故乡优秀教学设计

2024-05-09

故乡优秀教学设计(共10篇)

篇1:故乡优秀教学设计

【教学设计思路】

《故乡》包涵的内容很丰富,人物性格鲜明。重点在人物形象的分析,对比人物的变化揭示主题。在分析人物的时候,由相同的一个问题领起:这个人物的哪些方面使我悲哀?依然围绕悲哀这个主题。带领学生分析闰土使我悲哀的方面有:生活的困苦、外貌的苍老、精神上的麻木、封建礼教的毒害(和我的隔膜)、和虚无的寄托,而杨二嫂决不是一个搞笑的人物,她使我悲哀的则是做人的尊严的丧失。一个是农民,一个是小资产者,他们构成了农村的经济支柱,他们的状况代表了当时所有农民的经济、精神状况,反映了当时的社会情形,表达了作者的悲哀与愤怒。

【教学目标】

1、知识目标:

⑴ 说出小说的特点。

⑵ 把握背景,分析特定时代中的人物。

⑶ 通过分析人物形象,把握主题。

2、能力目标:

掌握对话、外貌、心理描写对刻画人物的作用。

3、情感目标:

体会作者对当时农村生活现状的失望和悲哀,对人物命运的悲悯,以及改变生活的信念和希望。

【教学重点】

1、小说所刻画的人物的社会意义。

2、最后三段文字的深刻含义。

3、对话、外貌、心理描写对刻画人物的作用。

【教学难点】

最后三段文字的深刻含义。

【教学方法】

对比、讨论。

【课时安排】

三课时。

【教学媒体】

多媒体 CAI 课件、录音机及朗读磁带。

【课前准备】

学生通过各种信息渠道收集辛亥革命前后中国农村的现实及根源,认真阅读课文,自学字词,把握文章大意。

【教学步骤】

第一课时

〖教学内容〗

1、了解作品的时代背景。

2、掌握课文中作注的疑难词语的读音、字形、词义。

3、理清小说的线索和故事情节。

〖教学过程〗

一、情景导入

请两位学生朗读第12自然段开头和第2自然段的景物描写:

这时候,我的脑里忽然闪出一幅神异的图画来:深蓝的天空中挂着一轮金黄的圆月,下面是海边的沙地,都种着一望无际的碧绿的西瓜时候既然是深冬;渐近故乡时,天气又阴晦了,冷风吹进船舱中,呜呜的响,从篷隙向外一望,苍黄的天底下,远近横着几个萧索的荒村,没有一些活气。我的心禁不住悲凉起来了。

这是鲁迅小说《故乡》中的两段景物描写,前者多么明朗、美丽、令人神往;后者多么晦暗、萧条、令人悲凉。前者是小说中我头脑中想像出的二十年前的故乡的图画;后者是我眼睛里看到的二十年后的故乡的实景。

二十余年过去,故乡景色在作者眼中发生了如此巨大的变化,作者为什么要这么写呢?作品中的我怀的是什么感情呢?让我们深入地了解写作背景,认真阅读课文,去寻找答案吧。

二、背景探究

学生交流从各种信息渠道收集的辛亥革命前后中国农村现实的材料,最后明确:辛亥革命后,封建王朝的专制的政权被推翻了,但代之而起的是地主阶级的军阀官僚的统治。帝国主义不但操纵了中国的财政和经济命脉,而且操纵了中国的政治和军事力量。由于这双重的压迫,中国的广大人民,尤其是农民,日益贫困化,他们过着饥寒交迫的和毫无政治权利的生活。

小说写于191月,这以后作者把它编入小说集《呐喊》,它的故事情节和主要人物,大多取材于真正的现实生活。1919年12月初,鲁迅从北京回故乡绍兴接母亲,亲眼看到故乡的破旧不堪和农民生活的贫困,百感交集,思绪万千,一年后就以这次经历为素材,创作了小说《故乡》。小说着重刻画了一个受尽当时社会摧残剥削的劳苦农民闰土的形象。通过对闰土悲惨遭遇的描述,生动地反映了当时的社会面貌,深刻揭露旧社会对农民从肉体到精神的重重残害,表达了作者改造旧社会、创造新生活的强烈愿望和坚定信念。

三、整体感知

检查预习生字词的情况,教师正音。

听课文录音,熟悉课文,思考小说的线索,情节结构。

要求学生在听录音时,要在书上圈点勾画,听录音后,先自己思考,然后小组讨论,再全班交流明确:

小说以时间为序,以我回故乡的所见所闻为线索展开故事情节,全文可按渐近故乡──在故乡──离开故乡三个方面分为三个部分:

第一部分(开头到搬家到我在谋食的异地去):我渐近故乡时见到的一片破败萧索的景象及当时的感触,交代了时间、地点、回家原因及心情。

第二部分(从第二日清早晨到已经一扫而光了):我在故乡期间的见闻和感受,着重刻画了闰土、杨二嫂等人物形象,揭示农村破产、农民生活贫困的社会根源,是小说的主干部分。

第一层(到顺便将我母亲的一副手套塞在裤腰里,出去了):写我到家时的情况:对少年闰土的回忆──天真无畏,深厚友谊;对杨二嫂的比照──小市民习性更厉害。

第二层(到他就领了水生回去了):写我和中年闰土见面的情况:(全文重点)闰土从外貌到精神的巨大变化(社会根源)。

第三层(到已经一扫而空了):写我告别闰土与故乡。

第三部分(从我们的船向前走到结束):我离开故乡时种种感触和矛盾心情,抒发了作者对现实社会极大的愤懑,表现了作者改造旧社会,创造新生活的强烈愿望和坚定信心。

四、布置作业

1、识记字词、抄写课下注释的词语含义。

阴晦 萧索 心绪 无端 如许 潮讯 愕然。

鄙夷 嗤笑 瑟索 惘然 隔膜 恣睢。

2、完成下列表格。

变化少年闰土 中年闰土 外貌 动作语态 对我的态度 对生活的态度。

 

篇2:故乡优秀教学设计

《故乡》是一篇小说,重在写故乡的人物变化,但是描写少年闰土的片段历来脍炙人口,让人印象深刻。学习这课,首先要注意小说的体裁特点,了解人物、情节、环境等要素,才能更好地阅读小说,分析小说,把握小说的主题。其次要注意培养学生的想象能力和创造能力,阅读小说,既是一个接受的过程,也是一个再创造的过程。理解作者的写作意图和作品本身是首要的,但是得出自己的见解。其三是注意揣摩小说的语言,从中得到启发,并不断积累,提高实际的语言运用能力。

学生分析:

这个阶段的学生对事物有一定的认识和分析能力,也能够独立的思考问题了,于是在教学过程中可适当的加深问题的难度,让学生能够有自己思考的空间,培养学生的分析问题的能力,这是非常关键。于是,根据本阶段学生的特点和教材本单元的教学要求与提示,我设计了下面的教学目标:

教学目标分析:

1、知识目标:了解作者及相关作品,了解本文的写作背景,掌握文章生字新词,并且理清小说的线索和故事发展的情节。

2、能力目标:学习文中景物描写、人物刻画的表现手法,并且学会运用对比;分析文中人物形象,深入思考文中人物发生变化的原因理解文章主题。

3、情感目标:培养学生热爱故乡的意识,在生活中要勇敢的追求希望,敢于前进。

教学重点

1、掌握小说采用对比手法来突出主题思想的写法;

2、鲁迅先生对劳动人民的同情和决心变革旧世界、创造新生活的强烈愿望。

教学难点

1、理解辛亥革命后农村经济日渐衰败和农民生活日益困苦的根本原因。

2、理解本文结尾的议论:“希望是本无所谓有……也便成了路。”的深刻含义与作用。

教法、学法分析:

根据新课标的要求,体现学生主题,老师主导的学习模式,在教学的过程中,我准备采用一下的教学方法:

1、导读式

2、点拨式

学习方法:

1、扫描式(即学生快速浏览课文,从文中摘取有用信息)

2、讨论式

3、小组汇报

教学时数

二课时

说教学过程:

第一课时

(一)复习导入

1、导入新课:

出示挂图:少年闰土的“月下刺猹图”,老师边用自己的语言描述画面上闰土的形象特点。

好,那大家知不知道老师描述的是谁啊?(闰土)。不错,正是闰土,是少年时期的闰土。《少年闰土》是我们小学是学习的一篇文章,选自鲁迅的小说《故乡》,那么,今天,我们就来学习鲁迅的这篇《故乡》,去看一看鲁迅儿时的故乡是什么样的,当他后回到故乡时,自己儿时的伙伴闰土又变成了什么样子?到底是什么使他们发生了如此的变化呢?好,现在我们就一起走进鲁迅的《故乡》。

本设计的意图是以图片形式导入新课,能够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并且让学生自己总结小学时学过的“少年闰土”的形象,同时锻炼了学生的口语表达能力。

2、背景介绍:

1919年12月初,鲁迅从北京回故乡绍兴接母亲,亲眼看到故乡的破旧不堪和农民生活的贫困,百感交集,思绪万千,一年后就以这次经历为素材,创作了小说《故乡》。

3、作家、作品介绍:

鲁迅,现代文学家、思想家、革命家。原名周树人,字豫才,鲁迅是笔名,浙江绍兴人。

小说集:《呐喊》、《彷徨》、《故事新编》;

散文集:《朝花夕拾》;

诗集:《野草》;

杂文集:《坟》、《热风》、《华盖集》、《华盖集续编》、《而已集》、《二心集》、《南腔北调集》等。

此步骤要求学生在预习时自己查找资料完成对鲁迅的认识,课堂上让同学们相互补充。设计这一步骤是因为鲁迅是一位伟大的革命家和文学家,应对作者有更多的了解。

(二)进入新课

学生大声朗读课文,理清文章脉络:

全文可按“渐近故乡——在故乡——离开故乡”三个方面分为三个部分。

第一部分(1—5):“我”渐近故乡时见到的一片破败萧索的景象及当时的感触,交代了时间、地点、回家原因及心情。

第二部分(6—77):“我”在故乡期间的见闻和感受,着重刻画了闰土、杨二嫂等人物形象,揭示农村破产、农民生活贫困的社会根源,是小说的主干部分。

第一层(到“顺便将我母亲的一副手套塞在裤腰里,出去了”)写“我”到家时的情况。对少年闰土的回忆——天真无畏、深厚的友谊;对杨二嫂的比照——小市民习性更厉害。

第二层(到“他就领了水生回去了”)写“我”和中年闰土见面的情况。(全文重点)闰土外貌到精神的巨大变化(社会根源)

第三层(到“已经一扫而空了”)写“我”告别闰土与故乡。

第三部分(78—末):“我”离开故乡时种种感触和矛盾心情,抒发了作者对现实社会极大的愤懑,表现了作者改造旧社会、创造新生活的强烈愿望和坚定信心。

设计意图是让学生从整体上把握文章的结构脉络,把握文章内容,给学生一个“初步”的印象。

(三)疑难探究

1、分析闰土人物形象:

学生快速浏览课文,找出文中描写闰土的相关语段、语句。

润土前后30年发生了怎样的变化,说明了什么?

(1)外貌变化:

(2)动作、语言的变化:

(3)闰土对“我”、对生活的态度前后变化:

(4)小结:

残酷的阶级压迫和民族压迫,多子、饥荒、税、兵、匪、官、绅,把一个活泼的少年折磨成凄惨的苦人儿。

作者在这个人物的前后对比中,不仅从经济上、政治上刻画了闰土的痛苦,而且十分深刻地从精神上揭示了闰土的痛苦。封建思想意识给他加上精神枷锁,尊卑观念愚弄淳朴的农民。见“我”时,强自按熄霎时间闪现出来的真挚友谊的火光;见面时一系列精神变化细致入微地刻画了尊卑观念给闰土心灵深处留下的创伤。对香炉和烛台细节的描写,进一步揭示内心世界,他虔诚地渴望神灵的赐福,摆脱贫困与苦难,这样描写,可清楚地看到:闰土对苦难根源有直觉,但不理解;希望改变现状,却又无可奈何;他憧憬未来,却寄希望于渺茫的神佛保佑。

在鲜明的对比中,揭示了闰土们在半殖民地半封建的黑暗制度下,遭受经济上的剥削,政治上的压迫,精神上的摧残,也揭示了闰土们悲惨命运的深刻的社会原因是多子、饥荒、税、兵、匪、官、绅。是旧中国贫苦农民的典型。

2、杨二嫂人物形象:

学生再次朗读课文,找出文中描写杨二嫂的句子。

文中对杨二嫂进行了那几方面的描写?

杨二嫂是当时社会既被侮辱、被损害,而又深受私有观念支配的村镇小私有者形象的代表,她的形象塑造有两个意义:一是用她的自私刻薄来衬托闰土的纯朴善良;二是用她的变化来说明城镇小市民的贫困化,从另一侧面反映了农村经济的破败,反映了当时社会的弊病。

此题意在让学生探讨作者表达的思想感情。要抓住题干对这类人生活的概括进行合理的想像和补充;可以反思闰土的现实生活,构建“新”的生活。

(四)课堂小结

本文善于运用对比手法,在鲜明的对比中,揭示了闰土们在半殖民地半封建的黑暗制度下,遭受经济上的剥削,政治上的压迫,精神上的摧残,也揭示了闰土们悲惨命运的深刻的社会原因是多子、饥荒、税、兵、匪、官、绅。是旧中国贫苦农民的典型。

在鲜明的对比中,塑造了杨二嫂的形象:一是用她的自私刻薄来衬托闰土的纯朴善良;二是用她的变化来说明城镇小市民的贫困化,从另一侧面反映了农村经济的破败,反映了当时社会的弊病。

(五)布置作业

课后练习1

篇3:《故乡的榕树》教学设计

1. 知识与能力

学会抓住文章线索,理清文章思路的阅读方法。

2. 过程与方法

了解散文“形散而神不散”的文体特征;了解本文借物抒情的写作手法。

情感态度和价值观

感受文章表现出来的人性美、人情美,体会作者浓浓的思乡之情。

二、教学重点、难点

重点:一是理清作者的写作思路,二是找出与故乡榕树有关的人和事。

难点:了解本文“借物抒情”的写作手法及散文“行散而神不散”的文体特征

三、教法、学法

情景法、诵读法、提问法、拓展法。

四、课时安排

一课时

五、教学过程

1. 布置预习

利用早自习,让学生了解作者;朗读课文,扫除文字障碍,把握文章大意。

明确:黄河浪,原名黄世连,福建长乐县人。曾用笔名洪荒等,酷爱文艺,擅长丹青。代表作《失落的珍珠》、诗集《海外浪花》《大地诗情》。1979年,散文《故乡的榕树》荣获香港第一届中文文学奖散文组冠军。

预习词语:蓊郁、拖曳、赏心悦目、悠然自得、汲水、鬓曲、粗犷。

2. 导入新课

记得我在你们班曾说过这样一句话:“不热爱音乐的人就是不热爱生活的人。”下面,我们先欣赏的一首歌———《故乡的云》(播放费翔演唱的歌曲)。听完了这首歌,谁能告诉大家,你的脑海里浮现出怎样的画面?或者谈一谈听完这首歌后的感受。学生纷纷提出:家乡的那片竹林、家乡的那条小河、心里酸酸的、想家……

教师:其实,“思乡怀旧”是一个永恒的主题,古往今来,不知有多少赤子抒发过。李白曾留下脍炙人口的“举头望明月,低头思故乡”,王维也留下过“独在异乡为异客,每逢佳节倍思亲”,还有杜甫的“露从今夜白,月是故乡明”等,可见无论何时何地,只要有游子,就有乡愁。今天,我们的新课也跟乡愁有关,接下来,就让我们跟着黄河浪的思绪,去领略一番吧!

3. 整体感知

接下来,请同学们把书翻到第一课《故乡的榕树》,并带着黑板上的问题快速朗读课文。

问题:围绕故乡的榕树,作者写了与之相关的哪些事情?

分析:我仿佛又看到……的团团绿云;看到春天新长的嫩叶,迎着……的露珠。流过榕树旁的……的小石狮子。

明确:榕树及周围景物。

分析:站在桥头的两棵老榕树,一棵直立,另一棵却长成奇异的S形,我们都称它为“驼背”。更特别的是它弯曲的这一段树心被烧空了,形成丈多长平放的凹槽。小时候我们把那段凹槽当做一条“船”。明知这条“船”不会前进一步,还是认真地、起劲的划着。

明确:把榕树当做一条船。

分析:很久很久以前,有一条大蛇……烧死了那头蛇精。

明确:“驼背”老榕树的来历。

分析:小孩面上长了皮癣,在榕树干上砍几刀……因此,经常有人在榕树下烧香拜佛。

明确:榕树下烧香拜佛。

分析:夏日里,阳光令屋内如焚、土地冒烟,唯有这两棵高大的榕树撑开遮天巨伞,抗拒迫人的暑热,洒落一地的阴凉,让农人们在这里纳凉。

明确:榕树下纳凉。

4. 讨论探究阶段

作者回忆了一系列不同的人和事,都是为了表达一种怎样的思想感情?

明确:思乡之情。

作者回忆了一系列不同的人和事,从形式上看是不是有点散?

学生:是。

这一系列不同的人和事都是由什么贯穿起来?

学生:榕树。

这一系列不同的人和事由榕树贯穿起来,都表现作者浓浓的思乡之情,主体是不是很集中,是不是很明确?这就是散文的文体特征:形散而神不散。

接下来我给大家念一段话:故乡啊,我亲爱的故乡!你让我寝食难安,你让我魂牵梦绕,你让我……这段话也是为了表达对故乡的思念,是直接抒发内心的感情。那么黄河浪先生为了表达对故乡的思念,是不是也是这样抒发的?

学生:不是。

那么,作者对故乡的思念是通过什么来表达的?

学生:榕树。

明确:通过榕树与榕树有关的人和事。也就是说,作者要表达对“故乡的思念”这份情,是借“榕树及与榕树有关的人和事”这个物来表达的。这就是本文的一大写作特点:借物抒情。

5. 拓展延伸

黄河浪先生为了表达对故乡的思念,围绕榕树展开写作。如果要你们写表达思乡之情的作文,你们会围绕什么展开?

学生:老水井、小河、小路。

如果让你们写表达思念母亲的作文,你们又会围绕什么展开?

学生:一件毛衣、一双鞋子、丰盛的晚餐。

请同学们用借物抒情的手法进行片段描写。

6. 课堂小结

故事再温馨再快乐也成为过去,乡愁本是一种欲罢不能、难以言尽的,它亘古不尽,源远流长。接下来,我们再欣赏一首歌《弯弯的月亮》,让我们在这美妙的音乐中再次解读作者对故乡的眷恋之情。

六、板书设计

本课的板书设计基本上按作者的思路来安排的,这样安排一是便于学生按思想理解课文,二是便于学生总结课文的特点。(板书图略)

七、教学反思

篇4:《大海啊,故乡》教学设计

关键词 《大海啊,故乡》;音乐;教学

教学年级:七年级

教学内容:湖南文艺出版社七年级上册第一单元《大海啊,故乡》

教材分析(歌曲分析):歌曲《大海啊,故乡》是电影《大海的呼唤》的主题曲,其旋律舒缓、优美动听,感情真挚,表达了对大海、故乡和母亲真挚的感情。这首歌曲采用了3/4、4/4的变换节拍,尽管是由两种节奏型构成,但是4/4拍的旋律只有尾声部分的最后三个小节。因此这节课的学唱重点是引导学生有感情地演唱3/4的部分。

教学目标:

1. 能用亲切、柔美、连贯的声音演唱《大海啊,故乡》,并能表达出歌曲所蕴含的感情。

2. 能边唱边用三角形的方式划拍。

教学设计意图(理念):

利用多媒体课件和音乐,加上老师提出的问题,启发学生的联想,提高学生的学习积极性。

教学设计亮点:

1. 通过PPT图片和背景音乐结合,给予学生以视觉和听觉上的双重冲击,激发学生的学习热情。

2. 右手彈旋律,左手用X X X的伴奏音型引导学生用三角形打拍子。

教学重点难点:

重点:用亲切、柔美、连贯的声音演唱《大海啊,故乡》,并用三角形的方式打拍子。

难点:掌握歌曲《大海啊,故乡》中的附点节奏。

教学准备:多媒体设备、课件、钢琴

教学过程:

一、创设情境(4分钟)

播放关于大海的PPT图片,并以《海滨音诗》为背景音乐,边欣赏边提出问题。

①师:“上课之前,我们先欣赏一段关于视频。”(播放课件和音乐)

②边播放音乐边说。

师:“大家看到的是什么的图片呢?”

生:“大海!”

师:“很好!我们现在看到的是关于大海的图片,欣赏到的是由小提琴演奏的关于大海的音乐。(稍作停顿)有位诗人说:大海是一首感人的诗;画家说,大海是一幅美丽的画。那音乐家会怎样形容大海呢?”

生:“大海是一首动听的歌!”

师:“对,很好,大海是一首动听的交响曲!我想问问同学们有没有见过大海呢?”

生:“见过!”

师:“好的,那等我们欣赏完之后,我想请同学们谈谈心中对于大海的印象吗?”

生1:“大海很美丽,大海上风景很美。”

……

二、聆听感悟(10分钟)

1. 聆听《大海啊,故乡》合唱版,初步感受歌曲,并提出问题。

师:“欣赏的时候,请大家想想这首歌曲中展现的大海是怎样的大海?如果应该要怎样演唱?”

三、学唱歌曲(10分钟)

1. 解决附点的节奏问题。

师:“同学们做得非常好。现在我们来玩一个小小的游戏,老师想考察大家的模仿能力。请大家准备好你们耳朵和眼睛,这说明什么呢?就是说你们既要听,也要看。所有的模仿从我喊了预备~齐开始。准备好了吗?”

生:“好了!”

师:“预备~起嘴念:X XX X

手拍:X X X (学生模仿)

师:刚刚同学们有两种情况。老师来学一下呀!第一种是:嘴念:X XX X

手拍:X XX X

第二种是:嘴念:X XX X

手拍:X X X

同学们说说看,那种是正确的?

生:第二种。

师:很好,老师的手和嘴是同步的,还是不同步的呢?

生:不同步的。

师:很好,那同学们再看一遍,争取这一次做对。

预备,起~~嘴念:X XX X

手拍:X X X (学生模仿)

师:同学们太棒了!现在进入加大难度了,第二种,看清楚啦!

……

2. 学唱歌曲,跟随老师的钢琴伴奏念节奏,加深对整首作品的节奏印象。

师:同学们太棒了,你们现在已经掌握了这首歌曲最难的部分。请大家看到第一句,老师把这一句按照旋律的节奏读一下,小时候妈妈对我讲。好,后面的交给你们。

生:大海就是我故乡,海边出生,海里成长。

师:大家表现太好了。现在同学们就和老师一起,老师弹钢琴,同学们带着旋律打节奏。(学生带着旋律哼唱节奏)

师:大家表现很好,我们试一试能不能演唱了。跟着老师的伴奏(伴奏)一起唱一遍。期待你们的表现!” (学生跟伴奏唱)

师:“同学们的表现很好,今天的课就到这里结束,谢谢大家!”

教学反思:

篇5:故乡优秀教学设计

在教学过程中,我将重点放在了引导学生体会酸枣树的叶、花、果的可爱上,这也是该篇之所以吸引人之处。我先让学生朗读划记自己认为好的词句,想一想它们好在哪里。大部分学生都找到了书中的拟人句和比喻句。接着再让学生齐读了这些句子,感受作者的文字之美。我认为,如果只是读学生也没多大印象。于是,我又让学生抓关键词,便提出了:哪些词语表现了叶的可爱?学生抓住了“黄茸茸”、“羞答答”、“试探”、“小巧玲珑”等词。为了让学生将来会描写植物,我又引导学生进行分析,提出了:作者是从哪些方面对酸枣树的叶、花、果进行了描写?刚开始学生对这个问题还不甚了解,后来通过我的进一步引导,学生们的回答越来越完善了。现在想来是否一开始问题太宽泛了。

在讲到酸枣挂满枝头的地方,我试着让学生去想象情景,说出自己的感受。通过这样的环节来开发学生的想象力和提高口头表达能力。在讲述孩子们打枣吃枣的情节时,为了体会作者的心情,我提出了:哪些词句表现了作者吃枣时急切的心情?由于学生深有同感,因而分析得合情合理。

篇6:故乡的优秀诗歌

故乡

是一片山村的村庄

是一座大山上的脊梁

留在儿时的记忆里……

青青的竹园

一片清冽明亮的池塘

是微笑的亲切和熟悉

是跃动的愉悦和欢快

眸眸的水牛

吠叫的黑狗

嘎嘎的白鹅

呱呱的水鸭

咯咯的鸡

和各种不知名鸟的欢唱

汇成为自然下的交响曲

村庄激起层层涟漪

与袅袅炊烟

拨开了拂晓的黎明

村庄是树林的海洋

翠绿如云的竹园

高耸若盖的枣树

抑或杨树、槐树、柿树、柏树、松树、枫树

一些灌木丛林

金色田园包围着

水塘环绕着

这些正如温暖的大摇篮

带着村庄摇过了祖祖辈辈

摇过了春夏秋冬

历经风霜雪雨

迎来实现着的理想

迎来莺歌燕舞、满园春色

迎来无数的魂牵梦绕

故乡温暖敦厚

泥泞中

妈妈递来坚定温暖的双手

风雨中的无助的泪水

化为最开心的微笑

斟满浓浓一壶烈酒

倒满一杯浓浓的`乡情

尽情品味对一草一木、一山一水的挚爱香甜

欢声笑语中的觥酧交错

添满一桌各色菜肴

忘情抒发乡情乡音的朴实无华

故乡是思念与理想的代名词

深藏在信心十足的坚强记忆里

故乡是骨子里流淌的锐利精神

故乡是血液里迸发出的自豪与坚定

篇7:故乡优秀作文

走过人来人往的街道,不经意间,抚过油绿的邮筒,那是一份记忆;走进空无一人的小巷,脚踩着凹凸不平,略有残破的石板路。手指轻抚绿色小邮箱上的灰尘,有一种沉沉的厚重感,手指一拉,早已松动的生锈的锁打开了。伴着刺耳的声音,一沓沓的信掉下,散落。暗黄色的牛皮纸信封却仍在保持信纸的那份洁白无瑕,大概这已好久无人触碰了吧。走近一家小小的底店,零零星星的几个人在此,走近了才知晓这是邮局。记忆中那无处不在,装横显眼的邮局又去了何处,怎会是眼前这样残破。

可或许,这就是现实。

科技日新月异的今天,信客这个职业早已被时代淘汰,可仍就不变的是我所在这日益发展的故乡,每个人心底的那封永远不曾寄出的信。

某天的深夜,似是苍白的寂静,打开许久未曾听过的收音机,主播磁性的声音念着一封封或许收件人永远不会听到的的信,那是一种向往,一种寄托,一种希冀,一种在漫长的等待后收获而来的惊喜。那是一种独属于信的感觉,独属于寄信人的期盼,独属于收信人的喜悦,独属于陌生人的祝福。

金黄的叶片散了满地,每一片都是一封信,都有一个独属于他的故事,人们每每踩下一片,就收到了一封信,落叶,诉说着古老的故事。

那每个人向天空发出的话语,那每个人对着明月发出的心愿,那每个人对着信纸写下的文字,化作了对故乡永远的回忆。

篇8:《故乡》的深度教学思路

一.以《故乡》的“地气”为切入点

文本的“地气”指能够贯通文本脉络, 深入文本内核的东西。一个文本犹如一个矿藏, 该如何入手发掘才能利益最大化?教师就要对文本有高屋建瓴的俯瞰, 发现文本的“地气”———找到最适合教学的点, 带领学生由此入文入境。

《故乡》写作于1921年, 距今93年。93年以来, 《故乡》的形式没有变, 内容没有变, 一直以静态的形式呈现在世人面前。但世人的眼光、口味在变, 教师教学的观念在变, 教学《故乡》该以怎样的方式切入文本肌理, 恰到好处地走进《故乡》的精神世界呢?

小说中闰土和杨二嫂 先后登场, 在“我”面前展示了故乡的不同侧面。从这两人身上, “我”感受到了故乡的巨变, 内心生发了无边的伤感。这两个形象, 彻底打破了“我” 对故乡的 美好印象 。“我”对这两个人的态度感受就是“我”对故乡的态度感受, “我”的情感变化也就是《故乡》存在的价值所在。所以, “我”情感的变化就是这篇小说最具“地气”的地方, 由此切入就能贯通文本脉络, 深入文本内核。所以, 教材在练习设计中特别强调对“我”的情感理解。

而王老师就是以“我”为主线解读《故乡》, 发现《故乡》地气的。王老师在课堂教学第三个环节中, 反向立意设置了一个牵一发而动全身的主问题:“‘我’见到久别的故乡人, 会怎样的滔滔不绝、互诉衷肠呢?”以此引起学生的探究欲望。王老师以“我”对闰土和杨二嫂“说不出话来”和“无话可说”作为切入点, 较好的把三个人物关系串联起来, 课堂教学不蔓不枝, 充满理趣意味。

“和杨二嫂对话”环节中, 师生探究杨二嫂的为人, 王老师用朗读的方式演绎杨二嫂说话的尖酸刻薄, 体会“我”对杨二嫂的情感态度;“和闰土对话”环节中, 王老师重点揣摩闰土内心, 和少年闰土进行对比, 从而感受闰土二十年来的巨大变化, 深深地体悟“说不出话”来的内心失落与伤感。教学到此似乎也很圆满, 但王老师并没有就此打住, 而是在此基础上又引导学生综合比较:“我”对他们两人同样无语的原因是否一样?这就把课堂教学引向了纵深。这就是充满理趣的课堂教学。两个人代表着故乡的不同阶层, 尽管无语原因有别, 但结果是一样的。从“我”对两人的态度上, 可以清楚地探知“我”对故乡的情感, 也就自然过渡到“与‘我’对话”环节, 深层次地感受“我”的内心。

这节课, 王老师沿波讨源, 探幽寻微, 她的教学设计联通了文本的地气, 有条不紊地带领学生把“我”的“精神故乡”游历了一遍。

二.以学生的“地气”为教学起点

学生的“地气”指学生对文本的原初阅读体验, 他们的兴趣所在、疑惑所在, 这是整个教学的起点。

初中课程标准的“教学建议”强调, 小说阅读要“遵循学生身心发展和语文学习的规律, 选择教学策略”。所以, “接地气”的《故乡》阅读教学设计, 应该最大限度的“遵循学生身心发展和语文学习的规律”。

《故乡》作为一篇小说, 没有跌宕的情节, 似乎不吸引人;语言又富于抒情性与哲理性, 学生不是非常理解。怎样读出《故乡》的理趣、读出《故乡》 的情趣?这需要教师了解学生的兴趣点、疑惑点是什么。———这是小说阅读教学的关键!

我曾让学生读《故乡》, 读完后写出印象深刻的是什么, 最受关注的是这三类。一类关注的是杨二嫂的语言、外貌, 如“哈, 胡子都这么长了”“真是贵人眼高”“真是愈有钱, 便愈是一毫不肯放松……”“细脚伶仃的圆规”等;二是关注到少年闰土在西瓜地里刺猹的形象, 和中年闰土的那一句“水生, 给老爷磕头”;三是喜欢那么一句名言“希望是本无所谓有, 无所谓无的……”

而王老师的学生印象深刻的情景、画面是什么呢?杨二嫂尖酸刻薄的话语和一个细节 (杨二嫂拿母亲手套) ;现实中萧索荒凉、毫无生机的故乡 , “横”一 字的妙处 ;“迎”和“飞”的运用;记忆中美丽的故乡、活泼的少年刺猹的画面等。

这不禁让我想起, 三十年前我读《故乡》时不也是如此吗?我到现在还清晰地记得课后和同学调侃“水生, 给老爷磕头”的情景, 称高瘦的同学为“圆规”, 有时还拿腔拿调地朗诵那几句描写优美、富有哲理的句子。而现在, 学生感兴趣的和我三十年前没什么区别。这是什么原因呢?

我想孩子的心理就是如此, 对有趣、好玩的东西印象深刻。学生印象深刻的东西就是阅读教学接地气的地方, 就是教师教学切入的地方, 尽管王老师课堂上这一“地气”并不深厚, 甚至是很浅薄的, 但这正是教师教学需要关注的地方, 这是教学的起点。

虽然学生印象深刻之处, 可能不是教师预想的教学内容, 但是王老师较好地尊重了学生的认知心理, 让学生说、让学生品。王老师的目的是试图找到这节课的教学起点, 为下面展开和人物对话作有力的铺垫。这就是她发现学生“地气”的方式。课堂上, 我看到, 王老师的学生关注到了人、景及个性化的语言, 潜意识中和小说文体相吻合。之后, 王老师在学生原初阅读体验的基础上, 抓住个性化的语言, 展开和人物深层次的对话, 将学生引领到《故乡》的深度阅读上, 把学生的感性兴趣上升到理性认识, 开启学生对《故乡》的热爱, 对鲁迅的关注。

以学生阅读的原初感受 为起点, 这样的教学就是“遵循了学生身心发展和语文学习规律”, 是一种“接人气”“接地气”的教学。王老师的课很好地做到了这一点, 从而把学生的兴趣点引向了深刻。

三.以教材的“地气”为教学的落点

教材的“地气”指教材中作者用心经营的, 读者由此便可以进入文本世界的地方。朱熹说:“读书, 须是看著他缝罅处, 方寻得道理透彻。若不见得缝罅, 无由入得。看见缝罅时, 脉络自开。”小说中的“地气”就是朱子所说的“缝罅处”。教学时只要紧扣这“缝罅处”深入, 便可以占领全篇。

《故乡》编排在九年 级上册“学会读书———感悟、品味、欣赏”单元中。单元主题很明确地表明了教学《故乡》 是要教会学生“学会读书”。“ 学会读书 ”的方法 是“感悟、品味、欣赏”。但单元教材只是提出了原则性的要求, 如何把教材的地气贯通到课堂教学中, 即怎样借助教材的“缝罅处”开展“感悟、品味、欣赏”?王老师是在探究“我”对闰土“也说不出话来”这个“缝罅处”, 引导学生让学生读一读, 品一品以下一段文字, 特别是加粗的字———

他站住了, 脸上现出欢喜和凄凉的神情;动着嘴唇, 却没有作声。他的态度终于恭敬起来了, 分明的叫道:

“老爷!……”

我似乎打了一个寒噤;我就知道, 我们之间已经隔了一层可悲的厚障壁了。

这段话写出了“我”内心的悲凉与判断。这是切入小说主题情感最为关键的地方。王老师要求学生抓住描写人物的个性化语言开展讨论, 理解普通的“动着嘴唇”“寒噤”等词语在特殊语境下的含义。学生分别从这些词语或句子揣摩出了闰土此时的心境, 说出了自己的阅读体验。而为了加深对闰土变化的理解, 王老师又引导学生比较少年闰土和中年闰土说话时的不同神态。特别是中年闰土的“非常难。第六个孩子也会帮忙了, 却总是吃不够……又不太平……什么地方都要钱, 没有规定……收成又坏。种出东西来, 挑去卖, 总要捐几回钱, 折了本;不去卖, 又只能烂掉……”, 可以说, 这段话是小说的地气悄然冒出了, 是解读故乡大变化的最重要的抓手。因为有了这个环节, 学生更容易接近小说主题的“地气”。因此, 王老师以教材的关键处为教学的落点, 值得仿效。我们看这个片断——

生24 (读语段, 然后自评) :我读得不好, 没读出感觉。

师 (启发) :没关系。细看一下在这句话中有很多省略号, 这说明闰土在说话时是怎样的?

生24:断断续续, 吞吞吐吐, 唉声叹气。

师:再读读试试, 读的时候也可以加上摇头的动作, 加上轻轻的叹息。 (全班再读此段。)

师:你们觉得闰土为什么说话这么断断续续、吞吞吐吐、唉声叹气?

生25:闰土的生活处境困苦, 有口难言。

师:少年时候的闰土说话有什么特点 ? 读一读体 会。 (全班读———个别读文段。)

屏显

(18段) 什么都有:稻鸡, 角鸡, 鹁鸪, 蓝背……

(23段) 月亮地下, 你听, 啦啦的响了, 猹在咬瓜了。你便捏了胡叉, 轻轻走去……

(28段) 我们沙地里, 潮汛要来的时候, 就有许多跳鱼儿只是跳, 都有青蛙似的两个脚……

师:大家刚才读得都很本色很欢快, 那, 这里的省略号又表示什么?

生26:表明他有很多话想说, 滔滔不绝。

生27:他心里还有很多很多好玩的事情, 见多识广, 有无穷无尽的新鲜事。

小说中, 作者描写不同时期的闰土说话, 都用到了省略号, 但内容、目的完全不一样。王老师以“学生朗读体会———揣摩省略号的内涵———说明省略号的原因”的形式, 品味不同时期闰土的心态, 在比较中获得闰土变化的原因。这也是以教材的关键处为教学落点的聪明设计。

小说中, 不同的文字表达着不同的情感, 而要“感悟、品味、欣赏”则应该抓住“作品中富于表现力的语言”, 把教材的地气贯通到课堂教学中, 并作为课堂教学的落点, 然后让学生反复体会, 说出自己的体验, 这样才能实实在在地培养学生阅读小说的能力, 提高欣赏小说的品位。

四.以教师的“地气”促进课堂深入

小说教学中, 教师对“地气”的感受即教师对文本的深度理解, 决定着高屋建瓴地引领学生、建构课堂的水平。

许多老师 教学《故乡》, 把“我”认定为是一个线索人物、一个旁观者, 而过多的关注了闰土、杨二嫂的故事。其实, 教师对文本的独特感悟影响着学生的阅读品位, 对文本研读的深度决定着课堂的高度。阅读《故乡》, 还要看到“我”那一双忧郁的眼睛、一颗复杂的心。

王老师的教学就把关注“我”作为重点, 她视“我”为一个巨大的人物, 她以“我”的情感变化为解读文本的钥匙, 引导学生探究“我”对闰土、杨二嫂不同态度的原因。这样, 以教师的“地气”占有, 就可以促进课堂教学的深入。王老师从 “愕然” 切入 , 探究“我”对杨二嫂“无话可说”的原因。但学生混淆了“我愕然”“我愈加愕然”和“我”对杨二嫂“无话可说”的原因。

杨二嫂是“我”回故乡见到的第一个外人、邻居, 是没想到会见到的人物。小说中, “我”“愕然”的原因是杨二嫂“声音怪异、模样怪异”让我惊讶———故乡竟有这样一个人?“我愈加愕然”的原因是“不认识了么?我还抱过你咧 !”杨二嫂 的话让“ 我”惊讶———竟然这个人和“我”关系很亲近?而“我”“无话可说”的原因则是杨二嫂的自私自利。她先是讽刺“真是贵人眼高”, 后是奉承“迅哥儿, 你阔了”, 最后是信口开河的“你放了道台了……”。杨二嫂的话深深地刺到了“我”此时的经济窘态, 所以“我”觉得“无话可说”了。而“我”“愕然”“愈加愕然”是“我”无话可说的前奏, 不是根本原因。如果王老师能够适时点拨一下, 学生一定能够清楚作者的思路变化。

而杨二嫂 的表现 , 徒增了“我”内心的落寞凄凉。但见闰土时是这样描写的:“我看时, 不由的非常出惊, 慌忙站起身, 迎着走去。”“非常出惊、慌忙”, 是想不到闰土说到就到了, 唯恐怠慢了闰土;“迎着”表明“我”对闰土到来的热情、欣喜。同样是见一个人为什么差别这么大?显然, 关系亲疏有别。

另外, “我”对闰土还有深厚的情意, 是“我”记忆中美好故乡的全部, 迫切地希望再见一面, 也许可以一扫“我”回故乡以来的阴霾。但事实并不如“我”愿。一个“我”很牵挂的人竟然和“我”有了“厚障壁”, 可以想象“我”的心情会是 怎样的。 此刻 , “我”“说不出话”来的感觉和“我”对杨二嫂“无话可说”之间心情的落差是何等的巨大。很显然, “我”对闰土的一句“说不出话”来包含着多少的失落、心酸、无奈、悲哀啊, 简直无以言表, 所有一切美好的印象记忆瞬间分崩离析!这就是小说最引人深思的地方。如果王老师能够带领学生读到这一境界, 那么, 她的教学将更加“接地气”。

篇9:《故乡》教学实录(上)

胡明道

师:这节课我们学习课文《故乡》。

说到故乡这个词,大家会引起些什么联想和想象呢?

生1:我会想到鲁迅的《故乡》,鲁迅在《故乡》里缅怀了记忆中的故乡,讽刺了当时在封建礼教下备受摧残的故乡。

生2:我想到的是自己的故乡。

师:故乡有些什么呢?

生2:故乡的人都很淳朴,空气也新鲜。

师:故乡是个美好的词语,它让我们想到亲人,想到风景,现在请大家集体朗读课文的第9小节,请思考一下:你读到了,一个怎样的“故乡”?其中写到了怎样的“景”?写到了怎样的一些人?预备——起。

(学生集体朗读课文第9小节)

师:你从这里读到了怎样的“景”?哪位同学说一下?

生1:故乡呈现了一片荒凉的景色:石板路变得颓废了;两旁的护栏因为少许的钢筋被盗,已经坍没了;孩子们已经没有了读书的机会,混入了茫茫的劳动队伍当中;虽然,“每年都有数幢楼房崛起”,但“那是乡干部和包工头的宅第”,其实是对当地干部的一种讽刺;农民们“甚至连半条牛腿也没有”,只能“以人力代换畜力”来获取生存的必需,说明故乡农民生活在艰苦的条件中。

师:你说到了景,也提到了景,其中有石路,有桥栏,还有楼房,但它们不是颓废的就是坍没的;哦,幸好还有楼房是新建的,是吗?

(板书景:石路——颓废桥栏——坍没楼房——新建)

提到的人有哪些呢?

(众生答:童工)嗯,一大批失学的孩子,还有呢?(众生答:乡干部和包工头)乡干部和包工头是写在第二行还是第三行?(众生答:第三行)哦,并列在新建楼房一行。好!还有呢?(众生答:殷实的庄稼人)家里边——连半条牛腿也没有,每到农忙就要以人力代换畜力的“庄稼人”——可他们很“殷实”呀,刚才大家都已经看到了的是不?

(板书人:庄稼人童工乡干部、包工头)

众生:“殷实”是富足的意思,这里是反话。

师:大家看得很仔细,但还是漏掉了一个重要的人物——谁?

众生:作者。

师:对了,“我”,作者。我们在这个故乡里见到的“景”、看到的“人”,都是通过谁的眼睛看到的?

众生:“我”。

师:通过“我”的眼睛和心灵去听、去看、去感受、去思索的。在这段文字里面,你从哪里看到了作者的表情,是开朗的还是忧郁的?从哪里感受到了作者的心情,是喜悦的还是悲戚的?你又从哪里听出了他的口气,是严肃的还是嘲讽的?请你找一找。

生1:“未来的管理人员,成批地中辍了读书的机会,而提前进入庞大的劳动队伍之中”这句话中,“未来的管理人旋”就感觉作者口气比较严肃。

师:未来的什么什么人,我们通常叫做“祖国明天的——”

众生:花朵。

师:可他们还没有开放就已经凋谢了,是吗?

生1:让我们产生很悲哀的感觉。

师:很悲哀……还有吗?哪里听到了、看到了、感到了?

生2:“可惊喜的是,在低矮的农舍之间,每年都有数幢楼房崛起。”这里作者字面写的是他非常“惊喜”,但我觉得他用了反讽的手法,他对故乡的“赞美”其实是他的一种讽刺,作者在后面还提到说,其实这些楼房并不属于这些“殷实的庄稼人”,而是“乡干部和包工头的宅第”,所以我觉得他表达了对农民生活贫困的同情,而且,因为那些包工头也出身于农民,所以他为某些农民改变了命运,也感到一些欣慰和高兴。

师:哦,真是这样吗?他的表情很“惊喜”,还是很“惊愕”?

生3:我感到他的表情是很“惊愕”。因为庄稼人是如此“殷实”,如此的辛苦劳作,但是……

师:“殷实”是什么概念?

生3:是淳朴,诚实,是很扎实……

师:呵呵,“扎实”?刚才已经说了,“殷实”是反语,对吗?

生3:噢,对了,是不富裕,很贫困。

师:是啊,那能叫“殷实的庄稼人”吗?他们是吗?“连半条牛腿也没有”,还能有些什么呢?你刚才说的不是“惊喜”,而是什么?

生3:是一种惊愕。

师:好。其他同学——

生4:“有的人家,甚至连半条牛腿也没有,每到农忙,只好以人力代换畜力,幸好庄稼依然茁壮——神农的后裔呵!”这句话我觉得充满了采种悲壮的情感!因为,“神农的后裔”,我们知道神农是中国农民的祖先嘛,但是我们现在的庄稼人却过着这种穷苦、落泊的生活。

师:让你读一读“神农的后裔”,你会怎么念?

生4:神农的后裔!

(满含感叹地)

师:你脸上是什么表情?

生4:严肃。

师:我们听出来是什么?一种——忧虑,一种深深的忧虑,不是讽刺,对吧?什么叫“陶渊明和范成大的诗行里了”?陶渊明是什么时候的人?

众生:东晋的。

师:那么范成大呢?

众生:南宋。

师:一个距今有一千多年,一个也有八九百年,或许那本来是一种褒奖的语气,但是它却被两个字给生生否定了这种褒奖的语气,哪两个字?

众生:“直是”。

师;对,那就是另外一种意味啦!那么,按照这样的“故乡”,它的一个必然的逻辑,或者说是逻辑的必然吧,作者在接下来的第10、11、12这三小节里,分别得出了什么样的一些结论来呢?我们请同学分成三组,第一组从第10小节,第二组从第11小节,第三组从第12小节中分别来找一找作者他得出了一个什么结论?你们对这个结论又持有什么样的看法?可以互相讨论,也可以从原文的语句中去找。

(学生阅读课文并讨论问题)

师:好,在第10小节里面,他得出了什么结论?

生1:这里说都市是“富足和享乐的象征”,都市里“充满人性的弱点”,在人们长期的印象里,农民是比较淳朴的,因为抵御不了“巨大诱惑”,所以抛弃了故乡。

师:嗯,抛弃了故乡,不一定就没有故乡,作者的原话怎么说?

生1:到了哪里,哪里就是“故乡”。

(多媒体出示结论之一:何处不可以成为故乡呢?)

师:你们这一组其他同学,对于他的这个结论有什么看法呢?

生2:我对这个说法是不太赞同的,因为故乡包括了自己的童年回忆,包括了自己在那里生活的点点滴滴,怎么可以就因为可以劳作、可以享受,就何处都能成为“故乡”了呢?

生3:我认为一个人可以有两个,甚至更多的故乡,一个是他的出生地,就是生长、生活的地方。比如我出生在绍兴,也生长在绍兴,绍兴就是我的故乡;第二种故乡,就是一个人到了外地,付出了他的汗水,实现了他的理想,收获了他应该收获的一些东西,我觉得那里也可以称为他的故乡。

师:那有一天,在绍兴你已经没法儿生存下去的时候,你也可以找到另外一个故乡?

生3:嗯,那别处也可以成为我的家。如果它能养活我,如果那里也能给予我精神寄托,成为我“精神家园”的话,那我觉得也可以是我的故乡。

师:你也这样想吗?

篇10:故乡优秀作文

许久,终于来到了这条小河边,我蹲下身,静静地注视着它,不过它似乎并没在意我,自顾自往前奔跑,什么也不能阻挡它前进的脚步。一边感叹着它坚持不懈的精神,一边掬起一掊水,轻轻地与脸近距离接触,正准备用心去感受这种惬意。但是我立马呆住了,浩大的脑海中只剩下了一个字——冷!彻骨的寒冷霎时传遍了我的全身,这种冷,在城市中是永远也感受不到的。偶尔从溪间游过一条小鱼,我呆呆的想:难道它感觉不到这样的冷吗?

绕过奔流不止的小溪,我已来到山脚,猛然抬头,半轮太阳早已翻过山顶,悄悄地映红了半个山脊,似乎在想早起的我打招呼。早晨的太阳,看起来永远是那么有活力。借着朝阳的活力,我攀上了半山腰,一片萧条的景象。仅有的几株小草被蒙上了一层灰,却还是坚强的立在那里,虽已枯黄,却不乏生命的味道,好像它们自己也知道,要熬过一个冬天才能迎来新的生命,于是努力多看几眼这美好的世界,免得留下遗憾。

眼见太阳已不再躲猫猫,从山顶后跃了出来,我也踏上了返回的道路。故乡,怎么变得熟悉却又陌生了?这还是我儿时的故乡吗?答案是肯定的,只不过是我略有变化罢了。但是,无论怎样变化,它永远是我心中美丽而又神圣的土地。

上一篇:初三物理下册教学中的心得体会下一篇:女人最正能量的晚安心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