汉文帝措施

2024-05-01

汉文帝措施(共6篇)

篇1:汉文帝措施

第一阶段:创建新制度(主要由冯太后主持)

政治方面采取俸禄制和三长制(设邻长、里长和党长),经济方面实行均田制和租调制 。 地方上设立三长制。为配合均田制的推行,强化中央对地方的控制,朝廷采用了大臣李冲的建议,规定:五家立一邻长,五邻立一里长,五里设一党长。 推行新的租调制,规定:一对夫妇每年向政府缴纳一定数量的租调,使农民负担大大减轻,国家收入增加。

第二阶段:汉化

1.迁都洛阳(494年)

2.改变风俗习惯:易汉服、讲汉话、改汉姓、通汉婚、定门第、改籍贯

3.学习汉族典章制度:尊儒崇经,兴办学校。

恢复汉族礼乐制度。

采纳汉族封建统治制度。

1、政治及经济方面

班禄制北魏初年,官俸制度沿用「掠夺制」,官员俸禄乃从战争中掠夺他人财物,後来国家渐渐安定,官员间贫富差距渐大,贪污成风。故此孝文帝仿效汉人的班禄制,官员每季定时发薪。

三长制北魏初年,户籍制度沿用「宗主督护制」,平民百姓大多因为生计依附世家大族(宗主),成为宗主的私产,中央政府不但难以收税,平民百姓更多受宗主威迫。孝文帝制定「三长制」,以五家一邻,五邻一里,五里一党,各设一长,即「邻长」、「里长」和「党长」。有助重新整理户口,方便收税。

均田制均田制」配合「三长制」而行,计口授田,平均土地和牲畜,使平民百姓安居乐业。同时,推行「均田制」,亦可视为北魏政权由游牧业跃进为农业的过程。

2、习惯与文化

以下这些措施,是为了改变胡人习惯以作的:

改服装首先改变衣著,命令人民改穿汉服,不得再穿胡服。《魏书‧高祖纪下》云:「太和十八年……革衣服之制。」

改籍贯迁居洛阳的鲜卑人,籍贯不得再称「代人」,须改称「河南洛阳人」,且死葬洛阳,不得回到北方落地归根,又「太和十九年……诏迁都之民,死葬河南,不得还北。於是代人南迁者,悉为河南洛阳人。」这样一来便可绝代人故土之恋;反之,若不如此,鲜卑终无法成为中原士族。

禁胡语孝文帝实施汉化中最重要的政策,即将语言改变,规定不再说鲜卑复合语,而须改说单音节的汉语,《魏书‧咸阳王禧传》记载孝文帝言:「今欲断诸北语,一从正音。其年三十已上,习性已久,容不可猝革。三十已下,见在朝廷之人,语音不听仍旧;若有故为,当加降黜。」

改汉姓孝文帝下令把鲜卑族人的姓氏(通常是复姓),改为单姓。以下是一些例子:

拓拔(皇族)→元姓 、独孤→刘姓尊孔子孝文帝迁都洛邑後,立即下令加紧修建孔庙祭孔。又给予孔子後裔土地与银钱,让他们可以继续祭祀这位伟大的祖先。

篇2:汉文帝措施

1、推行均田制

推行均田制:即按一定的标准,将国家控制的士地分配给农民耕种,土地不得买卖。均田制推动了北方经济的恢复和发展。

设立三长制:这是北魏基层的行政组织,它的职责是检查户口,征收租赋,征发徨役和兵役,推行均田制。三长制的推行健全了地方基层政权,取代了宗主督护制,保证了国家对人民有效的控制。

推行“均田制”,把国家控制的土地(露田)分配给农民,成年男子每人四十亩,妇女每人二十亩,让他们种植谷物,另外还分给桑地。农民必须向官府交租、服役。农民死了,除桑田外,都要归还官府。这样一来,开垦的田地多了,农民的生产和生活比较稳定,北魏政权的收入也增加了。

推行新的租调制:规定一对夫妇每年向政府缴纳一定数量的租调。改革了原来赋税征收上的混乱现象。使农民的负担大为减轻。

2、实行官吏俸禄制严惩贪污

北魏孝文帝制定官吏俸禄制,整顿吏治。俸禄由国家统一筹集,不许官吏自筹。惩治贪污。这些措施使吏治有所好转;

3、迁都洛阳

魏孝文帝是一个政治上有作为的人,他认为要巩固魏朝的统治,一定要吸收中原的文化,改革一些落后的风俗。同时,北魏自定都平城以来到孝文帝已近百年。平城气候恶劣,生产粮食逐渐不能满足京城的需要。平城地处偏僻,使北魏政府很难有效地控制中原地区,北方的少数民族柔然也逐渐强大起来,对北魏构成威胁。

为了学习中原先进的文化,加强对黄河流域的控制,巩固北魏政权。他决心把国都从平城(今山西大同市东北)迁到洛阳。

他怕大臣们反对迁都的主张,先提出要大规模进攻南齐。有一次上朝,他把这个打算提了出来,大臣纷纷反对,最激烈的是任城王拓跋澄。

孝文帝发火说:“国家是我的国家,你想阻挠我用兵吗?”拓跋澄反驳说:“国家虽然是陛下的,但我是国家的大臣,明知用兵危险,哪能不讲。”

孝文帝想了一下,就宣布退朝,回到宫里,再单独召见拓跋澄,跟他说:“老实告诉你,刚才我向你发火,是为了吓唬大家。我真正的意思是觉得平城是个用武的地方,不适宜改革政治。现在我要移风易俗,非得迁都不行。这回我出兵伐齐,实际上是想借这个机会,带领文武官员迁都中原,你看怎么样?”

拓跋澄恍然大悟,马上同意魏孝文帝的主张。

公元493年,魏孝文帝亲自率领步兵骑兵30多万南下,从平城出发,到了洛阳。正好碰到秋雨连绵,足足下了一个月,到处道路泥泞,行军发生困难。但是孝文帝仍旧戴盔披甲骑马出城,下令继续进军。大臣们本来不想出兵伐齐,趁着这场大雨,又出来阻拦。孝文帝严肃地说:“这次我们兴师动众,如果半途而废,岂不是给后代人笑话。如果不能南进,就把国都迁到这里。诸位认为怎么样?”

大家听了,面面相觑,没有说话。孝文帝说:“不能犹豫不决了。同意迁都的往左边站,不同意的站在右边。”

一个贵族说:“只要陛下同意停止南伐,那么迁都洛阳,我们也愿意。”许多文武官员虽然不赞成迁都,但是听说可以停止南伐,也都只好表示拥护迁都了。

孝文帝把洛阳一头安排好了,又派任城王拓跋澄回到平城去,向那里的王公贵族,宣传迁都的好处。后来,他又亲自到平城,召集贵族老臣,讨论迁都的事。

平城的贵族中反对的还不少。他们搬出一条条理由,都被孝文帝驳倒了。最后,那些人实在讲不出道理来,只好说:

“迁都是大事,到底是凶是吉,还是卜个卦吧。”

孝文帝说:“卜卦是为了解决疑难不决的事。迁都的事,已经没有疑问,还卜什么。要治理天下的,应该以四海为家,今天走南,明天闯北,哪有固定不变的道理。再说我们上代也迁过几次都,为什么我就不能迁呢?”

贵族大臣被驳得哑口无言,迁都洛阳的事,就这样决定下来了。

孝文帝把国都迁到洛阳以后,决定进一步改革旧的风俗习惯。

革除鲜卑旧俗,接受汉族先进文化

主要内容有改官制、禁胡服、断北语、改复姓、定族姓、迁都洛阳等,这是孝文帝改革中最重要的措施。

迁都洛阳原因:

洛阳是古代帝王理想的建都立业之所,也是汉文化积淀深厚之地,迁都洛阳是北魏孝文帝一生最重要的功业之一。作为少数民族的政治家和改革家,这一举措体现了一代帝王的雄才大略。孝文帝为何要迁都洛阳,今天仍值得我们去探究。

第一,与倾慕汉族文化有关。孝文帝拓跋宏受过良好的汉文化教育,对汉民族的文化极其崇拜。他从小由其祖母冯太后抚养,冯太后是汉族人,知书达理,聪明果断,曾执掌北魏大权二十多年,她参照汉族的文化制度,颁布了许多重要的改革措施。孝文帝在她的熏陶下,成长为汉文化忠实的推行者。

孝文帝说过:“此间(指平城)用武之地,非可文治,移风易俗,信为甚难。”(《魏书·任城王传》),这段话清晰表明:为了向先进的汉文化学习,改变本民族的落后面貌,就必须迁都到汉族的政治、经济、文化中心去,而洛阳是中国文化比较集中的地方。迁都以后,孝文帝推行了一系列的汉化政策,可见孝文帝迁都与其倾慕汉族文化有关。

第二,统治中原的需要。孝文帝是一个有作为的政治家,他不愿仅仅做“夷狄”君王,还要做中国人的君王。要想做中国人的君王,自然要把国都放在中国正统的国都所在地更名正言顺。孝文帝曾说:“国家兴自北土,移居平城,此间用武之地,非可文治……崤函帝宅,河洛王里,因兹大举,光宅中原。”(《魏书·任城王传》)这表明孝文帝迁都洛阳的一个重要原因是因为北魏都城平城位置偏北,不利于对广大中原地区的统治。他关于“帝宅”、“王里”的说法,说明他要通过迁都洛阳以获得汉族地主认可的正统地位。另外,孝文帝在迁都洛阳以后,连年对南齐用兵,直到卒于南征的军事行动中,可见孝文帝还希望通过迁都洛阳达到统一全国的目的。

第三,解决粮食供给问题。平城偏北地寒,粮食产量非常有限。当时有人作《悲平城》诗:“悲平城,驱马入方中,阴山常晦雪,荒松无罢风。”后来,作为京城的平城人口日益增多,官吏队伍逐渐庞大,粮食供给问题凸显出来。当时平城没有水陆漕运,交通极不发达,从关内运粮到平城,不仅费时费力消耗多,成本也极其昂贵。而洛阳处于北方的中心地带,平原地区,交通便利,迁都洛阳就解决了最根本的粮食问题。

第四,地理环境的影响。平城(今山西大同东北)地处偏北,地形多山,气候干旱,气温偏低,不利于农作物的生长,自然条件制约着北魏经济的进一步发展。

洛阳地处黄河中下游西岸,卧居中原,山川纵横,素有“九州暖地”之称,四季分明,气候宜人,自古以来是兵家必争之地,也自然成了古代帝王理想的建都场所。曾是东周、东汉、曹魏等朝代的都城。孝文帝迁都洛阳真乃明智之举,也是历史发展的必然结果。

第五,减小改革阻力。平城有强大的保守势力,是改革的巨大阻碍。迁都洛阳有利于减小改革阻力,保证改革的顺利进行。

孝文帝迁都洛阳的举措,不仅展现了一代帝王的雄才大略,其结果使洛阳在曹魏、西晋之后再度繁华、辉煌。

孝文帝还是一位卓越的少数民族的政治家和改革家。

实行汉制与移风易俗

1.易服装:鲜卑贵族一律改穿汉装。

2.讲汉语:孝文帝宣布以汉语为“正音”, 称鲜卑语为“北语”,要求朝臣“断诸北语,一从正音”。

3.改汉姓:定门第等级。孝文帝下诏,将鲜卑人原有的姓氏改为汉姓。他还参照汉族门阀制度的做法,来确定鲜卑贵族的门第高下,并按照门第高低来选拔人才,任命官吏。

4.通婚姻:孝文帝提倡鲜卑人与汉人通婚,通过这种政治联姻把两族统治者的利益和命运紧密联在一起,以巩固统治。

篇3:汉文帝除肉刑述评

一、汉文帝除肉刑的原因探析

有学者运用马克思主义政治经济学原理分析认为, 经济基础决定上层建筑, 废除肉刑是社会生产力发展的必然结果[1]。作为奴隶制刑罚制度核心内容的肉刑, 是一种残害人的肢体, 破坏人的生理机能, 使人终身残废的野蛮残酷的刑罚。它通过对一部分劳动力的人身伤害, 严重破坏了社会生产力的健康发展, 阻碍了社会经济活动的正常进行。这已不能适应封建个体小农阶层已成长为广泛社会基础, 封建个体小农经济已构成为主要经济成分的封建时代的社会要求, 不能满足统治阶级日益增长的对劳动力的剥削需要。因此, 为了扩大剥削需要, 促进生产的发展和经济的恢复, 统治者决定废除肉刑。

张建国先生认为, 如果以汉文帝改革的特定时点来分析, 这一看法也许有些牵强[2]。其理由主要有两点:一是文帝改革刑制的时段似乎不存在所谓的肉刑严重破坏生产力的情况。班固的《汉书·刑法志》在提到废除肉刑一事之前记载:“及孝文即位, ……风流笃厚, 禁罔疏阔。选张释之为廷尉, 罪疑者予民, 是以刑罚大省, 至于断狱四百, 有刑错之风。”据此可知, 一年之中刑事审判的案子大约只有四百件, 从劳动力的角度计算, 这四百人和汉代当时已经拥有的几千万人口相比, 不能不说是微不足道, 保留肉刑也不致出现不能满足统治阶级日益增长的对劳动力剥削的需要。二是从实施肉刑的后果来看, 被施加了肉刑的人并没有因此完全丧失劳动力, 被黥、被劓的人劳动能力几乎没有受到影响, 斩趾也往往并处城旦的徒刑, 仍然从事较重的劳动。

笔者认为, 汉文帝除肉刑时主观上并没有考虑到经济发展需要这一层面, 否则, 他也不会同意张仓、冯敬的“笞三百, 笞五百, 斩右趾者弃市”的建议, 因为它们基本上都使受刑者无法存活。即便说是改革还未实施, 无法预知实施效果, 那么, 汉文帝如果真的考虑到经济发展需要而除肉刑, 他定会在知道除肉刑法“外有轻刑之名, 内实杀人”的效果后进行进一步的改革。而实际上他并没有这么做。但是, 从刑制发展的角度而言, 汉文帝除肉刑后, 经过景帝及后世的改革, 它确实给受刑者及其后代给了一条改过自新之路, 有利于劳动力的生产和再生产, 增加了创造物质财富的社会来源。

以肉刑为代表的传统刑罚体系, 背负着亡秦的恶名, 成为汉文帝除肉刑的现实诱因。在汉文帝实施刑罚改革以前, 汉代的刑罚制度按“汉承秦制”的体制格局, 基本承袭了秦代的刑罚体系。而秦代的刑罚制度, 不仅方法严酷, 体系也比较混乱, 肉刑、徒刑常结合使用, 刑种之间的轻重等差亦不是很严格、固定, 因而从整体上看显得既严且繁。秦亡之后, 后人在总结评价有秦一代的政治得失时, 一般均认为秦亡的重要原因之一即是刑罚严酷。汉初统治者早就已经认识到了秦严刑酷法的危害, 汉高祖入关中就“约法三章”, 后又针对一些典型的酷刑及相关制度加以废止。汉文帝除肉刑是汉初约法省刑的继续。

汉文帝所推崇的“仁政”和德治思想, 与“缇萦上书”这一直接诱因相结合, 促成了文帝改革刑罚。汉文帝十三年 (公元前167年) , 齐太仓令淳于意坐法当刑, 其少女缇萦上书文帝云:“妾愿没入为宫婢, 赎父刑罪, 使得自新。”[3]文帝怜悲其意, 五月, 下诏曰:“今人有过, 教未施而刑已加焉, 或欲改行为善, 而道无由至, 朕甚怜之。夫刑至断肢体, 刻肌肤, 终身不息, 何其刑之痛而不德也!岂称为民父母之意哉?其除肉刑, 有以易之”。[4]

可见, 废除肉刑是当时社会矛盾仍然很突出, 黄老思想作为执政思想的条件下统治者稳定统治的客观要求, 汉文帝借助“缇萦上书”这一事件, 顺应了这种要求。这也是为何虽然后世呼吁恢复肉刑者不乏其人, 而总体上来说肉刑寿终正寝的局面始终没有改变的原因之一。

二、汉文帝除肉刑的内容

一般认为, 汉文帝除肉刑的主要内容包括:当黥者, 髡钳为城旦舂;当劓者, 笞三百;当斩左止者, 笞五百;当斩右止者, 弃市。对黥、劓、刖三种肉刑的废除, 这是毫无争议的, 但对于宫刑的除与未除, 史学界素有争论, 其分歧当然是学者各自所依据的史料所致。

有学者认为, 汉文帝诏书中的“终身不息”即指宫刑。“终身不息”之“息”有滋生、增长之义, 又特指人或动物的衍生繁殖, 如《汉书·卜式传》云:“式既为郎, 布衣草足乔而牧羊。岁余, 羊肥息。”[5]据此推论, 所谓“终身不息”似指宫刑。关于这种推论, 史料中亦有多处佐证:《汉书·晁错传》载, 汉文帝十五年 (公元前165年) 九月, 晁错应贤良文学士对策时向汉文帝进颂说:“今陛下配天象地, 覆露万民, 绝秦之迹, 除其乱法;……除去阴刑, 害民者诛。”[6]汉文帝诏令除肉刑事在十三年五月, 仅两年零四个月之后, 晁错即讲到“除去阴刑”, 对此, 当然不能轻易否定。又《汉书·景帝纪》载, 景帝元年 (公元前156年) 冬十月, 诏曰:“孝文皇帝临天下, 通关梁, 不异远方;除诽谤, 去肉刑, 赏赐长老, 收恤孤独, 以遂群生;减耆欲, 不受献, 罪人不帑, 不诛亡罪, 不私其利也;除宫刑, 出美人, 重绝人之世也。”[7]景帝所言史事与晁错对策之辞无异, 都论及汉文帝除宫刑。该诏书旨在规范宗庙祭祀, 其中对孝文皇帝的溢美之辞如“通关梁”、“除诽谤”、“去肉刑”、“赏赐长老”、“罪人不孥”、“出美人”等都是文帝在位时的重大政治举措, 且屡见于其他典籍, 似乎更不能怀疑。文帝“除宫刑”似是史实。但细一推敲, 其中尚有不少疑点[8]:

首先, 宫刑与墨、劓、刖刑同为旧五刑中的肉刑, 文帝十三年除肉刑令中的“今法有肉刑三”怎么解释?若文帝有除宫刑之意, 则诏书中的文字应是“今法有肉刑四”, 既然不是“四”而是“三”这只能说明汉文帝并无除宫刑之意, 或者他没有把宫刑看作是肉刑。

其次, 如果汉文帝十三年除肉刑时一并除去了宫刑, 那么晁错对策中的“除去阴刑”和景帝诏书中的“除宫刑”岂非赘言?难道晁错、刘启眼中的宫刑不是肉刑?抑或除肉刑令后又有“除宫刑令”?史载, 景帝中四年“秋, 赦徒作阳陵者, 死罪欲腐者, 许之。”[9]若然汉文帝已除宫刑, 较之乃父要怀柔得多的刘启何以再复宫刑?此宫刑又复于何时?既然汉文帝无明确的除宫刑诏令, 无具体的除宫刑的时间, 汉景帝亦无具体的复宫刑诏令和时间, 只能说明汉文帝除肉刑未除宫刑。

其三, 文帝诏书中的“终身不息”之“息”并非衍生繁殖之意, 应把它理解为滋生、生长。所谓“终身不息”只是汉文帝对被刑之人终身致残而不能恢复原来状貌的悲惨结局的感叹, 这与诏书中的“朕甚怜之”的意思相吻合。所谓“朕甚怜之”, 并不是某些文章所说的是汉文帝对缇萦的“怜悲”之情, 而是汉文帝刘恒对被刑者“终身不息”的结局的某种无奈和同情。

其四, 司马迁乃武帝朝太史令, 编撰《史记》始于太初元年 (公元前104年) , 距汉文帝除肉刑仅六十来年, 其间国祚昌盛, 天下太平, 载籍的保全为其撰写《史记》提供了较之班固撰《汉书》时更为翔实的史料, 其对汉史的记述, 可信度远超过班固的《汉书》。司马迁在《太史公自序》中记述了天汉三年 (公元98年) 自己“遭李陵之祸, 幽于缧绁”的史实, 悲怆地喟叹因受腐刑而“身毁不用矣。”被世人视为奇耻大辱的宫刑对司马迁的打击可想而知, 但他并不讳疾, 而是直书其事, 由此可见《史记》确为信史。缘何《史记·孝文本纪》中自始至终没有汉文帝除宫刑的文字?当然是因为汉文帝未除宫刑。

因此, 虽然有正反两方面的史料, 但经前后联系比较并推理, 汉文帝除肉刑不包括宫刑似乎更为合理可信。

三、汉文帝除肉刑的后果及意义

汉文帝是本着轻刑重教、以德化民的思想下诏废除肉刑的, 可从实际实施效果来看, 那些被刑之人除了“髡钳为城旦舂”者外, 其余的几无生机。故被认为是徒有轻刑之名, 而有重刑之实。而且在改革后, 徒刑与死刑之间没有中间刑, 造成刑罚的轻重失当, 导致刑制本身的不合理, 这也被后世持恢复肉刑论者频频引用, 同时也遭到了很多不主张恢复肉刑的政论家的批评。正因为如此, 景帝元年 (公元前156年) 和中六年 (公元前144年) 两次下诏递减笞数, 再行改革, 《汉书·刑法志》载:将原来劓刑的笞三百最终定为笞一百, 斩左趾的笞五百改定为笞二百, 并颁布“箠令”, 确定笞刑的刑具、行刑方法等。限制笞杖规格及受笞部位, 使“加笞与重罪无异, 幸而不死, 不可为人”的景况得以改变, “自是笞者得全”。减少了文帝改革的弊端, 使刑制更加人性化和合理化。至唐宋时期, 在死刑与徒刑之间有了中间刑——流刑, 恢复肉刑的声音就显得非常单薄与微弱, 直至销声匿迹了。

尽管汉文帝除肉刑之举从实施效果上看有重刑化倾向, 且对传统肉刑重要刑种之一的宫刑在刑罚改革中未见到明确废除或予以取代的措施。但文帝是以“仁政”和先教后罚, 使受刑者改过自新为出发点的, 他本意上也是为了减轻犯人及其家属的痛苦。最后事与愿违, 除了缺乏实际经验外, 也与张仓、冯敬才是具体易刑标准的制定者有关。从其所奏“肉刑所以禁奸, 所由来者久矣”的言辞来看, 他们应是肉刑的拥护者, 因此轻罪重罚, 生刑入死也就在所难免。固然二人的易刑标准要经过汉文帝批准才能予以执行, 但有理由相信, 汉文帝当时大概并没有意识到这样的后果, 因为这与其思想是背道而驰的。

汉文帝废除肉刑是中国刑罚史上的一件划时代的大事, 具有重要的历史意义。它是自从肉刑产生以来进行的第一次重大的变革, 使绵延了两千余年的肉刑体系彻底瓦解, 使中国刑罚由野蛮走向文明。对犯人来说, 它给予其改过自新的机会, 使他们有可能复归社会, 使他们及其后代不至于被社会长期歧视。它使刑罚理论出现了真正的变化, 那就是开始考虑教刑罚的教育功能。汉文帝以笞刑、劳役刑和死刑代替肉刑, 为后来的封建制五刑奠定了基础。“奴隶制五刑终归被打开了缺口, 开始向封建制五刑过渡。”日本学者仁井田陛指出:“古代中国自由刑 (劳役制) 的发达也达到世界上无比的程度, 在欧洲成为划时代的十六世纪的刑事法典 (加罗利纳法典) 有多种多样的流血的刑罚的规定。但在中国, 流血刑罚史的时期, 却在公元前一世纪就已经逐渐成为过去, 取而代之、继续前进的就是自由刑”。

四、结语

汉文帝废除肉刑, 赢得了“仁政”的美名, 受到了大多数人的肯定和赞扬。司马迁评价说:“汉兴, 至孝文四十余载, 德至盛也。”白居易称汉文帝:“始除去之 (肉刑) , 而刑罚以清”。明朝丘浚曰:“自是以来, 天下之犯法者, 始免断肢体, 刻肌肤。百世之下, 人得以全其身, 不绝其类者, 文帝之大德也”。清沈家本先生也赞叹曰:“汉文除肉刑, 千古之仁政也”。在种情况下, 后世没有一个皇帝敢冒天下之大不韪将肉刑重新纳入法定刑之中。“其后虽有肉刑或其它更甚的刑罚, 但主要原因已不是法律本身的原因, 而是由于政治法律体制、法律政策的顽疾所至, 并与政治斗争和司法审判有关。”

虽然汉文帝除肉刑有其客观历史背景, 但值得注意的是, 不论儒家还是信奉黄老思想的汉初思想家, 虽然强调礼仪教化, 反对秦王朝依靠单纯的法律统治国家, 但都未曾否定肉刑的作用, 直到汉文帝时才首次对它做出了否定评价。从这个意义上说, 文帝功不可没。

汉文帝除肉刑虽然有其缺陷, 如改革不彻底, 未废除宫刑;实施效果上由轻入重等。但我们应该客观历史地看待法制改革。事实上, 任何一次改革都不是一蹴而就的, 它需要长期的实践经验的总结才能予以完善。就如我们现在社会所讨论的死刑废除, 从保障人权的角度而言, 这一理论的提出本身就是一种进步, 但是否各国都应该废除死刑, 需要根据各自的社会条件予以分析, 它还涉及到刑法目的的实现, 刑罚的目的及刑罚体系改革等多方面的问题, 需要综合考虑。就文帝除肉刑来看, 它使人们开始考虑刑罚的作用不仅在于惩戒, 更在于教育。要给予受刑者以关怀, 使他们重返社会, 这都是现代人权理念所倡导的, 是刑罚向文明化、人道化方向发展的标志, 它的开创性意义将引导后人不断完善刑罚体系, 实现刑罚一般预防与特殊预防的目的。

摘要:汉文帝除肉刑在中国法制史上具有划时代的意义, 它使“奴隶制五刑终归被打开了缺口, 开始向封建制五刑过渡”, 刑罚体系由野蛮、残酷走向文明、人道。可文帝除肉刑后世也多非议者。应该如何看待汉文帝除肉刑, 需要对除肉刑的原因、内容、社会效果及意义做全面探讨和客观评价。

关键词:汉文帝,除肉刑,刑罚体系

参考文献

[1]孙海霞.汉文帝废除肉刑的原因探讨及其意义[J].辽宁行政学院学报.2005 (7) , 1:122.

[2]张建国.汉文帝除肉刑的再评价[J].中外法学.1998, 3:65.

[3]司马迁.史记·孝文本纪[M].北京:中华书局, 1959.427.

[4]班固.汉书·刑法志[M].北京:中华书局, 1962.1098.

[5]班固.汉书·卜式传[M].北京:中华书局, 1962.2626.

[6]班固.汉书·晁错传[M].北京:中华书局, 1962.2296.

[7]司马迁.史记·太史公自序[M].北京:中华书局, 1959.3300.

[8]王泽武.汉文帝“易刑”再考[J].江西社会科学.2002, 8:85

篇4:汉文帝用人有道

这时,旁边的一个老虎管理员却对各种禽兽的情况非常熟悉,自告奋勇地跑了出来,回答了文帝的问题,并且口齿伶俐,言简意赅。文帝听了非常高兴,就打算撤掉原先的那个主管官员,改用这个老虎管理员。他刚想下令,却被廷尉张释之拦住了。张释之问道:“陛下觉得绛侯周勃这个人怎么样啊?”文帝说:“这还用问吗?堪称长者。”张释之又问:“那东阳侯张相如呢?”文帝说:“也是长者。”这两个人都是汉初重臣,但是都有些木讷,不太会说话。

于是,张释之说道:“既然如此,绛侯周勃、东阳侯张相如都曾对有些事情说不清楚,哪里像这个管理人员这么伶牙俐齿啊!”接着,他阐述了自己的主要顾虑,说:“秦朝的时候,很注重耍嘴皮子的功夫,结果朝廷官员以耍嘴皮子为能事,文过饰非,导致亡国。今天的这件事陛下是不是应该再考虑一下。”文帝一下子就明白了张释之的话,如果提拔了這个老虎管理员,确实有可能获得一个好的上林苑主管官员,但其他大臣则会认为这是耍嘴皮子的结果,若闻风而动,人人以耍嘴皮子为能事,定会造成巨大的社会危害。

权衡利弊之后,文帝决定不提拔那位老虎管理员,只是撤了那个主管官员,因为玩忽职守是必须受到惩罚的。

文帝六年,匈奴大举入侵边境,周亚夫被任命为将军,驻军细柳营。按照当时军法规定,军队中必须听将军命令,且军营中不能驱马快跑。于是,文帝在慰劳军队之时,不得不派使臣拿着符节下诏令给周亚夫,由周亚夫传话打开营门才得以进入军营,入营后,还不得不依法控制马缰绳慢行。对此,其他大臣觉得是对文帝尊严的冒犯,但文帝却不以为然。他透过周亚夫严格按军法办事的举动,睿智地看出了他的耿直可用,所以对其盛赞不已。匈奴退却后,就将周亚夫升为中尉,掌管京城兵权。他临终前还叮嘱景帝,关键时刻要重用周亚夫。周亚夫亦不失文帝期望,后来平定了七国之乱。

还有一次,汉文帝和冯唐闲聊,提及廉颇、李牧等战国名将,这使正在为匈奴之侵而犯愁的文帝大发感慨,认为自己若能得廉颇、李牧为将,就不用如此发愁。这时,冯唐就直言说,朝中即使有廉颇、李牧这样的将军人选,也不能被你使用。这明摆着是骂文帝乃无道昏君。对此公开挑衅和羞辱,文帝虽大怒,但并未对直言犯上的冯唐进行处罚。相反,在过了一段时间后,他倒想知道冯唐为何如此讲,于是冯唐就道出了其中缘由:云中太守魏尚在抗击匈奴入侵时,公正无私、勇猛杀敌,从而使匈奴闻风丧胆,不敢侵犯,但就因为报功时多报了六个首级,被撤职查办,此足以说明文帝有将而不能用。于是,文帝谅解了魏尚之错,派冯唐持符节到云中,赦免魏尚并官复原职。文帝待人以宽的用人气度由此可见一斑。

文帝每上朝,只要大臣提出意见,就必然会停下来专心听取。意见如果不可用,就先搁置;意见如果合理可用,就及时采纳。文帝的可敬之处就在于,无论意见可用与否,他都会说好,这就极大地鼓励了群臣继续提出各种建议。

在鼓励群臣进谏的同时,文帝还能做到勇于纳谏,闻过则改。一次,文帝过桥,有人从桥下走出来,惊了御马,文帝要求对其处以极刑,而廷尉张释之则认为“法者,天下所与天下公共也”,即法律面前人人平等,不应因人而异,所以按照法律只能对此人处以罚金。这种无视皇帝尊贵的谏言,最终被皇帝点头称是。从文帝一生看,他自始至终做到了接纳谏言,并且没有杀过谏官,由此足可以看出他纳谏之真诚。

篇5:汉文帝措施

[课标要求] 归纳孝文帝改革的主要内容。

一、卓有成效的新制 1.推行

(1)主持者:冯太后。(2)重点:建立各种新的制度。2.措施

(1)制定官吏俸禄制,整顿吏治。

①俸禄由国家统一筹集,按级别高低发放,不许官吏自筹。②制定惩治贪污的办法,使吏治有所好转。(2)推行均田制。

①前提:中原地区长期战乱,政府控制着大量无主荒地。

②内容:按一定的标准,将国家控制的土地分配给农民耕种,土地不得买卖。③作用:一定程度上使无地农民得到土地,推动了北方地区社会经济的恢复和发展。(3)设立三长制。

①目的:配合均田制的推行,强化对地方的控制。

②职责:检查户口,征收租赋,征发徭役和兵役,推行均田制。

③作用:使国家从中央到基层的行政体制得以完善,保证了国家对人民有效的控制。(4)推行新的租调制。①原因:配合均田制的推行。

②内容:一对夫妇每年向政府缴纳一定数量的租调。

③作用:农民成为国家的编户齐民,减轻了农民负担,国家的租调收入大为增加。[深度点拨] 实行均田制的前提是国家掌握着大量无主土地,这在一定程度上抑制了土地兼并。但是,均田制并未触动封建地主阶级的利益。孝文帝前期改革创建的各种新制度都以均田制为中心,有力地促进了北魏经济的恢复和发展,进一步巩固了北魏的政权,为后来推行更深层次的改革奠定了基础。

二、设巧计迁都洛阳 1.原因

(1)政治上:为加强对中原地区的统治,都城平城已不适应社会发展需要,且保守势力强大,改革势必受阻。

(2)经济:平城经济落后,粮食供给困难。(3)军事:与柔然相邻,时受骚扰,很不安全。(4)地理位置:平城位置偏北,不利于对整个中原地区的统治。2.过程

孝文帝以“南伐”为名,巧设计谋迫使贵族大臣接受了迁都的决定。

[深度认识] 孝文帝迁都,实质上是一场是否接受汉族先进文化的斗争。以孝文帝为首的改革派,为了接受汉族先进文化迁都洛阳,这是接受汉族先进文化,巩固统治的关键性行动,为后来的一系列改革奠定了基础。

三、移风易俗 1.推行

进一步学习和采纳汉族的典章制度和生活方式,促进鲜卑族贵族积极接受汉族文化。2.内容

(1)易服装:鲜卑贵族一律改穿汉装。

(2)讲汉话:以汉语为“正音”,官员上朝时改说汉话。

(3)改汉姓,定门第等级:将鲜卑人原有姓氏改为汉姓,按门第高低来选拔人才,任命官吏。(4)通婚姻:提倡鲜卑人与汉人通婚,以巩固统治。(5)改籍贯:凡已迁到洛阳的鲜卑人,一律以洛阳为原籍。3.影响

促进了鲜卑人对汉族文化的认同,争取到了汉族地主对北魏朝廷的支持,推动了政权向汉族王朝统治模式转化。

[规律总结] “野蛮的征服者总是被他们所征服民族的较高文明所征服。”北魏孝文帝崇尚中原文化,推动了政权向汉族王朝统治模式的转化;这是西北地区各民族陆续进入中原后民族融合的一次总汇,对中华民族的形成和发展起了重要的作用。

主题一 孝文帝改革前期实行的新制及其关系

北魏推行的新制主要有俸禄制、三长制、均田制和租调制等。其中,俸禄制使北魏吏治好转,为各项制度的建立、实施提供了政治保障。均田制是封建国家土地所有制,均田制和与之相适应的租调赋税制度一起构成了北魏政权的经济基础,从经济上保证了俸禄制的继续推行,同时也为三长制的实行提供了客观条件,而三长制的实行又保证了均田制和租调制的推行。总之,这些制度彼此影响,互相作用,有力地促进了北魏经济的恢复和发展,巩固了北魏的政权,为孝文帝后期推行更深层次的改革奠定了基础。

材料一 北魏建国后明显保留了鲜卑的历史传统,继续沿用村社土地分配原则,永兴五年(413),“徙二万余家于大宁,计口受田”。——据《魏书》卷三和唐长孺《魏晋南 北朝隋唐史三论》 材料二 九年(公元485年),下诏均给天下民田:诸男夫十五以上,受露田四十亩,妇人二十亩,……以供耕作……于是海内安之。——《魏书·食货志》

材料一和材料二中的土地分配方式有何共同之处? 答案 按人口分配土地。

主题二 孝文帝改革的汉化政策

正确评价孝文帝的汉化政策

(1)孝文帝顺应时代潮流,通过迁都洛阳、改行汉制、移风易俗等措施,使鲜卑族社会制度封建化、生产方式农业化、风俗习惯汉族化。

(2)汉化政策缓和了民族矛盾,巩固了封建统治,加强了民族大融合,为国家结束分裂、走向统一和封建社会的繁荣奠定了基础。

(3)孝文帝改革全盘汉化,忽视了保持本民族文化特点,使得鲜卑族拓跋部逐渐融入其他民族,这是值得吸取的教训。

材料一 孝文帝“雅好读书,手不释卷。《五经》之义,览之便讲。学不师受,探其精奥。史传百家,无不该涉。善谈《左》、《老》,尤精释义。才藻富赡,好为文章。诗赋铭颂,任兴而作。有大文笔,马上口授,及其成也,不改一字。” ——《魏书·高祖记》

材料二 孝文帝改革前后的北魏服饰、饮食情景之比较

(1)从材料一中我们能得到什么信息?这对孝文帝的改革产生了哪些影响?(2)结合材料二,谈谈你对孝文帝改革的认识。

答案(1)信息:孝文帝对先进的汉族文化十分喜好。影响:促进鲜卑族积极接受汉族先进文化,实行汉制和移风易俗;易服装,改鲜卑服为汉服;改汉姓,将鲜卑人原有的姓氏改为汉姓;提倡鲜卑人与汉人通婚;讲汉话,以汉语为“正音”。(2)孝文帝改革促进了民族融合,加速了鲜卑人的封建化进程。

1.据《魏书·高宗纪》载:“北魏初年官吏多‘求欲无厌,断截官物以入于己’。”为改变这种状况,孝文帝在改革中()A.实行俸禄制并整顿吏治 B.推行均田制 C.设立三长制 D.推行新的租调制 答案 A 解析 “求欲无厌,断截官物以入于己”,意思是说北魏的官吏巧取豪夺,贪得无厌,贪污受贿盛行。要改变这种现象,必须严惩贪官污吏,同时实行俸禄制,从源头上解决问题。2.北魏孝文帝颁布均田制的主要目的是为了()A.接受汉族先进文化 B.促进北方民族融合 C.恢复和发展经济 D.保证政府的财政收入 答案 D 解析 A项是孝文帝实施汉化政策的目的;B项是孝文帝改革的影响;C项是均田制实施的结果,这三项都不符合题目的要求。

3.观察下图,与图中场景直接相关的孝文帝改革的措施是()

A.颁布均田令 B.整顿吏治 C.迁都洛阳 D.移风易俗 答案 C 解析 图中的场景展现了鲜卑大臣阻止孝文帝继续南下的情形,孝文帝由此宣布迁都洛阳。4.把鲜卑与汉族统治者的利益和命运紧密连在一起的措施是()A.讲汉话 B.改汉姓 C.通婚姻 D.改籍贯 答案 C 解析 抓住题干中的限定语“紧密连在一起”,A、B、D三项虽然也加强了两族的联系,但是最恰当的为C项。5.阅读下列材料:

材料 高祖初谋南迁,恐众心恋旧,乃示为大举,因以协定群情,外名南伐,其实迁地。旧人怀土,多所不愿,内惮南征,无敢言者,于是定都洛阳。——《魏书·李冲传》 请回答

材料反映了哪一历史事件?这样做的目的是什么?采取了什么策略?反映了怎样的实质问题?

答案 孝文帝迁都洛阳。目的是接受汉族先进文化,加强对黄河流域的控制。策略:以南征为借口。实质:反映了改革面临很大的阻力。

基础巩固

1.北魏孝文帝改革前夕,吏治腐败,民怨沸腾。为了从根本上杜绝贪赃枉法,北魏孝文帝决定()A.以官吏的政绩作为决定官吏任期的依据 B.对“枉法”的官吏一律处死

C.给百官颁行俸禄,俸禄由国家统一筹集 D.对“贪赃”的官吏严惩不贷 答案 C 解析 在北魏初期,官吏没有俸禄,他们全靠贪污和搜刮来维持自己的奢侈生活。北魏统一黄河流域后,百官以收取租调为谋生的主要手段。为了从根本上杜绝贪赃枉法,孝文帝下令实行俸禄制,百官的俸禄由国家统一筹集,按品第高低发给官吏,不许官吏自筹。2.北魏实行的均田制和租调制的作用有()①限制了豪强的土地兼并 ②政府控制的人口增加 ③促进农业生产发展 ④政府的收入增加 A.②③④ B.①③④ C.①②④ D.①②③④ 答案 D 解析 本题考查学生分析理解问题的能力。应从其目的、内容和结果上理解其作用。所以①②③④都是正确的。

3.北魏孝文帝改革中实行三长制。三长的职责不包括()A.检查户口 B.征收租赋 C.监察官员 D.推行均田制 答案 C 4.北魏为了强化对地方的控制,取代豪强地主把持的宗主督护制而实行的政策是()A.均田制 B.俸禄制 C.三长制 D.租调制 答案 C 解析 北魏为配合均田制的推行,强化对地方的控制,实行了三长制,取代了豪强地主把持的宗主督护制。

5.北魏孝文帝前期改革的侧重点是()A.以新制度取代旧制度 B.迁都洛阳 C.移风易俗 D.汉化 答案 A 解析 本题考查孝文帝前期改革内容,注意孝文帝前期改革是在冯太后的支持下进行的,主要是建立新制度,以取代旧制度。

6.北魏拓跋澄在回答孝文帝议迁都之事时,曰:“伊洛中枢,均天下所据,陛下制御华夏,辑平九服,苍生闻此,应当大庆。”材料表明北魏迁都洛阳的根本目的是()A.解决平城粮食供应困难 B.革除阻碍改革的保守势力 C.防止北方少数民族柔然的骚扰 D.加强对中原地区的统治 答案 D 解析 根据材料信息可知孝文帝强调洛阳地理位置“均天下所据”“制御华夏”。

能力提升

7.某班同学在对下图中文官俑研究后得出了如下四点结论,其中正确的是()6

A.鲜卑族是一个善于骑马作战的民族 B.北魏确立了世界上最早的文官制度 C.文官俑体现了北方民族融合的特点 D.孝文帝没有从根本上改变鲜卑风俗 答案 C 解析 图中文官俑身披长袍,与汉族服饰无异,这是民族融合的产物。

8.北魏孝文帝不仅娶汉族地主的女儿为妻,还把自己的两个女儿嫁给了范阳卢氏家族。他这样做的基本出发点在于()A.缓和民族矛盾

B.密切鲜卑贵族和汉族地主的联系 C.平息阶级矛盾

D.加快鲜卑等北方少数民族汉化的步伐 答案 B 解析 鲜卑贵族与汉族地主通婚,从根本上说是政治联姻。通过这种政治联姻,把鲜卑族和汉族两族的利益和命运紧密地连在一起,有利于巩固鲜卑贵族的统治。9.北魏孝文帝主动推行汉化政策的实质是()A.提高少数民族的素质 B.缓和与汉族地主的冲突 C.适应农耕文化的需要 D.抵御北方游牧民族侵扰 答案 C 解析 本题考查学生的理解分析问题的能力。北魏孝文帝认识到鲜卑族的落后,企图通过学习汉族先进文化改变这种局面,稳固鲜卑族的统治。而汉族文化的实质是农耕文化。10.阅读下列材料:

材料一 九年(公元485年),下诏均给天下民田:诸男夫十五以上,授露田四十亩,妇人二十亩……以供耕作……于是海内安之。——《魏书·食货志》

材料二 高祖初谋南迁,恐众心恋旧,乃示为大举,因以协定群情,外名南伐,其实迁也,旧人怀土,多所不愿,内惮南征,无敢言者,于是定都洛阳。——《魏书·李冲传》

材料三 就在孝文帝要求本族改穿汉服的同时,胡服却在汉人中流传开来。以致汉族年轻女 子“褰裙逐马如卷蓬,左射右射必叠双”。

——《飘逝的岁月——中国社会史》 请回答:

(1)材料一中孝文帝改革的主要措施是什么?其实行的基本条件是什么?有何积极作用?(2)材料二反映了怎样的问题?

(3)材料三反映了什么现象?据此分析北魏孝文帝改革对中国历史发展的影响。

答案(1)措施:均田制。基本条件:政府能够掌握、支配大量的无主荒地。积极作用:均田制抑制了土地兼并;有利于国家征收赋税和征发徭役;有利于调动农民的生产积极性;吸引农民农耕定居(加速封建化进程);促进北方经济的恢复和发展等。(2)问题:改革面临很大的阻力(或迁都洛阳,阻力重重)。

(3)现象:民族间的服饰相互影响(民族融合)。影响:促进了北方民族大融合,促进了北方社会的发展,为国家重新走向统一奠定了基础。

【学思之窗】(教材第37页)想一想,孝文帝为迁都洛阳提出了哪些理由?你认为,这些理由是否可以成立?

提示 北魏虽然统一了北方,但民族之间存在着严重隔阂,文化冲突剧烈;平城偏居塞上,民风强悍,崇尚武力,难以文治;洛阳等地曾是多个汉族王朝建都之地,迁都洛阳就可以在政治上取得正统地位。

【探究学习总结】(教材第39页)

一、本课测评

1.北魏孝文帝改革分前后两个阶段,两个阶段的各自改革重点是什么?孝文帝推行的改革措施主要有哪些?

提示 第一阶段改革的重点是创建新制,主要措施有俸禄制、均田制、三长制、租调制。第二阶段改革重点是汉化政策,主要措施是迁都洛阳和移风易俗。

2.从严格意义上讲,迁都洛阳事件并不是孝文帝改革本身的内容,然而,人们大多都把它看作是改革的有机组成部分,这是为什么?

提示 洛阳是历代帝王建都立业之所,也是汉文化积淀深厚之地,迁都洛阳首先有利于巩固前期改革的成果,其次有利于进一步推行深层次的改革。迁都洛阳是整个改革的关键和后期改革的前提,此所谓“皮之不存,毛将焉附”。

二、学习延伸

1.探究活动:查阅今人所撰写的有关北魏孝文帝的评传著作,进一步了解孝文帝励精图治的表现和贡献,重点看看他在用人、提倡文学艺术、体察民情等方面有哪些作为,并举具体例子加以说明。

提示 《资治通鉴》关于孝文帝用人方面提到:“好贤乐善,情如饥渴,所与游接,常寄以 布素之意,如李冲、李彪、高闾、王肃、郭祚、宋弁、刘芳、崔光、邢峦之徒,皆以文雅见亲,贵显用事;制礼作乐,郁然可观,有太平之风焉。” 2.阅读与思考:阅读以上材料,谈谈你对北魏孝文帝的评价。

篇6:孝顺、仁德的汉文帝

汉文帝是汉高祖的第四个儿子,从小就非常懂事。在他当皇帝之前,是代州的领主,所以也有人称他为代王。

文帝对母亲薄妃非常孝顺,早上起床后第一件事,必定先去跟母亲问安。晚上临睡前也会再请安一次。文帝对母亲说的话,从不敢违背。

有一次,薄妃生病了,躺在床上动弹不得,文帝急得不得了,每天除了处理政事外,一步也不敢离开母亲的身边。薄妃吃的药,文帝一定要自己先尝过。确定药不会太烫、太苦、药性不会太强后,才亲自喂母亲喝。

三年后,薄妃的病终于渐渐好了,大家都说这全是因为文帝的细心照顾。从此后,文武百官更加尊敬文帝,百姓也更加爱戴他。人人纷纷效仿文帝,一时全国上下都以孝顺父母为荣。

文帝做代王时,与百姓接触频繁,深知民间疾苦。所以当上皇帝后,非常体恤百姓的辛苦,决不随便增加百姓的负担。

有一次,他想建造一座露台,经工匠估价后,需要一百斤黄金。文帝知道了,就打消了建露台的计划。因为一百斤黄金在当时就等于十家百姓的总财产。可见,文帝不仅拥有一颗孝心,更是宽厚爱民。

为了了解百姓的生活情况,文帝经常出巡。有一次,一个小女孩跪在马路中间,要见皇上。原来,这个小女孩是汉朝名医淳于意的小女儿缇萦。淳于意有个怪癖,凡是碰上无法医治的`病人,他就会拒绝下药。因此他得罪了很多人,遭人陷害,被判了肉刑。缇萦是来替父伸冤求情的。

缇萦说:“父亲已经上了年纪,禁不起肉刑的痛苦。民女愿意入宫为婢,为父亲赎罪,希望皇上开恩。”

文帝看缇萦小小年纪,这么有孝心,非常感动,当时就赦免了淳于意的罪。回宫后昭告天下--废除“肉刑”。

在政治上,文帝设M善旌、诽谤木、谏鼓,鼓励百姓检举贪官污吏;言论上崇尚自由,人人都可上谏政府;还设有书经和诗经博士,以推展学术,整个国家在文帝的治理下一派欣欣向荣,国家富足强盛,民间更是丰衣足食。

上一篇:论动漫艺术的意境创新下一篇:猫第一课时教学设计

本站热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