对朗读者节目观后感

2024-04-22

对朗读者节目观后感(精选7篇)

篇1:对朗读者节目观后感

《朗读者》带给观众的感受,无论是企业家、世界小姐、大明星、大学者、医生和普通人,他们虽各有身份之别、建树之差,但都有着同样浓度的性情之真。一对平凡的夫妇上台念情诗,丈夫为妻子的愿望种下满谷鲜花,更让人击节赞叹的是丈夫遇到妻子后的所有荒唐举动。妻子说,如果当年我有一万个结婚对象可以选择,他也只排在一万名之外,却被丈夫先通知了所有亲朋好友结婚的消息,收了礼金后再求婚的破釜沉舟之势反攻,妻子说更打动人的是那一往无前的勇气。从此一生,丈夫偕着妻子,以开阔的胸襟践行了“世上无难事,只怕有心人”的古谚。

濮存昕带来的散文与故事,属于半个多世纪前那个弱小的、不名一文的孩子。“我小时候有绰号濮瘸子,直到小学三年级还踮着脚走路。”鲜为人知的往事里,是一位名叫“荣国威”的大夫,医好了孩子的腿,也救赎了一颗幼小的、自卑的心。所以,当濮存昕从老舍散文里遇见那个改变作家的宗月大师,“便如同看见了改变我生命轨迹的荣医生,没有他就没有今天的濮存昕”。墙外是炮火隆隆,围墙内有人生的初啼,这是无国界医生蒋励的真实经历。太多战争中降临的“生”给“死”带去希望,她朗读鲍勃·迪伦《答案在风中飘扬》,“一只白鸽要飞过多少片大海,才能在沙丘安眠。炮弹要多少次掠过天空,才能永远被禁止……”

96岁高龄的翻译大家许渊冲译作等身,《诗经》、《楚辞》、《唐诗》、《宋词》、《牡丹亭》……他荣获过国际翻译界的最高奖项之一“北极光”杰出文学翻译奖,然而舞台上直指人心的是当念及生平翻译的第一首诗,林徽因怀念徐志摩的一抔深情,瞬间令这位老人泪盈而泣,在舞台上抽噎。由此可知,许渊冲先生能够在翻译上不止步于“美”,更追求“真”的心性源头。

“我们每个人多多少少都从文字中获得过快乐。与其说朗读者在传播文字,不如说也在传递文字背后的人生”。董卿的话道出了本次寻找的意义,声音传播情感,情感滋养人生,“我就是想好好读书”,董卿寻找的是朗读者,更是关于文字、关于阅读最原始的热爱,最原始的快乐。

央视作为国家电视台,对于创新节目的要求,首先是从社会价值出发。曾指出:“文化是民族生存和发展的重要力量。”但目前电视市场中沉得下心的文化节目却是稀缺资源。大型文化类节目《朗读者》的出现,正是在喧闹娱乐中的一股清流,是一种社会责任的担当。

央视资产管理中心主任任学安说:“《朗读者》的出现绝对不是孤立的,中国的电视节目太需要一档有文化价值的节目来滋润我们的心田。《朗读者》选用精美的文字,用最平实的情感来朗诵出文字背后的价值。”

篇2:对朗读者节目观后感

在已经结束的前几期《朗读者》录制中,很多参与嘉宾的动情朗读让全场震撼,斯琴高娃朗读贾平凹《写给母亲》,更是让董卿当场泪奔。“文字的背后是情感的承载,而朗读就是用最美、最直接的方式来表达情感、传递爱”,董卿希望《朗读者》能够像一双温柔的手,轻轻推动人心相互靠近。

早听说央视新增了《朗读者》节目,很受欢迎,可时间不对,一直没看过。昨日在央视一套黄金时间终于有幸目睹,果真被深深吸引。节目由“腹有诗书气自华”的才女董卿策划并主持,一流的创意和制作,饱含文学精髓之美,观后感想如下:

一、形式新颖。朗读者名人居多,来自不同岗位,选择自己最喜欢的文章诗歌,读给自己最爱的人听。其中濮承熙读了老舍的一段文字送给曾经帮他做手术的荣医生,荣医生是他生命中的恩人。朗读者自己的故事加上老舍的故事,构成一部心灵上的交响曲,让听者无不为之动情。这样的形式让读书变得生动有趣。

二、内容广泛。朗读的内容知识面广,有小说、诗歌、书信、译文,同时还面向不同人群,能引起更多人共鸣。如:有成功者读给恩人听的;有父母读给儿女听的;有情人读给情人听的;有援外医生读给有志青年听的;还有高龄老教授听学生读他的翻译作品.....。听者在知识的海洋中畅游,收获感动,收获快乐,收获人生的启迪。

三、引导观众爱上阅读。朗读者读的诗和文都是央视精心挑选的,名人名作居多,听到好的文章就有找来一读的冲动,读书可以养身修性并提高鉴别是非能力。央视这档节目引导了观众多读书读好书。

篇3:对朗读者节目观后感

一、“主体性”的存在

首先谈一下的“主体性”的存在, 文本中父亲与儿子交谈中有这样一段描述, “他给我讲授关于个人、自由和尊严的学问。并且, 他还指出一桩事实, 人类作为主体而存在, 人不甘心沦为客体。”[1]124文本中汉娜的主体性体现的最为强烈, 她总是在做自我选择。存在主义者认为人是自由的, 有做或不做、做什么的自由。

在文本的叙述中提到了关于汉娜的成长经历。“南欧长大, 十七岁时去了柏林, 在西门子做过女工, 二十一岁身陷士卒”[1]35在叙述中, 关于汉娜的家人, 以及和其有关系的人基本没有提到过, 文本关于汉娜人际关系的缺失, 为读者理解汉娜设置了一定的屏障, 但与此同时也引发了我们对汉娜的思考。为其主体性的实现提供了一种可能, 她能够自由的流离于各个城市, 没有丝毫牵挂, 按照自己的意愿去做事。

存在主义思想中有这样的表述, “‘我’在世界中占据一个任何‘他人’无法同时的位置, ‘我’用自己的生存行为构建独属于‘我’的事件性存在, ‘我’在生活世界中为生存成长所做的一切, 任何‘他人’永远都不可能做到。”[2]46汉娜在西门子公司得到提拔, 要进入办公室工作时她离开了;在有轨电车公司被升职, 她也离开了;在法庭要收录其笔迹的时候, 她把罪行都揽了;这些行为都像是在逃遁, 作者施林克将这些看似无关的事件, 用历时性的话语串联起来, 得到了一个证据确凿的事实, 她羞于文盲的身份的暴露, 将一切的行动都以避免这样的角色暴露为出发点, 之所以不能被理解, 因为它是汉娜自己的。

从萨特的观点来看, 他将存在区分为自在的存在和自为的存在两种。“自在”是一种本真, 本质的东西。而“自为”则是一种主体性的体现。汉娜一次次的选择, 一次次的逃遁, 一次次的流离都是在追求着一种自我价值体系的构建, 成为一个自由、自在、自为之人。而作为“自在”的现实则是, 她是个文盲, 因此, 自为便受到了自在的限制。她的逃遁显得既具有主观选择性, 又具有客观被迫性。汉娜在出释前自杀, 看似必然死亡, 却被汉娜赋予了主体性的选择意识。

少年与汉娜的邂逅, 是一个偶然事件, 正值懵懂的米夏, 与汉娜的交往某种意义上属于一种生理性交往。对于作为正处在成长发育期的米夏来说, 他的主体性就是一种盲目, 盲目的妥协于自己的直观感受, 并与家人决裂。文本有这样的描述:“我感觉, 我们是最后一次坐在家里的圆桌旁, 最后一次亲密无间地相互交谈着。我感到, 我们互相说着珍重, 就此告别, 身虽一起, 心已远去。”[1]28

人要从惯有的生活中脱身出来, 是件痛苦的事, 犹如胎儿经过母体的产道被生出来后, 以个体的身份去面对世界时一样总会有些痛楚。但若不经历如此, 又无法获得身体的自由。于是在挣扎中, 他选择了“同家人告别”。“他企图要把自己或社交圈中隔离的这种方式来孤立自己。此时他的内心是充实的, 也是平衡的。他内心潜藏的自我得到了充分的满足。”[3]187主体性也正是在这一个层面去实现。

人生活于世间, 能动的调整自己的行为, 使其具备充分的主体性。主体性的存在将人的作用突出, 在文本中我们能够有一个简单的认识和了解。

二、社会、历史的存在

人的存在必然离不开社会, 哲学研究、文学作品也不能脱离社会这个主环境。作为哲学流派的存在主义思想也不例外, “它开始时认为个人的价值高于一切, 个人与社会是分离对立的。人是被扔到世界上来的, 客观事物和社会总是在与人作对, 时时威胁着‘自我’”。[3]71这个观点有些消极, 我们能够理解, 那些经历过战争的人们难免会对社会产生那种冷漠、麻木不仁的情绪。文本中有所体现, 文中多次出现“麻木不仁”“恐惧”等词语。

“人作为一种社会存在物, 在一定的历史时期作用着社会, 也被局限在社会所规定的范围内。人不仅受着时空的约束, 一定程度还被已形成的定势思维所束缚着。”[6]98叙述者的叙述中汉娜是一个极其注重自己形象的人, “她经常洗澡, 爱干净成了癖好, 早上一起身就洗澡”。[1]29总是将衣服熨的展展的, 还有那“新鲜的汗味”, 不仅是在与米夏交往的时候, 就连审判的时候她也衣着整洁。在法庭上, 她把身体挺得笔直, 双腿站得坚定。“当审问涉及到她时, 她总是把头抬得高高的。”[1]

她与社会保持着一种很正常而又和谐的状态, 她积极的维护着自己的形象, 遵循着自己的信仰, 她一次次的逃避, 迫于其对自身文盲身份的耻感, 不惜用一切来掩饰, 掩饰自己不是文盲, 始终不愿将自己的文盲身份暴露于他人。

文本中, 汉娜决定有意识的远离社会是从入监的最后几年开始, “后来她就暴饮暴食来, 甚至还很少洗澡。她变得肥胖臃肿, 闻起来也有一股味。”[1]182这和之前米夏眼中那个, 爱洗澡、干净, 有着“新鲜的汗味”的汉娜大相径庭。“她重新给自己定了位, 而且采取的是一种只关乎自己、不影响别人的方式。”[1]这个渐近的过程, 正是汉娜有意的淡出社会的过程。与此同时她开始自学文字。开始由一个“原始人” (不识字, 未受到过文字学习的人) 向“文明人” (学习了知识, 文化) 的蜕变。

汉娜的一生多半是在避免暴露自己的文盲身份中度过, 纳粹的工作在她的眼中只是自己的一份工作, 关乎的只是她自己的生计, 和犹太人无关, 和挑选谁去送死也无关, 这些只是她的本职工作。在充满血腥、暴力的战争年代, 她和同时代的人, 甚至和米夏的父辈们一样麻木不仁, 不能正确理解自己的行为与他人的关系。她仅仅是通过隐瞒自己的缺点, 保持自己的外在整洁的形象而存在于社会。前后两部分, 汉娜的人生显而易见的发生了变化, 我们能够清晰的洞察出一个人与社会的亲近与疏离, 而这样的“距离”, 完全是通过汉娜对自身的改变而实现。

历史是时空作用于社会的必然, 它是个时序性概念。历史是自然的历史, 也是人的历史, “人在历史之中犹如浪花, 沧海之一粟, 浩然、渺然。人类的历史是饱含血泪的历史, 战争给人类留下了毁灭, 以及心灵上难以抚平的伤痛。”[7]战后的一代人又该怎样看待这段历史, 《朗读者》给了我们一个新的视点。

历史, 是即已发生的事实, 无法改变也不能回避。历史与法律有着不可分割的联系。“对于某段历史究竟有什么遗产留下来, 我 (米夏) 们完全闭目塞听, 而恰恰是我 (米夏) 们, 又深深打下了历史的烙印;恰恰是我 (米夏) 们, 又生活在历史当中。”[1]158

对于父辈的态度, 也是新一代人对待历史的态度, 文中有这样的话, “我们的父辈在第三帝国时期未能做他们应做的事, 使得子女大失所望。父辈们或者是直接犯下了纳粹罪行, 或者对罪行袖手旁观, 或者对犯罪视而不见, 有的在1945年后还容忍罪犯、接受罪犯。使我们这一代人蒙受羞耻。”[1]

对于米夏这代人而言, 少年认为父辈的骄傲, 变为青年时代的耻辱, 随即成了中年时代难以解开的结。他们谴责父辈, 甚至同父辈划清界限, 以此表明自己的立场。问题的关键是, 他们未曾了解父辈们所生活的时代, 也就难以理解生活在那时父辈们的行为。“对于汉娜而言, 历史要求理解与尊重。当人们以今天的眼光, 以今天的立场, 以今天特有的目的审判历史时, 她唯有用沉默抗拒。”[6]

三.“对话”的存在

对话是存在于人之间的沟通方式, 对话的达成, 要有信息的交换, 人之间的交流以语言为信息, 海德格尔说“存在的发生需要人的‘看’。看暗中决定了俩种语言活动方式:表达 (expression) 与传信 (message) 。信息的终极来源是主体意识, 主体的说或自我表达是语言的基本样式。”[3]而对于文本来说对话是以朗读的方式存在。

《天方夜谭》中残暴的国王, 每晚娶一个女孩, 到第二天就将其杀死, 山鲁佐德的出现拯救了其他的女孩们, 她每天都讲故事, 如此接连不断, 于是生命便留有存活的希望, 国王因此感动, 俩人白头偕老。朗读是文本的重要线索, 串联着两个人。流经岁月中的三次朗读, 深入到我们内心, 激昂或感动, 告诉人们朗读不息、生命无止。

从时间上来讲, 三次朗读发生在汉娜的青年、中年、老年。第一次的朗读者是集中营那里的姑娘, 第二次、第三次则都是米夏的朗读。三次的朗读, 以不同的心境聆听。在集中营当看守时她秘密的叫被选中的姑娘为其朗读, 这样的朗读近乎残忍, 因为每一晚的朗读都以生命为代价, 这样的朗读只有听者汉娜;第二次的朗读是这段忘年恋中俩人约会的一项“节目”, 两个人在朗读中共同聆听;第三次的朗读, 真正上升到一种对话的层次。

若干年之后, 当米夏重新拿起书, 开始了大声的朗读时, 再次发起了与汉娜对话。这时也是汉娜在监狱的最后十年, 那些反复, 时而激情洋溢、时而静默肃立的诵读再次碰撞耳处。用这样听录音的方式汉娜学会了识字, 甚至给米夏写回信, 于是, 朗读此刻实现了一种对话、交流。他的朗读客观, 而不加丝毫的个人润饰, 汉娜则完全成了一个聆听者、欣赏者、品评者。他想面对历史般的面对文学, 冷静地去审视, 经过多年的学习后, 米夏已然是个博通古今的学者, 因此, 客观成了他面对事物的一种重要的方法。汉娜则不同, 她用感情化的方式去品读, 得到的体验与品评却十分准确。

双方的信息输出与接受形成了信息的交流, 对话形成。两个人虽然按自己的人生轨道行驶, 但却潜移默化的用对话的方式影响着彼此的生活。这也是对话所起的作用, 在这种作用下人开始成为一个真正的人, 能够沟通而不是一味的隐藏自己的缺点。这也正是对话的意义。

《朗读者》的成功不只在于其对历史、道德、法律等命题的深思, 也不在于其讲述的一段令人匪夷所思的爱情, 而在于作品背后的那一层深刻的哲学蕴藉。从这个角度来讲, 它就变得崇高而伟大。

战后, 我们该怎样审视社会和历史、个人以及如何同经历战争的一代人对话, 这才是对我们新的启示。那些已经远去的历史对我们仍有着深刻的影响。我们每走一步, 都难以完全摆脱, “ (汉娜) 她的影子向后退缩, 正像列车开过时分, 城市就从车站向后退缩一样。可是那东西还在那儿, 在后面某个地方, 你可以折回去, 搞清楚的确还在那。”[1]77

参考文献

[1]、本哈德·施林克著, 钱定平译.朗读者[M].苏州:译林出版社, 2008.

[2]、罗洛·梅文集著, 郭本禹, 杨韶刚, 程世英, 刘春琼译.存在心理学[M].北京: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 2010.

[3]、伊森.克莱因伯格著, 陈颖译.存在的一代---海格德尔哲学在法国1927-1961[M].北京:新星出版社, 2010.

[4]、余虹.艺术与归家---尼采·海德格尔·福柯[M].北京:中国人民大学出版, 2005.

[5]、克里斯·桑西尔 (Chris Thornhil) 著, 陈江进译.德国政治哲学:法的形而上学[M].北京:人民出版社, 2009.

[6]、刘鹏丽.对《朗读者》历史意识的解读[J].电影文学, 2010 (18) .

篇4:《朗读者》央视节目观后感

看到很多公号推荐《朗读者》这个节目后,我也凑个热闹去看了视频。不怕丢脸,哭了好几回,也惊叹了好几回。是感动,是艳羡,更是多对生命的思考。

第一次让我泪崩的是那位无国界医生,蒋励,她讲述了自己在战火中工作的故事。

声音很好听,温暖、安全而又坚定。感动我的不是她每天接生三四十个婴儿的工作量,也不是在战火中工作的勇气,而是她对生命的理解和态度,对无国界医生这份职业发自内心的热爱。她说,不管墙外经历着怎样的战乱和死亡,在墙内,一个个小生命的降临,是生的希望。她为我们朗读的是一首歌词《答案在风中飘扬》,献给在战火中出生的孩子,祝福他们能够拥有美好的未来。除此之外她还说,作为医生她实现了救死扶伤的职业梦想,作为无国界医生,她让更多人看到了中国医生在国际救援工作中所作的努力。说实话,这句话让我感动之余还有羡慕,能够做自己喜欢的事情,实现自己的人生价值,真好!

第一次让我觉得要好好记住的一句话是“只要你做一个正直的人,不管你在哪个行业,都是我的好孩子。”

这是柳传志的爸爸送给他的话,后来他把这句话送给了自己的孩子。这位传奇人物原来是如此的平易近人,如此的风趣幽默。柳传志虽不再年轻,但脸上的笑容和眼睛里的光都是如此的坦荡。对他而言,十八岁那年失去了一个成为飞行员的机会,但接下来的人生却完美逆袭,遇见了一些人一些事成为了现在的自己。所以,当他谈起这些福祸焉知的事情时,是如此的兴奋和感恩。他分享了自己在儿子婚礼上的致词,看得出来他很爱他的儿子儿媳,听得出来这是一个有爱的家庭。一个以“成为一个正直的人”作为家训的家庭,又怎么可能不阳光有爱呢?

第一次让我对爱情惊叹不已的是一对平凡的夫妻,这对山谷鲜花夫妻。

当丈夫读着情诗看着走下楼梯的妻子时,爱意满满啊。结婚二十多年,每天都在做着浪漫而有爱的事情,为了妻子的一句话为他打造了一个中国最美的花园。妻子并不是女神级别的美丽,但在丈夫心中,她就是他永远的公主。原来,这个世界上真的有这般纯粹的爱情啊,原来那些你不美就活该失去爱情的言论都是鬼话啊。当美丽遇见真正的爱情时,真的不算什么了。丈夫很可爱,尽管头发白了一大半。妻子也很可爱,打趣的时候都带着爱意和俏皮。

第一次让我对热爱一次有了深刻的理解是来自许渊冲老人。

当老人家说着自己的翻译工作时,眉飞色舞,激情澎湃啊,那是一种发自内心的热爱。他说这是他自己的乐趣,这种乐趣谁都偷不走。说到静夜思怎么翻译,老人家是多么可爱多么迫不及待的和大家分享自己的翻译心得啊。九十多岁的人还在每天和晚上抢时间的工作,不,这不是工作,这是在做自己喜欢的事情,创造人生的乐趣呢。

生命不是你活了多少日子,

而是你记住了多少日子。

要让你过的每一天,都值得记忆。

从一位九十多岁的老人口中听到这句话的时候,我的心被撞击了。我的每一天都值得被记忆吗,我在做着每一天都被记住的事情吗?我生活如许老那般满怀热情吗?好像不是,怎样才是,能让我满怀热情的事情又是什么,我陷入到了深深的沉思。

看完《朗读者》第一期,停留在我心中的一个感受是,做着自己爱的事情,充满热情的生活是多么棒的体验啊。不论是无国界医生、鲜花夫妇还是许渊冲老人,他们都在热爱中生活着,还有濮存昕、柳传志,功成名就之后的感恩之心、正直之心都值得被学习。

篇5:《朗读者》节目观后感精选

7.主持人大赛观后感1000字

8.《小欢喜》大结局最新观后感剧评心得5篇,看小欢喜有感

篇6:《朗读者》节目观后感1000字

濮存昕带来的是《老舍散文》中的《星月大师》。大师笔下总是那种淡淡的情怀,平静的叙事,却包含真情。“没有他,我也许一辈子也不会入学读书。没有他,我也许永远想不起帮助别人有什么乐趣与意义。”在成长的历程中,谁又没有遇到过需要感恩的人呢。

《答案在风中飘扬》那一声声质问,那一句句“Theanswerisblowinginthewind”作者鲍勃迪伦对战争的质疑、无奈和无国界医生蒋励面对超出救治范围的孕妇,感觉到的无力、无助以及快要崩溃都让我们更加祈盼和平。

柳传志的《写个儿子的信》更是一个平凡父亲对儿子的真情告白。“只要你是一个正直的人,不管你做什么行业,你都是我的好孩子”正如当初自己的父亲将这句话告诉柳传志一样,如今他又把这句话告诉即将迈上人生新起点的儿子,这种减压式的鼓励放手让儿子去闯,和我们走出家门父母的那份殷切关怀毫无二般。

已经太久没有看到这样的爱情,二十多年仍处于热恋中,为彼此读情诗。当他们读着朱生豪的情诗,双目对望走向彼此,就像董卿说的,我还很少羡慕一种生活,但你们描述的这种生活,真的让我特别羡慕。一起看花、看星星、看月亮,这样的日常,确定不是诗人笔下的臆想。“醒来觉得甚是爱你”真实得仿佛可以看到晨光中你熟睡的模样。“要是世上只有我们两个人多么好,我一定要把你欺负得哭不出来。”你舍得么。“我愿意舍弃一切,以想念你终此一生”爱而不得,即为羁绊。朱生豪和宋清如没有长久的过上这样的生活,但却成了鲜花山谷夫妇真真实实的日子。

认识刘瑜是看她的《民主的细节》、《观念的水位》,在她亲和俏皮的文字中是对公共社会的满满关怀,而这篇《愿你慢慢长大》则是击中心底的柔软处。面对百天的小女儿那种深爱、期待,忍不住给她列下来一条条。“这个清单已经太长了是吗?对品格的寄望也是一种苛刻是吗?好吧,与其说妈妈希望你成为那样的人,不如说妈妈希望你能和妈妈相互勉励,帮助对方成为那样的人。”多么通达的母亲,不以自我意识绑架子女,只希望她快乐成长。“小布谷,愿你慢慢长大。愿你有好运气,如果没有,愿你在不幸中学会慈悲。愿你被很多人爱,如果没有,愿你在寂寞中学会宽容。愿你一生一世每天都可以睡到自然醒。”

篇7:朗读者

卢卡斯蹲下身, 问小男孩:“你叫什么?你是犹太人吗?”

“迪姆, 先生。我不是犹太人!”小男孩不安地望着卢卡斯。卢卡斯点点头, 站起身说:“让他离开吧。”

迪姆向卢卡斯鞠躬道谢, 然后一溜烟地钻进了附近的一条小巷。卢卡斯悄悄尾随他来到城郊一处废弃的教堂。他看见小男孩闪身进去, 然后搬开一张方桌, 掀开地毯, 翻开一块盖板, 钻了进去。卢卡斯也悄悄钻进了那间隐秘的地下室。阴暗的房间里坐着十多个小孩。

迪姆拿出刚到手的《雾都孤儿》, 开始朗读:“小奥立弗打从一出世, 唯一掩身蔽体的东西就是裹在他身上的那条毯子……”孩子们哈哈大笑起来。

卢卡斯匆忙走出地下室, 将盖板盖死, 下面的孩子这才发现卢卡斯不见了, 他们吓得大哭起来。

第二天一早, 卢卡斯独自出现了, 还带了一大包吃的。迪姆惊讶地问:“你没有告密?”

卢卡斯点点头, 无言地打开食物分给孩子们……从那以后, 卢卡斯常送吃的过来, 偶尔还会带本书, 并为他们朗读里面的故事。

这天, 卢卡斯见到一队急匆匆赶路的盖世太保, 他急忙拉住一个人问:“出了什么事?”

“有人举报城郊教堂里藏着一群犹太人, 我们正准备去抓捕。”那人回答道。卢卡斯大吃一惊, 他急忙抄小路, 抢先赶到教堂。卢卡斯让那群孩子朝西边的盟军驻地跑, 而他被盖世太保押送回了军营, 但很快他就被特赦 (shè) 派往前线……

战争结束后, 卢卡斯作为战犯被带上了法庭, 法官菲利普要判处他死刑。

“不!”旁听席里突然传来一阵尖利的叫声。那是十几个孩子的抗议声和哭声。

菲利普好不容易才让法庭恢复秩序, 他想了想说:“孩子, 请向大家讲一讲卢卡斯和你们的故事吧。”男孩点了点头, 含泪讲述了他们与卢卡斯相处时的每一个细节。听完孩子的叙述, 菲利普宣布临时休庭, 他召集全体委员会成员走进会议室商讨案件。

一个小时后, 审判委员会成员终于神情肃穆地返回座位。菲利普站起身, 大声说:“全体起立!”

菲利普宣读最终判决:“经战犯审判委员会认真讨论, 鉴于卢卡斯在救助犹太人方面的英勇表现, 以及对自身罪行的深刻忏 (chàn) 悔, 本庭宣判死刑缓期50年执行, 卢卡斯即日释放。休庭!”法庭上顿时一片欢呼。

上一篇:查寝安全大检查策划书下一篇:六年级毕业典礼方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