探导一得语文论文

2024-05-04

探导一得语文论文(通用3篇)

篇1:探导一得语文论文

农村小学语文研究性学习的探导

研究性学习的开设是一种国际课程改革的共同趋势。它以转变学生的学习方式为目的,强调一种主动探究和创新实践的精神,着眼于给学生终身受用的知识和能力,反映和回应了时代又对教育的需求,是信息时代基础教育课程改革的必然选择。语文研究性学习是指学生在教师的指导下,根据自已的兴趣、爱好和条件,从学习生活和社会实践中选择并确定语文研究专题,独立地开展研究,主动地获取知识、应用知识、解决问题。这种学习方式下的学生积极主动地建构着自已的智能结构,在实践的过程中进行着丰富的感受、体验。研究性学习是培养创造性的一种学习方式,是显现学生主动性,培养学生创新精神和创造能力的一条有效途径。语文教学历来重视学生的自主活动,并以学生自能学习为目的,所谓“教是为了不教”,即是重在养成学生的创造性学习能力,在语文学习中使用研究性的学习方式有助于语文教学目标的实现和达成。学生学习语文,应获得一定水平的语文知识、语文能力、语文素养。“语文知识指的不公是一般意义上的书本语文知识,还包括与生活、生主、经济、科技等广泛联系的应用知识;语文能力指的是适应学习、适应生活、适应实践、适应创新的语文应用能力;语文素养指的是通过语文学习,语文的知识、能力智能结构不断完善,促进整体素质得到全面,和谐、可持续发展。”显然,这样的培养目标,对学生在掌握陈述性知识的基础上,拥有一定程序性知识、元认知策略提出了更高的要求。为此,需要在教育教学实践中使用融合了方法策略指导、实践活动历练,显现创造精神的语文教学方式,而研究性语文学习方式因其重在学习的过程、思维方式的培养、思维水平的提高的过程性特点,学以致用的应用性特点,重体验、重参与的特点在达成语文培养目标的过程中可以提供较其他方式更有效的支持。笔者多年从事农村小学语文教学,在此对农村小语研究性学习作些理性的探讨。一、研究性语文学习课程的改革语文学习目的在于使学生在学会“正确的理解并运用规范的祖国语言文字”的同时,达到涵育人、发展人的终极目标。所以,语文学习过程中要通过有效形式显现学生的主体地位。在现有教育界体制的.课程体系里,虽然地方课程、校本课程也逐步拥有一定的位置,但学校主要使用的还是国家的统一教材。除却统一教材在不同地区适用性强弱的因素,统一的固定了的、成形了的教材在内容、组织结构等方面还存在着局限,在课程的实施过程中,教师的创造性劳动显得很必要。其中首先需要根据学生的需要和特定的教育理念与学生一道对课文进行选择与重组,使用权教学内容、教学序列更为合理。 (一)着力基础,对现有教材的重组与选择现有语文教材的课文编排,通常以单元为单位,单元内的文章在内容上的联系不是很紧密,而是为了训练某项语文技能把在结构和写上有相似点的文章放在一起,课文异化成了便于分析的对象,而不是让学生感悟、审美、体验的凭借。所以,课文应该根据学生学习语文的内在需要重新组合,以丰富学生对在内容上真正有联系的的文章的感受,从而在“意相近”的层面上领悟文字如何达意及文章的奥义。现以人教板小学语文课本第十册为例谈谈课文的重组与学生研究性语言学习的关系。教材原本将《飞夺泸定桥》、《丰碑》、《狼牙山五壮士》、《冀中的地道战》、《毛主席在花山》、《革命烈士诗两首》、《难忘的一课》等有关中国近代社会的数篇文章散排在几个单元里,而本年段的《社会》教材内容的第二单元正是“中国近代社会风云(二)”,它由“中国共主党的诞生、北伐战争与四一二政变、南昌起义与井冈山会师、红军不怕远征难、神圣的八扑抗战、两种命运的大决战”等篇构成,语文课本里的几篇课文的背景正是这段历史。为了充分利用教材间的内容联系,我引导学生在明确了《社会》课的目录及内容编排后,对语言课本上的这几篇课文进行了重组,将它们归为一组。这样便于学生在了解社会课知识的同时,感受语言课文的时代背景,同时便于学生在研究性学习时更广泛地展开资料收集-------收集有关长征、抗日、解放战争的详细资料,通过内化,在更为广阔的背景认识中学习语文。对语文课文的后果组,沟通了学业科间的联系,为学生的研究性提供了新视角,便于学生有针对性地收集资料,广泛阅读,加深了对文章背景的理解,从而为更深刻地理解课文的内容提供了基础。(二)、着眼发展,把握随机性的学习内容学生语文学习的视野应是广阔的,“语文学习的外延与生活的外延相等”。因而在对课本形态的教材进行重组的基础上,必须拓宽语文学习的视野,着眼于发展,通过补充、探究收集、调查了解等多种方式进行吐故纳新。让学生在专题性的收集、整理、讲座时感受语言文字的魅力。领略汉语言文字的风采、韵致。这样,研究性学习使学生扎在课堂上习得的技能在实践中转化,同时在研究过程中对课本教材的内容进行印证和强化,并在广泛收集资料时丰富词汇,积累感性经验,在潜移默化中提升语文素养。相对于课本形态的学习对象,学生装的语文研究性学习视野中的其他部分就显得灵活而随机,但也包括一些基本的研究内容。1、赏析类这一研究内容主要结合课文,包括:(1)对某一作家作品的研究。许多名家作品进入课本,在语文学习中,学生应由这些名家的基本篇目生发开去,因为选文一般都是删改后的形态,而删节后的文章在文意表达上与原作可能有距离,甚至有些删节 妨碍了学生更好地理解文意;或者选文不足以表现名家的写作、为文的气质和风格。因而,用研究性的态度去寻求原作的本来面目、原汁原味,就显得必要了。(2)不同作家同一题材作品的比较。在名家更广阔的作品里学生自然会感受。(3)对作家作品的背景研究。(4)对某一篇文章语言精华的研究,这主要在采用“小先生”的讲课方式的课堂上实践。2、问题解决类正确使用祖国语言文字离不开语文实践活动。在研究必语文学习中,有一个重要的举措,就是引导学生发现语文与生活的联系,并指导学生用研究的方式践行“语文是生活的一部分”的理念。学生利用文献资料可以展开研究,而社会生活现象、问题更是研究的不竭源泉。所以,现实生活中有许多可资进行语文实践的情境与场景,作为语文教师要对这些保持敏锐。在我国的教学实践中,从班级男女生课间活动的差异、同学零花钱的使用情况,到工厂、商店某个时间段的经营情况等,许多与学生的生活联系在一起的“课题”都能成为学生研究性语文学习的对象。这样的研究性学习除了具有认识功能外,更具有实践性功能,它使用权学生在了解社会现实的同时,丰富自身的情意体验,促动学生用内化了的或生成中的语文素养进行历练,由此获得提高。 二、研究性语文学习的方法指导 研究性语文学习中教师更多起着指导作用,在相互的学习与合作中,教师以自己的智能优势用平等的身份与学生共同学习。教师 不再主要是知识上的传授者,而是方法上的指导者。所以,教师有责任给学生在学习方法上提供帮助。在学习着力基础的课文时,侧重语文具体具体学法的指导。首先就是思维的原则和方法,其次,才是操作层面的方法。如怎样通过删、添、换、比、辨等形式领悟文字如何达意,在了解文字负载意义的同时,学会清楚表达的方法;如何收集、处理信息并进行创造性运用等,由此促进学生自我探究语文能力的提高。三、研究性语文学习的课堂研究性语文学习的课堂需要能使学生主体性得到充分发挥的教学形式、方法,从而“使语文教学活起来,使教学中学生的语文实践活动多起来”。课堂乃是研究性语文学习的基地。在课堂上是要习得运用语言的本领的,所以要发挥好“范文是一个例子”的功效,让学生真正感受到如何准确使用语言。在这个过程中研究性的学习方法、途径是贴近学生需要的,在实践中,我在课堂上让学生做“小先生”,自己钻研教材并上课;创设更多表演的情境,使用权学生在形象的层面上感受,在理性的思维中领悟文章遣词造句的精确;走出教室,在大自然中、社会的大课堂里学习语文。所以,无怪乎有学生这样说:“在教室上课时发现的确只能是有的同学在做小动作,或有的同学在专心致志听讲,而在外面可以发现的却是蚂蚁搬家、蚯蚓松土……” 四、研究性语文学习的作业 研究性语文学习是旨在培养学生的创造精神和实践能力的。所以有人响亮地提出“学好语文,陶冶性灵,张扬个性,塑造人格,立志创造!”但是因为“语文创造力绝非是一种知识特征,绝非是对语文知识进行简单的摄取、改组和运用,而是与积累、涵泳、顿悟相伴而生的一种强烈的发现问题、探求问题、解决问题的不懈的心理取向、超越意识和精神品格!”研究性语文学习关注的是学生装的主体性参与及全程性投入,关注学生实践中的体验、感受。因而,学生的研究性语文作业只能是一个运动状态的短暂瞬间!因此研究性语文学习的课文品评;资料的收集、整理、编排;现状的调查、分析;为担当“小先生”而以对教材的钻研、探究;对研究成果的讲座、展示等就是一个开放着的状态,学生在这种不断运动着的作业形式中创造、发展! 五、学生研究性语文学习的评价研究性语文学习的评价,伴随着学生研究的过程,旨在激励与启发,重在推动学生主体的强化,着眼学生发展性的提高。通过举办展览、出专辑、办讲座等多种形式增强学生的自信心,让学生在发展、锻炼的同时感受来自外界的评价。获得成就感,进而实现附属内驱力到自我实现内驱力的转变。在学生语文学习情况评价表内,我们分设了学习态度、完成作业、课堂发言、创新精神、实践能力、学科活动等栏目,指向研究性学习的全程,从知能力、情意态度、策略、习惯等角色较全面地评价学生的表现。既引导学生着力基础,又促进学生的创造性学力提高。使学生自觉地将语文综合素质、综合能力与自身个性、特长的发展融合起来。由此,我们可以发现研究性语文学习的效果与功能,这种学习方式以学生发展为本,充分发挥、发展学生学习的主体性,通过语文实践活动,依靠基础课程,着力基础;通过随机课程,着眼发展、着眼创造,使学生在语文生活中历练、体验、积累、更新,为他们的终身学习、生活和工作奠定基础。参考文献:1.现代中小教育第12期2.小学语文教学法

篇2:语文教学“一课一得”初探

当然, 教师的责任心是强的, 出发点是好的。他们备课时唯恐不扎实, 讲授只怕不全面, 课堂上滔滔不绝, 谈古论今, 力求周详。殊不知, 这些对于学生犹如疾风掠耳、烟云过目。想学的学生觉得老师所讲这也应记、那也该抄, 顾此失彼, 无从下手:不想学的学生则是上课看热闹、下课全忘掉, 而且“讲”挤掉了“练”, 效果怎么能好?

如其如此, 不如讲少点、讲精点。一课只突出一点, 学生好抓好记, 再通过科学的“练”, 便能使学生“一课一得”。当然, 一课一得的“一”, 并非数学上的准确数, 而是语文中的少而精。那么, 如何在语文教学中做到“一课一得”呢?

一、选准文章切入点

这个“切入”点可以是一个字、一个词、一句话、一种手法、一段文字, 甚至是一个标点。通过对“切入”点的深入感悟, 激活学生有价值的独特体验, 让他们在有效的多元反应中求得共识, 在重点指向的开掘中找到共性。这样的课虽不面面俱到, 但是却牵一发而动全身, 在师生、生生互动中, 开拓了一个被文本浓缩了的精彩境界。在很多经典课堂中, 我们也多次感受到了这张弛有度的“切入”艺术。比如《我的叔叔于勒》一文中, 完全可以以“对比”切入, 环境的对比, 人称谓的对比……用对比切入, 统领全篇。

二、抓住要旨, 合理取舍教学内容

对于一篇课文, 如果细细挖掘, 可以给学生的太多了。贪多求全, 结果得不偿失。对于一篇课文, 与其面面俱到, 不如只求一得。在我看来, 语文课堂一节课有一得, 就可以了。一课一得, 得得相连, 那样的话, 语文能力的提高来得扎实。《月光曲》一课, 学习要点很多: (1) 了解“六要素”, 并用来讲一讲这个故事; (2) 运用语言描写、动作描写、外貌描写、心理描写、环境描写, 使故事更加生动; (3) 领悟开篇点题、篇末点题、首尾呼应的特点; (4) 注意体会课文表达的感情; (5) 学习作者展开联想和想象进行表达的方法, 等等。于永正老师在执教这一课的时候, 扣紧“联想”, 先是画出第九段描写联想的句子, 引导发现有无联想的区别;通过例文《大公鸡》, 进一步深入了解联想的作用;最后在《荷花》片段中适当增加联想部分, 实践运用。于老师用了整整40分钟的时间, 站在“语用”的角度, 谱写了简约高效、求真务实的“联想”三部曲。

三、挖掘精彩片段

语文教学中, 首先必须确定哪些部分或段落是文章的精读部分。在教学中, 我们要像在具体的生活中面临选择时做到有取有舍、避轻就重一样, 要把学习重点放在课文最能够表达文章中心思想的部分 (即课文的精读部分) , 集中精力突破教学目标中的重难点。我们要教给学生确定文章重点部分的方法。我认为文章的精读部分, 就像前文已论述的定义一样, 是文章中能够集中体现作者思想感情的部分, 是文章中的精华, 是作者所要重点论述的内容。根据文章题材与体裁的不同, 它在文章的位置也不一样。我们举《桂林山水》一文为例, 这篇文章向我们描绘了神奇的桂林山水, 重点描写了桂林的山奇、秀、险与漓江水静、清、绿的特点。作者通过运用对比、排比、比喻等修辞方法, 具体生动地描绘了甲天下的桂林山水。因此课文的二、三自然段是文章的精读部分, 应将主要精力放在这一内容的教与学上。

四、以练代讲, 讲练结合

练习是最有效的巩固知识的方法。练习式教学特别讲究“突出重点”, 每篇课文要求解决几个重点问题, 节省课堂时间。如果真能做到“一课一得”, 实在是很不错了。一课有一得, 若干课就有若干得, 便能由“点”到“线”、从“线”到“网”, 学生的应变能力随之提高。“练习式”教学的基础是教师精心设计恰当的书面练习, 把一篇篇文章变成一份份现代文阅读练习。练习题从哪里来?主要有两个途径:一是课后“练习”。当然, 应该有所取舍, 有所改造。如果问题太大、太笼统, 就要具体化, 变成若干小问题;如果问题太难, 就要搭上台阶, 用其他问题做铺垫;如果问题的视角学生较为生疏, 就要变个方向, 使学生能够适应, 等等。二是把《教参》中的“课文说明”, 有选择地转换成学生可操作的一个个练习题。当然, 还可以从其他资料中选取, 或者教师自己设计。通过练习, 让学生在教师的指导下, 从文章的内容到形式, 从字、词、句到谋篇、布局, 自己学习, 发现问题, 提出问题。经过相互启发讨论, 求得对问题比较一致的解答, 有助于培养学生的创造性思维能力。这是教学的重点。至于“难点”, 可以作为存疑, 随着学生知识量的增加、能力的提高、生活经验的丰富, 许多当初百思不得其解的问题, 便会豁然开朗、迎刃而解。

语文教学中, 只要我们能正确理解教材、把握教材, 科学合理地进行取舍, 每堂课突出一点, 抓实一点, 不仅让学生“学过了”, 更“学会了”, 做到真正、有效的“一课一得”, 学生收获的知识自然会聚沙成塔。

摘要:语文教学中与其面面俱到, 不如只求一得。多则惑, 少则得。一课只突出一点, 学生好抓好记, 再通过科学的“练”, 便能“一课一得”。日久天长, 学生收获的知识自然会聚沙成塔。

篇3:探导一得语文论文

“四导一评”课堂教学模式是指学生在一定的情景即文化背景下,借助教师和学习伙伴的帮助,利用必要的学习资源进行自主、合作、探究学习的一种新型教学模式。它以导、评为主要手段,旨在引导学生 “在学中用”、“在用中学”。“四导一评”模式下的课堂学习是“教师指导下的自我学习”,集中凸显了“以学生发展为本”的核心理念,有助于学生获得学科知识、提升学科能力。

“四导一评”主要包括五个环节,其中“四导”是指“导读、导练、导议、导疑”,即学生在教师的指导下阅读教材、做练习、展开讨论、诱发深度质疑;“一评”主要是借助多种评价方式对课堂学习进行总结、点拨、归纳、提升,进一步巩固所学知识。

下面就以《劝学》(人教版必修三)为例,谈谈“四导一评”教学模式在语文教学中的具体运用。

一、以导读为基础,指导学生自主阅读教材

“导读”主要是学生在教师的指导下自主阅读教材,可以利用一节课的前5—10分钟,也可以在课前由老师布置任务,学生自主完成(根据教材的难易程度灵活选择)。这个环节以学生的自学为主,但教师一定要充分发挥好“导”的作用。教师“导”的形式可以是多样的,如:1.目标引领:在认真钻研教材的基础上,向学生宣布教学目标和自主学习内容,并提出自学要求,让学生的阅读更有目的性和指向性;2.资源导航:提供导学案或微视频,指导学生利用这些学习资源阅读教材,展开自学。笔者在进行《劝学》一文的教学时,主要就是用目标引领的方法进行导读的。考虑到《劝学》是一篇文言文,同时又是一篇议论性散文,我课前给学生提出以下几点目标:1.了解荀子及其思想核心;2.结合课文注释和工具书读懂课文,积累一些常见的实词、虚词的意义和用法,注意通假、词类活用、古今异义等特殊的文言现象以及一些特殊的文言句式;3.了解荀子有关学习的意义、作用和方法态度的论述;4.理解比喻、对比等论证方法的作用。以这些问题为主线,引导学生初读文本,完成对文本的整体感知。

二、以导练为桥梁,指导学生初步理解和运用知识

在学生自主阅读教材的基础上,进入“导练”环节,教师向学生出示自己事先设计好的练习,让学生自主完成。“导练”可以对学生自主学习的效果进行有效的检测,帮助学生进一步巩固所学知识,同时也便于教师及时发现阻碍学生自学的障碍,有针对性地予以指导、点拨。“导练”是帮助学生到达知识彼岸的“桥梁”,但是教师要对练习进行精心的设计,既要体现教材的重难点,也要考虑到学生的现有水平,题量适中,由易而难,符合学生的认知规律。针对《劝学》一文,我设计的练习包括基础题和探究题两大类,其中基础题主要涉及的是字音,文中重要实词、虚词的意义和用法以及一些特殊的文言句式的翻译,通过这些题目,进一步帮助学生扫清阅读中可能遇到的文字障碍,顺利地读通文章;探究题主要侧重于对文章内容的整体理解和把握,包括:议论文的常规结构是怎样的?按照“是什么——为什么——怎么办”的思路理清本文的结构内容。另外,为了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教师可以采取更为生动活泼的练习形式,我在《劝学》一课的“导练”环节,就是采取竞赛的形式组织学生来完成这些练习的,从而有效地避免了练习的枯燥性。

三、以导议为纽带,指导学生合作交流

在文本学习的过程中,有些问题比较简单,学生通过自主学习可以解决。但也有些问题单靠学生个人的力量会出现难以理解或理解得不够全面的情况,教师就要进行“导议”。“导议”环节主要是指导学生合作交流、讨论协商,最后达成共识,予以反馈。整个过程,学生要动手、动脑,讨论、发言、记录等等,自始至终,学生都是以主人翁的身份投入学习中的,没有旁观者,没有等待者,这充分体现了新课标所倡导的“体验、实践、参与、合作与交流”的学习理念。而教师在这个环节也不能置身事外,教师要给学生布置任务,选择议题,在学生讨论的过程中,可以倾听,也可以参与其中,当讨论遇到问题或发生分歧时,要及时地予以点拨指导。比如《劝学》一文,因为在“导练”环节发现很多同学对文章内容理解得不够透彻,所以在本环节主要就文章的内容和论述手法组织学生展开讨论:1.本文的中心论题是什么?从哪几个方面加以论述?各部分之间有什么关系?2.学习的意义何在?作者如何论证的?3.学习的作用何在?作者如何论证的?4.作者如何论证学习的方法与态度的?问题确定好之后,将任务分别分配到四个学习小组,先在组内展开讨论,做好记录和整理,再推选代表向全班汇报小组讨论的成果。这个过程既培养了学生合作进取的精神,也锻炼了学生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使课堂真正成为学生交流展示的平台。

四、以导疑为牵引,引导学生拓展学习的深度和广度

学生在自学、讨论之后,可能还会存在一些疑难问题,教师要引导学生深度质疑,并予以适度讲解;或者老师如果觉得学生掌握知识的程度还没有达到要求,就可以针对难点疑点设计一些问题,启发学生的深度思考。这就是“导疑”。“导疑”可以培养学生的问题意识,引导学生深入挖掘教材,将学生的学习由浅表引向深入,是深化学生知识、提高学生能力的重要一环。“导疑”的关键在于充分掌握学生的学习情况,因势利导,切忌把结论强加给学生。在《劝学》一文快要结束的时候,有位同学就提出了这样一个问题:荀子主张“学不可以已”,但他到底“劝”人们学习什么呢?针对他提出的这个问题,我先请同学们谈谈自己的看法,大多数同学都认为应该是学习文化知识。我没有立即否定他们,而是引导他们去看这两个句子:“君子博学而日参省乎己,则知明而行无过矣”,这一句表明荀子劝学是“劝”人们首先要学习做人;另外,“积善成德,而神明自德,圣心备焉”这一句同样是着眼于品德的养成。在荀子看来,学习可以改造人恶的本性,可以提高人的品德修养。至此,学生恍然大悟,原来这里的学习主要是着眼于品德的提升。与此同时,我也给学生指出荀子所讲的学习要积累、坚持、专一的方法和态度,对我们学习科学文化知识也具有启发意义和指导作用,并顺势请学生联系实际谈谈自己的体会,从而深化了学生对文章的理解,拓宽了学生的思维。

五、以评价为阶梯,引导学生查漏补缺、提升学科能力

“评价”是教学中必不可缺的一个环节,如果说前四个环节主要侧重于对学生的“指导”、“引导”,帮助学生学习知识、提升能力,那么,这个环节则是借助于一些“评价”手段,有效反馈教学信息,检验学生学习的效果。评价的主体可以多样化,如学生自评、生生互评、师生共评等等,评价要注意把握好全面性、综合性、拓展性原则,要有助于查漏补缺,提升学科能力。“评价”的形式可以是教师与学生共同归纳、总结、提升本堂课学习内容,也可以通过练习来对学习效果进行评价,还可以根据学科要求,采取更能体现学科特点的评价方式。如《劝学》一文我就采取了以写促读的评價方式,我设计了这样两个小练笔:1、用比喻论证法写一段话,论述人要有崇高的理想;2、选取一个角度,谈谈自己从这篇文章中获得的启示。这两个练习具有很大的开放性,能有效地检测学生对文本的理解和掌握程度,同时,读写结合,也是更符合语文学科特点的评价方式,能更好地落实语文学科对学生的要求,提升学生的学科能力。

实践证明,“四导一评”教学模式充分体现了新课程提出的“以学生为主体,以教师为主导”的思想,是一种有效的学法指导模式。但是我们在实际教学中也要注意结合学生实际和学科特点灵活运用,比如,五个环节中有些环节相互交融,无法进行明确的分割,那么就要对其进行必要的整合;有时候,根据教学实际,需要对某些环节的顺序进行调整;如果课堂容量过大,有些环节的任务可能就要由老师布置学生利用课前或课后的时间去完成……总之,要根据实际情况灵活处理,避免僵化。“四导一评”教学模式对教师提出了更高的要求,教师必须站得更高,看得更远,准确把握教材内容,全面了解学生状况,具备扎实的专业素养和高度的教学机智,在实践中不断完善更新,从而打造语文教学的高效课堂。

参考文献:

[1]孙杰远、叶蓓蓓.《有效教学的设计原理、策略与评价》[M].北京:教育科学出版社。

[2]张原、张春华.《高中语文有效教学模式应用与教师专业能力提升》[M].北京:世界图书出版公司。

上一篇:喝彩作文下一篇:加强开展车辆违法超限超载运输综合治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