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操作中学会思考

2024-04-26

在操作中学会思考(精选8篇)

篇1:在操作中学会思考

苏霍姆林斯基说过:“阅读是学生通往知识世界的一个最重要的窗口。”从一年级开始,我就带着孩子进行阅读。但当时并不知道数学阅读的重要性,只是认为我小时候读书比较少,阅读面窄小,平时羡慕别人口吐莲花,说起话来一套有一套,再加上想把女儿引上爱读书之路,于是做着语文老师做的事。一年级给孩子们讲童话故事,和学生一起编故事,二年级带

学生看注音版的书,看淘气包马小跳系列的书。

到了三年级,发现平时爱读书的孩子的数学越学越好,还有些孩子,读不懂题目,遇到判断、选择、解决问题会错一大片,但找过来个别谈话,发现将题目多读几遍或者教师读一遍,他就会做了。究其原因,学生常依赖教师读题和提示,自己不愿意阅读,不会与“文本”对话,这不利于提高他们的思考能力。看来培养学生认真阅读数学课本和数学课外书籍已是我目前培养学生的学习习惯中的一个重要内容了。从这周起,我也想学学海门的老师,开设一节数学阅读课,指导孩子们去阅读数学,在阅读中学会思考。今天我依据数学报第1039期的内容,试上了一节课《找准一周是关键》。

一、阅读《细心围篱笆》

1.读《细心围篱笆》的情境内容,找准关键词,用红笔标注。

2.独立思考,你怎样去围?

3.小组交流想法

4.看思路点睛

5.说看了这部分内容,你说说该怎样去看数学报

二、阅读《找准一周是关键》

这里共有4道例题,运用逐题展示的办法,让学生先读题,找并理解关键词语, 引发学生独立思考,然后让优等生边板书边说自己的思考, 最后让学生看看思路点睛。在看完4道例题后,也让孩子们大显身手,做做思维体操,发现孩子们的正确却很高。这足可以证明,孩子是有能力阅读的,只是需要老师的正确引领。

三、说说阅读收获

说阅读收获时,孩子们说得很实在,用上了数学报中的语句。

“做题时,要仔细观察,认真思考。”,“解题时要考虑多种可能性。”

“一种思路不同时,我们要换个角度去思考。”

“读数学报时,我们要先读懂题目,然后思考。思考好了,再去看看思路点睛,看看我的想法和报纸上的想法是不是一样的。”

“当方法不一样时,我们要看看谁的办法好。”

反思:

因为报纸少,做成课ppt,孩子们的注意力比较集中。在这堂课上,我看到了孩子的思维在跳跃,个性在张扬。之前不是学生不会思考,而是我这个老师没引领的好,走偏了路。在今后的路上,我要和孩子在阅读中思考,让学生养成先阅读后解决问题的好习惯。让孩子们做到“三动”即动脑、动笔和动嘴。读题时要让学生积极的动脑思考题目的关键部分,动笔圈画出题目的关键词语,动嘴读出题目的主要条件和问题,这样学生获得的不仅只是书本知识,还获得了数学的思想方法、数学表达能力以及严密的逻辑思维能力、推理能力和积极主动的学习品质。

篇2:在操作中学会思考

创新意识

让学生在学习中学会思考问题培养创新意识2007-02-10 16:47:46

奏“三步曲”演“创新戏”

在科学技术突飞猛进,知识经济已见端倪,国力竞争日趋激烈的当今世界,崇尚创新成为奔腾全球的滚滚潮流。创新是一个民族的灵魂。素质教育的核心就是培养学生的创新意识和创新精神。在教学实践中,凡是学生能发现的知识,教师不能代替;凡是学生能独立解决的问题,教师不要暗示。让学生在学习中学会思考问题,培养创新意识。

一、巧妙设置问题情境,诱发学生创新欲望。

问题是是创造之源,疑问是创造之

母。培养学生创新意识,首先要从培养学生的问题意识开始。教师要善于创设问题情境,情境,引发学生的认知冲突,让新旧知识之间的矛盾或新旧发展水平之间的矛盾构成学生认识活动的内部矛盾,使学生处于一种主动、活跃的能动状态,进而唤醒学习者的强烈的问题意识,产生学习需要,激发求知欲望。此时,学生注意力集中,思维活跃。

241024

2512

如在教学“求三个数的最小公倍数时”,我先有意设置新旧知识的矛盾:(1)让学生试算“求4、10和24的最小公倍数”,结果大部分学生因受旧知识的影响,只用公约数2去除三个数,因而求出的最小公倍数是2×2×5×12=240。(2)要求学生用列举法从大到小顺序写出三个数的最小公倍数来验证,学生惊奇地看到三个数的最小公倍数应是120而不是240,从而产生疑问。(3)利用矛盾“冲突”激发学生积极思考,把多乘的“2”挖

出来。

这里,教师对于学生的疑问,并没有直接给予答案,而是让学生充分讨论、积极思考,激活学生的思维,把学过的知识灵活地运用到解决新的过程中。学生有了问题才会去探索,只有主动探索才会有创造,在独立解决问题的进程中才会迸发出创造思维的火花。

二、鼓励大胆猜测,激发学生创造热情

引导学生探索知识是由未知到已知的认识过程。在数学教学中,教师要给学生指明思维方向,鼓励学生大胆猜测,发表不同观点和见解,允许标新立异、异想天开。使学生能跳一跳摘到果子,自己走向成功。从而培养学生的创新意识。

如在教学完“三角形的分类”后,教师拿出一个装着三角形的纸袋,使三角形只露出一个角,让学生判断是什么三角形。当露出的是直角或钝角时,学生判断是直角或钝角三角形,而当露出的

是锐角时,学生一致认为无法确定这个三角形是什么三角形。这时教师可以问:为什么无法确定?大家说出了理由,教师给予了肯定。这时有一位学生提出了这样的观点:“如果这是一个等腰三角形的话,那它一定是锐角三角形。”另一个学生站起来说:“露出的这个角必须是顶角,它才是一个锐角三角形”。讲得多好啊!我大大表扬了这两个学生,话锋一转,又说:“假如是底角,那又是怎样的情况呢?请大家课后讨论讨论。”

这样教学,不仅开阔了学生的思路,而且鼓励了学生的大胆猜测,培养了求异思维。猜想难免会有错,但我总是进行表扬,保护学生大胆猜测的积极性和自信性。

三、发挥主体作用,培养创造精神

要培养学生的创新意识,就必须把课堂还给学生,让学生自主参与到教学活动中去。给他们讲的应该尽量少些,而引导他们发现的应该尽量多些。要把学习的主动权交给学生,爱护学生的好

奇心,引发学生的学习兴趣;鼓励学生进步,增加成功机会,建立自信心;对权威论断敢于质疑,培养其独立性;通过小组学习、组间辩论的方法代替教师讲学生听的形式,培养学生的合作精神和竞争意识。

如在教学“梯形”时,先让学生观察一些梯形的物体实例后,让学生拿出各种各样的图形(包括平行四边形、三角形、圆、梯形、多边形等),从中找出与刚才看到的梯形实物同样的图形。接着让学生把一个平行四边形剪出一个梯形来。学生不知如何下手,这时教师启发:“先想想梯形是什么样的,然后再动手去剪。”剪后再说说是怎样剪的。接着让学生以小组为单位一起探讨,给梯形下定义,把握梯形的本质属性:只有一组平行的对边。

这样教学,使学生充分动手、动口、动脑,不仅增强了学生的学习兴趣,让学生更为自觉地主动地获取知识。教学中充满活力和创造力。

篇3:让学生在学习中学会思考

一、敢猜想, 让学生乐思。

在我们的数学课堂上, 培养学生进行猜想, 是激发学生学习兴趣, 开阔学生的视野, 培养学生创造性思维的关键。我们在教学中应根据不同的教学内容, 抓住时机创设猜想的情景, 循循善诱、积极指导, 让学生去大胆猜想, 向思维更深处漫溯。例如:在教学“比长短”一课时, 课的伊始我拿出两根铅笔 (一黑一花) 把铅笔的一端握在手里, 铅笔的另一端黑色的铅笔明显比花色的长, 我说:“孩子们, 你们看, 老师手里有两根铅笔, 你能猜一猜哪根铅笔长吗?”孩子们一下子激动起来, 兴趣盎然地猜起来, 有的学生说:“黑色的铅笔长”, 有的学生说:“花色的铅笔长”, 还有的学生说:“可能是一样长的”。我抓住这个学生说的, 问孩子们:“为什么他要说可能是一样长的呢?”一个孩子说:“因为你的手里握着笔的一部分, 我们看不见, 没办法知道到底谁长。”多智慧的回答, 我在欣赏孩子的同时, 不失时机地说:“那你们希望老师做什么?”“我们想看看铅笔的另一端。”听了孩子们的回答, 我把手伸开, 孩子们“啊”地叫了起来, 因为他们看到黑色铅笔和花色铅笔另一端没有对齐, “怎么知道哪根铅笔长?”我在追问学生的同时, 也让孩子们进行更深层次的思考, 在接下来的学习中, 孩子们的思维始终处于积极的状态, 他们在比较的过程中, 一步步完善自己的想法, 从而得到了正确比较物体长短的方法。

由此看出, 猜想是一种创造性思维活动, 它可以导出新颖独特的思维成果。在数学课堂中, 教师要引导学生敢于猜想, 善于猜想, 鼓励学生思考, 让猜想成为他们思维的“发动器”, 充分启动学生思维的闸门, 让学生的思维处于亢奋状态, 更有效的架起已知通向未知的桥梁。

二、多操作, 让学生愿思。

小学生的思维是以具体形象思维为主的, 所以思维离不开动作和表象, 培养学生的动手操作能力则能促进思维能力的萌发。苏霍姆林斯基说过:“手和脑之间有着千丝万缕的联系, 手使脑得到发展, 使它更加明智, 脑使手得到发展, 使它变为思维的工具和镜子。在教学中, 多让学生动手操作, 尽可能给学生提供“做”的机会, 让学生在做中触动思考, 在思考中完善认识, 使所学的知识真正内化为自己的知识。在教学“立体图形的拼组”一课时, 我拿出一个正方体问孩子们:“最少用几个这样的小正方体可以拼一个大一点的正方体”时, 有的孩子用已知的知识表像脱口而出:4个 (因为最少用4个小正方形可以拼成一个大正方形) , 很多孩子表示赞同, 我没有评价这个答案的对与错, 而是让孩子们动手用正方体来拼一拼、看一看, 很快就有学生发现:4个小正方体拼成的不是大正方体, 而是长方体。我让学生想一想为什么4个小正方体拼出的不是大正方体?使学生明确正方体的每一个面必须是正方形。这时候, 我让学生接着拼, 看看用几个小正方体可以拼成一个大正方体。孩子们边拼边思考, 拼出了一个由8个小正方体搭成的大正方体。孩子们在拼的同时, 认真观察着自己的作品, 进一步加深了正方体每个面都是正方形的知识。这样, 在操作拼摆中, 疑难问题迎刃而解, 拼出一个大的正方体最少需要8个小正方体的得出也显得那么自然, 知识就这样润物细无声的在孩子们的认知系统中扎下了根。

我们要小心翼翼的保护孩子们一闪念擦出的点点滴滴的思维的火花, 因为那可能会成为他们学习知识的原动力, 他们会在一次次操作中修正自己的想法, 一步步靠近真正的知识, 使自己变成享受学习的快乐者!

三、勇探索, 让学生勤思。

荷兰数学家弗赖登塔尔说:“学习数学的唯一正确方法是实行再创造, 也就是由学生把要学习的东西自己去发现或创造出来。教师的任务是引导和帮助学生去进行这种再创造工作, 而不是把现成的知识灌输给学生。”在教学中, 教师要把更多的探索空间留给学生, 让学生在开放的探究空间中发展思维, 张扬个性, 在学习中进行再创造。例如:在“20以内的退位减法”的教学中, 12-3=怎么算时, 孩子们在充分的探究中得出了以下几种算法:

⑴先数出12根小棒, 然后去掉3根, 还剩9根, 所以12-3=9。

⑵从12往前数3个数就是9, 所以12-3=9。

⑶先算10-3=7, 再算7+2=9, 所以12-3=9。

⑷先算12-2=10, 再算10-1=9, 所以12-3=9。

⑸想加法9+3=12, 所以12-3=9。

孩子们一节课享受着思考的快乐, 在他们积极主动的思考中, 体会着退位减法的计算方法, 进一步加深了对算理的理解。我们教师作为教学内容的加工者, 应站在发展学生思维的高度, 相信学生的认知潜能, 大胆放手, 让学生像科学家一样去自己研究、发现数学知识, 从而进一步促进其数学思维的发展。

四、创氛围, 让学生善思。

语言是思维的工具, 在数学教学中, 教师应努力为学生创设“说”的氛围, 让学生在相互交流中促进思维的发展。例如, 在教学“立体图形的拼组”一课时, 其中有一个“数一数”的环节。在数7个正方体拼成的图形时, 我让学生先自己数, 然后小组交流数的方法, 最后全班交流数的方法。 (如右图)

生1:我是数一个正方体就在上面点一个小点, 我数的是5个正方体。

师:的确, 看的见的是5个正方体。

生2:我想给刚才的小朋友做补充, 还有看不见的正方体, 他没有数。看不见的正方体有2个。

师:呀!还有看不见的正方体, 你是怎么知道

生2:你看, 最高处有一个正方体, 它为什么站那么高, 是因为它的下面还有2个正方体, 如果没有正方体, 它就会掉下去。 (小朋友们听得频频点头)

师:孩子们, 你们同意他的想法吗? (同意)

师:那看的见的和看不见的正方体合在一起是几个呢?

生3:5+2=7。

师:我们找到了一种数法, 可以先数看的见的, 再数看不见的, 然后把它们合起来就是一共有几个, 对吗?

生4:我还有一种数法, 我是先数最上面有1个正方体, 中间有3个正方体, 下面有3个正方体, 合在一起也是7个正方体。

师:行吗? (行)

这种方法是把这个图形分成了几层, 一层一层数, 最后再相加, 你太了不起了!这种方法数起来不重复也不遗漏, 你教给了小朋友一种好方法, 老师要谢谢你!

生5:我跟他的方法差不多, 但是我是把这个图形竖着分的, 左边有2个, 中间有3个, 右边有2个, 合在一起也是7个正方体。

师:哦, 你是把图形分成了几列, 一列一列数, 最后再相加, 好极了!

生6:还可以把这个图形分成前面和后面来数。前面有4个, 后面有3个, 合起来一共是7个正方体。

师:把图形分成先后两排来数也是一种好方法!

……

学生在各自的层面上表述自己的看法, 他们的思维在交流中互相碰撞, 在对同伴意见的认可或补充中, 思维步步递进。由数看见和看不见的最初浅的认识到一层一层数, 一列一列数, 一排一排数的有序思考, 学生在不断的提升认知思维水平, 从而达到解决问题的优化。在生生、师生的对话中, 学生灵动的思考、智慧的波浪, 推动着学生的思维能力得以提高, 情感也得以升华。

篇4:在思考中学会思考

实际上这是一种假象,一种心理作用,数学的思考确实有很多规律可循,基本方法也有很多,但是我们该怎样做才能牵住数学思考的“鼻子”,让这些规律、方法为己所用呢?今天就让我们一起在问题的思考中学习如何思考吧。

一、打铁先要自身硬

其实如何解题,如何思考,这项研究由来已久,目前最受推崇的做法是来自美国的数学家波利亚,其经典的做法是当我们拿到一个问题,常问自己以下几个问题:

“已知是什么?”

“要证(求)什么?”

“见过类似的问题吗?”

“可否将问题换一种说法?”

我们通常使用这些问题来启发自己寻找到解题的思路,可能有些同学也曾做过类似的尝试,不过效果却因人而异,因时而异,有时这样做成功了,有时却一筹莫展,有时别人成功了,能看到我们看不到的条件,想到我们想不到的方法,这时好时坏的,问题的关键在哪里呢?

实际上,要想取得好的效果,我们就必须在平时的练习中做好积累工作,尽可能地将问题归类,并将解决问题的方法用图式进行整理记忆,形成固定的基本模式,这就是我所指的“硬功夫”,当我们遇到一个问题时,如果我们已经有了解决问题的这个图式,就会有很大的成功率,那么这是一个怎样的图式?又怎样才能形成这样的图式?我们来看以下做法。

有了这种图式在解题思考中作为思考的平台,就好像站在巨人的肩膀上,自然比别人看得远,想得深,如果我们平时的学习中能够形成若干个这样的图式,相信一定会对解题起到巨大的作用,而这一工作从高一就开始做最好,长此以往,到高三之后,同学们一定会成为解题的高手。

二、广交朋友千里行

篇5:在操作中学会思考

合作学习既有利于培养学生团体精神和竞争意识,又有助于发展学生组织、管理和交往的能力。在课堂教学改革的实践中,我校在新的教学理论指导下,积极开展学生合作学习研究,对发挥学生的潜能,提高语文课堂教学效率起了促进作用。

一、优化组合,建立合作方式

我们在听课中常常发现,教师对合作学习的方式指导较少,经常只是一句“下面请大家按小组合作学习”,学生马上组成若干小组,教室里顿时响起一片“嗡嗡”声。其实学生并没有学会怎样合作。要使合作学习具有可行性、实效性,必须做到:

1.优化组合成员。组建学习小组不一定按同桌之间或相邻两排学生之间自然组合,可以让学生自愿编组,组员或多或少,把小组的组合权交给学生。同时,教师要视其具体情况,总体把握,做到优化组合,强弱互补;在性格方面,刚柔相济;在性别方面,男女搭配。2.轮流担任组长。小组合作学习过程中的组长可由组员轮流担任,教师按组长的职责对每个组员轮番培训,使每个组员既学会领导别人、组织小集体,又学会接受别人的领导,在参与指导、管理学习的过程中锻炼团队的管理能力,协调方法和相容性格。

3.选择就座的方式。可以根据小组合作的人数、合作的内容、合作的需要让学生自主选择桌椅的摆放形式,可以是马蹄形、丁字形、波浪形、“U”字形等,使学生感到“心灵自由”、“行为自由”、“思维自由”,营造合作学习的自然环境。

二、强化激励,增强合作意识

学生对合作学习有无兴趣,合作的效果是截然不同的,有兴趣,学生合作就主动,就会全神贯注,迎难而上;没兴趣,学生被动应付,就会精神疲倦,知难而退。因此必须增强合作意识,激发合作兴趣。

1.尊重主体,激发合作欲望。教师要相信学生,尊重学生,让学生自己去感悟合作的乐趣。人教版第十册《白杨》一文中有一段关于“爸爸、哥哥、妹妹”的人物对话,教者让学生自由朗读人物对话后,请一名学生朗读这段对话,再让学生自由组合成三人小组,并分角色朗读(每组中最好是两男一女),最后教师让有代表性的小组在班上分角色朗读了这部分对话。听后,学生在评价时都认为小组合作分角色读比一个人读,更形象,更生动,语言更富有个性化。学生对此产生了浓厚的兴趣,每当遇到人物对话的段落,总是主动自由组合,分角色来读。2.巧设情境,创造成功机会。在小组合作学习时,教者要在行间巡视,对个别学生及时点拨,适时指导,特别是多给相对滞后的学生争取成功机会,享受成功的快乐。如在教学《回乡偶书》时,让学生一边看图,一边听配音故事:“一天,诗人贺知章边走边看,来到自己的家乡。五十多年过去了,他怎么也没有想到家乡的变化这么大„„”听完故事后,教师要求学生成为“画中人”,进入角色,把《回乡偶书》这首诗表演出来。学生通过刚才的耳濡目染,人人跃跃欲试,主动与他人合作表演,不少小组合作得很默契,表演得很精彩。

3.注重评价,引入激励机制。合作意识的培养,也有赖于外因的刺激。小组合作学习后,可让组员相互评价他人在合作时的表现、成绩等,让学生正确地认识他人,也正确地认识自己,从而不断地调整自己的合作行为。教师还可以组织全体学生根据小组每个组员的合作态度、合作能力、获取知识程度进行有代表性地评价,坚持鼓励、扶持为主,同时提出希望,增强学生小组合作学习的意识。

三、活化指导,培养合作能力

合作学习是以学生为主体,在相当程度上表现出学生的自主性、独立性和创造性,但小学生的年龄特征决定了他们的合作需要教者进一步引导、调整,使他们想合作、会合作、真合作、合作好。

篇6:在游泳中学会游泳

——听专家报告有感

调兵山市教育局为了提升全体教师的素质,请来了全国有名的几位专家为我们做报告。聆听了几位专家的报告,收获很多,感想也很多。

作报告的专家给我们传授了先进的教育思想,切实可行的教学案例。这就需要我们在工作中好好思考,并内化为自己的东西。张教授说:“在游泳中学会游泳”给我留下了深刻的印象。我结合了自己的教学实际,进行了理解。

“在游泳中学会游泳”强调的是一种实践能力,也是《数学课程标准》所倡导的。课堂教学是实施素质教育的主渠道,当然也是培养学生实践能力的主渠道。在数学课堂教学中,向学生提供丰富的多向思维的素材和生活原型,让学生通过动手操作,获取知识,培养能力,是重要的教学环节,也是素质教育所倡导的以人为本的理念的具体体现。我现在正在教学小学一年级的数学《十几减几的退位减法》,学生如果不通过动手操作,教师只是做讲解的话,学生做题会很慢,思维也不会得到训练。我把张教授的“在游泳中学会游泳”记在了心里。例如《十几减9》我向学生提供了小棒,让他们动手摆小棒,小组交流,学生探究出了很多的方法。第一种方法破十法,先用十去减9,然后再加上剩下的几,就能算出得数,直观形象。第二种连减法,先用十几把几减掉,再减剩下的数,化难为易。还有的学生看到小棒想起了学加法的情况,一下子就能想到得数,这是看减法想加法的方

法。学生探究了很多方法,也很兴奋。学生有了感性上的认识,做起题来选择自己最喜欢的方法,自然就又对又快了。

在讲“认识人民币”时,我设计一个小游戏“小小玩具店”。将几件小动物玩具剪纸贴在黑板上,宣布每件玩具的价钱和购买要求(钱要不多不少),教师做售货员,学生为顾客,进行购买活动。这一游戏,把认识与使用人民币紧密结合起来,购买活动热烈有趣,将课堂教学气氛推向了高潮。既调动了学生的积极性,又提高了学生的思维能力,同时让学生感受到“数学既来源于生活又服务于生活。”在语文教学中我也用“在游泳中学会游泳”这一教学思想来指导自己的实践工作。口语交际《找春天》一课,我把学生带到大自然当中,从小草,到柳树,到野花,看到植物的变化。从解冻的小河,到绵绵的春雨,到暖和的春风,感到自然事物的变化。学生只有亲身感受了,才能理解“柳绿花红、莺歌燕舞”这样的美景,才能吐露出自己的真情,才能做到有话可说。我还经常为学生创设一些情景《扳腕子比赛》、《跳绳比赛》等,让他们在具体的实践中获得自己的真实感受,写起作文来才会做到表达自己的真情实感。

篇7:在逆境中学会坚强

日记,记录着我们成长的点点滴滴;日记,记录着我们蜕变的一切;日记,记录着我们的心声、秘密......日记,是我们最亲密的朋友。通过日记,我们可以真正地了解一个人。《安妮日记》,我通过它,真正地了解了安妮和她的那个时代。

里面讲的是一个在二战时期犹太小女孩安妮两年的密室生活:在安妮13岁生日后不久,因为当时是法西斯主义,犹太人惨遭迫害,所以安妮一家以及凡丹夫妇和他的儿子彼得;杜瑟尔医生和在安妮爸爸公司工作的克莱尔、米普、艾莉搬到了在荷兰阿姆斯特丹分公司的后屋,安妮在日记里一直称它为“密室”。安妮自从搬到荷兰以后,就一直生活在阴森的密室里,白天不能打开窗帘,怕别人看见,晚上只能打开一点点窗户透透气,但立刻就要关上;上午吃完早餐以后就不能用水了,因为隔壁会听到;再加上一家人脾气暴躁,经常大吵大闹,克莱尔的体弱多病,外面不断传来的犹太人被杀的消息,搞得大家心神不宁。在密室生活的两年里,正处于花季少女时期的安妮,在极度的恐慌与不愉快下,在暗淡无光的密室里,度过了少女成长的关键时期。然而她却毫无办法,因为他们是走到处处都会受到德国人歧视的犹太人。战争的残酷令我们无法想像。在1944年的8月4日,在光明就要来到的时刻,纳粹分子冲进了公司的后屋,逮捕了这些犹太人,结束了他们两年的密室生活,最后,安妮以及她的姐姐、妈妈,凡丹夫妇一家,杜瑟尔都惨死在集中营里。克莱尔被送往德国服劳役,中途逃脱;只有安妮的爸爸活着走出了集中营。惨淡的生活并没有改变安妮,她还是个爱说爱笑的女孩子。只是最终并没有一个完美的结局。但是,从安妮的这些日记中,战争的残酷无情已经败露无疑,但是,安妮的坚强也展露了在我们面前。

在不同的环境氛围中,可能会让你朝着几种不同的方向发展。环境的改变,也可以让你的性格一切等改变。“环境的不同,成长也不同”这句话不正与小说主人公安妮弗兰克的写照吗?现在的我,也正是这样,要进入初中了,我开始了蜕变,开始了成长,开始学会坚强。因为只有自己学会了坚强,才会可以自己独立地解决事情。

篇8:让学生在阅读中学会理性思考

1.走马观花型。这种学生做题时的特征是基本不怎么看阅读材料, 即使是看了, 也是走马观花, 一目十行, 眼角的余光看到文字就行, 至于那些文字到底写了什么, 在心中根本就没有什么印象。这样就缺乏判断的依据, 做题时就会不假思索, 寥寥数个字就把答案写好。结果自然是答得快, 错得也彻底。

2.跟着感觉走型。这种学生占大多数, 他们在做阅读题时基本上都是跟着感觉走。阅读材料能看得较仔细, 能耐心把材料从头看到尾。比较孤立的问题, 也能在原文中找到答案, 一旦遇到稍有综合性的问题, 就丈二和尚摸不着头脑。觉得答案是怎样的就是怎样的, 此时也不管三七二十一, 往上一写了事。这样的答案连做题的人自己都没有什么把握, 别人怎么就会认为它是正确的呢?对这样的答案老师自然会毫不留情地以“×”宣布它的死刑。

3.一叶障目型。这类学生能认真对待阅读材料, 做题时会认认真真地把阅读的材料从头看到尾, 一字不漏地看完。也能初步斟酌材料所要表达的意思, 但往往浅尝辄止, 不会或不愿深究, 结果在答题时往往会出现挂一漏万的现象。这种答案老师在批改时就会酌情扣分。这里扣一点那里扣一点, 最后的得分自然也不会高。

4.条分缕析型。这样的学生数量很小, 几乎是凤毛麟角。他们在做题时神态淡定, 不慌不忙。先聚精会神地看完全文;再仔细推敲题目, 找出问题关键;然后带着问题再读原文分析、比较、斟酌、归纳;最后, 在指定位置条理清晰地写好答案。

由此可知, 绝大部分学生的阅读心理都或多或少地存在着一些问题, 长此以往, 大部分学生对阅读, 甚至是对语文也就失去了信心。要想改变这样的局面, 就必须在平时的教学中采取针对性的措施。教学生在阅读中学会理性思考。怎样做呢?

首先, 要加强对学生阅读心理的辅导, 纠正不良行为。

冰冻三尺非一日之寒, 要想解决这一问题, 作为老师, 就必须有抽丝剥茧的准备。

第一, 要教学生放正心态, 克服紧张心理。初中语文试卷上题量最大的就是阅读题, 文字一般在四千字左右, 它的信息量很大。学生如果平时阅读做得较少, 看到如此多的文字, 难免紧张。第一个念头就是不要来不及, 赶紧做完, 于是便在没有仔细思考的情况下匆匆答题。其实, 试卷中应含有多少文字, 难易程度设立的梯次, 出卷人是经过精心研究的, 绝大多数的学生在规定的时间内是都能完成的。因而, 紧张是完全没有必要的。但不紧张并不意味着可以放松心态。在整个做题过程中都必须聚精会神, 把全部心思都用在答题上才能保证取得好成绩。

第二, 要教学生学会寻找、斟酌、筛选、归纳。出卷人所出的问题一般在文中有迹可循, 要么根据某个语段出题, 要么联系全文的某些段落出题。做题时, 应在审题后快速浏览全文, 尽快找到问题出自哪一段或哪几段;然后仔细阅读这些段的文字, 经过慎重地推敲斟酌, 筛选出符合题目要求的句子;最后找到关键的词语或句子, 再结合自己的理解, 归纳出答案。

其次, 平时在课堂上要做好理性阅读的训练, 做到厚积薄发。

考查阅读, 实际上就是考察学生对文章字、词、句、段、篇的理解。在平时的教学中, 针对教学大纲的要求, 仔细琢磨其中的要点, 制定详细的计划, 根据学生的实际情况, 循序渐进地对学生进行系统性的训练。字词会从哪些方面考查, 应对的方法和措施是什么;句子会从哪些方面考查, 应对的方法和措施是什么;语段会从哪些方面考查, 应对的方法和措施是什么;篇章会从哪些方面考查, 应对的方法和措施是什么。在平时的教学中一定要教会学生怎样思考。

词语的考查一般涉及三个方面的问题:某个词语能否删去;某个词语能否换成别的词语;某个词语的表达作用。回答某个词语能否删去, 一般应从三个方面去考虑, 从这个词语的意思, 从这个词语去掉后原句意思发生了什么变化, 从删掉后对原来想要表达的意思的影响。回答某个词语能否换成别的词语, 一般从这个词的词义范围的大小上去分析, 从这个词的词义的轻重程度上去考虑, 从作者用语的感情色彩方面去考虑, 从词的搭配上去辨析, 从与上下文的关联与照应上分析, 写人的文章还应从表现人物的性格特征的需要上去思考。

句子的考查一般也涉及三个方面的问题:某个句子的含义, 某个句子的表达作用, 用某个句子的好处。要答好某个句子的含义, 决不能孤立地来看这个句子, 一定要联系上下文。其实, 出卷人出这个问题, 就好像是故意和考生捉迷藏, 细心的考生不难从上下文中轻易看出答案。要答好某个句子的作用, 一般从两个方面考虑:一是这个句子在文章的结构上有什么作用, 二是这个句子表达了什么意思。回答用某个句子的好处, 主要考虑的也是两个方面:一看使用的句式, 到底该用陈述句、疑问句、感叹句还是祈使句, 要根据语境的需要和所要表达的感情的需要来判断;二是看这个句子用了什么修辞手法, 再根据这种修辞使用的效果去回答。

语段的考查除了上面提到的词句, 往往侧重于层次的划分和内容的概括。层次的划分, 通常或是根据事情发生的时间变化, 地点的转移;或是根据故事情节的发展;或是根据思想感情的变化;或是根据事物内在的逻辑联系。只要找到这些依据就不难划分了。至于内容的概括, 则相对比较容易。有中心句的找出中心句即可;没有中心句的一般分成两种情况: (1) 内容如是写人的, 首先找出主要人物是谁, 再找出这个人的主要动作行为, 最后找出这个人的行为对象, 把这三者加以概括即可; (2) 内容如是写物的, 分两步进行, 先找出写什么物, 再找到写这种物的什么特点, 最后把这两者归纳在一起即可。

篇章的考查不外乎文章的中心和写法的探究。怎样把握文章的中心呢?一般从以下几个方面入手。 (1) 看位置。主要是看文章的题目、文章的开头、文章的结尾。有的文章题目就暗示了中心;有的文章开门见山, 点明中心;有的文章卒章显志。 (2) 找重点语段。很多文章的作者常常在文中直接通过抒情议论来表达思想感情, 只要找到这些段落, 中心也就找到了。 (3) 分析文章中的详写点, 研究作者处理详略的意图, 探寻文章的中心。文章的详略安排总是服从于表达文章中心的需要的。一般地说, 能表现中心的材料, 作者是要用笔墨详加叙写的。所以, 我们往往可以通过分析作者详写的部分发现并归纳文章的中心。 (4) 分析文章的背景材料。分析归纳记叙文的中心, 有时还需了解、分析有关的时代背景, 了解文中的事件、人物是在什么背景下产生和活动的。 (5) 分析文章层次与人物事件。有些文章的中心意思隐含在人物事件或文章各部分之中, 要进行综合归纳, 才能准确地把握中心。文章的写法, 初中阶段考查得比较浅显, 一般只考查对比、烘托等几种常见的写法, 学生只要平时稍微多加以练习, 也不难掌握。

再次, 要扎实做好阅读的指导。

要做好阅读题, 有四个必不可少的环节。第一, 通读全文。在这个过程中, 必须做到略读和精读相结合。略读, 即粗略的读。略读的要求是, 既要读得快, 又要能抓住主要的信息, 这就要求在平时的教学中循序渐进地对学生加强这方面的训练, 学生在考试中才能应付自如。精读, 即仔细地读。这个过程中, 学生必须会寻找、斟酌、筛选、归纳。具体做法上文已有说明, 这里不再赘述。但指导必须按计划逐步落实。第二, 认真审题。审题是做题的关键, 但往往被学生所忽略。学生因审题不清而做错题的现象比比皆是, 应引起高度的重视。那么, 怎么审题呢?首先一步, 应完整读题, 甚至括号里的也不能放过。然后仔细斟酌, 弄清出题者的意图, 找准关键的字眼。对于题目较长的, 问的要点一定要找全, 绝对不能有遗漏。第三、认真思考, 理清思路。解决问题总有思路可循, 千万不可盲目答题。做题时, 要根据老师平时的指导, 认真思考并在文中找到答题的依据。第四, 答题。答题时, 要做到观点明确, 条理清晰, 内容具体。不少学生正是因为或观点不明确, 或条理不清晰, 或内容不具体而扣分。

上一篇:公交车上的感动优秀作文下一篇:机房管理制度参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