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天这样做教师

2024-06-28

今天这样做教师(精选6篇)

篇1:今天这样做教师

《今天可以这样做教师》读后感

上一篇 / 下一篇2013-09-16 13:58:16

查看(175)/ 评论(0)/ 评分(0 / 0)

今天,有这样的教师,他们在开学的第一天给学生带来无比的惊喜;

今天,有这样的教师,他们是真正的教学大师,他们的课堂永远高效有趣;

今天,有这样的教师,在他们眼里永远没有“差生”,他能让最差的学生的学生考取重点大学;

今天,有这样的教师,他们用自己的智慧和汗水获得最精彩的教师人生„„

今天,我们可以这样做教师!

这是《今天,可以这样做教师》封面上的一段文字,简简单单,却让我们感受到教师的无穷魅力。书中大师们充满智慧的案例演绎出了一个个教育的奇迹、独特又深度的点的阐述,让我深刻地感受到了教师的幸福。

开学了,我能做些什么

开学的第一天,我们可以给学生带来无比的惊喜;开学的第一天,我们可以把幸福之花开在孩子身上;开学第一天,我们可以教给孩子友爱和自信;开学第一天,我们可以激发孩子的热情;开学第一天,我们可以让孩子在教师诗意地栖居;开学的第一天,我们可以„„ 可以向俞玉萍老师那样:给每个孩子设计名片,名片的下端是洁白的百合,同时给孩子们朗诵林清玄《心田上的百合花开》,她坚信孩子们就像这百合花一样美丽而且坚韧;可以向桂贤娣老师那样:开学第一天,她会微笑着站在门口,郑重地从家长手里接过孩子的手,郑重对家长承诺:“请放心,我一定会将孩子送进重点中学。”这样的承诺来自于她那“爱的教科书”、“情感教学”、和“情感育人”的每一个细节;可以向常丽华老师那样:开学第一天,“小蚂蚁”教室里每个孩子的桌上,都放着一个粉红色的纸,上面写着:“开学第一天”:伟大的起点,创造出美好的生活。亲爱的孩子„„,亲爱的家长„„一年后,两年后,五年后,我们的孩子慢慢长高,慢慢长大——那时候,我们再翻开这页纸,会真切的感受到说呢么叫“岁月”。

课堂上,我是这样教学的课堂上,我该怎样做?“考什么教什么”已成为天经地义,于是应试成为教学的一切,题海战术盛行。殊不知,“考什么教什么”已经把教师变成了教的“机器”,把孩子变成了学习的“机器”。殊不知,这样的教学时低能的教学,可以说是最无能的教学。我们可以向李成良老师那样:熟背每一本数学书,熟做每一道习题,优化课堂教学结构,提出了“21181”教学时间模式,提倡“一课一题,一课多题”,所有的一切靠的对教材正确的把握、对学生全面的了解、对扎实简单课堂的孜孜追求;可以向陈文胜老师那样:让学生做思维的主人,开启学生思维的闸门,给学生充分的思维空间,用思维教学,真正提高学生的自主学习能力、思维能力、创新能力。

智慧大师们告诉我们必须要清楚的了解在每节课之前学生已经知道了什么?还需要知道什么?哪些问题是学生自己能解决的或通过互相帮助来解决?哪些问题需要教师的点拔和引导?数学知识的教学要符合连贯性和逻辑性的原则,新知识是在旧知识的基础上发展、变化、引申而来的,学生的已有知识和生活经验是确定学生的学习方法、选择教师的教学方法和设计教学方案的重要依据,如果学生对相关的旧知识掌握不好,就会影响学生对新知识的理解和掌握。我想了解了这些也就明确了这节课的教学目标,教师就可以确定哪些知识可以略讲甚至不讲,哪些知识应重点进行辅导,从哪个地方入手比较好,有针对性地设计教学的过程,只有这样,我们在备课、上课时才能有的放矢。

在我眼里,没有“差生”

世界上没有两片完全相同的叶子。事实上,孩子之间的个体差异是客观存在的,因为他们是一个个鲜活的生命体。作为老师,应该调整好心态,从平等、全新、发展的角度,看待班里每一个孩子,观察、欣赏每一个孩子,发现他们身上的优点,用心地雕琢他们,让他们每一个人都有不同的发展。

可以向王金战老师那样:用“化腐朽为神奇”的点金术,让倒数第一的孩子,考上北大。他带过的学生中,对他最有感情的,往往就是当初的“差生”,心态问题一旦解决了,学习效率也就跟上了,一条“虫”就能变成一条“龙”了;可以向孙维刚老师那样:让一班“差生”100%考取大学。这个奇迹的背后,所谓的“成功秘密”有三个:一个是品格的培养,二是跨界教学,三是发展学生的思维,造就一个强大的大脑;可以向雷夫老师那样:“坚持、投入”、“用信任代替恐惧”、“用智慧激发学生对学习的兴趣”、“注重品格的培养”打造“第56号教室的奇迹”。

一个个故事无不让我们感动、欣慰而倍感喜悦。喜悦之余,我们也对未来的教育充满信心!

篇2:今天这样做教师

泗阳县李口小学姜兴安

从教30年来,感觉教师越来越难当,工作量越来越大不说,学生也是越来越难驾驭,无非是一边“严管”,一边“奉献爱心”。严管不见效,就用爱心感动,爱心感动不了,就更加严厉地管理,再不管事,只好借家长的手再来“修理”。然而现在的家长,也抱成团在批判着当今的教育,批判着当下的教师行为。我们应该怎样做教师?怎样做一个合格的教师?读了《今天可以这样做教师》这本书,自感获益非浅。书中告诫我们:面对新的教育对象,一个个活生生的多变的个体,光有良好的师德是不够的,光有激情是不行的,还要有科学的思维方式,真正的专业水平。

做一个智慧的老师,以前一直坚定不移,那就是以德为先,以为只要爱学生,一切就好了。针对这种倾向,作者王晓春老师尖锐指出:“很多教师都是这样,想用‘关爱’换来学生的‘感激’。教师一厢情愿地以为,学生一感激,就会改正缺点。可是现在的孩子由于家庭的溺爱,感恩心态越来越淡薄。你想,你关爱再多,能超过家长吗?家长关爱了那么长时间,那么大的力度,都没能使孩子听话。您的爱怎么就那么灵呢?”“千万不要以为爱能包治百病,爱不属于专业能力(虽然它对于教师是必须的,非常重要)。然而他们缺少的不是爱,而是理智,是智慧,是科学的教育观念和方法。”可见教师工作不仅仅要有爱,还要有智慧。

要做一个有底蕴,有知识储备的老师。与时俱进,终身学习,不

要让学生觉得你“OUT”了,要让学生佩服你,不要让学生摸到你的底。

做一个会因材施教,有“拿人法”的老师。在工作中,我们会发现,有的老师常叹管不住学生,看似很严厉,却“镇”不住学生;而有的老师整天笑咪咪,说话和声细语,学生却服服帖帖。在王老师看来,一个专业化的老师遇到难题,首要的任务是了解情况,进行分析,锁定问题性质,然后根据性质进行干预。万不可上来就管,那样容易下错药。王老师分析了解决问题的两种思路,一种是“发现问题--分析问题--促使学生成长”,一种是“看到现象--进行教育--达到教师目的”,然后提出:“为了解决某个问题,我们先要尽可能周全地了解情况,占有材料(否则根本无法研究,因为研究就是思考,而思考是需要有材料的,人的脑子不能空转),然后根据这些材料提出种种归因假设,即初步诊断。有了诊断,就可以开药方试试了,于是采取措施对学生及其家长进行干预。再根据反馈回来的干预结果,调整假设,调整诊断,调整药方„„如此循环往复,认识不断深入,问题也就逐渐得到解决。”可见,在今天这个知识爆发的年代,做老师越来越难。只有不断地提升和充实自己,不断地转换自己的角色才能当好教师。

最近看了一部电影——《中国合伙人》,是以新东方创始人俞敏洪为原型做教育培训的故事,俞敏洪也是教师出身,他的课总能以学生为中心,学生爱听,是他的粉丝,他赢得了学生,也赢得了事业。

篇3:今天这样做教师

校长是教师的教师, 是教师培训工作的第一责任人。尽管我们身处冷水江市这样一个县级市, 但我们必须从宏观、中观、微观的层面去思考教师培训工作, 了解国家、全省、全市和本地教师培训工作的现状和发展方向, 立足学校的实际情况, 从提升自身素质做起, 努力打造高素质教师团队, 领导教师投身教育教学改革, 不断提高教育教学质量。希望大家围绕教师培训工作这个主题, 畅所欲言, 为冷水江市的教师培训工作献计献策, 为湖南省广大中小学校长进一步思考这个问题抛砖引玉。

思考一:当前教师培训工作不乐观

王勤:“十二五”期间, 国家进一步加强了中小学教师培训工作管理力度, 出台了许多相关配套政策, 加大了经费投入, 当前, 教育部和财政部联手启动的中小学教师“国培计划”就是一个强有力的信号, 因而, 中小学教师培训工作面临一个极为美好的春天, 对于教育工作者来说, 既是机遇, 更是巨大的挑战。冷水江市近几年提出了建设“教育强市”的宏伟目标, 为实现这一目标, 市教育局出台了许多强化教育内驱力的新举措, 其中把打造一支高水平的师资队伍摆在尤为重要的位置。然而, 以往的中小学教师培训状况并不令人十分满意, 有许多问题需要我们去解决, 有许多方式方法需要我们去探索。通过系统的分析总结, 冷水江市中小学教师培训以往采用的培训模式主要为:集中培训、远程教育、专题考察、校本研修、专家讲座、自我学习、同行交流、外送学习, 其中使用比例最高的为集中培训 (73.9%) , 远程教育 (58.7%) 。这反映出师资培训的形式还比较单一, 方法还比较陈旧, 手段还比较传统, 中小学教师培训机制基本上属于一种“粗放式”的被动培训体系, 教师培训工作功能被窄化, 培训模式单一机械, 方法手段相对滞后, 仍停留在“补偿式”师资培训状况中, 与教师所需要的多种培训模式相背离。

李虹:我认为还有一个问题值得重视, 那就是在相当情况下教师素质的全面性培养被忽视, 通常的情况是, 人们想到了教师培训, 却忘记了教师, 使教师培训的社会价值与主体结合相背离, 造成这一情况的主要原因我们认为是:教育行政部门及师资培训机构主观认识上还不够完全到位, 培训者培训理念相对落后, 对中小学教师的实际需要了解不够, 培训者自身素质跟不上形势发展, 参培教师的积极性没有充分调动起来, 相关考核评价机制缺位, 培训基地的硬件设施提升没有得到根本解决。从教育学的角度看, 突出主体性, 引导提升主体价值的生长是教师培训工作健康发展的必由之路。太多的功利目的与外在价值约束, 太多的无效教育、政策性任务教育实际上异化了教师职业的内在动因, 也削弱了教育行政部门和师资培训机构的主导地位及其创新性发展, 制约了整个师资队伍建设的可持续性发展。在弘扬主体精神的新时代, 我们必须充分尊重教师的主体需求, 保护和激励教师的主体价值, 充分满足中小学教师的各种培训需求, 把他们的继续教育、研究、创造、发展, 从外部需要、社会价值、职业规范, 引导向为自身的人格建设、教育事业的长远发展、民族的伟大振兴的轨道上来。

思考二:全面把握教师培训工作的方向

刘承勇:我认为, 新时期的教师培训工作首先必须明确两个重点。

一是要把符合素质教育要求作为教师培训的根本目标。什么是素质教育?简而言之, 就是培养高素质学生的教育。唯有高素质的教师才能培养出高素质的学生, 教师具备相对应的各种素质是实施素质教育的基本前提, 离开教师素质来谈学生素质培养, 无异于缘木求鱼。素质教育的要求就是教师素质的要求。从现实的角度看, 我们很难要求教师爱每一个学生, 但公平地对待每一位学生这是教师的职业操守底线和最基本的教育责任。促进学生的全面发展与之相对应的是教师的综合素质培养, 培养素质全面的“综合性”教师可谓迫在眉睫。然而, 在实际的师资培训中总存在着教师培训工作先进理念与实际的培训方式相背离的困惑。近几年, 师资培训机构在倡导先进、科学的教育理念的同时, 却经常运用与这种理念相悖的培训方式。培训过程中鼓励参培教师积极思考, 不断创新思维过程, 但实际培训中却采用灌输式的教育方式, 很少给受训教师提供主动参与教学的机会;师训机构提倡参培教师主动创造的教育理念, 但对教师的培训仍然沿袭传统课堂教学中“教师讲学生听”的模式。提倡激发学员内在学习动机的教育理念, 但培训内容却没有考虑教师的实际需要, 而是根据事先设计好的培训程序照本宣科, 这种表里不一的培训, 不仅不能提高教师学习的积极性, 反而使他们对培训产生抵触情绪, 培训效果自然大打折扣。

二是要把满足教师的培训需求作为开展教师培训工作的出发点。“按需施训”是教师培训的基本原则, 不了解教师的培训需求, “空对空”式的盲目培训只会引起教师的“厌训”情绪。教师的培训需求可概括为三个关键词:直接、友好和自主。直接的需求就是教师能通过培训获取简单易行、富有实效的教学实践方法, 比如能观摩一些将新课程理念清晰呈现于课堂教学过程, “拿来即用”于日常教学之中的示范课。友好的需求就是教师普遍欢迎有实践经验的培训教师或名师, 希望名师能友好地介入教师的实践, 为教师提出建设性意见。自主的需求就是教师根据自身发展的需要自主选择学习内容。然而, 我们以往的师资培训定位于补偿式教育培训, 即“缺什么补什么”“教什么学什么”, 而且所“教”、所“学”的大都是知识性的结论, 缺少发展性知识, 教学过程中过于强调知识的系统性, 注意知识量的积累, 而对知识结构的优化重视不够;在教师能力培训方面, 也仅仅停留在运用学过的知识解答相关的问题, 很少涉及教师创新能力的发展。这种做法没有深刻领悟继续教育的本质内涵, 是导致部分教师对继续教育丧失信心的重要原因。

钟文革:我认为还有一个重要理念就是要把农村教师作为培训工作的重点。“义务教育”是教育改革与发展的重中之重, 均衡发展是义务教育的重中之重。当前, 义务教育均衡发展己成共识。办学条件的均衡当然必不可少, 但最根本的还是师资均衡。《教育部关于大力加强中小学教师培训工作的意见》提出“以农村教师为重点, 有计划地组织实施中小学教师全员培训”, 这是完全符合当前我国师资现状的。以冷水江市农村教师为例, 教师学科结构不合理, 培训机会太少, 培训支持保障能力不高, 以致城乡教师素质差距较大, 师资总体水平不均衡, 这己成为冷水江市实现区域内教育均衡发展的“瓶颈”。教师培训以农村教师为重点, 这将是冷水江市目前乃至今后很长一段时期内必须坚持的工作方针。

李虹:我补充一点, 教师培训应当立足于对教师解决实际问题能力的培养。中小学教师培训工作一个最重要的功能就是提高教师解决实际教学问题的能力, 而实际的教学问题总是发生在具体的教学环节中, 即没有明确的已知、未知, 没有唯一正确的篇章, 现有的师资培训往往对中小学教学现状不甚了解, 对教师存在的问题不甚清楚。各类培训着眼于普遍原则的学习, 建立单一标准的培训模式, 没有真正探索师资培训的整体性与复杂性, 因而培训停留在表面, 并不能帮助教师如何去解决教学过程中遇到的各种教学难题。

思考三:教师培训工作必须有先进的理念作为指导

主持人:观念决定认识, 认识决定行为, 行动决定习惯, 习惯决定成功。开展教师培训, 同样也是理念先行。帮助教师尤其是学校校长树立比较清晰、正确、先进的教师培训工作理念, 这是教育行政部门与师资培训机构必须下大力气做的第一件事。

朱德源:我认为教师培训工作必须具有可持续发展的观念。发展是永恒的主题, 没有发展就没有出路, 要摆脱教师培训工作的种种困境, 就必须用科学发展观来指导办学理念, 指导办学实践。中小学教师培训工作只有树立科学的教育观, 正确的人才观和全面的质量观, 才能切实推动广大中小学教师不断提高实施素质教育的能力和水平。教育行政部门和师资培训机构必须解放思想、转变观念、提高认识, 制定中小学教师培训工作远景发展目标, 明确“十二五”期间的各项工作任务, 充分调动广大干部教师的工作积极性, 加强内部管理, 引入竞争机制, 确保培训机构高效运转。

钟文革:还有一个重要的理念就是要“以人为本”, 服务基层。“以人为本”是最重要的办学理念。“以人为本”办学理念的实质是, 在学校各项工作中高度重视和充分发挥人的主体性作用, 最大限度发挥人的聪明才智和人的主动性、创造性, 形成尊重劳动、尊重知识、尊重人才、尊重创造的良好氛围。“以人为本”就是以培训者的发展为本, 以学员的发展为本, 以学校的发展为本, 全面关注教师的终身发展, 始终依靠和充分发挥广大教师在办学中的主体作用。过去, 师资培训机构总是被动地按照上级要求, 开展各类培训, 忽视了教师自身的培训需求, 现在, 教师培训机构根据教师的实际需求有针对性地开展各种培训, 努力提高培训的实效性。

刘承勇:我很同意钟校长的观点。近几年, 冷水江市教师进修学校师资培训本着“一切有利于学员, 一切服务于学员, 一切满意于学员”的理念出发, 帮助学员排忧解难, 让学员理解培训的意义, 积极主动地参与培训, 为减轻参培教师的经济负担, 进修学校千方百计筹措经费逐步推行免费培训。2007年, 对班主任培训实行免费, 2008年, 对所有新增培训项目实行免费, 从2009年开始, 通过不断努力, 进修学校争取到市财政支持, 将师资培训经费列入市财政预算, 对中小学教师继续教育实行全面免费。“十一五”期间, 学校每年安排十多万元, 选送中小学教师到省内外参加各类培训或观摩学习, 同时学校每年花费近3万元聘请省内外知名专家为我市中小学教师讲学。为解决工学矛盾, 学校花费巨资搭建了远程教育平台, 充分发挥网络优势, 为学员创造良好的学习环境。“以人为本”的服务理念, 使冷水江市的教师培训工作迈上了新台阶。

思考四:加强培训者队伍建设

王勤:培训者的素质高低直接决定了教师教育培训工作的质量。打造高素质的培训者队伍, 进一步完善师资结构配制, 一直是我市师资培训机构努力的方向。长期以来, 师资培训机构一直存在培训者自身素质滞后于培训要求的现象, 部分培训者教育理念陈旧, 教学手段传统, 对中小学教学现状缺乏深层次了解, 由此导致培训效益不高, 培训走过场的不利局面。

刘承勇:这个问题很重要, 近几年, 冷水江市教师进修学校加大了培训者培训力度。首先, 强化师德师风建设, 强化培训者的职业操守, 每周组织培训者进行政治理论学习, 收看师德师风教育视频, 撰写心得体会。其次, 狠抓校本培训, 开展“五个一”活动, 要求培训者每学年读一本教育理论专著, 在省级以上刊物发表一篇教育教学论文, 作一次理论学习专题讲座, 上好一门辅导课, 记2万字以上读书笔记。再次, 定期组织教师下基层学校开展调查研究, 深入课堂听课与师生交流、座谈, 参加基层学校组织的各种教研活动, 全面了解中小学教师教学现状。进修学校还组织培训者深入学习新课程标准, 分科目开展新课程标准学习研讨活动, 此外, 还聘请省内外专家及有丰富教学经验的一线优秀教师为培训者作专题讲座, 同时, 每年输送15人次以上培训者外出参加各种培训学习, 使培训者的业务素质得到全面提升。

思考五:加强农村教师教学能力培训

王勤:农村教师教育教学能力偏低是造成城乡义务教育发展不均衡的重要原因之一。我认为, 教育行政部门要按照“面向全员, 突出骨干, 倾斜农村”的原则, 制订科学合理的培训计划和培训方案, 确定切实可行的培训目标, 选择学用一致、学以致用的培训内容, 把开展教师的素质提高教育与开展教师的学科专业能力教育相结合, 突出培训质量, 讲求培训实效。

刘承勇:目前, 农村中小学师资力量普遍薄弱, 教学质量逐年下滑, 课堂教学改革难以顺利实施。针对农村学校的师资状况, 冷水江市教师进修学校于2009年、2010年分别举办了农村小学语文教师教学研讨班及农村小学数学教师教学研讨班, 偿试探求提高农村学校师资力量的新办法、新途径。两个班的培训对象均为学科带头人或学科优秀教师代表。培训采取“观摩学习—集中研讨—反思提高—教学实践”的新模式进行。2009年举办的农村小语教师班培训活动分四个阶段进行:第一阶段, 组织学员赴华东师大进行为期一周的观摩学习, 聆听教学讲学, 感悟名师教学理念。第二阶段, 组织学员分组集中研讨, 交流学习体会, 举办专题讲座, 组织说课、听课、评课、教案设计等专题活动。第三阶段, 进行拓展培训。以先期参培的教师为骨干, 各农村学校另选派部分语文教师参加研讨活动, 增强培训的辐射面。第四阶段为汇报展示, 从培训班中选拔优秀教师代表组成巡讲团到各农村学校上汇报展示课。为解决工学矛盾, 培训时间主要利用双休日及部分节假日。2010年的农村小数教师班基本按以上模式培训, 根据先年的培训经验, 培训加大了教学实践的力度, 充分发挥受训教师的引领、辐射作用, 进一步指导参培教师积极推动农村课堂教学改革进程。

钟文革:农村教师参加培训的积极性很高, 培训对他们提高教育教学能力具有十分重要的作用。在一次培训汇报会上, 农村小语教师班班长刘君仪老师的发言令人感动。她满怀深情地说:“回顾我的整个求学生涯, 是不折不扣的鸭子生涯———被众多的老师拉长脖子, 往日渐成长的脑子里灌进各种不同的知识。当我自己站在讲台上的时候, 我这‘根正苗红’的好学生坚定不移地秉承了我们的老师们的优良传统, 自我感觉极好地在课堂上舌灿莲花, 口若悬河, 从刚打上课铃的第一分钟讲到下课铃响的最后一分钟。在这个过程中, 我常常心虚地强迫自己无视学生的昏昏睡眼。然而, 当我和同伴们在上海华东师大礼堂有幸观摩名师的课堂时, 我的传统教学观被完全颠覆了, 上海人文大学教授李白坚老师的观念:负担不是一个物理学的名词, 而一个心理学的名词, 喜欢就没有负担, 不喜欢就是负担, 所以, 要加大课程的互动性, 趣味性……深深震憾了我的心灵”。2011年5月, 这位老师参加娄底市教师素质大赛, 在高手如林的竞争中, 战胜众多娄底市直学校教师, 成为唯一一个跻身前三名的农村教师。

思考六:切实加强校长培训

主持人:校长是“教师的教师”, 培训教师先培训校长。为加强校长培训, 我市还把2010年定为“校长队伍建设年”, 通过一年的努力, 校长队伍建设逐步进入规范化、制度化的轨道。

钟文革:我认为“请进来”和“走出去”的培训形式效果很好。去年, 我们听了湖南师大刘铁芳、陈牛则等教授关于学校管理的专题讲座, 受益匪浅。市教育局组织38名中小学校长赴江苏南京进行实地考察与观摩, 组织部分校长对株洲市天元区和醴陵市的6所特色学校进行了考察, 校长们都觉得收获很大, 都能将考察学到的管理知识自觉运用于学校日常管理之中。

周松初:感谢市教育局为校长们提供了多样化的培训, 我感觉在培训过程, 不仅提高了自身的素质, 更重要的是学到了办学尤其是开展校本培训的经验。三尖中心学校地处偏远山区, 山区师资队伍编制不足, 年龄老化, 知识陈旧, 教育理念“先天不足”, 工学矛盾突出, 为解决这一难题, 我们通过研究探索, 以教学培训为主导, 走出了一条切实有效的农村边远山区教师培训之路。第一, 激励教师在岗自修, 在名著研读中提高。为此, 学校精心选购了一批涵盖教育理论、新课程理念、教学案例、课题研究等方面的教育名著人手一册, 广泛开展“学业务、学理论”读书活动, 期末每位教师必须向本教研组教师简介所读著作的主要教育思想, 所受启发, 有何收获。第二, 激励知行统一, 在教学实践中提高。学校决定每期每个教师必须结合研修, 把自己感觉最有用, 启发最大, 收获最多的某一个理论教法设计成一堂研讨课, 并阐述教学理论, 然后全组听课评课, 听取意见后再行修改、再实践。第三, 激励学思结合, 在教育反思中提高。主要从四个方面入手:其一是教师每期至少交两篇教学案例;其二是凡教师上研讨课, 由教研组集体听课品课。课后, 上课者先谈得失, 然后评课者自由辩论;其三是凡被选派外出听课学习的教师, 除上好汇报课外, 必须写出心得体会, 交由本组教师集体讨论;其四是鼓励教师坚持撰写教后记, 引导教师边教学边反思提高。以上策略, 己初见成效。

李虹:我感觉校长的成长有赖于多读书, 校长应广泛涉猎文学、艺术、历史、哲学、宗教、经济学、社会学、心理学、企业管理等领域, 这样才能具有深厚的文化底蕴。今年, 市教育局给每位校长统一发放了一本书———《给校长一生的建议》, 同时, 下发了《关于开展2011年中小学校长读书征文活动的通知》, 要求校长认真阅读《给校长一生的建议》, 做好读书笔记, 同时结合书本内容, 围绕“怎样当好一名校长”主题积极撰写读书心得和管理论文。这充分说明市教育局在校长培训工作上的远见卓识。

思考七:开展课堂教学改革, 推动教师立足课堂进行自我研修

主持人:教师的主阵地在课堂, 同样, 培训教师的主阵地也在课堂。2010年, 我市以全面提高教育教学质量为宗旨, 全面启动了中小学课堂教学改革。

刘承勇:引导教师立足岗位提高教育教学水平, 通过转变观念、提高课堂效益切实减轻学生的学习负担, 是教育行政和校长的共同责任。今年, 冷水江市召开了全市课堂教学改革动员大会和课堂教学改革推进会, 制定出台了《冷水江市中小学校课堂教学改革指导方案》, 以强有力的行政力量使课堂教学改革全面启动, 必将对我市的课堂教学改革产生深远的影响。

周松初:我认为, 要提高农村偏远地区农村教师的课堂教学质量, 学习是最重要的。这些年, 三尖中心学校大部分教师参加了市里和学校组织的到江苏洋思中学、山东杜郎口中学、娄底双峰曾国藩学校和蛇形山中学等三尖中心名校观摩学习, 效果非常明显。目前, 三尖中心学校的课堂优秀率有大幅度提高。

刘承勇:组织开展优质课竞赛和教学风采大赛, 也是提高教师课堂教学效益的途径。2010年, 冷水江市分校级、片区级和市级三个层次组织了教学风采大赛, 全市200多名教师分别参加了小学五个科目和初中九个科目的教学比赛活动, 有力地促进了全市课堂教学改革的深化。2011年, 我们将在全市全面铺开课堂教学改革, 要求全市各学校全部参加、教师全员参与课堂教学改革, 这将进一步促进教师立足课堂开展自我研修培训, 提高教育教学的科研能力。

主持人:继2010年“校长队伍建设年”后, 市教育局将2011年确定为“教师队伍建设年”, 其中的工作重点就是广泛开展教师培训。一是要针对教师队伍中存在的一些不良现象, 将着重加强对教师的师德教育。二是利用两年时间广泛开展中小学教师教学基本功新一轮培训, 不断提高教师业务素质和教育教学能力。三是要继续采取“请进来”和“走出去”的方式, 对全市学科教师进行专业培训, 切实提高教师专业素养。四是要广泛开展“同上一堂课”课堂教学研讨活动和“送课下乡”活动, 加强教师之间和城乡学校之间的教学交流与学习。

思考八:启动“三名一特”工程, 打造区域内名师和名校长

主持人:培养名师和名校长是促进骨干教师和校长研修提高的一种培训形式。所谓“三名一特”工程, 是“育名师、创名校、培养名校长, 走特色发展道路”的简称。这是今年教育局经过反复酝酿决定启动的一项具有全局性、长期性、系统性的教师培训工程, 也是我市教育可持续性发展的整体思路。

刘承勇:要做好这项工作, 我们将逐步建立名师、名校、名校长评选机制, 不断增强校长和教师持续追求卓越的事业心与进取精神;加大名师和名校长专业培训力度, 逐步完善培训机制, 不断创新培训方式, 保证培训资金投入, 全力促进名师和名校长的快速成长;适度提高名师、名校长的各种待遇, 广泛搭建名师、名校长专业展示平台, 不断增强名师、名校长的专业辐射功能和示范影响作用;开展名校与薄弱校之间的共创共建活动, 不断扩大优质教育资源;大力推进学校特色的共创共建活动, 不断扩大优质教育资源;大力推进学校特色建设, 积极推行“一校一品牌”特色发展模式, 发现、培育、扶持、打造一批具有鲜明办学个性、形成教育教学品牌的特色学校。

王勤:说到创办特色学校, 我当了20多年校长, 对此深有体会。自我在红日实验学校做校长以来, 我一直在思考和实践这个问题。我认为, 创建特色学校, 必须抓住教师培训这个核心, 必须打造自己的名教师。这些年, 我带领全体教职人员励精图治, 开拓创新, 走出了一条不平凡的校本培训之路。从2000年开始我校开创了一条自己培训教师的道路, 取名“名师工程”, 即依靠学校本身的人力物力条件, 把一大批教师培养成优秀教师, 还让其中相当数量的人成为“专家型”教师。实施十年, 学校形成了自己独特的培训模式, 涌现了一大批省地市骨干教师, 来校参观学习的教师超过1000人。我们的做法是:第一阶段, 开展青年教师校本培训, 学校进入自主发展阶段。红日实验小学以三年为一个培训周期, 第一年强化教师基本功, 第二年夯实教师教育理论基础;第三年提升教师教育教学艺术水平。三年中, 开了24门课, 上辅导课150多节, 每位老师撰写读书笔记10万字以上, 学校组织探索性公开教学150多节, 教师听、评课记录达4500多课时。三年后, 全校有38位教师被评为省、地、市骨干教师, 超过教师总人数50%。第二阶段, 开展名师培训指导, 学校进入迅猛发展阶段。2004年, 学校选定22位青年骨干教师开展名师培训, 首先要求这些教师每天在校研修1小时以上, 其次要求教师在家自学教育教学专著, 第三, 创造条件让教师外出学习取经, 最后, 要求教师上名师模仿课。此外, 学校积极搭建各种平台锻炼老师, 让老师主持业务讲座和专题论坛, 组织老师参加各种比赛, 同时, 还组织教师走出校门进行教学交流。第三阶段, 开展新任教师的校本培训, 让教师培训步入可持续发展轨道, 学校为新任教师制订了系统的培训计划, 由本校名师言传身教, 逐步建立“青年教师———茁壮成长, 中年教师———中流砥柱, 老年教师———宝贵财富”的师资发展模式, 为学校的新超越奠定了坚定的基础。

刘承勇:还有一个问题值得重视, 就是要充分发挥名教师的引领和辐射作用, 带动教师队伍素质整体提升。近年来, 市教师进修学校在全市设立16个教学点, 每个点安排专人负责, 配备名教师, 确保培训的全方位覆盖及教师就近得到优质培训, 就是很好的培训形式。同时, 组织名教师采取送课下乡“服务型”培训模式, 也深受农村教师欢迎。

主持人:各位校长谈得很好, 大家在思维的碰撞中产生许多具深刻性和创造性的观点, 不仅对冷水江市的教师培训工作有一定的指导意义, 而且对全市校长的办学尤其是开展校本培训有很强的借鉴作用。当前, 全国上下都在认真贯彻落实全国教育工作会议精神和教育发展纲要要求, 教师培训尤其是农村教师培训工作的重要性被提到了前所未有的高度。2010年, 教育部、财政部联合发出《关于实施“中小学教师国家级培训计划”的通知》, 决定从2010年起中央财政安排5.5亿元, 支持实施“国培计划”, 其中5000万元支持实施“中小学教师示范性培训”, 5亿元支持实施“中西部农村骨干教师培训”项目。湖南省作为实施“国培计划”省份之一, 决定最大限度地发挥项目的示范引领、“雪中送炭”、促进改革的作用, 坚持“创新机制、整合资源、适应需要、提升质量”的教师培训整体工作思路, 进一步强化各级政府的责任意识, 突出农村教师培训这一工作重点, 全面推进中小学教师培训工作。这对我市及至每所学校的教师队伍建设是难得的机遇。作为校长, 我们要加强责任意识, 积极争取培训计划, 选派符合条件的骨干教师参加培训, 保证参培教师各项权益, 充分发挥骨干教师的引领辐射作用, 提高教师队伍整体素质。一个好校长, 必须通过打造一支高素质教师队伍, 才能真正办好一所学校。因此, 我们今天的主题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谢谢大家。

篇4:感悟《今天怎样做教师》

在假期中我读了《今天怎样做教师》这本书,此书是北京教育科学研究院基础教育研究所的退休教师王晓春老师在“教育在线”的“班主任论坛”上对来自网友的一些教育案例的点评,分为四大部分:教师问题、学生问题、师生关系问题和管理问题。对新形势下出现的教育问题,从一个专业研究者的角度进行了科学辩证的分析,以期帮助广大一线教师摆正教育的航向,找到正确的教育方法。

读罢此书,我仿佛经受了一次“心灵的洗礼”,曾经何时我们为自己的工作得不到家长的理解和支持而抱怨,曾经何时我们为自己付出的与得到的不成比例而愤愤不平,曾经何时我们为社会对老师的误解而伤心,面对这一切,我们曾经动摇过、彷徨过,但是现如今我们依然站在这里,对着学生笑着说着,说明学校的舞台依然吸引着我们。看了这本书时,我的思路被打开,是的,当我们意气风发地踏上这三尺讲台时,这个职业注定要付出,要奉献。作为教师你无法改变,春去秋来寒来暑往,在这三尺讲台上,我们和学生一起领略古今数学的魅力,一起感受数学的博大精深,我们与学生一起成长,一起体会成功的喜悦和过程的艰辛。我终于明白什么是教学相长。切切实实认识到要想当好一名教师,仅有“爱心”远远不够,仅有“严厉”也远远不够,要有一种研究的意识,提高专业水平,提高工作的智慧含量,成为一名智慧型教师。

在回答“今天怎么做教师”这个复杂问题时,王老师明确指出“光有良好的师德是不够的,光激情燃烧是不行的,还要有科学的思维方式,真正的专业水平。列举出了当前教师与学生及家长的现状。相当一部分中小学教师的工作方法太简单了,而且多年如一日,变化不大,无非是一边‘严管,一边‘奉献爱心。严管不见效,就用爱心感动之,爱心感动不了,就更加严厉地管理之,再不管事,只好借助家长的手‘修理之。然而学校管不了的学生往往家长早就失控了,家长还指望教师把他的孩子弄过来呢!于是没辙了。剩下的只有牢骚、无奈和疲惫。而且工作方法越简单,教师越感觉劳累,因为低科技含量、低效率的重复劳动最磨损人的心灵。我感觉,以这样的专业能力应付日新月异的社会和越来越奇的新一代,难免捉襟见肘,力不从心……”这可能是我们很多老师活得累的重要原因。面对这种情形我们教师只有不断学习,不断研究,敢于打破墨守成规、因循守旧的思想,进行教学内容、手段、方法的创新,才能取得改革的效果。以提高自己的思想素质和知识结构,常教常新,努力开创教学的新天地,为完成崇高的历史使命,贡献最大的力量使自己成为一名充满智慧的教师,才能告别过去那种得不偿失的工作状态,教师才有一种幸福的教育生活。

篇5:今天这样做教师

勐勐镇 忙笼完小 者彦平

教书以来常对自己说:学校工作,无处不在的责任!要坚持,再坚持!更坚信:亲其师,信其道的说法„„更在思考如何在重利益的当下,做一名优秀教师。这个暑假,在给自己‘充电’的时,我用心品读了赵国忠老师《今天我们可以这样做教师》这本书,让我认识了朱良才、李成良、桂贤娣.......这些教育大师,大师的一言一行以及隐藏在背后的教育经验和教育智慧给自己心灵一次又一次深深的触动,他们的思想、他们的灵魂好像离自己近了,近得可以感受到了,那么真实,那么鲜活,他们的一切真的值得自己用心去思索。

书中不是纯粹的理论说教,而是生动鲜活的故事,有血有肉的人物,以及纤毫毕现的教育智慧。今天,应该怎样做教师?我反复揣摩赵国忠老师书中写的一个个细节,一个个生动的故事,一个个那么真实的人物,脑海中也渐渐的明晰起来.......书中讲到的大师们,就好比漆黑夜里的一盏明灯,不管是他们个人成长的经历,还是他们教育教学的成功经验,都带给我们智慧的引领,带给我们对教育教学的勇气和信心。如:“小学里的大师”桂贤娣,“小蚂蚁的伟大起点”常丽华,让“倒数第一”考上北大的王金战,一个创造教师奇迹的雷夫,“差生的救星”李圣珍等等。在拜读完这些教育大师的教育故事后我不经感慨,每个大师成功的背后其实都是他们对于学生的爱,对于学生的付出啊!读完书我知道了优秀教师和普通教师的差别,并无想象中的复杂和神秘,教育教学中一些不易为人察觉的细节,已经足以说明一切。比如,在“开学了,我能做什么”这样一件小事上,不同的教师便有不同的答案。对于大多数普通教师而言,一般的做法不外乎点名、打扫卫生、发新书、强调班级纪律等。这些行为是教师熟悉的,也是学生熟悉的,没有任何不妥之处,像每天的上学放学一样平淡无奇,无法给学生留下深刻的印象。然而,在开学第一天这一特殊的日子里,书中的大师们他们却打破常规,打破限制,以自己独特的方式,回答了“开学了,我能做什么”:俞玉萍老师,开学的第一天,她让百合开在每个孩子的心田,开学前一天,她给孩子们设计胸卡,开学的第一天,她6点到校,引导孩子坐好,给他们朗诵故事《心田上的百合花》,最后请学生们阅读为他们写的寄语,很久很久以后,她会在学生的随笔中读到他们的感受,那些感受表明,一朵美丽而且坚韧的百合,已经在学生年轻的心灵上,迎风而立,而它的种子,在开学的第一天,就已经种下。阿莫纳什维利,开学的前一天,他对着孩子的相片自问自答,并记住了每一个孩子的模样,开学的第一天,他能叫出每一位学生的名字,能在开学第一天叫出每一个学生的名字,可以在瞬间拉近和学生们的距离,第一时间走进他们的心灵,得到学生的信任,这无疑是教育好学生所必不可少的基础。柏兹.贝特勒克,开学的第一天,他给孩子们讲了一个《姜饼男人》的故事,通过朗读,利用故事引导孩子做游戏,在寻找姜饼男人的踪迹的过程中,孩子们认识了学校里该认识的人,还了解了应该知道的部门。听到这个故事,我由衷的佩服故事中美国老师教育孩子的智慧,这是多么有趣的一堂课呀!更重要的是在人生的第一堂课上,老师带领他们体验到了学习的乐趣,激发了他们学习的动机。

同样的入学第一堂课在我们周围却是不同的上法,让我们不得不反思我们的课堂,反思我们的教育,第一节课后,美国孩子有了对学习上的期待,而我们的孩子呢?脑子里装下的可能是细得再不能细的习惯养成,在这也不许,那也不行的约束里,甚至对学校心怀恐惧,对学习丧失兴趣。人生的第一课应该怎样设计?我想以下的几个方面应该持之以恒:

一、好教师必须要不断地给自己充电,不断地完善自己,因为学习是无止境的,要做一个爱学习的老师。

只有不断地学习新知识、新理念,才能在教学过程中不断地创新,才能跟上时代的步伐。一个教师到底能走多远,成功不是唾手可得的,丰硕成果背后都有艰辛的付出。朱良才,他被称为“中国奇迹教师”,朱老师付出的更多。从参加教学工作开始,笔和记录本就始终伴随。随手记下感兴趣的东西,如一个优秀教案的片段,一堂精彩的课堂实录,一篇美文,一段名人名言,一种教育教学理念等。10年时间,积累了200多万字的读书笔记。一个月内整理完23万字的书稿,凭一双手来抄。而且正常上班忙教学,下班忙秋收,夜里再静下来心来整理书稿。自学完成大专学习,又完成本科学习,教学中搞科研课题一直不间断。从参与培训到承担培训全省研修骨干教师,从不曾有半点懈怠。出国培训20天,天天一篇博文与大家分享。名师,我总结他们的共同点:勤于钻研,热爱读书。李吉林老师每天读书不少于3小时;于永正老师刚参加工作时,规定自己每日看50页书,写一篇日记,每学期投稿不少于5篇;薛法根老师即使在学校处理事务到半夜,回去后仍要看两小时的书.......苏霍姆林斯基告诉我们要“无限相信书籍的力量”,我对这句话深信不疑,所以努力希望成为爱学习的老师,以此培养爱读书的孩子。做爱读书的老师,教爱读书的学生。在工作当中,我们经常说:教师要给学生一碗水,自己必须要有一桶水,甚至,自己必须是一条长流不竭的小溪。我们每一位老师在心里都希望自己的课上得好,让自己在课堂上充满人格魅力,出口成章,文采飞扬,激情四射,渴望全班每一位学生都聚精会神幸福地注视着你,惟恐下课铃响了。可是单凭在师范学校里学到的那一点知识,单凭一本教参和一本教材,一般是很难实现心中的期望。怎么办,“只有大量地诵读经典、教育书籍和写作”。可是多年下来,教师对工作感到疲倦,甚至抱怨,牢骚满腹,面对新的教育理念和方法显得措手不及,为什么?因为我们没有坚持读书和写作,是因为我们已好久不读书了。因为我们没有文化积淀!因而没有知识储备,没有知识的更新,逛商店、买衣服、游戏娱乐,物质享受的提高让我们有了浮躁之气,不能静下心来读书。那曾打动我们的书香不再有吸引我们的注意力了,再也找不到那时读书的那种超然忘我的感觉了!水无源则竭,一个人若停止了读书,停止了学习,就如一潭死水,不再拥有蓬勃旺盛的生命力,这是一件多么可怕的事!作为教师更是如此。我们经常会说:我备课批改作业要花 很多的时间,几乎没有时间看书。实际上,这不是不读书的理由。课备不好,课也就教不好,如此下去的结果,将是一种恶性循环!越是读书少,备课所需的时间越多,而且课也就越教不好。相反,看有益书越多,积累的知识也就越多,备起课来就会得心应手,创造性的教学设计会如汩汩的泉水,上课时你会妙语如珠,旁征博引,进入“教学如有神”的境界,只有这样,教学之路才会越走越长,教学之树才会常青,有位名师说“读书是生命成长的必需”,我觉得他说的很对。

二、形成自己的教学特色,做具有独特教学艺术的老师。“创新是一个民族进步的灵魂,是一个国家兴旺发达的不竭动力。”尤其在知识经济时代,科技发展日新月异。面对经济飞速发展的时代,面对新一轮课程改革,面对新时代的学生,做一名好老师,我认为要与时俱进,勇于创新。自己应该具有独特的教学艺术。

教学需要一种独特的境界。李成良老师的故事很能给人启示,“懒”老师能否带出好学生,关键看你是否“懒”得用心。李成良老师可以不带课本,没有书面教案,很少甚至不布置课外作业。但透过这些现象,我们看到得却是非常用心的李老师。与教学质量密切相关的事项,他比别人做得更具体与透彻。如通常意义上的熟悉教材,驾驭教材,他却做到了熟背每一本教材,熟做每一道习题;通常意义上的了解学生,他却做到了熟记每一位学生;通常意义上的“分层教学,区别对待”,他却做到了每堂课利用独立作业时间进行课内补课;通常意义上的减少课外作业他却做到了不布置回家作业„„李成良所谓的“懒”,并非真正的“懒”,而是“懒”到了一种境界。这种境界对 教师本身而言,提出了更高的要求。

三、亲其师信其道!做一个爱学生的老师。

教师爱心是成功教育的原动力。所有学生,都需要老师的关爱,老师的爱与尊重是打开学生心灵窗户的盏盏烛光,用爱去开启学生心灵的窗户。

“我爱你们!”这是湖北特级老师桂贤娣的口头禅。

教师的合格底线是爱孩子。因为爱自己的孩子是本能,爱别人的孩子就是神圣。怎么样让我们的学生时时刻刻感受到我们的爱呢?

首先教师要细心观察。注意观察学生在学习、交往、生活中的行为、个性和情意表现,一旦发现他们有自卑、焦虑、抑郁、惧怕、孤独等现象,要及时关怀和援助。从多方面了解其造成原因,为进行有效的辅导与帮助提供依据。

教师要热爱全体学生,要对学生一视同仁,不能偏爱。教师要把对教育事业的爱,倾注到每个学生身上,尤其要爱那些特别需要帮助的“后进生”。书中每一位教育大师的眼里从来没有“差生”。

教师要学会微笑。微笑是爱的外衣,成年人能从外表看到内心,但是孩子是简单的,他们只看外表。“老师喜欢我,因为她对我笑了。”世间万物只有人有笑的本领,笑给人一种亲近感。亲其师才能信其道。感受到老师的爱了,孩子自然也会喜欢你,所以有时微笑往往会收到事半功倍的作用。我们要坚信:“教育是爱的交流,而不仅仅是爱的付出。”给别人幸福,自己也幸福。当我们收到孩子们节日真挚的祝福卡的时候,我们心里能不涌出一种幸福感吗? 读完赵国忠老师的书,没有理论说教,好像什么都没说,但故事中包含着教师们想知道的答案----今天,我们可以这样做教师„„

教师生涯路漫漫其修远,吾将上下而求索,想要欲穷千里目,还需自己更上一层楼!

篇6:今天这样做教师

他认为:一个孩子,一个日子,就是最真实的教育。真实的教育多简,我们应该简单,我们普通老百姓能有什么“不可告人的目的”呢,我们只是不真实了。

读《课堂上,我是这样教学的》,真正的教学大师余映潮认为成功的教学创意的设计首推“简化教学头绪,优化教学内容”。

他这是简字当头。

李成良经常拿裤子和筷子做比喻解释自己的“懒教师的高效懒课”,在他看来,传统的裤子,两个裤腿一条带。不论男女、胖瘦、年轻、年老都可以穿,是最简单、最实用也是最灵巧的,就是少了些时髦。还有中国传统的进食工具——筷子,两根小棒,简单实用,比那些复杂的刀叉什么的灵巧多了。裤子和筷子如此,课堂练习也如此,不要搞花哨的噱头,要简便,在实用性上下足功夫,让学生做到举一反三,学生省事,老师也省事。

他的“懒”乃“简”也。我们的课堂教学现在仍然云里雾里、东一榔头西一棍子的,该简简了。

想《在我眼里,没有“差生”》里的雷夫,他是一个常人,他对工作的投入像我们许多优秀的教师一样,直接表现为时间上的投入。人的生命由时间所组成,对工作不计时间的投入才是真正的生命的投入。

常人优秀,源于时间的投入,真是太简单了。我们不优秀,原来只是时间未投入,这真让人汗颜呀。

思《一个教师,到底能走多远》里魏书生的“坚守常识”。他常说:“我根本没有新的东西,我的根、本都是守住常识”。你想让学生学习,你就要想办法让学生心理舒坦,自己想学。在他看来,这不是什么高深的道理,这就是一个常识。与众多教育名人不同的是,魏书生即使畅谈“改革创新”,念念不忘的还是“守住常识”。两千多年以前孔老夫子说过的话,被他认定为万能不变的铁律,整新词儿、“掀高潮”被他说成来回折腾。这是一个不缺看似深刻的真理以及空洞无根的高见的社会,我们缺少的,恰恰是常识,是源于日常生活,在我们身边支配我们日常行为,支配社会运转的常识。我们也不缺少动辄满口新词的教师,独独缺少能将那些最接地气的常识在实践中扎扎实实贯彻下来的教师。

“坚守常识”是“中国教育永远的神话”,简直太简了。我们也该追求一种“当时只道是平常”的感觉吧,毕竟回首所有成功者走过的路,都难免有一种“当时只道是平常”的感觉。

悟《教师,你对学生的影响有多大》,四位教师的故事让我们明白,好教师总是能在不经意间,用自己的言行成就学生的一生……

上一篇:试用期的自我评价下一篇:火电厂锅炉检修运行与维护技术分析范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