党课依法治国

2024-05-24

党课依法治国(精选6篇)

篇1:党课依法治国

尽管这次党课学习培训时间不长,但在老师的谆谆教诲和认真讲解下,我对全面依法治国有了更进一步的思考。

依法治国是我国实现现代化目标的要求,是建设法制中国、廉洁中国的根本要求,为我们党治国理政提供了基本遵循,是民心所向、众望所归的基本治国路线。依法反腐、制度反腐,“把权力关进制度的笼子”,审视党的十八大以来的反腐历程,反腐以治标开始,在过程中逐步制度化,通过一系列规范性的做法,最终达到治本的效果。反腐倡廉、为民务实清廉是依法治国的重大实践,从严治党,加大依法治国的力度,不断打磨“依法治国”的韧度。

改革发展离不开法治,治党治国必须依法。中央反复强调“党要管党,从严治党”,坚持以零容忍态度,“打虎拍蝇”,彰显“党纪国法面前没有例外,反腐败没有禁区”的坚决态度。党员领导干部,无论权力大小、职位高低,只要触犯了党纪国法,党内、军中、国外均无藏身之地。党纪划定的“红线”不能越,国法设定的“雷区”不敢闯。遵纪守法,才能安邦定国。

依法治国是民心所向的重大决策。人民群众历来对有法不依、执法不严、特权思想等污染政治生态现象深恶痛疾。一段时间以来的反腐肃贪进程,本身也是中央依法治国的生动实践,用“法治”这把利刀彻底斩除滋生腐败的毒瘤,从严治党才能落到实处,否则,党心散了,民心伤了,再大的成就,也不过是过眼烟云;再多的繁华,也不过是镜月水花。“打铁本需自身硬”。办好中国的事情,关键在党,关键在各级领导干部。领导干部手中的权力不仅是一种政治责任,也是一种法治责任。因此,要带头成为法治精神的践行者、捍卫者,不断加强党性修养,牢固树立马克思主义的人生观、世界观和价值观,自觉增强纪律和法治观念,努力做好遵规守纪的先行者。

依法治国在路上,没有终点,从严治党永无休止符。用法治思维和法治方式解决问题,迈过前进道路上的沟沟坎坎,是对各级领导干部执政智慧和魄力的考验。我们坚信,经过打磨过后的依法治国方略,更有韧度,将为从严治党提供坚强保障,在具体执行上更有力度

法律的权威源自人民的内心拥护和真诚信仰。人民权益要靠法律坚强保障,法律权威要靠人民自觉维护。党的十八届四中全会提出了实现全民守法的目标,把“增强全民法治观念,推进法治社会建设”作为全面推进依法治国的重大任务之一,阐明了守法对于法治建设的重要作用,必将对建设社会主义法治国家产生深刻影响。

“一切法律中最重要的法律,既不是刻在大理石上,也不是刻在铜表上,而是铭刻在公民的内心里。”从制定出新中国第一部法律婚姻法到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法律体系形成,我国总体上解决了有法可依的问题。但法律要充分发挥作用,离不开信法、守法的深厚土壤。如果一个国家没有法治信仰,一个社会缺乏法治精神,法治就会成为无本之木、无根之花、无源之水,法虽立而难行。只有把培育法治信仰、弘扬法治精神、建设法治文化、树立法治意识置于法治建设全局的重要位置,持续发力,久久为功,才能让法治在人民心中生根,在社会运行中生效。

信仰不会自发产生。培育法治信仰,离不开富有成效的宣传教育。只有通过深入基层、走进社区等方式,深化和创新法治宣传,扩大和增进人民群众对法治的了解,才能进一步推动全社会树立法治意识,形成守法光荣、违法可耻的社会氛围。培养知法懂法守法的现代公民,建设社会主义法治文化,需要把法治教育纳入国民教育体系和精神文明创建内容,让法治进校园、进教材,将法治精神和道德建设结合起来,提高普法教育的有效性,从知法懂法进而到信法用法,牢固树立起对法治的信仰。

法治建设有赖实践。人民群众对法治的感知,很大程度来源于切身体验。完善和健全公共法律服务、法律援助、司法救助,让老百姓打得起官司,让群众合理诉求及时就地解决,全社会尊法守法必然渐成风尚。推进多层次多领域依法治理,畅通群众权益保障法律渠道,建立健全人民群众依法维权、化解纠纷、利益表达等机制,使群众合法权益、人民生命财产安全得到切实维护和保障,就会极大增强全社会厉行法治的积极性和主动性,为法治信仰落地生根找到坚固支点。

事实是最有力的说明,严格执法、公正司法是法治信仰最好的支撑。法治不是抽象概念而在于具体实施,存在于每一次执法、司法实施的过程中。公正的裁判是加固法治信仰的基石,而不公正的裁判会污染法治精神的源头。如果通过正常程序不能得到公平正义,人民群众对执法部门司法机关就难以形成信任,其公信力就会受到损害。只有严格执法、公正司法,坚决破除各种潜规则,让违法者付出代价,杜绝法外开恩,对每一起司法个案都公正审理,才能使法治精神、法治意识、法治观念深入人心,成为全民信仰。

“风成于上,俗化于下”。培育法治信仰,离不开党员干部特别是领导干部的引领示范。近些年来,党员干部的法治思维和依法办事能力在不断提高,但一些贪赃枉法、违法违纪插手干预司法个案等现象依然存在,侵蚀着法律的权威,损害了人民群众对法治的信仰。只有各级领导干部带头学法,带头依法办事,带头遵守法律,体现出对法治的忠诚和捍卫,不违法行使权力,更不以言代法、以权压法、徇私枉法,违法者受到惩处,才能引导群众相信法律面前人人平等,带动全社会形成崇尚法治之风,坚定法治信仰。

“法律必须被信仰,否则它将形同虚设”。在推进法治社会建设进程中,只要我们每个人自觉弘扬社会主义法治精神,持之以恒争做社会主义法治的忠实崇尚者、自觉遵守者、坚定捍卫者,“建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法治体系,建设社会主义法治国家”的总目标就一定能实现。

篇2:党课依法治国

一、树立法治观念,推进党在思想上的纯洁性

(一)共产党人要信仰法治

信仰,就是我们对某人或某种主张、主义、宗教的极度相信,不再怀疑,心悦诚服。总书记指出:“保持思想纯洁,最重要的是保持对共产主义的坚定信仰、对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坚定信念。”党章和宪法是共产主义信仰、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信念的集中体现,只有信仰党章和宪法,才能坚定共产主义信仰和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信念。有人讲:“法律必须被信仰,否则它将形同虚设”。树立法治信仰,是保持思想上的纯洁性的客观要求。邓小平同志指出:“还是要靠法制,搞法制靠得住些。”总书记提出“弘扬法治精神,形成法治风尚”。法治信仰,是共产党人理想信念的重要组成部分。保持思想上的纯洁,要求树立法治信仰。法治信仰是一种内心认同,也是一种价值追求。人性是多面的,有向善的一面,也有向恶的一面。“人有向恶的一面,所以法律成为必须;人有向善的一面,所以法律成为可能”。权力是多面的,有服务社会的一面,也有恣意膨胀的一面。“法律是人类最伟大的发明。别的发明让人类学会驾驭自然,而法律的发明则让人类学会如何驾驭自己”。一个真正树立了法治信仰的共产党员,会真正明白:纪律面前人人平等,遵守纪律没有特权,执行纪律没有例外;法律面前人人平等,遵守法律没有特权,执行法律没有例外。懂得该做什么和不该做什么,在思想上会用党规党法和宪法法律去明辨是非,在行动上会有党规党法和宪法法律作为底线。只有树立了法治信仰,才能够保持在思想上的纯洁性。法治信仰强的人,往往能够牢固树立正确的世界观、权力观、事业观,带头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在大是大非面前保持清醒认识,在大风大浪面前坚持正确立场,在各种诱惑面前筑牢思想防线。缺乏法治信仰的党员干部,并非完全做不到思想上的纯洁性,但是在新时期,往往不能正确认识价值问题,不能正确对待个人利益,导致精神支柱坍塌、人生方向迷失,有的甚至守不住党纪国法的底线,最终走向腐败堕落。

(二)共产党人要敬畏法治

心怀敬畏,是心怀神圣感的尊敬和惶恐,既是一种心理状态,也是一种人生态度。有句话说得好:“心有敬畏,行有所止。”敬畏之心源自于人的信仰,人的心里有敬畏或恐惧的事物,才能既敬重又畏惧,才会有坚定的信仰,才会知道什么可为而什么不可为。我国的儒家先师孔子曾说:“君子有三畏:畏天命,畏大人,畏圣人言。”这是孔子的敬畏,也是儒家人的敬畏。我们共产党人也有所敬畏,要敬畏党规党法,敬畏宪法法律。总书记曾指出:“领导干部工作上要大胆,用权上则要谨慎,常怀敬畏之心、戒惧之意,自觉接受纪律和法律的约束。”俞正声同志曾指出,要常怀敬畏之心,敬畏法律,敬畏组织,敬畏人民,敬畏舆论。敬畏,并非畏首畏尾、做“太平官”,而是认识到民心民意不可违背、客观规律不许违抗、党纪国法不容践踏,始终保持“如临深渊,如履薄冰”的心态,有所为有所不为。共产党员心怀敬畏之心,重要的就是要敬畏党章和宪法。有了对党章和宪法的敬畏之心,胸中就有了方向、行为准则和规范,就能自觉约束自己,不做出格越轨之事。一旦没有了对党章和宪法的敬畏之心,往往就会胡作非为、为所欲为、肆意妄为,最终走向自我毁灭。为所欲为置党规党法和宪法法律于不顾,在我们的国家、我们的党内是行不通的。不管级别多高,权力多大,只要违犯了党纪国法,都要为此付出应有的代价。党员干部心存敬畏法治之心,关乎党性修养和作风品行。

(三)共产党人要树立正确的法治观

法治没有统一的模式。世界上的每一个国家都探索并行进在符合本国历史文化传统的法治道路上。中国走的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法治道路,树立的是与西方有别的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法治观。1997年,党的十五大确立了依法治国、建设社会主义法治国家的基本方略。1999年,九届全国人大二次会议正式将建设社会主义法治国家载入宪法。将依法治国确定为治国基本方略,这在国际共运史和中共党史上是第一次,是我们党对马克思主义国家理论学说创造性的发展,标志着党领导人民群众建设社会主义政治文明迈出了新的步伐。党的十八大报告提出:“既不走封闭僵化的老路、也不走改旗易帜的邪路”。探索一条符合中国国情的法治道路,要求我们党员干部在思想上,要树立以“依法治国、执法为民、公平正义、服务大局、党的领导”为主要内容的社会主义法治理念。要始终坚持党的事业至上、人民利益至上、宪法法律至上,要始终坚持党的领导、人民当家作主、依法治国的有机统一。要从中国国情和实际出发,坚持走适合自己的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法治道路,不能搞“全盘西化”或者简单的“拿来主义”。

二、运用法治手段,推进党在组织上的纯洁性 总书记指出:“保持党在组织上的纯洁性,是保持全党步调一致和增强党的创造力、凝聚力、战斗力的组织保证。”“各级党组织要严格管理党员队伍和党的干部队伍,严把入口、加强教育、强化监督、畅通出口。”以法治手段推进党的组织上的纯洁性建设,就是坚持用制度管权、管事、管人,坚持规则治理。严格按照党内法规、宪法法律来规范党的组织建设和党员干部队伍建设,实现党员干部队伍管理的制度化。

(一)严把进入关,推进党员进入的制度化

我们党有着8200多万党员,可以说是世界上最大的执政党。我们党的力量和作用,不仅取决于党员数量,更取决于党员质量。党员干部的质量决定着我们党的纯洁程度,确保党员干部队伍的质量,是保持组织上的纯洁性的前提。现在有的人入党、当干部,不是因为信仰马克思主义,不是要矢志为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共产主义事业奋斗终身,而是认为入党、当干部能给自己带来好处,把入党、当干部作为个人或家庭、亲属获取利益的政治资本。如果让这样的一群人混入我们组织,势必从源头上污染我们的队伍,破坏党的纯洁性。因此,在组织上保持党的纯洁性,有必要运用法治手段严把进入关。

运用法治的手段严把进入关,关键是要实现发展党员工作的制度化和干部人事工作制度化。一是推进发展党员工作的制度化。严格按照党章等党规党法发展党员,进一步建立健全发展党员的相关制度,推行发展对象集中培训制、发展党员公示制、发展党员票决制和发展党员责任追究制。严格按照法定的条件和程序,分析发展对象的入党动机,严格掌握标准和程序,确保质量。加强对发展党员工作的督促检查,及时发现和解决工作中存在的问题。严肃查处发展党员工作中的违纪行为,切实维护发展党员工作的严肃性。二是推进公务员录用工作制度化。严格执行《公务员法》,依法把牢公务员的入口,保持公务员队伍的纯洁性。坚持“凡进必考”不动摇,进一步完善公务员考试录用和从基层遴选制度,按照公开、平等、竞争、择优的原则,建设一支以人为本、执政为民的公务员队伍。三是推进党政领导干部选拔任用工作制度化。严格按照《党政领导干部选拔任用工作条例》、《公务员法》选拔任用党政领导干部,依法严把领导干部的入口,保持党政领导干部队伍的纯洁性。坚持党管干部原则,坚持五湖四海、任人唯贤,坚持德才兼备、以德为先,坚持注重实绩、群众公认。要深化干部人事制度改革,特别要注重以法治思维和法治方式推进干部人事制度改革,不断完善干部人事法律法规。

(二)强化管理关,推进党员管理的制度化

加强党员干部队伍的管理,是保持组织上的纯洁性的关键。坚持党要管党、从严治党,是我们党一以贯之的优良传统和宝贵经验,也是在长期执政条件下保持党的纯洁性、增强党的凝聚力和战斗力的重要保证。现在一些地方和部门之所以存在组织涣散、纪律松弛、消极腐败现象在党内滋长蔓延的状况,很重要的原因就是治党不严,失之于宽。保持党的纯洁性,必须坚持治国必先治党,治党务必从严,从严务必依法。必须严格按照党内法规办事,按照宪法法律办事,切实加强党员干部队伍的管理。

运用法治的手段来强化管理关,关键是要实现党员队伍教育的制度化和干部监督的制度化。一是要实现党员教育工作的制度化。党的十八大报告提出:“以增强党性、提高素质为重点,加强和改进党员队伍教育管理,推动广大党员发挥先锋模范作用。”实现党员队伍教育的制度化,要严格执行《公务员法》、《干部教育培训工作条例(试行)》等党规国法,推进干部教育培训工作的科学化、制度化、规范化。通过制度化的教育,使广大党员牢固确立“党章至上”和“宪法至上”的观念,任何组织或者个人都不得有超越党章和宪法法律的特权,绝不允许以言代法、以权压法、徇私枉法,保持组织上的纯洁性。二是要实现党员干部监督工作的制度化。要认真落实《公务员法》、《公务员考核规定(试行)》、中组部制定的《关于加强对干部德的考核意见》,实现干部考评的制度化,把考核结果与干部的培养教育、与干部的提拔使用有机地结合起来。认真执行《中国共产党党员领导干部廉洁从政若干准则》、《关于领导干部报告个人有关事项的规定》、《关于实行党风廉政建设责任制的规定》、《中国共产党纪律处分条例》、《中国共产党巡视工作条例(试行)》等党内法规,实现干部管理监督的制度化,以强化监督来保障组织上的纯洁性。三是要实现党员干部法律素质培养的制度化。要加强党员干部法律培训的党内法规和法律法规的制定工作,推进党员干部法律素质的培养和提高。各级党员干部要认真学习党章,严格遵守党章,把学习党章作为必修课,走上新的领导岗位的同志要把学习党章作为第一课,带头遵守党章各项规定。要深入开展法制宣传教育,提高领导干部运用法治思维和法治方式深化改革、推动发展、化解矛盾、维护稳定能力。要通过健全落实党委(党组)中心组集体学法、法制讲座、法制培训、法律知识考试考核制度,推行领导干部任职前法律知识考察、离任评估和公务员录用法律知识测试制度,提升党员干部的法律素质,提高依法办事的能力和水平。在党校教学、党员培训、干部考核、理论宣传中,要突出法治精神,使党规国法教育成为党员教育的基本内容之一。注重选拔具有法律专业知识和法治意识强,善于运用法律手段解决问题、推动发展的优秀干部进入各级领导班子。

(三)畅通退出关,实现党员退出的制度化

保持党的纯洁性,不仅要严把入口,还要畅通出口;不仅要善于“纳新”,更要敢于“吐故”。保持党的纯洁性,要求我们党要有一把“筛子”,在制度上拓宽出口、不断完善党员退出机制,及时清除“徒有其名”的党员,保持党的肌体健康。一是实现不合格党员退出的制度化。制定和完善不合格党员退出的党内法规,明确不合格党员的标准,制定相应的清退程序,实现不合格党员退出的常态化。敢于动真格,才能达到教育的目的。对于党员干部中那些屡经教育仍不悔悟和改正的,应当按照党章和其他党内法规予以严肃处理,坚决从党的队伍中清除出去。二是提高反腐倡廉制度化水平。现在反腐倡廉的制度已经不少,关键在于执行。要严格执行党章、《中国共产党党内监督条例》、《中国共产党纪律处分条例》和《刑法》、《刑事诉讼法》等党规国法,坚定不移反对腐败。只有坚定不移反对腐败,才能永葆共产党人清正廉洁的政治本色。党的十八大指出:“反对腐败、建设廉洁政治,是党一贯坚持的鲜明政治立场,是人民关注的重大政治问题。这个问题解决不好,就会对党造成致命伤害,甚至亡党亡国。”在新的历史时期,我们仍需加大依法惩治腐败的决心和力度。不管涉及什么人,不论权力大小、职位高低,只要触犯党纪国法,都要严惩不贷,清除出党。

三、形成法治风尚,推进党在作风上的纯洁性

法治精神是法治的内在品质、内在价值、内在要素的总和,它包括以人为本、规则治理、良法善治、自由人权、平等和谐、民主宪政、全民守法、积极履责、制约公权、惩恶扬善等诸多内容。以法治思维和法治方式来保障党在作风上的纯洁性,需要弘扬法治精神,在我们党内形成一种法治风尚。建设法治国家,必须形成一种法治风尚。这种风尚,正如总书记指出的那样:“并不体现于普通民众对法律条文有多么深透的了解,而在于努力把法治精神、法治意识、法治观念熔铸到人们的头脑之中,体现于人们的日常行为之中。这包括培养人们的理性精神、诚信守法的精神、尊重法律权威的精神、权利和义务对称的精神、依法维权和依法解决纠纷的习惯等等。”党风关系党的形象,关系党和人民事业成败。总书记指出:“加强和改进党的作风,坚持发扬党的优良传统,保持党的作风纯洁,核心是密切联系群众,始终与人民群众同呼吸、共命运,始终代表人民群众的意志和利益,始终依靠人民群众来推动历史前进。”法治风尚与党风不是截然分开的,不是对立的,法治风尚本身就是党风的重要组成部分。我们党要保持作风上的纯洁性,也需要在党内形成这样一种法治风尚,自觉运用法治思维和法治方式深化改革、推动发展、化解矛盾、维护稳定。我们党形成了这样一种法治风尚,就能更好地坚持马克思主义群众观点,才能真正实现好、维护好、发展好最广大人民根本利益。

(一)发扬法治的人本精神,努力形成服务风尚,不断满足人民群众的需求

科学发展观的核心是以人为本。以人为本也是法治精神的基本内容。发扬法治的人本精神,对于我们党员干部而言,首先要形成服务风尚。卡多佐说:“法律的终极原因是社会福利。”法律是权力的依据和来源。法律授予权力,根本目的在于谋求人民的公共安全和社会福利。权力的本质在于服务,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是我们党的根本宗旨。形成服务风尚,是党在作风上的纯洁性的重要保障。如何形成服务风尚?一是要建设服务型政党。党的十八大报告提出“建设学习型、服务型、创新型的马克思主义执政党”。建设服务型政党,首先要求健全党在服务方面的党法党规,健全党和政府主导的维护群众权益制度、领导干部定期下访制度、定期接访制度、阅处群众来信制度等各项服务制度,切实维护人民群众合法权益,切实解决人民群众反映强烈的突出问题,切实增进人民群众的福祉和利益,多干让人民满意的好事实事。二是要建设服务型政府。推进政府服务的法治化,制定政府服务法律法规,将政府服务纳入法治化的轨道,实现政府服务的责任刚性化、政府服务的内容法定化、政府服务的机制制度化,推动政府职能向创造良好发展环境、提供优质公共服务、维护社会公平正义转变。

(二)发扬法治的民主精神,努力形成民主风尚,认真倾听人民群众呼声 俞可平指出:“民主与法治是一个硬币的两面。”没有民主,就不可能有真正意义上的法治。形成法治风尚,要求我们党员形成一股民主风尚。民主可以分为代议制民主和参与式民主。参与式民主就是让老百姓参与到国家和社会的治理中来。公众参与,是近代法治,特别是程序法治的核心内容,与我们党的群众路线在本质上是一致的。服务型政党首先应该是参与式政党。民主风尚本身就是党在作风上纯洁性的标准和体现。党的十八大报告提出:“加快推进社会主义民主政治制度化、规范化、程序化,从各层次各领域扩大公民有序政治参与,实现国家各项工作法治化。”如何形成民主风尚?一是让人民群众参与到党的建设中来。完善人民群众参与党的建设的党法党规,让人民群众参与到党员培养中来,参与到干部推荐选拔中来,参与到监督评价党员干部中来,参与到党的思想建设、组织建设、作风建设、制度建设和反腐倡廉建设的各个方面,做党的建设的支持者、参与者、监督者。二是让人民群众参与到决策中来。坚持科学决策、民主决策、依法决策,健全决策机制和程序,建立决策问责和纠错制度。凡是涉及群众切身利益的决策都要充分听取群众意见,凡是损害群众利益的做法都要坚决防止和纠正。三是让人民群众参与到国家和社会管理中来。充分发挥群众参与社会管理的基础作用。以扩大有序参与、推进信息公开、加强议事协商、强化权力监督为重点,健全基层党组织领导的充满活力的基层群众自治机制。

(三)发扬法治的公开精神,努力形成公开风尚,主动接受人民群众监督

公开也是法治精神的基本内容。弘扬法治精神,还要求我们党员干部形成一股公开风尚。英国阿克顿勋爵有一句名言:“绝对的权力导致绝对的腐败。”如何制约权力,阳光是最好的防腐剂。如何形成公开风尚?党的十八大报告为我们指明了方向和道路:“推进权力运行公开化、规范化,完善党务公开、政务公开、司法公开和各领域办事公开制度,健全质询、问责、经济责任审计、引咎辞职、罢免等制度,加强党内监督、民主监督、法律监督、舆论监督,让人民监督权力,让权力在阳光下运行。”一是要完善党务公开。以党内法规形式健全党务公开制度,建立党委新闻发言人制度,党务信息公开制度,公众旁听党委会议制度等。适应民主法治建设的新要求,不断探索完善党务公开的内容、途径和形式,确保党委权力在阳光下运行。二是要完善政务公开。认真执行《中华人民共和国政府信息公开条例》,坚持以公开为原则、不公开为例外,加大政府信息公开力度,积极推进办事服务公开,积极探索行政会议公开。重点推进财政预算决算、“三公”经费和行政经费、保障性住房信息、食品安全信息、环境保护信息、招投标信息、生产安全事故信息、征地拆迁信息、价格和收费信息的公开。三是推进司法公开。推行“阳光司法”,进一步完善审判公开、检务公开、警务公开、狱务公开制度,扩大公开范围,拓宽公开渠道,创新公开形式。除依法不能公开的外,法律依据、司法程序、办案各个环节和结果都要向社会公开。四是推进各领域办事公开。规范和监督医院、学校、公交、公用等公共企事业单位的办事公开工作,重点公开岗位职责、服务承诺、收费项目、工作规范、办事纪律、监督渠道等内容,为人民群众生产生活提供优质、高效、便利的服务。

篇3:论依法治国与依法治校

一、加强宣传教育, 树立法治观念

1. 围绕教学主题, 坚持不懈地加强理想信念教育。

引导广大教职员工树立正确的世界观、人生观和价值观。要充分利用政治学习、专题讲座、短期培训等形式, 把全体教职员工的思想和行动统一到党的十八大和十八届四中全会精神上来, 把全体教职员工的精神和力量凝聚到完成各项教学目标上。要深入持久地进行唯物主义教育, 大力宣传科学思想、科学精神, 普及科学知识和科学方法, 引导教职员工崇尚科学, 增强广大教职员工对建设有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信念。

2. 深入开展爱国主义、集体主义和社会主义教育。

充分运用我校历年来取得的成就, 深入开展爱国主义教育、校发展史教育、两个文明建设成果教育、学校发展战略教育, 大力弘扬爱国主义、集体主义、社会主义精神, 进一步把教职员工的爱国主义热情引导到“爱岗敬业, 争创一流”上来, 让教职员工自觉地将爱国主义的情怀转化为爱岗位、爱学校的具体行动。

3. 围绕教学工作中的热点、难点, 深入细致地做好思想政治工作。

深入开展党的基本路线、基本纲领教育和形势任务目标教育, 进一步引导教职员工树立与市场经济相适应的新观念;大力宣传和弘扬解放思想、实事求是的精神, 紧跟时代、勇于创新的精神, 知难而进、一往无前的精神, 艰苦奋斗、务求实效的精神;校领导要经常深入教学一线, 随时了解教职员工的思想状况和热点问题, 理顺情绪, 化解矛盾, 有针对性地开展思想政治工作, 做到理解人、关心人、尊重人, 并不断总结经验, 增强思想政治工作的实效性。

4. 深入开展社会公德、职业道德和家庭美德教育。

突出加强职业道德这个重点, 认真执行《岗位职业道德规范》, 加大考核力度, 落实各项责任, 采取教育与奖惩相结合的办法, 全面深入开展“爱岗敬业, 争创一流”活动, 不断增强教职员工爱岗敬业、履行岗位职责的自觉性;在全校推行文明用语, 制定和完善相应的标准。同时要在广大教职员工中深入开展社会公德、家庭美德教育, 大力倡导诚实守信、文明礼貌、尊重学生、保护环境、遵纪守法的社会公德和理解、谦让、邻里团结的家庭美德。

5. 进一步抓好法制教育。

市场经济就是法制经济。要结合教学实际, 在全体教职员工中深入进行市场经济法律法规的普及教育, 坚持学用结合的原则, 突出重点, 充分发挥职能部门的作用, 抓好专业法律法规和规章制度的宣传、落实, 注重将依法治学与以德治学相结合, 不断提高学校依法管理的水平。要加强治安综合治理和学校内部治安保卫工作, 深入进行“稳定压倒一切”的教育, 全面落实学校治安综合治理各项措施, 保证各项教学任务的顺利完成。

6. 深入开展党风党纪教育, 加强党风廉政建设。

继续贯彻落实《中国共产党纪律处分条例》《中国共产党党员领导干部廉洁从政若干准则》, 严格执行学校制定的有关廉洁自律的规定, 认真落实党风廉政建设责任制。开展警示教育, 不断提高全体干部和党员的自身素质和廉洁自律意识。国法无情, 违法必究, 执法必严。严格查处各种违纪案件, 促进全校党风廉政建设再上新台阶。

二、在依法治校的基础上, 推进依法治国

党的十八届四中全会提出, 全面推进依法治国, 总目标是建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法治体系, 建设社会主义法治国家。九届人大二次会议宪法修正案把“依法治国”庄严地载入宪法, 使之成为治国方略, 为系统部署、全面推进依法治国, 开辟了法治中国建设新航程。

依法治国作为治国方略, 必须要贯穿于社会经济的各个方面, 体现在社会经济发展的全过程。依法治校就是广大教师在党的领导下, 按照宪法、法律、学校章程及其他规章制度的规定, 通过各种途径和形式管理学校事务和相关事务, 保证学校的各项工作依法进行, 逐步实现学校管理、运作的制度化、法律化, 使学校这种制度和法律不因学校管理者的改变而改变, 不因学校管理者意识和注意力的改变而改变, 从而为现代学校的健康发展奠定坚实的制度基础。

三、依法治校是依法治国的必然延伸

1.依法治校的主体是广大教职员工, 学校管理者是制度的执行者, 是行使一定范围内的某些管理职责, 而不是站在广大教师之上, 以权代法的主人。

2.依法治校的客体是学校的事务和其他相关事务, 一切涉及这些事物的机构和人员都应受到法律、学校章程和其他规章制度的规范, 这是依法治校的重点。

3.依法治校的依据是宪法、法律、企业其他规章制度, 学校任何层次的组织都不得与此相抵触。

4.依法治校与党的领导是一致的, 宪法和法律是在党的领导下制定的, 党必须在宪法和法律范围内活动。学校章程和其他规章制度也是学校党组织参与制定的, 也必须在学校章程和其他规章制度范围内活动, 这就把党的领导、依法治校和广大教职员工当家作主紧密结合起来。

5.依法治校是强调法治, 反对人治, 这对学校健康发展具有重大意义。学校把依法治校的思想贯彻到实际工作中去, 认真做到依法治校, 学校的各项工作将会发生根本性变化, 跟上时代发展潮流。

篇4:党课依法治国

政府必须在法治轨道上开展工作

四中全会的主题是对十八届三中全会提出的“建设法治中国”以及“坚持依法治国、依法执政、依法行政共同推进,坚持法治国家、法治政府、法治社会一体建设”这“两个三位一体”思想的进一步丰富和发展。全面推进四中全会提出的依法治国重大任务,其中一个最中心的环节就是政府。

能够承载法律旺盛生命力的政府必须是一个法治政府。四中全会《决定》给这样的法治政府予以24个字的具体描述,即“职能科学、权责法定、执法严明、公开公正、廉洁高效、守法诚信”。24字的定语不仅明确了法治政府的职责内涵,也揭示了法治政府的内在品质,恰恰是“法治政府”的建设目标。《决定》还结合当前中国实际,从彰显法律权威、重在推进实施的角度进一步要求“各级政府必须坚持在党的领导下、在法治轨道上开展工作”。这是建设社会主义法治国家和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法治体系的基本要求,也是深入推进依法行政,加快建设法治政府的基本步骤。

因此,四中全会《决定》提出,面对新形势新任务新目标,必须更好发挥法治的引领和规范作用。要建设一个法治政府,形成高效的法治实施体系,各级政府必须在法治轨道上开展工作。

按照《决定》精神应在四个方面着力

第一,依法全面履行政府职能。新一届政府上任以来,全面推进简政放权,大力推进政府自我革命,向人民群众公开权力清单、负面清单和责任清单,强调让市场“法无禁止即可为”、 让政府“法无授权不可为”,一年多来成效显著,更为政府履职的法定化形成了良好示范效应。《决定》提出,要“推进机构、职能、权限、程序、责任法定化,推行政府权力清单制度”,这为各级政府全面依法履职提供了制度保证。

第二,健全依法决策机制。《决定》强调,要“把公众参与、专家论证、风险评估、合法性审查、集体讨论决定确定为重大行政决策法定程序”,并“建立行政机关内部重大决策合法性审查机制,建立重大决策终身责任追究制度及责任倒查机制”。如果这“三个机制”得以真正建立,我们不仅会大大降低各级政府的行政成本,过往以来许多的无效投资、寻租性投资和迄今在许多地方还存在的“政绩工程”、“烂尾工程”可望一去不复返。

第三,健全行政执法和刑事司法衔接机制。行政执法要有据,行政裁量要公正,执法环节要文明。这不仅体现政府的公信力和权威性,也体现了现代文明政府的治理能力。现代社会强调“善治”,其“善”不只是法律体系的健全,也要体现政府执法各个环节的规范、公正和文明,“法之重器”的意义,就是既能依法惩处各类违法行为,又能切实维护人民群众的切身利益。

篇5:党课依法治国

自的十五大提出要在形成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法律体系以来,我党一直在不断地推进法律体系的建设,时至今日这一目标已如期实现;此次十八大提出“全面推进依法治国”,意味着中国未来要形成“法治体系”,这是一个历史性的变化。

“法治体系”是一个很宽泛的概念,应包含多方面内容:排在第一位的是党的依法执政,然后是科学立法,严格执法,公正司法,全民守法,全社会共同弘扬社会主义法治精神。“法治体系”的目标是实现国家生活和社会生活的全面法治化。其意义在于充分保障公民权利、提升公共决策绩效、建设和谐社会、维持国家长治久安。

中共十八大报告确立科学发展观为党的指导思想,这也意味着中国的法治建设的指导思想将从“国本”法律观回归“人本”法律观。这一法律观将使中国法治在价值理念上发生重大变化。

自十七大以来,我国的法治工作有两项基本成就:一是法律体系如期形成。中国仅用三十几年时间就走过了他国三百年走过的道路,改革开放之初“无法可依”的局面已不复存在。二是人权事业全面发展,其成就可与经济相媲美。

虽然我们取得了很多成绩,但是也应当看到目前我们仍存在一些问题,有法必依、执法必严、违法必究的问题还没有完全解决。法律的实施特别是法律准确、有效、全面、统一的实施就成为法治建设新的主要矛盾。中国建设法治国家已进入攻坚时期,因此这些都是不容忽视的,也是必须要解决的。而要解决这些问题,就必须要提高领导干部运用法治思维和法治方式深化改革、推动发展、化解矛盾、维护稳定能力。

篇6:党课依法治国

近日,由中央宣传部会同中央党史和文献研究院、中国外文局编辑的《习近平谈治国理政》第三卷中英文版出版发行。该书收入了习近平总书记在2017年10月18日至2020年1月13日期间的报告、讲话、谈话、演讲、批示、指示、贺信等92篇,分为19个专题,生动记录了党的十九大以来以习近平同志为核心的党中央,统揽伟大斗争、伟大工程、伟大事业、伟大梦想,团结带领全党全国各族人民推动党和国家各项事业取得新的重大进展的伟大实践,是全面系统反映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的权威著作。作为一名党员干部,当前,要把学习《习近平谈治国理政》第三卷作为一项重要的政治任务,通过学原文、读原著、悟原理,把握本义、领会要义,学出觉悟、学出信仰、学出担当,切实用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统一思想、武装头脑、指导实践、推动工作。结合一段时间以来的研读,我就习近平总书记治国理政思想,浅谈几点自己的理解。

一、关于习近平总书记治国理政思想的科学内涵

(一)习近平谈治国理政思想形成的时代背景。党的十九大报告强调“我国仍处于并将长期处于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的基本国情没有变,人民日益增长的物质文化需求同落后的社会生产之间的矛盾这一社会主要矛盾没有变,我国是世界最大发展中国家的国际地位没有变。”习近平总书记在把握“三个没有变”基本国情的基础上,进一步提出了“三个前所未有”的时代坐标,强调“我们前所未有地靠近世界舞台中心,前所未有地接近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目标,前所未有地具有实现这个目标的能力和信心”。“三个没有变”,意味着当前我国总体上仍然处于社会主义初级阶段,这是当代中国最大的客观实际;

“三个前所未有”,标志着当代中国所处的社会主义初级阶段,是正处在从中低端水平向中高端水平迈进的爬坡过坎发展阶段,这是当代中国发展的阶段性特点。从国内看,我国发展重要战略机遇期的重大判断没有改变。我国物质基础雄厚、人力资本丰富、市场空间广阔、发展潜力巨大,经济长期向好基本面没有改变。但是,随着世情国情不断变化,战略机遇期的内涵已发生深刻变化,正在由原来加快发展速度的机遇转变为加快经济发展方式转变的机遇,正在由原来规模快速扩张的机遇转变为提高发展质量和效益的机遇。从国际看,当今世界正在发生深刻而复杂的变化,和平与发展仍然是时代主题。我国发展具有相对稳定的外部环境。求和平、谋发展、促合作已经成为不可阻挡的时代潮流,对当代中国的发展既提供了难得的机遇,同时也提出了严峻的挑战。从党内看,以习近平同志为核心的党中央牢牢把握加强党的执政能力建设、先进性和纯洁性建设这条主线,以作风建设为突破口,思想、组织、制度和反腐倡廉等各项建设全面推进,打出一套治党管党“组合拳”,开辟了党的建设新境界。

(二)习近平谈治国理政思想反映的时代要求。一是解决当代中国社会主要矛盾提出的时代要求。我国社会主要矛盾已经转化为人民日益增长的美好生活需要和不平衡不充分的发展之间的矛盾。这个美好生活需要,已经不只是要稳定解决温饱问题和物质文化需要,还包括要满足人们在民主、法治、公平、正义、安全、环境等方面日益增长的要求。以更好推动人的全面发展、社会全面进步。这是百年来革命先驱者们所描绘过的民族和人类的理想,也是在五星红旗下成长起来的有知识、有理想、有道德、有正义感的几代中国人的强烈期盼。二是改革发展稳定的实践提出的时代要求。我国改革开放经过30多年的实践,现在已经进入攻坚期和深水区,需要解决的都是难啃的硬骨头。解决这些难啃的硬骨头,必须是全面的、系统的改革和改进,是各个领域改革和改进的联动和集成。在新形势下处理好改革发展稳定的关系,使三者有机统一起来,关键是正确处理各种利益关系,真正做到“把改善人民生活作为正确处理改革发展稳定关系的结合点”。三是适应经济发展新常态的时代要求。新常态下,我国经济发展表现出速度变化、结构优化、动力转换三大特点。新常态将给中国经济带来很多机遇,但也面临很多挑战,必须锐意改革、大胆创新,必须解放思想、实事求是、与时俱进,按照创新、协调、绿色、开放、共享的发展理念,扩大有效供给,提高供给结构适应性和灵活性,提高全要素生产率。

(三)习近平谈治国理政思想开创的新境界。党的十九大以来,习近平总书记深刻总结我国和世界各国国家治理的经验教训,集中而系统地阐述了我国国家治理面临的一系列重大理论和实践问题,提出了一系列新思想新观点新论断,把马克思主义中国化提高到新境界、新水平。一是对中国特色社会主义规律的深刻揭示。党的十八大以来,习近平总书记对探索和把握中国特色社会主义规律的新发展,集中体现为他对世界社会主义五百年的论述以及对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形成和发展规律的揭示。此外,习近平谈治国理政思想体系还形成了对“三大规律”即共产党执政规律、社会主义建设规律和人类社会发展规律的新认识,这也是在规律范畴内对当代中国马克思主义的新发展。二是提出并破解国家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现代化这个重大课题。党的十八大以来,习近平总书记在总结新中国成立以来,尤其是改革开放以来的实践经验和汲取其他社会主义国家兴衰成败经验教训的基础上,提出了我国全面深化改革总目标是完善和发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制度、推进国家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现代化。习近平谈治国理政思想中提出的实现国家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现代化是对“什么是社会主义国家治理体系,怎样治理社会主义社会”的科学回答,无疑是对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的丰富和发展。三是提升并践行以人为本的执政理念。习近平谈治国理政思想鲜明体现了以人为本的民生理念。党的十八大以来,习近平总书记系列重要讲话中阐发的以人为本执政理念,科学阐述了我国经济社会发展的目标设计和价值取向。

二、关于习近平谈治国理政思想的基本框架和主要内容

(一)根本主题。坚持和发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是习近平谈治国理政思想的主题和主线。

(二)新目标。习近平总书记指出,我们党和国家的战略目标,就是实现“两个一百年”奋斗目标、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中国梦。“我们的责任,就是要团结带领全党全国各族人民,接过历史的接力棒,继续为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而努力奋斗,使中华民族更加坚强有力地自立于世界民族之林,为人类作出新的更大的贡献。”“为了实现中国梦,我们确立了‘两个一百年’奋斗目标。”就是到2020年实现国内生产总值和城乡居民人均收入比2010年翻一番,全面建成小康社会;

到本世纪中叶建成富强民主文明和谐美丽的社会主义现代化强国,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以“两个一百年”奋斗目标的确立为标志,党的十八大之后中国的一系列战略和努力都有了明确的方向。

(三)新战略。十九大以来,在指导新实践、解决新问题的过程中,以习近平同志为核心的党中央提出并形成了“四个全面”战略布局,确立了新形势下党和国家各项工作的战略目标和战略举措,勾勒出我国未来发展的蓝图愿景,是我们党治国理政方略与时俱进的新创造。“四个全面”战略布局中,全面建成小康社会是战略目标,全面深化改革、全面依法治国、全面从严治党是三大战略举措。这一战略布局,把全面建成小康社会这一奋斗目标、全面深化改革这一发展动力、全面依法治国这一重要保障、全面从严治党这一政治保证有机联系、科学统筹起来,明确了新形势下治国理政的总方略、总框架。

(四)新理念。党的十八届五中全会提出“创新、协调、绿色、开放、共享”五大发展理念,这是新形势下指导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建设的行动指南。它们是一个相互贯通、相互促进、密不可分的有机整体。其中,创新发展注重的是解决发展动力问题;

协调发展注重的是解决发展不平衡问题;

绿色发展注重的是解决人与自然和谐问题;

开放发展注重的是解决发展内外联动问题;

共享发展注重的是解决社会公平正义问题。习近平总书记强调,创新、协调、绿色、开放、共享的发展理念,集中体现了“十三五”乃至更长时期我国的发展思路、发展方向、发展着力点,是管全局、管根本、管长远的导向。要充分认识坚持创新发展、协调发展、绿色发展、开放发展、共享发展,是关系我国发展全局的一场深刻变革,充分认识贯彻落实新的发展理念的艰巨性、复杂性、长期性,不断增强贯彻落实新的发展理念的自觉性、主动性、创造性,把思想和行动统一到以习近平同志为核心的党中央的决策部署上来,用新的发展理念规划发展、引领发展、推进发展。

三、关于习近平谈治国理政思想的品格特征和根本要求

(一)哲学方法论:六大思维方式。深入学习习近平总书记系列重要讲话,我们可以领略到,习近平总书记在治国理政过程中善于正确把握发展规律,主动适应环境变化,有效破解各种难题,这得益于他深厚的历史底蕴、博大的文化精神、高远的思想境界和科学的思维方法。战略思维。战略思维是善于从全局高度把握事物发展总体趋势和方向的思维方法,体现了思考问题的高度、理论研究的深度、知识视野的广度和观察世界的时间跨度。从“战略部署”高度考虑我们党的奋斗目标及其实现,考虑党和国家事业的发展,从顶层设计和整体谋划通盘考虑全面深化改革,体现了习近平总书记思考和分析问题时高瞻远瞩的战略思维。辩证思维。辩证思维是唯物辩证法在思维中的反映,联系、发展的观点是辩证思维的基本观点。习近平总书记的辩证思维主要体现在三个方面:一是求实的精神,二是辩证的方法,三是协调的观念。创新思维。创新思维是指以新颖独创的方法解决问题的思维过程,以超常规甚至反常规的方法、视角去思考问题,提出与众不同的解决方案。习近平总书记充分认识到创新的重要作用,指出惟创新者进,惟创新者强,惟创新者胜。他一方面强调科技创新,另一方面强调理念和制度创新。④法治思维。法治思维崇尚法治、尊重法律,要求将法律作为判断是非和处理事务的准绳。依法治国是党领导人民治理国家的基本方略,法治是治国理政的基本方式;

凡属重大改革都要于法有据,才能做到百姓心安、国泰民安。要坚持依法治国、依法执政、依法行政共同推进,坚持法治国家、法治政府、法治社会一体建设,不断开创依法治国新局面。⑤历史思维。重视学习和总结运用历史经验,善于从历史规律中寻找前进的方向和道路,是我们党的一个重要法宝。十八大以来,习近平总书记在不同场合阐述治国理政新理念时都体现了对历史思维的学习和运用。当前,国内外环境变化更加深刻,全面深化改革的任务更加繁重,更需要我们善于从把握历史规律中寻找正确方向,善于用历史的思维去分析问题、解决问题、推动发展。⑥底线思维。底线思维即凡事从坏处准备,努力争取最好的结果,做到有备无患、遇事不慌,把握主动权。习近平总书记的底线思维主要体现在风险防范意识和坚守原则意识两个方面。

(二)执政理念:为民、担当、发展。十八大以来党中央在治国理政各领域形成的丰富理念,集中概括起来就是“为民”“担当”“发展”。其中,为民是核心价值理念,担当是政治责任理念,发展是第一要务理念。为民集中体现为“为人民服务”。习近平总书记明确把“为人民服务”摆在执政理念的首要位置,表明为民是我们党治国理政的核心价值理念。以习近平同志为核心的党中央始终站在最广大人民的立场上,紧紧围绕最广大人民的根本利益治国理政,把为民理念转化为党的路线方针和政策,融入执政目标、执政方略、执政体制、执政方式等所有构成治国理政活动的要素之中。担当集中体现为“担当起该担当的责任”。以习近平同志为核心的党中央,以打铁要靠自身硬的豪气和胆气,勇敢担当起治国理政的历史使命,面对大是大非敢于亮剑,面对突出矛盾敢于迎难而上,面对严峻危机敢于挺身而出,面对歪风邪气敢于坚决斗争,体现了敢于担当、善于担当的可贵品格,为全体党员干部树立了担当的表率。发展集中体现为“创新、协调、绿色、开放、共享”。通过怎样的发展来强国富民,是治国理政的第一要务。发展理念,具体体现为创新、协调、绿色、开放、共享这五大理念。习近平总书记强调:“这五大发展理念,是‘十三五’乃至更长时期我国发展思路、发展方向、发展着力点的集中体现,也是改革开放30多年来我国发展经验的集中体现,反映出我们党对我国发展规律的新认识。”

(三)根本要求:全面从严治党。党的十八大以来,在以习近平同志为核心的党中央坚强领导和奋力推进下,全面从严治党,从实践探索到理论创新、从思想建党到制度治党、从重点反腐到全面建设,形成了一系列完整的管党治党建党新理论。“全面”就是管全党、治全党,“严”就是真管真严、敢管敢严、长管长严。以习近平同志为核心的党中央,以高昂而扎实的工作姿态,在全党上下开展党的群众路线教育实践活动、“三严三实”专题教育、“两学一做”学习教育,即将开展“不忘初心、牢记使命”教育活动。这几年治国理政的经验表明,只要敢于从领导干部抓起,敢于坚持原则,并一以贯之,我们党就一定能保持自己队伍的纯洁性,就一定能获得人民群众的信任,保持党同人民群众的血肉联系。这是党员队伍和干部队伍建设的宝贵经验。

(四)基础工程:培育和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党的十八大以来,以习近平同志为核心的党中央把培育和弘扬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作为凝神聚气、强基固本的基础工程,作出了一系列重要部署,在理论和实践上都迈出了新步伐、达到了新高度。习近平总书记指出,培育和弘扬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必须立足中华优秀传统文化,不忘本来才能开辟未来,善于继承才能更好创新;

必须融入社会生活,让人们在实践中感知它、领悟它;

要切实把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贯穿于社会生活的方方面面。巩固全党全国人民团结奋斗的共同思想基础,需要我们大力加强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宣传教育,用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引领社会思潮、凝聚社会共识。

四、关于习近平谈治国理政思想的“生态文明观”

党的十八大以来,以习近平同志为核心的党中央高度重视生态文明建设,将美丽中国建设纳入国家发展大计,上升为国家意志。《习近平谈治国理政》第一卷第八专题“建设生态文明”收录了“为建设美丽中国创造更好生态条件”“努力走向社会主义生态文明新时代”“为子孙后代留下天蓝、地绿、水清的生产生活环境”等三篇重要文献。《习近平谈治国理政》第二卷第十一专题“建设美丽中国”,收录了“推进生态文明建设,改革我国环保管理体制”“保护生态环境应该而且必须成为发展的题中应有之义”“树立‘绿水青山就是金山银山’的强烈意识”“推动形成绿色发展方式和生活方式”“弘扬塞罕坝精神”等五篇重要文献。这八篇重要文献作为习近平生态文明思想的重要组成内容,为美丽中国建设指明了道路方向,为加强社会主义生态文明建设提供了根本遵循。

(一)深刻理解和把握绿水青山就是金山银山的重要发展理念,坚定不移走生态优先、绿色发展道路。面对环境和发展之间的矛盾,总书记创造性地提出了绿水青山就是金山银山的科学理念,要求通过大力发展生态农业、生态工业、生态旅游等方式,实现产业生态化和生态产业化的统一,将自然生态优势转化为经济社会优势,从而为我们走出一条人与自然和谐共生的现代化道路指明了方向。这里,绿水青山是指环境、自然价值和生态效益,金山银山是指发展、经济价值和经济效益。十八大以来,我们党提出绿色发展理念,核心是人与自然的和谐共生,基本要求是:一方面,发展必须与自然要素过度消耗“脱钩”,通过降低资源消耗、减轻环境污染、放缓生态退化等方式实现发展;

另一方面,发展必须与生态化原则“挂钩”,要通过遵循清洁、低碳、循环的原则来实现发展。这样,绿色发展就成为绿水青山转化为金山银山的现实抓手和切实途径。从总体上看,绿水青山就是金山银山的科学理念,在承认和尊重自然规律的前提下,指明了环境和发展统一的原则和路径。因此,在新时代,我们必须按照这一理念,坚持节约优先、保护优先、修复优先的生态优先原则,加快形成生态化的空间格局、产业结构、生产方式、生活方式,努力走出一条人与自然和谐共生的绿色发展道路。

(二)深刻理解把握良好生态环境是最普惠民生福祉的宗旨精神,着力解决损害群众健康的突出环境问题。针对生态中心主义和人类中心主义的抽象争论,从马克思主义立场和党的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的宗旨出发,顺应人民群众从“求温饱”到“求环保”的热切期待,总书记创造性地提出,良好生态环境是最公平的公共产品,是最普惠的民生福祉。党的十九大报告将生态环境需要看作人民群众美好生活需要的重要组成部分,要求提供更多优质生态产品以满足人民日益增长的优美生态环境需要。在全国生态环境保护大会上,习近平同志强调,生态环境是关系党的使命宗旨的重大政治问题,也是关系民生的重大社会问题,必须坚持生态惠民、生态利民、生态为民。其实,对人的生存和发展来说,金山银山固然重要,但绿水青山是人民幸福生活的基本保障和内在要求,是金山银山不能代替的。这样,就明确了社会主义生态文明建设的政治立场和价值取向,划清了社会主义生态文明和绿色资本主义的界限。因此,在新时代,我们要积极回应人民群众所想、所盼、所急,重点解决损害群众健康的突出环境问题,切实做好生态环境保护工作,不断满足人民群众日益增长的优美生态环境需要,依法切实保护人民群众的生态环境权益。

(三)深刻理解和把握山水林田湖草是生命共同体的系统思想,提高生态环境保护工作的科学性、有效性。针对生态环境治理中各自为政、散兵游勇的弊端,在推进生态文明领域国家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现代化的过程中,总书记运用系统思维创造性地提出,人的命脉在田,田的命脉在水,水的命脉在山,山的命脉在土,土的命脉在树,山水林田湖是一个生命共同体,必须对山水林田湖进行统一保护、统一修复。在这里,他用“命脉”科学描述了“人—田—水—山—土—树”之间的生态依赖和物质循环关系,用“生命共同体”科学揭示了自然要素之间、自然要素和社会要素之间通过物质变换构成的生态系统的性质和面貌。他在党的十九大报告进一步提出,要统筹山水林田湖草系统治理,突出“草”在全球生态系统中的基础地位;

上一篇:油茶种植计划下一篇:发酵实验心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