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于成立共青团委员会的请示

2024-07-04

关于成立共青团委员会的请示(精选6篇)

篇1:关于成立共青团委员会的请示

附件:

关于成立共青团×××委员会的请示

共青团广东省建筑工程集团有限公司委员会:

我厂(公司)现有35岁以下青年××名,团员××名……(阐述要求设立团委的理由)。为了加强我厂(公司)共青团工作,经研究,并请示厂(公司)党委同意,拟成立共青团×××厂(公司)委员会。现将有关事宜请示如下:

一、拟成立共青团×××厂(公司)委员会,下设×个团(总)支部。

二、委员会设委员×名,其中书记1名,通过团员代表大会选举产生。

妥否,请批示。

附:×××厂(公司)团员基本情况表

×××厂(公司)

二○○×年×月×日

关于召开共青团×××委员会 第×次代表大会的请示

共青团广东省建筑工程集团有限公司委员会:

共青团×××第×届委员会至200×年××月任期已满×年。根据《团章》及《共青团基层组织选举规则(暂行)》有关规定,我委拟召开共青团×××第×次代表大会(进行换届选举),现就有关事项请示如下:

一、召开时间:

拟于200×年×月×日在××(会议地点)召开,会期×天。

二、指导思想:(略)

三、主要议程:(此处略,一般包括预备会议和正式会议的议程)

(一)听取和审议共青团×××第×届委员会工作报告;(二)确定新一届团委会工作努力方向、奋斗目标。(三)选举产生共青团×××第×届委员会。(四)……

四、代表名额、构成意向及产生办法:

我委现有团员××名,团(总)支部××个。根据“××××”文件有关规定,共青团××××第×次团代会的代表名额拟定为××名,列席代表名额拟定为××名。

团代会代表的产生:由共青团×××第×届委员会下达代表分配名额,采取自下而上、上下结合的办法。采用无记名投票差 2 额选举方式,代表候选人数应多于应选人数的20%,被选举人获得的赞成票必须超过实到会有选举权的人数的半数。

五、团委第×届委员会的组成人员名额及候选人提名程序 共青团×××第×届委员会拟设委员×名,提名候选人×名(采用差额选举,候选人名额多于应选名额的20%);设书记1名。

委员以及正副书记的产生:大会主席团按照委员候选人名额多于应选名额10%(基层代表大会委员候选人名额应多于应选名额的20%)的规定,确定共青团×××第×届委员会委员候选人××名,采用无记名投票差额选举方式,产生共青团×××第×届委员会委员。其中,书记候选人×名,副书记候选人×名。在共青团×第×届委员会第一次全委会上采用无记名投票差额(或等额)选举方式产生书记、副书记。

以上选举均采用无记名投票方式。妥否,请批示。

共青团×××厂(公司)委员会

二○○×年××月××日

关于共青团×××厂(公司)第×届 委员会委员候选人预备人选的请示

共青团广东省建筑工程集团有限公司委员会:

根据《关于同意召开共青团×××第×次代表大会的批复》(粤建集团„200×‟×号)文件精神,在组织全体团员对我厂(公司)第×届团委会组成人员进行酝酿民主推荐的基础上,分别召开了团委会和各(总)支部团员大会。按照有利于开展工作和德才兼备、精干高效的原则,确定了第×届团委会组成人员候选人预备人选。委员候选人预备人选名单如下:

一、委员候选人预备人选××名(实选×名):×××、×××、×××、×××;

二、书记候选人预备人选:×××。(副书记候选人预备人选:×××。)妥否,请批示。

共青团×××厂(公司)委员会 二○○×年××月××日

关于共青团×××厂(公司)第×次代表大会选举结果的报告

共青团广东省建筑工程集团有限公司委员会:

根据《关于共青团×××厂(公司)第×届委员会候选人预备人选的批复》(粤建集团„200×‟×号)文件精神,共青团×××厂(公司)第×次代表大会于200×年×月×日在×召开,历时×天。本次大会应到正式代表××人,实到会正式代表××名,超过应到会代表人数的五分之四。

大会根据团章和《中国共产主义青年团基层组织选举工作暂行条例》的规定,经到会团员代表充分酝酿讨论,采取无记名投票方式进行差额正式选举的办法,共发出选票×张,收回选票×张,有效票×张,选举××、××、××、××等×名同志为共青团×××厂(公司)第×届委员会。

会后,共青团×××厂(公司)第×届委员会召开了第一次全体会议,选举××同志为团委书记,(××同志为团委副书记,)委员分工如下:×××同志为××委员,×××同志为××委员,××同志为××委员,××同志为××委员。

附件:共青团×××厂(公司)委员会委员选举结果报告单

共青团×××厂(公司)委员会

二○○×年××月××日

关于增补团委委员的请示

共青团×××委员会:

我委现有团委委员×名,因……(阐述增补理由如:岗位调整、工作调动),根据《团章》及团组织选举工作有关规定,拟增补×名委员。

拟增补×××、×××同志为团委委员。

拟召开团代会进行选举(或召开全体委员会投票选举)。妥否,请批示。

共青团×××厂(公司)委员会

二○○×年××月××日

关于成立×××公司(部门)

团(总)支部的请示

共青团×××委员会:

我公司(部门)现有职工××人、其中青年××人(35岁及以下)、团员××人(28岁及以下)。为了……(阐述成立原因:为更好地结合企业实际工作,团结带领广大团员青年立足本职岗位成长成才……),拟成立×××公司(部门)团(总)支部。

×××团(总)支部拟设支委×名(其中团(总)支部书记1名),通过(总)支部团员大会选举产生。

妥否,请批示。

附:团员基本情况表

×××公司(部门)二○○×年××月××日

关于同意成立×××公司(部门)

团(总)支部的批复

×××公司(部门):

你公司(部门)《关于成立×××公司(部门)团(总)支部的请示》(××ׄ200×‟×号)收悉。

经研究:

一、同意成立×××公司(部门)团(总)支部,团组织关系隶属×××团委。

二、同意设(总)支委×名(其中团(总)支部书记1名),通过(总)支部团员大会选举产生。

此复

共青团×××委员会

二○○×年××月××日

关于召开×××公司(部门)团(总)支部

第×次团员大会的请示

共青团×××厂(公司)委员会:

×××公司(部门)团(总)支部第×届委员会至200×年××月任期已满×年。根据《团章》及《共青团基层组织选举规则(暂行)》有关规定,我(总)支部拟召开×××团(总)支部第×次团员大会(进行换届选举),现就有关事项请示如下:

一、召开时间:

拟于200×年×月×日在××(会议地点)召开,会期×天。

二、主要议程:(略)

三、团(总)支部第×届委员会的组成人员名额及候选人提名程序

×××团(总)支部第×届委员会拟设委员×名,提名候选人×名(采用差额选举,候选人名额多于应选名额的20%);设书记1名。采用无记名投票差额选举方式,产生×××公司(部门)团(总)支部第×届委员会委员。其中,书记候选人×名。在×××团(总)支部第×届委员会第一次全委会上采用无记名投票差额(或等额)选举方式产生书记。

以上选举均采用无记名投票方式。妥否,请批示。

×××公司(部门)团(总)支部

二○○×年××月××日

关于同意召开×××公司(部门)团(总)支部第×次

团员大会的批复

×××公司(部门)团(总)支部委员会:

你(总)支部《关于召开×××公司(部门)团(总)支部第×次团员大会的请示》收悉。

一、同意你们200×年×月召开×××公司(部门)团(总)支部第×次团员大会和大会议程。

二、同意你们提出的×××公司(部门)团(总)支部第×届委员会委员、书记、副书记名额和候选人预备人选名额以及差额比例。

三、原则同意你们提出的选举办法。此复

共青团×××委员会

二○○×年××月××日 10 关于×××公司(部门)团(总)支部 第×届委员会委员候选人预备人选的请示

共青团×××委员会:

根据《团章》及团内选举办法有关规定,在组织全体团员对我(总)支部第×届委员会组成人员进行酝酿民主推荐的基础上,分别召开了(总)支委会和(总)支部团员大会。按照有利于开展工作和德才兼备、精干高效的原则,确定了第×届团(总)支部委员会委员候选人预备人选,名单如下:

一、按照差额不低于20%的要求,委员候选人预备人选××名(实选×名):×××、×××、×××、×××;

二、书记候选人预备人选:×××,(副书记候选人预备人选×××)。

妥否,请批示。

×××公司(部门)团(总)支部

二○○×年××月××日

关于×××公司(部门)团(总)支部 第×届委员会委员候选人预备人选的批复

×××公司(部门)团(总)支部:

你(总)支部《关于×××公司(部门)团(总)支部第×届委员会委员候选人预备人选的请示》收悉。

一、原则同意你(总)支部提出的×××公司(部门)团(总)支部第×届委员会委员候选人预备人选名单。委员实行差额选举,书记实行等额选举。委员、书记、副书记候选人预备人选名单如下:

委员候选人预备人选×名(实选×名):×××、×××、××、×××、××、×××;

书记候选人预备人选:×××; 副书记候选人预备人选:×××。

二、上述候选人预备人选,请按《团章》及团内选举办法有关规定进行选举。

此复

共青团×××委员会 二○○×年××月××日

关于×××团(总)支部第×届委员会

换届选举结果的报告

共青团×××委员会:

根据《团章》和团内选举办法的规定,我(总)支部于200×年×月×日召开了团员大会进行换届选举。本次大会应到正式团员××人,实到××人,超过应到正式团员人数的五分之四。大会共发出选票××张,收回选票××张,其中有效票×张、无效票×张。选举产生了(总)支部委员×名,当选的同志为(按姓氏笔画为序排列):×××、×××、×××。

团员大会后,新一届团(总)支部委员会召开了会议,选举了×××同志为团(总)支部书记(×××同志为团(总)支部副书记)。会议还对团(总)支部委员作了如下分工:×××同志为书记、(×××同志为副书记)、×××同志为××委员、×××同志为××委员。

附件:×××团(总)支部委员会委员选举结果报告单

×××团(总)支部(部门或公司代章,并注明)

二○○×年××月××日

篇2:关于成立共青团委员会的请示

总支部委员会的请示

共青团XXXXX公司委员会:

根据《关于同意设立XXXX的批复》(XX改发„2011‟25号)文件精神,XXXX于2011年2月经批准成立。XXX公司的主要职能是对温泉项目的开发利用、投资、建设以及运营。

目前,我司现有职工171名,其中35周岁以下的青年142名、团员67名。按照《团章》有关“凡团员3人以上的,都应当建立团的基层组织”的规定,为更好地贯彻落实上级团委的各

项工作任务,起到上级团委和基层企业的纽带与桥梁作用,更好地发挥团员青年的先锋模范作用,我司拟成立共青团XXXX总支部委员会,设团总支部委员会委员5名,其中副书记1名。

妥否,请批复。

附件:XXXX团员花名册

中共XXXX支部委员会

2011年11月2日

主题词:党建团总支成立请示

抄送:存档

篇3:关于成立共青团委员会的请示

一、“陆委会”成立的法律基础

“陆委会”是设立在“行政院”之下, 因此它是根据《行政院组织法》的相关规定而设立。并根据《行政院组织法》制定《行政院大陆委员会组织条例》作为其子法, 使得“陆委会”的设置有法可依, 因此《行政院组织法》和《行政院大陆委员会组织条例》是“陆委会”得以设立的法律基础。

《行政院组织法》为国民党南京国民政府于1947年3月公布, 国民党退守台湾之后, 一直延用至今, 期间经多次修改。1980年修订完成的《行政院组织法》共17条, 其中第六条规定“行政院经行政院会议及立法院之决议, 得增设、裁并各部、各委员会或其他所属机关。”“陆委会”正是根据此一规定得以设置。

《行政院大陆委员会组织条例》是“陆委会”依法成立的主要法律依据, 它的研拟经历了一番波折。台湾“立法院”84会期通过设立“陆委会”后, “行政院”即将《大陆委员会组织条例》和“陆委会”架构的研拟工作交由“行政院研究考核委员会”来完成。“行政院研究考核委员会”与“大陆工作会报”邀集众多民意代表, 学者专家, 企业界人士举行了3次座谈会, 并参酌了各方意见后于1990年2月拟定出《行政院大陆委员会组织条例》草案, 同时草拟出“陆委会”的组织架构初稿, 为了回应海峡两岸经贸的进展及香港九七回归的变局, 最初设定“陆委会”设“经贸处、综合处、联络处、研究处、港澳处和法制室等五处一室”[1]。

完成后的组织条例草案和组织架构初稿交由“行政院”审核, 为此“行政院”数度召开高阶层大陆工作咨询座谈会, 与会人士包括“行政院长”李焕、“副院长”施启扬、“秘书长”王昭明、“国防部长”郝柏村, 以及“行政院研究考核委员会”主委马英九等人, 最终决议草拟的组织条例和组织架构“原则可行, 但仍需进一步深入研议, 以求周全”[2]。同时“行政院”考虑先行成立有关大陆事务的临时委员会, 待“立法院”三读通过《行政院大陆委员会组织条例》后, 依法改为专责常设委员会。会后, “研究考核委员会”邀请“立法委员”及专家学者就“陆委会”的组织与功能进行讨论, 讨论会中对“陆委会”的组织架构进行了研拟和调整, 并再次表明因为法律案件审议费时, 为了实际政务需要, 将先根据《行政院组织法》第十四条“行政院为处理特定事务, 得于院内设各种委员会”。先以行政命令订定《大陆委员会组织规程》, 待组织条例在“立法院”通过后再依法转为专责常设委员会, 而组织条例和组织规程两者仅法规形式不同, 内容都一致。

国民党中央大陆工作指导小组于1990年5月16日通过《行政院大陆委员会组织规程草案》, 之后送请有关机关规划, 同时决定“陆委会”成立后“现行行政院大陆工作会报及港澳小组的业务, 也将并入其工作范围”。而此次通过的组织章程中将“陆委会”的组织架构分为两个部分, 一为委员会议, 二为业务单位, 业务单位由最初的五处一室调整为八处二室, 但认为仍有调整的空间。1990年7月, “行政院”初步完成《行政院大陆委员会组织规程》草案, 并向媒体公布。根据台《联合报》7月6日刊登的草案全文来看, 全文共十七条, 规定了“陆委会”的业务执掌、组织架构、人事安排及运作方式。而在业务单位的设置上与前几次讨论会上做的决议不同, 决定“陆委会”设七处二室即“企划处、文教处、经济处、综合处、港澳处、联络处、法制处及人事室和会计室”[3]。7月10日, “行政院”举行由“政务委员”张剑寒主持的《大陆委员会组织章程》草案的审查会, 经过审查之后将之呈报给“行政院长”核定。10月18日, “行政院”院会修正通过了《行政院大陆委员会组织条例草案》及《行政院大陆委员会暂行组织规程》。组织条例由“行政院”送请“立法院”审议, 暂行组织规程由“行政院”公布施行。

二、“陆委会”的成立的组织基础

从《大陆委员会组织条例》研拟起到最后定案, 其中主要的原则即“大陆委员会将合并现行大陆工作会报及港澳小组的组织”始终未变。因此“陆委会”是在“行政院大陆工作会报”合并“行政院港澳小组”的基础上发展而来, 所以“行政院大陆工作会报”和“行政院港澳小组”是“陆委会”成立的组织基础。

“行政院”于1988年8月18日设置的“大陆工作会报”是“行政院”为了强化大陆工作, 协调处理各部会间有关大陆事务而成立的临时性的幕僚组织。“大陆工作会报”分委员会议和业务单位两部分。人事上设召集人一人, 执行秘书一人, 副执行秘书二人, 委员十七人至十九人。大陆工作会报的发言人由“行政院新闻局”局长兼任, 另外聘任三位顾问。下设5组 (文化组、经济组、政治组、行政组、研究组) 办事。其主要人事安排如下:召集人由“行政院副院长”施启扬兼任, 执行秘书由“行政院研究考核委员会”主任委员马英九兼任, 副执行秘书由“行政院研究考核委员会”副主任委员高孔廉和“行政院”参事兼副院长办公室主任方妙才兼任, 文化组由“教育部国际文教处”处长李炎兼任组长, 经济组由“行政院”第五组组长李瑞玉兼任组长, 政治组由“内政部入出境管理局”局长汪元仁兼任组长, 行政组由“行政院研究考核委员会”主任秘书谢有为兼任组长, 研究组由“行政院研究考核委员会研究发展处”处长林克昌兼任组长。

“大陆工作会报”成立以来, 以委员会议的方式, 协调台当局各部会处理有关大陆事务, 决议事项报请“行政院院长”核定后, 分行各有关机关办理, 在协调处理大陆工作方面, 做了一些工作, 通过了一些法案。“在开放台湾民众赴大陆探亲方面, 先后通过了《现阶段公立学校教职员工赴大陆地区探亲申请作业规定》、《现阶段大陆同胞来台探病及奔丧申请作业规定》、《台湾地区与大陆地区人民关系暂行条例》等;在文化方面, 通过了《现阶段国际学术会议或文化体育活动涉及大陆有关问题作业要点》、《现阶段大陆杰出人士、在海外大陆学人、留学生来台参观访问申请作业规定》、《现阶段大众传播事业赴大陆地区采访、拍片、制作节目报备作业规定》等;在经济方面, 订定了《大陆产品间接输入预警措施作业要点》, 通过《现阶段国际经贸会议或相关活动输入涉及大陆有关问题作业要点》等, 此外, 还编印了《大陆工作法规汇编》。”[4]“大陆工作会报”成立以来, 基本上是在“三不政策”的基本方针之下处理大陆事务, 工作则以处理具体事务为重心。总的来说, “大陆工作会报”为促进两岸交流起到了一定的作用。但是由于其任务编组的形式, 人员都是兼任, 缺乏专职的幕僚人员, 因此无法适宜日益加剧的大陆事务。“行政院”成立专责机构处理当局大陆事务的构想是将“大陆工作会报”合并其中。

“行政院港澳小组”是台湾当局为了协调处理港澳事务成立的跨部会任务小组。1982年9月, 中英两国就香港前途问题进行谈判, 台湾当局的港澳政策也逐渐有所调整, 超越了以前港澳政策在华侨政策之下的范畴。台“行政院”于1983年8月设立“行政院对外工作会报小组香港小组”, 1984年10月, 由于中英两国已经草签了《中英联合声明》, 于是将其改为“行政院香港小组”, 由“行政院副院长”统筹处理香港事务。1987年4月, 中葡两国签署《中葡联合声明》、台湾当局开始重视起澳门事务, 并将之纳入其对香港事务工作的范畴之内, 于同年8月将“香港小组”改称为“行政院港澳小组”。

“大陆工作会报”与“港澳小组”的上层成员几乎完全重叠, 即皆由“行政院副院长”担任召集人, 有关部会首长担任委员。事实上, “‘大陆工作会报’的十几个委员, 其中十四个就是‘港澳小组’的成员”[5]。两个任务编组只是有少数幕僚人员有所不同。因此, 基于重叠性考虑, “行政院”方面决定合并“大陆工作会报”和“港澳小组”组建“陆委会”。

三、“陆委会”的成立与完成立法

“行政院”方面在1990年10月10日修正通过了“大陆工作会报”所提请的《行政院大陆委员会组织条例》草案及《行政院大陆委员会暂行组织规程》之后即宣布正式挂牌, 成立“陆委会”, “行政院长”郝柏村宣布派“行政院副院长”施启扬兼“陆委会”主任委员;“行政院研究发展考核委员会”马英九兼任副主任委员。10月29日“大陆工作会报”召开最后一次会议, 正式并入“陆委会”。11月26日, “陆委会”召开第一次委员会议正式展开工作。虽然“行政院”在“立法院”声声催促之下, 成立了负责大陆事务的专责机构“陆委会”, 但是“行政院”以组织规程先成立“陆委会”的做法以及“陆委会”成立之初在人事结构上的“并装车”的组合, “显然无法讨好立委, 反而引起朝野立委强烈反弹, 群起攻击行政院便宜行事的不是”。此举使得“行政院”陷入“吃快弄破碗”、欲速则不达的困境。经过国民党党政部门的几度协调, “立法院”终于与1991年1月6日通过了《行政院大陆委员会组织条例》, 由“总统”李登辉与1月28日公布施行, 30日正式生效。至此, “陆委会”完成立法, 取得法定地位, 正式成为台湾当局统筹处理有关大陆事务的专责机构。

摘要:“行政院大陆委员会”是台湾当局处理两岸事务的专门行政机构。“陆委会”的设立, 是需要按照上述程序进行的。《行政院组织法》和《行政院大陆委员会组织条例》是“陆委会”得以设立的法律基础;“行政院大陆工作会报”和“行政院港澳小组”是“陆委会”成立的组织基础。

关键词:台湾,“行政院大陆委员会”,成立,基础

参考文献

[1]大陆委员会架构拟定[N]. (台) 经济日报, 1990-02-11.

[2]当局原则同意大陆委员会组织条例[N]. (台) 民生报, 1990-03-24.

[3]行政院初步完成“大陆委员会组织规程”草案[N]. (台) 联合报, 1990-07-06.

[4]孙淑.台湾政治制度[M].南京:南京大学出版社, 1993:101.

篇4:三青团甘肃支团的成立背景

关键词:三青团;甘肃;背景

中图分类号:K265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673-2596(2016)06-0040-03

三民主义青年团(简称“三青团”)是国民党统治时期由蒋介石一手组建并扶植起来的一个重要政治团体。它于1937年春开始酝酿,1938年7月正式成立,至1947年9月合并于国民党。当三青团中央临时干事会成立后,即在全国各个地区相继建立了支团部,甘肃支团也在此时正式成立。

近年来,随着有关国民党史料、档案的不断开放,以及一些重要人物日记等资料的发掘,三青团逐渐引起了史学界的重视,尤其是关于其成立的背景、原因方面,①但大多都是有关中央三青团的,有关地方三青团成立背景方面的研究却少之甚少。而且,三青团甘肃支团虽然是在全国三青团成立的大背景下成立的,但也有其特殊的原因。鉴于此,本文就对甘肃三青团成立的背景作一探讨,借以透视当时甘肃地方在国民党统治格局中的重要性,以及甘肃设立三青团的必要性。

一、甘肃的战略地位上升

甘肃位于我国西部地区,历来是兵家必争之地。抗战全面爆发后,甘肃的战略地位骤然上升,成为抗战大后方,事实上已成为西北内陆的一个重要支撑点。

1937年7月,国民党领导的甘肃民众抗敌后援会成立。以兰州为中心的各地救亡团体纷纷成立,遍及城乡各处。主要成立了西北青年救亡读书会(西北青年救国会)②等抗日救亡团体。此外在报刊宣传方面,除了原有的《甘肃民国日报》外,还有《甘肃青年》等刊物。各界省内人士还通过各种办法来为抗战贡献力量,如,通过“民众抗敌后援会”等机构。1938年8月间,武威举行了河西各县献金总动员大会,在半月的时间就募得现金126,660元,打破了全国小城市献金的最高纪录。③省内各抗日团体还组织劝募队,挨家挨户进行劝募,截止1938年8月,仅各抗日团体所募交给抗敌后援会的现金就达9万余元。④甘肃地区抗日救亡活动的形式多种多样,范围广,影响大,动员全省人民以人力、物力全力支持抗战,让甘肃这一抗日后方基地名副其实。

甘肃重要的地理位置使它成为接通苏联援助物资的重要通道,也是中国重要的国际交通线的转运枢纽。1937年7月25日,日本突然宣布封锁中国沿海港口,导致我国海上运输线中断。“大量援华物资由苏方人员驾卡车大队从阿拉木图出发,经新疆、河西走廊,过兰州抵咸阳,由中国政府接收。兰州不仅因地处甘新、西兰公路的连接枢纽而成为陆路咽喉要冲,而且是‘俄机空运的孔道,援华飞机也从新疆一线飞到兰州再转飞各大战区”。⑤1938年甘新公路正式动工后,修路所需的一切食材均由甘肃各县乡提供,本就不富裕的甘肃民众负担愈加称重,但仍坚持修完猩猩峡到河西的1100到公里的甘肃全境道路。甘肃人民为支援抗战,保障援华物资的顺利抵达,作出了巨大的贡献。

抗战全面爆发的几个月时间内,国民政府为保护其统治区内的企业,工厂纷纷内迁。甘肃又成为了保存抗战经济力量的大后方。东部企业的迁入,为甘肃提供了更好的技术、人才和设备。这不仅推动了抗战时期甘肃工矿业的迅速发展,更重要的是为抗战奠定了坚实的经济基础。以石油工业为例,抗战时期,物资运输大多依赖公路,石油需要非常迫切。为此,“资源委员会决定开发甘肃玉门油矿,1938年7月,成立了甘肃油矿筹备处,并派地质与采矿专家前往玉门老君庙实地勘探”。⑥“玉门油矿1938年成立后,于同年秋先后钻井8口,其中两井深达400多米,探入大油层,产量十分丰富。”⑦这些石油产品,在“洋油”来源断绝的情况下,直接为抗战服务,不仅保证军队运输,还满足了后方部分地区经济发展的需要。

二、蒋介石开始重视甘肃

首先,蒋介石开始重视甘肃。

抗战爆发后,民族危机一日胜过一日。许多爱国人士发出开发西北的呼声,“认为西北是中华民族的出路,要恢复中国版图,必须以我民族发祥地的西北做大本营,要集中全力来开发西北”。⑧1934年,《开发西北》杂志创刊,蒋介石亲笔题写“开发西北”,并指出“我们大家都是黄帝以来圣祖神宗的后裔,祖先既有那样伟大的聪明智力,那样伟大的精神气魄,那样伟大的事业,难道我们就没有吗?”⑨他号召炎黄子孙继承祖先的光荣传统,努力为开发西北做出贡献。七·七事变爆发之后,国民政府被迫迁都,蒋介石和龙云谈到建立后方根据地时认为:“对倭应以长江以南与平汉线以西地区为主要阵线,而以川黔陕三省为核心,甘滇为后方。”⑩甘肃的重要性越加重要。

其次,蒋介石派中央大员来主持甘肃政局。

1931年甘肃发生雷马事变,蒋介石任命邵力子为甘肃省政府主席,主政甘肃。邵力子主政,意味着国民党中央企图直接掌控甘肃政权。1932年邵力子离甘之后,迎来了朱绍良的第一次主甘。选择朱绍良坐镇甘肃,充分体现了国民党中央控制西北,巩固后方的深意。在朱绍良就任驻甘绥靖公署主任时,蒋介石等政要发贺电“勗勉”,国民政府主席的电文说:“甘肃为西北重地,际此国家多故,尤望绥疆靖乱,益励远猷,用副倚畀。”{11}虽然这是些应酬之词,但在一定程度上也说明了对甘肃战略地位的重视和任命朱绍良主甘的政治用意。1935年,蒋介石任命于学忠为甘肃省主席。西安事变和平解决后,1937年3月,于学忠奉令东调,离开兰州。3月20日,朱绍良再次任甘肃省主席,第二次主甘。国民政府派中央大员来主政甘肃,说明甘肃的重要性已引起了国民党中央的高度重视。

最后,国民党在甘肃驻军,使甘肃成为战时整个西北的军事政治中心。

1937年11月,日本从华北进犯绥远,西北告急。国民党在兰州设立第八战区长官司令部,蒋介石兼司令长官,朱绍良任副长官,主持甘肃、宁夏、青海、绥西地区对日军事。12月朱绍良兼任甘肃省主席。第八战区作战抵制日寇,为保护西北边疆作出了巨大贡献,甘肃成为战时整个西北的军事政治中心。

在抗战越发紧张的情况下,西北地区的重要性也愈加突出,蒋介石对甘肃地区也就愈发重视。尤其是在大半国土沦丧的抗战期间,甘肃对于国民党的统治越加重要。积极吸引甘肃的热血青年,对于丧失大半河山的国民党来说,已是一项急于开展的工作。

三、共产党在甘肃势力的发展引起了国民党的恐慌

在国民党的军事围剿下,1934年10月,中国工农红军开始长征。在红军长征所经过的是多个省中,甘肃是历时最长、活动最频繁、影响最大的一个省份。“整个长征如果从1934年10月中央红军离开中央根据地起,到三大主力红军胜利会师以及11月的山城堡战役结束,历时两年。而各路红军长征在甘肃的活动,前后共约一年半时间。”{12}红军所到之处,纪律严明,解救劳苦群众,打击反动势力,革命的种子洒遍了甘肃大地,这不仅为以后的甘肃革命产生了很大的影响,更为共产党在甘肃的发展壮大奠定了基础。

在中共的正确领导下,更是有大批的学生奔向边区,参加抗战。“中华民族抗日的烽火,激发了广大青年的爱国热枕,国内许多青年怀着抗日救国的热情和对中国共产党的信仰,从国统区、沦陷区、海外冒着生命危险,冲破层层封锁,纷纷本向延安”。{13}自抗战爆发后,青年学生在共产党抗日救亡的号召下,投奔陕甘宁边区,参加抗日,壮大了中共的力量。

总之,自红军长征到达甘肃,并建立陕甘宁边区以来,中共运用正确的方针政策,发展壮大自己,尤其是在吸引青年方面,引起了国民党的恐慌,因此国民党在建立地方三青团时,甘肃作为西北边疆省份,却成了第一批建立地方三青团支团部的省份。

四、国民党在甘肃的势力较为薄弱

首先,国民党在甘肃的党权比较薄弱。

1927年蒋介石实行北伐,基本上完成了全国政权的统一,蒋介石成为南京中央政权的最高统治者,但他真正能控制的地区只有长江下游的几个省,河南、陕西、甘肃、宁夏、青海及山东的一部分地区是冯玉祥的势力范围。因此,国民党在甘肃发展党员起步较晚,直到雷马事变之后,邵力子主政甘肃时,才正式开始招收国民党员,就以县城为例,“民国二十二年,国民党和政县党务整理委员办事处组建后,到民国二十五年发展党员120多人,其中多数是学生和公务人员。”{14}“民国22年(1933年)秋,……正式成立了国民党夏河县党部。民国26年(1937年)12月9日至次年2月16日,全县进行国民党员登记,结果县内共有国民党员206人。”{15}因此,甘肃混乱的局面导致了国民党在甘肃发展党员人数的缺失,也给共产党在甘肃发展党员提供了机会。

其次,国民党在甘肃的政权较薄弱。虽然国民政府自1931年开始便派遣中央大员来管理甘肃,但是效果亦不明显,甘肃的情况并没有完全解决。蒋介石推行禁烟运动,要求甘肃也紧随其行,邵力子“考虑到甘肃烟亩捐税占全省年收入三分之一强,而请款仅其四分之一,相差过巨。”{16}最终邵力子被迫辞职。邵力子离开兰州之后,国民政府任命朱绍良主甘。朱绍良本着“在安定中求进步”的方针,治理甘肃。朱绍良对各地方实力派进行了拉拢,然后进行了一系列措施,甘肃的政局与社会秩序趋于稳定。但西北历来就是鸦片种植的重灾区,而甘肃更是烟毒横行。虽然朱绍良的禁烟取得了一些成果,“但鸦片的种植、销售、运输、吸食在甘肃已成为一套完整的体系,吸食鸦片甚至成为一些地方的风俗”。{17}就在国民党如火如荼的建设甘肃时,大量农民因无法承受各方压榨,逃离耕种的土地。“如贫弱者尽服兵役,而富豪者反得避免,自然会惹起大多数民众的反感”。{18}发生于1939年的海固回族起义和1943年的甘南民变正是甘肃地方政权与基层社会矛盾的总爆发。自九·一八事变爆发后,虽然国民政府开始重视甘肃,派国民政府大员来治理甘肃,但因甘肃内部情况特殊,地方实力派权力过大,以至于国民党政权在甘肃较为薄弱。

最后,甘肃政治、军事势力的错综复杂削弱了国民政府在甘肃的军事力量。在抗日战争爆发之前,甘肃地区在政治军事方面呈现出错综复杂的局面,一方面,红军一、二、四方面军三大主力会师会宁;国民党中央军的第一军、第三军等部也相继入甘;1935年秋,于学忠就任甘肃省主席,东北军五十一军入甘,甘肃地区局势更显复杂;另一方面,在抗日救国宣传的影响下,甘肃各阶层民众的抗日意识逐步增强,甘肃地方实力派人物面对民族危机和甘肃的复杂局面忧心如焚,而进入甘肃的国民党军队中,厌倦内战的情绪也在逐步扩散,尤其在东北军中,“反对内战”“坚决抗日”“打回老家去”,成了广大官兵的思想主流。

国民党在甘肃势力的薄弱,以及共产党在甘肃的发展壮大,促使蒋介石在甘肃成立一个新的组织来壮大国民党在甘肃的势力,排挤共产党。

五、结语

综上所述,1938年蒋介石成立了三民主义青年团。随着抗战的全面爆发,蒋介石为了加强对全国青年的统治,着手开展三青团由中央到基层的组织系统工作,正是在这样的大背景下,三青团中央团部开始筹备第一批地方支团部的建立。而此时,甘肃作为西北的一个重要省份,战略地位日益重要,而且随着红军长征胜利会师于甘肃会宁,共产党在甘肃的发展迅猛异常,但是由于甘肃地处西北,地理位置偏远,情况复杂,导致国民党在甘肃的统治较为薄弱。在这种情况下,甘肃受到国民党的重视,三青团甘肃支团作为第一批地方支团的建立显得紧迫而必要。

——————————

注 释:

①参见马烈.《试析蒋介石成立三青团的原始动机》,《民国档案》1996年第4期等论文.马烈认为蒋介石成立三青团的原始动机是溶共;杨焕鹏在《三青团成立的动因再探——兼与马烈先生商榷》(《安徽史学》2002年第1期)一文中,认为三青团的成立有三个主要原因:抗日反共是三青团成立的根本动因;贾维在《也论蒋介石成立三青团的动机问题——与马烈先生商榷》(载《一九四0年代的中国》上卷)一文中认为团结国民党内各派,统一全国青年运动,是蒋介石成立三青团的基本动机。学界对这一问题有着不同的观点,目前还没有达成共识。马烈先生后来再次发表论文《关于三青团成立的原始动机之三论——答杨焕鹏先生》(《安徽史学》2002年第1期),对杨先生所提出的疑问进行回答。马先生在文中表示,对于杨先生文中的观点及其论证,基本不能同意,还是坚持其原来的看法,认定蒋介石成立三青团的原始动机就是溶共,并特意说明蒋之溶共和孙中山先生之容共有着本质的区别。并进一步提出三民主义青年团正是蒋介石打算用以合并各党、并取代“国民党”名称的新组织.

②刘光华.甘肃通史·中华民国卷.甘肃人民出版社,2009.162.

③{4}张秋霞.大后方的甘肃与抗战.党的建设,1995,(10).

⑤中国人民政治协商会议兰州市委员会文史资料委员会.兰州文史资料选辑(第8辑).1988.35.

⑥{7}李云峰,曹敏.抗战时期的国民政府与西北开发.抗日战争研究,2003,(3).

⑧{10}李云峰,曹敏.抗日时期的国民政府与西北开发.抗日战争研究,2003,(3).

⑨曹敏.抗战时期国民政府开发西北活动述论.人文杂志,2001,(4).

{11}甘肃省政府公报.第2卷(59-62):23.刘进.中心与边缘——国民党政权与甘宁青社会.天津:天津古籍出版社,2004.97.

{12}{13}甘肃省延安精神研究会.红军长征在陇原.兰州:甘肃文化出版社,2006.4.

{14}和政县志编纂委员会.和政县志.兰州:兰州大学出版社,1993.171.

{15}甘肃省夏河县志编纂委员会.夏河县志.甘肃文化出版社,1999.627.

{16}刘进.在地方势力与中央权威之间——邵力子主政甘肃透析.西北师大学报(社会科学版),2003,(2).

{17}牛磊.朱绍良与西北政局(1933—1946).西北师范大学,2015.

{18}朱绍良.朱主任对兵役班学院训词.甘肃省政府公报,1938,(444):58.

参考文献:

〔1〕刘光华.甘肃通史·中华民国卷[M].兰州:甘肃人民出版社,2009.

〔2〕中国人民政治协商会议兰州市委员会文史资料委员会[M].兰州文史资料选辑,1988.

〔3〕黄河水利委员会.民国黄河大事记[M].郑州:黄河水利出版社,2004.

〔4〕刘进.中心与边缘——国民党政权与甘宁青社会[M]天津:天津古籍出版社,2004.

〔5〕甘肃省延安精神研究会.红军长征在陇原[M].兰州:甘肃文化出版社,2006.

〔6〕西北五省区编纂领导小组.陕甘宁边区抗日民主根据地[M].北京:中共党史资料出版社,1990.

〔7〕杨奎松.国民党的“联共”与“反共”[M].北京:社会科学文献出版社,2008.

〔8〕宋仲福.西北通史[M].兰州:兰州大学出版社,2005.

〔9〕和政县志编纂委员会.和政县志[M].兰州:兰州大学出版社,1993.

〔10〕甘肃省夏河县志编纂委员会.夏河县志[M].兰州:甘肃文化出版社,1999.

〔11〕西北史研究所.西北史研究[M].兰州:甘肃文化出版社,2002.

〔12〕张秋霞.大后方的甘肃与抗战[J].党的建设,1995,(10).

〔13〕李云峰,曹敏.抗日时期的国民政府与西北开发[J].抗日战争研究,2003,(3).

〔14〕刘进.在地方势力与中央权威之间——邵力子主政甘肃透析[J].西北师大学报,2003,(2).

〔15〕朱绍良.朱主任对兵役班学院训词[J].甘肃省政府公报,1938,(444):58.

〔16〕杨焕鹏.三青团成立的动因再探——兼与马烈先生商榷[J].安徽史学,2002,(1).

〔17〕马烈.试析蒋介石成立三青团的原始动机[J].民国档案,1996,(4).

〔18〕马烈.关于三青团成立的原始动机之三论——答杨焕鹏先生[J].安徽史学,2002,(1).

篇5:关于成立共青团筹备组的请示书

共青团福建兵工装备有限公司委员会:

漳州子公司党支部经研究讨论决定,根据《团章》的有关规定,拟成立共青团福建兵工装备漳州子公司团总支。为确保团总支前期筹备工作的顺利开展,特申请组建共青团福建兵工装备漳州子公司团总支筹备小组。筹备组组长由综合管理部副经理丁玉锋担任,副组长由综合部曹志强担任,成员由团干部候选人员及综合管理部相关人员组成。

筹备小组将在公司党支部领导和上级团委指导下认真履行好职责,在共青团委员会选举产生前代行共青团委员会职责,确保成立团总支工作的顺利进行。

妥否,请示复。

福建富兴工业彩弹枪有限公司

篇6:关于成立支部委员会的请示

客运分公司党总支:

根据工作需要,我站拟推荐汪庭柱、简军、贾蓉三位同志为支部委员会成员。

妥否,请批示。

二0一五年七月二十五日

安庆公路客运中心站党支部委员会成员分工

根据工作需要,我站下列七位同志为支部委员会成员,工作分工如下: 支部书记:张旭光 保密委员:戴红莉 纪检委员:汪庭柱 宣传委员:张力 组织委员:彭萍 统战委员:简军 青年委员:贾蓉

二0一五年七月二十五日

安庆公路客运中心站党支部党小组划分

根据工作需要,安庆公路客运中心站党支部划分为三个党小组。谢军同志为中心组组长;白杨同志为第一生产党小组组长;王英同志为第二生产党小组组长。

上一篇:幼儿英语简短演讲稿下一篇:乡镇死因监测工作计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