女儿节

2024-06-25

女儿节(精选8篇)

篇1:女儿节

好女儿令/好女儿,好女儿令/好女儿欧阳修,好女儿令/好女儿的意思,好女儿令/好女儿赏析 -诗词大全

好女儿令/好女儿

作者:欧阳修朝代:宋体裁:词 眼细眉长。宫样梳妆。鞋儿走向花下立著。一身绣出,两同心字,浅浅金黄。早是肌肤轻渺,抱著了、暖仍香。姿姿媚媚端正好,怎教人别後,从头仔细,断得思量。

篇2:女儿节

郑氏十七房举办传统“女儿节”

本报讯(记者盛柏臻 通讯员徐冠希)汉服着身、缓步轻盈、插簪入髻、行礼作揖„„4月14日下午,宁波汉服第二届中国·宁波“三月三女儿节”笄礼仪式在传统明清古建筑景区郑氏十七房举行。在悠扬的古乐声中,6位身穿汉服的女孩直身正坐,听诵行揖。来自宁波汉服协会的百余名汉文化传承志愿者通过举办“笄礼”的方式,让现场观众感受到传统文化的独特魅力。

“笄礼开始,请笄者入场。”6位身着粉色汉服的少女从更衣的东房中迎出。在“赞礼”的主持下,“执事”为女孩们打开头发,将两侧分梳发髻拆开,改为集中抓梳在头顶的一只发髻,余下长发则扎起来垂在腰间。随后“主宾”拿起托盘上的一只只发钗,为女孩们插在头上,接着,女孩们又换上了“深衣”。经过一番打扮,6名女孩都增添了几分青春成熟之美。

“笄礼是中国古代汉族女子的成人礼,是女性一生中最重要的礼节之一,可与婚礼并重。”景区管委会副主任李启鑫说,主角少女称为“笄者”;仪式的司仪称为“赞礼”;引领笄者父母、正宾、笄者入位者称为赞者;为笄者梳头盘髻的年长女子称为“主宾”。正宾为笄者梳头加笄后,笄者更换素衣襦裙,这一仪程被称为“初加”。笄者向父母行礼后,赞者为笄者除去发笄,笄者更换曲裾深衣,正宾为笄者簪上发钗,这就完成了“二加”。笄者向正宾行礼后,再更换大袖长裙礼服,将发钗更换为钗冠,称为“三加”。

“没想到古人成人这么讲究!”观礼者们发出阵阵感叹,许多年轻女孩对漂亮的汉服称赞不已,并对传统笄礼产生了浓厚兴趣。

担任此次活动“正宾”的鲍佳静告诉记者,“三加”中,采衣色泽纯丽,象征着女童的天真烂漫;色浅而素雅的襦裙,象征着豆蔻少女的纯真;端庄的深衣(曲裾),象征着花季少女的明丽;最后是隆重的大袖礼衣,反映了汉族女子雍容典雅的审美取向。

经过“三拜”、“聆训”等环节后,持续了两个多小时的仪式结束。“国学素养是通过礼仪表达的,从传统文化中我学到了处事的态度。”宁波汉文化传承志愿者吴越子今年20岁,刚刚完成自己的成人仪式,她告诉记者,传统文化看似高深枯燥,其实门槛并不高,完全可以融入生活的各个方面。

“萨瓦迪卡”一群身着汉服的青年用泰语在向大家问候。与去年不同的是,在今天的仪式上还出现了9位泰国华裔的身影,“汉服很漂亮,真想不到在宁波有机会参加这样的节日。”领队王惠贞告诉记者,在泰国很多传统文化已经断层,中国文化一直深深地吸引着他们,每年暑假他们都会来中国文化寻根。仪式结束后,9位泰国华裔也换上汉装,好好的感受了一把中国传统文化。

篇3:还我女儿本色

婕:也许我平时喜欢和男孩在一起玩吧。

我:那为什么你平时更喜欢和男生一起而不是女生呢?

婕:哎呀,其实干吗要分什么男生女生呢?反正我喜欢男生的聪明豪爽和见多识广,讨厌女生的小心眼和虚伪做作。

我:你的意思是你更接受和喜欢男孩子的性格,是吗?

婕:是的。我平时不喜欢与女生一起活动,常和男生一起踢球或讨论感兴趣的话题,然后别人就开始议论我。

我:是这样。我听说你挺喜欢画画的,是吗?能随便画个人给我看看吗?除了机器人,什么模样的都行。

婕欣然答应,并且很快画了一个气宇轩昂、和她自己颇为神似的男孩形象。

我:很帅哦!这是谁?

婕:不知道, 瞎画的。

我:呵呵,从心理学上分析,你画的很可能是心目中的自己呢。

婕:可能吧,我一直希望自己要是有这么帅就好了!

(有些青少年在成长过程中会出现这种性角色认同障碍,即性别意识的颠倒或错位。他们具有异性的气质和行为,并在穿衣打扮和心理偏好等方面都模仿异性或以异性自居。)

我:能和我说说你的成长经历吗?

婕:我从小由爷爷奶奶带大,爷爷一直告诫我要争气,长大后要有大出息。他们从小就特喜欢我,对别人介绍我都是“这是我孙子!”也许就是因为爷爷的三个儿子都没生下孙子,于是奶奶将最小的我从小当成男孩子抚养,并把希望放在我身上了。

我:那么你对自己是女孩这一事实有什么想法?

婕:命里注定的呗,倒霉透了!

我:我听出你好像很无奈。能再说说你父母吗?

婕:我妈自办一个厂,办得不错。我爸没工作,就在我妈厂里打工。我家都是我妈说了算,我很崇拜她,她很能干!

我:你爸呢?

婕:他?说实话他没什么本事,和我妈没法比,所以在家里不太说话,没发言权。

(儿童期不当的教养方式和成长过程中缺乏应有的“性角色”榜样,都会使人性心理发育受到挫折,导致性别认同混乱。)

我:真的如你所说,女孩没有可取之处?你会不会对女性有偏见?

婕:我想不是我有偏见,我周围的几个女孩都是那样,小心眼得很,一点也不夸张。

我:我相信你的感觉。但不能把你看到的个别女孩的缺点泛化成所有女生的缺点,对吗?每种性别中都有优秀的和较差的,全在于自身的努力,男孩和女孩都各有优缺点,你认为呢?

婕:嗯,就算你说得对,但是我也有权利选择自己的生活方式,对吧?

我:这可能不是生活方式的问题,而是性别取向的问题了,或许不能那么乐观呢。你现在的这种心理不仅目前会影响自己的正常交往和生活,受人嘲讽非议,将来可能还会严重影响婚姻家庭。

婕:老师,没您说的那么严重吧?

我:我可不是危言耸听。我看过也接触过不少这样的例子,要不我给你拿一些有关的杂志,你自己回去先看看,等你看完了,我们再约时间谈。到时请你告诉我你看后的感觉,可以吗?

我给婕找来几本杂志上的一些相关案例,和她预约了第二次见面的时间,她回去了。

一星期后再见时,婕改穿了中性而不是男性服装,脸上的神情比第一次变得严肃而深沉了。

婕:我仔细看了,这些天也认真想了,现在真有些害怕。杂志上说,在舆论的压力下,患者往往表现为行为退缩、心理自卑。我的确就是这样!别人看我大大咧咧,其实我是装的,这一年来我压力很大。

我:你的领悟力真好。你能正视发生在自己身上的事了。

婕:我严重吗?您说我该怎么办?

我:你放心,只要想改变,问题都是可以解决的!我们一起来想想可以采取哪些措施去改善。对此你有什么想法吗?

婕:我应该多与周围的女生交往,而且要有意识地多观察和熟悉女生感兴趣的事,而不是足球等体育赛事。可她们现在都故意疏远我,不愿意理我,怎么办?

我:我想你能不能更主动点,毕竟以前是你从心理上先排斥她们的。还有,你看看(我指着她画的“英俊男”)现在的“你”洒脱豪放,你觉得在形象上需要做什么改变吗?

婕:(思考好一会)可以把头发留长些,牛仔衣换成T恤吧。

我:其实我看到你今天穿着的变化了!如果试着穿一些更女性化的衣服,可能会有另一种美。

婕:(不好意思地)可能不习惯。

我:慢慢尝试吧。还有,走路站立,坐姿及手势,可能都要有所改变;讲话措词和腔调,也可以更文雅些……

婕:(不好意思地)嗯。

我:其实,如果你真的能体会到女生的优点,如女生对他人的体贴、同情、细心、文雅等特质,你就会真切感受到作为女生的魅力并深深喜爱这个角色了……

婕:我明白了,老师,谢谢!我会再来看您的!

最后,我送了婕两盒抒情柔缓的古筝和琵琶独奏的轻音乐,音乐陶冶对改变男性化气质、平和性情也很有好处。

(多和同性交往,在交往中注意多模仿同性的言谈举止,尽量使自己的言行和同性相符,可以逐步修正个性,形成正确的性别确认。)

篇4:日本女儿节偶人

中国古代有五个节日:人日(1月7日)、上巳(3月3日)、端午(5月5日)、七夕(7月7日)、重阳(9月9日)。这五个节日在平安时期(794-1185年)传入日本,被称为“五節句”,其中农历3月3日的上巳节演变成了“桃花节”,“桃花节”又变成了现在的女儿节。所以在节日的日期上,上巳节和女儿节是一致的。但是女儿节的3月3日是公历的日期,这是因为在明治5年(1873年)日本改用公历,出现了“现在阳历的传统节日日期,都是套用阴历日期确定下来的”的现象。

在女儿节这个特殊的节日里,有女孩子的家里都要摆放一个标志性的东西,那就是为女儿节特制的偶人。这个偶人是女孩子的守护神,帮她消灾解难,保她一生平安。

女儿节偶人是在女儿节的演变过程中出现的。在女儿节的时候,家里除了要摆上桃花以外,还要摆放偶人。桃花是用来驱邪的。这个风俗也是受到了中国“桃”文化的影响。桃树是中国土生土长的、具有神性的树。桃枝和桃树在中国古代都是用来斩妖除邪的利器,所以古时人们用桃符来避鬼。“桃”的避邪文化传到日本,古时的女儿节是农历,刚好是桃花盛开的季节,所以就用摆设桃花来祈求女儿的平安。

平安时期的皇宫中,贵族女孩子中间开始流行一种给纸人换衣服的游戏,同时三月的上巳那天在河边沐浴驱邪的风俗仍然保留着。后来给纸人换衣服的游戏和沐浴避邪的方式融合到了一起,人们把纸人放到河里冲走,纸人承载着自己的厄运一起漂向远方,这在平安时期的文学作品《源氏物语》中已有记载。漂走的偶人成为了女儿节偶人的前身。这也是女儿节和上巳节的偶人驱邪古俗的结合。到了江户时期,形成了偶人的贵族化。据说德川家康为女儿兴子所制作的偶人成为了女儿节史上的第一个女儿节偶人。

到了室町时代(1336-1573年),女儿节正式被定于3月3日,原来简单的纸偶人也变成了豪华的公主偶人,装饰在皇宫中,并进行盛大的庆祝仪式。这种以摆放偶人来庆祝的方式从皇宫中流传到武士阶层,后来又扩展到了富裕的商人家庭。当时的豪华偶人成为了当今女儿节偶人的雏形。在江户时代还出现了非常有艺术价值的偶人。

女儿节偶人不仅仅是外表豪华,对于偶人的具体含义和摆放位置也非常讲究。偶人要摆放在专门的偶人架上面。偶人架的层数也是有讲究的,必须是单数。传统的偶人架为7层,偶人15个。除此之外还有3层和1层的,偶人分别为5个和2个。偶人具体包括:天皇、皇后;三宫女;五人乐师;左大臣、右大臣;三侍从。摆放顺序如下图:

这里最后两层是用来摆放一些女孩子用的小道具(如梳妆台、镜子等)和避邪的桃花,以此来明确女儿节的色彩。此外还有一些小点心,女儿节那天邀请附近的小朋友来玩,坐在偶人架前面边玩边吃点心。

由于住房的空间狭小和偶人的价格不菲,所以出现了只有顶层的天皇和皇后的一层偶人。其次就是相对较贵的三层偶人,包括了天皇、皇后;服侍天皇和皇后的宫女。宫女手中有的拿着扇子,有的拿着酒壶;然后就是为天皇和皇后提供娱乐的5名乐师,他们手里拿着日本的古乐器:太鼓、笛子、大皮、谣和小鼓。最传统的就是如图所示的七层偶人。

偶人从顶层开始的摆放顺序都是固定的,只有第一层的天皇和皇后的左右位置发生过变化。最开始,天皇在左,他的右手边为皇后。这个顺序主要是受到了中国的影响。《论语·雍也》开头一句便是“子曰:雍也,可使南面。” 杨伯峻教授认为这一句话主要是指明了当时座位所表示的尊卑关系。“古时以坐北朝南为尊位。天子、诸侯、卿大夫等听政时都南面而坐。因此,南面代指人君之位。”然后坐北朝南时,日出的方向为上座,即东方,也就是左手边;反之日落方向的西方为下座,即右手边。所以最早天皇和皇后的座位也是按照这种思想来安排的。

篇5:三月三 女儿节

三月三 女儿节

◎ 何 微 三月三,是日本传统的“女儿节”,日本的各大商场、超市早在二月十四日情人节后就收起所有情人节主题的商品,开始出售女儿节的商品。充满日本传统风格的人形玩偶价格不菲,弥漫着春天气息的彩色糕点琳琅满目。日语为“雏祭”,又称“桃花节”、“女孩节”的三月三,是日本家庭祝愿女孩子将来幸福的传统节日。日本的儿童节分为三月三的女孩节和五月五的男孩节,日本的儿童节都是以家庭为单位庆祝的,学校并不为孩子们举行庆祝活动。三月三女儿节在日本已有六百多年的历史,日本女儿节缘起中国传统的“上巳节”,在古代中国,“上巳”是指阴历三月的第一个巳日,因为三月初三多逢上已,所以三月三逐渐地就成了“上巳节”的代名词,这一天古代中国百姓官民都会来到河边,用水洗濯身体,意为洗去一冬的疲惫和尘土,以洁净的姿态迎接春天的到来。这个传统风俗流传到日本以后,在江户时期,幕府正式将每年的三月三日定为“女儿节”,日本民间在这一天都会举行盛大的庆典,祈愿家中的女儿健康成长。日本百姓在这一天,用家里的纸做成人形,表示将自己身体的不适转移到纸人身上,将纸人放入河水中流走,意味着病痛随着流水而去,这也逐渐成为日本“女儿节”最早的一种民间习俗。日本明治维新之后不再使用阴历,因此也将所有的传统节日改为阳历,“女儿节”也就改为每年阳历的三月三日。但在日本的有些地方,如今仍保持着在三月三当天把各式各样的人形纸娃娃放入河水中随水漂流,以祈求健康平安的传统。在三月三,华丽的人偶阵是女儿节里的重头戏,有女儿的日本家庭都会在家中摆放出做工精湛、造型华美的传统宫装人偶,以祝福女孩幸福平安,健康成长。“桃花”作为应季装饰点缀其中,这一天,女孩们要喝糯米酿成的甜酒,身着艳丽的和服在桃花树下赏花。女儿节人偶的摆放时间非常讲究,日本各大小商场和家庭通常在女儿节前一个月内择吉日开始准备,人偶阵大约摆饰一个月后,一过三月三就要赶紧小心翼翼地收存起来,等第二年的三月三日再拿出来重新摆饰。据传说延期收纳将会影响到女孩子的婚期,让女孩子将来很难嫁出去。在日本家庭,人偶的规格往往可以判断出这个家庭的富庶程度和社会地位,同时它也是日本经济发展的真实反映。如果祖辈是声名显赫的世家,家中摆放的人偶甚至有几百年的历史,可列为国家指定的特别文物。所以在日本,看一个家庭富裕与否,女孩节看其家中人偶的数量和规模,男孩节看其家户外悬挂的鲤鱼旗数量和规模,是一个具有日本独有特征的判断依据。日本的料理以优雅精致闻名于世,而其另一特征是“旬之味”,即应季节和节日而产生的特殊时节的料理食物。“蛤蜊”是女儿节必备的应节料理,因为蛤蜊的贝壳是两片紧密贴在一起的,被称为“合贝”,而两片不同的贝壳是无法紧密地吻合在一起的,父母以此来祈愿女孩子长大后能找到真正属于自己的另一半,同时这也象征着女孩子对于爱情的忠诚和专一。女儿节摆放在家里的应节点心糖果色彩缤纷,主要是以粉红、粉白、粉绿三种颜色为主色调,温暖可爱又甜蜜。而这三种颜色分别代表三个含义:红色代表祛病除痛,也指春季春暖花开;白色代表一年之元气,意喻着冬季过去白雪消融;绿色代表驱邪化凶,也表示在万物苏醒的春天,大地回春欣欣生长之意。亦被称为“桃花节”的女儿节,桃花和桃子自然也是不可或缺的,由于女儿节起源于中国,“桃”在汉语里谐音“逃”,有逃离病痛灾难之意。在日文中“桃”与“百”的发音相同,所以,“桃”这个字,除了有远离灾难,驱邪镇恶的意思以外,还含有“长命百岁”的祝愿之意。说起来“女儿节”是中国文化在日本的延伸和发展。三月正是日本满山桃花盛开的时期,明媚的桃花春色也为“女儿节”增添了独有的妩媚色彩。

篇6:女儿节

好女儿

作者:晏几道  朝代:北宋 酌酒殷勤,尽更留春。

忍无情、便赋馀花落。

待花前细把、―春心事,

问个人人。

莫似花开还谢,愿芳意、且长新。

倚娇红、待得欢期定,

向水沉烟底,金莲影下,

睡过佳辰。

篇7:日本女儿节是哪一天

日本女儿节又叫“上巳”或“桃节”。在日本历史上的室町时代,有用纸做成人偶抚摩身体后将偶人投入河海的习俗。人们认为,随水流漂走的人偶会带走疾病和灾祸。随着这种活动在民间的逐渐流传,到了江户时代,幕府将每年的3月3日正式定为女儿节。每年女儿节前约半个月到节日当天,日本民间都举行盛大庆典,祈愿女孩健康成长并获得幸福。

日本女儿节。每逢此时,有女孩的人家都会摆出做工精湛、造型华美的宫装人偶来祝福女孩幸福平安,健康成长。 女儿节在日本有着悠久的历史,它在日语里的被称作“雏祭”。又因为旧历3月3日是桃花盛开的时节,因此又有“桃花节”的叫法。很多日本人认为,女儿节源自中国,在融合了日本本土文化之后才形成了节日。

据日本史料记载,在8世纪的平安时代,京都(当时日本的中心)的上流宫廷贵族女子间已经盛行在人偶身上换穿衣服的游戏,后来又出现了向河水中投放人偶以求吉祥的习俗。到了江户时期,幕府正式将每年的3月3日定为女儿节,每到这一天,日本民间都会举行盛大的庆典,祈愿女孩们健康成长。

摆放人偶是女儿节的最大特征,这些身穿锦衣的宫装人偶以精美华丽和做工细腻着称。女儿节人偶的摆放非常讲究,在特制的雏坛上,一般为3层、5层和7层等奇数排列。

一个标准的人偶雏坛 日本女儿节的顶层为“天子与太后”,以下各层可根据需要配以三女官、负责奏乐的五雏童、侍从以及听差等。在摆放人偶的同时,还要辅以“桃花、灯笼、梳妆台、日用品”等装饰,一些地方的习惯中还会放上白酒和菱饼等食品。 在女儿节摆放的人偶很多是长辈赠送的,在过去,它甚至成为女性出嫁时重要的嫁妆。

外公外婆通常会事先准备好红包,让年轻夫妇们按照自己的意愿选购人偶。女儿节的人偶一般在3月3日之前数日开始摆放,结束后则要及时收藏起来留待来年再用。据说,一旦人偶摆放时间过长,将会影响女儿的婚嫁。 从女儿节的人偶规格往往可以判断出某个家庭的富庶程度和社会地位,同时它也是日本经济发展的真实反映。

上世纪七八十年代,日本经济高速发展时,人偶的摆放数量和奢华程度都达到顶峰。如果祖先是声名显赫的世家,家中摆放的人偶甚至有几百年的历史,可列为国家指定的特别文物。

篇8:感谢女儿

当你发出第一声震天动地的啼哭, 手术切口的阵阵疼痛已被妈妈抛至九霄云外, 只有一件事令我牵肠挂肚:你健康吗?漂亮吗?终于护士将你抱过来让你与我脸贴脸。好柔软的皮肤!从此我的生命将为另一个生命而存在, 这世上没有人再能取代我在你生命成长过程中的位置了。第一次觉得自己如此重要无可替代。

谢谢你!因为你, 妈妈对生存的意义有了新的认识。也许妈妈对于这个世界来说是微不足道无足轻重的, 但对于现在的你而言, 妈妈就是你的整个世界, 而你何尝又不是妈妈的整个世界?

你总在睡梦中甜甜的咧嘴而笑。外婆说那是送子娘娘来看望你了。心中不免疑惑:你笑得如此频繁, 送子娘娘是不是对你格外厚爱, 看望你的次数要比别的孩子多?书上的解释太令人失望:新生儿因大脑发育未成熟而产生的无意识的笑。妈妈更愿你只是梦笑, 因梦而笑。

你常常在大口的吞咽乳汁后, 翘起嘴角久久的微笑, 而后继续用力地吸吮。极度疲倦之余能够这么近距离地看你可爱满足的小模样, 妈妈的疲惫全一扫而空。小人儿这么小就知道用笑来安慰感激妈妈了。

你的眼睛如此清澈明亮, 看不到一丝杂质, 如同你的心灵:纯净、一尘不染。真的不忍心去拒绝你眼里的要求:爱爱我吧!抱抱我吧!陪陪我吧!不要丢下我一个。泪汪汪的眼睛、挥动着的渴望的双手、饥饿时左拱右舔的小嘴, 我想任何母亲都无法拒绝对你的疼爱与呵护。母爱不仅仅是出自本能, 而也应同时来自于人性对弱小无助的一种回应。谢谢你, 孩子, 是你让妈妈明白了这一点。

每一个孩子都是天使。她们的心灵是世界上最洁净的地方。它们像一块画布, 被不同的父母涂抹上不同的色彩, 有明亮的, 有灰暗的;它们像一张白纸, 被不同的家庭写下了不同的内容, 有快乐的, 有痛苦的;它们像一面镜子反射着社会中的真善美、伪丑恶;它们像一块海绵吸纳着外界传递给它们的信息:美好的或不良的。孩子, 看到你天真无邪的双眸在好奇的探索这个世界, 妈妈开始变得慎言慎行, 就怕错误的言行使你纯洁的心灵蒙尘受污。你观察着每一个人的喜怒哀乐, 你模仿着你看到的点点滴滴。妈妈有惊喜也有羞愧, 你模仿得太惟妙惟肖了, 小细节你都没放过。谢谢你, 妈妈从此有了一面镜子时刻提醒自己勿以善小而不为, 勿以恶小而为之。妈妈要在你幼小心灵里播下善良的种子, 同时妈妈也会严格要求自己时刻奉行善举善念, 因为不仅人在做天在看, 身边还有一双小眼睛在注视。

孩子, 对于这个世界来说, 你的到来是一次新生。而对于妈妈来说, 你的到来, 也同时是妈妈的一次再生。你使妈妈对生命有了全新的感悟, 你教会妈妈理解天下父母之心。因为你, 妈妈爱所有与你一般弱小无助的生命, 因为你, 妈妈痛所有被遗弃被忽略的小生命, 因为你, 妈妈理解所有为儿为女心急如焚肝肠寸断的为人父为人母。

我们如此幸运, 将你迎接到这个不算完美的世界, 幸而, 我们可以给你一个安定完整的家庭, 我们可以努力做负责的父母。

人们都说:养儿方知父母辛。而妈妈还多了一重感受:养儿方知父母幸。养育儿女是一件多么幸福的事:她会对你亲亲的笑, 她会娇嗔的扑向你的怀抱, 她会向你手里递东西, 她会向你嘴里喂食物, 她会巴巴的等着你下班, 她会听话的去洗手洗澡, 她还会帮你提小板凳, 她甚至会陪着电视里的小朋友流眼泪……我才一岁的小宝贝, 你是那么的善于模仿, 总是心有灵犀一点通。最重要的是你是那么的富有爱心。什么时候你已理解电视里那个父母离异的小男孩的眼泪?你是什么时候长大的, 就在不经意间吗?哦!你有着非凡的理解力, 你能分辨他人的痛苦与哀伤, 你毫不吝惜你的同情心。谢谢你, 给了妈妈太多感动。

上一篇:车辆保险培训资料:保险车辆的损失情况下一篇:关于中秋佳节的诗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