包括以西宁凤凰山、大通老爷山为主的“六月六”花儿会;围绕湟源日月山所举行的当地民俗活动;被称为“玉石公馆”的青海民俗博物馆;已建成或正在修建的位于西宁市的可集中展示全省各民族风俗的民族风情园, 以及购物、饮食文化街等。确定该区的民俗旅游主题为:青海民俗的综合展示。

(2) 河湟地区土族民俗旅游区。该区位于青海省东部农业区, 包括互助土族自治县和民和回族土族自治县, 以土族为主, 区内旅游设施较完善。主要民俗旅游资源包括土族婚礼、安昭舞、轮子秋、土族服饰、刺绣及河湟地区的“花儿”、民和境内著名的“纳顿会”等。显而易见, 该区的民俗旅游主题应是绚丽多彩的土族民俗风情游。

(3) 环湖地区民俗旅游区。该区因境内中国最美的湖泊青海湖而得名, 其范围包括海北藏族自治州和海南藏族自治州。藏族是该区的主要民族, 因而其民俗活动也以反映藏民族风情为主, 如代表着青海民俗特色的盛大而神秘的“祭海”活动;藏族婚礼, 以及藏族服饰、射箭、赛马等。以美丽的青海湖为背景, 领略浓浓而神秘的藏民族风情应是该民俗旅游区的主题。

(4) 黄南民俗旅游区。该区位于青海省东南部, 范围包括“全国艺术之乡”同仁县及尖扎县、泽库县、河南蒙古族自治县等, 是一个以藏族为主, 汉、回、土、蒙等多民族聚居之地。该区的民俗旅游资源十分丰富且独具个性, 尤其以同仁县为主的民俗活动享誉中外。例如著名的民间“热贡艺术”;藏传佛教寺院的宗教民俗活动;黄南藏戏;藏族、土族等参加的盛大的“六月会”及被誉为舞蹈活化石的“赞冤”等等。该区民俗活动, 较之其他民俗旅游区更具丰富性、原始性、多元化等特点, 目前同仁县热贡国家级历史文化名城旅游区已成为国家4A级旅游景区。因此, 该区的旅游主题是游览考察青海同仁民间文化艺术。

(5) 玉树民俗旅游区。地处长江源头的玉树藏族自治州素有藏族“歌舞之乡”的美称, 因与四川、西藏等地相连, 地理位置优越, 有雪域江河, 有厚重的历史, 有独有的土风歌舞、民俗民风、民居建筑、手工艺术等民间文化和佛教文化, 有宗教的神秘, 更有淳朴的民风和康巴歌舞, 其歌舞蕴藏之丰富, 种类之繁多, 内容之广博, 风格之独特, 堪称青海之最。另外, 玉树草原的赛马会, 以及藏民族服饰展演都是很有影响藏民俗活动。弘扬民族民间优秀文化, 展示民族发展历史是该区的主题。

3.延伸民俗旅游文化产业链

促进民俗旅游产品向文化、体育、群众生活的各个方面渗透, 除了抓好商品开发与生产之外, 还要联合大的旅游产品, 采取各种灵活的机智和模式, 本着共同发展、相互促进、利益共享的原则, 利用新产品、新项目、新线路, 推出红色旅游、农业旅游、工业旅游、科教旅游、休闲度假旅游、夜生活, 将更多的产品逐步纳入民俗旅游产业。众所周知, 与其他旅游相比较, 民俗旅游的真正受益者是农牧民, 是那些旅游业户。民俗旅游业是被作为解决农业增收、农牧民增效、农村牧区稳定的一种有效模式, 作为农牧区新的经济增长点, 也是少数民族地区经济发展和社会进步的一个突破口。可见, 做大做强民俗旅游, 有极其重要的意义

三、切实做好青海民俗旅游宣传促销工作

宣传对于旅游业是至关重要的。因为旅游宣传是宣传旅游文化, 是运用文化工具的宣传, 其性质是文化宣传。旅游资源, 要靠宣传才能为人所知。这种宣传当然必须恰如其分, 但也要充分, 使之听了介绍之后想去一游。我们现在旅游业所进行的市场开发工作, 其核心便是针对中外旅游者的旅游心理, 宣传当地的旅游资源, 激起旅游者的游览欲望。民俗旅游尤其需要重视宣传。由于民俗所具有的民族性、地域性特征, 使当地民俗不易为外人所知, 有些民俗事象也很难被外人理解。因此, 宣传和介绍民俗是青海搞好民俗旅游的首要任务。

一个旅游活动的完成必须具备三个方面的条件:旅游者、旅游设施 (包括生活设施和文化享乐设施, 以及设施背后的设计人员) 、旅游服务人员 (包括导游和宾馆、饭店的服务员) 。作为客方的旅游者, 经过旅游设施这一中介体, 与作为主方的旅游服务人员发生联系 (三者关系的这种分法, 不同于旅游学的分法, 主要是考虑到宣传的需要) 。民俗旅游必须针对这三个方面进行有意识的宣传。

作为主方的旅游服务人员, 应当熟知中外一般性交往礼仪和当地风俗礼仪, 为旅游者创造一个良好的形象。旅游界有“导游是最好的大使”的说法。民俗旅游相对于其他文化旅游而言, 对于导游的要求更加严格。作为民俗旅游团体的导游, 需要熟知当地的风土人情、地方掌故、风味特产、小吃名点, 还应当具备一定的民间文艺素养, 了解当地的神话、传说、典故、寓言、笑话、歌谣、谚语等, 尤其是了解和当地民俗事象有关的风俗传说故事、与旅游景点有关的地方风物传说。因此, 对旅游服务人员进行民俗学方面的培训, 介绍民俗学知识是非常必要的。

作为客方的旅游者, 他首先是被当地的民俗事象所吸引, 才会来到这里, 观赏当地的民俗风情。其次, 旅游者在参观游览过程中, 除看到的民俗事象外, 往往还想了解相关的民俗知识, 以丰富旅游的内容, 开阔自己的视野。对于前者, 吸引旅游者正是旅游宣传的主要内容;对于后者, 也是旅游宣传应该给予满足的。

作为中介体的民俗旅游设施, 必须展现地道的民俗特色, 使旅游者在其中能够享受到“身临其境”的乐趣。要想达到这个目的, 民俗旅游的设计者必须熟知当地民俗, 并且还要了解旅游者的欣赏口味。例如, 去察汗河国家森林公园, 骑马游览观赏杜鹃花, 在游哉悠哉中融入大自然。这些旅游设施的设置, 既考虑到交通民俗的特色, 又满足了旅游者观赏的要求。使广大来青游客能够很便捷、很舒适地进入较为分散的各民俗旅游区, 感受青海民俗旅游的独特魅力

为了配合民俗旅游的宣传, 可以组织有关专业人员, 编写通俗易懂的民俗书籍, 既介绍民俗旅游和民俗学的基本知识, 也介绍具体民俗事象的起源、发展和演变。这些书籍, 一方面为导游提供必备的民俗背景材料, 另一方面, 也可以直接提供给旅游者, 增加旅游者对当地民俗的了解, 提高游览的兴趣。

民俗旅游是一个基本设施、配套要求高、启动慢、大投入、大产出的产业。特别是在国民收入不是很富足的情况下, 在旅游产业还处于初级发展阶段的今天, 吃住行游购娱六要素中, 一般旅游产品多停留在前四个要素的消费上, 绝大多数景点只赚到门票的收入, 最初的投资迟迟不能收回;只有鼓励多种投资主体, 特别是利用现代化的融资手段, 大力启动民间投资, 积极引进外资, 逐步形成政府、社会、个人共同参与的多种经营方式, 多层次、多渠道、多体制办旅游, 才能推动民俗旅游大发展。

需要注意的是, 历史文化、民俗风情是一个民族生命力的继承与延续;每个民族的民俗风情、文化都需要发展, 只有在发展中才能更好地生存, 但在发展的进程中, 必须建立在适合于自身发展的基础上, 寻求自身文化发展的轨迹, 而不是对其他模式的照抄照搬。

摘要:民俗旅游是整个青海旅游的一个组成部分, 青海旅游存在的问题同时也制约着民俗旅游的发展, 解决这些问题, 需要在逐步完善环境问题的情况下, 科学地开发和利用青海民俗旅游资源, 完善并丰富民俗旅游区的内容, 延伸民俗旅游文化产业链, 同时做好青海民俗旅游的宣传工作。

关键词:青海民俗旅游,旅游资源,旅游规划

参考文献

[1]梁建峰:浅析民俗旅游资源的分类与区域比较[J].广西教育学院学报, 2003 (02)

[2]黄咏:浅析西部地区民族体育旅游的发展思路[A].布依学研究 (之八) ——贵州省布依学会布依文化与旅游专题研讨会论文集[C].2002

篇7:青海本教文化资源及其开发探析

【关键词】:风资源 风速 风功率密度 风能资源

【中图分类号】:TK0 【文献标识码】:A

1 青海省风能资源特点

1.1风向、风速

青海的主导风向,海西州大部分地方为偏西风,但冷湖、德令哈为偏东风,香日德、都兰为东南风;唐古拉山和玉树州以西风为主;果洛州风向最为复杂,玛多、久治多东北风,大武、班玛多偏北风,达日多西风,东北风也占很大比例;海北州的托勒西北风多,刚察北风为主,祁连多东南风;黄南州东北风多,泽库多西北风;海南南部西北风多,北部的共和以北风为主,江西沟受青海湖水体和山脉影响(山谷风与湖陆风叠加)以南风为主。

全省年平均风速在1.0~5.1m/s之间。风速最大的地区是柴达木盆地和唐古拉山,年均风速在4.0m/s以上。其中,芒崖达到5.1m/s,五道梁达到4.5m/s,祁连山区到青海湖之间风速一般在3~4m/s,泽库与循化超过3m/s,年平均风速最小的地区是玉树州所在地结古镇,只有1.1m/s。全省上半年风速大,下半年风速小,春季风速最大,在2~6m/s之间。

1.2风压

青海平均风速虽然不小,但由于海拔高,空气密度小,风能密度相对较小。全省风压在0.1~0.5 kN/m22之间,气象站风压最大的地方是冷湖,为0.48 kN/m2;次大区在柴达木盆地中部的诺木洪到黄河源头玛多之间,为0.35~0.44 kN/m2;唐古拉山与青海湖区及黄南州的河南县也是风压较大区,一般大于等于0.35 kN/m2,河南县达0.41 kN/m2。风压最小的地方是玉树州最南边的囊谦,仅0.10 kN/m2;青海湖以东和柴达木盆地格尔木至小灶火间、德令哈至乌兰间是三个风压相对的小值区,小于等于0.20 kN/m2,德令哈、乌兰、西宁、乐都、尖扎为0.13~0.14 kN/m2。

1.3大风、沙尘暴天气

青海省风速大于等于17m/s的大风出现频繁,大部门地区年大风日数都在50d以上,青藏高原上的大风日数远比同纬度其它地区多。其中,唐古拉山的平均大风日数达到120d以上,五道梁达136.3d,沱沱河达168.2d,芒崖达124.6d,柴达木盆地的冷湖及其以西与祁连山区至青海湖的大风日数都在50d以上,果洛州中部的大武至达日间年平均75d以上,达日达到81d。玉树州大风日数年不到40d。海北州东部、海东地区、黄南州泽库以北、海南州的贵德与贵南等地年均大风日数在30d以内,尖扎、民和只有4~5d。青海省五十年一遇的最大风速之超过30.0m/s的站点有7个,他们是沱沱河、五道梁、冷湖、诺木洪、江西沟、河南和察尔汗,五十年一遇最大风速值出现在沱沱河,为35.0m/s。

沙尘暴是由于强风将地面大量沙尘吹起使空气很浑浊,水平能见度小于1.0km的一种天气。统计1961~2000年青海的大风、沙尘暴日数表明:以刚察为中心的青海湖地区和青海西南部的五道梁、沱沱河为沙尘暴最高值,平均每年在13次以上,低值区在海东、黄南北部地区、祁连山区及玉树地区,平均每年在1次左右。近40年来青海大风日数呈减小趋势,使沙尘暴天气的出现次数也随之减少。

1.4风速的时间变化

1)风速日变化:风速具有明显的日变化规律,通常是午后大,午夜至清晨小。日最大风速多出现在15:00~17:00时,日最小风速在日出前后,这种规律晴天较阴天明显,但遇有强烈天气系统过境时,也常被扰乱和掩盖,而且各地不但最大风速和最小风速的出现时间不同,而且最大风速和最小风速之差也相差甚大。

2)风速年变化:形成风速年变化的因素比较复杂,年变化曲线表现的形式也不尽相同。青海省大部分地区的年最大风速出现在春季(3~5月),但盆地中部和玉树州西部等局部地区却出现在6月和2月,年最小风速,盆地、海北州、海南和黄南两州北部以及西宁地区出现在冬季(12~1月),其余地区出现在夏秋季。

3)风的阵列,近地面层的风一般都带有阵性。所谓阵性就是风向摇摆不定,风速时大时小的现象。由于风的阵性影响,风能自然也时起时伏,不断改变,而风力机的输出功率也必然忽大忽小地波动。风的阵性对风力机是不利因素。风的阵性也有其变化规律,在一日之中通常午后风阵性最大,一年之中夏季较为明显。

4)风速的年际变化,为了分析逐年之间风能资源的稳定性,还必须掌握风速年际之间的变化状况。

1.5风速的频率分布

为了全面反映风速的变化规律和准确地进行风能潜力计算,必须掌握风速频率分布的状况。

1.6风能资源的地理分布和时间分布

1)风能可用时间的地理分布和时间变化

a)风能可用时间的地理分布

青海省风能可用时间地理分布的特点是:西部多,东部少。青南高原中西部、柴达木盆地以及环湖地区,风能可用时间频率都在50%以上,全年时数超过4000h。如芒崖、五道梁和察尔汗风能可用时间频率在60%以上,时数分别达4820h、5213h和5380h。海东地区以及玉树和果洛两州南部少数谷地,风能可用时间频率小于30%,全年时数小于2500h,但这类地区面积很小,不足全省面积的10%。

b)风能可用时间的时间变化

风能可用时间也有明显的日变化和年变化规律。一日之中,午夜至凌晨风能可用时间少,午后至傍晚风能可用时间多。年变化以风能可用时间频率表示,频率最多的月份,冷湖、察尔汗和玛多出现在6~7月,五道梁出现在1月,其余地区均出现在3~5月,频率最少的月份,盆地西部、果洛州西部,黄南和海北两州以及环湖地区都出现在11~1月,其余地区出现在8~9月。对风能利用而言,以出现频率高、相对变化小对风能利用有利。

nlc202309042049

2) 年平均风功率密度的地理分布和时间变化

a)年平均风功率密度的地理分布

可用风能的地理分布与风速的地理分布相对应。风能储量最大的地区在柴达木盆地、青南高原西部和环湖地区,其中唐古拉山地区的沱沱河年平均风功率密度高达104.9 W/m2,五道梁达95.6 W/m2;柴达木盆地的冷湖、察尔汗、芒崖的整体年平均风功率密度均在80.0 W/m2以上;青海湖西南部的茶卡、江西沟在65.0 W/m2左右。风能储量最小地区在海东地区以及玉树和果洛两州的东南河谷地带,可用风功率密度小于30.0 W/m2。

b)年平均风功率密度的时间变化

风能的时间变化主要是由风速的时间变化决定的。虽然空气密度的改变也会影响风能值,但就一地而言,空气密度的变化很小,其量级变化较小,对风能的影响很小。

青海省风能的日变化,年变化都比较明显,其变化趋势与风速变化趋势相一致。风能在一日中,是午后至傍晚大,午夜至清晨小。一年中风能最大的季节,盆地中部是6~7月,其余地区是2~5月,风能最小季节,除盆地中部,海南北部和西宁市出现在11~1月外,其余地区都在7~9月。从风能密度日变和年变曲线来看,各地的振幅和位相都相差甚多。从风能利用来看,平均风能愈大,变幅愈小愈有利。

c)风能方向频率分布

青海省风能方向频率比较集中,主要集中在西风偏北方向上,其他方向上的频率相对较小。如芒崖站WNW、NW、NNW三个方向上的频率之和高达80.0%;沱沱河站WSW、W、WNW三个方向上频率之和达73.8%,W一个方向上的风能频率就达41.4%。可见青海省主要风能区的风能主要来自于西北方向。

2 风能资源

2.1 海拔高度对风能的影响

在分析研究风能能资源的潜力和特征时,国内外都采用“风能密度”这个指标值。风能密度,是指在单位时间内,通过单位截面积的空气流(风)所具有的动能。它的单位是W/m2。这里需要指出,高海拔地区空气密度小,由于空气密度随海拔高度增高而减少,在同样风速条件下产生的风能密度较低海拔地区小。高海拔对风能资源具有负面影响。

2.2 风能资源储量及分布

青海省评价区域总面积为:72.23万km2。青海省境内风能估算总储量为:40202.43万kW。

1)年平均风功率密度小于50 W/m2区域面积(估算)为38.67万km2,主要分布在青海省唐古拉山以东大部分地区,占全省总面积的53.5%,风能储量约为11605.73万kW。

2)年平均风功率密度在50~100 W/m2区域面积(估算)为23.53万km2,包括青海东部的循化、青海湖西北部的江西沟、茶卡、柴达木盆地的察尔汗、诺木洪以及唐古拉山以西除沱沱河以外的地区,占全省总面积的32.6%,风能储量约为17313.07万kW。

3)年平均风功率密度在100~150 W/m2区域面积(估算)为10.03万km2,位于沱沱河为代表的唐古拉山南部地区,占全省总面积的13.9%,风能储量约为11283.63万kW。

青海省大部分区域属于风能可利用区,本区包括柴达木盆地大部、玉树州西部青藏公路以及青藏公路以东的高平原和山区部分、环青海湖地区。年平均风功率密度多在50~100 W/m2,全年风能可用时间3500~5000h,出现频率50~70%。据资料分析和实地考察,该区域中青南高原西部的五道梁、沱沱河;柴达木盆地西部的芒崖、冷湖和大柴旦北部;茶卡以西至橡皮山一带;青海湖以东至日月山资源最为丰富。

2.3风能资源技术可开发量

风能资源技术可开发量为年平均风能密度在150 W/m2及以上的区域内的风能资源储量值与系数0.785的乘积。根据实地考察的结果,青海省柴达木盆地的芒崖、大柴旦、茶卡、青南高原的五道梁和沱沱河地区,以及青海湖东部至日月山地区存在很高的风能储量,但缺乏反映这些地区的风能储量的气象资料,且进行全面的调查又不现实,因此勇气象台站的资料无法真实反映青海省的风资源状况。因此,以年平均风功率密度在100~150 W/m2区域面积(估算)为10.03万km2的十分之一进行估算,初步估算:青海省总的风能资源技术可开发量约为1128.363万kW。

3 青海省各规划风电场综述

青海省规划风电场主要分布在风能资源丰富、联网及运输施工等综合条件良好的海西州、海南州、海北州、黄南州、玉树州等地,其中海西州21个、海南州4个、海北州2个、黄南州1个、玉树州1个,共29个。

1)青海湖风电场,位于海南州共和县倒淌河镇境内,场址中心地理坐标为东经101°00′、北纬36°25′,海拔3317m。装机容量为30万kW。国道G109从风电场中经过,交通运输便利:场址附近有330kV湟源变、110kV共和变。风电场区域规划用地为牧草地,场址处地势平坦,地址条件良好,便于施工。

2)过马营风电场,位于海南州贵德县过马营镇境内,场址中心地理坐标为东经101°06′、北纬35°46′,海拔3010m。装机容量为15万kW。省道S101从风电场中经过,交通运输便利:场址附近有110kV贵德变、110kV贵南变。风电场区域规划用地为牧草地,场址处地势平坦,地址条件良好,便于施工。

3)海晏尕海风电场,位于海北州海晏县境内,场址中心地理坐标为东经100°42′、北纬36°54′,海拔3260m。装机容量为30万kW。省道S315从风电场中经过,交通运输便利:场址附近有110kV金滩变、110kV银滩变。风电场区域规划用地为牧草地,场址处地势平坦,地址条件良好,便于施工。

4)泽库风电场,位于黄南州泽库县泽曲镇境内,场址中心地理坐标为东经101°28′、北纬35°04′,海拔3718m。装机容量为20万kW。省道S101和S203两条公路途经场址,交通非常便利。场址附近有110kV泽库变。风电场区域规划用地为牧草地,场址处地势平坦,地址条件良好,便于施工。

nlc202309042049

5)德令哈戈壁风电场,位于海西州德令哈市戈壁乡境内,场址中心地理坐标为东经97°06′、北纬37°21′,海拔2906m。装机容量为20万kW。青藏铁路、青新公路途经场址,交通非常便利。场址附近有110kV德令哈变。风电场区域规划用地为牧草地,场址处地势平坦,地址条件良好,便于施工。

6)冷湖丁字口风电场,位于海西州冷湖行委境内,场址中心地理坐标为东经93°33′、北纬38°55′,海拔2900m。装机容量为30万kW。境内有当芒二级油路(S305)、冷大公路(冷湖至大风山)、茶冷公路(茶冷口至冷湖)三条公路途经场址,交通非常便利。该地区现为孤立电网供电区,规划2015年后电网将延伸至该地区。风电场规划用地为未利用土地,周围空旷,地势平坦,无障碍物,地质条件良好,便于施工。

7)冷湖大盐滩风电场,位于海西州冷湖行委境内,场址中心地理坐标为东经93°10′、北纬38°37′,海拔2740m。装机容量为60万kW。境内有当芒二级油路(S305)通过场址,交通非常便利。该地区现为孤立电网供电区,规划2015年后电网将延伸至该地区。风电场规划用地为未利用土地,周围空旷,地势平坦,无障碍物,地质条件良好,便于施工。

8)芒崖风电场,位于海西州芒崖行委境内,场址中心地理坐标为东经90°26′、北纬38°20′,海拔2980m。装机容量为60万kW。G315国道从风电场经过,交通运输便利。该地区现为孤立电网供电区,规划2015年后电网将延伸至该地区。风电场规划用地为未利用土地,周围空旷,地势平坦,无障碍物,地质条件良好,便于施工。

9)锡铁山风电场,位于海西州大柴旦行委境内,场址中心地理坐标为东经95°30′、北纬37°18′,海拔3020m。装机容量为60万kW。国道G215、青藏铁路途经风电场,交通运输便利。场址附近有110kV变电站两座。风电场规划用地为未利用土地,周围空旷,地势平坦,无障碍物,地质条件良好,便于施工。

10)茶卡风电场,位于海西州乌兰县茶卡镇境内,场址中心地理坐标为东经99°24′、北纬36°40′,海拔3210m。装机容量为40万kW。国道G109从场址旁通过,交通运输便利。场址附近有330kV乌兰变,110kV都兰变、北庄变。风电场区域规划用地为牧草地,场址处地势平坦,地址条件良好,便于施工。

11)五道梁风电场,位于玉树州曲麻莱县境内,场址中心地理坐标为东经93°10′、北纬35°16′,海拔4622m。装机容量为25万kW。国道G109从场址旁通过,交通运输便利。场址附近有110kV五道梁变。风电场规划用地为未利用土地,周围空旷,地势平坦,无障碍物,地质条件良好,便于施工。

12)格尔木风电场,位于格尔木市境内,场址中心地理坐标为东经94°47′、北纬36°15′,海拔3000m。装机容量为60万kW。青藏铁路、国道G109、G215均可到达格尔木,交通运输便利。场址附近有750kV柴达木变一座、±400kV直流环流站一座,多座330kV、110kV变电站。风电场规划用地为未利用土地,周围空旷,地势平坦,无障碍物,地质条件良好,便于施工。

13)黄瓜梁风电场,位于芒崖行政区境内,场址中心地理坐标为东经91°4′、北纬38°05′,海拔2690m。装机容量为60万kW。国道G315线可到达场址,交通运输便利。2015年将新建330kV花土沟变一座。风电场规划用地为未利用土地,周围空旷,地势平坦,无障碍物,地质条件良好,便于施工。

14)鱼卡风电场,位于大柴旦行委鱼卡乡境内,场址中心地理坐标为东经94°60′、北纬38°03′,海拔3203m。装机容量为15万kW。国道G315和G215公路途经场址,交通运输便利。场址附近有110kV红山变。风电场规划用地为部分牧草地,部分为未利用土地,周围空旷,地势平坦,无障碍物,地质条件良好,便于施工。

15)黄沙头风电场,位于贵南县南部,场址中心地理坐标为东经101°05′、北纬35°30′,海拔3350m。装机容量为25万kW。省道S101从风电场经过。场址附近有110kV贵南变。风电场规划用地为广阔的山涧草滩地,地势平坦,无障碍物,地质条件良好,便于施工。

16)塔拉风电场,位于共和县境内,场址中心地理坐标为东经100°49′、北纬36°03′,海拔3010m。装机容量为60万kW。场址位于国道G214旁。场址附近有110kV共和变、110kV龙羊峡变。风电场规划区域地势平坦,无障碍物,地质条件良好,便于施工。

17)东大滩风电场,位于海晏县境内,场址中心地理坐标为东经101°03′、北纬36°56′,海拔3110m。装机容量为20万kW。省道S315从风电场边经过交通运输条件便利。场址附近有110kV银滩变。风电场规划用地为牧草地,场地势比较平坦,无大的障碍物,地质条件良好,便于施工。

18)德令哈尕海风电场,位于海西州德令哈市境内,场址中心地理坐标为东经97°23′、北纬37°07′,海拔2906m。装机容量为25万kW。青藏铁路、青新公路途经场址。场址附近有110kV德令哈变。风电场规划用地为牧草地,场地势比较平坦,无大的障碍物,地质条件良好,便于施工。

19)茶冷口风电场,位于冷湖行委境内,场址中心地理坐标为东经93°28′、北纬38°27′,海拔2754m。装机容量为20万kW。境内有省道S305通过场址,交通非常便利。该地区现为孤立电网供电区域,规划2015年后电网将延伸至该地区。风电场规划用地为未利用土地,周围空旷,地势平坦,无障碍物,地质条件良好,便于施工。

20)一里坪风电场,位于海西州冷湖行委境内,场址中心地理坐标为东经93°36′、北纬37°52′,海拔2752m。装机容量为30万kW。境内有当芒二级公路(S305)、冷大公路(冷湖至大风山)、茶冷公路(茶冷口至冷湖)三条公路途经此地,交通十分便利。场址附近有330kV西台变。风电场规划用地为未利用土地,周围空旷,地势平坦,无障碍物,地质条件良好,便于施工。

nlc202309042049

21)俄博梁风电场,位于冷湖行委境内,场址中心地理坐标为东经92°57′、北纬38°31′,海拔2694m。装机容量为25万kW。境内有省道S305通过场址,交通非常便利。该地区现为孤立电网供电区域,规划2015年后电网将延伸至该地区。风电场规划用地为未利用土地,周围空旷,地势平坦,无障碍物,地质条件良好,便于施工。

22)大乌斯风电场,位于芒崖行委境内,场址中心地理坐标为东经91°13′、北纬37°58′,海拔2946m。装机容量为30万kW。国道G315线可到达场址,交通非常便利。场址附近有330kV花土沟变。风电场规划用地为未利用土地,周围空旷,地势平坦,无障碍物,地质条件良好,便于施工。

23)里沟风电场,位于芒崖行委境内,场址中心地理坐标为东经92°19′、北纬38°03′,海拔2711m。装机容量为20万kW。国道G315、省道S305线可到达场址,交通非常便利。场址附近有330kV花土沟变。风电场规划用地为未利用土地,周围空旷,地势平坦,无障碍物,地质条件良好,便于施工。

24)花海子风电场,位于大柴旦行委境内,场址中心地理坐标为东经94°21′、北纬38°47′,海拔2893m。装机容量为30万kW。国道G315、G215线可到达场址,交通非常便利。场址附近有110kV红山变。风电场规划用地为未利用土地,周围空旷,地势平坦,无障碍物,地质条件良好,便于施工。

25)南八仙风电场,位于海西州大柴旦行委境内,场址中心地理坐标为东经94°08′、北纬38°00′,海拔2747m。装机容量为25万kW。国道G315、G215途经风电场,交通非常便利。场址附近有110kV变电所两座。风电场规划用地为未利用土地,周围空旷,地势平坦,无障碍物,地质条件良好,便于施工。

26)大格勒风电场,位于格尔木市境内,场址中心地理坐标为东经95°36′、北纬36°22′,海拔2820m。装机容量为30万kW。青藏铁路、国道G109、G215均可到达格尔木。场址附近有750kV柴达木变一座、±400kV直流环流站一座,多座330kV、110kV变电站。风电场规划用地为未利用土地,周围空旷,地势平坦,无障碍物,地质条件良好,便于施工。

27)小灶火风电场,位于格尔木市境内,场址中心地理坐标为东经94°07′、北纬36°34′,海拔2784m。装机容量为30万kW。青藏铁路、国道G109、G215均可到达格尔木。场址附近有750kV柴达木变一座、±400kV直流环流站一座,多座330kV、110kV变电站。风电场规划用地为未利用土地,周围空旷,地势平坦,无障碍物,地质条件良好,便于施工。

28)诺木洪风电场,位于都兰县境内,场址中心地理坐标为东经96°23′、北纬36°22′,海拔2848m。装机容量为50万kW。青藏铁路、国道G109均穿过该场址。场址附近有110kV变电所两座。风电场规划用地为未利用土地,周围空旷,地势平坦,无障碍物,地质条件良好,便于施工。

29)快尔玛风电场,位于天俊县境内,场址中心地理坐标为东经98°57′、北纬37°20′,海拔3445m。装机容量为50万kW。国道G315通过该场址。场址附近有110kV变电所一座。风电场规划用地为未利用土地,周围空旷,地势平坦,无障碍物,地质条件良好,便于施工。

青海省风能资源虽较丰富,但目前开发利用率却很低。截至2011年5月份,青海省现正在建设风电场7座,总计容量约60MW。

上一篇:2016年国考广西职位表下一篇:飞翔,是什么?作文800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