辽宁就业结构调整对策

2024-06-06

辽宁就业结构调整对策(通用8篇)

篇1:辽宁就业结构调整对策

辽宁经济振兴中城镇就业问题与对策

杨秀凌

摘 要:结合辽宁情况,从多个角度全面、深入剖析了辽宁经济振兴中城镇失业的致因,并从劳动力资源开发、劳动力自由流动和资源有效配置以及挖掘就业潜能、提高经济对就业吸纳能力等角度,提出了促进经济振兴、解决城镇就业的一系列对策建议。

关键词:经济振兴,城镇就业,劳动力供求,劳动力市场

国有企业在辽宁长期占有较高比重,在经历了20世纪90年代的改革改制后,2004年辽宁仍有国有企业4 482户,同期国有企业资产负债率平均为77.1%,盈亏相抵后,净亏损17.6亿。国有企业发展的不景气,在制约经济增长速度和发展质量的同时,也导致了城镇职工大量失业。尽管2005年后政府通过陆续推出零就业家庭就业援助、普惠制就业培训、大龄就业困难对象安置等一系列促进就业政策,解决了一些人的就业问题,同时,国有经济的吸纳就业能力也出现了反弹迹象,但2007年国有单位和集体单位仍分别有38.2万人和55.2万人离岗。一方面,政府和社会千方百计帮助失业人员就业;另一方面,新的失业人员则在不断涌现,他们与城镇原有失业人员及新增劳动力人口中的失业者共同汇聚成了城镇失业群体。

一、辽宁城镇就业问题的致因分析

1.人口和劳动年龄人口发展演进方面的原因。人口发展有其规律性,目前,辽宁人口已步入年老型,在此阶段,受人口和劳动年龄人口演进规律影响,劳动年龄人口进一步延续着成年型人口后期的高增长态势且持续累加,与此同时,劳动年龄人口的中位年龄在持续攀升,劳动力市场呈现出劳动力数量效应和结构效应共同作用特征。一方面,数量效应导致劳动力供给高涨;另一方面,结构效应则在抬高经济活动人口平均从业年龄的同时,引发年轻劳动力供给的未来不足。目前,对辽宁劳动力市场影响最大的是数量效应。在中、高等职业技术教育仍不够普及、不够发达的情况下,数量效应直接导致了一般劳动力的供过于求,造成突出的劳动力供求矛盾。辽宁劳动力市场的供过于求,主要体现在一般劳动力市场和部分知识技能型劳动力市场中,如一般劳动者就业困难、某些专业大学生就业困难等;有的知识技能型劳动力市场,如机械类技工市场、IT人才市场等,则呈现供不应求格局。可见,辽宁城镇失业和就业问题与其人口和劳动年龄人口发展演进规律密切关联,是人口老龄化导致人口大量累积于劳动年龄时段的结果,也是劳动年龄人口数量、质量和结构与社会生产力发展水平及经济发展阶段不能有效吻合、匹配的必然结果。

2.传统制度安排和政策限制导致劳动力流动不畅,劳动力大量滞留和积压于国有和集体经济单位,是20世纪90年代以来辽宁失业人口倍增的重要原因。传统经济体制的僵化、呆板以及管理上的条块分割,不仅将城乡间、地区间以及部门、行业间的劳动力市场人为分割开来,而且将人口和劳动者严格固定在城或乡及某一单位和岗位,人口和劳动力难以在城乡间、地区间及部门和行业间自由流动。而长期以来政府在劳动力资源配置上的统分统配、大包大揽,又使劳动力大量流向并长期积压在国有和集体经济单位,城镇国有和集体单位成了社会冗余劳动力的“收容所”。20世纪90年代以来,体制、机制和制度改革的不断深入,一方面在政企和政事分开改革大潮下独立出来的国有和集体单位纷纷裁员,或因经营管理不善被兼并或破产倒闭,一时间失业人口迅增;另一方面,大量长期滞留、积压在农业部门和农村的剩余劳动力,在市场经济大潮涌动、工业化和城市化感召以及城乡间、工农间巨大收入差距驱动下大量涌入城市,与城镇劳动力在无“进入壁垒”和低准入门槛的行业和部门形成竞争,进一步加剧了原本突出的劳动力供求矛盾。

3.劳动力市场不健全、不完善以及职业技能培训和就业指导体系不能与市场需求有效衔接,导致劳动力不能合理流动和实现有效配置。由于劳动力市场的城乡、地区和行业分割现象长期未得到解决,加之劳动力供求信息的“内部人”屏蔽,使劳动力供求信息不能广泛、及时传播和区域共享,既严重制约了劳动力流动,也影响了劳动力资源的跨城乡、跨区域和跨部门调剂和有效配置。而政府和社会提供的职业技能培训又经常出现与市场需求不符或跟不上市场需求变化的问题,结果,投入了大量人力、物力、财力,却难以收到预期效果;一些失业人员因对政府提供的培训缺乏信心而不愿参加培训,失业人员知识、技能更新困难,难以实现跨行业、跨职业再就业。

4.民营经济和个体经济在活跃区域经济和吸纳就业中的潜能未得到有效开发。民营经济和个体经济是活跃地方经济的主要力量,也是吸纳就业的“大户”。2007年辽宁民营企业和个体经济共吸纳就业422.1万人,占城镇就业总人数的41.1%;全部国有及规模以上非国有企业中中小企业吸纳就业220.98万人,占城镇从业总人数的21.52%。虽然与20世纪90年代比较,无论在吸纳就业总量,还是对社会就业贡献率上均有了大幅度提高,但与广东、江苏、浙江等地区相比,民营企业和个体经济对活跃地方经济和促进就业的作用还不够大,仍有较大发挥余地。

5.第三产业对就业的吸纳能力还未得到充分发挥。改革开放以来,辽宁第三产业得到了快速发展,在地区生产总值中的比重由1978年的22.7%提高到2007年的36.6%,第三产业从业人员由225.4万人增至873.6万人,净增量648.2万人,占社会从业人员比重从1978年的18%提高到2007年的40.1%。尽管如此,仍应看到,目前辽宁第三产业仍有较大潜力可挖。研究表明,发达国家第三产业就业比重一般为65%~75%,中等发达国家则在45%~60%之间,而目前辽宁第三产业就业比重仅为40%,仍有较大发展空间。然而第三产业中多数行业部门的准入限制及其经营的垄断性,则给第三产业部门的优胜劣汰及市场竞争力提高设置了难以逾越的障碍,抑制了第三产业良性发展及吸纳就业能力的充分发挥。

6.一些城镇失业人员缺乏主动就业意识,专业技能缺乏或知识技能过于陈旧、单一,不能适应市场发展的需要。在辽宁,城镇职工大多就业于传统工业部门,长期从事专门化程度高且知识技能单一的劳动,知识更新频率很低,加之国有企业长期沿袭终身制就业模式,并表现出一定世袭特征,有的家庭两代甚至三代人在同一单位工作,家庭对企业有着较强依赖性,家庭经济的自主性因其成员就业渠道和收入来源单一而显得非常脆弱。因此,在企业经营不善甚至破产倒闭时,个人及家庭经济往往受到较大影响,有的甚至沦为贫困家庭。这与广东、浙江等市场经济较发达省份城镇居民的多就业渠道、多收入来源状况形成了明显对比,由此也反衬出辽宁城镇经济在开放度以及劳动者在就业观念和自主能力方面与市场经济较发达地区的差距。笔者所做的调查显示:在辽宁,结构性失业及因观念落后而引致的自愿失业所占比重较大,劳动者知识技能单

一、“高不成,低不就”是很多人不能顺利就业和再就业的重要原因。

二、对策思考

1.加大职业技术教育投入,大力培育中、高级技术技能型人才。尽管辽宁的劳动力供求矛盾仍然突出,就业形势依然严峻,但从目前情况看,辽宁对中、高级职业技能人才的需求量在不断增大,特别随着今后辽宁劳动力由供过于求转向供不应求,中、高级技能人才的缺口会越大。基于此,今后辽宁应在加速科技和社会生产力进步的同时,尽快建立起科学、规范、有效、完善的失业和在职人员继续教育和培训体系,以适应经济振兴和发展的要求。

2.建立以市场需求为导向、以职业技能培训为就业促进切入点、以互联网为信息平台的城乡一体化劳动力市场体系。从加速劳动力资源流动、提高资源配置效率角度讲,加快劳动力市场的制度化、信息化及城乡一体化建设,打破劳动力市场的城乡分割、地区分割及产业、行业分割,进一步完善与劳动力市场相配套的职业技能培训体系,加强对择业者的就业引导,是辽宁各级政府应着力做好的工作。

3.通过发展第三产业、刺激劳动力有效需求,来促进就业。20世纪90年代以来,西欧国家经济结构调整加快,信息产业、金融保险业、商业、旅游业以及社会服务业等获得了迅猛发展,就业结构发生了明显变化。特别是那些投资少、见效快的劳动力密集型社区服务业及社会零售业等,在促进就业和再就业中的作用尤为突出。从辽宁实情看,一方面产业结构有待进一步调整和优化,特别是在加快第一、二产业技术进步的同时,通过大力发展第三产业,来提高第三产业的产值贡献率;另一方面,通过优化就业结构、促进劳动力向第三产业转移,来提高第三产业的就业贡献率。

4.加大对民营经济和个体经济特别是中小企业的扶持力度,逐步形成新型的大、中、小型企业的分工协作关系。从吸纳就业的能力和效果看,能力最强(这里指总体能力)、效果最好的通常是中小型企业。中小型企业数量较少、发展质量不高,是辽宁很多城市经济和社会缺乏活力、市场适应力不强及城镇人口大规模失业的重要原因。总结国内外发展经验,中小型企业在促进经济发展和就业中的作用举世公认,正因如此,长期以来,发达国家一直非常关注中小企业发展,并为中小企业的健康发展提供了优良的制度、社会和文化环境。鉴于此,辽宁可通过建立中小企业基金和专项信贷资金来扶持中小型企业,同时,为中小企业发展创造公平的竞争机会,提供优良的制度和政策环境,帮助中小企业尽快成长与发展。

5.通过财税和信贷政策及技术扶持,来引导和帮助自主创业。随着所有制结构变化,国外资本和民营资本正在成为社会投资的重要资本来源和支撑经济发展的中坚力量,与此相对应,以国有经济为主体的就业格局正在被多种经济类型难分伯仲的就业格局所取代。研究表明:近些年来我国的新增就业机会95%以上源自非国有经济的发展。非国有经济特别是民营经济和个体经济的发展,离不开政府和社会对自主创业的大力扶持,为此,辽宁应通过加强创业培训及创业指导、完善信贷和小额担保贷款制度等一系列措施,借助财政和信贷及技术支持政策,有效引导和帮助大学毕业生及有能力的失业和在业人员自主创业。

6.推动农业产业化和农村就业非农化,促进农村劳动力就地、就近流动转移。一方面,应进一步加大对农业和农村的投入,在做好农村发展规划的同时,加强农业和农村基础设施建设,通过财政支持及信贷和政策扶持,切实改善农村居民的生存、生活和生产条件;另一方面,大力推进土地流转制度改革,以农业经营“能手”、种田大户特别是农业企业为核心,通过耕地资源的有效整合及规模化经营,加速推进农业产业化进程,进一步扩大农业主、副产品的精、深加工领域,不断拓宽、延长农业产成品的产、供、销链条,切实提高农村、农业和农民的生产和经营效益,还利于农村劳动者,进而引导农业和农村劳动力向城乡非农产业转移。

参考文献:

[1] 徐传谌,等.东北老工业基地的就业压力及对策分析[J].东北亚论坛,2004,(4).[2] 洪轶男.辽宁经济增长与就业问题分析[J].辽宁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07,(4).[3] 赵秋成.当前劳动就业的几个认识误区[J].经济学家,2004,(5).[4] 张车伟.中国30年经济增长与就业:构建灵活安全的劳动力市场[J].中国工业经济,2009,(1).来源:《经济研究导刊》2011年第8期

篇2:辽宁就业结构调整对策

各市人民政府,省政府各厅委、各直属机构:

根据《辽宁省按比例分散安置残疾人就业规定》(省政府第75号令),结合我省经济发展形势和残疾人就业状况,为进一步促进残疾人就业工作,省政府决定对残疾人就业保障金的征收标准进行调整,现就有关问题通知如下:

一、调整残疾人就业保障金征收标准

残疾人就业保障金的征收标准,由原规定的“单位每少安置一名残疾人就业,按单位所在地的市上一职工年平均工资的50%缴纳残疾人就业保障金”,调整为“单位每少安置一名残疾人就业,按单位所在地的市上一职工年平均工资缴纳残疾人就业保障金”。

二、进一步明确和落实残疾人就业保障金征收方式

残疾人就业保障金的征收方式要继续按照省政府《关于征收残疾人就业保障金问题的通知》(辽政发[2003]23号)规定执行,即:财政全部拨款的行政单位和由财政全部补助或部分补助的事业单位,其应缴纳的残疾人就业保障金,原则上维持现有的缴纳方式不变。各类企业、民办非企业单位以及以经营收入为主要支出来源的事业单位和社会团体,其应缴纳的残疾人就业保障金由地方税务机关按属地原则及现行税收管理体制统一代征。尚未实施代扣代征残疾人就业保障金的地区和部门要严格按规定执行,保障残疾人就业保障金按时足额征收。

三、进一步规范残疾人就业保障金的使用范围

残疾人就业保障金的使用范围为:补贴残疾人职业培训费用;奖励超比例安置残疾人就业的单位及为安排残疾人就业做出显著成绩的单位;有偿扶持残疾人集体从业、个体经营;经同级财政部门批准,适当补助残疾人劳动服务机构经费开支或直接用于残疾人就业工作的其他开支。

篇3:辽宁就业结构调整对策

建立良好的产业结构的前提是对于当前产业结构以及当前外界发展环境有着详细的了解和认识, 并且找出当前的不足, 并制定出相应的合理解决的政策, 从而加强其新结构的科学性以及可操作性, 并结合实际操作, 从而得到实现。

一、辽宁省产业与就业结构政策的关系理论分析

产业结构以及就业结构是社会经济发展过程中两个十分重要的方面, 良好的产业以及就业结构对于社会今后的发展有着较强的保障作用, 两者相辅相成, 互相促进, 从而促进经济的整体发展。

(一) 辽宁省产业政策对就业的影响

随着辽宁省产业政策的不断加强和完善, 对于就业有着十分明显的推动作用, 从而促进经济结构的不断完善, 进一步加强国民的经济水平。

1、产业政策影响劳动力的需求途径

产业政策实施, 从而促进了劳动力数量的提升, 劳动力数量提升就需要刺激居民的消费, 从而使得需求与供给数量相平衡。政府可以通过刺激消费从而增加劳动力人口, 并且不断的对于二、三产业进行发展, 从而使得就业岗位增多。在一定程度上还存在一些非自愿失业、摩擦失业以及结构性失业, 因此还可以对于失业人员进行吸纳。

第三产业的发展不仅会使得就业量增加, 还能够依附于一、二产业, 从而促进共同发展, 从而使得就业得到有效的调整。由此可见, 通过对于产业政策的调整, 有利于促进就业结构的发展。

2、产业政策影响劳动力的供给途径

产业结构同时也促进劳动力的供给, 不仅有利于贯彻城市化的现象, 还能够使得劳动力素质得到全面的提高。随着城市化的不断发展, 城市岗位增多的同时, 会招引大量的非城市人民流向城市, 因此, 根本的目标是大力对于农村经济进行发展, 从而加强就业。同时, 由于劳动力素质对于失业率也有着相关性, 因此, 劳动力素质的提升, 不仅能够带动失业率的降低, 并且还能够对于经济结构有进一步的优化。

(二) 辽宁省就业政策对就业的影响

劳动力资源受就业政策的影响十分明显, 随着就业政策的不断发展, 劳动力资源的质量也有一定程度的提升。在发达国家中, 由于技术先进, 但是资金短缺, 所以劳动力价格十分高, 在我国劳动力较为廉价但素质偏低, 因此, 辽宁省将提升劳动力素质作为核心, 从而加强劳动的产出以及质量, 从而促进了产业整体的发展。并且在发展过程中, 产业结构也会随着劳动力不断的进行变化。产业结构的变化推动高科技行业的变动, , 从而推动整体行业的发展。

(三) 辽宁省产业与就业政策相关性

在发展过程中, 辽宁的产业结构与就业结构具有一致的目标, 就是推动经济的总体发展, 两者相辅相成, 相互促进, 从而共同获得利益。两者存在共同的目的和原则, 使社会利益最大化, 同时也存在一定程度的差异性。两者的价值取向不同, 产业结构偏向于产业的发展, 而就业结构则更重视社会的整体利益;两者作用的领域也不同, 产业结构作用于经济的发展, 从而对于各个产业有所带动, 而就业结构则通过实施积极的就业政策从而扩大就业渠道, 促进社会的发展。

二、辽宁产业结构升级与就业结构变动的现状分析

(一) 辽宁产业结构与就业结构变动规律分析

随着社会的不断发展, 第一产业的比重有所下降, 而二、三产业有所兴起, 从而促进了就业结构的整体变化。社会发展趋于完善, 第一产业有所衰落, 二、三产业逐步兴起, 从而使得总体的就业人数还是趋于上涨状态。

(二) 辽宁省第三产业就业的弹性分析

就业弹性即为经济增长对于就业人数的影响, 弹性越大, 则经济增长对于就业人数的影响越明显弹性越小, 影响就越不明显。若就业弹性为负, 就业就存在着挤出效应, 不利于就业以至于经济的进一步发展。

第一产业的就业弹性低, 为负值, 并且受波动十分明显。第二产业的就业弹性也较低, 易产生挤出效应。而第三产业则可对于就业起到一定程度的拉动作用。第二产业与第三产业处于对立, 第三产业为服务型产业, 受经济发展的影响较为明显。

(三) 辽宁省产业结构与就业结构的偏离程度分析

随着经济的不断发展, 以及产业结构的不断调整, 劳动力在三个产业中不断的进行转移, 从而适应当前的经济发展, 但劳动力转移过程中也存在着一定的弊端。若转移过快, 则流动人员过多, 劳动力就业不足, 不利于就业的进一步发展, 而劳动力转移过慢, 则会造成人员过多, 从而使得效率降低, 就会使得企业内部进行裁员而提升生产效率, 则会使得失业问题十分严重。因此, 就业人员的流动性对于就业有着十分明显的影响, 产业结构与就业结构发生偏离则会造成十分严重的就业问题, 从而对于整体经济有着十分明显的影响。

三、辽宁产业结构与就业结构协调发展的政策措施

(一) 产业结构与就业结构相互促进的政策支持体系

通过对于辽宁省产业结构以及就业结构的分析, 可发现在产业结构升级过程中就业问题是不可避免的。就业问题的产生很大程度是由于需求拉动不足以及结构性失业, 政府结合实际的情况进行了相应的原则制定, 从而对于问题进行改善。因此, 在发展过程中, 辽宁省始终贯彻三个代表重要思想以及科学发展观, 并积极的实施对外开放, 从而发展全球贸易。

(二) 优化产业间的关系

1、在发展中对于传统工业进行改进, 实施创新或者吞并, 从而使得产业优化升级, 并不断的对于劳动力素质进行提升, 从而使得总体的经济结构起到优化升级的效果。辽宁省在发展过程中也具备十分丰富的资源, 属于资源型城市, 因此发展中不断的对于科学发展观进行贯彻落实, 从而在一定程度上减小了对于环境的影响, 并降低了污染, 从而使得新型的工业体系建立起来。产业间的关系也在发展中不断的完善起来, 将资金密集型工业作为主要发展对象, 并结合着劳动密集型以及新兴产业共同发展。在密集地区对于劳动力需求大的产业进行转移, 从而带动贫困地区的就业以及经济进一步的发展。

2、大力对于第三产业进行发展, 从而吸纳劳动力, 并使得老工业基地得到发展。并制定相关的政策对于第三产业进行扶持, 从而减小第三产业发展过程中存在的阻碍。使得就业人口进一步得到合理的调整。在产业结构调整的过程中, 不断加强对于新兴产业的重视, 并加强政策上的扶持力度, 使得新兴产业逐步发展起来。并且使得高校与新兴产业相联系, 为其产业培养专业的高素质人员, 并进行科学研究, 从而进一步带动新兴产业的发挥。

3、在此过程中, 对于中小企业要进行一定程度的扶持, 从而激发企业的积极性, 快速高效的进行转型, 并且加强人才的引入, 开发企业发展的潜力, 使得企业进一步发展并且促进整体经济水平的提升。

(三) 就业政策

政府也应对于就业进行一定程度的调控, 在政策上实行相应的支持, 并促进剩余劳动力的转移, 从而使得就业结构进一步得到优化, 人民的生活水平得到提升, 并且加大人民就业的积极性, 提高就业后的工作效率, 并制定保障机制, 对于劳动力的基本权益进行保护。

四、结语

辽宁省的产业结构具有其自身的特点, 因此, 需要对于其当前结构以及环境进行深入的了解, 并且进一步进行研究, 从而好到根本问题所在, 并结合政府调控进行一定程度的调整, 来使得产业结构以及就业结构相互促进, 进一步协调化发展, 产业的内部结构进一步的合理化发展, 并促进经济结构进一步完善, 促进经济整体的提升。

参考文献

[1]常丽.辽宁产业结构与就业结构协同性实证研究[J].中国科技论坛, 2010, (1) :49-55.

[2]翟翠霞.产业结构与经济增长关系实证研究——基于辽宁产业结构30年变迁的阐释[J].社会科学辑刊, 2013, (2) :131-135.

[3]李庆利, 刘怫翔.辽宁产业结构与就业结构的相关性研究[J].当代经济, 2012, (13) :88-90.

篇4:辽宁就业结构调整对策

关键词:遼宁省 经济转轨 就业效应 宏观经济政策

遼宁经济进入转轨阶段、特别是20世纪90年代中后期进入转轨深化期以来,经济增长与就业变动之间的矛盾不断加剧,长期性就业隐忧开始显现,其持续演进必将成为制约遼宁经济社会进一步发展的阻碍力量。

一、遼宁经济转轨的就业增长效应

自20世纪80年代进入经济转轨期以来,经济体制的全面改革极大地促进了遼宁经济总量的增长,11164.3亿元的GDP使遼宁于2007年跨入“万亿俱乐部”省份行列。但是,尽管随着遼宁地区经济转轨的不断深入和经济发展速度的不断加快,就业总量由1996年的2031.8万人提高到2007年的2180.7万人,但是遼宁省的就业弹性却表现出了总体下降趋势。有数据显示,1978—1996年间遼宁省的平均就业弹性为0.283,但1997—2009年间的平均就业弹性则仅为0.056(见图1)。

需要特别强调的是,1979年以来,遼宁省就业弹性累计四次出现负的情况,且全部发生在经济转轨比较激进的1997—2009年间。这与国有企业在此期间大比例、密集性退出关系极为密切,同时与遼宁地区“粗放型”经济增长方式的延续和强化密不可分。我们对1985—2007年遼宁省经济增长与固定资产投资的相关关系进行了线性回归分析(95%显著水平),结果显示,二者之间始终具有显著的正相关关系,但是固定资产投资对GDP的增长弹性却在不断下降,已经由1981—1996年的0.404下降至1997—2007年的0.277,这表明遼宁经济增长方式的集约化程度不但没有得到加强,反而趋向于日益弱化。与此同时,通过计算1985年以来各年度固定资产投资的就业弹性,发现遼宁省固定资产投资大比例增长的同时, 其就业弹性则始终在低水平波动。这样,在国民经济越发依赖于固定资产投资的同时,后者对就业的拉动效应又是极低的,就业总量的变动情况自然也就难以令人乐观。

二、遼宁经济转轨的就业结构效应

从理论上判断,经济体制转轨主要表现为国民经济所有制结构的调整过程,但它通常会伴随较为强烈的产业结构调整,从而会对就业结构产生显著冲击。

一方面,从所有制结构调整与就业结构变化角度看,随着经济转轨进程的加快和国有企业退出速度的提升,原本滞留在国有企业中的隐性失业者不断流出原有单位而公开化。有数据显示,2000年遼宁省非国有单位就业人员的比重为49.68%,城镇国有单位就业人员占全部城镇基业人员比重为50.32%,二者比例接近1∶1。但是到了2009年,城镇国有单位就业人员的比重则迅速降至28.61%,而非国有单位的就业人员比重则跃升至71.39%,二者比例已经远远超过了2∶1。

另一方面,从产业结构调整与就业结构变化角度看,产业是就业的载体,因此产业结构的变动必然引发就业结构的变化。如果定义各产业从业人员占全域从业人员比重与其生产总值占全域生产总值的比重之差为产业结构偏离度的话,那么图2表明,遼宁省30余年来第一产业的产业结构偏离度始终为正,说明该产业的就业增长比重始终高于产值增长比重,产业内部仍然积存着劳动生产率较低从而有待于迁出的过剩劳动力;第二产业的结构偏离度始终为负值,尽管1978—1992年期间其绝对值总体上不断下降,但随后就在总体上不断上升,表明该产业的比较劳动生产率始终较高,其对增量劳动力的潜在就业拉动效应正在趋于下降。与此同时,第三产业的结构偏离度的变化稍显复杂,自1986年起由正转负,而后又于2006年开始由负转正,表明该产业的技术和知识密集度已经开始提高,其对增量劳动力的人力资本需求也越来越高,从而新增劳动力的进入难度也正在不断加大。

三、遼宁省的长期就业隐忧

近期人口变动抽样调查结果显示,遼宁省人口的总负担系数稳步下降。鉴于此,能否在经济转轨不断深化的同时,充分利用由这一有利的人口红利期所带来的劳动力资源优势,加速推进经济社会的发展,就成为一项重大课题。抛开前文已经分析的经济增长的就业拉动效应非常微弱和就业结构偏离度过高问题不论,摩擦性失业趋于普遍、周期性失业端倪初显等长期就业隐忧均已成为决策科学化的严峻挑战。

(一)摩擦性失业趋于普遍

以下岗和失业人员的再就业成功率为例,有数据表明,2000年以来遼宁省下岗和失业人员的再就业成功率平均水平只有52.6%,最低数值出现在2000年,为43.3%。2000年以后,这一数字尽管有所提高,但即使是最高年份(2005年)的数值也仅为58.7%。

(二)周期性失业端倪初现

以1997年以来遼宁省的城镇登记失业率为因变量、经济增长率为解释变量的线性回归结果显示,在95%的显著水平下,二者的相关系数为0.007,已经表现出了微弱的正相关关系。这种情况表明,遼宁省就业总量的变动将可能在未来经济运行进入下行通道时,随着经济增长速度的下降而同步性下滑。

四、遼宁省就业促进型宏观经济政策调整

(一)转变宏观经济调控政策的目标取向

将就业增长与失业治理目标放在宏观经济政策的首位而加以优先考虑,并通过各类政策手段协调性地推进经济增长和结构调整进程,实现经济发展同就业增长的协调演进。

(二)多元措施并举,加大就业需求的创造力度

一是要加大对中小企业的扶植力度,提高其存活概率和存续时限,提高其就业吸纳能力。二是紧紧抓住开发和建设“沿海经济带”、“沈阳经济区”和突破“遼西北”的有利时机,进一步统筹规划相关县区的经济和社会发展布局,特别是要加强相关县区内部的小城镇建设,使其真正发挥就业需求的“引擎”效应;三是有效激发全社会的创业热情,鼓励各类社会成员自主创业,特别是鼓励就业困难群体自主创业,实现就业的“倍增效应”,提高全社会的就业增长速度。

(三)改善劳动力供给,切实缓解就业供需之间的数量和结构矛盾

一是在充分发挥就业主管部门主导作用的同时,广泛发动各类社会团体,继续开展形式多样的公益性就业培训,有效提高下岗、失业群体的再就业能力和再就业信心,促进其顺利实现再就业。二是统筹规划,根据全省产业布局和结构调整方向,大力发展各类职业教育,特别是鼓励社会资本进入职业教育领域,实现职业教育和就业的“一元化”。

(四)加速产业结构适应性调整步伐

在大力发展资本密集型和科技领先型产业的同时,大力发展劳动密集型产业,特别是要丰富服务业内涵,促进劳动密集程度较高的第三产业迅速崛起,使之成为解决长期就业问题的主力军。当然,在政策倾斜方向的选择上,则应在鼓励传统的餐饮服务业、批发零售业发展的同时,大力促进金融服务、现代物流、信息服务、旅游、社区服务等新兴服务行业的发展,以此引导新增劳动力向第三产业流动。

(五)加强就业服务体系建设,应对摩擦性和周期性失业难题

一是要不断充实劳动主管部门就业服务机构的服务内容,提升其服务意识和服务能力,使之在劳动力市场的发育和成熟过程中发挥应有的示范效应。二是鼓励各类社会力量进入劳动力服务市场,充分发挥其信息来源广泛、服务形式灵活、服务内容广泛的优势,快速成为行业中的生力军。

参考文献:

①蔡昉,都阳,王美艳.中国劳动力市场转型与发育[M].北京:商务印书馆,2005

②蒲艳萍. 转型期的产业结构变动与中国就业效应[J].《统计与决策》,2008(7)

③《遼宁统计年鉴》(历年)

(徐世江,1973年生,遼宁遼阳人,遼阳职业技术学院副教授、经济学博士。主要研究方向:劳动经济学和新制度经济学)

篇5:辽宁就业分析报告

长期以来,大部分企业都会对求职者的学历做出硬性要求,往往学历越高,就业越容易,求职者文化程度的高低成为企业选才用人的重要参照因素。然而,近年来的人力资源市场供求数据显示,对求职者文化程度做出明确要求的用人单位日益减少,学历高低对求职者就业状况的影响逐渐淡化。20XX年进入人力资源市场招聘的企业,90%以上对求职者文化程度做出硬性要求,20XX年这一比例为84%,20XX年降至76%,20XX年则仅为74%左右,20XX年前三个季度的比例分别为81%、72%和73。92%。

数据表明,近年来,用人单位用工要求已由原来的侧重求职者学历水平开始向重视求职者实际工作经验和动手能力方面转变,学历因素对求职影响日益淡化。

伴随用人单位淡化学历要求以及就业群体自身结构和数量的调整,不同文化程度的求职者就业状况也发生相应变化。本科生、硕士生学历优势不再明显,动手能力强的技校生、高职生反而更加容易找到工作岗位。

数据表明,近年来,大学及以上文化程度的求职者求人倍率(劳动力市场需求人数与求职人数之比,求人倍率数字越大,越是容易找工作)持续走低,20XX年一、二、三季度,大学本科文化程度的求职者求人倍率分别为0。83、0。56和0。65。而高中生、大专生求人倍率较高,就业压力较大学本科生相对较小,尤其是职高生、技校生、中专生的就业形势良好。20XX年一、二、三季度,职高生、技校生、中专生的求人倍率均在1以上,就业状况相对较好。

1月16日,辽宁省教育基金会第三届二次理事会在沈阳召开。会议表奖了我省近两年来涌现出的一批扶贫助学先进个人和集体。省委书记、省人大常委会主任王X向大会发来贺信,省长陈政高出席会议,省教育基金会理事长王怀远到会并致辞。

辽宁省教育基金会成立20多年来,为弘扬尊师重教的.社会风尚,促进教育事业的持续健康发展,做了大量卓有成效的工作。特别是近来,基金会募集各类捐助总计金额达1。1亿元人民币;奖励资助优秀学生、贫困学生9万余名;表彰奖励优秀教师、教育工作者7722名;捐赠扶贫救灾物资600多吨;资助26个县兴建农业科技教育示范基地60个;组织2300名特级教师、优秀教师、“仁者”志愿者开展送教下乡、教育扶贫等资助活动117次,45个县 (区)100多所中小学的8万名农村师生受益。近两年,在国际金融危机的不利影响下,基金会依然克服困难,共筹集教育基金达1212。6万元,同时“仁者”志愿者队伍的规模和影响力也不断扩大。

会上,陈政高、王怀远为辽宁方大集团等9家企业单位颁发了 “仁者助学突出贡献奖”,以表彰他们在支持我省教育发展过程中作出的贡献。

明亮的教学楼,宽敞的塑胶跑道,微机室、多媒体教室设施齐全,图书室,心理咨询室,音乐、美术、科学实践教室应有尽有。像这样的农村九年一贯制学校,辽宁省20XX年底共建成940所,实现了每个乡(镇)一所农村九年一贯制学校的总体目标,百万余名农村中小学生受益。这一推进城乡义务教育均衡发展重大成果的取得,与辽宁省、市政协的建言助推密不可分。

自20XX年以来,教育公平成了辽宁省政协全会和14个市政协全会上委员们热议的话题,形成了上下联动、合力助推之势。在20XX年初的辽宁省政协十届三次会议上,孙玉良、张明鸣、张晓波、张思宁、张冰冰等委员,建议全省各级政府把建设农村九年一贯制学校当做推进城乡义务教育均衡发展的一个重要举措来抓,采取行之有效的措施,大力推进农村九年一贯制学校的建设,促进农村义务教育的均衡发展,让广大农村群众共享教育改革发展的成果。在沈阳市政协十三届三次会议上,陈秀庆、王健、时洪等委员建议:多渠道筹措资金,确保农村九年一贯制学校的建设,尽快改善其办学条件;采取各种有效措施,建立骨干教师巡回授课、紧缺专业教师流动教学、城镇教师到农村学校任教服务期等项制度,实现优质教学资源的共享。

篇6:辽宁就业结构调整对策

医疗保险,传统意义上就是指由特定的组织或机构经办,通过带强制执行的政策法规或自愿缔结的契约,在一定区域的一定参保人群中筹集医疗保险基金。

最新资讯,从今年7月1日起,沈阳市灵活就业人员基本医疗保险费基数调整为3715元/月。 5月9日,沈阳市社会医疗保险(和讯放心保)管理局下发了《关于调整沈阳市灵活就业人员基本医疗保险缴费基数的通知》,灵活就业人员基本医疗保险费缴费基数由之前的3212元/月,调整为3715元/月。上调后,灵活就业人员参保者每月至少多缴34.2元,最多多缴50.3元。

灵活就业人员每月需缴医疗保险费计算公式为:缴费基数×缴费比例=缴费金额。那么,本次上调后,按照新标准进行缴费,如果灵活就业人员按照10%的比例缴费,调整后,每月缴费将为371.5元,每月需要多缴:(3715-3212)×10%=50.3元;如果按照6.8%的比例缴费,每月缴费将为252.62元,每月需要多缴: (3715-3212)×6.8%=34.2元。

据市医保局介绍,沈阳市灵活就业参保人员的缴费基数为上年市职工月平均工资,灵活就业人员可自愿选择按6.8%或10%的比例缴纳基本医疗保险费。缴费比例为6.8%的参保人员,在缴纳基本医疗保险费期间不建立个人账户,达到法定退休年龄且办理退休手续后,从当月起建立个人账户。按10%比例缴费的,可建立个人账户,并可用医保卡到药店消费。

不管怎样,医疗保险同其他类型的保险一样,也是以合同的方式预先向受疾病威胁的人收取医疗保险费,建立医疗保险基金;当被保险人患病并去医疗机构就诊而发生医疗费用后,由医疗保险机构给予一定的经济补偿。因此,医疗保险也具有保险的两大职能:风险转移和补偿转移。即把个体身上的由疾病风险所致的经济损失分摊给所有受同样风险威胁的成员,用集中起来的医疗保险基金来补偿由疾病所带来的经济损失。

★ 灵活就业人员就业协议书

★ 如何使用城镇居民医疗保险卡?

★ 养老保险和医疗保险怎么缴费

★ 城镇居民基本医疗保险调研报告

★ 合肥城镇居民医疗保险参保指南

★ 养老保险要交多少年呢

★ 职工养老保险交几年

★ 养老保险一个月交多少钱

★ 试用期间要不要交社保

篇7:辽宁就业结构调整对策

加快产业结构调整提升自主创新能力谱写辽宁装备制造业发展新篇章-辽宁省经济和信息化委员会主任李兵答记者问

记者:李主任,您好.装备制造业作为我省的`支柱产业,近一段时闽以来的总体发展情况如何?哪些行业发展得更为突出?

作 者:司斯 作者单位:刊 名:辽宁经济英文刊名:LIAONING ECONOMY年,卷(期):2009“”(11)分类号:关键词:

篇8:辽宁就业结构调整对策

1 理论分析框架

美国经济学家奥肯根据美国的数据, 得出失业率每高于自然失业率1个百分点, 实际GDP将减少2个百分点, 提出失业与实际GDP之间存在负相关关系, 这就是奥肯定律。奥肯定律揭示了经济增长和就业之间的关系, 即随着经济的增长失业会呈下降的趋势。本文将检验辽宁省经济增长与就业之间的关系是否符合奥肯定律。

以其雄厚的实力迅速打入我国26个省市, 其势锐不可当, 然而在四川却遭遇希望集团的强有力的阻挡。1990年冬, 双方将其主要产品竞相压价, 希望集团甚至将价格降到只有1%利润的最低限。三个月后, 希望集团以其产品的质优价廉, 公司的地利人和, 饲料日销量达4500吨, 翻了三番, 而正大集团饲料销量却直线下降, 月销量只有1500吨。在此情势下, 正大集团被迫让步, 派代表找希望集团谈判。经过协商, 两家集团公司决定共同开发市场, 避免互相杀价。

3 实施商业科普策略

商业科普是以高知识含量为特征的服务过程, 通过把商品知识传授给顾客, 使顾客产生认同, 从而实现以知识创造市场。因此, 企业要将科普活动贯彻于经营活动的全过程。在这个过程中, 企业可以采用各种形式提高营销活动的知识含量, 同顾客建立结构性的层次关系。企业应从商业科普环境、商业科普服务、商业经营科普、商业管理科普、社会公益科普等方面去动员提高消费者的科技素质。商业科普策略的应用, 将使企业实现以知识创造市场, 为企业带来巨大的经济效益。

4 实施满足消费者情感策略

随着科技进步和人们生活水平的提高, 高技术、高价值、高档次的产品不断增加, 产品的差异化、个性化特征越来越明显。消费者对产品的认识不仅包括质量、价格等理性层面的理解, 而且越来越强调以文化知识、个性、品位等为主要内容的情感因素, 消费者的情感性消费不断增强, 现代化营销应使消费者从“量的需求”阶段和“质的需求”阶段向“质量加情感”需求阶段转变, 从设计、包装、商标、广告、公关、服务、环境等方面进行“情感设计”, 把传统经营活动引入一个全新的“情感营销”领域。对于企业家和经营者来说, 应有针对性地推出产品或改变销售方式, 提供超值服务, 使产品散发出来的气息、情感和品位与众不同, 从而达到促销产品的目的。例如, 日本的松下电器在我国和东南亚市场的竞争中, 把自己的技术、质量优势与顾客情感需求变化结合起来, 在核心基本不变的情况下, 不断推出新款式、新功能的家电产品, 以满足消费者随着购买力提高而形成的求新、求异的变化需要, 从而使松下电器在中国和东南亚市场一直保持着较高的市场占有率。

衡量经济增长与就业之间关系的主要指标是就业弹性。就业弹性是以经济增长 (GDP) 为自变量、就业量为因变量计算出来的弹性, 具体指在影响经济增长的其他因素不变时, 经济增长变化的一个百分比所引起的就业变化的比率, 表示经济增长对就业的吸纳能力, 而各个产业产值增长变化的百分比所引起的各个产业就业变化的比率, 即表示各个产业对劳动力就业的吸纳能力。

当就业弹性是正值时, 弹性越高表明经济增长对就业增加的拉动效应越大, 弹性越小表明经济增长对就业增加的拉动效应越低。当就业弹性是负值时, 就业弹性的含义就变得相对比较复杂, 经济增长对就业的作用可分为两种:一种是经济增长为正但就业增加为负, 表明经济增长对就业产生“挤出”效应, 弹性绝对值越大对就业“挤出”效应就越大, 弹性绝对值越小对就业“挤出”效应就越小;另一种是经济增长为负但就业增加为正, 经济增长对就业产生“吸入”效应, 这时弹性绝对值越大对就业“吸入”效应就越大, 弹性绝对值越小对就业“吸入”效应就越小。经济负增长, 但就业增长的这种情况, 有悖于经济发展的一般规律, 可以说是一种不正常的现象, 典型的例子是农村经济对劳动力起到的“蓄水池”作用。此外, 如果就业弹性为零, 表明经济增长对就业增长没有起到拉动作用。

本文用“生产总值”的变化来衡量辽宁经济增长情况, 用《辽宁统计年鉴》中“年末就业人员”这一指标来衡量就业水平, 这里既包括城镇居民也包括农村居民, 建立公式如下:

undefined) (1)

其中, b表示就业弹性, L表示就业人员数, undefined表示就业的增长率, undefined表示经济增长率。当分析三次产业的就业弹性时, undefined表示各产业就业的增长率, undefined表示各产业产值的增长率。

2 辽宁省总的就业弹性分析

本文应用《辽宁统计年鉴 (2009) 》中1998—2008年数据和公式 (1) 对辽宁经济增长对就业的拉动效应进行计算, 结果如表1所示。

续 表

注:表中数据根据《辽宁统计年鉴 (2009) 》中相关数据计算而得。

表1的数据表明, 虽然1998—2008年期间, 辽宁经济一直呈现不断持续增长的态势, 但是总的就业弹性波动较大, 除1999年、2000年、2004年就业弹性超过0.20外, 其余年份就业弹性都较低, 1998年、2002年、2003年就业弹性甚至是负值, 说明经济增长不仅没有带动就业增加, 反而由于各种原因, 随着经济的增长排挤出了劳动力。平均来说, 1998—2008年期间辽宁总的就业弹性较低, 只有0.09, 原因是近十年辽宁经济增长主要靠资本密集型产业的带动, 而资本密集型产业劳动生产率较高, 吸纳就业的能力有限。

3 辽宁省三次产业就业弹性分析

本文应用《辽宁统计年鉴 (2009) 》中1998—2008年数据和公式 (1) 对辽宁三次产业产值增长对各产业就业的拉动效应进行计算, 结果如表2所示。

注:表中数据根据《辽宁统计年鉴 (2009) 》中相关数据计算而得。其中, undefined表示第一产业增长率, undefined表示第二产业增长率, undefined表示第三产业增长率, b1表示第一产业的就业弹性, b2表示第二产业的就业弹性, b3表示第三产业的就业弹性。

从表2中三次产业的就业弹性来看, 1998—2008年期间辽宁第一产业的平均就业弹性为-0.27, 第二产业的平均就业弹性为-0.21, 第三产业的平均就业弹性为0.34。表明第三产业吸纳劳动力就业的能力最强, 第一产业吸纳劳动力就业的能力最弱。

第一产业在2006年、2007年和2008年连续三年就业弹性为负, 但根据表2中数据显示, 这三年其产值都是正的增长, 第一产业这种经济增长为正、就业增长为负的现象, 本文认为不是经济增长对就业产生了“挤出”效应, 而是由经济发展水平和城市化进程等外生因素造成的。按照配第—克拉克定理, 随着人均国民收入水平的提高, 劳动力首先由第一产业向第二产业转移, 当人均国民收入水平进一步提高时, 劳动力便向第三产业转移, 辽宁实际的数据也是符合该规律的。但由于经济发展没有完全地实现城市化的转变, 第一产业劳动力向第二产业、第三产业的转移是不稳定的, 其吸纳就业特征更多地表现为发挥“蓄水池”的作用。即当城市经济发展状态较好时, 就会出现大量的农村劳动力向第二产业、第三产业转移, 如表2中, 2007年第二产业、第三产业的就业弹性之和为0.67的高位时, 第一产业的就业弹性就为较低的-0.38;而当城市经济发展状态不好时, 大批的农村劳动力就会首先被排斥出去, 回到第一产业中, 如2002年第二产业、第三产业的就业弹性均为负值, 而第一产业的就业弹性为0.19。因此, 第一产业在吸纳就业上主要是起着“蓄水池”的作用。

第二产业的就业弹性表现为分阶段的特征, 1998—2003年期间就业弹性均为负值, 其原因是当时辽宁的国有企业亏损、倒闭的较多, 再加上现代企业制度改革的减员增效, 使得第二产业的就业人员数量逐年减少, 这主要是由体制原因造成的, 而不是第二产业的发展已经产生了“挤出效应”;2004—2008年期间除2006年外其余各年就业弹性均为正值, 说明从2004年以后随着中央振兴东北老工业基地战略的实施, 辽宁工业企业的发展状况逐渐好转, 产值增长率逐年提高, 第二产业又重新具备了吸纳劳动力的能力。说明今后随着振兴东北老工业基地战略的深入和工业企业经营业绩的提高, 辽宁第二产业还是有拉动就业增长的潜力的。

第三产业是辽宁拉动就业增长的主力军, 其产值增长对就业的拉动效应较大, 明显高于第一产业、第二产业。1998—2008年平均就业弹性为0.34;在2004年, 也就是振兴东北战略实施的第一年, 就业弹性有大幅提高, 达到0.48;在2007年就业弹性也较高, 达到0.57。第三产业中劳动密集型产业较多, 其就业弹性本来就高于第一产业和第二产业, 再加上辽宁实行的大力发展第三产业的产业战略更加促进了交通运输、物流、金融保险业、现代服务业等第三产业的发展, 其结果是吸纳了更多的劳动力就业。

4 结论与建议

通过以上对辽宁省经济增长对就业总量及就业结构影响的分析, 本文认为辽宁省经济增长对就业总量增加有一定的拉动作用, 符合奥肯定律, 但是从总的就业弹性来看, 拉动效应不大, 1998—2008年年均就业弹性为0.09。辽宁第三产业拉动就业增加效应较大, 吸纳劳动力就业能力较强, 2004—2008年期间年均就业弹性为0.33;第二产业仍然有吸纳劳动力的能力和潜力。因此, 为了提高经济增长带动就业与再就业增加的效应, 今后辽宁应充分运用财政政策、税收政策、产业政策大力发展第三产业, 尤其是社会服务业, 同时还应确保第二产业稳步增长。

参考文献

[1]蔡昉, 都阳, 高文书.实现经济与就业同步增长的政策建议[J].中国党政干部论坛, 2005 (1) :32-33.

[2]曼昆.宏观经济学[M].北京: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 2000:33-34.

上一篇:写在岁末的话作文下一篇:非专利技术使用授权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