厘米米教学设计

2024-04-28

厘米米教学设计(共6篇)

篇1:厘米米教学设计

厘米和米教学反思

厘米和米教学反思1

《认识厘米和米》是学生第一次接触长度单位,教师要引导学生建立1厘米和1米的空间表象,让学生在头脑中能够明确1厘米和1米的长度。在实际教学中,教师们都会给学生建立1厘米和1米的空间表象,而很少有教师注重培养学生建立10厘米的空间表象,如果教师能够在10厘米的表象上下够功夫,一定会收到意想不到的效果。

一、用好10厘米,为米做铺垫

二年级的学生刚刚接触到长度单位,并且只认识了厘米,由于在厘米的教学中,教师们都很注意对1厘米表象的建立,所以学生对1厘米的理解和掌握比较到位。认识了厘米,紧接着就认识米,众所周知,1米等于100厘米,而100厘米相对于二年级的学生来说,还是比较抽象的,教师若把1米等于100厘米的知识直接灌输,不利于学生真正的理解他们之间的关系,如果教师能够让学生对10厘米的长度有个明确的表象,学生在头脑中有个10厘米的大概长度的认识后,教师引导学生用10个10厘米长的纸条在黑板上贴成一个长纸条,学生有了10个10是100的认识,他们能够认识到这个长纸条是100厘米,这是教师再揭示100厘米的长度又有个新的名称,叫做1米,学生就能够清晰的认识到100厘米构成了1米,1米就等于100厘米。这样一来,学生既认识了新的长度单位米,有掌握了米和厘米之间的进率,更重要的是,学生们获取了米这个单位的形成过程。

二、用好10厘米,渗透1分米

教学中,让学生通过看10厘米的长度、闭上眼想10厘米的长度、用手比10厘米的长度等一系列的活动后,教师注重了10厘米表象的建立,学生已经在头脑中有了10厘米的大概长度,也明白了10厘米的含义,即10个1厘米,这些活动都为了三年级时学习1分米做好了渗透,只不过此时没有揭示1分米的概念罢了,其实1分米的表象、厘米和分米的关系,学生都已经理解了。虽然分米的认识不是二年级的教学内容,但是作为教师,就应该从整体上把握教材,掌握数学知识系统性,训练学生的思维,为学生的终身学习服务,而不是铁路警察,各管一段。

三、用好10厘米,估测有标尺

学生既然认识了厘米和米,就要对生活中的一些长度进行估测,虽然在估测的过程中,允许学生有误差,一般来说,教师也会给一个估测的取值范围,但是,我觉得学生在自己的认知基础上,应该尽量的准确一些。学生在二年级阶段,只认识了两个长度单位----厘米和米,由于这两个长度单位的长度相差比较大,一般的学生在估单位时不会出错,而面对生活中的一些物体的长度时,尤其是几厘米和十几厘米的物体,这时要估测它们的长度,学生们的误差就比较大,因为学生只有1厘米的表象,如果教师注重了10厘米表象的建立,学生就可以把10厘米长度当个标尺,首先去判断所给物体是比10厘米长,还是比10厘米短,判断出大概的范围后,再进行估测,这样一来,估测的准确性就会大大的提高。

由此可见,在教学厘米和米的过程中,教师除了要加强对1厘米和1米表象的建立,还要注重对10厘米长度的表象建立,这正是巧用10厘米,一举而三得。

厘米和米教学反思2

在学习本单元之前,学生已经学习过直观比较物体长短和高矮的方法,这是学习本单元内容的重要基础。虽然学生在生活中对厘米和米这两个常用的长度单位有过接触,但即使经历了认识、巩固、单元练习后,部分学生的学习效果仍不甚理想。究其原因,认识厘米和米是建立抽象的数学概念的过程,需要经历从直观到抽象,再由抽象回到具体的过程,学生要通过不断的感知、体验、实践和交流反思,形成理性认识。这对于以具体形象思维为主的二年级学生来说无疑是一大挑战。为了培养学生观察、比较、分析、抽象的能力,在教学“厘米”这一概念时,我安排了以下几个环节:

(一)、创设情境,引起学生兴趣。

1、猜一猜。让学生先根据头脑中已有的表象猜一猜:1厘米有多长?再请猜得准的学生说一说:你是怎么猜准的?让学生有一个初步的认识。同时也让学生知道:许多知识是自己从生活实践中获得的。

2、看一看。观察直尺,直观感知“1厘米”的长度。让学生从直尺上找出“1厘米”,并且知道从0刻度到1刻度之间就是1厘米。然后让学生找一找,还有哪两个数之间也是1厘米?从0到2之间是多少?2厘米里有几个1厘米?0到5之间是几厘米?0到10之间呢?从而使学生充分认识直尺,认识1厘米和几厘米的长度。

3、画一画。让学生在纸上画出1厘米、几厘米,直观感知1厘米和几厘米。使学生在动手操作中领悟到:长度不是一个点,而是一条线。

4、剪一剪。让学生用吸管剪出1厘米,培养学生实践操作能力。然后问学生:你怎么能肯定你剪的就是1厘米?大部分学生都是用尺子量出1厘米。那么,怎样测量呢?请一名学生演示测量过程,明确测量的方法。

厘米和米教学反思3

在学习本单元之前,学生已经学习过直观比较物体长短和高矮的方法,这是学习本单元内容的重要基础。但对厘米和米这两个常用的长度单位没接触过,认识厘米和米是建立抽象的数学概念的过程,需要经历从直观到抽象,再由抽象回到具体的过程,学生要通过不断的感知、体验、实践和交流反思,形成理性认识。这对于以具体形象思维为主的低年级学生来说无疑是一大挑战。下面就这一单元的教学谈谈我的想法和做法。

1.让学生经历长度单位的形成过程,建立表象

在作业中,学生会出现这样的情况:“一棵大树高40厘米。”“小明的身高130米。”之所以会出现这样的错误,主要原因是没有对长度单位的实际大小形成鲜明的表象。所以在教学时,要让学生通过看一看、比一比、量一量等实践活动,了解1米和1厘米有多长,从生活中常见的物体入手,让学生通过观察和比较,我还为每个孩子测量了身高。从而建立起米和厘米的长度概念。

2.通过联想和比较来巩固对厘米和米的认识

厘米和米比较抽象,必须借助一定的物体来认识理解。比如说在描述树有多高时,可以让学生先想一想我们教室的门有多高,再通过比较,树要比门高多了,所以描述树的高度应用米来作单位。

3.建立初步的估计意识和估计能力

在生活中,我们常常会用估测的方法,来估计物体的长度高度。而估计在本单元中对学生来说也是一个难点。1厘米、1米的概念比较抽象,学生容易遗忘。为了使学生更好地建立概念,可通过让学生用自己身上的“尺”来估一估生活中常见的物品。记住这些身上的“尺”,对建立1厘米、1米的长度概念和进行估测都很有帮助。

当然做到以上三点是远远不够的,在平时的交谈中,还可以有意无意地拿出这些知识和学生一起练习复习,也能让他们感受数学和生活的密切联系。

厘米和米教学反思4

厘米和米的认识是学生认识长度单位的开始,是今后学习其他长度单位和有关测量知识的基础。认识厘米和米,不只是为了让学生知道这些单位的名称以及它们之间的进率,更重要的是通过多种活动,帮助学生建立清晰的1厘米和1米的长度观念,并应用到具体的测量和估计活动中去。

主要教学厘米的认识,帮助学生初步建立1厘米实际长度的表象。首先设计了量课桌长度的活动。由于学生还没有学习长度单位,还不会用直尺测量物体的长度。因此,学生可能会用身体的某个部位来量,也可能会选用铅笔、数学书等作为工具来量。这样,各人选择的标准不同,导致测量的结果也不完全相同。通过具体的情境引导学生体会用厘米作单位测量比较长的物体时费时、费力,进而引起学生学习其他的长度单位的心理需求。教学时,可以先启发学生思考:如果用厘米作单位测量黑板的长度或教室门的高度,你觉得有什么不方便?在充分交流的基础上,告诉学生:量比较长的物体的长度,通常用米作单位。让学生结合自己的生活经验试着说一说,再出示米尺,说明:这是米尺,它的长度是1米。同事要求学生看着米尺比划1米的长度,实际感受1米有多长。然后通过找出长度大约是1米的物体,进一步丰富对1米实际长度的感知。

为了加强学生对厘米和米的充分认识,在课下我让学生回家以后和父母一起测量家中的物体的长度,通过整合训练,多数的学生建立了厘米和米的长度单位观念,从而形成了完整的知识体系。

厘米和米教学反思5

学生对于厘米的的概念应该比较熟悉,如常见的学生尺,三角板等都带有厘米刻度,学生也用尺子量过简单的图形的长度。所以刚开始学习厘米的认识看起来并不难。而对于米的认识就有一定的困难,米虽然是基本的长度单位,但是学生接触的比较少,缺乏这方面的以验,尽管在课堂上我找了专门的米尺让学生反复认识,比一比,试一试 ,量一量,说一说等,了解一些简单的知识如:

1米=厘米,500厘 米=()米等还行,

遇到稍复杂的单位如:妈妈身高1(米)60(厘 米)可以,妈妈身高160( ),

好多学生都 填米,对于米的单位长度的表象还是很模糊,所以米、厘米的认识是学生学习长度单位中的一个难点,要让学生地正确建立起米、厘米的表象是比较困难的。我认为要加强学生对米和厘米的认识,必须从学生熟悉的事物入手,让学生在对自己比较熟悉的物品的长度,高度等有了感性的认识后,初步建立米和厘米的表象。

如量自己的数学课本封面的长和宽,铅笔盒面的长、宽,橡皮的一个面的长、宽,自己的身高、爹妈的身高,书包的边长,课桌面的长和宽,课桌的高,教室门的长和宽,黑板的长和宽等等,这样在学生经历了大量的感知之后,头脑中便 初步形成了米和厘米长度的表象,在使用这两个单位时就会正确无误。

尤其是在练习过程中让学生多动动手量,多动脑想,多估一估,一开始估学生都 不敢估,知道自己可能估计得不准,我就鼓励学生大胆地估,告诉他们生活用到估计的时候比测量还要多,明白估计的重要性,甚至还放宽了要求,

要求估计的内容只要是估计的数字,不是测量的,误差大小都给算对!这对于帮助学生尽快建立米和厘米的长度单位的表象有很大帮助。

总之,学习这部分内容,不仅要借助学生熟悉的事物,还要鼓励学生多动手,多动口,多动脑,多估计丰富学生的实践以验,在积累中形成以长度单位的表象。

厘米和米教学反思6

教学片段】

师:我们认识了米和厘米,请同学们想一想,在我们的生活中有哪些物体的长度大约是1米或1厘米?

生举例。

师请上一位同学:估计一下,他的身高大约是多少?

生估计。

师:身高是指一个人身体的高度。人的腰一周的长度叫腰围(师示范)。同学们再猜猜看,他的腰围大约是多少?

学生估计的结果很多:1米多、2米多、50多厘米、20多厘米、……

师:怎样才能知道哪个估计的结果更接近实际腰围?

生:量一量就可以了。

师:请每小组选出一位同学做模特,其余同学先估计他的腰围,再想一想用什么办法能量出腰围,并量一量。

生小组活动并汇报:

生1:我们是用软尺量的。

生2:我们是用三角尺量的。量出腰的前面和左面,前后相等,左右也相等。把前后左右相加就可以了。

生3:我们没有软尺,就先用一根细绳绕他的腰一圈,量量绳长就得到他的腰围了。

生4:我们是用“拃”来拃的。(学生示范)。我“拃”他的腰是四拃,我同桌“拃”他的腰是三拃多。

……

【赏析】细细玩味这节课的课尾,的确有许多精妙之处给我们留下太多的思考。

首先,这位教师抛弃常用的课堂收尾方法:“同学们,请大家互相说说,本节课你又学到了什么知识?是通过什么样的方法学到的?”而是让学生想想“在生活中有哪些物体的长度大约是1米或1厘米?”将学生的视野由课堂移向生活,注重知识的实用性,让学生感受知识的价值。这样的处理将所学知识与生活紧密相联,使学生认识到知识就在生活的周围。同时帮助学生树立知识于生活,又应用于生活的意识。

其次,紧紧抓住知识的有效生发点,创设估计测量腰围的情境,巧妙引导,将学生思维再次推向高潮。先是估计身高,这在学生的已有生活经验下是不难解决的。但由估计身高转而估计腰围,由直变曲,对学生而言,的确有一定的难度,因此学生的估计结果相差很大,这正是教学的有效生长点。教师因势利导,适时组织有效的小组活动,让学生在活动中体验估计与实际的差距,留给了学生很大的活动与探索空间。在这样的活动中学生的思维再次进入高潮,出现了多种多样的测量腰围的方法。伴随积极思维的活动中才是最有效的,只求表面的热闹很难有解决问题的多样化。

最后,生成源自预设,精彩来自匠心。这节课的结尾竟能精彩迭出,特别是最后一个环节,学生通过活动,在合作中提出了多样化的测量腰围的方法,是执教者课前很难预料的。用软尺量和用绳绕属常规思维,而用三角尺和用拃拃,就属于创新思维了。学生的确是有富有创造性的,这些方法极具个性化和生活化,孩子们用自己的生活经验解决了生活中的实际问题。由此看来,学生的潜能是无限的,创新意识和实践能力的培养其实就那么简单,只要我们为学生提供活动的舞台和发展的空间,学生一定会给我们更多的惊喜和意外!文 章

厘米和米教学反思7

厘米和米的认识是学生认识长度单位的开始,是今后学习其他长度单位和有关测量知识的基础。学生在实际生活中已经对物体的长度、测量工具和方法等,有一些感性的认识和经验。但是,对长度单位厘米和米,1厘米和1米的实际长度,它们之间有什么关系等,缺乏明确的认识。根据以往的经验和教训,我在教学实践活动中尽量与学生的生活实际相结合,重点帮助孩子建立1厘米和1米的长度观念。

因为厘米的单位比较小,在测量短或小的物体时常常用到厘米,课堂上我让学生找身边的或见过的大约1厘米长的物体,(如:橡皮的厚、拉链的宽、透明胶的宽等),再找教室里适合用厘米测量的物体,(如:课本的边长、橡皮的长、墙砖的边长等),帮助学生建立1米的长度观念,达到了很好的效果。这时,我再引导学生在什么情况下我们会用到厘米,在测量长度较短的物体时我们要用到厘米。

认识长度单位米时,让学生经历用直尺(厘米做单位)不够量的情况,这时我们就要用到更大的长度单位米。然后仿厘米的认识,帮助学生建立1米的长度观念。同时还要理解米与厘米的关系:1米=100厘米。在这种知识的基础上,让学生用卷尺亲身体验测量较长物体的长度,从而理解米的感念。让学生真正的体验到了米这个长度单位的感念,从而提高了对米的认识。

为了加强学生对厘米和米的充分认识,在课下我让学生回家以后和父母一起测量家中的物体的长度,通过整合训练,多数的学生建立了厘米和米的长度单位观念,从而形成了完整的知识体系。

厘米和米教学反思8

在学习本单元之前,学生已经学习过直观比较物体长短和高矮的方法,这是学习本单元内容的重要基础。虽然学生在生活中对厘米和米这两个常用的长度单位有过接触,但即使经历了认识、巩固、单元练习后,部分学生的学习效果仍不甚理想。究其原因,认识厘米和米是建立抽象的数学概念的过程,需要经历从直观到抽象,再由抽象回到具体的过程,学生要通过不断的感知、体验、实践和交流反思,形成理性认识。这对于以具体形象思维为主的二年级学生来说无疑是一大挑战。为了培养学生观察、比较、分析、抽象的能力,在教学”厘米”这一概念时,我安排了以下几个环节:(一)、创设情境,引起学生兴趣。(二)抓住联系,认识“厘米”和”米”。 (三)利用比较,深化认识。 让学生对照板书或者手中的学具想一想:为什么数据都是1,它们的长度却不同?引导学生认识:单位不同引起长度的不同。使学生知道:”米”和”厘米”大小不同,”米”是高级单位,”厘米”是低级单位。测量较长的距离时用”米”做单位,测量较短的距离时用”厘米”做单位。从而使学生掌握长度单位的用法。通过本节课的学习,学生对于米、厘米的认识是学生学习长度单位中的一个难点,要让学生地正确建立起米、厘米的表象是比较困难的,原因是米、厘米这个长度单位是所有长度单位中最不常用的,离学生的生活经验比较远,因为不常用,所以在学生头脑中留下的表象是不深刻的。而这两堂课教师都已经致力于米、厘米这两个长度单位的表象的建立,使我感受颇深的就是:教与学都要以“做”为中心。“做”就是让学生动手操作,在操作中体验数学。通过实践活动,可以使学生获得大量的感性知识,同时有助于提高学生的学习兴趣,激发求知欲。因此,我们在教学米的时候,可以挖掘学生身边的一些教学资源,调动学生的生活经验,要有充分的时间给学生操作、感悟的过程。

厘米和米教学反思9

学生对于厘米的的概念应该比较熟悉,如常见的学生尺,三角板等都带有厘米刻度,学生也用尺子量过简单的图形的长度。所以刚开始学习厘米的认识看起来并不难。

而对于米的认识就有一定的困难,米虽然是基本的长度单位,但是学生接触的比较少,缺乏这方面的以验,尽管在课堂上我找了专门的米尺让学生反复认识,比一比,试一试 ,量一量,说一说等,了解一些简单的知识如:1米=( )厘米,500厘米=米等还行,遇到稍复杂的单位如:妈妈身高1(米)60(厘米)可以,妈妈身高160( ),好多学生都 填“米”,对于米的单位长度的表象还是很模糊,所以米、厘米的认识是学生学习长度单位中的一个难点,要让学生地正确建立起米、厘米的表象是比较困难的。

我认为要加强学生对米和厘米的认识,必须从学生熟悉的事物入手,让学生在对自己比较熟悉的物品的长度,高度等有了感性的认识后,初步建立米和厘米的表象。如量自己的数学课本封面的长和宽,铅笔盒面的长、宽,橡皮的一个面的长、宽,自己的身高、爹妈的身高,书包的边长,课桌面的长和宽,课桌的高,教室门的长和宽,黑板的长和宽等等,这样在学生经历了大量的感知之后,头脑中便初步形成了米和厘米长度的表象,在使用这两个单位时就会正确无误。

尤其是在练习过程中让学生多动动手量,多动脑想,多估一估,一开始估学生都不敢估,知道自己可能估计得不准,我就鼓励学生大胆地估,告诉他们生活用到估计的时候比测量还要多,明白估计的重要性,甚至还放宽了要求,要求估计的内容只要是估计的数字,不是测量的,误差大小都给算对!这对于帮助学生尽快建立米和厘米的长度单位的表象有很大帮助。

总之,学习这部分内容,不仅要借助学生熟悉的事物,还要鼓励学生多动手,多动口,多动脑,多估计丰富学生的实践以验,在积累中形成以长度单位的表象。

厘米和米教学反思10

在教学中,我们常会碰到这样让人哭笑不得的作业:一棵大树高10厘米。小明的身高120米。学生之所以出现这样的错误,主要原因在于没有对长度单位的实际大小形成鲜明的表象。长度单位这个概念#,二年级的学生第一次接触,对于什么东西是厘米、米只有一个模糊的概念,学习以前可能是从未听说过,这样学习起来学生确实有点困难。这样的例子从另一个侧面提醒我们,对于这样的空间想象能力方面,学生还是比较薄弱,教学时应当重视计量单位观念的形成,并将这方面的要求落到实处,在教学长度单位厘米和米时,应按照学生的认知特点,还原数学生动活泼的建构过程,让学生用自己的活动建构对新知的理解,形成自己的体验。我觉得做到以下几点比较重要。

一、让学生在活动中体验建立表象

1、体验1厘米的实际长度,可以通过下面的活动展开。

量一量。让学生选用不同的物品作标准测量课桌的长,进而产生疑问:为什么量同一物体,而结果却不同?使学生体验线段的长度是可以度量的,但需要相同的测量工具,认识到统一长度单位的必要性。看一看。通过观察直尺,直观感知1厘米的长度。让学生从直尺上找出1厘米,并且知道从刻度0到刻度1之间就是1厘米。再让学生找一找,还有哪两个数之间的长度也是1厘米,加强对1厘米的感受。画一画。让学生在练习纸上画出1厘米的线段,再次直观感知1厘米。比一比。请每个学生拿一个棱长是1厘米的小正方体,放在左手大拇指和食指之间,然后抽掉小正方体,左手手指不要动,看一看1厘米的长度,再比出1厘米,最后用直尺量一量或把小正方体塞进去验证一下,比的长度是不是大约1厘米。估一估。给学生提供长1厘米左右的学具,让学生利用已有的1厘米表象进行估测,再让学生用尺子量一量。找一找。从生活中找出长度大约是1厘米的物体。记一记。闭上眼睛想一想,1厘米有多长。

厘米和米教学反思11

厘米和米是长度单位中最基础的单位,也是最容易理解和掌握的。在目标中的体现建立厘米和米的表象,能根据实际情况估测生活中的物体。知道单位间的关系并进行简单的单位换算。

在集体备课和研课的时候,厘米和米是最易接受的,对孩子来说不难。但是在教学中高估了学生的`生活经验,于是在教学中我采取慢进入的方式。所有的知识接受都需要过程,对于建立1厘米的表象找到标准:食指的宽度大约1厘米。每节课进行复习巩固,通过了两三节课的强化,发现很多孩子能够很快速的比划出1厘米长度。

对于米的教学采用活泼的课堂方式:制造矛盾冲突,探索米的长度。

1.师生比赛,引出米

师:请一位同学用直尺来测量黑板的长度(示范当直尺测量不够了如何接着量),我等到同学量到黑板中间的时候再量,让一让你们,好不好?(学生争先恐后,非常积极)

然后侯同学量的很认真,我用米尺量,我三下五除二就率先完成了。同学们都说老师欺负了侯同学,我就倍感委屈的发问:怎么欺负他了?

同学们热情高涨,呼之欲出的理由,生说老师拿的尺子长,侯同学直尺短,不公平。反复追问几次,全班达成共识:尺子的长短不一样。

师:如果让你们选,你们用哪个?

生:长一点的。

总结:直尺是用来量短一点的物体,长的就不方便了,我们需要找更长一点的尺子:米尺。今天来学习认识米。

2.建立1米表象,估测实物

米尺的长度就是1米,认真观察长度,找到实物

我发现,当孩子找到和他们息息相关的事物时非常感兴趣,都具有善于发现的眼睛。我想在以后的教学中要多渗入数学文化,找到感兴趣的,快乐的学习。

两个环节的节选,对本节课深有领悟:在课堂上孩子的积极性不高,问题不在学生,而在于教师的教学环节设计,精准到每句和学生的对话及过渡语。而这样巧教的功夫如何更快得到,通过大家的视频找到适合教材、适合学生、适合自己的语言和方式,就能提高很多,和名师对接,能找到知识点的教学方法和数学上的准确用语,规范学生的数学语言,对以后的学习也起到了非常重要的作用。

创新——就是在懂的情况下再创造,盲目的空想是浪费时间。

厘米和米教学反思12

在本单元的教学过程中,学生对认识统一长度单位的必要性、认识1厘米和1米、用厘米测量线段和较短的物体的学习中并不感到困难,但是在将物体从直观表象抽象成文字表述后再让其选择合适的单位时,一部分孩子就不能正确的对长度单位进行选择,这于学生的生活经验的积累有一定的关系。长度单位的选择需要孩子在亲身经历中有所经验积累。针对小朋友的这一特点,在教学中,我给学生安排了互动交流的机会,让学生能更自然、更主动地进行交流合作,互帮互助,共同发展提高。注重学生个体参与的过程性与实效性,让学生全程参与,全员参与,有效参与,让不同水平的学生都有不同层次的发展,学习效率会大大提高。例如:认识长度单位“厘米”时,让每个学生用手比一比,动手测一测,量一量,用眼看一看,用口说一说,用脑想一想,估一估,让每个学生参与到学习过程的始终。如先让学生在直尺上找出1厘米的长度,体会每一大格的长是1厘米——建立1厘米的空间观念;再让学生找一找身边、身上哪些物体的长度大约为1厘米,学生找出了很多,如:手指的宽度、一节手指的长度、牙齿、鼻孔、眼睛、田字格等等,这是我课前没有想到的,我想对学生建立1厘米的表象起到了很好的效果;最后用手势比划出1厘米的长度。通过这些活动,让学生正确建立1厘米的空间观念,在这个基础上,进一步引导学生建立几厘米的长度观念。然后应用厘米来估一估、量一量、辨一辨,让学生在尝试测量、比较、交流中,逐步总结出测量物体长度的方法,课堂上学生有的用“把物品左端对准0刻度,右端对着刻度几就是几厘米”这种方法,也有的学生采取其它刻度对准物体的左端,一格一格的数的方法,通过让他们对比明白前一种方法方便且快,在判断中,使学生掌握正确的测量方法。,

在建立“米”的观念时,由于长度较大,个体不易完成操作,就安排学生小组合作完成,如:两人合作,用10厘米的学具摆出1米,再进行观察比较,认识“米”与“厘米”的关系;测量时,一人测量,另一人记录。以此建立起良好的合作关系,培养了学生的协作意识。

在学生掌握了基本的测量方法之后,我让他们用直尺选择身边喜欢的事物进行测量,让学生在生活情境中发现数学问题,并运用所学的数学知识解决问题,学生学习的积极性很高,他们开始量书本、练习本的长和宽;有的量铅笔的长;有的量刀子等,达到了在玩中练,在练中玩的学习效果。让学生体验到数学与日常生活的密切联系,从而体会数学的内在价值。也发展了学生的思维。而这些活动对于建立学生正确的表象、形成良好的数感,有着重要意义。

厘米和米教学反思13

告别了一年级,我们的孩子升入了二年级,本以为这些孩子就像自己精心培育了一年的幼苗,已经有了自己成长的能力,可是有些课却让我感觉他们的生活经验是那么少,他们要想学会自己“走路”,还需要教师的帮助、引导。

学习厘米、米这一单元,虽然孩子们能够很好地用尺子,但是他们中的大部分孩子从来就没关心过尺子上的刻度,所以学习这部分知识,特别是建立厘米、米的表象特别困难,如果没有实物,凭空想象,那真得是很难,教学中,我让学生观察尺子上的1厘米、1米有多长,进而联系生活,寻找周围大约1厘米、1米的物体,同时多让学生动手操作,量自己的文具,课本的长度,让学生能体验厘米、米在生活的运用。这样使数学知识成为学生看得见,摸得着的现实,从而体会数学的价值。尽管这样,但在运用中许多孩子还是弄不清该用什么作单位,比如:旗杆长约14(厘米),身高123(米),针对学生出现的这些错误,我布置了学生回家动手量量自己的身高,多观察生活,多思考。渐渐学生能够准确地给不同的物体带合适的单位名称了。

学习这一单元,我体会到重视从学生的生活实际和已有知识出发学习数学,让学生通过观察、估计、想象,在活动中体验,在体验中学习,学生对概念的理解就会比较深刻,抽象概括的能力也会逐步提高。而重视应用,在学习中体验,能使学生在主动获取知识的过程中,思维得到锻炼,情感得以升华,创新和实践能力得到培养。

篇2:厘米米教学设计

告别了一年级,我们的孩子升入了二年级,本以为这些孩子就像自己精心培育了一年的幼苗,已经有了自己成长的能力,可是有些课却让我感觉他们的生活经验是那么少,他们要想学会自己“走路”,还需要教师的帮助、引导。

学习厘米、米这一单元,虽然孩子们能够很好地用尺子,但是他们中的大部分孩子从来就没关心过尺子上的刻度,所以学习这部分知识,特别是建立厘米、米的表象特别困难,如果没有实物,凭空想象,那真得是很难,教学中,我让学生观察尺子上的1厘米、1米有多长,进而联系生活,寻找周围大约1厘米、1米的物体,同时多让学生动手操作,量自己的文具,课本的长度,让学生能体验厘米、米在生活的运用。这样使数学知识成为学生看得见,摸得着的现实,从而体会数学的价值。尽管这样,但在运用中许多孩子还是弄不清该用什么作单位,比如:旗杆长约14(厘米),身高123(米),针对学生出现的这些错误,我布置了学生回家动手量量自己的身高,多观察生活,多思考。渐渐学生能够准确地给不同的物体带合适的单位名称了。

学习这一单元,我体会到重视从学生的生活实际和已有知识出发学习数学,让学生通过观察、估计、想象,在活动中体验,在体验中学习,学生对概念的理解就会比较深刻,抽象概括的能力也会逐步提高。而重视应用,在学习中体验,能使学生在主动获取知识的过程中,思维得到锻炼,情感得以升华,创新和实践能力得到培养。

篇3:厘米米教学设计

教学目标

1.在活动中, 使学生认识长度单位厘米 (cm) , 初步建立1厘米的长度观念。

2.在初步建立长度观念的基础上, 培养学生估测物体长度的意识。

3.使学生初步学会用刻度尺测量较短物体的长度 (限整厘米) , 培养学生动手操作能力和创新精神。

教学重点 建立1厘米的长度观念。

教 (学) 具准备 多媒体课件、实物投影仪、各种尺子、10个棱长1厘米的正方体、红色纸条、长方形纸、图钉、书钉、铅笔、练习本、墨水瓶等。

教学过程

师:同学们, 通过上节课的学习, 我们知道了要用统一的长度单位进行测量, 才能得到一致的结果。现在请大家用小正方体来测量一下你桌上长方形纸的长边和短边的长度各是多少厘米。 (学生实际测量)

师:怎么样, 有问题吗?

生1:太麻烦了, 摆着摆着就歪了。老师, 我不想用这种方法测量。

生2:老师, 我看爸爸量东西时用尺, 不摆小正方体呀!

师:你们真善于观察和思考。为了准确、方便地表示物体的长度, 人们很早就用尺子来测量物体了。

(电脑演示:用一排小正方体测量长方形纸的长边和短边变化为用刻度尺测量)

【评析】前面教学统一长度单位的必要性时, 已经引出统一的长度单位——正方体。这里创设用小正方体测量长方形纸长边和短边的矛盾冲突, 使学生深刻意识到用小正方体测量的不便, 从而迫切地需要产生新的测量工具, 体会它的必要性, 使“刻度尺”的引入水到渠成。

师:日常生活中有各种各样的尺子, 请看这是皮尺、卷尺、米尺……不同的尺子用在不同的地方, 最常见的就是你们手中的学生尺。请大家仔细观察, 你能发现尺子上有些什么?同桌互相说说。 (同桌互相议论)

师:谁来具体说一说?

生1:尺子上有数字, 0, 1, 2, 3, 4……

师:对!我们把这些数叫做刻度。

生2:尺子上有一些小格、小竖线, 小竖线有的长有的短。

师:这是刻度线, 小格就是由这些刻度线分出来的。较长的刻度线附近标有刻度。

生3:尺子上还有字母cm。

师:你观察得很仔细。c和m合在一起表示厘米的意思, 说明“cm”和“厘米”可以互相替代。“厘米”是一种常用的长度单位。今天我们就来认识“厘米”并学习用厘米测量物体的长度。 (板书课题:认识厘米, 用厘米量)

【评析】学生在认识尺子时, 教师出示各种尺子, 让学生多认识几种尺子, 拓宽学生的视野。学生在观察尺子时, 让学生互相交流, 避免有的学生观察不仔细或不观察, 激发学生学习的积极性。

师:下面我们先来认识1厘米, 1厘米到底有多长呢?请看大屏幕。

师:这就是1厘米, 从0刻度到刻度1这一段长度是1厘米。你能在自己的尺子上找到1厘米吗?说说你找到的1厘米。

生1:尺子上从刻度2到刻度3是1厘米。

生2:从刻度3到刻度4是1厘米。

生3:挨着的两个数之间的这一大格就是1厘米。

师:同学们可真了不起!从一个数字到下一个数字之间的长度即是1厘米。看看自己的尺, 是不是这样的。

师:从刻度8到刻度几是1厘米?

生1:从刻度8到刻度9是1厘米。

生2:从刻度8到刻度7也是1厘米。

师:说得多好啊!我们思考问题不仅可以顺着想, 还可以倒着想。

师:请大家用手在尺上比一比, 感受一下1厘米的长度。

(教师巡视, 加强个别指导, 随时纠正比划不准确的同学)

师:现在请你用尺在练习本上画出1厘米, 画完后同桌互相用尺比一比, 看谁画的准确。

(学生先画, 然后互相测量)

师:在我们身上或周围找一找, 哪些物体的长度大约是1厘米。

(学生活动起来:测量小方块棱长、小正方形边长、订书钉宽度、图钉的长、手指的宽、铅笔头的长……)

生1:我手中的小正方体一边的长是1厘米。

生2:图钉的长大约是1厘米。

生3:我食指的宽度大约是1厘米。

生4:我们俩的数学书合起来差不多也是1厘米。

……

师:闭上眼睛想一想, 1厘米有多长。 (学生闭眼想)

【评析】教师精心设计实际操作活动, 引领学生把抽象的1厘米落实到一个个直观的物体上, 运用多种感官感知, 丰富1厘米的表象。指导学生学会用数学的眼光看待周围的事物, 激起学生学习的热情。同时, 教师还根据学生举出的例子, 收集反馈信息, 及时调整自己的教学。

师:刚才我们认识了1厘米, 那么2厘米、3厘米……又是多长呢?下面我们就来认识几厘米。

师:现在请同学们看大屏幕。这是一支削过的铅笔, 请你看看它的长是几厘米。

生:8厘米。从0刻度到刻度1是1厘米, 从刻度1到刻度2是1厘米, 从刻度2到刻度3是1厘米……从刻度7到刻度8是1厘米。

师:你是看铅笔的长度中包含了几个1厘米, 这根铅笔的长度就是几厘米, 对吗?

生:对!

【评析】这里选取练习一的第1题, 是削过的铅笔实物图, 并将尺子按正确的测量方法摆放在铅笔下面, 让学生看铅笔是几厘米长。这样的设计, 一方面让学生在观察、比较中体会到几厘米与1厘米的关系, 另一方面也渗透了测量物体实际长度的方法, 为下面实际测量活动的开展做了很好的铺垫。

师:那我们能不能用尺子亲自来量一量物体的长度呢, 你知道在测量物体的时候, 以哪个刻度作为起点吗?

生:0刻度。

师:对!0刻度是尺子的起点, 而不是尺子的最左端。找到自己尺子上的0刻度, 然后动手量量你手中红色纸条有多长。

师:量好了吗, 你是怎样量的?

(学生在展台上演示, 说出测量的方法)

生:我量的结果是5厘米。我把纸条的一端对准0刻度, 另一端对着5, 这张纸条长就是5厘米。

师:他说得多完整啊!我们在测量时, 要把尺子的“0”刻度对准物体的左端, 再看物体的右端对着几, 就是几厘米。测量不准确, 往往是起点的位置不对。

师:再量一张纸条的长, 先量出3厘米, 并写上“3厘米”。用同样的方法量出7厘米、10厘米。

师:在小组内交流你们量的结果, 看谁量得准确。

(学生小组内交流)

师:量一量铅笔的长度、练习本的宽度和墨水瓶的高度, 把结果填在书上。同桌核对一下, 结果不同的找找原因, 重新测量。

(学生测量、填书)

师:看来我们选择刻度尺来测量物体真的比用小木块要方便得多。同学们, 老师不小心把这把尺子给压断了 (教师出示一把残尺) , 还能用它来量物体的长度吗, 为什么? (学生思考)

生:可以的。把刻度2看作“0”刻度, 量物体时左端对准刻度2, 往后数, 有几厘米长, 物体就是几厘米。

师:谁来量给大家看看。

(指一名学生在实物投影仪上演示)

师:纸条长几厘米呀?

生1:8-2=6, 是6厘米。

生2:我是数的, 一共有6个1厘米, 就是6厘米。

……

师:你们真能干, 想的办法多好啊!鼓鼓掌, 为自己加油!

【评析】通过量纸条的长度, 特别是对铅笔、练习本和墨水瓶等实物的测量, 学生亲身经历测量物体的过程, 获得直接体验, 一方面使学生掌握测量物体长度的基本方法, 另一方面帮助学生建立1厘米的长度观念。设计用残尺量物体的长度, 既创造性地应用测量方法, 又发展了学生的思维能力。

师:小朋友们, 认识这个图形吗? (指课前用小正方体测量的长方形) 先不用尺量, 估计一下这个长方形的长边和短边大约有多少厘米。 (学生估测)

师:你们估计的到底准不准, 怎么验证?

生:用尺量。

师:那就快动动你们的小手, 实际测量一下, 看谁估计的结果与实际测量的结果是一样的? (学生动手测量)

生1:我估计长方形的长边是5厘米, 实际测量是6厘米;估计短边长3厘米, 实际测量也是3厘米。

生2:我估计长方形的长边是6厘米, 实际测量也是6厘米;估计短边长3厘米, 实际测量也是3厘米。

生3:我估计长方形长边是6厘米, 实际测量也是6厘米;估计短边长4厘米, 实际测量是3厘米。

师:看来我们估计的长度和实际长度还有些差别。那么实际两边的长各是多少厘米?

生:6厘米和3厘米。

【评析】在学生积累了足够的实际测量经验后, 给他们提供先估测再实测的练习, 使估测与实测相互配合, 既巩固1厘米的长度观念, 又培养了学生估算意识。通过比较估测与实测结果的差别, 使学生不断调整自己的估测策略。

师:同学们, 其实我们每个人的身上都有现成的“厘米尺”, 你知道吗? (出示手指、手掌、一拃图)

师:用尺量一量你手指、手掌的宽度, 一拃的长度。这些就是我们随身携带的“厘米尺”呀!

(学生兴趣盎然地投入测量活动, 相互交流)

师:生活中, 有时并不需要非常准确地量出物体的长度, 这时只要利用我们身上的“厘米尺”估测它们大致的长度就可以了。

师:量一量你课桌的宽度有几拃, 大约长多少厘米?

【评析】生活离不开数学, 数学服务于生活。让学生清楚知道自己手指、手掌的宽度, 一拃的长度, 并有意识地安排估量课桌宽度的训练, 使学生实实在在地感受数学在解决实际问题中的价值。

师:同学们, 通过今天的学习, 你有什么收获?

生1:我学会了用尺子测量物体的方法, 要把尺子的“0”刻度对准物体的左端, 物体的右端对着几, 就是几厘米。

生2:我认识了1厘米和几厘米。

生3:我会估计一些物体的长度了。

……

师:通过这节课的学习, 我们和厘米已经成了非常要好的朋友。这儿还有一首关于厘米的儿歌呢, 我们一起来读读。

我是厘米

1厘米, 很淘气, 藏在图钉长度里。

书订和我最要好, 宽度也是1厘米。

食指宽约1厘米, 伸出手指比一比。

手掌宽约7厘米, 一拃不过十三四。

物体长了别用我, 要不一定累坏你。

师:同学们, 记住厘米对我们的提醒吧!下课。

【评析】总结以儿歌的形式呈现, 深化学生对所学知识的理解, 使学生体验数学学习的乐趣。

篇4:《厘米的认识》教学设计

1.经历统一长度单位的过程,体会统一长度单位的必要性。

2.认识刻度尺,初步认识长度单位“厘米”,借助实物初步建立1厘米的长度观念;初步学会用刻度尺测量物体的长度,并通过估测,形成初步的估测意识。

3.在测量活动中,体验合作学习的乐趣,养成做事认真的习惯。

【教学重点】

认识长度单位“厘米”,知道1厘米的实际长度,正确建立1厘米的长度观念,初步学会用刻度尺测量物体长度的方法。

【教学难点】

正确建立1厘米的表象,正确使用刻度尺测量物体的长度。

【教学准备】

老师准备:多媒体课件,每生1厘米、7厘米的小棒各一根。

学生准备:直尺(每生一把)。

【教学过程】

一、创设情境,导入新课

1.故事引入。

谈话:同学们,我们都有一双灵巧的手,双手相互配合,能帮助我们完成很多事情。我们来认识一下我们的手指朋友吧:大拇指,食指,中指,无名指,小指。大家像老师这样,四根手指并拢,大拇指尽量往外伸。看看哪两根手指指尖之间的距离最远啊?

根据学生回答介绍:像这样伸开以后,食指指尖到大拇指指尖的距离就是一拃。

师:关于“拃”老师还给大家带来一个故事,想听吗?请仔细听,听听故事里到底发生了什么事儿?

播放故事《阿福的新衣》。

师:大家听到了阿福穿上新衣很不高兴,小徒弟也很纳闷,这是怎么回事呢?谁来说一说?

2.学生同桌讨论,交流看法。

学生可能说:

(1)师傅和徒弟的手不一样大。

(2)两人的一拃不一样长,应该用同一个人的手去量。

……

(只要学生说得合理,都要予以肯定)

追问:怎样做才不会出现这种情况呢?

指名学生回答,让学生在相互交流中体会长度单位的必要性。

3.小结:看来在测量物体的长度时,必须有统一的标准。为了测量的准确和交流的方便,人们发明了尺子。

学生交流生活中见过的尺子,老师列举常见尺子的用途。

认识尺子:刻度、刻度线、单位“厘米”。

揭示课题,板书:厘米(cm)

【设计意图:以故事引入,并给学生留下悬念,既激发了学生的探索欲望,也为学生体会测量长度需要工具和统一单位的重要性创设了具体的情景。】

二、合作学习,探究新知

1.认识1厘米。

谈话:从0刻度到1刻度之间的长度是1厘米。让学生在直尺上找一找,比一比,还有哪些刻度间的长度是1厘米。

学生交流:

(1)从刻度2到刻度3是1厘米。

(2)从刻度3到刻度4是1厘米。

(3)……

结合学生回答小结:在尺子上,每相邻两个刻度(也就是1大格)之间的长度都是1厘米。

师:请同学们对照尺子比划一下1厘米有多长。

让学生借助长度为1厘米的小棒来比划一下;放下小棒,闭上眼睛,想想1厘米有多长;再用手势比划一下1厘米有多长。

师:通过摸、想、比划,你感觉1厘米怎么样?

小结:所以在测量较短物体的长度时一般用“厘米”作单位。

想一想:在我们的身边或身上,哪些物体的长度大约是1厘米?

学生讨论交流。

课件播放老师找到的一厘米(食指的宽度,图钉的长度……)。

【设计意图:通过摸、想、比划,将抽象的1厘米转化为实实在在的物体,让学生在大量感知的基础上初步建立1厘米的表象,体会1厘米的实际意义。】

2.认识几厘米。

(1)从0刻度到3刻度之间的一段有多长?从0刻度到5刻度呢?你是怎么知道这些长度的?(板书:数一数)

结合学生回答总结:从0刻度开始,到几就是几厘米。

(2)从2刻度到6刻度是几厘米?

学生交流:

(1)数格子的办法(教师强调一大格就是1厘米)

(2)我是算出来的,用6-2=4,所以是4厘米。(板书:算一算)

小结:如果不是从0刻度开始,用后面大的刻度数减去前面的小的刻度数,差是几就是几厘米。

3.怎样测量物体的长度。

(1)怎样测量一拃的长度。

师:如果我想知道一个物体的大约长度,可是又没带尺子,这个时候怎么办啊?可以让我们的小手来帮忙,怎样测量1拃的长度?

学生尝试测量自己的一拃是多长,然后交流测量的方法。

预测方法可能有:

(1)用其中的一个手指对准0刻度线。

(2)手指对准“1”或其他刻度线。

……

估一估:老师的1拃大约有多长?找学生上来测量一下。

追问:通过刚才测量拃长,大家发现在测量物体的长度时,要注意什么?

学生交流。

【设计意图:多指名几位同学发言,尊重学生的想法,给学生充分动手操作和表达的机会,让学生在测量、比较中,自己感悟测量的方法。】

(2)怎样测量一根小棒的长度。

估一估:请同学们拿出绿色小棒,估一估这根小棒大约有多长?

量一量:请同学们动手测量一下这根小棒的实际长度是几厘米?

学生交流,并说一说测量的过程。

小结:结合学生的交流,总结测量儿歌,帮助学生掌握测量方法。

测量长度用直尺,物体放平是第一,左端要与0对齐,看看右端对着几,长度就是几厘米。

判一判:哪种测量方法是正确的。

交流汇报,重点说一说不正确的原因是什么?

【设计意图:这一环节学生通过估一估、量一量等活动让学生对厘米的认识更加深刻了,估测能力得到了进一步的加强,更难得的是他们尝试着独立解决问题。】

三、拓展提升,练习巩固

1.怎样用断尺测量物体的长度?

同学们都有尺子,可以准确测量物体的长度,老师只有一把断了的尺子,还能测量出小棒的长度吗?

课件出示:如何用一把断尺测量一根小棒的长度?

学生小组讨论后交流。

生:可以让小棒的一端对齐刻度3,对齐刻度4……

2.练习:我当小裁判,谁跳得远?

四、全课总结

让学生谈谈所学、所获。

【设计意图:让学生用自己的话说出学习的主要内容,表达真实的感受,不但总结知识点,也帮助学生总结数学学习方法,进一步提升学生能力,培养学生良好的学习习惯。】

五、课外实践

你还想测量哪些物体的长度,课下进行测量,同桌交流。

篇5:数学厘米和米教学反思

学生对于厘米的的概念应该比较熟悉,如常见的学生尺,三角板等都带有厘米刻度,学生也用尺子量过简单的图形的长度。所以刚开始学习厘米的认识看起来并不难。而对于米的认识就有一定的困难,米虽然是基本的长度单位,但是学生接触的比较少,缺乏这方面的以验,尽管在课堂上我找了专门的米尺让学生反复认识,比一比,试一试,量一量,说一说等,了解一些简单的知识如:1米=厘米,500厘米=()米等还行,遇到稍复杂的单位如:妈妈身高1(米)60(厘米)可以,妈妈身高160(),好多学生都填“米”,对于米的单位长度的表象还是很模糊,所以米、厘米的认识是学生学习长度单位中的一个难点,要让学生地正确建立起米、厘米的表象是比较困难的。我认为要加强学生对米和厘米的认识,必须从学生熟悉的事物入手,让学生在对自己比较熟悉的物品的长度,高度等有了感性的认识后,初步建立米和厘米的表象。如量自己的数学课本封面的长和宽,铅笔盒面的长、宽,橡皮的一个面的长、宽,自己的身高、爹妈的身高,书包的边长,课桌面的长和宽,课桌的高,教室门的长和宽,黑板的长和宽等等,这样在学生经历了大量的感知之后,头脑中便初步形成了米和厘米长度的表象,在使用这两个单位时就会正确无误。尤其是在练习过程中让学生多动动手量,多动脑想,多估一估,一开始估学生都不敢估,知道自己可能估计得不准,我就鼓励学生大胆地估,告诉他们生活用到估计的时候比测量还要多,明白估计的重要性,甚至还放宽了要求,要求估计的内容只要是估计的数字,不是测量的,误差大小都给算对!这对于帮助学生尽快建立米和厘米的长度单位的表象有很大帮助。

总之,学习这部分内容,不仅要借助学生熟悉的事物,还要鼓励学生多动手,多动口,多动脑,多估计丰富学生的实践以验,在积累中形成以长度单位的表象。

篇6:厘米米教学设计

1.理解使用统一的长度单位进行测量的必要性;

2.初步认识长度单位厘米,初步建立1厘米的长度概念;

3.会用刻度尺测量物体的长度;(限整厘米数)

4.培养动手能力和主动估计物体长度的意识。

教学重点 掌握1厘米的实际长度和用刻度尺测量物体长度的方法。

教学难点 建立1厘米的长度概念。

课型 要素组合方式

课时 标准课

教学环节

操作流程 看+说+做

情景设置,用不同的测量工具进行估计和测量

提问:你能说一说你的课桌有多长吗?你知道你的数学课本有多长吗?(提示:左、右小组分开测量。可以用你有的东西比一比,测一测)

看+讲+想+做

我们要测量物体的长度,可以用尺来量。请同学们拿出直尺,观察一下,直尺上有些什么?(大小刻度、数字、厘米)观察这把直尺,它的每两个刻度之间是多长?(1厘米,也就是说直尺以1厘米为单位。)

1.认识长度单位“厘米”,建立1厘米的长度概念

2.学生小组动手测量纸条长度

做+小动+大动

1)测量同桌准备的纸条,看一看它们分别长多少厘米?量的结果写在纸条上,同桌检查。

(2)量一量你带来的新铅笔长多少厘米。看练习一的1题中铅笔的长度,笔尖不能靠近刻度尺的刻度,怎么量它的长度呢?利用三角板来卡一卡的量。

(3)量一量

你的手掌宽度是()厘米。(取整数)

一拃:你的拇指和中指之间的距离是()厘米。(取整数) 1.下课活动

如果有些东西两头都不能靠近尺子,那要怎么量出它的长度呢?例如花生的长度和1角硬币的长度。

2.作业

完成教材第4页“做一做”

课题:认识米、用米量

目标

1.初步认识长度单位米,初步建立1米的长度概念;

2.根据1厘米和1米的实际长度,知道1米=100厘米;

3.能合作测量出整米长度的物体;

4.培养合作能力和动手操作能力。

1.提问:昨天学过的长度单位是什么?量物体长度用什么工具?

2.用两个手指比一比1厘米有多长?2厘米呢?10厘米呢?

3.用刻度尺量文具盒的长度。请你演示,并说出注意事项。

看+讲+想+做

你能量一量黑板有多长吗?瞧!这样用刻度尺量太不方便了,也不容易得出结果。那么该怎么办呢?(用更长的尺子量)用这把尺子试一试看,这是一把米尺。

(1)用直尺在黑板上画1米长的线段

(2)用直尺比一比从地面到讲台的什么地方的高度是1米

(3)两只手臂展开,用卷尺量一量看到什么地方是1米

做+小动+大动

1. 以小组为单位在讲台上量出2米长、3米长的绳子给大家看一看。

2. 出示卷尺。介绍:这是在测量比较长的距离时用的卷尺。

3.两个人相互量身高,是多少米多少厘米。

4.在括号里填上合适的长度单位米或厘米。

教室长6( )黑板长2()

小明身高124()课桌长50()

1.下课活动

这节课你学到了什么?

2.作业

上一篇:2024年教代会学校工作报告下一篇:大学生的演讲比赛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