社会:人性暗处

2024-06-27

社会:人性暗处(共7篇)

篇1:社会:人性暗处

人性暗处哲理文章

“社会好的话,有我们的一份功劳,社会不好的话,也有我们的一份罪过。”

人性如同树枝,它也会有断裂的可能。

这就是人性中的暗处。

这是一起发生在内地H市的真实案例。

一个暴雨夜,一辆小货车撞倒了一位老人,老人生命垂危,所幸司机没有逃逸,而是将老人送到了医院。司机是个外地人,是替货车主人开车的,见闯了大祸,在将老人送到医院后悄悄地“逃”走了,从此杳无音信。

车主是个妇女,家境并不好,听说出了车祸,急急赶到了医院。医生对她说,老人的腿伤得很重,必须截肢。她东挪西借凑了3万元,垫付了医药费。

后来老人的许多家属赶到了医院,以为她就是肇事司机,围住她想要殴打,幸亏有交警在场避免了误会。

许多人都说她是一个善良的人,因为看到躺在病床上痛苦不堪的老人,她不停地掉泪。

老人做了截肢手术,因为年事已高,恢复很慢。她就承担了料理老人的.责任。老人吃喝拉撒全在床上,作为一个女人,她有诸多不便,但她没有钱去请护工,自己硬是顶下来了。

一周过去了,半个月过去了,老人的病情不见有好转。医生告诉她,老人体质太差了,很难保证他以后还能不能生活自理,而后续治疗费用至少需要几十万元。

她身心疲惫,苦不堪言。

许多病友都以为她是老人的女儿,都说老人有这样一个孝顺的女儿真是福气。但谁也不知道,她的精神已到了崩溃的边缘,常常在深更半夜,一个人躲到医院卫生间里,偷偷地掉泪。

又是一个暴雨夜,她看着躺在病床上的老人,觉得老人实在太可怜了,想想自己,也不由得悲从中来。自从发生这起事故,她债台高筑,小店也没法开了,自己已一无所有,她突然憎恨起这个老人,为什么那个雨夜会出现在马路上,为什么要横穿马路……她的生活已经被这个老人毁了,她的后半生将为这起事故埋单。

她疯狂了,突然用被子捂住了老人的脸,她拼尽了所有力气……

老人暴毙在病床上。她以为没有人会发现,但医院里的监控留下了她作案的证据。

她归案后,许多认识她的人,都不相信她会杀人,但她真的杀了人。有人说她本来就是个凶残的人,还有人说她是走投无路了。

有这样一个小故事:一片雪花落在树枝上,树枝不会断,但雪花不停地落在树枝上,树枝就会慢慢下垂。当最后一朵雪花飘落时,树枝“嘎”一声断了。

人性如同树枝,它也会有断裂的可能。这就是人性中的暗处,也就是人的“原罪”,它是隐藏在内心深处的自私、贪婪、嫉妒、凶残……正因为它的存在,这个世界才会这样浮躁、喧嚣,这个世界才会有各种各样的缺陷和问题,“原罪”总是躲在暗处,一旦具备时机,它就会像怪兽一样出来,吞噬别人,也会吞噬自己。

而现在有一种折中的观点认为,人之初,性本无,既没有善的一面,也没有恶的一面。因为人刚出生时,善恶都是隐性的,善恶就像两个开关,看你到底按动了哪一个。而“环境”,它是最重要的一个推手。

我们都在等待这个社会好起来,但社会能自己好起来吗?我们认为需要道德重构、需要“重典”,但最终指向是我们自己,需要“修理”的也是我们。很多时候,我们在痛骂社会,咒骂别人,事实上社会好的话,有我们的一份功劳,社会不好的话,也有我们的一份罪过。

篇2:社会:人性暗处

这是一起发生在杭州的真实案例。

一个暴雨夜,一辆小货车撞倒了一个老人,老人生命垂危,所幸司机没有逃逸,而是将老人送到了医院。司机是个外地人,他是替货车主人开车的,见闯了大祸,悄悄地“逃”走了,从此杳无音信。

车子的主人是个妇女,家境并不好,听说车子出了车祸,急急赶到了医院。医生对她说,老人的腿伤得很重,必须截肢。她东凑西借了三万余元,垫付了医药费。

后来老人的许多家属赶到了医院,以为她就是肇事司机,围住她想要殴打,幸亏有交警在场避免了误会。

很多人都说她是一个善良的人,因为看到躺在病床上痛苦不堪的老人,她不停地掉泪。

老人做了截肢手术,因为年事已高,恢复很慢。她就承担了料理老人的责任。老人吃喝拉撒全在床上,作为一个女人,她有诸多不便,但她没有钱去请护工,自己硬是顶下来了。

一周过去了,半个月过去了,老人的病情不见有好转。医生告诉她,老人体质太差了,很难保证他以后还能生活自理,而后续治疗费用至少需要几十万元。

她身心疲惫,苦不堪言。

许多病友都以为她是老人的女儿,都说老人有这样一个孝顺的女儿真是福气。但谁也不知道,她的精神已到了崩溃的边缘,常常在深更半夜,一个人躲到医院卫生间里,偷偷地掉泪。

又是一个暴雨夜,她看着躺在病床上的老人,觉得老人实在太可怜了。想想自己,也不由得悲从心来。自从发生这起事故,她债台高筑,小店也没法开了,自己已一无所有。她突然憎恨起这个老人,为什么那个雨夜会出现在马路上,为什么要横穿马路……她的生活已经被这个老人毁了,她的后半生将为这起事故埋单。

她疯狂了,突然用被子捂住了老人的脸,她拼尽了所有力气……

老人暴毙在病床上。她以为没有人会发现,但医院里的监控留下了她作案的证据。

她归案后,许多认识她的人,都不相信她会杀人,但她真的杀了人。有人说她本来就是一个凶残的人,还有人说她是走投无路了。

有这样一个小故事:一片雪花落在树枝上,树枝不会断,但雪花不停地落在树枝上,树枝就会慢慢下垂。当最后一朵雪花飘落时,树枝“嘎”一声断了。

人性如同树枝,它也会有断裂的可能。这就是人性中的暗处,也就是人的“原罪”,它是隐藏在内心深处的自私、贪婪、嫉妒、凶残……正因为它的存在,这个世界才会这样浮躁、喧嚣,这个世界才会有各种各样的缺陷和问题。“原罪”总是躲在暗处,一旦具备时机,它就会像怪兽一样出来,吞噬别人,也会吞噬自己。

复旦大学里的投毒案,又引发了网友关于“性本善、性本恶”的讨论。而一种折中的观点认为,人之初,性本无,既没有善的一面,也没有恶的一面。因为人刚出生时,善恶都是隐性的,善恶就像两个开关,而按动开关的是“环境”,它是最重要的一个推手。

俗话说“环境造就人”,但也不是说环境决定一切,而是环境能触发人们内心的动机。如果一个环境中,人们普遍都在寻求利益,那么身处此境的个人也就难免会随波逐流。如果一个环境,人人讲求公德、道义,那么人们也会讲公德和道义。这就是人性的“遇善则善,遇恶则恶”。

篇3:构建和谐社会的人性诉求

和谐社会一个最基本的诉求就是人及人性的全面、充分、自由的发展。同时它也是社会进步的最终目的。马克思的人性论的根本特征在于社会实践性,它是具体的、历史的和发展的。邓小平曾指出:“我们为社会主义奋斗,不但是因为社会主义有条件比资本主义更快地发展生产力,而且因为只有社会主义才能消除资本主义和其他剥削制度所必然产生的种种贪婪、腐败和不公正现象。” (《邓小平文选》第3卷第382页) 从而什么样人性与什么样的社会息息相关。而今天我国提出要构建和谐社会,构建和谐社会的人性诉求就是在马克思人性论的基础上的继承和发展,是与时俱进的人性理论,任何把人性格式化、狭隘化、利益化、时代化的企图都是与马克思的人性论相违背。所以,构建和谐社会的人性诉求就要加强道德、法律、和制度方面的建设。

一、加强道德建设,充分发挥道德对人性的自律作用

道德,是人们处理人与自然、人与人、人与社会关系的行为规范和准则。它通过教育和通过榜样的引导感召心灵而自觉形成一定的观念,从而自觉地约束自己的行为,最终达到人与自然、人与人、人与社会关系的和谐,而不是通过暴力的强制、法律惩罚来规范人们的行为而达到目的。

和谐社会是一个兼具社会政治理想和道德理想双重特性的社会伦理概念,它所表达的不仅仅是社会对公平正义秩序的制度期待,而且还有人们对美好安宁生活理想的伦理期待。社会和谐秩序的建立不仅需要社会法制、国家基本政治制度和经济制度等外在的制度维系,还需要公民道德、社会伦理等或文化价值资源的有效支持。和谐社会并不否认各种社会矛盾和冲突的实际存在,这些矛盾和冲突是既需要通过社会制度的合理安排与运作来解决,又需要通过人类自身的道德努力和责任行为来逐步消解。和谐社会不单意味着社会基本秩序的安定和平,更意味着特定社会生活条件下人们内心世界的和谐,在某种意义上甚至可以说,人们内心世界的和谐最终会成为影响社会秩序和谐的更为复杂、更为长远的因素。因此,社会中每个人都具有良好的个体美德和精神心理,是确保社会的正义秩序能够长期存在的基础。

改革开放以来,我国经济发展逐渐实现了从计划体制向市场体制的转变。在经济全球化浪潮的冲击下,不同的文化和价值观发生碰撞,人们的价值观念和道德评价标准不断发生变化。传统的道德观已不能完全适应当代经济社会发展的状况,社会主义市场经济客观上要求人们的道德伦理观念进行相应的转变。社会发展内涵包括了社会主体的道德观的发展。马克思主义认为,人作为个体具有独立性的一面,但人又不是脱离社会的孤立的个体。以此为前提,社会责任和自我价值、群体认同和个性发展、权利主体和义务主体的统一就构成了社会主体道德观的基本内涵。

首先,塑造公民的内在品质是构建和谐社会的主体性前提。社会个体作为和谐社会的伦理主体,应该掌握的三个维度:其一,就社会个体的个人德性而言,每个人都应该各尽其能,各司其职,并各得其所;其二,就人与人的关系而言,每个人都应该公平和友好地与他人真诚合作;其三,就人与社会的关系而言,所有人都应该严守法律并勇于维护法律的公正。社会个体实现公正德性的这三个维度,关键在于公民如何对待公正,而这又从根源上决定着和谐社会普遍的道德水平。社会和谐的基本前提是社会主体的道德水平与社会发展相适应,每个公民具备的良好道德品质。

其次,加强公民的社会责任感和正义感建设,肩负起基本的社会道德责任和道德义务。和谐社会的道德主体要求个人克服个体的局限,在追求自我个性发展的同时,注重自身道德素质的提高。江泽民在论及“四有”新人的培养时曾指出,人活着如果只是为自己、为家庭而活着,意义是有限的。只有为国家、为社会、为民族、为集体、为他人的利益,尽心竭力地工作,毫无保留地贡献自己的聪明才智,这样的人生才有真正的意义,才是光荣的人生、闪光的人生。

再次,公民的道德建设,必须以正确的价值观为指导。胡锦涛同志在看望出席全国政协十届四次会议委员时提出了“八个为荣、八个为耻”的社会主义荣辱观,“八荣八耻”的荣辱观,是对中华民族传统美德的高度概括,体现了中华民族传统美德和时代精神的有机结合,体现了社会主义基本道德规范的本质要求和社会主义道德观的鲜明导向。“八荣八耻”是人的世界观、人生观、价值观的反映,进一步明确了社会主体最基本的价值取向和行为准则,为推进社会主体的道德建设提供了指导原则。

道德的使命就是启迪人们的这种历史主动性、责任感和自觉意识。社会完善与人性完善是一个互相推动的过程,因此,道德作为人性向善的努力,不仅受制于社会经济关系,而且,作为一种符合并完善人性的积极道德会成为一种推动社会进步的力量。

二、加强法制建设,充分发挥法治对人性的导引作用

第一,人性对于法治的影响。法治是个动态的过程,它包含法的创设、法的实施、法的监督等诸多环节。每个环节都由人去参与,而人是现实的、能动的存在物。人类选择法治,旨在规范“私”的人性,而人性之“私”常常会驱使人去败坏法治,以逃避规则的监督与制裁。人尤其是“一个被授予权力的人,总是面临着滥用权力的诱惑,面临着逾越正义与道德界线的诱惑”。立法者立法谋私,司法者循私枉法,守法者突破法的限度苟营一己私利,皆人性之所然。因此推行法治,就要充分、全面地考量人性,关注人性在一定的物质生活条件下对于法治的影响。法的创设是一项高度理性的活动,其成功与否,一方面取决于立法者的法学修养、道德素养及逻辑思维力,另一方面则取决于立法者对于现实的物质、精神生活条件的认知以及对于人性的预设。只有立法者出于公心,对事物规律、时代精神、社会现状及人类自身的本性建立起良好的认知,正确把握了所要调控的社会关系及其中所蕴涵的利益,其所创设的法才称得上是“良法”,才能获得社会普遍的服从,有利于社会进步和人类的发展。因此有必要建立一种既有人性基础又有物质保障的约束机制,以遏止民意代表滥用其立法权,尽可能地避免或减少“私”的人性“恶”变对于立法活动的影响,防止狭隘利益诱生立法腐败。

人性对于法的实施与监督的影响尤甚于立法,而且更为直接、具体。执法机关、司法部门的工作人员,也食人间烟火,也有七情六欲,在执法和司法的过程中难免会受利所诱、为情所惑,做出贪赃枉法或循私枉法的事情来。没有制度的有效约束,谁也不能保证他们不会执法腐败和司法腐败。因此,创新体制与机制成为历史的必然和社会变革的主题。

第二,法治对于人性趋向的导引。人是法治的主体,也是法治的终极目标。人性的二重性决定了法治功能的复合性。推行法治,不仅要充分考虑人性对于法治的影响,而且还要关注法治对于人性趋向的导引;不仅要重视发挥法治矫治、鞭挞人性的效用,还要彰显法治改良、张扬人性、促进人性完善的功效。法治天下,追求的不仅是法的秩序价值,更应该追求法的人性价值。所制定的规范,内容上一定要合乎社会文明之趋势、合乎正当之“人性”,体现和促进人的生存保障、生命安全、地位平等、行动自由、个性发展、人格独立及尊严。唯此,法才称得上是人民自由的“圣经”,而不是人民头上的“紧箍咒”。

人性与法治之间确实存在因果的逻辑关系。有怎样的人性基础,就会有怎样的法治样式及状态。传统法治建构在“人性恶”的基础上,只重视法治对人性的矫正与鞭挞,忽视法治对人性的鼓励与张扬,因而失之偏颇,往往硬暴示人,虽凛然不可侵犯,但难以获得真正的外部权威。现代法治植根于民主,立足于人性的科学认知与预设,注重对人性的塑造及其品位的提升,其存在与运行具有本质上的合理性。不仅能得到社会公众内心的认同,心悦诚服之,而且还会成为一种信仰,一种理所当然的生活状态。因此,法治从初级形态向高级形态递进,从传统向现代转化,既是社会发展之必然,又是人类进步之所趋。

三、加强制度建设,充分发挥制度对人性的影响作用

制度有多种定义,凡勃伦认为是“思想习惯”、“生活方式”,康芒斯将其定义为“集体行动控制个体行动”,诺思把制度看做“游戏规则”。我们把制度理解为,人们在一定历史条件下的社会活动中结成的各种社会关系的抽象化、体系化的社会运行规则,是激励和限制人们行为的规范体系。

一定历史阶段的人,首先生活在历史上生成的制度环境之中,以一定的制度安排作为自己活动的出发点。人一出生就必须接受既定的制度安排的不可选择性,就如人无法选择自己的出生一样。人与制度关系是在实践基础上的一种相互适应相互影响相互渗透的关系。制度对人性影响的路径包括以下方面:

第一,制度安排对人性发展具有受动性和规定性的意义。这种受动性和规定性的意义在于,制度安排为人性发展设定了一个既定的历史平台或框架,人们“总是按照某些规则、在某个组织的框架内进行的”。既定的制度往往对人怎样活动,包括活动的方式和活动的空间,做出种种安排,对人的权利与义务、自由与秩序,制定出各种规定。也就是说,社会运行靠制度作保证,制度规范是限制人们活动界域的框架,制度告诉人们能够、应该、必须做什么,也就等于告诉了人们不能做什么,它通过规范人的活动规定人性的发展方向。

特定历史阶段的人性发展不可避免地要被打上制度安排的烙印,换句话说,制度安排赋予人性发展特定的社会历史内涵。通过对自由与制度关系的考察,我们发现,人们在现代社会之所以能够获得那么多的自由,之所以能够得到那么大的自由活动空间,之所以能够进行世界范围的频繁互动和跨领域、跨行业、跨阶层的交往、交换和流动,之所以能够在一个自由的、充满不确定性的世界里获得社会的稳定和秩序,那些追求稀缺资源的自由人之所以能够和平共处、并在相互冲突的紧张关系中形成有效的长期合作,从根本上说,就是因为以法治为基础的现代制度架构的形成、确立和稳固。这是现代社会进步最突出的表现,是现代人进行制度建设所取得的巨大成果。

第二,制度对人性发展具有中介、价值和激励的作用。一是制度是个体人成为社会人的中介。人既是个体性存在,又是社会性存在,如何使之统一呢,是制度。制度是孤立的个体人融入相应的社会关系网中人的中介,因为个体性表现为个体自然状况的特殊性、个体能力的局限性,只有借助人际互动,他的利益才能得到相应的满足,他的存在和发展才能实现。而人类建构的各种各样的制度,就是为了规范人的行为,使人的各种社会关系得以展开。二是制度对人性具有价值作用。罗尔斯说:“社会的制度形式影响着社会成员,并在很大程度上决定着他们想要成为的那种个人,以及他们所说的那种个人。”制度对人性的价值作用有两点:首先,当制度规范与社会成员和人类普适价值观相吻合,并得到社会成员认同和拥护时,这样的制度能够满足人的需要,促进人性的发展;其次,当制度的规范与社会成员和人类普适价值观念相抵触并被大多数社会成员所反对时,这种制度会遮蔽人性之光,阻碍人性的发展。三是制度对人性具有激励作用。制度对人性激励作用是通过压抑、约束某种行为而激励另一种行为,通过反对某种行为而褒扬另一种行为,从而传递某种信息,改变人们的偏好,影响人们的选择,激发人的能力发挥,影响人性发展。

第三,制度规定的空间是对人的自由保障。对自由这一概念,不同的人有不同的理解。有人主张自由是对必然的认识和对客观世界的改造;有人主张自由是意志和理性的一种功能;有人主张自由是人的能力的充分发挥。不管人们怎样界定自由,有一点是不容质疑的。现实中的自由是制度赋予的。制度是规则,规则即限制,规则告诉人们能做什么,不能做什么,从而为人们的活动范围划上了界限,除非打破即有的制度,人的活动一般不能超出这个界限。制度所规定的人的活动的范围,就是现实中的人们所享有的自由空间。一方面,制度规定的空间是对自由的限制。自由从字面上来看,是不受约束和控制,自主行动。这就意味着自由是以限制为前提的,只是因为有了限制,人们才要突破它,获得自由。限制使自由具有了相对性,相对自由是人们能够得到的自由,人们能够得到的自由是具体的自由。

因此,超出制度规定的范围它限制自由。制度保障的自由是这样一种自由,它既赋予人们以权利,又赋予人们以义务。只讲权利是绝对的自由,只讲义务的自由是“奴役”,都是对自由的摧残。

随着现代化的深入扩展,经济一体化的逐步形成,尤其是交通、通讯技术和计算机网络的发展。进行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构建和谐社会,我们必须注重人的精神价值追求,不断满足人民群众日益增长的物质文化生活和精神文化生活需要,不断提升人内在的精神价值诉求,为人全面而自由的发展提供条件。也只有使人的价值诉求沿着科学、合理、健康的方向发展,全面实现人的本质价值诉求,才能确保社会的稳定和健康有序,从而为社会的和谐、世界的和谐创造最佳的发展环境。因此,爱好和平,提倡宽容原则、讲求合作精神、注重生态伦理价值等等,这对于我国构建和谐社会,有着长远的利益和价值诉求!

推进人的自由和全面发展是构建有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社会和谐社会阶段的本质属性,是区别于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的重要的标志。它不仅彰显了和谐社会人的主体地位,还明示了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本质内涵。构建和谐社会的人性诉求就要加强法治、道德、制度方面的建设,作为实现和谐社会的有力保障。并且要意识到这些建设与发展着的人性存在相互促进相互影响的关系。我们必须充分认识并利用好他们的良性互动关系,加快和谐社会建设的步伐。

参考文献

[1]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学习问答[M].北京:中国实言出版社, 2006.

[2]王岩.西方政治哲学导论[M].南京:江苏人民出版社, 1997.

[3]吴奎彬.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内涵及其构建途径[J].山东省青年管理干部学院学报, 2005, (7) .

[4]余金成.人性界定与人类发展规律 (上) [J].河北师范大学学报, 2005, (5) .

[5][法]孟德斯鸠.论法的精神 (上册) [M].北京:商务印书馆, 1961.

篇4:人性中的暗处

一个暴雨夜,一辆小货车撞倒了一位老人,老人生命垂危,所幸司机没有逃逸,而是将老人送到了医院。司机是个外地人,他是替货车主人开车的,见闯了大祸,悄悄地“逃”走了,从此杳无音信。

车子的主人是个妇女。家境并不好,听说车子出了车祸,急急赶到了医院。医生对她说,老人的腿伤得很重,必须截肢。她东挪西借凑了3万元,垫付了医药费。后来老人的家属赶到了医院,以为她就是肇事司机,围住她想要殴打,幸亏有交警在场避免了误会。

很多人都说她是一个善良的人,因为看到躺在病床上痛苦不堪的老人,她不停地掉泪。老人做了截肢手术,因为年事已高,恢复很慢。她就承担了料理老人的责任。老人吃喝拉撒全在床上,作为一个女人,她有诸多不便,但她没有钱去请护工,自己硬是顶了下来。

一周过去了。半个月过去了,老人的病情不见好转。医生告诉她,老人体质太差了,很难保证他以后能生活自理,而后续治疗费用至少需要几十万元。她身心疲惫,苦不堪言。

许多病友都以为她是老人的女儿,都说老人有这样一个孝顺的女儿真是福气。但谁也不知道,她的精神已到了崩溃的边缘,常常在深更半夜。一个人躲到医院卫生间里,偷偷地掉泪。

又是一个暴雨夜,她看着躺在病床上的老人,觉得老人实在太可怜了。想想自己,也不由得悲中心来。自从发生这起事故,她债台高筑,小店也没法开了。自己已一无所有。她突然憎恨起这个老人,为什么那个雨夜会出现在马路上,为什么要横穿马路……她的生活已经被这个老人毁了。她的后半生将为这起事故埋单。她疯狂了,突然用被子捂住了老人的脸,她拼尽了所有力气……

老人暴毙在病床上。她以为没有人会发现。但医院里的监控留下了她作案的证据。她归案后,许多认识她的人,都不相信她会杀人,但她真的杀了人。有人说她本来就是一个凶残的人,还有人说她是走投无路了。

一片雪花落在树枝上,树枝不会断,但雪花不停地落在树枝上,树枝就会慢慢下垂。当最后一朵雪花飘落时,树枝“嘎”一声断了。人性如同树枝,也有斷裂的可能。这就是人性中的暗处,也就是人的“原罪”,它是隐藏在内心深处的自私、贪婪、嫉妒、凶残……正因为它的存在,这个世界才会这样浮躁、喧嚣,这个世界才会有各种各样的缺陷和问题。“原罪”总是躲在暗处,一旦具备时机,它就会像怪兽一样出来,吞噬别人,也吞噬自己。

复旦大学的投毒案,只因为桶装水引发的口角,他竟用致命的铊盐杀害了同宿舍的同学。当他归案后。那么多的同学都觉得不可思议,因为他平时是一个生活积极、乐观开朗的人。复旦大学里的投毒案又引发了网友关于“性本善、性本恶”的讨论。持性本善观点的人认为,人生来是善良的,如果长大后变得邪恶,那是因为后天环境的影响而改变的。持性本恶观点的人认为。人之初是邪恶的,所以需要后天的教育和修养,去掉恶的本性,才能不断自我完善。

而现在有一种折中的观点认为,人之初,性本无,既没有善的一面,也没有恶的一面。因为人刚出生时,善恶都是隐性的,善恶就像两个开关,最底按动了哪一个。而按动开关的是“环境”。它是最重要的一个推手。俗话说“环境造就人”,但也不是说环境决定一切,而是环境能触发人们内心的动机。如果一个环境中,人们普遍都在寻求利益,那么身处此境的个人也就难免会随波逐流;如果一个环境,人人讲求公德、道义,那么每个个人自然会讲公德和道义。这就是人性的遇善则善,遇恶则恶。

现在,人们攀比、竞争,把别人看成对手乃至敌手,现在很多人可以说是道德底线全无,只谋求最大利益。面对名利的诱惑,利益的驱动,一些人为了一点鸡毛蒜皮的小事,也有可能撕破脸皮争个高下,甚至你死我活。这样的环境,等于按下了“恶”的开关。

我们都在等待这个社会好起来,但社会能自己好起来吗?我们认为需要道德重构、需要“重典”,但最终指向是我们自己,需要“修理”的也是我们。很多时候,我们在痛骂社会,诅骂别人,事实上社会好的话。有我们的一份功劳;社会不好的话,也有我们的一份罪过。

社会问题终极到最后,其实还是人性问题。古人主张个人修养,“穷则独善其身,达则兼济天下”,但在如今这样的功利社会中,还有几人能坚守古人的人格理想?我们确实失去了习惯已久的那种建立在农业文明基础上的道德规范,而新的道德规范仍在襁褓之中。

编辑 张金余

篇5:理性又不失人性的社会考试服务员

高校组织的社会考试分两类。一类是主要针对大学生举办的各种非学历考试, 比如:全国计算机等级考试 (NCRE) 、全国英语等级考试 (PETS) 、四川省大学生英语等级考试 (CET) 、等, 这类考试大部分是将考点直接设在高校, 整个考试从招考通知的下发到考试的举行, 再到证书的下发都由高校考点完成。另一类是专门针对社会人员举办的校外各职能部门考试, 如:卫生专业技术资格人机对话考试、注册会计师全国统一考试、银行类的员工岗位资格考试、公务员考试等, 这些考试只是考试实施环节由高校组织, 考试报名及后续工作都由相关单位及部门自行完成。

首先, 是考前准备工作。要做好主要针对大学生举办的非学历考试, 除了要做好考试实施环节的准备工作外, 还要做好报名环节的所有工作。这就包括:准时发布报名通知、有序组织考生报名、准确采集考生信息、及时无误的汇总上传报名信息、安排教室或机房、加大安保监管、做好电力、医务等后勤保障、精心挑选监考员、组织考务培训等工作。这些工作看似简单, 实则琐碎、繁杂, 每一步都必须谨慎、仔细。如:招考通知下发不及时, 就会导致有些考生错过报名时间, 失去一次参考机会;再如:报名信息采集不准确, 将姓名采集成同音字, 将身份证号码少采集错误, 将张三的照片采集到李四头上, 这些现象有些是组织者不谨慎导致的, 有些是考生本人马虎造成的, 无论是谁的错误, 都将导致考生失去一次参考机会。像NCRE、PETS、CET这几类考试每年只举行两次, 错过一次, 就要等半年才有机会报考, 对用NCRE证书代替自考计算机成绩的考生来说, 可能一次的错过, 就要晚半年领毕业证, 由此而引起不能参加公招考试、不能转正、不能面试等后续事情, 更是另考生伤心!作为社会考试的组织者, 在这些环节不仅要仔细、理性, 而且还要人性化, 一旦出现这种情况, 无论是考生的原因还是组织者的过错, 都要人性化的及时补救, 不能因考生着急时的无礼态度或怕麻烦, 而随意应付和搪塞考生。

在考试的准备阶段, 针对社会人员举办的校外职能部门考试, 没有报名环节的工作, 重在对考试实施环节的安排及部署, 这类考试大部分人数较多、教室或机房的需求量大, 对安保工作要求较高, 在安排和部署时必须细小到每一步, 不仅要安排考试当天的, 还要安排考试前一天下午的, 因为考生大部分是校外的, 考前一天常到校熟悉考场, 所以在做这方面工作时, 不仅要理性对待防止不法人员以熟悉考场为借口, 进校干坏事, 也要人性化的对待此事, 不能因怕坏人进校, 而将真正的考生拒之门外, 应发挥主人翁精神, 在加强防范的同时做好指引和解释工作。

其次, 是考试的组织和实施环节。这是社会考试工作的重要环节之一, 这一环节无论那类社会考试, 在实施过程中每一个细小的环节都必须公平、公正, 都必须严格按照《考生守则》、《考试规则》的要求来执行, 不能徇私舞弊。如:NCRE考试要求考生必须带准考证和有效身份证件参考, 监考老师在入场验证时, 发现一名社会考生未带有效身份证件, 监考老师按要求未让该考生入场, 而另一名监考老师曾经教过的学生未带有效身份证件, 因监考老师认识该生, 确认是考生本人, 就让其入场, 貌似监考老师的做法也可以理解, 但实则是有失考试的公平性, 同时也忽视了考试的严谨性, 这种情况就必须按要求执行, 理性对待, 不能讲人情!再如:在有些校外职能部门的考试中, 大部分考生是社会人员, 监考难度较大, 加之考试产生的结果, 大多又与工资挂钩, 这样即使考试过程中多方强调考试规则, 也总有人抱着试一试的态度去无视考试纪律, 一旦被清离考场, 又变着方的求情, 求情无果后, 难免态度恶劣, 甚至恶语相加, 遇到这种情况, 作为监考老师, 一定要理性处理, 不能同考生一般计较, 直接交由考务办及安保组处理即可, 此时, 作为考务办的工作人员一定要向考生做好解释和安抚工作。作为社会考试的工作者, 一方面我们是严谨的职守者, 另一方面我们也是考生的服务员, 要理性职守, 人性服务!

再次, 是考试的后续跟进环节。在高校组织的社会考试中, 由于针对社会人员的校外职能部门考试大多是自行解决后续工作, 所以在这个环节, 主要是针对以大学生为主的非学历考试, 其内容主要包括:成绩的公布、证书的领取及下发。要及时公布成绩, 及时到上级单位领取证书, 及时下发从上级单位领回的证书, 要公布准确的成绩信息, 尤其是在考务系统中导出成绩表时, 一定不能出错, 否则将会出现:“成绩合格的考生没证书, 成绩不合格的考生有证书”的情况。这个环节还可能出现一种“催证书”的现象, 成绩公布后, 有些考试合格的考生, 出于某些特殊原因, 急需证书, 就会多次催问证书是否领回?遇到这种情况, 作为考务工作人员, 一定要细心解释证书未领回的原因, 以及大概什么时候领回, 必要时为考生出具成绩合格证明书。当好考生的服务员, 人性化的为考生服务。

以上三个环节是高校社会考试组织与管理部门工作的三大核心部分, 无论时社会考试的工作人员、监考人员还是管理者, 在这几个环节的实施过程中, 既要理性、严格的执行考试规则, 又要人性、无私的为考生服务, 当好一个理性又不失人性的社会考试服务员。

摘要:服务意识充溢着各行各业, 以教育为主体的高校, 也在逐渐强调服务意识, 本文通过在高校举行的两类社会考试, 分别就考试的准备、实施及后续跟进几个环节的工作展开阐述, 得出高校社会考试工作人员既要理性、严格的执行考试规则, 又要人性化的为考生服务。

篇6:社会:人性暗处

在中华民族几千年的历史长河中, 人性一直在中华的传统文化中有着丰富的含义并占据重要的位置, 在儒家的经典著作中关于人性的解析有着许多名句。《孟子·公孙丑》有言:“恻隐之心, 人皆有之;丑恶之心, 人皆有之;恭敬之心, 人皆有之;是非之心, 人皆有之;恻隐之人, 仁也;丑恶之心, 义也, 恭敬之心, 礼也;是非之心, 智也。近些年来, 伴随着社会转型步法的不断加快, 我国的传统礼仪习俗遭受到了前所未有的冲击。中国的传统人性价值正面临着极大的改变, 我国社会道德失范现象日益严重, 社会成员之间的行为缺乏明确的道德规范与约束, 呈现出紊乱与无序的现象, 并且人们传统的世界观、人生观、价值观也正在被人们所怀疑。中华武术作为中华民族的一种特殊的文化现象, 从其孕育到形成在到其发展, 都深受社会风气习俗的影响, 在这样一个转型期的社会大环境中, 习武者的人性价值受到社会的影响, 并发生改变是必然的。

2、人性的基本含义

人性, 是人的本质特性。通常意义上所说的人性是指人的良知。人性是由人的自然本性和社会本性共同约束出来的人的品性, 包括人的思想、情感、性格、道德等方面。在人的自然本性方面, 人从一出生就会带有自然的本性, 在这一方面, 人人都是相同的, 但是随着后天人的感知能力以及所处的环境的不同, 人的本性就会在不知不觉中发生改变, 但是本性往什么方向发展却不是肯定的。但是人性始终是人的自然本性与以自然本性为基础的社会属性的统一。

3、社会转型期中习武之人人性价值缺乏的表现

近年来, 伴随着社会变革的不断加快, 习武之人的伦理道德问题也日益增多, 习武之人的道德失范现象已经成为了社会发展过程中日益突出的问题, 习武之人人性道德失范, 已经严重影响了中华武术的发展。

3.1、习武之人道德信仰缺失

社会转型期是指“传统”体制与“现代”体制交错在一起, 进而形成二元社会结构。二元社会结构的存在决定了社会呈现出“新旧道德规范并存”的道德体系, 传统体制下的道德规范在新的社会背景下在无形中受到人们的质疑, 并逐渐失去了信服力, 而由于新的社会道德规范尚没有形成, 因此, 在这个时期, 人们面临着道德规范选择的两难, 并出现了道德信仰危机。在传统体质下, 习武之人往往是正义的化身, 孟子曰:“鱼我所欲也, 熊掌亦我所欲也, 二者不可得兼, 舍鱼而取熊掌也, 生亦我所欲也, 义亦我所欲也, 二者不可得兼, 舍生而取义也”。传统的“义”在于“大义凌然”在于“大爱”, 在古代多少习武之人表现出不惧生死捍卫国威的大义, 如戚继光所表现出的“封侯非我愿, 但愿海波平”的大义。传统的“义”在生命价值与道义之间, 更加重视后者, 在无数武林仁人志士身上, 那种顶天立地的男子汉的气概, 那种以兴邦安国, 以天下为己任的志向, 那种视死如归的精神, 那种“天行健, 君子以自强不息”的豪情, 那种“天下兴亡, 匹夫有责”的胸怀, 那种“我以我血荐轩辕”的赤诚, 无不闪烁着“义”的光芒。然而当今社会习武之人道德信仰缺失, 人情冷淡, 对于社会问题漠不关心, 缺乏路见不平拔刀相助的豪情, 习武之人也不再是正义的化身。

3.2、习武之人将武术过于商业化, 利益心太重

商业化是指以某种产品为手段, 以盈利为主要目的的行为。武术商业化是指借助武术这种形式, 来谋取经济利益的行为。近些年来, 武术的不断商业化, 尽管为中华武术的发展提供了强大的经济与技术保障, 对中华武术的发展起到了至关重要的帮助, 然而商业化的开始也必然昭示着道德风险的发生。武术的过于商业化必然会诱发武术运动产生“重物轻人”、“重财轻义”的武术思想, 各种武术异化现象也会随之发生。如部分习武之人将武术作为一种盈利手段, 通过收取贿赂帮助高考学生获得一定的运动员等级, 进而获得高考加分;有的武术学校为了提高自身的学校声誉, 在武术比赛中贿赂比赛执法者, 暗箱操作, 进而获得优异的成绩等。这些一系列的武术异化现象, 导致各种弄虚作假的不道德行为发生。

4、结论

面对社会变革不断加快的今天, 我国的传统历史文化与价值遭受到了前所未有的挑战与冲击。习武之人必须把个人价值和社会价值统一起来, 端正自我, 进而不断提高自身的人格魅力, 净化心灵, 把儒家思想中的传统伦理道德思想作为自省的镜子, 并正确认识人性, 并做到尊重人性、提升人性。同时, 在任何情况下人类都不能丧失做人最基本的尊严和人格, 人性的泯灭, 毁的不仅仅是个人而是整个人类社会。

摘要:人性作为中国传统伦理文化中的重要组成部分, 其作用主要在于对于人们的社会行为起到了广泛的约束, 进而使社会能够在道德规范的约束下良好的运转。近些年来, 伴随着社会变革的不断深入, 我国的传统历史文化遭受到了前所未有的挑战与冲击, 在这样一个转型期的社会大环境中, 习武者的人性价值受到社会的影响是必然的。本文从儒家伦理道德思想的角度, 对现代社会习武之人的人性价值缺失做一思考。

关键词:儒家思想,社会转型,人性价值

参考文献

[1]童培.浅谈当代社会中的人性缺失[J].商品与质量, 2012, (4) .

[2]沐莉敏.现代法制中的人性构建[J].时代金融, 2012, (1) .

[3]燕莉莉.浅析社会学示范理论对我国社会转型期的启示[J].南阳理工学院学报, 2012, (1) .

篇7:社会:人性暗处

一、加缪及其《局外人》的概况

1. 加缪其人及其创作手法。

阿尔贝·加缪 (Albert Camus) , 法国文学家, 作家、剧作家。1913年加缪出生在阿尔及利亚的蒙多维, 小时候父亲去世, 靠着奖学金完成了中学教育。坎坷的生活和境遇让加缪尝尽了生活的酸甜苦辣, 为了谋生, 他曾做过演员、写过剧本, 后来法西斯主义在欧洲盛行, 他参加了反法西斯抵抗运动, 并加入了法国共产党。加缪的文学创作有着极高的造诣, 著名中篇小说《局外人》通过对书中人物形象的塑造, 清晰地展现了欧洲资本主义社会现状, 深刻诠释了对人性的理解, 在欧洲乃至世界文学范围内引起了极大的反响。

2. 加缪文学作品的写作特色。

加缪在文学创作中, 擅长运用白描的写作手法, 通过对人物言行的刻画, 形象地再现了人物所处的社会环境。此外, 在加缪的文学作品中, 我们总能看到他以简练的文笔、流畅自然的文风和朴实的语言勾画出他所理解的社会。在其细腻的文字内容里, 能看到一个哲学家对社会的思考与反思。正是这样的创作风格, 让加缪在世界文学中获得了很高的评价, 加缪在1957年获得了诺贝尔文学奖, 奠定了在世界文学中的地位。

3.《局外人》的内容及其影响。

《局外人》酝酿于1938年至1939年, 不久之后即开始动笔, 完成时间基本上可确定是在1940年5月。这时的加缪刚过二十六岁的生日。小说于1942年出版, 大获成功。对于一个青年作家来说, 这似乎意味着一个创作与成功的黎明。事实上, 《局外人》正是加缪文学黎明的第一道灿烂的光辉, 在完成它之后, 加缪才于1941年完成、1943年出版了隽永的哲理之作《西西弗斯的神话》, 他的另一部代表作《鼠疫》完成于1946年, 发表于1947年。因此, 从加缪的整个文学创作来说, 《局外人》是他一系列传世之作中名副其实的“领头羊”。

二、加缪《局外人》勾画的社会现实

《局外人》篇幅不大, 仅有五六万字, 却成了法国二十世纪一部极有分量, 举足轻重的文学作品。简言之, 加缪在其作品中赋予的文化内涵可从两个角度理解。

1. 从内容上来看, 《局外人》这部作品的内容算不上很多, 其故事情节也不波澜壮阔, 简单点讲, 这部作品其实写的是一个小职员在平庸的生活中糊里糊涂犯下一条命案, 被法庭判处死刑的故事。

通观全书, 不免感觉故事的主干单一, 并无繁茂的枝叶, 那么它为什么会成为当代世界文学中一部意蕴深厚的经典名著呢?笔者认为, 一方面, 它是以传统的现实主义风格写成的, 其笔法简约精炼, 内容含蓄内敛, 另一方面, 加缪在文学创作上赋予了这部作品人性的思考, 对社会现实进行了尖锐的批判, 让这部作品赋予了特定时期的时代内涵和社会价值。

2. 从题材上来讲, 《局外人》这部小说就是法律题材、监狱题材, 即是对刑事案件与监狱生活的描写。

因为在这个方面所存在的状态与问题是广大社会层面上的人们都有所关注、有所认识、有所了解的, 不像夏多布里盎的《阿拉贡》中的密西西比河, 洛蒂的《洛蒂的婚姻》中的太平洋岛国上的生活, 对绝大多数的人来说都是一个陌生的领域。而且, 这方面的题材在文学作品中得到反映与描写, 也是早已有之, 甚至屡见不鲜的。雨果的名篇《悲惨世界》中芳汀与冉阿让的故事与法朗士的中篇小说《克兰克比尔》都是有关司法问题的著名篇章, 足以使读者对这样一个“公共场所”不会有陌生感。

三、加缪《局外人》阐述的人性内涵

1. 从司法角度看人性的内涵。

《局外人》着力表现的正是法律机器运转中对人性、对精神道德的残杀。每件司法不公正的案件都各有特定的内涵与特点, 而《局外人》中的这一宗案件就是对人性与精神的迫害, 小说最出色处就在于揭示了这种迫害性的运作。本来要对默尔索这宗过失杀人的命案进行司法调查, 其真相与性质都是不难弄清楚的, 但正如默尔索所感受到的, 调查一开始就不是注意命案本身的实施过程, 而是专门针对他本人。这样一个淡然超脱、与世无争、本分守己的小职员平庸普通的生活有什么可调查的呢?于是, 他把母亲送进养老院, 他为母亲守灵时吸了一支烟, 喝过一杯牛奶, 他说不上母亲确切的岁数, 以及母亲葬后的第二天他会了女友, 看了一场电影等这些个人行为小节, 都成了严厉审查的对象, 就此形成了一个可怕的司法怪圈。

由于这些生活细节是发生在一个日后犯下命案的人身上, 自然就被司法当局大大地加以妖魔化。被妖魔化的个人生活小节又在法律上成了“毫无人性”与“叛离社会”等判语的根据, 而这些结论与判语导致对这个小职员进行了“罪不可恕”的严厉惩罚, 不仅判处他死刑, 而且以“法兰西人民的名义”判处他死刑。这样一个司法逻辑与推理的怪圈就像一大堆软软的绳索把可怜的默尔索困得无法动弹、听任宰割, 成了完善的法律制度与开明的司法程序的祭品。

2. 从默尔索的性格分析人性内涵。

默尔索的性格与生活态度显然是不足取的。说得好一点, 是随和温顺, 好说话, 不计较, 说得不好一点, 是冷淡、不通人情。总而言之, 是现代社会中没有适应能力与生存能力的人。实际上, 加缪几乎是以肯定的态度描写这个人物的, 塞莱斯特在法庭上作证时把默尔索称为“男子汉”、“不说废话的人”, 这个情节就反映出了加缪的态度。后来, 加缪在《局外人》英译本的序言中, 对这个人物写下一连串溢美之词:“他不耍花招, 从这个意义上说, 他是他所生活的那个社会里的局外人。”“他拒绝矫饰自己的感情, 于是社会就感到受到了威胁。”“他是穷人, 是坦诚的人, 喜爱光明正大。”“一个无任何英雄行为而自愿为真理而死的人。”

加缪对这个人物可谓是爱护备至, 他还针对批评家称这个人物为“无动于衷”一事这样说:“说他‘无动于衷’, 这措词不当, 说他‘善良宽和’则更为确切。”在加缪自己对这个人物作了这些肯定之后, 我们再论证这个人物的积极的一面, 就纯系多余了。

四、《局外人》的人性思考

《局外人》是一篇中篇小说, 是一篇优秀的小说。这篇小说有着厚重的分量。因为小说在对社会现实问题进行反思的时候, 有着独特的切入角度和简洁有力的笔调。这篇小说用独特的精神情调、沉郁的感情和深刻的哲理透析将人性较全面地展现出来, 并且最大限度地将默尔索这个主人公的形象刻画出来。默尔索是一个平凡的人, 老实本分、温顺善良, 对当时的社会和其他人没有一点攻击性, 也没有一点危害性。他只是一个过失犯罪的人, 但是司法当局通过一大篇极度夸张、严厉的语言将他刻画成了一个十足的坏蛋。将默尔索的品行同司法当局的言论对比, 就能够看出司法当局将这个人当做人类的敌人, 其实是在法律公正之外的一种司法专政, 同时也暴露出司法当局的精神暴虐。假如这篇小说的主题是对精神暴虐这一“硬件”的揭示, 那么默尔索在被执行死刑前被忏悔神父反复劝慰就是对精神暴虐的“软件”的揭示。在默尔索即将被执行死刑的时候, 神父对他基本上是一种强行的逼迫, 让默尔索对上帝进行忏悔。神父同样是将默尔索当做人类的敌人进行劝慰的, 是将他作为一只羔羊摆在了祭坛上。

如果说从司法程序来看, 默尔索是死于他作为当事人却被置于局外的这样一个法律荒诞的话, 那么从量罪定刑的法律基本准则来看, 他是死于意识形态、世俗观念的荒诞。默尔索发现, 在整个审讯过程中, 人们对他所犯命案的事实细节、前因后果、来龙去脉并不感兴趣, 也并未作深入的调查与分析, 而是对他本人在日常生活中的表现感兴趣。他的命运并不取决于那件命案的客观事实本身, 而是取决于人们如何看待他这个人, 取决于人们对他那些生活、对他的生活方式、甚至对他的生活趣味的看法, 实际上也就是取决于某种观念与意识形态。

由此可以看出, 意识形态渗入了法律领域, 决定了司法人员的态度与立场, 从而控制了法律机器的运作。加缪的这种揭示无疑是深刻有力的, 并且至今仍有形而上的普遍的意义, 意识观念的因素对法律机制本身的侵入、钳制与干扰, 何止是在默尔索案件中存在呢?笔者认为, 这部作品唤起了人们对人性弱点的思考。

摘要:中篇小说《局外人》是法国作家阿尔贝·加缪的代表作, 也是存在主义文学的典范作品。本文对《局外人》这部作品中所表达的社会现实, 以及通过对作品主人公形象的描写所折射的人性内涵进行了分析论述, 为《局外人》的赏析和深刻理解加缪通过这部作品所表达的思想内涵做了有益的尝试。

关键词:加缪,《局外人》,社会现状,人性内涵

参考文献

[1]李森.从“局外”到“局内”的反抗——加缪“局外人”、“鼠疫”阅读笔记[J].花城, 2003 (04) .

[2]王冰冰.浅析加缪“局外人”之含义[J].安徽文学 (下半月) , 2009 (05) .

[3]杜渐.解读“局外人”中的荒诞意识[J].青年文学家, 2010 (16) .

上一篇:建设单位项目负责人委托书下一篇:小学数学观摩课学习心得体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