浅析李白的政治理想及其成因

2024-06-19

浅析李白的政治理想及其成因(共7篇)

篇1:浅析李白的政治理想及其成因

浅析李白的政治理想及其成因

摘 要: 李白的政治理想非常复杂,其中关于个人的部分清晰明确,即以成为辅弼之臣为主要目标,而关于国家、社会的部分则只有“寰区大定”之类笼统、模糊的表述,缺乏明确、具体的内容。之所以这样,一方面是由于当时社会错位的人才标准的影响,另一方面也与李白庞杂的思想体系有关。

关键词: 李白 政治理想 成因

在李唐时代的大诗人中,李白无疑是最复杂的,对李白的研究也一直是古代文学研究的热点。李白毕生热衷于政治,因而研究政治对李白诗歌创作的影响很有必要,这方面已经有很多学者做过论述。[1]P150[2][3]但在这些研究中,人们往往关注于具体政治事件对李白诗歌创作的影响。李白有为李唐王朝建功立业的强烈愿望并终身求仕,虽然遭受过很多打击和挫折,却矢志不渝,若无坚定的理想、信念支撑,是不太可能的。那么,李白的政治理想究竟是什么?

长期以来,学者们对李白的政治理想做过很多研究并有很多精彩的论述,但已有的研究也多是根据李白作品中的只言片语,认为李白的政治理想就是“使寰区大定,海县清一”(《代寿山答孟少府移文书》,以下简称为《代》)、“济苍生”(《梁园吟》)。[4]但如果综合分析李白的有关作品,并结合李白一生所为,则会发现,李白的政治理想可能要复杂得多。简而言之,李白可能并没有形成一个明确、具体的政治理想,他的政治理想可能只是一种模糊的概念。本文力图在揭示李白政治理想本质的基础上,探讨这种政治理想的成因,从而进一步理解李白人生的悲剧性与文学创作的成功之间的巨大反差。由于李白是中国古代悲剧性文人的一个典型代表,因此本研究也期望能对其他悲剧性文人的研究有一定的参考与借鉴意义。

一、李白的政治理想

所谓理想,是指人生的奋斗目标,是人们对未来的一种想象。对未来政治生活的美好想象即为政治理想,一般而言,政治理想当包括两个方面:个人理想,即期待自己在政治上的作为;社会理想,即向往的理想社会或治国方略。

(一)个人理想

李白在很多诗文中都表达了个人的政治理想,如“东山高卧时起来,欲济苍生应未晚”(《梁园吟》)①、“余亦草间人,颇怀拯物情”(《五古·读诸葛武侯传书》)、“平明空啸咤,思欲解世纷”(《赠何七判官昌浩》)、“长风破浪会有时,直挂云帆济沧海”(《行路难三首其一》)。不难发现,李白对出仕有着极为强烈的愿望。可以说,进仕是李白政治理想的重要内容。李白在《代》中更是毫不掩饰地说出了自己的具体目标:“愿为辅弼”。

„„吾与尔达则兼济天下,穷则独善其身„„申管仲之谈,谋帝王之术,奋其智能,愿为辅弼,使寰区大定,海县清一。

可见,李白期待的不是一般意义的进仕,他要做的是辅弼之臣——宰相一类的重臣。这一点已是很多学者的共识。如陈贻焮认为:“(李白)最大最主要、为他长期所追求而始终不渝的(目标)则只有一个——想做宰相。”[4]余恕诚认为李白向往着“由布衣跃升为帝王之师”。[1](P151)

(二)社会理想

与“愿为辅弼”这样清晰明确的个人理想相比,李白的社会理想则显得复杂、隐晦得多,我们需要对其作品进行深入分析才能有所收获。

1.理想社会

我们首先分析李白向往的理想社会。同样是在《代》中,李白也描述了自己理想中的社会,他以“寰区大定,海县清一”来概括。这种描述与儒家类似,因此很多学者认为李白追求儒家理想的社会,即天下大同,施行王道仁政。如葛景春认为李白的政治理想和杜甫类似,就是“致吾君于尧舜”与“再复鲁道”。[15](P19)“鲁道”指的正是儒家理念中的理想社会。然而,“寰区大定,海县清一”毕竟只是一种天下太平的笼统概念,在未发现更明确表述之前,武断地将其等同于儒家的理想社会,未免显得草率。

李白在另一篇作品《明堂赋》里赞美唐玄宗努力寻找治理天下之至道,要实现“几华婿之故乡”的理想。“华胥国”出自道家典籍《列子·黄帝》篇,其特点是“自然而已”。华胥国与老子的“小国寡民”是有区别的,它是道家所推崇的另一种“天下大治”的社会。然而,若根据“华胥国”认定李白推崇道家的理想社会,则会面临很尴尬的局面。比如道家经典中的“华胥国”平等自然,否定君权(“其国无帅长”),这显然与李白多处表现出的忠君思想(如“霜凋逐臣发,日忆明光宫”(《鲁中送二从弟赴举之西京》)相矛盾。因此简单地认为李白追求的是道家理念中的理想社会同样显得草率。

事实上,李白关于理想社会的表述,不管是“寰区大定,海县清一”还是“几华胥之故乡”,并没有什么本质的区别,都是一种笼统概念上的太平盛世。李白对此概念并无进一步的描述或诠释。因此,李白的理想社会是模糊不清的。

2.治国方略

李白所期待的治国方略通常认为更倾向于儒家的治国理念。这是因为在《代》文中,李白表现出“达则兼济天下”的济世思想(类似的表述很多,如《梁园吟》云:“东山高卧时起来,欲济苍生应未晚。”),这与儒家思想所倡导的积极入世的精神相符;同时,为“使寰区大定,海县清一”,李白期望能“奋其智能”,这无疑符合儒家积极作为的行事原则。但事实上李白作品中积极进取的态度并不能作为其儒家治国理念的依据。对此,徐中玉在为《李白思想研究》所作的序文中有专门论述,他认为一个人即使是大字不识的文盲,其人生态度也是“处于积极进取与消沉止足两者之间的若干状态之中”。[6](P1)我们还应该注意到,儒家治国的精髓在于施行仁政、王道,李白所推崇的却是王霸之术,“申管仲之谈,谋帝王之术”,这与儒家思想是格格不入的,儒家对管仲的“术”是很不以为然的(《孟子·公孙丑下》中孟子就有“管仲,曾西之所不为也,而子为我愿之乎?”的表述)。因此李白不太可能完全认可儒家的治国理念。

而在《明堂赋》里,李白一面以“元元澹然,不知所在”赞许自然无为,另一面又大肆颂扬唐玄宗励精图治的作为,如“乃目极于天,耳下于泉,飞聪驰明,无所不察。考鬼神之奥,推阴阳之荒”、“下明诏,班旧章,振穷乏,散敖仓”,“建翠华兮萋萋,鸣玉銮之鉠鉠”。可见,李白并不认可道家自然无为的治国理念。

事实上,李白向往的治国方略并不符合任何一家一派的主张,只是一个模糊不清的概念,李白在诗文作品中也未对其进行明确表述。

综上所述,李白的政治理想具有很鲜明的特色:一方面,李白有很明确的个人理想,即成为辅弼之臣。另一方面,李白的社会理想显得复杂且模糊,表述笼统,缺乏具体、明确的内容。

二、李白政治理想的成因

影响李白政治理想形成的因素很多,主要有以下方面。

(一)错位的人才标准

错位的人才标准是导致李白的强烈求仕愿望和过高政治自许的重要因素。李白的文学才华备受称赞,比如杜甫就评价李白“李侯有佳句,往往似阴铿”(《与李十二白同寻范十隐居》)②、“敏捷诗千首,飘然思不群”(《不见》)、“笔落惊风雨,诗成泣鬼神”(《寄李十二白二十韵》)。李白对自己的文采也颇自负,《冬日于龙门送从弟京兆参军令问之淮南觐省序》就记载了别人问他“兄心肝五藏皆锦绣耶?不然,何开口成文,挥翰霞散?”时他很开心地“抚掌大笑,扬眉当之”。但中国古代文人普遍要面对一个很奇怪的人才标准,他们的遇与不遇不以文学上的成就,反而根据政治上的穷通为标准,文人的价值实际上是错位了,他们可以通过文学之才获得政治上的待遇。盛唐时期,帝王喜好诗文,明经地位下落,科举时有关儒家经典的考试可以诗代替,谓之“赎帖”,[7](P172)文人以诗取仕屡见不鲜。在这种情况下,李白这种“开口成文,挥翰霞散”的天才自然对政治生活充满期待。将文学才华等同于政治才能不只是李白一个人的误解,可能是整个时代文人的普遍观点,如李阳冰也通过“朝列赋谪仙之歌,凡数百首,多言公之不得意”(《草堂集序》③)来表达对李白政治上失意的惋惜与遗憾。可以说,这种错位的人才标准为李白的积极入仕提供了动力。

(二)错综复杂的思想体系

李白思想的复杂性可能是其社会理想形成的重要因素。李白受儒、道、纵横等诸家思想影响,这些思想相互交织,相互影响,共同构成了李白社会理想的思想来源。

李白受儒家思想影响较大,但他对儒生却很不屑,他在《嘲鲁叟》中直接以“鲁叟谈五经,白发死章句”讽刺鲁叟只知章句之学。李白的言行也不符合儒家仪规,后世儒家学者对他多不认可,如宋人赵次元认为李白的之诗“多在风月草木之间,神仙虚无之说”,无助于“教化”。(《杜工部草堂记》)[8](P156)罗大经也认为李白“不过豪侠使气,狂醉于花月间耳”,对社稷苍生,“曾不亲其心膂”。[9](P341)大儒苏辙更是直接批评李白“不知义理之所在”:

李白诗类其为人,骏发豪放,华而不实,好事喜名,不知义理之所在也。语用兵,则先登陷阵,不以为难;语游侠,则白昼杀人,不以为非。此岂其能也哉?白始以诗酒奉事明皇,遇谗而去,所至不改其旧。永王璘将据江淮,白起而从之不疑,遂以放死。[10](P1228)

在苏辙看来,李白根本就不是儒家信徒,在人格上存在严重的缺陷,其行为更与儒家相悖。由此可见,儒家绝非李白的主导思想。

道家对李白的影响也很大,集中表现在山林之隐上,但“我们只要回顾李白的一生,就会发现他在不同阶段是出于不同的理由而选择遁隐山林”,[11]这与道家所追求的清静无为是大不相同的,而其一生执著于仕途、追求有为的做法更与道家的思想相悖。所以,从李白的现实动机和生活实践来看,他也不是一个道家思想的实践者。

很多学者还认为主导李白的思想是道教或者说是仙家思想,如“李白的向往山林,与其说是崇慕道家的自然境界,不如说是向往仙家的自由和长生”。[12]然而,从李白《代》文来看,李白其实是不满足于这种求仙问道的生活:“安能餐君紫霞,荫君青松,乘君鸾鹤,驾君虬龙,一朝飞腾,为方丈、蓬莱之人耳,此方未可也。”由此可见,仙道不过是李白落魄无助时的一种寄托,不是可以指导其社会实践的思想。

也有不少学者认为李白的主导思想是纵横家。[13]纵横家形成于诸侯纷争、战乱频仍的战国时期,后世所谓“纵横术”,不外乎称雄图霸的权谋韬略,其方法是在争战不已的群雄中驰说逞辩,择主而从。李白有很多关于纵横思想的宣示,如“洛阳苏季子,剑戟森词锋。六印虽未佩,轩车若飞龙”(《魏郡别苏明府因北游》)。除此以外,李白还有类似于纵横家的游说行为,如其所作的《与韩荆州书》,行文夸张,对韩朝宗极尽恭维。在说到自己时,也毫不谦虚,自比平原君门下的毛遂,“日试万言,倚马可待”。这和纵横家游说群雄的方式几乎同出一辙。

尽管如此,李白却很难称为纵横思想的践行者。纵横之学以经世治时的王霸之道为主要内容,纵横家也以辅佐帝王成就宏图大业为主要目标。李白对文学侍臣司马相如颇为钦慕,“余小时,大人令诵《子虚赋》,私心慕之”(《秋于敬亭送从侄专游庐山序》)、“十五观奇书,作赋凌相如”(《赠张相镐》)。待诏翰林时,李白无任何政治上的建树,做的只是“文学侍臣”的事,[11]李白也欣然接受文学侍臣的身份,自云在翰林时“既润色于鸿业,亦间草于王言。雍容揄扬,特见褒赏”(《代宋中丞自荐表》),同时还很得意地表示:“王公大人借颜色,金章紫缓来相趋。”(《驾去温泉宫后赠杨山人》)可见,李白更看重的可能是纵横家飞黄腾达后的荣耀,而非成就宏图大业的作为,意在其“位”而非其“为”。因此,纵横也不是李白的主导思想。

篇2:浅析李白的政治理想及其成因

一、政治学困生出现的原因

高中政治学困生形成的原因很多, 有学生方面的问题, 也有教师工作的不足。从教与学双向因素来分析, 我认为主要有以下几个方面:

1. 教学速度过快

现行高中政治教学共有四本必修和一本选修。即使是参加高二学业水平测试的学生, 也要在高二第一学期前学完三本必修。加上一周两课时的安排, 使得每一节的教学内容过多, 教师不得不加快教学速度。更有些老师, 为了期末留足够多的时间“深化”复习, 把新课也当成复习课上。这样基础比较好的, 反映快的学生, 接受起来可能没什么问题, 但一些本身基础就相对薄弱的学生可能会觉得无法接受, 上一个问题还没想明白, 老师又在讲下一个问题。这样恶性循环就使这部分学生觉得政治这一门课很难, 不易听懂。而且又有其他科目可供选择, 政治就变成了可学可不学的了, 成绩也就很难跟上其他学生。

2. 教学要求平均

目前的教学模式基本上是一个班级所有的学生坐在一起, 教师用同样的教学方法, 同样的练习。但在这三四十个学生中, 其智力、知识、能力上是有很大差异的。同样的教学方法, 同样的练习, 搞“平均主义”当然会出现有的学生成绩好, 有的学生成绩差。必然导致学困生的出现。

3. 教学方法单一

为了在规定的学时里完成相应的教学任务, 很多时候我们采用的教学方法就是老师一讲到底。我也曾经试过, 让学生自主的学习, 多参与讨论, 多发表自己的见解。这样一来, 有时候一个小问题, 就要用上大半节课。教学任务自然就无法完成。这里就陷入了到底是培养学生能力, 还是完成教学任务的矛盾之中。不过我相信这样的矛盾应该是可以解决的。学生面对教师一讲到底的教学方法, 就会认为这个课堂是老师的, 我不需要参与, 所有的问题老师都会告诉我们正确的答案。在不知不觉中就形成了等、靠的毛病, 没有学习的主动性, 在遇到一些比较困难的问题的时候不知道要发挥自己的主观能动性, 学习上的困难也由此而生。

4. 教学内容枯燥

政治这一门课中理论性的东西相对比较多, 学生认为这些东西离自己的实际生活比较遥远, 听起来枯燥无味。如果教师在讲课的时候还是从理论到理论的话, 就会使学生更加没有兴趣学习。

5. 教学评价重分

目前的评价模式主要还是以考试的分数高低来衡量一个学生政治成绩, 学生自己也是这样认为的。对政治学科中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比较忽视, 对学生像理科一样大搞题海战术, 考试经常不合格, 造成对政治学习的厌倦和苦恼, 从而对学习政治失去了兴趣和进取心。

造成政治学习困惑的因素, 除了以上主要几点外, 还包括学生的学习目的、兴趣爱好, 师生的情感, 家庭教育, 社会环境等等。

二、政治学困生对策

在进一步加强学生学习目的性教育, 增进师生情感, 培养学生学习兴趣, 激发学生学习动机和求知欲望的前提下, 针对上述种种原因, 在课堂教学中主要可以采用了以下策略:

1. 教学速度上“提高效率, 整体优化”

教学内容多, 我们就必须提高教学的效率, 在整体把握教材的基础上, 吃透教学的重点难点, 做到统筹规划, 合理安排。不能随意压缩新授课时, 同时集中力量突破重难点, 安排足够的时间让学生理解深化, 不做“夹生饭”。同时, 重点培养学生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 遇到难题、新题不慌乱, 达到整体素质的提高。

2. 教学要求上“分层教学, 以优带劣”

在课堂教学中应面向大多数的学生, 力争在课堂上使大部分的学生掌握大纲的要求。而在作业, 练习的时候可以对不同的学生提出不同的要求。特别注意开好两个“小灶”:即学有余力的学生和在政治学习上还存在困惑的学生。对于第一部分学生要充分扩展他们的视野, 鼓励他们用政治思维来分析自己身边的事以及国际国内的时事。而对于学困生, 则重点关注基础知识的过关, 以书本为本。并在情感上激发他们的学习热情, 努力克服困难, 提高他们的学习自信心。同时做好结对帮扶工作, 使不同层次的学生有不同收获的同时, 实现以优带劣。

3. 教学方法上“两主一心, 全面提高”

在教学方法上, 老师必须彻底摆脱以往的一讲到底的上课模式, 把课堂真正地还给学生。充分发挥教师的主导和学生的主体的作用, 相信学生。利用好尖子学生的学习优势, 带动全班的学习热情, 使学困生也能积极参与到课堂的讨论、探究活动。让不同的思维在碰撞中升华, 让每一个学生感觉到每一堂政治课都是是获益良多。

4. 教学内容上“联系实际, 注重分析”

教学内容理论性太强, 学生就会觉得学了也没意思, 因为这离他们很遥远。所以我们在教学过程中要尽可能地把理论的东西具体化, 贴近学生的生活, 贴近生活的实际。在备课的时候就要多准备一些生活中的事例, 让学生试着用书本的理论知识分析生活实际。这样就能激发学生的学习热情, 变被动为主动。让在学习暂时有困难的学生也觉得学习政治还很有意思和很有用, 摆脱厌学情绪, 这样才能使他们的成绩有明显的提高。

三、教学评价上“鼓励创新, 综合评价”

教学评价上不能只看一次或几次考试的成绩, 而应综合评价。如果学生考试的成绩不是特别的理想, 但是做题的思路有创新, 我们也应该适当地鼓励, 激发学生动脑的积极性。让这些学生知道自己的优势, 并在今后的学习中, 充分地发挥这种优势, 转困为优。

篇3:浅析当代青年政治观现状及其成因

【关键词】政治观;青年;现状;原因

政治观是青年对国家政治制度及其相互关系形成的观点和理论。本文通过对青年政治观现状的分析,得出当代青年政治观总体上趋于成熟,呈现出稳定、积极向上的良好态势,并从内外部因素阐释了其政治观形成的原因。分析青年政治观现状及其成因对当代青年政治观教育有着重要意义。

一、当代青年政治观的主流与问题

青年总是生活在一定的政治体系中,随着年龄的增加,青年与政治的交互作用逐渐频繁,在这种作用下青年对社会政治产生认识、态度和行为,而这或多或少带有一定的价值倾向,这种倾向就是青年政治价值观的表现。

1.当代青年政治观的主流表现

总体来说,当代青年政治观的现状是健康向上的。

一方面,当代青年政治观日趋成熟,在大是大非问题上能够自觉与党中央保持一致,对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制度和道路有一定的认识,能够在思想政治教育中积极配合,从而形成较强的责任意识和责任感,尤其是中国梦、全面建成小康社会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提出,使他们形成积极的政治观。他们希望中国更加繁荣昌盛,成为世界强国,沿着梦的方向,脚踏实地。

另一方面,当代青年人具有独立的分析和判断能力,自主分析力增强。他们在关注政治的同时,更加关注自我和自己未来的发展。绝大多数青年人自己独特的思想和意识,他们认为在国家法律允许的前提下,应保障个人的合法权利,人生价值既要奉献也要索取,并且能够把个人理想与社会理想紧密结合起来。其次,当代青年有着强烈的自我意识、求知精神及社会责任感。他们借助社会和市场的需求及发展,能够及时而有效地调节和完善自身。总体上,当代青年对个人理想与社会理想关系,对自己历史使命有着正确的认识,在这种认识基础上,形成应有的主人翁态度,表现出一种相对理性的政治观。

2.当代青年政治观的主要问题

当代青年政治观总体上呈现良好态势,但也存在一定的盲点。本文从政治理想弱化和政治关系矛盾化两个方面探析了当代青年政治观存在的主要问题。

第一、政治理想弱化。目前,普遍存在的现象是,当代青年政治基础知识薄弱、政治关注度低和政治追求动力弱。在这样的情况下,当面临一些深层次的问题上时,往往表现出极端的行为,在看待事情时,也就无力通过现象看本质,因而对马克思主义指导地位认识发生动摇。然而,政治理想的弱化直接导致了政治冷漠症,具体表现为:对不涉及自身的政治问题漠不关心、逃避政治生活而以被动、消极的姿态面对政治活动,尤其是社会主义市场的冲击,使青年人把物质利益放在首位,成为拜金主义者和享乐主义者。久而久之,这种意识占据他们的头脑,从而使其认识到人生的真正价值在于追求自身所需。他们不再用理想的标准处理问题,而是用利益的标准关注自身发展。

第二、政治观矛盾化。当代青年的政治观在理论上存在误解,在实践上具有滞后性。他们对国家的大政方针、政治理论和政治制度等大问题上有着原则性认识,表现出强烈的认同感,社会责任感和历史使命感,但对日常生活中的诚信缺失、人情冷漠和弱势群体不能用运动的、发展的目光看待,从而产生偏激的情绪和否定一切的态度来孤立看待身边所发生的事。值得注意的是,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为个人施展自身才华提供了平台,使大部分青年意识到个人只有参与到具体的社会政治实践中,才能维护自己的合法权益,但同时也使他们意识到社会竞争的日益激烈和无情,从而导致当代青年政治信仰出现矛盾的倾向。

二、当代青年政治观致因分析

社会意识的产生不是凭空的,它是社会存在在人脑中的反应,青年政治观作为一种意识形态,它的产生和发展也是在一定的条件下形成的。青年政治观的形成在受外因的影响的同时,也受到自身发育特征的制约。

1.当代青年政治观形成的外因分析

随着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提出,当代青年政治观现状受到社会各界的关注,人们从社会发展的角度探析影响青年政治观现形成的因素。“每一历史时代主要的经济生产方式和交换方式以及必然由此产生的社会结构,是该时代政治的和精神的历史赖以确立的基础”[1],上层建筑随着经济基础的变化而变化。因此,当代青年的政治思想和政治观念也随之发生变化,呈现出多元化和复杂化的特征。

第一、改革开放对当代青年政治观的形成产生有利因素。社会主义事业在改革开放的背景下,取得了显赫的成绩。社会保障制度、政治制度和法律体系不断完善,人民生活质量和精神境界不断提高,综合国力增强和国际地位不断提高,中华人民共和国以东方大国的姿态而崛起。因为政治是人的社会政治本性的外化和体现,所以这些成就满足了青年政治上的需求,调动了青年的积极心。

第二、经济全球化为青年政治观形成带来挑战。经济全球化使得青年的政治认知获得解放、政治视野扩展,获取信息的渠道拓展,这有利于青年摆脱落后思想的束缚,增强他们开拓进取、更新知识结构和团结协作的精神。但与此同时,经济全球化给当代青年在价值取向和行为付诸上带来困扰。社会主义政治文明要尊重人,一切从人的需要出发,以人的利益为目标和归宿,而经济结构、社会生活方式和就业岗位和就业形式却多样化,“特别是利益关系的多样化使人们比以往更加关注个人利益的获得和个人价值的实现,物质利益的获得几乎成为人们最关注的焦点”[2]。

第三、教育方式单一、教育内容单调对青年政治观形成产生不利影响。我国思想政治教育工作存在教材陈旧、教育方法生硬,教育理论空洞的问题。教育者往往凭借对教育资源的占有的优势成为教育过程中的主导者,而这常常使受教育者产生疏远感,以消极被动的状态去学习书本知识。因此,在青年政治观教育中,应当建构一种更民主开放、轻松愉快的学习氛围,使青年能够自主而自觉的投入学习。

2.青年政治观形成的内因分析

内因是事物变化发展的根据,青年政治观的形成及表现离不开青年自身。本文从青年成长的生理、心理特点和独生子女因素两个方面进行分析。

第一、青年成长的生理、心理特点。身体的存活和个人的自主构成最基本的人类需要,这些需要必须在一定的程度上得到满足,行为者才能有效地参与他们的生活方式,以实现任何有价值的目标。对青年是一样的,在成长的过程中,他们产生了诸多需要,表现出多样性和时代性的特点。“青年接受新事物,对时代的变化反应敏捷、迅速,他们的需要迅速融入到社会当中,表现出需要的时代性”[3]。当青年产生这种需要时,他们就寻求方式使这种需求得到满足,而由于心智不够完善,他们的所作所为具有不正当性。那么,推而广之,他们在社会实践中形成的政治观点和态度也是如此。

第二、独生子女因素。当代青年是我国实行计划生育政策这一特定的历史环境中出生的主体。受中国传统观念的影响,在成长的过程中,受到家庭和社会前所未有的关爱和关注,所享受的物质条件也优越,事物发展的道路是前进行与曲折性的统一,而他们几乎可以说没有经历任何的困难和挫折,但却得到了太多的物质利益和生活享受。他们自我意识强,但独立自主的能力弱,凡事以自我为中心,不懂得换位思考去体验别人的感受,也就无力承担家庭责任和社会责任,他们缺乏吃苦耐劳的精神和独立面对生活的心理准备。在政治观方面则是对社会、对政治关注度偏低,政治敏锐性不强[4]。

总之,正确认识和把握当代青年政治观的现状及成因,是开展政治观教育的前提。通过对当代青年政治观的主流表现和主要问题的呈现,深入分析其外因和内因,有利于引导青年政治观的功利性和矛盾性,培养青年正确的政治立场,造就有理想、有道德、有纪律、有文化的新人,为培育和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奠定了模范基础。

【参考文献】

[1]王玄武、郑永廷.政治观众概论[M].武汉:武汉大学出版社,1991.

[2]田毅等.当代中国大学生政治观现状及致因分析[J].思想政治教育研究,2005.

[3]吴忠海.略论青年政治观形成与教育[J].思想政治教育导刊,2005.10.

[4]万斌、倪东.大学生政治观[M].浙江大学出版社,2000.

篇4:浅析“蛋壳心理”的成因及其对策

一、“蛋壳心理”的成因

(一) “温室的效应”

家庭是学生成长的第一摇篮, 它对孩子的健康成长起着至关重要的作用, 对孩子的“成型”和“定性”都有着深刻的影响。而现在的孩子却大多是在众人的“精心呵护”下逐渐成长的, “超级温暖”的家庭让他们安稳地躲避在父母、亲人的羽翼下, 不管外面是寒风呼啸、大雪纷飞还是倾盆大雨、电闪雷鸣, 都不必独自去面对, 去与大自然抗争。任何时候、任何事情, 只要提出要求就必定会有人立刻“满足”。可身为家长却从未曾想过:这过多的“保护”和包办代替让孩子逐渐习惯在“蜜罐”里生活, 慢慢成了没有毅力、耐心, 情感脆弱且经不起半点挫折的“蛋壳心理”。

(二) “高帽后遗症”

家庭、学校是孩子接受教育的主要环境, 学生一天到晚在学校里呆的时间远远超过在家的时间, 所以学校教育对学生的成长也起着至关重要的作用。时下学校都以赏识鼓励的表扬性教育为主。那些批评教育几乎已与体罚和变相体罚划上了等号, 让人不敢轻易触碰这条“高压线”。瞧, 《放大孩子的亮点》《赏识教育》这些不都是以表扬为主的吗?即使再差的学生, 教师也总是想办法对他“不起眼”的优点进行大肆夸奖一番, 让他感觉到自己确实也不赖。可这种“戴高帽”却也会让学生脱离实际而“飘飘然”起来。

(三) “自卑心作祟”

自卑是一道非常有害的心理屏障, 它主要表现为两个方面:一是对自己能力的低估和轻视;二是对自己行为的怀疑和贬抑。一句话, 自卑即是对自我价值的低估和不信任, 每时每刻地感到自己渺小和卑微, 觉得自己永远是那样微不足道, 这样的学生他总是不敢大胆地表现自己, 害怕众人的嘲笑和歧视, 担心遭受到他人异样的目光, 所以时常躺在自己的世界中。

二、“蛋壳心理”的对策

(一) 体验中成长

如今的孩子都是在“温室”中培养出来的“娇嫩花朵”, 长辈们无一不是体贴照顾周到, 唯恐不小心“摔”或是“化”了。而孩子非但不领情, 更甚者是完全难以体会父母的用心良苦, 反而因此变得更“娇”更“弱”, 根本经不起外面的半点风雨。寒假期间, 我们要求每位学生都必须找一个体验岗位并及时记录下自己体验过程中的点点滴滴, 新学期伊始, 我从学生的体验日记中发现了许多亮点。比如平时一向花钱大手大脚的周同学在跟随父亲出去体验卖菜的生活后, 在日记中这样写道:“……哎, 没想到我每天花去的零花钱, 竟是靠爸爸如此辛辛苦苦得来的。我真是太不应该了, 太不懂事了……”再如, 我班有名的“娇公主”李同学亲眼目睹了父亲辛勤工作的一天之后, 这样写道:“……看着父亲白白胖胖的脸慢慢地变黑变瘦, 我心里有说不出的难受, 决心做一个成熟、懂事的女孩, 减轻父母的负担……”还有些学生在当了一天的卖报员、门卫、营业员之后, 个个感受颇多, 收获丰富。这样的活动远比你苦口婆心地说教有效得多, 真实的体验让他们有了真切的感受, 在体悟中慢慢懂事, 逐渐长大……

(二) 批评中坚强

人生的道路坎坎坷坷, 不会总是风和日丽, 也不会总是春意盎然, 它也时常伴有电闪雷鸣, 或风雨交加。所以每个人都不能总是生活在一帆风顺中, 总会有磕磕碰碰的时候, 也正因为如此, 我们的教育当然也不能只停留在一味的表扬和鼓励之中, 那也许会让学生在人生的旅途中迷失了方向, 而且过多的表扬也会让学生失去许多尝试失败、感受痛苦、增强心理承受能力的机会, 从而让他们变得弱不禁风、不堪一击。

古人曾云:“天将大任于斯人也, 必先苦其心志, 劳其筋骨, 饿其体肤。”这里的“苦其心志”指的就是要让人经受一番痛苦的折磨, 让人具有坚忍不拔的毅力, 顽强不屈的斗志和钢铁般的能力。这些仅仅靠表扬性的教育是不可铸就的, 而恰到好处的批评性教育在这方面却有着任何教育手段都代替不了的作用, 这是不容忽视的事实。生活本来就是有苦也有乐, 挫折、失败、批评、委屈、痛苦都是不可缺少的“调味剂”, 有了它们, 才能让学生变得坚强起来。但是也得注意的是批评必须注意方式方法, 并做到适度。

(三) 成功中自信

前苏联的苏洛维契克曾说过:“一个人只要有自信, 那么他就能成为他希望成为的那样的人。”他举例说:“如果一个人自以为是美的, 他真的就会变美;如果他心里总是嘀咕自己一定是个丑八怪, 那他果真会变成尖嘴猴腮, 目瞪口呆, 生出一脸傻相。”话虽言过其实, 但却说明了一个道理:自信是成功的保证。或者更准确地说, 自信是一股强大的精神驱力, 它使人专注于一个更高、更理想的目标, 并以最大的热情去达到这个目标。可以说, 没有自信就没有理想, 没有自信就没有热情、毅力和勇气。

自卑只能叫人安于现状, 而自信却能让人急起直追, 一往无前。要让学生克服心理上的自卑感, 唯一的办法就是让他品尝成功, 增强他的自信心。张同学是我班学习成绩较差的一名后进生, 平常总是遭受到同学的嘲笑, 不是因为作业错得太多, 就是因为课堂答非所问, 因此我们经常看到的是他深埋的头颅和灰暗的眼神。怎样才能让他变得自信起来呢?在一次体育趣味比赛中, 在大家的竭力鼓动中, 他参加了排球垫球比赛, 在他的不懈努力之下, 比赛中居然打出了152个, 获得了年级组的第三名, 见此情景, 我立刻抓住契机在班里大肆表扬了一番:事实证明, 任何事情, 只要肯付出努力, 就一定会有收获。关键是看你付出了多少汗水。看着他那慢慢充盈着笑意的眼神, 望着他那渐渐昂起的脑袋, 我的心里也渐渐宽慰了许多。所以, 我们平时要多注重为学生搭建展示才能的舞台, 让他们有一个能显示自己才能的天地, 并从中品尝到成功的喜悦, 也相信自己的能力, 从而变得自信起来, 活泼开朗起来。

篇5:浅析李白的政治理想及其成因

关键词:李白;诗化激情人生;成因;诗歌意象

其实无论是对一个人研究还是对他作品的研究,都应该深入他所处的那个时代看,这样的分析才能具有历史性。李白诗化激情的人生之所以出现是有着两方面主要原因的,一方面就是那个时代的造就,另一方面就是他的性格的展现。当然除此之外还有他生长的地域以及所交往的人群。李白诗化激情的人生反映到诗歌内更多体现为他诗歌意象的丰富,李白的诗歌意象主要有酒、剑、明月。应该说就是这些意象造就了李白的伟大诗歌成就。

一、时代背景和地域环境对李白诗化激情人生的造就

李白生活的年代是唐玄宗时期的开元年间,这一时期中国经济、政治、军事各个方面都进入了全盛时期。尤其这一时期的文化达到了历史的高峰时期,尤其当时的长安是全国文化的中心。全国大量的文人墨客都聚集在长安城内,这个时候文人聚集在酒肆内饮酒作诗已经成为了一种社会风气。并且这一时期全国的交通特别的发达,很多人开始在全国进行游历。飞钱等经济形式的出现,给人们的外出游历提供了巨大的方便。

李白就在这一时期出生、成长以及游走全国各地,可以说时代发展给李白的全国游历提供了极大的便利。我们知道李白的人生是浪漫的是富有激情的,这一点和他多年的在外游历具有密切的关系。一般来说游历多的人往往视野比较开阔,看待人生看待事物能够不为现实所拘束,更多富裕激情。

其实一个人成长时期所在的环境往往对一个人的人生有着重要的影响。我们知道李白在24岁之前一直生活在四川,因此四川的地域环境对李白的人生必然产生了重要的影响。应该说四川自古就是一个人才辈出的地方,汉代的司马相如、杨雄,唐代的李白以及宋代的苏轼、苏辙、苏洵还有吕陶都出生于四川,可以说这些人都是中国文学史上鼎鼎有名的人物。因此四川这个地区有着极其深厚的文化渊源,并且唐代以前四川一直都相对的安定,一直以来都是经济发达的地区,因此在这里生活二十多年的李白必然受到一定的文化熏陶。最重要的是四川地区的自然环境多是以“雄、秀、险、神奇”等特点而闻名,生活在这样环境中的人多是浪漫飘逸。

总的来看,时代背景和地域环境是李白诗化激情人生的重要成因,应该说这两部分原因是诗化激情人生造就的重要基础。

二、个人性格以及交游对李白诗化激情人生的造就

有的学者认为李白的性格中保持了一份天真[1],但是笔者认为李白的性格更有魏晋风骨的延续,就是在李白性格的内部有着更多对君主专制时代礼教约束的一种叛逆与冲破。其实唐朝本身就是一个胡汉混合的政权,因此这个时代的人更好具有奔放的特点,而李白多年的阅历使他将这种奔放演绎成了放荡不羁。我们都知道李白让高力士脱靴的典故,其实从一定角度来看,李白这种做法并不太明智,因为这一做法不是一个成熟仕途人物之举。但是李白往往能够摆脱现实的限制,这就是他性格中的过人之处。我们说李白的人生诗化且具有激情,其实这种激情之所以让我们佩服,原因在于我们不能像他那样能够活的潇洒、活的自如,而根本原因就是我们的性格中少了一丝像他那样的放荡不羁。

我们知道李白所交游人物是极其广泛的,其中多是一些盛唐的诗人,例如孟浩然、杜甫、贺知章等人,当然也不乏当时的一些政治人物。[2]可以说与李白交流的人物来自社会的各个等级,尤其社会上层的人物较多。这样的交游情况对李白的视野开拓有着巨大的促进作用。一般来说一个人视野的高低往往取决于与其交际人物的社会地位,李白长期接触社会的上层人物,自然其视野不会被一般的现实障碍所羁绊因此其人生更多展现出诗化与激情。

三、李白的诗歌意象分析

我们知道李白有三个称号“诗仙”、“酒仙”、“剑仙”,可以说这三个称号和他诗歌意象紧密联系在一起。我们读一读李白的诗歌,不难发现有三种意象经常出现在他的诗歌中,那就是“酒”、“剑”、“明月”。

诗歌意象中的“酒”和李白的生活以及他的性格紧密联系在一起,我们知道李白很多写诗的灵感都来源于饮酒,甚至说李白的生活就不能没有酒。[3]我们从《全唐诗》中李白的《将进酒》可以看到这样的句子:“五花马,千金裘,呼尔将出换美酒,与尔同销万古愁。”为什么这里会出现“酒”的形象?因为这一形象是和李白激情的人生联系在一起的,表达了李白对于现实的不在乎。

李白诗歌中“剑”的形象是和他的侠义精神以及为国建功立业的愿望紧密联系在一起。从唐代的一些笔记小说来看,李白更多以一个侠客的想象出现,自然不免有一些“路见不平拔刀相助”的英雄壮举。但是从史料上来看更多展现的是李白渴望为国建功立业感情,《塞下曲》中的“解姐腰下剑,只为斩楼兰”就能很好地将这一情况表现出来。

“明月”的形象其实是唐代诗人通用的一个意象,但是在李白的诗歌中更赋予了自由的象征,当然很多诗歌中明月也作为故乡象征,例如我们小学就背诵的《静夜思》。当然对于“明月”这一意象的解释还有很多,由于篇幅的原因笔者就不再一一赘述。

四、结语

在笔者看来,李白诗化激情的人生成因中时代背景、地域环境、个人性格以及交游经历是重要的决定因素,可以说正是这些因素造就了李白的人生,造就了李白的伟大诗歌成就。李白诗歌意象总体来看主要是“酒”“剑”“明月”等三种意象。

参考文献:

[1]杨俊华.论李白诗化激情人生的成因及其诗歌意象[J].中共贵州省委党校学报,2009,03:120-122.

[2]张天来.试论李白诗歌的崇高美[A]..中国李白研究(1992-1993年集)[C].:,1992:11.

[3]白云慧.唐宋笔记小说中的李白故事研究[D].陕西师范大学,2014.

篇6:浅析李白的政治理想及其成因

(一) 区域型网络新词

网络覆盖区域大, 所以网络词语具有宽广的地域性。例如:“欧了”一词来自东北, 表示事物已经完成, 后演化为“哦了”而成为网络词汇, 被大量使用, 具有极其的口语感和地域性人那浓厚的性格特点。如:“雷到”, 来自浙江北部一带, 其中, “雷”具有多种含义, 分别为“像是被雷击到或是受到刺激”、“遇到不开心的或是感觉不舒服的事情”或是“突然间被吓到了”等。所以“雷到”就表示被突然间发生的事物吓到。还有一些表示消极的, 例如:“腊鸭”, 意思是垃圾, 来自粤语中的挂腊鸭, 指吊颈自杀, 大多用在网络大型有些中。地域性的网络词语, 大多音似或是形似地方性事物, 带给其他地域人群强烈的新鲜感和地域特色。而了解地域性网络词语, 就需要对相应的地区一定的了解。

(二) 新事物型网络新词

网络的扩展和新型事物的发现发明, 通过网络途径并让游戏中的新兴词汇得以流传。如“偷菜”来自于开心网的偷菜游戏, 是白领们喜爱种农作物为主的社交游戏。后常引用“你偷了吗?”为见面的招呼语。“马甲”一词为注册会员的名字, 等同于ID。现在许多的网站用“马甲”来表示身份, 具有特色。一词“潜水”生动形象, 用来形容那些在论坛或是群里呆着, 并不发言的人, 多用于聊天QQ中。新事物型网络词语的特点是与新兴事物息息相关, 并具有一定的实效性和特点, 伴随着事物的兴起、发展和衰弱而变化。在它的语言的构成上, 并不是很难理解。

(三) 简化型网络新词

简化型网络新词, 最开始出现自英文中缩略词, 现出现在正式文稿中。例如“WWW (World Wide Web环球网) 、PC (Personal Computer个人计算机) ”等。是一种缩略式的网络词语, 用开头大写字母作为代表简化而成, 具有一定的专业性和唯一指定性。随后出现了大量的中文式的语音缩略词如:“MM (妹妹或是美眉) 、DD (弟弟或是东西) 、RPWT (人品问题的意思, 来自猫扑论坛, 据说遇到了不可解问题, 统统是人品问题。) ”等, 中文性质的缩略词并不是最近才出现的, 但它们却在网络的运用中注入了新的含义。运用了汉字的开头拼音和汉字独有的代表性, 表达出含义。其专业性虽不如英文缩略词, 但是通俗易懂, 便于理解和创造, 没有地域性障碍, 亲切通俗。

(四) 具有特色的网络新词

网购和运输业的发展带动了“淘宝体”的发展, 淘宝体是一种说话方式, 常见于淘宝购物中, 大多以“亲, ……”为开头, 亲昵可爱。而最近, 南京理工大学用淘宝体正式向学生发送录取短信来缩小距离感, 便于沟通情感。类似的还有“咆哮体”, 就像它的名字一样, 咆哮体, 流行网络文体, 常见于QQ、MSN等聊天工具中, 通畅咆哮体带有较多的感叹号, 表达一定的情绪。近期有小学生将咆哮体应用到了作文上, 引发了网友热议。“@>>--------”这亦是一种网络新词, 代表玫瑰, 以其酷似玫瑰的外形而广泛使用。类似的是, “:-D”表示开怀大笑也是因为形似面部表情。

二、网络词语的构建形式

(一) 一般式的网络新词及其特点

一般性的网络新词, 逐渐出现了语义为基础的体系。

如:XX男 (宅男、玩具男、凤凰男等)

XX门 (拉链门、艳照门等)

XX体 (元芳体、倒写体等)

还有一些是网络词语创意突出, 如“电子邮件”被称为“伊妹儿”和“886”表达的“拜拜了”等, 虽不能严格意义上称之为是词语, 但却有不一样的随意洒脱。它们符合了青年人标新立异的想法, 同时又符合了网民们不拘一格的表达形式。

(二) ABB式网络新词及其特点

ABB式网络新词的现下非常流行, 此类词汇大都来自重大或触动心灵的热点事件, 同时带给人们更生动、热切的领悟。因此“ABB式”网络新词表达的不只是一个网络事件, 或者说是社会热点, 更代表着大众对于某个热点事件的看法。

“范跑跑”职业教师, 原名范美忠, 四川地震中的“先跑”事件中, 引发了人们对道德底线的热议。“姚抄抄”, 姚牧云发表了的多篇自称为“原创”的小说证实为抄袭。“赵光光”是青岛中豪外国语学校副校长, 因为拒绝为汶川地震捐款而被辞退。

这些网络新词代表着网民大众对热点事件的看法、态度, 这不仅是一种点评, 也不只是一种网络词语, 而是对我们社会的不合理、不道德现象的一种深层次的谴责, 对人性不尽责的批判。

(三) 语义泛化和网络新词的出现

随着网络的发展, 网络词语出现了一义多形的发展趋势, ;例如“你”可以通过“泥、乃”来表示, 而“什么”也变成了“虾米、神马”来表示。这些网络新词变化了形式, 没有改变意义, 是网民们的求异心理所导致的。

有的网民通过奇思妙想, 发明了许多有趣的新兴网络词语。例如“囧”字, 外形酷似表情窘, 新颖并且大胆。而一些词通过网络渠道却表示了另外的意思。例如:“可爱” (可怜没人爱) 、“善良” (善变又没有天良) 和“天才” (天生蠢材) 。网络新词有的具有一定的攻击性, 像“蛋白质” (笨蛋+白痴+神经质)

(四) 简析网络新词的语法依据

根据语法理解, 网络新词的造词方法主要通过以下几个方面。

1. 语音造词:通过语音的模拟、叠加和变化等方式, 出现了“偶”、“撒”等一系列的语音词。

2. 词法造词:主要通过词法的转化手段来造新词, 其中具有代表性的是“东东”、“狂”和“河蟹”等网络词汇。

3. 语法造词:通过语素的意思组合来构成新词, 例如:“拍砖”、“脑残”等。

4. 修辞造词:主要的网络新词的修辞法是比喻, 例如将:“发飙” (源自发疯, 指人生气异常或是做事情很成功) ;借代, 用“用水桶腰大象腿”来表示肥胖异常的女性。

三、网络词语的心理成因

(一) 叛逆心理

语境与网络新词有着密切相关的联系, 也是最重要的语言条件, 它指的是整个大脑的认知语境, 包含着推理能力、自动识别能力, 同时也是系统化的语言运用, 它代表着人类一系列语境与话题之间的关系。通过语境, 我们可以了解信息的动态特征以及对其的憎恶喜好。而通过网络词汇的语境和解构大量网络词语后, 发现其中并非只是汉字, 还包含着一系列的数字、符号和拼音, 这非常符合大多数网民 (主要是80、90后) 的需要。

(二) 包容心理

网络包含着多元化和衔接化的特点, 其优势就是容纳, 它推陈出新, 不断地在生活中寻找素材, 并合成新的词汇, 还活跃了人们的思想。有的网络新词带有古汉语的韵味, 得到了赞扬和广大网友的支持。其实, 在跨文化交流日益频繁的今天, 网络新词不仅仅是为了在国内交流, 更多的是彰显一种含义, 集中了人类的思想和智慧。这让我们看到了网络词语的机会和挑战, 而这, 就是它的生命力。而这种生命力, 正在以从未有过的力量买着坚挺的步伐前进。

(三) 从众心理

新潮和时尚无疑是吸引着新一代前进的, 网络, 这一巨大市场, 是机遇与挑战, 同时也是时尚和文化的前端, 吸引着无数的网民们为之追随。所以, 模仿变成了新一代网民所喜闻乐见的事情, 而模仿, 更加扩大了网络的使用和容量。在此基础上, 网络新词以更快的速度发展扩大着。日益改变着人们的生活。

四、网络词语的流行原因

(一) 为了节省时间和流量费用, 网络词语掺杂着多种表达方式。如数字, 同音异形字, 叠语和缩略语。不仅形象生动, 能表达出应用中的含义, 还具有一定的亲切感和代入感。

(二) 创新是网络词语必不可少的。新颖和时尚是网络新词创造者一直所崇尚的, 不仅刺激, 还有强烈的生命力。

(三) 网络同时具有一定的神秘性和危险性, 为了减少身份等信息的泄露, 网络用语的使用就减少了这种尴尬。同时还带来了一定的趣味。

结语

网络词语是便随着网络随之发展的鲜活产物, 是时代的产物也是人们致力所得。词语或是积极或是带有一定的讽刺性, 都表达了大众对于网络, 或是这个时代的看法, 我们不能完全否定或是采纳, 追逐其形成, 是有利于社会进步发展的, 希望网络词汇在今后的日子里逐步发展, 形成体系, 并带来人们更多的益处和思考。

摘要:随着信息技术和科学文化的发展, 网络, 被称为“第四媒介”, 正以其迅猛的速度更新换代。而其涉及范围广, 运用范围之大是从未有过的。我国互联网络信息中心 (CNNIC) 发布《中国互联网发展状况统计报告》中显示, 我国网民达到2.53亿, 成为全球网民人数最多的国家。而网络交流中的运用词汇, 正在一步步地改变着国人的生活方式和思维模式。而网络词语是如何形成的, 并将以何种形式发展下去, 是今天这个新领域最多被关注的话题。

关键词:网络,沟通,词汇,关注

参考文献

[1]姜忞.网络新词语研究的理据视角.人力资源管理.2011-07-08.

[2]刘娜.浅谈网络新词语.青年科学家, 2013年第23期.

篇7:浅析李白的政治理想及其成因

一、理想国之“同”及其成因

(一) 土地 :支撑“理想国”的骨骼

从本质上来看, “乌托邦”是一种精致的社会理想。在漫长的岁月中, 土地作为人类社会存在与发展的基本承载发挥着无可替代的作用——这一点无论是在“桃花源”还是在“栗岛国”都有鲜明的体现。

“桃花源”之中的人“相命肆农耕, 日入从所憩。桑竹垂余荫, 菽稷随时艺。春蚕收长丝, 秋熟靡王税”2, 字里行间充斥着一种农本主义的思想——在这里, 土地不仅是生产资料, 更是最为基本的生存资料, 人们日出而作日落而息, 单纯地依靠自然而生存。就这一点而论, “桃花源”实际上将人在封建制度下对地主的人身依附转化为纯粹自然条件下对土地的依附, 成为一种被异化的空间。

许筠对“栗岛国”的最初设定是模糊的。洪吉童率领“活贫党”夺取了统治权, 成为国王后, 大行仁政——其中最重要的就是开垦土地, 鼓励耕种。洪吉童甚至身体力行, 为百姓做出了积极的示范。尽管“栗岛国”并不是一个与外界完全隔绝的空间, 但这里的经济基础却是牢牢建立在土地之上的, 自给自足——人们的温饱是靠辛勤劳作解决的, 国家的富饶繁盛更是由土地的产出所决定的。不应忽略的是, 尽管“栗岛国”同样是一个以土地为经济核心的“乌托邦”, 但这里体现的却是一种对自然的能动改造, 而不是如“桃花源”一般的被动适应。

(二) 山洞与海岛 :集体无意识的映射与社会无意识的压抑转化

被时间与空间隔绝开的民族, 彼此在宗教思想、神话故事与文学作品中却有着相似——甚至相同——的表达。“产生于不同地区和时代的艺术形式呈现出鲜明的相似之处, 这就使人联想到, 它们之间由于本身的原因, 存在着与地理和历史要求相悖的种种联系”3——这些在很大程度上可以被视为是集体无意识的反映4。总的来看, “桃花源”与“栗岛国”都体现了一种对自然的回归, 只是潜意识中前者强调通过融入自然来消解自我, 而后者则是对人类最初征服自然的活动的再现, 二者都是在将他者异化的过程上完成了自我。而且, 这种“消解”与“再现”的矛头其实是指向现实的, 只是在社会意识的压迫与诱惑之下才经由社会无意识的渠道来完成自我发泄与嘲解。

“林尽水源, 便得一山, 山有小口, 仿佛若有光。便舍船, 从口入。初极狭, 才通人。复行数十步, 豁然开朗……”——一种观点认为, 这一描述极有可能是以原始人的生活空间 (即洞穴) 为原型的5, 而成语“别有洞天”在某种程度似乎也佐证了这一观点。综合来看, “桃花源”是老子主张的“小国寡民”与儒家宣扬的上古治世的结合体——就其本质而言, 这些观点基本都是对人类原始意象的一种抽象与再现, “它在历史进程中不断发生并且显现于创造性幻想得到自由表现的任何地方”6, 只是在共时性的经历中不知不觉地接受了社会意识的压抑, 进而利用社会无意识来进行自我安慰。可以说, 溶解在文学典籍中的原始意象与魏晋时期流行的道教思想驱使陶潜对“桃花源”做出了神秘的设定。

朝鲜半岛有着丰富的建国神话, 古朝鲜的“檀君神话”与高句丽的“东明王神话”便是较为具有代表性的例子。“半人半神”、“庶子”、“海岛”等要素散布在这些神话中——尤其是海岛这一具有开放性的封闭空间, 不仅在半岛神话中扮演着重要的角色7, 而且在希腊神话中亦是不可或缺的元素, 有的甚至干脆就是由神创造的乐园。虽然表面看来这些边缘成分对“栗岛国”不会造成决定性的影响, 但正因如此才能够从个人意识的作用下剥离出集体无意识的影子, “一旦原型的情境发生, 我们会突然获得一种不寻常的轻松感, 仿佛被一种强大的力量运载或超度。在这一瞬间, 我们不再是个人, 而是整个族类, 全人类的声音一齐在我们心中回响”8——需要指出的是, 檀君神话中的“庶子”并没有和嫡庶制度纠缠在一起, 而洪吉童却深受现实中嫡庶制度之毒害的, 许筠赋予其半神的身份不单单是为其披上类似于“君权神授”的合法外衣, 在很大程度上是利用这一非理性的力量来反抗特定的社会意识。

(三) 边缘人 :“理想国”的中流砥柱

“边缘人”是一种充满矛盾的存在——一方面, 他们被排除在权力结构之外, 是一种“失语”的存在 ;另一方面, 他们又是构成权力结构的基础, 是其运作的必要条件。边缘人有意无意地对现存权力结构进行反抗——尽管很多时候这种反抗没有任何鲜明的体现。

“嬴氏乱天纪, 贤者避其世”, 陶潜对“桃花源”里的住民的描述渗透着自己的钦慕之情, 甚至可以说是将自己的影子投映在这些“贤者”身上。“黄绮之商山, 伊人亦云逝”, 在借用秦末汉初避世隐居的“商山四皓”的典故进一步烘托气氛的同时也暗示了桃源人的情况——才冠当世但却不染尘泥。这些不愿依附于统治者的高洁隐士们在现实权力结构中无疑是处于边缘的。

比较而言, “栗岛国”中的边缘人形象则显得更为鲜明。洪吉童渴望有所作为, 功成名就, 但庶出的身份剥夺了洪吉童通过“学而优则仕”的途径在主流社会实现其理想的权利。不仅如此, 洪吉童无论是在家庭中还是在社会上都是备受轻视的, 只能是远远望着主流社会的边缘人。而洪吉童创建的“活贫党”基本就是曾经的草莽流寇的集合, 他们同样是为主流社会所排斥的存在。需要指出的是, 尽管在“理想国”主体边缘人身份的问题上“桃花源”与“栗岛国”有着极大的相似性, 但前者将问题处理的极富诗意, 有着一种浪漫主义的轻快 ;后者却表现的颇为冷峻, 保持着一种现实主义的沉郁。

二、理想国之“异”及其成因

(一) 隐士的伊甸与英雄的乐园

文学作品绝不是一种突兀的存在, 它是一种相对的、共时性的存在, 而不是超越历史的永恒之物。“桃花源”和“栗岛国”是陶潜与许筠的主观意识的产物, 同时还要受客观现实的制约, 接受后者的投影与介入。

历史将陶潜归为“隐士”9, 陶潜本人也明确了自己的隐逸情趣, 表示“少无适俗韵, 性本爱丘山”——这种态度恰恰是对西晋以来奢侈浮华的社会风气的反动, 而以这率性自然的态度为主旨所进行的文学创作则是对当时那种“俪采百字之偶, 争价一句之奇, 情必极貌以写物, 辞必穷力而追新”10的文学风向的自觉的反抗。反观“桃花源”, 那里是贤者隐士的圣地, “俎豆犹古法, 衣裳无新制”, 简约朴素, 不事铺张。进一步挖掘就会发现, “桃花源”最基本的构成要素是孤独。总的来看, 这一弥漫着神秘色彩的封闭性空间为隐士们铸就了一片理想的天地, 而这也是陶潜寂寞隐士的意识的一种不经意的流露。

对许筠造成冲击的主要是其那有着庶出身份的老师李达的怀才不遇11——深谙儒学的精英们渴望兼济天下, 但现实却使一切止步不前。在与庶出人士接触的过程中, 许筠与他们在悬壶济世的理念方面找到了契合点, 这使其对一些才华超群的庶出人士的不幸遭遇扼腕叹息——“落地皆兄弟, 何必分楚越”12, 对被嫡庶制度分化了的精英阶层中的边缘人的同情成为“栗岛国”制度中的一大主题。与“桃花源”中的所有贤者隐士绝对的平等相反, “栗岛国”只是在有限的范围内取消了严格的嫡庶歧视, 其所体现的平等是相对的。更为重要的是, 与“桃花源”中的无王之治相反, “栗岛国”中的一切是由一个德才兼备、文武双全的英雄主导着的。从整体上看, “栗岛国”应该是臆造出来的避难所, 半神洪吉童本质上是一种明智、公正的权力的原型, 而那些围绕在洪吉童身边的人物则是精英中的边缘人的象征。

(二) 隐逸之“道”与治世之“儒”

传统并非连续的、一致的盘踞在时间与空间中的意识。中国魏晋时期世人受儒家思想束缚的程度明显较两汉为轻, 老庄思想、玄学清谈颇为流行。光海君统治时期, 经历了“壬辰倭乱”的朝鲜虽残破不堪, 但总算维系了某种意义上的完整, 儒学思想被不同程度的加以强化, 并被运用到恢复与重建之中。换言之, “桃花源”反映的更多是道家所强调的无为与自然, 而“栗岛国”中明显是儒家思想占据主导地位, 涌动着的则是有为与大同的主旋律。

“桃花源”是一个由自然主导的空间, “草荣识节和, 木衰知风厉。虽无纪历志, 四时自成岁”, 而这一思想与道家宣扬的自然主义精神是不谋而合的——甚至可以说, 陶潜本人“复得返自然”也正是其受这一道家思想影响的结果。“荒路碍交通, 鸡犬互鸣吠”与“怡然有余乐, 于何劳智慧”这种桃源生活场景的设定更鲜明的应和着老子那种“小国寡民”的主张。

而在“栗岛国”中占主导地位的则是儒家思想, 佛、道等成分虽存在, 但在很大程度上却已被异化, 成为用来实践儒家思想的工具。“栗岛国”是一个有着封建等级的社会, 给人们留下深刻印象的是忠孝与大同等儒家思想——群臣对国王洪吉童尽忠职守, 而洪吉童则对其厚加礼遇。“栗岛国”的重建实际上是洪吉童“安得广厦千万间”这一抱负的具体实践, 而许筠将新“栗岛国”设定为“成汤之治”与“尧舜盛世”的事实就足以说明问题了——一切都是儒家思想中“大同”主张的一种映射。

(三) 视域融合的仙境与期待摹写的王国

对文学形象的解读是一种叠加性的主客体互动性审美活动——在这一过程中, 作者与读者的视域构成了最为主要的二元。作者的技巧与风格使作品呈现的空间充满了“未定点”, 读者则在先见的基础之上给“未定点”之间架上主观性的桥梁, 进而形成千差万别的有机整体, 实现再现客体的具体化, 融合主体与他者视域而成全新视域以完成审美活动。将“桃花源”与“栗岛国”作为审美对象来进行比较时则会发现, 其实质基本可以解释为多重视域融合基础上的“审美想象”的产物与对普遍期待进行回应摹写的“审美感知”的产物之间的区别——具体而言, “桃花源”的最终形成是多种认识混合的结果, 其审美经验的取得绝非单纯由审美对象提供, 是一种共时与历时综合作用的产物 ;“栗岛国”则主要是对审美对象显现与隐蔽的形象的认识与感知, 其对文本的依存程度相对较高, 清晰程度也相对突出。需要指出的是, 对“桃花源”与“栗岛国”进行再现客体具体化与图式化模式构建的标准绝不是单纯的量的比较, 而是一个作者、读者与历史互动的、富于变化的过程。

从作品的表现形式的层面来看, “桃花源”依托的是诗——“用少许非常简洁而又鲜明或意味深长的笔触描绘的, 一切对于刻划这个情境不必要的细节都省略了”13, 也就是说, 这种高度压缩的空间潜伏着大量的“未定点”, 形成了朦胧的文本与多样的图式化这一矛盾体, 而解决这种矛盾的尝试便是反复多次的进行再现客体的具体化。在反复填补“未定点”的过程中, 越来越多的非文本要素被添加进来, 因而最终在人们意识中所形成的“桃花源”就不是文本所体现的“桃花源”, 而是被审美想象经过拆解与整合后再创造出来的形象, 是多种视域相互叠加与融合的结果。

“散文语言和诗歌语言的差别, 恰恰就在于其意义是否内在于符号”14, 非诗歌的文艺形式在很大程度上缓和了语句在进行具体描述时的抽象的危险——“栗岛国”为人们展示了一个既符合传统又合乎理性的净土。这种详细使人们在意识中所形成的“栗岛国”的图式化模式主要不是靠对“未定点”的填补而形成的, 而是由一种近乎反射的作用而形成的, “是呈现而不是再现”15。从这个意义上讲, “栗岛国”是一个相对丰富的文学形象, 而人们对其进行审美认识的过程在某种意义上变为一种认知。

结语

在世界范围内, 围绕着“理想国”这一所指曾出现过丰富多彩的能指。具体到古代东方, “桃花源”与“栗岛国”则具有一定的代表性, 但两者明显同中显异、异中带同。造成这种情况的原因, 主要是二者所处场域的不同, 而这直接导致了其话语选择的差异。具体到社会历史的层面上看, 共同的经历与个人的际遇使陶潜带有一种道家的飘逸——在现实中无力, 便退回到自己的小世界里, 修身养性, 而许筠深受儒家思想影响, 试图兼济天下——无论是在虚构中, 还是在现实里16。总而言之, 作为隐士栖息之所的“桃花源”从某种意义上反映出中国古代文人疲惫与脱俗的文化气质 ;象征着英雄匡扶济世的“栗岛国”在很大程度上则凸显出半岛文人积极入仕与“天下兴亡, 匹夫有责”的品性风骨——虽然难以从绝对的层面上断言, 但这些因素无疑会将它们的影响投射到文学形象之中, 从而使两国古代文学既呈现出一种“千篇一律”的面貌, 又透着一种“迥然不同”的情怀来。

摘要:“桃花源”与“栗岛国”在很大程度上被视为古代的“乌托邦”——这一空间既有其浮出意识深处时所具有的种种共性, 但同时又存在着许多的差异。本文试图对这些异同做进一步挖掘, 并对其成因进行相关心理学和美学上的分析。

上一篇:医院年终工作总结以及工作计划下一篇:亲子活动方案的制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