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习贯彻六中全会精神 加强网上文化阵地建设

2024-06-04

学习贯彻六中全会精神 加强网上文化阵地建设(共8篇)

篇1:学习贯彻六中全会精神 加强网上文化阵地建设

学习贯彻六中全会精神 加强网上文化阵地建设

人民网南京10月27日电(记者姚雪青)中央外宣办、国家互联网信息办今日在南京召开全国第二届对外传播理论研讨会。中央外宣办、国家互联网信息办主任王晨在会上表示,党的十七届六中全会吹响了进一步推动文化改革发展的号角,开启了向建设社会主义文化强国宏伟目标进军的新征程。全国外宣战线、网宣战线要把深入学习六中全会精神作为首要任务,紧密结合实际,努力贯彻落实,以实际行动为深化文化体制改革、推动社会主义文化大发展大繁荣贡献力量。

王晨指出,外宣、网宣工作是深化文化体制改革、推动社会主义文化大发展大繁荣的重要力量,任务艰巨,责任重大。全国外宣、网宣战线要深入学习、宣传和贯彻党的十七届六中全会精神,深入学习贯彻胡锦涛总书记重要讲话精神,深刻理解和把握坚持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文化发展道路、努力建设社会主义文化强国这一文化改革发展的主线,深刻理解和把握建设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这一根本任务,深刻理解和把握推动文化改革发展的基本要求,进一步增强推动文化科学发展的自觉性坚定性,努力实现2020年文化改革发展的奋斗目标。

王晨说,外宣工作要按照全会《决定》要求,承担起增强国家文化软实力、提升中华文化国际影响力、推动中华文化走出去的重要责任,进一步创新对外宣传方式方法,增强国际话语权,妥善回应外部关切,增进国际社会对我国基本国情、价值观念、发展道路、内外政策的了解和认识,展现我国文明、民主、开放、进步的形象,为夺取全面建设小康社会新胜利、开创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新局面、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努力营造良好国际舆论环境。王晨说,网宣工作要着眼加强网上思想文化阵地建设,贯彻积极利用、科学发展、依法管理、确保安全的方针,加强网络文化建设和管理,加强网上舆论引导,唱响网上思想文化主旋律。要发展网络新技术新业态,占领网络信息传播制高点。要广泛开展文明网站创建,深入开展文明办网、文明上网活动,不为有害信息提供传播渠道。要加强网络法制建设,加强对社交网络和即时通信工具等的引导和管理,规范网上信息传播秩序。要紧紧围绕发展健康向上的网络文化这项主要任务、围绕建设和管理两个主要环节,把我国互联网建设得更加繁荣、健康、安全、有序,为社会主义文化大发展大繁荣做出新的贡献。

篇2:学习贯彻六中全会精神 加强网上文化阵地建设

加强大学校园文化建设

作者:

院系:经济学院 国际经济贸易系

班级:

电话:

内容摘要

当今社会上物欲横流,利己主义泛滥,严重影响人们,特别是当代大学生的人生观以及价值观形成。爱国爱民的民族献身精神,艰苦奋斗的勤俭建国精神,一切为人民服务的无私精神等,已被争名逐利者践踏弃之如泥了。要治理这个社会,法律是起抑制警戒作用的,但教育的作用更不可轻估。在教育工作中,学校的教育(包括文化建设),特别是大学校园文化建设的作用是巨大的、不容忽视的。我们切忌急功近利,忽视了学生的全面发展以及其正确的世界观、人生观、价值观引导。

在党的十七届六中全会上,全会鲜明地提出“以科学发展为主题、以建设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为根本任务、以满足人民精神文化需求为出发点和落脚点、以改革创新为动力”,这是推进文化改革发展指导思想的核心内容和根本着力点,也是我们加强大学校园文化建设的指导方针。我们必须全面贯彻学习十七届六中全会精神,在大学校园文化建设中饯行“教育要面向现代化、面向世界、面向未来”的思想,突出大学生主导价值观教育,即坚持以理想信念教育为核心,以爱国主义教育为重点,以思想道德建设为基础,以大学生全面发展为目标,使大学校园文化建设向更高层次发展,培养德智体美全面发展的社会主义合格建设者和可靠接班人。

关键词:文化建设;六中全会精神

一.贯彻学习十七届六中全会精神 加强大学校园文化建设

校园文化是以学生为主体,以校园为主要空间,以育人为主要导向,以精神文化、环境文化、行为文化和制度文化建设等为主要内容,以校园精神、文明为主要特征的一种群体文化。它主要包括:以学生为代表的文化观念以及有所规范的学生特有的思维特征、行为特征和方式;学生课余生活中一切以群体形式出现的文化活动,如诗社、棋牌俱乐部、书社、文学社等社团活动,其中最能体现校园文化本质内容的是校园风气或校

1园精神。每个企业都有自己的企业文化,价值观念,好的企业文化不一定能使企业成功,但成功的、能成为百年老店的企业,一定有它独特、健康、积极的企业文化。除了学生的各种文化活动,校园文化中那些无形的精神层面,包括优良传统、办学思想、校训、校风学风、人文素质等观念形态的东西是校园文化的深层结构和核心内容,对于整个校园的生存和发展都具有指导意义,是校园建设的无形资产,与学校的办学质量连接在一起的,是学校重要的可持续发展要素之一。因此,我们应当重视加强校园文化的建设,并努力使其育人作用得以充分发挥。

党的十七届六中全会研究了深化文化体制改革、推动社会主义文化大发展大繁荣若干重大问题,认为总结我国文化改革发展的丰富实践和宝贵经验,研究部署深化文化体制改革、推动社会主义文化大发展大繁荣,进一步兴起社会主义文化建设新高潮,对夺取全面建设小康社会新胜利、开创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新局面、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具有重大而深远的意义。党的十七届六中全会对新形势下推进文化改革发展做出全面部署,提出一系列新任务新举措新要求。尤其重要的是,全会鲜明地提出“以科学发展为主题、以建设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为根本任务、以满足人民精神文化需求为出发点和落脚点、以改革创新为动力”,这是推进文化改革发展指导思想的核心内容和根本着力点。全面贯彻六中全会精神,必须紧紧围绕这“四个以”,以改革创新精神有计划分

2步骤加以落实。在党的十七届六中全会上审议通过的《中共中央关于深化文化体制改革

推动社会主义文化大发展大繁荣若干重大问题的决定》(以下简称《决定》),是当前和今后一个时期指导我国文化改革发展的纲领性文件,是站在全局的高度做出的重大战略部署,我们必须学习贯彻《决定》,并结合自身实际,把校园文化建设搞好。

加强校园文化建设是学校教育保持健康、稳定、可待续发展的可靠保证,是新形势下正确引导当代大学生“三观”的客观要求,是培养德智体美全面发展的社会主义合格建设者和可靠接班人必要手段。

一方面,我们必须深刻认识到加强建设大学校园文化建设的重要性和紧迫性。学校要实现跨越式发展,走特色发展道路,关键在人。文化引领价值取向,文化建设显得相当重要。在我国建设创新型国家、建设小康社会的关键时期提出加强文化建设,推动文化繁荣,有着非常重要的意义。中国在国外有180多个孔子学院,传播中国优秀传统文化。我们应该积极思考大学在促进中华优秀文化走向世界方面应该做什么,怎么去做。结合到我校实际,就是要努力完成大学文化传承创新的使命,凝聚全校力量,大力推进特色校园文化建设。强国不仅是在经济上的强国,还应该在文化上强国。基于我们党肩负的历史使命,我们党代表先进文化的发展方向,不抓好文化建设是不行的。当前西方文化渗透和文化入侵对我们国家的发展是不利的,只有我们自身文化大发展、大繁荣,才能实现文化强国。因此,深入学习领会六中全会的精神实质,结合学校文化建设的实际,加强大学校园文化建设,是实现全国文化大繁荣、大发展主力军,是刻不容缓的。另一方面,我们必须采取有力措施推进校园文化建设。例如,要大力加强校风建设,要1

2引自百度百科 十七届六中全会精神的十个要点

丰富校园文化活动,要有特色和品牌意识;要加强校园文化的环境建设,要整理校训、校徽、校歌、校史,提升学校的文化传播综合能力;学校党委、总支和直属党支部等要高度重视校园文化建设,文化治学、文化治系,要把这一认识变成决策。同时,我们也要加强大学校园文化对大学生的凝聚及导向作用。以崇高理想塑造大学生,在学生理想信念教育中突出爱国爱党爱社会主义,为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而奋斗理想,将学生爱国之情转化为立志成才效国之行;以高尚精神鼓舞大学生,建设好高校的校园精神家园,在师生中深入有效地进行以为人民服务为核心、以集体主义为原则、以诚实守信为重点的社会主义道德教育;以精品活动引导大学生,校园文化是一种群体文化,它体现在学校的一切活动中,当今社会需要的是德智体美劳全面发展的大学生,而不是只会死读书、读死书的“书呆子”。因此,我们因适当的走出课堂,寓教于乐,开展丰富多彩的校园文化活动,创建文明、健康、向上的校园文化生活,积极开展领域宽、品位高的校园文化活动,为学生个性发展和文化素质提高提供空间与舞台。加强大学校园文化对大学生的规范约束作用。通过创建良好的校园文化氛围,对学生个体跨时空地、潜移默化地实施影响和教育,使他们在有意无意中受到启发与感染,引起情感的共鸣,产生一种自我完善的内在驱动力和约束力,进而使之自觉形成一种学校“规范”和“软约束”的效果。加强大学校园文化“扬善弃粗”的作用。校园文化建设从本质上讲应是对社会消极文化的剔除,对积极文化的摄取。当今的学生对多元文化信息的来源、判断和选择上,存在着对采用现代手段的各种游戏的迷恋倾向。加强校园文化建设,用优质的丰富多彩的校园文化来充实、吸引他们,这必将使他们对文化的心理渴求得到合理满足,青春活力得到合理耗散,思想品德、道德修养得到逐步成熟,从而抵制和排斥各种消极逆向的文化的侵蚀。我们也可以充分发掘、利用校园的环境,形成了浓厚的立体环境文化,使一草一木、一墙一板都能说话,都起到教育人、启迪人的作用。恰如陶行知先生所言“一草一木皆关情”。例如,在教室里、走廊上悬挂学校优秀师生创作的书法、绘画等作品,让大学生身临其境的感受到学校浓厚的文化氛围;组建校“小记者团”,创办校刊、校报,及时报道学校的新人、新事、新面貌,坚持以正确的舆论引导人、优秀的作品鼓舞人。

文化的力量,深深熔铸在民族的生命力、创造力和凝聚力之中。只有坚持推进文化改革创新,才能不断解放和发展文化生产力,为推动社会主义文化大发展大繁荣提供强大动力,为建成社会主义文化强国打下坚实基础。“在新的历史起点上深化文化体制改革、推动社会主义文化大发展大繁荣,关系实现全面建设小康社会奋斗目标,关系坚持和发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关系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十七届六中全会清晰标定了文化在国家和民族发展进步中的历史方位,深刻凸显了深化文化体制改革的战略地位和重要价值。因此,我们必须充分认识到大学校园文化建设的必要性和迫切性,全面学习贯彻学习十七届六中全会精神,加强大学校园文化建设,以科学发展为主题,以建设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为根本任务,以满足人民精神文化需求为出发点和落脚点,以改革创新为动力,发展面向现代化、面向世界、面向未来的,民族的科学的大众的社会主义文化,培养高度的文化自觉和文化自信,提高全民族文明素质,增强国家文化软实力,弘扬中华文化,努力建设社会主义文化强国。

二.实证分析——大学生违法犯罪案例不断上升

近几年来,我国大学生的违法犯罪率一直呈上升趋势。其中,暴力违法犯罪案件所占比重较大。并且,当前大学生的暴力违法犯罪案件,除了具有暴力案件本身的突发性强、破坏性大以及手段残忍等特点外,还明显地呈现出如下特点:第一,暴力违法犯罪

在大学生的违法犯罪案件中所占比重较,约占30%。如,上海市2005—2009年所查处的503名违法犯罪的大学生中,暴力违法犯罪者140人,约占28%。第二,犯罪种类多样,在大学生暴力违法犯罪案件中既有轻伤、寻衅滋事等一般违法犯罪行为,也有杀人、重伤、强奸、抢劫等严重犯罪行为。暴力违法犯罪的所有形式几乎都能见到。第三,近几年发生多起重大恶性案件,大学生所实施的情节特别恶劣、危害特别严重的暴力违法犯罪案件屡见不鲜。如云南大学的马加爵杀害四名同学案、浙江大学的周一超杀害二名(致一死一伤)政府官员案、长沙医学院女大学生李爱娟将同学连砍62刀致其6级残疾案、2011年药家鑫“激情杀人”案等,都曾轰动一时。

这些案例以及数据无不令人唏嘘,代表着知识、代表着国家的未来和希望、肩负着复兴祖国的历史重任的大学生们是怎样沦为暴力犯罪甚至杀人狂魔的呢?这既在一定程度上破坏了大学生在社会中的形象,又对高校优雅的学习和生活环境造成了不良影响。这也是当代教育需要反思的问题,大学生基本道德观的缺失,遇到困难就选择逃避,扭曲的世界观、人生观、价值观,对生命缺少虔诚的敬畏,这难道只是他们个人的问题吗?网络世界的低俗、淫秽、暴力因子充次其间,社会上物欲横流、追名逐利的不良风气的影响,动摇了“象牙塔”内众多学子勤奋上进的思想根基,使得他们的价值观发生了错位和扭曲,促使和诱发了部分大学生们走上违法犯罪的道路。因此,大学教育不应该是“解惑”,而应该更加注重“传道”。当然,这也需要我们加强大学校园文化建设,对大学生们进行正确的引导。《决定》提出,“加强和改进网络文化建设和管理,加强网上舆论引导,唱响网上思想文化主旋律。制作适合互联网和手机等新兴媒体传播的精品佳作,鼓励网民创作格调健康的网络文化作品。”我们也应自觉净化网络,做无愧于人民的文明传播者,为肩负祖国历史重任的大学生们营造一个更好、更健康的网络环境,还其一个学术氛围浓厚、有着优良校风的大学校园。

参考文献

[1]从党的十七届六中全会浅谈怎样建设高校校园文化

[2] 用十七届六中全会精神引领校园文化建设

[3] 药家鑫案折射出当代大学生价值观

篇3:学习贯彻六中全会精神 加强网上文化阵地建设

1 柳州市国有企业企业文化发展现状

柳州市是我国西部的工业重镇,是一座以工业为主、综合发展、文化底蕴深厚,有着“山水城市中工业最强,工业城市中山水最美”之称的工业城市。柳州市工业涵盖30多个行业,现有工业企业3 400多家,其中达到规模以上的有430多家,已形成以汽车、机械、冶金为支柱产业,制药、化工、造纸、制糖、建材、纺织等传统产业并存的现代工业体系。2009年,柳州市汽车产量突破100万辆,与北京市、上海市一起成为首批年产汽车突破100万辆的城市。2010年,柳州市各类车辆产量突破140万辆,实现工业总产值2 652亿元,工业化水平达到59.1%,工业化率达7.1。

企业文化是企业在发展过程中形成的以企业精神为核心,包括行为准则、道德规范、管理理念、经营风格等在内的管理理论和意识形态。企业文化在企业保持稳定增长过程中起着举足轻重的作用。加快柳州市企业文化建设是柳州市文化建设的重要组成部分,也是柳州市进一步转变发展方式,提升柳州市城市及企业的核心竞争力,促进柳州市科学发展的一个特色和亮点。作为柳州市“二次创业”的排头兵,柳州市国有企业在为柳州市的社会文化提供强有力的物质支持的同时,也用富有特色的企业文化丰富了柳州市“二次创业”“经济升级,城市转型”“三年四千亿,工业再翻番”的历程,成为推动柳州市经济社会发展的最重要力量。

近年来,柳州市国有企业认真贯彻“三个代表”重要思想和党的十七大精神,紧紧围绕企业可持续发展战略,改革管理体制,创新经营理念,积极应对经济全球化进程和激烈的市场竞争,以培育企业精神为核心,以开展精神文明创建和创建学习型企业为载体,以挖掘与整合传统文化资源为基础,以文化育人、典型引路的方式,通过加强企业文化阵地建设,开展形式多样、寓教于乐的文化体育活动,大力培育企业精神、提炼经营理念、推动制度创新、塑造企业形象、提高员工素质,逐步形成颇具柳州特色的企业文化,增强了企业的凝聚力,激发了员工的工作热情、责任感、使命感和敬业精神,为促进企业改革发展稳定提供了强大的精神动力和智力支持,提高了企业的经济效益和管理水平。例如,广西柳州钢铁(集团)公司倡导“求变、求进、求强”的企业精神,始终坚持“以能力为本”的人才理念,把“柳钢”打造成一个企业强、职工富、贡献大、环境美的现代化企业;广西柳工集团有限公司以企业文化育企业之“本”、铸企业之“魂”、谋企业之“道”、塑企业之“形”,造就了一个具有强烈社会责任感的团队;柳州五菱汽车有限责任公司以“造人、造车、造企业”为企业宗旨,“以五菱发展为重、‘继承、学习、创新’、客户至上、以人为本、团队合作”作为企业核心价值观,坚持简单化、低成本制造方式,打造最受百姓喜爱的微型汽车;柳州卷烟厂坚持和贯彻以人为本的人文精神,为员工营造良好的人文环境,激发员工的积极性,展现柳州烟草的精神风貌;柳州市百货公司发挥企业文化“铸魂、育人、塑形、强基、超越”的作用,引领企业员工实现“追求行业领先”的企业愿景;柳州恒达巴士公司以“创新公交车厢文化,打造特色品牌线路”为目标,努力践行“一路领先,真情无限”的企业精神;柳州长虹机器制造公司大力弘扬“国家利益高于一切”的核心价值观、“两弹一星”精神和载人航天精神。

2 柳州市国有企业企业文化建设存在的不足及成因分析

2.1 柳州市国有企业企业文化建设中存在的不足

柳州市国有企业企业文化建设中存在的问题可以从3个层面进行解析。

2.1.1 从企业文化本身来看

一是企业文化缺乏总体规划。很多企业没有建立一个完整的包括企业文化战略、企业文化机构、企业文化载体在内的企业文化建设系统。二是企业不重视企业文化的本质内容,企业文化流于形式。有些企业不理解企业文化的真正内涵,只开展企业文体活动,使企业文化建设流于形式,不能真正从价值理念上增强员工对企业的归属感,未能激发员工共同实现企业目标的工作积极性。三是企业文化缺乏个性和创新。很多企业没有将自身的企业文化与企业核心价值体系、企业目标、企业经营、企业价值取向等相结合,企业文化建设脱离了实际,因此出现千篇一律、照搬照抄的情况,反映不出企业的个性和特色。

2.1.2 从企业内部结构看

企业各部门没有协同行动,企业管理和建设中的各项工作(如对外宣传、招聘人员、提拔干部等)没有在企业精神的引领下形成整体,发挥合力。企业内各部门只重视部门文化,忽视了企业整体文化的建设,造成各部门之间恶性竞争,从而损害了企业的整体形象和利益,对企业文化也造成了重大冲击。

2.1.3 从企业领导者看

领导对企业文化建设工作的重要性认识不足,文化管理的意识不强,自觉参与的程度还不够,认为企业的目标就是盈利,企业存在的目的就是实现利润的最大化,未能将企业文化真正整合到企业的发展战略中,列入企业管理的议事日程,以及作为一项提高企业核心竞争力的重要工作来抓。

2.2 柳州市国有企业企业文化建设存在不足的成因分析

2.2.1 外部因素导致企业对企业文化不重视

从柳州市企业文化建设的外部因素来看,柳州市当地的社会文化状况、行业特征对企业的生产销售情况关注较多,对企业文化建设指导得较少,因此许多企业在文化建设中目标不明确,思路不清晰,措施不得力。

2.2.2 对企业文化的存在有不同理解

企业文化的塑造者,即企业高层在塑造企业文化过程中没有把企业文化最核心、最本质的一面很好地传播给企业的每一位员工,也没有教导员工如何去理解和认识企业文化真正的内涵,各部门、上下级之间缺乏一个整体的向导,导致不同部门和上下级之间对企业文化有着不同的理解,甚至出现一些消极的想法。

2.2.3 缺乏企业文化宣传与交流平台

目前,柳州市缺乏企业之间关于企业文化学习、借鉴和交流的平台,国有企业文化建设中优秀的做法与经验展示不够,导致众多国有企业即使有迫切建设企业文化的愿望,却寻找不到有效的解决途径。

2.2.4 企业员工参与积极性不高、作用发挥不充分

企业文化建设需要员工的参与,才能使企业上下全面、准确地理解企业文化中的价值观。目前,很多企业把企业文化建设停留在表面工作上,没有落实到企业决策层、管理层和低层员工的工作行为中,甚至将企业文化视为口号或标语挂在墙上,从而造成企业文化只体现了少数人的价值观,难以在企业内建设与传播。

3 柳州市国有企业企业文化建设的对策

随着我国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的建立和改革开放的深入发展,企业要想在激烈的市场竞争中取胜,就必须具有自己鲜明的特色,这其中包括具有竞争优势的企业文化。加强企业文化建设要深入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和党的十七届六中全会精神,借鉴国内外优秀企业文化成果,以加快发展为宗旨,以提高企业核心竞争力和促进企业和谐发展为目标,以诚信经营为基础,以“创先争优”活动为载体,以人本管理为核心,以学习创新为动力,努力建设符合社会主义先进文化前进方向、具有鲜明时代特征和丰富内涵与独具特色的企业文化,促进国有企业企业文化大发展、大繁荣。

3.1基本原则

3.1.1坚持正确的方向

坚持用社会主义先进文化的要求引领企业文化的前进方向,把握企业文化的发展趋势,丰富企业文化的思想内涵。要把马克思列宁主义指导思想、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共同理想、以爱国主义为核心的民族精神和以改革创新为核心的时代精神及社会主义荣辱观等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的基本内容融入企业文化建设之中,促进企业文化建设始终沿着正确的方向健康发展。

3.1.2坚持促进发展

企业文化建设要紧紧围绕发展第一要务,坚持以生产经营为中心,与企业发展战略融为一体,贯穿于企业管理全过程,为促进企业实现科学发展提供强有力的精神动力、思想保证和文化支撑。

3.1.3坚持以人为本

从员工的根本利益出发,全心全意地依靠员工进行企业文化建设。要尊重劳动、尊重知识、尊重人才、尊重创造,努力用科学的机制激励人,用美好的愿景鼓舞人,用宏伟的事业凝聚人,用优美的环境熏陶人,用严肃的法制教育人,最大限度地激发员工的积极性和创造性,努力促使企业成为全体员工目标相同、利益一致、关系一体、共同发展的命运共同体。

3.1.4坚持重在建设

制订切实可行的企业文化建设方案,借助必要的载体和抓手,系统思考,重点突破,着力抓好企业文化观念、制度和物质3个层面的建设。注重把文化理念融入具体的规章制度,渗透到相关管理环节,建立科学、规范的内部管理体系。采取相应的奖惩措施,在激励约束中实现价值导向,引导和规范员工的行为。

3.1.5坚持突出特色

从企业特定的外部环境和内部条件出发,把共性和个性、一般和个别有机地结合起来,在企业精神提炼、理念概括、实践方式上体现出鲜明的特色,形成个性化的理念、个性化的制度、个性化的活动、个性化的产品、个性化的标识、个性化的品牌,打造特色企业文化。

3.2 具体措施

3.2.1 做好企业文化的总体规划

企业文化建设是一项浩大的系统工程,按照中共中央的要求,要理直气壮、旗帜鲜明、大张旗鼓地开展此项工作。一是要制定长期目标和中期目标,制订分阶段实施的计划;二是要正确把握企业文化的内涵和要点,加强对企业文化的研究,深刻体会企业文化的精髓;三是要着眼于各部门协同合作和全体员工的努力,规定相应的岗位职责,并制定奖惩措施,以制度保证落实;四是要把专门培训与日常教育紧密结合,涵盖每位员工的一言一行,通过员工的行为展现企业风采,体现文化建设成果。

国有企业企业文化建设要理论联系实际,结合所属行业和企业的特点,把建设特色企业文化作为企业文化建设的重点。面对经济全球化的发展趋势,必须牢固树立创新理念,用文化创新推动科技创新、制度创新。企业文化的创新,必然会带来职业价值理念的创新,而价值理念的创新,又会推动企业制度和经营战略的创新。国有企业只有不断创新、与时俱进,才能充满生机和活力,才能在激烈的市场竞争中立于不败之地,才能不断发展壮大。

3.2.3 与企业管理、企业发展相融合

企业文化建设要始终坚持以提高企业经济效益为基础,要与企业管理、企业发展融合,使经济的繁荣与文化的繁荣相适应。企业文化管理就是用企业的文化思维提升和改造企业管理,从而对内增强凝聚力,对外提升影响力。离开了企业管理、企业发展、企业经济效益这个“纲”,企业文化就失去了依托。企业文化建设只有与企业管理、企业发展战略、生产经营等有效融合,才能推进企业各项工作顺利开展。

3.2.4 打造企业文化传播的内外平台

创造一个信息畅通,有求必应,求而有获的环境是企业传播文化、建设文化的必要途径。因为文化既是一个企业内部自上而下的宣传,由下而上的提炼,又是企业之间学习交流、共同发展的精神动力。企业要充分利用企业内部报刊、行业报刊、OA内部论坛、协同办公系统、合理化建议、厂长(经理)接待日等,开辟了一个个文化传播的平台,为企业员工搭建一条条广开言路的通道。

3.2.5 加强企业文化队伍建设

按照“政治强、业务精、纪律严、作风正”的要求,加强对企业文化建设工作人员的教育培养。通过各种途径,采取各种方式,切实提高企业经营管理者和企业文化建设专职人员的企业文化建设能力,培养和造就专兼职结合、素质全面、精干高效的企业文化建设队伍,凝聚和培养一批企业文化建设中坚力量。建立激励机制,充分调动企业干部在企业文化建设中的主动性和积极性。

3.2.6 充分发挥企业文化凝聚人心的作用

企业文化建设说到底就是人的建设,人既是企业的主体,又是企业发展的源泉,企业要关注员工的需求,为员工提供发展机会,让员工分享发展成果。企业要重视员工的各种需要,特别是精神方面的需要,通过奖励、情感交流、群体活动等多种形式,为职工的全面发展创造公平、宽松的环境;企业管理者要重视员工的建议和要求,注重对员工的培训,发挥员工的创造性,激发员工的工作热情,突出对员工的培养和塑造。结合“向身边党员学习”等活动,选出能体现企业价值观及企业礼俗的代表性人物,使之成为员工心目中纹路清晰的精神支柱。

摘要:企业文化是企业的灵魂,是推动企业发展的不竭动力,是影响企业竞争力、职工创新力的关键因素之一,企业文化在企业保持稳定增长过程中起着举足轻重的作用。文章分析了柳州市国有企业企业文化发展现状,并针对存在的不足提出相应对策。

篇4:学习贯彻六中全会精神 加强网上文化阵地建设

关键词 加强; 石化企业; 文化建设

党的十七届六中全会从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总体布局的高度,对深化文化体制改革、推动社会主义文化大发展大繁荣作了部署,提出建设社会主义文化强国的战略目标。石化企业要深入贯彻落实党的十七届六中全会精神,不断适应和满足干部职工日益增长的精神文化需求,全面加强石化企业文化建设。这是值得我们去认真思考的一个重要课题。笔者就如何贯彻十七届六中全会精神,加强石化企业文化建设浅谈几点看法。

1 加强石化企业文化建设,增强企业凝聚力和战斗力

加强石化企业文化建设是增强石化企业凝聚力和战斗力的重要措施,广大干部职工必须突破传统观念的束缚,自觉从以往的浅层次的工作意识中摆脱出来,牢固树立石化企业文化建设是激发企业的凝聚力和战斗力,维护企业和谐稳定的重要举措的思想,切实把石化企业文化建设摆在突出的位置。

一是要牢固树立石化企业文化建设是企业建设的重要组成部分的观念。当前,各级对文化建设的地位作用有了一定的认识,但还存在一些倾向性的问题。有的片面认为企业文化建设不如业务工作来得实在,务虚的多,务实的少;有的片面认为石化企业文化建设对企业建设只是锦上添花,不能强根固本,好看但不中用。

2 要切实增强抓好石化企业文化建设的使命感和自觉性

要全面推动石化企业文化建设发展繁荣,必须自觉按照十七届六中全会精神的要求,从政治和全局的高度,本着对推动企业中心工作的态度,切实摆上位置,坚持常抓常议,不断增强抓好石化企业文化建设的使命感和自觉性。

3 要认真把握推动石化企业文化建设科学发展、良性发展这一观点

有的抓文化建设单纯凭个人爱好,喜好什么就抓什么,缺乏系统性;有的抓文化建设爱好跟风,形势需要就抓一抓,形势一过就放一放,或直接束之高阁,缺乏长远性;有的抓文化工作建设想到什么抓什么,紧一阵松一阵,缺乏连贯性。二、如何推进和加强文化建设。

党的十七大六中全会提出提高文化软实力的战略思想,对我们石化企业文化建设提出了新的更高的要求。近年来,随着企业工作任务的日益繁重,构建有石化特色的企业文化,更好地为中心工作服务,已日渐成为企业建设发展的形势需要。

一是加强基本阵地建设。各种文化阵地是保证文化工作落实到实处的基础条件。在石化企业文化建设中,要注重突出特色,因地制宜,加大投入,形成包括舆论阵地、培训阵地、娱乐阵地在内的主要阵地体系。舆论阵地主要以广播、电视、书报刊、黑板报、宣传栏、标语牌,灯箱、电子屏幕标语、领导人题词和英模画像为主体;培训阵地以技能人才学习、各种培训班为主体;娱乐阵地以建设史馆、俱乐部、活动中心、文艺分队为主体。

二是加强基本项目建设。石化企业文化的内容十分丰富,需要一定的载体来体现。随着改革开放的不断深入,石化企业文化的功能和作用领域不断扩展,石化企业文化需要在许多传统做法的基础上创造出新的模式。配合企业中心工作和重大任务,积极创作具有石化企业特点、反映基层生活的文艺节目,开展融思想性、知识性、趣味性于一体的干部职工喜闻乐见的文艺活动,通过组织歌咏比赛、联欢会等活动,把文化工作辐射到石化企业的各个角落,延伸到干部职工的八小时以外,渗透到企业工作的各个方面。广泛开展群众性体育竞赛和体育锻炼达标活动,适时安排各类小型体育项目比赛,人员相对集中的单位,可组织有关体育项目或球类比赛。要适应信息社会发展,充分利用网络资源拓宽干部职工视野,开展网上学习、论坛、游戏对抗、动漫制作比赛等健康向上的网络活动,既可以把网络延伸到班组,也可以在活动中心增设文化网苑。充分发挥影视设备、声像设备、电子设备的功能,使石化企业文化尽可能与社会同步发展,提高石化企业文化的科技含量和档次。要开门搞文化,敢于打破石化企业文化的封闭模式,组织油地联欢、文艺汇演等活动,扩大石化企业文化与地方交流,做到既保持石化企业的文化特色,又积极参与地方文化建设,吸收地方文化建设经验。

三是加强基本制度建设。石化企业文化建设是一项系统工程,健全完善的制度是石化企业文化健康发展的重要保证。开展石化企业文化,必须要超前准备,精心策划,选准载体,摸索规律,做到河水长流不断线,突出重点掀波澜。石化企业文化建设要坚持企业党委统一领导,党政主官亲自抓,机关全力指导和服务,做到组织、管理、保障制度健全,从制度上保证干部职工最大限度地参与各种文体活动。要在继承和发扬石化企业基层文化优良传统的基础上,适应形势和任务发展的新要求,认真研究基层干部职工精神文化需求的变化和特点,积极吸收社会文化的优秀成果,不断提高石化企业文化建设的品位和层次。比如在元旦、春节开展文艺演出;"三八"节开展"巾帼建功"活动;"清明节"组织宣传祭奠革命英烈活动;"五四"青年节组织开展弘扬"五四"精神;"六一"开展未成年人的思想道德教育活动;"七一"组织开展歌颂党的活动,宣传优秀党员事迹;"十一"国庆节唱响祖国颂。要充分利用这些节日载体广泛开展健康向上的群众性文化活動。

篇5:学习贯彻六中全会精神 加强网上文化阵地建设

一、充分认识加强铁路文化建设的重大意义,努力建设与铁路科学发展相适应的铁路文化。

(一)切实增强铁路文化建设的责任感和紧迫感。

(二)铁路文化建设的总体思路。

(三)铁路文化建设的奋斗目标。

二、加强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教育,强化推进铁路科学发展的共同思想基础。

(四)坚定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想信念。

(五)着力提升干部职工思想道德素质。

(六)培育和弘扬具有鲜明时代特征的铁路精神。

三、以安全文化、服务文化建设为重点,努力构建具有行业特色的铁路文化。

(七)大力加强安全文化建设。

(八)加快推进服务文化建设。

(九)积极推进其他方面的文化建设。

四、大力发展群众性文化事业,努力满足铁路职工的精神文化需求。

(十)加强 “文化线”建设。

(十一)管好用好铁路文化体育场馆。

(十二)开展群众性文化活动。

(十三)抓好站车公共服务文化建设。

五、创作生产更好更多的铁路文化产品,增强推动铁路科学发展的凝聚力和创造力。(十四)坚持正确的创作导向。

(十五)加强和改进新闻舆论工作

(十六)创作更多铁路优秀文艺作品。

(十七)发展健康向上的网络文化。

六、大力发展铁路文化产业,激发铁路文化建设的发展活力。

(十八)建立完善铁路文化产业体系。

(十九)加强铁路文化市场开发。

(二十)深化铁路文化体制机制改革。

七、加强党对文化工作的领导,把推进铁路文化建设的任务落到实处。

(二十一)切实担负起推动铁路文化发展繁荣的政治责任。

(二十二)健全共同推进铁路文化建设的工作机制。

(二十三)加强铁路文化人才队伍建设管理。

篇6:学习贯彻六中全会精神 加强网上文化阵地建设

一、方案摘要:

1、由于今年甲流在全世界风行,传染十分迅速。我们组织宣传一些传染病的防治知识,让同学们以及学校周边产生一种警惕性,为韶关做点实事。

2、展开“活力在基层,环保你我创”之回收瓶罐大行动,通过这个活动加强团员们的环保思想意识。

3、在班上组织一次播音主持大赛,无论是以搞笑还是其他风格播音都可以,让同学们主动报名参加,包括查找十七届四中全会有关的资料,比赛当天评出最佳播音员,最佳台风奖,最佳创意奖,并进行奖励。

4、开展宿舍清洁大赛,通过这个加强团员们的卫生意识,从小养成良好的生活习惯,培养良好的生活习惯。

5、带领大家参观烈士陵园,让他们感受先烈的爱国主义情感与为祖国奋勇献身的高尚情操。

6、搜索一系列关于全会的题材,进行压缩编成短剧,然后让班上同学现场报名参加,抽取表演题材进行现场表演,最后评选出“全会”最佳男女演员并进行奖励。

二、活动的目的意义:

通过本次团日活动,进一步贯彻十七届四中全会精神,使全会精神深入贯彻到笨支部共青团员的心中,加深团员对党、共青团的理解;丰富本支部青年团员的学习生活,展示当代团员青春风采;加强支部成员的责任感和使命感和班级的团结意识。

三、方案特色和创新之处:

本次活动以“贯彻全会精神,加强团员思想建设”为主题,组织开展甲流防治知识、宿舍清洁、回收瓶罐以及十七届四中全会相关资料进行表演和比赛,开展形式比较创新和节省经费开支,不仅增强了支部的凝聚力,也从实处为身边同学和学校周边做出了好事。

四、活动的具体流程:

参加人员:班全体同学活动 参加人数:49人

活动时间:11月28~29日

活动地点:学校周边附近地区、南2多媒体教室、韩家山革命烈士陵园。1、28号上午,组织支部成员到学校周边派发事先做好的甲流防治知识传单,为周边的人都对甲流进一步的认识,提高警惕性。派发过程事先把支部成员分成五个小组,每组负责各个范围,提高效率和普及率。2、28号下午,展开“活力在基层,环保你我创”之回收瓶罐大行动,先把支部成员分10组,分好组的支部成员在学校各区宿舍开展本次活动,回收瓶罐,最后集中回收的瓶罐,买给回收站,将回收的费用捐献红十部门。3、28号晚上,在南二多媒体教室,进行播音主持大赛,先在多媒体平台放入报名同学的比赛资料,然后由邀请的嘉宾为评委,对比赛过程进行评分,最后评出最佳播音员,最佳台风奖,最佳创意奖,并进行奖励。4、29号上午,开展宿舍清洁大赛。由班级各个宿舍进行宿舍卫生大清洁,各个宿舍舍长组织开展进行,最后由班委进行评比,评出“班级文明先进宿舍”和“班级先进个人”并给予奖状鼓励和礼品奖励。5、29号下午,在西区门口集中,带上清洁工具等,集体乘坐公车到韩家山革命烈士陵园,由班委事先准备好鲜花和纪念物品,组织同学们在革命烈士陵园内参观学习,观看有关于烈士们的英勇事迹,一起缅怀我们的革命英雄,每个同学都分得鲜花并轮着向烈士们的墓碑鲜花和致敬。分给同学们扫把为烈士们的墓碑作义务劳动,将墓碑、墓地等打扫干净,特别是卫生死角等地方。请墓园的有关工作人员为我们讲解有关墓园的历史及有关事件并要求同学要详细做好笔录。集体向我们的革命烈士们敬礼,之后开始返回校园,组织大家谈谈当天的收获,同学们回来要求都要写一份观后感,谈一谈大家在这一次活动中最大的感受及收获。注意事项:各位同学必须统一佩戴上团徽,衣着大方得体,以暗色基调为主。6、29号晚上,由事先准备好的一系列关于十七届四中全会的题材所压缩编成的短剧,然后让班上同学现场报名参加,抽取表演题材进行现场表演,活动气氛会比较活跃,让支部成员各自展现自我才华,最后由嘉宾评委选出“全会”最佳男女演员并进行奖励。

7、接着,团支书对这两天的团日活动进行总结发言,并宣布此次团日活动完满结束。

五、经费预算详情:

1、甲流知识宣传单:200张*1=20元

2、播音主持比赛奖品:3份*15=45元

3、彩带气球等布场费用:30元

4、租用多媒体教室:1*50=50元

5、参观烈士陵园车费:49*4=196元 总预算:341元 参与人数:49人 六.团组织概况:

经济管理学院班,全班共有49人,其中,共青团员青年47人,预备党员1人,青年1人。一直以来,我们团结友爱,互相帮助,积极奋进。对学校、年级、班级体的事,我们努力做到人人关心,人人参与,追求出色地完成工作;我们互相关心,互相监督,互相勉励,互相进步,是一个优秀的支部组织。

七、方案需要达到的目标:

篇7:学习贯彻六中全会精神 加强网上文化阵地建设

中存在的问题,在我市各级党组织和党员干部中也都不同程度地存在,有些还比较突出。比如,一些党组织的领导方式和工作机制还不能适应形势发展的要求;一些领导班子和领导干部执政意识和依法执政能力不强,驾驭市场经济和解决复杂矛盾的本领不大;一些党员干部缺乏全局观念和责任意识,思想作风不端正,工作作风不扎实,脱离群众、脱离实际的现象还比较严重;有的基层组织和党员干部平时看起来不错,但一到关键时刻或碰到复杂问题时,战斗力不强、经不住考验的问题就突出暴露出来;一些地方和部门、单位还存在腐败现象。这些问题直接影响执政成效,影响改革发展稳定,必须切实加以解决。我们一定要从关系社会主义事业兴衰成败、关系中华民族前途命运、关系党的生死存亡和国家长治久安的高度,充分认识加强党的执政能力建设的重要性和紧迫性,真正把加强党的执政能力建设,作为巩固党的执政地位的关键之举,作为破解三明发展难题的当务之急,作为实现三明在海峡西岸经济区建设中加快崛起的根本之策,作为全面建设小康社会与全面推进党的建设相互促进的长远之计,不断提高加强党的执政能力建设的自觉性和坚定性。

一、正确把握加强党的执政能力建设的总体要求一是基本内涵要十分明确。注意从三个层面来正确理解和把握党的执政能力的基本内涵,第一个层面是我们党的各级领导集体执掌政权的本领,第二个层面是党所选拔的各级领导干部管理国家和社会事务、经济和文化事业的本领,第三个层面是党所领导的人民团体、意识形态、新闻舆论,以及党的基层组织和广大党员,在巩固执政基础、建设执政环境方面的本领。充分认识到越到上层,越要把握方向,制定正确的方针政策;越到基层,越要注重执行和落实,研究运作和操作,解决好每一个具体问题。二是指导思想要十分明确。中央《决定》中“五个以”的要求,从理论指导、群众基础、骨干力量、体制保证和组织基础五个方面,进一步明确了加强党的执政能力建设必须紧紧把握的指导原则。我们一定按照党中央的部署和要求,始终做到坚持以马克思列宁主义、毛泽东思想、邓小平理论和“三个代表”重要思想为指导,以保持党同人民群众的血肉联系为核心,以加强各级领导班子和干部队伍建设为关键,以改革和完善党的领导方式和工作机制为重点,以加强党的基层组织和党员队伍建设为基础,不断增强各级党组织的创造力、凝聚力和战斗力。三是总体目标要十分明确。中央《决定》阐述的“四个成为”的总体目标,是从我们党为谁执政、怎样执政、靠什么执政的角度作出的精辟的概括。我们必须紧紧围绕这个总体目标,通过长期坚持不懈的奋斗和努力,使全市各级党组织始终坚持立党为公、执政为民,始终坚持科学执政、民主执政、依法执政,始终坚持求真务实、开拓创新、勤政高效、清正廉洁,真正成为始终做到“三个代表”,团结带领全市人民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坚强领导核心。切实发挥全体共产党员在平常时期身体力行、关键时候旗帜鲜明、危急时刻挺身而出的先锋模范作用,树立党员领导干部为民、务实、清廉的形象,推动三明经济更加发展、民主更加健全、文化更加繁荣、社会更加和谐、人民更加幸福。四是主要任务要十分明确。中央《决定》提出加强党的执政能力建设的五大能力,是对党的总体执政能力提出的要求,与十六大对各级党委和领导干部提出的五种能力要求是相辅相成的,必须统一起来领会,贯通起来落实。具体到我市的工作和实践,加强执政能力建设的主要任务,就是要紧紧围绕实现三明在海峡西岸经济区建设中加快崛起,不断提高各级党组织和广大党员干部驾驭市场经济的能力、发展民主政治的能力、建设先进文化的能力、构建和谐社会的能力、服务人民群众的能力。

二、正确把握加强党的执政能力建设的工作重点全市各级党组织和广大党员干部要按照中央决策部署和省委各项要求,围绕加强党的执政能力建设的目标任务,增强执政意识,建设执政主体,夯实执政基础,健全执政体制,优化执政环境,树立执政形象,切实把加强党的执政能力建设贯穿于现代化建设和党的建设的方方面面。一是围绕巩固执政的经济基础,不断提高驾驭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能力。发展是第一要务,是解决一切问题的关键。提高党的执政能力,首先要提高领导发展的能力,尤其是要提高驾驭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能力。要注重改善领导,充分发挥党委在领导经济工作中的把握方向、谋划全局、提出战略、制定政策、营造环境的作用,加强和改进对经济社会重大事务的综合协调,保护好、引导好、发展好各方面的积极性。要注重改革创新,坚决破除一切妨碍发展的观念和体制机制弊端,围绕发

展中的重点和难点,积极探索、锐意创新,强力推进以市场为取向的各项改革,全力破解发展难题,不断增强发展后劲。要注重统筹发展,按照“五个统筹”的要求,更加注重人与自然的和谐、资源利用的高效和环境资源的永续,更加注重加强经济社会发展的薄弱环节,全面推进经济社会持续协调健康发展。要注重对外开放,强化“大沿海、大市场、大开放”意识,按照“五

个对接、五个突破”的要求,加快融入海峡西岸经济区建设发展大格局,拓展开放和发展的领域与空间。要注重营造环境,坚持把营造环境作为加快发展的生命线来抓,大力加强以交通、电力、城市基础设施为重点的硬环境建设和以政策环境、服务环境、市场环境、法制环境、人文环境、人居环境为主要内容的软环境建设,努力使更多的创业者在三明安心做事、放心创业、开心生活。二是围绕巩固执政的政治基础,不断提高发展民主政治的能力。政治基础是党赖以生存和发展的基石。提高发展民主政治的能力,最根本的是要坚持党的领导、人民当家作主和依法治国的有机统一,推进科学执政、民主执政、依法执政,巩固和发展民主团结、生动活泼、安定和谐的政治局面。要坚持科学决策,进一步健全深入了解民情、充分反映民意、广泛集中民智、切实珍惜民力的决策机制,完善重大决策的规则和程序,实行决策前的论证制、决策中的表决制和决策后的责任制,推进决策的科学化、民主化。要坚持发扬民主,健全民主制度,丰富民主形式,保证人民群众依法行使选举权、知情权、参与权、监督权等民主权利;积极做好民族宗教、侨务工作、对台工作,重视做好党外知识分子、非公有制经济人士和其他社会阶层人士的工作,把各方面的智慧和力量凝聚到加快三明发展上来。要坚持依法治市,督促、支持和保证国家机关依法行使职权,教育引导党员干部特别是领导干部带头在宪法和法律范围内活动,保护公民和法人的合法权益,不断提高依法执政水平。要坚持强化监督,把党内监督和国家机关的职能监督、民主监督、群众监督、舆论监督有机结合起来,不断完善纵向联动、横向配合的监督机制,确保人民赋予的权力能够真正用来为人民服务。要坚持总揽全局,集中精力抓全局性、战略性、前瞻性的重大问题,在管全局、把方向、议大事、用干部、抓落实上下功夫,从政治上、思想上、组织上加强对各个领域的领导,保证党的路线方针政策的正确贯彻落实。三是围绕巩固执政的文化基础,不断提高建设先进文化的能力。思想文化基础是增强党的凝聚力的精神保证。提高建设先进文化的能力,重点在于坚持马克思主义在意识形态领域的指导地位,推动文化的发展和繁荣,为加快三明发展提供强大的精神动力和智力支持。要按照“三贴近”的要求,全面加强思想政治工作,坚持用邓小平理论和“三个代表”重要思想武装党员、教育人民,广泛深入地开展理想信念和爱国主义、集体主义、社会主义教育,推进职业道德、家庭美德和社会公德建设,突出抓好未成年人思想道德教育和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不断提高人民群众的思想道德素质。要始终坚持正确舆论导向,坚持党管媒体的原则,引导报刊、广播、电视、网络等新闻媒体,围绕中心、服务大局,唱响主旋律,打好主动战,准确地宣传党的主张,充分反映人民群众的心声,不断增强新闻宣传的吸引力、感染力。要加快科技教育事业发展,深化教育和科技体制改革。增强科技创新能力,加快科技向现实生产力的转化,提升产业发展的档次和水平。整合和优化教育资源,推动建立学习型社会,提高人民群众的科学文化素质。要致力发展先进文化,深化文化体制改革,解放和发展文化生产力,加强文化基础设施建设,加大对红色文化、客家文化、古文化、山水文化和民间民族优秀传统文化等文化资源的开发和保护力度,促进文化产业的繁荣和发展。要不断深化精神文明创建活动,以创建全国文明城市为载体,健全和完善新形势下精神文明创建机制,深化群众性精神文明创建活动,推进“诚信三明”建设,发展社区文化、村镇文化、校园文化、企业文化和家庭文化,全面提高城乡文明程度。四是围绕巩固执政的社会基础,不断提高构建和谐社会的能力。社会基础是增强党在全社会影响力的重要前提。提高构建和谐社会的能力,关键要努力形成全市人民各尽其能、各得其所而又和谐相处的社会环境。要重视激发社会活力,坚持尊重劳动、尊重知识、尊重人才、尊重创造的方针,倾力营造昂扬向上、致力发展的浓厚氛围,让一切要素活力竞相迸发,让一切聪明才智充分涌流。大力提倡团结互助、扶贫济困的风尚,形成平等友爱、融洽和谐的人际环境,最广泛最充分地调动一切积极因素,激发各行各业人们的创造活力。要重视妥善协调利益关系,注意兼顾不同方面群众的利益,坚决防止和纠正各种损害群众利益的行为,并教育引导群众正确处理各种利益关系,以合法的形式表达利益要求、解决利益矛盾。要重视社会管理体制创新,建立健全党委领导、政府负责、社会协同、公众参与的社会管理格局,充分发挥基层党组织、基层自治组织、社团、行业组织和社会中介组织的作用,努力形成社会管理和社会服务的合力。要重视推进“平安三明”建设,全面落实维护稳定工作责任制、信访工作责任制、矛盾纠纷排查调处工作机制、社会治安综合治理工作机制,确保全市政治安定、社会安宁、生产安全和人民安康。要重视改进群众工作方法,积极研究和把握新形势下群众工作的特点和规律,善于运用说服教育、示范引导和提供服务等方法做好释疑解惑、凝聚人心、疏导情绪、化解矛盾的工作。五是围绕巩固执政的群众基础,不断提高服务人民群众的能力。群众基础是党的力量源泉。提高服务人民群众的能力,关键在于始终坚持把服务人民群众作为全部工作的出发点和落脚点。要把立党为公、执政为民的理念贯穿到服务群众生产生活的全过程,坚持权为民所用、情为民所系、利为民所谋,积极改进服务方式,切实做到知民情、解民忧、帮民富。要坚持劳动者自主择业、市场调节就业和政策促进就业的方针,在加快发展中开发就业岗位,在完善劳务输出服务中实现转移就业,在职业技能培训中提高劳动者的创业和就业能力。要健全社会保障、社会救助、社会福利和慈善事业相衔接的社会保障体系,落实城乡最低生活保障制度,提高群众的生活水平。要重视并认真解决老区、贫困地区、困难群众和弱势群体的实际问题,加大对口帮扶、科技扶贫、项目扶贫、政策扶持的力度,增强贫困乡村的“造血功能”和自我发展能力。要始终把群众的冷暖安危放在心上,有重点、分步骤地解决贫困乡村群众饮水难、行路难、看病难和农民工讨薪难等热点、难点问题。高度重视卫生防疫、食品安全、生产安全等问题,让人民群众过上富裕安康的生活。

篇8:学习贯彻六中全会精神 加强网上文化阵地建设

一是稳定和完善农村基本经营制度。《决定》确立了以家庭承包经营为基础、统分结合的双层经营体制的农村基本经营制度, 并从“统”和“分”两个层次提出了完善农村基本经营制度“两个转变”的政策要求。即家庭经营要向采用先进技术和生产手段的方向转变;统一经营要向发展农户联合和合作, 形成多元化、多层次、多形式经营服务体系的方向转变。这种制度和创新的提法适应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符合农业生产特点, 是党在农村政策的基石, 中央的态度是必须毫不动摇的支持, 并且要求赋予农民更加充分而有保障的土地承包权, 现有土地承包关系要保持稳定并长久不变, 回答了《物权法》留下的悬念。

二是健全严格规范的农村土地管理制度。《决定》提出了“两个最严格”的土地管理制度。首先坚持最严格的耕地保护制度。通过划定永久基本农田, 建立保护补偿机制, 推进土地整理复垦开发, 耕地实行先补后占, 不得跨省区市进行占补平衡等措施, 层层落实责任, 守住十八亿亩耕地红线。同时, 要求改革土地管理制度, 完善土地承包流转市场形成机制。《决定》要求在不得改变土地用途、不得损害农民土地承包权益的情况下, 使土地承包经营权流转起来, 以适应现代农业发展的要求。同时, 土地承包经营权流转改革是对农民基本财产权利的尊重, 但大家要清楚的是承包权可以买卖, 它只是经营权的流转问题以及产权层面的完善问题, 不是土地所有制改革的问题, 不是把公有土地变为私有。其次, 实行最严格的节约用地制度。通过严格宅基地管理、严格界定公益性和经营性建设用地等政策措施, 从严控制城乡建设用地总规模。

三是完善农业支持保护制度。为使国家对“三农”支持正常化、制度化, 《决定》指出要健全农业投入保障制度、农业补贴制度、农产品价格保护制度、农业生态环境保护制度等四项制度, 以加大对农村保护的力度。特别是要求完善与农业生产资料上涨挂钩的农资综合补贴动态调整机制、公益性项目逐步取消县及县以下资金配套等政策, 会使农村发展更加迅速, 受到老百姓的赞同。

四是建立现代农村金融制度。《决定》指出, 农村金融是现代农村经济的核心。通过创新农村金融体制, 放宽农村金融准入政策等措施, 引导更多信贷资金和社会资金投向农村。2008年3月4日, 中国银监会合作金融机构监督发布的消息称, 村镇银行、信贷款公司和农村资金互助社三类新型农村金融机构试点总体进展顺利, 现在全国已有22家村镇银行、4家贷款公司、8家农村资金互助社。这三类机构共筹集到各类资本5.5亿元, 吸收当地存款近5亿元, 已发放贷款3亿元。

五是建立促进城乡经济发展一体化制度。《决定》首先以“五个统筹”明确了土地利用和城乡规划、城乡产业发展、城乡基础设施建设和公共服务、城乡劳动就业、城乡社会管理等城乡经济社会发展一体化制度。同时, 坚持走中国特色城镇化道路, 形成城镇化和新农村建设互促共进机制。

上一篇:酒泉市2011年度干部职工法律知识考试(Ⅱ卷)答案下一篇:韩语四级词汇巧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