尊重长辈作文

2024-06-24

尊重长辈作文(通用14篇)

篇1:尊重长辈作文

尊重长辈作文

晚上,爸爸要我背诵课文,我噘着小嘴不想背,就对爸爸瞪了瞪眼睛,妈妈见了,马上对我说:“不能这样对爸爸!小孩子,从小就要懂礼貌,要尊重长辈!”我问妈妈:“长辈是什么?”妈妈说:“爷爷、奶奶、爸爸、妈妈、叔叔、阿姨、老师都是长辈!”我听了,抱着妈妈的脖子,亲了一下,说:“记住了,好――长辈!”尊重长辈作文150字

小学生作文(中国大学网)

篇2:尊重长辈作文

尊敬长辈,这句话总是说的容易,而做起来难。

暑假的一天,我打算出门买点东西。正当我蹦蹦跳跳地来到超市门口时,突然听到一个青年人向一个差不多六十岁的老奶奶问路,他说:“喂,你知道敬业路怎么走吗?老奶奶当时愣了一下。“往下面走就到了。”我心想:这个人太没礼貌了。难道那个老奶奶叫“喂”吗?不是,当然不是!怎么这样不尊重老人呢?我双手叉腰,眼睛紧紧盯着那个青年,心里不停地窜着愤怒的火苗。这时,青年身旁走过来一位阿姨对青年说:”小伙子,需要别人帮助的时候请你说话客气一些。“青年不仅没有感到一丝羞愧,还”理直气壮“的说:“怎么了?问个路我有什么错吗?”说完,他转身就走:“不知道,就别浪费我的时间!”阿姨还想说什么,却被老奶奶阻止了:“敏敏,行了,别找他理论啦,他是不会听的!”老奶奶叹了一声气,似乎在责备那个青年,也感到很无奈。

如果每一个人都尊重长辈,去好好对待长辈,那么世界一定会更美好!

篇3:尊重长辈作文

一、尊重

尊重是人与人之间互相尊敬关爱的珍贵情感, 是人际交往的润滑剂。教师在进行作文批改时, 要给予学生最大限度的关心和尊重, 不仅要认真批改学生的文字, 更要认真“批改”他们的心灵。走进他们的灵魂深处, 聆听他们最真实的情感故事、内心独白。并给予关注、理解和指导, 让他们体会到温暖和慰藉。例如笔者曾给一位学生的题为《感动》的文章做了如下批语:

“母爱子, 润物细无声;子敬母, 悠悠寸草心。大爱无言, 大爱厚重, 我为你们母子间的这份骨肉亲情而感动。”

只有站在学生的立场上, 做学生的贴心人, 才能赢得学生的爱与尊重, 进而促使学生喜欢语文, 喜欢写作。

二、激励

教育的艺术, 归根结底是一种激励的艺术。作文的批改更应该如此。一名语文教师在批改作文时不必吝惜自己的赞美, 要敢于鼓励、善于鼓励, 才能有效激发他们的写作热情。教师一句激励的话, 往往能让学生获得精神的舒展与心灵的滋润。笔者曾给学生作过如下批语:

1. 文采斐然, 情致灵动, 如细流涓涓, 甘露点点, 润人心田, 使人耳目一新。

2. 寻常话, 寻常事, 笔下有情, 心中有爱, 最动人的笔触, 最诚挚的感情。

3. 布局谋篇, 虽依人力, 雕琢的无痕迹;匠心独运, 妙哉浑然天成。

虽然有时学生的文章并不是十分完美, 但我们仍然不妨把我们的激励给他们一些, 再多给他们一些, 以此来点燃他们的写作梦想, 让他们真切地感受到:原来写作是一件如此快乐的事。

三、督促

陆游有诗云:“纸上得来终觉浅, 绝知此事要躬行。”几乎世上所有的事情, 都是知易而行难。如何让学生扎扎实实地写文章, 写出好文章, 是作文批改最艰巨的任务之一。这就需要教师对学生实行切实有效的督促:做好素材积累, 写好语言片段, 随笔、练笔更不可缺少。这项工作可以通过作文批改来实现, 笔者曾在学生的作文上做如下批语:

1. 错别字, 病句是否太多?望你在平时的训练中, 多在遣词造句上下功夫。

2. 注意典型材料的搜集整理, 为今后的写作奠定坚实的基础。

3. 观察生活, 深入生活, 处处留意, 捕捉细节, 记下最能打动你的一瞬间。

篇4:作文指导要尊重学生

要提高学生的作文水平,就应该从学生的实际出发,而要了解把握学生的实际,就必须首先尊重学生。尊重就是一种承认,尊重就是一种负责。尊重学生就能正视学生基础知识、生活环境、兴趣爱好等方面的差异,尊重学生就能针对学生的这种差异组织具体指导,这样才能目标明确,有的放矢。学生作文水平的提高很大程度上也的确离不开老师的指导,但这并不等于说老师就可以要求学生围着自己的指挥棒转,老师也不能拿自己的风格或爱好,去苛求学生。生活丰富多彩,事物错综复杂,尤其是当今时代,信息量大,知识陈旧率加快,在某种意义上,学生接触的事物可能比老师还多,有些新的现象和事物,学生理解了,老师可能还一时没有接受。生活就是素材,多姿多彩的学习生活就是学生作文的基础,虽然学生在作文中表现出了某些缺陷和不足,但却又都打上了这个时代的烙印。基础不同,风格迥异。太白不能为子美之沉郁,子美不能为太白之飘逸,名家如此,何况现代中学生!有个中学生曾在自己的作文本上写下“牵牛花爬在树上,像淘气的小弟弟”、“河里的水很活泼”等句子,平心而论,这些语句极美,但批改作文的老师却偏偏认定这些句子统统是“病句”,理由是“爬树是一种不文明的行为,不能用来比喻牵牛花”,“活泼一词只能形容人”!听听,多么“理直气壮”!可是,如此“公然”扼杀学生的创造精神,这样的教师能叫“称职”吗?如果说上述事例只不过是涉及到“宇、词、句”等局部问题,那么,如果公然在整体上“约束”、“限制”学生就更是作文指导者的严重失误!爱因斯坦说:“一个没有个人意志和个人爱好的、统一规格的人组成的社会,它将是一个不幸的和没有前途的社会。”“一娘生九子,连娘十个性”,把有独特个性和有各种发展可能性的学生,搞成一个样,千人一面,千部一腔,这样的作文能有真正的生命力吗?正如写作《记一件难忘的事》,如果规定大家“只能”写学雷锋帮助孤寡老人送米提水,这能叫成功?打个比方,就好像教学生跳舞,既要让学生跳得夺人眼球,又分明为学生套上了“脚镣”、“手铐”,就算学生“跳”了,他们能跳得好吗?因此,我们做老师的,对各种风格的习作应当让其“百花齐放”,不仅要加以分析引导,还应该放下架子,从学生丰富的生活中、从学生活跃的思维中吸取营养,从而更好地指导学生。

笔者平时在指导学校扬帆文学社社员习作的过程中,就注意尊重学生的创造精神,对于不同程度的学生习作,只要不离题,只要文体对,就尽可能地让各自的想象力展翅高飞,来个“八仙过海各显神通”。在肯定“闪光点”的同时,引导他们根据自己习作的特点,寻找审题、立意、布局谋篇、语言表达的最佳方式,进行反复修改。很多学生的习作在各种报刊陆续发表了,他们尝到了写作的甜头,大大激发了他们的兴趣,写作热情也不断高涨。2011年10月,学校教科室安排笔者指导三位学生准备参加江苏省第十届“中学生与社会”作文大赛。根据三位学生不同的写作特长,笔者引导他们到社会大课堂中认真观察体验生活,发现平凡生活中的“美”,并指导他们阅读有关书籍。胡水清同学运用科幻,杨冬梅同学借助寓言,訾小玲同学巧化诗歌,虽然体裁不一,但都从不同角度反映了“珍惜生命之水”这一主题。三篇习作中,有的结构松散,就指导怎样润色使其紧凑;有的语句罗嗦,就引导如何使语言达到精炼、简明;有的主题不够鲜明,就指导怎样使主题显得集中、突出;有的标题隐晦,与文章内容脱节,就引导如何使标题醒目,紧扣文章中心。由于因势利导,“热烈呼唤”学生的创造精神,极大地激发了他们浓厚的修改兴趣。兴趣是最好的老师,“知之者不如好之者,好之者不如乐之者”。因此,在修改过程中,他们主动钻研,乐此不疲,字斟句酌,不厌其烦,有的多则修改十多次,“功夫不负有心人”,他们其中一人获得省一等奖,两人获得徐州市赛区一等奖。

作文指导尊重学生不仅有利于调动学生的学习积极性,展示学生的写作才能,而且也是这个时代对老师的要求,因为老师在这个改革开放的社会中,在这个教育大发展的形势下,本身就有一个不断学习、不断进取、转变观念的任务。我们讲作文指导要尊重学生、理解学生,并非就意味着对学生不加管束、放任自流。尊重学生,把他们视为主体正是为了更好地引导他们,提高他们,因此我们讲“尊重”还必须认真地指导。学生的生活是崭新的,学生的感受是丰富的,只要我们老师在作文指导中摆正自己的位置,理解他们,尊重他们,积极地指导他们,就一定会在作文园地中结出累累硕果!

篇5:孝敬父母尊重长辈作文

记得奶奶刚做完手术那天,爸爸就立马下发了工作任务,询问我的时候可婉转了:“路路(我的小名),奶奶行动不便,你要记住每天洗洗碗、给奶奶送送水,帮帮奶奶的忙,行吗?”帮奶奶做事我很乐意,可我非常明白一点,每当爸爸问我行不行的时候,选择是唯一的,只能回答好。不然离“竹笋炒肉”就不远啦!

爸爸一说完我就开工了!“路路,你帮我把楼上的被子拿下来!”奶奶用纯正的四川话说道。我蹦蹦跳跳地到楼上把奶奶的被子捧了下来。“路路,我有点渴,帮我倒点水,要稍微烫一点的!”我帮奶奶倒好了水,给奶奶端了过去,不过水不够烫,回去重倒也是经常有的事。“路路,碗该洗了哟!”奶奶每次吃完饭都会提醒我,绝对不会忘啊!我家厨房的热水来得特别慢,我的碗洗完了,热水来了……每次洗完碗我的手都会红通通的,却还有别的事等着我去干。我觉得洗碗太辛苦了,因此抱怨过不少次。可是奶奶天天洗碗,从没抱怨过。我才洗了几天的碗,就在这叫苦,真是不应该!“路路,我想上个厕所,你扶我一下。”我搀扶着奶奶去厕所,上完厕所再把奶奶扶回去。反正奶奶大大小小的事我都一手包办了。奶奶的命令无时不在,我在认真做作业的时候,奶奶突然叫我端个水是很正常的!所以我得“时刻准备着”!这种事做多了,我也厌烦了,觉得我就像奶奶的佣人,可我仔细想想,要是照我这么说的话,那奶奶岂不是当了一辈子的佣人吗?

篇6:孝敬父母尊重长辈的作文

我们不应浪费父母辛勤挣来的劳动钱,浪费钱,就等于浪费父母的劳动成果,就是对劳动钱、对父母的不尊重。因此,我们不应像下列故事中的小美一样。

小美是一个 爱美的小女孩,整天不误学习正业,只知道照镜子,描眉画眼。还整天和家里伸手要钱,买一些用不着的小化妆品,小镜子、小木梳、头花儿、手链……各种各样,琳琅满目。

我们不但不应浪费父母的劳动钱,还不应做家里的“小皇帝”。

现在很多家庭的孩子数量不多,孩子就是家里的“小皇帝”,父母、长辈当着“老奴隶” 。例如:在游乐园里,我看见一个七八岁的小男孩,有妈妈抱着,奶奶哄着,爷爷拿着棒棒糖逗着,前面还有爸爸讲笑话,真是众星捧乐啊!可小孩儿,眼睛闭得紧紧的,号啕大哭不停。奶奶边劝边拿着手绢给擦眼泪,爷爷一个接一个地讲着笑话逗他乐,可还是哭不停。

此外,我们还应为父母做一些力所能及的事,倒一杯热乎乎的水,拿一双暖和的拖鞋,端一碗热腾腾的面,洗一次脚,捶一次背……

篇7:孝敬父母尊重长辈的作文

由此,我想到了”恣蚊饱血“这个故事:吴猛小时候屋子很简陋,常常闯进蚊子,他的父亲常被叮咬,痒的日夜不眠。他晚上便偷偷来到父亲房间,蚊子便去叮咬他,保护了父亲。等蚊子吃饱离开后,他才放心地回屋睡觉。这个故事虽然很短,却让我受到很大的启发,我应该像吴猛那样,帮助妈妈做一些力所能及的家务,用行动来孝敬母亲,让她尽量休息一下。

那天星期天,我便早早吃完午饭,拿着碗筷冲到厨房,泡到水里,飞快地拿出洗洁净,分别喷上一点儿,仔细地搓洗着,最后将碗一个个放进碗橱里摆整齐。这时妈妈已吃完饭,刚要洗碗,却见我已经洗好了,便很高兴。我笑嘻嘻地说:”这是我应该干的。“妈妈听后,又一次露出那温柔的笑容。

有一次我和妈妈急匆匆地到市场买菜,因为我们要买的东西很多,所以妈妈一个人拿不动。我十分体谅妈妈,怕她会累的腰酸背疼,连忙帮着妈妈提着菜。我将胡瓜担在肩上,当成一根称心如意的担子。前面放上鱼、虾,后面放上大白菜,遥遥晃晃像电影上的卓别林。妈妈看着我这个模样,喜笑颜开,我也很高兴,虽然有点儿重,但是我仍然心甘情愿地背着。回到家,我把菜放到地上,妈妈情不自禁地夸耀道:”真是好孩子!“

篇8:长辈眼中的“鸡毛换糖”

十九世纪七十年代末,人们的生活逐渐好转,可还是有很多家庭吃不饱、穿不暖。这时,鸡毛换糖就应运而生了。廿三里的人们手拎装满红糖的竹篮,肩上挑着挂满生活用品和各种玩具零食的扁担,行走在大街小巷、村里或是商场门口。来来往往的人们常常拿着家里的家禽掉下的毛去跟敲糖人换取针线、衣物等生活用品,有时鸡毛多,还可以换点糖和水果吃,家里的小孩甭提有多高兴了。可是没过多久,鸡毛换糖就被说是“投机倒把”,廿三里也成立了“打击投机倒把办公室”,严厉打击投机倒把。直到八十年代初,鸡毛换糖才被允许,工商局也为鸡毛换糖颁发了临时许可证。

我的外公也当过敲糖人,他拎着竹篮,一路走到江西,跟江西的人“鸡毛换糖”,他们拿出早已准备好的鸡毛和钱,跟外公换取针线,有些小孩还缠着大人拿钱跟外公换棒棒糖和口哨。外公去过的地方可多了,江西,福建等等……每当外公回家的时候,大姨、二姨、妈妈和舅舅就会将外公篮里剩下的糖抢光,一口一个,别提有多甜了。

爸爸也“换过糖”,他小时候家里穷,穿的衣服和裤子都是缝了又缝,补了又补。有时候针丢了,线用完了,没办法缝补衣服。只能等敲糖人挑着针线等日常用品上门,拿着家里的鸡毛、鸭毛等跟敲糖人交换,有时候,还可以换上几粒糖果吃吃,吃着糖果,心里别提多高兴了。那时候,只有谁家喝喜酒,桌上才会有苹果和桔子,但桔子是一瓣一瓣的,每个小孩子只能吃一瓣;一个苹果切成了许多个小片,每人只能吃一小片。平时,就只能等敲糖人上门的时候,才能拿着鸡毛换几个水果吃。

篇9:尊重心理差异,抓好作文评改

所谓“心言手语”,就是将内心的想法通过语言的书写表达出来。一篇作文从初稿到成稿再到评改这一系列过程是能够反映一个人的内心世界的,因而作文评改也成为学生写作过程中一个重要的环节。此环节也往往能显现出学生写作背后的心理差异。

自2012年起,作为学校“差异教学”课题组成员,笔者从作文评改方面入手,对日益受到关注的学生心理差异进行了研究。

调查表明:26.47%的学生能养成写完作文后主动修改的习惯,32.35%的学生能点评文章的精彩之处,61.76%的学生需要在教师和其他同学的指点下修改自己的作文。

不难发现,一部分学生在对待作文评改方面显露出了以下三种心理差异:

一、过于自信的盲目心理

在调查中,有5.88%的学生从不修改自己的作文,2.94%的学生不愿意在教师和其他同学的指点下修改自己的作文,2.94%的学生只喜欢修改自己的作文,虽然从数量上来看,在参与调查的人数中这只是极少数,但也凸显出这部分学生内心过于自信的盲目心理。

这些学生都是“00后”,目前正是他们世界观、价值观和人生观形成的关键时期,但是当今社会所特有的现象也正影响着他们,浮躁以及盲目地以自我为中心的思想正从他们的生活中蔓延到写作中。他们觉得自己已经是大人了,可以自我发挥了,因此,不愿意修改自己的作文,更不希望在别人的指点下修改。

二、难舍的依赖心理

统计显示:2.94%的学生需要在督促下才会修改自己的作文,26.47%的学生喜欢教师修改自己的作文,11.76%的学生喜欢同学修改自己的作文。

与过于自信的盲目心理相对应的正是学生难以割舍的依赖心理,我们可称之为“依赖情结”。学生们习惯了小学教师手把手地教,习惯了家长无休止地惯,于是,在他们进入初中,接触中学这个新环境后,难以避免地将一些固有思维带进了中学的学习生活中。他们依然希望由教师把知识当食物一样“嚼烂”了“喂”他们,而自己不愿意去尝试“尝食物”“找食物”。这也就有了一定数量的学生只有依赖他人才能完成作文评改这一现象。更有甚者,有的在回答“希望老师上作文课时能给予哪些写作上的帮助”时,坦言要教师“提供素材”。

三、缺失的审美心理

一篇文章的美主要在于它的内涵给予读者的感悟与思考,而在接受调查的学生中有17.65%的学生读不出一篇文章的精彩之处。

一个人的审美能力从何而来?从生活积累中来。学生的作文评改也是如此。没有日积月累的阅读体验和生活体验,那他们就难以辨别“真、善、美”和“假、恶、丑”,也就难以对事物或事件本身有一个客观而公正的评价。

可以说,学生对作文评改的态度也反映了他们对待外界事物的态度,这一代中学生,独生子女的角色以及优厚的物质生活基础等方面决定了他们天生的优越感,而且缺少生活的磨练,又是所有独生子女的共性。那么,到底该如何改变学生作文评改中显现出的这些心理差异,从而促进其人格的健全发展呢?

调查显示:近六成的学生对师生共同评改作文表现出了浓厚的兴趣。可见,绝大多数学生认可了与人合作的重要性。

与人合作,并融洽地合作,意味着必须摆脱对他人的依赖,放下所谓的“面子”,通过自己的经验累积与他人共同完成对一篇作文的评价。而这篇被评改的作文很有可能就是合作小组中的某位成员的作文。“合作评改”在以往的作文教学中也被较多地运用,针对上述三种心理差异,笔者认为不妨从“三大式”入手:

1.分组的随机组合式

初一的学生仍然对很多事情保持了新鲜感。因此,从未尝试过的“合作评改”使他们充满了期待。在分组安排上,可以用轮换形式不定期地更换各小组成员,让每个人都能有机会与不同心理差异的组员合作与交流。

2.要求的逐步提高式

由于学生的综合水平仍处于相对较低的层次,因此,每次“合作评改”的要求不宜过高,而应该循序渐进。例如,初一年级可从错别字和语句通顺方面入手抓一篇文章最基本的部分。同时,可以尝试给所评改的作文写上评语。到了初二年级,学生在写作上有一定长进时,又可以从行文的布局安排等方面入手。

3.互动的及时介入式

学生在互相评改的过程中由于认知的差别必定会有“纷争”,教师在此时应该及时参与进去,和学生互动:“纷争”的原因在哪里?如何解决“纷争”?在学生“合作评改”结束后,教师还需要有针对性地挑选一部分作文进行批改、点评,从而保证“合作评改”的质量,并且也能对学生产生两方面的心理暗示,即自己的作文也是一种劳动成果,要让自己的劳动成果得到他人的尊重,就必须不断地提高自己的写作水平,要学会在评改他人作文中学会“取人之长”;老师对作文并不是放任不管,而是培养自己对作文的评改能力,而且自己的评改还很有可能得到老师以及其他同学的认同。

同时,笔者也在提高学生鉴赏能力方面进行了这样的分阶段尝试:

一是在初中起始年级,可鼓励学生通过摘抄书本中的语句段落来积累、汇集语感,从而拓宽语境思路。这也是日常作文教学所通用的,此时,可以稍微提高一点要求,让学生就摘抄的内容进行点评。而教师评价的尺度是可以宽松的。

二是在初中中高年级,可以放宽学生积累的途径,报纸、杂志等均可,因为,此时,学生有了一定的辨别能力,从中也可以探究出他们的兴趣爱好和心情变化。同时,要求学生需要对此进行点评。因为,既然选择这篇(段)文字,就一定有它的可取之处。换而言之就是写下自己选择的理由。教师此时要掌控好学生涉猎内容的思想倾向,注意适时地引导。例如,曾有学生剪贴了有关人生的文章,并就主人公的人生境遇阐发了自己对人生的想法,言语中有些迷茫,而笔者在其后就此进行了简单的疏导,并鼓励其换个角度看问题,还推荐了一些著名作家的励志类文章让其阅读。

篇10:孝敬父母尊重长辈作文400字

有首孝敬父母的歌是这样唱的:“孝顺是疼爱,相信是祝福,孝敬就是帮父母忙忙家务下下厨,瓜果梨桃买给父母尝尝鲜,缤纷晚报为父母读一读,孝敬父母,孝敬父母,常伴当作儿女的礼物,父母的一颗心围着儿女转,孝敬父母让老人笑起,儿女就满足。”

一首唱进每个人心理的歌,父母带我们来到这世界,养育我们长大,其实他们需要我们回报的却是那么的少,只要我们多多陪陪他们就好,只是如此就可以了。

哥哥、姐姐都毕业了,有了自己的工作,姐姐有了自己的家,很少在家里陪爸爸妈妈,记得有一年春节,哥哥姐姐都没有回家,家里就我和爸妈三个人,因为我年龄还小,也不懂得怎样才能让爸妈过个愉快的春节。爸爸拿着电话给哥哥打电话,问哥哥在做什么,身体还好吗,是在忙工作还是在做什么呢?爸爸说了很多。我就在想为什么哥哥就没有想着给爸妈打个电话问候下呢,为什么还要他们给他打电话,看着爸妈的表情,想着我以后长大了一定要多陪陪我的爸妈。因为他们只是需要我们儿女多陪陪他们,多跟他们一起吃吃团圆饭。这就是孝敬。

篇11:谈如何教育小学生尊重长辈

谈如何教育小学生尊重长辈

摘要:培养小学生尊敬热爱长辈是小学生情感教育的重要内容,小学生在家庭环境中的长辈包括父辈和祖辈,小学生对父辈和祖辈的情感主要是在家庭里形成的。由于独生子女“四合一”结构家庭教育不当造成小学生“小皇帝”意识,不知尊敬热爱长辈的现象不少。

小学教育如何培养小学生尊敬热爱长辈,促进他们健康全人格和社会性发展呢?我认为要抓好以下三方面的工作。

一、了解小学生在家里尊敬热爱长辈的表现。主要了解以下几方面的内容:(1)日常与长辈交往表现出来的态度。如,说话是否和气,动作是否轻柔,向长辈提要求是否以商量的口吻,是否讲道理。(2)吃、穿、用的东西,是否想到给长辈一份,有无行动。(3)当长辈有困难、身体不舒服时,能否表现出同情、焦急,想帮助长辈。(4)能否帮助长辈做些力所能及的事情等等。教师要把所了解的情况进行归类记录分析,记录尊敬热爱长辈做到好的幼儿及表现实例和不好的实例,记录本班小学生尊敬热爱长辈普遍存在的问题。以上三类表现均要分析记录其形成的原因,为教育提供活教材,为考虑教育措施提供以依据。

二、班级、家庭开展有针对性的尊敬热爱长辈的活动。(1)讲解尊重长辈的常识.家长、老师要教育幼儿:对长辈的呼叫或问话要及时应答,不能对长辈置之不理或大声喊叫,这样显得没有礼貌。懂得正确的应答方式,是尊重长辈的表现。(2)说情境引导判断正误.家长、教师可以举例小学生与长辈相处时的情景,分别描述正面(文明)与反面(不文明)的事例,鼓励孩子判断哪些小朋友做得对,哪些小朋友做得错,并讲明判断对错的理由。通过判断对错,让孩子明辨是非,知其然也知其所以然,理解深刻、记忆长久才能指导今后的行为,知错不犯错。对所收集到的反面事例,可创设问题情景,引导幼儿身临其境地分析应该怎么做才是尊敬热爱长辈,才是好孩子。对幼儿存在的较普遍的问题,可以通过故事、看图讲述、情景讲述等教育活动,引导幼儿认识“应该怎么做?”“不应该怎么做?”“怎样才能做得更好?”等等。而后提供事例,引导幼儿判断对长辈言行的正误,进一步提搞认识。在此基础上,创设环境、情境,让幼儿在游戏、日常生活中进行实践练习。(3)诵读尊重长辈的儿歌。如果孩子不知道尊重长辈,家长、老师可以引导孩子诵读尊重长辈的儿歌,让孩子记忆深刻。儿歌语言简洁,意思明了,便于理解,易于记忆。比如:尊重长辈很必要,对待长辈有礼貌。面对长辈要微笑,礼貌用语不可少。长辈问话或呼叫,及时应答很重要。牢记长辈的教诲,争做文明好宝宝。

三、与家长常沟通,协作教育小学生对家庭长辈的情感态度的形成。小学生在学校接受了关于应该尊敬热爱长辈和怎样尊敬热爱长辈的教育,更重要的要通过小学生与长辈的共同生活和交往实践形成尊敬热爱长辈的态度言行。如果家庭教育不配合、不协作,家长对孩子没有尊敬热爱长辈的要求,溺爱、纵宠孩子,小学的教育就将落空。如果家长教育不得法,也不会受到好的效果。因此,取得家庭配合、协作教育,是落实幼儿尊敬热爱长辈教育不可忽略的一环。教师要通过家长了解小学生在家里的表现,交换意见,沟通教育思想,取得共识,争取家长的配合和协作。以尊敬热爱长辈表现不理想的小学生为重点,与家长共同分析孩子的实际表现和特点,分析其情感特点形成的原因。教师要指导家长如果对孩子既严格要求,又营造一个轻松和谐的家庭环境气氛。教育孩子要尊敬热爱长辈,并创设机会,引导孩子去实践。教师要主动与家长经常联系,互相沟通孩子尊敬热爱长辈的表现。教师利用班集体的力量,表扬孩子的点滴进步,鼓励孩子做得更好。实践表明,做好了以上三方面的工作,小学生尊敬热爱长辈的工作才能有针对性,并落到实处,取得好的效果。

篇12:关于长辈的作文:长辈的关爱

“长辈”一词并不陌生,它涉及的范围很广泛,长辈可以是父母、老师、亲人、老乡,有时还可以是榜样。众多长辈是人的一生中不可缺少的存在,可以是人生的方向标,让你少走了许多没必要的弯路,踏实地一步一步走来,让你不断成长;他可以是照明灯,在身陷黑暗迷茫不前时,引领着你走向光明,追寻幸福;他还可以是平静的港湾,伸出有力的臂膀,在我失意困惑时,拉我一把,养精蓄锐,再次扬帆起航,乘风破浪,负重前行。

每个人都如同一颗隐藏能量的种子,从破土而出到发育成一株小苗,直至成为一桩坚挺的参天大树,这少不了丰富的滋养和辛勤的栽培,而长辈便是那辛劳的浇灌者和园丁。这仿佛是个时间魔法,却没人知道需要多长时间,待到长成时,长辈还会感叹:“恍惚间,没想到一下子长这么大了……。”

是啊,一下子就长大了,你们也许不曾在意,在这当中你们花费了多少精力帮助了一位晚辈,这是无法用金钱来衡量的,所以,我们不会辜负你们的付出与期望,会努力上进,积极乐观地面对生活,不管前进的道路多么曲拆艰难,我们都不会退缩,也不会被困难打败,只要坚信我们并不孤单,因为有那么多人伴我们,有那么多长辈为我们加油助威,总有一条通往胜利的阳光大道!

篇13:尊重长辈作文

关键词:微信,社交地位,社交成本,谣言

微信, 作为当下最流行的社交媒体, 一直受到人们的狂热追捧。2015年8月12日, 腾讯公司财报显示, 截至2015年6月30日, 微信及Wechat的合并月活跃账户为6亿, 同比增长36.9%。[1]这个数据足以显示微信在当下中国的火热程度。

然而, 随着微信使用人数的迅速增多, 一件让诸多微信用户头痛的事情也随之发生。那就是, 随着微信的火热, 越来越多年轻人的父母、领导、老师等“长辈”也纷纷开通微信。要知道, 2015年1月27日, 腾讯公司发布了首份微信平台数据化研究报告, 其资料显示, 微信的用户群体非常年轻, 近一半用户年龄低于26岁, 近九成用户年龄低于36岁, 18~35岁的中青年为微信的主要用户群体, 他们的比例高达86.2%。[2]而这种父母、领导、老师等“长辈”的大量涌入, 显示不是大多数微信年轻用户所愿意看到的。更为严重的是, 由于微信主要是基于手机通讯录来添加好友, 这让很多年轻的微信用户面对不得不加此类“好友”的尴尬。

例如, 有的人就表示“顶头上司要加我微信, 我当没看到不合适, 不加又不给面子, 加了吧, 又感觉不自在, 担心下班时间领导通过微信给我布置工作”。又有人表示“爸妈要求加我微信, 不加他们会生气, 加了话一点风吹草动他们就来关心, 好烦”。面对这种尴尬, 大多数微信用户采取的方法则是:添加好友过后, 再通过微信个性化的隐私保护机制对其进行相应设置, 如直接进行屏蔽, 朋友圈对其不可见, 或单独设组, 选择性开放朋友圈。

实际上, 笔者在之前的一篇论文《论微信对用户心理安全需求的满足》里曾论述过, 当前微信凭借着独特的“朋友圈”机制和个性化的隐私保护机制, 在满足用户社交需求的同时, 相对好地满足了人们的心理安全需求, 因而获得了年轻人的青睐, 进而获得了巨大的成功。然而, 伴随着微信的流行, 以及微信支付、微信打车、微信开店等其他功能的建立, 微信逐渐成为全民社交软件。我们的父母、领导、老师等“长辈”也纷纷开通微信。而量变产生质变, 随着大量该类“好友”涌入微信, 使得微信的广大年轻用户也不得不越来越小心谨慎地使用微信了。人们每天在朋友圈所发内容, 都需仔细设置可见权限, 以防由于不小心设置错误, 而引起不必要的麻烦。北京晚报就曾报道过这样一个新闻, 李女士因家庭琐事在微信朋友圈里抱怨了一下, 结果让朋友圈里的上司误以为在抱怨工作, 因此将其辞退。李女士不满上司的做法, 为此还和公司打了场官司。

由此可见, 父母、领导、老师等“长辈”涌入微信, 已成为困扰大多数微信年轻用户的难题。那么, 为何微信的年轻用户群体, 如此不待见他们的父母、领导和老师等“长辈”入驻微信呢?而这类群体的进入, 又会对微信这一社交媒介产生怎样的影响呢?笔者将对此一一进行论述。

一、年轻用户拒绝“长辈”进入朋友圈的根源:社交地位的不平等

笔者认为, 大多数微信年轻用户之所以在心理上拒绝父母、领导和老师等“长辈”进入自己的微信朋友圈, 其根本原因就在于年轻用户与这类群体在微信所营造的虚拟社交圈中社交地位并不平等。

马歇尔·麦克卢汉曾有“媒介即人的延伸”这一著名论断, 其目的是强调媒介的重要性。因而, 我国学者也多将注意力集中在媒介上, 关注媒介的作用。当前, 微信作为我国新闻传播学界研究的热点问题, 我国学者已对微信的属性、特征、功能和影响等有了较为细致的研究。总体上看, 我国学界倾向于认为微信的本质是一种社交媒介 (或社交媒介或社交平台或社交网络等) , 微信传播主要是一种人际传播。[3]然而, 这种对媒介的重视, 却往往容易忽视媒介所延伸的主体——“人”所具有的主体特性。所以, 当我们把注意力集中到使用微信的个体——“人”身上时, 就会发现利用微信进行人际传播的人并非孤立地存在着的个体, 而是具有一定的社会关系 (如夫妻关系、上下级关系、长幼关系、师生关系等) 的社会人。同时, 具有一定社会关系的个人还从属于一定的社会组织和群体, 受到组织章程、群体规范的制约。而年轻人作为微信的最先使用者和主流用户, 则更是如此。在父母面前, 我们是子女;在领导面前, 我们是职员;在老师面前, 我们是学生。与父母相处, 我们受家庭伦理道德的约束, 与领导相处, 我们受单位规章制度的约束;与老师相处, 我们受学校章程的约束。可以说, 在现实社交圈中, 我们与“长辈”们的交往并不平等, 而是处于一种相对弱势和从属的地位上。而这种社交地位的不平等, 在大部分时候自然不可能导致自由、自主、轻松的亲密关系。试想, 年轻人最喜欢和谁掏心置腹, 最喜欢和谁畅所欲言?自然是他们的同龄人、同窗。这种相对平等的横向社交相比与“长辈”们的纵向社交而言, 自然更加轻松、自主, 压力更小、负担更少。

麦克卢汉说“媒介是人的延伸”。他强调的是媒介的重要性。而以微信为代表的社交媒介, 不仅是人的延伸, 同样也将人的社会关系和社会地位从现实社交圈中延伸到了网络的虚拟社交圈中, 某种程度上, 这更像是一种投影。所以, 现实社交圈中年轻人与“长辈”们社交地位不平等的现象在虚拟社交圈中仍然存在着。而这就是为什么微信年轻用户不待见父母、领导、老师等“长辈”进入自己微信朋友圈的根源所在。这种“入侵”自然会对微信本身的发展带来一定的影响。

二、“长辈”进入微信年轻用户朋友圈对微信的负面影响

如上文所述, 如今随着父母、领导、老师等“长辈”大量涌入微信朋友圈, 已给微信的众多年轻用户带来的不小的麻烦。那么这种“侵入”到底会对微信本身的发展产生什么影响呢?笔者以为, 这种进入会造成目前微信众多年轻用户的社交成本和负担上升, 社交体验下降, 其朋友圈的生态恶化, 进而导致这些用户的用户活跃度下降, 最后甚至离开微信。而这自然会对微信的长远发展极其不利。

首先, 这一论断并非危言耸听, 某种程度上部分已经成为事实。2015年5月23日, 人民日报微信公众号推送一篇名为“到头来, 朋友圈弄丢了朋友”的文章, 引起了网友的广泛共鸣, 阅读量超十万, 点赞数近两千。作者在文中就曾提到因为微信通过手机通讯录添加好友, 因而“那些不会出现来围观你微博的人, 在朋友圈里全都出现了”, “爸妈、领导、同事、客户, 以及某些你加了备注才能分得清楚是谁的亲戚和同学”。让作者觉得“比起微博, 微信更为可怕得多”。[4]

事实也的确如此, 在微信已成为全民社交软件的现在, 微信已和个人身份紧紧绑在一起, 随手交换微信已成新的社交礼节。随着父母、领导、老师等“长辈”大量涌入我们的朋友圈。我们无法再像以前一样在微信里随心所欲地畅所欲言, 所发的每条微信都需小心谨慎, 设置好可见权限。这无疑迫使年轻用户耗费了大量的时间和精力, 提高了社交成本, 降低了社交体验。

另一方面, 父母、领导、老师等“长辈”对微信年轻用户朋友圈的大量侵入, 某种程度上也造成了微信朋友圈生态的恶化。网友曾调侃微信朋友圈好友的几大类型, 分别有代沟党, 养生团、心灵鸡汤派、标题党、民间科普帮等等。而我们的此类“长辈”多是养生团、心灵鸡汤派和民间科普帮的成员。而这些内容并不被微信的年轻用户所接受。更为重要的是, 此类“长辈”多是微信谣言的传播者。2014年末, 中山大学传播与设计学院、微信、宏博知微合作推出《“谣言”分析报告》第一期。该报告对2014年11月3日至20日期间被微信用户举报为“诈骗和虚假信息”最多的255篇公众号文章进行文本分析, 发现这类消息中65%的主题都围绕着人身安全、食品安全和疾病相关。报告进一步指出, 由于这些文章都激起了人们对身体伤害的空间和死亡的焦虑, 所以生存本能要求我们必须谨慎对待这类信息, 更重要的是还会激起我们保护重要亲友的强烈欲望, 越是珍重的人越不希望可怕的后果降落在其身上, 而这就是为什么父母最喜欢在朋友圈刷这类消息的原因, 老年人的自身衰老让她们容易被这些信息激发死亡的空间, 同时他们还特别希望向下一代传递这些信息。[5]从这个报告可以看出, 由于我们的父母、领导、老师等“长辈”多为中老年人, 由于生活经验、社会阅历和年轻用户的巨大差异, 对谣言的识别能力较低, 因而多是此类微信谣言的传播者。而微信谣言等这类内容的在朋友圈的广泛传播, 某种程度上自然也导致了微信朋友圈生态的恶化。

传播学奠基人施拉姆在其《传播学概论》一书中, 曾首创一个传播路径选择公式:

换句话说, 当一种媒介带给人的报偿越大, 人们使用这种媒介的费力程度越低, 那么人们就越有可能使用种媒介。所以, 随着我们的父母、领导、老师等“长辈”侵入我们的朋友圈, 在报偿不变的情况下, 用户的费力程度在显著增加, 这自然会降低用户选择这一媒介的或然率。因而, 说这一现象可能会导致微信的衰落也就不是危言耸听的了。

综上所述, 随着我们的父母、领导、老师等“长辈”大量涌入朋友圈, 致使众多的微信年轻用户社交成本和负担上升, 社交体验下降, 同时, 该类用户广为传播的微信谣言等内容则更进一步导致微信朋友圈生态的恶化, 长此以往, 有可能导致大量微信年轻用户逃离微信, 进而导致微信的衰落。

三、结语

至此, 笔者已分析了微信广大年轻用户不待见“长辈”们进入其微信朋友圈的根本原因和这种进入对微信本身发展可能带来的负面影响。然而, 笔者并非反对这类用户使用微信, 进入微信广大年轻用户的朋友圈。笔者只是想尽可能客观地分析探讨这一相关现象、分析原因、讨论影响。实际上, 随着微信的流行和衍生功能的增多, 微信成为全民社交软件已成为既定事实。这种进入已不可避免。然而, 笔者所言的这种问题又是确实存在着的。那么在这种情况下, 微信如何完善功能, 降低用户社交成本, 提升社交体验, 净化微信朋友圈生态, 同时减少冲突, 更好地满足两大群体的社交需求, 这已是微信设计开发者所不得不正视的问题了。

参考文献

[1]腾讯微信月活跃用户数达6亿同比增长36.9%[DB/OL].http://www.cankaoxiaoxi.com/science/20150812/902016.shtml.

[2]解密微信:微信平台首份数据研究报告[DB/OL].http://info.csc86.com/pic/2015/0127/76.html.

[3]王勇, 李怀苍.国内微信的本体功能及其应用研究综述[J].昆明理工大学学报 (社会科学版) , 2014 (02) .

[4]到头来, 朋友圈弄丢了朋友[DB/OL].http://news.cyol.com/content/2015-05/22/content_11406998.htm.

[5]《“谣言”分析报告》第一期[DB/OL].http://weibo.com/fudanzhangzhian.

篇14:尊重个体感受做个性化作文

一堂课就在群情激昂中结束了,老师如引导得当,学生可以写出各种体裁的文章来,且文采飞扬,令人遗憾的是老师最后只是要求学生完整地写出这次活动的过程。

写作理论告诉我们,创作来源于生活,作文是对生活的再现和反映。学生生活的内容是学生作文的基础,没有丰富的生活,就没有内容充实的作文。新课程理念也提倡在生活中学习作文。

该老师在教学中以电视节目的形式,创设了生活情境,使学生有了自己独特的情感体验,为学生写出属于他们自己的闪耀着个性色彩的作文奠定了基础。在比赛结束时,老师要求学生抓取自己的某个想法或某个场面写一个片段,学生因为有了鲜活的生活素材,写起来得心应手,写作真正成了学生倾诉心声的媒介。语文课程标准强调,教师要鼓励学生自由表达和有创意的表达。我认为该教师在引导学生做个性化的作文方面有所欠缺。教师不应该在作文形式上硬性规定学生按活动的过程写,而应在说的基础上引导他们怎么想就怎么写,写出感受最深的地方。学生写完后,教师再恰当引导,使学生在行文时能多角度地思考,从不同角度审视这次比赛,确定不同的中心,从而写出立意不同的作文,如可以从失败者的角度构思这次比赛,也可以从观众的角度构思这次比赛。教师还可以引导学生采用不同的表达方式和叙述方式,以求构思新,表达巧,如倒叙、插叙、先分后总、先总后分等多种形式。

许多老师在进行习作教学时,比较重视写作知识的教学,他们认为只要学生掌握了写作知识,就能提高写作水平。有的老师甚至在作文教学中教给学生一些八股文式的写作套路,如写事时总是从“开头—经过—结尾”思考,写物时总是先总后分,写人时则从“外貌—事情—总结、赞美”构思。这样的教学,将学生限定在了老师设定的条条框框里,影响了他们思想感情的表达,折断了他们想象与创新的翅膀,使作文内容僵化、生硬,没有真情实感。长此以往,学生就会对写作失去兴趣,为了应付老师而胡编乱造,甚至抄袭。“读书破万卷,下笔如有神。”“夫缀文者情动而辞发。”优秀的文学作品必定倾注了作者的情感,因此在作文教学中,我们应该想方设法创设情境,引导学生参加社会实践,丰富他们的写作素材,激发他们的灵感。在此基础上,我们再因势利导地讲解必要的写作技巧,作文教学就有了活水。情感是习作之本,在此基础上才谈得上技巧的使用,而自由的表达才能让学生用笔释放情感,表达情感,使一篇篇充满灵性的作文产生。过多地限制学生,好比让学生戴着镣铐跳舞,这样怎么能写出充满创意的习作?

放手让学生自由表达,学生就一定能写出精彩的文章来吗?尊重学生的独特感受,提倡作文个性化并不是抛弃老师的指导。要想让学生自由表达,教师就要教学生写作的基本知识和技能,使学生在写作的天空中自由飞翔;要注重表达方法的指导,如心理描写的指导。针对学生想要表达的内容,教师可指导学生将那些内容写具体,明确哪些内容应该少些,哪些内容应该不写,按什么顺序表达才能把自己的想法说明白等。叶圣陶先生指导他的孩子作文时,常常先让孩子把自己的习作读给他听,然后根据孩子的表达进行指导。“文章不厌百回改”,说的就是这个意思。传说“唐宋八大家”之一的王安石在写“春风又绿江南岸”时反复推敲了很多遍才确定使用“绿”字;鲁迅先生写的《藤野先生》不足四千字,改动却多达一百六十多处。教师在放手让学生表达之后,要针对学生写作的个性特点进行指导和修改,教会学生表达的技巧,使学生慢慢学会表达情感的方法。

好作文是改出来的,很多发明创造都是在前人的基础上加以完善的。语言的积累对学生自由表达的作用是不可低估的。在听课的过程中,我发现有些学生心中有很多想表达的情感,却说不出来,因为他们找不到恰当的词句表达。大量的阅读可以丰富学生的语言积累,滋养他们的心灵,提升他们的素质,使他们在需要表达的时候能及时运用。

总之,在写作教学中,学生的情感体验是写作的根,个性化的自由表达是写作的叶,老师恰当的指导是春风和雨露,三者结合在一起,作文才能结出丰硕的果实。

上一篇:工商联金秋助学简报下一篇:个人反担保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