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班科学实验操作活动:区分生鸡蛋和熟鸡蛋

2024-05-13

中班科学实验操作活动:区分生鸡蛋和熟鸡蛋(共8篇)

篇1:中班科学实验操作活动:区分生鸡蛋和熟鸡蛋

中班科学实验操作活动:区分生鸡蛋和熟鸡蛋

执教人:班彬昀

【活动目标】

1.学会积累、记录等不同的探索方法,知道解决问题的方法有许多种。

2.喜欢参与区分生蛋和熟蛋的探索活动,并能在集体面前大胆讲述自己的探索结果。【活动准备】 生蛋和熟蛋若干

手电筒若干、记录表若干、铅笔每人一套;生鸡蛋和熟鸡蛋标签若干 【活动过程】

一、导入环节

1、引出活动

老师这里有两个鸡蛋,一个是生的一个是熟的,小朋友们有没有什么好办法,可以区别生鸡蛋和熟鸡蛋,但是又不能把鸡蛋弄破。提问:“如果不打破蛋壳用什么办法能找出生蛋和熟蛋呢?”(鼓励幼儿根据自己已有经验自由回答。)

2、创设情境

有一位老奶奶想让自己家的鸡蛋孵出更多的小鸡,可是不小心把生鸡蛋和熟鸡蛋混在一起了,哎呀,这可怎么办呢?你们愿意帮帮她吗?

3、自由探索

老师把老奶奶家的鸡蛋分给了大家,每个小朋友一个生鸡蛋一个熟鸡蛋,还给大家准备了工具:手电筒和纸张,请你自己动脑筋,想办法把生鸡蛋和熟鸡蛋区分开来,并在记录卡上画出你实验的方法和结果。(要求:做实验的时候要小心不要碰破了蛋壳。)

4、教师巡回指导,幼儿边探索边用自己的方式记录发现的现象。区分生鸡蛋和熟鸡蛋,并贴上生鸡蛋和熟鸡蛋标签。

5、展示幼儿实验记录,鼓励幼儿说出自己的实验方法,并让幼儿演示。引导幼儿交流分享探索的发现: 提问:你用什么方法?发现了鸡蛋的哪些不同现象? 你认为哪个是生的?哪个是熟的?为什么?(教师及时作出恰当评价并注意与全体幼儿互动)

7、教师总结幼儿的实验方法,并将方法和结果用简笔画的形式记录在黑板上。验证试验方法

1)转一转,转的快、转的时间长的是熟蛋。转的慢、转的时间短的是生鸡蛋。请幼儿展示给大家看。2)照一照,透光的是生鸡蛋,不透光的是熟鸡蛋。

3)晃一晃,听一听,晃动时有声音的是生鸡蛋,没有声音的是熟鸡蛋。请小朋友们把生蛋和熟蛋分别放到两个篮子里。

三、活动延伸

孩子们你们都是乐于助人的好孩子,老奶奶现在一定等不及了,咱们快点把鸡蛋给老奶奶送回去吧!

篇2:中班科学实验操作活动:区分生鸡蛋和熟鸡蛋

1.通过旋转、晃动、放到水中等途径,探索区分生、熟鸡蛋的方法,对科学探索活动产生兴趣。

2.学习用简单的方法记录自己探索的结果。3.感受与爸爸、妈妈一同探索的乐趣。准备:

1.邀请几位家长。

2.每张桌上放有玻璃缸一个

3.与幼儿人数相等的小盆,盆里放着一个生鸡蛋,一个熟鸡蛋,一支笔,一张纸。过程:

一、想一想,猜一猜。

师:小朋友,老师这里有一些鸡蛋,有生的,有熟的,可我分不出来,你们能想想办法帮我分出来吗?

孩子们想到了好多办法,有的说,打开看看就行了。有的说可以转转,有的说可以用手晃一晃。我问,你们是怎么知道这些办法的,幼儿纷纷说,是爸爸、妈妈告诉的,有的说,是从电视上看到的,也有的说,我自己发现的。

考虑到小班孩子的年龄特点,当孩子回答问题时,我便做了如下记录:我询问家长,有什么其它好办法。有一位家长说:可以放到水里,生鸡蛋会浮起来,熟鸡蛋会沉下去。是不是这样呢?我没有做任何结论,而是鼓励大家通过试验寻找答案。

师:小朋友和爸爸、妈妈想了这么多办法,那你们就都去试试,看看,是不是像你们说的那样,你用了什么办法,你就跟爸爸、妈妈商量着一起画下来。

(小班幼儿做记录的能力较差,因此将教师的示范放在前,第三栏,让家长与幼儿实验完以后自己画上,还可以画上其它方法。)

二、试一试,画一画。

孩子们与家长开始操作,有的在转,有的在晃,有的也在放在水里看,家长和孩子边尝试边商量着做记录。教师巡回观察,适时指导,引导幼儿将实验结果和预想的结果进行比较。(许多幼儿不停地运用各种方法尝试,有的还闻一闻,打开看一看,真实的触摸、验证与记录,让幼儿初步明白了任何结论的得出必须以事实为依据。)

三、讲一讲,尝一尝。

师:谁能说说你发现了什么秘密? 幼:两个鸡蛋放在水里都会沉下去。师:它们俩个在水里一样吗?

幼:不一样,一个全躺下了,另一个歪着。

(幼儿为自己的发现兴奋不已,家长也为此感慨万千,没想到成人想当然的问题,竟与事实如此不符,这对幼儿而言,是培养探究精神的一个很好的开端,不仅学到了学习的方法,而且也明白,凡事要用事实来说话的道理;对家长而言,也有很大的启发意义,感受到了幼儿教育的严谨性与重要性。)师:小朋友今天很棒!发现了这么多的秘密,有关“蛋”的秘密还有很多,小朋友可以回家后和爸爸、妈妈再一起找一找,看一看。小朋友,今天我们打开了这么多鸡蛋,放在幼儿园会坏掉的,怎么办呀? 幼儿七嘴八舌地想办法,最后,大家一致同意,在幼儿园炒,大家一起吃。教师拿出准备好的工具,一会儿,一大盘香气四溢的“葱炒鸡蛋”便把此次活动推向了高涨,孩子们吃着有包含有自己劳动成果的饭菜开心极了。

篇3:中班科学区分生熟鸡蛋教案

1.通过操作实验,了解几种区分生熟鸡蛋的方法

2.在制作美味鸡蛋的过程中,激发对科学探究的兴趣活动准备:生熟鸡蛋若干,煎蛋器,奶锅,小碗若干,小勺若干,盘子若干,小刷子,油壶,盐

经验准备:会打鸡蛋

活动重点:了解鸡蛋生熟的变化

活动难点:能够用自己的方法区分生熟鸡蛋,并能够进行猜想和验证

活动过程:

(一)导入玩一玩电子互动墙,熟悉鸡蛋制作的美食。

任务:用生鸡蛋制作美食

(二)基本过程师:小朋友面前的盒子中有鸡蛋,有生的也有熟的,请小朋友在不弄破的情况下把生的挑出来,将自己的方法画在表格上,一会验证自己挑出来的鸡蛋(生的放在打碎了放在带走生鸡蛋标志的盒中,熟的剥开一个小口放在另外的盒中)总结方法师:①刚才谁的方法成功区分生熟鸡蛋了?(幼儿举手)②请你说一说你的方法(a.手电筒照熟→深颜色,生→透光。b.称重生→轻。c.摇晃,生→晃。d.转生→慢.。)③请你把你的方法画在黑板上的纸上④请小朋友用纸上的一种或多种方法挑出一个生鸡蛋,打进自己的.小碗。

师:为什么不能看颜色区分?

师:因为生鸡蛋的颜色有深有浅老师挑一个鸡蛋(多种方法)师:我们用鸡蛋可以做什么常见的美食(鸡蛋羹,荷包蛋)教师指导做荷包蛋和鸡蛋羹师:做荷包蛋有什么现象幼:

师:鸡蛋有什么变化(液体到固体)。

师:要和小朋友互相分享美食,回家可以给爸爸妈妈做早餐活动分析:活动让小朋友探究区别鸡蛋生熟的方法,鸡蛋是生活中常见的食材,小朋友每天都会吃到,从幼儿自身来说,对鸡蛋具有一定的生活经验,探究过程中,幼儿有听觉,视觉的体验,使幼儿有更深的印象,这次的活动,教师很好的将教育活动和生活联系,对鸡蛋的基本认识从生活中来,最后用鸡蛋做了美食,又回到生活中去,做美食对幼儿是一种满足,生鸡蛋打出来,做成美食,更能加深幼儿对此次活动的印象和体验,教师让两组小朋友进行分享,这也是一种社会性教育。

篇4:生鸡蛋和熟鸡蛋作文

于是,吃过晚饭后,我跑去厨房,拿了一个生鸡蛋和熟鸡蛋,问妈妈怎么分辨?妈妈不知道,我就跑过去问爸爸,爸爸说:“你可以去查呀!”对呀!我可以去查呀!于是我三步并作两步跑向书房,拿了一本《十万个为什么》,我翻来覆去,终于找到了,可以用旋转鸡蛋的方式来分辨,一场实验就这样开始了。

我拿来那两个鸡蛋,用指尖捏着扭转了一下,鸡蛋就开始转动起来了。只见其中一个鸡蛋转得猛如虎,而另一个鸡蛋呢?像一个小胖墩走路一样,一摇一摆的。这是为什么呢?

一查,原来,生鸡蛋壳里面的蛋黄是液体的,转起来重心不稳,所以慢而不稳,而熟鸡蛋呢,就不同了,蛋黄是实心的,所以转起来又快又稳,就像一个速度飞快的旋转陀螺一样。

我顿时恍然大悟,可以用茅塞顿开这个成语来形容我当时快乐的心情。

篇5:生鸡蛋和熟鸡蛋作文

那怎么区别生鸡蛋和熟鸡蛋呢?我决定做做实验。

我打开家里的煤气,煮了几个鸡蛋,等煮熟后捞出冷却。这只是实验的准备而已。接着我把几个生鸡蛋和刚才煮好的熟鸡蛋混在了一起,就表面看来,几乎是分不出哪个是生哪个是熟的了。

接下去该我露一手了:我随手拿了一个鸡蛋在手里,一捏,蛋壳裂开了,这个是熟鸡蛋,我顺手把它剥了;再随手拿起一个,怎么也捏不破,说明这个是生鸡蛋。如此依样画葫芦,很快地,一堆鸡蛋就分出了生熟。这是什么原理呢?我曾经在电视上看到过,生鸡蛋内部是流动的,是捏不破的;而熟鸡蛋内部已经稳定,而我们捏的时候手各部位用力的`程度是不一样的,所以只要用力一捏就破了。

不过,我还有一种分辨鸡蛋生或熟的秘诀——旋转法。方法很简单,把一个鸡蛋平放,然后用左右手使它转起来,如果能比较均匀地旋转的话,这个鸡蛋是熟的。若不能很好旋转的,自然就是生鸡蛋。我用这个方法试,一大堆鸡蛋一下子就分出了生熟,比前一个方法还灵。

篇6:生鸡蛋和熟鸡蛋小学生作文

这时,爸爸回来了,我就像看见救星似的,把爸爸拉过问∶“爸爸,我问一个问题。”“行啊,你尽管问吧。”爸爸爽快地说,“我把生鸡蛋和熟鸡蛋混在一起,不知道怎么办才好,你帮我分开吧。”

我恳求地说,爸爸笑着说“:这还难得住我,看我的”。只见爸爸像变魔术一样地拿出一个鸡蛋,放在桌子上轻轻一转,这个鸡蛋像懒惰

的人一样,躺在那里不动,接着几个鸡蛋都是这样,只有最后一个鸡蛋转了三四圈才停下来,爸爸指着那个鸡蛋说:“这个是熟鸡蛋。”

我眨巴着眼睛说:“这是为什么呢?”爸爸说∶“熟鸡蛋和生鸡蛋里面各有什么?”我不假思索的说:“熟鸡蛋里面有蛋白和蛋黄凝结在一起,生鸡蛋是液体,蛋黄是半固体。”“这就对了”。爸爸拍手大笑。

篇7:生鸡蛋和熟鸡蛋小学生作文

今天早上一起床,爸爸和妈妈就都不在家了,我摸了摸“咕咕”叫的肚子,就去桌上吃妈妈为我准备的早餐了。我见桌上放了两个鸡蛋,便玩了起来。我把它们立了起来,在上面轻轻一转,鸡蛋就迅速像陀螺一样转了起来。嘻嘻,真好玩!我转着转着,就想让鸡蛋们来一场比赛,看看哪个鸡蛋转得又快又久。于是我把桌上的两个鸡蛋编上单号,又从冰箱里拿来两个鸡蛋编上了双号,便开始比赛了,我先让1号和2号比赛。比赛开始了,只见1号像一位芭蕾舞者,在“舞台”上尽情舞蹈。而2号则像一位喝醉酒的醉汉没转几圈就倒了,第一场1号胜!我又拿1号和3号比,1号的表现依旧很好,而3号也不差,经过一场激烈的斗争,最终1号战胜了3号。不一会儿比赛就进入了白热化阶段,现在要进行比赛的是2号和4号,只见这两个“醉汉”跌跌撞撞地,不一会儿2号就倒下了,跟着4号也倒下了,比赛结束了。咦,为什么有些鸡蛋可以转得又快又久,而有些鸡蛋却不行呢?我百思不得其解。

爸爸回来后,我把这问题抛给了爸爸,通过了解才明白:原来2号和4号是生鸡蛋,生鸡蛋里面的蛋黄和蛋白是液体,当我们转动鸡蛋后,蛋壳开始旋转,而鸡蛋里面的液体由于惯性的作用,要保持原来的静止状态,所以生鸡蛋旋转起来比较慢而且转不久。而1号和3号是熟鸡蛋,熟鸡蛋里面的蛋黄和蛋白是固体,而且和鸡蛋壳已结为一个整体,当我们转动鸡蛋后,各部分一同旋转,所以旋转起来的速度比生鸡蛋要快而且久。

原来科学就在我们身边,等着我们去发现、去探索、去利用。

篇8:中班科学实验操作活动:区分生鸡蛋和熟鸡蛋

学情分析 鸡蛋是孩子们每天早饭都要接触到的,看着孩子们剥着熟鸡蛋,吃得津津有味。但生活中孩子们接触到的基本都是加工过的熟鸡蛋,如炒好或煮好的鸡蛋。在不打开蛋壳的情况下怎么才能知道哪个是生鸡蛋哪个是熟鸡蛋呢?“在生活中学习”是我们一直倡导的教育理念。于是我决定做一节区分生熟鸡蛋的科学教育活动,让幼儿在讨论、操作、实验的过程中,发现区分生熟鸡蛋的不同方法,体验科学活动的乐趣。

活动目标

1.通过实验操作,让幼儿探究区分生鸡蛋和熟鸡蛋的一些方法。

2.让幼儿体验实验过程中的乐趣,激发幼儿对科学活动的兴趣。

活动准备

材料准备:生、熟鸡蛋每人一份,生、熟鸡蛋里面的图片,记录贴(红的、绿的),碗若干,大水盆两个。

活动过程

1.游戏引入,激发幼儿兴趣。

教师把生熟两个鸡蛋同时放到神秘袋子里,请小朋友们说“变变变”,教师用手搅动袋子。之后教师把两个鸡蛋拿出来,请幼儿说说还知不知道哪个是熟鸡蛋,哪个是生鸡蛋? 分析:教师在游戏过程中,语言动作要生动、富有神秘感,这样才更能激发幼儿对生鸡蛋和熟鸡蛋的兴趣。

2.讨论生熟鸡蛋的特点

师;生鸡蛋里面是什么样子的?(幼儿自由发言后教师小结)生鸡蛋里面是液体。(出示生鸡蛋打开后的图片)

师:熟鸡蛋里面是什么样子的?(幼儿自由发言后教师小结)熟鸡蛋里面是固体。(出示熟鸡蛋打开后的图片)

3.讨论区分生熟鸡蛋的方法

师:小朋友想一想如何在不打破鸡蛋的前提下,区分哪个是生鸡蛋哪个是熟鸡蛋? 幼儿自由猜想,自由讨论。

分析:在此环节中,教师引导幼儿根据生鸡蛋和熟鸡蛋的不同特点来分析,积极思考解决问题的办法。鼓励幼儿声音洪亮,语言清晰地表达自己的观点,教师可以加以解释,提升幼儿经验。

4.幼儿实验操作。

教师观察幼儿的操作情况,适时引导幼儿再尝试其他方法。询问每个幼儿的实验方法和得出的结果,并观察个别幼儿的记录贴使用是否得当。

分析:在实验操作的过程中,让幼儿充分体验实验的快乐,教师应鼓励幼儿大胆操作,积极思考。

5.验证幼儿的实验结果。

请一名小朋友拿着自己区分的生熟鸡蛋到前面来。

师:你用什么方法来区分它们呢?(旋转的方法)

验证:请幼儿再次演示一下自己所用的方法,同时把鸡蛋打到准备好的碗里,让事实来告诉大家哪个是生的哪个是熟的。

分析:在小结中,有的幼儿认为转得快的是生鸡蛋,转得慢的是熟鸡蛋,这时可以请两名意见不同的小朋友上前来打破鸡蛋进行验证。

师:原来转得快而久的是熟的,转得慢的是生的。

教师再请使用其他方法的幼儿上前演示,并验证,得出正确的结论。(摇动鸡蛋听声音,生鸡蛋有流动的声音,熟鸡蛋没有流动的声音;

6.教师小结小朋友发现的好方法:转一转、摇一摇。

请幼儿用这些方法把生鸡蛋和熟鸡蛋重新区分开来。并重新使用记录贴粘在合适的鸡蛋上。

8.带领幼儿观察水中的生鸡蛋和熟鸡蛋。

师:老师今天还发现了一种方法,想告诉小朋友,你们想不想知道呀?

教师一手拿一个鸡蛋,准备放到面前的水盆里。

师:小朋友,我们快来想一想,生鸡蛋和熟鸡蛋放到水里,会有什么不一样?

幼儿猜想讨论。(会漂起来,都一样,会沉下去)

教师把幼儿分成两组,将生熟鸡蛋分别放入教师面前的水盆里,并进行观察,边观察边讨论。最后进行小结:原来生鸡蛋放到水里(是站着的)就会沉下去,而熟鸡蛋放到水里(是躺着的)反而会有点漂起来。

师:我们又发现了一种方法——泡一泡。

师:请小朋友回家再和爸爸妈妈尝试一下,看看能不能发现更多的方法,回来告诉老师和小朋友,一起分享。

活动延伸:

上一篇:刑事诉讼法学考查试题下一篇:脑筋急转弯:两条腿中间是什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