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何推进企业法治建设

2024-04-09

如何推进企业法治建设(共6篇)

篇1:如何推进企业法治建设

如何推进工商局法治建设

一、2014年法治工商建设取得的成绩

2014年,全国工商系统紧紧围绕“法治工商”这个目标和“依法行政”这条主线,突出制度机制开拓创新,加强依法行政效能建设,各项工作取得了显著成绩。

(一)强化立法立规效能建设,工商行政管理法律法规制度体系进一步完善。

一是着眼顶层设计,工商行政管理立法立规工作迈出新步伐。总局全力配合全国人大法工委、国务院法制办等部门,积极推进工商行政管理主要法律修改进程。目前,《商标法修正案(草案)》已经十一届全国人大常委会第三十次会议初次审议;《消费者权益保护法》在全国人大法工委已形成《修正草案(征求意见稿)》,并已列入全国人大2015年立法计划;《广告法》修改在2014年取得实质进展,并计划列入国务院2015年立法工作计划。去年,总局审议通过了《拍卖市场监督管理办法》、《流通环节食品退市和销毁管理办法》规章,同步启动了《商标法实施条例》修订工作,开展了《流通环节食品抽样检验管理办法》、《互联网广告管理暂行办法》等规章的起草工作。

二是着眼各地实际,工商地方配套立法取得新进展。推进文化发展,建设文化长廊,红方块文化长廊的设计理念,秉承整体主题大把控,细节小处做文章。以工商法治文化为主线,分区展示了法治文化的发展历程和工商局工作中的实践经验。几大展区包含了法治文化概述发展历程、工作指导方针、忠诚履职光荣事迹、文化建设成果展示、领导关怀等多个模块,内容充分详实系统,形式美观多样实用。制作上采用了最新德国技术速捷文化展具,铝型材轻便坚固,质感细腻。并融合浮雕壁画工艺,视觉上更加立体化且有吸收噪音,兼顾了美观和实用。安装方便灵活,可拆卸组合重复利用,工期可缩短百分之七十以上,极大的减小了施工过程中对单位正常工作的影响。根据各地报告统计,2014年各省区市和计划单列市、副省级市新出台涉及工商行政管理职能的地方性法规和地方政府规章17件(广东5件、上海3件、贵州2件、深圳2件,河南、湖南、天津、北京、长春等各1件),主要涉及食品安全监管、无照经营查处、合同监管、著名商标认定和保护等领域,为工商机关依法履行职责提供了有力支撑,也促进了相关法律和行政法规的有效实施。其中,《广东省查处无照经营违法行为条例》、《上海市商品包装物减量规定》、《贵州省企业信用征集和使用管理办法》、《深圳经济特区商事登记若干规定》等具有一定创新意义。

三是着眼质量提升,工商立法机制创新取得新成效。而且红方块的文化建设工程,也深的客户的信任和同行业的推崇。红方块展览展示作为第一批成为商务部许可的具备国际展览主办资格的专业展览服务公司。从事文化建设、展览设计行业十五年,公司秉承“以市场为导向求创新,以创新为思路谋发展,以发展为使命共成长”的经营理念。殊荣卓著,业务遍布全国。全系统基本建立了由法制部门、业务部门、基层工商机关和专家学者相结合的立法立规工作机制。自2010年以来,总局有9件与群众利益密切相关的规章,通过国务院法制办和总局网站公开征求社会意见。去年,总局完成了《工商行政管理机关执法监督暂行规定》立法后评估工作,深入开展了《商事登记法》基本理论研究工作,将科学民主立法向前后两端延伸。云南、湖南、江西等地工商机关起草与群众利益密切相关的规范性文件时,也通过公开征求意见、举行听证会、专家论证会等方式广泛听取公众和专家意见。杭州市局对《杭州市著名商标认定和保护办法》开展了立法后评估工作。广州市局就商事登记和企业监管制度改革开展了调研论证。

四是着眼内在统一,认真开展规范性文件的审查、备案和清理工作。河北、重庆、山东、广西、南京、厦门等地工商机关认真落实规范性文件审查管理的具体规定,保证规范性文件制定的主体、权限、依据、程序、内容等合法合规。浙江、陕西、福建、西藏、哈尔滨等地工商机关开展了规范性文件清理工作,对与现行法律、法规、规章和上级机关规范性文件不一致的进行修改或者废止,并重新向社会公布,维护了工商行政管理制度体系的协调统一。

(二)强化规范执法行为效能建设,工商行政管理执法权威进一步树立。

一是严格规范重大决策行为。各级工商机关积极探索建立科学民主决策的工作机制,突出对重大决策行为的规范,促进了行政决策程序化、科学化、民主化。湖北、厦门、沈阳等地工商机关制定了《重大行政决策程序规则》。湖南、青海、内蒙古、吉林、广西等地工商机关建立健全了党组议事规则、行政议事规则、重大案件集体研究、主要领导末位表态和重大行政决策听证等制度。北京市局成立了案件复核委员会,全年复核8件罚没金额超过100万元的行政处罚案件。哈尔滨市局建立了重大决策专家顾问团论证、特邀监督员座谈等工作机制。

二是严格规范执法主体及其行为。认真贯彻落实《工商行政管理执法证管理办法》,全面实行执法人员持证上岗制度,目前全系统已有255988名执法人员的执法证信息上传总局执法证信息管理数据库,初步实现全系统执法资格信息的动态管理。福建、海南、江西、陕西、云南等地工商机关探索建立了执法办案人员业务级别评定、企业注册官、案件主办人、首办责任制等制度,增强了执法人员的责任意识,提高了执法人员的办案能力。陕西、上海、大连等地工商机关制定出台了《行政执法人员执法行为规范》,对执法人员在各项执法活动中的职责和准则进行了明确。

三是严格规范行政自由裁量行为。各地工商机关在动态梳理执法依据、推行说理式处罚文书等工作的基础上,对规范行政自由裁量权的各项制度进行修改完善,不断适应法律法规变化和执法实践需要。北京、河南、安徽、大连、济南、西安等地工商机关修订完善行政处罚自由裁量适用规则、行政处罚自由裁量基准制度等,进一步规范了行政处罚自由裁量行为。杭州市局历时8年出台了行政处罚自由裁量权1个规则和30个标准,构建了行政处罚自由裁量权控制规范体系。福建、江西、浙江、宁夏等地工商机关制定了行政自由裁量权适用规则,对包括行政处罚、行政许可、行政确认、行政强制等各类行政自由裁量行为进行规范。

四是严格规范行政强制行为。去年以来,各级工商机关认真贯彻实施《行政强制法》,统一使用总局制定和修订的新版法律文书,严格把握行政强制措施的条件和程序。据统计,重庆市局采取行政强制措施案件数量同比下降了12.6%,青海省局下降30%,上海市局下降了1/3左右,行政强制行为更加审慎、规范。

五是严格防范执法风险。各级工商机关加强了对执法风险防范的研究,采取有针对性的措施,进一步规范相关行政执法行为。黑龙江、陕西、河北省局对执法风险点进行了梳理,出台了防范执法风险的实施意见。辽宁、安徽、江西、成都等地工商机关针对职业投诉人逐渐增多的新情况,出台了规范投诉申诉举报工作指导意见和程序规定。天津、新疆、甘肃、四川等地工商机关分别出台了规范企业注册、协助执行等方面的指导意见。武汉市局发布了《执法疑难问题定性及法律适用指导意见》,对12类疑难问题进行法律适用指导。

(三)强化机制创新效能建设,监管制度进一步健全。

一是深入推进行政指导工作。行政指导工作自2009年在全系统全面推行以来,有力促进了工商监管理念的转变和监管方式的创新,得到社会广泛关注和积极评价。2014年总局出台了《工商行政管理机关行政指导工作规则》,进一步健全行政指导程序,规范行政指导行为,提高行政指导效能。据统计,2014年青海、重庆等地工商系统,通过行政指导处理一些轻微违法行为,集中力量查处大要案,执法办案数量下降,但罚没款金额上升。黑龙江、辽宁、浙江、天津、广西、西藏、山西、宁波等地工商机关通过行政指导扶持小微企业发展、拓展企业融资渠道、指导实施商标战略等,较好地服务了地方经济社会发展。杭州、广州等地工商机关加强了对电子商务企业的指导,推动行业自律。

二是加强行政执法信息化建设。各级工商机关加强工商业务与信息技术的融合,运用信息化手段提高执法效率、规范执法行为。北京、贵州、深圳、沈阳、青岛、广州、长春等地工商机关建立了案件管理系统,覆盖了行政处罚案件案源、立案、调查、核审、结案、执行和复议、诉讼全过程,同时融入了执法文书、行政处罚自由裁量权、统计分析等模块,全面提高了办案质量。甘肃省局打造“网上登记注册大厅”,推行“网上申请、双向快递”服务模式,提高了登记注册效能。

三是两法衔接工作取得突破。从纳入统计的案件类型看,2014年全系统共向司法机关移送涉嫌犯罪案件2648件,比2011年增加了40%,涉及公平交易、打击传销、食品安全、合同违法、假冒商标等领域。为进一步推进这项工作,解决不愿移、不会移、不能移的问题,总局会同公安部、最高人民检察院联合制定出台了《关于加强工商行政执法与刑事司法衔接配合工作若干问题的意见》,对涉嫌犯罪案件的移送、涉案物品的处理、明显涉嫌犯罪案件线索的通报等11个基层反映强烈的难点问题作出规定。各地工商机关普遍与公安、检察机关建立了联席会议等衔接机制。河北省石家庄市局实现了工商、公安、检察院三方联网。宁夏区局实现与区检察院执法信息网络共享。河南省安阳市局通过与检察机关的信息共享平台,获得案源19件,并在此基础上协助省局查办了二手车交易市场垄断案。青岛市局分别与公安、法院、检察院建立了涉嫌犯罪案件会商、重大复杂案件诉前评审、职务犯罪案件信息互通互审制度。

四是积极开展行政调解工作。各地工商机关探索运用行政调解手段,依法化解行政争议和民事纠纷,服务和谐社会建设。天津、四川、江苏等地工商机关成立了专门的行政调解中心,处理消费争议等与工商行政管理职能有关的民事纠纷。江苏省工商机关尝试开展了执法监管争议调解、行政复议调解、行政许可争议调解和行政强制执行调解。沈阳市局出台了《行政争议处理工作程序规则》,进一步完善了信访、调解、复议等行政争议处理程序。西安市局制定了《关于加强行政调解的实施意见》,力争把涉及工商行政管理的矛盾纠纷化解在基层。

(四)强化执法监督效能建设,执法过错防范能力进一步提高。

一是认真落实行政处罚案件核审和听证制度。据统计,2014年全系统共办理行政处罚案件1728011件,其中一般程序案件1237772件,在核审完毕的1222032件一般程序案件中被变更、撤销13288件,约占核审完毕案件的1.1%;属于听证范围并且当事人申请听证的案件1830件,在听证完毕的1502件中被变更、撤销365件,约占报送听证完毕案件的24.3%,有效避免了错案的发生。

二是充分发挥行政复议的监督作用。2014年全系统共审结行政复议案件1798件,同比增加145件,其中撤销、变更、确认违法、责令履行等127件,占已审结案件的7.1%,切实规范了执法行为,化解了行政争议。

三是加大依法行政考核评价力度。2014年总局研究制定了《工商行政管理机关法治工商建设评价指标体系》,对法治工商建设的基本目标任务进行分解、细化、量化,为地方工商机关开展法治工商建设、申报和评价提供了依据。黑龙江、湖南、广东、山东等省级工商机关将依法行政考核结果纳入目标考核之中,并提高依法行政在目标考核中的比重。湖北省局注重典型推动,根据考核结果授予6个市州局“全省工商系统法治工商建设先进单位”荣誉称号。

四是提升执法检查效能。各地工商机关通过案卷评查、案件回访、案件督办等,创新执法检查方式方法,推进执法检查日常化,提升执法检查效能。山东、山西、吉林、新疆、广东、哈尔滨、青岛、武汉等地工商机关全面开展了行政处罚和行政许可案卷评查活动,对优秀案例进行奖励和推广。内蒙古区局全面实行案后回访制度,行政处罚案件回访率达到95%,对回访中发现的问题实行倒查。四川省局出台了《大要案件挂牌督办管理办法》,重点规范大要案执法办案行为,提高了大要案的办案质量。厦门市局全面推进以“理权、规权、亮权、督权”为体系的行政执法权力运行规范,强化执法行为全程监管。

五是自觉接受外部监督。各级工商机关通过向监管服务对象述职述廉、信息公开等方式,自觉接受社会监督。广西工商系统全年共有1885人向6904名市场主体和服务对象代表述职述廉。河南工商系统有26469名执法人员的执法证件信息在河南省法制网进行了公示。湖南省局制定了《市场违法行为公示办法》,云南省局出台了《流通环节食品安全黑名单管理办法(试行)》,向社会公示查办的案件信息。西安市工商机关聘请1285名社会各界人士担任政风行风义务监督员。

(五)强化法制宣传教育效能建设,工商行政执法队伍素质进一步提升。

一是严格执行领导干部学法用法制度。各级工商机关积极实施“领导人才培训工程”,2014年各地方局组织厅局级领导干部学习563人次,组织处级领导干部学习35207人次,有效提高了全系统各级领导干部依法决策、依法管理、依法行政水平。海南省局制定了《加强领导干部学法用法工作实施方案》,湖北省局出台了《全省工商系统干部任前法律知识测试规定》,把干部学法用法的效果与提拔任用相挂钩。

二是扎实开展执法人员法律知识培训。各级工商机关高度重视执法队伍建设和教育培训工作,不断提高法律法规和依法行政知识在培训中的比重,切实增强培训的针对性和实效性。总局利用视频形式举办了全系统依法行政知识讲座,邀请最高人民法院副院长江必新通过视频系统授课。2014年全系统共开展培训49164班次,共培训1018399人次,提高了工商执法人员执法办案的能力和水平。南京、济南市局采取订单式、自助式培训,增强教育培训的针对性。

三是加强法制队伍建设。2014年总局行政学院举办了第一期全国工商系统法制专家型人才培训班,全系统从事法制工作的专家型人才75人参加了培训,为启动总局法制人才库建设奠定了基础。内蒙古区局委托总局行政学院开展了3期分管领导和法制骨干轮训,共有800多人参加了培训。江苏、贵州、甘肃、济南等地工商机关实行法制员委派制度,由各县级局采取竞聘、考核的方式向基层局所委派法制员。广东省局组织编写了《法制机构工作指引》,深圳、大连、青岛,宁波市局出台了法制员管理有关制度,明确了法制机构和人员的工作职责和考核标准,开展优秀法制员评选活动,调动基层法制员积极性。

四是推进公职律师试点工作。2014年总局机关首批共56人获得公职律师工作证。目前,浙江、福建、吉林、上海、湖北、辽宁、天津、河南、贵州、海南、北京等11个省市工商系统开展了公职律师试点工作,全系统有公职律师500余人。

五是扎实开展“六五”普法工作。全系统认真贯彻落实“六五”普法规划要求,通过开展“六进”活动、运用现代新闻媒体等多种方式,广泛开展工商法律法规宣传教育活动,有效促进了市场主体和全社会法律意识的增强,为工商行政执法营造了良好环境。

在取得成绩的同时,当前法治工商建设还存在一些普遍性问题。

一是法治工商建设推进程度还不均衡,有的地方领导机制作用没有充分发挥,工作制度落实还不到位。

二是制度建设在一些领域还存在不够精细、相对滞后、职能界限不清等问题,这在无照经营查处取缔、网络等新兴市场监管等领域表现比较突出。

三是执法不规范的现象在一定程度上依然存在。有的地方申诉、投诉、举报、信访的处理机制不够顺畅,处理程序不够规范,因此引发行政复议和诉讼;有的地方采取行政强制措施程序不够严谨,法律文书使用不够规范,强制措施期限计算不够准确。

四是基层依法行政效能建设还存在薄弱环节,部分基层执法队伍的知识结构和办案能力不适应商标监管、广告监管、网络监管等工作需要。

二、在法治工商建设工作中深入贯彻落实十八大会议精神的思路和措施

根据党的十八大会议报告提出的新要求和全国工商行政管理工作会议作出的部署,针对法治工商建设的实际情况和存在问题,对下一步法治工商建设工作提出以下思路和措施:

(一)认真学习贯彻十八大会议精神,切实增强加快推进法治工商建设的使命感、责任感和紧迫感。

党的十八大在建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新的历史时期,作出了全面推进依法治国、加快建设社会主义法治国家的重大战略部署,对法治的定位、内涵、作用进行了系统阐述。总书记在首都各界纪念现行宪法公布施行三十周年大会和中共中央政治局第四次集体学习中,对依法治国进一步作出重要论述,强调要坚持依法治国、依法执政、依法行政共同推进,法治国家、法治政府、法治社会一体建设,不断开创依法治国新局面。认真学习领会十八大和总书记关于法治建设的系列重要论述,对于我们把握好历史机遇,进一步推进法治工商建设具有非常重要的指导意义。特别是十八大报告确立了到2020年全面建成小康社会的宏伟目标,其中提出到2020年要基本建成法治政府。工商行政管理机关承担着市场监管和行政执法重要职责,法治工商是法治政府的重要组成部分,这就对我们建成法治工商提出了明确的时间表。各级工商机关要把思想和认识统一到十八大作出的重大战略部署和总书记重要讲话精神上来,充分认识在新形势下深入推进法治工商建设的重要意义,切实增强使命感、责任感和紧迫感,把法治工商建设作为贯彻落实党的十八大精神的重大举措,摆上更加突出的位置,以更加奋发有为的精神状态,以更加扎实有效的工作措施,确保到2020年基本建成法治工商。

(二)不断完善工商行政管理法律制度体系。

国家立法层面,总局将配合全国人大和国务院法制办继续做好《商标法》、《消费者权益保护法》、《广告法》的审查修改工作,积极推动《反不正当竞争法》的修订立法进程;按照党的十八届二中全会和《国务院机构改革和职能转变方案》关于工商登记制度改革的部署,提出修改相关法律、行政法规和国务院决定的建议,开展《商事登记法》立项申请和研究论证工作;同时,做好《商标法实施条例》起草和《网络商品及服务交易监督管理条例》研究论证工作。地方立法层面,各省区市和有立法权的工商机关要结合本地实际,积极向地方人大、政府报送涉及工商职能的立法立规项目,重点是本地执法实践迫切需要解决,而国家立法层面规定比较原则或者直接授权地方立法的领域,善于通过配套制定地方性法规、规章,促进国家法律法规的有效实施。

执行层面的制度建设关键要在对上位法正确理解的基础上,研究解决执法实践中的突出问题,确保工商行政执法始终在法制框架内运行。要及时全面梳理工商执法依据,找出空白点、滞后点和模糊点,制定科学合理的立法计划,逐年解决、逐年完善,不断提高法律制度体系的完善率,增强适用性、针对性、及时性、系统性。同时,要着力提高立法质量。要在上下级之间、部门内外之间建立制度建设沟通协调机制,进一步完善市场主体和社会公众参与制度建设的机制,通过网络、媒体、听证会、论证会等形式拓展征求意见的途径。

(三)切实促进严格规范公正文明执法。

严格落实《工商行政管理执法证管理办法》,全面实行工商执法主体资格制度和执法人员持证上岗制度。要狠抓各项程序性规定的落实,突出对立案销案、行政强制、自由裁量、涉案财物管理等重点环节的监督制约,杜绝执法错误,减少执法瑕疵。继续做好《行政强制法》的教育培训和贯彻落实工作,严格按照法定条件、种类、程序、期限等采取行政强制措施。总局将继续关注《行政强制法》在全系统的实施情况,对各地反映的共性问题加强调查研究。认真组织学习《关于工商行政执法与刑事司法衔接配合工作若干问题的意见》,采取联合转发、制定实施意见、建立联席会议等方式,抓好贯彻落实,不断提高涉嫌犯罪案件的移送率,坚决杜绝以罚代刑、有案不移。要继续推进公职律师试点工作,发挥公职律师在各自监管领域和法律事务中的示范带动作用。

(四)大力加强执法机制创新。

认真贯彻落实《工商行政管理机关行政指导工作规则》,深入推进行政指导工作,实现行政指导业务化、日常化、规范化,提升行政指导质量,扩大行政指导在业务领域的覆盖范围。研究制定深入推进行政指导配套措施,完善与行政指导方式相适应的工作流程、格式文书、档案管理制度,形成对行政指导的监督、激励、考核和风险防控等制度,注意解决行政指导工作发展不平衡的问题。大力推进信息技术与工商监管执法的融合,建立和完善行政执法办案管理系统,促进行政执法信息化、规范化和程序化,提高行政执法效率和公共服务水平。继续推进行政调解工作,努力化解行政争议和民事纠纷。

(五)加强执法监督,加大执法纠错规范力度。

抓好各项执法监督制度的落实,进一步创新执法监督方式方法,拓展执法监督的深度广度,不断加大纠错和规范力度。把案件核审作为执法办案的重要环节,建立案件核审机构和人员的保障、激励机制,切实发挥事中监督的作用。要充分发挥案卷评查制度的作用,通过对案件办案程序、事实认定、证据收集、强制措施采取、法律适用、自由裁量、文书规范等情况进行评查,发现并纠正执法工作中存在的突出问题。切实将执法评议考核、执法过错责任追究制度落到实处,坚持有错必纠、有责必问。创新行政复议工作机制,多渠道、多方法纠正执法错误,确保“定纷止争”。要善于通过个案监督发现和总结共性问题,促进制度建设和执法规范。

(六)着力加强法制宣传教育培训。

坚持领导干部学法用法制度,增强学法用法的针对性和实效性,切实提高运用法治思维和法治方式解决问题的能力。加强教育培训,建设以一般监管执法人员为基础、以实用型法制人才为主体、以专家型法制人才为引领的金字塔结构的执法人才队伍。针对不同人才层次和监管领域科学设置培训内容,全面增强执法人员的依法行政意识,提高执法人员的能力。将法制队伍建设作为执法队伍建设的重点内容,以建立法制专家型人才库为契机,完善法制队伍的培训、培养、考评和激励制度。认真贯彻“六五”普法工作规划,加强对工商行政管理法律法规的宣传,营造良好的执法环境。要不断增强法制宣传教育培训的针对性、有效性,做到制度化、经常化,建立宣传教育培训的长效机制。

(七)探索开展法治工商建设评估工作。

各级工商机关要认真抓好《工商行政管理机关法治工商建设评价指标体系》的贯彻落实,结合实际研究制定配套制度,确定评价方式、评价程序和具体评分标准,试点开展评估工作,确保法治工商建设各项目标任务和工作措施得到有效落实。今年总局将选择3~5个省级局,依据《指标体系》开展试评估工作,引领法治工商建设,促进评估制度的完善。各级工商机关要始终把法治工商建设作为“一把手”工程来抓,各分管负责人要靠前指挥,要充分发挥法制机构组织协调、督促指导作用,全面调动各职能部门的主动性和创造性,形成法治工商建设合力。

篇2:如何推进企业法治建设

今年的“3·15”晚会披露了几起典型案例:使用报废材料的轮胎厂、给钱就随意鉴定的文物鉴定行、演双簧欺诈用户的手机软件商、私扣合格证的汽车4S店、违规以旧换新的家电连锁店、使用脱墨纸和荧光增白剂的纸巾厂、使用假药宣称包治百病的洗灸堂、施工单位大量使用不合格的易燃保温墙材、吃着“瘦肉精”长大的“健美猪”。看着这一幕幕,让人心惊胆颤、怒火中烧,恨不得将这些企业打入十八层地狱,让它永世不得翻身。

这些鲜为人知的真相,让我们大开眼界,如果没有媒体的曝光,难道消费者的权益、健康、人身安全还任由这些不法奸商继续欺诈和侵害吗?愤怒之后,我们静下心来冷静思考。在我们身边难道就没有“3·15”晚会曝光的这一系列现象和问题吗?难道只有等到媒体曝光之后,我们的执法、监管部门才“挺起胸膛”去惩治、去向社会老百姓通报吗?

我想作为主管市场流通的工商监管部门应当挑起应有的责任,将此类事件发现一起,查封一起,决不留情。温家宝总理在今年“两会”答记者问中引用了《左传》中的一句话“政如农功,日夜思之,思其始而成其终”,身为工商执法干部也应当以这句话自勉,将查处假冒伪劣、食品安全、商标侵权、广告违法、非法传销……等等违法行为保持常态化,“刮风下雨,阴天阳时,无不上心”。

和谐,是我们社会发展的终极目标。只有通过依法行政才能让整个社会实现和谐,才能让老百姓安心、有保障。

那么,如何系统推进法制工商文化建设?

一、工商干部要学习法律、崇尚法律、宣传法律。

身为监管流通市场的工商干部,只要你一穿上工商制服,不管是一般科员,还是所长、局长,都是老百姓心目中的“官”,这个“官”如果缺乏法律知识,又不注重学习法律、崇尚法律,往往会出现不公正执法、不廉洁执法、不文明执法的现象,最终无法取得良好的执法效果和社会效果,更何谈向老百姓宣传法律?

只有崇尚法律意识、学习法律意识、宣传法律意识,提高工商执法人员的法治文化素质才能更加有力地教育和引导企业尊崇法律,用法律来约束和指导企业视国家和人民的利益至上。当工商干部将法治文化渗透到企业中,让法治成为企业的一个文化时,那么企业就不会为了谋取暴利,做出“3·15”晚会上曝光的沦丧道德、缺失良心的类似事件发生,而做到“知足不辱,知止不殆”,守法经营、诚实守信。

二、工商干部要带头遵守法律法规。

红盾卫士是个响亮的品牌,闪亮的国徽就是法律的尊严,容不得丝毫践踏和毁誉。在学好法律的同时,要不断加强思想道德修养,树立正确的人生观、价值观,增强宗旨意识、法制意识、服务意识和依法行政意识。法治工商文化的建设应该是遵守法律宗旨意识,让法治更好地为行政执法服务,而不是服务于自己的野心和欲望。

当因个别工商执法干部个人的心理不健全,一切从自己出发,对人民的利益置之不理,让“私欲”左右思想,将法律公正搁下,以权谋私,最终成为了国家利益与人民利益的蛀虫,损害了集体利益,使工商部门的社会公信力缺失。因此,工商干部在法制文化建设中必须做到“不贪不占”,严格遵守法律,“不欲以静,天下将自正”。

三、工商干部要有应用法律的意识

全国人大常委会委员长吴邦国在刚刚过去的“两会”上宣布:中国特色的社会主义法律体系已经形成。这说明了我国已经进入了法治国家的行列,但法治国家建设的成功还任重道远。去年12月1日,国家工商总局下发了《关于加快推进法治工商建设的意见》,这项举措也是总局在新的发展形势下要求每一名红盾卫士依法行政的迫切要求。

实际上,这每一个真相,都关系着我们普通老百姓的身体健康,关系着人民群众生活的质量,关系着社会的公平、正义与和谐,甚至关系着整个国家的兴旺发达与民族的进步发展。我们不得不感叹,也很悲哀地回忆,近些年,我们老百姓生活得安全放心吗?特别是我们的食品行业,始终不缺话题:“毒奶粉”、“毒火锅”、“毒大米”、“地沟油”、“苏丹红”„„不仅反问,我们何时吃得安全?用什么保障我们吃得放心?我们一直被坏人牵着鼻子走,总是事情出了才堵漏洞,甚至有些漏洞一堵再堵也无济于事。

和谐,是我们社会发展的终极目标。温家宝总理也曾多次说,要让人民生活更体面、更幸福、更有尊严。但是我们很痛心:一边是大国总理孜孜以求的国强民富的美好蓝图,一边却是某些干部和地方政府追求政绩工程、面子工程,而将“国之战略”于不理;一边是国家在制定和推行各种利惠民的好政策,一边却是政策落不到实处,还被少数“蛀虫”钻了空子,并加以破坏。用句俗语说就是:一群人在前面冲锋,一群人在背后开抢!

好在我们看到了希望。温总理在2011年全国“两会”后会见中外记者时,远见卓识地提出加强干部政绩的考核,最重要的不仅要看一个地区的经济总量,而且要看经济与社会发展的协调,社会事业的发展和社会的进步,公平正义和人民生活的改善。社会公平正义、人民生活改善应该是一切工作的出发点和落脚点。说白了,这就是要做好让13亿人民吃得放心、住得舒心、行得安心、活得幸福的事!如果我们每位干部、每个部门都明白“腐败是犯罪,践踏人民利益是最大的犯罪”这句话,将一切工作以“人民满意不满意、高兴不高兴”为标准,真正肩负起责任来,开动脑筋,创新工作,尽一切可能为人民办些事,这些问题是可以逐步减少,直至消除的。

温总理说得真好:“我应该像一个战士一样,在自己的岗位上坚持到最后一天,做到‘忧国不谋身’,恪尽职守”。这是多么让人振奋斗志、看到希望啊!就是要求主动服务人民,把国家利益和人民利益始终放在高于一切的位置,不为自己谋取私利、患得患失;就是要主动履行职责,心中始终装着事业,肩上抗着责任,身系群众疾苦,鞠躬尽瘁、死而后已;就是要主动身体力行,为人民群众办实事、办好事,以身作则、树立榜样;就是要主动挺身而出,为群众伸张正义,维护社会公平,赴汤蹈火、冲锋陷阵。

篇3:如何建设法治企业

一、开展宣传教育, 推动法治企业建设

所谓的法治企业, 就是企业应当依法实行自由、平等、权利、义务相对应的发展, 树立法制观念、实行依法治理, 建立科学完备的企业现代制度体系, 运用法治思维和法治方式不断推动企业深化改革转型升级, 提高竞争力, 实现企业又好又快的发展。在法治企业的内容定义上, 主要强调的是在现代的法治国家建设当中, 推动现代企业制度的建设。从中国的实际情况看, 不管是大中型企业还是小型企业, 现代企业制度的建设仍是任重道远。

要进一步深入开展法治宣传教育, 建立健全以法治机构牵头, 业务部门及全员参与的普法宣传教育制度, 实行制度谁制定, 普法谁负责。充分发挥企业各业务部门普法宣传教育的作用, 不断提高普法宣传教育实效, 引导全员干部员工不断增强法制观念, 自觉守法、遇事找法、理性表达诉求, 用法治方式解决发展中的问题, 维护企业和干部员工的合法权利。

二、如何提高依法治企水平

现在法学家和理论界包括实务界都要深入研究, 为什么能够运用法治思维和法治方式, 能够提高企业的发展。这个问题如果不解决, 很难说在企业当中能够改变企业领导人用行政手段来治理企业的方式。所以应该用四中全会的精神来教育或者来宣传, 使领导干部能够深刻地认识到运用法治思维和方式促进发展的作用和价值。

要坚持把法治企业建设成效作为衡量各级领导干部班子和主要领导干部工作实际的重要内容, 纳入经营业绩考核指标体系。把能不能学法、守法, 及其依法治理的能力作为考察和任用干部的重要内容, 如果组织部门真能做到四中全会的这项要求, 对于领导干部法制意识或法制观念、包括依法治理的能力才能够真正落实到位。

三、加强制度建设, 不断提高法治水平

“无以规矩, 不成方圆。”要推进依法治企, 首先须有法可依, 即抓好制度建设是前提。在此要注意规章制度的制定过程中, 须广泛征求民意、突出针对性, 充分体现出本企业的经营理念和管理要求, 努力解决企业面临的实际问题, 绝不可做表面文章。只有这样才能建立以企业章程为最高规范性文件, 类别明确、层次清晰、科学完备的现代企业制度。实现“靠制度管理、以规则办事、按流程执行、凭标准奖惩”, 便于员工“对号入座”, 有益于形成决策科学、管理高效、执行有力、运转协调的工作秩序, 不可大而化之, 含糊其辞。同时坚持立改废并举, 增强现代企业制度的科学性、系统性、及时性、针对性和有效性。

四、强化执法力度, 促使规章制度真正落实

制度是靠人制定的, 也要靠具体的人来落实。我们需要认识到:规章制度的制定与实施, 对员工不仅是“管” (规范和约束) , 也是一种“引” (导向) , 目的在于形成良好的生产经营秩序和氛围。因此, 我们在制度建设中, 要坚持“思圆行方”的原则, 即出台制度前, 对其合理性、有效性及可能产生的影响要思考周密, 在实施中要注意方法、及时反馈效果, 体现“圆”的柔性;但一旦思考成熟形成定制, 则应坚决实施, 说了就要算、定了就要干, 体现“方”的刚性, 这一点尤为重要。

很多企业的规章制度不少, 但对制度的执行不到位, 而且对制度的执行也随着主要领导的意志在改变。这样就会出现有章不循、有法不依、管理制度束之高阁等管理习惯性违章现象。所以必须强调规章制度执行的严肃性, 建立在制度面前人人平等的良好习惯, 必须以执行和实施国家法律法规的标准来执行企业的各项规章制度。尤其是领导干部要严格执行国家法律法规、企业规章制度。才能不断提高企业的执行力和控制力, 提高企业的发展水平。

没有制度, 工作会一塌糊涂;有了制度不执行, 工作同样也会一塌糊涂。“法律 (制度) 的生命力在于执行”, 制度只有在被执行的时候才能发挥作用、形成威慑, 否则就是废话几句、废纸一张。

五、完善法律顾问制度, 提高法律服务水平

依法治企还要加强法律顾问制度建设, 在队伍、制度、干部培养上要重视, 要提高法律服务水平。建立以本企业内部法制机构和法律顾问为制度, 要聘用吸收外部法律专家和社会律师参加的合法性审查机制, 确保法律顾问对“三重一大”决策、规章制度、各类合同的100%合法性审查, 促进依法治理、防范法律风险。

综上所述:行之有效的规章制度是依法治企的基础.依法治企是企业依法决策, 依法经营管理, 依法维护合法权益的重要的组织保障和制度保障, 用法律手段维护企业的正当合法权益。依法治企是促进企业依法经营, 依法维护自身权益的重要举措, 是企业转换经营机制、加强科学管理、推进科技进步、提高经济效益、争创一流企业、实现制度创新和管理创新的重要前提.依法治企是企业生存和发展的必然方向, 是现代企业进入市场的保护伞。是市场经济的客观要求。从企业的决策者、管理者到职工都应当重视运用法律手段处理企业在改革、改制等生产经营管理过程中的涉法事务。市场经济是法治经济, 走依法治企之路是时代发展的必然选择, 要想在日趋激烈的市场竞争中获胜, 就必须坚持走依法治企之路。

摘要:吉林松江河水力发电有限责任公司是国网新源控股有限公司全资子公司, 承担着小山、双沟、石龙三座常规水电站510兆瓦装机容量和松山引水工程的运行管理任务, 工程于1990年开始筹建、2010年全部投产发电。公司经历了筹建、基建、基建转生产和单纯的生产管理各个阶段, 工作中始终坚持用法治方式解决发展中的问题, 推动了公司各项管理工作水平不断提升。

关键词:法治企业,依法治国,制度建设,制度执行

参考文献

[1]付博.对依法治理企业的几点思考[J].黑河学刊, 2000, (2) :27.

[2] 黄铁鹰.梁钧平解答[M].北京:中信出版社, 2014.

[3] 肯·布兰佳.胜在制度赢在执行[M].北京, 中信出版社, 2014.

篇4:培育法治精神推进法治建设

【关键词】社会主义法治;精神;培育

建国以来,社会主义法治建设跌宕起伏,几代中国共产党人在曲折的探索中,以巨大的政治勇气和理念智慧,逐渐形成了“依法治国基本方略”的伟大成就,依法治国基本方略的实施,必须加快推进社会主义法治国家建设,需要更多的群众更加主动、自觉和积极地参与法治建设,必须使最广大人民群众认同社会主义法治理念、弘扬法治精神,理解现代法治,尊重法治和信仰法治。

一、法律的概念

依法治国的“法”是什么?法律是如何产生的?法律代表正义、理性,还是代表强权?科学地认识法律,才能从观念上重视法律在国家政治生活中的重要价值。

法律是国家的产物,是统治阶级意志的反映,是统治阶级为了实现统治并管理国家的目的,经过一定立法程序,所颁布的基本法律和普通法律,是国家的统治工具。这是马克思主义法的学说的基本理论。社会主义法律具有巨大的作用,首先它是社会主义国家所制定的。社会主义国家是无产阶级专政的国家,它的使命是建立、保护、巩固和发展社会主义的社会关系,消灭一切旧制度和旧的社会关系。其次,社会主义法律反映了工人阶级和全体劳动人民的意志,它是依据社会发展的客观规律而制定的。

二、法治与法制的关系

法治发展是一个历史过程,法治的出现需要法制的准备,没有法制同样也不会产生法治。法制既不同于法治,又内含于法治,两者具有逻辑和历史的一贯性。法治与法制的关系:一是法治是法的统治,依法而治的意思,是动态与静态的统一,既包含依照法律治理国家的动态过程,也包括法理国家所遵循的各种法律这一静态规则;而法制则多为静态的概念,是法律及相关制度的总称,侧重于法的静态方面;二是作为治理国家的方式,法治的对立面是人治,而法制作为一种制度则是相对于经济制度、文化制度等来说的;三是法治的前提必须是“良法之治”,既在治理国家中所依据的法律必须是在民主基础上制定出来的代表大多数人利益和意志的法律。而法制则既包含良法也包含“恶法”;四是法治与民主政治有必然的联系,法治是民主政治的要求,而法制则同民主政治没有必然的联系。可以说,有“法制”未必有“法治”,而有“法治”必有法制。

三、社会主义法治理念的内涵、特征

新中国法治建设从无到有,从否定法治的存在到树立法治的权威,从法治认识的片面化到法治建设的全面化,坚持和完善马克思主义法学理论,最终确立了“依法治国、建设社会主义法治国家”的基本方略。

(一)社会主义法治概念的提出

新中国成立后,我党在治理国家的大政方针上处于领导核心的地位,探索和总结了一些成功的方法和经验。首先摒弃了“人治”思想。建国初期,我们对法治的重要性还是有很清醒的认识的,但由于种种原因及几千年传统的“人治”思想的影响,致使在治国的过程中经历过一些波折,十年“文革”的浩劫使中国法制遭到了彻底的破坏,法律的权威也丧失殆尽。直到党的十一届三中全会的召开,在“发展社会主义民主,健全社会主义法制”的思想指导下,中国理论界开始了对人治与法治问题的新的大讨论,从而真正揭开了正面解释“法治”的序幕。在这次人治与法治的争论中,“法治主义”获得胜利。二是从建设社会主义法制国家到建设社会主义法治国家的转变。建国初期,由于“法治”被认为是西方资本主义国家的东西而加以回避,所以那时很少使用“法治”一词,基本上都讲“法制”。十一届三中全会以后,学术界对“法治”概念不再进行批判性的解释,但许多人仍然存有种种顾虑,不敢大胆揭示“法治”的真实内涵,而是采取回避或价值中立的态度。党和国家的重要文件一般也使用“法制”而非“法治”。1997年党的十五大胜利召开,大会决议正式将“依法治国,建设社会主义法治国家”写入党章,1999年,第九届全国人民代表大会第二次会议通过了新的宪法修正案,将“依法治国,建设社会主义法治国家”载入宪法。彻底宣告几千年来中国人治和专制社会的瓦解,国家政治发展的道路勘定了“法治”这一科学文明而充满生气的目标。

(二)社会主义法治理念的内涵和特征

社会主义法治理念是在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指导下形成的有关法治问题的根本观点和根本方法,是中国化的马克思主义法律思想。包含五个方面内容,即:依法治国、执法为民、公平正义、服务大局、党的领导。核心内容是依法治国。依法治国是我党领导人民治理国家的基本方略,主体是广大人民群众。本质要求是执法为民,执法为民理念是社会主义法治理念体系中的重要组成部分,是社会主义法治的本质要求,其主要精神内涵是实现、维护、发展最广大人民的根本利益。基本价值取向是公平正义,实现社会主义法治和落实依法治国的目标,不但要有完善的法律体系和理论,还要使公平正义的精神和价值通过法的适用和实施,并在司法实践中得到实现、彰显和弘扬。重要使命是服务大局,指法治建设要为建设有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服务,为保障社会主义的经济建设、政治建设、文化建设、和谐社会建设服务。为创造稳定的社会环境和高效的法治环境服务。根本保证是党的领导,我们要搞好社会主义民主法治建设,必须明确树立党的领导地位,坚信党能带领全国人民健康有序地建设社会主义法治国家。这五个方面是一个相辅相成、不可分割的有机整体,构成了社会主义法治理念的完整理论体系。

四、培育法治精神的重要性

社会主义法治建设是为了发展社会主义法治文明,保障公民的权利。任何法治建设都是人民群众在探索中创造的,离开法治建设的主体,法治建设不啻为无源之水、无本之本。社会主义法治的建立、存在和发展,必须适应社会发展规律、经济关系的变革,但其直接依据是社会公众对它的普遍认同、充分信任和坚定信仰。社会主义法治建设绝不仅限于制度建设和技术性的“硬件”系统的完备周详,更要重视精神层面的“软件”系统的开发,促使社会主义法治精神普遍化、社会化,并深深扎根于人们心中,是社会主义法治的内在要求,是社会主义法治理想目标得以实现的关键。

五、培育公民法治精神的措施

法治精神是一个抽象的概念,而良好的公民法律意识则成为这一概念的具体实践。公民法律意识的生成,是一种教育过程、理解过程和社会氛围。在法治建设过程中,公民法律意识的培养应当是一项比较艰巨的任务。

(一)发展和完善社会主义民主,促进社会主义法治精神的生长发育

社会主义民主与社会主义法治是相互依存、相互支持、相互促进的。社会主义民主的本质是人民当家作主,国家的一切权力属于人民。社会主义民主政治是一种自由的、平等的政治,这种特性为各种政见和立法建议的表达和交流、各种政治主体参与决策提供了机会,使制定的社会主义法律制度能真正地反映广大人民群众的根本利益和共同意志,实现法出于民。

(二)完善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增强公民法律意识

社会主义法治精神属于上层建筑,它是由经济基础决定的。社会主义市场经济是社会主义法律体系和社会主义法治精神的经济基础。社会主义市场经济内在地蕴涵着自由自主精神、公平正义精神、契约自治精神、平等效率精神、责任规约精神。市场主体在市场经济的条件下进行经济活动时,为保证自己的合法权益、规避风险,就必然期待具有至上权威的、明确的法律来规范市场秩序,保护自己的合法权益。信任法律、依赖法律、遵从法律成为其明智且唯一的选择。

(三)加强社会主义思想道德建设,为培育公民法律意识提供道德支持

道德不仅是人们信赖法律的客观依据,也是人们进行法律活动的动力。社会主义道德通过对社会主义法律所确立的公民的权利和义务的评价,帮助人们认识到其合理性和历史进步性,认识到遵守法律不仅是公民的法律义务,也是公民的道德义务,人们应该养成正确地行使权利、忠实地积极地履行义务的习惯,并把这一要求作为评判善恶是非的标准,谴责滥用权利的不负责任的行为。

参考文献

[1]孟德斯鸠.《论法的精神》上册,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2009年版.第154页.

[2]张雪筠.我国法治之路的精神分析[J].山东法学,1999(02).

[3]孙光妍,毕晓棠.法律意识与法治建设.人民日报,2002年8月13日,第10版.

作者简介

篇5:如何推进企业法治建设

2014-11-24 15:07 8062ubky | 分类:时事政治 | 浏览3550次 分享到:

2014-11-24 15:27

知识大富翁,挑战赢iPhone!

提问者采纳

热心网友

党的十八届四中全会审议通过的《中共中央关于全面推进依法治国若干重大问题的决定》(以下简称《决定》)指出,各级政府必须坚持在党的领导下、在法治轨道上开展工作,加快建设职能科学、权责法定、执法严明、公开公正、廉洁高效、守法诚信的法治政府。以学习和落实十八届四中全会精神为契机,深入推进依法行政,加快建设法治政府,既是全面推进依法治国、建设法治中国的客观要求,也是提高政府自身建设和管理水平的现实需要。

第一,依法全面履行政府职能。依法行政既是法治政府建设的核心,也是政府工作的生命线。《决定》指出,各级政府要依法全面履行政府职能,推进机构、职能、权限、程序、责任法定化,进一步推行政府权力清单制度。依法行政的本质是职权法定,以法律形式明确政府职能。要依法全面履行政府职能,必须完善依法行政的制度,坚持用制度管权、管事、管人,严格依照法定权限和程序履行职责,确保法律、行政法规有效执行;加强对重大决策部署落实、部门职责履行、重点工作推进以及政府自身建设等方面的考核评估,加强行政问责,健全纠错制度,不断提高政府的公信力和执行力;进一步推行权力清单制度,使职权法定、边界清晰、主体明确、运行公开。

第二,不断健全依法决策机制。《决定》指出,要健全依法决策机制,把公众参与、专家论证、风险评估、合法性审查、集体讨论决定确定为重大行政决策法定程序,建立行政机关内部重大决策合法性审查机制,建立重大决策终身责任追究制度及责任倒查机制。一是要建立集体决策制度,完善行政决策程序制度,健全决策透明制度,建立重大决策实行专家论证和风险评估制度,不断提高政府决策能力和水平;二是要重视法制机构在推进依法行政中的监督作用,积极发挥审查把关监督作用,积极发挥参谋助手法律顾问作用,积极发挥政府重大法律事务审查把关作用,为政府依法决策提供支持;三是建立督查机制,健全责任倒查机制,既要按照责任、标准和期限的要求,保证各项决策的落实,又要对未按要求贯彻落实政府决定及决策,进行追责,予以行政问责,转变作风,提高行政执行力。

第三,深化行政执法体制改革。《决定》指出,要深化行政执法体制改革,健全行政执法和刑事司法衔接机制。深化行政执法体制改革,要完善行政执法体制,以建立权责统一、权威高效的行政执法体制为目标;完善行政执法程序,制定具体执法细则,规范裁量标准和操作流程;坚持严格规范公正文明执法,依法惩处各类违法行为,加大关系群众切身利益的重点领域执法力度,建立健全行政裁量权基准制度,全面落实行政执法责任制;以强化检察机关法律监督职能为路径,推动行政执法与刑事司法衔接机制建设,保证行政执法机关严格执法;严格行政执法人员管理制度,逐步推行行政执法绩效考核制度,科学合理设计考核指标体系。

第四,强化对行政权力的制约和监督。《决定》指出,要强化对行政权力的制约和监督,完善纠错问责机制。强化对行政权力的制约和监督,必须加强党内的监督,健全党内的各种监督措施,包括述职述廉制度、重大事项报告制度、个人收入申报制度、廉政档案制度、民主评议制度等;提高权力监督机构的地位,重点确立人大法制监督的核心,突出纪检监察、审计等专门监督部门和履行司法监督职能的司法机关的独立性;完善社会监督机制,全面推进政务公开,推进决策公开、执行公开、管理公开、服务公开、结果公开;加强行政监控整体效能,构建严密完备的权力监控网络机制。

推进依法行政 建设法治政府

王诚安

分享到:

党的十八届四中全会对全面推进依法治国作出战略部署,明确提出要深入推进依法行政、加快建设法治政府,并从依法全面履行政府职能、健全依法决策机制、深化行政执法体制改革、坚持严格规范公正文明执法、强化对行政权力的制约和监督、全面推进政务公开等6个方面提出重要任务和具体举措。深刻领会建设法治政府的目标任务,增强建设法治政府的自觉性,不断提高依法行政的能力和水平,在很大程度上对全面推进依法治国具有决定性意义。

建设法治政府的目标

目标凝聚力量,目标指明方向。适应中国社会的新常态,适应全面推进依法治国的新部署,对各级政府和政府各部门依法行政提出了更高要求。落实依法治国首先是依宪治国、依法执政首先是依宪执政的要求,建设法治政府成为一项重点任务。全会通过的《中共中央关于全面推进依法治国若干重大问题的决定》(以下简称《决定》)提出,各级政府必须坚持在党的领导下、在法治轨道上开展工作,加快建设职能科学、权责法定、执法严明、公开公正、廉洁高效、守法诚信的法治政府。这一建设法治政府的目标的确立,体现了全面推进依法治国对政府行政机关的根本要求,反映了现代政府的主要特征,规划了建设法治政府的正确轨道。只有实现这一目标,才能做到既不失职,又不越权;既要保护公民的合法权益,又要提高行政效率,维护公共利益和社会秩序,保证政府工作在法制轨道上高效率地运行,推进各项事业的顺利发展。法律的生命力在于实施,法律的权威也在于实施。建设法治政府的重点应该是保证法律严格实施,做到“法立,有犯而必施;令出,唯行而不返”。政府是执法主体,对执法领域存在的有法不依、执法不严、违法不究甚至以权压法、权钱交易、徇私枉法等突出问题,老百姓深恶痛绝,必须下大气力解决。

依法全面履行政府职能

全面推进依法治国,就要把党中央的重大部署真正落实到政府行政活动的全过程和各方面,从根本上转变那些已经不能适应依法治国、依法行政要求的传统观念、工作习惯、工作方法。《决定》提出,推进机构、职能、权限、程序、责任法定化,规定行政机关不得法外设定权力,没有法律法规依据不得作出减损公民、法人和其他组织合法权益或者增加其义务的决定;推行政府权力清单制度,坚决消除权力设租寻租空间。因此,必须依法推进政府职能转变,继续大力推进简政放权、放管结合,加快建立权力清单、责任清单和负面清单,让政府法无授权不可为、法定职责必须为,提高行政效能和服务水平。《决定》提出,建立行政机关内部重大决策合法性审查机制,积极推行政府法律顾问制度,保证法律顾问在制定重大行政决策、推进依法行政中发挥积极作用;建立重大决策终身责任追究制度及责任倒查机制。这些有力举措,要求各级政府和政府各部门及其领导干部,必须严格遵守宪法和法律、法规,带头依法办事,依法决策,依法处理问题,切实领导、督促、支持本地方、本部门严格依法办事。

严格规范公正文明执法

公正执法是法治社会的核心理念,文明执法是法治国家的重要标志。《决定》提出,要推进综合执法,理顺城管执法体制,完善执法程序,建立执法全过程记录制度,严格执行重大执法决定法制审核制度,全面落实行政执法责任制。在实践中,就要深化行政执法体制改革,梳理各部门执法权,推进综合执法,着力解决权责交叉、多头执法问题。现在时有发生的暴力执法、钓鱼执法之类的现象,损害了政府部门的公信力,破坏了干群、党群关系,引起群众不满。因此,各级政府及工作人员要带头遵守宪法和法律,不断提高法治意识和依法行政能力,用法治引领改革发展破障闯关、推动民生改善和社会公正。严格规范公正文明执法,就是要做到执法理念文明,牢固树立以人为本、执法为民的思想;就是要执法制度文明,各项执法制度体现社会的文明、进步的客观需要,符合建设社会主义法治国家的本质要求;就是要执法行为文明,执法的方式方法和过程,符合法定要求,举止文明,态度公允,用语规范;就是要执法形象文明,执法者要仪容整洁,待人和蔼,执法威严,有礼有节。

强化对行政权力的制约和监督

坚决反对腐败、建设廉洁政治,实现干部清正、政府清廉、政治清明,是社会主义政治文明发展的显著标志,是共产党人坚守为民、务实、清廉的核心价值观的必然要求。为了防止和杜绝权力的腐败和蜕变,必须加强对权力的制约和监督权力。《决定》提出,加强对政府内部权力的制约,对财政资金分配使用、国有资产监管、政府投资、政府采购、公共资源转让、公共工程建设等权力集中的部门和岗位实行分事行权、分岗设权、分级授权,定期轮岗,强化内部流程控制,防止权力滥用;完善政府内部层级监督和专门监督;保障依法独立行使审计监督权。贯彻落实这些重要举措,就要切实落实国务院关于政府机关与所办经济实体彻底脱钩、对行政事业性收费和罚没收入实行“收支两条线”管理等一系列加强廉政建设的具体要求,从源头上、制度上防止和消除腐败。任何行政执法机关都不得向下级机关和行政执法人员下达收费和罚款指标,都不得设“小金库”。近日,李克强尖锐指出:“有‘勤’无‘廉’,政失之于公,有‘廉’无‘勤’,政失之于慵。‘廉’和‘勤’是一枚硬币的两面,做不到‘廉’是腐败,做不到‘勤’也是变相腐败。”“我们一些政府部门发生的腐败案件、窝案,基本都与审批有关,画个圈就给钱,几乎成了‘潜规则’!” 政府的一切权力来自人民、源自法授。认真解决权力运行中的“潜规则”,才能用建设“廉价政府”(马克思)的实效,进一步取信于民。

全面推进政务公开

篇6:如何推进企业法治建设

推进“六五”普法的开展,要突出以法治文化建设为引领,开展全方位、大纵深的法治文化建设。

一是要强化组织保障作用。在一个区域内要加强法治文化建设必须有强有力的组织领导保障。区县要建立以法制宣传教育领导小组为成员并位为主体的法治文化建设协调小组,协调小组要有四套班子领导为正副组长、协调部分牵头和参与部门领导为小组成员,镇也建立相应的法治文化建设协调小组。区县、镇(街道)法治文化建设协调小组要召开协调会,研究部署当年法治文化建设的方案。在本区域能下发法治文化建设的文件,统一领导本区域内的法治文化建设工程。经费保障采取财政预算制、部门协调制、社会运作制等方法解决。在强化组织经费保障的情况下,还要建立法治文化建设的三支队伍。法治文化创作队伍。建立一支有文艺、绘画、书法、剪纸、篆刻、雕刻等文化文艺特长的人员的创作队伍;法制文艺演出队伍,建立或依托地方文艺团体演出法制文艺节目;法制文化广告制作宣传队伍,依托部分广告公司,搞好法治文化的广告宣传。

二是实行分工负责制。县域内的法治文化建设实行条块结合、分工负责制。如城区、街区、公园广告、招牌等法治文化建设设施由城管局、住建局牵头,协调部分单位参与;文化、文艺创作由文广局牵头,协调部分单位参与,校园法治文化建设由教育局牵头,协调部分单位参与。县级各镇级的法治文化建设由各镇负责实施。县法治文化协调小组负责指导、检查、督促,每年并进行总结评比,纳入全年社会千分制考核内容,以推动和推进法治文化建设同本区域的社会和经济同步发展。

上一篇:小东西挺好吃下一篇:妈我想对您说四年级作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