综合实践教案(准)

2024-06-01

综合实践教案(准)(共8篇)

篇1:综合实践教案(准)

综合实践课《天气与生活》教学设计

建平县三家乡房身小学

刘 杰

活动年级:六年一班 活动场地:电教室 活动目的:

1、为学生提供自我展示的机会和展示空间。

2、为学生提供向他人学习的机会,从而养成学生之间相互合作的习惯。

3、在汇报中培养学生的创新意识和为他人着想的优秀品质。

活动重点:让学生体会天气与生活的关系 活动难点:温馨提示 活动准备:课件 活动过程:

一、激情导入

阳光明媚,气温宜人,人们生活心情舒畅。然而,天有不测风云,恶劣的天气,时而光顾我们的生活,这就需要我们了解天气,观测天气,把握天气,改造天气,变害为利。因此,我们开展了探究“天气与生活”主题实践活动,一眨眼,四周过去了,相信你们一定有许多收获,现在就开始汇报吧!

首先请气象信息组同学汇报

二、小组汇报

(一)了解天气

1、家乡的气候特点。

2、几种灾害性天气。的确龙卷风、暴风雨等在灾害性天气给人们的生产、生活带来危

害,甚至是灾难,如果能及时预测,提前做好预防,会免去危害或大大降低危害程度。在预测过程中,勤劳智慧的华夏儿女总结出了许许多多的谚语,预示天气。下面请气象谚语组同学汇报

(二)观测天气

1、气象谚语

看云识天气

观风识天气

声、光、电与天气

生物反应与天气

是啊!这些气象谚语是华夏儿女千百年来集体智慧的结晶,我们应当掌握它,运用它。那么,动物活动,植物状态又是怎样预报天气的哪?下面请气象天使组同学汇报:

2、气象天使

动物活动预报天气(动物报天气;顺口溜;情景剧)

植物状态预报天气

人的某些行为预报天气

真奇妙啊!动物活动,植物状态,人的某些活动都能预报天气,但是要想更准确预测天气,还得靠气象台发布的天气预报。下面请气象探秘组同学汇报:

3、气象探秘

气象台预报天气(百叶箱;预报;工作流程)

气象台只是准确预报天气,如何改造天气造福人类呢?还得听一听科学探究组同学的汇报:

(三)把握天气

1、科学探究

农业与气象

人工增雨

人工增雨是人们改造天气的有力证明,也是人类战胜天气的一个缩影,温馨提示还会让你增加战胜天气的勇气和信心。下面请温馨提示组同学汇报:

2、温馨提示

介绍温馨提示板

温馨提示组同学的设计简便易行,一目了然,提示语,温馨诚恳。我相信:在他们的启发下,应对天气,每个同学都有温馨的提示要说。

想说的请举手。(自由练说)

3、学生自由谈怎样应对恶劣天气

说不尽的温馨提示,搜集、整理不完的资料,要求我们合作与探究,在合作与探究中渗透着艰辛和快乐,我的活动心语,就是最好的表白,现在赶快拿起笔写一写吧!

(四)、活动评价

1、填写教材 25页评价记录单。

2、展示评价记录单。

三、教师小结

面对变化莫测的天气,同学们讲述了预测、把握的方法,要想完全战胜恶劣天气,单凭这些还不够,还需要我们更深层次地了解天气,预测天气,把握天气,改造天气。只有这样,我们才会天天露出灿烂的笑脸。

篇2:综合实践教案(准)

(2012——2013学年第二学期)

柳河子镇九年一贯制学校(小学部)

2013年7月10日

国家《基础教育课程改革纲要(试行)》明确规定:“从小学到高中设置综合实践活动并作为必修课程”,强调学生通过实践,增强探究和创新意识,学习科学研究的方法,发展综合运用知识的能力,增进学校与社会的密切联系,培养学生的社会责任感。我校围绕研究性学习、社区服务与社会实践、信息技术教育、劳动与技术教育综合实践活动的内容开展教学。在教学中密切联系儿童、生活、社会,在以自主活动为特征的实践操作。在少先队的活动中有综合实践的影子;在各学科教学动中有他的影子„„在综合实践活动的理念指导下,半年来,在综合实践活动中的以学生的兴趣、实践的能力、情感、态度、价值观等等方面开展教学研究,教师在具体实施及理论探讨中,对综合课程的诸多基本理论问题与具体实践中的成果、困惑以“实践——反思——实践”的方式进行课程的教学实践。在学校领导的指导下,老师对综合实践活动课程开展,教师不断地深入探讨综合实践活动课程实施途径和评价方法,正稳步而健康地向前发展。

一、抓培训学习,促综合实践课研究整体推进。

一学期来,我校加强对老师的培训工作,主要是充分发挥骨干的带头作用,组织教师进行深入的教学研究,让每位教师真切地谈出了对这门新课程的认识、操作、问题与困惑。通过交流大家一致认为,综合实践课程的实施发展的前景是好的,对提高学生的综合素质,培养创新实践能力有着其他课程所不可替代的优势。许多教师在实践中,开始明晰了课程理念,逐步找到了综合课教师角色的定位,以走进生活做“学问”。在实施进程中,教师们也遇到不少问题,如学生实践活动空间的提供、教学条件的建立与完善、师资队伍建设与水平的提高等等,这些问题制约着综合课的开展。为此,教师们觉得加强组织学习与交流,通过调研、开放等形式的研讨活动,资源共享。活动中,一些老师把他们综合实践活动的典型课例,开展实验研究的做法体会进行了详尽、生动地展示,加上实验教师的教学及反思,使参与活动的教师们听得到,看得见,学得会,从实施层面上解决了他们在综合课上的许多困惑,收到了良好的培训实效。因为有了多次的培训交流,教师们参与综合实践活动课研究热情高涨,理论学习意识增强,自主探究的氛围愈见浓郁

二、课题研究驱动综合实践课开展

为深化课程改革课堂教学的研究,教师们按照课标的要求,对综合实践课程对课程改革的作用产生了认识,教师都能根据各学科和特点上好综合实践课,也意识到上好综合实践课能推动课改实验的健康发展,从此老师们对综合实践课进行了踏踏实实的研究,我校的综合实践活动课实施水平得到很大的提高,较为突出表现在:实践主题明确,注重课内外学生综合实践能力的养成,学生们通过调查、收集文字图片资料、走访等活动,做足了“实践功夫”;课堂教学组织形式多种多样,参观游览式、娱乐竞赛式、主体对话式、信息点击式等各具特色;系列主题活动校本开发,合理利用学校及社区资源,让师生们自己“做主”;引导实施新的教学评价,注重多元化、过程性评价社区服务与社会实践是指学生在教师的指导下,走出教室,参与社区和社会实践活动,以获得直接经验、发展实践能力、增强社会责任感为主旨的学习领域。它与研究性学习、劳动与技术教育以及信息技术教育共同构成我国基础教育新课程体系中的综合实践活动课程。我校把柳河子镇敬老院、柳河子镇烈士陵园、校田地作为学生的社会实践活动基地。在实践中我们注重学生的社会适应能力、社会参与意识、公民责任感及创新意识的培养。通过基地的实践活动拓展了学生的知识,增长了学生的经验,增进学生的社会适应与创新能力;在在实践中要求学生融入生活,使学生在实践中获得感受,形成健康、进取的生活态度;主动参与社会实践,增强学生公民意识和责任感;使学生自觉服务社会,对他人、对社会富有爱心;让学生亲近、关爱自然,懂得与自然和谐相处;促进学生自我了解,肯定自我价值,发展兴趣与专长。在实践活动中各班开展的内容是开放的、灵活的、多样化的,各班可结合本班的实际情况选择,少先队只规定综合实践的要求,具本的要求有以下五个方面。

(一)服务社区

通过服务社区的活动,使学生熟悉社区在地理环境、人文景观、物产特色、民间风俗等方面的特点,继而萌生亲切感、自豪感,并懂得爱惜、保护它们;使学生经常留意社区中人们关注、谈论的问题,并能学会综合而灵活地运用自己的知识加以解决,从而掌握基本的服务社区的本领,形成建立良好生活环境的情感和态度;使学生在服务的过程中学会交往、合作,懂得理解和尊重,形成团队意识和归属感,增强服务意识和责任感。

(二)走进社会

通过进入社会情境,接触社会现实,参与各种社会活动等途径,使学生理解社会基本运作方式、人类生活的基本活动,积累社会生活经验;理解社会规范的意义,并能自觉遵守、维护社会规范与公德;在社会实践活动中形成并增进法制观念、民主意识;在实践中发展社会参与能力,形成参与意识和较强的公民意识。通过观察、考察和探究,懂得科学技术与日常生活、社会发展的关系,形成正确的科学观。通过接触不同国家、不同民族、不同地区的文化,懂得理解、尊重文化的多样性。

(三)珍惜环境

通过和自然的接触,领悟自然的神奇与博大,懂得欣赏自然的美,对自然充满热爱之情。通过观察、考察身边的环境,领悟到自己的生活与环境息息相关,加深珍惜环境的情感。通过保护环境的活动,懂得人们的生产、生活对环境的各种影响,熟悉环境保护的常识,掌握基本的技能,并能综合运用所学的知识解决环保中的一些问题,自觉地从身边小事开始,关注周围、社区、国家乃至世界性的环境问题,并养成随时随地保护环境的意识和习惯。

(四)关爱他人

通过和他人的接触、交流,学会理解他人的生活习惯、个性特点、职业情况,懂得尊重人、体谅人。通过体验个人与群体的互动关系,懂得他人和社会群体在个人生存与发展方面的重要性,体验关怀的温暖,对他人的帮助心存感激。通过与人交往、合作,形成团结、合作的精神。经常留意身边需要帮助的人,自觉而乐意地为他们服务,掌握志愿服务的有关知识和技能,对他人富有爱心,使学生在与那些由于他们的帮助而从中获益的人的接触中,获得深刻体验、感受和满足。

(五)善待自己

通过各种活动感悟生命的奥秘、意义与价值。发现自己的优点与弱点,知道如何发挥优势、弥补短处。能够了解自己的情绪,并学会用适当的方法控制和调节自己的情绪,进一步适应各种社会角色,正确理解个人价值。通过各种锻炼活动,掌握安全生活的常识,能够在危难中自救与求救,养成对自己生命高度负责的态度。懂得自己的权利与义务,能够学会用法律保护自己。在生活中养成良好的生活习惯、健康乐观的生活态度,愿意为创造更美好的生活而不懈努力。

四、把信息技术与综合实践活动的内容和实施过程有机整合起来

综合实践活动不是一种简单的手工劳动,不同于简单的兴趣活动。实施综合实践活动,我们考虑信息时代对学生发展的现实要求,把信息技术有机地融入综合实践活动的内容与实施过程之中。

我们注意到信息技术不仅仅作为开展综合实践活动的一种手段,而要把信息技术作为一种素养,渗透在综合实践活动的全过程中,发展学生搜集和处理信息的能力。在综合实践活动的实施过程中要积极运用网络技术等信息技术手段,以拓展综合实践活动的时空范围、提升综合实践活动的实施水平。引导学生主动积极地利用现代信息资源,促进学习方式的多样化。把信息技术手段的设计与运用要致力于为学生创造反思性的、自主合作探究的学习情境和问题情境。

篇3:综合实践教案(准)

本文选去了白马水库作为研究对象, 始建于1958年, 位于湘江二级支流孙水河的源头, 是湘中地区的一颗明珠, 是湖南省的重点中型水利工程。水库集雨面积205平方公里, 年平均来水量2.1亿方, 水库总库容6650万方, 有效库容5500万方。设计灌溉涟源、娄星两市区十三个乡镇18.3万亩农田, 实际灌溉21万亩, 遇干旱年份还要灌溉双奉县的洪山殿镇和蛇形山镇两个乡镇一万多亩农田, 据估算灌区累计增产粮食60亿公斤。还负担着169厂、湖南省锻造厂、华达机械厂等大中型厂矿单位, 湘黔铁路、双涟公路等交通枢纽以及孙水河沿线娄底、杨市、水洞底等重要城镇80万人口的防洪重任。多年来为娄底的经济发展做出了重大贡献, 产生了巨大的社会效益。

白马水库枢纽工程有一座大坝、四座副坝、溢洪道及左右干渠水压力隧洞等工程。渠系工程有左右干渠137.8公里, 大小支渠105条共计559公里。电站装机四台125瓦、两台630千瓦、新增一台320千瓦, 共计装机容量2330千瓦, 平均年发电量550万度。新增机组后将超过600万度。

白马水库管理处下设一室三股三站一公司。即办公室、灌溉管理股、人事监察股、财务后勤股、电站、左右干中心站以及兴涟水利水电公司。另外娄星区设有中心渠道管理站, 行政上由娄星区水利局领导, 业务上由白马水库领导, 负责管理灌区五个乡镇水管站。白马水库管理处现有在职职工136人, 退休职工37人;娄星区中心站现有在职职工18人, 全灌区下辖13个乡镇水利管理站, 在职职工71人, 退休29人。村级行水员322人。清产核资前固定资产3109万元;清产核资后为6768万元, 其中群众投资折资3996万元。近几年国家项目投资等转赠固定资产289万元, 共计固定资产7057万元, 在建工程1447万元。

二、模型的设计

以白马水库管理处为例, 对湖南省水行政管理9位专家的综合绩效评价意见进行分析整理得到各指标的评价结果, 并以此对白马水库管理处综合绩效进行模糊综合评价。

(一) 建立评价指标体系 (图2.1)

(二) 确定指标权重

运用AHP法, 构造判断矩阵, 计算如表5-1~表5-5所示。

表5.1~表5.5中, 和分别表示图中目标层C和子目标层Ci各属性指标的权向量。

(三) 各指标无量纲化 (如表5.6所示)

(四) 计算指标隶属函数值

所谓隶属函数, 就是通过数学方法, 经过处理后, 确定各个评价指标值属于很好、好、一般、较差、差等每个等级的比重是多少的方法。根据隶属函数, 可以确定每个评价指标属于每个评语等级的比重, 从而得出每个评价指标的隶属度向量。根据本文的五级评语等级, 指标的五级隶属函数为:

(五) 根据表5.7建立子目标的模糊评价矩阵

(六) 模糊综合评价

本文选用合成算子“”的运算符“·”, 即普通矩阵乘法, 则

一级评价:B1=Wi T·Ri由计算得

二级评价:由一级评价结果可得二级评价矩阵

于是

三、结果分析

根据最大隶属度原则, b3=0.67113, 相应的评价结果为“中”, 即该准公益性水管单位综合绩效评价结果为中。对应于子目标层, “公益绩效”评价结果为“中”, “生态绩效”为“中”, “经营绩效”为“优”, “管理绩效”为“良”。

因为C1公益绩效的权重最大为0.402, 是决定最终结果的最大影响因素, C1值的高低是绩效优劣的关键, C1公益绩效的评价结果为:

隶属于“中”的度为0.342880, 在影响C1的三因素中, 经营收入弥补亏损率权重最大为0.538。所以, C13经营收入弥补亏损率是整个绩效评价体系中最为重要的指标, 该指标结果高低直接影响准公益性水管单位绩效评价结果。

同样, 根据评价结果可以对每一个评价指标都可以作类似上面的分析, 找出每个指标对绩效的影响程度, 并提出相应的形成良好的绩效的措施。

该评价结果比较符合白马水库管理处的实际情况。2003年4月白马水库管理处根据2002年国务院体改办颁发的《关于水利工程管理体制改革的实施意见》和2003年国家发展和改革委员会、水利部制定的《水利工程供水价格管理办法》成立了白马水库灌区体制改革领导小组, 就灌区改革进行了深入的调研, 广泛征求意见和开会讨论, 起草了《白马水库灌区管理体制改革实施办法 (草案) 》。自此, 白马水库管理处尽快落实国务院体改办[2002]45号文件精神;积极推进水、电价改革和人事制度改革;转换经营观念;加大水利投资力度, 注重投资效益。但是综合绩效距离湖南省最好的准公益性水管单位还有相当大的差异, 有待于进一步加强和完善。

摘要:准公益性水管单位国有资产比纯公益性、经营性水管单位性质复杂得多, 具有双重性:经营性和公益性。完善准公益性水管单位管理体制改革的监管体制, 实现社会效益、生态效益和经济效益, 就要树立现代管理意识, 创新观念, 贯彻全面绩效管理的原则。绩效管理是现代企业管理的重要组成部分, 而绩效评价又是绩效管理的核心。国有资产管理局和水利部于1996年联合发布了《水利国有资产监督管理暂行办法》, 其中第五章《考核与评价》规定了水利国有资产考核与评价指标, 然而该规定仅对水管单位国有资产进行考核和评价, 并没有对水管单位的业绩进行评价, 更不用说特殊到准公益性水管单位的绩效评价了。针对这一问题, 本文在“湖南省准公益性水管单位国有资产管理体制改革”课题的基础上, 经过大量的实际调研, 提出了一套适合准公益性水管单位的综合绩效评价体系, 并以湖南省白马水库管理处为例进行综合绩效评价, 以湖南省六都寨管理局作为目标值, 得出了白马水库管理处综合绩效的实际情况和在湖南省准公益性水管单位中所处的地位, 验证了该套绩效评价体系的实用性和科学性。不仅丰富了准公益性水管单位综合绩效评价的理论, 而且为准公益性水管单位综合绩效评价工作提供了理论模型和实践数据。

关键词:准公益性水管单位,绩效评价,层次分析法,模糊综合评价

参考文献

【1】陈共荣曾峻企业绩效评价主体的研究及其对绩效评价的影响[J]会计研究2005 (4) :65-68.

【2】李建丽浅析EVA与BSC的融合[J]财会月刊2006 (8) :69-70

篇4:综合实践《家乡的果树》教案设计

综合实践课程旨在密切学生与生活的联系,我设计了《家乡的果树》综合实践活动课,学生们肯定会有兴趣和收获。

具体实施

活动目标

1.能力目标

通过小组合作开展活动,培养学生合作意识及社会调查能力,提高搜集与分析、整理信息的能力,密切学生与自己周边生活的联系。

2.情感目标

通过活动,激发学生热爱家乡的情感。

活动过程

1.进行分工,制定方案

我们确立了调查地点和对象后,根据学生居住的情况,将学生分成了4个小组,每个小组选出1名小组长,每个成员根据自己的特长和爱好选择自己的任务。

2.实地调查

调查时学生以小组为单位按本组所确定的调查对象和地点开展活动,分工合作,通过与家长谈话、对老果农访问调查等方式来了解各种果树,填好记录表,同时注意采集资料。

3.分析调查结果

①汇总调查结果

实地调查结束后,学生们将自己小组连日来的调查结果进行交流,并进行讨论分析,大家资源共享,发表自己的意见。

五环组:调查得知,青香蕉、小国光、海棠等多种苹果,都是老品牌,营养价值很高。其中青香蕉还受到中南海周总理的赞誉,但是,现在这些苹果几乎都没有了,说明农民的品牌意识、发展意识还需要提高。

火炬组:调查得出,在集体时,农民的积极性受到限制,村中主要是苹果和樱桃,实行改革后,一部分有头脑的人利用村中果树资源,开办了小工厂,集吸收、加工、销售一条龙服务,搞活了村中的农业和种植业。

奥运之星组:通过调查可以看出,种植果树的人多数是中老年人。他们岁数大,出去打工很困难,但由于素质较低,科学知识掌握的少,近几年果树方面没有什么发展,有时自然天气损害果树。因此,果树收入没有给农民的生活带来多少改善。

②查阅资料分析

学生们在调查的同时,也注意收集了一些有关的资料。

4.形成结题报告

在进行了调查结果的交流和资料的共享后,各小组结合自己调查的实际情况,形成了本组的结题报告,参与交流时,学生结合自己调查的所见所闻,谈出了自己的收获,同时也提出了一些建议。

实施效果与思考

学生们在活动中的不俗的表现也让我对学生有了新的认识,让我看到了孩子们的潜力是无限的,就看你如何去发掘,学生根据自己掌握的资料,提出了许多建议,虽然有些建议并不合理、科学、有效,但从中却能看到学生的一份活动热情和为社会做一份贡献的真心。

篇5:综合实践课教案

年级:九年级

课型:综合实践活动

指导教师:土门关初中 鲍银元

研究活动目标:

1.在地球环境日趋恶劣的情况下,引导学生关注人类共有的生存环境—─地球,使学生懂得保护生态环境,爱护人类资源的重要性。树立环保意识,提高环保实践能力,激发热爱共有家园的情感,增强环保责任感。

2.在活动中培养学生的观察、表达、调查研究等综合实践能力,学生调查资源状况,有初步调查报告的能力,并以此指导为实践。

一、选题、设计方案、资料收集准备阶段:

目的:九年级,多渠道收集资料

时间:2009年11月1日

实施过程:

(一)确立调查研究着眼点

由于我国大部分地区都遭受了沙尘暴的袭击,同学们从新闻媒体中也知道是由于环境因素造成的,因此,同学们纷纷表示要研究调查有关环境方面的内容,这次的主题就是“我们共有的家园”。我们确定了调查内容:

美丽家园:

了解世界各地的自然风光和人文景观。剪贴一册《地球风光》。选贴我们的学校、家乡、祖国最新变化的图片。调查我镇绿化美化、空气质量等环境状况。

病态家园:

了解地球环境污染有那些、收集有关污染危害人体健康的资料、列举家乡典型的环境污染现象,分析其危害性、什么是厄尔尼诺和拉尼娜现象。

拯救家园:

查阅世界环境公约有哪些、治理污染有哪些方法、写一份保护环境的倡议书、讨论怎样做个“绿色小卫士”。

未来家园:

出一期“我们未来的家”黑板报。

(二)设计方案

1.如何进行调查研究呢?

根据同学们的发言,把学生分为四个小组,各小组分别调查研究美丽家园、病态家园、拯救家园、未来家园。

2.讨论选出小组长,制定调查研究方法,选定方案。

(三)收集资料

在学校、家庭、社会以及各有关部门进行调查,多方面收集资料,实地调查。

二、分类整理资料

让学生会整理资料、利用资料。汇报调查资料情况,对于统计调查结果进行分析,大家资源共享。

1.资料分类

2.小组讨论汇报的方式:播放录像、介绍、课本剧、诗朗诵、讲故事等。

3.学生自由整理资料。

三、展示调查结果

1、齐唱《地球你好吗?》第一段

2、第一小组:观看录像《我们的生存环境》

地球是我们人类共同的家园,它和人类的关系是息息相关的。因此,我们要保护我们的地球,保护我们的家园。

3、第二小组:(1)自我介绍。

苹果树、柳 树、松 树、竹 子等。(2)小组唱《绿叶》

(3)课本剧《地球清洁师》。3分

4、第三小组:

甲:我们的祖国幅员辽阔,地大物博,有峰峦起伏的群山,有波涛汹涌的大海,祖国的山河美,美不胜收。

乙:我们的家乡、我们的学校环境优美,气候宜人。

甲:我们为拥有这样可爱的祖国、家园、学校而感到自豪。

乙:但由于人为的破坏,地球已奄奄一息了,(1)大地在呻吟,河流奏悲歌。4分

大地:我是大地,水土流失,是当今人类面临的严重问题,虽然它不像洪水那样凶猛,也不如地震那样强烈,但是它却像癌细胞损害人的身体一样,我们中华大地水土流失惊人,流失面积达50万平方公里,约占全国土地面积六分之一,这真是悲哀。

森林:我是森林,人类生活开始于森林,我养育了人类,为人类提供了吃、穿、住,没有了我,也就没有了人类。然而自从人类掌握了火以后,就向自己的老家进攻了,几百万拖拉机、推土机轰轰作响,一棵棵大树纷纷倒下,动物们被吓跑了,土地被推平,随着火焰四起,浓烟弥漫,鸟儿哀鸣,猴子嚎叫,这不得不逼迫我们绿色王国亮出了王牌。人类的未来,就像带露的鲜花被不详的阴影笼罩着,形形色色的污染物侵蚀着人们健康的肌体。这是多么可怕呀!

海洋:我是海洋,蔚蓝色的海洋是天和地向人类奉献的财富,但我得到的却是被污染的厄运,全世界每年约有一千万吨石油,近万吨汞和亿万吨垃圾被倒入海洋,全球海产资源的百分之二十五已受到破坏,给我的生态系统带来了难以愈合的创伤。

甲:是啊,有些人为了一时的利益,而大量破坏自然资源,因而造成了生活环境的逐渐恶化。

乙:由于人类的生活和生产活动,使大量的污染物进入环境,加上人类过度开发自然资源,造成了许多环境问题。

(2)介绍十大环境问题。

5、第四小组 ——绿色小卫士

(1)植树小队:我们是植树小分队队员,我们知道树木能净化空气,减弱风力,阻挡灰尘,减少噪音。所以我们要播下绿色的种子,走,我们植树去。诗朗诵《走,我们去植树》。

(2)护绿小队:我们是护绿小分队队员,每一棵小树、大树是我们的好朋友,爱护它们就像爱护自己的眼睛一样,大风来了,我们急忙给它们送去拐杖;冰雪来了,我们送来稻草,让它们进入梦乡;嘴巴渴了,我们快快给它们送去“饮料”,盼望绿树长得更高、更壮。故事《树叶》。

(3)环保小队:我们是学校环保小分队队员,我们的学校是人才的摇篮,我们要从实际出发,不随地吐痰,不乱仍果皮纸屑,认真做好值日生工作,让我们的学校卫生整洁,环境优美。给地球爷爷的一封信。

(1)植树小队:我们生在地球上,长在地球上,我们要建设和保护好我们的家园,让地球上的环境更美好,天更亮,水更清,山更绿。

(2)护绿小队:让我们像小树苗一样在阳光沐浴下,在地球这个大家园里茁壮成长。

(3)环保小队:让我们携起手来共同描绘家园的美好蓝图,人人争做绿色小卫士。

篇6:综合实践教案

一、教学目标:

1、通过活动使学生认识自护的重要性。提高学生观察探究以及分析问题的能力

2、提高学生安全意识,了解几种突发事件的危害,学会危急时刻冷静应对,培养学生自护自救的能力。

3、通过小组活动,使学生学会分享共同的劳动成果,学会相互合作。

二、教学重点:提高学生安全意识,了解几种突发事件的危害,学会危急时刻冷静应对,培养学生自护自救的能力。

三、教学准备:多媒体课件

评价设计:通过表演情景剧的形式,让学生把了解的自护自救知识展示出来,学生在自编自演这些情景剧时,感受到了危难来临时的紧迫感以及自救的必要性。这样不仅提高了学生自救的能力,还培养了他们的组织协调能力。

四、教学过程:

一、视频导入

播放视频:《小学生安全教育的必要性》.学生谈感受,教师引出小学生学会自护自救的必要性。

二、活动过程

1、情景剧展示

师:结合本次活动中掌握的自护自救知识,课前各小组根据自己研究的子课题编排了情景剧,这节课就向大家展示一下。表演之前老师要告诉大家,一定认真对待,把你们掌握的自护自救的方法尽可能的展现给大家,因为一会儿,要根据你们的表现评出最佳表演奖.而且还关系到你们能不能被评为自护小能手哦.第一小组:火灾的逃生与自救 表演完后其他学生给予评价和补充 播放视频:灭火常识 第二小组:地震的逃生与自救 表演完后其他学生给予评价和补充 播放视频:地震逃生办法

第三小组:交通事故受伤后的自护自救 表演完后其他学生给予评价和补充 播放视频:行走规范十条 第四小组:防范坏人的自救方法 表演完后其他学生给予评价和补充 播放投影:学生如何避免被人拐骗、绑架? 第五小组:溺水的自救方法 表演完后其他学生给予评价和补充 播放视频:溺水后后如何自救

2、小组互评

各小组成员互相讨论,根据每个组的表现评出“最佳表演组”并颁发奖状。

3、敢挑战吗 师:看来大家已经掌握很多逃生与自救的方法,现在老师想考考大家,有信心迎接挑战吗? 出示比赛规则 比赛开始

评出“最佳表现小组”和“自护小能手”并颁发奖状和奖章。

五、课堂总结升华

篇7:社会综合实践教案

主备人:

问题的提出:

从学生入学的第一天,校园垃圾就开始伴随着学生的校园生活,它给班级、学校带来的困扰也越来越大。我根据五年级学生自身的特点和学习生活,设计一系列的主题活动,通过调查小课题研究、成果展示等活动形式,让学生在学习生活中进行调查研究了解校园垃圾的来源、危害、怎样处理垃圾等,建议学生向学校提出建议,让学生以真实的校园生活为背景,在真实的生活中去发现问题、探究问题、解决问题,激励他们去积极参与环保实践活动,增强学生的环保意识。

活动目的:

1.认识校园垃圾也是一种社会资源,初步建立服务社会的意识和对社会负责的态度。

2.关注校园日常生活及周围环境中的问题,激发学生探究问题的热情。

3.思考校园内存在的垃圾管理问题,找出减少垃圾的有效方法。

4.学会与他人合作,培养学生责任感、组织和策划能力。

活动准备:

1.让学生观察校园环境,说说环境的变化,并了解我们身边的学生是如何处理垃圾的。

2.以小组合作学习的方式,制定活动主题及实施方案。

3.各小组全员参与策划活动,并作好记录。

活动过程:

1.情境导入:

同学们,最近无论是从电视上还是从网络上流行着一个词语,这个词可以说是家喻户晓,它的呼声也是响遍全球,这个词语是什么呢?同学们,请看。(出示:

“低碳”一词),而且现在人们都在提倡低碳生活?到底什么是低碳呢?其实低碳的意思就是节能排减、绿色环保。

随着经济发展,人们生活水平的提高,环境污染也在不断加剧。但是人们却忽视了环境污染里的一个重要污染,那就是垃圾污染。提起垃圾,我想同学们都非常了解它。它给班级、学校带来的困扰也越来越大。那么,今天这节课,我们就来一起探讨有关校园垃圾的问题。

2.活动过程:

首先,我们请信息组、调查组、追踪组和探究组四个组的代表分别汇报一下他们收集信息,采访调查的结果。

有请信息组、调查组、追踪组、探究组。

同学们,听完每个组同学代表的汇报后,我们知道了校园垃圾产生的原因、种类,还有同学们对待垃圾的态度,了解了我们应该如何正确的处理校园垃圾等一系列的问题。

我想同学们也有很多的感受和建议,为了同学们能有一个更优美、更舒适的学习环境,为了自己能更加健康活泼地成长,如何有效地减少校园垃圾,我们现在开始分组讨论,请同学们拿出《综合实践主题活动表》

同学们,听了你们的感受和建议后,我十分高兴,有人曾说“顺手捡起的一片纸,纯洁的是自己的精神”

篇8:综合实践教案(准)

一、瞻前顾后,找准单元整组习作指导重点

一个单元的语文能力训练要有机、系统地融合起来必须有一个向心力。这个向心力就是单元整体目标。从单元教学的角度看,它同时也包括了单元习作目标。那么如何在看似“序列不清、内容不定、要求不明”的教材中找准单元习作的重点,扬长避短、纲举目张呢?

(一)基于课标,明确年段习作框架

习作能力的提升是一个系统工程,因此习作目标的渗透必须依据课程标准的学段目标为导向。要根据《义务教育语文课程标准(2011年版)》提出的“习作教学总目标”“习作教学学段目标”,瞻前顾后,对教材进行系统了解,然后依据单元导语、单元交流平台的提示来确立年级、学期乃至每次习作的目标,做到心中有数。也就是说单元整组观照下的习作教学既要有篇章教学的局部观——篇章中“点”的仿写;又要有单元整组课文的整体观——取各篇之精华,仿写大作文;还要有整册、各学段课文的系统观——每一组课文设置的内容、主题不同,形式不同,但一个学段却能形成相对的一个整体,从而达到全面提升学生习作水平的目的。

比如同样是写景,三年级的写景,重点是“以兴趣为主写出自己对景物的主要感受,有话可写”,教学可借助人教版三年级上册第六单元《富饶的西沙群岛》《美丽的小兴安岭》中渗透“围绕一句话”来写,做到“言之有物”。四年级的写景,重点是“在观察的基础上抓住景物特点有顺序地写”,就应该结合人教版四年级上册第五单元《颐和园》和四年级下册第一单元《桂林山水》等课的教学将写作顺序和“特点”描写渗透进去,做到“言之有序”。到六年级,可结合人教版六年级上册第一单元《山中访友》等进行联想和想象,渗透“如何把自己的情感融合到写景中”,让写景的文章努力从“言之有物”到“言之有序”“言之有情”。这样不同阶段有层次的要求,符合学生学习写作的心理和认识的发展规律,既能把握不同年级的不同要求,又能做到承接,形成梯度递增。

(二)综观整组,厘清单元习作“坐标”

单元整组观照下的习作教学目标一定要综合本单元几篇文章的不同特点,然后进行定位:确定重点仿写的课文,确定每篇文章的学习点(习作表达技巧),确定单元仿写文章的结构或形式,确定学生单元仿写习作的内容。比如细读人教版四年级上册第六组教材,你会发现五篇课文都是由一个个画面组合而成的,《搭石》中有“摆搭石、走搭石、让搭石”等三个画面,《跨越海峡的生命桥》主要有“小钱静静地期待着骨髓”和“李博士抽取台湾青年的骨髓”两个画面,《卡罗纳》描写了不同人物安慰卡罗纳的几个画面,《语文园地六》中的“习作”是看图作文,重点要达成的目标是对画面的想象和描写。再结合课程标准中第二学段习作目标“能不拘形式地写下自己的见闻、感受和想象,注意把自己觉得新奇有趣或印象最深、最受感动的内容写清楚”去思考,我们可以把四年级上册第六单元习作的目标确定为“学习不同的写画面的方法,把故事写具体”,然后在整组课文中渗透。

内容习作目标和能力渗透

《古诗两首》想象画面,积累用寄托情感事物写画面的诗词

《撘石》学习运用关联词有序表达的方法写画面

《跨越海峡的生命桥》学习在同一时间写画面的方法

《卡罗纳》

《给予是快乐的》学习运用人物言行、神情写画面的方法

《语文园地六·习作》试着运用本组写画面的方法把画面写具体

有了具体的分解目标后,教师对一个单元的教学有了整体的规划和思考,就能统筹安排读写结合项目,循序渐进地实施以读促写教学,习作教学的训练达成点前继后续、浑然一体。

二、综合联动,分步落实单元习作过程指导

综观人教版各单元的教材编排,从单元导语到课文,到《语文园地》中的口语交际与习作提示,每一个语文活动都紧密围绕单元主题而展开,是一个无法分割的单元系统。习作教学无疑也渗透在单元各个环节之中,体现了实践在先交流在后、先说后写、读写结合的训练优势。在具体操作中,如果教师能抓住阅读教学中丰富的言语训练点展开言语实践,能挖掘练笔资源进行学以致用的读写迁移,能利用口语交际、综合性学习这些与单元习作要求有着密切联系的语文活动做好铺垫,那么就能形成互相联动、循环上升的单元整体教学链条,促进学生言语表达和习作能力的提升。

(一)单元整组教学,比较语言表达样式

现行的人教版教材是以“主题单元”形式编排的,人文教化方面的课程内容由教材直接呈现,但是语文本体性方面的课程内容需要教师自行决定“教什么”。因此,教师要树立“单元整组教学”的观念,把本单元所有内容看作一个教材,对教材内容进行重构、创生,分散植入教学目标,形成可操作性的板块教学,加强板块间的联系和互动,实现教学的简洁高效。

比如人教版五年级上册第三组课文是“说明性文章”,在单元整组教学的观照下,我们围绕单元导读明确“读”与“写”的重点——“抓住事物的说明要点,运用基本的说明方法,有条理地介绍一样具体的事物”进行教材的重构,形成单元教学板块。在“读”的层面上,以表格的方式让学生思考:课文分别介绍了事物哪些方面的特点?是用了什么说明方法?你印象最深的是哪些内容,为什么?在“写”的层面我们设计:

(1)比较语言表达。比如将《鲸》改写成《鲸的自述》,在语言转换中体会说明文语言的准确性。在教学《松鼠》时,将其与《百科全书》中“松鼠”条目介绍相比较,感悟科普小品文的生动形象和字里行间透露出的作者对松鼠的喜爱。将《新型玻璃》转换成口语交际内容如“产品推广”……endprint

(2)寻找写作素材。观察自己喜欢的一件物品,尽可能地通过多种方式了解这种物品,把发现记下来。在口语交际和习作板块中运用“一题两写”“移法写物”的方式引导学生利用《落花生》一文从仿到创。先是对比阅读许地山的《落花生》和《百度百科:落花生》,分清记叙文和说明文的不同;然后借鉴课文抓住事物特点来介绍的方式,确定习作从花生的形状、颜色味道、营养价值、名字由来等进行介绍;接着紧扣特点,指导学生运用“观察、比较、资料转换”等方式将习作写准确、写生动;最后再举一反三,将单篇习作能力迁移运用到同一种文体的习作中,由学生自主选择感兴趣的物品来进行介绍。

(二)拓展综合学习,丰富习作生活素材

“生活是习作的源泉”,2011年版课程标准中也指出要重视写作材料准备过程的评价。综合性学习是语文学习与生活现实相结合的纽带,通过观察、调查等活动能为学生积累大量的习作素材。以人教版五年级上册第一单元“我爱阅读”为例,这一单元习作之前安排了两次综合性学习活动,要求学生课余开展调查、访问活动,并交流记录的活动内容与感受。比如采访教师、父母等周围爱读书的人,了解他们的读书故事,谈谈读书的体会,写写自己的采访心得……这和习作要求的第二点内容是相合的,教师完全可以引导学生仿照《小苗与大树的对话》拟订采访提纲,开展采访活动。

有的单元没有安排明确的综合性学习内容,教师可以根据单元主题和单元习作目标,有侧重地在课文学习的同时布置综合性、实践性的作业,为习作教学铺路。如人教版六年级下册第二单元《中华民风民俗》,我就设计了这样的综合性学习活动:

习作目标课文安排综合性学习作业设计

借鉴本组描写民风民俗的写作方法,学习抓住特点介绍民俗的方法。将调查了解到的民风民俗加以整理,写成一篇习作《北京的春节》回忆我们的春节习俗,记下印象最深的内容。采访爷爷奶奶,了解他们最难忘的春节习俗

《藏戏》听一听江浙地区的黄梅戏和越剧,上网查查它们的起源和特色,并试着学唱一段

《各具特色的民居》参观莫氏庄园,记下别具特色的地方

《和田的维吾尔》做做尝尝平湖特色小吃“青汁圆团、眉毛饺、撑腰糕”等,了解它们与传统节日的联系

通过综合性学习这个桥梁将课内的习作要求与生活中真实的发现结合起来,引导学生有意识地关注自己熟悉的事、熟悉的人和熟悉的物,形成鲜明生动的表象,丰富习作的素材,为写出各自生活中的真实的经历、认识与体验奠定基础。

(三)立足口语交际, 创设实践运用背景

人教版教材从三年级开始将一部分口语交际与习作整合,所以从某种程度上讲,“口语交际”也是“口头作文”并非没有道理。2011年版课标要求在“写作教学中,应注重培养学生观察、思考、表达和创造的能力”“应抓住取材、立意、构思、起草、加工等环节”开展习作实践。可见将口语交际视作“导写”平台,适度有机地融合习作教学的要素,对取材、构思、表达等环节予以关注和指导,也是单元说写联动的极好渠道。

人教版四年级上册第二单元的口语交际是《我看到了……》,围绕单元主题“观察与发现”,依托三幅图画重点探讨的是“你是如何观察的?有什么方法和发现?”然后迁移到“近来,你留心观察了什么事物?是怎么观察的?有什么新的发现?”因为有图画的支持和单元学习过程中拓展性的综合活动,这方面的素材学生有一定的积累,因此重点引导的是“有条理的观察和叙述,看谁说得好,谁的发现更有趣”。这样一来,学生就需要去关注细节,发现平时忽略的东西,粗枝大叶式的口语表达就会逐渐细腻起来。为了凸显发现的了不起,学生也会“设置悬念”进行表达。如两位学生写的开头:

“咦?怎么树叶也长青春痘了?”我惊奇地发现当湖公园里光滑的小橡树叶也像月球的表面,坑坑洼洼了。……

别以为只有人才怕羞,我家的含羞草也是“名门淑女”呢!……

同样,在教学了人教版五年级下册第三单元《写发言稿》后,让学生对着同学进行现场模拟发言。发言内容是否充实、条理是否清楚、语言是否生动感人等特点都能在口语交际的评鉴中不断修正。

综上所述,单元整组观照下的习作教学就是以一组教材为基本练习单位,以单元整体目标为统领,以课文为依托,在“阅读”中夯实基础,在“小练笔”中活学活用,在综合性活动中统筹安排读、说、写结合的一种习作教学方式。它突破了以往单元习作“孤军作战”的固有模式,让目标更明确,让活动更丰富,在 “听、说、读、写”互相联动、循环上升的单元整体教学中使学生的习作能力得以提升。

(浙江省平湖市百花小学 314200)endprint

(2)寻找写作素材。观察自己喜欢的一件物品,尽可能地通过多种方式了解这种物品,把发现记下来。在口语交际和习作板块中运用“一题两写”“移法写物”的方式引导学生利用《落花生》一文从仿到创。先是对比阅读许地山的《落花生》和《百度百科:落花生》,分清记叙文和说明文的不同;然后借鉴课文抓住事物特点来介绍的方式,确定习作从花生的形状、颜色味道、营养价值、名字由来等进行介绍;接着紧扣特点,指导学生运用“观察、比较、资料转换”等方式将习作写准确、写生动;最后再举一反三,将单篇习作能力迁移运用到同一种文体的习作中,由学生自主选择感兴趣的物品来进行介绍。

(二)拓展综合学习,丰富习作生活素材

“生活是习作的源泉”,2011年版课程标准中也指出要重视写作材料准备过程的评价。综合性学习是语文学习与生活现实相结合的纽带,通过观察、调查等活动能为学生积累大量的习作素材。以人教版五年级上册第一单元“我爱阅读”为例,这一单元习作之前安排了两次综合性学习活动,要求学生课余开展调查、访问活动,并交流记录的活动内容与感受。比如采访教师、父母等周围爱读书的人,了解他们的读书故事,谈谈读书的体会,写写自己的采访心得……这和习作要求的第二点内容是相合的,教师完全可以引导学生仿照《小苗与大树的对话》拟订采访提纲,开展采访活动。

有的单元没有安排明确的综合性学习内容,教师可以根据单元主题和单元习作目标,有侧重地在课文学习的同时布置综合性、实践性的作业,为习作教学铺路。如人教版六年级下册第二单元《中华民风民俗》,我就设计了这样的综合性学习活动:

习作目标课文安排综合性学习作业设计

借鉴本组描写民风民俗的写作方法,学习抓住特点介绍民俗的方法。将调查了解到的民风民俗加以整理,写成一篇习作《北京的春节》回忆我们的春节习俗,记下印象最深的内容。采访爷爷奶奶,了解他们最难忘的春节习俗

《藏戏》听一听江浙地区的黄梅戏和越剧,上网查查它们的起源和特色,并试着学唱一段

《各具特色的民居》参观莫氏庄园,记下别具特色的地方

《和田的维吾尔》做做尝尝平湖特色小吃“青汁圆团、眉毛饺、撑腰糕”等,了解它们与传统节日的联系

通过综合性学习这个桥梁将课内的习作要求与生活中真实的发现结合起来,引导学生有意识地关注自己熟悉的事、熟悉的人和熟悉的物,形成鲜明生动的表象,丰富习作的素材,为写出各自生活中的真实的经历、认识与体验奠定基础。

(三)立足口语交际, 创设实践运用背景

人教版教材从三年级开始将一部分口语交际与习作整合,所以从某种程度上讲,“口语交际”也是“口头作文”并非没有道理。2011年版课标要求在“写作教学中,应注重培养学生观察、思考、表达和创造的能力”“应抓住取材、立意、构思、起草、加工等环节”开展习作实践。可见将口语交际视作“导写”平台,适度有机地融合习作教学的要素,对取材、构思、表达等环节予以关注和指导,也是单元说写联动的极好渠道。

人教版四年级上册第二单元的口语交际是《我看到了……》,围绕单元主题“观察与发现”,依托三幅图画重点探讨的是“你是如何观察的?有什么方法和发现?”然后迁移到“近来,你留心观察了什么事物?是怎么观察的?有什么新的发现?”因为有图画的支持和单元学习过程中拓展性的综合活动,这方面的素材学生有一定的积累,因此重点引导的是“有条理的观察和叙述,看谁说得好,谁的发现更有趣”。这样一来,学生就需要去关注细节,发现平时忽略的东西,粗枝大叶式的口语表达就会逐渐细腻起来。为了凸显发现的了不起,学生也会“设置悬念”进行表达。如两位学生写的开头:

“咦?怎么树叶也长青春痘了?”我惊奇地发现当湖公园里光滑的小橡树叶也像月球的表面,坑坑洼洼了。……

别以为只有人才怕羞,我家的含羞草也是“名门淑女”呢!……

同样,在教学了人教版五年级下册第三单元《写发言稿》后,让学生对着同学进行现场模拟发言。发言内容是否充实、条理是否清楚、语言是否生动感人等特点都能在口语交际的评鉴中不断修正。

综上所述,单元整组观照下的习作教学就是以一组教材为基本练习单位,以单元整体目标为统领,以课文为依托,在“阅读”中夯实基础,在“小练笔”中活学活用,在综合性活动中统筹安排读、说、写结合的一种习作教学方式。它突破了以往单元习作“孤军作战”的固有模式,让目标更明确,让活动更丰富,在 “听、说、读、写”互相联动、循环上升的单元整体教学中使学生的习作能力得以提升。

(浙江省平湖市百花小学 314200)endprint

(2)寻找写作素材。观察自己喜欢的一件物品,尽可能地通过多种方式了解这种物品,把发现记下来。在口语交际和习作板块中运用“一题两写”“移法写物”的方式引导学生利用《落花生》一文从仿到创。先是对比阅读许地山的《落花生》和《百度百科:落花生》,分清记叙文和说明文的不同;然后借鉴课文抓住事物特点来介绍的方式,确定习作从花生的形状、颜色味道、营养价值、名字由来等进行介绍;接着紧扣特点,指导学生运用“观察、比较、资料转换”等方式将习作写准确、写生动;最后再举一反三,将单篇习作能力迁移运用到同一种文体的习作中,由学生自主选择感兴趣的物品来进行介绍。

(二)拓展综合学习,丰富习作生活素材

“生活是习作的源泉”,2011年版课程标准中也指出要重视写作材料准备过程的评价。综合性学习是语文学习与生活现实相结合的纽带,通过观察、调查等活动能为学生积累大量的习作素材。以人教版五年级上册第一单元“我爱阅读”为例,这一单元习作之前安排了两次综合性学习活动,要求学生课余开展调查、访问活动,并交流记录的活动内容与感受。比如采访教师、父母等周围爱读书的人,了解他们的读书故事,谈谈读书的体会,写写自己的采访心得……这和习作要求的第二点内容是相合的,教师完全可以引导学生仿照《小苗与大树的对话》拟订采访提纲,开展采访活动。

有的单元没有安排明确的综合性学习内容,教师可以根据单元主题和单元习作目标,有侧重地在课文学习的同时布置综合性、实践性的作业,为习作教学铺路。如人教版六年级下册第二单元《中华民风民俗》,我就设计了这样的综合性学习活动:

习作目标课文安排综合性学习作业设计

借鉴本组描写民风民俗的写作方法,学习抓住特点介绍民俗的方法。将调查了解到的民风民俗加以整理,写成一篇习作《北京的春节》回忆我们的春节习俗,记下印象最深的内容。采访爷爷奶奶,了解他们最难忘的春节习俗

《藏戏》听一听江浙地区的黄梅戏和越剧,上网查查它们的起源和特色,并试着学唱一段

《各具特色的民居》参观莫氏庄园,记下别具特色的地方

《和田的维吾尔》做做尝尝平湖特色小吃“青汁圆团、眉毛饺、撑腰糕”等,了解它们与传统节日的联系

通过综合性学习这个桥梁将课内的习作要求与生活中真实的发现结合起来,引导学生有意识地关注自己熟悉的事、熟悉的人和熟悉的物,形成鲜明生动的表象,丰富习作的素材,为写出各自生活中的真实的经历、认识与体验奠定基础。

(三)立足口语交际, 创设实践运用背景

人教版教材从三年级开始将一部分口语交际与习作整合,所以从某种程度上讲,“口语交际”也是“口头作文”并非没有道理。2011年版课标要求在“写作教学中,应注重培养学生观察、思考、表达和创造的能力”“应抓住取材、立意、构思、起草、加工等环节”开展习作实践。可见将口语交际视作“导写”平台,适度有机地融合习作教学的要素,对取材、构思、表达等环节予以关注和指导,也是单元说写联动的极好渠道。

人教版四年级上册第二单元的口语交际是《我看到了……》,围绕单元主题“观察与发现”,依托三幅图画重点探讨的是“你是如何观察的?有什么方法和发现?”然后迁移到“近来,你留心观察了什么事物?是怎么观察的?有什么新的发现?”因为有图画的支持和单元学习过程中拓展性的综合活动,这方面的素材学生有一定的积累,因此重点引导的是“有条理的观察和叙述,看谁说得好,谁的发现更有趣”。这样一来,学生就需要去关注细节,发现平时忽略的东西,粗枝大叶式的口语表达就会逐渐细腻起来。为了凸显发现的了不起,学生也会“设置悬念”进行表达。如两位学生写的开头:

“咦?怎么树叶也长青春痘了?”我惊奇地发现当湖公园里光滑的小橡树叶也像月球的表面,坑坑洼洼了。……

别以为只有人才怕羞,我家的含羞草也是“名门淑女”呢!……

同样,在教学了人教版五年级下册第三单元《写发言稿》后,让学生对着同学进行现场模拟发言。发言内容是否充实、条理是否清楚、语言是否生动感人等特点都能在口语交际的评鉴中不断修正。

综上所述,单元整组观照下的习作教学就是以一组教材为基本练习单位,以单元整体目标为统领,以课文为依托,在“阅读”中夯实基础,在“小练笔”中活学活用,在综合性活动中统筹安排读、说、写结合的一种习作教学方式。它突破了以往单元习作“孤军作战”的固有模式,让目标更明确,让活动更丰富,在 “听、说、读、写”互相联动、循环上升的单元整体教学中使学生的习作能力得以提升。

上一篇:优秀班主任工作简历下一篇:见面后正确地作自我介绍的方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