报任安书教学实录

2024-05-30

报任安书教学实录(共8篇)

篇1:报任安书教学实录

《报任安书》(节选)课堂实录 教案教学设计

教学设计:每一篇课文都有一些难点、疑点。这些难点、疑点是课堂教学的困难所在,可也往往是捷径所在。说“捷径”的意思是如果能够将这些难点解开,其他部分也许就迎刃而解。《报任安书》一课疑点是信是写给任安的,任安又在狱中,学生都认为司马迁应该说说任安的事情,可是司马迁却一字不提。阅读文章,却发现司马迁全文都在抒写自己的感受,解释自己为完成史学巨著而忍辱负重的内心痛苦。弄清这一点至关重要。它标明的是《报任安书》表达指向:即不在任安,只在自己。在此指向之下,本是难点的第二自然段就不成其为难点。何以言之?此段文字之难,在于多有欲言而难言,所以言而不言,不言而言之意,然而指向既明,则推测非为难事。

教学重点:疏通文脉。

教学实现:

师:《报任安书》的第一自然段中,表示客套的词语多多,像“牛马走”“再拜”“辱赐”“非敢”“略陈固陋”“幸勿”等,这是书信体的特点。除了这些客套的话语之外,第一段有实际意义的核心词语是什么?

生:略陈固陋。

师:另外,这一段中需要注意的实词有“曩者”“阙然”“望”“相”。需要注意的句子是“教以慎于接物,推贤进士为务”,谁把这个句子翻译一下,注意“以什么为务”的结构,以及它和“教”的关系。

生:用慎于接物、推荐贤才为追求的道理来教导我。

师:阅读第二自然段,考虑其核心内容。

生:说明“刑不上大夫”的原因。

生:讲“人或有一死,或轻于鸿毛,或重于泰山”的道理。

生:讲士人应该勉励自己,如果犯了罪就及时自杀,不要使自己受辱。

师:大家谈了这么多,我看都不能包揽全段的意思。所以,都不完全。贯通全段的意思上再去考虑,主要是作者的思路。要沉得着气,先弄清段内的层次。这一段可以分为几层?第一层意思是什么?

生:司马迁先讲自己出身低微,死了大家也会认为是“智穷罪极,不能自免,卒就死耳”。

师:停。司马迁为什么要说到死?这就有一个语境的问题。这个语境是什么?

生:应该是司马迁受了宫刑。后边他提到这个事情。

师:现在你给我推演一下司马迁的行文逻辑。

生:他的意思是我受了宫刑,应该自杀,然而因为身份地位地低下,自杀了,大家也会认为我只是因为“智穷罪极,不能自免”,死了也是白死。

师:所以司马迁没有死。那么,接下来司马迁又解释表达了什么内容呢?

生:人固有一死,或重于泰山,或轻于鸿毛。

师:我看更多的是荣辱的内容:从“太上不辱先”到“曷足贵乎”,我看主要是荣辱的问题。

生:荣辱和生死密切相关,也可以说是有关生死荣辱的内容。

师:请简述一下这一层的意思。

生:司马迁是说在各种污辱之中,我所受的宫刑是污辱最大的。为什么我会忍受这么大的污辱呢?并不是我甘心在忍受这巨大的污辱,而是因为“积威约之势也”。

师:司马迁似乎还使用了举例论证,列举了不少的历史人物,看看司马迁的这些历史人物有什么共性,司马迁想用他论证什么论点。

生:这些人地位原来都很高,后来都受到巨大的污辱。用司马迁自己的话说“此人皆身至王侯将相,声闻邻国,及罪至罔加,不能引决自裁。在尘埃之中,古今一体,安在其不辱也”。说明的道理似乎是有罪之后,应该及早自杀。否则,受辱就后悔莫及。

师:这些例子和荣辱生死的问题有关没有?

生:这些例子都能够证明受辱往往是“积威约之势也”。

师:这些例子和后文的“勇怯,势也;强弱,形也”有没有关系?

生:有。这些人还是这些人,可是他们的勇怯和强弱却发生了巨大的变化,就是因为“势”和“形”发生了变化。

师:现在谁来总结第二段的主要内容,理清其思路。考虑司马迁“略陈固陋”的指向。

生:司马迁首先解释自己没有自杀乃是因为自杀了人们也不会将他和“能死节者”比。然而,没有及时自杀却又使得自己陷入“积威约之势”,以至于受到宫刑这样的极大的污辱。可是,历史上这种现象太多了,比他更强大的人在同样的形势下,也只能接受现实而无法反抗。字里行间,表现了司马迁因受到宫刑这样的污辱而带来的巨大的痛苦,他甚至在为自己没有及时自杀而后悔莫及。

师:分析得很好,思路清晰。我们可以看出,司马迁先是解释,自己开始没有自杀,乃是因为不值;后边受辱乃是因为不得己。这样去读第三段我们就会有非常清楚的`思路。第三段是什么核心内容?

生:解释自己隐忍苟活的原因不是“念父母,顾妻子”,而是“恨私心有所不尽”。

师:第四自然段呢?

生:列举著述闻世的前贤,说明自己也有著述闻世的志向。

师:注意作者表述的重点,即作者有意突出了所有人物的什么共性?

生:都是在灾难中有所成就。这中间也体现了作者自勉的意思。

师:第五自然段呢?

生:直接表明自己的志向:究天人之际,通古今之变,成一家之言。再次解释“就极刑而无愠色”的原因。

师:就司马迁为实现理想,“就极刑而无愠色”而言,我看这不是胆怯,倒更是极大的勇敢。这让我想到受胯下之辱的韩信,他们有没有相似点?有什么相似性?

生:有。相似点都是忍小辱,成大事。

师:阅读最后一段,看看它在全文中起到什么作用。

生:照应开篇,阐述自己受辱后沉痛的心情、被误解的无奈,说明自己不能“推贤进士为务”的原因。强调“要之死日,然后是非乃定”。

师:现在疏通一下全文的思路。司马迁开篇从任安“教以慎以接物,推贤进士为务”入题,然后讲明为写史记而没有及时自杀以及由此所导致的受辱及痛苦心情;这是文章的第一板块。文章的第二板块主要在于阐述自己要想前人一样,在艰难痛苦中完全“究天人之际,通古今之变,成一家之言”宏大理想。

篇2:报任安书教学实录

引言:如果说第一次课是上阶,第二次是登堂,那么今天的第三次课就是入室了。美需要发现需要开掘。赏美是自由的,是个性化的。所以,我希望本次课能成为大家展示才华的平台,搏击智慧的殿堂,驰骋精神的疆场,共享成果的盛宴。同学们,准备好了吗?„„为迅速进入审美语境,让我们一齐背诵本文的核心段落“发愤著书”一段。齐诵。

导语:鲁迅在《为了忘却的纪念》中意味深长地说,革命烈士们将来总会有人记起他们,再说他们的时候的;文天祥也有诗“人生自古谁无死,留取丹心照汗青”;臧克家亦道“有的人死了,他还活着”。古今智者指出:凡有功于时代、民族、人民的人,他们都会获得诗意般的永恒。

司马迁《报任安书》是古代书信散文之冠,为千古压卷之作,被誉为足以使司马迁复生的奇文。如此盛誉,定有其独特的魅力。现在以我们自己的眼光,一起来鉴赏此文。我们来探讨第一个问题。问题一:本文的“魅力”何在?

思路参考:1,人:或穷且益坚的刚毅忍尤攘诟的坚韧或甘之如饴的豁达视通古今的睿智或幽而发愤的超脱„„2,文:思想内容;形式结构。

【学生个性陈述】

生1,本文的魅力之一:“人固有一死,或重于泰山,或轻于鸿毛”,提出了一种较“死于名节”更新的,更进步的生死观。之二:司马迁在遭受最残忍的刑罚后,以前驱为榜样,励志笃行,修成正果,给后人留下宝贵的精神财富,其志可嘉,其行可赏。之三:在作者内心积淀了一种美,即风雨不蚀的信仰,坚不可摧的意志,超越生死的执着之美。这种美,教懦弱者生的勇气,教精神侏儒者站立。

生2,本文让我最感佩的是司马迁正视淋漓的鲜血直面惨淡的人生的伟男子精神。在遭受非人的刑罚后不是一蹶不振,自甘沉沦,而是以排山倒海的力量来包容,以海枯石烂的信念去守护,终发奋而著书,成一家之言,演绎暴政下的生命奇迹。我提议,同学们为民族的大英雄起立致敬!(同学们起立、致敬)

生3,人,不能没有精神。而精神需要自我培育,自我捍卫。而实现自我培育和捍卫的途径莫过于从浩淼的历史长河中找到自己钟情的榜样。今天,我找到了,他就是司马迁!《报任安书》一文,通篇旨在向世人昭示一种“司马迁精神”,我形象地叫她梅的精神,即“凌寒独俏,霜侵香飘,我本弱小,唯神孤傲”。品读此文,只感觉眼前尽是春光,胸中尽是波涛。

生4,本文阐明了作者忍辱负重,忍尤攘诟是为了决意完成《史记》的旨意。文章感情复杂,悲痛、沉郁、慷慨交织,极富人生体验的真实感。我最欣赏的是:作者把自己当成生动的例子,扬起痛并微笑着的励志大旗,告诫后生:生命可贵。生命要有意义,生命要融入对社会、时代无私奉献的追求中去;人生的价值在于突破小我的狭隘的荣辱观,让小我在艰难的炼狱中成为比钢铁还硬的大我。我衷心感谢司马迁这位长者,在我处于人生重要的选择路口的时段,给了我一盏明灯。

生5,在我看来,本文的魅力从司马迁内心深处,他的骨髓里散溢出来。他的每一寸肌肤都展示了他忍辱负重的坚韧,穷且益坚的刚毅执着,甘之如饴的豁达以及对传统名节的全新而清醒的认识。最让人敬仰的是他在困穷中忍小节而就大谋的智勇。

生6,《报任安书》言辞恳切,情真意切。于沉郁中显悲壮,于悲愤中显激昂。司马迁身受腐刑却无自贱自弃之心,不仅超脱了庸常的死节观念的束缚,不“自裁于绳墨”,还怀着“究天人之际,通古今之变,成一家之言”的远大抱负,将个人价值置于历史长河中来衡量,忍辱负重,矢志不渝创作《史记》,真是“穷且益坚,不坠青云之志”。司马迁深明死生之大义——“或重于泰山,或轻于鸿毛”,他不甘“鄙陋没世,文采不表于后世”而终结此生。于是仿前贤退而论书策,“思垂空文以自现”,展示了一种斩断翅膀也要飞的冲天之志。他必将鼓舞人们正视行路上的荆棘而义无反顾百折不挠。

[教师个性参与]上一年我们学习了《陈情表》,被作者诚笃的忠孝深深感染,同时也为作者处乱不惊的应对能力和卓越的文采折服。读着《报任安书》,同样的感受久久萦怀。我将用“理至情切”四字概括本文魅力。“为情造文,文能行远”。正所谓“桃李不言而成蹊,有实存也”。

“理至”,即叙事议论条分缕析,环环相扣,层层深入。文章议论的基本路径是:1,受辱——引诀(士人通常的态度);2,受辱——隐忍——恨私心不尽,鄙陋没世,轻于鸿毛(高尚士,如文王、仲尼、孔子等);3,“我”受辱——继前贤,隐忍苟活,不引诀——著《史记》。可见,司马迁完成了“生命的抉择”。他告诉我们:面对苦难和困厄,敏于选择,是成就大写生命的第一步;希望和梦,能给人战胜苦难和困厄以超人的智慧和力量。

“情切”,即情感如山之出云,水之奔壑,如黄土之质朴,如麻衣之本色,千态万状,变化于自然。

正文一开始就说:“若伏法受诛,若九牛一毛,与蝼蚁何以异!”矛盾中的激愤,愤激中的理智,理智中的酸楚,质朴的表白,闻之者动容,解之者心惊;说自己忍辱时道:“仆虽怯懦欲苟活,亦颇识去就之分也,何至沉溺缧绁之辱哉!”意气勤勤恳恳,难言的苦衷,悲愤的诉说,如冬水幽咽,如孤雁长鸣。第五段写自己为写《史记》时说:“是以就极刑而无愠色,虽万被戮,岂有悔哉!”则如直下三千之飞瀑,毫无黯然神伤,尽显神采飞扬。末段中说:“是以肠一日而九回,居则忽忽若有所亡,出则不知其所往,每念斯耻,汗未尝不发背沾衣也!”似激流遭遇礁石,独狼嚎于荒漠!这是李清照“寻寻觅觅,冷冷清清,凄凄惨惨戚戚”的孤苦无依,知己难寻。也正如文天祥所叹“痛定思痛,痛何如哉!”

读此文,如听交响,如闻秋声,如临大川,如观困兽,时而低回婉转,时而激越昂扬,心中杂味,唯能与智者道,不能与俗人言!

问题2,如何认识、评价“发愤著书”的观点? 思路参考:

认识:反映了哪些社会问题?(供参考)评价:或“智慧人生的一种存在形式”或“有追求功名的趋利性”或„„

【学生个性陈述】生1,“发愤著书”是封建专制文化下许多文人无法逃避的残酷现实。《离骚》为屈大夫之哭;《史记》是司马迁之哭;《聊斋》是蒲松龄之怨;《红楼梦》是曹雪芹之悲„„他们都有执着于国计民生的深厚感情,其作品都具备天地良心的耀眼光辉。由此,我们可以得到启示:把对世界、对人民、对生活的热爱的情感辅之以理想的双翼,生命必将写就壮观。

生2,在古代,发愤著书成了命途多舛的文人志士释怀的高尚之举,是一种具有鲜明的中国特征的一种自强精神。他们留下的许多佳作都刻印着时代的疮疤,记录着历史前进的艰难步履,给后人留下了一笔笔巨大的励志财富,为后世改造社会提供了十分珍贵的理性视角。

生3,一份洒脱,一份情。“人固有一死,或重于泰山轻于鸿毛”。自己给自己生命减负,便获得了一种难得的洒脱,便可以在本就荆棘丛生的路上获得一份轻松和智慧。司马迁的洒脱达观,源于对时代、对人民、对文化所存的那份不了情,让他把痛楚、屈辱酿成了伟丈夫的歌唱。无数个“司马迁”谱写了中华文明的盛大交响。

生4,“发愤著书”之举乃“善待愤懑”之策。盖文王拘而演《周易》;仲尼厄而作《春秋》;„„司马迁把一生慷慨豪迈、屈辱愤懑冶炼成留芳万代的《史记》,此皆圣贤发愤之作。司马迁把坎坷视为人生可贵的炼狱,以致在生活给他呈现这样那样的沙漠时,他总能保持“一蓑烟雨任平生”的达观心态,保持一颗“也无风雨也无晴”的平常心,以“究天人之际,通古今之变,成一家之言”。“善待愤懑”,可以让人在历史中骋思,在月光下凝神,在孤灯下写诗,在荒漠中吐绿,在绝境中永生„„

生5,人乃社会之人,身处尘世难免遭劫受困。既然前途冰塞川雪满山,那就隐退独享自己的心灵天空。“退而论书策”乃是生命困厄中的独辟蹊径,也不失一种逍遥。

【教师个性参与】“野火烧不尽,春风吹又生”。这是野草在烈火中涅槃诞生的巍峨思想。文王拘而演《周易》,仲尼厄而作《春秋》„„生命是脆弱的,但思想是坚韧的。登上历史的泰山之巅,遥望文学艺术的齐鲁莽原,我们似乎看到了:战争、仇杀、嫉妒、迫害以及不可避免的死亡,从来没有彻底浇灭智者强者的思想冲动,恰恰相反,在每一悲剧事件之后,总有与之相匹的巍峨的思想之峰屹立。司马迁又一次为我们演绎了一出苦难孕育伟大的历史活剧。生命总在艰难撑持,生命也总在逐级攀升的忍耐中得以延续。忍耐非泯灭了思考的结果,忍耐正是从思考中来。具备无限耐力的人,才可能在面对混乱无情的世界时,不至于因失望变得不耐烦,才可以算作一个真正意义上的坚定的乐观主义者。

我还想说一点:“发愤著书”的文艺创作理论,就是我们通常的话说的“愤怒出诗人”“不平则鸣”“诗可以怨”“诗人,就是为世界喊疼的人,他甚至就是那伤口本身”等。现今的“压抑说”“补偿说”与发愤著书一脉相承。问题3,如何看待传统文化“名节”?

思路参考:优秀的传统文化;有其阶级局限性;应赋予其时代特征;„„

【学生个性陈述】

生1,按照世俗的观点,司马迁在遭受奇耻大辱之前,理应“引决自裁”,以免使男人的尊严受到伤害。但司马迁没有这样做,想来确实不可思议——厚颜无耻地苟延残喘做什么?可正如司马所言:“此可为智者道,难与俗人言也。”

那些一心要“死节”的人没有想到也不会想到,他们的“死节”正是一种怯懦,是一种逃避主义行为。他们选择死,是因为在他们,死要比生容易千万倍啊!一死万事休嘛。活着可要忍受精神与肉体的双重折磨。

生2,人生是一道大题目,只有毅力坚强的人才能坚持把它做完,然后向这个世界交上一份合格的答卷。而那些所谓死节的人,只是在考场上受了一些打扰,便匆匆的交卷了。这是一分不完整的答卷啊!前者蔑视遇到的困难,永不言弃;后者视作命运的刁难,便气愤地掷了笔,逃出了令人窒息的考场,投入了极乐世界的怀抱。勇者不必死节!

生3,无言的坐着,相看泪眼。我的眼中伫立着你伶俜的影,仿佛酝酿千年,你吟出了赤诚的誓言:“亦余心之所善兮,虽九死其犹未悔。”你和屈子“心有灵犀”!

为了名节,形容憔悴的屈子,行吟江畔,自投汨罗。他虽有昭昭若明星之德,有日月齐晖之才,一旦被疏,不复重用,便义无反顾地走向人生的尽头,让激起的浪花诠释生命的精彩。屈沉汨罗,去今两千余载。其间,才华卓荦且死于名节者,不可胜计。司马迁不愧群星中的北斗。隐忍发奋,“善莫大焉”!

隐忍发愤,绝不是隐忍苟活,丧失尊严。恰恰相反,是用宏阔的眼光对利弊的正确权衡,对全局的高瞻远瞩。

新世纪的潮头已向我们涌来,他告诉我们:只有超脱庸常的荣辱观念,将个人价值置于生命的海洋里去衡量,用生命的激光扫除尘世的温蠖,用智慧之剑斩断世间邪恶之草,才能在历史的江岸树立一座不朽的丰碑。

篇3:报任安书教学实录

《报任安书》是司马迁写给任安的一封书信。司马迁担任太史令十年, 《史记》尚未完成, 他就遭李陵之祸, 受刑入狱二年零两个月。出狱之后, 被汉武帝任命为中书令。这个官职看起来很容易接近皇帝, 其实是个通常由宦官担任的官职。和所遭受的宫刑一样, 是令人难堪的位置。就在这个时候, 司马迁写了这封书信。

杨恽是汉丞相杨敞的儿子, 他的母亲, 就是司马迁的女儿司马英。他以父荫得补常侍郎, 又因揭发霍氏谋反有功, 封平通侯, 迁中郎将。后被人上书告发诽谤朝廷, 无人臣之礼, 贬为庶人。这封信就写于他从大臣废为庶民之时。祖孙二人在朝在野都是落魄失意, 含垢蒙辱。

司马迁以“口语遭此祸”。当时被判死刑可以出五十万钱免于一死, 或者选择腐刑可以偷生。司马迁因为“家贫, 货赂不足以自赎, 交游莫救, 左右亲近, 不为一言”, 只能选择了腐刑。而受刑后处境艰难:“负下未易居, 下流多谤议, 重为乡党所笑, 以污辱先人”, 所以在书信中表达了他的愤怒:“祸莫惨于欲利, 悲莫痛于伤心, 行莫丑于辱先, 诟莫大于宫刑”, “虽累百世, 垢弥甚耳!”也表达了他悲愤的心情:“肠一日而九回, 居则忽忽若有所亡, 出则不知其所往”, “每念斯耻, 汗未尝不发背沾衣也”。杨恽被太仆戴长乐告发, “横被口语”, “身幽北阙, 妻子满狱”, 幸得“圣主之恩”, “得全首领”。看起来, 他似乎应该闭门思过, 以报不杀之恩, 不料他却“身率妻子, 戮力农桑, 灌园治产”, 生活得十分张扬。在书信中他不仅流露出对当今圣上的大不敬:“君父至尊亲, 送其终也, 有时而既”;更赋诗一首对朝政荒乱进行讽刺:“田彼南山, 芜秽不治。种一顷豆, 落而为箕。”

二人文章中都淋漓尽致地把自己心中的抑郁不平之气尽情宣泄, 不愧为“书愤之作”。

在中国文学史上, 纯粹的抒情散文, 是从私人书信这一体裁中开始形成的, 而司马迁的《报任安书》可以说直接启发了这一传统。这篇文章直抒胸臆, 悲愤满腔, 表现出一个具有高尚人格、独立个性的知识者在强大的专制制度迫害下巨大的内心痛苦, 是汉代散文中难得的抒发情感之作。杨恽的《报孙会宗书》亦颇有其外祖的遗风, 直抒胸臆, 率性为文, 喜怒哀乐, 都在笔间汩汩涌出。刘勰《文心雕龙·书记篇》说:“汉来笔札, 辞气纷纭。观司马迁之《报任安》……杨恽之《酬会宗》……志气槃桓, 各含殊采;并杼轴乎尺素, 抑扬乎寸心。”正是对这两封书信抒情特色的确当评价。

篇4:《报任安书》

司马迁的《报任安书》是司马迁的绝笔信,在这封名为回复友人任安的来信中,司马迁从两个方面想黑暗社会发出控诉:一是以自己无辜蒙冤,遭受宫刑控诉武帝蔑视法律、刚愎自用;二是以自己身体和心灵受到的巨大创伤控诉武帝自私与残暴;《报任安书》即是自己洗刷宫刑之辱的心志,也是司马迁用血泪与生命向黑暗社会发出的最强音。

【关键词】声讨;愤懑;宣言

公元前99年,对于司马迁来说,是一个命运多舛之年。这一年,因为李陵之祸,司马迁被处以宫刑,打入大狱。出狱以后司马迁担任了汉武帝的中书令,中书令负责把大臣的奏章呈送给皇上,把皇上的圣旨和旨意传达给大臣。就在司马迁担任中书令期间,司马迁的一位好朋友任安写信给他,要他利用担任中书令的机会“推贤进士”。作为司马迁绝笔之作的《报任安书》既是司马迁对任安来信的回复,又可以称作是司马迁对当朝最高统治者发出的一篇战斗宣言。清人吴楚材评《报任安书》说:“其感慨啸歌,大有燕赵烈士之风;忧愁幽思,则又直与《离骚》对垒,文情至此极矣。”(《古文观止》)

《报任安书》以书信体的形式呈现了司马迁未能按照任安要求的 “推贤进士为务”的主要原因,这种书信体的格式最适合作者倾泻情感。《报任安书》虽是写给任安的回信,但是从写信时间和内容上我们可以判断出,作为即将行刑的任安来说,他未必能看到这封信。历来史学家对《报任安书》的写作年代,备受争议,但是值得肯定的一点是,本文写作于任安因太子蛊惑事件牵连入狱,即将行刑之前。“今少卿抱不测之罪,涉旬月,迫季冬,仆又薄从上上雍,恐卒然不可讳。是仆终已不得舒愤懑以晓左右,则长逝者魂魄私恨无穷。”据此我们可以判断出,对于一个即将接受死刑的囚犯,在临行前能看书信的可能性是极小的。司马迁也深知这点,但是他之所以以给任安回信的方式来抒发自己的不幸受冤,遭受极刑的悲愤心情,主要是因为他深知汉武帝残暴专政的一面,在《酷吏列传》里,司马迁写道汉武帝对酷吏杀人的放任与支持,王温叔一次就杀了几千人,但“天子闻之,以为能,迁为中尉。” 张汤“治陈皇后蛊狱,深竟党与。于是上以为能,稍迁至太中大夫。”司马迁不满汉武帝支持酷吏滥杀无辜,也批评汉武帝蔑视法律,处理案件不以事件的实证为据,而是已自己的喜恶来判案的荒唐做法。不仅如此,他还默许下属用同样的办法办理案件。“腹诽之法”的创造者张汤 “常以春秋之义加以掩饰,以皇帝意旨为治狱准绳”,制造了无数起冤假错案,因而激起民变。

我们试想,如果司马迁《报任安书》的读者不是任安,那么它的读者会是谁呢?司马迁最想让谁看到这封书信呢?所以从信中我们可以看到很多司马迁委婉表达对汉武帝不满的话: “仆怀欲陈之, 而未有路, 适会召问, 即以此指, 推言陵之功, 欲以广主上之意, 塞睚眦之辞, 未能尽明 。 明主不晓, 以为仆沮贰师, 而为李陵游说, 遂下于理, 拳拳之忠, 终不能自列。因为诬上, 卒从吏议。家贫, 货赂不足以自赎, 交游莫救视, 左右亲近不为一言。身非木石, 独与法吏为伍, 深幽囹圄之中, 谁可告诉者? 此真少卿所亲见, 仆行事岂不然乎?” 对于李陵事件,汉武帝是造成这场事件的罪魁祸首。汉武帝本想借此次战争,为他的宠妃李夫人的兄长李广利博取功名,加官进爵。李陵只是负责后勤保障的。没想到,李陵心气太高,不愿做后勤保障,主动请兵出战,汉武帝很生气,但碍于面子只得同意李陵带五千精兵出战匈奴。对于李陵带五千兵深入匈奴巢穴,很多大臣是持反对意见的,认为李陵孤军奋战,后果不乐观,劝阻武帝,可是武帝一意孤行,执意让李陵带五千兵,没有增派后援部队。李陵孤军深入,遇匈奴主力,最后兵败被俘。

司马迁与李陵“俱居门下,素非相善也。趣舍异路,未尝衔杯酒接殷勤之欢。”两人素无交情,他只是看不惯那些趋炎附势的大臣们,为了讨皇帝心欢,掩盖事司马迁与李陵素无交情,他只是看不惯武帝身边一群趋炎附势的大臣们掩盖事实真相,置李陵于不义之地。司马迁根据平日他对李陵为人处世的观察,“然仆观其为人自奇士,事亲孝,与士信,临财廉,取予义,分别有让,恭俭下人,常思奋不顾身以徇国家之急。”认为李陵具有国士之风。李陵带五千兵深入匈奴,与匈奴主力相遇,奋勇杀敌,“与单于连战十余日,所杀过当,虏救死扶伤不给,旃裘之君长咸震,乃悉徵左右贤王,举引弓之民,一国共攻而围之。”“转斗千里,矢尽道穷,救兵不至,士卒死伤如积。然李陵一呼劳军,士无不起躬流涕,沬血饮泣,张空弮,冒白刃,北首争死敌。”司马迁认为像李陵这样“万死不顾一生之计,赴公家之难”的国士不可能真降匈奴,“欲得其当而报汉”有机会一定会誓死回报汉朝。而且司马迁说李陵伪降,日后回报汉朝是在历史上是有先例的,在《史记·卫将军骠骑列传》中,记赵破奴这个人,本来是汉军将领,后来投降了匈奴,投降了匈奴以后又回到了汉朝,汉武帝并没有处罚他,而且让他担任了骠骑将军霍去病的随从,后来立了功还封了侯。司马迁没有想到自己替李陵辩护的一席话触犯了汉武帝的利益,武帝大怒,杀了李陵全家,司马迁也牵连入狱,遭受宫刑。

在《报任安书》中,司马迁写尽了自己遭受宫刑精神和身体上受到的巨大痛苦与耻辱。 “曩者辱赐书,教以顺于接物,推贤进士为务。意气勤勤恳恳,若望仆不相师用,而流俗人之言。”桓宽《盐铁论.周秦篇》“一日下蚕室,创未廖,宿卫人主,出入宫殿,得由受俸禄,食大官享赐,身以尊荣。” 《汉书》载司马迁被刑之后,虽然“尊宠任职”,为中书令(皇帝的御用秘书),可以说是“载卿相之列”,但是他的行为受到世人的非议。在信中,他反复向任安诉说自己卑贱的地位,“今已亏形为埽除之隶,在阘茸之中,乃欲卬首信眉,论列是非,不亦轻朝廷、羞当世之士邪!” “仆之先人非有剖符丹书之功,文史星历近乎眩卜祝之间,固主上所戏弄,倡优畜之,流俗之所轻也。假令仆伏法受诛,若九牛亡一毛,与蝼螘何异?”司马迁用“倡优”、“蝼蚁”贬低自己,字里行间透漏出行刑之人的屈辱与卑微。在这里,《太史公自序》那个“少负不羁之才”,“绍明世、正《易传》,继《春秋》、本《诗》、《书》、《礼》、《乐》”,想成为像孔子一样编撰《春秋》的伟人已不复存在,取而代之的是一个被屈辱缠绕的痛苦灵魂。两者的前后对比,我们不难感受到一个历史伟人精神上和心灵上受到的巨大创伤。

“行莫丑于辱先,而诟莫大于宫刑。”“居则忽忽若有所亡,出则不知所如往”,他说我动不动人精神恍惚,不知道怎么回事,或者走着走着,哎呀!我怎么走到这儿来了,人处在一种恍惚状态,心里面经常忍受着痛苦的煎熬和无限的愤恨。他一想到他受宫刑,想到是作为一个男人接受最耻辱的刑罚,“每念斯耻,汗未尝不发背沾衣也”。在这里,司马迁是想告诉武帝,我遭受的这一切都是因为你的一己私利而造成的,武帝是自己身心受伤、意志消沉的罪人。司马迁在《报任安书》里,清醒的认识到“人固有一死,或重于泰山,或轻于鸿毛,用之所趋异也。”并且告诉武帝,自己忍辱偷生活下来的目的是修史,他要让《史记》成为可以与《春秋》相媲美,“述往事,思来者……究天人之际,通古今之变,成一家之言”的历史巨著,自己成为一个“扶义俶傥、不令已失时,立功名于天下”的英雄人物。同时,也让后人看到汉武帝滥杀无辜,以及好大喜功,“无穷之欲”给百姓造成的巨大灾难。

司马迁在这封信里,尽情地发泄了他遭受“宫刑”的满腔愤怒之情,控诉了汉武帝滥施耻辱之刑,揭露了帝王的专横。汉武帝看到这封信是不会放过司马迁的,更重要的是,司马迁忍辱偷生为的是完成《史记》,在书信结尾,司马迁告诉仁安,即告知武帝,《史记》已经完稿,“仆偿前辱之责,虽万被戮,岂有悔哉?” 此时的司马迁已抱定必死之心。“有怨言,下狱死”(《汉书旧仪注》)根据卫宏《汉书旧仪注》记载,并联系当时的政治形势,很多学者认为司马迁之死与《报任安书》有关。司马迁用生命铸就了《史记》,《史记》也成全了司马迁,一个伟大的史公在漫长的历史长河中永生,《报任安书》也成为司马迁对黑暗社会发出的最后宣言。

参考文献

[1]陈蒲清校订.报任安书(选自《古文观止》)[M].长沙:湖南人民出版社,1982.

[2]司马迁.史记[M].北京:中华书局,2013.

作者单位

陕西广播电视大学 陕西省西安市 710119

篇5:《报任安书》教学课件

教学要点:了解司马迁.写作本文的背景,学习他百折不挠、发愤著书的精神,了解《史记》“无韵之离骚,史家之绝唱”的文学性及史学性。

教学步骤:

一、孟子:“天降大任于斯人也,必将苦其心志,劳其筋骨,饿其体肤,空乏其身……”导入新课,学生明确,司马迁在李陵事件中受腐刑而坚持写完《史记》,他的这种精神在《报任安书》中充分进行了表述。作者借给朋友任安回信的机会,阐明自己受刑后隐忍苟活的原因,表达了坚持完成《史记》的决心。感情复杂,悲痛、沉郁与慷慨激烈交织。这里应明确:朋友任安之托实际上是让司马迁在武帝面前说情,当时司马迁隐忍苟活的目的是为了完成《史记》,因此在文中反复的说明这个意思。

二、教师有感情的朗读课文,学生初步感悟其情感,并将难点做上记号。

三、学生参照注释,读课文,感悟文中所蕴含的情感。思考作者受极辱而不自杀的原因以及他是怎样逐步说明这个原因的。

第二课时

教学要点:翻译1——3自然段,明确本段落的意思:申述自己遭受极辱而不自杀的原因。

教学步骤:

一、 第一自然段,引导学生翻译,明确:说明任安来信的内容,再就答迟表意。

这一段还应明确:“推贤进士”是任安要求司马迁“说情”的婉转说法。“仆非敢如此也”是本段的核心,由此引出自陈心志。

二、 引导学生翻译第二自然段,主要申述自己遭受极辱而不自杀的原因。本段是全文的难点。可分为四层:

1、先说祖先的职务不为天子所重,且为世俗所轻,在说自己假如不选择受腐刑,而是“伏法受诛”,在周围人眼里,自己是罪有应得,并不能显示自己有什么气节。

2、“人固有一死,或重于泰山………”承上启下,然后列举不辱、受辱的不同等次,说明自己受到了极大之辱。

3、接着用比喻、对比来说明人的志气在困辱的境地中会逐渐衰微的。

4、在举王侯将相受辱后不能自杀的例子,用来反复说明“士节”不可稍加折辱,自己若要死节的话,在受刑之前就应该自杀。

三、引导学生翻译第三自然段:说明自己受辱不死的原因是为了使“文采表于后世”。司马迁进一步申明,他并不顾念家庭,也不缺少“臧获婢妾,犹能引决”那样的勇气,但轻轻一死,也就同时断送了为之献身效命的事业。对生命和事业,司马迁坦然自信地表示了自己的心意,他“所以隐忍苟活,幽于粪土之中而不辞者”,是“恨私心有所不尽,鄙陋没世,而文采不表于后世也”。他的这种将个人价值置于历史长河中来衡量的宏阔眼光,终于使他超脱了庸常的“死节”观念的束缚,而选择了一条更为考验人的精神与意志的荆棘路。

四、小结:总之,这三段逐步说明了受极辱而不自杀的原因。

五、学生熟读1——3自然段,进一步体味复杂的思想感情。

第三课时

教学要点:翻译4——6自然段,.总结全文。

一、 朗读1——3自然段,读出所表达的思想感情。

二、 引导学生翻译第四自然段。

明确:本段列举古代被称颂的“倜傥非常之人”受辱后“论书策,以舒其愤”的例子。本段应用了归纳说理的方法。

本段的分析,还要引导学生学习历史上仁人志士百折不挠、艰苦奋斗的精神,学习司马迁“发愤著书”的思想,当我们灰心丧气、濒临绝望的时候,跟我们以无比的力量、信心和勇气。要求学生背诵本段。

三、 引导学生翻译第5自然段:明确:本段介绍《史记》的体例和宗旨,说明自己“就极刑而无愠色”是为了完成《史记》。从中学习司马迁对事业的崇高信念,是基于他对历史上杰出人物历经磨难而奋发有为的事迹的观察和认识;是基于他对古代学者历经苦难,献身著述的传统的继承和发扬。司马迁正是从这历史和文化发展的艰难里程中找到了自己的榜样和前驱者,找到了人生的方向和矢志进取的道路。

四、 引导学生归纳:作者受极辱而不自杀的原因以及他是怎样逐步说明这个原因的:第一层说自己和祖先的职务不为天子所重,且为世俗所轻,死了毫无价值;第二层说应该在受辱之前自杀,受刑以后再自杀已经迟了;第三层说不自杀是为了让“文采表于后世”,完成《史记》;第四层进一步隐忍苟活为写《史记》的原因。

五、 引导学生翻译第六段,让学生找出照应前文的句子,是怎样表现作者当时的处境和心情?

明确:本段是书信的结尾。司马迁在次向任安表述沉痛羞辱愤懑心情,并陈说他对余生的看法。司马迁说他不能“自引深藏于岩穴”,只能“从俗浮沉,与时俯仰,以通其狂惑”,这种痛苦只有自己深知。“沉浮”“俯仰”“狂惑”等贬语,其实是作者寓悲愤于自贬。最后开端相照应,再次婉辞解说无从推贤进士的苦衷。

六、 朗读4——6自然段,再次体味作者隐忍苟活、沉痛悲愤的心情。

七、 .总结全文:《报任安书》见识深远,辞气沉雄,情怀慷慨,言论起剀切,是激切感人的至情之作。其中叙事、议论、抒情,志气盘桓,交融一体。信中司马迁的崇高的人生信念和为《史记》献身的精神,具有深刻的启示意义和教育价值。

八、 布置作业:有感情的反复朗读课文,试以今天的观念审视司马迁,谈谈你对司马迁的看法。

篇6:报任安书教学实录

1、通过本单元司马迁的《报任安书》以及四篇传记文学的学习,了解司马迁百折不挠、发愤著书的精神,了解《史记》“无韵之离骚,史家之绝唱”的文学性及史学性。

2、《报任安书》重在引导学生了解课文所涉及的有关文学常识,写法上融记叙、抒情、议论为一体,行文反复曲折,跌宕生姿的特点,思想上深刻的内涵。多诵读多领悟。

3、《廉颇蔺相如列传》重在引导学生通过三个故事,体会文章结构和人物刻画的精妙之处。

5、《信陵君窃符救赵》重在引导学生列出结构提纲,举出集中表现信陵君、侯嬴性格的言论和行动,进一步了解《史记》纪传作品的主要特点。

二、教学重点:

通过本单元司马迁的《报任安书》以及四篇传记文学的学习,了解司马迁百折不挠、发愤著书的精神,了解《史记》“无韵之离骚,史家之绝唱”的文学性及史学性。

三、教学难点:

《报任安书》的阅读理解。

四、教学设想:

本单元的教学是新教材的安排体例,将司马迁的作品编排在一起集中学习,并且通过本单元的学习将初中、高

一、高二所学过的司马迁的作品沟连到了一起,连同《读本》共13篇作品。

将《报任安书》放到本单元的第一篇进行阅读,有利于了解司马迁的精神,调动学生学习的积极性,然后将初中、高

一、高二学过的作品进行回顾,重在了解《史记》写人物的特点。然后引导学生学习课本中的一篇知识短文,重在概括了司马迁《史记》的史学性与文学性。其他三篇的传记文学重在诵读,并引导学生领悟司马迁传记文学的特点。

还可引导学生在网上查找一些资料,以拓宽学习的渠道,最后让学生以司马迁的文学及精神的某一点,举行一次研究性学习报告会。

五、课时安排:12课时

六、教学步骤:

报任安书

第一课时 教学要点:了解司马迁写作本文的背景,学习他百折不挠、发愤著书的精神,了解《史记》“无韵之离骚,史家之绝唱”的文学性及史学性。

教学步骤:

二、教师有感情的朗读课文,学生初步感悟其情感,并将难点做上记号。

第二课时

教学要点:翻译1——3自然段,明确本段落的意思:申述自己遭受极辱而不自杀的原因。

教学步骤:

一、第一自然段,引导学生翻译,明确:说明任安来信的内容,再就答迟表意。

这一段还应明确:“推贤进士”是任安要求司马迁“说情”的婉转说法。“仆非敢如此也”是本段的核心,由此引出自陈心志。

二、引导学生翻译第二自然段,主要申述自己遭受极辱而不自杀的原因。本段是全文的难点。可分为四层:

1、先说祖先的职务不为天子所重,且为世俗所轻,在说自己假如不选择受腐刑,而是“伏法受诛”,在周围人眼里,自己是罪有应得,并不能显示自己有什么气节。

2、“人固有一死,或重于泰山„„„”承上启下,然后列举不辱、受辱的不同等次,说明自己受到了极大之辱。

3、接着用比喻、对比来说明人的志气在困辱的境地中会逐渐衰微的。

4、在举王侯将相受辱后不能自杀的例子,用来反复说明“士节”不可稍加折辱,自己若要死节的话,在受刑之前就应该自杀。

三、引导学生翻译第三自然段:说明自己受辱不死的原因是为了使“文采表于后世”。司马迁进一步申明,他并不顾念家庭,也不缺少“臧获婢妾,犹能引决”那样的勇气,但轻轻一死,也就同时断送了为之献身效命的事业。对生命和事业,司马迁坦然自信地表示了自己的心意,他“所以隐忍苟活,幽于粪土之中而不辞者”,是“恨私心有所不尽,鄙陋没世,而文采不表于后世也”。他的这种将个人价值置于历史长河中来衡量的宏阔眼光,终于使他超脱了庸常的“死节”观念的束缚,而选择了一条更为考验人的精神与意志的荆棘路。

四、小结:总之,这三段逐步说明了受极辱而不自杀的原因。

五、学生熟读1——3自然段,进一步体味复杂的思想感情。

第三课时

教学要点:翻译4——6自然段,总结全文。

一、朗读1——3自然段,读出所表达的思想感情。

二、引导学生翻译第四自然段。

明确:本段列举古代被称颂的“倜傥非常之人”受辱后“论书策,以舒其愤”的例子。本段应用了归纳说理的方法。

本段的分析,还要引导学生学习历史上仁人志士百折不挠、艰苦奋斗的精神,学习司马迁“发愤著书”的思想,当我们灰心丧气、濒临绝望的时候,跟我们以无比的力量、信心和勇气。要求学生背诵本段。

三、引导学生翻译第5自然段:明确:本段介绍《史记》的体例和宗旨,说明自己“就极刑而无愠色”是为了完成《史记》。从中学习司马迁对事业的崇高信念,是基于他对历史上杰出人物历经磨难而奋发有为的事迹的观察和认识;是基于他对古代学者历经苦难,献身著述的传统的继承和发扬。司马迁正是从这历史和文化发展的艰难里程中找到了自己的榜样和前驱者,找到了人生的方向和矢志进取的道路。

七、总结全文:《报任安书》见识深远,辞气沉雄,情怀慷慨,言论起剀切,是激切感人的至情之作。其中叙事、议论、抒情,志气盘桓,交融一体。信中司马迁的崇高的人生信念和为《史记》献身的精神,具有深刻的启示意义和教育价值。

篇7:报任安书教学实录

报任安书 教案

教学目标:

1.理解本文写作思路,认识司马迁的人生观、价值观。

2.掌握更多实词、虚词与句式,增强语感,提高对文言文的阅读能力。

教学重点:

增强语感,提高对文言文的阅读能力。

教学难点

筛选信息,认识司马迁的人生观、价值观及其意义。

教学安排:

三课时

教学过程:

第一课时

教学内容:

了解作家作品,了解背景知识。朗读课文,整体感知文章,掌握一些生字新词。初步了解司马迁受辱不死的原因,初步认识司马迁的人生观、价值观。

一.导入

“生存还是毁灭,这是一个问题。”莎士比亚借哈姆雷特之口,说出人生有时必须要面对的生死选择。

只要有生命的日子,有阴天,更有雨天、雪天。面对挫折的袭击,有的人很快倒下,从此一蹶不振;有的人却在黑暗中举起坚强的盾牌,从此披星戴月,风雨无阻,把自己带到了阳光灿烂的明天。

面对困境,你会如何选择?

而早在两千多年前,中国一位伟大的史学家司马迁在生死抉择中已经做出了响亮的回答:“人固有一死,或重于泰山,或轻于鸿毛,用之所趣异也。”不仅如此,他也用自己的行动实现了自己的人生价值。

下面,我们就通过《报任安书》来走近司马迁,走入司马迁的内心世界。

二.了解作家作品,了解背景知识。

1.关于司马迁和《史记》

身残志坚的史官奇才--司马迁

司马迁,字子长,西汉史学家,文学家,有“史圣”之誉。主要作品有“史家之绝唱”--《史记》

《史记》是中国第一部纪传体通史。全书130篇,包括本纪12篇,世家30篇,列传70篇,书8篇,年表10篇,共52万字。鲁迅评为“史家之绝唱,无韵之《离骚》”,有很高的文学价值。《史记》原名《太史公书》,魏晋以后,才改称《史记》。

2.关于《报任安书》

古人早就把它视为“天下奇文”,可与《离骚》媲美。“书”是古代的一种文体,就是“书信”的意思。古人写信,多有题目,说明是写给谁的信,信题多为“报……书”“答……书” “与……书”“上……书”“寄……书”等,例如《答司马谏议书》(王安石)、《与朱元思书》(吴均)、《上枢密韩太尉书》(苏辙)等等。

这是司马迁给朋友任安的一封复信。

司马迁因李陵之祸(对此稍作解释),被捕下狱,惨遭宫刑。出狱后,任中书令。表面上看,这是宫中的机要职务,实际上却是以一个宦者的身份在内廷侍候,为一般士大夫所鄙视。在这期间,任安写信给他,希望他利用中书令的地位“推贤进士”。出于以往的沉痛教训和对黑暗现实的深刻认识,司马迁觉得实在难以按任安的.话去做,所以一直没有复信。后来,任安以重罪入狱,司马迁担心任安一旦被处死,就会永远失去给他回信的机会,使他抱憾终生,同时自己也无法向老朋友一抒胸中的积愤,于是写下了这篇《报任安书》。

三.朗读课文,整体感知文章,掌握一些生字新词

1.听课文朗读,先整体感知全文。

……

2.思考:古人写书信有一个固定的格式,即开头段和结尾段,一般都是表达自谦和恭敬的言辞。如这篇书信的开头段:太史公牛马走司马迁再拜言,意思是:我太史公像牛马一样的人,今天再拜陈言。再:第二次。结尾段:谨再拜,意思是:我恭敬地再拜。所以我们一般不把它们当作段落看待。这就像我们现在的书信写作的开头:某某你好,结尾:祝你快乐。

从课题和背景介绍看,这是一封复信,其回复的内容是什么呢?又是怎样具体展开的?

……

此文大意是讲“刑余之人”难以“推贤进士”,唯有隐忍苟活,著书以偿前辱之责。

复信目的:对任安“推贤进士”的期望“略陈固陋”。(第1段)

复信内容:①阐述作者受到极端侮辱而不死的原因。(第2、3段)

②表达自己效古之贤人忍辱负重,退而著书的决心。(第4、5段)

③再次表现自己无可比拟的忧愤处境,点明自己有负嘱托的原因。(第6段)

3.注意下面几个词语的读音

诎体(qū)        关木索(gùan)   摩灭(mó)    大底(dǐ)     放矢(yì)

前辱之责(zhài)  头枪地(qiāng)  暴肌肤(pù)  楚(chuí)   圜墙(yuán)

囹圄(yǔ)        强颜(qiǎng)     槛(jiàn)   缧绁(léixiè) 愠色(yùn)

倜傥(tìtǎng)

四.分析第一段

1.学生朗读第一段。

……

2.对照注释看课文,积累、掌握重点词句。

曩者            司马迁再拜言    意气勤勤恳恳   若望仆不相师

请略陈固陋      阕然久不报      幸勿为过       谦辞与敬辞

……

先前           拜两拜          情意 诚恳的样子 你  怨恨,抱怨  效法

固执鄙陋的意见(形做名)       隔了很久  回复  责备

牛马走、再拜、足下、辱、幸、仆、固陋

4.归纳这段文字的内容

……

先说任安信的内容,再就迟复表示歉意,说明复信是要为自己无法“推贤进士”“略陈固陋” 。

“仆非敢如此也”是本段的核心,由此引出自陈己志。

5.学生朗读第一段。

五.小结

第二课时

主要内容:

分析第2、3两段,理解司马迁忍辱不死的原因;认识司马迁的价值观、人生观及其意义;懂得作者比喻,用典,排比的作用;继续积累通假、古今义、一词多义等,理解活用、倒装等文言现象。

一. 复习回顾

昨天我们学习了昨天我们学习了一篇被称为“千古奇文”的文言文,题目、作者分别是--

《报任安书》 司马迁

这是一封回信,是司马迁回复好朋友任安的回信,在信中司马迁以无比激愤的心情,向朋友、也是向世人诉说了自己因李陵之祸所受的奇耻大辱,倾吐了内心郁积已久的痛苦与愤懑。信中还委婉述说了他受刑后“隐忍苟活”的一片苦衷。为了完成《史记》的著述,司马迁所忍受的屈辱和耻笑,绝不能轻易去死,即使一时被人误解也在所不惜。

今天我们来分析第二、三段,理解司马迁受辱不死的原因。

二. 学生朗读第二段,理解司马迁忍辱不死的两个原因

1. 学生朗读第二段

……

2.结合旁注理解第二段文字

3.掌握下面几个重点词语

仆之先人非有剖符丹书之功,文史星历,近乎卜祝之间,固主上所戏弄,倡优畜之,流俗之所轻也。假令仆伏法受诛,若九牛亡一毛,与蝼蚁何异?而世又不与能死节者比,特以为智穷罪极,不能自免,卒就死耳。何也?素所自树立使然也。

请解释上面一段文字中红体字的意义用法。

祖先  文献、历史、天文、历法  掌管占卜、祭祀的官  本来  乐师、优伶  世俗之人

轻视(形作动)  失去  和……相比  只  最后、终于  平素  立身处世  这样

说明自己地位卑微,如自杀,在周围人眼里罪有应得,死也不能显示气节。

这句话暗示作者不会因为受辱而自杀。

太上不辱先,其次不辱身,其次不辱理色,其次不辱辞令;其次诎体受辱,其次易服受辱,其次关木索、被楚受辱,其次剔毛发、婴金铁受辱,其次毁肌肤、断肢体受辱,最下腐刑极矣!

请解释上面一段文字中红体字的意义用法。

最好  道理、颜色  弯屈肢体(指被捆绑)  换  通贯,套上  杖刑  通剃  缠绕  极点

运用铺排的语句,对比“四不辱”,“六受辱”,极言自己所受的耻辱。

猛虎在深山,百兽震恐,及在槛阱之中,摇尾而求食,积威约之渐也。故士有画地为牢,势不可入;削木为吏,议不可对,定计于鲜也。

等到  笼子、陷阱(指监狱)  积累的威力受制  作为  鲜明的态度

这句话运用比喻的修辞,说明人的志气在困辱中会逐渐衰微。暗示自己的志气也在受辱中消失。

且西伯,伯也,拘于h里;李斯,相也,具于五刑;淮阴,王也,受械于陈;彭越、张敖,南面称孤,系狱具罪;绛侯诛诸吕,权倾五伯,囚于请室;魏其,大将也,衣赭衣、关三木;季布为朱家钳奴;灌夫受辱于居室。此人皆身至王侯将相,声闻邻国,及罪至罔加,不能引决自裁,在尘埃中。古今一体,安在其不辱也?

一方诸侯  在  受到……的惩罚  面南背北称孤道王  超过  穿上(名作动)   通贯,套上  这些  名声在邻国都播扬(省略句、倒装句)  通网,法网  自杀  一样的道理

运用引典,排比的方法说明无论王侯将相还是平民百姓,都可能受辱,受辱是人之常情,不足为奇。

这句话暗示自己为了高尚的事业要像这些古人一样,受辱不死。

归纳:这段文字点到自己虽然受辱,但不会去死的两个原因:

(1)自己即使自杀,也不能显示节气。

(2)古代许多名人都是受辱不死以实现自己的志向,我也要像他们一样。

那么司马迁到底有什么志向能使他如此受辱还勇敢地活下去呢?

请看第三段。

三.结合旁注理解第三段文字

所以隐忍苟活,幽于粪土之中而不辞者,恨私心有所不尽,鄙陋没世,而文采不表于后也。

指代监狱  遗憾(古今义)  平庸到死  文章  显露

这段话表明自己受辱不死的原因之三:让文采流传后世。

归纳二、三两段:

直接表明自己“隐忍苟活”的原因:

(1)不想无谓自杀

(2)要像古之名人一样受辱不屈

(3)更要让文采流传后世

四.朗读第二、三段。

第三教时

教学内容:

分析朗读第四五六段,理解司马迁“以生践志”的决心,感受他所受耻辱时痛苦愤懑的内心世界,继续掌握一些文言词语和句法。

一.复习回顾

昨天我们学习了《报任安书》第二、三两段。

这两段文字写了自己受辱而还要勇敢生活下去的原因:

(1)强调自己即使自杀也将毫无价值,反而会被世人认为是畏罪自杀。

(2)因为古之先人都有受辱的经历,自己也将学习他们的榜样。

(3)更因为自己要让文采表于后世,以偿先前之辱。

二.朗读第三自然段

这段文字提到了自己受辱不死的第三个原因,引出自己将创作《史记》,将“以生来践志”的决心。

那么,司马迁为什么会想到写《史记》?

司马迁又将以什么样的态度来写《史记》? 《史记》又是一部怎样的书呢?

请看第四五两段。

四.分析第四段

1.古者富贵而名摩灭,不可胜记,唯倜傥非常之人称焉。盖西伯拘而演《周易》;仲尼厄而作《春秋》;屈原放逐,乃赋《离骚》;左丘失明,厥有《国语》;孙子膑脚,《兵法》修列;不韦迁蜀,世传《吕览》;韩非囚秦,《说难》、《孤愤》;《诗》三百篇,大底圣贤发愤之所为作也。此人皆意有所郁结,不得通其道,故述往事,思来者。乃如左丘无目,孙子断足,终不可用,退而论书策,以舒其愤,思垂空文以自见。

2.解释加点的词语

3.这段话引用典故,采用铺排的手法,实际上构成了八个叠句的对仗,两两各自对偶,这样的语言不仅使文章显得冗长,更使读者欲悲欲叹,扼腕切齿。

这种富于变化的语言,有力地加强了文章感情的抒发和文气的表达,令人激荡不已。

五.分析第五段

1.(《史记》)上计轩辕,下至于兹,为十表、本纪十二、书八章、世家三十、列传七十,凡百三十篇。亦欲以究天人之际,通古今之变,成一家之言。草创未就,会遭此祸,惜其不成,是以就极刑而无愠色。仆诚已著此书,藏之名山,传之其人,通邑大都。则仆偿前辱之责,虽万被戮,岂有悔哉!

2.解释加点的词语

3.这段话介绍了《史记》的体例和宗旨,再次强调自己忍辱负重的目的是为了完成《史记》。这里虽然有成书之后的希望,但更多的是给人无限的苍凉和感慨。

4.归纳:

这部分,进一步说明自己受腐刑后隐忍苟活的原因,是为了完成《史记》。可分为两层。

第三段,从“古者富贵而名摩灭”至“思垂空文以自见”,列举古代被人称颂的“倜傥非常之人”受辱后“论书策,以舒其愤”的例子来勉励自己。

第四段,介绍《史记》的体例和宗旨,说明自己“就极刑而无愠色”是为了完成《史记》。

六.思考:课文题目《报任安书》,但是2-4四段文字内容上主要表述自己的心迹,似与“推贤进士”无关,为什么要这样写?

……

这似与回复内容无关,实际上有着合理的逻辑关系:

1.作者以此表明自己身份鄙薄,身受腐刑,无法完成“推贤进士”的重任,自然回答了任安的前信;

2.自己忍辱负重,活下来的勇气就是著述《史记》,这样反复陈述,自然告诉了任安,我不能完成你的嘱托了!

七.朗读第六段

这是书信的结尾。

司马迁再次向任安表述沉痛羞辱的愤懑心情。(找出最能表现这种心情的句子)

……

仆以口语遇遭此祸,重为乡党所笑,以污辱先人,亦何面目复上父母之丘墓乎?

是以肠一日而九回,居则忽忽若有所亡,出则不知其所往。

每念斯耻,汗未尝不发背沾衣也。

身直为闺x之臣,宁得自引深藏于岩穴邪?故且从俗浮沉,与时俯仰,通其狂惑。

最后与开端想照应,再次婉辞解说无从“推贤进士”的苦衷。

八.简单分析写法

1.铺排

(1)太上不辱先,其次不辱身,其次不辱理色,其次不辱辞令;其次诎体受辱,其次易服受辱,其次关木索、被楚受辱,其次剔毛发、婴金铁受辱,其次毁肌肤、断肢体受辱,最下腐刑极矣!

(2)盖文王拘而演《周易》;仲尼厄而作《春秋》;屈原放逐,乃赋《离骚》;左丘失明,厥有《国语》;孙子膑脚,《兵法》修列;不韦迁蜀,世传《吕览》;韩非囚秦,《说难》、《孤愤》;《诗》三百篇,大底圣贤发愤之所为作也。

(3)且西伯,伯也,拘于h里;李斯,相也,具于五刑;淮阴,王也,受械于陈;彭越、张敖,南面称孤,系狱具罪;绛侯诛诸吕,权倾五伯,囚于请室;魏其,大将也,衣赭衣、关三木;季布为朱家钳奴;灌夫受辱于居室。

2.用典

(1)盖文王拘而演《周易》;仲尼厄而作《春秋》;屈原放逐,乃赋《离骚》;左丘失明,厥有《国语》;孙子膑脚,《兵法》修列;不韦迁蜀,世传《吕览》;韩非囚秦,《说难》、《孤愤》;《诗》三百篇,大底圣贤发愤之所为作也。

(2)且西伯,伯也,拘于h里;李斯,相也,具于五刑;淮阴,王也,受械于陈;彭越、张敖,南面称孤,系狱具罪;绛侯诛诸吕,权倾五伯,囚于请室;魏其,大将也,衣赭衣、关三木;季布为朱家钳奴;灌夫受辱于居室。

九.总结

1.理清结构

第一部分:说明任安来信的内容,对答复迟表示歉意,引出自陈己志。

第二部分:申述自己遭受极辱而不自杀的原因。

第三部分:进一步说明自己受腐刑后隐忍苟活的原因,是为了完成《史记》。

第四部分:书信结尾。

2.教育感悟

为了完成《史记》的著述,司马迁所忍受的屈辱和耻笑,绝非常人所能想像。但他有一条非常坚定的信念,死要死得有价值,要“重于泰山”,所以,不完成《史记》的写作,绝不能轻易去死,即使一时被人误解也在所不惜。就是这样的信念支持他在“肠一日而九回”的痛苦挣扎中顽强地活了下来,忍辱负重,坚忍不拔,终于实现了他的夙愿,完成了他的大业。

篇8:报任安书教学实录

征和二年(公元前91年),朝中发生巫蛊案,江充乘机诬陷戾太子(刘据)发兵诛杀江充与刘屈髦(时任丞相)大战于长安,当时任益州刺史、北军使者护军(主要职责是监理京城禁卫军北军)的任安接到戾太子发兵的命令后仍然按兵不动。戾太子事平之后,汉武帝以“坐观成败”“怀诈,有不忠之心”的罪名将任安下狱,处以腰斩。任安在入狱前写信给司马迁,希望司马迁能“尽推贤进士之义”,在汉武帝面前为自己求情开脱。而司马迁公元前99年因李陵之祸受宫刑,公元前93年出狱后被任为中书令,表面上是宫中机要职务,实质上却是以宦者的身份在内廷侍候,“主上所戏弄,倡优畜之,流俗之所轻也”。司马迁因为有了李陵之祸的教训,更因为未竟的事业,所以迟迟没有给任安说情,也没有给他回信。直到任安临刑前,司马迁才写了这篇满含感情的回信。

在《书》中史迁称:“猛虎在深山,百兽震恐,及在槛阱之中,摇尾而求食,积威约之渐也。”人在受到巨挫、残酷的伤害之后,大多会消磨了自己的棱角,改志易节,“乘桴浮于海”。即便能做到痴心不改,或以死求名,或烈火焚烧浑不怕,真正委曲忍辱者实为少数,李斯、彭越乃至绛侯、季布均以死而成其名。在史迁看来,死是一个多么干脆的办法呀,对舍身就义而死的人,史家的紫阳书法会大加褒扬,一死而解生之烦恼,而留万世之名,作为深谙历史的司马迁,自然“颇识去就之分”,然而为什么他选择了“隐忍苟活,幽于粪土之中”呢?

《序》曰:“《春秋》采善贬恶,推三代之德,褒周室,非独刺讥而已也。”史迁以《春秋》之义作《史记》文章,“恨私心有所不尽”“秉承父志”“以达王事”,所以《书》的前三段旨在说明古来圣贤皆能以死了事,像“我”这样的“主上所戏弄,倡优畜之”之人,虽然不能脱离“莫不贪生怕死”之“人情”,但亦知“臧获婢妾”关键时候“犹能引决”“况仆之不得已乎”。我们这时便要想,究竟是什么“不得已”之事呢?我们只知道“著书立说”尔尔,联系《序》,便会明白,“孔子之时,上无明君,下不得任用,故作《春秋》,垂空文以断礼义,当一王之法”,与其说完成父命,不如说是“天将降大任”,有这样的心理支柱,所以“肠一日而九回”而不悔。于丹曾说:“破利易,破生死难,破名更难。”古来有多少人不为金钱所动,但面对生死却惶惶了,更有多少人以死逐身后之名呀!

明白了这一点,就可以看出,《序》是司马迁的学术史,而《书》实际上就是他的心灵史。《书》是一个“欲死不能”的人和一个“行将就死”的人的心灵对话。每句话都是掏心窝子,里面浸透着生之热恋和死之痛苦,其辗转于生死之际的羞辱、恐惧和悲愤,五内俱焚、汗发沾襟的心理创伤非身临其境者绝难体会。《序》是一个“誓不能死”的人的理性表白,我们可以体会到,史迁不仅是依仗一时郁闷而草率的举动,而是循天命,承父志的一个坚定的信念,《书》中所述种种,绝非矫揉造作,无病呻吟,确是血泪和成!

如果说《报任安书》是司马迁从感性上借答复任安而用曲笔隐讳表露自己的心志,那么,《序》就是立足《史记》而从理性上阐明他的历史责任感,也正是这种历史责任感,使他能够忍受“最下”“极”辱并能创作《史记》,使他能够在任安求情时不再以身涉险,而是保全有用之身,完成先人遗志。像鲁迅说的那样“当时使用大量木材,结果却只是一小块”,这是不明智的。伴随着司马迁对历史越来越本质地把握,外加上他那超乎寻常的悲惨遭遇,逐渐形成了自己的人生观,对《史记》的创作也由完成乃父之志上升到一种自发的内心渴求和永恒的生活动力。《书》是立足于自己的内心世界,是他人生观最终形成、精神境界达到顶峰后,回头审视自己的人生经历与创作过程后,心酸、告慰、无奈、愤怒、痛苦等种种情感复杂交织的自然流泻,而“任安”一事在这时恰恰成了这种感情流泻的诱因。呜呼哀哉!观其文想见其为人,所有的种种,在现实中就变成了———“发愤著书”,并以此作为一种人生信念,“一腔抑郁,发之《史记》”,千秋万代,熠熠生辉。

上一篇:科技园区安全管理办法下一篇:谷雨节气特点介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