物理教学怎么用导学案

2024-05-19

物理教学怎么用导学案(通用8篇)

篇1:物理教学怎么用导学案

小学信息技术教学探索之利用导学案实施分层教学

摘 要:学生的差异总是客观存在的,在《小学信息技术课程标准》中对小学信息技术教学如何达到素质教育的尊重性、差异性也提出了要求。经过多年的教学实践证明,运用分层教学法可切实改善小学信息技术教学,做到“因材施教,促进每个学生的全面发展”。但如何提高分层教学的课堂效率一直是我研究的课题,直到导学案的出现帮我突破了这个课题,本文就从在信息技术学科教学中使用导学案的必要性、如何用导学案实施分层教学两方面分析用导学案实施分层教学,打造高效信息技术课题的可行性。

关键词:分层教学;导学案;高效课堂

中图分类号:G632 文献标识码:B 文章编号:1002-7661(2015)11-341-01

随着新课程的继续深化和素质教育的大力推行,优化课堂结构、提高课堂教学效率已是一个迫在眉睫的任务。去年开始我校便实施“导学案”教学模式,提倡创建高效课堂,这为我一直在实践尝试的分层次教学提供一个很好的突破口。分层次教学能克服学生的差异性,满足不同层次学生的学习需求,但因为教师在课堂上要兼顾到所有层次的学生,往往会降低课堂效率。而导学案教学模式是以学案为载体,以导学为方法的训能达标教学模式,它是培养学生能力、注重学法指导,提高课堂效率,构建高效课堂的有效途径。因此,用导学案实施分层教学是打造高效信息技术课堂的有效途径。

一、在信息技术学科教学中使用导学案的必要性

近两年来,“高效课堂”理念在各校师生中已深入人心,导学案这种尊重学生自主学习的教学模式使课堂效果明显提高。信息技术学科不同于其它学科,信息技术学科教学中学生们在电脑上进行学习,以往有很多教师的教学方法就是教师在上面屏幕广播式的演示教学,学生在下面模仿学习。教师在讲解的过程中,有很多同学注意力难以集中,学生缺乏学习的主动性和积极性,教学中就会出现“老师讲多少学生就学多少”,甚至学得更少。而导学案能做到真正把学习的权力与时间还给学生,让学生在课前就知道这节课要学习什么,有哪些任务,课堂上就会表现非常积极,学习起来就会如鱼得水,得心应手。因此,针对信息技术课程的特点与需求,在教学中有效地使用导学案非常有必要。

二、在导学案中实施分层教学

导学案模式下的分层教学就建立在承认学生差异,从学生有差异的学习需求出发,实施教学的。现就从以下几个方面分析如何在导学案中有效实施分层教学。

建立适合分层教学的学习小组

1、建立学习小组遵循“同组异质,异组同质”原则。要提高分层教学的课堂效率关键就是要建立合理的学习小组,这与导学案的要求也是相一致的。在划分小组时以“同组异质,异组同质”为原则,可以实现同一小组成员之间的互补互助,资源共享,又能促进组间的竞争,是一种既适合导学案又适合分层教学的分组方式。

2、“指定组长,双向选择”原则。教师指定好各组的组长之后,让组长和组员之间进行双向选择,这样能缩短学习小组内学生间的“磨合期”,便于小组管理,同时,融洽的情感增强了合作学习的效能,也大大提高了学生自主参与的积极性。

3、坚持不断对小组进行“微调平衡”原则。小组建成之后,不能一成不变,因为学生是动态发展的,教师要随时记录每个学生的变化,掌握每个小组的动态,随时做出微调整,这样既可以保持平衡,又可以增强学生的自信心,让他们有不断提高的动力。

导学案设计的分层

教学目标的分层设计

教学目标分层的目的在于针对学生的不同情况,来设置不同层次的学生在教学活动中所要达到不同的学习目标。对于优秀层的学生来说,在掌握了课本的基础知识后,着重于知识的内化与迁移,发挥他们的自主创新能力;对于中等层的学生,在掌握基础知识的情况下还应开发他们的自主学习能力;对后进层的学生,应促使他们打好基础,耐心辅导,多加训练。通过这三个不同层次的目标落实,使得各层次的学生都能达成学习目标,有所收获,增强学生的学习主动性与自信心。

自主预习任务的分层设计

每一次新课前,我们都要进行“导学案”的预习设计,我们让不同学习能力的同学做不同的课前学习准备。对于学习能力强的同学,在自学课本相关章节后,完成预习作业,并试着向课外发展,如:完成课外拓展或可以去查查有关资料;中等学生则要求他们能初步了解章节内容,考虑预习导学和课文后的一些问题,如有时间和兴趣的则可以去查有关资料;而学困生仅要求他们能初读课文,了解课文内容,努力完成预习导学上的基础题。

任务驱动的分层设计

在分层教学中,任务驱动法中的任务设置是非常重要的。如果任务难度过低,学生会觉得没有挑战性,渐渐失去兴趣;如果难度过高,学生又会感到吃力,渐渐失去信心。所以,教师要给不同层次的学生设置不同的学习任务,包括基础题、巩固提和拓展题。然而,导学案的重要特点就是能指导学生通过自主学习完成学习任务,所以导学案中的任务不但要分层,更重要的是要为不同层次的学生提供不同的学习资源和学习指导,让所有层次的学生都能在教师的指导下完成任务,养成良好的自主学习习惯与学习方法,训练学生的学习能力。

三、施教的分层

课堂教学过程应适应学生的个体差异,围绕导学案中的设计分层因材施教。对于差生,课堂上教师要予以特别的关心,鼓励他们主动求问。在课堂上教师要做到查学生学习之漏,补学生学习之缺,尤其是差生。教师既要注重“保底教学”,也要兼顾“培优教学”,不搞平均发展,这就要求教师的主导既作用于中差生,也作用于优等生。教师对优等生的指导和要求应放在使他们“充分发展”的基点上。在课堂教学过程中教师也要做好引导,让优生充分发挥好在组内学习结对中“小先生”的作用,辅导帮助组内中差生,使他们在帮助中差生中提高自己,弥补教师辅导之不足。

参考文献:

[1] 张民生.《新课程教师必读文选》2010.8

[2] 吴兆涵.依托导学案成就信息技术高效课堂[J].理论观察.2011.5

[3] 曹天平.小学数学导学案实施的思考[J].小学科学.2011.7

篇2:物理教学怎么用导学案

《用导学案教学法打造高效历史课堂》

开题报告

课题立项号: HZJKY-313008 课题负责人: 邓志武 课题研究主要成员: 李琦 马文安 刘浩 李少芬 巫华 课题实验单位: 洋县第二高级中学 联系电话: *** 邮箱地址(或QQ): QQ:290338612

汉中市教育科学规划领导小组办公室

二〇一三年 印制

《用导学案教学法打造高效历史课堂》开题报告

一、课题研究背景、选题意义

1、研究背景:

《国家中长期教育改革和发展规划纲要》的推出,使高中教育成为关注的热点。目前,素质教育的全面实施和教育教学改革进一步深化,对教学科研与改革提出的要求更高。《新课程标准》提出“新课程改革的不断推进,改变学生被动接受性学习方式,倡导自主探究、合作交流的学习方式。”让学生积极主动地学习,参与课堂研究,全面提高学生的学习自主性和科学素养,是我们进行教学改革的主要任务。

传统的课堂教学模式主要是以教师为中心,从教师的教出发,教学中的教学目标、教学重点、难点、教学方法等,一般都是从教师教的角度设计的。在课堂教学实践中,教师往往忽视对学生的学习方法、学习态度、学习习惯、学习能力等知识以外的素质的培养。教师根据教案教学时,学生接受过程是被动的,致使在教学中“教师只管讲,任由学生听”,影响了学生实践能力和创新精神的培养。

“导学案”教学是基于建构主义理论和素质教育理论而提出的。在充分了解学情的基础上,以“导学案”为载体,以导学为方法,学生的自主学习为主体,师生共同合作完成,提高课堂教学效率为目的的一种教学形式。如何通过优秀的“导学案”设计,逐步构建符合现代教学、学习策略的“学生自主学习型”课堂教学模式,自然成为教学改革中的一个新课题。

2、选题意义:

(1)“导学案”教学使有限的课堂时间得到最大优化,并对课前、课后学生学习加以方向的把握和指导。

(2)“导学案”通过对教材深入的挖掘、整合和精心设计,使得课前预习、课上过程、课后复习都得到最大的优化,满足了当前教育的迫切需要。

(3)“导学案”教学满足了高中学生思维发展和自我价值的体现,优化了学生的学习品质,按“学案”的要求预习、探究是一种主动达标的行为。

(4)“导学案”教学通过教师有效地“导”,促进学生有效地“自主”学,把学生的自主性学习变成了可操作的程序。

(5)“导学案”教学可以促使教师改变教学策略,提高备课中的“选材”能力和设计教学的能力。

二、课题研究目标、主要内容、重要观点和创新之处

1、研究目标:

利用“导学案”构建高效课堂教学要求创设有利于学生主动学习的教学环境,提高学生自主学习、合作学习、探究学习的能力,我们要以这个要求为指导,确立研究目标:(1)通过课题研究,形成以学案为操作材料,以学生自主学习为主、教师导学为手段,以培养学生自主学习能力、提高学生科学素质为目标的教学策略体系。

(2)通过课题研究,探索与实践适合高中历史教学内容与各种课型特征的学案设计与课堂基本操作,构建以学生主体实践活动为基础的、高效的课堂教学模式。

(3)通过课题研究,形成使教学内容整合、教学活动方式、教学评价贴近学生生活,增强学生主体意识、优化学习方式,激发学习兴趣,提高自主学习的能力等策略方法。

(4)通过课题研究,引导教师从新的理论角度进行教学设计、优化教学内容,有效组织课堂教学,促使教师改变教学观念和行为,促进教师专业素质的提升,促进教师的专业成长。

2、主要内容: 围绕“导学案”的课堂教学模式的理论与建构及其在高中历史教学中的实际操作、有效应用与效能提高等方面展开研究,具体包括:

(1)高中历史“导学案”教学设计模式:即“导学案”课堂教学模式的结构特点与基本环节合理设置的研究。

(2)高中历史“导学案”教学实施模式:即“导学案”课堂教学模式在高中学科课不同课型中的具体运用的研究。

(3)高中历史“导学案”教学评价模式:即“导学案”课堂教学模式的教学评价(学习评价)与教学实效性的研究。

(4)对“导学案”的理论研究:通过理论学习和研讨会,对“导学案”中培养学生自主学习能力的研究理论依据、目标侧重点、操作模式及如何把握等理论问题进行有针对性的研究。

(5)对“导学案”编写的探索,形成编写的基本原则。

A研究不同课型(以新授课、复习课和习题课为主要研究课型)的“导学案”的编写要点。B研究“导学案”的编写栏目,如学习目标、重难点分析、学习思路、学法指导、自我测评、小结、资源链接等。

3、重要观点:

本课题是以导学案为载体,以历史教师的引导为主导,以学生的自主学习为主体,师生共同合作完成教学任务的一种教学模式。该教学模式主要包含学习目标、重难点分析、学习思路、学法指导、自我测评、小结、资源链接等环节。它倡导由传统的以历史教师讲授为主的教学方式向学生自主学习、合作学习、探究学习方式的转变。充分体现了“教为主导、学为主体”的教学理念。

4、创新之处:

(1)在新课程高考实施与规范办学的背景下,实施“导学案”构建高效课堂教学是现代教学新增的讨论热点。

(2)利用网络相互学习,借助网络上的空间积累资料,通过计算机等多媒体处理、展示,这些途径是比较新颖的。

三、课题研究思路、研究方法和实施步骤

1、研究思路:

(1)进行课堂教学模式及学生学习能力、方式的现状调查;收集整理相关方面的资料,组织教师进行学习,加强课题组成员的理论修养和科研水平。

(2)课题组定期开展研讨活动,学习交流研究心得,提交相关论文、计划,完善研究方式。

(3)不定期请有关专家作指导,在适当的时候出去学习交流,坚持以课堂为研究的主阵地,跟踪调查学生导学案使用情况。

(4)建立教研激励制度,促进教师将研究的成果或心得体会发表或参加评优课比赛获奖。

2、研究方法:

(1)行动研究法

以真实的日常教学设计和实施为载体,着重对“导学案”的编制、“导学案”的实施及其效果教学作系统的现场研究,通过研究不断发现问题,及时改进方法和策略。

(2)文献研究法

查阅与本课题有关的基础理论、应用理论资料,及时进行分析、整理、总结,不断充实本课题的理论基础,促进课题研究的深入。

(3)经验总结法

依照教育实际提供的事实,研究教育现象,使从中得到的认识、体会,上升为教育理论和理性的教育观念。

(4)案例研究法

通过选取典型课例、典型对象进行研究,对收集到的各种个案进行细心的整理和分析,吸收构建高效课堂的成功经验,总结教学实施的规律。

(5)调查研究法 采用问卷调查、个别谈话和学生座谈相结合的方法,对教师和学生在“导学案”教学模式的教与学过程中遇到的一些问题,进行科学的调查研究,及时调整教学模式,以便获得第一手资料为课题研究做好准备。

3、实施步骤:

(1)课题准备阶段(2013年9月--2013年11月)

本阶段主要任务是:学习有关的理论,查阅教学、教改资料,保证课题实施的正确性和有效性;调查学生的实际情况和教学中存在的问题,了解亟待解决的问题和困惑,保证课题的实用性和推广性;调动一切人力、物力,广泛收集资料、召开学生动员会,保证课题的可操作性和顺利开展下去;制定可行的计划和实施的步骤,最后确定本课题;在实施的过程中要及时的修改和调整方案,以做到方向的正确性,保证课题的生命力和时代性。

(2)课题实施阶段(2014年2月--2014年7月)①根据实验方案和计划开展课题研究。

②教师收集研究资料,实验教师网上交流设计导学案,在实验学校上研讨课若干节。③不断完善学案设计和学案导学中的不足,解决学案导学中存在的问题。④研讨不同课型的学案形式及实施方案,以提高课堂的高效性; ⑤进行阶段性学生成绩检测,比较分析学生运用导学案前后不同效果(学习成绩、学习能力、学习习惯、学习心理等方面),写出阶段报告和专题性论文。

(3)课题总结阶段(2014年8月--2014年10月)

①总结高中历史学案导学课堂教学模式的实施策略、一般环节、主要的方式与手段,典型课型的基本操作等,基本形成依托导学案开展课堂教学,有效提高高中历史课堂效率的教学模式。

②汇编优秀学案案例、典型的课堂教学案例。

③收集、整理研究过程中的相关资料,撰写课题研究论文,准备课题验收,撰写结题报告。

四、预期研究成果

1、研究报告

2、相关研究论文

篇3:巧用导学案提高物理教学效率

一、科学、合理, 高效地设计导学案

导学案首先应变传统的讲授式的“要我学”为学生积极主动参与的“我会学”的研究型学习模式。教师的角色重新定位为学生学习的合作者、组织者和参与者而非传授者, 这也是进行有效教学、打造高效课堂的需要。

作为实施高效课堂的重要工具, 本着“课前预习、课中求实、课后延伸”的原则, 我们科学、合理地设计了导学案, 总体分为三大模块:课前预学、课堂互动、课后评价。

课前预学内容由两部分组成:第一部分以问题形式引导学生复习与新授内容相关的基础知识;以思考题和填空题的形式列出学生通过阅读教材能够掌握的知识;第二部分预习自测练习题, 设计几个检查学生自学效果的测试题 (5~8分钟左右) , 难度不易过高, 要有一部分题目让他能够通过简单地思考完成。要求学生要把自主学习过程中解答不了的问题记录下来。

课堂互动内容是本节的核心, 由五部分组成: (一) 【小组合作, 探究讨论】根据知识点内容确定学习方法与策略, 如问题探究、实验探究等, 组织学生进行合作学习及探究活动;创设的情境和设计的问题不能远离学生的原有知识和生活实际。 (二) 【课堂疑难导析】教师指出重点难点、易错点, 学习中应注意的问题。将学生合作探究过程中可能遇到的疑难问题进行梳理归类。对仍解决不了的问题进行精讲点拨。 (三) 【典型例题精讲】用以巩固知识的例题或变式训练题, 每个知识点设1~2题。并在后面预留空格, 作为学生自学笔记。教师以此指导学生, 在理解的基础上, 将教材相关内容加工浓缩, 整理记录。 (四) 【当堂检测】当堂检测的内容为本节课学习的知识深化和能力提升, 时间为5~8分钟, 设置的题目难度深度比预习检测部分适当加大。此部分可要求学生在课堂中或课后完成。有能力的同学可以提前尝试着做, 学生按照自己的情况自行决定。 (五) 【课堂小结】这部分可以以空白的形式出现。

二、灵活运用多种教学手段

在课堂互动的环节中, 为了在时间上和效果上保障课堂疑难解析和典型例题精讲的有效性, 教师在物理课堂中应该充分运用多种教学手段, 以达到高效教学的目的。

首先, 应发挥多媒体的优势。多媒体具有以下优点:直观性, 能突破视觉的限制, 多角度地观察对象, 有助于物理概念的理解和物理方法的掌握;动态性, 可清晰反映物理概念及物理过程, 图文声像并茂, 能多角度调动学生的注意力和兴趣;大信息量、大容量性, 能节约空间和时间, 提高教学效率。例如, 在研究“带电粒子在电场和磁场中的运动”时, 可以应用许多模拟带电粒子运动的flash课件, 以使学生形象理解带电粒子在电场和磁场中的各种运动, 达到化抽象为简单的目的;在探究万有引力与航天过程中, 利用动画“卫星绕地球运转”, 呈现给学生卫星在近地点和远地点的高度和运转速度变化的视觉图, 很轻松地解决了学生对近地点、远地点、卫星高度和速度变化“一团迷雾”的情境, 克服了教学中的难点。

其次, 通过精练精讲提高学生巩固练习的效率。在课堂上要做到三讲三不讲:“讲重难点、讲易错点、讲易混点;学生会了的不讲、自己能会的不讲、讲了还不会的不讲”, 而导学案的设计编写正是对这一思想的充分体现。我们采用的“271”导学案教学模式要求:20%的知识由学生自学能学会, 70%的知识由小组讨论学会, 10%的知识由老师教会。

三、注重教师的课后反思和学生的学后总结

一堂课内容学习结束后, 任课教师要反思课堂学习情况和学习效果。教师通过课后反思, 可发现不足, 查找原因, 寻求改进办法。对学生来说, 课后对出现的问题进行总结, 对重要的知识和解题方法进行小结, 并及时查找出本节课学习不足之处, 反思需要注意的事项, 以便后续学习时使用, 也是对物理知识的进一步理解和巩固。“思之则活, 思活则深, 思深则透, 思新则进”, 这是物理高效课堂的保障。

总之, 在构建学生自主学习的高效课堂的初级阶段, 导学案辅助教学是一条捷径。一方面, 导学案的使用有利于学生形成良好自主学习的习惯。另一方面, 高效课堂强调学生的主体地位和课堂参与度, 导学案恰能在一定程度上保证学生的参与度。在今后的教学中, 相信经过我们的不断探索、不断完善, 使学生在导学案的应用中充分体会到学习物理的快乐, 还高效课堂一片明朗的天空。

篇4:物理教学怎么用导学案

关键词:导学案;初中化学;教学效率

导学案是教师根据学生自身发展情况,以新课程改革为指导的教学用书,强调在教学过程中对学生引导和启发,鼓励学生形成自主学习、自主探究的学习模式,培养学生创新的逻辑思维和实际操作能力,是我国素质教育开展的重要途径之一。

一、以导学案为基础建立自学体系

教学案的制定要根据初中化学的教学内容课时安排进行导学案的内容编制,对初中化学的教学内容和知识量的控制进行合理调控,提高化学课堂教学质量和效率。在初中化学课授课的前期阶段,教师根据教学内容的安排将导学案发放到学生的手中,学生根据导学案的化学教学内容进行合理的自学安排,为初中化学教学效率的提高打下坚实的基础。学生以导学案为基础建立与自身实际情况相符的自学体系,教师重在对学生方法的传授和讲解,并进行简单的初步提示,学生在自学过程中将难点和重点进行划分,以便在初中化学教学过程中更好地进行学习听讲。

二、通过导学案引导学生自主探究

教师在初中化学导学案的引用过程中要扮演引导者的角色,对学生进行初中化学知识和方法的引导,鼓励学生进行自主探究,提高学生总结和归纳的综合性能力,培养学生创新性思维能力和实践应用能力。教师在初中化学授课过程中对教学内容进行基本的讲解,对于导学案中的探究问题通过多种形式和途径引发学生思考,学生可以根据现有的化学知识对探究问题进行回答,对于不懂的问题要大胆提出,培养探索精神和质疑精神,教师在适当的时候对学生的回答和问题进行补充,并引导学生向正确的方向思考。

三、利用导学案进行课堂反思

导学案在初中化学教学过程中对学生的反思能力培养具有积极的促进作用,学生对于初中化学的教学难点和重点,进行有效的总结归纳,引导学生对初中化学教学内容进行思考,并适当加深广度和深度两方面的理解和吸收,扩大初中化学的范围和知识储备量。同时,重视学生的课后思考和联系能力,学生化学知识的学习和吸收情况可以通过习题进行有效反馈,通过学生反馈情况,进行有针对性的重点和难点讲解,全面了解学生的学习情况,并在导学案中适当增加内容。例如,化学方程式2KMnO4■K2MnO4+MnO2+O2↑的讲解过程中,学生要通过反复练习来强化对内容的理解,巩固所学知识成果。

总之,在初中化学教学中巧导学案,对学生起到良好的引导和启发作用,有利于培养学生思考问题、提问问题和解决问题的能力,为学生综合素质的提高打下坚实基础,有效提高初中化学的教学效率。

参考文献:

[1]黄宇志.浅谈初中化学“学案导学”教学模式[J].职业技术,2010(04).

[2]刁海生.导学案携手多媒体 让初三化学教学更有效[J].才智,2013(31).

篇5:《廉颇蔺相如列传》学生用导学案

《廉颇蔺相如列传》导学案

【学习目标】

1、了解司马迁生平及《史记》的有关知识及故事发生的背景。

2、掌握“闻”“见”“却”“因”“以”“顾”等文言实词和虚词的意义和用法。

3、分析蔺相如的形象。

【自主预习】

1.作者介绍

司马迁是我国古代伟大的史学家、文学家和思想家。他家学渊源,父亲司马谈为太史令,学问广博。父亲死了三年,司马迁继承其业,在“金匾石室”(国家藏书处)阅读、整理历史资料;此外他还广泛游览,实地考察积累了大量的写作素材;武帝天汉三年(前98),李陵孤军入匈奴,败降,而司马迁极言李陵降敌出于无奈,因而触怒汉武帝,致罪下狱,受宫刑。自此发愤著《史记》。2.《史记》简介。

《史记》是我国第一部记传体通史,记载了从传说中的黄帝到汉武帝长达三千年间的历史。全书共130篇,包括本纪12篇,世家30篇,列传70篇,年表10篇,书8篇,共52万字。它奠定了后世写史的体例。《史记》高度地反映了历史的真实,有很高的史学价值,又有很高的文学价值。书中对部分人物的叙述,语言生动,形象鲜明。学习《廉颇蔺相如列传》这篇课文,我们将对此有深刻的体会。3.时代背景简介。

战国末期,秦、楚、齐、赵、韩、魏、燕七国中,秦的势力最大,秦要统一中国,采取远交近攻、各个击破的策略,积极对外扩张。他南面的楚国和西北的赵国,实力比较强。在蔺相如完璧归赵和渑池会的时候,秦国的主要力量正对付楚国,所以它对赵虽虎视眈眈,不时蚕食欺压,却还抽不出主要力量来大

摄行相国职。赵悼襄王时,廉颇不得志,出奔魏都大梁(今河南开封)。后赵国屡遭秦军攻击,拟再任廉颇为将抗秦。廉颇亦急欲归国效力,因权臣作梗,未能遂愿。后居楚,忧虑而亡。

【蔺相如】,战国时赵国大臣。赵惠文王时,秦向赵强索“和氏璧”,宦官缪贤推荐手下门客蔺相如出使。他奉命带璧入秦,当廷力争,完璧归赵,出色地完成了出使秦国的使命。九年后,秦又派使臣去赵国,约会赵王在渑池与秦王相见,他又随赵王同行,在筵席上,没有使赵王受屈辱,大长了赵国的志气,大灭了秦国的威风,因功得任为上卿,地位在廉颇之上,结果使廉很不高兴。为避免和廉颇相争而误了国事,他每次出门,避让廉颇,常常装病不上朝,不想和廉颇排地位高低,最后使廉颇很受感动,十分惭愧,两人结成了生死与共的朋友,使秦国长时期内不敢出兵攻打赵国。【知识补充】

12本纪按年代记叙帝王言行和政绩。30世家 记叙诸侯国的兴衰和杰出人物的事迹。70列传记叙各类名人的生平和事迹。10 表按年代谱列各时期重大事件。8 书记录各种典章制度的沿革。

【合作探究】

 1.本文写了几个故事?主要人物有哪些?概括文章叙述模式。

 2.列出全文结构,文章开头有什么好处?

 3.分析本文的人物形象【 廉颇,蔺相如】。

举进攻赵国。课文所讲的秦赵两国之间、赵内部之间的将相的矛盾冲突,就是在这种历史条件下发生的。

4.人物简介

【廉 颇】战国后期赵国名将。生卒年不详。周赧王三十二年(公元前283),廉颇率军攻齐获胜,赵惠文王封其为上卿。曾居功骄傲,对出身低微、资历甚浅的蔺相如位居己上不服,后知蔺相如顾全大局,确有相才,遂负荆请罪,结成生死之交,协力抗秦,传为美谈。廉颇为将刚勇,用兵持重,多次率军击败齐、魏等国。五十五年,秦、赵长平之战,廉颇为赵军主将,作战失利后,鉴于秦军势盛,远离国土,不能久战,即固垒坚守,阻止了秦军的进攻。后赵孝成王中秦离间计,以赵括代廉颇为主将,改变廉颇战法,终致赵军惨败。赵孝成王十五年(公元前251),廉颇率军击败攻赵的燕军,受封信平君,2013-2014学年高一语文必修四导学案班级:小组:姓名:组长评价:教师评价:

 4.分析本文的表现手法【举例】

 5.本文的主旨是什么?

【当堂检测 】

1、下列加点字解释正确的一项是()

(A)秦城恐不可得,徒见欺(见到)(B)于是相如前进缶,因跪请秦王(因此)..(C)秦昭王闻之,使人遗赵王书(留下,留给)(D)臣请就汤镬(接受)..

2、下列词的意思与现代汉语相同的一项是()

(A)传以示美人及左右(B)明年,复攻赵,杀两万人 ....(C)相如既归,赵王以为贤大夫(D)赵王于是遣相如奉璧西人秦 ....

3、下列加点字的意义和用法相同的一项是()

(A)臣舍人相如可使(B)今君乃亡赵走燕 ..

不如因而厚遇之使归赵设九宾礼于廷,臣乃敢上璧 ..(C)赵以盛设兵以待秦(D)怀其璧,从经道亡,归于赵 ..蔺相如以口舌之劳今君乃亡赵走燕 ..

4、下列句式和“今君乃亡赵走燕”相同的一项是()

(A)计未定求人可使报秦者(B)夫赵强而燕弱,而君幸于赵王(C)遂于秦王会渑池(D)于是秦王不怿,为一击缶

5、请写出下列各句中加点字的词类活用

(1)赵王于是遣相如奉璧西人秦(2)设九宾礼于廷,臣乃敢上璧 ..(3)毕礼而归之(4)臣请完璧归赵 ..(5)左右欲刃相如 .

[拓展阅读]

伟大的文学家、历史学家司马迁的不朽巨著《史记》有一种无穷的历史魅力,每次读来都有新的收获。《廉颇蔺相如列传》中的蔺相如可谓是个成功的人物,完璧归赵后官拜为上大夫,渑池会后又提升为上卿,且口碑很好。《刺客列传》中的荆轲可谓失败的典型,刺杀秦王没有成功,反而加速了燕国的灭亡。对此,历来褒贬不一,有的说是“悲壮地失败”,有的说是“可耻地失败”,但“失败”是无可非议的。两个人同是门客,同是面对暴虐的秦王,同是处理非常事件,为什么一个成功一个失败呢?对于一个人的人生,它有怎样的启示呢?

顺大势者成,逆大势者败。这里,势是指人类社会与自然界的发展规律。“完璧归赵”发生在公元前283年,当时战国七雄齐、楚、燕、韩、赵、魏、秦称霸于世,人才济济,谁也不甘示弱。秦国虽日

益强大,有吞并六国之心,但苦于对手林立,一时不能得逞。蔺相如为了国家出使秦国,顺势而为,一举获得成功。而56年后,公元前227年,荆轲刺秦王之时,形势已经发生了根本的变化,韩国被消灭,秦统一中国的大势已定。燕太子丹的太傅鞠武给太子丹分析形势说,,秦地遍天下,威胁韩、魏、赵氏。你怎能为了受过欺辱这点儿怨恨就想去触怒他呢!(太子丹受辱之事是指他作为人质在秦国时,秦王对他不好,他是从秦国逃回来的。)不久鞠武又对太子丹说,采取危险的行动却希望安全,制造祸患而祈求幸福,计谋短浅而结怨很深,为了结交一个新朋友而不顾国家的大害,这正叫增加仇恨以助长灾祸。像鸷一样凶狠的秦国,一旦对燕国发泄其仇恨残暴的怨气,那燕国一定完蛋。对太傅关于形势的正确分析,太子丹臵若罔闻,一心只为报“见陵”之怨。可见荆轲所为是逆大势而动。

高素质者成,低素质者败。蔺相如是赵国宦官令缪贤的门客,缪贤向赵王说了推荐他的理由”蔺相如要缪贤“肉袒伏斧质”向赵王请罪。由此可见相如有一种积极主动的爱国精神。接受出使秦国的艰巨任务,也是相如主动承担的。他向赵王保证:“城入赵而璧留秦,城不入赵,臣请完璧归赵。”相如出使秦国前赵王并未封他什么官职。后来在“将相和”中相如有意避开廉颇,更显出他的高品质。与之相反,荆轲虽“好读书击剑”,但当他“以术说王元君”时,王元君不用他。他又游于榆次,与盖聂论剑,盖聂“怒而目之”。他只得离去,再游于邯郸,鲁勾践与之搏战,争道,结果“鲁勾践怒而叱之,荆轲嘿而逃走,遂不复会。”可见荆轲多次为不受欢迎的人,只是燕国的隐土田光收留了他。当太子丹向荆轲吐露心中的秘密刺杀秦王时,荆轲一口拒绝:“此国之大事也,臣驽下,恐不足任使。”太子丹向前顿首,请对方不要推让,荆轲才许诺。随后荆轲被尊为 “上卿”,安臵在上等的宾馆,“太子日造门下”,给高贵的饮食品,备办珍奇的东西,隔几天就送上车骑美女,“姿荆轲所欲”。太子丹完全用金钱美女来收买荆轲。太子丹没有大度胸怀,急于报私仇,两次催促荆轲出发,弄得荆轲不顾君臣竟然叱责太子:“何太子之遣!”很显然,就出使秦国前的个人素质而言,蔺相如高,他一心为国,不为名不为利,有主动精神;荆轲低,剑术差,为名为利为女人;太子丹素质更差,不顾国家利益。

什么是出使秦国时需要的素质呢?爱国,镇定自若,临危不惧,思维活跃,随之应变,始终掌握主动。这一切蔺相如都具备了。相如三次夺回了主动权:第一次秦王将璧“传以示美人及左右”,相如机警地看出“秦王无意偿赵城”,用了一个借口“璧有瑕,请指示王。”使璧回到自己手中,面对偌大的场面,凶暴的秦王,没有过人的胆量是想不出这个主意的。第二次秦王“召有司案图,指从此以住十五都

篇6:导学案怎么设计

苏武乡新河中学 段开平

一、导学案概念

导学案是指教师根据一节课教学知识的特点、教学目的,依据学生的认知水平、知识经验,为指导学生进行主动的知识建构而编制的学习方案。是集教案、学案、笔记、达标测评和复习资料于一体的师生共用的教学文本,是“教学合一”的载体。

二、编制导学案的目的

1.方便学生自学,培养学生自主学习能力; 2,创设合作探究的学习情境和课堂动态生成情境; 3.实现学生学习的主体地位和教师主导地位的有效结合; 4.增强课堂教学的有效性,提高课堂教学实效性; 5.尊重学生个体差异,实现学习的分层次和个体化。

三、导学案的编制

(一)编制导学案的基本原则

1.主体性原则。导学案必须立足于学生如何学,要做到能充分发挥学生的主观能动性,充分尊重学生的个体差异,充分体现学生的主体地位。

2.导学性原则。“导”就是指导、引导;“学”不是讲,也不是教,是以学生学为根本要求;“案”是一种方案,一种设计,不是知识、题目的简单堆积。导学案的编写要突出体现“导学”,重在引导学生学习,而不是一味做练习,要通过由简单到相对复杂的问题设置,阶梯式学习内容的呈现和有序的学习步骤安排,引导、鼓励学生由浅入深、循序渐进地进行自主学习、合作探究,培养学生的素质和能力。3.探究性原则。使用导学案的目的是要培养学生自主学习的能力,导学案的编制要有利于学生进行探究学习,内容由易到难,分层探究,有序引导,逐步生成,要通过对知识点的设疑、质疑、解惑,来激发学生思维,培养学生的探究精神和创新精神以及对教材分析、归纳、演绎的能力。所以设计导学案要做到“知识问题化,问题探究化,探究层次化,导学简单化”。

4.层次性原则。在编写导学案时将难易不

一、杂乱无序的学习内容处理成有序的、阶梯性的、符合各层次学生认知规律的学习方案,引导学生由浅入深、层层深入地认识教材、理解教材,使不同层次的学生都学有所得,增强学生学习的自信心,挖掘学生学习的内驱力,让每一个学生都能享受学习成功的喜悦。

(二)导学案编制的基本要求

1.吃透教材打基础。编制导学案前必须深入研究教材,紧紧围绕三维目标的要求,提炼知识脉络,把握重点、研究新旧知识的内在联系和拓展提升点,找准关键,研究学法,探寻规律,深挖感情因素,为导学案的编写打好基础。

2.“二度创作”有提升。对导学案的设计,要从教材的编排原则和知识系统出发,对教材和参考资料以及自己所教学生的认知能力和认识水平等进行认真的分析研究,合理处理好教材,把握好对教材的“翻译”和“二度创作”,帮助学生更易更有效地进行学习。同时尽量做到导学案的设计重点突出,导学和探究的问题能引发学生兴趣,启迪学生思维。

3.紧扣目标抓落实。导学案的编写要围绕单元教学要求和课后练习,每课设置有适宜的学习目标。整个导学案必 须以学习目标为中心,紧扣学习目标的落实来设置学习问题和学习过程。所有的导学环节和课堂检测及课后作业都必须和学习目标相对应,为目标的达成服务。

4.分层学习差异。导学案的编写要做到“知识问题化,问题探究化,探究层次化”。即把知识转化为导学问题、探究问题,把问题按阶梯式由易到难呈现出来。设计问题要本着以下要求:

(1)设计的问题要能启发学生积极思维;(2)设计的问题不宜过多和细碎;

(3)设计的问题应引导学生深入阅读文本并思考;(4)设计的问题或者说知识点的呈现要尽量少用填空的方式,避免学生照课本填空,对号入座,抑制学生的积极思维。(5)设计的问题所用叙述语应引发学生积极思考,积极参与。多用“想一想”、“议一议”、“试一试”、“练一练”等问题情景去设计学习过程,让导学案成为学生自主学习指导的老师。

通常针对学生层次,可将问题分为三个层次:第一层次为“基础题”,主要指本节课的基础知识。力求全体学生在利用导学案“独学”文本的基础上全部解决;第二层次为“提升题”或叫“拔高题”,这类题目在知识和能力上都有所提升,力求中等以上程度的学生在利用导学案“独学”基础上全部解决;第三层次为“拓展题”,这类题目有更强的综合性和难度,并与生活实践相对接。力求学有余力的优等生在利用导学案“独学”基础上能基本解决。在学生对照导学案“独学”的基础上,通过“对学”、“群学”解决存在的疑难问题。5.学法指导在其中。导学案不是教案,更不是习题集。它要体现学生学习的过程,尤其要体现学习过程的方式方法指导,重在培养学生自主、合作探究的学习能力。如:指导学生如何有效预习;如何整合课内外资源搜集有效信息;如何制定学习计划;如何进行小组合作;如何进行问题展示;如何进行问题质疑;如何用好纠错本;如何用好双色笔;如何整理学习笔记;如何进行自我反思;如何进行研究性学习等等。通过学法指导逐步培养学生自主合作探究的学习能力,使学生的主体意识、能动性和创造性不断得到发展。

(三)导学案编写的基本环节

导学案是学生学习的“路线图”,直接影响学生自主、合作探究学习的效果,也直接影响着学生课堂展示的效果和课堂教学是否真正达到高效。因此,导学案的编制过程,实际上是教师业务能力、责任心和敬业精神的综合体现,也是对学科组成员团队合作能力的集中检验,一份高质量的导学案是集体智慧的结晶。导学案的编写要做到“四个统一”,即:统一编写程序、统一基本环节、统一课时容量、统一编写格式。

1.统一编写程序。当周备下周的导学案,每课一案。(1)有两名以上教师任课:先指定主备人,主备人双周轮换。

主备人个人初备,形成初案 → 备课组集体研讨并由主备人修改,形成共案 → 学科主任审核,签字 → 相关任课教师依据本班级学情进行个性化设计,形成个案 → 结合实际的授课经历,做课后修订,存档。

(2)一名教师任课:独立完成 → 学科主任审核 →结合授 课,课后修订,存档。

2.统一基本环节。一般导学案包括:学习目标;重难点预测;知识链接;学法指导;学习内容(自学内容、合作学习内容、展示内容);整理学案;达标测评;学习反思。

(1)学习目标。学习目标设计应体现三维目标,即知识与技能,过程与方法,情感、态度与价值观。目标要结合课标要求、教材内容、学生情况等合理制定,力求简洁、清晰、准确、全面。

(2)重点及难点预测。对于难点,教师要根据学生认知水平、知识背景预测可能出现的难点,真正的难点往往是在教学过程中动态生成的,它往往跟教师的指导、导学案的编制、学生的认知水平等有关,因此教师要做好教学预设和教学反思。

(3)知识链接,指“前挂后连”的知识。具体是指把本节内容融贯于该学科整个学习过程中,以往所学哪些知识点为本节铺垫,本节为以后的学习做了哪些准备(即助学资料)。

(4)学法指导。要明确方法比知识更重要的道理。学法指导不应是单列的导学案的一个环节,而应该体现在学生获取知识的整个过程中。让学生在学习的过程中去掌握学法,体验和感受知识的形成过程,从而培养学生的学习能力。

(5)学习内容。学习内容是导学案的核心,要体现导学、导思、导练的功能。学习内容应立足教材注重基础,设计的问题要注意层次性、探究性、挑战性,应能满足不同层次学生学习的需要。

自主学习——学生在自学时要明确自学的目标,与本节 知识有关的知识链接、基本知识、基本概念及其初步运用。

合作探究——更深一层的问题,是对知识的拓展应用,有一定的综合性,是基础知识的应用和基本能力的提升。一般来讲学生需要组内讨论才能解决或获得基本的思路。

展示提升——展示绝不是对原有知识的重复,而是小组学习遗留的问题展示;是小组学习成果的生成性展示;是生生合作、师生合作的互动性展示。一般展示要体现解决问题的关键点、做题的易错点、知识的拓展延伸点、总结知识的方法和规律、小组合作探究学习的成果如学习新发现、新的学习体验、新的感悟生成等。

(6)整理学案。在进行课堂展示后,学生对知识进行系统整理,对存在的问题和错误进行自查自纠,对学习成果进行总结归纳。

(7)达标测评。要体现层次性,探究性,实践性。包括基础达标、能力提升、拓展延伸、实际运用。

(8)自主反思。突出反思点,一般应有知识盘点、易错点整理(也可放在纠错栏里)、心得感悟等。

3.统一课时容量。本着一课一案的要求,导学案的份量要适宜,要符合实际,讲究实效。尤其要精选习题,坚决杜绝“题海”战术。所编制的导学案的容量以学生预习时间不超过30分钟为宜。

4.统一编写格式。(附表1 导学案模板)

四、导学案的使用要求

(一)对学生的要求

1.利用自主学习时间,根据导学案,对照课本进行课前预习。所有学生必须自行解决导学案中基础题部分(自主 学习内容),学有余力的学生可以做拓展题,生疏或难以解决的问题应用双色笔做好标记,并做好预习笔记,预习时要实事求是,切忌抄袭他人,弄虚作假。

2.使用导学案时要坚持先独学,再对学、群学的方式进行,逐步培养学生自主学习的习惯和能力;课上,学生对导学案中的重点内容进行展示、交流质疑,个别重难点老师总结点拨。

3.课堂上要用好双色笔。养成使用双色笔在课本上标注重点内容或使用导学案整理纠错记录的习惯,以便今后复习。学完一课后,要写出自主反思。

4.检查的作业为导学案、双色预习笔记和纠错本。也可以将预习笔记、纠错内容设计融入导学案中一并检查。

5.不能过于依赖导学案而忽略了课本。导学案是为了更好地促进学生对课本的学习而设置的学习方案,是“路线图”,是课本学习的辅助,不能替代课本。

(二)对教师的要求

1.教师必须在实施课堂教学前将导学案发给学生,一般不布置另外书面课外作业,学生根据导学案预习交流,教师深入小组了解学情,进行二次备课,进一步优化教学策略。

2.课堂上对导学案的使用应本着“以学定教,教者亦学”的原则,灵活使用导学案。课堂上要随时把握学情,灵活进行控制,努力做到学生自己能解决的问题坚决不讲。重在点拨,以点拨代讲,引导学生总结规律、提炼方法,最大限度地减少多余的讲解和不必要的指导,确保学生有足够的学习时间和训练时间。

3.课后,教师要在导学案上填写教学反思,针对课堂 教学情况和学生自主反思情况形成错题集。

4.定期巩固复习,有针对地实施“周周清”、“单元清”等巩固练习。

5.导学案中达标检测部分,要力求课内独立完成,不准学生讨论及抄袭,教师也不做指导,以此培养学生集中能力,快速、高效独立思考的学习习惯和能力,同时是对学生学习效果和教师教学效果的双检验。如果因时间原因,不能课内完成,应对学生提出课后限时完成的要求,并及时上交,进行批改。

6.在导学案的具体实施过程中,教师面向全体学生,关注学生的个体差异,不应作统一的要求,要允许学困生有差别。

篇7:物理教学怎么用导学案

课文通过浅显的小诗,告诉学生要学会与人相处,获得快乐。教学应该突出“读”的作用,通过多种形式的读来了解课文内容,与人相处的重要性,培养学生间互助友爱的精神和合作意识。引导学生学习作者的表达方式,进行语言积累。

本文语言浅显易懂,课文插图美,作为导学案设计,通过组织充分的自学、伙伴学、小组学等学习活动,实现利于学生自主学习,自主建构的语文课堂。识字教学是低年段语文教学的重中之重,课堂上主要采取自主识字,互动生成的学习方式。

课前准备 1.借助拼音自学生字词;朗读课文,找出自己喜欢的词语。(学生)

2.制作多媒体课件。(教师)

课时安排 2课时

教学过程第一课时

教学环节 教师指导 学生活动 效果检测

一、谈话导入,揭示课题(用时:5分钟)

1.谈话,从学生喜欢玩的游戏谈起。

2.揭示课题并板书。

3.指导学生朗读。

1.交流自己喜欢的游戏。

2.朗读课题。

3.说说想知道什么。

1.和同学说说自己喜欢玩的游戏,讲一下这种游戏的规则。

二、初读课文,识记字词(用时:15分钟)

1.范读,引导学生边听边思考:课文一共有几个小节?讲了什么?

2.指导学生小组合作,自主学习生字新词。

3.指导学生开火车读生字。着重指导学生读准前鼻音“怎、很、音”,后鼻音“绳、讲、行”。读准多音字“得”。

4.指导认识并积累“踢毽子”这种结构的词组。

5.指名分小节朗读课文

1.学生带着疑问自由朗读课文。

要求:(1)遇到生字圈起来,用喜欢的方法认识它们。(2)把生字读正确,把句子读通顺,给自然段标上序号。(3)学习小组互相交流识字成果。(4)小组合作读课文,相互检查、纠错。

2.开火车读生字。说说自己识字的好方法。

3.认读卡片上的生字。比一比,谁读得更准确、流利。

4.朗读词组。

折纸船 折纸马 踢毽子 听广播

下象棋 打乒乓 讲故事 跳皮筋

掰手腕 过家家 学唱歌 丢手绢绿

5.照样子说这种结构的词组。

6.学生朗读课文。

2.读准下面的词语。

怎么 独自

跳绳 讲话

羽毛球 游戏

排球 篮球

运动会

3.照样子,说词语。

打乒乓

( )

( )

( )

( )

三、自主学习,练习书写(用时:15分钟)

1.出示生字,指导学生认读并组词。

2.着重指导“讲、许”的写法。

(1)指导观察字形、结构。

(2)引导观察这两个字在田字格中的位置。

(3)师范写。

(4)强调写字姿势。

3.指导观察“玩、当、音”的写法,让学生自主练写,教师相机指导。

1.小老师领读字词。

2.观察“讲、许”两个左右结构的字。(1)分析字的结构,说出怎样才能把字写漂亮。说说它们的共同点:都是左右结构,左窄右宽。

(2)观察老师范写,书空。

(3)描红生字并练写。

3.交流点评,自主练写。

4.根据反馈情况再次练写。

4.写一写。 讲 许

四、朗读课文,整体感知(用时:5分钟)

1.指导学生分小节朗读课文。

2.教师示范朗读。

3.指导学生用自己喜欢的方式读自己喜欢的小节,想想从课文中能明白什么。

1.学生分小节朗读课文。注意读准生字,读通句子。

2.听老师朗读。

3.学习老师朗读的节奏、技巧,用自己喜欢的方式读喜欢的小节。

4.说说读了课文后明白了什么。

5.读课文填空。

诗歌中这样写道:一个人玩,________;两个人玩,________;三个人玩,________;许多人玩,______________。

第二课时

教学环节 教师指导 学生活动 效果检测

一、复习检查,明确目标(用时:5分钟)

1.听写课文中的生字新词。

2.要求学生自由读文。

1.学生听写词语。

2.学生朗读课文。

6.给加点字选择正确读音。

我得去 dé

得到děi

二、品悟词句,体会快乐(用时:15分钟)

1.出示“一个人玩,很好!独自一个,静悄悄的”。

2.指导学生朗读。

3.指导学生学习第2节,体会动词的恰当。

4.指导学习第3节。找三名同学比掰手腕。让赢了的同学与输了的同学都说一说为什么快乐。相机追问:跳皮筋摔倒了怎么办?过家家时有同学不高兴了怎么办?丢手绢被抓住了怎么办。

5.指导学生说说许多人可以做什么。

1.朗读出示的句子。思考:一个人可以玩什么?体会静悄悄的快乐。

2.有感情地朗读第1节。

3.比较听音乐与讲故事中“听”与“讲”两个词。(一个人,只能听。两个人,可以面对面地讲。)

4.说说和朋友两个人一起很快乐的事情。

5.参加掰手腕游戏。

6.交流为什么快乐。

7.思考:平时游戏时摔倒了怎么办?丢手绢被抓怎么办?

8.交流:许多人在一起,能做什么?(练习表达)

7.读一读,填一填。

学 折 踢 讲 打 听

( )毽子 ( )音乐

( )乒乓 ( )故事

( )纸船 ( )唱歌

三、想象场景,自由表达(用时:10分钟)

1.要求学生分小节读课文。

2.引导学生说说为什么课文说许多人一起更快乐?

3.指导学生表演读。

1.分小节读课文。思考:为什么说许多人一起会更快乐?

2.说说自己和小伙伴在学校一起做了些什么。

3.练习表演读。

一人读第一节,由他邀请同伴一起读第二节,由此顺延,最后全班一起读第四节。

8.写一写。

夏天谁最快乐?是知了,每天躲在树上唱歌;是鸭子,成群结队划桨拨清波。

夏天到了,知了的快乐是:________________。鸭子的快乐是:________________。

四、指导写字(用时:7分钟) 1.着重指导书写生字:行、很。

2.指导观察这些字的结构特点。

3.指导“双人旁”的写法。

4.师范写。

5.反馈评议。

1.观察出示的例字,研究其结构,说说怎样写才能把字写得更好看。

2.观察老师的示范,书空。

3.描红并练写一个。

4.同学点评。

5.根据反馈意见再练写一遍。

9.写一写。

五、总结升华,布置作业(用时:3分钟)

1.指导学生说说自己的收获,感悟“一个人独处时快乐,与许多人相处更快乐”的道理,学会与人相处。

2.布置作业。

1.谈谈这篇课文让你明白了什么。

2.和同学比赛,看谁读得更好。

10.填空。

这首小诗让我懂得:

篇8:物理教学怎么用导学案

一、导学案的精心编制及良好实施

导学案是学校教师在课堂中用于引导学生的教学方案。运用什么样的课堂导学案就会有着相对应的课堂教学导学效果。因此导学案对课堂的教学具有举足重轻的作用。首先学习目标必须明确, 明确的学习目标需要从始至终贯穿于整个化学教学与学习过程之中;其次, 我们要掌握科学的正确的学习方法。在“导学案”的教学过程中同样讲方法, 讲策略, 才能让导学案发挥其应有的作用, 促进化学课堂学习效率的提高, 使学生对化学课程的学习由被动变为主动, 变得积极的学习, 自主的学习, 这才是最终的教学目的。

导学案重在培养学生的发散性思维, 让学生在掌握课程基本内容的同时能做到学以致用并且举一反三。1.导学案在问题设置上应当具有启发性, 启发学生开动脑筋, 勤于思考;2.导学案的问题策划上应该具有阶梯性, 充分调动起学生学习的主观能动性, 让学生不仅能够解决当前出现的问题, 还能顺着该问题进行延伸, 循序渐进的发现和想办法解决更深远的问题。课程中这样的导学案的编制, 才会是有效的, 能够让学生的学习兴趣和课堂的氛围达到教师们所期望的状态, 让化学教学的效率事半功倍。

二、导学案在化学课堂中的运用

将导学案运用于化学课堂教学, 必须做到导学案的编制与初中化学教材的基本内容相互吻合, 要做到将导学案的编制与教材相融合, 需要化学教师将教材的每一章节吃透。在教案中做到以教师为主导, 以学生为主体。这首先需要化学教师改变以往传统的在三尺讲台展示书内容、学生抄课堂笔记、布置作业、解答作业题的化学教学模式, 以“导”为主体, 可以将一个章节的知识点从多个方面, 多个层次进行对学生的引导。

1. 以案导学, 自学反馈

在化学教学的准备上, 教师应当提前把导学案发到学生们的手中, 让学生们拿到导学案, 并与特定的化学教程章节相对应。教师应留给学生一定的时间, 让学生将导学案与教材相对照, 找出即将要学习的课程内容。老师在此刻教给学生方法, 对此导学案进行初步提示, 但是不能教给学生学习结果。学生进行自主的学习或者讨论, 同时将难点圈分出来, 教师可以通过检查部分学生的笔记, 从而得知哪些知识点可以带过讲解, 哪些知识点需要详细分析。这样能做到有针对性的教学, 区分出难点与重点。对于常识性知识, 如构成物质的三种微粒是分分子、原子和离子需要学生自学掌握, 而收集气体的三种方法即排水法、向上排空气法和向下排空气法, 学生自学不能有直观的认识, 自学时了解即可, 更具体的认识需要教师在课堂上讲解和实验演示。

2. 自主探究, 交流讨论

导学案是从某种意义上来讲也是一个培养学生团队合作精神的教学方法。通过学生对化学课章节内容的理解为基础, 此时化学教师可以就导学案里的探究式的问题全出来进行集体的讨论。教师可以采用对学生提问的方式对学生进行一些基本知识的提问, 也可以让学生来对学生进行基本知识点的提问。在这个过程中, 老师仅仅需要起到补充的作用, 如若是学生漏掉了基本知识点, 老师可以通过再次提问进行补充。对于化学中的难点问题, 教师最好将学生分为小组, 进行讨论, 加上做化学实验来引导学生积极探索, 得出最终解决问题的方案。这样的讨论结果不仅能让学生实现自我肯定, 也能让学生自主的去掌握化学学习应当掌握的内容。比如, “化学变化中一定有物理变化, 物理变化中不一定有化学变化”这个知识点, 教学讲解后学生再分组讨论, 能够加深对知识的理解。

3. 点拨释疑, 总结归纳

点拨释疑顾名思义是对化学学习过程中的疑点、难点进行具体的解答。在学生自主交流和讨论的基础上, 难免会有解答不出的一些疑惑, 教师需要对这些疑问进行收集归纳, 然后认真的讲解答疑。同样是通过引导的方式, 边讲解边引发学生进行思考, 培养出学生综合分析和解决问题的能力。比如:化学方程式的书写与配平一直是学生学习的难点, 需要学生自己多思考、多练习, 对于疑问则以引导为主。

4. 梳理反思, 当堂达标

编制导学案的时候需要附加一套反馈练习题, 用于最终讲解之后要求学生做完此套习题, 当即反馈学习效果。当堂课弄清楚所学知识点, 对学生在本堂课学习过程中出现的问题进行及时讲评, 力争做到全部学生当堂达标。比如, 化合反应规律中的金属+氧气==金属氧化物, 教师可以用下面的这样的习题测试学生的学生效果:2Mg+2Mg O、3Fe+2O2。

三、结束语

在化学课堂上使用了导学案教学方法之后, 学生解决问题的能力将会得到不断的锻炼和提升, 学生的综合素质得到全面的提高, 我们相信, 导学案教学方法的使用会使化学教学将会在摸索中不断取得进步。

摘要:本文中, 笔者初步分析如何运用导学案来提高初中化学的教学效率。

关键词:初中化学,学案导学,教学效率

参考文献

[1]郭智.初中化学“导学案”有效教学尝试[J].信息教研周刊.2011.02.

[2]王多国.初中化学导学案设计及其教学探究[J].现代教育科学·中学教师.2011.09

上一篇:读人有益下一篇:书法班级特色班起名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