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于他乡的故事随笔:诗三首

2024-06-26

关于他乡的故事随笔:诗三首(精选4篇)

篇1:关于他乡的故事随笔:诗三首

苦苦熬了整整一年,也苦苦巴望了整整一年,总算盼到要过年了,总算要和亲人团聚,要和老婆亲热几天了!离过年还有十来天,我和同在一个厂打工的老乡石新宝就已归心似箭,为了能买上回乡的车票,我们两个轮流排了一天一夜的队,又在拥挤的火车上闷熬了一天一夜才总算到了我们家乡的小县城,又坐了二个小时颠簸的汽车,才到了我们那个闭塞的小山乡。

在一个岔路口,我该和石新宝分手了,他们村和我们村从这里分成两个方向,相距有十来里。我正准备和他打个招呼再见的,他却突然在我面前跪了下来,现出一脸的哭相道:“有福哥,我求求你了!”

我大为惊愕,问:“你是不是钱丢了,或是乱花了,想找我借钱?”

他摇了摇头道:“我想到你们家去过年!”

“是不是坐火车把你闷疯了?”我揪了一把他的头发,注视着他的脸道。

“没有。”他小声喃喃道。

“那你到了家门口为什么又不敢回去呢?是不是做了什么亏心事?”

在我的逼问下,石新宝终于承认了:“有福哥,我是做了亏心事!你也知道我们这些在外打工的人平时太想家,太想老婆了!大概一个月前吧,那天我想老婆实在想得太难受,就灌了半斤白酒,然后就糊里糊涂地跑到发廊去了,又糊里糊涂地和一个小姐上了床……”

“哦!”我明白了,安慰他道:“你也不要太内疚,太自责了!人嘛,哪有不做回错事的?还是回去和老婆团聚吧!多体贴点老婆,帮老婆多做点事,就当是补过吧!”

石新宝仍是摇头,嗯了半天,才又从嘴里挤出个:“不行,我还是不能回去!”

“莫非你……”我从他吞吞吐吐中猜出了什么。

在我的追问下,他只有如实地告诉了我:“嗯,前几天我才发现我那下面染了病!我怕回家传到我老婆身上了!”

“嗨!你呀!何苦来呢!为了一时的痛快,搞得好不容易熬到一年到了头,又不敢回去跟老婆团聚了!既然这样,你何必要回来呢?就留在广东把病治好了再回来嘛!”

“唉!”石新宝叹了口气道:“我是这样想过的,也到医院看了,拿了药,并且也给老婆打了电话,说我过年要加班,等开了年再回去,可我又一想,平时我在厂里老说想回家,想老婆,可到过年了,我又没回去,人家肯定会怀疑我有什么毛病。再说,我还有一个小算盘,我住到你们家,离我们村不算太远,我隔天就可以戴个默镜化个妆混回去,到门口看看老婆,看看儿子,看看我的老爹老娘!心里也就好受些!”

“唉!”我理解石新宝的心情,只有勉强同意了,“好吧!下回你可不要一时冲动再做傻事了!”我是既告诫他,也在心里告诫着自己!

“是啊!这回的教训就够我受的了!哪还有下一回!” 石新宝长长地叹了一口气,从他嘴里哈出的热气随着呼呼的北风向他家里的方向依依地飘去……

本文作者:高延萍(公众号:南粤作家)

篇2:关于他乡的故事随笔:诗三首

几年前当我拥有一个小院子的时候,迫切希望种几株绣球花,买了几株种下,也曾按捺不住,在月黑风柔的初春雨后,斗胆偷偷挖了株绿化带里的绣球花一起种下,格外疼爱。

那日,异乡人等众友晚饭后到我家喝茶聊天,初夏的连日阴雨初晴后,空气格外好,客厅里坐不住了,点了蚊香坐到了院里石榴树下,石榴花开正艳,夜色里,灯光下,绚丽点缀于绿叶之中,凌霄花高高在上,含苞欲放,青草的香气和泥土的味道,院外的玫瑰也有淡淡飘香,坐着聊天,蕊带着儿子来坐了会,他们在聊小孩读书,将来……异乡人站到了院外在树影中看着灯火通明的客厅,我在窗下,隔着新搭建的丝瓜棚,有一句没一句的讲了几句,猜不透他到底在看什么,也绕出去看看,两个摄影师是坐在客厅里翻看杂志,蓝调唱片的调子弥漫在空气里,很适合这样的情景,望进去只觉有一种以前没感觉到的温暖气息,看看院内外,有点不敢相信这是我的家。

索性沿着木栈道走走,就经过了那片绣球花,正是花季,开得无怨无悔,一股宁愿开到爆炸的不管不顾,折下一枝,顺手送给了异乡人。晚风正柔,忽然就不愿停下来有散步的兴致,慢慢走啊走的,走到了后面的大花园,初夏的黑夜里,满园都是生机勃勃的绿,玉兰、石榴、绣球,不知名的小草花,安静的绽放在夜色里,异乡人和我随意的说着话,有在小城置业的想法,说同事也有在这置业的想法,好奇他们到的地方那么多,都会有这样的想法吗?回说不是,常熟的感觉太好,人文荟萃,历史悠久,安静便利,适合人居住,吃的食物美好,人也是如此的和善,走走老街小巷,有想住下来的冲动,又会觉得这样的生活会被磨去太多……哦,也许吧,只是你不知道无关地点是在哪里,安逸的生活总是有磨掉意志的嫌疑,其实和生活无关,和心情有关,只是一念间的事罢了。

跨过一点水渍时,才发现自己穿着室内的拖鞋,想起他们刚进门时,各人找鞋子换,独异乡人认真问我,我要他穿哪双?像爸爸问我:妹妹,哪双是我的?哥哥问我:穿哪双?就给了他新买的,本打算留给爸爸穿的拖鞋,此刻正跟着我们在大花园里散步。暗摇头却很高兴,施施然回到小院前已是被望眼欲穿了,朋友们要散了。异乡人手里始终认真的持着绣球花,回到灯光里,只觉得异乡人的眼睛亮亮的,有星光。

送走朋友们,刷洗了拖鞋,终是推门出去,也折了两支绣球花,插入小瓷瓶,花太美,想想此一别,不知何时见,看着有点发呆,不忍心就此失去,翻出颜料,画了下来。

一直知道绣球花是一种色彩极其多变的花。就像人生,在短短的一个青春的花季里,各种体验、各种不同,很平凡、但又绝不平庸。说平凡,是因为它并不是什么特别名贵娇艳的花。就如同你我的出身都很普通,不是大富大贵之家。说它不平庸,是因为它在什么样的土壤里,都能开出绚烂的色彩,土壤的酸碱度不同时,花色也会随即改变,也如你我,出身普通,但是自己努力,各自在不同环境下发展拼搏,总是能够获得自己的人生体验。当然,异乡人,我明白你们的辛苦,那日看见你的黑眼圈,疲惫的双眼已经没有活力,我已明白。但是,多年后当你回忆起小城的这段工作生活时光,这些酸甜苦辣的际遇,都是属于你的独特人生色彩和财富,这才是值得骄傲的。当然,绣球花的花语除了善变之外,还有骄傲。

的确,在什么样的酸碱度下,它都能绽放出自己的特别颜色,值得骄傲。

我想,在什么样的酸甜苦辣的际遇中,都学习一下绣球花,随酸甜苦辣显示人生色彩,搞不好这才是可以交代自己、最值得骄傲的一点吧。当然,睡觉也要象一团绣球花,睡得安详宁静,来日则又是灿烂明亮。

篇3:冰心诗三首的教案

作为一名辛苦耕耘的教育工作者,时常需要编写教案,编写教案有利于我们准确把握教材的重点与难点,进而选择恰当的教学方法。那么教案应该怎么写才合适呢?下面是小编收集整理的冰心诗三首的教案,欢迎阅读,希望大家能够喜欢。

教学目标:

1、体会诗中所蕴含的深刻哲理;

2、补充课外材料引导学生理解诗的内涵;

3、激发学生规划自己的未来,设计自己的人生;

教学重难点:

1、补充课外材料引导学生理解诗的内涵;

2、激发学生规划自己的未来,设计自己的人生;

教学准备:

补充课外阅读材料

教学安排:二课时

第一课时

教学目标:

1、体会诗中所蕴含的深刻哲理;

2、补充课外材料引导学生理解诗的内涵;

教学重难点:

1、补充课外材料引导学生理解诗的内涵;

教学准备:投影片

教学过程:

一、导入投影一个美国人的人生片断,请同学们推测这个人会不会成功?

投影内容:

21岁——生意失败;

22岁——角逐议员落选;

23岁——生意再度失败;

26岁——爱侣去世;

27岁——精神崩溃;

34岁——角逐联邦众议员落选;

36岁——角逐联邦众议员再度落选;

47岁——提名副总统落选;

49岁——角逐联邦众议员三度落选;

老师揭示谜底前设埋伏:当我揭示谜底之后,请大家告诉我,你得知谜底后的真实感想。

[学生推测后,老师揭示谜底:这个历经无数挫折的人是美国第十六任总统——亚伯拉罕林肯]

3、老师归纳:许多人看成功,只看到成功美丽的光环,却很少有人注意到成功背后隐藏的艰辛,一次又一次的挫折,没有使林肯泄气,反而激发起他向自己挑战的信心和勇气,激发起他实现自己抱负的信心和勇气,终于他在52岁那年,登上了总统的宝座。

二、分析课文

1、你羡慕林肯的成功吗?成功的背后往往隐藏着不为人知的艰辛,让我们来看看冰心是怎样用短短的几句诗来概括成功的过程的。

2、全班有感情地齐声朗读,注意吐字清晰、有节奏。

3、教师指导学生,教学生朗读技巧,重音、语气、语调。

以第一句“成功的花,人们只惊羡她现时的明艳!”为例,问:应该以怎样的语气、语调来读,重音落在哪个字上?

[参考答案]应以感慨的语气来读,重音落在“只”和“现时”上。

4、投影句子比较:

A:成功的花,人们只惊羡她现时的明艳!

B:成功的花,人们惊羡她的明艳。

A句和B句哪一句表达效果好,为什么?

[参考答案]

A句的表达效果好,因为A句表现出了人们只惊羡于别人成功所得到的荣誉,却看不到成功背后所付出的.艰苦劳动,表达出了作者的感慨。

5、集体朗读后三句,思考:作者想通过这三句话告诉我们什么,请用简短的话概括出来,你感悟到了什么?

[参考答案]

成功来自艰苦的奋斗;不经过奋斗和牺牲,哪来成功的“明艳”等。

三、课文内容讨论

花的成功历程给了你什么样的启示?谈一谈自己的感想。

[参考小结]:

我们要学习花的奋斗和牺牲,从它的成功中吸取成长的经验,这才是最重要的。花的成功如此,人的事业的成功,人的成长发展,不都是如此吗?

四、当堂背诵

五、作业1、根据《成功的花》所表达的意思创作一幅画或一组画,并把这首诗工整地写在画上,然后在班级上交流。

2、有感情地朗读《嫩绿的芽儿》,巩固背诵《成功的花》。

第二课时

教学目标:

1、体会诗中所蕴含的深刻哲理;

2、补充课外材料引导学生理解诗的内涵;

3、激发学生规划自己的未来,设计自己的人生;

教学重难点:

激发学生规划自己的未来,设计自己的人生;

教学准备:投影片、补充阅读材料

教学过程:

一、导入检查全班齐背《成功的花》。

二、分析课文

检查朗读《嫩绿的芽儿》,教师简单评价,全班齐读。

大家能说出几种修辞手法?这首诗运用什么修辞手法?[拟人]

作者运用拟人的修辞手法,把嫩绿的芽儿、淡白的花儿、深红的果儿(教师边讲边将图片贴在黑板上)变成一个个活生生的人,在对我们讲话,我们知道在日常生活中,每个人的话都具有自己的特点,大人有大人的腔调,小孩有自己的语言,人物的语言要符合他的形象特征,我们看看这三个形象有什么特征呢?

[参考答案]

1)嫩绿显示健壮、旺盛和朝气。

2)淡白显出朴素、纯洁,不追求外表的华丽。

3)深红象征丰硕、甜蜜和美丽。

4、“芽儿”“花儿”“果儿”说的话能互换吗?

[参考答案]

不能。因为它们说的话与各自的特征是紧密联系在一起的。“芽儿”需要成长发展,正如青年需要学习、提高。一旦开出花儿,不是要孤芳自赏,而是要装点大地,有如青年要以自己的青春年华为社会注进旺盛的活力。最终结成“果儿”,又如青年要甘于以牺牲、奉献为社会创造巨大财富,使人生更加辉煌。

三、深入探究

补充阅读《中国男孩在美国》,你读了之后,体会最深的是什么?

学习了冰心的《嫩绿的芽儿》,读了《中国男孩在美国》,作为同龄人的你们,有没有想过如何使自己的青春更加美好,人生更加积极?

[同桌交流]

请几位同学来谈谈自己的想法。

4、诗人以植物的生长来比喻青年的成长,劝勉青年人奋发努力,不断充实、提高、发展自己,甘为人类社会作出更大的贡献和牺牲。从欧鹏的身上我们看到了中国青年的希望,希望不仅在他的身上,也在你们的身上,希望大家经过努力,使自己的人生更加辉煌!

四、作业自学并背诵《青年人》,完成课后练习二。

篇4:杜甫诗三首

教学目标:

1.赏析品味作品触景感怀、情景交融的写作手法。

2.感受诗人深沉的苦痛与忧思。领会诗人感时伤世,忧国忧民的爱国情怀。教学重难点:

把握诗歌意象和诗歌情感的有机联系,品味作品触景感怀、情景交融的写作手法。教学步骤

一、赏析原文

1.理解词语 ①玉露:白露。

②凋伤:使草木凋零衰败。③萧森:萧瑟阴森。

④兼天:连天。“兼”,连的意思。⑤塞上:这里指夔州的山。

⑥两开:第二次开放。这里是指第二次看到。杜甫去年秋天在云安,今年秋天在夔州,从离开成都算起,已历两秋。“开”字双关,一谓菊花开,又言时光流走。⑦接地阴:风云盖地。

⑧他日:往日。指多年来的艰难岁月。⑨系(jì):系舟上岸。⑩寒衣:冬天的衣服。⑾催刀尺:赶裁新冬衣。

⑿急暮砧:黄昏时急促的捣衣声。这里是捣布,把布捣平整后用来裁剪衣服。砧(zhēn),捣衣石。

2.翻译全诗

玉露凋伤枫树林,——白露凋伤了漫山遍野的枫林,巫山巫峡气萧森。——巫山巫峡的气象满目萧瑟阴森。江间波浪兼天涌,——峡中的江水波涛滚滚汹涌连天,塞上风云接地阴。——塞上风云漫卷密布天地一片阴沉。丛菊两开他日泪,——秋菊已开两度回想他日再流泪,孤舟一系故园心。——孤舟靠岸系绳也系着我游子的故园心。寒衣处处催刀尺,——深秋季节处处都在为游子征夫赶制寒衣,白帝城高急暮砧。——傍晚白帝城头传来急促的捶布声。

3.诗歌评析

①首联短短14个字里,那满目衰飒的秋景,森森逼人的寒气,使人的悲凉心绪油然而生,给全文奠定了一个悲凉之基调。这里以秋风起兴,以枫叶凋零、秋气萧森,寄寓老大伤悲、凄苦落寞的情怀。

②颔联用互文手法,紧承首联“气萧森”语意,描绘望中的巫峡景象和殷森气愤:骇浪滔天,阴云匝地。这里老杜明写对江间波浪、塞上风云的感知,实写老杜对时局的担忧:骇1

浪滔天,似暗寓了时局的动荡不安和心潮的翻卷不息;阴云匝地,又象征着国家命运的光景暗淡和作者心情的阴沉郁闷。可谓一石二鸟,巧妙之至。

③颈联转入了对自己身世的感伤,倾诉思乡衷曲。借一个“泪”字托出焦灼无奈的思乡之情;用一个“孤”字传说出漂泊无依的苦况。以“丛菊两开”、“孤舟一系”的图景,表现出思乡之情的深沉浓烈和欲归不得的无奈与凄伤。

④尾联写户户捣布声,家家催刀尺,赶制棉衣已成必然。对国事的担忧,对家人家乡的思念。古时候每到秋天,家人要为远方的游子或戌边的将士制作寒衣,因此捣衣(这里是捣布,把布捣平整后用来裁剪衣服)声是人间的秋声,往往会增添客子的愁绪。这里表现了诗人对国事的担忧,对家人家乡的思念。

二、总结全诗

此诗以描绘秋景为外在的行文线索,以抒发悲愁之情作为连通各联的内在联络,以情感的起伏流转,贯穿次第展开的各组景物,形神交汇,浑然一体。

1.主旨意境

这是一篇随物兴感、即景寄怀之作。悲自然之秋,更是悲人生之秋和国运衰落之秋,充溢着苍凉的身世之感和家国之秋,诗人由深秋的衰残景象和阴沉气氛感发情怀,抒写了因战乱而常年流落他乡、不能东归中原的悲哀和对干戈不息、国家前途未卜的担忧。2.艺术技巧

①情景相生,融汇无间,情因景生,景因情活。

粗略看来,本诗的首联、颔联、尾联写景,颈联抒情。其实,全诗自始至终,情和景互为依托、互相生发,融会一体,密不可分。全诗,首联写秋色秋气,颔颈两联托秋起兴,感世伤己,尾联绾合景色人事,缝合之细密,结构之谨严,无以复加。②语言练达,句法奇异,对偶工稳,文气流荡。

杜甫十分注重诗歌语言的锤炼,曾表示过“语不惊人死不休”的意愿。该诗更是如此,如:颔联中的“兼”“接”二字,即极为练达而传神。

尾联在“白帝城高”之后缀以“急暮砧”,出人意表,却有着含蕴无穷的深长余韵。

最为突出的是颈联之遣词造句。“丛菊两开他日泪,孤舟一系故园心。”上句之“两开”,既前应“丛菊”,表明客居夔州已两度春秋;又下启“泪”字,暗示两年之中时时都盼东归故园,然而心愿始终无法实现,每见菊花开绽就潸然落泪。不仅如此,上、下两句还一语双关:“丛菊两开”既谓花开有时,又见出时光流走;“一系”既伤归乡无期;又见出人迹滞留;“他日泪”是果,“故园心”是因。两句诗词语平易而涵蕴丰厚,句法奇异而旨意错综。对偶工稳而文气流荡,笔墨老成,炉火纯青。

全诗感世伤己,感情悲凉,透出的是“沉郁”;声韵铿锵低回,似水流冰下,凸显的是“顿挫”。

杜甫诗三首《咏怀古迹(其三)》课中案

教学目标

1.了解怀古诗借古伤今借古伤己的风格特点。感受诗歌的深沉感情,领会诗歌主旨。2.感受诗歌主旨思想。赏析名句,体会杜甫沉郁顿挫的诗风。3.了解历史人物,关注历史人物,思考历史人物。教学重点难点:赏析诗歌,理解寓意,把握主旨。教学过程

一、导入新课

中国古代有一副形容四大美女的对联,叫作“闭月羞花之貌,沉鱼落雁之容”。“闭月、羞花、沉鱼、落雁”是一个个精彩故事组成的历史典故。“闭月”,是述说貂蝉拜月的故事。“羞花”,说的是杨贵妃观花时的故事。“沉鱼”,讲的是西施浣沙时的故事。“落雁”,就是昭君出塞的故事。

昭君的故事,成为我国历史上流传不衰的民族团结的佳话,同时,昭君出塞、身死塞外的悲剧是历代文人常常咏叹的题材。今天,就让我们一起去追溯历史,走进被人们誉为“咏昭君之绝唱”的杜甫的《咏怀古迹(其三)》,了解王昭君,感受王昭君。

二、《咏怀古迹》五首要点

1.诗体:一组七言律诗,共五首;

2.内容:缅怀庾信、宋玉、王昭君、刘备、诸葛亮;

3.主旨:借古迹古人抒发自己的心怀。

三、熟悉语词,诵读并背诵诗歌 1.注音

万壑(hè)赴(fù)荆门明妃(fēi)朔(shuò)漠青冢(zhǒng)2.朗读、背诵(体会昭君绵绵无绝期的怨恨之情)3.解释词语

①明妃:即王嫱、王昭君,汉元帝宫人,晋时因避司马昭讳改称明君,后人又称明妃。昭君村在归州(今湖北秭归县)东北四十里,与夔州相近。

②尚有村:还留下生长她的村庄,即还有古迹之意。尚:还。

③一去:一旦,一经。指昭君一经离开汉宫,远嫁匈奴后,从此不再回来,永远和朔漠连在一起了。

④省”:读作shěng,教材作“曾经”解。关于“省”,注释纷纭,莫衷一是,有作“减”“少”解,也有作“略”“不”解。无论哪种解法,这句诗讽刺了汉元帝只看画图不看真人的昏庸。

⑤“空”:徒然。

⑥“春风面”:通感手法,将视觉移于感觉,写昭君颜容之美丽。⑦“环珮”女子佩戴的饰物,用来借代昭君。

四、整体感知

结合注释、感知诗歌。思考:请在原文中找出点明主旨的那个词语。并说说这首诗写的什么内容。

明确:主旨落在“怨恨”二字,“一去”,是怨的开始,“独留”,是怨的终结。作者2

既同情昭君,也感慨自身。

明确:这是是一首怀古诗(咏史诗),怀古伤己,诗人借咏王昭君不被帝遇、葬身塞外的不幸遭遇来抒写自己不被重用、身世飘沦的悲苦情怀。

五、赏析诗歌 1.翻译

群山万壑赴荆门,——千山万壑逶迤不断奔赴荆门山,生长明妃尚有村。——这里遗留有生长明妃的香溪村。一去紫台连朔漠,——一别汉宫便与北方荒漠连一起,独留青冢向黄昏。——最后只留下青冢向着漠漠黄昏。画图省识春风面,——画工曾经辨识昭君美丽的面容,(却因一己私欲致使昭君嫁匈奴),环佩空归月夜魂。——只有死后魂灵徒然在月夜归来。千载琵琶作胡语,——千年以来琵琶弹奏的胡地乐曲,分明怨恨曲中论。——还分明倾诉着她内心的怨恨情。2.评析

首联——引出歌咏对象王昭君,点出昭君村所在的地方。

据《一统志》说:“昭君村,在荆州府归州东北四十里。”其地址,即在今湖北秭归县的香溪。这里用一个“赴”字,就表达出群山奔赴的气势,突出了三峡山势的雄奇壮丽。这样气象雄伟的起句,本来是用来烘托生长英雄的地方,诗人为了抬高昭君这个“窈窕红颜”,借高山大川的雄伟气象来烘托王昭君的不同凡响。清人吴瞻泰的《杜诗提要》评析说:“发端突兀,是七律中第一等起句,谓山水逶迤,钟灵毓秀,始产一明妃。说得窈窕红颜,惊天动地。”意思是说,杜甫正是为了抬高昭君这个“窈窕红颜”,要把她写得“惊天动地”,所以才借高山大川的雄伟气象来烘托她。

颔联——写昭君悲剧的一生。

前两句写昭君村,这两句写昭君本人,形成生地和死地的对照。这简短而雄浑有力的两句诗,写尽了昭君一生的悲剧。当年王昭君孤独地离开汉宫,远嫁到北方大漠之地,就再没回来;最后身死异域,只留下青色的坟墓,笼罩在昏黄风沙中。“‘连’字写出塞之景,‘向’字写思汉之心,笔下有神。”(清人朱瀚《杜诗解意》)“黄昏”一词在这里,不仅是指时间,似乎更是指空间了,它指的是那和无边的大漠连在一起的、笼罩四野的漠漠无边的黄昏天幕。“青冢”,指王昭君墓,在今内蒙古自治区呼和浩特市南二十里。据传塞外草白,唯昭君墓上草色常青,故称“青冢”。“紫台”与“青冢”的色彩对照,“朔漠”与“黄昏”的意境渲染,营造出浓浓的悲凉萧瑟的氛围,透出了强烈的悲剧色彩。这轻轻两句,给人一种天地无情、青冢有恨的无比广大和沉重之感。具有大巧若拙的艺术匠心。

颈联——由咏史转向了抒情与议论,揭示了昭君悲剧的根源:汉元帝只看画图不看真人的昏庸,造成了昭君抱恨天涯,葬身异域的悲苦命运。

这两句从昭君命运的转折点说起,写她自从踏入宫门的那刻起,就注定了她这一生的孤独。毛延寿的一颗丧父落泪痣,让昭君做了三年冷宫人。然后,一纸和亲书,她的美便终老在了单于父子的怀抱。“空归”一词,突出昭君遗恨之深,并深寓诗人的同情。“月夜”二字则传神地渲染出魂归时凄凉清冷的环境气氛。“春风面”、“月夜魂”,将生前的青春美貌和死后的月下幽魂比照着写。一状姿容秀美,一写冷月孤魂。同一个昭君,昔如彼,今如此,讽意与同情隐于色彩不同的六字之中。两句因果相生,明暗相伴,写得有声有色,情景交融。文字对仗工巧,又蕴含着无穷感慨:生前已经错过知遇的机会,死后魂魄归来也是枉然。

当然,诗人写昭君,也是写自己。在对昭君埋没宫中,葬身塞外,一生孤苦独幽的际遇深表同情之时,借以抒发自己怀才不遇的感慨。

尾联——正面写昭君的怨恨,点明全诗主旨。

昭君虽死,其怨难平,千年以来,胡地琵琶曲中倾诉的分明是她的满腔怨恨。“怨恨”,就是怨自己远嫁,恨汉元帝无知遇之恩。“千载”,则点出乐曲流传时间之长,以见昭君怨恨之深。此耳杜甫亦借琵琶之怨表明对朝廷的不滿, 杜甫的一生境遇与昭君相似, 所以昭君的不幸, 正是杜甫的不幸;昭君的怨, 正是杜甫的怨。

六、归纳主旨意蕴

这是杜甫经过昭君村时所作的咏史诗。诗歌的主旨实际上是咏古迹以感己怀。虽表面写昭君的“怨恨”,写昭君生于长江美域,殁于塞外荒漠,去国之怨,难以言表。但联系写作背景就可知道,在抒写昭君的怨情中,寄寓自己的身世之慨。杜甫一生,济世之志甚高,但终其身,也未得一展抱负。肃宗朝虽任职京师,也只不过是一左拾遗。就这,还因忧国惜才,疏救房琯,而触怒肃宗,差点获刑。虽然获救,却终被疏远,终于郁郁辞官,漂泊西南。而昭君也是因汉元帝昏庸,不辨美丑而远嫁异乡,流离而不得归,身死而遗长恨。二人的遭遇、经历、处境,无处不相似。显然作者在怀古伤己,在咏叹昭君不幸的同时也在感慨自己的不幸,在表达昭君千载之怨的同时也在暗中表达自己的深沉怨恨。

昭君诗人

绝代佳人,入宫见妒才华横溢,入朝见妒

画图省识,远离汉宫

不分忠佞,无辜遭贬 身死异国,环珮空归漂泊西南,有家难归(千载之怨)(深沉怨恨)

主旨:诗人借咏王昭君不被帝遇、葬身塞外的不幸遭遇抒写自己不被重用、身世飘沦的悲苦情怀。

七、小结艺术技巧

1.借古讽今,怀古伤己。

2.对比鲜明,对仗工稳。

杜甫诗三首《登高》课中案

教学目标

1.整体把握诗歌,体会诗人沉郁苦痛的思想感情。

2.诵读并改写诗歌,学习杜诗语言凝练内涵丰富的特点。3.赏析情景交融、气象恢宏的艺术特点教学重点、难点 1.赏析首联中的意象为本文奠定的沉郁悲凉的基调。2.赏析情景交融、气象恢宏的艺术特点

一、导入新课 1.导入:

重阳节,是登高祈求长寿的节日。可杜甫这位老人,一生坎坷,穷愁潦倒,似乎已经走到了生命的冬季。而且此时,国家正处在战乱之中,他远离家乡,孤独地一个人在外漂泊。当时杜甫身居夔州,已经五十六岁,长期颠沛流离的生活,加之心情抑郁忧愤,致使诗人身患重病。重阳登高,老人百感千愁涌上心头,面对万里江天,面对孤独的飞鸟,面对衰败的枯树,无心游赏,触景伤怀,写下了这千古传唱的著名诗篇《登高》,抒发了自己的内心的无限悲苦。

2.作品特点:

这是一首七言律诗,属于近体诗。在章法上,它突破了一般律诗只有中间两联对偶的写法,而是四联皆对偶,被誉为“古今律诗第一”。

二、自读全诗 1.注音

渚(zhǔ)清作(zuò)客霜鬓(bìn)浊(zhuó)酒 2.词语注解①渚:水中的小洲。②落木:落叶。③萧萧:落叶纷纷的肃杀凄凉景象。④作客:客居他乡。⑤百年:犹言一生。

⑥潦倒:犹言困顿,衰颓。

⑦苦恨:甚恨,心中的恨事很多。⑧繁霜鬓:形容两鬓头发斑白。

⑨新停:刚停。这时杜甫正因病刚刚戒了酒。⑩浊酒:未过滤的水酒。3.诗歌翻译

风急天高猿啸哀,——风急天高猿猴啼叫显得十分凄清,渚清沙白鸟飞回。——水清沙白的河洲上空归鸟在飞旋。无边落木萧萧下,——无边无际的落叶在萧萧地飘落,不尽长江滚滚来。——流淌不息的长江水在滚滚地奔来。

万里悲秋常作客,——离家万里面对秋景悲叹自己常年漂泊他乡,百年多病独登台。——一生多病今天在寒秋中独自登临高台。艰难苦恨繁霜鬓,——艰难困顿可恨白发长满了双鬓,潦倒新停浊酒杯。——病苦潦倒只好停了浇愁的酒杯。

三、自主赏析 1.整体感知

提问:这是一首写景抒情诗,从景和情两方面看,全诗是怎样的内容层次? 明确:全诗分两层:

前四句写景,描绘了一幅雄浑高远而又凄清悲凉的秋景。

后四句抒情,抒发了诗人感时伤世的爱国情感和长年飘泊的孤苦愁绪。2.自主鉴赏。(给每联写一段不少于100字的赏析短文)

首联两句,描写天高风急、秋气肃杀、猿啼哀啸、清清河洲、白白沙岸、鸥鹭低空回翔的景象,指明了时节和环境,渲染了浓郁的秋意,构成一幅登高远壮阔而又苍凉萧瑟的秋景图画,为全诗定下了哀婉凄凉的基调。对仗工稳,句法严谨,语言极为凝练。

颔联从大处落笔,仰头写山景:落叶飘零,无边无际,纷纷扬扬,萧萧而下;俯视写江景:奔流不尽的长江,汹涌澎湃,滚滚奔腾而来。不仅使人联想到落木窸索之声,长江汹涌之状,也无形中传达出韶光易逝,壮志难酬的悲怆。同时让人想到生命的消逝与有限,宇宙的无穷与永恒。透过沉郁而又高昂的精工对句,显示着诗人出神入化的笔力,历来被视为千古佳句。

颈联是诗人一生颠沛流离生活的高度概括。先横写“万里悲秋常作客”,再纵说“百年多病独登台”。一横一纵,承上启下,点出了全诗感时伤世、羁旅飘沦的主旨;表达了诗人内心深处的沉郁悲抑的感情。久客最易悲秋,多病独自登台。极为沉郁顿挫。宋代学者罗大经在《鹤林玉露》评说:“万里,地之远也;悲秋,时之惨凄也;作客,羁旅也;常作客,久旅也;百年,暮齿也;多病,衰疾也;台,高迥处也;独登台,无亲朋也;十四字之间含有八意,而对偶又极精确。”可见诗人内心深处是何等的愁苦沉痛。

尾联两句是悲叹自己穷困潦倒孤苦寂寞的境遇和心情。出句写诗人备尝艰难之苦,白发丛生;对句写自己困顿潦倒,疾病缠身。国难家愁,只有借酒排遣,但又因多病不得不放下这浇愁的酒杯。“艰难”,既有国家的艰难,又有个人的苦难。他既忧国,忧民,又忧身。全诗就在这忧愤无奈的感叹声中收笔,悲愤深沉,而又寄意深远。

四、总结 1.主旨格凋

这是一首最能代表杜诗中景象苍凉阔远、气势博大深沉的七言律诗。前四句写登高闻见之景,后四句抒登高感触之情。由情选景,寓情于景,浑然一体,充分表达了诗人长年飘泊、忧国伤时、老病孤愁的复杂感情。而格调虽沉郁顿挫,却也慷慨激越,誉为“旷代之作”(胡应麟《诗薮》)。

2.艺术特点: ①联联对偶,句句押韵。

四联句句押韵,皆为工对,且首联两句,又句中自对,可谓“一篇之中,句句皆律,一句之中,字字皆律”。给人以一种神清目爽整饰对称的美感,而且使全诗曲折顿挫,在抑扬有致的韵调中,表达出诗人需要抒发的感情。

②写景抒情,笔法错综。

写景,有工笔细描也有大笔写意,有动也有静,有声也有色。首联工笔细描,写出风、天、猿、渚、沙、鸟六种景物的形、声、色、态,每件景物均只用一字描写,却生动形象,精练传神。颔联大笔写意,传达出秋的神韵。鸟飞叶落是动,水渚岸沙是静。风急猿啼是声音,渚清沙白是颜色。

上一篇:申请培训的请示下一篇:女装市场调研报告范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