建筑施工图结构

2024-04-16

建筑施工图结构(通用9篇)

篇1:建筑施工图结构

建筑施工图与结构施工图的区别

一、建筑施工图是根据正投影的原理和相关的专业知识绘制的工程图样,其主要任务在于表示房屋的内外形状、平面布置、楼层层高及建筑构造、装饰做法等,简称“建施”,它是各类施工图的基础和先导,也是指导土建施工的主要依据之一。总之,建筑施工图主要用来作为施工放线、砌筑基础及墙身、铺设楼板、楼梯、屋顶、安装门窗、室内装饰及编制预算和施工组织计划等的依据。其基本图纸包括施工总说明、总平面图、建筑平面图、建筑立面图、建筑剖面图、建筑详图和门窗表等。

二、结构施工图是关于承重构件的布置、使用的材料、形状、大小及内部够早的工程图样,是承重构件及其他受力构件施工的依据。结构施工图包含结构总说明、基础布置图、承台配筋图、地梁布置图、各层柱布置图、各层柱布筋图、各层梁布筋图、屋面梁配筋图、楼梯屋面梁配筋图、各层板配筋图、屋面板配筋图、楼梯大样及节点大样等内容。

篇2:建筑施工图结构

工程管理0902班

汪礼刚

U200915910 本学期新开了《工程估价》的课程,看到这个课程名的时候以为只是计算工程量和造价,在听了宋老师讲完第一节课后,才知道这门课程还要学会看图,读图,而且这是后面的基础,很重要。于是拿着看似熟悉却又陌生的图纸,紧跟老师的讲解,经过几周的学习,对施工建造图纸有了一定的认识,虽然仍然有一些不懂的地方,但我相信结合老师的讲解以及和同学的讨论,自己会更进一步。下面具体谈一下在这一段时间看图,读图过程的一些心得体会。

首先是对施工建造图纸的感性认识,建筑工程建设中,设计师用工程图表达设计方案,建造者照图施工,最终将设计蓝图转变为实际工程。工程建造过程中的质量管理、造价管理也无不以图为依据。所以图纸在现代工程建设中是不可缺少的重要技术文件,而且也是借以表达和交流技术思想的重要工具。工程图被喻为 “工程界的语言”,对于从事建筑工程专业领域的人员来说,无论是从事设计、施工还是造价、管理工作,识读建筑工程图是一项最基本、应用最多的能力。

虽然知道识读施工建造图很重要,但由于在大一学年学习《工程制图》时因空间想象能力差感到学习困难,在识读建筑工程图时因缺少感观认识和建筑构造、建筑结构等知识难以识读建筑施工图。现在到大三下学期了,建筑识图基础不扎实的我开始时甚至惧怕在专业课中识读工程图。有很多年教学经验的宋老师也知道在学生中存在一些像我这样的学生,他直接指出了原因和自己的建议。听完老师的建议,我试着按照老师说的方法慢慢训练,这其中的辛苦过程我不愿描述,只是经过那一段的磨合期后,我现在可以看懂一般的图纸了。

拿一张建筑图中的一层平面图来说吧。首先要读的肯定是《建筑设计说明》,这是看整个图集先要浏览一遍的,翻开一层平面图,很多轴线,标号,当然还有一个指北针,接着是平面图里面的内容了,楼梯,门窗,走廊,阳台,柱,梁,台阶,散水等等,这些基本的东西在以前的《工程制图》课程中就学过,也比较简单。对于工程估价来说,需要计算建筑面积,所以就要对建筑面积的计算原则了解,当然这是很基础的内容了,在老师在黑板上示范一次后,我们自己也找了个图,按照步骤计算了下,觉得还是挺简单的,就是过程琐碎了些。屋顶平面图跟一层平面图不太一样,多了屋顶坡脚,楼梯当然只有只有向下的指示箭头。立体图和截面图这里就不详细说了,这两部分和平面图一起看才能对整个房子有完整的认识。接下来就是详图了,楼梯,散水,阳台,女儿墙。这些在《房屋建筑学》中学习过,所以读起来也是相对轻松了。

关于结构图,我感觉相对难了些,上面所标注的符号是在以前的课程中没见过的,比如JKL,CT,JL,还有在某一个节点标有很多数字,这些看起来就让人头疼,不过对照平法施工图制图规则,就知道了。有了基础,牢靠的认识后,就可以进行工程估价的内容了,算面积。每一个小部分都要认真计算,虽然有些工作是重复的,但是丝毫不能大意。

说了这么多,到目前为止,我还是有些问题没有解决的,比如在一些梁柱节点处的各个数字的具体含义,建筑面积的计算,有些细节不是很清楚,一些图上没有表现出来,但计算要用到的条件不清楚,另外就是截面图,立面图和平面图配合起来看等等。这些都是在后面的课程中,我需要慢慢去解决和积累的。

篇3:建筑施工图结构

1 建筑信息模型的建筑结构图设计优势

建筑信息模型在进行建筑设计的阶段, 是采用数字的方式展现建筑结构的多种信息, 为了提升建筑信息的利用率, 在实践过程中要掌握其应用优势。以下将对建筑信息模型的建筑结构图设计优势进行分析。

1.1 信息集成量大

建筑信息模型 (BIM) 的信息集成量比较多, 能及时对各类信息进行比较和分析。考虑到所用的材料和建筑结构之间的关系, 需要对其进行综合性的分析和处理, 以网络技术形式为例, 由于不同种类的信息对数值化和模型化有一定的要求, 建筑设计人员要为其提供更便捷的资料, 保证施工的便利性。

1.2 实现可视化操作

建筑设计人员和施工人员在资料分析阶段, 要对建筑信息模型进行对比, 为了实现图纸的可视化操作, 在BIM技术基础上将建筑结构进行立体化操作, 使其更为立体的展示在设计师面前。施工人员实现可视化操作后, 可以有效提升建筑施工效率[1]。

1.3 满足后期施工要求

采用BIM模型进行优化设计, 能为后期修改工作奠定基础。考虑到参数指标的特殊要求, 在数据和模型分析阶段, 为了实现建筑周边空间的有效利用, 可以以BIM指标为基础, 对施工标准进行分析, 只有合理设计参数, 才能将数据信息转化为有用的信息, 实现对建筑周边空间的有效利用, 达到优化设计方案的目的。

2 建筑信息模型的建筑结构施工图设计

针对BIM的特殊要求, 在后续设计过程中需要从实际情况入手, 对施工比例和标准进行分析。以下将对建筑信息模型的建筑结构施工图设计进行分析。

2.1 确定设计流程

考虑到建筑信息模型结构施工图和传统结构设计图的特殊性, 在后续操作过程中, 需要从实际情况入手, 明确不同设计方式的差异性。传统的施工设计形式以CAD为主, 属于二维图档模式, 结构设计人员根据建筑设计指标的具体要求, 对结构进行分析和利用。此类设计形式存在一定的劣势, 需要工作人员及时对其进行调整。应用BIM设计形式, 其优势明显, 在操作过程中需要提前进行建模操作, 根据建筑设计形式的要求, 对文档和文件进行有效的处理。在充分利用BIM模型基础上对平台信息进行分析, 尽量提取模型中的结构构件信息, 满足设计流程要求。具体设计流程如图1所示。

2.2 掌握模型描述要求

建筑结构施工图的设计以物理模型为核心, 涉及到结构物理模型, 此外也包括关联信息和管理信息等, 根据不同信息指标的特殊要求, 需要对节点信息形式、截面设计形式和约束信息等进行分析, 信息之间存在属性关系, 考虑到模型和视图的变化, 要根据模型版本信息和用户权限等进行对比, 选择最佳形式。在现有的IFC标准设定阶段, 对结构构件有一定的要求, 考虑到建筑模型的指标要求, 要按照柱、梁、基础和楼梯构件形式的要求对其进行设计。所有构件信息都是来自于构建实体, 在IFC模型设计阶段, 要对实体进行分析, 根据关联实体以及建筑实体的具体要求确定楼层间的关联性, 最终结合实体要求对其进行确定。建立实体和楼层间有效的联系后, 能最终实现对墙体模型的定义[2]。

2.2.1 关联性定义

BIM模型设计阶段, 对关联性设计指标有明确的要求, 考虑到关联特征的特殊要求, 需要对模型信息进行概括和分析。在IFC模型设计阶段, 不同构件存在不同程度的联系, 考虑到关联性的具体变化, 要按照模型体系的指标要求对其进行设定。

2.2.2 非关联性定义

非关联性定义指的是两个实体间的联系和差异, 主实体的修改直接给实体带来相应的改变, 考虑到实体变化的特殊要求, 在后续控制阶段, 要对墙体和洞口进行比较, 洞口作为实体, 在墙体之上, 如果对墙体进行破坏性的操作, 则必然导致洞口受到影响。

2.3 BIM模型设计

BIM模型设计系统比较特殊, 需要对逻辑结构进行分析, 按照设计流程进行操作。IFC模型文件的导入起到重要的作用, 其中涵盖不同的结构部门, 在结构构件模型比较分析阶段, 要掌握构件之间的属性关系, 包括墙体和梁柱间的关系, 结构形式和结构属性间的联系等。由于不同关联体系存在明确的联系, 因此需要根据混凝土材料和钢筋等信息模型要求, 实现对BIM模型动态扩展, 提升其操作有效性。由于建筑工业工程对象趋于多样化, 产业结构比较分散, 对工程信息有一定的要求, 因此在后续操作过程中需要充分利用现有的框架结果, 对数据信息进行比较。IFC标准下对三种模型扩展方式有一定的要求: (1) 实体扩展模式; (2) 属性扩展模式; (3) Ifc-Proxy, 其中实体扩展形式超出原有架构形式, 其运行效率比较高, 能对软件进行有效的识别。针对Ifc-Proxy扩展模式的特殊性, 要对少量模型信息进行比较, 使其具有一定的灵活性, 考虑到运行效率的特殊要求, 可以实现创新设计, 支持大量模型信息扩展[3]。

2.4 BIM系统的实现

BIM系统作为基础系统, 可以通过有效平台的建立, 实现二次开发和利用。根据BIM结构原型的开发需求, 在整个操作阶段, 为了实现数据层的有效利用, 为其提供全面的资源和数据信息, 必须按照系统数据库的指标要求对其进行应用[4]。接口层的作用是实现物理存储数据和模型接口的有效衔接, 模型层是整个系统的核心所在, 不仅能对系统进行全面的定义, 同时可以满足施工设计图的种种要求。数据层是本系统相关数据的来源, 包括系统信息、模型信息、设计规则信息、图档管理信息、文件信息等, 通过有效的访问设计形式能实现有效操作, 进而实现设计结果的规范检查、算量统计和模型和图档的有效设计等[5]。

3 结束语

针对建筑信息模型设计的特殊性和复杂性, 在实践过程中需要从实际情况入手, 对操作形式进行评估和分析, 考虑到各项指标的设计要求, 需要按照设计比例的具体要求对其进行应用。传统的结构设计形式无法满足日益发展的工程设计要求, 通过BIM系统结构设计形式可以解决原有系统操作阶段存在的种种难题, 其优势显著。需要注意的是在不同操作阶段要对施工设计图进行审核, 保证设计的有效性。

摘要:我国建筑设计系统取得了突出的进步, 各项技术不断被引进到建筑系统设计中, 使得施工设计变得更为规范和完善。考虑到建筑信息模型的特殊性, 在实践阶段需要对结构施工图进行优化设计, 掌握设计流程, 将具体措施落实到实践中。本文中以建筑信息模型框架设计为基础, 对结构施工图的后续设计进行详细的分析。

关键词:建筑信息模型,建筑结构,施工图设计

参考文献

[1]王勇, 张建平.基于建筑信息模型的建筑结构施工图设计[J].华南理工大学学报 (自然科学版) , 2013, 03 (12) :76~82.

[2]严坚.基于建筑信息模型的建筑结构施工图设计分析[J].科技创新与应用, 2014, 17 (01) :229.

[3]刘建立, 郭承孜.基于BIM的建筑结构施工图设计分析[J].江西建材, 2016, 03 (12) :41~42.

[4]赵海琼, 李丹宇, 王爱华.建筑信息模型在建筑结构一体化协同设计中的应用[J].电子测试, 2015, 02 (01) :81~83.

篇4:建筑框架结构施工技术探讨

摘要:随着我国建筑工程施工技术的不断发展,对建筑结构的稳定性与安全性要求不断升高。建筑工程框架结构施工技术是普遍应用于大规模工业化施工中的技术,整体稳定性与安全性较高,满足于大规模工业化施工要求。但现代建筑工程框架施工中存在一些质量问题,影响施工效果,本文根据建筑工程框架施工中存在的问题、施工特点,分析其在现代建筑工程施工中的实际应用措施。本文根据建筑工程施工中框架结构施工的特点、存在的问题与实际应用措施进行相关分析。

关键词:建筑工程;框架结构;建筑工程施工技术

1 建筑工程框架施工的特点

当前建筑工程结构的一个重要特点就是朝着高层以及超高层的方向发展,而这个趋势给建筑工程的框架结构特点带来了新的特点。高层建筑在竖向构件以及构成方面带来了逐层累积的重力以及载荷,这就需要较大尺寸的柱体以及墙体来支撑,给工程框架结构施工带来了新的技术要求。与此同时,建筑的构件还需要承受地震载荷以及风载荷等荷载,而且这些载荷都属于非线性的竖向分布载荷,而且对建筑高度的敏感程度较高[1]。以地震载荷为例,就层数较低的建筑而言,考虑这些建筑的荷载时一般只需要考虑恒定载荷以及部分动载荷,而对于建筑物的墙体、柱体以及楼梯等结构,一般不会予以严格控制,其他构件满足设计要求之后,对应的这些构件也都达到了设计要求。同时,对于现代化的钢架支撑系统,在设计的过程中在没有提出特殊承载要求的时候,不需要对柱体以及梁的尺寸加大,只需要增加板就能达到对应的要求。但是,对于高层建筑,解决上述问题还不够,首先要解决的问题除了抗剪问题之外,还需要考虑抵抗变形以及抵抗力矩的问题。部分高层建筑的柱体、梁、墙体以及楼板在设计过程中经常需要考虑到结构的具体布置、特殊材料的使用,这样才能很好的抵抗较大的变形以及较大的侧向载荷。

2 钢筋工程施工技术问题

2.1 钢筋工程施工中存在的主要问题

在实际的钢筋工程施工过程中,存在的质量问题较多,主要包括:选择的焊条规格、型号不对;钢筋焊接接头存在偏心弯折问题;箍筋具体尺寸不能满足要求等。在框架施工的过程中,这些问题都需要予以妥善解决,否则将对框架整体质量造成影响。而在钢筋加工完成之后,在钢筋的板扎以及成品的保护过程中存在对应的质量问题,诸如钢筋的类型和数量等没有达到要求、钢筋垫块不充分或者是没有提前稳固,一旦在对钢筋验收通过之后将造成后续施工的质量问题,诸如混凝土浇筑移位等,将造成实际施工材料的尺寸与设计尺寸存在偏差的问题,对建筑框的整体结构安全性造成影响。同时,在对钢筋结构进行再焊接的过程中,对框架结构的整体形状等都会造成改变,给框架整体施工质量造成影响[2]。

2.2 钢筋工程施工技术

(1)充分的材料准备

对那些散乱的材料而言,要在绑扎固定之后,将之转移到那些安全稳固的地方;或者是将其保存在安装好的梁上,并将之固定在钢架之上;对于在地面堆放的材料,应该做好对应的安全管理工作,防止其滑落造成伤害;在上面覆盖油布时还应该在油布上层压上重物,并在端部加以固定。

(2)做好焊接施工准备

在正式的焊接施工之前,应该根据对应的操作规范走好焊接试验工作;对进场的每一批钢筋都应该进行逐批次的自检。同时做好取样力学试验工作,在自检的基础之上还要对焊接的质量进行适当的抽查,尤其要对那些由疑问的钢筋做重点抽查,且需要对于各个试验和检查人员都应该进行专业技术的培养。

(3)放样与下料施工

在进行实际施工过程中年的放样以及下料过程中,都应该留有一定的余量,这主要是考虑到焊接完成之后,在焊缝处将出现线性的收缩,且框架结构中的桁架、梁等在受到弯矩作用之后还将拱起。虽然其收缩和变形量将与其他各种因素相关,但是结合施工实践以及具体的实验来讲,通常需要考虑的收缩量一般是:当受弯构件的总长不超过24m时,放样余量在5mm 左右,当总长在24m 以上时,放样余量则取8mm[3]。

3 模板工程施工技术

3.1 多层模板支架体系施工中存在的主要问题

对于现浇混凝土结构,新浇筑的楼层重力载荷以及施工载荷都是由多层模板支架体系来承担的,然后再由模板支架体系将载荷传递给楼层的楼板。但是,在施工的过程中,由于施工时间爱你较短,这些楼层的楼板依然处于养护期,其承受载荷的能力有限。这就导致施工载荷存在更多的不确定性,部分甚至将超过混凝土结构正常使用状态所承受的设计载荷。

3.2 模板工程施工技术

3.2.1 基础模板安装

在完成垫层施工之后,应该每天定时的对水平基础依照轴线进行测量,利用基础平面尺量好各个需要的边线,并在各个暗柱角用油漆做好对应的标记,确保安装模板的过程中,完全按照各个控制边线将材料支柱固定,这样可以有效的保证模板的硬度以及稳固性,可以提高模板承受在浇筑过程中产生的施工负载以及施工载荷。而在基础侧模的安装过程中,还应该对垂直角度予以把握,尽量将安装偏差控制在3mm 的范围之内。同时,在垫层与模板的底部结合处应该用较细的水泥砂浆将缝隙嵌填严实,保证不漏浆。最后,应该在模板的上口拉通线进行校直,保证边线顺直。

3.2.2 主体结构模板施工技术

立杆是整个结构的支撑体系,施工过程中应该保证其立于坚实的平面之上,保证在安装好上层模板与支架之后能够承受对应的载荷,保证其不会被压垮。否则,不仅下层楼板结构的支撑体系不能逐层拿掉,而且一旦上下支柱在同一个垂线上时,整个结构体系将不能正常施工。加之整个支模工序都是按照对应的程序进行的,在没有对之进行完全固定之前,下一道工序是不能进行的。同时,在脚手架使用的时候,不能够将主节点的横、纵向水平杆;横、纵向扫地杆以及连墙件拆除。

3.2.3 模板的拆除

模板在拆除的过程中要保证按照一定的顺序进行,一般是在后续支立的先拆,而最先支立的则最后拆;不承重、少承重的先拆,承重、承重大的最后拆掉;支撑部分先拆,方木模板最后拆。同时还应该将拆下的东西及时的运到安全场所,防止造成不必要的傷害和损失。

4 混凝土工程技术

4.1 混凝土原材料的选择

对于所有进场的材料都应该有材料的质量保证书,混凝土尤其重要。同时,混凝土还需要包括各个不同类型的具体强度级别、包装以及出厂日期等,这些项目都需要进行严格的检查。选用合格的混凝土,在使用中控制好混凝土的用量,并按照相关规定配比好混凝土的比重,是从混凝土的角度解决建筑工程框架结构施工技术问题,通过这三个途径还可减少不必要的损失。

4.2 配合比和合理控制

通过合理的控制配合比可以达到提高提高水泥强度以及提高混凝土的和易性目的。但是,对应的造价自然会增加,且会造成混凝土体积的变化率以及用水量发生变化。所以,还应该对掺入的水泥量进行控制,水泥用量应该控制在允许范围之内。

4.3 混凝土浇筑过程

通常而言,混凝土的浇筑施工方案是需要通过审批的,对于可能出现的问题都要有对应的解决方案及策略才能保证最佳的计算结果。同时,在浇筑之前还应该对模板的位置、截面尺寸以及标高等来进行控制,保证与设计相吻合,且支撑足够牢固。

5.结语

在建设施工设计中,建筑工程的框架结构设计是比较基础的设计,建筑结构工程师进行科学的框架结构设计,在工程实施过程中各个环节存在的问题更要引起重视,采用科学的手段进行处理,从而打造出高质量的建筑。

参考文献:

[1]勾向海.房地产建筑框架结构施工质量的控制[J].科技创新与应用,2012,7(03):183.

[2]陈丽艳.浅谈建筑工程中棍架结构构造与设计[J].价值工程,2011,14(18):64-67.

篇5:建筑施工图结构

摘要:钢管混凝土属于钢混结构的一种重要组合形式,将普通混凝土灌入约束钢管中,待混凝土凝结后形成具备高强度、轻质、抗冲击性能好的组合结构。而钢结构由于其具备强度高、质量轻、便于装配的特点,被广泛应用于高层建筑结构中。

关键词:钢混结构;钢结构;高层建筑;施工特点

1.钢混结构在高层建筑施工中的应用

钢管混凝土属于钢混结构范畴,其主要特点是充分发挥了混凝土和钢材的优势,钢管由于灌入混凝土,其稳定性得到提升;混凝土受到周围钢管的约束,其抗压能力获得提高。该组合结构具有高强度、轻质、抗冲击性能优良及耐腐蚀等诸多优点。钢管混凝土除了具备以上优良特性外,在施工方面同样优势显著,由于钢管的约束作用,可不搭设模板;钢管能够代替混凝土柱中的主筋及箍筋,省去了钢筋笼的焊接工作,因此,极大地降低了施工周期。最适合应用在高层建筑、大跨度桥梁等工程结构的承压构件中。

钢混结构对于钢管的要求较低,钢管既可选用无缝形式也可选用焊缝形式,其中钢管混凝土最小直径应不低于10cm,直径过小的钢管增加了混凝土的灌注振捣难度;为了保证浇筑过程中钢管的`约束强度,壁厚应不低于0.4cm。为了保证钢管混凝土的刚度,所灌注混凝土标号不应低于C40。钢管混凝土融合钢筋和混凝土的各自优势,在具体施工过程中应兼具二者的特性。以下是具体施工特点分析。

1.1钢管

绝大部分钢混结构中,均选用卷焊钢管,对焊缝的要求较低,一般选用直缝,保证焊缝在受力条件下不容易出现应力集中问题,卷制方向应用钢板的轧制方向相同。卷制内径根据钢材类型而定,高层及大跨桥梁结构中使用最广泛的16Mn钢板,其卷制内径应不低于钢板厚度的40倍。卷制前应先开坡口,坡口位置应与卷轴正交。

1.2钢管拼装

为了保证运输不受限制,单个钢管单元长度不应大于10m,对于高层建筑中的钢管混凝土拼装作业,钢管预制长度应该根据施工现场的吊装能力而定。钢管单元在焊接过程中,必须保证钢管内肢管平顺,应严控焊接应力引发的钢管内肢管变形问题,为了尽可能降低焊接对肢管的干扰,应采取反向焊接的方式,在钢管两侧对称施焊,以冲抵焊接带来的微变形。对于直径较小的钢管,应选择固定点焊;直径较大的钢管,可选用光圆钢筋焊接于钢管接口处,起到支撑作用,为了提升焊接质量,可在钢管内壁加设内衬。焊接顺序的确定要以尽可能降低变形为主要目的,焊缝通过检测后方可在焊缝处进行防腐蚀保护。

1.3钢管混凝土结构灌注

由于钢管混凝土结构省去了柱内钢筋笼的编制,因此,便于进行混凝土现浇作业。为了确保钢管内混凝土完全密实,浇筑面应略高于钢管端口,并采用振捣棒均匀插捣。当钢管混凝土直径大于40cm时,除进行必要的插捣外,应采用板式振动器均匀振捣。对于少部分直径过大的钢管混凝土,为了保证内部混凝土密实,还应采用加速振实法。钢管混凝土结构一个施工单元内,混凝土浇筑作业必须一次性连续完成,需要加设施工缝时,应临时关闭管端,以防异物坠入。

当混凝土浇筑作业临近尾声时,应使得浇筑面略高于端口,并将预留的排气孔板贴实于端口,并迅速焊接,待所浇筑混凝土强度达到设计强度的70%以上时,再将压实于端口的排气孔板同端口焊接。

2.高层钢结构施工应用

2.1钢筋及型钢

为了确保框架结构中梁柱交叉位置末端钢筋的相互独立,在柱结构型钢施工中,在型钢腹板位置应预先钻孔,保证梁端钢筋顺利穿入且互不影响。钻孔大小既要满足梁端钢筋的最大直径,还应尽可能减小腹板开孔对型钢承载力的削弱作用,工程实际中,腹板开孔直径一般介于5-6mm。对于梁柱交叉位置及型钢翼缘附近,在浇筑混凝土的过程中不易排尽空气,因此,在浇筑前应预设若干排气孔道。

2.2混凝土模板架设及现浇作业

为了保证混凝土模板的稳定性,应将梁底部的固定螺栓置于钢梁下弦处,盖板应选用可拆解模板搭设,从而提高模板的利用率,g接降低施工费用。在具体的钢结构施工中,必须严格依照钢结构行业规范中要求的施工顺序进行,混凝土浇筑也应遵照相关混凝土施工规范,对于型钢翼缘等容易出现混凝土不密实的位置,应加强振动操作,保证混凝土结构整体质量安全可靠。

3.高层建筑钢结构施工中的独特要点

高层建筑钢结构工程不同于普通的钢结构施工作业,必须引起足够的重视。首先,考虑到钢结构的繁杂性,必须在装配前做好施工组织规划,加之钢结构对施工精度要求苛刻,其拼装工作必须做到严丝合缝。相反,高层建筑选用钢混结构形式时,混凝土应采用现浇形式,其精度要求降低,若两种结构形式并存时,将给施工过程带来诸多不便。再者,高层建筑钢结构施工中,其作业平台较高,其施工进程必然受到外界不良天气的干扰,比如遇到大风、暴雨等强对流天气时,钢结构的起吊作业将无法开展。所以,在安排施工进度时,应充分考虑这一方面。

4.结语

篇6:电气设计施工建筑结构论文

建筑电气动工是工程项目中主要的构成部分。主要包含以下三方面:供配电系统、照明系统和电力系统。对于建筑电气动工的前期准备环节,电气设计工作人员要对建筑项目的电气安装设计有明确的技术要求。在动工之前要对电气动工图纸进行详细的阅读与研究,设计图纸是动工的基础,熟练的掌握图纸的内容,有助于了解工程中各系统的详细工作,对动工中遇到的问题可以及时的发现,可以更好的控制工程的质量。之后就是对电气安装动工进度计划以及动工方法的掌握,对于电气动工图纸和有关专业动工图纸一定要仔细的核对。电气安装技术工作人员应和其他专业动工技术工作人员成立一个研讨小组,对与电气安装动工的整个过程实施详细的分析,对于图纸的研究中一定要把可能存在的问题都找出来,选用合理的动工组织方案,有利于日后动工中实施重点控制。当前,因为在动工前期预备工作做的不好,导致工程的质量出现的问题比较常见,因此电气动工人员一定要对电气系统的组成和功能很好的把握,综合线路的方向和用户的需求等等因素,科学合理的划分,以免在动工主体竣工之后产生一些线路重复或者另需布线不合理等现象发生,这样会给工程带来许多麻烦。电气材料的质量关系着整个建筑电气工程的质量,此外,在安装动工之前一定要准备充足预备件、预埋管道和零配件等等基础配件。

2促进建筑电气和建筑结构协作的方案

2.1防雷方面的分析

2.1.1防雷引线的设计安装在总体建筑之中,即便是结构模式之间有所差异,然而钢筋混凝土在当代的建筑中使用很广泛。例如构造柱、框架柱、剪力墙等等,结合《建筑物抗震设计规范》的有关标准,应选取能够可以发挥到导电作用的混凝土柱,亦或是墙的主筋当作导线。混凝土柱中的钢筋一般选用以下三种方法进行连接,如焊接、绑扎、机械连接等,为了保证其导电的作用充分的发挥出来,通常情况下使用搭接焊接的方法,在这个环节上值得说明的是,必须选用圆钢来当作搭接的钢筋,不要用螺纹钢筋。他们当中作为引线的主筋不要运用搭接的方法,最好选用对头碰焊的方法,这样才使得其导线的作用更好的发挥出来,一般情况下在对头焊接的条件下,运用圆钢实施补焊搭接的方法,此时的效果是最佳。

2.1.2接闪器的设置分析人们对当代建筑本身的质量以及安全有所要求,除此之外对建筑艺术性的要求也在与日俱增。要想使得建筑更漂亮,建筑物顶端的薄壳、曲面等形式都应有效的使用好。如此也就增加了建筑物的顶端的形状复杂性,对防雷设计来讲难度也增大了。在建筑物的突出位置、显要部位需有防雷处理,因为楼顶部的.钢筋拥有极强的导电性,所以,对于他们也要安设防雷装置。我们在考虑其功能的基础上,对于相关因素也要综合的考虑。建筑的顶端一般须有防水处理,这样才可以放心居住与办公,与此同时顶端抗裂的要求也比较高,所以,在目前的浇筑之中,通常都选用现浇混凝土板来作为建筑物的顶端。在这里面包含钢筋上、下两部分钢筋,钢筋与钢筋之间有很多绑扎点,如此可以很好的确保钢筋导电的作用的发挥。经过以上叙述,我们得出,假如选用建筑本身的钢筋作为接闪器,那么对于绑扎点一定要实施焊接处理,这样他们才会拥有导电的效果。注意一点,对于选用建筑物本身的钢筋当作接闪器,需要在特定的条件下来完成。假如建筑物自身的顶端混凝土表面有破损,允许保温层有一些破坏。有的金属的导电,例如广告牌、金属架,要设立一定的导电通路,其尺寸与国家的标准要相吻合。

2.2对拟定的电气系统做合理的分析在设计动工图纸的时候,一定要把握好电气设计和土建配合的问题,对拟定设计的所有电气系统做合理的剖析,例如机电开关柜的基础型钢预埋与电气设备,以及线路的固定件预埋,相关电气设施需要的预留孔的位置等等进行准确的定位,找到科学合理的预留点和预埋件方位。工程动工的时候,电气设计工作人员一定要和电气动工人员,以及土建动工方一起对动工图纸进行审核,及时协调、沟通,以免出现电气预留点与预埋件的漏掉现象。另一点,掌握土建动工的计划与动工方案,比如建筑内的横梁、隔墙和地面等之间的连接方法,运用合理的电气设计方案来辅助土建动工。在实际的工程动工的中,建筑电气设计和土建工程在设计环节上的相互协作很主要。设计图纸的准确性,是实际动工工作的基础,相互做好协调工作,这就要求电气设计工作人员要有一定的实践经验,对于总体建筑工程要十分的熟悉,同时在动工中要具备极强的责任心。

2.3分析接地型式和它的安全保护配置的运用在建筑电气设计当中,专业电气设计工作者一定要注意接地型式和它的安全保护配置的运用,接地系统的好坏与用户的人身安全有直接的关联,同时与建筑内电气设备的正常运行也密切相关,怎样才能把握好接地系统的形成,这就需要对于设备类型、环境条件、维护能力等等因素熟悉的掌握。我们可以看出,在建筑电气的设计当中,接地系统的设计具有重要意义。不管什么样的建筑物,在建筑电气设计当中一定要有接地系统设计。此外因为现在荧光灯照明的广泛使用,它引发的三次谐波叠加在中性线上,使得中性线上的电流量增大了,假如把中性线与设备外壳连接,一定会引发电击或者火灾。假如在TN-S系统中把中性线和保护线一起与设备外壳连接,危害隐患更大,所有和保护线连接设备,他们的外壳全都带电,会使得电击事故的范围扩大。假如把中性线、保护线、直流接地线全都与设备外壳连接,电子设备就会遭到影响不能运行。所以建筑应该安设电子设备的直流接地、交流工作接地、安全保护接地等等。除此之外因为建筑内部拥有防静电需求的程控交换机房、计算机房、消防及火灾报警监控室等等,这些精密电子仪器设备很容易遭受电磁波的干扰,因此在设计当中,一定要把防静电接地与屏蔽接地的要求考虑好。通常情况,上面所讲的多种接地全部有助于建筑物基础内主钢筋当作接地极,动工当中,要以基础钢筋的动工作为起始点,电气动工工作者一定要结合接地需求,与土建动工中的钢筋的焊接与接地电阻的测试工作协调好。

3总结

篇7:钢结构建筑施工合同范本

1、甲方提供施工图纸,负责外协事宜。

2、乙方施工队应按照合同,按期进入承包项目工地进行施工。

3、加强工作中联系,使工程顺利进行,乙方应做到通讯畅通无阻。

4、工程施工过程中,甲方须承担图纸以外的增加部分和设计变更的各项额外工程的施工费用。

5、乙方必须服从甲方现场工程师的合理安排,如不服从将给予适当的经济处罚。

九、竣工验收

工程完工后,乙方协助甲方整理好竣工验收资料,直至验收完毕。

十、其他

11.1本合同经双方代表签字盖章后生效,工程交工验收合格、结清工程款,保修期满后自动失效。

11.2本合同发生纠纷,由双方协商解决,协商不成交给当地仲裁委员会裁决或向当地有管辖权的人民法院提起诉讼。

11.3本合同一式两份,甲乙双方各一份;具同等法律效应。

甲 方: 签约日期:

乙 方: 签约日期:

钢结构建筑施工合同范文三

甲方:

乙方:

依照《中华人民共和国合同法》、建设部《建筑安装工程总分包实施办法》和地市人民政府的有关规定,经双方协商一致,签订本合同,并严肃履行。

第一条 工程项目

一、工程名称:

二、工程地点:

三、分包工程范围及工程量

工程主体工程验收前,施工图纸范围内的所有工程(包含设计变更)。

具体工作内容包括但不限于以下内容:

1、原材料的卸车及整齐堆放;

2、施工机具的安装;

3、施工现场劳务施工必要的硬化;

4、施工工棚的搭设;

5、施工现场由于乙方造成的责任乙方进行清理;

6、现场施工材料必要的倒运;

7、钢结构工程的制作安装;水、电、暖、卫、消乐谱靼沧暗;

8、在所承包范围内的工程不在出现零工;

9、合同中未约定,但施工中必须要做的工作;

10、施工中使用的小型材料(氧气乙炔、电焊条、油漆等辅材);

四、分包工程期限9月1日开工,7月30日竣工。

第二条 工程结算

每年收麦、中秋、春节按实际完成工程量的85%拨付工程款,平时工人借支生活费。

第三条 工程质量

甲方根据国家质量验收规范和评定标准进行技术交底和组织验收,乙方按照施工图纸和说明书要求,精心组织施工,保证工程质量,如质量不合标准,必须返工修理,其工料费损失,由乙方承担;如工程质量低劣又无法挽救的,应由乙方负责赔偿全部工料损失。

工程质量目标:合格

第四条 安全生产

一、甲方对乙方承担的工程要做安全交底,提出明确的安全要求,并进行监督检查,乙方必须认真贯彻有关安全施工的规章制度,严格遵守安全操作规程,对甲方提供的安全生产设施,乙方经检查合格方可使用,施工中如因违反上述规定而发生伤亡事故,其损失由乙方负责。

二、劳动保护用品等由乙方自行解决。

三、在施工过程中,乙方因违反消防条例和法规造成的火灾事故,由乙方负责。

四、在施工过程中,如有上级单位对工程进行检查,甲方在提前通知乙方的前提下,乙方必须按照规范规定对所施工的工程进行施工,甲方并不增加费用。如乙方未按照规范规定进行施工,甲方有权代替乙方进行施工,所花费的费用按照实际花费费用的1.2倍,从乙方的工程款中扣除。

五、安全事故处理:

1、出现安全事故,双方共同配合对事故进行调查处理。

2、费用分担:

(1),5000元以内,乙方承担全部费用。

(2),5000元(含)以上至30000元以内,甲乙双方各承担一半费用。

(3),30000元(含)以上,甲方承担70%的费用,乙方承担30%的费用。

(4),以上费用包括医疗,善后以及外部罚款等。

第五条 生活管理

乙方工人进场后,甲方提供食堂,乙方生活费自理。小型零星用具乙方自备,生活用煤由乙方提供。

第六条 分包工程人工费单价

一、工程中全部钢结构工程按1300元/吨(甲方提供汽车吊)、水、电、暖、卫、消防等结算执行甲方与业主签订的大合同,甲方提25%管理费。其他项目另定。

二、零工每工日为80元。

第七条 材料供应管理

乙方所使用材料必须以书面形式上报,大型材料或者施工当地买不到的材料,要提前15天进行上报施工计划,甲方安排人员进行购置。小型材料乙方需要提前3天上报计划,甲方安排现场材料员进行购置。由于乙方材料计划上报迟缓,导致材料未能及时供应,一切损失乙方负责。乙方施工中用料浪费及不合理的超出限额部分,由乙方负担。乙方在施工中按垛(堆)使用材料,做到日用日清,活完料净,保持现场整洁。

由于甲方材料供应不及时造成的工期延误,甲方负责。

第八条 施工机具

一、大型工具由甲方负责,保证正常使用需要。

二、手工操作工具及三级盘以下的小型施工机械,由乙方负责(固定现场不动的机械,甲方提供;现场移动使用的机械乙方自行解决)。乙方提供机修电工一名,负责现场设备等的维修。

三、对甲方负责供应的机具,乙方应认真保管爱护,如有故意损坏,乙方负责赔偿。

四、施工中需用的机械,由甲方按施工方案配备,保证乙方正常施工,乙方不准擅自更改设备。

五、乙方自行购买机械的电缆等由乙方负责解决。

六、乙方必须无条件配合施工现场其他施工班组必要的使用垂直运输机械。

第九条 现场管理

一、甲、乙方人员要严格遵守现场各项管理制度,在甲方现场负责人统一领导下组织施工,有关计划、进度、材料供应等工作双方应密切配合,保证施工顺利进行。

二、乙方应对施工人员进行遵纪守法和安全生产、爱护财产的教育,并指定专人负责现场保卫工作,严禁偷拿现场用料,如有违反现场管理制度的不法行为,甲方有权采取必要措施,乙方应承担法律责任,并负责赔偿经济损失。

三、分包人员要保持相对稳定,出入施工现场要佩戴工作标志,不准合同外人员出入现场和住宿。

第十条 违约责任

一、乙方分包的工程项目,不得再行分包。在施工过程中经检验达不到国家验收规范规定,不能保证工程质量,甲方有权终止合同,造成返工的损失,乙方应予赔偿;

二、合同签订后,在正常施工的前提下,不经双方协商同意,任何一方不得随意变更或解除。如乙方不经甲方同意,单方解除合同时,应由乙方赔偿甲方因影响施工计划造成的经济损失;如甲方中途解除合同,应赔偿乙方因此造成的经济损失。

三、乙方必须按合同规定的工期及质量要求完成,否则每逾期三天,应偿付给甲方按分包工程人工费万分之一的逾期违约金。

四、乙方必须服从业主及甲方的工期管理,按照甲方的月计划、周计划、日计划进行施工,并承担业主的工期、质量罚款。

五、如在施工过程中,如甲方发现乙方的施工进度明显慢于正常施工进度或者施工质量出现严重缺陷,甲方有权接触解除合同,乙方在此之前完成的工程量,经核定后,按照核定总价的80%进行支付。

第十一条 附则

一、本合同发生纠纷时,当事人双方应及时协商,协商不成时。解决不了的,可按以下第(2)项解决:

(1)向工程所在地经济合同仲裁委员会申请仲裁,

(2)向滕州市人民法院起诉。

二、本合同一式两份,甲方壹份,乙方壹份。

第十二条 合同附件及有效期

本合同自双方签字之日起生效,至工程全部竣工并结算完毕、工程款付清后失效。

篇8:建筑施工图结构

关键词:BIM,建筑结构,施工图纸设计

现阶段, 传统二维CAD技术仍是我国各项建筑设计施工中的常用交流方式, 但随着社会的不断发展, CAD技术的应用弊端不断呈现出来。已有多项实践表明, CAD设计技术在建筑结构施工图的设计工作中难以实现有效的信息共享, 严重阻碍了各项施工工作的顺利实施。因此, 应用建筑信息模型 (BIM) 进行施工结构图纸设计, 已成为建筑结构设计行业的必然发展趋势。

1 应用BIM进行建筑结构施工图设计的优势

建筑信息模型是在建筑过程中, 通过数字方式展示建筑结构施工中的多种信息, 从而有效实现各项建筑信息资源共享的新型技术。利用BIM进行建筑结构施工图设计的主要优势表现在:第一, 具有较大的集成信息量。它不仅能较全面地将建筑材料、建筑物性质、建筑结构的空间关系等信息进行综合处理, 还利用计算机技术使各项建筑施工的相关信息数字化、模型化, 为建筑设计人员及施工人员在调用相关信息时提供便利。第二, 能更好地实现设计图纸的可视化。相较于传统的二维CAD软件, BIM模型能够更精确地将相关建筑构件数字化, 通过设计图纸将建筑结构更立体地展现出来, 从而有效提高施工的准确率。第三, 可为后期修改工作提供便利。BIM模型能够直观地通过图例, 将后期修改对其它建筑结构的影响反映出来, 并利用模型中的相关模块进行利弊分析, 进一步促进工作效率的提高。第四, 使参数化设计得到良好体现。使用BIM进行建筑结构施工图纸设计的基础, 是各项建筑构件及其结构的有关数据信息。BIM模型能够将数据信息进行转化, 从而实现对建筑及其周边空间的有效利用, 优化施工设计方案。

2 BIM结构施工图的设计流程分析

2.1 设计流程概述

设计人员首先根据建筑设计的初步图纸进行结构和模型的分析, 在相关操作软件中进行结构力分析和建筑构件的初步设计;随后将设计结果进行交流反馈, 并对不足之处进行调整, 使其满足建筑的结构施工要求;最后绘制出结构施工图纸, 完成基于BIM模型的图纸设计。具体见图1。

2.2 案例设计流程剖析

按照某钢筋混凝土框架结构建筑为例, 对在BIM模型基础上进行结构施工图纸设计的流程进行深刻剖析。

第一, 在相关操作软件中, 根据建筑信息进行BIM模型构建, 并将构建完成的模型导入后期处理软件。

第二, 对模型中的不足进行补充和完善, 同时进行内部力学结构分析, 例如在施工过程中往往会出现混凝土收缩或微小变形而导致的内力分布变化, 此时就需要根据BIM分析模型中包含的有限元逐步分析方法, 对施工过程及其建筑结构进行详细分析, 分析过程如下。

假设为初始计算时刻, 可将建筑结构内部的应力及应变增量表示如下:

根据式 (1) , 可较精确地计算出钢筋混凝土框架结构建筑的内部应力随应变增量的变化情况, 并利用相关操作软件对变化过程及预期变化结果进行模拟分析, 从而为建筑结构施工图设计提供有利参考条件。

第三, 按照上式进行计算后, 可初步生成BIM结构施工模型, 并将模型中的构件信息与建筑产品数据描述标准 (IFC) 进行比对, 得到IFC信息模型。第四, 利用Etabs软件, 将IFC模型文件及BIM初步模型中的有关数据导出为Access数据库文件, 并进行结构信息的耦合, 得到较为完备的BIM建筑结构施工设计图。第五, 在图纸的应用过程中, 根据实际情况对设计图纸进行调整和添加, 使其得到进一步完善。

3 案例分析

某建筑施工项目属公园游客服务中心的主体建筑, 属钢筋混凝土框架结构, 纵向长度为150 m, 横断面最大宽度为28 m, 整体建筑面积约为2700㎡, 按照上述流程, 在设计初期二维CAD设计过程中由于考虑到施工的便利性, 决定采取台阶式屋面施工方法。但在应用BIM模型的结构设计工作中, 对台阶式屋面施工进行模拟后发现, 按照上述施工方案需使用覆土填充台阶间的高差, 由于屋面跨度和单位荷载较大, 容易产生较严重的后果, 建议使用折板屋面施工, 并确保覆土均匀。后期的各项施工设计流程均按照上述的设计流程进行。结构施工图的完成时间为6个月, 而二维CAD的结构施工图设计时间一般为10月, 大大提高了设计效率。且经建筑结构专业人士检查后, 图纸的设计结果与建筑施工需求有较高符合率, 面向信息模型进行建筑结构施工图设计的优势得到充分体现。

4 结语

综上所述, 应用建筑信息模型进行结构施工图纸设计, 不仅能实现三维立体化、参数化和数字化, 有效促进设计效率的提高, 还能确保各项施工工作的高效、准确进行, 从而更有效地促进我国建筑设计行业的变革。建筑设计人员只有按照基于BIM的建筑结构施工图设计流程, 开展相关设计工作, 才能真正与建筑行业的发展速度达成一致, 进一步促进我国设计工作的变革。

参考文献

[1]李宜璠.基于建筑信息模型的建筑结构施工图设计研究[J].城市建设理论研究 (电子版) , 2014, 13 (8) .

[2]严坚.基于建筑信息模型的建筑结构施工图设计分析[J].科技创新与应用, 2014, 10 (17) :229.

篇9:房屋建筑结构施工问题研究

【关键词】房屋建筑工程;结构工程;建筑施工

1.房屋建筑结构工程中常见的问题分析

1.1施工质量问题

随着房屋建筑工程的快速发展,城市建设环境也日益优化,人们的生活水平也随之不断提升。但是,在当前的结构施工中存在着一些问题,使结构工程的质量受到损坏,甚至有一些问题已经影响了建筑结构的完成和居住使用的安全。如很多建筑工程出现墙面开裂、起皮等现象,每逢雨天漏水问题严重,更有的建筑物种出现了不均匀沉降等现象,很容易产生坍塌事故,威胁到业主的居住健康和安全。

1.2成本管理问题

很多结构工程都存在着成本管理制度不健全等现象,且缺乏科学合理的报价决策机制,成本管理手段落后,使得成本管理存在着很多可变因素;同时,施工中的天气变化、行业政策变化、施工人员流动情况、施工技术的革新都会对成本产生严重的影响。

1.3施工安全问题

由于当前有关安全管理的法律、法规和行业内的制度都不够健全,不符合本单位、本工程的具体情况,使执行起来有一定的困难。很多施工单位不按照规章制度进行施工,缺乏适当的安全教育,监理单位在工作时也没有对施工中安全防护设施的使用情况进行监督和管理,对存在的安全隐患没有及时消除,最终导致安全事故的产生,危害结构工程的经济效益和社会效益。

2.房屋建筑结构施工对于建筑结构安全性的影响

我国的《建筑工程施工质量验收统一标准》中,对于建筑材料、联结件、结构构件的施工质量有着明确的固定,对于各个验收细节也有相关的处理办法。但是由于各种因素的影响,很多的施工企业与监理人员并未意识到这一问题,对于建筑结构施工水平还没有引起相应的重视。

2.1结构构件截面尺寸施工质量对于建筑结构安全性的影响

结构构件截面尺寸对于构件承载面积与刚度有着直接的影响,在分析构件截面尺寸离散型时,必须要考虑到构件承载面积的问题。综合种种因素,截面较多的框架柱,应该适当的增加地震作用效应与抗震承载力之间的比值。在钢筋混凝土施工过程中,考虑到支模操作会导致梁柱节点发生缩颈的情况,而节点剪承载力是由轴压力、箍筋与节点区混凝土受剪共同构成。因此如果减小节点区间面,就会对节点受剪承载力产生一定的影响。

2.2结构构件钢筋布置均匀性对于建筑结构安全性的影响

构件结构是构件截面钢筋受力均匀的首要条件,如果主筋的配置向一侧偏移,就会导致一侧钢筋出现屈服的情况,这便会对构件承载力产生不良影响。此外,构件的箍筋不仅可以影响主筋承载能力,也会约束混凝土、削弱主筋支撑能力。如果遇到强烈的地震,就会导致主筋出现箍筋剥落以及主筋压曲的情况。

2.3建筑构建轴线偏差对于建筑结构安全性的影响

在建筑物施工的过程中,如果放线不紧密,就会导致建筑物轴线发生偏差,这就会在很大程度上影响建筑结构构建的受力性能。因此,在施工完成之后,必须要进行验收,防止由于轴线偏差影响建筑结构的安全性。

2.4建筑结构内部质量与外观对于建筑结构安全性的影响

建筑结构内部质量与外观也会在很大程度上影响建筑物的安全性与耐久性,如果内部不紧密,就会影响混凝土的强度以及混凝土对于钢筋的包裹力与粘结力。如果将钢筋暴露在潮湿的环境下,就会导致钢筋发生锈蚀,严重的影响建筑结构的安全性。

2.5结构楼层构建材料强度与设计偏差对于建筑结构安全性的影响

结构构件材料的强度会对构件刚度、受弯能力、受压能力与承载能力产生直接的影响,结构楼层构件材料强度与设计偏差也会影响建筑结构的安全性,其中结构体系合理性、竖向布置与结构平面规则性对于建筑物施工尤为重要。在实际的设计过程中,必须要严格遵循《建筑抗震设计规范》。这样才能够有效提升设计的质量,保证建筑结构的施工质量水平以及结构的安全性。

3.房屋建筑结构工程施工管理要点

房屋建筑工程中的结构工程一般包括三个部分:砼结构工程、砖砌体工程、钢结构工程。

3.1砼结构工程的施工管理要点

砼结构是以混凝土为主制作的结构,包括素混凝结构、钢筋混凝土结构和预应力混凝土结构等。和其他材料的结构相比,砼结构的优点具体体现在以下几个方面:整体性好,可灌筑成为一个整体;可模性好,可灌筑成各种形状和尺寸的结构;耐久性和耐火性好;工程造价和维护费用低。在施工中,要注重对原材料和商品砼质量的检查,确保原材料具有出厂证、合格证等资格认证,并且在此基础上进行进一步的质量检查,如果对其质量存在疑义,应查明材料的来源及可靠性。对于其中使用到的钢筋,应按照需求下料,并加工成型,不得存在外区现象。在钢筋焊接时应按照钢筋焊接及检验规范新规定中的各种焊接方法处应用范围进行检验,并且在每次正式焊接前进行焊接性能试验,在检验合格后才能够正式投入结构工程中。

3.2砖砌体工程施工管理要点

砌体工程是指普通黏土砖,承重黏土空心砖,蒸压灰砂砖,粉煤灰砖,各种中小型砌块和石材的砌筑。目前,我國正进行墙体改革,为节约农田,要不用或少用普通黏土砖,进一步推广应用各种空心砌块。在砖砌体工程施工中,首先,应对砖块和砂浆的质量进行审查,砖的强度和砂浆的强度等级都应符合设计的要求,并且砖的含水量在 15% 左右,砂的含泥量应控制在 5% 左右。其次,在砌筑的过程中,气体排砖应上下错开,保证砖的整体性,并使砌体的卧缝和竖缝为 8~12mm,并使卧缝砂浆饱满度不得低于 80%。最后,要保障砌体的伸缩缝、抗震缝和沉降缝中不得存在砂浆、杂物。

3.3钢结构工程施工管理要点

3.3.1钢材的制作和安装

钢材的制作和安装过程是决定钢材质量的重要环节,因此,钢材结构的制造厂家必须是具有国家承认的资质、生产规模、技术实力,拥有专业机械设备和先进制造水平的。钢构件的安装应按着安装顺序和工艺要求在钢平台上进行钢构件的预制和组装,要保证焊接制作质量。型钢的拼接翼缘板拼接接缝和腹板拼接接缝的间距应大于 200mm。翼缘板拼接长度不应小于 2 倍板宽;腹板拼接宽度不应小于300mm,长度不应小于600mm。为了焊接方便,保证焊接质量,尽量将立柱、横梁上的加强筋板、连接板、垫板、挑梁等在地面钢平台上按施工图尺寸进行组对焊接。在钢平台上预制的钢构件除按施工图和规范要求制作组装外,还应考虑现场安装的工艺性和安装尺寸的变化。

3.3.2焊接环节

在钢结构施工的过程中,焊接环节对于整个工程的质量控制有着重要的作用,因此,必须严格对其进行控制和管理。当前,钢结构的生产过程中大多采用的是具自动埋弧焊机,部分采用半自动气体保护焊机,少数采用的是手工焊接。

4.结语

本文就建筑工程施工质量水平对于建筑物结构安全的影响进行了深入的分析,并探讨了我国建筑结构施工过程中存在的问题。相信通过相关部门与施工企业的共同努力,施工结构的施工质量水平必然可以得到全面的提升。 [科]

【参考文献】

上一篇:南泥湾开荒下一篇:规下服务业自查报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