德国社会保障论文

2024-06-22

德国社会保障论文(精选8篇)

篇1:德国社会保障论文

一、德国社保制度的沿革

现代的德国社会保险法是以俾斯麦时期的社会立法为基础逐渐形成的。德国是现代社会保险体制的诞生地。

19世纪中后期,随着现代机器大工业的兴起和产业工人的剧增,德社会结构急剧转型,使广泛的社会保障需求成为日益严重的社会问题。针对这一问题,皇帝威廉一世听从俾斯麦的建议于1881年发布“皇帝诏书”,考虑建立“社会保险制度”。“皇帝诏书”确定了社会保险的发展方向,铁血宰相俾斯麦出于降低社会紧张程度、维护统治的需要,着手建立广泛、统一和强制性的社保体制,通过颁布三部适用工人和部分职员的义务保险法,先后创建了法定疾病保险、法定事故保险和伤残、养老保险。这是当时堪称世界典范的社会保险制度,也是世界上最早的旨在为劳动者提供保障的法律文件。

二、德国养老保险的体系

1.德国养老保险体系

法定养老保险、企业补充养老保险、自愿保险、特定群体的养老保险

2.涵盖范围

法定:所有的工人和职员都参加法定养老保险,目前,法定养老保险覆盖了从业人员的90%,是德国养老保险制度的主干。

自愿:自愿保险的对象主要是医生、牙医、药剂师、律师、艺术工作者等。

特定群体:公务员和法官不参加法定养老保险,有独立的养老保险制度,公务员适用《联邦公务员社会保险法》。自谋职业的农业人员有独立的“农民养老保险”。

法定养老保险采用现收现付模式,即由当前的工作者缴纳养老保险金以支付已经退休人员的养老金。

企业补充养老保险是企业自愿为员工提供的一种福利待遇,是法定养老保险的补充,也是养老保险体系的第二支柱。企业补充养老保险是企业行为,由私人公司经营,政府只对其进行宏观调控。为了防止因雇主破产而无力支付养老金债务的风险,德国设立了雇主组织的养老保险基金会作为担保机构,如果企业破产,无法支付本企业补充养老金,则由该基金会支付。

个人自愿养老保险是由商业机构提供的,作为一种补充保险形式由个人自愿参加、自愿选择经办机构,它是养老保险体系的第三支柱。主要为那些想在退休后得到更多养老金收入的人提供额外的经济保障。

3.资金来源及筹集

法定养老保险为强制性保险,所有的投保人都有义务依法按时缴纳养老保险费。

两个渠道:

主要渠道——雇主和雇员缴纳的养老保险费

次要渠道——国家财政补贴,占养老保险费的五分之一

4.给付条件

被保险人必须达到规定的退休年龄和达到缴纳保险费的期限,才有领取养老金的资格。德国规定享受养老金的条件为年满63岁,投保35年或年满65岁、投保。

如投保者死亡,其家属可得到一定百分比的养老金。通常年满65岁者即可领取养老金。在某些前提条件下,年满60岁或63岁即可领取养老金。养老金数额原则上与投保人的劳动工资、交纳时间长短相挂钩。

三、现状及改革

1.现状

近年来,国内外经济和社会条件的急剧变化使德国养老保险面临严峻的困难和挑战,法定养老保险金支付总额的持续上升和缴付总额的不断下降,导致现行养老保险模式已不堪重负。一方面,人口出生率持续低迷,人口老龄化趋势日渐严重。另一方面,高福利导致的高失业率和劳动力市场的变化使得法定养老保险的资金来源不断减少。

2.改革

(1)提高退休年龄:退休年龄由65岁提高到67岁,退休年龄由实际平均60岁提高到63岁,以保证2030年退休金交纳不超过工资的22%。这一措施在欧洲具有普遍性。

(2)适当提高养老保险费率,降低过高的养老金水平。

(3)减少养老金提取比例,提高养老金缴纳比例。

(4)扩大私人养老保险

(5)政府将在养老保险中继续发挥重要作用,但财政负担要相对稳定。

3.养老形式

专业护理老人院:在德国,进入“专业护理老人院”是老人们最普遍的一种选择。这些养老院拥有世界一流的硬件设备和人员管理方式。

老年之家:互助养老。一些害怕孤独又不愿意去养老院的老人们自发组建自己的小天地,在“老年之家”中,成员共同分担家务,互相帮助,一起参加社会活动,让老人们远离了孤独,也体会到了家的温馨。

四、德国养老保险制度给我国的启示

四、德国养老保险制度给我国的启示

我国的养老保险制度现在采用的是社会统筹与个人账户相结合的养老保险制度,属于资本积累的模式,还处于试行阶段,德国的养老保险制度给我国提供了一个很好的样本,我们可以吸取经验和教训,进而加快我国养老保险制度的全面建立和完善。

1.坚持维护公平和效率的内在统一

德国养老保险制度一直致力于保持收入再分配保持在合理的范围内,以维护经济效率与社会公正二者的内在统一。我国政府应在致力于提高企业经营效率的同时,为企业创造更公平,更有秩序的市场环境。只有企业的经济效益提高,才会有能力缴纳养老保险,人民的生活才会有保障。

2.扩大资金的多方位筹措

我国的养老保险制度同样面临着人口老龄化的威胁,如果仅以现收现付方式分配养老保险基金,必将产生德国现在入不敷出的状况。我国目前社会保障基金缺口很大,而且还有扩大的趋势,因此我国应继续实行社会统筹和个人账户相结合的原则,采取部分积累的管理模式,考虑到通货膨胀的风险以及国家和企业的财政承担能力,积累率也不宜过高。此外,应发挥非政府组织和民间的力量作为养老保险基金的重要补充。

3.加强养老保险基金的管理和监督体制

我国采取的资金积累模式意味着数额巨大的资金储备,因此被挪用或占用的现象就会出现,建立和加强基金的行政监督、社会监督和管理机构的内部监控是十分必要的。同时要求我国应及时将养老保险制度法制化,充分体现专款专用的强有力的约束。

4.加快建立统一的养老保险管理制度

在德国,任何一个投保人员都具有社会福利号码,并且接受福利的状况不受地区、企业性质的限制。我国也应重视尽快建立一个没有城乡差距、地区差异的统一养老保险制度,解决中小企业、社会化科研机构、个体户、农民等社会保障问题。同时,建立统一的养老保险号码,广泛利用现代信息技术手段,建立覆盖全国的社会保障信息网络,准确掌握保障对象的参保情况及动态变化,实现养老保险管理的现代化。

篇2:德国社会保障论文

一、享受优越的社会保障

在失业保险方面,凡在失业以前三年之内交过至少360天义务保险的工作者即可领取失业保障金。如果你需要抚养子女,你可以领取后工资的68%。如果你不养孩子,也能领取后工资的63%。在养老保险方面,凡年满65周岁的男性和年满60周岁的妇女,只需有15年缴纳过一半的保险费(相当于七年的保险费),就有权利享受正常养老金,等于后净工资的2/3,任何人都一样,总统、总理和小学校园幼儿园阿姨是一样的,每个人都是后工资的2/3。

二、社会救济金

在德国,所有无力自助与无法从其他方面获助者都能得到社会经济金。根据社会救济法,联邦德国每一个处于此类困境中的居民,无论是德国人还是外国人都可要求提供社会救济,包括生活费用补助或在如伤残、疾病或照料等特殊生活状况中的补助或照应。社会救济金主要由地方提供。

三、免费教育

移民德国者的子女可以享受免费教育,德国的免费教育包括幼儿园、小学、中学、甚至到大学(免费政策限于公立学校,上私立大学还是需要交费的)。德国的大学有大量助学金,家庭贫困的学生还可申请助学金。此外,德国没有高考,孩子获得德国高中毕业证后,可以选择攻读综合性大学或者就读于职业学院。德国大学不发教科书,看书的话可以去图书馆,课堂上记笔记,也可以去教授的个人主页下载讲义。德国大学的食堂菜品丰富,分量充足,安全卫生并且便宜。

四、住房津贴

按照联邦住房津贴法的规定,住房津贴是对有合法要求者的租金或者由于个人购房而造成的经济负担的一种补贴。通过提供住房津贴,使租金和购房负担不要超过家庭或者单身者的经济承受能力。住房津贴只向收入比较少的家庭提供。

五、医疗保险

篇3:德国社会保障法律制度述评

(一) 政治背景

19世纪下半期, 德国的阶级关系复杂, 封建主义、资本主义、社会主义并存。普鲁士容克地主的势力最大, 该势力在政治上具有两面性:其一他们走农业资本主义发展的道路, 与资产阶级的利益具有一致性;其二他们是享有特权的国家政权操纵者, 对无产阶级和社会运动极度不满, 压制资产阶级参政的要求。同时德国的资产阶级有较大局限性, 他们要求发展自由资本主义, 消除封建势力束缚, 力图利用君主制度和专制国家机器来对付日益高涨的工人运动。容克地主势力与资产阶级相互勾结和斗争, 反对无产阶级, 争夺对国家政权。在这场斗争中, 他们将社会保障制度看成是一个潜在的整合各利益集团利益的手段, 这是德国建立现代社会保障制度的出发点[1]。

(二) 经济因素

现代社会保障制度是工业化社会的产物, 经济发展程度是建立该制度的基础。从19世纪50、60年代开始, 从这一阶段开始的是以德意志为中心的第二次工业革命, 德意志经济除短暂萧条外一直处于繁荣状态。普鲁士在1870年普法战争中的胜利, 为新成立的帝国获得了丰厚的经济利益, 使工业得到大规模的发展。德意志统一后经济增长速度飞快, 工业增长使后起的德意志帝国迅速赶上并超过了老牌的资本主义国家。经济实力的增长使得社会保险比社会救济制度这种更为先进的社会保障模式在德国能够建立并稳定运行。

(三) 文化传统

传统文化在德国社会保障模式的形成和发展过程中具有关键性作用。德国文化中存在着深刻的统一思想, 严格管理和讲求逻辑。德国地缘政治因素影响下的文化, 使它既不同于东欧文化, 也有别于以西欧文化。在精神上, 德国经受着来自东西方两种文化的猛烈冲击。由于习惯于抽象思维, 过分夸大想像的能力, 德国人容易在思考中走向极端, 陷入一个理论王国中。在这种复杂的历史条件和强有效的外来文化影响下, 民族妄自尊大往往和民族自卑感相交, 在德国人的精神深处有种畸形的民族主义情结[2]。

二、社会保障法律制度的内容

(一) 养老保险

1. 养老保险的机构

德国实行养老保险有两个目的:其一, 使所有的工人和职员以及其家属、独立经营者和一定的自愿保险者, 在大的风险出现时, 能获得有力保护;其二, 养老保险在通过实施康复措施下, 使受保人长期地保持健康并坚持工作;长年从事有保险义务工作的人通过支付养老金, 来保障他们和他们的家庭有安享晚年。“德国的养老保险分为工人养老保险、职员养老保险和矿工养老保险三种, 此三种养老保险的机构又有所不同, 存在多样性。工人养老保险全国共有23个州保险机构, 还有设在汉堡的海员保险事务所和铁路保险事务所等特殊机构;职员养老保险、矿工养老保险则分别由设在柏林的联邦职员保险机构和设在波鸿的联邦矿工联合会管理。”[3]

2. 养老金的种类

“养老金种类具有多样性, 工人和职员养老保险的养老金和老年养老金有所不同。前者主要由丧失职业能力养老金、丧失劳动能力养老金、老年养老金、寡妇养老金、鳏夫养老金、孤儿抚恤金、以前配偶养老金等七种构成。”[4]老年养老金分为四类:一般老年养老金即自65岁起符合5年等待期的;长年保险的老年养老金即从63岁开始有35年等待期的;妇女老年养老金即从60岁开始有15年等待期的;丧失职业能力养老金和丧失劳动能力养老金即从60岁开始有35年等待期的。等待期则指缴纳保险费时间、替代时间, 在该时段中受保险人由于国家或者政治原因不能缴纳保险费[5]。

3. 养老金的给付标准

养老金计算公式即月养老金金额=个人收入点数×养老金种类因数/当年基准养老金。个人收入点数是受保险人的工作报酬与当年所有受保险人平均收入之比[6]。例如, 如果一人的年收入比所有受保险人的平均收入高约20%, 则以其年收入/所有受保险人的平均收入, 收入点数就是1.2;同理, 如果该人的年收入比所有受保险人的平均收入少20%, 那么收入点数就是0.8。《社会法典》第6卷第67条对各类养老金种类因数作某些规定, 比如丧失职业能力养老金为0.667, 老年养老金为1.0, 全额孤儿抚恤金为0.2, 低额鳏寡养老金为0.25等。在德国约有1.3%的退休人员因养老金水平较低而享受社会救济待遇。

(二) 医疗保险

医疗保险包括法定医疗保险和私人医疗保险。法定医疗保险遵照“一人参保保全家”原则”。所谓“一人参保保全家”指的是除去法律强制参加保险的义务保险人外, 没有工作的男子、妇女及子女没有参加医疗保险的义务, 但他们可以因家庭成员的关系而参加家庭共同保险。所有的工人和收入在一定界限以下的职员、学徒、农民、失业者、文学工作者、大学生、残废人和养老金领取者则都有义务参加法定医疗保险。有保险义务者以及自愿投保的职员的保险费由雇主和投保者各付一半, 德国法定医疗保险财政将近全部都来自征收的医疗保险费。每一个受保险人按自己收入缴纳相同比例的保险费, 且不受本人的身体状况、年龄、性别和免缴保险费的家庭人数的影响。德国9%的居民在1999年参加了私人保险机构, 这些私人医疗保险的投保人主要是官收入较高的职员、官员、自由职业者以及其家庭。

(三) 失业保险

1927年起德国设立失业保险, 由联邦劳动局管理。1969年6月颁布《劳动促进法》, 1974年8月颁布《失业救济条例》, 对失业保险进行规定。失业保险分三大部分:1.失业补贴。失业补贴获得必须符合相应条件:失业者在失业以前的3年里至少每周工作18小时, 累计工作12个月交纳过失业保险金。2.失业救济。失业者如果不具备享受失业补贴的条件, 或是领取失业补贴期满后继续失业, 将改为申请失业救济。失业救济的发放没有期限限制, 但对领取的申请起初最长只批准1年, l年到期后劳动局将重新审核申请资格。3.短工补贴。职工所在企业如暂时停工或开工不足, 职工可享受因而受到损失的短工补贴, 前提是通过这种补救可确保职工的就业位置。此外, 还有其他各种补贴, 如冬季补贴、拖欠工资补贴、恶劣天气补贴等[7]。

(四) 事故保险

德国的法定工伤事故保险最初实行于1884年, 它是为劳动者发生劳动事故或患上职业病时提供资助和保护而设置的。1997年1月1日生效的《事故保险法》分别对农业事故保险和法定事故保险作出规定。事故保险的任务是预防工伤事故和职业病, 通过治疗和职业促进使受保险人的健康和工作能力得到恢复。法定工伤事故保险属于义务性质。承办工伤事故保险的机构分别负责某一地区的某一行业部门的企业和工商业及农业职工合作社与公立工伤事故保险机构。保险费由私人雇主和官方雇主分别支付。在事故发生之后, 事故保险应提供有效的治疗、职业促进康复待遇、社会康复待遇、需要护理待遇作为补偿, 提供受损害者津贴、受损害者养老金、遗嘱养老金和丧葬费等经济援助, 此时治疗和康复待遇优先于养老金待遇[8]。

(五) 护理保险

护理保险法案遵循“护理保险因循医疗保险”的原则, 护理保险对全部人口承保, 即所有参加法定医疗保险的投保人也被社会护理保险承保。社会护理保险的目标是从经济上和法律上改善护理保障, 建立家庭护理。护理保险待遇依据需要护理的程度提供护理, 需要护理者分为三个护理等级:一级护理是指个人日常事务每天至少需要1次帮助和家庭事务每周需要几次帮助的受保险人;二级护理是指个人日常事务每天至少需要3次和家庭事务每周需要多次帮助的受保险人;三级护理是指个人事务每天24小时需要帮助和家务每周需要多次帮助的受保险人。受保险人还可以在老人院或者其他机构进行住院护理[9]。

三、德国社会保障法律制度的评述

(一) 优越性

社会矛盾和阶级矛盾的缓和使德国经济得以迅速发展, 德国成为西方国家中经济增长最快的国家之一。德国注重社会保障的法规建设, 颁布了众多的社会保障法规, 形成了一个完整的社会保障法规体系, 这样使德国社会保障的发展有章可循, 有法可依, 成为基本支持力量。《社会保险法》为德国社会保障事业的发展提供了法律依据, 促进了社会保障的发展, 同时其完善的社会保障法律体系且给其他国家也提供了参考。德国政府非常重视建设社会保障法规体系, 同时十分重视执行社会保障法规。正是通过这种严格的执法, 德国的社会保障法才能切实执行, 从而起到促进社会保障发展的作用。

由于雇员和雇主共同的缴费是社会保障资金的重要来源, 政府的财政支持居于第二位, 因此财政风险大大降低。另外, 由于德国的制度构建以社会力量为主, 这在一定程度上避免了国家主导制度下资金来源的局限性, 德国的大部分人都能享受到支付量较大的社会保障待遇, 从而使得出现保险事故后受保人的生活受到较小影响。

基本的生活保障能够提高劳动力素质。德国政府通过社会保险、社会福利以及社会救济等措施, 使劳动力素质的提高拥有了坚实的物质基础。实行特别优惠的教育福利措施, 使每个人都能接受多种教育, 对不断提高劳动力素质提供了坚实的保障。经济繁荣, 失业减少, 被迫进入各类培训机构接受教育的人减少等一些因素会使得社会保障支出减少, 降低了社会消费需求, 抑制了经济进一步过热的增长;相反, 当经济下降, 处在不景气时期, 失业增加, 被迫进入培训的机构接受教育的人增加等因素则会使社会保障支出增加, 增加社会消费需要, 刺激经济增长。

(二) 不足

过高的失业保险金支付和社会救济, 促使少数失业者宁肯失业也不愿接受工资水平相对较低的职业而就业。按1996年7月1日的情况, 3个子女的家庭1个月可以领取2346马克的生活救济金, 作为5口之家他们还可以领取940马克的住房补贴, 共计3286马克的净收入, 大大超过一般人的工资收入[10]。育儿补贴和母亲保护福利也使部分妇女的就业积极性减弱, 教育补贴使少数学生有意拖长完成学业的年限。德国的社会保障支出共有18个项目。如今, 各个项目支出均增长数倍以上, 尤其是养老金、失业和医疗保险支出更为迅速。由于社会保障支出连年增长, 政府只有提高税收以填补收支差额, 导致劳动者用于税收的支出已经接近工资的50%。高税收冲销了人们从社会保障体系中得到的好处, 带来了负面效应。1997年德国的失业人口达到439万, 失业率也相应达到11.4%, 高社会保障水平甚至造成了社会救济收入大于劳动收入的现象, 直接导致了社会激励机制的紊乱。

摘要:德国社会保障法的价值目标是通过保障积极的人权即生存权来维持社会安定, 政府把保障人权看作是社会保障法的工具且作为手段。德国社会保障法的基本方式是社会互助, 社会保障项目是全面的, 这给予我国社会保障及社会保障立法等多方面以借鉴。

关键词:德国社会保障法,社会保障模式,社会保险

参考文献

[1][3][5][7][8][9]邵黎.德国社会保障法律制度对我国的借鉴意义——以社会保险法为视角[J].西南政法大学学报, 2008, (4) 8, 11, 13, 16, 1718.

[2][10]刘诚.德国社会保障法律制度述评[J].法学研究, 2004, (3) :80.

[4]刘翠霄.德国社会保障制度[J].环球法律评论, 2001, (11) :428.

篇4:德国的社会保障制度

该体系由两个基本部分组成:第一部分以社会保险为主体,包括社会保险、社会照顾、社会救济、家庭与教育补贴、促进住房与财产补贴等;第二部分是以共决权为中心的劳资合作制度,包括共决权、劳资协商自治和雇员保护等。需要强调指出的是,社会保险是社会保障制度的核心,也是所谓“福利国家”的最主要内容。劳资合作制度的重点在于协调劳资矛盾,建立雇主和雇员之间和谐、理智的“社会伙伴”关系。

社会保险的原则

德国社会保险的原则可具体分解为四条原则:

第一,社会保险的核心原则:保险—救助—赡养。也就是说,社会根据各类风险发生的概率、风险发生的覆盖面及其对劳动者和家庭成员生活造成的损害度,依次提供社会保险、社会照顾和社会救济。其中,社会保险是主要的内容。

第二,社会保险的基本组织原则:自愿保险和法定保险原则。投保人根据收入状况,采取自愿保险或法定保险形式。德国主要有私人保险和公共保险两大类型的保险机构。公共保险的机构承办所有的法定保险,同时也能承办非法定的自愿保险;私人保险机构只能承办自愿保险。

第三,“援助自助者”和“对等”原则。根据“援助自助者”的原则,有关法律规定,当雇员的月收入低于一定标准时,必须参加医疗、养老和失业的法定保险,以确保其遭遇风险时,能够在“自我负责”的基础上,从社会获得最基本的生活保障。依据“对等”原则,社会保险支出应来自特别的收费(保险费),而不应来自于大众的纳税。如,养老保险是按照劳动者缴纳保险费的工龄年限计算领取,多缴多得,少缴少得。

第四,社会保险的自治管理原则。在社会保险的运作管理方面,实行自治管理原则,以体现共同参与的民主管理思想。具体做法是,由投保人、雇主与保险机构共同组成保险机构的最高权利机关,它独立于政府,享有自主权。各级保险机构中都有监事会和董事会,由雇主和雇员双方层层推选而形成,从而可以最充分地代表和反映保险人的利益要求。

社会保险的三大支柱

养老保险、医疗保险与失业保险是德国社会保险的三大支柱。对就业者来说,疾病、年老和失业是最常见的、甚至是无法避免的社会风险,因此,这三大保险项目的支出在德国社会保险费用总支出中所占比重高达80%以上。

医疗保险是社会保险中历史最长的保险项目,始发于1883年颁布实施的《疾病保险法》,二战后经过多次调整和改革。医疗保险的经费主要来自于投保者缴纳的保险费。根据1996年规定,月毛工资收入在6000马克以内的雇员(德国东部地区为5100马克)都必须依法参加义务医疗保险,按照13%的比率缴纳医疗保险费,由雇主和雇员各负担50%。高收入的农业企业主、高收入的职员和养老金领取者,如已参加私人医疗保险,可以免缴义务医疗保险。1994年,法定医疗保险支出总额为2282亿马克,仅次于养老保险费用,在全国所有社会保障费用支出中占第二位。

养老保险自1889年实行以来,保险对象已从生活困难的伤残老工人扩大到全体工作者(包括农民)。1994年,全德国领取法定养老金的人员总数达2016万人,占全国总人口的24.69%。1994年养老金支出3355亿马克,占社会保障总支出的30.3%,是德国社会保险支出费用最高的一个项目。雇员养老金的经费有三个来源,即投保者缴纳的保险费、雇主缴纳的保险费和联邦政府提供的补贴。随着德国人口的老化,人均寿命延长,虽然养老金的缴费比率没有太大变化,但养老金支出总额急剧扩大。根据统计资料,1994年与1970年相比,25年间养老金支出增长了五倍多。

失业保险制度是德国根据1927年10月颁行的《职业介绍法和失业保险法》而建立的。战后,由于面临的失业问题加剧,政府不断修改失业救济制度,1969年6月颁布了《劳动促进法》取代了原有的法令,工作重心由过去的单纯以保险救济为主转变为以促进就业和预防失业为主。根据联邦劳动局的规定,除公务员、学生、个别失业者和低收入者外,几乎所有雇员和雇主不论收入高低都必须参加法定失业保险。

进入80年代以后,随着德国失业率的上升(5%以上),失业金的支出也曾呈不断上升的趋势。1994年,失业金支出以及为促进就业支出占社会保障支出的15.6%,在整个社会保障系统中,其支出比重占第三位。

社会保障制度的主要特征

德国社会保障制度的主要特征可以归纳为以下几个方面:

社会保障的法律、法规健全。战后,立法成为历届政府社会政策运用的主要手段。每一社会保障项目都是通过立法而建立,并按相应的法律规定进行管理和运营。

承保主体多元化,费用由个人、企业和国家共同负担。在战后社会保障的资金筹集中,个人和企业负担部分的比例趋于上升,而政府负担的比例在逐步下降。

对社会保险实行自治管理。社会保险机构实行自治管理是德国社会保障制度中最具有特色之处。所谓自治管理是指在各类承办社会保险机构中,分别设置代表大会和董事会,负责决定保险承办机构的财政预算和人事安排。代表大会由投保人和雇主选举产生,董事会成员则由代表大会选举产生,代表和董事会成员均实行任期制,一般任期为6年。德国社会保险的这种管理体制充分体现了“社会自治”的原则,有助于推动各方在社会保险方面的协调,具有很大的弹性以对社会福利的各种需要和变化做出灵活的反应。

问题与改革

尽管社会保障制度对战后联邦德国社会经济的发展起到了积极的推动作用,但70年代中后期以来,随着德国社会经济条件的改变,一些问题逐渐暴露出来。这些问题主要是:

社会保障支出膨胀。德国的社会保障支出共有18个项目,自60年代以后,由于保险范围进一步扩大,给付标准大幅度提高,如今,各项目支出均增长数倍以上,尤以养老金、医疗和失业保险支出为最。

税收和社会负担加重。由于社会保障支出连年增长,收不抵支,政府只有提高各种税收比例,以填补收支差额。90年代以来,德国劳动者几乎将50%的工资用于支付各种税收。高税收带来两个负效应:一是冲销了人们从社会保障体系中得到的好处;二是必然增加产品成本,削弱其国际市场竞争力。

德国的人口增长率较低,人口相对减少,存在严重的人口老龄化问题。人口老龄化意味着劳动人口和缴纳社会保险费者相对减少,从而使缴费人数与受益人数之比不断降低。据统计,1975年这一比例为24∶1,现在是2∶1,预计到2030年只有1∶1。另外,老年人口增加,必然加大养老保险投入,增加在业人员和政府的经济负担。

过高的社会福利还在一定程度上造成了社会惰性。此外,在医疗保险中的药品浪费现象也屡见不鲜。在社会保障的管理中,还存在着机构重叠,冗员增加,手续日趋繁琐,管理费用不断加大,官僚主义滋生,以及效率低下的现象。

篇5:德国劳动社会保障与企业文化

【关键词】劳动社会保障;企业文化;劳资

据人民网报道越来越多的中国企业到德国投资,在德国直接投资的亚洲国家中,中国仅次于日本和韩国。并以两天一家的速度递增。目前已有700多家中国企业落户德国,总投资额达1亿欧元,预计到2015年,中国对德国的投资额将达20亿欧元,约占中国海外投资的3%(人民网2006年07月07日)。在这个大背景下目前越来越多的德语专业毕业生,毕业以后进入德国企业工作。

随着中国企业在德国的数量不断增多,也出现了不少问题。据德国 «经济» 周刊报道,中国企业在德国主要存在的问题主要分为两个主要方面:一,对德国员工长期以来养成的企业文化和习惯不了解。德国员工养成了一个习惯,8小时内认真工作,8小时之外百事不管。所以中国公司在8小时内要对德国员工严格要求,不要指望员工能以厂为家,处处为公司着想,更不要指望员工不计报酬的加班加点。二,对德国相关法律法规不了解,经常无意间触犯到有关法律法规,如经常涉及到的德国劳动社会保障法。所以说做到对德国劳动社会保障法以及德国企业文化不仅对中国企业在德国投资是十分重要的,而且对于即将进入德国企业工作的德语专业毕业生来说也是必须要了解的。有关德国劳动社会保障以及德国企业文化方面的重要内容也就成为德语专业德国概况课程的重要组成部分。

一、德国劳动社会保障法

(一)在患病情况下继续支付工资

在德国职工无劳动能力的法律状况受到很大重视。根据德国现行法律规定,所有职工都享有在一定期间内继续获得工资支付的请求。在德国社会法典中的具体规定如下:职工生病导致丧失劳动能力的,可以根据不同原因要求支付医疗费作为法定医疗保险金(社会法典V)第44条及以下条款。请求权数额为计入保险费率的通常所得工资的百分之七十,最高不超过工资纯收入的百分之九十。通常情况下,请求权自医生确诊为无劳动能力之日后一天产生,并且无时间上的限制,但最长为78星期。另外职工还有医疗费请求权,但是(社会法典V)规定:只要保险对象能够获得负有缴纳保险费义务的工资的,就不得主张医疗请求权。而且职工有无过错,都享有继续支付工资的请求权。但是他也有一个前提条件:只有在劳动关系持续4个星期以上后,方产生该请求权。上面提到的78星期的构成为:职工对雇主享有最长6个星期的继续支付工资的劳动法请求权。剩下的是对医疗保险金管理机构享有的,包含医疗费请求权终止期间在内的总共为期78星期的医疗费。

(二)在协商终止劳动合同方面

在德国劳动合同可以在任何时候经过合同双方当事人协商解除。但是,如果雇员没有充足的解约理由而解除劳动合同导致失业,雇员就要自己承担失业保险方面的损失,有可能暂停领取最长12星期的失业津贴。

(三)劳动合同的有效期

德国民法规定合同期限分为固定期合同,无固定期合同和以完成一定工作为期限。在德国如果签订固定期合同是需要理由的。如:

1.企业对该工作的需求只是暂时的;

2.固定期限紧随培训或学业之后,是为了帮助雇员适应接下来的工作;

3.工作性质适合固定期限;

4.属于试用期;

5.由于雇员自身的原因适合固定期限;

6.为公共机构的临时职位聘用的雇员可以得到家庭补助;

7.基于某项判决。

如此看来德国雇主法还是倾向订立无固定期限的劳动关系,以上列举的情况属于特殊情况。需要注意的是,在德国如果签订的固定期限合同到期后雇主在明知的情况下仍然任凭劳动关系发展下去,那么该固定期限合同即转为无固定期限合同。

(四)按约定解除合同规定

在通知期限方面,德国民法典要求,通知期限为某月的15日前或月底前的4个星期。对于存在两年以上的劳动关系,节约通知则要求延长为某年底的1至6个月。这种通知期限的规定同样适合对雇员规定。但是在试用期的6个月中的通知期限则为两个星期,不需要固定的终止日期。

二、德国企业文化——员工的职业习惯

(一)人力资源管理

众所周知德国企业历来力求企业人员少而精,工作效率高。从经理、工程师到技术员都要接受定期考核。在人员晋升方面,德国人认为,35岁以上的人才具备担当管理者的资格。在晋升时强调技术第一。对企业管理者的要求是,现把他们派遣到研究部门工作几年,然后学习管理经验。这样造成的结果是晋升速度缓慢。晋升为总经理时通常情况下为40岁至50岁之间。目的是保证管理者都要收过高等教育,实现专家治理企业。

(二)员工职业培训

德国的职业培训是一种双元制职业培训,学员学习的地点为两个独立不同的部门或机构,即职业培训学校和企业内部的车间或实验室。学员能够接受培训有一个前提条件,那就是在培训之前要和企业签订培训合同。合同对培训期间的学徒工资、培训期间的休假以及双方在培训期间的责任与义务都做出了详细的描述。

(三)劳动收入的构成与分配

工资由基本工资、岗位补助、超时补助、家庭状况补助(按照家庭中儿童的数量按月发放的一种补助。)、圣诞节奖等其他各类补助奖金构成。作为员工收入中最主要部分的基本工资占到员工工资收入的75%—80%。目前德国员工平均每周工作7.5小时,减去休假,每年实际工作时间约为1700小时。需要我们注意的是,由于德国工会的反对,计件工资的形式在德国的工资计算形式中越来越少了。在工资分配方面可分为高级职员工资和一般职员或工人工资。高级职员实行月薪制,一般没有奖金。收入的多少和工资增长多少均与资方商定。一般职员或工人实行岗位工资,即根据岗位的难易程度划分工资等级。

参考文献

[1]劳动和社会保障部第2卷,中国劳动和社会保障部法制司,中信出版社,2003年

篇6:德国现行医疗保障制度

1.全民参保。按照德国社会保险法律,医院都是非营利性的,政府投入和保险费是其主要经费来源。约90%的国民参加法定医疗保险,10%参加私人医疗保险。法定医保参保人每月向医保基金缴纳约占工资额14%(由雇主和雇员各承担一半)的医保费用,参保人家庭成员(无工作的配偶和子女)不需缴纳保险费,享受与参保人相同的各种医疗保险待遇。

2.就医双轨制。在德国,患者就诊一般先与社区医疗部门的专职医生(或称家庭医生)预约,社区医生依病情决定是否转至专业医院或上级医院(危重病人急诊例外)。患者住院需门诊医生的转诊手续。

3“医药分业”经营。德国早在 12 世纪就开始实行“医药分业”。医生开出处方后,病人凭处方可以选择到任何药店买药。德国大多数医院没有药房,少数医院拥有专为住院患者使用的药房,但不得对外销售药品。患者和医生、药店不发生直接的经济往来,医药费用由医疗保险机构结算。

4.全国统一的按病种分类收费制度(AR-DRG)。在德国,根据患者的年龄、性别、疾病、住院时间、诊断内容、治疗结果等不同情况,将患者分成若干组,每组根据病情的轻重分为若干级别,然后对每一组不同级别制定相应的付费标准。

5.实行药品参考价格。医疗保险机构按每种药品的参考价格给患者支付药费。如果病人使用的药品价格高于参考价格,超出部分由患者自行支付;如果患者用药价格低于参考价,节省下来的费用可以在患者、医院和支付方之间按比例分配。只有被认为代表了显著疗效进步的药品才能获准不受参考价格的限制。

从上述中看出,中德医疗服务和药品价格在制度设计上存在一定差异,主要表现在: 1.医保保障力度不同。德国已经实现医保全民覆盖,并且实现了均等化服务,国民看病可以到医疗保险机构报销,个人只负担很少的医药费用;我国全民医保虽然正在不断推进中,但我国大部分医保还处于“低保”状态,保障范围小、水平低,同时未实现均等化服务,公务员医保、城镇居民医保、农村“新农合”医保之间差距巨大。

2.资金来源和经营模式不同。德国医疗机构的收入主要来自保险公司支付的费用,医院与病人没有直接的资金往来关系,医疗机构的收入仅与每个病例及其诊断有关,而与医疗机构治疗该病例所花费的实际成本无关。我国的医疗机构以公立为主,属于差额拨款的事业单位,但医务人员除基本工资由财政拨付之外,其奖金福利主要靠医院创收,为此,创收能力成为医院生存和发展的关键。

3.就诊程序不同。德国看病实行预约、逐级分诊制度,患者处于有序流动。患者通过家庭医生先预约登记再就诊,大大减少了候诊时间。而我国看病难很大程度上是由于缺乏疏导分流制度设计造成的。

4.医疗资源配置不同。德国实行门诊和住院双轨制,其医疗资源与病情相对应;我国医疗机构众多,但医疗资源分配严重不均,城乡医疗服务水平差距不断扩大,医疗资源分布与患者、病情严重脱节。

5.药品价格管理方式不同。德国药品实行全国统一的“药品参考价格”,并作为医保的报销依据。新药(主要是专利期内的药品)由企业定价,医保全额报销。我国药品价格有企业定价、政府指导价和政府定价三种形式,不同厂家甚至同一厂家生产成份基本相同或疗效基本一致的药品,零售价格常常高于出厂价几倍,药价虚高现象层出不穷。

德国医疗保障制度改革的经验,对完善我国医疗保障制度有重要启示:

(一)以维护社会公平为目标

我国人口众多,不可能完全照搬德国的医保模式,但公平应是我国医疗保险制度改革的基本目标。因此,我国医疗保险制度要以给全体社会成员提供一定程度的基本医疗保障为起点,通过制定非歧视医疗改革政策,使符合法律规定的医疗保障对象都可享受相应的医疗保障待遇,使每个医疗保险参保人员都能平等享受医疗保障。

(二)逐步引入竞争机制

德国在医疗保险制度方面体现了充分竞争的原则。如,在公共医疗保险机构之外引入私人医疗保险机构的竞争,使医疗保险制度发挥更大、更有效的作用。目前,我国医疗保险行业仅依靠定点医疗机构经办医疗保险,已不能适应民众对医疗保险的需求。因此,医疗保险制度的改革也应涉及和调整不合理的准入审批制度、基本医疗保险定点制度及收费和税收政策,积极鼓励民间资本参与国有医疗机构的产权重组,或自由进入各级医疗服务体系,提供各种营利性和非营利性的医疗服务,从而发挥市场调节医疗资源有效配置的作用。此外,我国三大公立医疗保险即城镇居民医保、城镇职工基本医疗保险和新型农村合作医疗也应引入竞争机制,不再限制参保人员自由的流动,各参保人员可根据自己的实际收入水平,在各医疗保险体系中进行自由的选择,以改变目前医保机构垄断地位而带来低效率的问题。

(三)找准政府的定位

篇7:解读德国社会养老保险体系

19世纪末,德国的工业化迅猛发展,同时,由此导致的劳资纠纷和冲突也日益升级。为了协调劳资关系,维护社会稳定,1888年底,《老年和残疾社会保险法案》被提交到议会。1889年5月24日,德国国会以微弱多数票通过了该部法令,并于1891年1月1日开始生效。该法案的主要内容是对工人和职员一律实行老年和残疾社会保险制度,费用由雇主和工人各负担一半,国家对领取老年和残疾保险金者每人补贴50马克。

目前德国的社会养老保险体系由公职人员养老保险制度、职工养老保险制度和农民养老保险制度共同构成,其中职工养老保险制度是主体。1891年刚建立时的职工基本养老保险制度只覆盖工人群体,19扩大到管理阶层工作人员,1938年又扩大到手工业者,现在已经覆盖了所有的受雇劳动者。

在待遇给付方面,德国的养老金包括:一般养老金、残疾者和丧失工作能力者养老金、失业养老金和妇女养老金,

不同类别养老金的领取条件不同,基本条件包括年满65岁,累计缴费35年。养老金的标准由参保人的报酬积分和养老金现值共同决定,其中养老金现值全国统一,一年一定;报酬积分取决于个人缴费期内历年工资收入与全国平均工资比值之和。个人缴费水平越高,缴费期限越长,预期获得的养老金就越多。养老金水平每年调整,调整幅度取决于毛工资增长率、净工资增长率和净养老金水平。当出现养老保险基金收不抵支时,首先动用弹性储备金(即养老保险基金的累计结余),仍不足的部分,由联邦财政给予补贴。德国的养老保险资金收支规模约在2500亿欧元左右,在连续不中断参加养老保险的情况下,平均的月养老金水平在老的联邦州(原西德地区)是824欧元,新联邦州(原东德地区)是938欧元。

在经办和监管体制方面,职工养老保险的经办机构包括各州的保险机构、联邦铁路保险公司和海上保险公司。虽然不同经办机构之间的业务相互独立,但是养老保险基金却是可以相互调剂使用的,即基金全国统筹与经办多样化的有机结合。德国养老保险的监管包括行政监管和司法监管两个方面。在行政监管体系中,联邦直属的经办机构由联邦的社会保障部或联邦保险监管局负责监管;州直属的保险经办机构由该州的`社会保障事务部(或者州监察局)负责监管。联邦和州有独立的社会法院,行使独立的司法监管权力。

篇8:德国社会保障制度的再认识

关键词:德国,社会保障,启示

一、德国社会保障制度的基本现状

德国社保体系主要包括社会保险、社会救济、社会赡养、社会补贴,以前两者为主体;社会保险主要包括养老保险、医疗保险、失业保险、事故保险、护理保险,以前三者为主。

养老保险。以法定为主,辅以补充养老保险。所有工人职员必须参加法定保险,公务员、士兵和农民等还有补充养老保险。另外,部分企业还会设置少量补充养老金,作为法定险的宝贵补充,得到了政府大力扶持。

医疗保险。以基本医疗保险为基础,多种形式的商业医疗保险为补充。其中,属于义务投保者的主要是收入在一定限度下的职员。

失业保险。工资超过最低额度的职员必须参加。待遇形式:失业补贴、失业救济、坏天气补贴、职业培训等。保险金一般发放一年,逾期仍未找到工作者,转领救济金。

社会救济。德国社保制度的最后屏障,目的是帮助被救者自救。救济金主要源于政府税收,由地方政府负责管理发放。

二、德国社会保障制度特点及存在的问题

1、覆盖广。

养老保险覆盖工人、职员、自由职业者、公务员、法官、士兵、农民等几乎各个群体;医疗保险覆盖面已达到全国人口90%以上(Agenda 2010);事故保险覆盖所有职工、农民甚至学生,自由职业者亦可自愿投保;对于社会救济,不光每个德国人,甚至具有避难权的外国人,只要符合救济条件都可领取。

2、对人的尊重。

正如上段所提,在德国,哪怕是具有避难权的外国人,只要通过社会保险还不足以享有符合人的尊严的基本生活,就有权领取救济,且水平往往较高(下文有提及)。

3、现收现付制与人口老龄化的冲突愈发尖锐。

德国是世界上国民平均寿命最高的几个国家之一,而人类寿命不断延长,以及人口零增长甚至负增长,都加速了德国的老龄化进程。就业人数与养老人数比例持续下降,2000年,为4:1,而到2040年,将降至2:1 (Agenda 2010)。这就使得社会保险费率不断上升,职工消费能力相对下降,经济发展面临巨大隐患,甚至整个日耳曼民族的未来都令人担忧。

4、高福利诱发道德风险。

宁可失业在家领救济,也不愿从事低收入工作,这在德国很常见。这是因为社会保障层次高、领域广:失业工人可以得到原工资六成左右的救济金,再加上住房补贴、子女抚养补助以及减免税收等,福利待遇甚至会超过低收入者的收入。试想,作为理性经济人,轻轻松松领救济与辛辛苦苦挣到微薄的工资,实在找不出合适理由让他们选择后者。正如德国所流传的说法,翻译成中文倒也很押韵:社会福利大家拿,不拿白不拿,拿了就白拿,白拿谁不拿。

三、对我国社会保障制度建设的启示

1、扩大覆盖面,尽快建立起覆盖广大农村地区的社会保障体系。

尤其是在贫富差距、城乡不公不断加剧的当今中国,这个问题更加迫切。我国特定的二元经济结构,由于种种历史原因,导致现在城乡之间诸多方面的巨大不平等是有目共睹的,并且日益受到全世界关注。而社会保障从某种意义上说作为一种再分配机制,给缓解上述问题提供了一个良好契机。

2、要逐渐把人的尊严提到一个相当高度。

这主要体现在社会救济的层面上。在德国,救济的目的就是保障人的尊严,而在某些北欧国家,贫困者甚至可以向政府申请发放晚礼服,因为他们说他们需要接触上层社会,才有更多机会脱离贫困;尽管要吃饭以生存,但生存不仅仅是为了吃饭。而在中国,对于穷人的态度更多时候实质上是在救济的同时给予他们人格上的侮辱。笔者认为这很大程度上要归咎于文化背景差异,中国人讲究知耻而后勇,这里暂且不论传统文化价值观能否经得起推敲和考验,至少在“耻”之前,还是要思考贫穷的深层次原因:是由于个人好吃懒惰,还是社会对劳动成果的初次分配不公;是由于他们对救济金的渴望,还是政策制度等客观因素使得他们根本无法与别人夺取财富;是个人拖累了国家,还是国家拖累了个人?如果是社会的过失造成了今日的窘境,那么毫无疑问,还给他们本来就应该得到的,比如金钱、荣誉与地位,就是社会推卸不掉的责任,更何况现在只是最微薄的一点社会救济。当然,这需要过程,而且可以想象,这个过程将会多么曲折和漫长。

3、取其精华,批判借鉴。

德国社保历史之悠久、体系之完善,诚然有很多成功之处值得借鉴。但是要有选择性地借鉴,还要结合中国社会主义初级阶段具体国情。比如德国救济水平之高确实令很多外国人包括中国人羡慕不已,但也要看到高福利背后一群投机取巧之流正在悠哉乐哉。(实际上,不难发现,这一点和上一段提到的尊重人权又有一定冲突:既要给予穷人尊严,又不能丧失发展的高效率。而之间“度”的权衡与把握则需要认真研究。)再如,不顾历史传统和基本国情,一心只想着在我国农村迅速建立起与德国农民社会保障相媲美的体系,必将面临着重重困难。又如,随着德国老龄化日益严重,现收现付制明显无法应对越来越大的压力,而采取怎样的社保融资机制,以尽量降低对经济增长的负面效应,对于同样面临着老龄化威胁的我国来说,也是一个需要认真研究的课题。

参考文献

[1]、张新杰.德国的社会保障制度及启示[J].党政论坛, 2005, [8].

[2]、杨来发.德国社会保障制度评析及启示[J]改革与战略, 2007, [6].

[3]、尼古拉斯·巴尔.福利经济学前沿问题[M].中国税务出版社, 2000.

上一篇:中华经典诗文诵读比赛——组诗朗诵下一篇:禁毒的精彩公益广告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