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离骚》教学设计3-教学教案

2024-06-08

《离骚》教学设计3-教学教案(共10篇)

篇1:《离骚》教学设计3-教学教案

屈原

[教学目标]

1、了解屈原和《离骚》(历史地位、影响、体裁、重读);

2、诗的鉴赏 [教学重点] 诗的鉴赏。[教学难点] 诗的欣赏方法。[教学方法] 讲述、分析、诵读、讨论相结合。[课时安排] 三课时 [教学过程] 第 一 课 时

一、导入:先秦诗歌除了《诗经》外,就是屈原的骚体诗了。1. 屈原和《离骚》简介 ①《楚辞》,是战国时期兴起于楚国的一种诗歌样式。它运用楚地诗歌形式、方言声韵,描写楚地风土人情,具有浓厚的地方特色,西汉前期始称之为“楚辞”。因最具代表性的作品是屈原的《离骚》,故后人也用“骚”来指楚辞。汉代以后,“楚辞”又成为屈原等人作品的总集名。

②屈原(约前339-约前278),战国时期楚国人。诗人,政治家。本世纪中,曾被推举为世界文化名人。

屈原,名平,字原。曾作楚国的三闾大夫,主张联齐抗秦。楚怀王死后,两度被放逐,在无可奈何之中,自投汨罗江而死。代表作品有《离骚》《九歌》《九章》《天问》等。③《离骚》,这是屈原的代表作,是中国古代最长的抒情诗。是屈原用他的理想、遭遇、痛苦、热情以至于整个生命所熔铸而成的宏伟诗篇。

2.播放《中华文明之光》第15集,北京大学中文系金开诚教授介绍《屈原和他的代表作》。30分钟。要求学生作必要的笔记。看后检查。3.范读——自读——诵读。[作业]连排课,下节再布置。第 二 课 时

4.请一两个同学读诗。5.讲析选诗——(1)《离骚》节选的学习要注意以下几点:

1.结合注释熟悉陌生的字词或多音字,在初步了解的基础上反复读,熟读,甚至初步成诵。2.仔细阅读书下注释和课文说明,了解屈原的处境和思想感情,理解熟记重点词,重点句的内容大意,在此基上串讲并熟悉其语言特点。

3.在串讲中加深理解,整体把握节选部分的主旨和屈原的思想情感,并分析节选部分13节诗的内在联系,理清思路,在此基础,再读直至熟练背诵。4.鉴赏品味。

(2)讲、读、背前七节,自述受屈遭贬的政治原因,表示不愿意同流合污的情怀。第一节:前两句发感慨,同情人民生活的艰难。“民生”也可理解为“人生”,即自叹人生多艰。这两句承上启下,后两句极写不为楚君所容。为什么“朝谇而夕替呢”? 原因是以下几个: a.“既替余以蕙兮,又申之以揽 ”。b.灵修浩荡,“终不察夫民心”。c.“众女嫉余之娥眉,摇诼谓余以善淫”。d.“固时俗之工巧”“背绳墨以追曲”。

而自己的态度是“亦余心之所善兮,余不忍为此态也”,鸷鸟不群,“异道”难以相安,宁肯“伏清白以死直”“固前圣之所厚”。从而揭示自己的情怀,表达“九死其犹未悔”的意志。(3)后六节(8-13节)表现屈原追求“美政”(即“圣君贤相政治”和“民本思想”)、九死未悔的高尚节操,抒发忧国忧民、献身理想的爱国感情,表现追求美德,即使体解也不变的高尚德操。

第八节,以行路为喻,反省自己是否没看清道路、是否趁行之未远返回原路。顺着这条思路,检查自己的进退、制衣、佩饰。检查的结果是“余情其信芳”,“昭质其犹未亏”,衣饰“芳菲菲其弥章”,意志、信仰“余独好修以为常。”反省明志,斗志弥坚。所以应该明白,所谓反省检查即“悔相道之不察”带有假设意味,并非真的反悔,而是一种自我反省,反省的是当初不该轻易出仕,且无法行其道,正是有了这种自己反省,才更坚信自己的追求是无悔的,才更坚定了自己的意志信仰。

这六节以退为进,更表现出屈原追求“美政”美德、而九死未悔的品德和爱国情怀。所以说前七节述怀明志是“进”,后六节反省自身,也是“进”,是以退为进,是一种内心世界更清醒,更自信的“进”,因而也就更显坚定无悔。2.应注意的词语和读音: “相”:xi ng,观察,选择。“朕”:zh n,我;秦始皇以前是一个普通的人称代词,谁都可以用,秦始皇以后成为皇帝自称的专用词。“步”:使„„步行。“皋”:gā,水边高地;“皋”的下半部分不能写作“本”,“离尤”:“离”同“罹”,遭受;尤,过失; 离尤:获罪,遭受指责。“初服”:意含双关,字面意为:从前所穿的衣服,实际指原来 的志向,志趣,夙志。“进”:指从政,“退”指辞官致仕。“信”:副词,确实。“高”“长”: 动词,加高,加长。“佩之陆离”:陆离,单纯词,修长貌。“之”:定语后置的标志,即“陆离之佩”。“泽”:污浊。“章”:通“彰”。“惩”:挫败。

3.《离骚》是我国最早的浪漫主义诗歌杰作,想象瑰丽、奇特,运用比喻、对偶等修辞格和象征等手法,使语言生动形象,节奏鲜明,富有感染力。4.《离骚》节选今译欣赏

(1)我哀怜着人民的生涯多么艰苦,我长太息地禁不住要洒雪眼泪。我虽然是爱好修洁而自制花环,在清早做成,晚上便已被人折毁。(2)不怕他就毁坏了我秋蕙的花环,我又要继续着用白芷花来替代。说到头是我自己的情愿而心甘,纵使是死上九回我也不肯悔改。(3)我怨恨你王长者呵其是荒唐,你始终是不肯洞鉴我的心肠。你周围的侍女嫉妒我的丰姿,造出谣来说我是本来淫荡。

(4)固然是胡涂的人们善于取巧,不守一定的规矩而任意胡闹。抛却了一定的准绳只图迁就,竞争着在依阿取悦以为常套。

(5)我忧郁,我不安,我感受着孤独,我孤独地遭受着今世的困穷。我就使奄然死去而魂离魄散,也决不肯同乎流俗,屈节卑躬。(6)鹰和隼不能够和凡鸟同群,原来是自古以来就是这样。哪有方和圆能够互相通融? 哪有曲和直能够一概相量?

(7)我委曲着情怀,抑制着意气,我忍受着谴责,排遣着羞耻,伏清白之志而死忠贞之节,本是前代的圣人之所称许。

(8)我失悔我的路向是根本走错,我停顿着又打算要路折回头,把我的车马掉过来走向归路,要趁着这迷途未远赶快罢休。

(9)把马辔解了,让它在兰皋逍遥,让它在椒丘上驰驱,暂时休息,我不想再上前者以遭受祸殃,我要退回故乡修理我的旧衣。

(10)我要把碧绿的荷叶裁成上衫,我要把洁白的荷花缀成下裳。没人知道我也就让他抹杀吧,只要我的内心是真正地芬芳。

(11)要把头上的冠戴加得高而又高,要把项下的环佩增得长而又长,芳香和污垢纵使会被人混淆呀,只我这清白的精神是丝毫无恙。(12)我忽然又回过头来放开眼界,打算往东西南北去四处观光。我的花环是参差而又多趣呀,馥郁的花气啊会向四方远飏。

(13)世上的人们任凭他各有所好,而我的习惯是专于爱好修洁。就把我车裂了我也不肯变更,难道我的心还会怕受人威胁? [作业] 1.背诵选诗的前6段。

2.完成关于屈原高尚品质和爱国情怀诗句的搜索: 刚正不阿,一身正气: 疾恶如仇。不同流合污: 洁身自好,自我完善: 坚持真理,献身理想: 忧国忧民,热爱祖国: 3.完成练习。

篇2:《离骚》教学设计3-教学教案

教学目标、学习掌握有关屈原和楚辞的文学知识

2、对其中文言词语的理解和掌握。

3、理解诗中所表现出的诗人的爱国精神和人格节操。

教学重点

学习掌握有关屈原和楚辞的文学知识,并朗读和串讲文

2理解诗中所表现出的诗人的爱国精神和人格节操。

教学难点对其中文言词语的理解和掌握。

一、对联导入

天问千声悲故国,江咽万语吊斯人

沉思高举洁白清忠,汨罗江上万古悲风

二、读《离骚》

、听朗读正音

2、自由朗读读顺

3、接龙朗读,读清

三、说《离骚》、读后觉得《离骚》有什么特点,学生说一说。由此引入楚辞的介绍。

2、本文选自《楚辞》。(投影)

“楚辞”是战国时期兴起于楚国的一种诗歌样式,是以屈原以及宋玉的作品为主体的诗歌总集。其中最有代表性的是屈原的代表作:《离骚》,因此后人又把“楚辞”的体裁称为“骚体”。《离骚》与《诗经》在文学史上并称“风骚”,是中国古典诗歌的两大源头,对后世有着深远的影响。

三、解《离骚》、学生根据描绘屈原的外貌。

《离骚》涉及屈原外貌的主要是第三、四节,学生描绘过程中重点解析此两节。学生释义,教师幻灯出示译文,并且出示屈原图片。大声朗读,读好。当场背诵。

2.学生说说所了解的屈原,教师补充。由此引入第一、二节的学习。学生翻译,教师幻灯出示译文。大声朗读,读好。当场背诵。

[明确]“扈江离与辟芷兮,纫秋兰以为佩”,“乘骐骥以驰骋兮,来寻道夫先路也”,诗人身披香草用以表明自己高洁的品质,诗歌从第一句“帝高阳之苗裔兮”开始,诗人使用大量笔墨,从多方面描述自我的美好而崇高的人格。他自豪地说明他是楚王同姓之臣,既指出自己有高贵的身份,又表示自己对楚国的兴亡有义不容辞的责任。他记叙自己降生在一个祥瑞的时辰(寅年寅月寅日〕被卦兆赐命以美好的名字,又强调自己禀赋卓异不凡。在此基础上,诗人进一步叙述自己及时修身,培养高尚的品德,锻炼出众的才干,迫切地希望献身君国,令楚国振兴,使楚王成为“三后”和“尧舜”一样的圣明君主。总之.诗人自我的形象,代表着美好和正义的一方,作者相信他的理想和三张,能够把楚国引向康庄大道。

四、品《离骚》、《诗经》中我们学习了“比”的手法,这种比的手法在《离骚》中有了更广泛的使用。学生再次通读全文,找出文中的比喻。

“比”的手法主要在第五、七节中出现,学生大声朗读这两节,释义,教师幻灯出示译文。大声朗读,读好。当场背诵。

2、这些比喻表达了作者怎样的政治理想?(或者说作者为什么要使用这些比喻?)

学生结合屈原的生平说一说。

[明确]“恐美人之迟暮”一句中“美人”喻指楚怀王“固众芳人之所在”一句中“众芳”喻指群贤,用“椒、桂、蕙、茝”四种植物喻群贤,用香草“荃”喻楚怀王等等,文中用“香草美人”表明对君王的忠诚,对古代君王举用群贤的敬佩以及表白自己的高洁情操,希望君王能够抛弃秽政,不要听信小人谗言,像古代贤明君主那样,以社稷为重,举用群贤,了解自己的忧国忧民的良苦用心。

3、齐读全文,找出文中能体现屈原高贵品质的诗句,并摘抄,翻译。

由此引入第九、十一节的学习。教师范读,学生释义。教师幻灯出示译文。大声朗读,读好。当场背诵。

“岂余身之惮殃兮,恐皇舆之败绩”“指九天以为正兮,夫维灵修之故也”——忠君报国,虽死不悔。

“余固知謇謇之为患兮,忍而不能舍也”——坚持真理,永不言弃。

这些感天动地的诗句,令我们感受到诗人高贵的品质,宁死不屈的精神。正如司马迁所赞:“推此志也,虽与日月争光可也。”而从此,一种永世不曾泯灭的信念——对真理的信仰和对理想的追求,一种千古不变的情愫——对祖国的热爱和对乡土的依恋,深探注入到中华文化中来,成为我们民族文化的光辉传统。

节选部分,诗人自述身世、品质、政治理想以及自己的忠诚不为君王理解的苦闷之情,表现了屈原坚持“美政”、至死不悔的高尚节操,抒发了诗人忧国忧民、献身理想的爱国情感。

五、知识整理、①重要词语(投影)

苗裔(ì):后代子孙孟陬(zōu):正月揆(uí)揣度扈(hù)被、披辟芷(zhǐ):香草名,即白芷汨(ù):水急流貌搴(qiān):攀、折阰:山坡、岭上骐骥(qíì)骏马申椒(iā)申地产的椒蕙茝(hǎi)香草名

昌被(pī):穿衣而不系带的样子,比喻狂乱不羁惮(dān):害怕捷径:比喻政治上的邪道

踵(zhǒng):脚后跟荃(quán):香草名,喻楚怀王謇謇(iǎn):忠贞的样子

羌(qiāng)楚辞中所特有的语气词灵修:神明、有远见的人,喻楚怀王

②通假字

肇锡余以嘉名:锡通“赐”赐给

来吾道夫先路也:道(dǎ)通“导”向导

指九天以为正兮:正通“证”

③同类活用

名余曰正则兮。名词用作动词命名

字余田灵均。名词用作动词给人取表字

④特殊句式

恐年岁之不吾与:否定句中代词作宾语,宾语前置,应为“不与吾”全句译为,只怕年岁不等待我。

2、你对《离骚》的语言有什么感受?

[明确]①汲取散文的笔法,行文灵活多变。句式以六言为主、加上对偶修辞,使整首诗整齐而节奏鲜明。

②大量用“兮”字,不仅加强了生活色彩,而且使诗歌的调子回荡顿挫,婉转动人。

3、出示《离骚》节选原文和译文

原文

帝高阳之苗裔兮,朕皇考曰伯庸;

摄提贞于孟陬兮,惟庚寅吾以降;

皇览揆余于初度兮,肇锡余以嘉名;

名余曰正则兮,字余曰灵均;

纷吾既有此内美兮,又重之以修能;

扈江离与辟芷兮,纫秋兰以为佩;

汩余若将不及兮,恐年岁之不吾与;

朝搴阰之木兰兮,夕揽洲之宿莽;

日月忽其不淹兮,春与秋其代序;

惟草木之零落兮,恐美人之迟暮;

不抚壮而弃秽兮,何不改乎此度?

乘骐骥以驰骋兮,来吾导夫先路。

昔三后之纯粹兮,固众芳之所在;

杂申椒与菌桂兮,岂维纫夫蕙芷;

彼尧舜之耿介兮,既遵道而得路;

何桀纣之猖披兮,夫唯捷径以窘;

惟夫党人之偷乐兮,路幽昧以险隘;

岂余身之惮殃兮,恐皇舆之败绩;

忽奔走以先后兮,及前王之踵武;

荃不察余之中情兮,反信馋而齌怒;

余固知謇謇之为患兮,忍而不能舍也;

指九天以为正兮,夫唯灵修之故也;

译文

我是古代帝王颛顼高阳的后代,我的伟大先父名叫熊伯庸。

岁星在寅那年的孟春正月,恰是庚寅之日我从天降生。

父亲端量我初降仪表,通过卜卦赐予我美名:

给我本名叫做正则,给我表字叫做灵均。

我既有许多内在的美质,又兼备外表的端丽姿容。

身披芳香的江离和白芷,编织秋天的兰花当佩缨。

光阴似流水我怕追不上,岁月不等我令人心着慌;

朝霞中拔取山岭的木兰,夕阳下采撷水洲的宿莽。

日月飞驰一刻也不停,阳春金秋轮流来值星;想到草木的凋零陨落,我唯恐美人霜染两鬓。

为何不趁壮年摈弃污秽,为何不改变原先的法度?

快乘上骐骥勇敢地驰骋,让我来为你在前方引路。

古代三王品德纯洁无瑕,众芳都荟萃于他们周围。

花椒丛菌桂树杂糅相间,岂只把蕙草白芷来连缀。

那尧舜是多么耿直光明,既遵循正道又走对了路。

桀与纣是如此猖獗恣肆,那些小人只晓偷安享乐,国家的前途黑暗险隘。

岂是我害怕自身遭祸殃,只恐国家败亡犹车毁坏。

我为君王鞍前马后奔走,想让你追及前王的脚步;

楚王你不体察我的衷情,反而听信谗言对我嗔怒。

我本知忠言会招来祸患,想隐忍不语却难舍难割;

遥指九天叫它给我作证,全都是为你君王的缘故。

篇3:从激发情感入手教学《离骚》

语文学科是一门工具性和人文性都很强且二者交织在一起的学科, 是基础学科中的基础学科。学习语文的途径就是“积累、感悟、熏陶、赏析、运用”, 这就要求学语文必须静下心来, 沉潜书本, 该读的还是要读, 该背的还是要背, 该讲的还得讲, 该析的还得析, 该探究的就得探究, 绝对不能搞一刀切。否则, 整个课堂看起来热之闹之, 最终学生可能空空如也, 一无所获。要知道, 学生的活动绝不等同于只讨论、争辩、发言或表演, 难道学生诵读、沉思、品味就不是活动吗?更要知道, 新课程学习也绝对不只是要合作探究, 还要自主探究或教师引导下的有向探究。一句话, 有益有用的传统教学法还得保留。

比如, 语文课的开头, 就有人要把作者介绍、写作背景和相关知识等不问青红皂白地一概否定掉。其实, 这样做是大谬不然的, 具体情况还得具体分析、区别对待。有些对激发学生兴趣、对学生学习课文、对拓展学生视野、对启迪学生思维等没有什么作用的, 大可不必介绍。但是, 若对上述方面有明显作用的, 还得保留。我记得2009年教师节前夕, 温家宝总理在北京三十五中听语文课《芦花荡》后评价说:“老师讲的是《芦花荡》, 在座的可能有不少老师讲过, 我过去也读过, 但今天和学生们一起读, 觉得别有一番新意。缺点是开始没把作者的简要情况给同学们介绍。既然是讲《芦花荡》, 作者又是孙犁, 是中国现代的著名作家, 他曾经写过什么著作, 有过什么主要经历, 我觉得有必要给学生讲讲, 但是老师没有讲, 也许是上堂课已经讲过或下堂课要讲。”我曾在一个场合听到某个管教学的干部说温总理这种观点落后, 我倒不这么认为。试想, 一个力主搞新课程教学改革的总理, 一个有着深厚文学修养的高级知识分子, 其识见有我们想象的那么差吗?何况他还有很多高参和教育专家跟随呢!相反, 温总理的评课正印证了我的观点:该介绍的老师还得介绍, 而且要介绍好。我上《离骚》就是这么处理的。

因为《离骚》离我们的时代很远, 加上文字艰深, 如果不激发学生的学习热情, 是不可能让学生学有所得并实现课堂教学的目的的。所以, 一上课我就说:“老师经常说这样一句话, ‘宜昌人民是有福的, 因为一个伟大的男人和一个伟大的女人成就了伟大的宜昌文化’, 同学们知道这个伟大的男人和这个伟大的女人分别是谁吗?”一石激起千层浪, 教室气氛顿时热烈起来, 同学们争先恐后地说:“知道, 是屈原和王昭君!”就这样, 我利用学生对乡土名人的自豪感, 调动了学生的激情。

紧接着, 我就请事先查阅了屈原相关资料的同学对屈原、《离骚》创作背景和端午节等知识进行了一个全方位的介绍。但学生的介绍有的太繁杂了, 有的重点不突出, 有的要点有遗漏。于是我引导学生进行了梳理, 明确了以下要点: (1) 屈原 (约前339-约前278) , 《屈原列传》说他名平, 字原;《离骚》中作者则自称名正则, 字灵均。1953年, 曾被推举为世界文化名人而受到广泛尊崇。 (2) 他是我国东周战国时期的楚国诗人、政治家, 楚王的同姓宗亲, 是我国第一位伟大诗人, 第一位浪漫主义作家。 (3) 《离骚》是屈原的代表作, 是我国古代最长的抒情诗, 开创了我国古代浪漫主义文学的优良传统, 它与《诗经》中的“国风”并称“风骚”, 成为文学的代称。 (4) 屈原是“楚辞”的创立者和代表作者。他在“楚歌”的基础上创立的楚辞体, 是《诗经》之后一次诗体大解放;其主要作品除《离骚》外, 还有《天问》《九章》 (包括《惜诵》《涉江》《哀郢》《抽思》《怀沙》《思美人》《惜往日》《桔颂》《悲回风》九首) , 《九歌》 (包括《东皇太一》《云中君》《湘君》《湘夫人》《大司命》《少司命》《东君》《河伯》《山鬼》《国殇》《礼魂》十一篇) , 《远游》《卜居》和《渔父》。 (5) 屈原有着高洁的情操、“美政”的理想、出色的才干, 却受奸臣陷害, 两次被流放;《离骚》作于第二次流放期间, 是作者政治理想破灭、却仍坚守信念的内心写照。 (6) 因屈原而形成了我国最有影响力的“端午节”民俗文化, 包括端午节、划龙舟、吃粽子、挂菖蒲艾蒿、喝雄黄酒等。

明确了上述知识点后, 为进一步激发学生爱屈原爱《离骚》的热情, 我专门介绍了古今名人对屈原及《离骚》的评价, 如“虽与日月争光可也” (司马迁《史记·屈原贾生列传》) , 《离骚》“酌奇而不失其真, 玩华而不坠其实”、“衣被词人, 非一代也” (刘勰《文心雕龙·辨骚》) , “屈平辞赋悬日月” (李白《江上吟》) , 《离骚》“逸响伟辞, 卓绝一世……其影响后来之文章, 乃甚或在三百篇以上” (鲁迅《汉文学史纲要》) 等。同学们听后, 满脸是景仰之情。

看到此种情形, 我立马话锋一转说:“郁达夫在《怀鲁迅》中说过, ‘没有伟大的人物出现的民族, 是世界上最可怜的生物之群;有了伟大的人物, 而不知拥护、爱戴、崇仰的国家, 是没有希望的奴隶之邦’, 这话现在同样适用。我们有了伟大的屈原和他给我们带来的“端午节”文化, 本应该好好珍惜, 倍加呵护, 可是有人却做出了有损民族尊严的事, 比如湖南岳阳竟有企业生产“屈原牌”猪饲料, 侮辱伟大的屈原。再比如, 2004年5月, “不复知人间有羞耻事尔”、专以窃取中国文化为己任的韩国, 将我国的端午节改头换面纳入自己的文化遗产名录, 准备向联合国教科文组织申遗, 身为中华民俗协会会长的北大社会学教授高某某竟公然为韩国张目, 说韩国的做法是对的, 中国可以和韩国共同申报。我不知道这是什么混帐逻辑, 只能说我们有些人太不知道爱惜民族瑰宝!一下子, 同学们群情激昂, 满脸愤怒之色。我知道, 该引导了, 我说:“同学们, 那我们该怎么做, 才是对屈原和‘端午节’文化最大的热爱和保护呢?我们是不是先应该好好学习屈原的诗歌, 学好《离骚》, 为保卫我们的文化遗产尽一点自己的绵薄之力呢?”同学们声音洪亮地称是。于是, 在我简要介绍了“楚辞体”诗歌的特点以及诵读和赏析技巧, 消除了同学们的畏难情绪之后, 他们满怀亢奋之色, 全身心地投入到了对《离骚》的诵读和研讨之中, 最终轻而易举地实现了教学目标。

篇4:《离骚》教学设计3-教学教案

语文作为基础学科,对于培养高中生的思想道德修养和科学文化品质具有重要意义。“学语文,就是学做人”,叶圣陶先生曾简明扼要地概括了语文与德育之间的关系。中国自古就有“文以载道”“文因道存,道以文显”的说法,“文”和“道”是不可分割的。德育因素在语文学科中并非是直接的,但它往往借助于文学形式间接地表现出来。文学作品是语文教学的内容,学生通过学习课文、分析人物形象、理解作品思想内涵,受到情感意志等方面的陶冶,从而无形之中完成人格的塑造。

在学科教学中渗透德育,是语文课程教育的基本要求、基本任务。语文学科对学生德育,具有得天独厚的的优势,有着义不容辞的责任。

一、《离骚》一文隐含的德育主题

古诗文是中国传统文化的璀璨明珠,是前人的思想文化的结晶。学习古诗文,不仅能提高学生的文学修养,而且还能激发爱国情感,陶冶他们的道德情操和审美情趣。《离骚》作为中国古典诗文的杰出代表,不仅具有极高的文学价值,其蕴含的人文精神与德育作用是值得我们深入探讨的。从人教新课标版的选文来看,结合教学实践,可以归纳出这些德育主题:

1、热爱祖国的品质,强烈的社会责任感

这是《离骚》的主题,也是屈原人格中最突出的特点。作为一位杰出的政治家和爱国志士,屈原爱祖国爱人民、坚持真理、宁死不屈的精神千秋万世同日月争辉,感召着无数中华儿女在国家民族处于危难之际浴血奋战以身报国。“爱国”是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在个人层面的第一要求,也是德育的主旋律。因此,爱国主义教育是学科教学中渗透无痕德育的重中之重。

2、辩证的唯物主义历史观

辩证看待屈原爱国忠君的行为。在教学过程中要全方位、多角度地评价历史人物,将辩证唯物主义和历史唯物主义的思想方法相结合,取其精华去其糟粕。屈原生活的时代距我们已有两千余年,他的作品必然带有历史和阶级的局限性。要科学和全面地分析研究《离骚》思想倾向。同是爱国,不同时代和不同历史条件下就存在着一定的历史差异性。一是“国”的概念问题,处在列国分立纷争的春秋战国时代的爱国,很难与我们当今的爱国同日而语。二是在漫长的奴隶制和封建制社会,君主与国家几乎是同义词,导致过去时代的爱国与忠君难以分辨。三是旧时代的爱国者在国破君亡之时,往往采用杀身成仁来自我了断,从表面上看是至死不渝,究其深层次原因则可能是腐朽的名节观念。

3、树立目标,刻苦学习,提高修养

屈原在“纷吾既有此内美兮”的情况下,又坚持美政的理想,“朝搴阰之木兰兮,夕揽洲之宿莽”刻苦自励,提升自我,这对高中生树立目标和刻苦学习都有一定的激励作用。

4、创新精神

从政治层面上说,屈原敢于变革,提倡美政,敢于打破不合理的旧制度;从文学的层面上看,他继承《诗经》的优良传统,结合楚地方言,开创了楚辞新诗体,对后世文学发展产生了深远影响。作为一个伟大的诗人,屈原的出现,不仅标志着中国诗歌进入了一个由集体歌唱到个人独创的新时代,而且他所开创的新诗体楚辞,突破了《诗经》的表现形式,极大地丰富了诗歌的表现力,为中国古代的诗歌创作开辟了新天地。

5、自尊自爱,诚实正直

“沉思高举洁白清忠”,屈原出淤泥而不染,不与小人同流合污,怀瑾握瑜,为人正直。“不吾知其亦已兮,苟余情其信芳”,即使别人不了解他,他也依然坚持自己的操守。其高尚品德为后人所敬仰。

二、在《离骚》教学过程中渗透无痕德育要把握六个环节

1、合理设定教学目标

首先在情感态度与价值观的目标定位上,就应该明确:通过学习和鉴赏《离骚》诗句,体悟诗歌中“香草美人”的意象,总结主人公的形象特征,学习屈原追求美政、忧国忧民的高尚品德。

2、作者生平及写作背景介绍不可或缺

屈原为实现楚国一统诸侯的大业,对内变法图强,对外联齐抗秦,使楚国一度出现国富兵强、威震诸侯的局面。但由于屈原的改革触动了楚国腐朽贵族集团的利益,屈原遭到群小诬陷和怀王疏远,最后被顷襄王流放江南,辗转流离于沅、湘之间。《离骚》是屈原的代表作,作品深刻揭露了楚国政治的黑暗、楚国贵族集团的腐朽和楚王的昏庸,表现了他坚持“美政”理想、“虽九死而犹未悔”的斗争精神;同时表现了他忧国忧民、矢志不渝的爱国情怀。这里通过对当时社会背景和屈原生平的介绍,激发学生想要进一步了解屈原的欲望,同时也使屈原这位忠贞不渝的爱国者形象也在学生心中留下一个较为完整的印象。

3、充分利用诵读法这一语文学习的基本手段

教师示范背诵,学生集体朗诵。在朗读过程中,注意朗读准确,通过反复诵读,进入诗歌情境,对于情绪激昂的地方要读出抑扬顿挫,如“不抚壮而弃秽兮,何不改乎此度也”“长太息以掩涕兮,哀民生之多艰”“虽体解吾犹未变兮,岂余心之可惩”等。诗人对理想的执着追求,对人民苦难的深切同情,对国家命运的无比关切,对奸佞小人的严厉呵斥都要读得有声有色。通过诵读,既加深了对必考篇目的记忆,又对作者忧国忧民的情怀和坚韧不拔的意志有了更加深入的体会。

4、通过细节探究深入理解文章内涵

设置一些细节性的问题加以剖析,如:诗歌开篇强调自己的先天禀赋,这样写有什么作用?诗人感到流年似水后又是怎样做的?“惟草木之零落兮,恐美人之迟暮”在行文上有何作用?“岂余身之惮殃兮,恐皇舆之败绩”两句诗表达了诗人怎样的思想感情?

通过对这些问题的设置,让学生真正读懂诗歌,理解屈原的爱国情怀和政治理想。

5、引导学生进行全面的、辩证的人物形象分析

屈原的人物形象分析,是本篇学习的重点之一。应引导学生在全面了解屈原的情况下,对其人物形象做具体的、一分为二的全面的分析。屈原出身显赫、自尊自爱、品德高尚、才能卓著、勤于修能、追求真理、忧国忧民、洁身自好、怀才不遇、忠君爱国、嫉恶如仇。他具有远大的政治理想和不向黑暗现实妥协的斗争精神。然而就屈原一生的政治表现和刚烈的性格来看,他并不是一个十分成熟的政治家。先求适应再求发展,是任何政治家实现抱负的第一要义。屈原在心理上有以自我为中心的倾向,遭遇困顿时过于苛责环境,而没有从自身找问题。他性情严厉、因此孤独无友。这些弱点是导致他在政治上难以成功的内因。

6、通过开放性探索树立正确的历史观和人生信念

一是对屈原投水自尽的探讨。通过这个问题的探讨,让学生学会以正确的眼光看待历史问题,同时引导学生树立正确的生死观,积极乐观,热爱生命。应明确:屈原有着强烈的爱国之情。然而,就算他出身贵族,他的理想也只有在君王支持下才能实现,他的高洁的节操只有君王帮他力排众议时才能保持,当君王不赏识他,他便失去了支撑的柱石,屈原的自沉是黑暗的政治环境下的无奈之举。从另一方面来看,屈原虽遭楚王放逐但楚国人民并没有抛弃他,他自感理想无法实现便抱石沉江,他的心理有其冲动和脆弱的一面。战国时期,有许多政治家如苏秦、吴起、张仪等,离开故土后反而有更大的作为。屈原应坚强地活下来,因为活着便有希望。屈原的行为启示我们要坚定理想信念,不随波逐流,如果像“墙头草”一样“随风倒”,人生就会失去方向;但如果改变不了环境那就应该积极地改变自己,生命高于一切,要坚信“车到山前必有路”“柳暗花明又一村”。

二是正确看待屈原的爱国之情。应明确:屈原的爱国思想究其根源,是一种“忠君”思想。战国后期的“合纵”“连横”之争,是中国内部矛盾,战国群雄都是周王朝的诸侯国。屈原力主联齐抗秦的策略,是要在保卫楚国的基础上,实现楚国的霸业,这是争夺对诸侯国的领导权的内部斗争,并非是抵御外敌侵略,对于屈原宗国观念的存君兴国,我们不必过于拔高理解。但是,我们也不能以今人的眼光苛求古人。国家动乱,民生艰辛,屈原心忧如焚,奔走呼号,尽管爱国之情有古今之别,但爱民之心却无可非议。

篇5:高中语文《离骚》教学教案

一、解题:“离骚”释义

“离骚者,犹离忧也”——《史记·屈原列传》(司马迁)

“离”,通“罹”,“遭遇”义;“骚”,“忧愁”义。 “离骚”,即“遭遇忧愁”的意思。

《离骚》是中国古代诗歌史上最长的一首浪漫主义的政治抒情诗。是一篇热爱祖国,伸张正义,鞭挞黑暗,追求光明的杰作。大约作于屈原放逐江南之时,是屈原的代表作。

作者作品

二、屈原:名平,字原。战国末期楚国人,杰出的政治家和爱国诗人。屈原为实现楚国的统一大业,对内积极辅佐怀王变法图强,对外坚决主张联齐抗秦,使楚国一度出现了一个国富兵强、威震诸侯的局面。但由于上官大夫等人的嫉妒,屈原后来遭到群小的诬陷和楚怀王的疏远及顷襄王的放逐。流放江南,辗转流离于沅 、湘二水之间约九年之久。

顷襄王(前278),秦将白起攻破楚国都城,屈原悲愤不已,遂自沉汨罗江,以明其忠贞爱国之志。

概述生平: 出身贵族,学识渊博

辅佐怀王,变法图强

信而被疑,忠而被谤

辗转沅湘,自沉罗江

据《史记·屈原列传》记载,屈原“博闻强志,明于治乱,娴于辞令,入则与王图议国事,以出号令;出则接遇宾客,应付诸侯。王甚任之。”

屈原:1.我国历史上第一个伟大的爱国诗人。2.开创了全新的诗体:骚体 。3.开创了重幻想的浪漫主义诗风 。4.世界四大文化名人之一。(波兰哥白尼、英国莎士比亚、意大利但丁)

屈原5.农历五月初五是其投江自沉的纪念日。6.推崇“美政”:圣君贤相7.作品:《离骚》、《天问》、《九歌》(11篇)、《九章》(9篇)、《招魂》 ,共23篇。8.《离骚》中国古代文学史上最长的一首浪漫主义的政治抒情诗。是我国古代浪漫主义文学的源头。

三、“楚辞”与《楚辞》

“楚辞”:“楚辞”是屈原等人在楚国民歌的基础上创立的一种新诗体。(“……皆书楚语,

作楚声,记楚地,名楚物,故谓之楚辞。”)

《楚辞》:继《诗经》之后的又一部诗歌总集,是西汉人刘向搜集屈原、宋玉等人的诗作而成集。其特点是:句式长短不一,多用 “兮”字。

四、文 章 结 构:《离骚》的主题是表达忧国忧民的爱国热情和不屈不挠的斗争精神。课文节选部分共13节(每4句为1节)、52句,分两部分:

一(前七节):自述受屈遭贬的原因,表示宁死也不同流合污。

二(后六节):表现为追求美政而九死不悔的高尚节操,抒发忧国忧民、献身理想的爱国热情。

五、屈原为什么受屈遭贬?有哪三个原因?

1.君王“不察”(“灵俢浩荡”“终不察夫民心”)

2.小人投机。(“众女”“遥诼”“固时俗之工巧兮,偭规矩而改错”“背绳墨以追曲兮,竞周容以为度”)

3.自己不愿同流合污。(“宁溘死以流亡兮,余不忍为此态也” )

在这样的环境里,诗人或许只能遭遇不幸,这是诗人的悲哀,更是历史的悲哀。

六、有哪些诗句能表现出诗人高尚品德和爱国情怀?

长太息以掩涕兮,哀民生之多艰。?

(忧国忧民,热爱祖国)

亦余心之所善兮,虽九死其犹未悔。

(坚持真理,献身理想)

宁溘死以流亡兮,余不忍为此态也!

(疾恶如仇,不同流合污)

伏清白以死直兮,固前圣之所厚。?

(刚正不阿,一身正气)? ?

民生各有所乐兮,余独好修以为常。

(洁身自好,自我完善)

?虽体解吾犹未变兮,岂余心之可惩。

(忠贞不移,至死不变)

也是我内心向往的美德啊,即使死上几回我也不会后悔。

七、重点语句翻译

■长太息以掩涕兮,哀民生之多艰。

我长长地叹息,掩泪哭泣啊,哀叹人民的生活多么艰苦。

■ 亦余心之所善兮,虽九死其犹未悔。

也是我内心向往的美德啊,即使死上几回我也不会后悔。

■宁溘死以流亡兮,余不忍为此态也。

宁可突然死去随水流而长逝啊,也不肯做出世俗小人的这种丑态。

■伏清白以死直兮,固前圣之所厚。

保持清白为正道而献身啊,本来就是前代的圣人所推崇的。

■民生各有所乐兮,余独好修以为常。

人生各有各的乐趣啊,我独爱美,并且习以为常。

■虽体解吾犹未变兮,岂余心之可惩?

即使被肢解我还是不会改变啊,难道我的志向是可以因受挫而改变的吗?

八、哪些诗句表现屈原的外在美?

他身披香草鲜花,宁死不放弃对美丽的坚持。

——制芰荷以为衣兮,集芙蓉以为裳。

——高余冠之岌岌兮,长余佩之陆离

——佩缤纷其繁饰兮,芳菲菲其弥章

■制芰荷以为衣兮,集芙蓉以为裳。

裁剪荷叶做上衣啊,缀缝荷花花瓣做下装。

■高余冠之岌岌兮,长余佩之陆离。

再加高我高高的帽子啊,再加长我长长的佩带。

篇6:《离骚》教学设计3-教学教案

教学目标:

1.了解屈原的生平,感知其高贵的个人品质和忠君爱国的思想。2.了解“骚体诗”的形式特点,抓住关键词语,疏通诗句,培养学生初步鉴赏、评价古诗文的能力。

3.了解浪漫主义诗歌传统的特征。

教学重点:

1.了解屈原生平及《楚辞》的一般特点。2.疏通语句,分析表达的思想感情。

3.欣赏诗中的比喻手法,了解《离骚》的浪漫主义特色。

教学难点

1.理解屈原的精神表现和诗人讴歌、追求的政治理想。2.文言词句的理解。

教学时间

三课时。

第一课时

一、有关资料 1.屈原生平

屈原,战国末期楚国人,杰出的政治家和爱国诗人。名平,字原,丹阳(今湖北秭归)人。他出身于楚国贵族,与怀王同祖。屈原学识渊博,对天文、地理、礼乐制度以及周以前各代的治乱兴衰等都很熟悉,善外交辞令。据《史记 屈原列传》记载,屈原“博闻强志,明于治乱,娴于辞令,入则与王图义国事,以出号令;出则接遇宾客,应付诸侯。王甚任之。” 在政治上他推崇“美政”,即圣©广东教育出版社 高中语文必修1 教案君贤相的政治,认为只有圣君贤相才能把国家治理好,有强烈的忧国忧民,忠君致治的思想。屈原“美政”的另一体现是民本思想。这在他的作品里也有很清晰的表述,如“长太息以掩涕兮,哀民生之多艰”、“瞻前而顾后兮,相观民之计极”所谓圣君贤相,所谓美政,就是要看能否解决民生疾苦问题,能否致民于康乐之境。屈原曾任左徒、三闾大夫等职,辅佐怀王,参与议论国事及对应宾客,起草宪令及变法;对外参加合纵与秦斗争,两度出使齐国。2.楚辞

楚辞是战国时期兴起于楚国的一种诗歌样式。宋代黄伯思在《校定楚辞序》中概括说:“盖屈宋诸骚,皆书楚语,作楚声,记楚地,名楚物,故可谓之‘楚辞’。”在战国中期,随着屈原等人的一系列作品出现于楚国文坛之后,楚辞于是形成为一代文学样式。把《诗经》三百篇特别是“雅”、“颂”中的古板的四言方块诗改为参差不齐,长短不拘、灵活变幻,词藻华美,对偶工巧的骚体诗,建立一种诗歌的新体裁,标志着我国文学史的诗歌的新发展,是《诗经》以后的一次诗体大解放。3.《离骚》

《离骚》是《楚辞》篇名,是中国古代最长的抒情诗。《离骚》又常被举作屈原全部作品的总称。在文学史上,还常以“风”“骚”并称,用“风”来概括《诗经》,用“骚”来概括《楚辞》。

关于《离骚》的创作缘由,司马迁在《史记•屈原列传》中引刘安《离骚传》说:“屈平疾王听之不聪也,谗谄之蔽明也,邪曲之害公也,方正之不容也,故忧愁幽思而作《离骚》。”又说:“屈原正道直行,竭忠尽智以事其君,谗人间之,可谓穷矣。信而见疑,忠而被谤,能无怨乎?屈平之作《离骚》,盖自怨生也。”屈原的“忧愁幽思”和怨愤,是和楚国的政治现实紧密联系在一起的。《离骚》就是他根据楚国的政治现实和自己的不平遭遇,“发愤以抒情”而创作的一首政治抒情诗。由于其中曲折尽情地抒写了诗人的身世、思想和境遇,因此也有人把它看作是屈原生活历程的形象记录,称它为诗人的自叙传。

《离骚》是屈原一生寻求爱国真理并为之奋斗不息的一个缩影。

二、朗读

©广东教育出版社 高中语文必修1 教案 1.教师领读,总结:

(1)骚体诗的朗读节奏:一般是三、四个节拍,随文切分。

(2)“兮”字是语气助词,读时应拉长语气。

2、学生自由诵读。参照注释,疏通文义,划分朗读节奏。

三、从“帝高阳”到“曰灵均”八句为第一段。诗人自述家世、出生年月日和名字由来。

1.自述家世、出生时辰。

高阳,苗裔,朕(秦始皇后成皇帝专称),皇考(如丧考妣),摄提,贞,孟陬。

从远古帝颛顼帝说起,显示诗人与楚国同姓宗亲的血缘关系,既表现了诗人对祖先的崇拜,又表现他贵族出身的优越感和责任感。2.皇考为作者命名。

览揆,初度,正则:公正而有法则(平),灵均:善良而又平均(原)

自述出生于寅年寅月寅日,诗人以为这是包含特殊文化内涵的吉宜时日;加上他出生时器度非凡,又获嘉名,诗人认为这正是他高贵血统和得天独厚的内在美质之所在。这既是他日后存君兴国、变法图强、热爱宗国的思想感情的原动力,又是他的悲剧的根源。

四、从“纷吾既有”到“先路也”为第二段。诗人通过“扈江离”“纫秋兰”“朝搴”“夕揽”等比喻,自述一生不断追求美好事物、提高自身修养的嘉德懿行。3.作者内美且修能。

纷,修能,扈:披,辟芷:幽僻的白芷。芷,香草名,白芷。

作者身披各种香草(比喻良好的品德),具有高尚的品德和修养,希望有所作为。

“制芰荷以为衣兮,集芙蓉以为裳”“高余冠之岌岌兮,长余佩之陆离”。4.早搴夕揽惜时修德。

搴,阰,宿莽

早起登山,夕入洲泽,所采的都是芳香坚固耐久的植物,比喻自己精勤修©广东教育出版社 高中语文必修1 教案德,所行皆忠善长久之道。

5.时不我待,担心美人迟暮。

由其自身深感时不我待,推广开来,言及天时运转,春秋轮转,草木零落,年岁将尽,担心君王如不能及时举贤用能,则将无所成就,表达积极进取、忠君忧国的生活态度。

6.弃秽改度用贤才。

提出“抚壮”“弃秽”和任用贤才的政治主张。节末用比喻的手法,表示愿做革新强国的先驱者,为楚王和国家献身,一往无前。诗人有着美好的品德,又积极进取,而且胸怀大志,愿为国家效力,按理应得到楚王的了解和信任,这就为下文诗人良好的主观愿望与残酷的客观现实之间的矛盾冲突,以及诗人所遭遇的挫折作了铺垫。

第二课时

一、从“昔三后”到“而改路”为第三段。诗人先回顾历史上兴衰成败的教训(前八句),而后联系楚国的黑暗现实,反复申诉自己的謇謇忠心和事君不合的悲惨遭遇(后十四句)。7.赞颂三后之纯粹。

诗人赞颂先古三王的美好品行,重用各种贤才,希望楚王能向古圣先王学习。

8.尧舜和桀纣的对比。

耿介,昌被:穿衣而不系带的样子,比喻狂放不羁。捷径:喻政治上的邪道。

帝王不同的政治作为,委婉的告诉楚王要向先圣王学习,遵循治国之道,任用贤才。

9.党人和自己的对比。

党人只图享乐,结果祸国殃民,既表示对党人的痛恨又替君王国家担忧,告诉楚王要远小人,任用真正的贤才,委婉地劝告怀王莫蹈昏君亡国的覆辙。10.自己忠而被谤的遭遇。

踵:脚后跟,武:足迹,荃:香草名,喻楚怀王。

©广东教育出版社 高中语文必修1 教案 他希望楚王仿效明王圣君,而怀王却被小人包围,听信谗言,致使诗人忠而被谤,信而见疑。

11.最后又以婚约失败为喻,表达了变法革新所遇的挫折,委婉地发出对楚王昏庸无能、反复无常的痛心。

总结:课文节选部分的诗句,突出表现了诗人的高尚情操、纯洁德行、心忧天下和嫉恶如仇的品性。这些情感具有深远宏大、剧烈动荡的特点。在写法上,以抒情为主,描写和叙事为辅,但抒情又不空洞苍白或呐喊狂叫,而是用美丽的想像和诗化的语言表现出丰富的内心世界。

第三课时

一、艺术欣赏

1.《离骚》中作者常以“香草”、“美物”来比喻自己、贤士和君王,并表达政治理想,这是《离骚》的一大艺术特色,这种方法叫做“移情法”,即不直接说出自己想说的话,而是把它寄寓于某一物上,也就是“移情于物”,这种方法在古典诗词中广泛运用,在政治不清明的时代,借用“移情”,可言难言之语,抒难抒之情。

请找出相关的诗句,说说诗人是怎样运用这些比喻来表达政治理想的?

明确:

用香草比喻内在的美好品德,用美人比喻理想中的君王;

用采摘和披挂江离秋兰比喻修身养性;

用乘骐骥比喻追求和实现美好的政治理想,用荃草比喻现实中的君王;

用众芳、椒、桂、蕙等比喻群贤,用中道变卦比喻君王失信。2.在诗中,除了使用比喻手法来表达自己的政治理想,还使用了什么手法?

对比手法。如:古代明君用群贤与昏庸君王狂放不羁“路幽昧以险隘”的对比,党人贪图个人享乐与自己为国为民不惜身遭灾祸的对比。

3.浓郁的浪漫主义气息。具体体现在丰富的联想和想象上,在诗中,诗人尽情地发挥他那神奇的想象力,用奇特的爱好表达心声,把现实的背景与虚设的©广东教育出版社 高中语文必修1 教案幻境巧妙地融为一体,表现了屈原志洁行高,执着追求的精神,显示了浓厚的浪漫主义气息。

二、语法总结 1.通假字

辟:通“僻”,幽僻。

道:通“导”,向导。

正:通“证”,作证,为证。2.古今异义

朕:第一人称代词“我” / 用于特指古代皇帝的自称。

以为:“以之为”的省略 / 认为。

代序:依次替代 / 把与本书相关的文章放在书前来代替序言的文章。

纯粹:美德,完美 / ①不搀杂别的成分 ②副词,表示判断、结论的不容置疑。

捷径:邪出的小路 /近路。

党人:结党营私的小人 / 同一个党派的人。

武:足迹 / 关于军事的。3.词类活用

名余曰正则兮

名,名词用作动词,命名,取名。(字余曰灵均)

纷吾既有此内美兮

美,形容词用作名词,美德。4.特殊句式

恐年岁之不吾与

否定句中代词作宾主,宾语前置,应为“不与吾”。肇锡余以嘉名

介词结构后置。

5.课文中大量运用语气助词“兮”,其作用是什么?

明确:“兮”是有浓厚的楚国地方色彩的语气词,它在诗句中的位置不同,作用也不尽一样。用在句中,表语音的延长;用在句间,表语意未竟,待下句补充;用在句尾,表感叹意味。就课文来看,“兮”均用在句间,表示语意未完,等待下句补充。

©广东教育出版社 高中语文必修1 教案

三、讨论

面对屈原的抱石沉江,你赞成这一举动吗?请大家写一篇500字以上的论文,阐明自己的观点。

篇7:《离骚》教案设计

(一)创设情景、激情导入

使用多媒体课件,让学生观看影片《屈原》的几组镜头:

屈原被越王放逐,形容枯槁,行吟泽畔,抱石沉江,并配以主题歌曲。

提问 你们知道屏幕上这位历经坎坷,依然忠君爱国的诗人是谁吗?(学生答:屈原)端午节时民间有一个习俗:吃粽子、赛龙舟(放出粽子,赛龙舟图画)就是为了纪念屈原的。

(二)自主 合作 探究

1关于作者及《离骚》

让学生结合课文注释及有关工具书介绍屈原,教师予以补充,多媒体出示有关屈原的镜头及生平简介。

屈原,战国末期楚国人,杰出的政治家和爱国诗人。名平,字原。丹阳(今湖北秭归)人。他出身于楚国贵族,与怀王同祖。屈原学识渊博,对天文、地理、礼乐制度以及周以前各代的治乱兴衰等,都很熟悉,善外交辞令。在政治上他推崇“美政”,即圣君贤相的政治,认为只有圣君贤相才能把国家治理好 ,有强烈的忧国忧民、忠君致治的思想。他曾任左徒,辅佐怀王,参与议论国事及应对宾客,起草宪令及变法,对外参加合纵派与秦斗争,两度出使齐国。因受小人陷害,他两次被流放,最后投汨罗江而死,以明忠贞爱国之怀。

今天,我们就来学习他的代表作《离骚》。

本文选自《楚辞》。(投影)

“楚辞”是战国时期兴起于楚国的一种诗歌样式,是以屈原以及宋玉的作品为主体的诗歌总集。其中最有代表性的是屈原的代表作:《离骚》, 因此后人又把“楚辞”的体裁称为“骚体”。《离骚》与《诗经》在文学史上并称“风骚”,是中国古典诗歌的两大源头,对后世有着深远的影响。

那么“离骚”是什么意思呢?离通“罹”,遭遇;骚:忧愁。“离骚”即作者遭遇忧愁而写成的诗句。全诗372句,是屈原的思想结晶,是他政治失败后用血和泪写成的一篇扣人心弦的抒发忧国之思的作品。

2.整体感知

(1)诵读课文

①放录音或教师范读

第一遍:要求学生注意听准字音及句子的节奏。第二遍:让学生轻声跟读。第三遍:让学生大声朗读。

②指名学生朗读,其他同学指正读音及节奏。

③教师总结骚体诗的诵读节奏。一般三四个节拍,随文切分。

④集体朗读,要求读出语气。

提示:“兮”字,语气助词,读时应拉长语气,齐读时感受文章所表达的思想感情。

(2)疏通诗句,初步感知。(要求学生默读课文并借助课文注释及工具书,边读边归纳,教师巡视作必要点拨,解答学生的疑问。)

(3)质疑释疑(要求学生四人一组,把不理解的地方写到纸上,并由一名代表提出,教师可让其他学生一起讨论,如若较难,则由教师分析。)

①重要词语(投影)

苗裔(yì):后代子孙 孟陬(zōu):正月 揆(kuí)揣度 扈(hù)被、披 辟芷(zhǐ):香草名,即白芷 汨(yù):水急流貌 搴(qiān):攀、折 阰(pí):山坡、岭上 骐骥(qíjì)骏马 申椒(jiāo) 申地产的椒 蕙茝(chǎi)香草名

昌被(pī):穿衣而不系带的样子,比喻狂乱不羁 惮(dān):害怕 捷径:比喻政治上的邪道

踵(zhǒng):脚后跟 荃(quán):香草名,喻楚怀王 謇謇(jiǎn):忠贞的样子

羌(qiāng)楚辞中所特有的语气词 灵修:神明、有远见的人,喻楚怀王

②通假字

肇锡余以嘉名:锡通“赐” 赐给

来吾道夫先路也:道(dǎo)通“导”向导

指九天以为正兮:正 通“证”

③同类活用

名余曰正则兮。名词用作动词 命名

字余田灵均。名词用作动词 给人取表字

④特殊句式

恐年岁之不吾与:否定句中代词作宾语,宾语前置,应为“不与吾” 全句译为,只怕年岁不等待我。

(4)主旨把握

课文节选部分表达了屈原什么样的思想感情。(学生讨论.教师作适当点拨)

[明确]节选部分,诗人自述身世、品质、政治理想以及自己的忠诚不为君王理解的苦闷之情,表现了屈原坚持“美政”、至死不悔的高尚节操, 抒发了诗人忧国忧民、献身理想的爱国情感。

3研读探究

(1)在你的想像中,屈原有怎样的外貌,怎样的风度?(可先让学生发挥自己的想像,用自己的语言概括,然后再用课文中的诗句来说)

[明确]“扈江离与辟芷兮, 纫秋兰以为佩”,“乘骐骥以驰骋兮,来寻道夫先路也”, 诗人身披香草用以表明自己高洁的品质,诗歌从第一句“帝高阳之苗裔兮”开始,诗人使用大量笔墨,从多方面描述自我的美好而崇高的人格。他自豪地说明他是楚王同姓之臣,既指出自己有高贵的身份,又表示自己对楚国的兴亡有义不容辞的责任。他记叙自己降生在一个祥瑞的时辰(寅年寅月寅日〕被卦兆赐命以美好的名字,又强调自己禀赋卓异不凡。在此基础上,诗人进一步叙述自己及时修身,培养高尚的品 德,锻炼出众的才干,迫切地希望献身君国,令楚国振兴,使楚王成为“三后”和“尧舜” 一样的圣明君主。总之.诗人自我的形象,代表着美好和正义的一方,作者相信他的理想和三张,能够把楚国引向康庄大道。

(2)《离骚》中作者常以“香草”“美人”来比喻自己、贤士和君王,并表达政治理想,这是《离骚》的一大艺术特色,这种方法也叫“移情法”即不直接说出自己想说的话,而是把它寄寓于某一物 上,也就是“移情于物”,这种方法在古典诗词中广泛运用,在政治不清明的时代,借用“移情”,可言难言之语 ,可抒难抒之情。

例:“颠狂柳絮随风舞,轻薄桃花逐小流”,(出示投影)唐朝杜甫这两句诗借用对柳絮与桃花的描写,表达作者对黑暗现实的不满及自己的政治抱负不能实现的痛苦和愁闷。

请找出相关诗句,说说诗人是怎样运用这些比喻来表达政治理想的。(学生小组讨论.教师作适当点拨〕

[明确]“恐美人之迟暮” 一句中“ 美人” 喻指楚怀王“固众芳人之所在”一句中“众芳”喻指群贤,用“椒、桂、蕙、茝”四种植物喻群贤,用香草“荃”喻楚怀王等等,文中用“香草美人”表明对君王的忠诚,对古代君王举用群贤的敬佩以及表白自己的高洁情操,希望君王能够抛弃秽政,不要听信小人谗言,像古代贤明君主那样,以社稷为重,举用群贤,了解自己的忧国忧民的良苦用心。

(3)文中除了使用比喻手法来表达自己的政治理想,还使用了什么手法?请举例说明。

[明确]还使用对比手法。如:古代遇明君王举用群贤“遵道而得路”与昏庸君王狂乱不羁“路幽昧以险隘”形成对比,以此告诫楚王要任人唯贤:“党人”贪图个人享乐与自己为国为民不惜身遭灾祸形成对此,表达自己九死不悔,献身理想的爱国情感。

4品读鉴赏

(1)你对《离骚》的语言有什么感受?

[明确]①汲取散文的笔法,行文灵活多变。句式以六言为主、加上对偶修辞,使整首诗整齐而节奏鲜明。

②大量用“兮”字,不仅加强了生活色彩,而且使诗歌的调子回荡顿挫,婉转动人。

(2)齐读全文,找出文中能体现屈原高贵品质的诗句,并摘抄。

“岂余身之惮殃兮,恐皇舆之败绩”“指九天以为正兮,夫维灵修之故也”——忠君报国,虽死不悔。

“余固知謇謇之为患兮,忍而不能舍也”——坚持真理,永不言弃。

这些感天动地的诗句,令我们感受到诗人高贵的品质,宁死不屈的精神。正如司马迁所赞:“推此志也,虽与日月争光可也。”而从此,一种永世不曾泯灭的信念——对真理的信仰和对理想的追求,一种千古不变的情愫——对祖国的热爱和对乡土的依恋,深探注入到中华文化中来,成为我们民族文化的光辉传统。

(3)分析特色:谈谈你对《离骚》艺术特色的.理解。

①浪漫主义手法的巧妙运用。诗人尽情地发挥出他那神奇的想像力,用奇特的爱好表达心志。“扈江离与辟芷兮,纫秋兰以为佩”“朝搴阰之木兰兮,夕揽洲之宿莽”把现实的背景与虚设的幻境巧妙地融为一体,显示了浓厚的浪漫主义气息。而其伟大的人格,为追求真理至死不悔的高尚品德,又向人们展示了诗人的坚贞不屈的精神。

②比兴手法的运用。依诗取兴,引类比喻”《诗经》中的比兴传统在《离骚》中得到了进一步的发展,而以比喻最为突出。如文中用“美人” 喻指楚怀王,用“众芳”喻指群贤,用“椒、桂、蕙、茝”四种植物喻群贤,用香草“荃”喻楚怀王等等,把比兴与表现的内容合而为一,使诗中的意名胜具有了象征意义。

③对偶句式的运用。如诗中的“名余曰正则兮,字余曰灵均” “朝搴阰之木兰兮,夕揽洲之宿莽”“惟草木之零落兮,恐美人之迟暮”等句,句式整齐.情文并茂。屈原对南方民歌的吸取和发展,在诗中大量锤炼的对偶句,是对诗歌语言发展的重大贡献,对后来的诗赋词曲等各种文学样式的语言运用都有着深远的影响。

5探究阅读

(1)(多媒体课件播放屈原行吟泽畔、抱石投江的镜头)

面对屈原抱石沉江,你赞成这一举动吗?(可在班内展开辩论,只要学生言之成理即可〕

不赞同:屈原虽遭楚王放逐但楚国人民并没有抛弃他,他自感面君无望,心中的理想无法实现,便抱石沉江,这其实是文人心理脆弱的表现。他应坚强地活下来,活着便有希望。

可以理解:作为那个时代的文人,即便他出身贵族,他和君王仍是附庸和主人的关系,他的理想只有在君王赏识并支持下才能实现,他的高洁的节操只有君王帮他力排众议时才能保持,当君王不赏识他,不支持他,他便失去了支撑他的柱石,若不想改节,不想改变自己,那么,他只有走这一条路。我想屈原走向这条不归路是无奈的,并不是他真心所愿。

(2)学习这篇文章,你有哪些启发?(言之有理即可)

观点:①一个人即使身处逆境,也要为崇高远大的理想而奋斗,决不能动摇和悔改。

②人生的道路是曲折而漫长的,但为了追求真理,应不屈不挠,勇往直前。

篇8:《离骚》一诗的教学策略

一、创设情景,整体感知

1.观看“百家讲坛”中武汉大学教授、博士生导师李敬讲解的《屈原》视频,使屈原的形象进入学生的认识视野。要求学生在观看过程中做好笔记。视频中李敬教授从屈原的名字讲起:屈原名正则,字灵均,一名平,字原。公正法则,平正,只有天是平正的,可以效法的;大地就像母亲,把自己的财富毫无保留地公平地分给每一个生灵。屈原把天地作为自己效法的对象。屈原主张对内申明法度,举贤授能;对外联齐抗秦,统一中国。从信任到被疏远,两次被流放,第二次流放他在长江和沅湘间徘徊二十年,始终没有离开自己的故土———楚国,最后沉江。这些讲解使学生对屈原生平事迹、政治主张、人格志趣,他的爱国情怀有了较为全面的了解,对于理解《离骚》有了历史知识的基础,大大帮助了学生对课文的理解。

2.解题

“离骚”者,犹离忧也。———《史记·屈原贾生列传》,遭遇忧愁之意。有了视频中的讲解作基础,学生对于屈原的遭遇以及忧愁的根由也就不难理解了。

二、自主学习,加强预习

高一阶段正是培养学生学习文言文的习惯和自主能力的最佳时期,所以老师一定要在引导学生勤于动手、乐于动手、积极思考等方面做好具体的落实工作。了解作者及背景,借助文下注解及工具书翻译文句(必须有批注)、质疑。 其中,做批注是重点,要求学生对难以理解的字词通过看注解、查工具书写出词义,进而理解句意。对查不出不能理解的词句要做标记,以向老师质疑、讲解。

三、合作交流,质疑解惑

按学习小组就文言基础知识包括通假字、古今异义词、 词类活用、多义词、特殊句式这五大类进行整理,具体安排: 两小组负责整理一类,一个小组作点评。负责整理的小组选出代表板书、展示所选的词句,并作讲解,要求既讲词义又讲句意。负责点评的同学从书写、讲解的熟练程度、准确程度进行点评,还要评出优胜者及有问题者,指正存在的问题,补充整理中忽略的遗漏的词句。学生讲错的或没讲到的,则由老师再作补充讲解,讲易混点、讲易错点、讲易漏点,发挥老师“传道授业解惑”的职责。

在学生讲解过程中,笔者也会插入一些提问来考查他们掌握的程度。其中,发现同学们的语法知识很欠缺,涉及到状语后置、定语后置的句子时,只是概念上的理解,并不懂得这些句子的构成特点。“既替余以蕙纕兮,又申之以揽茝” 属状语后置句,状语是“以蕙纕”、“以揽茝”,动词是“替”(废弃、贬斥)、“申”(重复、再三。有“加上罪名”之意),状语是动词前面起修饰、限制作用的词语。“吾独穷困乎此时也”也属状语后置句,“乎此时”介词结构作状语,“穷困”是形容词, 作谓语。“高余冠之岌岌兮,长余佩之陆离”属定语后置句, 句中“岌岌”(高耸的样子)、“陆离”(修长的样子)分别修饰名词“冠”、“佩”。定语是用来修饰、限定、说明名词或代词的品质与特征的。通过分析句子的结构、词性,学生才真正了解了这些特殊句式的特点。

经过全体参与,全面查找,相互交流,互为补充,问题就由学生自行解答了。更重要的是全班学生都“动”起来了,人人都享受到了学习过程中的乐趣,人人都有程度不同的成就感。

四、重点突破,拓展提升

将渗透古文化的精髓,培养学生的人文素养作为教学的主要目标,原本深奥的人生哲理,遥远的古文常识和古人思想,通过相互间的探究,化为简单的切合学生实际生活的话题,既可以激发学生的“活力”,又可以提高学生学习古文的兴趣。

学生的发言:

学生甲:我们组受到的启示是:无论自己身处怎样的环境,都应该树立崇高而远大的理想,并为之奋斗不息。

学生乙:一个人即使身处逆境,也要为崇高远大的理想而奋斗,决不能动摇和悔改。

学生丙:人生的道路是曲折而漫长的,但为了追求真理,应不屈不挠,勇往直前。

学生丁:屈原最后沉江是不值得的,他应该投奔赏识他的诸侯国以发挥才能。

……

篇9:必修二《离骚》教案设计

《离骚》是一首伟大的抒情长诗,历来以其可与日月争辉的光芒照耀诗坛。它有着丰富的内容,浪漫的想象,强烈的感情,自成一格的写作手法,思想和艺术上的魅力并重,令无数人为之倾倒。

教学目的

1、培养学生热爱祖国古代优秀文化的兴趣。

2、了解屈原忧国忧民、献身理想的爱国情感。

3、学习、掌握文言实词、虚词,培养学生阅读古诗文的能力。

4、学会吟诵古诗词,注意节拍和重读。

教学重点、难点

1、赋和比的写法。

2、屈原的精神及理想。

3、背诵。

教学方法

诵读法、点拨法。

(解说;本文是一篇节奏感很强的古代抒情诗词,读起来朗朗上口,教学时应以朗读为主,以激发学生学习古诗文的兴趣,培养对古诗的感悟能力。在读的过程中,教师适当点拨、引导,以完成教学目标。)

媒体设计

放录音或配音朗读。

教学时数

第一课时

一、导语设计

毛泽东在《沁园春?雪》中感叹古代帝王们武功有余而文治不足。我们知道,“风”是指《诗经》中的《国风》,“骚”即《楚辞》中的《离骚》。《诗经》是我国第一部诗歌总集,《楚辞》是我国第一部文人创作的诗歌,《诗经》《楚辞》分别开创了我国现实主义和浪漫主义的诗风,“风骚”也因此成为文学的代名词。古代帝王们需补充一点“风骚”,作为新世纪接班人的我们更应注重自身的文学修养。这节课我们就来学习《离骚》,以求在文学的殿堂里接受美的熏陶。

二、解题

《离骚》代表了楚辞的最高成就,它不仅是屈原的代表作品,同时也是我国古典文学中最伟大的长篇抒情诗。“离”--遭遇,“骚”--忧愁;《离骚》即作者遭遇忧愁而写成的诗句。全诗373句是屈原的思想结晶,是他政治失败后用血和泪写成的一篇扣人心弦的抒发忧国之思的作品,本课便是从中节选出来的。

三、研习课文

1、整体把握,理清思路:

⑴ 读课文。放录音,扫除文字障碍。

⑵ 学生自读课文。要求学生对照课文注解弄清文章内容,并进一步强化生难字(教师巡回指导)。

⑶ 学生就疑难字、词、句提问。

⑷ 课堂训练。

① 区别下列各组加粗字的意义和用法。

之:

哀民生之多艰

高余冠之岌岌兮

以:

长太息以掩涕兮

既替余以蕙兮

竟周容以为度

固:

固时俗之工巧兮

自前世而固然

篇10:古诗词离骚的教案设计

一.结合课下注释及相关资料,积累关于楚辞、《楚辞》、《离骚》及屈原的相关文学文化常识。

二.结合课下注释,师生探讨掌握比兴手法的使用。

三.通过反复诵读,对关键句的理解,认识诗人洁身自好、执著追求理想的高尚节操,理解诗人热爱祖国、忧国忧民的情怀。教学重点与难点比兴手法理解关键诗句,感受高尚节操

教学方法

大三步教学法

教学时数

2课时

教学内容及过程

一.课堂导入,目标再现

二.问题呈现,师生探讨

(一)积累文学文化常识

1.关于《楚辞》及楚辞《楚辞》,作品集,收录了战国时期楚国屈原、宋玉等人的作品,西汉刘向辑。这些作品运用楚地的诗歌形式、方言声韵,描写楚地风土人情,具有浓厚的地方色彩。后世称这种诗体为“楚辞”(“楚辞体”“骚体”)。《离骚》是《楚辞》的代表作。

2.关于《离骚》评价:屈原的代表作,是我国古代最长的抒情诗。王逸《楚辞章句》题作《离骚经》,宋代洪兴祖在《楚辞补注》中指出:“盖后世之士祖述其词,尊之为经耳。”也有人称之为《离骚赋》,或简称《骚》。自汉迄南北朝,《离骚》又常被举作屈原全部作品的总称。在文学史上,还常以“风”“骚”并称,用“风”来概括《诗经》,用“骚”来概括《楚辞》。《离骚》篇名的涵义,古今各家说法不一。司马迁在《史记・屈原列传》中释为“离忧”。

(二)整体把握,强调词句的理解

1.分段诵读,强调部分词句

2.明确各节大意

(三)师生探讨

1.“亦余心之所善兮,虽九死其犹未悔”是诗人直抒胸臆、表白心志的诗句,课文里类似的诗句还有一些,试把它们找出来加以分析。亦余心之所善兮,虽九死其犹未悔。(写自己对美好德行的追求,至死不改。)宁溘死以流亡兮,余不忍为此态也。(写小人们种种丑态、伎俩,自己不为所动,宁死也不与他们同流合污。)伏清白以死直兮,固前圣之所厚。(写自己与小人们的矛盾是不可避免的,也是不可调和的,自己愿意为正道而死。)不吾知亦已兮,苟余情其信芳。(写自己虽然遭到贬抑,但仍要一如既往地修身洁行,而不论别人怎么看待自己。)民生各有所乐兮,余独好修以为常。虽体解吾犹未变兮,岂余心之可惩?(重申自己始终以“好修”为乐,即使为此遭受极刑也决不改变。)

2.《离骚》多用比兴手法,正如东汉王逸所说的“善鸟香草以配忠贞,恶禽臭物以比谗佞,灵修美人以媲于君”。请从诗中找出一些例子来,并简要分析它们各自的寓意。“怨灵修之浩荡兮,终不察夫民心”,“灵修”本意是神仙,这里指君王。“众女嫉余之蛾眉兮,谣诼谓余以善淫”,以“蛾眉”(即美貌)比拟自己的美德,以“众女”肆意造谣中伤比拟朝臣对自己的造谣中伤。“鸷鸟之不群兮,自前世而固然”,“鸷”指鹰、雕一类凶猛的鸟,“鸟”指一般的鸟,这里分别比拟诗人自己和周围群小。“制芰荷以为衣兮,集芙蓉以为裳”,“高余冠之岌岌兮,长余佩之陆离”,所写的衣着佩饰都比拟诗人的美德。“佩缤纷其繁饰兮,芳菲菲其弥章”,比拟诗人的品德更加高洁。

3.《离骚》的句式长短不一,又多用对偶手法,呈现出错落中见整齐,在整齐中又富于变化的特点。请具体说说下列诗句是如何构成对偶的。

1.既替余以蕙兮,又申之以揽。一个完整诗句里上、下句构成对偶。

2.固时俗之工巧兮,凉婢囟改错。背绳墨以追曲兮,竞周容以为度。两个完整诗句的上、下句分别构成对偶,这种对偶形式也叫错综对。

3.何方圜之能周兮?夫孰异道而相安? 一个完整诗句里上、下句构成对偶。

4.屈心而抑志兮,忍尤而攘诟。上、下句内部各自构成对偶,上、下句之间也构成对偶。

5.制芰荷以为衣兮,集芙蓉以为裳。一个完整诗句里上、下句构成对偶。

上一篇:感谢老师的感谢信怎么写下一篇:蒲公英的年华-精美散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