轨道下山安全技术措施

2024-05-10

轨道下山安全技术措施(精选6篇)

篇1:轨道下山安全技术措施

1202回风顺槽联络巷翻修钢架棚安全技术措施

一、工程概况:

1202回风联络巷口段,原钢架棚高度不够,为综掘机退出1202工作面时提供足够的空间,经矿研究决定,翻修原钢架棚,为确保施工安全,特编制本措施。

二、施工准备:

1、严格按技术科给定的中、腰线施工,并控制好距离。

2、各种工具、材料、设备及设施准备到位。

3、准备钢架棚6架和必需的木料,梁长2600mm,棚腿长2500mm。﹙棚梁具体要求见附图﹚

三、施工方法

1、施工队要确切掌握架棚地段,控制好巷道中、腰线。

2、施工时按中、腰线确定好棚腿位置,挖出柱窝、栽好棚腿,专人固定牢固,人在脚手架上安设棚梁,棚腿与棚梁之间加设10mm厚的木垫板,校正好中、腰线,接实顶帮,打好撑木。

2、采用11#矿工钢梯形棚支护,钢架棚棚距800mm。

3、在1202回风联络巷标定的位置向巷道两侧进行支护,支护长度为5m。

4、棚距不得大于800mm,顶部布置6块背板,两帮各5块背板,一块背板用两块木刹,必须背实刹紧。棚间布置7道撑木,顶布置三道,两帮各二道;撑木要平直,齐全,有力,必要时棚间使用四道铁拉杆(或抗棚器)将支架连成一体,其中棚梁两道拉杆,两帮棚腿各一道,棚梁两拉杆位置分别距棚梁牙口500mm,棚腿拉杆位置距棚腿上端500mm。

四、安全技术措施

1、架棚前,先找掉施工区域顶帮的活矸活石,找顶时,一人找顶一人监护。

2、架棚前,应搭设牢固的脚手架,脚手架与皮带要保证500mm安全间隙。人在脚手架上工作时,要集中精力,架上要保证无杂物,踩好站稳。人在脚手架上工作时,皮带不准运行。

3、套棚时第一棚及最后一棚,必须在棚梁及棚腿上各打两道固定锚杆、并使用标准夹板固定。保证构件齐全牢固。背帮时要背实,一背板用两块木楔背牢,撑木、背板要前后成线。顶帮必须接实背牢。

4、使用风镐挖柱窝时,要将压风管路理顺固定,接头要牢固,不准用铁丝代替U型卡。

5、施工单位在施工中必须严格按中、腰线施工。准确控制到皮带大巷位置。必须提前尾巷联络巷5米完成架设钢架棚对巷道的支护工作,在巷道未完成支护前15103运顺不准通过立交段。

6、检查梁、腿接口、棚腿两端至中线的距离、腰线至棚梁及轨面的距离、迈步、梁腿平直刹杆、拉筋、螺丝是否符合规程要求标准。

7、人工上梁时,必须两人以上协调合作,不得将手伸入柱梁接口处,并有专人监护。

8、物料必须码放整齐,不得随意放在皮带巷,避免皮带运行伤到施工人员。

9、施工人员不得站在皮带上架设工字钢棚梁及其它工作,如需要在皮带上操作室,必须停止皮带运行,当施工人员发出信号后方可启动皮带。

10、架棚时,梁与腿搭接吻合后,在两侧各上一只棚卡子和拉筋,然后按中腰线固定,再将棚卡子上紧。

11、要采取防止柱腿钻底的措施,如穿铁鞋等。

12、矿每天的跟班人员重点要跟随此迎头。

13、施工地点安设一部通讯电话,确保通讯线路及电话机完好,以便与相关部门联系。

篇2:轨道下山安全技术措施

编制单位:五工区生产股

编制人:

生产股长:张兴源

安监股长:黄国栋

生产主任:肖义和

安全主任:唐水林

技术主任:徐路生 罗文斌 2005、5、25 2005、5、25 2005、5、25 2005、5、25 2005、5、25

前言

《井下大巷维修安全技术措施》原来已写,并下发通修队,但原措施只就井下的有轨运输大巷而言的,现就22轨道下山一甩的返修写一份安全技术措施,希望施工队在进行巷道维修时,严格遵照执行。

一、技术规格

巷道规格为:

上净宽

1.7m±100

下净宽

2.4m±100

1.7m±100

二、顶板修理措施

1﹑坚持敲邦问顶制度,及时处理顶板和两邦的活矸。2﹑坚持“先补后拆、逐架进行”的原则,并坚持通风瓦斯管理制度,遵照“三不作业”制度。

3﹑遇空顶比较高的时候,一定要先控制顶板,再行作业,空顶处用老木子接实,严禁腿子架在浮矸上。

4﹑派有经验的大工观察顶板和两邦情况,遇紧急情况立即报信撤人,待稳定后再进行处理。

5﹑架棚要抬好双边栌、五贯齐全、打好撑筒、关邦背顶平实,6﹑管理人员要在现场指挥。

三、其他要求

1﹑施工区域及前后杂物必须清除干净后,方可作业。2﹑在破底需要放炮时,可能放小炮,并坚持“三人联锁放炮”和“一炮三检”放炮制度。必须布设好岗哨并派人站岗,以确保安全。瞎炮、残炮处理按《煤矿安全规程》第342条执行,其他按第310条至364条执行。

篇3:轨道下山安全技术措施

1 机电设备方面的安全技术措施分析

由于煤矿矿井开采所采用的机电设备较为专业且复杂, 在进行操作时需要考虑到诸多方面, 特别是很多细节性环节, 都要考虑在内, 可以从以下几点入手:

第一, 机电设备各个程序的工作人员要有上岗的资格, 对设备结构、性能、运行原理等都有熟练的掌握, 可以应付常见的故障问题, 严格要求自身, 遵守岗位责任制度, 按照安全操作规范来进行作业。对于不同的机电设备要有相应的责任人管理, 定期进行维护检修, 保证其性能指标与要求相吻合。

第二, 由于开采工作的特殊性, 机电设备在安装时要尽可能的保持干燥, 避开易淋水位置, 如果情况不允许的话, 就要做好防水措施;开关的综合保护也要上架落实, 电缆管路要依据实际开采需要进行吊挂, 不能直接的用铅丝进行电缆吊挂。

第三, 对于溜煤槽、绞车以及泵站等设备操作人员的要求, 在工作时要先对机电设备的机头、机尾、电动机操作系统、信号系统以及防护装置等进行全面彻底的检查, 一旦检测出问题就要及时的消除。

第四, 工作面刮板输送机在正式启动之前, 要做好事前的准备工作, 检查其槽内是否有人, 应先发出信号, 得到信号的回执后点动两次, 两次的间隔时间为7.5秒左右, 而后再进行开机, 开机进行的过程中, 操作人员一定要集中精力, 以信号为准。

第五, 在对输送机进行操作时, 操作人员要认真负起责任, 集中态度, 得到停机信号时必须立即停机。如果按钮失灵, 就要快速的把开关把手打至“O”位, 并把开关停电加锁后进行高效处理。

第六, 在刮板输送机正常运作时, 它的机头正前方要保持无人逗留。需要对其进行延长或是缩短输送时, 要进行停电, 并有专人负责开关, 检修人员在站在支架完整并确保检修安全处作业, 结束之后, 还要对机头和机尾的压柱情况进行详细的检查, 保证其是正常无误的, 在进行切槽时, 具体的切槽位置方圆5米之内不能有闲杂人等逗留。

第七, 各个部的输送机机头和机尾必须全部按照规定的要求进行压柱, 搭接的高度方面一定要在0.3米及以上, 它的前后交错也要大于0.5米, 这样做的目的就是可以避免带回头煤。对于工作面输送机以及末尾部槽槽尾的位置还要进行盖板。

第八, 在进行电缆的吊挂时要严格遵守吊挂的要求, 保持其吊挂的整齐完美, 一般不能用铁丝进行吊挂, 对于不同机电运转部件来说, 需要安装可靠的保护装置。

第九, 处于正常工作状态时, 工作人员要把乳化液管线、枪管以及电缆等吊挂, 这样可以有效的减少输送机发生事故;枪管出现跨槽时, 就要对其做好相应的吊挂工作, 使用结束后, 使其和管线一起挂到老巷。另外, 对于机电设备的检修要在支护完好后进行, 一般是多人进行的, 至少是两人。

2 机电轨道运输的安全技术措施分析

第一, 对于上风道轨道的运输来说, 一定要严格遵守“四保险”制度。在绞车方面, 操作人员要持证上岗, 并有一个严格的制度要求, 对其操作流程进行规范。绞车“四压两戗”的支柱也务必要采用标准的材质, 一般是直径大小在18cm以上的新松木, 最后用地锚固定。

第二, 绞车司机是这一环节所有动作发出的主体, 在进行开车之前首要的工作也是检查。检查的主要对象:绞车的各个部件牢固性、压戗柱是否牢固可靠、开关的按钮是否正常、运输材料和设备是否固定好、声光信号是否良好全面、钢丝绳锈蚀程度、制动闸是否安全可靠以及传动声音是否正常等, 出现问题就要立刻解决处理。

第三, 在开始启动机电车前, 要先把信号发出, 全面详细的检查机电车上的所有材料和设备是否存在不达标现象, 像超高、超宽以及偏载等, 检查材料和设备之间的捆绑是否牢固, 链环销子以及保险绳是否处于挂好的状态, 要尽可能的采用标准的销子和链环, 这样的目的是为了给信号的打开做铺垫。在开车的过程中, 绞车的操作人员需要实时把握绞车绳的受力状况以及其在滚筒上的缠绕情况, 要时刻保持手把不分开, 开车的注意力集中, 对开车过程中的各种信号有及时准确的反应, 一旦出现异常状况就要及时的停车。

第四, 如果是进行平巷运输, 那么一次可以进行两辆车的挂跟, 但是对于运送大型物件或者是超长物料时一次运输只能挂一辆车, 跟车人员在距离矿车距离要控制在5米以上, 不能过短, 如果不是平巷运输而是斜巷运输时, 就不能跟车。

第五, 如果巷道是处于倾斜状态, 那么就必须要对其进行设置一个“一坡三挡”的装置, 声光信号要对其进行定期的检查, 确保其是处于灵活可靠状态, 行车的过程中要安排专门的人员在巷道的上、下口处进行警戒, 如果是临时停车就要设置一个临时挡车器。

第六, 车辆在掉道时, 也要安排专门的人员进行指挥和观察。在处理的过程中, 车身的倾斜侧和下侧部分不能有人员逗留。斜巷在处理掉道的过程中, 一般是不需要绞车进行硬拉的, 不得松开制动闸, 并且还要在车的下方打上一个牢固的可靠的临时老扛, 作业人员一般是不能够站在车的下方和窄侧的。

第七, 平巷人力在进行推车时, 操作人员一定要保持不离手, 双眼目视前方, 并注意车的后方, 留心脚下和两侧, 如果遇到巷道交叉口、道岔、拐弯等时, 需要把推车的速度进行减慢, 必要时还可以高声看出信号, 务必确保停车的及时。

第八, 一般在煤矿矿井开采过程中, 如果采用对拉绞车进行运输时, 那么绞车的操作人员就要严格的遵守信号命令, 禁止传话形式开车。除此之外, 技术人员还要以认真的态度, 熟悉巷道坡度的变化状况, 根据巷道坡度的变化情况, 把握好车闸的松紧程度以及离合手把的松紧程度, 拉力过大, 就需要停止运输立即停车进行原因的详查并解决。

3 结束语

在当前煤矿矿井的开采工作中, 煤矿机电运输是开采的重要环节, 对整个煤矿的开采生产有重要影响, 根据时代发展形势, 需要煤矿开采部门强化这方面的认识, 采取有效的安全技术措施, 以保证煤矿机电以及轨道运行的安全可靠。

参考文献

[1]单井成.煤矿机电运输设备安全运行的技术措施[J].黑龙江科学, 2014, 5 (1) :121.

[2]张冬.煤矿机电运输的安全管理及解决措施[J].技术与市场, 2014, 21 (6) :333-335.

篇4:轨道下山安全技术措施

[關键词]轨道交通;工程勘察;安全技术措施

1、概述

项目概况

广州市轨道交通规划2011-2015年建设方案中,十三号线(东西快线)一期:由鱼珠至新塘段,线路长28.3公里。主要功能为对接穗莞深城际线,加强东部地区与中心城区的联系。十三号线(东西快线)二期:由鱼珠至凰岗段,全长31.5公里。主要功能为与首期共同构建城市东西快线,加强城市东西部区域与中心城区联接。我院于2008年11月中标广州市城市轨道交通十三号线一期工程A标段工程勘察项目。

广州市轨道交通十三号线线路呈东西向,西起白云区槎头,经荔湾区、越秀区、天河区、黄埔区,最后到达增城市新塘镇象颈岭,线路全长56.2km。十三号线分期进行建设,一期工程为鱼珠站至象颈岭段,线路全长28.8km。共设9座车站,其中换乘站4座,平均站间距3.58km。全部采用地下敷设方式。

A标段是指鱼珠站(不含鱼珠站)至南岗(不含南岗站)站,共包括5个地铁站,5个区间及1段折返线(鱼珠站站后折返线)。全线拟为地下线。车站拟为地下站。

2、勘察地面环境条件和地质情况

2.1勘察地面环境条件

本段位于广州市黄埔区。起于鱼珠,出鱼珠站后下穿鱼珠综合市场及黄埔大道东等南行转东,下穿狮子桥涌、厂区、农田及村落等,进入丰乐路站,该站地面大量分布有仓库;出站后不远转北东,后转东南,该段地面主要为农田及村落,行至夏园村时设夏园站;出夏园站后继续沿东南向沿着107国道东行并进入107国道(广深公路),该段地面有大量的汽车及正在施工的BRT工程,路面状况极为复杂,最后止于南岗村。

2.2地质情况

本段岩土分层按岩土大层分为:Qml第四系人工填土、耕植土层;Q4mc第四系全新统海陆交互沉积层;Qel残积层及白垩系紫红色岩层及其各风化带岩层;震旦系混合花岗岩各风化带岩石。断裂及其破碎带本标段在区域上大体沿瘦狗岭断裂走向呈东西向展布,位于瘦狗岭断裂以南的构造区,主体构造呈东西向,由早古生代变质岩中的东西向片理、片麻理及其一系列不对称褶皱,东西向的瘦狗岭断裂以及控制萝岗岩体入侵的东西向构造带组成。

2.3主要要求

(1)为不影响市内交通,交通路面只能占用一条车道,施工时间为早7:00至晚20:30。

(2)确保施工现场人员的自身安全。

(3)确保施工现场的交通畅通和过往车辆及行人安全。

(4)确保各类市政设施(各类管线和道路)正常运行。

(5)确保施工路线环境零污染。

3、危险源辨识

3.1安全事故隐患的分布

安全事故隐患的分布主要分为3个方面。

(1)勘察沿线上空架设的各类通讯光缆、高(低)压输变线路破坏造成的停电、触电、火灾事故;道路照明设施破坏造成的交通事故;道路交通标志破坏造成的交通违章事故等。

(2)施工因素造成的来往行人、施工人员人身伤害和车辆交通安全事故;各类施工设备造成的施工人员人身伤害和设备损坏事故;施工时高空作业、高空坠物造成的人身伤害事故;施工人员穿梭于各施工点间的交通安全事故等。

(3)地下输、供电线路破坏引起的停电、触电、火灾事故;地下通讯光缆破坏造成的各类通讯故障事故;煤气管道破坏引起的煤气泄漏火灾、中毒事故;供、排水管道破裂造成的供水中断、道路淹没、汗水漫延等交通堵塞、环境污染事故。

3.2主要危险源

存在的主要危险源为:行人及施工人员的人身伤害和车辆交通安全、机械伤害、高空坠落、高空坠物、触电、火灾、通讯故障、停电停水、道路淹没、污染环境、天然气泄漏中毒、交通通讯设施的损坏等。

4、安全组织管理

认真贯彻“安全第一,预防为主”的安全生产方针,采取的主要安全管理办法如下:

(1)院领导高度重视,建立健全了安全生产组织保证体系。成立了项目经理部,建立以项目经理为组长、项目副经理主管的安全生产领导小组,设置2名专职安全员,形成自上而下的安全生产监督管理网络体系。

(2)坚持安全生产技术交底和每天开钻前的安全生产例会制度。

(3)坚持安全生产检查和专职安全员施工期间的施工现场巡回检查制度,加强对施工现场的安全监督管理。

(4)严格贯彻落实《地质勘探安全规程》和本院的《安全生产责任制》。

(5)增加安全资金投入。一是为所有施工人员配置完备的安全防护用品,尤其是安全帽和交通反光背心必须确保每人一套;二是为所有施工人员购买了意外伤害保险;三是夜间施工现场全部按交通规范、规程要求给各施工机台配置了道路交通安全警示用品,如锥形标、道路施工标志牌、警示灯等。

(6)认真做好上岗前的“三级”安全教育、岗前培训工作。

(7)建立安全生产应急预案和事故报告制度。根据本项目施工特点和主要危险源的辨识,建立了包括燃气、高(低)压供电线路受损时引起的触电、爆炸、火灾事故;供水管道破裂引起的供水中断、道路淹没事故;重要通讯光缆损坏引起的通讯中断事故等多项专项安全事故应急预案。

(8)服从建设方主管部门和监理方的安全监督与检查,发现隐患及时整改。

5、安全技术措施

(1)所有施工人员施工期间配备和正确佩带、使用统一的交通安全反光背心和安全帽、工作服等安全防护用品。

(2)在路面和道路两侧施工,勘探点两侧必须设置交通安全隔离墩或安全防护栏,距施工区两端安全距离不小于10m处放置交通安全警示(禁行)标志牌;夜间施工配置红色灯光安全标志,保证施工人员、过往行人和车辆安全。

(3)各类机械设备和电器的安全防护装置齐备、牢固和性能可靠,对缺损或性能不良的要及时更换。

(4)加强对机械设备的维修、保养,在施工场地狭窄区域工作的施工机械,进出施工场区要慢行,树立“宁停三分,不抢一秒”的思想。

(5)高空(塔上)作业人员必须带安全帽,系安全带,严禁向上、下抛扔工具等物品。

(6)开启各类窨井井盖前应清理好井盖周围的杂物,防止坠物砸伤井下作业人员及井下管线;井下作业不允许用明火照明;禁止作业人员敲打、脚踩、触摸井内任何一种管线;严禁井内上下抛扔工具。

(7)开挖坑洞施工,白天必须有醒目的防护围栏,夜晚要有红色灯光警示及防护围栏。

(8)施工场内用电线路、用电设备的安装使用,必须符合安装规范和安全操作规程,严禁任意拉线接电。

(9)钻孔孔位必须保持与空中架设的输变电线水平距离不小于5m,距通讯及其他线路水平距离不小于3m。

(10)各钻孔开钻前,必须采用RD400PXL-2/PDL-2管线探测仪进行详细的地下管线探测。在探测的基础上,各钻孔2.5-3.0m以前先用人工开挖,在确认无地下管线及其他地下设施后再采用机械施工。机械施工中应密切观察钻进情况,严防毁坏由非开挖施工埋设的各类地下管线。

(11)钻探泥浆采用封闭循环方式,并及时打扫、清运。

(12)严格控制施工噪声,特别是在居民区附近施工时,进出车辆禁止呜喇叭。

6、体会与建议

(1)野外勘探施工自2008年11月15日开工,至2008年12月22日完工,历时38天,共完成工程钻探孔416个、进尺15506.5m,水文地质钻探孔14个、进尺1260m,及其他全部设计工程内容及工作量,施工中未发生任何人身伤害、交通安全及其他设施、设备安全事故,实现了安全生产零事故的安全生产目标。

(2)培育了公司全员的安全生产文化,树立了牢固的“以人为本,安全发展”的全员安全生产思想理念。

(3)在大中城市中进行轨道交通线路的勘察施工,要做到全员、全过程、全方位的安全管理,人人思想上都能够紧绷安全弦,切实提高安全防范意识,认真、严格、细致的落实各项安全管理办法和安全技术措施,就能够有效的消除各类事故隐患,实现安全、文明施工。

(4)建议在城市轨道交通勘察施工中引入安全风险管理机制,研究、探索出适合城市轨道交通勘察的安全风险管理模式并加以推广应用,也是解决当前各城市轨道交通线路、市政道路改造和市政桥隧建设勘察中迫切需要解决的问题的主要办法。

参考文献

[1]鄢泰宁.岩土钻掘工程学.中国地质大学出版社,2001.

[2]罗云.现代安全生产管理.中国地质大学工程技术学院,2008.

[3]广州市轨道交通十三号线一期工程A标段工程地质勘察报告,广东核力工程勘察院,2009.

篇5:轨道下山安全技术措施

为预防矿井水灾事故的发生,在采掘施工过程中,随时掌握矿井水灾的自然规律和摸清矿井水文地质情况,以利于控制和杜绝各种水灾事故的发生。根据“有掘必探,先探后掘,先探后采”的原则,制定本探放水设计及安全技术措施。

一、西六下山巷概况

1、掘进工作面位置:该工作面为全岩下山掘进巷,现已掘+1205水平,东邻西

’五下山巷(正在掘进),其他方位无掘进,方位3400 2’49”。

2、工程量: 米

3、工程用途:运输、行人。

4、同邻近采区及地面关系: 该工作面上下覆无采空区,在巷道开口向前掘进至617米遇F1断层,落差约300米,地面无坟地,无建筑物。工作面相对地面标高 +1461m。

5、岩层情况: 区内各岩组含水特征由新到老叙述如下:

1)第四系(Q)松散孔隙含水层

主要由坡积、残积及少量冲积物组成,厚0~15m。多分布于山间坡脚,冲沟及沟溪两侧,面积小,厚度变化大,地下水以潜水形式赋存,季节动态变化大、雨季有少量泉点出露,旱季干枯,其水文地质意义不大。

2)三叠系下统大冶组三段(T1d3)岩溶裂隙含水层

分布在矿区南中部。区内厚度大于30m。为厚层状灰岩、白云质灰岩。地表岩溶发育,含岩溶裂隙水及溶洞水。据区域水文资料,枯季泉水流量为1.5l/s,雨季流量约18 l/s,径流途径短,受降雨影响大,枯季地下水径流模数3.4l/s.km2。富水性较强,为强含水层。含水层远离矿体对矿床充水影响不大。

3)三叠系大冶组二段(T1 d 2)岩溶裂隙含水层

覆盖矿区大部分地区。一般厚90m。薄至中厚层状灰岩。岩层含水的不均一。含水层接受大气降水补给后,地下水通过岩溶裂隙、溶洞集中运移,含水性能好,富水条件差。据区域水文资料,枯季泉水流量为1.0l/s,雨季流量约15 l/s,径流途径短,受降雨影响大,枯季几乎干枯,流量变化大,枯季地下水径流模数2.5l/s.km2。富水性较强,为强含水层。

4)三叠系大冶组一段(T1 d 1)相对含隔水层

分布在矿区西部。一般厚28.7m。薄层粘土岩、钙质页岩,顶部偶夹薄层泥灰岩。该含水岩组裂隙发育差,连通性差,富水条件差,含少量基岩裂隙水,区域上起隔水层作用。据区域水文资料,泉水出露少,枯季流量0.5l/s,枯季地下水径流模数为1.25l/s.km2。隔水层。

5)二叠系上统大隆组(P3d)相对隔水层

分布在矿区的北东部边缘。厚2.0~5.0m。薄层硅质岩夹蒙脱石粘土岩。具隔水性,为隔水层。

6)二叠系上统长兴(P3c)岩溶裂隙含水层

分布在矿区的北东部边缘。厚30.0~55.0m。为厚层状灰岩、燧石团块灰岩。该岩组在地貌上分布于斜坡中上部地带,岩溶裂隙发育。大气降水通过岩溶裂隙补给含水层,并通过岩溶裂隙、溶洞汇集、径流和排泄,含较丰富的岩溶裂隙水。据邻区水文资料,枯季流量0.6-0.7l/s,枯季地下水径流模数为3.88l/s.km2。富水性较强,为强含水层。对矿床形成直接充水关系。

7)二叠系龙潭组(P3l)层状裂隙含水层

矿区南部及外围大面积祼露地表,F1断层北部大面积埋藏于深部,埋深0~650余米。厚250~286m。主要为薄层粉砂岩、薄至中厚层燧石灰岩夹灰岩、粘土岩、细砂岩及煤层。粉砂岩、细砂岩及燧石灰岩、灰岩,含层间裂隙水及岩溶裂隙水,粘土岩、煤层为相对隔水段。共调查泉水点4个,流量均很小,动态较稳定,受降雨影响不大。流量稍大的为背儿坡Q2号泉,枯委流量0.45l/s,来源于燧石灰岩夹层地下水补给。地下水枯季径流模数约0.8l/s.km2。该含水层总体富水性较弱,对矿床形成直接充水关系但因富水性极弱影响不大.8)二叠系峨眉山玄武岩组(P3β)层状裂隙含水层

区内无露头,深埋地下。柱状节理发育,含层状裂隙水。富水性弱,是矿床下伏的相对隔水层。

6、构造情况:F1正断层:巷道开口向前掘进至617米遇F1断层,长度大于2km。断距350~500m。倾角45度。破碎带宽2.60~6.40m,由角砾岩组成,角砾成份主要为灰岩,角砾岩呈次棱角状、棱角状,大小不等,一般3~55mm,含量60~80%。胶结物以钙质为主,含泥质、铁质,胶结紧密。富水性中等,且对矿床充水有一定的影响。

7、水文地质情况: 井田范围内出露地层均为二叠系龙潭组之粘土岩、粉砂质粘土岩、泥质粉砂岩、炭质页岩及煤层,富水性弱。据老窑调查,大部分开拓的小煤窑井巷内未见大量积水(开拓标高大多在1430以上),根据收集的生产矿井资料显示,矿坑充水主要为含煤地层本身的地下水静储量的水渗入,涌水量较小。含水层和地表水对矿床充水影响也较小,但F1断层为乌江一级支流撕拉河为区域内最大且侵蚀最深的河流,所以在巷道的掘进过程中做好探放水的工作。

四、矿成立探放水领导小组

长:林峰

副组长:马宏炎

成员:易龙飞、张良、谭宏洲、汪开兵、高俊平、曹华、韩城市、童光辉、徐元武

成员分工:

1、林峰为探放水领导小组总指挥,负责全盘指挥工作。

2、马宏炎、张良负责探放水的具体施工。探放水队等几人协力完成。并负责打钻地点的探放水牌板的填写。

3、谭宏洲、汪开兵、高俊平负责将每天的打钻情况在探放水台帐上做好记录。打钻时间、地点、打眼方位、角度、孔深、煤岩层位、有无顶钻、喷孔现象、瓦斯情况等,都要记录清楚。

五、钻探机具:

1、钻机 型号:煤矿用坑道钻机TXU-75 最大钻深:75m

2、钻杆直径:42 ㎜

六、探放水设计及钻孔参数: 探放水孔呈扇形布置,设计孔数为扇形 5 个以上,每次探深为60 米,其中允掘距离为 30 米,超前距离为 30 米,依次循环进行。实际工作中可根据岩煤层的变化及探水情况适当调整。

七、工作面遇到下列情况之一必须确定探水线进行探水:

易造成矿井水灾的水源是地表水和地下水,对矿井威胁最为严重的是地下水,地下水有含水层水、断层水和老空水,因此,在矿井施工过程,尤其是巷道掘进施工应注意透水事故的发生,为防止矿井水灾事故的发生,确保安全生产和财务不受损失,规定:矿井必须做好水害分析预报坚持有疑必探先探后掘的探放水原则并规定采掘工作面遇到下列情况之一必须确定探水线进行探水。

1、接近水淹或可能积水的井巷、老窑或相邻煤矿时。

2、接近含水层、导水断层、溶洞和导水陷落柱时

3、打开隔离煤柱放水时

4、接近可能与河流、湖泊、水库、蓄水池、水井等相通的断层破碎带时

5、接近有出水可能的钻孔时

6、接近有水的灌浆区时

7、接近水文地质地段又情况不明时

8、采掘工程接近其他有可能出水地区时

八、防断层水探水 区范围内无大的断层若有断层时必须进行防断层探水并采取以下安全措施:

1、应核准断层产状、位置、分析断层带的富导水性并在平面图、剖面图上确定断层与采掘工作面的空间几何关系。

2、井巷通过导水或可能导水断层前必须超前探水探水线探水起点至断层交面的最小距离不得小于 20 米。

3、当井巷通过含导水断层时要严防来压冒顶突水或迟到突水突泥沙并及时采取相应的防水措施如加强支护、砌碹等。

4、对与强含水层连通的导水断层必须按规定留设防隔水煤柱。采掘工作面接近隔水煤柱前要复查煤柱的可靠性。

九、探放水探眼的布置和超前距离 探眼的布置和超前距离应根据水位高低煤岩层厚度和硬度进行规定。

1、钻孔一般应按扇形布置如图

2、钻孔布置与孔数

根据地质条件和积水区的位置以能保持安全岩煤柱厚度防止漏探和实现安全、经济、快速为原则来确定钻孔布置方式与孔数。对于工作面前方和左右两侧均受水威胁的岩煤层钻孔按扇形布置当积水区肯定在一侧时钻孔可按半扇形布置。中厚以上煤层掘进探水同时要考虑垂直方向和密度使钻孔进入顶板围岩。探老塘水探后掘进停掘处的钻孔眼距不得超过 3 米以防漏探。探断层水开孔位置必须在防水煤柱外和断层应力影响带以外以防煤岩破碎出水后不易控制。

钻孔个数以保证必要的密度为准则一般不得少于五个。

3、钻孔深度与超前距离 探水钻孔眼底至掘进工作面的距离不得小于30米的超前距离钻孔深度一般在 60 米一次打孔后可连续掘进 30米。

4、钻孔直径从探、排有效又防止冲垮岩煤壁和放水过大的原则出发孔径以不大于 75mm 为宜。

5、探水起点 30 米 岩煤层中不得小于 30 米情况不清楚时探水线至推断积水区的距离:煤层中不得小于 60 米。

九、采掘工作面接近积水区时单靠探放水来保证安全是不够的还必须在掘进期间采取安全措施加以防范:

1、探水巷道的掘进断面不宜过大以缩小受压面积同时应有两个以上安全出口用于通风、流水和撤人一般情况下应双巷掘进。

2、掘进巷道坡度不准起伏不平以免低处的水流不出去施工人员有被堵的危险。

3、水害威胁未消除或正在探水时为保证工作人员的安全应暂停其工作等水害消除后再继续工作。

4、探到老空并已入水的掘进工作面如果不能马上与老空掘透而在几天后再掘进时应重新打 2-3 个检查孔以免原有的钻孔坍塌堵塞而重新积水切不可贸然掘进。

5、探水巷道必须严格掌握巷道掘进方向沿着探水孔的中心线掘进以免造成超前距和帮距缩小而遭遇老空透水如因地质变化必须偏离时应进行补充钻探或采取其它措施予以补救。

6、大部分积水已经放出还应注意盲巷老空积水或因断层的隔离而形成的孤立积水区。

7、打眼沿钎杆向外流水时应停止工作不准拔出或摇晃钎杆要设法固定并向调度室汇报听候处理。

8、老空透水后允许恢复掘进时还必须注意:当掘进到离老空 3-5 米处应先打 2-3 个检查孔进行一次再检查只有证实积水确已放净后方可揭露老空揭露老空时要先由小断面从放水钻孔上方与老空打透还要注意处理瓦斯硫化氢等有害气体。

9、掘进中各班班长必须在掘进工作面交接班交接允许掘进剩余的距离严禁超越。

10、探水前应先加固探水工作区支架以免压力水冲垮煤壁和支架。并加强电器设备和管理工作以防万一发生透水造成事故的发生。

11、清理巷道保证水沟畅通、并有适当的坡度和断面临时水仓和排水设备要有足够的容量和能力。

12、在打钻地点或附近安设专用电话与所有可能受水威胁的工作地点连通并事先拟定好撤退路线以防意外事故的发生。

13、测量和防探水人员必须亲临现场依据设计确定主要探水孔的位置、方位、角度、深度以及钻孔数目。

14、钻进时发现煤岩松软、片帮或来压、沿钻孔向外流水超过打钻正常供水量、以及有顶钻等异状时必须停止钻进但不得拔出钻杆现场负责人应立即向矿调度室报告并派人监测水情如果发现情况危险时必须立即撤出所有受水威胁地区的人员然后采取措施进行处理。

15、探入老空水前首先要分析查明老空水体的空间位置积水量和水压老空积水区高于探放水点位置时只准用钻机探放水探放水孔必须打中老空水体并要监视放水全过程核对放水量直到老空水放完为止。

16、钻孔接近老空估计可能有瓦斯或其他有害气体涌出时必须有瓦斯检查工在现场值班检查空气成分如果瓦斯或其他有害气体浓度超过规定时必须立即停止钻进切断电源撤出人员并报告矿调度室及时处理。

17、钻孔放水前必须估计积水量根据矿井排水能力和水仓容量控制放水流量放水时必须设专人监测钻孔出水情况测定水量、水压、做好记录若水量突然变化必须及时处理并立即报告矿调度室。

18、在打深眼发现钻孔出水的情况下严禁采用放炮放水以防水灾事故的发生。

19、探水前所有施工人员必须熟知矿井水灾路线的情况并确保安全撤离路线畅通无阻并懂得突水后的急救知识以利发生情况便于撤出。

十、探水钻机使用操作要求及安全注意事项:

1、在钻机的搬运过程中,应当防止因碰撞而损坏机械部件。受护好设备。每

次探水作业完成后,要将设备清理好,并将设备安置在一个顶板及支护完好,环境干燥的巷道内。同时设备的安置地点又不影响其他队的正常工作。

2、进入工作地点后,按规定调整好方位角和坡度,用立柱锚固机架,钻机一定要固定牢固。同时注意人员在施工时的人身安全。

3、按钻机使用说明书的操作规程进行钻机施工。

4、探水钻孔超前距离每次≥50m,垱头施工按每施工 30m 时,保持20m 的隔水岩(煤)柱。

5、每次探钻孔的实际操作数据要记录下来,如实反应探钻孔的情况。禁止虚报及弄虚作假。

6、每次施工前,要注意观察整个巷道的支架及围岩情况,发现隐患要及时汇报,并处理。巷道支护质量不合格的必须先反工只有在确定安全的前提下,才准施工。

7、在打钻过程中,要注意钻机的工作稳定情况,发现问题要立即停 钻,并仔细分析,找出原因,进行处理。

8、出故障的设备要及时维修,井下修不好的要及时运到地面维修。积极和井下电工联系,保养好设备,以利完成每次探水作业。

9、要求每次打钻的打孔个数不少于 5 个,每个打孔的深度≥50m,否则视为不合格。

10、每次完成探水作业后,要及时向矿调度室汇报,由调度室通知 掘进队恢复正常生产。

十一、探水钻场的要求:

1、每次探放水施工前,先由掘进队清理好钻场。迎头掘进设备工具 要清理好,放到一个可靠的安全处。迎头煤壁要采齐整,煤壁垂直底板,余煤清理干净。使挡头空敞、整洁,以利探水设备的安置及施工。

2、基本支护要紧跟挡头,支护质量要符合要求。严禁空顶作业。巷 道支护质量不符合要求的掘进队不得交给探钻队作业同时 探钻队有 权拒绝施工。

3、巷道内无杂物、空敞,保证人员有一条安全可靠的退路。

4、每次探水作业的日期,要根据挡头的施工情况来定,由生产矿长在每天的调度会上宣布。矿各级管理人员要积极汇报当班井下各作业地点的安全生产情况,以利主管领导正确决策。

十二、掘进安全措施及矿井突水预兆:

1、掘进队在迎头作业时,要注意整个巷道的压力及围岩情况,岩煤壁湿润情况,判断有无突水危险。

2、坚持正确使用临时支护,严禁空顶作业;坚持敲帮问顶制度,严防顶板活动矸石冒落伤人:努力学习打眼放炮技术,尽量减少放炮对顶板围岩的破坏;

3、支架支护要注意接顶关帮严密,防止漏顶片帮现象出现。

4、当工作面出现煤(岩)壁挂红、挂汗、空气变冷、出现雾气、水叫、顶板淋水加大、顶板来压、地鼓、片帮、产生裂隙、出现渗水、水色发浑、有臭味、有害气体增加等突出预兆时。必须立即停止作业,人员按避灾路线图撤至地面。并立即报告调度室,发出警报,撤出所有受水威胁地点的人员。

十三、放水措施

1、应根据所探区域水体情况及压力,查明该区域积水分布情况及水量情况,然后进行控制放水。

2、在放水过程中,必须将所探区域的水量放尽,若放水孔已无流水,应在附

近重新打探水孔查明是否积水已经放尽,直到确定已无积水为止。

3、在放水过程中,必须注意水源的存在。

4、在放水前,必须清理好水沟。

十二、避灾路线 工作面→西六下山→ 西进风巷道→主斜井→地面。

十四、附件:

1、西六掘进工作面通风系统示意图

2、西六掘进工作面监测传感器布置图

3、西六掘进工作面压风自救、隔爆水袋布置图

4、西六掘进工作面爆破警戒布置图

5、西六掘进工作面防治煤与瓦斯突出避灾线路图。(见作业规程附图)

平坝县大山乌煤矿

西六下山掘进工作面探放水设计及

安 全 技 术 措 施

篇6:轨道下山安全技术措施

新 庄 孜 煤 矿

掘 进 工 作 面 安 全 技 术 措

62306N底板下山挪移耙矸机安全技术措施

施工单位: 开拓二区机电队

施工地点:62306N底板下山

2015年3月30日编制

62306N底板下山挪移耙矸机安全技术措施 2015-K205-11C

会 审 意 见 62306N底板下山挪移耙矸机安全技术措施 2015-K205-11C

一、说明

开拓205队施工的62306N底板下山现场所使用90B耙矸机需要向下挪移,为了保证机电队安装工、机电工在施工过程中按章作业和安全施工,特编制此安全技术措施,本措施审批后与《62306N底板下山作业规程》及相关安全技术措施一并贯彻执行。

二、施工巷道平面图

62204-6石门-812mⅣ线石门45KW回绞62206 N底板巷待挪移扒矸机62306 N底板下山

三、施工程序

1、挪移前尽量将把巷道内货出净,底板衬平,大矸石破碎,耙矸机两边货清理干净。

2、然后将扒斗挪至巷道迎头,然后并拆扒斗副绳钢丝绳,将钢丝绳收回至耙矸机滚筒内,多余的钢丝绳盘好固定在机身上;

3、耙矸机停电闭锁,在迎头顶板已施工好的一组固定锚杆上挂上绳头,之后挂 62306N底板下山挪移耙矸机安全技术措施 2015-K205-11C 回头轮(3T或以上),然后将耙矸机主绳通过回头轮固定在耙矸机簸箕嘴溜槽下台车上,绳头固定不得少于3个绳卡。

4、固定主绳绳头之前,先要对耙矸机簸箕口下方矸石清理干净,清理时严禁人员将头伸入簸箕口下方作业。

5、清理后为防止耙矸机簸箕嘴溜槽吭底,用手拉葫芦一头固定在耙矸机溜槽上,一头拴在耙矸机簸箕嘴溜槽口,将簸箕嘴溜槽吊起一定距离;

6、根据耙矸机挪移距离的长短,提前由机电队电工接好电缆和远距离控制点零信号线;

7、将绞车滑头与耙矸机台车钩头连接牢固,利用上口的45KW回柱绞车辅助牵引,采用自拉自方式进行挪移。

8、最后方可拆除耙矸机顶板和两帮固定钢丝绳,拆除之前绞车必须先紧绳,用手拉葫芦将耙矸机进行固定,然后拆除固定钢丝绳、手拉葫芦。

9、固定拆除后,人员警戒到位全封闭后方可进行挪移。

10、耙矸机挪移到位,先进行耙矸机顶板和两帮固定,最后才能拆除绞车钩头,人员将将车钩头拉至三岔门平巷段。

四、安全技术措施

1、施工前由施工负责人在班前或现场对本安全技术措施进行贯彻,作业人员必须签字确认,在现场施工时必须严格按照措施施工;

2、施工时机电队必须有副队长以上管理人员跟班,且有区直正职在现场监督;

3、施工前应对施工地点进行“敲帮问顶”,用长钎子找净顶板、巷帮的浮矸、活矸及浆皮;

4、登高2m及以上和在耙矸机机尾上拆除耙矸机固定作业时必须佩带合格的安全带,其使用按照“高挂低用”的原则;

5、挪移扒矸机时,严禁耙矸机两帮及前方有人,斜巷处于全封闭状态。处理问题时,人员由三岔门处从上向下进行。

6、本次远程操作地点位于皮带机机尾第一个躲避硐室内,由机电队电工提前接好点铃信号。

(一)挪移耙矸机安全技术措施

1、在耙矸机正前方迎头或顶板位置提前施工固定回头滑锚杆(两根作为一组使用),锚杆严禁布置在松软、破碎岩体中; 62306N底板下山挪移耙矸机安全技术措施 2015-K205-11C

2、挪移前必须清理巷道内的矸石及其它杂物,确保巷道底板平整、畅通,具备挪移条件;

3、将风水管路靠帮吊挂好或拉至钻窝盘好,风筒、监测线靠帮吊挂好;

4、回头滑与专用锚杆之间必须采用不低于5分钢丝绳绳头或锚链连接;绳头采用不少于3只配套绳卡卡牢,若使用锚链必须上齐螺丝并加备帽;

5、回头滑固定在迎头时,把耙矸机主、副钢丝绳切断,副绳回收到滚筒上,主绳从耙矸机簸箕口下穿过,然后拉到迎头,穿过固定在迎头的回头滑,卡在耙矸机底座上,绳头用不少于3个绳卡卡牢。

6、挪移前要检查耙矸机电缆长度,确保挪移到预定位置后,电缆仍留有余量;各种管线吊挂是否完好;回头滑与专用锚杆固定是否牢固;耙矸机主、副绳情况,发现断丝或锈蚀超出规定的,严禁使用耙矸机挪移;

7、耙矸机操作人员将手把取下并将闸皮紧到位(松紧度确保能拉动耙矸机),用远程操作按钮进行操作,并站在躲避硐室内点动操作按钮,联系时采用信号或对讲机,防止将耙矸机拉倒;

8、本次作业实行“封闭式管理”,在硐室内操作拉网安人警戒(如图所示),除操作人员及监护人外其他人员全部撤到警戒范围之外,迎头严禁有人;

9、挪移过程中,司机要集中精力,密切注意耙矸机前移情况及各种管线、风筒的吊挂情况及钢丝绳受力情况,发现异常时(耙矸机啃底)立即切断电源,进行处理。处理时,先检查机身是否倾斜(倾斜时使用手拉葫芦进行拉正),若机身不倾斜时,方可处理问题,待问题处理完毕方可继续进行挪移;

10、处理耙矸机倾斜时,人员应站在倾斜上侧,严禁站在倾斜下侧作业;

11、耙矸机挪移到位后,切断电源,取下操作手把,闭锁关闭。对其进行固定,固定:在相对于耙矸机机尾末端两侧顶板处打两根Ф22—2200mm等强锚杆用来固定吊挂绳,用5分钢丝绳穿过机尾溜槽吊挂孔和专用锚杆缠绕不少于2圈,每侧绳头用不少于2个配套绳卡卡紧、上牢;若受现场条件限制,支腿无法安装,则应另加一组锚杆对耙矸机溜槽进行悬吊;

12、在摆放台车位置的两侧巷帮各打2根Ф22—2200mm等强锚杆用来固定稳绳,用5分钢丝绳将耙矸机底盘成“八”字型固定牢固,钢丝绳和锚杆缠绕不少于2圈,每侧绳头用不少于2个配套绳卡卡紧、上牢(提前施工);

14、当以上固定设施齐全、牢固后,方能拆除耙矸机与绞车连接钩头及保险绳,将绞车钩头及保险绳拉至三岔门平巷处,拉勾头时速度要慢行,防止滑倒摔伤; 62306N底板下山挪移耙矸机安全技术措施 2015-K205-11C

15、拉皮带机机尾与延皮带机安全技术措施一并执行;

16、耙矸机主绳与皮带机机尾通过5分钢丝绳(或锚链)连接牢固后,将皮带机机尾拉至耙矸机机尾溜槽下方,拉运机尾时采用声光信号或对讲机进行联系,司机站在安全一侧操作,并且在皮带机机尾处拉网警戒,绳道内严禁有人。

(二)使用45KW回柱绞车留绳牵引安全技术措施

1、由于下山为24°施工,为了确保安全,耙矸机挪移时,利用45KW回绞辅助牵引,防止耙矸机下窜失控。

2、使用45KW回绞前认真检查绞车基础稳固螺栓是否有松动,离合和制动闸是否灵敏可靠,钢丝绳不得有弯折、硬伤、断丝不超限,声光信号必须清晰、准确可靠,保险绳能正常使用;

3、轮眼走勾时严格执行“行车不行人,行人不行车”斜井封闭式管理制度,并且绞车大绳运行范围内严禁有人,在警戒位置处(如图所示)拉网警戒;

4、将绞车钩头与耙矸机钩头用5分钢丝绳缠绕不少于4圈,并用不少于3个配套绳卡卡牢,同时将保险绳可靠固定在耙矸机上,并用不少于3个配套的绳卡卡牢;

5、绞车钩头与耙矸机连接牢靠后方能拆除耙矸机掉挂绳及稳绳;

6、为防止绞车运行时大绳的稳定,可在巷道两帮挂上边滑进行固定;

7、绞车司机、信号把钩工必须精心操作,绞车司机开车时精力要集中,严禁不带电松绳,若出现异常情况时,必须立刻停止绞车,待异常处理后方能继续作业;

8、绞车司机与耙矸机司机要密切配合,严格按照信号开车,耙矸机速度要慢,并保持绞车大绳适当张紧,若耙矸机速度过快,将绞车大绳带太紧时,及时通知耙矸机司机放慢速度,严禁硬拉。

五、未提及处与《62306N底板下山作业规程》及其相关措施一并贯彻执行。62306N底板下山挪移耙矸机安全技术措施 2015-K205-11C 附图:警戒示意图

上一篇:银行出纳年度个人的工作总结下一篇:小学生美丽的冬天作文100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