双赢的沟通

2024-06-24

双赢的沟通(精选8篇)

篇1:双赢的沟通

读《创造双赢的沟通》有感

初次接触刘墉是书,还是在10多年前,一次偶然的机会,品读了刘墉所著的《超越自己》一书。书中作者用散文、故事的形式,引申出一个个为人处世的道理,并给予总结、升华。因此,从那时起我就被刘墉的书所吸引,喜欢他的语言、他的思想和书里面的内容、故事,觉得这种有深度而又不脱离现实的文字很有看头。

再次品读他的作品,是前段时间了。上书城买书,无意间看到了刘墉、刘轩父子俩合著的《创造双赢的沟通》,于是买了回来。走马观花地浏览了一遍,虽然是囫囵吞枣,却也感触颇深,觉得受益匪浅。

“这是个沟通的时代,而不是比声音与拳头的时代。通过沟通,冷战时期结束了;通过沟通,不流血的民主达到了;通过沟通,人际的冲突能和平地化解。”作者通过扉页上的这样一段话,开门见山地告诉我们“沟通”这门学问在当今社会的重要性。

本书以浅近的文字、用一篇一篇生动的小故事或寓言,告诉我们沟通的重要性,何谓“沟通”?以及如何通过沟通的技巧,达到双赢的效果。

作者在本书中讲了这么一个故事。在刘墉先生读大学的时候,有一次他代表学校参加一个社团负责人的竞选。事先,刘墉先生也跟其他参选人一样,认真地准备了演讲稿,列出了一大堆的“政见”。但“不幸”的是,他抽到了最后一号,大家都说这是最倒霉的,因为自己想陈述的内容,可能都被前面的人说完了。事实也是如此,前面各校的参选代表都讲的头头是道,他们提出的各种好的“点子”,也正是刘墉先生想表述的。

轮到刘墉先生发言。他把事先准备的演讲稿扔了,空手上台,利用自己超强的记忆力,把前面十多个参选者演讲的重点一一提了出来。而且每提一项,他都向着那个人,表示敬意,表示他十分钦佩那个人的观点。他甚至说出了每个人的名字。原来,当大家都在复习自己的演讲稿时,他却十分专注地倾听着每个人的演讲。

直到最后,他才加以整合,说出了他自己的看法,并强调他的能力并不比别人强,靠的只是为大家服务的热忱。

投票的结果,刘墉先生当选了这个社团的负责人。为什么是刘墉先生当选,他事后分析——因为他用那一番话证明了自己记忆分析的能力,更因为他使每个人都有被尊重的感觉。

通过这么一个故事,作者总结出了这么一个沟通法则——“肯定总在否定前”。这个社会上,你发现那些能力特强、个性特强、显然占上风的人,常不见得是最好的沟通者。最好的沟通者,不是最强的否定者、破坏者,而是最好的肯定者、建设者。他能在两个完全相反的看法中,找到一个小小的共同点,然后强调那一点,赞美对方的那一点,再一步步把自己的观点推销出去。

否定之前先肯定,这是沟通最重要的法则。因为无论多么不上路的人,总有他值得被肯定的地方,你愈肯定他,他愈觉得你是一个可以可以交谈的人,他也愈对你有好感。

在我们日时的生活中,又何尝不需要这种沟通的理念呢。不管是师生之间、夫妻之间、同事之间的沟通,如果作为强势的一方,在沟通中摆出得理不饶人的架势,那往往是把事态引向复杂化、严重化。在没有肯定别人之前,先否定对方,往往会把事情越闹越僵,因为你没有给别人面子。

有一句句说:“对于一个人,你不能只看到他的优点看不到他的缺点,而是看到他的缺点了,但不介意。”运用在沟通上,我们不能光盯着沟通对象的缺点死死不放,而是要先去发现对方的优点,肯定对方的长处。在肯定对方后,然后再委婉地提出对对方的批评,这样的批评往往容易被对方认可与接受。

沟通是一门学问。通过沟通,敌人可以变成朋友;有出入的解释,可以变成“各自表述”。只要我们有诚心、有爱心、有耐心,肯礼让对方,肯让自己先退一步,肯把对方的面子作足,肯在自己的底线上有最大的弹性,而且——知道这世界不是全属于我,也不可能只有我是对的,应该利益共享,那么师生间的关系必能更融洽,夫妻间的关系必能更亲密,同事间的关系也必能更和谐。

篇2:双赢的沟通

人与人的交往,无疑是一门艺术。相处得好,会出现双赢的局面,形成一个良性的循环,而相处不好,则会造成彼此之间的冷漠,拉开距离,从而产生隔阂。作为人与人之间交往的纽带,我想,沟通、理解与倾听起到了至关重要的作用,是创造良好交往关系的不二法门。

日常生活中难免出现矛盾,彼此之间的相处是人社会属性很重要的一部分。对事件的看法不同,行事方式的差异都可能引起一些摩擦。出现这种情况时,唯有以心换心,换位思考,拿出宽容理解、真诚沟通、乐于倾听的姿态,才能有效地把误会与不解转化为交往中的润滑剂。无论是对亲人,还是对朋友,在相处时都适用此道。

每个人都生活在社会这个大环境中,人与人的交往基于沟通,来达到了解对方;通过倾听,达到欣赏对方;通过理解,达到包容对方。过程恐怕有些转弯和阻碍,但相信只要抱着理解、沟通、倾听的心情,一定可以获得和谐融洽的关系。

有点及面,从小看大。我国经济发展迅速,取得了举世瞩目的成就,但在发展过程中难免会出现质疑的声音,也伴随着怀疑与不解。但唯有不同的声音出现,才能推动每一次小小的进步,唯有敢于乐于倾听不同的声音,才能奏出美妙的乐章。合情合理的质疑,有助于走上通向完美的康庄大道,让奋斗的历程显得更为可贵难得;无情无理的声音,也同样可以砥砺着把每件事做得更趋向完善,见证着过程中不懈地努力。

篇3:双赢的沟通

1 常规抓要点让家长学校成为学校工作的有力支撑

家长学校常规管理抓实抓细, 突出要点, 健全组织机构, 定期召开相关会议, 提高思想意识, 制定工作措施, 将家长学校工作纳入学校工作常规, 使家长学校工作成为学校总体工作的有力支撑点。

1.1 严格管理四到位

一是领导机构组织到位, 校长任家长学校校长, 家长委员会定期召开会议商讨解决问题;二是计划安排到位, 每学期以《家长读本》为主, 以在家长中调查的热点问题为辅, 选定讲座内容, 指定专人备课授课, 解决1~2个突出的问题;三是活动经费、场地到位, 投资近3万元建成家长学校网络大教室;四是制度措施执行到位, 家长职责、家长委员会章程和职责、校长职责、教师职责完善到位, 每年期末考评。

1.2 主题活动五突出

一是家长委员会成员突出代表性。家长委员会成员由各年级推荐, 学校审批, 尽量保证地域、层次、职业的结构合理, 发挥其辐射带动作用。二是对家长的要求突出广泛性。各班根据学校总目标、策略, 结合实际提出相应的授课要求。三是专题讲座突出针对性。做到“三讲”共性问题全员讲, 热点问题公开讲、个别问题分层讲。四是大型节日活动突出鼓励性。学校不失时机利用大型活动联系家长, 宣传学校, 每年“六一”请家长代表为获奖学生颁奖, 以家长身份提要求、提希望。五是家校访互访突出经常性。学校对每位教师的家访定任务、定要求、定期发放、收交《征求意见表》, 及时归纳、整理, 及时反馈信息, 为学校教育提供资料。

2 教学展特色将家长培训作为校园建设的亮丽风景

教学工作中彰显特色:我们以家长需求为主体采用预约培训, 以家长实际水平为基点采取分层培训, 以家庭成长为目标施行激励强化。

2.1 师资培训多元组合

由党支部书记、正副校长、政教主任、德育骨干、离退休老同志、校外家长学校讲师团讲师、优秀家长代表、班主任等组成教师队伍, 确保师资队伍的多元化。

2.2 教学活动照单请客

2.2.1 家校预约拉动内需

我们设计的《家长学校学习预约卡》是在每一期家长学校学习班教学前一周发给家长, 主要是征询家长目前家教中的疑难和急需的家教知识。我们将家长的“家教疑难”和“急需知识”进行汇总、梳理和整理, 然后分年级准备每一期教学内容, 实现“以学定教”。因此广大家长也由牵强应付变为积极参与。

2.2.2 对话互动交融沟通

我们在家长学校教学过程中大胆借鉴教学新理念, 尝试了对话互动教学法。即对一些家教常识, 教师进行有针对性地宣讲、引领。对于家长提出的家教疑难, 则适时“下放权力”, 把讲台让给家长———组织广大家长“现身说法”, 让家长和家长、家长与教师在较为宽松的氛围中, 通过交流、讨论, 合作解决个性问题, 共同总结教子之经。而教师则如同主持人、倾听者、合作者, 始终都悉心地倾听着、记录着, 且不失时机地与家长们交流看法, 交换意见。

2.2.3 办班设点答疑解惑

一是开办家长培训班。每学期开办1~2期, 集中大部分家长到学校参加培训。二是设立家长函授点。将学生家庭以居住地为单位进行了划分, 共计分成了两村四社区, 在每个社区设立函授点, 利用相对集中的居住条件, 和社区联合进行家教知识宣传。三是开设家长学校热线电话。学校安装专用电话, 深受家长欢迎。四是设立“家长热线”心理咨询服务站。特邀市心理教育专家关黎为顾问, 针对家长、学生的心理障碍, 进行答疑解惑。

3 科研重实效令科学育人水平和环境建设得到有效提升

我们在“十一五”研究的课题是:《家校互动创新实践研究》, 研究初步概括为:“一体、两翼、三沟通”, 即:以家长学校为载体, 发挥家庭和社区两翼作用, 真正实现以孩子为轴心的与家长、老师、社会的三方沟通。

3.1 以家长学校为载体, 拓宽家校沟通的渠道

以家庭类型为切入点:

参与亲子活动———我们开展了“架起连心桥”, “说说心里话”, “两代赛文明”“家庭知识竞赛”“亲子读书活动”等等。

家长开课日———利用每学期开学初, 学校优秀课评比时机, 邀请家长进校参与评课-开展四评双诊活动。

关爱平台连通———利用短信家长教师有效沟通家长开通率达到98%以上, 家长与教师利用率高沟通勤, 关爱沟通有实效。

热线咨询———开通了学校热点问题咨询电话, 及时解答家长关注问题。一报——— (青园小报) 设立家教专版, 家长、老师、孩子共同参与办报。

3.2 以家庭为阵地, 探索家长孩子沟通的方法

我们通过对校内1260名学生的调查结果表明, 80%的家长认为自己爱孩子, 可是只有30%的孩子认同, 大多数孩子却觉得父母讨厌, 对父母情感冷淡。那么问题出在哪里了?通过调查说明问题出在了家长与孩子的沟通上, 家长一定要从学会与孩子沟通做起, 走进孩子的心灵。

3.2.1 开展沟通活动:

a.同写家信:请父母与孩子互写沟通家信, 相互倾诉、倾听、相互沟通。b.同读书报:要求每个家庭保障每天1小时的家长与孩子共读书时间。c.同进课堂:学校每学期举办一次家长开放周, 一天教学开放日, 让家长走进课堂走近课改, 体验孩子学习成长的点滴。d.同场竞技:我们通过学校运动会、读书知识竞赛等活动, 邀请家长参与和孩子携手参赛, 增进两代人之间的感情。

3.2.2 掌握沟通技巧。

以孩子年龄为切入点, 以活动为载体, 我们分别对孩子和家长两方面进行沟通技巧的指导:低年级;聆听孩子倾诉, 平等交谈;中年级:说话算数, 保护孩子的自尊心, 与孩子协商;高年级:能者为师, 让孩子选择, 做孩子的好朋友, 书信沟通。

3.3 以社区为舞台, 扩大家庭沟通空间

以活动基地为切入点, 利用两村四社区开展社会实践活动。

3.3.1 成立校外学习实践活动小组。

伙伴也是一种教育力量, 通过对孩子的调查和总结, 发现孩子有了自己的小伙伴, 不仅可以一起学习, 一起玩耍, 而且伙伴还是一种教育力量, 一种老师和家长不可替代的教育力量。于是我们将学生按照居住地、兴趣爱好等多种组合, 结成学习实践活动小组, 每月定期定点集中学习活动, 形成兵教兵兵带兵的氛围。

3.3.2 发挥五老作用, 加强未成年人思想道德建设。

以校关工委———社区讲师团———家长学校———学生家长为主体的社会综合教育主线。构建网络平台, 开展家庭教育指导工作。

经过一阶段的实践, 我们感觉与家长、社会、孩子的沟通方式更完善了, 和谐家庭日趋增多。“不是锤的打击, 而是水的载歌载舞才形成了美丽的鹅卵石”。只有家庭、学校、社会的协调配合, 才能担负起培养全面发展高素质人才的责任, 才能完成未成年人思想道德建设的任务。

摘要:只有家庭、学校、社会的协调配合, 才能担负起培养全面发展高素质人才的责任, 才能完成未成年人思想道德建设的任务。针对这一理论进行论述。

篇4:真诚沟通 互动双赢

一、更新观念,转换角色

过去,由于传统观念的束缚,我们在家长工作方面虽然做了一些努力,但成效并不明显。仔细分析,原因表现在以下几个方面:

首先是对家长工作的定位不明确。开展家长工作只是喊在口上,写在纸上,很少落实在具体行动上。召开家长会往往只是把它作为班级工作的点缀,组织不得力,目的不明确,表面上轰轰烈烈,实际上没有多大收效。

其次,开展家长工作仍以教师为中心,家长处于被动服从的地位,教师只是要求家长配合幼儿园工作,而家长并不十分了解幼儿园的教育目标、幼儿在园的情况,因此很难做到主动配合。

再次,在家庭教育指导方面教师往往视自己为权威,总是要求家长应该怎样做,很少考虑家长的想法与感受。

上述观念如不彻底转变,不仅会继续制约家长工作的顺利开展,而且对班级整体教育工作也会产生负面影响。而转变家长工作的主要途径就是用《纲要》的新理念引领我们反思过去的工作,尽快完成角色转换。

第一,真正把家长工作作为班级工作的重要组成部分,高度重视,坚决抓好落实。

第二,要把家长和教师作为共同促进幼儿发展的主体来看待。在共同教育幼儿的问题上,双方要互相尊重、互相信任、真诚沟通,平等合作地完成育儿的使命。

第三,在家园沟通问题上,教师要切实树立为家长服务的思想,把家长作为平等的合作伙伴,真心实意做家长的朋友,耐心倾听他们的意见,切实帮助家长解决在育儿过程中遇到的问题。同时要换位思考,对家长产生的急躁情绪及冲动要冷静思考,学会体谅。只要我们态度诚恳,方法得当,就一定能赢得家长们的拥护、支持。

二、研究工作策略,创新幼儿园家长工作思路

有先进的教育理念作指南,有对教师在幼儿园家长工作中正确的角色定位,有对新时期幼儿园家长工作目的、任务的正确认识,我们对做好家长工作就有了充分的信心。在工作实践中,我们还应针对实际问题,深入研究工作策略,不断创新、改进工作思路,确保家长工作取得圆满成功。在这方面我班的具体做法是:

(一)平等对话、真诚沟通,打好家长工作的基础

1.让家长了解幼儿园教育目标,这是体现家长在幼儿教育中的主体地位,实现家园沟通,达到同步教育的基本条件。

为了让家长及时全面地了解幼儿园教育目标,配合幼儿园教育,我们做到了“四公布”:开学初公布学期班级计划和幼儿培养目标;在家园栏里每周公布教育教学活动安排。在开展新的主题活动之前,首先把主题教学的计划展示在主题墙壁上,让家长和孩子先有目的地进行关注,并在家园栏中增设“请您配合”一项,请家长协助完成目标。如在“请您配合”中写到:“请家长带孩子到郊外寻找春天,在外出活动中请您确保好孩子的安全,有意识地培养孩子的公德意识:如尊老、爱护花草、不乱扔废弃物等。”短短几句话既使家长明确了教育目标,又让家长知道了为配合目标的落实自己应如何做。

2.开展平等对话、交流,这是增进家园了解、促进沟通的有效方法。

在现实生活中,家园之间往往存在一定的距离和各种不协调,教育效果必然受到影响。因此,我班改进了家长会方式,由原来的教师一言堂模式变为百家争鸣式。其目的就是拉近教师和家长之间的距离,让他们在平等对话中产生共鸣,从而消除隔膜,有效解决幼儿教育中出现的问题。

(二)充分利用家长资源,开创家园互动合作的新局面

家园沟通的根本目的在于充分利用家长资源,实现家园互动合作。这是幼儿园家长工作的出发点和归宿。“互动合作”是瑞吉欧教育取向的一个重要理念。瑞吉欧教育主张:儿童的学习不是独立建构的,而是在诸多条件下,主要是在与家长和教师、同伴的相互作用过程中建构的。在互动过程中,儿童既是受益者,也是教育资源的提供者。可见,只有家园的互动合作,才可能带给儿童最好的经验。

1.深入开展“家长志愿者”活动。“家长志愿者”活动是家长们根据自己的特点、专长,自愿报名,走进幼儿园,和教师一起组织保教活动,为孩子的成长提供帮助的活动。高质量的“家长志愿者”活动,能让家长、教师、孩子共同体验到不同寻常的欢乐,有助于增强家园间的联系与沟通,能使家长更加了解孩子、了解教师、理解教育。家长们尽心尽力、积极主动地参与,结合幼儿园的正确组织与引导,共同促进幼儿身心和谐、快乐发展。

首先,我们对班级幼儿家长的工作性质、兴趣爱好、合作态度等多方面情况做了一个基本的了解,做到心中有数,这是开展“家长志愿者”工作的前提。新学期开始前,在制定班级工作计划时,我们就充分考虑到家长教育资源的挖掘与利用,将“家长志愿者”活动的开展纳入班级到教育教学计划中去,纳入到家长工作计划中去,对本学期准备开展哪些“家长志愿者”活动有一个基本的思路。如:李嘉伟妈妈在眼镜店工作,我们就组织开展了参观亨达利眼镜店活动;戴梦得爸爸在电视台工作,我们则组织孩子们去参观演播厅;黄振钰的爸爸是飞行员,我们就带孩子们去看看飞机降落和起飞的壮观景象等等。其次,在每学期初的家长会上,我们向家长们公布本学期需邀请家长协助的活动主题及内容,对开展这些活动的意义做进一步说明,请家长根据自己的能力及时间进行选择,自由报名参加。再根据家长报名情况,初步确定各主题活动的“家长志愿者”人选。在每次的家园活动中,家长们都踊跃报名参加。有提供车辆的、有帮助维持秩序的、有全程摄影摄像的等等。总之,家长们都在尽自己的所能鼎力支持。

nlc202309020203

2.鼓励家长参与幼儿园教育活动。探索“家长助教团”活动是我们利用家长资源,实现家园互动的又一项举措。每学期初,我们就对家长的工作性质、特长等进行全面调查。根据家长的这些特点,我们有意邀请某些家长到幼儿园当“老师”,设计组织活动。家长教育资源犹如新鲜血液源源不断地注入到幼儿园教育工作中。家长的职业、特长、能力、时间、条件各不相同,我们根据家长的不同特点采取多种方法吸引家长,或参与、或援助、或配合我们的教育活动。家长助教的方式也是多种多样的,如家长是建筑师,那么就请他来告诉小朋友,房子是怎么造起来的;家长是飞行员,就可以让他向小朋友介绍有关飞机和国防知识;家长是医生,他就可以告诉小朋友,人为什么会生病,怎么才会不生病……

“家长助教团”活动不仅让家长深入到幼儿园中,更能让家长在教学过程中,接受幼儿园的教育理念,学习适当的早教方式,从而在家庭教育中恰当地运用,给孩子一个健康、良好的成长环境。

3.为了增进家长与家长、幼儿与同伴间的沟通,弥补独生子女的一些不足,培养幼儿的口语表达及交往能力,我班经常组织开展“快乐大本营,美丽好心情”的家园活动,让幼儿有更多的机会直接置身于大自然、大社会之中,获得良好的情绪体验。在组织活动中,家长参与多、积极性高,起到了事半功倍的效果。

(1)现在大多数家庭都是独门独户的,孩子一回到家里都像被关在笼子里的小鸟——失去了自由,缺少与同伴、与他人交往的机会。因此,我们倡导家长“把快乐的童年还给孩子”,并协助家庭之间成立“好朋友之家”,开展“快乐星期天”的活动(鼓励家长自由组合,以家庭为单位在双休日带孩子们互相做客、共同外出踏青、远足、秋游)。鼓励家长带孩子走出去,融入大环境,获得大发展。走出家门,走入他人的家中;走到街上,去寻找美、学做美的事;走进大自然,接触大自然的万物生灵,探寻自然的奥秘等。通过反复开展这样的活动,让幼儿感受到生活美,赋予孩子们一颗装满爱的心;使幼儿在无形中逐步掌握与人交往的技能,提高自理能力、语言表达能力。活动后幼儿还能通过讲述、绘画、游戏、展览等多种形式,充分表达与交流自己的所见所闻所感。幼儿在活动中兴趣盎然,快乐无限,其身体素质、探究欲望、良好个性都会获得发展。

(2)增进家长与家长的沟通。家长平时工作都很忙,很少有交流的机会,在这样的活动中,家长间可以谈一谈自己孩子在家的表现情况,自己的教育方法以及在日常教育孩子时出现了哪些问题,可以提出来一起讨论,共享育儿经验。

(3)家长拍摄相片、CD。请家长拍摄相片,可让幼儿加深对家园活动的印象,体验集体活动的乐趣,留下美好的回忆。

(三)资源共享,分享快乐

1.我们在与家长沟通和组织家长参与活动的过程中,不仅帮助家长们树立正确的教育观念,还利用家长资源,组织“家长教育家长”活动,全面提高家长科学育儿水平。如通过家教经验交流、家教专题研讨、家长对口帮助、请家长们撰写育儿文章张贴在家园栏等活动,让家长现身说法,交流认识和经验。这样,极具说服力,全面提高家长整体科学育儿水平,使家长们共同享受教育带来的快乐。

2.通过开展教学观摩、亲子联欢会、科学游艺会、庆祝节日等形式多样的活动把家长们请进幼儿园,参与到各项活动中,了解幼儿园保教工作的目标和方法,真正做到家长和教师对幼儿的发展保持一致的认识,达成共识,形成合力。协调一致地对幼儿实施教育,最终达到促进每个幼儿快乐、健康成长的目的。

总之,在儿童教育这个系统工程中,家长工作有着不可替代的地位和作用。衡量一所幼儿园保教质量的高低,家长工作是一把重要的尺度。在大力提倡素质教育的今天,赢得一个家长就等于赢得一百个家长,放弃一个家长就等于放弃一百个家长。谁把家长工作做得扎实、到位,谁就能抢占幼儿教育的制高点,从而获得社会对我们工作的肯定、认同。今后我们将继续以《纲要》为指导,充分发掘、利用家长这个丰富的教育资源,进一步拓宽班级家长工作思路,努力发挥家长的主动性,密切家园关系,促进家园共育。我们要以幼儿园家长工作为抓手,实现幼儿园教育与家庭教育的双赢。

篇5:真诚沟通 互动双赢

幼儿园教育作为基础教育的重要组成部分,作为学校教育和终生教育的奠基阶段,其重要性已被越来越多的家长所认识。社会各界像关注学校教育那样关注幼儿园教育。多数家长为孩子选择幼儿园,不仅看重幼儿园先进的教学设施,更看重幼儿园的办学理念与保教质量。然而保教质量的提高单靠幼儿园教育本身难以奏效,必须站在新的高度,充分整合利用家庭、社区教育资源、充分发挥家长的教育作用,实现幼儿园教育与家庭教育的同步协调发展。

一、沟通――构建沟通平台,架起家园联系的桥梁

(一)平等对话、真诚沟通,这是做好家长工作的基础

让家长了解幼儿园教育目标,这是体现家长在幼儿教育中的主体地位,实现家庭与幼儿园沟通,达到同步教育的基本条件。为了让家长及时全面地了解幼儿园教育目标,配合幼儿园教育,我园每班的家长园地都设立各种版块,并做到“四公布”:开学初公布学期幼儿培养目标;每月公布月工作目标;每周公布一周活动安排;在开展新的主题活动之前,公布栏中增设了“请您配合”一项让家长和孩子先有目的地进行关注,然后请家长协助完成目标。

(二)开展平等对话、交流,这是增进家园互相了解、促进彼此沟通的有效方法

在现实生活中,家园之间往往存在一定的距离和各种不协调,教育效果必然受到影响。因此,必须改进家长会方式,由原来的教师一言堂模式变为百家争鸣式的辩析会。其目的就是拉近教师和家长之间的距离,让他们在平等对话中产生共鸣,从而消除隔膜,有效解决幼儿教育中出现的问题。将家庭教育中出现的热点话题作为案例,召开家园辩析会,我们感到会上气氛活跃,家长各抒己见,论点的针对性很强,从中教师也了解到家庭教育的现状以及家庭教育和幼儿园之间的差异。

(三)创新沟通方式,这是畅通家园联系渠道,保持家园互信的最佳思路

创新沟通方法,方便更多家长是做好家长工作的又一举措。我们应努力挖掘家长园地的潜力,怎样让家长积极参与,把家长园地“活” 起来。首先要让教师转变家庭教育观念,学期初对教师进行了有关家园互动窗口的知识讲座,同时提出优秀家长园地评选活动的标准,并将活动贯穿于整个学期。活动中我们发现各班家长园地的设计和创设都独具匠心,栏目丰富多彩,其中家园互动内容占的比例很大。

我园还为双职工家长创设了的“信息袋”;有定期的园长接待日;有班级教师开设的家园博客;有双休日家访活动等。

总之,我园家长学校呼吁的是不拘形式、有创新的沟通方式。只要是有效的沟通,即便是在常规方式上的一点小小变化,也是创新。

二、引“资”――充分利用家长资源,开创家园互动合作共建的新局面

(一)家庭教育资源的良好利用

家庭教育资源尽管丰富、珍贵,并不是现成的、完美的,搬过来就可用的。它就像天然矿石一样,需要我们每位幼教工作者以高度的智慧去开掘、加工。基于这种认识,家长学校首先要全面分析研究家庭教育资源的特点,去开掘、梳理、激活。这项工作做得越细致、越周全,我们的家长工作就会开展得越到位、越有成效。

(二)家庭教育资源的充分挖掘

探索家长亲子教育是我们利用家长资源,实现家园互动的又一项举措。家长教育资源犹如新鲜血液源源不断地注入到幼儿园各项教育工作中。请“医生妈妈”向广大家长传授“爱我明亮眼睛”的保健知识讲座、请“交警爸爸”为幼儿宣传交通法规…… 这些活动使孩子们好奇、家长们感动、教师们受益,来自各个行业的“老师”带来的丰富多彩的教育素材,使大家开阔了眼界,既获得了一些社会知识和经验,又促进了幼儿认知和社会性的发展。

三、互动――丰富多彩的互动活动,拉近学校和家庭的距离

(一)家长幼儿共同进行的互动合作

“互动合作”是瑞吉欧教育取向的一个重要理念。瑞吉欧教育主张:儿童的学习不是独立建构的,而是在诸多条件下,主要是在与家长和教师、同伴的相互作用过程中建构的。在互动过程中,儿童既是受益者,也是教育资源的提供者。可见,只有家园的互动合作,才可能带给儿童最好的生活经验。

我们创新的将家园互动活动,由幼儿园走向社区、来到大自然中,开展了:以“我做绿色小天使”为主题,大手牵小手户外植树活动;以“喜迎奥运圣火,乐做环保卫士” 为主题,利用废旧材料和妈妈一起缝制环保袋,抵制白色污染的宣传活动;以“关注弱势群体”为主题,参加到福利院的社会实践活动;以“感受泰州新貌”为主题,参观火车站活动……。这些社会实践活动孩子们兴致很高,既学到了在园内学不到的东西,又丰富了孩子的生活体验,更加增强了家园沟通的力度。

(二)家长参与管理的互动合作

让家长参与幼儿园管理能更好地实现家园互动。从教育教学到卫生保健等各项工作家长学校、家长委员会起到了参与、监督的作用。有家委会成员参与的“幼儿床上用品招标会”、“大班毕业照招标会”等。使得园务工作公开化,增加幼儿园财务的透明度。还在学期末向家长发放调查问卷,征询家长对幼儿园教师的评价意见,将评价结果作为教师业务考核的重要依据。认真听取家长对幼儿园工作的建议,并逐项研究,落实解决。家长参与幼儿园管理,不仅能使其作为教育主体者的地位得到有效落实,而且能大大激发了家长参与幼儿园工作的热情,使家园互动充满活力。

总之,在儿童教育这个系统工程中,家长工作有着不可替代地位和作用。衡量一所幼儿园保教质量的高低,家长学校工作是一种重要的尺度。在新的历史时期,赢得一个家长就等于赢得一百个家长,放弃一个家长就等于放弃一百个家长。谁把家长工作做得扎实到位谁就能抢占幼儿教育的制高点,从而获得社会对我们工作的肯定认同。

篇6:双赢的沟通

——沟通 理解 双赢 班主任:XXX

尊敬的各位家长:大家好!(简单的自我介绍)

为了孩子们的教育,今天我们坐到了一起,首先感谢你们能在百忙之中能抽出这点时间来参加我们今天的这次家长会,我知道这几天农村是最忙的,当然家在黄平县城的也很忙,你们有很多工作要做。说实在的,一直很感谢你们!不仅仅感谢你们对我们工作的支持!更是感谢你们对我们的理解!特别是对我们班主任工作的理解!今天我发言的题目叫《沟通 理解 双赢》。

我要讲的第一个问题是: 从严治班,爱在细微处

本学年从去年的第一学期,我们制定了《湖里中学初一(11)班班规》,具体内容我就不在这里给各位家长啰嗦了,主要的就是将学校的各种规章制度细化量化,实行量化管理,从教学区的各种行为,哪些是要加分的,哪些是要扣分的,一一具体化,让学生知道怎样做是对的,怎样做是不对的。从而规范学生的行为习惯。

一个聪明的学生,如果没有养成认真、细致、严谨的好习惯,就无法想象他能够在任何领域做出成绩。而一个勤恳踏实的学生,也许天分并不聪颖,却很可能在人生博弈中脱颖而出,再加上良好的人际关系、处世原则,更会让他如虎添翼。

第二个问题是:我们的教育以学会做人为核心。

我经常利用班会课、自习课及其他时间给我的学生们讲做人的故事。在这里我就不再重复这些故事了。

第三个问题是:国外教育对我们的借鉴。

由于着眼于培养孩子独立生存的能力,西方国家的儿童少年从小就表现出:(1)具有很强的自立能力。他们18岁开始就不依靠父母,即使很富裕的家庭,在读的孩子打工的也不少。如美国一位教授正读大学的女儿每周都在一家餐馆做跑堂工作。

(2)具有适应市场经济的头脑。养成精打细算、勤俭度日的习惯。英国一位在约克郡的兄弟俩(12岁、14岁),在其父职业的影响下,独立成立了“洗车公司”。哥俩干活认真,收费低廉。宁可多走路也去价格较低的商场买工具、车蜡、洗涤剂等,以降低成本,赢得顾客。

(3)具有适应社会环境的本事,由于从小的艰苦磨练,西方国家的青少年不怕苦,有克服困难的毅力,遇事镇定沉着,能与周围人们和谐相处,有作为社会成员而独立存在的信心和勇气。

这里有个典型的例子说出来与大家共勉:“1993年,中日两国近百名11岁至16岁的少年,联合在内蒙古开展了一次草原探险野营活动。组织者要求,孩子们须负重步行,自己安排食宿。然而,不比不知道,一比吓一跳。整个活动表明,中国孩子们的意志薄弱,生活能力差,环境意识也次:他们不懂做饭也不肯做饭,垃圾乱扔,借故解除‘包袱’,稍有不适就坐车吃小灶。而日本的孩子们,却能够很好地照顾自己和帮助别人,争着做饭,在草丛中发现鸟蛋就用树枝围起来以示保护,生病了也坚持负重步行,说是一定要经受住考验。两国少年的鲜明对比,使日方一位组织者狂傲地断言:‘你们这一代人,不是我们的对手’!

第四个问题是:家庭教育,孩子成长的沃土。家庭教育需要智慧。曾经看到过这样一个故事,这里说出来同大家一起分享。有一位母亲,她的儿子刚刚上幼儿园。在家长会上,幼儿园的阿姨对她说:“你的孩子有多动症,他在凳子上竟然连三分钟都坐不到。你应该带他去看看医生。”母亲没有说话,她低下头。走在回家的路上,她的眉头皱得紧紧的,她在想,该怎么和儿子说呢?回到家里,她恢复了平日灿烂的笑容,她抱住儿子,说:“阿姨今天夸你了。说你以前只能坚持安静地坐一分钟,现在,你居然可以坚持三分钟了。别的爸爸妈妈都羡慕我有你这样的宝宝呢!”接下来吃晚饭时,母亲发现,儿子居然破天荒地吃了两碗米饭,而没有像平时那样要她喂。

几年后,儿子上小学了,母亲又去开家长会。家长会上,儿子的老师对她说:“你的儿子有弱智,你应该带他去看医生。”他的儿子考了全班第59名。母亲低下头。回到家里,她对儿子说:“老师夸你进步非常大,如果你努力,你一定可以超过你的同桌。他考了第21名。”母亲发现,儿子暗淡的眼睛开始发亮,紧锁的眉头开始舒展开来,惊恐的脸庞也开始变得温柔起来。

儿子上了初中,母亲又一次去开家长会。奇怪的是,这次家长会上,老师自始至终都没有提到儿子的名字。母亲变得有些不习惯,家长会一结束,她就急急地追上老师问道:“怎么没有点我儿子的名字?”老师对母亲说:“你的儿子考重点中学有点危险。”母亲回到家里,对儿子说:“老师说了,你非常有实力,如果你再努力一点,就可以考上重点高中。”后来,她的儿子果真如愿地考上了重点高中,几年后,他竟然顺利地考取了清华大学。

这位母亲不是职业老师,却超过老师。在孩子成长的路上,她的母亲显然起了最直接和重要的作用。如果不是这位母亲积极地引导和鼓励,他的儿子不会有今天的自信和成功。如果她在教子过程中只是一味盲目地责怪和训斥,就会吹灭孩子心头那微弱的希望的灯火,把孩子推向相反的方向。

第五个问题是:给家长的一些提醒和建议。

1、家庭教育和学校教育要保持一致。例如,学校不准学生留长发,穿名牌衣服(提倡穿校服道出穿校服的好处:首先避免攀比,减少学生个人之间的攀比,让家庭生活条件不同的孩子心理平衡,令人看起来十分整齐;二是有养成教育的功能,学生都穿校服会培养良好的团队意识和集体荣誉感,在行为举止方面会自然地以学生身份自我约束自

己;三是保护功能,穿校服便于得到社会监督,比如不太容易随意出入电子游戏场所、酒吧等;

同学们穿上校服,一眼望去,不存在贫富差距,让一些家里经济条件比较差的同学得到心理平衡;

学生就该有学生的样子,中学阶段,同学们难免会追逐时尚,有些时尚甚至会被扭曲,奇装异服充斥学校,这是坚决不允许的。校服可以使学生在身分感上区别社会其他人,因而有了学生自身的约束力,比如像荣誉感、遵纪守法、文明礼貌,这些方面校服都可以起到内在约束的作用,一种象征的作用,对他们起到一种潜移默化地培养作用。

校服还可以产生一种平等感。因为学生现在的家庭收入状况很不一样,在攀比方面比较盛行的时代。我觉得如果一个学校的学生它能穿一样的服装,这样同学相互之间的感觉是平等的,容易形成一种合作、团结、相互尊重的精神。比如说,我们家稍微穷点,但是穿上校服也没人能看出我们家很穷;又比如说,某某人很富,但他的孩子在学校里不许穿很好的服装,这样感觉培养学生艰苦朴素的品质,避免攀比之风在校园里出现都有积极意义。

校服还可以减轻家长对学生服装上的投入。现在社会没有专门为中、小学生制作服装很得体的服装,特别像我们中学生,从12、13岁到17、18岁这个年龄段,在市场上就买不到他们合适的服装,要买就是时装价格很高.从推进学校工作来讲,学生穿学生装对于推进学校校园文化建设是非常有益处的。学生装统一的穿着对学生有教育的功能,比如说培养学生的团队精神、规范行为等。由于学校是一个特殊的地方,它不同于外面的社会,我们学生正在学习成长的过程中,因此无论从哪个方面来讲对学生的行为都应当进行规范。)鞋子,带首饰,带手机和贵重物品回校,家长在这方面要紧密配合学校。如果家长对学校教育有一些不理解,也不要当着孩子的面议论或发牢骚。造成孩子对学校教育的不信任。

2、正确看待你们学生的学习成绩。自己孩子的智力水平和成绩状况,每个家长心里大致有数,不要给学生定不切实际的目标和要求,以免伤害学生的进取心,造成学生的厌学情绪。多关注学生的学习过程,不要一味的强调补课,养成学生上课不听讲,下课再去补的坏习惯,影响学习效果。

第六个问题是:给各位家长汇报一下这段时间班级总体情况 我们初一年级(11)班有学生62人,男生39人,女生2 3人。学生总体素质还是较好,少数学生接受能力不强,自主学习能力较差。

(一)学生学习情况通报 : 总的来说,学生的学习气氛较浓,大多数学生把学习当作自己的首要任务。1.有的同学学习很出色,他们是:(学生名单)2.有的同学课堂上开动脑筋,积极发言,他们是:(学生名单)3.有的同学在老师的鼓励下,课堂上发言比以前积极了,他们是:(学生名单)4.还有几位同学学习比开学初有较大进步,他们是:(学生名单)5.关于期中考试:稍作点评

总之,学生的成长是学校、社会和家庭三者相结合、共同努力的结果,愿我们同心协力,共同奋斗,把学生培养成对家庭、社会和国家有贡献,有作为的人。家校携手,让我们共同托起明天的太阳!谢谢大家。下面的时间个别交流。

篇7:妥协的双赢散文

中国逻辑习惯非黑即白。只要发现了谁的一个缺点,头一天还热情相拥呢,一转眼就“这个人怎么这样”。可是,你自己有时候也是这样啊。当我们了解人性的复杂时,理性才会慢慢地建立起来。

近半年我常常讲,不要站在道德的立场上讨论道德。比如去年,中国人讨论最多的,一个是老太太跌倒了没人敢扶,怕被讹;一个是小悦悦事件。大家在那儿感慨,中国人现在良心滑坡、道德沦丧、世风日下,我不同意这种说法。我觉得,当下的中国人不比1前糟糕,也不会比100年后好。内心有好有不好,人性就是这样,要看周围的环境是激活了我们的好,还是激活了我们的坏。

它不是简单的道德问题,有时候还跟改革有关系。比如说,前,两车一撞,下来就打,因为打完了的胜负决定谁赔偿。现在比较文明,两车一撞,下来将保险号一抄,还可能互相点根烟,走了。为什么出现这种变化?不是讲文明,是强制上保险。为什么老人跌倒了会没人敢扶呢?这是因为,我们现在的养老保险和医疗保险没有覆盖每个公民。如果老人跌倒以后,知道不会给儿子和姑娘添麻烦,他就不会讹人。

我二十多岁的时候,有一天在日内瓦湖边,龙永图问我:小白,你知道什么叫谈判吗?我说,不就是你们天天跟美国人拍桌子吵架吗?他说,小白,谈判是双方妥协的艺术,任何单方面的赢都不叫谈判,那是征服,或者说是战争。后来,龙永图奉献了“双赢”这个词。

当时我只记住了这句话,没有太深刻的理解。

这三四年,我不断地重复这句话。年轻人从来都觉得“妥协”是一个糟糕的词。过了40岁我才明白,如果能够营造、逼迫对方和你都做到一定的妥协,然后完成进步,社会才会不断进步。回望历史,你不觉得,所有的进步都是由于双方妥协促成的吗?

说小了,人生就是一场跟岁月的谈判。很多人过得拧巴,就是单方面想赢,忽略了岁月的力量。人到四十多岁头发会白,眼睛会花。你改变生活方式,妥协,岁月也会与你妥协半步。你跟你的领导之间也是一场漫长的谈判,民主不也是如此吗?

我觉得,当下的中国,需要营造一种双方都懂得的.妥协的氛围,共同前进。权力要懂得妥协,对自己要有所克制。我觉得公众的妥协在于,我们可不可以变得更加理性,而不是情绪化;我们可不可以在反抗的同时,也能自责和自律。我觉得,这可能是最关键的。

我们未来的,就是要看会不会形成一种妥协的平衡点,然后完成这个社会、这个国家质变的那一瞬间。任何单方面的妥协都不可能。现在很多事件、冲突,都是来自非理性的公众和非理性的权力会合。

但是,这两者之间谁先谁后,是很重要的,我觉得公权力要先妥协。媒体更多的是要约束公权力,要通过对常识的捍卫和对理性的呼吁,慢慢地让这个社会的理性建立起来。

篇8:畅通沟通渠道 实现共育双赢

【关键词】幼儿教师;幼儿家长;沟通交流

一、主动反馈幼儿在园情况,展现出与家长沟通交流的诚恳热情

每个家长都十分关心自己的孩子在幼儿园的成长过程,关心他们的健康、关心他们的个性发展、关心他们与小伙伴们相处的情况。这就需要教师加强与家长沟通交流,把孩子在园情况及时反馈给家长,表扬孩子成绩时让家长心升喜悦,指出孩子问题时让家长心悦诚服。

一是要理解家长对孩子的关爱之情。家长十分在意教师如何看待自己孩子的态度,教师在与家长沟通时,应多站在家长的角度去关心孩子,让家长感受到教师是诚意喜爱关心自己的孩子。表扬的话不但孩子爱听,家长也爱听,平时要主动客观地向家长反映孩子在园情况,多谈孩子在园吃饭、游戏、睡觉等方面的进步表现,这是每个孩子家长都十分关心的,由此会拉近教师与家长之间的距离,更容易使家长接受教师的意见和建议。

二是要用平和的语气反映孩子的问题。通常情况下要先肯定孩子进步再指出不足和需要改进的方面。比如,淘淘小朋友爱打人,教师不能一见到其家长就以告状的口吻说:“今天淘淘又打人了。”而应该以平和心态说;“淘淘今天画画很认真,进步非常大,但有攻击性的行为。不会与小朋友交往,这不,今天她又打人了。”然后教师趁机提出:“我们希望与家长能互相配合,共同一致教育孩子,来改掉这个不良习惯,使孩子能够做得更好。”以这种委婉的谈话方式与家长交流,效果是会令人满意的。

三是要耐心热情地与家长进行平等交流。家长出于对幼儿园和教师的信任,将孩子托付给我们,双方的教育目标是一致的,都是为了让孩子健康成长,这时如果教师以一种平等友好的态度来对待家长,将家长视为朋友,尊重家长的意见,虚心听取家长的建议,乐意与家长交谈,那么教师与家长的关系就会比较融洽。当遇到特殊情况时,要不急不躁。

二、引导家长积极参与,形成教师与家长沟通交流的良性互动

幼儿园的家长工作是指教师和家长都把自己当作促进儿童发展的主体,双方积极主动地相互了解、相互配合、相互支持,通过幼儿园与家庭的双向互动活动,同步教育,共同促进儿童的身心发展。也就是说教师与家长的沟通是双方的,家长不仅仅是我们的服务对象,更是我们的合作伙伴。为此,必须让家长了解幼儿园的教育活动,在教育观念上与教师达成共识,从而获得他们的理解与支持,让家长亲身参与到教育过程中来。

一是要以新的视角看待家长工作。以往在家长工作中,经常表现为以幼儿园教育为中心,教师布置任务,要求家长配合,教师对家长的需要和想法考虑不够,使家长处在被动服从的位置上,失去了互动的意义。我们要更新观念,以新的视角看待家长工作,牢固树立为家长服务的思想,真心实意做家长的朋友,耐心倾听他们的意见,切实帮助家长解决在育儿过程中遇到的问题。只要我们态度诚恳,方法得当,就一定能赢得家长的拥护和支持。

二是要让家长及时了解幼儿园的教育目标。这是体现家长在幼儿教育中的主体地位,实现家园沟通,达到同步教育的基本条件。每一个家长都非常想深入了解幼儿园的教育教学计划、孩子的一日生活安排等情况,我们要尽力去满足家长的需求。在开展新的主题活动之前,先把主题教学的计划和网络图醒目地展示在主题墙壁上,让家长和孩子先有目的地进行关注,并提示需要家长配合的内容,请家长协助完成目标。

三、采取灵活多样方式,畅通与家长沟通交流渠道

幼儿园与家庭之间的沟通方式有很多,最常用的是家园联系栏、联系手册、家访、网络微博、家长开放日及利用家长接送幼儿的时机交谈等。

一是“家园联系本”人手一册针对性强。小幼衔接是大班孩子的家长们普遍关心的问题。通过建立家园联系本,每周把孩子们在幼儿园的情况告诉家长,并请家长把自己的孩子在幼儿园学到的本领和感到高兴的或不高兴的事记录下来告诉老师。周一次的家园联系虽然可能会增加很多工作量,但它可以具体详实地与家长一对一地沟通幼儿情况,具有很强的针对性。

二是“家园联系栏”直观醒目时效性强。建立家园联系栏可以及时发布和传达需要家长知道的信息,让家长对教育教学工作的进展和幼儿的发展情况跟踪掌握。联系栏可根据具体情况,开辟多个专题。

三是“照片展览”美观大方综合性强。考虑到家长由于种种原因,无法完整地了解幼儿园教育活动的进展,可以通过展示一些活动的照片与相应的文字说明(包括活动的目标、设计、组织等)的形式与家长进行沟通。

上一篇:小学后勤工作计划(第二学期)下一篇:热点预测作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