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班歌曲教案:苹果

2024-04-10

小班歌曲教案:苹果(共14篇)

篇1:小班歌曲教案:苹果

音乐活动《苹果歌》是一首琅琅上口的歌曲,歌曲旋律简单,歌词内容又易记。苹果是孩子们生活中最常见的一种水果,对于苹果也比较了解,孩子们也都喜欢吃。本周我们的主题是好吃的水果,所以孩子们对水果有浓厚的兴趣。

首先,在导入的环节,我出示了苹果,孩子们的兴趣就被调动了起来。所以学习歌曲的过程很顺利,孩子们很快就记住了歌词,对于歌曲的旋律孩子们也很快的掌握了。在根据歌词内容创编动作的环节孩子们都非常的投入,在活动中我并没有准备很多教具,但是这也让我看到了孩子们的想象力是多么的丰富。

树上许多红苹果,我问孩子们:孩子们,苹果树在哪啊?如歌词:一个一个摘下来。我让孩子们想象怎样摘苹果,孩子们的想象力真的给了我很大的惊喜,孩子们伸手在树上摘苹果,摘后有的放在口袋里;有的用手弯成一个环作篮子,把苹果放在篮子中;还有的孩子在摘的时候跳起来,一边说这个苹果太高了,摘不到…对幼儿的回答我都给予一一肯定。

仿编环节:除了红苹果,你还吃过什么水果?是什么颜色的?孩子们说出了一大堆的水果,如:黄香蕉、黄菠萝、黄橘子、红桃子、红石榴等等,这些水果都长在树上,手的方向朝上同红苹果;可是有的水果长在地上,有的幼儿马上就想到将手的方向朝下,其他动作不变。

整个活动看到孩子们的积极投入,活动氛围好。只有教师和幼儿真正融入到教学中,教师善于观察,善于发现孩子的想象力,善于引导孩子的兴趣,会发现很多乐趣,并不只是让孩子学会唱这首歌,而是要真正的要让孩子体会到音乐的乐趣。

篇2:小班歌曲教案:苹果

活动目标

1.能按歌词内容做相应的动作。

2.能用常见的水果替换原歌词,并唱出来。

活动准备:

1.画一棵结满苹果的树。

2.已认识苹果,知道苹果的特征。

活动过程:

1.练习摘苹果。

教师让幼儿看结满苹果的树,并随着歌曲伴奏做摘苹果动作。

2.学新歌。

·听教师范唱歌曲。

·在琴声伴奏下,教师有节奏地朗诵歌词,并带领幼儿每一拍一下地做相应的动作。

教师带领幼儿随琴声有节奏地朗诵歌词。

教师与幼儿随琴声唱歌。

3.尝试创编新歌词。

教师引导幼儿根据生活经验说出见到过的其他水果,讨论其颜色、及有关特征。

帮助幼儿用新的水果及特征替换原歌词。如树上许多紫葡萄,一串一串摘下来等。文档仅供参考

幼儿园小班音乐欣赏教案:大树妈妈

活动目标:

1、感受乐曲轻松,愉快的情调,并理解歌词内容。

2、能初步创编树的造型并随乐曲节奏表演。

3、结伴表演大树和小鸟,表现角色间相亲相爱的情感。

活动准备:

1、多媒体课件

2、幼儿已学会了鸟飞的律动。

活动过程:

1、练声

(1)复习歌曲《两只小鸟》。(要求幼儿在音乐伴奏下,用自然、好听的声音演唱,并且有正确的演唱姿势)

(2)以讲故事的形式引起幼儿的兴趣:小鸟和大树妈妈相亲相爱,小鸟把家安在了大树上,大树妈妈随着风轻轻摇动树枝,沙沙的声音好像在为鸟宝宝唱摇篮曲。下雨了,大树妈妈那长着叶子的手臂就像撑起的一把伞,为鸟宝宝挡住风雨。

2、基本部分:欣赏曲子《大树妈妈》(重点部分)

(1)通过课件,引起幼儿兴趣,引出主题。

知道吗?今天小鸟也飞到小(2)班,飞在一棵大树枝上筑了巢,大树妈妈随着风轻轻摇动树枝,摇起了小宝宝。哎呀,不好,刮风了、下雨了,你们猜猜小鸟怎么啦?(请幼儿自由讨论发言),别着急,有大树妈妈在呢,树妈妈那长满枝叶的手臂就像撑起的一把伞,为鸟宝宝挡住风雨。

(2)欣赏歌曲《大树妈妈》

请幼儿边看课件、边欣赏歌曲《大树妈妈》一遍。今天李老师带来一首好听的歌曲叫《大树妈妈》,讲的就是大树妈妈和小鸟的故事,请小朋友仔细听一听,等一会儿告诉大家你听到了什么?

(3)提问:这首曲子的名称叫什么?你听到些什么呢?

3、第二次欣赏曲子。

(1)我们再来仔细听一遍,大树妈妈长得怎么样?它为小鸟做什么事情呢?

(2)提问:大树妈妈长得怎样?它为小鸟做了什么事情?

小结:因为有了大树妈妈的爱护、关心,小鸟们快乐的成长,所以这首歌曲的旋律优美,听上去很轻松、愉快,让我们再听一遍。

(3)欣赏第三遍。提醒幼儿边听边摇晃身体。

(4)在音乐伴奏下自由表演大树妈妈和小鸟一遍。

3、结束部分:复习律动《碰一碰》

篇3:浅谈歌曲《小苹果》艺术创演特征

歌曲《小苹果》一出现就得到人们的极大关注和认可, 说明它有其独具魅力的艺术特征, 对其综合性分析可以对我们的立项课题“新世纪以来中国校园歌曲创作研究”有一定的启发和帮助, 也希望研究成果能对当今我国校园歌曲的繁荣和发展有一定的参考价值。

一、《小苹果》歌曲创作背景

众所周知, 歌曲《小苹果》是由王太利作词作曲。2007年作者与肖央二人组成“筷子兄弟”组合, 他们俩拍了一个6分钟的搞笑MV《男艺伎回忆录》, 一下子便成为网络红人。2010年秋, 他们自编自导自演的青春励志为题材的网络电影《老男孩》热播, 其中的主题曲《老男孩》广为传播。2011年底“筷子兄弟”出品的感人贺岁微电影《父亲》在全国首映, 该片获得首届“金微奖”之最佳微电影奖, 同名歌曲《父亲》获得感恩励志金曲奖。王太利这两首成名作《老男孩》与《父亲》都是走的温情路线, 之后勇于挑战的王太利希望能换个风格, 让大家走出伤感而快乐起来, 2014年5月便推出《小苹果》作为主演电影《老男孩之猛龙过江》的宣传曲, 歌曲刚出不久, 就以其动感的节奏、简单易学的旋律与舞蹈、朗朗上口的歌词爆红于网络, 并荣获各大音乐排行榜榜首, 成为2014年度新“神曲”。

词曲作者王太利曾表示:“苹果是人们最爱吃的水果之一, 用苹果比喻珍爱的人和物十分贴切, 一句`你是我的小苹果'的比喻好像对谁都能用, 对爱人、对家人、对朋友, 都有很亲切的感觉, 还很接地气”, 于是歌词就这样创作出来了。这首歌曲的创作初衷就是为了配合电影中的场景。

此外, 演唱歌曲的舞蹈动作是请《江南Style》的编舞老师为其编排的, 部分沿用《江南Style》经典的骑马动作, 简单而易学, 立刻掀起了一股强烈的模仿浪潮, 形成了各种版本的苹果舞, 诸如:“足球版”、“职场版”、“水兵版”、“马戏团版”等等, 模仿的人群不光有年轻人、时尚人士、明星, 更有喜爱广场舞的大妈们和幼儿园的孩子们, 歌舞《小苹果》满足了不同年龄段的爱好者们的情感需求。

二、《小苹果》歌曲创作特征

《小苹果》起源于网络, 又通过网络风行于全国和亚洲, 它具有网络歌曲创作所具有的表现形式:简单通俗、自娱自乐、歌词与旋律不断反复, 情感愉悦或宣泄、便于互动、流传迅速和个性张扬等特点。词曲作者王太利在接受媒体采访时曾透露:“《小苹果》这首歌曲的旋律和歌词创作只花费了三四天, 但为了让歌曲更加简单上口、容易传唱, 编曲前后修改了将近四十次”。

(一) 歌词的创作特征

这首歌的歌词用词很平民化、口语化, 通俗易懂, 比如种子和果实、星星和月亮、讨厌和喜欢、阳光和黑夜等, 演唱者便能够更加易记、顺口、动听地表达出来。另外采用夸张的手法来表达感情, 比如歌词:“摘下星星送给你、拽下月亮送给你、变成蜡烛燃烧自己只为照亮你、点亮我生命的火”等等, 是心灵感悟的一种阐述, 抒情而优美。为了表达对爱情的憧憬, 歌词采用顺序递进的句式:“春天和你漫步在盛开的花丛间、夏天夜晚陪你一起看星星眨眼、秋天黄昏与你徜徉在金色麦田、冬天雪花飞舞有你更加温暖”, 这会使中老年听众身临其境地追忆青春、回忆美好, 又会使青少们对未来生活充满甜蜜的向往。副歌部分不断重复的歌词是:“你是我的小呀小苹果儿、怎么爱你都不嫌多”, 这是整首歌的热点与高潮, 用幽默诙谐的方式传递一种简单的快乐, 并会让人们不自觉地在脑海中不断巩固快乐美好的印象, 直至最终被记忆和接受。在这首歌曲中, 为了便于互动或改编, 作者还在歌词中留了伏笔, 比如“不离不弃、更加温暖”等, 可以根据不同的场合需求改为恭喜发财、好好学习等等歌词, 更有利于歌曲的广泛传播。

(二) 歌曲的音乐特征

1.结构特征

这首歌采用不带再现的单二部曲式结构, 这也是现代歌曲创作中最为常见的结构。《小苹果》的曲体简短而方整, 整首歌由六个乐句构成, 是带前奏 (8小节) 、间奏 (8小节) 和尾奏 (5小节) 的。歌曲采用单二部曲式, 清楚表达了乐思在不同阶段的意义。歌曲的第一段A是由四个4小节乐句 (a4+a4+b4+b’4) 构成的平行结构的方整性乐段, 带有鲜明的陈述喧叙性。第二段B采用了旋律对比性较大的新材料, 由两个8小节乐句 (c8+c8’) 构成的平行结构的方整性乐段, 该乐段的情绪与力度都增强了, 与A段形成了鲜明的对比, 整首歌曲的高潮部分在曲式结构的四分之三处, 即B段第一大乐句后半部分, 歌曲的情绪、音乐的内容在这里得到了完全的展现。

2.旋律特点

这首歌曲中旋律的发展与进行有着鲜明的特征。A段的音乐基本采用平稳进行, 旋律上下运动幅度范围保持在四度至五度之内, 使得歌唱具有喧叙性和简易性。相比较前两句同音反复式的进行而言, A段自第三、第四乐句起整体旋律运动呈逐渐上行和下行的小曲线, 有的版本还在这两个乐句末加上了“嘿、哈”之类的衬字衬腔, 以满足不同层次的听众需求。B段是该曲的高潮部分, 因此旋律运动起伏较大, 采用了三度、四度和五度、七度的跳进, 增强了旋律的动感与张力, 与前面A段音乐形成强烈的对比, 这样就使副歌部分的情绪表达更加强烈, 从而将全曲推向高潮。该首作品的音乐主题发展进行中最突出的手法是大量采用了重复以及变化重复, 使得两个乐段中性格迥然不同的主旋律在听众的耳畔回旋, 并不断加深印象, 新颖生动的旋律奠定了歌曲好听易唱的基础。

3.节奏特征

这首歌曲采用了四四的基本节拍, 在A段均分时值节奏基础上刻意将每拍唱奏的强度相当, 而在B段顺分时值节奏基础上则呈现出“强-弱-次强-弱”的特点, 使整首歌曲听起来在节奏上有明显的变化发展层次。在伴奏音乐中, 编曲者采用了复古电音节奏的音乐风格, 类似于上世纪末流行的“迪斯科”。据悉作者王太利小时候就是听着居所附近舞厅里迪斯科音乐长大的, 对这样的动感节奏情有独钟, 因此整体音乐风格有点类似于迪斯科舞曲, 强弱分明的节奏易于激发起更多的共鸣, 便于在广场和自娱自乐场合推广。此外在歌曲的前奏与间奏中, 除了主要采用均分型节奏外, 还间或运用跳荡活泼的前八分、后十六分节奏, 辅之以每分钟120拍的进行速度, 更能激发人们跃马驰骋绿野的丰富想象, 增添了动感和趣味, 可以说《小苹果》的节奏设计具大众性和亲民性。

三、《小苹果》的艺术表演特征

歌曲《小苹果》之所以能在极短时间内走红于海内外, 除了歌词和音乐本体创作特色外, 还离不开歌曲的二度创作——演唱和表演。首唱者王太利和肖央采用流行风格唱法, 与歌曲中强劲的电音伴奏相互融合, 由于在舞台上需要边歌边舞, 为了弥补由于舞蹈而造成的体力不足, 他们将歌曲分成四个段落部分, 由两人交替演唱。为了能获得与台下观众一唱众“和”的互动要求, 他们还在歌曲A段的第三、第四乐句中即兴加上了“嘿”、“哈”、“嘿”等衬词, 使整首歌曲富有强烈节奏律动感与煽动性。

该歌曲早在2012年春天就已创作完成, 作者王太利也想竭力推广力作《小苹果》, 而当时正处于《江南Style》的风靡期, 作者受到一定的启发, 于是辗转找到了《江南Style》的编舞老师为其编排动作, 因此可以看到歌曲中不时亮相某些舞蹈动作与《江南Style》中“骑马舞”具有一定的基因联系。纵观与整首作品音乐相配合舞蹈动作, A段主部幅度不大的动作类似在做健美操前的热身运动, B段副歌部分伸张有致的动作倒像是在跳健美操, 而在间奏部分的舞蹈增加了拍手, 左腿向左脚尖点地, 脚跟上下踩三个来回, 双手右面拍手, 结尾部分伸出双手左右方向来回上下, 相当于结束前的整理运动。

此外, 热歌《小苹果》以MV形式推出后, 更是不胫而走, 传播极快极广。正是由于作品诸多接地气的表现方式暗合了大众世俗化的心理, 赢得了公众的喜爱, 在全民运动、全民健身、广场舞盛行的当下, 《小苹果》的舞蹈很快得到大众的纷纷模仿, 特别受到了广场舞大妈们的追捧, 复古的歌曲配合MV里复古的舞蹈, 立刻掀起了一股强劲的模仿旋风。网上各种模仿版、舞蹈教学娱乐视频更是层出不穷。

四、结语

从本文的分析中可以看到, 一首歌曲能否受到广大群众的喜爱并在生活中广为传唱, 第一, 要看这首歌的受众对象, 《小苹果》这首歌就是针对恰当的对象创作的;第二, 歌词要简单易懂、朗朗上口, 要平民化、口语化, 主题形象要能激发听众的共鸣, 这样就容易普及推广;第三, 歌曲中的方整性结构、鲜明旋律、均分与顺分型节奏的恰当运用, 重复及变化重复的主题发展手法的有效运用, 能够使得音乐形象更为鲜明, 从而使得听众印象更加深刻, 有利于学习演唱;第四, 作品表演需要有合适的展演平台、有良好的合作团队和推广途径等等, 在如今网络流行的时代, 一首好歌曲离不开多种综合手段的有效包装和宣传。

《小苹果》作为一首新世纪以来成功创演的中国流行歌曲, 从其创作-表演—推出-直至产生巨大的社会文化效益, 已为世人所挚爱并已深入人心、耳熟能详, 是以其独特的多元文化艺术魅力来予以支撑的。通过对流行歌曲《小苹果》从歌词的创作特征、歌曲的本体音乐特征及艺术表演特征三个方面的简要分析, 获得以上几方面初步的认识, 相信能够为有志于类似风格题材歌曲创作的同仁们提供一点有益的参考与启示, 本文在撰写中存在的不足之处希望得到大家的批评与帮助。

参考文献

[1]张燚.大学流行音乐鉴赏[M].北京:高等教育出版社, 2013, 4.

[2]吴祖强.曲式与作品分析[M].北京:人民音乐出版社, 2003, 6.

篇4:歌曲《姑苏风光》教案设计

教学内容:苏少版小学音乐六年级上册第四单元歌曲《姑苏风光》

教学目标:①培养学生对吴音乐文化的兴趣;②在欣赏、体验、表现等音乐活动中学习歌曲;③用吴方言有感情地演唱歌曲。

教学重点:委婉地用吴方言演唱歌曲。

教学难点:①用方言演唱歌曲;②体会吴音的特点。

教具准备:钢琴、琵琶、多媒体课件、录音机。

教学过程:

一、学歌曲,感受吴音乐文化

⑴导入:同学们,《丝竹流韵》单元,从《紫竹调》到《外婆桥》再到《小巷风韵》,我们感受了江南曲调别样的风格。今天我们继续学习江苏民歌《姑苏风光》,聆听180年前的民歌。⑵初听歌曲:播放《姑苏风光》。⑶介绍歌曲背景:《姑苏风光》是民歌套曲《大九连环》中一段,“码头调”是整个套曲的序引。歌曲赞美了苏州的美丽风光。⑷再听歌曲《姑苏风光》,仔细听一听它是用哪里的方言演唱的。⑸介绍“吴语”,渗透吴文化。⑹三听歌曲:教师用琵琶自弹自唱《姑苏风光》。⑺试用吴语根据歌曲节奏朗读歌词(教师大声读,学生齐声读)。⑻跟着歌曲轻声哼唱。⑼跟老师的钢琴学唱,个别难点句子单独学唱,注意一字多音的唱法。⑽完整地跟着钢琴伴奏演唱歌曲(分男女声、小组等多种方式演唱)。⑾跟着录音伴奏有感情地唱一遍。⑿学做兰花指、手腕花等舞蹈动作,完整地表演歌曲《姑苏风光》。

[设计意图:通过反复聆听和感受,减小歌曲学习的难度,学生不但学会了歌曲,也对“吴”这个概念产生了好奇。]

二、看图片,了解吴音乐文化

⑴师:“刚才我们说,苏州地区在古代称‘吴’,其实吴地面积很大。”(播放“吴地”地图)吴地:以太湖流域为核心,西至南京,北至扬州、淮阴,东接上海,南临浙西地区。⑵师:“说‘吴语’的地方也很多。”(播放词条、图片)吴语:南至浙江温州、永嘉,东至上海,北含南通至扬州以东沿江一百里宽的狭长带,西至镇江丹阳交界处的地方方言。⑶师:“特殊的区域,特殊的语言,造就了特别的文化。”(播放词条)吴歌:吴地民歌民谣的总称;吴乐:吴地的民间器乐;吴舞:吴地范围的舞蹈。⑷小结,师:“唱吴歌,奏吴乐,跳吴舞是吴地特有的音乐文化现象。”(板书:吴歌、吴乐、吴舞——吴音乐文化)

[设计意图:了解“吴地”“吴语”是感受“吴歌、吴乐、吴舞”的前提。这个环节,通过简单的介绍,丰富了学生的人文知识,开拓了学生的视野。]

三、赏吴歌,走进吴音乐文化

⑴师:“同学们你们知道哪些吴民歌?”生举例——《杨柳青》《拔根芦柴花》《外婆桥》。⑵演唱歌曲《外婆桥》。⑶师:“有一首全世界都熟悉的中国民歌《茉莉花》,就是吴歌中的经典。下面我们来欣赏《茉莉花》的音乐及舞蹈。”(播放歌舞《茉莉花》视频)⑷师:“诗人这样赞美吴舞——‘舞袖一何妙,变化穷万方’。吴舞的魅力真让我们折服啊。”⑸师:“同学们,我们南通地区的方言也属于吴语。请大家来欣赏南通的民歌《南通渔歌》。”(播放《南通渔歌》视频)⑹师:“和前面歌曲的相比,它们的风格非常类似,是什么样的风格呢?”生:“秀丽、清新、细腻、流畅。”

[设计意图:这个环节通过唱“吴歌”、听“吴乐”、赏“吴舞”,学生走进一个纯美的“吴“音乐世界。丰富的体验,真切的感受,让学生自己感悟并总结吴音的音乐特点。]

四、编歌词,创造吴音乐文化

⑴師:“同学们,在隋唐年代,贵族就以会说吴语为荣,在老百姓当中,也以唱吴歌作为一种时尚。我们生在吴地,会说吴语,同学们是不是也很自豪呢!下面,我想请同学们用方言来歌唱我们的家乡。旋律就用《姑苏风光》。歌词要求自己创作,大家可以相互讨论一下。”⑵学生讨论(课件出示:题板《通州风光》以备打印歌词,背景音乐《姑苏风光》)。⑶学生汇报创作结果。⑷用通州方言朗读歌词。⑸用通州方言演唱歌曲《通州风光》。

[设计意图:培养学生的音乐创造能力是课程标准的一个重要理念。即兴创作歌词,培养了学生思维的敏捷性;别具风格的方言也让学生体会到吴音乐的独特魅力,激发了学生热爱家乡的情感。]

五、唱家乡,传承吴音乐文化

⑴师:“同学们,你们创编的《通州风光》真好,我们的区歌《通州好风光》你们熟悉吗?”生:“熟悉,我们学过这首歌。”⑵师:“歌中甜津津、油汪汪、蓝青青 、宽敞敞的词语都是典型的吴语。这首歌曲的词曲作者都是我们通州人,他们紧紧把握住吴语和吴音的特点,创作出这首清新、委婉、脍炙人口的通州人自己的现代版吴歌。”⑶播放歌曲《通州好风光》视频(跟着视频一起演唱歌曲)。

[设计意图:这个环节欣赏并演唱我们身边的现代版的“吴歌”,让学生再次体会吴音乐的风格特点,激发学生热爱吴音乐和传承吴音乐的情感。]

六、赞吴韵,概述吴文化

⑴师:“今天,我们通过唱吴歌、听吴乐、赏吴舞,感受了吴音乐文化的高雅与奇妙。其实,吴地的书画、戏剧、园林、丝绸等同样出类拔萃,吴地的民俗博厚丰繁,吴地的能人辈出。在这一片神奇的土地上,特殊的地理环境,孕育出了丰厚、鲜明、极富生命力的吴文化。”⑵播放吴文化的视频。⑶师:让我们再次唱起《姑苏风光》,感受吴文化的迷人风韵。⑷大家一起有感情地演唱《姑苏风光》。

篇5:小班歌曲:苹果(最终版)

小班歌曲:苹果

一、活动目标:

1、有感情的演唱歌曲,并根据歌曲内容,做简单的动作。

2、能用肢体语言表达歌曲的快慢,愿意和老师同伴一起参与歌唱活动。

二、活动准备:

立体苹果树一棵、音乐。

三、活动重难点:

1、重点:有感情的演唱歌曲。

2、难点:用肢体语言表达歌曲的快慢。

四、活动过程:

1、导入

(1)播放背景音乐《苹果》,邀请孩子们坐上老师的幸福列车去果园玩。

(2)说一说,果园里的苹果长什么样子呀?

2、新课学习

(1)欣赏歌曲

你们听,老师还会边唱歌边摘苹果呢。教师范唱新歌,幼儿理解歌词。

(2)学唱歌曲

教师带领幼儿玩游戏“摘苹果”(游戏中学会歌曲),师幼边摘苹果边唱歌,直到一棵树上果子摘完。

(3)演唱歌曲

听音乐演唱歌曲,配上适当的身体动作表现:树上许多红苹果,孩子指苹果。一个一个摘下来,摘苹果。我们喜欢吃苹果,做吃苹果样子。身体健康多快乐,做健康状竖起大拇指。

3、运苹果(感知歌曲快慢)

果子摘完,让孩子扮车车船船将果子运到指定地点,能用肢体语言表达歌曲的快慢。

4、结束(吃苹果)

劳动成果分享,吃苹果。

5、活动延伸:

篇6:小班艺术领域教案:歌曲

1.了解接电话时的礼貌用语。

2.初步学唱歌曲,根据老师创设的情境,进一步感知旋律,记忆歌词。

3.体验在接电话过程中与他人交流的快乐。

活动准备:电话机一部,电话铃声音乐

活动过程:

一、情景导入

出示电话机

教师操作电话,配电话铃声“叮零零”

提问:听,这是什么声音?

你们在家是怎么接电话的?(请幼儿来示范)

老师念歌词“宝宝拿起放耳旁,喂喂喂,喂喂喂,请问你要找谁呀?

二、学唱歌曲

1.教师示范

提问:叮零零,电话又响了,仔细听,这个宝宝是怎么接电话的?

教师示范接电话三遍

2.创设情景,幼儿跟唱、这次电话响了,请你们来接,好吗?(多次练习)

你刚才接的是谁打来的电话呀?(请幼儿说一说)

3.设疑,引起兴趣

“叮零零“电话又响了,又是谁打来的呢?你们来接接看。

1、教师扮妈妈,与宝宝们对话

2、教师扮xx,与宝宝对话

三、玩游戏

篇7:小班歌曲:《小鸭小鸡》教案

活动目标:

1、初步熟悉歌曲旋律,理解歌词内容,学习用轻快、跳跃的声音演唱小鸭、小鸡发出的叫声。

2、能正确区分并唱准、唱清小鸭和小鸡的不同叫声及不同节奏的叫声。

3、体验与教师、同伴分别扮演小鸭、小鸡进行游戏的乐趣。活动重点:

初步熟悉歌曲旋律,理解歌词内容,学习用轻快、跳跃的声音演唱小鸭、小鸡发出的叫声。活动难点:

能正确区分并唱准、唱清小鸭和小鸡的不同叫声及不同节奏的叫声。活动准备:

经验准备:了解小鸭和小鸡的外形特征和生活习性。

物质准备:《小鸭与小鸡》的音乐、小鸭、小鸡的手偶、歌曲图谱

空间准备:幼儿座位排成两排中间拉开适当活动距离,以及与教师之间的适当距离,活动过程:

一、启发式提问、结合手偶,借助歌曲2、3句的旋律和歌词进行发声练习,区分唱清小鸭和小鸡的不同叫声及不同节奏的叫声。

1、启发式提问、引入活动。

师:小鸭长什么样子?是怎样叫的?小鸡长什么样子?是怎样叫的?我们用嘴先来学一学小鸭的叫声,再来学一学小鸡的叫声。

2、结合手偶及第2、3句的旋律来唱出它们的叫声,发生练习的同时掌握不同节奏的叫声。

师:让我们来唱着说一说并学一学他们的叫声。(边操作纸偶边示范,再让幼儿试着唱一唱)

▏1 2 3 3 3 ▏2 3 5 5 5 ▏

小鸭 呷 呷 呷,小鸡 叽 叽 叽

▏ 3 3 3 5 5 5 ▏3 3 3 5 5 5 ▏

呷呷 呷,叽叽 叽,呷呷 呷,叽叽 叽。

(第三句提示语:小鸭与小鸡交替唱,速度加快,连起来试一试)

二、导入歌曲,熟悉歌曲旋律,理解歌词内容。

师:今天老师带来了一首好听的歌曲《小鸭小鸡》,让我们一起来听听歌曲里都唱了什么?

1、清唱第一遍歌曲,理解第一句歌词及唱法。提问:歌曲的名字是什么?第一句是怎样唱的?

2、操作纸偶、加入音乐,示范演唱第二遍?

提问:歌曲中还唱了什么?(操作纸偶再复习2、3句)

3、范唱第三遍,理解所有的歌词内容。

提问:最后一句是怎样唱的?我们一起来试一试。

4、操作纸偶,完整演唱歌曲。

师:让我们来试着把这首歌完整的唱一唱。

三、采用变式、启发性的语言、角色扮演等,学习用轻快、跳跃的声音演唱小鸭、小鸡发出的声音,体验与教师同伴分别扮演小鸭、小鸡进行游戏的乐趣。

1、启发式语言及动作,学习用轻快跳跃的声音演唱小鸭、小鸡的声音。师:小鸭、小鸡都是小小的、活泼可爱的小动物,我们在学他们唱歌时要用轻轻的、快乐的感觉要跳起来一样的声音来唱。(一起来试一试叫声部分)

2、伸出左右手来扮演小鸭和小鸡,用欢快、跳跃的声音完整演唱歌曲,初步体验歌曲的乐趣。

3、教师与教师扮演小鸭、小鸭在加入小鸭小鸡的动作分角色进行演唱。

4、教师扮演小鸭,全体小朋友扮演小鸡,然后互换角色演唱歌曲。

师:老师来当小鸭子,小朋友来当小鸡我们一起来试一试,记住在唱到他们叫声的时候,小鸡只能唱小鸡的叫声、小鸭只能唱小鸭的叫声。

5、前后两排的小朋友与后排的小朋友面对面站在自己的位置上,分角色扮演、演唱歌曲,体验游戏的乐趣。活动延伸:

篇8:小班音乐教案:歌曲《滴答滴》

1、乐于学习演唱歌曲,享受歌唱乐趣。

2、乐于倾听豆子掉落时发出的声音,激发想象力。

3、能用身体动作表现雨点,发展创造力。

活动准备:

1、大小不同的豆子,盘子。

2、歌曲《滴答滴》。

3、不同的乐器。

活动过程:

1、导入:出示一支装满豆子的盘子,桌上放一个盘子,让豆子慢慢的掉落在盘子上,请幼儿说说声音像什么?

教师分别在不同的吸管中放入大小不同的豆子,以制造不同的声音。

2、播放歌曲《滴答滴》,教师朗读歌词,然后与幼儿一起唱歌曲。

3、请幼儿自由选择一种乐器,然后一起唱歌曲,并演奏乐器来代替歌词“滴答滴”。

4、再次演唱歌曲,每当唱至“滴答滴”时,请幼儿用身体动作来表示雨点。

活动结束

反思:

幼儿在活动中能唱歌曲《滴答滴》,能用乐器演奏唱歌,能放松地用身体动作表现雨点。

在示范唱的时候,教师应该把声音唱的小些,并且声音应该唱的有弹性一些,这样更加形象的表现出小雨的感觉,在后面的乐器演奏时,演奏的断奏也可以做下铺垫。

篇9:小班音乐教案:苹果

1=C 4/4

5 5 3 6 5 5 3/1 35 3 2 2 1 ://

树 上 许 多 大 苹 果, 一 个 一 个 摘 下 来。

我 们 喜 欢 吃 苹 果, 多 吃 苹 果 身 体 好。

要求:初步掌握歌词,熟悉曲调,会听前奏并整齐地开始唱。

准备:磁性教具(一棵大树,许多红苹果)。

过程:

(一)出示苹果树,提问:这棵树上有许多什么?(苹果)什么颜色的苹果?(红颜色)大家看,老师把苹果一个一个摘下来,边说边把苹果拿下来。你们喜欢苹果吗?(喜欢吃)多吃苹果身体怎么样?(身体好)

(二)将拿下来的苹果再贴上去,教师边演示教具边示范唱一遍。

(三)教幼儿学说歌名“苹果”,教师再范唱一遍。

(四)带幼儿按节奏念歌词1――2遍,幼儿学唱歌曲,用整首教唱法,学唱3---4遍。

篇10:小班音乐教案:苹果

1、感受旋律的气氛以及和同伴一起参加集体音乐活动的乐趣。

2、掌握儿歌《苹果树》,能根据水果的变换,进行表演。

3、利用声势训练,进行二声部节奏训练,培养幼儿的节奏感。

4、通过音乐活动培养幼儿想象力、口语表达能力及肢体的表现能力。

5、发展幼儿的表现力。

活动准备:

儿歌《苹果树》

活动过程:

一、幼儿分排坐好。

教师边念儿歌边做动作,念到“小猴爬上苹果树时”左上臂呈九十度上举,五指张开,右手食、中指做爬树的动作,“所有苹果吞下肚”时两手作抱状,并伴随一声响亮的饱嗝,“苹果布丁苹果派,什么水果你最爱”时,用手指逐个点幼儿,最后指到哪个幼儿,就让他说出他最喜欢的水果,然后继续念儿歌,只不过儿歌中的水果可以变成幼儿所说的水果。

二、让幼儿倾听儿歌,打出节奏。

1、老师念一句儿歌,幼儿用手拍一句节奏,儿歌共四句,每句的节奏都是

×× ×× | ×× ×|的节奏。

2、要求幼儿用手拍出八分音符的节奏,而在四分音符时用拍腿来表现,也就是每句儿歌的最后一个音用拍腿来表现。

3、完整地把儿歌的节奏打出,要求教师可以用口型来表现儿歌的内容,而幼儿在心里念儿歌,把注意力集中在打节奏上。

三、二声部节奏训练。

1、教师打出× ×| × ×× |的节奏型,四分音符节奏用拍腿,八分音符节奏用拍手表现。

2、引导幼儿找出与教师所打节奏的不同,一般幼儿都能说出“老师的动作与小朋友是不同的,小朋友拍手时老师拍腿,而在最后,小朋友拍腿时老师拍了两下手”。

3、分成两组,进行二声部节奏训练。

四、表现儿歌。

要求幼儿有表情地朗诵儿歌,第一遍随老师做动作,第二遍分组进行二声部节奏展示,第三遍二组互换节奏型。

五、活动结束。

老师用×× ×× | × × | 和 ×× × | ×× × | 的节奏型与幼儿告别,而幼儿用相应的节奏型与教师告别。

篇11:小班教案《苹果》

1、伴随歌曲的节奏演唱歌曲,并进行简单的仿编。

2、知道苹果很有营养,多吃苹果对身体健康有好处。

3、激发幼儿对苹果的兴趣。

4、通过听、唱、奏、舞等音乐活动,培养学生的创编能力与合作能力。

活动准备:

立体“苹果树”(可随时取放“苹果”)、音乐。

活动过程:

一、在音乐律动中导入活动,激发幼儿兴趣。

1、一起去看看果园里熟了的果子。

2、幼儿跟随律动音乐动一动、看一看。

二、引导幼儿观察苹果树,在数苹果的过程中积累相关的数经验。

1、(出示立体树)这是一棵什么树?

2、树上有许多苹果,数数有多少个?这些苹果是什么颜色的?

3、小结:有许多红苹果,数也数不清。

三、在模仿摘苹果的过程中帮助幼儿熟悉歌词、演唱歌曲。

1、你们想吃苹果吗?苹果在树上,我们怎么才能吃到呢?(可以把它们从树上摘下来)那我们一起来摘苹果了。

2、听音乐模仿摘苹果的动作。(可以请个别能力强的幼儿来表现一下,引导其他幼儿摘苹果时要转动手腕,眼睛要看着苹果。)

3、有节奏地念歌词,再次模仿摘苹果的动作。

4、重点提问:你喜欢吃苹果吗?为什么?

小结:苹果不光好吃,还含有丰富的维生素呢,它可是促进消化和生长的最佳水果。小朋友多吃苹果还可以保持骨骼和牙齿的健康,身体就会棒棒的。

5、摘苹果是一件很开心的事情,我们可以一边唱歌一边摘苹果。

(1)教师边模仿摘苹果,边演唱歌曲。

(2)幼儿和老师一起边唱边模仿摘苹果。

四、引导幼儿替换简单的歌词,进行仿编。

1、刚才我们摘了许多红苹果,这里还有一棵苹果树,看看,它上面的苹果是什么颜色的?(黄苹果、青苹果)黄苹果、青苹果也很有营养,现在我们去摘黄苹果、青苹果吧。

1、替换歌词(黄苹果、青苹果)。

2、伴随旋律,自由采摘不同颜色的苹果。

活动结束:

今天摘了许多好吃的苹果,大家开心吗?下次我们再一起去摘其它的水果。

附歌曲:苹果

1=C

5 5 3 6 | 5 5 3 - | 1 3 5 3 | 2 2 1 - | 5 5 3 6 | 5 5 3 - | 1 3 5 3 | 2

树上许多 红苹果, 一个一个 摘下来。 我们喜欢 吃苹果, 多吃苹果 身

2 1 - ||

体好。

活动延伸:

篇12:小班教案《苹果》

1.通过分苹果活动,学会分享。

2.通过操作活动,提高解决问题的能力。

3.乐意与同伴、成人分享好吃的食物。

活动准备:

1.部分幼儿排练好情境表演。

2.一篮大小不一的苹果,个数与参加表演的幼儿人数相同。一篮橘子,比班级人数略少一些。

3.操作材料《大苹果分给谁》

活动重点:

通过分苹果活动,学会分享和谦让。

活动难点:

乐意与其他人分享好吃的食物。

审美元素:

小班的幼儿,由于他们主要是以自我为中心,很少有与他人分享或谦让的机会,本活动通过让幼儿尝试不同的分水果的方法,能够培养幼儿形成好吃的东西与大家一起分享的意识和良好的文明行为习惯以及与他人交往的方法。

活动过程:

1.观看情境表演,进行讨论。

(1)观看情境表演一:主人将大苹果留给自己,小的分给别人。

师:小朋友,这样分苹果对吗?如果是你,你会怎么分呢?

(2)师小结:有好吃的东西时,应该互相谦让,大的分给别人,小的留给自己。

(3)教师讲述故事《孔融让梨》。

2.观看情境表演二,尝试谦让和分享的方法。

(1)师:刚才小朋友的办法很好,请小主人按照我们的方法再分一次苹果。

(2)师:谁愿意当小主人,学一学小朋友用好方法来分(大小不一的)苹果?

部分幼儿尝试用谦让的方法分苹果。

(3)增加两位 客人,引导幼儿讨论:如果苹果不够分怎么办?

(4)师小结:除了谦让的方法,还可以大家共同分享好东西。

3.看操作材料。

——师:你看到了什么?

——师:苹果够分吗?怎么分?

(让幼儿看操作材料)我们再用同样的方法分苹果,让老奶奶、妈妈、小弟弟都开心。

篇13:小班教案《大苹果》

幼儿园小班语言教案 更新:2009-3-13 阅读: 收藏到:

小班教案:《大苹果》

幼儿园小班教案:《大苹果》

活动目标:

1、仔细地观察画面,大胆的想象帮小老鼠过河的办法。

2、体验帮助别人的快乐。

活动准备: 教学挂图、幼儿用书《大苹果》,洗净切好的苹果一盘。

活动过程:

1、教师出示挂图一:“瞧,这是什么?”“你吃过苹果吗?”

幼儿将平时的经验予以讲述:“谁看到那只苹果?小老鼠会怎么想?”

幼儿大胆想象。

2、自主阅读: 幼儿阅读故事的前半段。

3、分析理解

教师出示挂图二: “你从哪里看出来小老鼠推不动苹果?”“咱们帮小老鼠一起推。”

幼儿可以用非语言的形式表现。

教师出示挂图三: “小老鼠过不了河怎么办?”

幼儿讨论想办法。

教师出示挂图四: “小老鼠想了什么好办法?”

幼儿可表演小老鼠与大河马的对话。

教师出示挂图五: “小老鼠的苹果呢?”

完整欣赏

4、教师完整讲述一遍,幼儿可以用各种形式来表现。

5、教师将准备好的苹果与幼儿共同分享。

活动二: 活动名称:我喜欢吃的水果

活动目标:

1、能在集体面前大胆地介绍自己收集的水果。

2、说出自己喜欢吃的水果的名称和理由。

活动准备:

1、幼儿每人带一只自己喜欢吃的水果。

2、已经削好的水果切片。

活动过程:

1、小组交流:“今天我们每人都带了自己喜欢吃的水果,和好朋友说说自己带来的水果的名称。”

2、集体交流:“谁愿意声音响亮地告诉大家你带的水果叫什么名称?”

3、品尝交流:教师将水果削成块状放在盘子里(若干份)。幼儿自由挑选品尝水果,相互交流各是什么水果。

活动三:科学发现室

篇14:小班歌曲教案:苹果

1、理解歌曲内容,唱清歌词,一句一句地歌唱。

2、结合自己周围的亲人,替换歌词中“小兔”的角色。

3、体验用歌声和动作表达与亲人的亲密情感。

活动准备:

一只可爱的小兔子。

活动过程:

一、在《碰一碰》乐曲的伴奏下进入教室,并根据教师的指令做与朋友亲密接触相碰的游戏。

二、复习歌曲《袋鼠》。

用跳跃的唱法唱歌曲的前四小节,用连贯的唱法表达妈妈和乖乖的相亲相爱。(歌曲的后面部分)

三、学唱新歌《我要亲亲你》。

1、出示可爱的小兔教具,教师以“兔妈妈”角色按歌词内容做亲亲小兔、抚摸小兔的动作。

2、说出“兔妈妈”亲亲小兔的什么地方,摸摸小兔的什么地方。

3、边看“兔妈妈”挽者小兔做动作,边与“兔妈妈”一起放慢速度说歌词。

4、“兔妈妈”边演示教具,边试唱歌曲。

5、完整学唱,“大家都来做兔妈妈,亲亲小兔子”(从较慢速唱到正常速度歌唱)

四、为歌唱说编替换歌词。

1、“在家里,我们都是可爱的小宝宝,你在家里最爱谁?最想亲亲谁?”

教师组织幼儿根据同伴提出的建议,替换“小兔”角色进行歌唱。

五、复习歌表演《好妈妈》。

1、在歌曲录音伴奏下,边歌唱边表演。

上一篇:语文必修二第四单元测试题下一篇:做青年干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