风险投资运作流程

2024-06-20

风险投资运作流程(共8篇)

篇1:风险投资运作流程

风险投资项目运作流程

每个风险投资项目运作可以概括为如下六个步骤。

STEP1 :项目初步评估

STEP2 :项目立项

STEP3 :签订融资服务合同

STEP4 :撰写 BP 及文件准备

STEP5 :安排 VC 会谈,制定谈判策略

STEP6 :项目总结报告及反馈

整个项目周期约为 3-6 个月。其中 BP 一个月,谈判 2-5 个月。

篇2:风险投资运作流程

风险投资公司的运作流程,一般有一下几个阶段:

(一)项目取得

风险投资公司的项目取得通常有三个渠道:被投资企业申请,同行、熟人等的推荐,自己主动寻找取得。无论是哪个渠道来的项目,为了对该项目有全面、深入的了解,风险投资公司都会要求被投资企业递交一份“经营计划书”(又称商业计划书、创业计划书)

经营计划书是被投资企业要求融资的文件,它是风险投资公司在没有与被投资企业人员见面之前了解被投资企业的途径,也是被投资企业留给风险投资公司第一印象的方式。经营计划书的好坏,直接关系到被投资企业融资的命运。尽管经营计划书没有统一的格式,但一般主要有以下几部分内容构成:摘要,项目背景,市场机会,企业战略,市场营销,生产管理,风险分析和对策分析,投资分析,财务分析,风险资本推出,管理团队,附录等。

(二)项目筛选

一般情况下,风险投资公司所收到的经营计划书要比它能够或愿意接受的多得多,因此必须先进行筛选,以挑出值得进一步考查、研究的申请项目。项目筛选一般有以下三个步骤。

1.项目初审

项目初审往往是对经营计划书或其中的摘要粗略的浏览一番。首先,看看是否与本公司的投资习惯吻合。公司的投资习惯通常表现在:投资只投入在熟悉的领域,还是熟悉、不熟悉的领域都会投资;投资的地点,是只投入本地区,还是本地、外地都会投资;投资的区域,是只投入本地区,还是本地、外地都会投资;投资的对象,是只投入种子期的被投资企业,还是创业期的被投资企业,或成长期的被投资企业?其次,要看一下产品的技术和市场前景。技术是否具有独特性,是否能顺利转化为生产;目前的市场需求是多少?未来市场需求有多大?最后,还要看一下效益,盈利率有多少?什么时候可以盈利等。在此基础上,决定对该项目的取舍。

2.风险投资公司内部的磋商

在大的风险投资公司,相关的人员会定期聚在一起,对通过初审的经营计划书进行讨论,以决定是否需要进行面谈,或者回绝。其讨论的内容主要有:

(1)经营计划书内容的客观性和准确性的程度。为了确保投资成功,作为投资决策的依据-----经营计划书应该是准确、客观、真实反映项目状况的。但是,大多数经营计划书会存在1被投资企业对某些情况如竞争对一定程度的遗漏、错误或者含糊不清的地方,其原因有:○

2没有对经营计划书的一些重要数据,进一步的核对手情况、市场情况,缺乏足够的认识;○

3有意或者无意的遗漏,和认证;○有些被投资企业自以为有些资料投资者并不需要,因此提

4故意欺诈,供的资料欠全面;○不能排除个别被投资者企业采取故意隐瞒欺骗的手段,胡编

乱造经营计划书,以骗取投资。

(2)行业现状及发展趋势。包括现有的和潜在的竞争对手有哪些?其产品价格是什么?盈利有多少?与竞争对手相比,企业的优势在哪里?

(2)投资风险主要有哪些?是技术风险还是市场风险?具体表现在哪些方面?这些风险是否可规避?等等。总之,风险投资公司内部的磋商,主要是为了充分利用公司内部风险投资管理人员的经验,集思广益,以求对项目有更深入的了解。

3.与被投资企业家面谈

这是项目筛选的最后一个环节。面谈的内容一般主要侧重于:产品的市场大小,产品或技术的独特性,被投资企业家的素质,企业是否存在法律问题等。

在产品的市场大小方面,风险投资公司通常会提出以下几个问题:目前的市场潮流是什么?在你所处的行业中,成功的关键因素是什么?你如何判断行业的销售额和成长率?如果你计划取得市场份额,你将如何行动?你的营销计划中,最关键的因素是什么?你的顾客群

体有多大?你的竞争对手是否在设备方面比你有优势?谁拥有专利?在你和专利人之间的许可协议是什么?其他人是否也有许可协议,如果有,会对你产生什么影响?等等;

在产品或技术的独特性方面,风险投资公司通常会提问:你的产品能为使用者带来什么?你的产品有哪些替代品?与其他公司相比,你的公司有什么不同?你预计你的产品生命周期多长?技术进步对你有何影响?与你的竞争对手相比,你如何在价格、性能、服务和保证方面和他人竞争?目前产品的储备有多少?你的供应商是谁?每年投入到研发方面的经费是多少?等等;

在被投资企业家素质方面的提问,通常是:你的管理队伍拥有什么类型的业务经验?主要管理者的工作经历是什么?企业员工的学历构成怎样?薪水水平如何?有哪些激励机制?

篇3:私募股权投资运作流程研究

(一)私募股权投资界定

私募股权投资(Private Equity,简称PE)是指私募股权基金管理公司针对有投资价值的项目,主要是具有发展潜质的非上市企业,通过以非公开方式向少数私募股权投资者或个人募集资金,然后进行权益性投资,并提供各类增值服务培育优质企业,使企业的资产得到增值,最终通过被投资企业上市、并购或管理层回购等方式退出获利的一类投资。它的精髓是资本的最大化增值。国内外学者对私募股权投资做了大量研究,但对私募股权投资运作流程的研究,几乎所有学者都是从资本流动的角度,将私募股权投资运作流程分解为“融资———投资———退出”这三个阶段进行阐述,并没有系统缜密的研究。本文试从项目管理的角度,对私募股权投资的运作流程进行了细致的剖析,以为私募股权投资的实践提供指导,使私募股权投资更加平民化,从而更好地服务于国民经济的发展。

(二)私募股权投资运作流程界定

私募股权投资的运作流程是私募股权投资实现其资本增值的程序。其完整的运作流程如图1所示:一是私募股权基金的成立。可选择有限合伙制、公司制、信托制这三种组织形式中的一种,其中有限合伙制最受欢迎。二是投资项目的选择。基金成立之后,要募集足够的资金来投资赚钱,然而要募集多少,怎么才能募集到所需资金,这就需要在募集资金前做好准备工作,即对投资项目进行选择。因为只有在投资项目确定之后,才能确定需要筹集资金的数量,而理性的投资者也不会盲目投资,只有看到有值得投资的项目才会拿钱投资,因而投资项目的选择是保证基金公司实现资金募集的前提,同时也是决定整个投资Á是否成功的关键。三是融资。投资项目经过选择得以确定之后,需要筹集的资金数额也就得到确定,这样就可以通过各种渠道筹集项目投资所需资金,进入资金募集阶段。如果不能按原定的项目募集足额的资金,那么该项目的投资也就化为泡影,此时要回到起点上,重新选择可行的投资项目。四是投资。如果顺利地募集到所需资金,就进入正式的投资阶段,把筹集到的资金通过一定的方式(联合投资、分阶段投资、匹配投资、组合投资)投资到预先选择确定好的投资项目。五是后续管理。投入资金之后,并不是坐等资金的增值,而要提供一系列增值服务,帮助被投资企业实现发展,并制定一定的激励约束制度,促进其发展,从而达到投资的目的——增值。六是退出。等待合适的时机,通过一定的方式(IPO、管理层回购、股权转让、清算)退出被投资企业,实现资本增值。退出既是本次投资的最后一个环节,也是开启下一次投资之旅的起点。

二、私募股权投资运作流程设计

(一)私募股权基金成立步骤

私募股权基金的成立是实现私募股权投资循环的第一步,也是开启私募股权投资之旅的钥匙。首先要评估、选择和组建基金经理人团队。私募股权基金通常是由发起人发起,以公司制、信托制或者有限合伙制中的一种形式成立。从理论上讲,凡是法人机构,包括国家机构、金融企业(如证券公司、创业投资公司)、大型产业集团等,只要符合有关法律规定,投资者愿意将其合法资金进行投资,均可成为私募股权基金的发起人,申请设立私募股权基金。但从目前的情况看,我国私募股权基金的设立需要经过有关部门的核准,基金投起人至少需要具有雄厚的经济实力和高水平的管理团队。此外,基金的成立一般需要经过以下环节:选择基金发起人、基金保管人,组建基金管理公司,制定各项申报文件;向主管部门报批核准;发表招募说明书,发售基金受益凭证等。

(二)投资项目选择步骤

要实现融资,必须做好融资前的准备Á工作——投资项目的选择,以确定需要融资的资金需要量和融资的目标。同时,投资项目的选择是私募股权投资机构进行基金管理的一个核心内容,也是私募股权投资机构实现投资目标的关键,即选择项目的好坏将会直接影响到私募股权基金的投资收益,影响到基金管理者的投资业绩。因此,私募股权投资机构如何科学的选择有价值的、适合自己的并且风险相对较小的投资项目是私募股权投资机构管理团队进行决策的重要任务。如图2所示,私募股权投资项目的选择要经过五个具体步骤:(1)项目的寻找。通过一定渠道,依赖于人际网络与产业网络关系,寻找潜在的投资项目。(2)项目的筛选。对潜在的投资项目,进行初步筛选,过滤不值得投资的项目,将可能存在投资价值的项目进行立项,以深入调查。(3)尽职调查。基金公司将会从目标公司所在行业、产品、市场、管理层及退出机遇进行全方位的考察,深入了解,以确定项目是否具有投资价值。(4)项目评估。从资产评估学角度,可采取成本法、收益法、市场法等方法,对目标企业进行价值评估和潜力分析,以确定目标企业是否值得投资,并为融资资金额的确定奠定基础。(5)投资决策。在对投资项目进行详细调查和评估之后,基金公司比较各备选投资项目,综合考虑各方面因素,做出最终决策,选择拟投资的项目。

(三)融资步骤

融资是投资的前提,即只有募集到足够的资金,继而才能通过有效的组织形式进行投资运作。融资的具体运作流程如图3所示:

首先,确定融资的资金需要量。根据已选择的投资项目,通过价值评估,得出拟投资的总金额,那么:融资资金需要量=拟投资总金额—自有资金。其次,寻找潜在的投资者。基金发起人通过各种社会网络关系,以及自身的融资经验,发掘潜在的投资者。由于PE的投资期限较长,一般为5-7年,因此长期投资者(即机构投资者或富有的个人)才有可能成为潜在的投资者。然后,接触潜在的投资者。寻找到潜在投资者之后,私募股权基金管理人要与潜在投资者进行正面接触和沟通,让潜在投资者了解拟投资的项目、预期收益以及基金发起人的业务水平、盈利能力和业绩历史等方面的信息,进而决定是否进行投资。最后,与投资者达成融资协议。当投资双方均满意对方的情况,达成合作意向,基金管理人与投资者签订协议条款,以基金的名义在银行开设账户,投资者把委托资产转入该账户完成投资,基金管理人按照基金章程约定的投资策略对资金进行投资。

(四)投资步骤

待所需资金足额筹集之后,基金管理人就可以对已选择好的项目进行投资。包括:(1)投资条款的设计与谈判,基金管理人与被投资企业就投资的具体事宜进行谈判,形成合约条款,还可包含一些类似“对赌协议”的保护性条款;(2)签约投资,在谈判达成一致后,与被投资企业签约,并按照合约规定进行投资。

(五)管理步骤

后续管理是私募股权投资能否实现增值的重要环节,其内容主要包括以下三个方面:(1)提供增值服务;(2)制定激励机制;(3)实行监督和约束。通过参与被投资企业的治理,最大限度地提升其价值,实现资本增值。

(六)退出步骤

退出是私募股权投资循环的最后一个环节,也是核心环节。对私募股权投资的投资者而言,退出时机、退出方式和退出策略直接决定了投资收益。退出的具体实施流程如图4所示。(1)选择退出方式。退出方式主要有IPO、股权转让、清算等,各有优劣,基金管理者遵循投资资本增值最大化的原则,灵活地选择退出方式。(2)确定退出时机。恰当的退出时机是私募股权投资获得良好收益的保证。确定退出时机时,私募股权投资基金不仅要充分考虑和分析被投资企业的资金运行状况和收益水平趋势,而且还要分析企业乃至整体社会经济发展的宏观环境是否适合退出。从最佳的状态上看,退出时机应该是市场高估企业的时候。依据企业本身的发展情况和宏观经济景气度,有以下四种退出策略供参考,如表1所示。(3)设计退出过程。经过分析论证,确定退出方式和时机后,私募股权投资基金就开始设计整个退出过程。基金经理人通常会聘请各方面的专业人员来负责不同方面的运作,比如与退出相关的法律、税收政策和商业事务等。除此之外,私募股权投资基金必须结合所选择退出方式的特点,确定一份具体的退出进程计划书。(4)退出准备。在开始正式的私募股权投资基金退出过程之前,需要大量的准备工作,比如相应市场环境的调研、法律文件的撰写、历史财务报告和业务前景预测等。在大多数情况下,潜在投标方还会对公司的生产状况和行政管理等情况进行实地考察,这也需要企业提前做好准备。(5)启动退出程序,监控退出过程。在私募股权投资基金完成一系列相应的准备工作之后,退出过程就正式开始了。这一过程最关键的一点是保密性,需要进行适时的监控,以此来保证退出过程的每一个环节都良性运作。(6)交易结算和事后评估审查。交易结算意味着一项退出交易基本上完成了,但为了给未来的退出交易积累一些有益的经验,私募股权投资公司需要对整个退出过程进行必要的事后评估审查。

三、私募股权投资运作流程影响因素

(一)宏观影响因素

主要包括:一是相关法律政策。国家的法律环境、政策制度总是有形无形地影响着一国的投资行为。我国新修订的《公司法》、《中华人民共和国合伙企业法》为私募股权投资创造了一定的便利条件,但目前我国私募股权投资基金的配套法律制度仍然不完善,如对金融机构进入PE投资领域的限制,以及PE退出的阻碍等,在一定程度上给私募股权投资的运作造成了困扰。二是监管部门的监督机制。各国实践证明,监管是私募股权投资基金实现规范化发展的必要条件。私募股权投资在我国完全是舶来品,其监管体系还不够成熟,主要表现为监管机构不明确、监管理念不明确、监管视野不开阔。因此,从行业健康发展的角度看,完善私募股权基金的监管也许已经成为一个行业性需求。三是资本市场的完善程度。美国多层次的资本市场使得私募股权投资能够在不同层次间顺利地进入和退出。我国首家OTC市场在天津设立,在2009年又推出了创业板,为私募股权基金提供了新的退出渠道。但创业板对私募股权基金的帮助有限,产权交易市场不完善,多层次的资本市场仍尚未建立。四是社会信用制度与环境。私募股权投资建立在信托制基础上,因此其运行机制很大程度上依赖于诚实守信等道德规范的约束。而我国现有的社会信用制度与环境不能够对市场投资起到应有的促进作用。

(二)中观影响因素

具体为:一是资金募集来源。融资是投资的前提,因此资金募集来源的广泛性,直接影响着私募股权投资的运作。而PE资金来源主要是长期投资者,但我国机构投资者却受到限制,从而使得融资渠道狭窄。二是退出渠道。退出是实现收益的关键,目前我国IPO为主要的退出方式。但由于我国多层次资本市场体系尚未建立,境内IPO退出受阻;而2006年国家出台的《关于外国投资者并购中国境内企业规定》使企业通过红筹的方式在海外上市严重受阻,即境外IPO退出受阻。可见,PE的退出渠道并不畅通。

(三)微观影响因素

具体为:一是中介服务机构。私募股权投资的运行离不开中介服务机构的服务。在美国,为私募股权基金服务的中介机构可以分为两类:专门中介机构和一般中介机构。这些机构在我国虽然都有不同程度的发展,但与发达国家相比较而言,我国的PE中介服务体系尚不完善。二是管理团队的素质。我们熟知的如家能在2002年成立,而后通过私募股权2006年成功实现上市,这当中其优秀的管理团队是功不可没的。可见,管理团队的素质直接决定着私募股权投资的最终目标能否实现。三是专业人才。私募股权投资的各个运作流程都极具专业性,因此其流程的顺利实施也需要专业性的人才,而我国这类人才少之又少。四是优质项目源。对于私募股权基金来说,投资项目的选择至关重要,而我国创投企业当中,优质的投资项目并不多。如此一来私募股权投资者很难找到有价值的项目,在寻找和筛选项目上耗费了大量的时间和精力成本。

四、私募股权投资运作流程实施完善策略

(一)宏观策略

其一,建立并完善相应的法律法规。放宽现有主流机构的准入限制,完善合伙制和退出机制的配套法律法规,是私募股权投资发展的必然要求。其二,完善监管机制。构建我国灵活有效的具有较强约束力的监管体系,可以从以下四个层次着手:一是健全法律监管体制;二是明确或设立相应的专门监管机构;三是设立全国性的私募股权投资基金行业自律组织;四是加强投资者对私募股权投资基金运作的监管。其三,建立健全多层次的资本市场体系。不断完善主板市场,加快建设创业板市场和柜台交易市场,并建立层次间的转板机制,从而为私募股权投资建立顺畅的退出渠道。其四,健全国内信用体制。加强信用体系建设,最普遍的做法就是建立信用数据库,在市场中形成良好的信用环境,从而防范私募股权投资运作过程中由于信息不对称带来的道德风险。

(二)中观策略

其一,扩大私募股权基金来源。一是加大政府的投资力度;二是开放机构投资者的投资;三是鼓励大型公司及企业投资;四是引导个人投资者投资;五是吸引国外投资者的投资。其二,构建私募股权投资的退出渠道。一是建立二板市场,实现境内IPO退出;二是鼓励到国外市场通过IPO方式退出;三是采取收购、股权转让、清算等多种退出方式,避免IPO的单一退出方式。

(三)微观策略

其一,完善中介服务体系。为私募股权投资运作建设良好、高效的中介服务环境,既应对传统中介服务机构存在的问题做完善改进,又应建立健全特殊的中介机构。其二,建立优秀的管理团队。提高管理团队的技能,提升管理团队的凝聚力,创造管理团队的动力,建设一支为私募股权投资运行服务的优秀管理团队。其三,培养大量复合型的投资人才。一是与高校开展合作,联合培养专业人才;二是加强与国内外创投机构的合作交流,通过引进和培训的方式,培养一批高水平的专业人才;三是制定柔性的人才流动政策,引进有丰富管理经验的资深基金管理人。其四,提高企业整体素质。盈利是私募股权基金的本质要求,企业只有加强自身的改进,才能招来私募股权投资者的青睐。如此以来,优质的投资项目源增加了,私募股权投资者更容易寻找到符合要求的投资项目,在很大程度上也保证了投资项目的成功,从而促进私募股权投资运作流程的顺利实施。

参考文献

篇4:ABS融资模式的运作流程概述

关键词:ABS;融资模式;风险隔离;信用增级

中图分类号:F830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6-8937(2014)23-0142-02

ABS(Asset-Backed Securitization),即资产证券化,它于20世纪70年代在美国出现,最早起源于住房抵押货款证券化,随着资产证券化的逐渐成熟,作为一种重要的融资方式,已经被广泛地应用到了房地产、租金、企业应收账款等领域。我国的ABS融资起步比较晚,1998年亚洲担保及豪升ABS(中国)控股有限公司与重庆市政府签订了我国第一个以城市基础设施建设为基础的资产证券化合作协议。2000年中集集团与荷兰银行签署8 000万美元应收账款证券化协议。

1 ABS融资模式的运作流程

ABS融资模式是指以项目所属的资产为基础,以该项目资产所能带来的预期收益为保证,通过在国际资本市场上发行高档证券来募集资金的一种项目融资方式。简单地说,ABS融资模式就是把那些缺乏流动性但又能产生可预测的稳定现金流的资产汇集起来,通过一系列的结构安排将风险与收益进行分离,对其进行信用增级和评级,然后在金融市场上以此为基础发行证券进行融资。ABS融资是一个涉及众多利益主体、技术比较复杂的过程。

①确定资产证券化对象,将其汇集成一个资产池。在进行ABS融资时,首先要对自己所拥有资本的未来现金流稳定性、风险大小、信用等级等有一个大概的了解。选择那些有稳定现金流而流动性又比较差的资产,对于进行估算和信用考核,把这些资产汇集起来,形成资产池。

②组建特殊目的的融资载体SPV。成功地组建SPV是ABS能否成功的关键,SPV作为一个特设的法律实体,主要是通过购买证券化资产,以资产的应收权益为担保发行证券。

③证券化资产的“真实出售”。ABS融资模式能够有效的实现破产隔离,而破产隔离的关键在于原始权益人对于证券化资产的“真实出售”,即原始权益人将资产所有权转让给SPV。

④对证券化资产进行信用增级和信用评级。为了使以证券化资产为基础的证券能够在金融市场上顺利发售,并取得良好的融资效果,证券化资产的信用等级便成了影响融资效果的重要因素。为了取得较高的信用等级,可以通过一系列操作为证券化资产进行信用增级,包括外部增级和内部增级两种方式。信用增级完成后,需要聘请专业的评级机构对增级后的证券化资产进行信用评级。证券的信用等级越高,表明证券的風险性越小。

⑤证券的发行和交易。在完成了信用评级并获得证券监管机构批准后,SPV可以将证券交由承销商进行销售,这样证券便可以在资本市场上自由流通。

⑥SPV利用证券销售收入向原始权益人支付购买价款。SPV将从证券承销商处获得的部分证券销售收入支付给原始权益人,作为资产“真实出售”的购买价款。在这一过程中,原始权益人才真正拿到了自己所需要的外部融资额。

⑦实施资产与资金的管理。当原始权益人将资产真实出售给了SPV以后,SPV会聘请专业的服务商对资产池中的资产进行管理,对于资产产生的现金收入会存入受托管理人的收款专用账户中,用来对投资者支付本息。

⑧证券清偿。当证券按发行说明书的约定全部被偿付完毕后,如果资产池中还有剩余现金,将在原始权益人和SPV之间按规定进行分配,分配完毕后整个ABS融资过程结束。

2 ABS融资模式中两个核心问题

前面我们分析了ABS融资模式,但是要想真正发挥ABS融资模式的优势,就必须处理好其中的两个核心问题:

2.1 SPV的构建及破产风险的隔离。

在整个ABS融资过程中,SPV始终是联结原始权益人和投资者的纽带,组建SPV的目的就是为了最大限度地降低发起人破产风险对证券化资产的影响。因此SPV构建情况如何直接决定了ABS融资是否能够顺利进行。在SPV组建过程中,从组建地来看既可以是发起人所在地,也可以是其他地方,但关键是要看所在地的税收制度、法律制度和会计体系是否有利;从SPV的形式来看,目前无论是发起人自己设立的SPV,还是市场中介机构设立的SPV,都存在各种问题,而由政府主导设立的信托型的SPV是目前比较适合我国国情报的SPV形式。在前面分析ABS融资模式优势时,有一个重要方面就是SPV能实现风险隔离(或破产隔离)。破产隔离是SPV的本质要求,同时也是整个资产证券化运作机制的核心,它可以保障证券的安全,增加投资者的信心。正如我们前面所分析的,要想真正实现破产隔离,一方面是要保持SPV的独立性,另一方面是资产的真实出售。

2.2 证券化资产的信用增级

透过整个ABS融资模式的动作过程,我们可以看出ABS融资模式实际上是一个利用特殊的操作手段,将低信用等级的资产提高到一个较高的信用等级,然后以此等级的资产为保障,在国际金融市场上发行证券进行融资的方式。因此资产的信用等级将直接影响到该资产能否被国际金融市场所接受。如何成功地为资产增级,是ABS融资的第二大核心问题。前面我们简单探讨过为证券化资产进行信用增级,包括外部增级和内部增级两种方式,但无论哪种方式的信用增级,最终的目的还是希望通过信用增级的方式,提高资产的信用等级,从而顺利进入国际金融市场。

3 结 语

随着我国城市化和工业化的加快,基础设施供需不足的矛盾将更加突出,在政府财力有限的情况下,积极利用外部资金特别是国外资金将是解决这一问题的重要手段。在如何利用外部资金方面,ABS模式无疑提供了一种很好的方法,ABS融资模式在我国有着广阔的发展空间。针对我国目前在ABS融资过程中存在的问题和不足,要从多方面着手。

首先,要加快专业人才的培养。ABS融资模式作为一种高端的融资方式,对人员素质要求比较高,因此要加强理论型人才和应用型人才的培养工作。

其次,我国目前各方面的环境还有待完善。ABS融资模式作为一种引进外资的的重要方式,对我国的税收、会计和财务要求比较高,而我国目前这方面还没有完全跟国际接轨,因此要推进我国企业各项制度的国际化,使我国企业真正融入世界经济的大潮中。

最后,推动更多投资主体进入到ABS中来,促进投资主体的多元化。

参考文献:

[1] 黄佳.基础设施ABS融资模式研究[J].国际经济合作,2007,(7).

[2] 刘林.项目投融资管理与决策[M].北京:机械工业出版社,2013.

[3] 胡增芳.我国ABS中构建SPV的形式选择[J].安徽商贸职业技术学院学院,2007,(2).

篇5:风险投资运作流程

(一)项目选择和可行性核查

由于私募股权投资期限长、流动性低,投资者为了控制风险通常对投资对象提出以下要求:

优质的管理,对不参与企业管理的金融投资者来说尤其重要。

至少有2至3年的经营记录、有巨大的潜在市场和潜在的成长性、并有令人信服的发展战略计划。

行业和企业规模(如销售额)的要求。投资者对行业和规模的侧重各有不同,金融投资者会从投资组合分散风险的角度来考察一项投资对其投资组合的意义。

估值和预期投资回报的要求。由于不像在公开市场那么容易退出,私募股权投资者对预期投资回报的要求比较高,至少高于投资于其同行业上市公司的回报率。

3-7年后上市的可能性,这是主要的退出机制。

另外,投资者还要进行法律方面的调查,了解企业是否涉及纠纷或诉讼、土地和房产的产权是否完整、商标专利权的期限等问题。很多引资企业是新兴企业,经常存在一些法律问题,双方在项目考查过程中会逐步清理并解决这些问题。

(二)投资方案设计、达成一致后签署法律文件

投资方案设计包括估值定价、董事会席位、否决权和其他公司治理问题、退出策略、确定合同条款清单并提交投资委员会审批等步骤。由于投资方和引资方的出发点和利益不同、税收考虑不同,双方经常在估值和合同条款清单的谈判中产生分歧,解决这些分歧的技术要求高,所以不仅需要谈判技巧,还需要会计师和律师的协助。

退出策略是投资者在开始筛选企业时就十分注意的因素,包括上市、出让、股票回购、卖出期权等方式,其中上市是投资回报最高的退出方式,上市的收益来源是企业的盈利和资本利得。由于国内股票市场规模较小、上市周期长、难度大,很多外资基金都会在海外注册一家公司来控股合资公司,以便将来以海外注册的公司作为主体在海外上市。

(三)监管

篇6:餐厅日常运作流程

快上快离是上策

餐厅上菜快,使客人离去快,才能提高座位周转率。但餐厅不能为提高周转率而赶走客人,或服务态度不佳。服务员应巧妙地使客人快些离去。

处理抱怨要周全

一般来说,客人对餐厅投诉,大致有以下几种原因:上菜太慢;样品与实际菜肴的分量相差太多;菜中有异物;味道太咸或太淡;上错了菜等。餐厅主管人员应事先做出预防以及设计出万一不慎发生后的补救方法。要虚心接受客人的抱怨,仔细聆听客人的指责,冷静地处理,使客人平息怒气,并给客人一定的补偿,使客人心平气和地离去,而且愿意下次再来。餐厅的日常运作流程

导入:餐厅运作管理,从一个新开的酒店自开业起便没有了休息日。那么对于我们管理人员的要求也非常的高。要使整个餐厅流程顺畅也不是一件简单的事情。下面我们来看一下今天我们讲课的内容。

(一)如何使餐厅运作、管理流程顺畅

1.标准化。即各岗位员工都要有操作标准。

2.程序化。即每个流程都要有一个程序。

3.制度化。没有规矩不成方圆。即餐厅要有一套完成的制度,而且管理人员要养成按照制度办事的习惯。

4.学会给员工培训。对于日常管理中存在的问题,采取多种方法给员工培训。

(二)餐厅运作流程

1.餐厅运作流程图

准备阶段-执行阶段-结果阶段

1)准备阶段

a.了解预定、分配人员。根据预定情况对班组人员进行分工,合理安排员工,重点关注当天休息员工房间的餐前准备及人员分工到位。

b.物品准备

2)执行阶段

a.预定。客人预定信息是否清楚,信息是否及时传递?

b.引领。引领是否准确无误?是否传递重要领导就餐信息?

c.关注早到的客人。按照落座服务程序进行实施。

d.点菜、点酒水的时机及语言的应用。

e.上菜速度的控制

f.菜品质量把关

g.斟酒的及时性

h.餐中灵活服务的应对

j.面食的准备情况

3)结果阶段

a.征询客人的满意度

b.通知厨房管理人员巡台,对客人的意见进行反馈

c.班后收尾工作(工作纪律、节能、卫生)

d.安全检查

(三)餐厅日常管理

1)预先控制

a.人力资源的预先控制。举例“橄榄式”排班

b.物质资源的预先控制。主要是直接影响服务质量的物品的准备和检查

c.卫生质量的预先控制。开餐前半小时,对天花板、通风口、灯具、地毯到桌面餐具、布草卫生进行检查。

d.事故的预先控制。提前了解沽清,掌握酒店下发的临时紧急通知。做好安排。

2)现场管理

a.服务程序的控制。

b.上菜时机的控制。

c.意外事件的控制。处理临时发生的投诉。

d.人力控制。开餐后进行第二次人员分工。

3)反馈

a.客史信息的反馈

b.员工服务期间问题的反馈。

c.顾客意见的反馈。

d.与上级管理人员的反馈。

e.与厨房管理人员的反馈

篇7:基金运作流程

通俗地讲,投资基金就是汇集众多分散投资者的资金,委托投资专家(如基金管理人),由投资管理专家按其投资策略,统一进行投资管理,为众多投资者谋利的一种投资工具。投资基金集合大众资金,共同分享投资利润,分担风险,是一种利益共享、风险共担的集合投资方式。而证券投资基金就是通过向社会公开发行基金单位筹集资金,并将资金用于证券投资。基金单位的持有者对基金享有资产所有权、收益分配权、剩余财产处置权和其它相关权利,并承担相应义务。其具体流程为:

1、投资者资金汇聚成基金。

2、该基金委托投资专家---基金管理人员投资运作。(1)投资者、基金管理人、基金托管人通过基金契约的方式建立信托协议,确立投资者出资(并享有收益、承担风险)、基金管理人受托负责理财、基金托管人负责保管资金三者之间的信托关系。(2)基金管理人员与基金托管人(主要是银行)通过托管协议确立双方的责权。

篇8:食品应急物流运作流程探讨

1 食品应急物流的内涵

对于应急物流的概念,学界较为认可的表述[2]是,“以提供突发性自然灾害、突发性公共卫生事件等突发性事件所需应急物资为目的,以追求时间效益最大化和灾害损失最小化为目标的特种物流活动”。目前对于食品应急物流的概念尚无统一的表述,但由于它属于应急物流系统的一部分,因此也具备应急物流的某些特点,如突发性、不确定性、弱经济性、非常规性,时间紧迫性。同时食品应急物流是以提供应急食品为目的的,因此它与一般的应急物流系统相比又具有显著的特点:

①时效性。食品是关系到人类生命的重要物资,突发事件发生时应该迅速对受灾群众进行食品供应,才能保障他们的基本生存。同时某些应急食品有严格的保鲜保质期,这也对食品应急物流提出了更高的时间要求。

②阶段性。突发事件发生初期,受到安置点生活条件的限制,应急食品以方便食品为主;应急管理中后期,受灾群众的饮食需求逐渐稳定,安置点的生活条件也有所改善,这时为应急食品的大量连续供应阶段,以供应营养性和能量型的食品为主,如即食肉制品、罐头食品、液态奶制品等。另外在应急事件全程都要保障饮用水的供应,同时要对食品垃圾进行及时的清理。

③连续消耗性。与帐篷等救灾物资不同,受灾群众的应急食品需求是连续的,同时已供应的应急食品也是连续消耗的,新的需求又会伴随着需求的满足而继续产生,因此这就对应急食品的供应提出了更高的要求,要求及时做到连续性供应。

④安全性。应急食品同样具有严格的安全性要求,而应急食品在筹集/采购、调拨/配送的过程中最容易发生安全事故,这不仅将直接影响救援活动,还将产生不利的社会影响。因此必须在食品应急物流的运作过程中保证应急食品的营养和卫生安全。

综上分析,本文认为,食品应急物流是指“突发事件发生时迅速提供应急食品,以保证受灾群众和救灾志愿者的基本饮食需要为目的的特种物流活动”。

2 应急食品的分类

应急食品供应的最主要目的是迅速满足受灾群众和救灾志愿者的基本饮食需求。从狭义上看,应急食品是指那些不需加工直接可食用的、方便应急运输且具有一定营养价值的食品;而从广义上看,应急食品还包括某些需要加工的一般性食品,如大米、面粉、鲜肉和新鲜蔬菜,这些食品只有在灾情稳定并且受灾点的生活条件得到极大改善后才适合进行应急供应。

在对雪灾、汶川地震两类突发事件中的食品应急物流案例进行研究分析的基础上,本文从狭义上将应急食品归总为11个大类18个小类,如下表所示:

适用并且必须得到保障的食品,包括瓶装饮用水、液态乳制品、液态豆制品、方便食品、即食肉制品和罐头食品;选择性食品是指并不适用于所有类型突发事件的食品,主要是功能性饮料、润喉含片、配餐食品;特定用途食品是指只适用于特定突发事件情况的食品,如白酒适用于冬季救援人员工作需要及为受灾群众保暖醒神,清真食品适用于有伊斯兰教饮食要求的场合。

3 食品应急物流的阶段划分

Thomas(2002)[3]将应急物流的整个操作过程分为部署、维持和重新配置三个阶段。食品应急物流与一般的应急物流系统相比有其特殊性,本文认为食品应急物流也可以划分为

应急食品根据其功能特点可以分为补水食品、主食食品、能量型食品、营养型食品。补水食品主要是瓶装饮用水,保健食品中的润喉含片因其有润喉止渴的功能,也可归为此类;主食食品主要包括方便食品中的饼干、面包、自热食品以及配餐食品和清真食品;能量型食品用于快速补充能量,包括功能性饮料中的运动饮料和特殊用途饮料、方便食品中的巧克力、即食肉制品和罐头食品;营养型食品主要有功能性饮料中的营养素饮料、液态乳制品和液态豆制品。另外,根据应急食品的适用范围又可将其分为通用型食品、选择性食品和特定用途食品。通用型食品是指在四类突发公共事件中都三个阶段:部署与监测预警、应急响应、善后,其中应急响应阶段又可以划分为三个子阶段:初期快速响应、中期持续稳定供应、后期需求回落。

3.1 部署与监测预警阶段

食品应急物流部署与监测预警阶段的主要任务是进行应急预案的完善及演练;建立食品应急资源数据库,与合作企业构建应急食品的快速响应渠道;对各种可能发生的突发公共事件,完善监测预警机制,开展风险分析,做到早发现、早报告、早处置。

①应急预案的完善及演练。通过研究现有的应急预案可以发现,无论是总体预案还是专项或部门应急预案中都没有对食品应急物流的操作进行详细的规定。所以在此阶段应将食品应急物流的内容纳入现有的应急预案中去,并在平时加强预案的演练。

②食品应急资源数据库的建立。应急食品对时间的要求较高,必须做到快速供应,同时要保证食品应急物流中的食品安全,因此必须提前对现有的食品应急资源进行普查,并建立相应的数据库。一方面要统计生产各类应急食品的主要企业的信息,包括企业所在地、规模、各类食品年产量、各类食品批发最低价格等;另一方面要统计现有食品生产企业及大型物流企业的食品运输能力,对于物流企业还应统计其运输辐射范围及平时的运输价格等信息。最终建立应急食品数据库和应急食品运输资源数据库。

③完善监测预警机制。目前广东省在应急管理实践中已经建立了比较完善的监测预警平台,食品应急物流的操作可以这个平台为基础,适当地加入一些食品应急物流的监测预警模块,进一步完善监测预警机制。

3.2 应急响应阶段

在这个阶段,按照需求发生的特点和应急食品供应的特点,又可以划分为三个子阶段:

①快速响应。突发事件初期,由于事件发生地救援信息的不充分,无法掌握受灾群众对应急食品的需求水平,所以此时的应急食品是“推向”需求方的。同时应急救援的紧迫性又要求进行应急食品供应的快速响应。另外,受到安置点生活条件的限制,为了迅速保障受灾群众的日常饮食,应急食品以即食食品和方便食品为主。第一批救援物资进入灾区后同时迅速评估受灾群众对应急食品的需求,并纠正前一阶段预测的偏差,同时对应急食品供应方案做出必要的调整。

②持续稳定供应阶段。安置点受灾群众对应急食品的初步需求得到满足,同时应急指挥中心对应急食品的需求水平有了更为准确的评估,这时进入持续稳定供应阶段。这个阶段应急食品在来源上除了社会应急采购外还包括了社会捐赠,而在种类上则由以即食食品和方便食品为主渐渐过渡到包括了更为有营养和能量的食品如方便食品中的方便米饭、自热米饭,以及罐头食品、液态奶制品等。

③需求回落阶段。在此阶段,救援活动进入尾声,安置点受灾群众渐渐得到转移或妥善解决,应急食品的需求也渐渐回落。在这个阶段可以适当减少应急食品的来源范围。

3.3 善后阶段

在这一阶段食品应急救援活动已经结束,救援组织机构首先应该对此次救援活动的效果进行评估,评价整个食品应急物流过程的运作是否有效,有无瓶颈或亟待解决提高之处,在此基础上做好总结并修改相关的应急预案;其次,应该对食品应急物流过程中的参与单位进行效率评价,做好相关的结算或补偿工作,对合作企业进行评级更新;最后要对食品应急物流全程进行相关成本和费用的统计与分析。

4 食品应急物流的运作流程

Russell(2005)[4]认为,救援物资供应链的流程按顺序包括物资准备、灾害爆发后物资评估及救援请求、物资调度和捐赠动员、货物取得、运输、救援过程中的跟踪记录、存货管理、交付。在应急管理实践中,A省目前并没有针对应急物流或是食品应急物流建立专门的指挥管理体系,各项职能分布在政府各个部门中,比如应急储备和采购由经贸委负责,而运输配送由交通委负责。这样一定程度上降低了应急响应的效率,不利于事后对应急管理活动效果的有效评估以及对相关成本的统计、分析。

食品应急物流的运作流程最关键的在于应急响应阶段的运作流程,而它本质上就体现为动态供应链的设计及运作,同样要注意物流、信息流、资金流的合理流动。食品应急物流动态供应链的不稳定性主要体现在三个方面:一是安置点受灾群众对应急食品需求的不确定性;二是合作企业如食品供应商和第三方物流企业的不固定性,每次应急响应都有不同的合作企业,即使在同一次应急响应中的不同阶段也可能会有不同的合作企业;三是运作环境的不确定性,特别体现在应急食品配送时因道路状况不稳定需要实施动态配送计划。与一般的动态供应链相比,食品应急物流动态供应链在设计上更加简洁,更加强调敏捷运作,一是要最大限度地提高响应速度,二是要满足快速响应的基础上降低运作成本。

4.1 食品应急物流的组织体系

食品应急物流的组织体系从结构上来说隶属于应急物流组织体系的一部分,主要包括指挥中心、各个工作小组、专家组组成。平时,应该建立并维护食品应急资源数据库、完善并演练各种应急预案、建立并不断改进各种运作机制特别是快速响应机制;应急时,要根据相关政策和应急预案,紧急调用各方资源、人员,快速开展食品应急物流工作。

4.2 依托信息平台运作,缩短响应时间

在食品应急物流动态供应链中,要提高响应速度,关键在于充分利用信息平台开展高效运作。目前广东省的应急管理信息平台主要功能仍在于信息发布、公众教育和经验交流,还没有将信息平台充分运用到实际运作中。下一步应该尝试加入食品应急物流操作模块,包括需求监测、合作企业管理、订单即时传输、食品安全监控、资金结算等等。

4.3 应急预案启动

食品应急物流应急预案的内容包含在各种专项或部门的应急预案中,当应急预案启动时,食品应急物流的运作也就同时开始。应急预案一旦启动,首先要完成的两项工作是需求预测并制定快速响应方案、向灾区/安置点派遣工作小组。突发事件刚发生时由于信息的不完备,灾区/安置点对应急食品的需求并不明确,因此这个工作小组的主要任务除了应急食品的派发管理外,就要做好需求监测,以此为依据,指挥中心就能及时修改应急方案。

4.4 制定并执行快速响应方案

指挥中心依据信息平台提供的初步信息来预测应急食品的需求,制定并执行快速响应方案,包括迅速与食品供应商以及物流企业达成合作协议,确定从各供应商采购的应急食品种类和数量,确定物流配送的方式和配送主体,在应急食品的配送中进行全程安全监控,应急食品在安置点的分发等等。

在快速响应阶段,为了保证应急食品供应的速度,应急食品的来源主要是紧急采购,操作上采用紧急征调、事后补偿结算的方式,采购企业的名单选自于先前已建立的食品应急资源数据库。在车辆来源上,以第三方物流企业的运输车队为主,各应急食品供应商的自有车辆为辅,全程配送由食品应急物流指挥中心进行实时监控。由于应急食品具有连续消耗的特点,应急食品到达安置点仅保持少量库存,并由安置点工作小组进行分发管理。

4.5 应急食品持续供应及需求回落

应急食品具有连续消耗的特点,在明确安置点的需求水平后必须立即对安置点进行应急食品的持续供应,体现为配送频率较高;此时应急食品的需求量比较大,来源上除了进行紧急采购还涉及到社会捐赠,社会捐赠的管理主要由红十字会和政府民政部门负责,由食品应急物流指挥中心进行协调指挥。应急食品的持续供应阶段和需求回落阶段的主要区别在于需求变化的趋势不同,在运作流程上两者的差别不大。

4.6 善后

应急结束时,并不意味着食品应急管理活动的结束,此时还要做好相关的收尾工作,主要是应急活动的效果评估、参与单位的结算和补偿、成本费用的统计与分析。

5 结论

本文认为,食品应急物流可以划分为三个阶段:部署与监测预警、应急响应、善后,其中应急响应阶段又可以划分为三个子阶段:初期快速响应、中期持续稳定供应、后期需求回落。食品应急物流的运作流程最关键的在于应急响应阶段的运作流程,而它本质上就体现为动态供应链的设计及运作,同样要注意物流、信息流、资金流的合理流动。在此基础上,本文提出了一个食品应急物流运作流程图,并认为提高应急响应速度的关键又在于充分发挥信息平台的作用,目前可尝试在已有的信息平台中加入若干食品应急物流操作模块。

只有充分把握食品应急物流的特点,在实践中不断完善食品应急物流的运作流程,才能使食品应急物流的运作流程更加流畅、更加合理、更加有效。

参考文献

[1]谢如鹤,瑭杰,刘漫波.食品应急物流体系建设探讨[J].中国市场,2009(03)

[2]欧忠文,王会云,姜大立.应急物流[J].重庆大学学报,2004.27(3):164-166

[3]Thomas.A Supply Chain Reliability for Contingency Operations[J].Annual Reliability and Maintainability Symposium.2002,61-67

上一篇:高中美术篆刻下一篇:给未来的我书信一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