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中化学常见物质的检验达标测试题及答案

2024-06-22

高中化学常见物质的检验达标测试题及答案(共3篇)

篇1:高中化学常见物质的检验达标测试题及答案

高中化学常见物质的检验达标测试题及答案

一、选择题。

1、下列操作能证明溶液中有SO2-4存在的是( )

A、加入硝酸酸化的Fe(NO3)3,产生白色沉淀。

B、加入BaCl2溶液,如果 产生白色沉淀,则一定含有SO2-4。

C、先加入HCl溶液,如果无明显现象,再加入BaCl2,如果产生白色沉淀,则有SO2-4。

D、向溶液中加盐酸酸化的BaCl2, 如果产生白色沉淀,则一定有SO2-4。

解析:干扰SO2-4检验的离子有CO2-3、SO2-3,所用检验试剂若是BaCl2,干扰离子还有Ag+,故检验时必须排除干扰。

答案:C。

2、氯仿可作全身麻醉剂,但在光照下易被氧化成剧毒的光气:2CHCl3+O2=====光照2COCl2+2HCl,为了防止事故的发生,使用前要检验是否变质,你认为检验使用的最佳试剂是( )

A、溴水。

B、烧碱溶液。

C、硝酸银溶液。

D、碘化钾淀粉试纸。

解析:若氯仿变质,将产生HCl,HCl与AgNO3溶液反应,产生白色沉淀。

答案:C。

3、焰色反应每次实验都要用试剂洗净铂丝,这种试剂是( )

A、Na2CO3溶液。

B、NaOH溶液。

C、硫酸。

D、稀盐酸。

答案:D。

4、以下是对某水溶液进行离子检验的方法和结论,其中正确的是( )

A、先加入BaCl2溶液,再加入足量的HNO3溶液,产生了白色沉淀。溶液中一定含有大量的SO2-4。

B、加入足量的CaCl2溶液,产生了白色沉淀。溶液中一定含有大量的CO2-3。

C、加入足量浓 NaOH溶液,产生了带有强烈刺激性气味的气体。溶液中一定含有大量的NH+4。

D、先加适量的盐酸将溶液酸化,再加AgNO3溶液,产生了白色沉淀 。溶液中一定含有大量的 Cl-。

解析:A、BaCl2溶液中既有Ba2+,又有Cl-。Ba2+可与SO2-4反应生成既不溶于水也不溶于HNO3溶液的BaSO4沉淀;Cl-可与Ag+反应生成既不溶于水也不溶于HNO3溶液的AgCl沉淀。B、CaCl2溶液中既有Ca2+,又有Cl-。在溶液中,CO2-3、SiO2-3、SO2-3、SO2-4、PO3-4等离子都能与Ca2+反应生成白色沉淀;Cl-可与Ag+反应生成白色沉淀。C、能在溶液中与OH-反应生成带有强 烈刺激性气味的气体(NH3)的离子只有NH+4。D、加盐酸使被检验的溶液新增加了Cl-,即便是原溶液里没有Cl-,也会产生白色沉淀。

答案:C。

5、按下列添加试剂的先后顺序,即可将盐酸、硫酸、硫酸钾、氢氧化钠和硝酸钾五种无色透明溶液鉴别开来的是( )

A、石蕊溶液、AgNO3溶液、稀HNO3。

B、BaCl2溶液、酚酞溶液、AgNO3溶液。

C、石蕊溶液、BaCl2溶液。

D、酚酞溶液、BaCl2溶液、AgNO3溶液。

解析:在五种溶液中,遇紫色石蕊溶液变蓝色的是NaOH,变红色的是HCl和H2SO4,不变色的是K2SO4和KNO3。然后再借助BaCl2将HCl和H2SO4、K2SO4和KNO3鉴别开。

答案:C。

6、为了证明长期暴露在空气中的氢氧化钠浓溶液已部分变质,某同学先取2 mL试样于试管中,而后进行 如下实验,其中不能达到目的的是( )

A、加入少量盐酸,观察现象。

B、加入澄清石灰水,观察现象。

C、加入氯化钡溶液,观察现象。

D、通适量CO2气体,观察现象。

答案:D。

7、能把Na2SO4 、NH4NO3、KNO3、(NH4)SO4四瓶无色溶液加以区别的一种试剂是(必要时可以加热)( )

A、BaCl2。

B、NaOH。

C、Ba(OH)2。

D、AgNO3。

答案:C。

8、许多地区的自来水是利用氯气消毒的,为了检验Cl-的存在,最好选用下列物质中的( )

A、紫色石蕊试液。

B、四氯化碳溶液。

C、氢氧化钠溶液。

D、硝酸银溶液。

解析:检验Cl-的试剂是经稀硝酸酸化 的硝酸银溶液,形成不溶于稀硝酸的.白色沉淀氯化银。

答案:D。

二、非选择题。

9、某河道两旁有甲、乙两厂,它们排放的工业废水中含有K+、Ag+、Fe3+、Cl-、OH-、NO-3六种离子,甲厂的废水明显 呈碱性,故甲厂废水中所含的三种离子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乙厂的废水中含有另外三种离子,如果加一定量________(填“活性炭”“硫酸亚铁”或“铁粉”),可以回收其中的金属________(填元素符号)。

另一种设想是将甲厂和乙厂的废水按适当的比例混合,可以使废水中的________________转为沉淀 ,经过滤后的废水主要含________,可用来浇灌农田。

解析:甲厂的废水呈碱性,一定含有OH-,与OH-可以共存 的离子有K+、Cl-、NO-3,考虑Ag+与Cl-不共存,所以甲厂废水中含OH-、K+和Cl-,乙厂废水中含有Ag+、Fe3+、NO-3,在乙厂废水中加入一定量的铁粉可得到Ag。

答案:OH-、Cl-、K+、铁粉、Ag、Ag+、Fe3+、Cl-、OH-、KNO3。

10、A、B、C、D四种可溶性盐,它们的阳离子分别可能是Ba2+、Ag+、Na+、Cu2+中的某一种,阴离子分别可能是NO-3、SO2-4、Cl-、CO2-3中的某一种。

(1)若把四种盐分别溶解于盛有蒸馏水的四支试管中,只有C盐的溶液呈蓝色。

(2)若向(1)的四支试管中分别加盐酸,B盐溶液有沉淀产生,D盐溶液有无色无味气体逸出。

根据(1)、(2)实验事实可推断它们的化学式为:A________、B________、C________、D________。

解析:因A、B、C、D都是可溶性盐,故Ba2+不能与SO2-4、CO2-3组合;Ag+只能与NO-3组合;Cu2+不能与CO2-3组合。由(1)可知,C为铜盐,由(2)可知,B盐为AgNO3;D盐含CO2-3,而CO2-3与Ba2+、Ag+、Cu2+均不能共存,故D只可能为Na2CO3,余下的阳离子为Ba2+,故A含之;余下的阴离子为SO2-4、Cl-,而Ba2+与SO2-4不能共存,故A只可能为BaCl2,而C为CuSO4。

答案:BaCl2、AgNO3、CuSO4、Na2CO3

11、A、B、C、D分别是NaNO3、NaOH、HNO3和Ba(NO3)24 种溶液中的一种,现利用另一种溶液X,用如图所示方法可将它们依次确定。试确定A、B、C、D、X各代表哪种溶液。A________,B________,C________,D________,X________。

解析:NaNO3、NaOH、HNO3和Ba(NO3)24种溶液中能和其他物质生成白色沉淀的只有NaOH和Ba(NO3)2两种溶液,能同时与NaOH和Ba(NO3)2两种溶液生成白色沉淀的常见物质是MgSO4,生成的沉淀是Mg(OH)2和BaSO4。Mg(OH)2能溶于HNO3,而BaSO4不溶。

答案:NaOH、NaNO3、Ba(NO3)2、HNO3、MgSO4。

12、(能力提高)实验室里需要纯净的氯化钠溶液,但手边只有混有硫酸钠的氯化钠。某学生设计了如下方案:

如果此方案正确,那么:

(1)操作①是否可改为加硝酸钡溶液?为什么?

(2)进行操作①后,如何判断SO2-4已除尽,方法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操作②的目的是________,为什么不先过滤后再加碳酸钠溶液?理由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解析:本题实质上是考查如何除去NaCl溶液中混有的硫酸钠,解题关键是牢记物质提纯的原则:不增、不减、易分离、复原。NaCl、Na2SO4均为易溶于水的物质,要制取纯净的氯化钠溶液 ,可向溶液中加入BaCl2溶液,除去SO2-4,但此过程中引入了Ba2+,故需在后续过程中把Ba2+除去,可加入Na2CO3,既除去了Ba2+,又不引入新的杂质。其中操作①不能改为硝酸钡溶液,因硝酸盐均为易溶于水的物质,在后续过程中无法除去NO-3。检验SO2-4是否除尽可用以下方法:取滤液 的上层清液加入BaCl2溶液,若无沉淀说明SO2-4已除尽。BaSO4、BaCO3均为不溶于水的白色沉淀,可在这两种物质沉淀完全后进行一次过滤即可。

答案:

(1)否,因为改用Ba(NO3)2会使溶液中引入新的杂质NO-3,以后操作中无法除去。

(2)取上层清液加入BaCl2溶液,若无沉淀说明SO2-4已除尽。

(3)除去过量的Ba2+ 减少一次过滤操作。

篇2:高中化学常见物质的检验达标测试题及答案

A.有无颜色变化 B.有无新物质生成

C.有无气体生成 D.有无发光、放热现象

2.判断镁条在空气中燃烧是化学变化的依据是( )

A.发出耀眼的白光 B.生成白色粉末氧化镁

C.镁条逐渐变短 D.放出大量的热

3. 化学上把“生成新物质的变化叫做化学变化”,下面对化学变化中“新物质”的解释,正确的是( )

A.“新物质”就是在组成或结构上与变化前的物质不同的物质

B.“新物质”就是与变化前的物质在颜色、状态等方面有所不同的物质

C.“新物质”就是与变化前的物质在元素组成上不同的物质

D.“新物质”就是自然界中不存在的物质

4.下列生活中的常见变化中,只有物理变化的是( )

A.纸张燃烧 B.冰雪融化

C.食物腐烂 D.铁钉生锈

5.下列是日常生活中经常能观察到的现象,其中属于物理变化的是( )

A.白酒敞口放置一段时间后质量减少

B.鸡蛋清受热后变成块状

C.将苹果切开不久,果肉上就会产生一层咖啡色的物质

D.面包发霉

6.下列变化中,有一种与其它不同的是( )

A.消化食物 B.焚烧垃圾

C.冰块融化 D.西瓜腐烂

7.下列变化过程中只发生物理变化的是( )

A.用燃烧法区别羊毛和合成纤维

B.气球充气过多爆炸

C.以大米、高粱、小麦等粮食为原料酿酒

D.铜制品在潮湿的空气中变成铜绿

8.下列变化属于物理变化的是( )

A.抹在墙壁上的石灰浆逐渐变硬 B.用苛性钠干燥O2、H2

C.石蕊溶液遇到酸溶液变成红色 D.用生石灰制熟石灰

9.下列变化属于化学变化的是( )

A.干冰升华 B.电解水制氢气和氧气

C.汽油挥发 D.海水通过高分子分离膜制淡水

10.下列变化属于化学变化的是( )

A.燃放烟花 B.活性炭吸附冰箱内的异味

C.海水晒烟 D.分离液态空气制氧气

11.下列变化属于化学变化的是( )

A.活性炭吸附水中臭味 B.实验室制取蒸馏水

C.将泥水进行静止沉淀 D.净水时用氯气消毒杀菌

12.下列变化属于化学变化的是( )

A.铁在潮湿的空气中生锈 B.自行车车胎充气过多而炸裂

C.熔化玻璃吹制仪器 D.分离液态空气制氧气

13.下列变化属于化学变化的是( )

A.双氧水制氧气 B.蜡烛燃烧

C.湿衣服经太阳晒后变干 D.分离空气制氧气

14.下列常见现象中,不发生化学变化的是( )

A.天然气燃烧 B.大米霉变 C.灯泡发光 D.铁钉生锈

15.下列过程中,没有发生化学变化的是( )

A.将胆矾晶体研碎至细末 B.铜丝在火焰上灼烧至黑色

C.新鲜牛奶久置后变味 D.人体组织消化葡萄糖

16.我们每天都和化学变化打交道,下列叙述不是化学变化的是( )

A.人吃进的食物逐渐被消化 B.人体的呼吸作用

C.使用煤气作燃料烧饭做菜 D.水在冰箱里结成冰

17.上海世博会开幕式上的精彩表演中,发生化学变化的是( )

A.焰火表演 B.霓虹灯表演

C.音乐喷泉 D.气球升空

18.下列自然现象的过程一定为化学变化的是( )

A.形成酸雨 B.云雾消失

C.冰川融化 D.温室效应

19.下列四个短语,其原意一定包含化学变化的是( )

A.花香四溢 B.海市蜃楼

C.蜡炬成灰 D.木已成舟

20.中华文明灿烂辉煌,在古代就有许多发明和创造。下列叙述中不涉及到化学变化的是( )

A.制作石器 B.烧制陶瓷

C.粮食酿酒 D.使用火药

21.下列家庭实验中不涉及化学变化的是( )

A.用少量食醋除去水壶中的水垢 B.用糯米、酒曲和水制甜酒酿

C.用75%的酒精杀菌消毒 D.用木炭除去冰箱中的异味

22.下列成语所描述的变化与对该变化的判断,不符合的是( )

A.沙里淘金--物理变化 B.滴水穿石--物理变化

C.百炼成钢--化学变化 D.火树银花--化学变化

23.下列变化中,前者是化学变化,后者是物理变化的是( )

A.用海水晒盐 浓硫酸使白纸变黑 B.牛奶变酸 米酿成醋

C.矿石粉碎 食物腐烂 D.蜡烛燃烧 酒精挥发

24.加热某固体变成气体,则该变化( )

A.一定是物理变化 B.既是物理变化又是化学变化

C.一定是化学变化 D.可能是物理变化也可能是化学变化

25.当你站在电视机背后时,常闻到一股特殊的气味,散发出这种气味的臭氧(O3),氧气在放电的条件下可以转变成臭氧,下列与此相关的说法中正确的是( )

A.该物质是化学变化 B.氧气属于化合物

C.该物质是物理变化 D.臭氧是混合物

知识点:化学变化与物理变化的应用

26.下列俗语或成语所涉及内容,有一项与化学变化或化学性质有关,它是( )

A.铁杵成针 B.积沙成塔

C.烈火熊熊 D.滴水成冰

27.人类使用材料的历史就是人类的进步史。下列物品的主要材质当时不是通过化学变化获取的是 ( )

A.马踏飞燕(青铜器) B.龙泉剑(铁器)

C.金缕衣 D.塑料器具

28.我们生活在绚丽多彩的物质世界里,下列色彩是由化学变化呈现出来的是( )

A.雨后的彩虹 B.夜晚的霓虹灯

C.节日的礼花 D.彩色的图画

知识点:化学性质与物理性质

29.物质的下列性质中,属于化学性质的是( )

A.颜色、状态 B.熔点、沸点

C.还原性、可燃性 D.密度、硬度

30.下列物质的性质中属于化学性质的是( )

A.导电性 B.可燃性

C.延展性 D.挥发性

31.下列四种性质中,有一种与其他三种有本质区别,这种性质是( )

A.颜色 B.硬度

C.可燃性 D.熔点

32.下列物质的性质属于化学性质的是( )

A.二氧化碳的密度比空气大 B.浓盐酸易挥发

C.白磷在空气中能自燃 D.碳酸钙难溶于水

33.下列描述中,属于金属化学性质的是( )

A.铜是紫红色固体 B.汞在常温下呈液态

C.铝能与酸反应 D.钠的质地较软

34.对下列现象的叙述,属于物理性质的是( )

A.氧气是一种没有颜色、没有气味的气体

B.通常状况下,水加热到100℃也不分解

C.高锰酸钾(俗名灰锰氧)被加热后可以放出氧气

D.氢气在氧气中燃烧,生成物是水

35.下列关于O2和CO2的自述中,属于物理性质的是( )

36.在下面O2和CO2的自述中,属于物理性质的是( )

37.某化工厂发生氯气爆炸事故后,抢险人员在疏散群众的同时,用喷雾水枪对现场喷射稀氢氧化钠溶液,隔日现场已闻不到氯气的气味、看不到氯气的黄绿色了。下列不属于氯气物理性质的是( )

A.能与氢氧化钠溶液反应 B.有刺激性气味

C.黄绿色 D.通常状况下是气体

38.北京奥运会祥云火炬的燃料为丙烷(C3H8)。下列关于丙烷性质的描述,属于化学性质的是( )

A.无色气体

B.着火点为4500℃,易燃

C.沸点为-42.10℃,易液化

D.微溶于水,可溶于乙醇

39.下列物质的用途是利用其物理性质的是( )

A.用酒精灯做燃料 B.用石墨做电极

C.用天然气做饭 D.用秸秆制沼气

40.家用的不锈钢(铁的合金汤勺,常在手柄上端加一木柄或塑料柄。说明铁具有的物理性质是( )

A.铁是电的良导体 B.铁是热的良导体

C.铁在空气中容易生锈 D.铁的密度大

41.下列物质的用途中,主要应用其化学性质的是( )

A.用铁和铝制炊具 B.用干冰进行人工降雨

C.用酒精作燃料 D.用铜做导线

42.下列物质的用途主要由其物理性质决定的是( )

A.铝合金用于制造门窗框架 B.氢气用作清洁燃料

C.食醋用于清除水壶中的水垢 D.氮气用于制硝酸和化肥

43.下列物质的用途中,主要是利用其化学性质的是( )

A.用铜丝作导线 B.用石墨作铅笔芯

C.用粮食酿造酒 D.用干冰作制冷剂

44.下列物质的用途,所利用的性质与另外三种有根本区别的是( )

A.氢气用于填充气球 B.镁粉用做烟花和照明弹

C.干冰用于人工降雨 D.铜丝用做电线

45.物质的用途和性质密切相关。下列用途主要是利用其化学性质的是( )

A.活性炭用于防毒面具 B.金刚石作装饰品 C.铜丝作导线 D.氢气作高能燃料

46.下列物质的用途与其化学性质相关的是( )

A.用铝作导线 B.用金刚石切割玻璃

C.用活性炭作净水剂 D.用氮气作食品包装袋的填充气

47.下列物质的用途主要是由其化学性质决定的是( )

A.用盐酸除铁锈 B.用铜抽成丝做电线

篇3:高中化学常见物质的检验达标测试题及答案

一、楚加耶夫试剂

这个试剂是1950年由俄罗斯化学家楚加耶夫合成的, 它的称谓就是叫做楚加耶夫试剂, 当时是用于鉴测镍 (Ni2+) 离子含量的一种试剂, 到现在为止就是用于定性分析中专门用来鉴测矿物中镍 (Ni2+) 离子含量的最好的试剂。

从1952~1964年间俄文译成汉文出版的化学分析类教科书中, 1964年北京大学翻译出版的分析化学教材中都译成了楚加耶夫试剂, 1978年以后英文翻译出版的教科书如《分析化学》吉林大学出版社, 1979年出版) 、《分析化学》高等教育出版社1982年版、《分析化学》化学工业出版社1978年版以及一些化学杂志中, 楚加耶夫试剂译成了“二甲基乙二醛肟”“二乙酰二肟”“丁二肟”“丁二酮肟”等多种称谓。这样一种物质这样多的称谓都是代表楚加耶夫试剂, 给分析化学教学和学习者带来一定的误解, 对于化学词典的编写也造成一定的困难。现代化学中都采用“丁二酮肟”这个名称, 也符合国际通用名称, 比较科学地解释了这个物质的性质、功能结构、分子构造, 而且容易理解和应用, 把它译成维语也比较规范, 不论它在历史上有过几种称谓, 就是一种试剂——楚加耶夫试剂。

二、醋酸

醋酸是一种常用的物质, 是食醋的主要成份, 属于地方称谓, 食醋中醋酸含量高于5%时, 就叫做醋酸, 如果食醋中, 醋酸含量低于5%时, 我们把它叫做食醋。醋酸也叫做乙酸, 不论它的称谓是醋酸还是乙酸, 它的结构是不变的, 都含有两个碳原子, 四个氢原子两个氧原子, 通常状态下, 室温15℃以下时, 醋酸浓度变为36%~37%左右, 形成稍微冰状沉淀, 我们把它称为“冰醋酸”“冰乙酸”, 醋酸与NaOH反应生成“醋酸钠”“乙酸钠”“冰酸钠”“冰醋酸钠”“冰乙酸钠”等几种称谓。这样一种物质怎么多的称谓, 对于教学和学习者都带来比较模糊的概念性错误, 解释这类物质时, 一定要讲明, 醋酸类是我国地方称谓, 乙酸类是国际上通用的称谓, 这两种称谓国内各类教材都在使用。

三、三元配合物

这种物质是由不同的三种成份组成, 我们所鉴测的离子首先与某种有机配位体配位, 形成带正电荷的配离子进入有机配位体的空轨道, 先生成“二元配合物”, 然后这个“二元配合物”再与一个带正或负电荷的有机配离子或无机配离子配位形成一种“缔合物”, 这种物质为了区别于高价态金属离子形成的配位体, 以前出版的一些教材中“三元配合物”的旧称谓是“三元络合物”。1982年以前的各类化学分析出版物中出现了以下几种称谓, 例如:“多元配合物”“混合络合物”“多核配合物”“多核络合物”“异核配合物”等称谓, “三元”变成了多种概念, 众所周知, “多元”大于“三元”、“多核”不同于“异核”、“异核配合物”中的“异”, 只能表示“三元配合物”中的一个核为异核。“三元配合物”中的“元”也不同于酸碱中的一元、二元, 它也不含H+和OH-, 所以讲解此类物质时, 一定要解释其结构特征, 不论它有几种称谓, 就是一种物质——“三元配合物”。

四、邻菲罗啉

这个物质很早以前就是用于鉴测Fe2+二价铁离子存在的一种专属显色剂, 它与Fe2+形成红色配合物, 1978年以前的一些出版物中, 它也有多种称谓, 例如:“邻菲咯啉”“菲咯啉”“菲罗啉”“邻菲罗啉”“菲绕啉”“二杂氮啉”“邻二氮菲”“邻杂氮菲”这样多的称谓的确对学习者带来困难, 现代化学中使用比较多的是“邻二氮菲”这个名称。 “邻菲罗啉”这个称谓有些书也在使用, “邻二氮菲”符合国际通用名称, 能够科学地解释这个物质的邻位连有两个氮原子, 它的显色功能直接与氮原子有关系, 从它的历史演变过程不难看出, 是科学技术不断进步, 人们对物质的认识不断加深的结果。上述几种称谓都是虚拟称谓, “邻二氮菲” (O-Phenanthrolierlydralne) 英文, 是国际通用的称谓。

五、铬天青S

这个物质是一种青蓝色的显色剂, 专门用鉴测Al3+铝离子的存在, 它与Al3+溶液形成紫色的二元配合物, 早期出版的一些出版物中“铬天青S”写成了“络天青S”“络天蓝S”“阿贝尤”等称谓, 对于教科书中出现的这些问题, 应该加以区别进行解释, 仔细研究不难发现“铬天青S”中不含有“铬离子”Cr3+、Cr+6, 由于这种显色剂的颜色与Cr3+离子颜色相同, 我们认为“铬天青S”是一种虚拟称谓, 不能代表它的结构特征, 只是它的水溶液是青蓝色的。需要指出的是 (S) 是硫元素的化学符号, 也是国际通用的符号, 它的成分中有硫原子 (元素) , 所以必须注明“铬天青S”。“阿贝尤”——是一种植物的名称, 这个物质最初是从这种植物中制取的, 所以也使用了这个称谓。

六、六亚甲基四胺

这个物质在1965年以前的一些出版物中的称谓是“优洛托品”“优络托品”等, 用于商品标鉴, 1978年以后的分析化学有机化学出版物中名称改为“六亚甲基四胺”, 比较全面地解释了分子的结构, 取代基的位置和性质, 旧的称谓不再使用, 《六亚甲基四胺》也是国际通用名称。

七、铜试剂

这种试剂是专门用鉴测Cu2+ (铜离子) 的试剂, 但是试剂中不存在Cu2+离子, 它与Cu2+形成稳定的整合物, 所以叫做铜试剂。过去一些出版物中出现过“铁铜试剂”, 应当加以区别。

以上探讨是笔者对一些物质的认识, 望有关专家和读者提出意见, 不足之处请予指正。

摘要:文章对化工分析专业一些常见物质称谓的解释, 历史上沿用的名称和地方虚拟名称, 与现代化学名称进行了比较。这些物质的历史来源、一种物质多种称谓与国际通用名称的关系等。

关键词:化学,一种物质,多种称谓

参考文献

[1].元宇.中国化学史话[M].南京:江苏科学院出版社, 1979

[2].王明德, 江崇球.分析化学[M].北京:高等教育出版社, 1988

上一篇:我镇创新方法抓好信访稳定工作下一篇:中学生描写新年新气象作文900字:新年新气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