于《外国诗》教学设计

2024-06-30

于《外国诗》教学设计(共9篇)

篇1:于《外国诗》教学设计

教学中我们常常会意外地发现:学生头脑里有教师所意想不到的潜能和想法,有时他们能够给我们的教学带来意想不到的效果。

因为第一节课在四班各课的程序一堂课下来,课堂非常沉闷,为了实现师生互教互学,彼此形成一贯真正的学习共同体,是我课后思考的一个主要问题.于是我改变当初的教学设计.新的思路通过学生反复诵读围绕教师设计的“我感受到——”“我发现了——”我不理解——”“我欣赏——”等几个环节,很好地,掌握理论落第一首的学习要点,教师及做了一番学法总结后,学生自学第二首诗时得心应手,完成效果相当不错,但是,如何在教师“退居二线后”,仍能在有限的时间内不留痕迹引导学生将课文所有知识很好地落实,是一个难题,也是我为之不断努力的方向。

篇2:于《外国诗》教学设计

【自读导言】

?自读要求

??1.通过反复诵读,感受诗歌节奏,体会诗歌内涵。

??2.通过联想想像,领会诗人表达的思想和抒写的情志。

??3.收集与作者、与诗歌内容相关的资料,进一步掌握读诗品诗的方法。

??学习重点

??1.对诗歌节奏、韵律的把握。

??2.对诗歌“言在此而意在彼”的领会,体会诗中的言外之意。

??(解说:在学习了一些诗歌的基础上,学生应进一步掌握品味和解读诗歌的方法。按照学生的实际和“单元提示”中“进一步体会诗歌表达的思想感情,感受诗歌的节奏和韵律,品味诗歌的语言;还要展开想像和联想,进入诗歌的艺术境界,与诗人展开心灵的对话”等要求,确定“自读要求”1、2。为了帮助学生提高探究能力,培养读诗兴趣,确定自读要求3。)

??【自读程序】

??一、交流经验,相互启发

??鼓励学生交流自己读诗的经验,在读诗方法上相互启发,进而相互指导,为自读做好准备。

??二、初步感知,把握节奏

??1.学生初读诗歌,利用工具书解决生字生词。

??蔚蓝雾霭桅杆乐疆

??清澈祈求暮色

??负债蒙恩束缚

??2.学生自由朗读,感知诗歌节奏、语气等。

??三、小组合作,交流成果

??1.各学习小组学生间采用合作的方式,进一步正音,把握朗读时的节奏,推举出各组朗诵代表。

??2.各学习小组交流在图书馆、网络、资料室等收集到的有关莱蒙托夫、泰戈尔的资料,整理后推举出各组发言人。

??3.各学习小组任选一首诗进行讨论,就诗歌的内涵、作者表达的思想感情进行交流,达成一致后准备班内交流。

??四、诵读诗歌,把握内涵

??1.各学习小组采用“朗读资料提出见解”的方式展示本组朗读能力,提出本组理解意见。

??2.学生自由发言,通过讨论,对两首诗内涵有大体一致的看法,但允许多元解读下的不同看法。

??五、品读语言,领悟感情

??参考问题:

??1.“它到遥远的异地寻找什么?/它把什么抛弃在故乡?”一句应如何理解?

??2.“不安分的帆儿却祈求风暴/仿佛风暴里有宁静之邦!”表达了诗人怎样的人生理想?

??3.请结合自己的生活、学习、情感经历谈谈对“你在欢乐中倾注了你的心”这句话的理解。

??4.“你完成了你的生存,/你点亮了你自己的灯;/你所有的都是你自己的,/你对谁也不负债蒙恩;/你仅仅服从了/你内在的力量”几句诗给你怎样的启示,这和上面所说的“欢乐”有怎样的关系?

??注意事项:

??1.尊重学生的解读和品味,不用所谓“标准答案”限制学生。

??2.对个性化、创造性的意见要引起重视。

??3.引导学生结合诵读时的感受和与诗人相关的背景资料的理解进行诗歌品读,防止出现架空分析和胡乱联系的情况。

??(解说:诗歌的内涵或者言外之意本就没有固定、惟一、标准的答案,读诗品诗的过程实质上就是学生融入主体体验和个性见解的过程。设计这样的“自读程序”目的在于:充分调动学生已有的知识经验和情感体验,使他们能最大限度地融入读诗品诗的过程;鼓励学生发表富有个性的见解,通过交流合作达成较为一致的看法;对诗歌内涵和诗人感情的把握是建立在学生充分诵读、充分品味、充分交流基础之上的。总体上看,读诗经验指导读诗感知,激活诵读时的情感投入和品读时的个性理解,最后达到“与诗人心灵对话”的最终目标。)

??【自读点拨】

??一、关于莱蒙托夫

??米哈依尔・尤利耶维奇・莱蒙托夫(1814―1841),俄国诗人。出身贵族,不到3岁,母亲去世,由外祖母抚养成人。莱蒙托夫自幼性格忧郁、孤僻。1828年入莫斯科贵族寄宿中学,开始写诗。1830年考入莫斯科大学,中途转至彼得堡近卫军骑兵士官学校,1834年毕业后在骠骑兵团服役。1835年发表长诗《哈吉・阿勃列克》和剧本《假面舞会》。1837年2月普希金遇难,莱蒙托夫写了《诗人之死》一诗,愤怒指出杀害普希金的凶手就是俄国上流社会。这首带有强烈政治色彩的诗篇震撼了俄国文坛,奠定了诗人作为普希金继承者的地位,然而却遭到沙皇反动当局的仇视,莱蒙托夫因此被流放高加索。同年发表《波罗金诺》,歌颂人民在卫国战争中的爱国主义热情和英雄气概。经外祖母多方奔走,莱蒙托夫于1838年4月从流放地返回彼得堡原部队。不久,发表民歌体长诗《商人卡拉什尼科夫之歌》,赞扬不畏强暴的精神。1839年发表歌颂叛逆精神的长诗《童僧》。1840年长篇小说《当代英雄》问世,作品成功地塑造了继奥涅金之后又一个“多余人”形象――毕巧林。1841年2月回彼得堡休假,完成著名长诗《恶魔》。莱蒙托夫本想趁休假之便设法离开军队,全力投入文学创作,但所得到的是限令48小时内离开首都。回高加索后,一些仇恨诗人的彼得堡贵族唆使青年军官马尔蒂诺夫与莱蒙托夫决斗,结果诗人饮弹身亡,年仅27岁。莱蒙托夫的艺术天才没有得以充分发挥,正如高尔基所说:“莱蒙托夫是一曲未唱完的歌。”尽管如此,他仍然给我们留下了许多珍贵的诗篇。

??二、关于泰戈尔

??泰戈尔,印度著名诗人、作家、艺术家和社会活动家。生于加尔各答市一个富有哲学和文学艺术修养的家庭,13岁能创作长诗和颂歌体诗集。1878年赴英国留学,1880年回国专门从事文学活动。1884年至19担任梵社秘书,代创办国际大学。1941年.写作控诉英国殖民统治和相信祖国必将获得独立解放的`著名遗言《文明的危机》。泰戈尔是具有巨大世界影响的作家。他共写了五十多部诗集,被称为“诗圣”。写了12部中长篇小说,一百多篇短篇小说,二十多部剧本及大量文学、哲学、政治论著,并创作了一千五百多幅画,谱写了难以计数的众多歌曲。文、史、哲、艺、政、经范畴几乎无所不包,无所不精。他的作品反映了印度人民在帝国主义和封建制度压迫下要求改变自己命运的强烈愿望,描写了他们不屈不挠的反抗斗争,充满了鲜明的爱国主义和民主主义精神。同时又富有民族风格和民族特色,具有很高的艺术价值,深受人民群众喜爱。19获诺贝尔文学奖。重要诗作有诗集《故事诗集》(1900)、《吉檀迦利》(1910)、《新月集》(1913)、《飞鸟集》(1916)、《边缘集》(1938)、《生辰集》(1941);重要小说有短篇《还债》(1891)、《弃绝》(1893)、《素芭》(1893)、《人是活着,还是死了?》(1892)、《摩诃摩耶》(1892)、《太阳与乌云》(1894),中篇《四个人》(1916),长篇《沉船》(1906)、《戈拉》(1910)、《家庭与世界》(1916)、《两姐妹》(1932);重要剧作有《顽固堡垒》(1911)、《摩克多塔拉》(1925)、《人红夹竹桃》(1926);重要散文有《死亡的贸易》(1881)、《中国的谈话》(1924)、《俄罗斯书简》(1931)等。

??三、如何理解“帆”

??莱蒙托夫的《帆》并非只是单纯地描写景致,诗人赋予“帆”的内涵无疑是丰富的。一种理解认为,此诗表达了诗人向往、追求自由的思想,“帆”寄托着诗人的情感,是诗人追求自由的自我写照。另一种理解认为,“孤帆”、“寻找”、“不安分”、“祈求风暴”,表现了诗人积极的战斗姿态,表达的是作者虽内心孤独却渴望斗争的激情。因此,对“帆”的理解是多元的,其含义是丰富的。

??四、如何理解“萤火虫”

??绝不能简单地赋予“萤火虫”一个崇高的精神,从诗中可以看到,萤火虫首先是“欢乐”,其次是“自己”的,它“冲破了黑暗的束缚”,微小,但并不渺小,“因为宇宙间一切光芒,都是你的亲人”。是否可以这样理解:即使微小如萤火虫,也有属于自己的人生欢乐和人生意义;即使微弱如萤火,也有与太阳、月亮一样的光芒,也有自身的价值。

??五、关于诗歌的“言外之意”

??诗歌往往“言在此而意在彼”,因此读诗时更应注重引领学生一起透过文字表面,探寻隐藏在跳跃、变化的诗句下面的“诗人的心”。从两首诗看,二者的共同点即:赋予平常事物丰富的涵义,通过“帆”、“萤火虫”等的意境,表达诗人对自由的渴望,对生命的尊重。这需要学生通过反复诵读去感受、领悟。

??(解说:了解作者,目的在于帮助我们解读诗歌,把握诗人的思想感情,但是教学中不能因此就一定要将之作为知识去灌输、传授,点拨时可考虑在学生交流时适当补充。而对“帆”、“萤火虫”的理解在点拨时就更应考虑到学生的实际,既然我们认可了对诗歌的多种理解,那就不能用惟一固定的“标准答案”去限制学生个性化的多元理解。尤其是学生融入自我情感体验、生活经验的见解,本身就是丰富的课程资源,必须给予尊重和重视,点拨时应鼓励学生多读多说。)

??【自读思考】

??阅读下列两首中国诗歌,完成后面的练习。

??天空

于坚

??天空永远流着

??从这个世纪到那个世纪

??从这个国家到那个国家

??在鹰和闪电的上面

??在神的上面

??天空日夜流着

??没有岸

??没有帆

??也没有波浪

??星星和萤火虫

晓雪

??远天的星星

??有时只像萤火虫那样

??但它毕竟仍然是星星

??近处的萤火虫

??有时会像星星那样

篇3:于《外国诗》教学设计

关键词:《文心雕龙》,“六观”说,潘岳,悼亡诗

刘勰《文心雕龙》的《知音》篇是我国古代文论中关于文学鉴赏理论的典范之作, 其中所提出的“六观”说则又是欣赏和批评文学作品的具体、系统的方法。所谓“六观”, 即是从位体、置辞、通变、奇正、事义、宫商这六个方面来观照作品, 以觇优劣。位体, 就是作品的体裁、风格、主题、形式、结构等;置辞, 是指作品文辞的安排及修辞手法;通变, 即“资于故实”又能“酌于新声” (《文心雕龙·通变》) , 在借鉴前人作品的基础之上又能另运匠心;奇正, 是说作品在形式上不落窠臼, 内容上纯正典雅, 做到“执正以驭奇” (《文心雕龙·定势》) 、“酌奇而不失其贞” (《文心雕龙·辩骚》) ;事义, 则是“据事援古”以丰富充实作品的内容与感情;宫商, 为作品的音律, 包括押韵、平仄、节奏等。

下面笔者将用刘勰的“六观”说来粗略地分析一下潘岳的《悼亡诗·荏苒冬春谢》。

一、观位体

从主题和体裁上来看, 这是一首表达对亡妻悼念之情的诗。从风格上来看, 它不同于后世元稹的《遣悲怀》、苏轼的《江城子》、贺铸的《鹧鸪天》等经典悼亡之作的直接感发, 而是深隐层进式的。读者对于后一类诗, 能够很直观地感受到作者那股沉痛的深情, 而对于前者, 则必须运用思力去“逆”作者之“志”, 反复揣摩、体味。开篇的“荏苒冬春谢”表面上是在说物候的轮转, 冬春交替已一年, 实则暗含诗人对妻子的思念已有整整一年。“寒暑忽流易”中既包含着自然界气温冷热的变化, 又暗指自己的生活因妻子的亡逝而发生巨变。下面的“之子归穷泉, 重壤永幽隔”正是上两句话的注解。“私怀谁克从, 淹留亦何益”言自己丧期已满, 纵然内心再怎么不舍得离开妻子去复职, 又有谁能够顺从我的心愿, 允许我一直为妻子守墓呢?退一步讲, 即使我留下来又有何益呢?往昔那个同我琴瑟和鸣的妻子再也回不到我的身边了。于是, 决定“僶俛恭朝命, 回心反初役”。诗于此处, 笔调似乎有些许明朗, 诗人似乎已丧妻的阴影中走了出来, 开始新的生活。可是, 多少年的夫妻情岂能说放就放?行迈靡靡, 中心摇摇, 终究是不忍不舍, 驻足回望茅庐, 那股诚挚的眷念之情再次涌上心头, 转身, 返回所居, 只见内室之中“帏屏无仿佛, 翰墨有余迹。流芳未及歇, 遗挂犹在壁”, 边看边触摸着妻子的遗物, 恍惚怅惘之间, 觉得妻子还在这里, 于是“遑忡惊惕”地去四处寻找, 然而结果却是“冷冷清清”。诗人刚缓缓的情绪至此又急剧坠落, 陷入了“凄凄惨惨戚戚”的无尽晦暗之中。而下文从“如彼翰林鸟”到“沉忧日盈积”则是在层层渲染这种无尽的悲哀与伤痛。末句的“庶几有时衰, 庄缶犹可击”表面上是说将来有一天我的悲哀会减少, 也能像庄子一样鼓盆而歌、超脱放达, 实则不过是诗人自我宽慰之词, 真正到达那一天又是何年何日呢?以上是对这首诗进行的一个总体性的分析, 可见诗人为了表达对亡妻缠绵悱恻的悼念之情, 在形式的表现和结构的安排上可谓惨淡经营之至, 其风格自然也就不同于那些直接感发的悼亡诗, 而是显得深婉隐曲, 正如陈祚明在《采菽堂古诗选》中评价的“宛转侧折, 旁写曲诉”。

二、观置辞

在上一节中, 笔者着重从整体上分析了这首诗在形式和结构上的精心安排, 本节则从具体的文辞安排以及修辞手法的使用上来进一步对其进行分析。首先, 在文辞方面, 诗人十分注重在词的表象下注入深层的内蕴, 即“文外曲致” (《文心雕龙·神思》) 。“荏苒”一词, 意为时间慢慢流逝, 似乎只是在言时间, 但联系诗人丧妻的处境, 仔细揣摩, 便能体味到该词背后的深意:原本从春到冬, 忽忽一年, 总是慨叹时不我与, 现如今妻子撒手西去, 我守着她的墓终日沉浸在无法排遣的痛苦之中, 常感时光难捱, 度日如年。可见, “荏苒”一词饱含了诗人对亡妻多少的深情在里面。再如“承檐滴”一词, 看起来只是在写露水沿着屋檐滴落下来的自然景象, 但如果了解古典诗歌中关于“滴露”“滴雨”等意象的含义, 就能感受到作者的心境了。温庭筠的《更漏子》中有“梧桐树, 三更雨, 不道离情正苦。一叶叶, 一声声, 空阶滴到明”, 《红楼梦》里的林黛玉对李义山唯一喜爱的一句诗是“留得残荷听雨声”, 纳兰容若在亡妇忌日所做的《金缕曲》中有一句“此恨何时已, 滴空阶寒更雨歇, 葬花天气”……只有内心孤独落寞的人才能注意到极为细小的雨滴或是露滴声, 而这种滴水声又反过来助长了内心的孤独和苦楚, 虽是滴在叶子上, 实则是滴在心头上。“承檐滴”背后的孤寂愁苦自然不必言说。其次, 在修辞手法上, 诗人兼用了对偶和比喻两种手法。“望庐思其人, 入室想所历。帏屏无仿佛, 翰墨有余迹”“春风缘隙来, 晨霤承檐滴”这几句都对仗工整, 极具形式之美。“如彼翰林鸟, 双栖一朝只;如彼游川鱼, 比目中路析”则是借由双宿双飞到孑然一只的翰林鸟和由合而同游到中路分开的比目鱼来比喻由相濡以沫到中道仳离的自己与妻子二人, 贴切生动, 感人尤深。魏晋南北朝, 是一个文学自觉的时代。自建安起, 文人开始注重文辞的雕琢, 发展到太康时期愈演愈烈, 达到了“炳若缛绣, 凄若繁弦”1的程度, 更有甚者, 重文不重质, 有“为文而造情” (《文心雕龙·情采》) 之嫌。刘勰是提倡词采华美的, 但认为“辩丽”应本于“情性”之真, 他在《情采》篇中提出立文之本是“情者文之经, 辞者理之纬;经正而后纬成, 理定而后辞畅”。潘岳作为太康诗风的代表诗人, 自然在文辞方面摆脱不了极貌写物、穷力追新的时代流弊。但是, 就这首诗来看, 尽管辞藻华美、笔端繁冗, 但感情还是情真意切的, 沈德潜就在《古诗源》中评价该诗是“其情自深”, 陈祚明更是以“未有情深而语不佳者”对其文辞与情理都做了高度的评价。因此, 此诗可以说是情文斐然。

三、观通变

我国古代悼亡诗的滥觞是《诗经·绿衣》, 诗人反复吟咏一件妻子缝制的衣裳并借此来表达自己睹物生情、触目伤怀之感。潘岳在他的这首悼亡诗中很好地继承了这一手法, “望庐思其人, 入室想所历”以下八句诗人通过和妻子生活过的茅庐, 房间里的帷幕、屏风, 妻子留下的笔墨、香料、衣物、来写其抚悲遗物之情, 与《绿衣》的精神、手法同一, 但比之《绿衣》, 本诗更长于铺叙, 运用的意象更为丰富, 而由此所表达的情感也更为浓烈、感人。可以说, 潘岳的这首悼亡诗既做到了“资于故实”, 又做到了“酌于新声”, 能“通”亦能“变”。

四、观奇正

在前面三节中, 通过对本诗的风格、手法、用词等方面的分析, 可以很明显地看出潘岳在“奇”的方面驾驭得可谓得心应手。而在内容方面, 诗人更是以一片真情抒写了对亡妻的伤悼与怀念, 表达的是五伦中的夫妇之情, 思想纯正、感人至深。至于岳在政治上的无特操, 盖其时士人之一普遍现象, 无碍于在儿女之情上的浓烈真挚。2所以, 这首诗真正做到了《辩骚》篇中所说的“酌奇而不失其真, 玩华而不坠其实”。

五、观事义

潘岳能围绕悼亡这个题材贴切地“据事援古”以发主观之情志。“帏屏无仿佛”一句引用了汉武帝请方士为李夫人招魂的典故, 一则现实房间中的帷屏与典故中李夫人的身影投在帷屏之上正好能起到一种生发联想的关系, 二则又以武帝尚且能见到李夫人的身影来反衬自己连妻子的身影都见不到的境况, 更显己身之悲。末句的“庶几有时尽, 庄缶犹可击”则又化用了庄子鼓盆而歌的事典, 表明自己会让时间来慢慢抚平伤口, 最终能像庄子那般大彻大悟。但细细体味, 会发现这句话其实是在达观的外表下有意无意地延长了内心的伤痛, 因为从现在到最终放下的这段遥不可知的时间里, 诗人还要经受漫长的痛苦。诗人引用的这两个典故不仅贴切合理, 还使内容的表现和情感的表达更为深入动人。

六、观宫商

诗歌发展到太康时期, 还属于古体诗的范畴, 比之格律诗, 没有平仄、对偶、押韵等方面严格的要求和限制。这首诗除了“重壤永幽隔”之外, 都是隔句押韵, 尽管没有全部都押平声韵, 但是已经具备音韵的意识了。在平仄方面, 虽然“望庐思其人, 入室想所历。”第一句除望字外, 连用四个平声字, 第二句都是仄声字。正是“沉则响发而断, 飞则声飏不还”, 并非无往而不壹, 3但总体上还是平仄相间、声韵和谐的。在音节上舒徐宽缓, 配合了整首诗如怨如慕、如泣如诉的感情基调。

总之, 这首诗曲诉衷情、词采华美、音韵和谐、情文相生, 表现出对亡妻深切绵长的无尽哀思, 不失为一篇悼亡佳作。

注释

11.郭绍虞.《中国历代文论选·一卷本》.上海:上海古籍出版社, 2001:69.

22 .罗宗强.《魏晋南北朝文学思想史》.北京:中华书局, 1996:94.

篇4:《外国诗辞典》序

我们认为,作为一部专业性辞典《外国诗辞典》,它和一般文学辞典的不同之处应该是:尽可能全面、系统地介绍中国以外的世界诗歌文化过去和现在不断积累起来的、本领域知识中读者最需要掌握的重要和精粹部分,以详尽的但经过严格选择的词条,通过尽可能简明扼要的释文,将人类诗歌文化广泛的、丰富多彩的现象,经过浓缩提供给读者,为读者在工作和学习中遇到的各种问题提供尽可能准确的答案或可靠的线索。我们的愿望是使它成为能够最大限度地满足读者的需要,成为具有一定价值的咨询工具书,不但适用于诗歌创作者、文学和诗歌研究者,也适用于文学和诗歌爱好者。

我们认为,我们的设想应该首先体现在这部辞典内容的广泛性、它的收录范围上。它应该包括诗人、名著名篇、重要事件、重要出版物,诗歌团体、流派、诗歌奖等,尽力做到不遗漏、不重复。从地域上说,它的覆盖面应该遍及中国以外所有地区。我们唯一的取舍标准是:凡属有价值、有意义的诗歌文化现象都应该收录。不论大国、小国,不论其诗歌文化积累情况有多大不同,它们都曾经和正在以各自的独特成就丰富了人类精神宝库,因而都应该受到重视,不应该以这个国家的情况要求另一个国家。从语种上说,不应该只注意英、法、西等大语种,而忽视其它语种。我们还注意到对世界各地华文诗歌的介绍。我们认为,各国华籍、华裔诗人用华文创作的华语文学应该和诸如英国以外的英语文学、法国以外的法语文学、西班牙以外的西语文学那样受到同等重视,虽然目前在某些国家和地区它还处于开创阶段。随着中国的现代化、中国国力的增强和中国文化的飞速发达,世界华文文学地位的日益提高是完全可以预期的。我们还认为,不能以世界性大诗人为标准要求所有的诗人,凡是在各国家和地区得到承认、有一定影响和成就的诗人都应该收录,事实上我们需要了解的往往不只是人所共知的大诗人。人类某一历史时期诗歌文化全貌也不可能由某一位诗人来代表,虽然他的成就显示了诗歌史上某一时期的高峰。我们的认识基点是:世界诗歌所体现的首先是全人类对诗的本性和素质的共同认识,共同通过对现实生活中的诗的把握并通过诗的艺术创造实现的、对现实认识的深化和人自身品格的提高,达到推进现实发展的共同愿望。其次是由于各自不同的现实社会和精神生活发展历程形成的、不同的现实和爱美经验形成的不同的把握现实生活中的诗,并加以艺术创造的特长。世界性是实质性的,地域性是派生性的,因此,以某个地域为中心或以某个语种文化为中心都是不可取的,非科学的。

这部辞典的辞条以诗人为主,我们认为这是必要的。离开诗歌文化的直接创造者,就很难具体、深入了解丰富多彩的诗歌文化现象。其他辞条也同样与诗人密切关连,名著名篇是诗人写出来的,诗歌史上旳大小事项都与诗人有关。同时,我们也注意到不把这部辞典编撰成单调的诗人人名录,我们希望它能成为或接近于成为一部“横向”的诗歌史,世界诗歌文化发展进程中的丰富成果和经验在这里应该从众多角度得到反映。在辞条设置上,我们遵循的主要是这些原则。

在详尽程度上,我们既重视古代诗歌,也重视现当代诗歌。古代诗歌有过光辉的成就,上世纪后半叶以来的现代诗歌的发展更加引起我们的注意。在时限上我们尽可能延伸到当代,当今人类文明发展的速度是这样快,诗歌领域的新思潮、新流派不断出现,一部鲜为人知的作品很可能突然震动世界,一个默默无闻的诗人很可能一下子誉滿全球。我们的愿望是尽可能迅速地反映新的现实和现实提出的新的问题,不致于让人觉得这是五年、十年前出版的过时的出版物。我们对东方(阿拉伯世界、印度、南亚次大陆、日本、朝鲜、东南亚各国)给予更多的注意,我们在文化上和他们有着不同程度的亲缘关系,而我们对他们却往往了解不够。我们对拉丁美洲、非洲、大洋洲也同样给予较多的注意,上世纪以来他们的崛起给予我们的启示和鼓舞是十分可珍贵的,我们不应该对他们依旧生疏。

我们也希望这部辞典能够达到比较符合要求的学术水平。它不应该让人觉得虽然也还算提供了一些资料,但似乎仍然不是必不可少的工作和学习伴侶。这里首先牵涉到的当然是我们的学力、工作态度和方法、工作条件问题。学力不可强求,工作态度和方法却应该从严要求,工作条件应该努力去创造。一部辞典的学术水平主要指内容的科学性,作为专业性诗歌辞典,应该对诗歌文化現象所显示的历史内容和文化素质作出客观的反映,而不应该仅仅冷漠地、流水账式地抄录人物履历表、年代记、图书目录;避免匆忙地以赶浪头的方式对两种以上不同观点产生以及对人和事的不同评价作所谓的“表态”;对争论中的、未有定论、定评的人和事和与其相关联的正、反面问题要尽可能公正地、冷静地作无偏见的介绍,在引用权威性评论的同时,也应相信读者能够作出自己的判断。我们的主要任务是提供可靠和有用的资料和信息,我们不可能像写诗歌史、诗歌评论那样地写词条释文。

我们认为,重视科学性和重视可读性并不矛盾。在要求表达的明白准确,避免含糊不清、模棱两可的同时,应该注意避免行文的枯燥干涩。辞典的词条释文有它自己的文体,发表议论和进行想象式的描写都是不可取的。我们注意到了避免用大同小异的陈辞滥调作过分的赞许,也避免用苛刻的语言作过分的挑剔。

好的愿望的实现必须经过努力,努力的效果决定于我们的能力。我们知道,我们编纂的这部辞典不可能没有缺点和错误,使我们安心的是我们曾经作出了真诚的努力,因此它可能多少接近我们的愿望,我们希望它能在大家的帮助下逐渐达到完善。

1992年3月

这是燕郊为安徽文艺出版社《诗歌大辞典》(罗洛主编,他主编《外国卷》部份)中《外国卷》所作的序言。从1988年底开始组稿,集四十多位专家,撰写辞条约两百万字,于1992年交齐稿。1994年该社作最后校对,并称已列入省“八五”出版计划,但迄未出版。

在陈稿中发现他的“序”,为他当时的一片苦心和期望,也为凝聚了众多专家的辛勤劳动而遭遇如此,深感遗憾!年前,我曾经多次和该社领导、编辑联系,据对方称:事隔多年,原件已难追寻,无法退稿,云云。

篇5:外国诗教学反思

②诗歌教学还需注重情感的体会;新课标下的语文教学也讲究“调动学生的体验”。本堂课上,这爱国情感是学生自己积极参与积极体验出来的,因而才有了先前的嘻嘻哈哈和后来的情不自禁地抢说有关爱国的名人名言与名篇,情不自禁地哼唱爱国歌,情不自禁地议爱国谈启示。

③“新课标”下的语文教学强调方法的指导,因而我引导了第一首诗的学习,而第二首则采用了探究合作式自主学习。

④教师恰到好处的点评充分的肯定,才有了学生智慧之光的闪耀。作为老师,看学生们在自主学习中的发现与探究,你不能不为学生的能力叫好称绝。

篇6:小学课堂《外国诗》教学设计

【课文分析】

《蝈蝈与蛐蛐》和《夜》是两首优美的田园诗。它们都表达了诗人对大自然的热爱,而又各有其特点。《蝈蝈与蚰蚰》一诗仅仅勾勒了夏、冬两幅小景;仅仅描写了蝈蝈、蛐蛐这两种昆虫的鸣唱。但它所揭示的却是大自然一年四季“歌声”不断的规律,歌颂了大自然周而复始、生命不息的永恒美,生动地表现“‘大地的诗歌从来不会死亡’的主题。《夜》犹如一首小夜曲,它在静谧、美丽的夜景中,蕴含着诗人的情感,传达出诗人对大自然的热爱和他安适、宁静的心境。

【教学过程】

第一课时

蝈蝈和蛐蛐

〖教学重点

引导学生捕捉住蝈蝈和蛐蛐这两个富有生机的意象,品味由“蝈蝈的乐音”和“蚰蛐的歌儿”交织成的“大地的诗歌”。

〖教学难点

理解诗仅仅勾勒了夏、冬两幅小景,描写了两只草虫的呜叫,为什么说是一首大自然的颂歌。

〖教学设想

1、简略介绍作者和时代背景,帮助学生了解济慈诗歌的特点。

2、这首诗诗中有画,立体感甚强,诵读时要很好体会。

〖教学设计

一、导入

地球是我们的家园,当我们将身心投入大自然的怀抱,她将以博大的胸怀,赋予我们灵感和力量。英国诗人济慈的《蝈蝈与蛐蛐》,俄罗斯诗人叶赛宁的《夜》,就是他们用身心和自然溶铸而成的美的赞歌……

二、简略介绍作者和时代背景

学生交流课前搜集的信息。

三、整体感知

在反复朗诵中体味蝈蝈和蛐蛐这两个意象的内涵。

这是一首大自然的颂歌,他通过对盛夏“蝈蝈的乐音”和冬日“蛐蛐的歌儿”的描写,赞美“大地的诗歌从来不会死亡”。

四、生成研究

学生生成问题预计(参见《读写导航》):

1、《蝈蝈与蛐蛐》一诗从结构上看可分成哪两个部分,从哪两句诗可以看出来?两部分的内容是如何巧妙联系起来的?

2、理解诗中虫鸣的内在意义。

3、《蝈蝈与蛐蛐》仅仅勾勒了夏冬两幅小景,描写了蝈蝈、蛐蛐两种昆虫的鸣唱,为什么说“大地的诗歌从来不会死亡”?

4、《蝈蝈与蛐蛐》这首诗具有优美的.意境,给读者以美的享受,请结合诗句举一例,用你自己的话谈谈诗美在哪里?

五、深情朗颂

六、拓展创新

1、古今中外有很多描写自然讴歌自然的诗作,课处再阅读几首在班里交流。

2、模仿课文,仿写几句诗句,抒发自已对地球或自然的独特感受。

第二课时

〖课文简介

《夜》犹如一首小夜曲,它在静谧、美丽的夜景中,蕴含着诗人的情感,传达出诗人对大自然的热爱和他安适、宁静的心境。

〖教学设想

这首诗意境非常美,对学生而言较难理解,教学中应当注意激发学生的感情,重视朗读体会体会诗歌的美,并能结合自己的理解,去试验着写一首小诗。如《月光下的校园》、《静静的公园》等。

〖教学设计

一、导入

二、交流课前搜集的文学常识信息

叶塞宁,俄罗斯诗人,他的诗感情真挚,格调清新,并擅长描绘大自然景色。

三、整体感知

1、听配乐诗朗读,营造诗歌氛围,先感受后读诗。

2、赏析,归纳这首诗的内容,并体会诗歌所描写的意境美。

第一节:写夜的静谧。

第二节:写溪水的歌唱。

第三节:写月光下大自然的美丽。

第四节:再次写到美丽的月色。

四、生成探究

结合课后练习二训练:

1、用自己的话,描绘所写的夜景。

2、这首诗传出诗人怎样的心境?

五、深情朗诵,深入体会诗中意境

六、拓展创新

对比阅读沈尹默的《月夜》(参见《读写导航》):

月 夜

沈尹默

霜风呼呼的吹着,

月光明明地照着。

我和一株顶高的树并排立着,

却没有靠着。

七、作业

篇7:外国诗三首-教学教案

设计思想 采用比较教学的方法教学本课

教学重点 理解诗人的情感,理解诗歌的主题,理清诗歌的抒情思路 教学难点 理解诗人的情感,理解诗歌的主题 教学手段 讨论 教学过程

一、明确要求:

1.教师可把学生分为5-7人为一组的若干小组,协调分工:朗诵讨论,记录(有专人)

2.每个同学要有自己的体会,并能表达出来(1-2分钟)

3.从主题、内容、写法、情感等角度进行比较

4.教师巡查、指导,注意倾听学生们发言,给予适当启发诱导,充分肯定

5.讨论情况记入平时成绩

二、明确讨论题目

舒婷的《致大海》是诗人把大海作为一面镜子来表现自己对社会人生的理解。

两首诗在题材上有相同之处,都是诗人借相同的意象(大海)来表情达意的作品。这就成为了比较教学的基础。让学生充分展开讨论,比较两首诗的异同点。

三、学生讨论

四、讨论发言

明确:大海常被世人寄予感情,表达诗人的思想,传达诗人的心意,此课比较阅读普希金和舒婷的作品。

先分析一下二者的结构:

普希金诗

舒婷的诗:

联想—人们对大海的一席感触

回忆—儿时的生活

思考—引入对现实之思考

抒情—积极向上,热情洋溢。

意象及意象的象征意义:

舒所表达的是对生活的感悟,“大海——变幻的生活,生活——汹涌的海洋”。她的大海不是完美的化身,而是变幻的生活。大海有涨有落,有风暴,有平静;它多变,并不完美,但它真实。望着大海起起伏伏,就像在观望生活的戏——有悲有喜,包罗万象。感受着大海的宽广与静寂,就像在感受自己。大海是社会,是生活,是朋友,是自己的心。舒婷自己则像海燕一样,坚强地在生活风浪中自由飞翔,对生活充满了自信,充满了积极向上的精神。

表现手法及修辞:

舒采用借景抒情的表现手法。她的大海是对生活细腻的观察,海边的每一种风景都是生活的真实写照。诗人将自己对生活的诠释融入对大海的描写当中。诗中多处运用了排比,反复。

写作背景及写作目的:

普希金是杰出的俄国民族诗人,19世纪积极浪漫文学代表,是自由战士。他一生向往自由,却被沙皇流放远方,加上拜伦的去世,普希金心情郁闷。他要借大海赞颂自由!

舒婷是朦胧派的代表诗人,她以大海写出对生活的感悟,启发人们要以积极的态度面对生活。

附录:

致 大 海 舒婷

大海的日出

引起多少英雄由衷的赞叹 大海的夕阳

招惹多少诗人温柔的怀想 多少支在峭壁上唱出的歌曲 还由海风日夜 日夜地呢喃

多少行在沙滩上留下的足迹 多少次向天边扬起的风帆 都被海涛秘密 秘密地埋葬

有过咒骂,有过悲伤 有过赞美,有过荣光 大海——变幻的生活 生活——汹涌的海洋 哪儿是儿时挖掘的穴 哪里有初恋并肩的踪影 呵,大海 就算你的波涛 能把记忆涤平还有些贝壳 撒在山坡上 如夏夜的星

也许漩涡眨着危险的眼 也许暴风张开贪婪的口 呵,生活 固然你已断送 无数纯洁的梦 也还有些勇敢的人 如暴风雨中 疾飞的海燕

傍晚的海岸夜一样冷静 冷夜的山岩死一般严峻 从海岸的山岩 多么寂寞我的影

从黄昏到夜阑 多么骄傲我的心 “自由的元素”呵 任你是佯装的咆哮 任你是虚伪的平静 任你掠走过去的一切 一切的过去——

这个世界

有沉沦的痛苦

也有苏醒的欢欣

1973.2 《我愿意是急流》 教学目标

体会诗歌主旨的多样性。重点难点

本诗的画面感和抒情性的结合是教学中的重点。教学过程

裴多菲是19世纪的匈牙利爱国诗人。他当过兵,作过流浪艺人。1849年7月在职和沙皇军队的一次战斗中英勇牺牲,年仅26岁。在他短短的一生中,写下了许多优美的爱情诗。尤其是在1846年爱上森德莱尤丽亚以后,写了不少优美的爱情诗。1847年裴多裴与心爱的人结成伉俪。这首诗的创作可以看出爱情的表达。

《自由》:生命诚可贵,爱情价更高,若为自由故,二者皆可抛。

二、内容大意

全诗共五节,采用的都是“我愿意„„”开头的格式。诗人把自己说成是“激流”“荒林”“废墟”“云朵”“破旗”。把爱人比作小鱼小鸟长春藤火焰夕阳构成五个有层次的充满活力的艺术画面,蕴含了深刻的思想内容。

三、鉴赏要点

1、多样解读

首先将其看作一首爱情诗,它抒发了对爱人深挚的恋情,歌颂了纯洁而高尚的爱情;其次看作一首政治抒情诗,它委婉地表现出19世纪40年代匈牙利人民的解放斗争事业。歌颂了为民族解放事业献身的精神和执着追求理想的精神。诗中的“我”可能指诗人自己,也可能指革命战士们;“爱人”可以是诗人的爱侣,也可以是诗人追求的革命理想。可以根据自己的生活体验感悟。

2、意象的独特性排列:

本诗没有空泛的说教,而是通过一系列鲜活意象的排列,递进,营造了一个情感流动的回旋天地,层层递进,使诗人情感富于变化,呈现出多侧面多层次,产生强烈的艺术感染力。

板书

我愿是我的爱人是

急流(崎岖)小鱼(鱼水之情,是你的生命之源)

荒林(狂风)小鸟(是你的可爱家园)

废墟(荒凉)常春藤(是你的一生依靠)

草屋(打击)火焰(是你的抒情小屋)

云朵(破旗)夕阳(是你的,相依伙伴)

在我的怀抱中接受我的关爱与呵护,我们相依相伴,我愿为你奉献一切。

注意修饰词语的暗色调,可体现:

1、生活的艰难

2、男人的勇敢

3、也可能是革命斗争的艰难 《篱笆那边》 自读导言

1.理解本诗中“草莓”和“上帝”指代的具体内容及诗歌蕴涵的寓意。

2.扩展阅读:赏析芒克的诗《阳光中的向日葵》,理解诗中蕴涵的寓意。

(解说:这是一首蕴涵着深刻寓意的哲理诗,理解诗歌的寓意是学习本诗的重点,也是难点。)

自读程序

一、总体把握,理清思路

讨论:这首诗从表层意象看,写了哪几个层面?

明确:两个。一是小孩想摘草莓而又有所顾忌,另一个是上帝如果也是小孩,也会爬过篱笆去摘草莓。

二、研读全诗,讨论以下问题

1.诗中的草莓指代什么。

明确:草莓指代世间美好的事物。思考这一问题应从草莓的特点入手。草莓色泽鲜艳,圆润可爱,在外形上给人以美感;味道酸甜可口,是人们所喜爱的一种水果。

2.“我”想不想爬过篱笆?为什么?

明确:想。因为那儿“有草莓一棵”,而且“草莓,真甜!”

3.“我”能不能爬过?为什么?

明确:能。因为“如果我愿/我可以爬过”。

4.那么,“我”愿不愿爬过?为什么?

明确:不愿。因为“脏了围裙/上帝一定要骂我!”

5.上帝又指代什么?

明确:上帝号令一切,具有至高无上的权力,他是权威的代表,又是正统思想的化身。思考这一问题应从上帝特殊的身份入手。

6.如何理解“我”“想爬过”、“能爬过”却又因为怕脏了围裙挨上帝的骂而不愿爬过?联系生活实际,谈谈你的感受。

篇8:外国诗两首教学设计

咸丰民中

杨艳

教学目标:

1.能够有感情地朗诵诗歌,要求读准字音,读出停顿。

2.在外国诗学习中,回顾前几课学习的拟人、比喻等修辞手法,再次领会它们让诗产生美感的作用。’

3.能说出诗人选取代表性季节和选取小生命(蝈蝈、蛐蛐)进行创作的意图,理解诗人为什么发出“大地的诗歌从来不会死亡”的感叹。

4.体会大自然的多面及其生生不息的美好。

教学重点:

1有感情地朗读诗歌,体会诗歌中蕴含的感情。

2.以静写动的手法及其前后两幅画面的叠印。3.感慨“大地的诗歌不会死亡”的主旨。

教学难点:以静写动的手法及其前后两幅画面的叠印。

过程与方法 :

1.诵读法

引导学生感悟诗歌,把握诗歌主旨及诗人的情感意蕴。2.感悟法

引导学生感悟理解诗歌的具体内容、语言特点等

教学过程:

一. 导入新课:歌唱自然,赞美自然是诗歌永恒的主题,即使是极为平常的昆虫的叫声,在诗人的笔下也会变得情味浓郁,富有内涵和诗意。今天,我们将在英国浪漫主义诗人济慈的引领下,去倾听生命的歌吟。因为是来自国外的诗歌。可能会比较难理解些,同学们愿意挑战吗? 二. 整体感知:

听读课文,假设自己置身其中,你感受到了什么?听完后用一句话讲讲你的感受。(听读课文,我感受到了……..)三. 解读探究:

1.自由朗读课文,思考:诗中描绘了哪两幅图景?(幻灯片)

教师提示(概括诗歌内容时要看看标题,找找主要意象,画画关键词语)板书:

盛夏:

蝈蝈的乐音

严冬

蛐蛐的歌儿

2.大声朗读课文,看看蝈蝈蛐蛐鸣叫时的心情是怎么样的?作者是以什么样的心情来写这些声音的?并找出依据

(提示:抓住诗中的动词,形容词体会感情)(喜悦 喜爱。)(依据:沉醉 喜悦 乐音 弹)

3.蝈蝈的乐音为什么在夏天那么突出?(抓住夏天骄阳,其他鸟儿的昏晕,理解以静写动

衬托的写作手法。)在写蛐蛐的歌儿时也用了同样的写法,请你找出来。(寂寞的夜晚,昏昏欲睡的人们)衬托蝈蝈蛐蛐的叫声充满了生机,动听悦耳。

4齐读课文,画出点明诗歌主旨的句子。你认为诗歌的构思哪些方面别具匠心?

方法指导:(看看这两句话分别在文中哪些地方?有什么作用?用的什么标点,冒号作用:提示下文,引出下文。

常见构思技巧:抑扬 铺垫 照应 以小见大 虚实结合等。两句话将诗歌分成两部分,动静相称,(生机勃勃的盛夏(动景)宁寂严冬和温馨家庭(静景),)意境优美。(板书)

第14行为什么要写蝈蝈?明明诗歌两个层次很清晰,前面写蝈蝈,后面写蛐蛐,可末行又写蝈蝈,会不会是笔误啊?怎么会绕回去了? 明确:

这是诗人的联想。先写夏天蝈蝈,再写冬天蛐蛐,最后又联想到蛐蛐,诗就不会变成两截了。有了整体感。还使前后呼应。也照应了第一句:“大地的诗歌从来不会死亡”。点明了“此起彼伏”的特点。突出了中心。

答题思路:1指出用了什么构思技巧。2结合诗句具体分析,是如何运用构思技巧的。3简析有怎样的效果,传达了怎样的情感或者主题。

学生小组研讨,教师分析用板书展示诗歌构思上的别具匠心:,分别以“大地的诗歌从来不会死亡”和“大地的诗歌呀,从来没有停息”开头,点明主旨;又分别用盛夏的生机勃勃突出“蛔蝈的乐音”,用宁寂的夜晚温馨的家庭突出“蛐蛐的歌儿”,把全诗分为前后对应的两部分,并再次联想蝈蝈的叫声将夏冬两幅画面叠印起来。

这首诗仅仅勾勒了夏、冬两幅小景,而没有描绘春、秋两季的景色;仅仅描写了蝈蝈、蛐蛐这两种昆虫的鸣唱,而没有去写大地上其他百鸟千虫的歌唱。但它所表现的却是大自然一年四季“歌声”不断的景象,歌颂了大自然周而复始、生命不息的永恒美。着墨不多却富有内涵,给人以广阔的想象空间,角度新颖独到,构思颇具匠心。(出示幻灯片。结构)

5.理解“大地的诗歌从来不会死亡”。

大地的诗歌怎么理解?(诗人把夏天蝈蝈的“乐音”和冬天蛐蛐的“歌儿”称为“大地的诗歌”是什么修辞?)如何理解“从来”?在诗中找到依据。

诗句“大地的诗歌从来不会死亡”,把大自然中生灵的鸣唱比喻为“大地的诗歌”。

夏天,鸟儿不叫了,就出现了蝈蝈的乐音,冬天,夜晚寂寞了,就出现了蛐蛐的歌儿,由此,大地的诗歌是四季不歇的,是“从来不会”死亡的。

而“诗歌”又含有“歌唱”及“美好”之意。因此,诗句的含义是说大自然的鸣唱优美如诗歌,永不停息,赞美了大自然的蓬勃生机。

板书:大地的诗歌从来不会死亡。

6.概括主题:通过对盛夏“蝈蝈的乐音”和冬日“蛐蛐的歌儿”的描写,歌颂了大自然的无限美好和生生不息的永恒美,表达了对大自然的无限热爱和赞美之情。板书:大自然的美好,生生不息,热爱

赞美

小结:大家都积极参与了诗歌的感悟,那么你该有所收获了。将对诗歌的理解再

次还原到诗歌中,找出你最欣赏的诗句,细细品味。同学们可以内容、情感、结构、技巧、字词等方面赏析。请大家再次饱含真情地朗诵全诗。(全班朗读)四.迁移训练

抓住诗中意象的特点,可以体会诗歌的情感,《蝈蝈与蛐蛐》这首诗选取了具有生命活力的蝈蝈和蛐蛐作为代表,表现了大自然四季“歌声”不断的特点,构思巧妙、意境精美。我们也可以深深感受到诗人对大自然的无限热爱和由衷的赞美。

赏析诗歌的方法是相通的,请同学们将刚刚学过的方法,迁移到另一首诗歌上,请大家自学《夜》。1.了解作者

2.反复朗读,想象画面

3.出示问题:1.诗歌抓住了“夜”什么特点?2.夜的美体现在哪些方面?3.诗歌传达了作者怎样的心境? 五.课堂小结:

篇9:《外国诗两首》教学设计1

一、教学目标

(一)体会莱蒙托夫对“祖国”的认识。

(二)学习诗人在流动、变幻中描写景物和民俗,融复杂感情于丰富意象的独特写法。

二、难点、重点分析

(一)莱蒙托夫是如何“真实地、神圣地、理智地理解对祖国的爱”的? 分析:诗人时刻向往着自由的田野,怀念家乡的池塘和森林,希望自己能像小鸟一样飞向那可爱的大自然,投身到人民的怀抱。诗人对祖国的爱是因对俄罗斯大自然的爱,对人民的爱紧紧联结在一起的。这种爱是土生土长的,根深蒂固的,也是令人信服的,诚然,封建农奴制桎梏下的俄罗斯祖国,本身就具有两重性:优美富饶的大自然和淳朴乐观的俄罗斯人民是可爱的,而沙皇专制暴政给祖国带来的贫穷、落后和灾难却是可憎的。这种复杂的情感,是黑暗年月一个正直爱国诗人所常有的。1839年俄国斯拉夫派诗人霍米亚柯夫发表一首《祖国》,认为俄罗斯的伟大在于人民的温顺和对东正教的虔信,沙皇统治集团的御用文人也借爱国主义来炫耀他们的文治武功。在这种情况下,诗人发表了他的重要诗作《祖国》。他把祖国一分为二,他否定了用“鲜血换来的光荣”的祖国,指出热爱祖国山河和劳动人民才是真正的爱国主义,表达了他对祖国悲喜交集的复杂情感。

(二)诗人是如何在流动、变幻中描写景物和民俗的? 分析:《祖国》一诗充分显示了诗人在描摹自然景物上的卓越才能。辽阔的森林草原,奔涌的大河,同幽静的村落小路,闪光的白桦远近相映,声色兼备,把俄罗斯山河的雄壮之美和秀丽之美交织在一起,再轻轻抹上一层薄雾轻烟,构成一幅绚丽变幻而朦胧流动的画面,充满浓郁的诗意。诗的后半部分,诗人把视觉、听觉、嗅觉全都调动起来,为读者描绘了一幅洋溢着俄罗斯生活气息的绝妙的民俗图。在这首短诗里,我们不但能看到草原、村落、家舍、灯火,听到林涛的呼啸、激浪的澎湃和农人的欢歌笑语,还仿佛能闻到谷茬焚烧后青烟的气味和农家醇酒的醉人芳香。

三、教学过程设计

(一)诵读诗作。

1.这首诗为4、5、6混合自由音步。译文长行每行基本上六顿,14个字;中行每行五顿,12个字;短行每行四顿,10个字。双行有韵。

2.在诵读基础上,把握作者对祖国悲喜交集的情感。

这首诗是莱蒙托夫整个创作生涯中对祖国主题逐步深化的总结。在对祖国主题的发掘上,他继承并发展了普希金等诗人的传统。他用情感与理智之争细腻而真实地抒发了自己对祖国的复杂感情,描绘了栩栩如生的俄罗斯形象,对俄罗斯的大自然和农村的典型景物作了精彩描写,明显体现了他创作后期风格的一些特点,对祖国悲喜交集的情感取代了早期愤世嫉俗的无穷忧伤。

(二)整体感知。

1.了解作者及写作背景。

莱蒙托夫,19世纪俄罗斯伟大诗人,被公认为普希金当之无愧的继承者。他很早就表现出艺术才华,为人正直、善良,虽为贵族出身,在思想上却同革命的十二月党人站在一起,对黑暗的农奴制社会发出愤怒的抗议。正因为如此,生前尝尽颠簸流放的辛苦,最终死于沙皇党羽阴谋策划的决斗中。

爱国主义是人类最崇高的感情之一,是千百年来巩固起来的对自己的祖国的一种最深厚的感情。不同立场的人对爱国主义有不同的理解。斯拉夫派诗人霍米亚科夫曾于1839年发表过一篇题为《祖国》的诗,他认为俄罗斯的伟大在于俄罗斯人民的温顺和对东正教的虔信,沙皇统治集团的御用文人也借爱国主义来炫耀他们的文治武功,莱蒙托夫针锋相对地提出了自己对祖国的“奇异的爱”,把祖国美好的大地和勤劳的人民视为祖国概念的真正内涵,表现出他想了解和接近人民并休戚与共的强烈愿望。

2.了解内容大意。全诗分为两部分。第一部分是说理。诗人以坚定雄辩的言辞驳斥了统治阶级所夸耀的那种虚假的、表面的爱国主义。“鲜血换来的光荣”,指的是沙皇帝国抵御外族侵略或向外扩张的战绩,也可指沙皇政府在镇压国内外人民的反抗方面犯下的累累罪行;“虔信”指的是百姓对沙皇的温顺和崇拜,也可指地主阶级对农奴制度坚固长存的信念;“远古的珍贵传说”指的是沙皇统治的精神支柱之下的东正教的传说。这些都使莱蒙托夫漠然置之,无动于衷。

第二部分是写景。诗人没有用豪言壮语去盛赞祖国的光荣历史、英雄业绩,也没有去歌颂名山大川、无尽宝藏,却描绘了俄罗斯最普通的森林、草原、河流、小路、荒村、野火。这一节的前半部分,景色有些凄清冷落。那苍茫的夜色,那广漠的草原,那风中摇曳的森林,那荒村抖颤的灯火,仿佛都笼上一层阴郁惆怅的色彩,蕴含着一种淡淡的哀愁。这在俄罗斯的文学中是一种普遍现象。这一节诗的后半部分,情调骤变,豁然开朗起来。那丰收的谷物,那农家茅屋温暖的灯火,还有淳朴农民无拘无束的笑,都给诗人带来无限喜悦和慰藉。尤其是节日夜晚,和农民的欢快畅饮,纵情狂舞,更使诗人青春焕发。

教师板书:略

(三)课后练习。1.完成练习一。

2.比较赏析《祖国》和《祖国啊,我亲爱的祖国》,把得到的启发写成300~400字的短论。

上一篇:申报计划书参考下一篇:国家执业医师资格考试历年考点纵览:药理学第十七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