深入学习贯彻党的十七届六中全会精神 全面推动边疆少数民族地区宣传思想文化工作发展

2024-06-30

深入学习贯彻党的十七届六中全会精神 全面推动边疆少数民族地区宣传思想文化工作发展(共7篇)

篇1:深入学习贯彻党的十七届六中全会精神 全面推动边疆少数民族地区宣传思想文化工作发展

深入学习贯彻党的十七届六中全会精神

全面推动边疆少数民族地区宣传思想文化工作发展

——中共沧源县委常委、宣传部长 何强宇

党的十七届六中全会于10月15日至18日在北京举行,六中全会审议通过了《中共中央关于深化文化体制改革推动社会主义文化大发展大繁荣若干重大问题的决定》。认真学习、深入宣传、全面贯彻好六中全会精神,是当前和今后各级党组织和广大党员干部一项重要的政治任务。结合胡锦涛同志讲话精神,就边疆少数民族地区如何贯彻落实全会精神,着力文化产业发展,努力营造浓厚的学习宣传氛围,不断兴起社会主义文化建设新高潮,从三个方面作交流。

一、充分认识全会的重大意义,把思想和行动统一到中央决策部署上来

党的十七届六中全会充分肯定了党的十七届五中全会以来中央政治局的工作,高度评价了以胡锦涛同志为总书记的党中央团结带领全党全军全国各族人民着力稳物价、调结构、保民生、促和谐,全面推进社会主义经济建设、政治建设、文化建设、社会建设以及生态文明建设,全面推进党的建设新的伟大工程取得的新进展,深入研究了深化文化体制改革、推动社会主义文化大发展大繁荣的若干重大问题。全会审议通过的《决定》,准确把握我国经济社会发展新要求、当今时代文化发展新趋势和各族人民群众精神文化生活新期待,从战略高度深刻阐述了推进文化改革发展的重要性和 紧迫性,全面总结了改革开放以来,特别是党的十六大以来,我们党推进文化建设取得的巨大成就,确立了建设社会主义文化强国的战略目标,提出了文化改革发展的指导思想、重要方针、目标任务和政策举措,对文化建设作出了系统的安排和部署。《决定》既有很强的思想性、理论性、指导性,又有很强的实践性、针对性、操作性,体现了宽广的全球视野和深邃的历史眼光,是当前和今后一个时期指导我国文化改革发展的纲领性文件,必将推动全国文化进入新一轮大发展大繁荣时期。

党的十七届六中全会提出了一系列新思想新观点,作出了一系列新要求新部署,鲜明回答了我国文化改革发展走什么路、朝着什么样的目标迈进这个带有方向性、战略性的重大问题,是新中国成立以来特别是改革开放以来我国文化建设实践探索的基本总结,是对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认识的丰富和深化。党的十七届六中全会的召开,充分体现了党中央对文化建设的高度重视,对文化发展规律的深刻把握,对人民群众基本文化权益的真诚维护,必将为我们全面贯彻党的十七大精神、深入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夺取全面建设小康社会新胜利、开创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新局面,起到有力的推动作用。全县各级党组织要把学习好、宣传好、贯彻好党的十七届六中全会精神作为当前和今后一个时期首要的政治任务,迅速在全县上下开展广泛深入的学习宣传活动,努力营造浓厚的学习宣传氛围,不断兴起社会主义文化建设新高潮。用全会精神统一思想、凝聚力量,推动民族文化建设不断取得新的突破,为实现沧源争先进位、率先发展 提供坚强思想保证、强大精神动力、有力舆论支持、良好文化条件。

二、深刻理解全会内容,准确把握精神实质

学习贯彻党的十七届六中全会精神,重点是要深入学习贯彻胡锦涛同志的重要讲话和全会通过的《决定》,努力在掌握精神实质上下功夫。

一是充分认识我国文化建设取得的巨大成就。要通过系统学习,深刻理解在革命、建设、改革各个时期,我们党坚持不懈推进文化建设,有力地推动了党和人民事业的发展;深刻理解经过改革开放以来的不懈努力,我们走出了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文化发展道路,显著提高了全民族思想道德素质和科学文化素质,促进了人的全面发展,显著增强了国家文化软实力,为坚持和发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提供了强大精神力量,为进一步兴起社会主义文化建设新高潮奠定了坚实基础、积累了宝贵经验,从而增强进一步深化文化体制改革,推进文化大发展大繁荣的自觉性和坚定性。

二是准确把握推进文化改革发展的重要性和紧迫性。要通过系统学习,深刻理解当今世界处在大发展大变革大调整时期,各种思想文化交流交融交锋更加频繁,文化在综合国力竞争中的地位和作用更加凸显,维护国家文化安全任务更加艰巨,增强国家文化软实力、中华文化国际影响力要求更加紧迫;深刻理解当代中国进入了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关键时期和深化改革开放、加快转变经济发展方式的攻坚时期,文化越来越成为民族凝聚力和创造力的重要源泉、越来越成为综合国力竞争的重要因素、越来越成为经济社会发展 的重要支撑,丰富精神文化生活越来越成为我国人民的热切愿望;深刻理解全面建设惠及十几亿人口的更高水平的小康社会,既要让人民过上殷实富足的物质生活,又要让人民享有健康丰富的文化生活,必须抓住和用好我国发展的重要战略机遇期,自觉推动文化大发展大繁荣;深刻理解我国文化领域正在发生深刻变革,文化发展取得了巨大成就,同时也面临一系列新情况新问题,充分认识社会主义先进文化是马克思主义政党思想上的旗帜,文化建设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总体布局的重要组成部分,增强推进文化大发展大繁荣的使命感和责任感。

三是准确把握推进文化改革发展的指导思想和总体要求。要通过系统学习,深刻理解推动社会主义文化大发展大繁荣,必须坚持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文化发展道路,深化文化体制改革,推动社会主义文化大发展大繁荣,必须全面贯彻落实党的十七大精神,高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伟大旗帜,以马克思列宁主义、毛泽东思想、邓小平理论和“三个代表”重要思想为指导,深入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坚持社会主义先进文化前进方向,以科学发展为主题,以建设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为根本任务,以满足人民精神文化需求为出发点和落脚点,以改革创新为动力,发展面向现代化、面向世界、面向未来的,民族的科学的大众的社会主义文化,培养高度的文化自觉和文化自信,提高全民族文明素质,增强国家文化软实力,弘扬中华文化,努力建设社会主义文化强国;深刻理解建设社会主义文化强国的总体要求是着力推动社会主义先进文化更加深入人心,推动社会主义精神文明和物质 文明全面发展,不断开创全民族文化创造活力持续迸发、社会文化生活更加丰富多彩、人民基本文化权益得到更好保障、人民思想道德素质和科学文化素质全面提高的新局面,建设中华民族共有精神家园,为人类文明进步作出更大贡献。

四是准确把握推进文化改革发展的奋斗目标和重要方针。要通过系统学习,深刻理解到2020年文化改革发展的目标是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建设深入推进,良好思想道德风尚进一步弘扬,公民素质明显提高;适应人民需要的文化产品更加丰富,精品力作不断涌现;文化事业全面繁荣,覆盖全社会的公共文化服务体系基本建立,努力实现基本公共文化服务均等化;文化产业成为国民经济支柱性产业,整体实力和国际竞争力显著增强,公有制为主体、多种所有制共同发展的文化产业格局全面形成;文化管理体制和文化产品生产经营机制充满活力、富有效率,以民族文化为主体、吸收外来有益文化、推动中华文化走向世界的文化开放格局进一步完善;高素质文化人才队伍发展壮大,文化繁荣发展的人才保障更加有力。深刻理解实现这些奋斗目标,必须坚持以马克思主义为指导,坚持社会主义先进文化前进方向,坚持以人为本,坚持把社会效益放在首位,坚持改革开放“五个坚持”的重要方针。

五是准确把握推进文化改革发展的工作部署和重大举措。要通过系统学习,深刻理解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决定着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发展方向,要推进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建设,进一步巩固全党全国各族人民团结奋斗的共同思想 道德基础;深刻理解创作生产更多无愧于历史、时代和人民的优秀作品,要全面贯彻“二为”方向和“双百”方针,为人民提供更好更多的精神食粮;深刻理解满足人民的基本文化需求是社会主义文化建设的基本任务,要大力发展公益性文化事业,保障人民基本文化权益;深刻理解发展文化产业是社会主义市场经济条件下满足人民多样性精神文化需求的重要途径,要加快发展文化产业,推动文化成为国民经济支柱性产业;深刻理解改革创新是文化发展的强大动力,要进一步深化改革,加快构建有利于文化繁荣发展的体制机制;深刻理解推动社会主义文化大发展大繁荣人才是关键,要建设宏大文化人才队伍,为社会主义文化大发展大繁荣提供有力人才支撑。要紧紧抓住这六个方面的任务,更加自觉地推动文化改革发展各项工作的落实。

六是准确把握推进文化改革发展必须加强和改进党对文化工作的领导。要通过系统学习,充分认识到加强和改进党对文化工作的领导,是推进文化改革发展的根本保证,必须切实担负起推进文化改革发展的政治责任,牢牢把握意识形态工作的主动权,掌握文化改革发展的领导权;切实加强文化领域领导班子和党组织建设,使各级领导干部成为领导文化建设的行家里手;进一步健全共同推进文化建设工作机制,形成文化建设强大合力;充分发挥人民群众文化创造积极性,引导群众在文化建设中自我表现、自我教育、自我服务。

三、学习贯彻全会精神,增强责任感和紧迫感,着力加快文化产业发展步伐,不断推动边疆少数民族地区文化 建设

边疆少数民族地区要在新一轮文化建设大潮中不落伍、不掉队,就必须增强责任感和紧迫感,深入学习领会六中全会的主要精神,全面贯彻落实六中全会的工作部署,抢抓机遇,应对挑战,乘势而上,着力文化产业发展步伐,推动民族文化建设不断取得新的突破。

一是深入推进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建设,用以爱国主义为核心的民族精神和以改革创新为核心的时代精神鼓舞斗志,用社会主义荣辱观引领风尚,凝聚边疆少数民族地区各族人民团结奋斗的强大精神力量。当今世界文化与经济相互交融、文化软实力竞争日趋激烈,敌对势力加紧思想文化渗透,思想理论领域噪音、杂音时有出现。一些西方国家加紧向我国推销其政治理念和价值观念;思想舆论领域更加活跃,各种非马克思主义的社会意识形态有所滋长,我县处在边防前哨,处在渗透与反渗透的前沿,民族宗教问题较为复杂,用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引领社会思潮、占领边疆思想文化阵地的任务尤为繁重。要继续深入开展好全民思想道德建设。以创建“平安家庭”为载体,深入开展家庭美德、社会公德教育活动,引领全社会逐步形成团结友善、尊老爱幼、互助互爱的生活环境,建立健全学校、家庭、社会三位一体的文明教育网络,扎实推进文明素质教育,优化校园育人环境,净化社会文化环境;要继续深入开展好群众性精神文明创建活动,深入推进全民健身运动和群众性广场文化活动;要开展好“文明交通工程、农民素质提升工程、民族文化氛围营造工程、环境卫生整治工程和绿色家园建设工程”,要以“让国旗更鲜艳”为主题深入实施边境线思想文化阵地建设,建立良好的国门形象,巩固边境线宣传思想文化阵地。

二是大力推进公共文化服务体系建设,坚持政府主导,以公共财政为支撑,以全民为服务对象、以基层为重点,加大公共文化产品和服务的供给力度,保障各族群众基本文化权益。文化在经济社会发展中的地位和作用越来越突出,边疆少数民族地区的文化发展整体水平还不高,文化体制机制还不完善,文化产业还处于发展的初级阶段,特别是基层和农村的公共文化服务体系还相当薄弱,加强基层基础工作、满足人民群众精神文化需求的任务更为紧迫。我们要抓好公共文化服务体系建设,继续推进“村村通”等五大重点文化惠民工程建设,启动农村和社区综合科技文化室“七个一”建设,切实加强农村文化“四基”建设,组织开展好节日、节庆公益性文化活动,不断满足广大群众的精神文化需求;进一步做好博物馆、图书馆、民族文化传习所、村(居)委会文化活动室和农家书屋的规划和项目储备工作,努力建设乡镇同步同频广播,完成电台、电视台的网络升级改造工作,促进公共文化服务体系建设。

三是全面深化文化体制改革,进一步推进文化宏观管理体制改革,深化公益性文化事业单位改革,构建有利于文化繁荣发展的体制机制。文化体制改革,是解放和发展文化生产力的根本途径,是促进社会主义文化大发展大繁荣的强大动力。要立足实际,以更加开阔的视野、创新的理念、务实的精神,突破传统思维定势,着力推动文化体制机制、内容形式、投资方式和传播手段创新,积极培育新型文化业态和 文化产业;鼓励发展经营性民营文化产业,促进文化产业与旅游、教育、体育等产业相融合,与科技创新、工业设计、城市建设等活动相结合,激发新的文化创意,催生新的文化业态,使文化产品更具吸引力和感染力。抓好文艺演出业、文化娱乐业、工艺品、会展业,加强艺术培训,不断完善富有特色的文化产业体系,不断开发富有特色的文化产品和服务,积极开拓大众性文化消费市场,引导和扩大广大城乡民众文化消费;要探索建立支持文化精品创作生产的激励机制,加大对优秀作品、优秀文化人才的扶持奖励和宣传推介力度,充分调动全县文化工作者的积极性、主动性、创造性,确保多出精品、多出人才,不断推出有经济社会效益的优秀产品,努力打造人民群众喜闻乐见的优秀作品,让文化创造的活力充分涌流。

四是加快培育文化支柱产业,优化文化产业结构,培育新的文化业态,打造特色文化品牌,努力提升文化产业增加值占生产总值的比重,增强文化综合实力和竞争力。千方百计培育壮大民族文化产业,大力发扬民族文化优势,积极促进文化建设与旅游发展互动双赢。大力加强民族文化遗产的抢救、保护和开发工作;着力规划并逐步实施系列民族旅游文化品牌建设。促进边疆少数民族地区现代文明、历史文化、民间文化的紧密结合,整体推动全县文化大发展大繁荣。

五是深入实施文艺精品工程,充分挖掘边疆少数民族地区丰富深厚的历史文化、民族文化、生态文化、宗教文化资源,不断推出思想性、艺术性、观赏性相统一的精品力作。

六是实施文化“走出去”战略,把边疆少数民族地区文 化发展与我国面向西南开放的重要桥头堡、国家实施新一轮西部大开发、国家扩大内需和加快边疆民族地区发展政策结合起来,加强文化交流合作,努力拓展民间对外文化交流渠道,加强对周边的传播能力建设,全面推进文化开放合作。

七是加大政策支持力度,把文化建设纳入经济社会发展规划、财政预算盘子和科学发展考核评价体系,为边疆少数民族地区文化大发展大繁荣提供有力保障。

八是牢固树立人才是第一资源思想,培养造就德才兼备、锐意创新、结构合理、规模宏大的文化人才队伍。文化产业作为新兴产业,人才不足是一大瓶颈。目前,边疆少数民族地区的教育和产业还存在脱节现象,缺少高素质的实战型、应用型文化产业人才,需要认真研究文化产业人才的培养机制,把人才培养摆在重要位置,不断完善干部教育、培训、考核激励机制,努力提高干部的理论水平和业务能力,加强宣传文化专业人才队伍建设,推进文化名家工程、“四个一批”人才工程,大力提倡用心工作,力争多培养出一些爱文化、懂文化、奉献于文化的优秀人才。

邮编:677400 电话:*** 地址:云南省临沧市沧源县宣传部

篇2:深入学习贯彻党的十七届六中全会精神 全面推动边疆少数民族地区宣传思想文化工作发展

编辑:谢文娟 来源:农民日报 发布时间:2011-10-20 09:32

10月19日,农业部召开党组专题会议,传达学习党的十七届六中全会精神,交流学习体会,部署贯彻落实工作。部党组书记、部长韩长赋强调,各级农业部门要认真学习、深刻领会、深入贯彻十七届六中全会精神,准确把握全会的主要内容和精神实质,迅速把思想和行动统一到中央对形势的科学判断和战略的重大部署上来,切实增强贯彻落实全会精神的主动性和自觉性,立足职责积极推动农村文化大发展大繁荣,推进农村文化建设和经济建设协调发展;努力保持农业农村经济发展良好势头,为实现全面建设小康社会宏伟目标作出应有的贡献,以优异的成绩迎接党的十八大胜利召开。

会议强调,农业部门要立足职责全面贯彻落实《决定》精神,始终坚持党对农村文化建设的领导,坚持为农民群众服务、为农业农村经济发展服务、为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服务的方向,坚持围绕加快现代农业建设、推动农村经济发展、促进社会和谐稳定大局,紧密结合“三农”工作实际和自身职能,把发展繁荣农村文化与转变农村经济发展方式、加快农民致富步伐结合起来,促进农村物质文明建设和精神文明建设协调发展。一要提高农民科学文化素质。大力实施阳光工程,大规模开展农村基层干部和实用人才培训,培养有文化、懂技术、会经营的新型农民,为现代农业发展提供人才和科技支撑,提高农民增收致富能力。二要倡导健康文明生活方式。积极发展资源节约型、环境友好型循环农业,着力改善农村人居环境和生态环境,推动农村走上生产发展、生活富裕、生态良好的文明发展道路。三要丰富农民精神文化生活。积极推动休闲农业发展,鼓励、支持大学生村官从事文化信息传播,积极参加科技、文化、卫生“三下乡”活动,加快农业信息化建设,推动适应“三农”需要的文化出版物出版发行。四要促进解决农民工特别是新生代农民工精神文化需求问题。改善农民工的精神文化生活,加强对新生代农民工的心理疏导和人文关怀,高度重视网络文化对农民工群体的影响,推动城乡联动改革,拓展新生代农民工有序融入城市的路径,创新社会管理体制机制,畅通农民工成才、上升的通道。五要加强和改进农业新闻舆论工作。加强农业农村经济社会热点难点问题以及涉农重大突发事件舆论引导,健全应急报道机制,完善新闻发布制度,提高农业舆论引导的及时性、权威性和公信力、影响力。积极稳妥有序地推进部属非时政类报刊出版单位体制改革。六要加强农业系统文化建设。

篇3:深入学习贯彻党的十七届六中全会精神 全面推动边疆少数民族地区宣传思想文化工作发展

刘延东同志强调, 要深入学习领会党的十七届五中全会精神, 把全会精神贯彻到教育工作的各个方面, 坚决落实全会关于“十二五”期间教育改革发展的重要部署, 使横跨十年的教育规划纲要在头一个五年圆满完成既定任务。要牢牢把握我国仍处于重要战略机遇期的重大判断, 深入实施科教兴国和人才强国战略, 切实把教育摆在优先发展的战略位置, 做到规划优先、财政资金优先、公共资源优先, 加快建设人力资源强国。要紧紧围绕转变经济发展方式, 面向“十二五”期间经济社会发展的主要任务, 坚持教育科学发展, 合理调整结构布局, 创新体制机制, 完善管理模式, 使教育事业和人才培养更加适应扩大内需、发展现代产业体系、促进区域协调发展、建设生态文明等战略任务的新要求。要把教育摆在改善民生、做好群众工作的突出位置, 更加注重以人为本、促进教育公平, 更加注重提高质量、协调城乡区域发展, 抓紧制定完善加快学前教育发展、促进义务教育均衡发展、创新职业教育办学模式、提高高等教育质量以及加强民族教育、特殊教育、教师队伍建设、终身学习的学习型社会建设等方面的政策措施, 努力办好人民满意的教育。要把改革创新作为教育事业发展的强大动力, 注重顶层设计, 突出重点领域, 抓住长期困扰教育科学发展的难点问题和社会关注的热点问题集中突破。

教育部下发通知要求深入学习贯彻党的十七届五中全会精神, 落实《中共中央关于制定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第十二个五年规划的建议》对教育工作提出的各项任务, 全面推进教育事业科学发展。

一是要主动适应国家和地方发展需求, 在服务加快转变经济发展方式、推动教育优先发展上下功夫。坚持教育为经济社会发展全局服务、为人民服务, 进一步增强服务国家和地方经济社会发展的意识, 把人才培养、科学研究等各项工作与国家和地方发展需求紧密结合起来, 完善现代教育体系, 调整人才培养结构, 创新人才培养模式, 推进科学技术创新, 使教育事业更加适应扩大内需、发展现代产业体系、促进区域协调发展、建设生态文明等战略任务的新要求, 着力提高教育为加快转变经济发展方式服务的能力。要以教育事业服务国家和地方经济社会发展的实际成绩, 赢得各级党委和政府对教育工作的关心和支持, 确保经济社会发展规划优先安排教育、财政资金优先保障教育、公共资源优先满足教育。

二是要坚持促进教育公平, 在改善民生、解决人民群众关心的实际问题上下功夫。更加注重以人为本, 更好地满足人民群众对教育的新期待。合理配置公共教育资源, 重点向农村和边远贫困、民族地区倾斜, 加快缩小教育差距。加快学前教育发展, 切实解决“入园难”问题。提高农村义务教育质量和均衡发展水平, 推进农村中等职业教育免费进程。因地制宜解决农民工子女上学等问题。健全国家资助制度, 扶助家庭经济困难学生完成学业。把解决高校毕业生就业问题作为工作重点, 加强职业培训和择业观念教育, 鼓励高校毕业生到城乡基层、中西部地区、中小企业就业和自主创业。

三是要着力提高教育质量, 在推动各级各类教育科学发展上下功夫。树立科学的质量观, 把促进人的全面发展、适应社会需要作为衡量教育质量的根本标准, 全面推进素质教育, 遵循教育规律和学生身心发展规律, 坚持德育为先、能力为重, 促进学生德智体美全面发展。积极发展学前教育, 巩固提高义务教育质量和水平, 加快普及高中阶段教育, 大力发展职业教育, 全面提高高等教育质量, 加快发展继续教育, 支持民族教育、特殊教育发展, 建设全民学习、终身学习的学习型社会。加强师德师风建设, 提高教师业务水平, 继续推进和完善免费师范生教育制度, 鼓励优秀人才终身从教。不断健全教育质量标准体系、教育质量保障体系、教育质量监测体系。

篇4:深入学习贯彻党的十七届六中全会精神 全面推动边疆少数民族地区宣传思想文化工作发展

[关键词]和谐;和谐文化;和谐理念;核心价值

“文化是民族的血脉,是人民的精神家园”。一个国家、一个社会,如果没有文化,就等于没有灵魂,就会失去凝聚力和生命力。在当前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过程中,社会主义先进文化的繁荣与发展至关重要,尤其是和谐文化,它是支撑和谐社会的精神支柱和运行机理,是体现和谐、和睦、和平的精神价值和行为规范的总和。因此,建设以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为根本的和谐文化,是巩固社会和谐的思想道德基础的迫切需要。

一、和谐文化建设的重要意义

(一)建设和谐文化有利于促进人的身心和谐及人际关系和谐

当前,随着我国经济的快速发展,人们的物质生活不断提高,但不少人却感觉“幸福指数”降低了,为什么会这样呢?原因可能多种多样,但最重要的一点就是缺少精神的滋养和文化的浸润。舒心幸福的生活不仅需要充裕的物质条件,也离不开健康和谐的精神家园。现代社会,工作和生活节奏加快、竞争加剧、人们的精神压力加大,容易产生急功近利、心浮气躁的心态,遇到挫折时,甚至会产生怨恨、仇视的情绪。这些精神上不健康的因素一旦导致极端行为,就会影响社会的和谐稳定。通过和谐文化的建设,可以提高人的境界、情趣、品位,有效调节人们的情感和心理,培育乐观豁达、宽容的精神和自尊自爱、积极向上的社会心态。人的身心和谐也离不开人与人之间的融洽相处。和谐社会不是没有矛盾,但有了矛盾和冲突如何处理?和谐文化强调以和为贵,也主张和而不同,主张人与人之间相互尊重、相互信任、相互包容、相互帮助。因此,我们在建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过程中,一个重要的任务,就是要通过和谐文化的培育和熏陶,引导人们在处理人与人之间各种利益关系的时候,以和为贵,和睦相处,使人们用和谐的思想认识事物、用和谐的态度对待问题,用和谐的方法处理矛盾。只有这样,我们才能从最为基本的人际关系做起,构成一个和谐社会。

(二)建设和谐文化有利于人与自然和谐相处

党中央提出的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是社会建设的任务,同时也要做到人与自然和谐相处。因此,在加快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的同时,必须认真坚持可持续发展战略,加大生态建设的力度,努力走出一条新型的工业化道路。要这样做,首先必须转变发展观念,创新发展模式,培育自然资源能够自觉节约、自然环境能够友好相处的和谐文化。在人类文明漫长的发展过程中,我国古代思想家提出的“天人合一”思想中已经包含了人与自然和谐相处的追求。马克思主义创始人更是明确地告诉我们:“不要过分陶醉于我们人类对自然界的胜利。对于每一次这样的胜利,自然界都要对我们进行报复。”这样的深刻见解远远早于罗马俱乐部在1972年发出的惊世危言。现在,可持续发展理念已经成为当今世界先进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因此,我们今天要建设的和谐文化,也应该包括人与自然友好相处这一非常古典又非常前卫的思想,并且应该在全社会努力普及这种文化理念,以此来约束我们对自然的过度索取,规范我们对自然的行为。

(三)建设和谐文化有利于形成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思想道德基础

思想道德作为调整人与人之间及个人与社会之间关系的行为规范的总和,以其独特的说服力和强大的劝导力有效提高社会成员的内在自律意识,从而达到规范行为的目的。现阶段,我国社会正在发生空前的深刻变革,必然导致处于不同经济形式中的利益群体在价值取向方面存在差异。建设和谐文化,坚持用马列主义、毛泽东思想、邓小平理论和“三个代表”重要思想及科学发展观武装全党、教育人民,坚定建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信念,可以为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打牢基础,在全社会形成心齐、气顺、劲足的良好氛围,可以进一步形成共同價值观,有助于整合社会。

(四)建设和谐文化有利于促进世界和平

和平、和睦、和谐是人类共同的美好理想,也是全人类追求的共同价值。和平与发展是当今世界的时代主题,建设和谐世界是时代的呼唤。当今世界,亟需建构一个符合人类整体利益的价值标准和价值体系,以促进世界格局的公正、公平、平等、合理,使经济全球化的发展既符合人类整体发展进步的趋势,又能满足各个部分、各个国家和地区的合理需求,使全球化真正成为发达国家和发展中国家双赢共享的全球化。和谐文化提倡用和谐、和平、和睦的理念处理人类的各种复杂关系,包含着人类对和谐的共同价值追求,代表着未来世界的发展潮流和方向,与人类文明发展趋势一致,在整个世界范围内具有广泛的适用性。建设和谐文化,是维护世界和平、构建和谐世界的强大思想武器,对建立未来新型的国际关系与民族关系具有重要的指导意义。

二、在和谐文化建设中注意把握好几个关系

(一)正确处理和谐文化与社会主义先进文化及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之间的关系

先进文化是符合人类社会发展方向,体现先进生产力发展要求,代表广大人民根本利益、反映时代进步潮流的文化。它最基本、最直接的价值取向是崇尚和追求先进性。和谐文化是以和谐为思想内容和价值取向,以倡导和谐理念、培育和谐精神、营造和谐氛围为主要内容的文化。它最基本最直接的价值取向是崇尚和追求和谐。和谐文化建设要以社会主义先进文化为引领,只有由一个处主导地位的先进文化来引领,才能实现各种不同文化之间的和谐相处。同时,社会主义先进文化本质上也是和谐的。先进文化要通过各种各样的文化形式表现出来,这些不同的文化形式、文化行类和谐统一,体现着社会主义先进文化。那么,党的十七大及党的十七届六中全会都提出要建设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它与和谐文化之间是什么关系呢?一方面,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是和谐文化的根本。文化总是在阐释和表达一定的价值理念和价值追求,核心价值就是其中最本质部分,它决定着文化的性质和方向,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就是和谐文化的内核,没有它,和谐文化就失去了灵魂,迷失了方向。另一方面,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也不是空洞的、抽象的,要通过一定的文化形式来体现、来反映、来传播,就像人们的世界观、人生观、价值观需要通过一定的行为方式来体现一样。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也必须体现到和谐文化建设中,让人们在日常的文化生活中潜移默化地接受、理解、认同。

(二)正确处理和谐文化与中国传统文化之间的关系

建设和谐文化,是不是要回归中国传统文化,一度引起人们的讨论。从“和为贵”的处世哲学,到和而不同的文化理念,从“天人合一”的自然意识,到“协和万帮”的国家观念,中国传统文化的和谐理念曾深深影响中华民族的成长,至今仍然得到人们的广泛认同,也是我们今天建设和谐文化丰富而厚重的思想资源。近几年流行的传统文化热,如将中秋、清明、端午、重阳等传统节日定为法定节日,让一些通俗地介绍传统文化的讲坛和人物一路走红等,都体现了人们对传统文化的浓厚兴趣。只有深刻认识祖国优秀传统文化的现代价值,继承和弘扬中华优秀文化传统,才能在更高起点上创造出更高层次的和谐文化。但继承不是墨守成规,更不是全盘复古,而是汲取合理的思想内涵,赋予其新的时代内涵,使之与当代社会相适应,与现代文明相协调,焕发出新的生机与活力。

(三)正确处理和谐文化与外来文化之间的关系

优秀文化成果是全人类的共同财富。建设和谐文化,离不开与世界文化的交流与对话。我们要以宽广的眼界和博大的胸怀,积极借鉴世界各国的文明成果,博采众长,使其熔铸于和谐文化建设之中。但学习必须以我为主,借鉴不是照抄照搬、盲目认同,否则必定“水土不服”甚至迷失自我。必须立足国情,使和谐文化在顺应世界发展进步的潮流中,始终彰显中华文化的独特魅力。

(四)正确处理和谐文化与主导文化和多元文化之间的关系

和谐社会是把多种多样的社会资源、多种多样的社会结构,用先进的社会规范组织起来,形成合力,朝着绝大多数人认定的目标前进。根据这样一个要求,和谐文化中至少应该包涵三个“一”。首先是和谐文化应该确立“目标一致”的价值取向。共同的利益决定我们会共同选择一个目标。其次,和谐文化应当有“步调一致”的理念。方向选对了,如果步调不一致也不行。再次,和谐文化应当有“统一指挥”的规范。和谐社会是社会的交响乐。一场交响乐的指挥只能有一位。没有这三个“一”的理念就谈不到和谐文化。“一”是主导文化。

和谐社会是多元社会。多种所有制并存必然决定多元文化同在。和谐文化之所以会在今天应运而生,就是为了开发多元文化的功能,发挥多元文化的个性。在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建设中,和谐文化使和谐社会更加丰富多彩,和谐社会也在为和谐文化的进一步发展提供条件。那种处处强调一个样,一个腔调的做法,决不是和谐文化题中应有之义,也不可能成为构建和谐社会的导向,即使是实现了所谓“和谐”,那也是虚假的和谐,短暂的和谐。

三、和谐文化建设的对策与措施

有句古谚语这样说过:“罗马城不是一天建起来的。”任何一种文化的孕育、形成和发展都是一个长期积累的过程,不可能一蹴而就。因此,我们在和谐文化建设中,应该努力做到如下几点:

(一)建设和谐文化要抓住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这个根本

在和谐文化建设中,要始终坚持以公民思想道德建设为重点,着力培育文明道德风尚。人无德不立,国无德不兴。一个社会是否和谐,一个国家能否长治久安,很大程度上取决于全体社会成员的思想道德素质。我们应把培育文明道德风尚作为构建和谐社会的基础性工作,作为和谐文化建设的中心环节,大力倡导社会主义荣辱观,倡导爱国、敬业、诚信、友善等道德规范,深入开展社会公德、职业道德、家庭美德教育,在全社会形成知荣辱、讲正气、促和谐的良好风尚,形成男女平等、尊老愛幼、扶贫济困、礼让宽容的人际关系。

(二)建设和谐文化要立足于社会生活实际,使群众的文化生活丰富多彩

和谐文化的建设,要着眼于未来的发展,更要着眼于现实的要求。从单体上说,我国社会发展还处在并将长期处在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社会成员的生活和发展条件有很大差异,思想道德水平不可能整齐划一。和谐文化的基本内容,不能脱离现实,不能超越社会发展阶段和人民群众的思想道德水平,要包容多样,把握好建设的层次性,从而引导好不同阶层、不同思想性觉悟的人,这样才能贴近生活、切合实际,也才能被大多数人所接受。这应是建设和谐文化的一个基本思路。当今社会,人们的物质生活提高了,对精神生活的需求更加迫切了。健康丰富的文化生活是人们放松心情、滋润心灵的“润滑济”和“减压阀”。一部优秀的电影让人享受,给人感慨;一首好听的歌给人力量,给人鼓舞,一段精彩的相声,给人欢乐,给人启迪。人民需要文艺,时代呼唤着文艺大繁荣、大发展。建设和谐文化,就要以满足人民群众多方面、多层次、多样化的精神文化需求为目标,深化文化体制改革,推动文化事业和文化产业的不断繁荣发展,让人民群众享受到更多优秀的文化产品和文化服务。

(三)建设和谐文化要营造和谐的思想舆论氛围

近几年,中央电视台相继推出《永远的丰碑》、《时代先锋》、《劳动者之歌》等栏目,让人们回顾光辉历史,走近时代英雄,体验崇高与感动,引起社会强烈反响。当今时代是一个信息爆炸时代,无论置身何处,电视、广播、报纸、网络上的资讯每天都像潮水般涌来。往小处说,它悄无声息但势不可挡地影响着每个人的生活;往大处说,它对于人心向背、事业兴衰、社会和谐发挥着重要作用。在建设和谐文化的

过程中,新闻媒体应承担起自已的社会责任,坚持以正确的舆论引导人,积极宣传党的主张,弘扬新风正气,通达社情民意,引导社会热点,诱导公众情绪,搞好舆论监督,为构造和谐社会营造良好的思想舆论氛围。

(四)建设和谐文化要倡导和谐的价值取向,为构建和谐社会提供和培育“和谐”的思想方法

建设和谐文化,就要通过大力研究、倡导和宣传和谐的价值取向,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建设提供更坚实的思想基础。和谐文化的建设包含许多形式和内容,但必须把倡导和谐理念、弘扬和谐精神、在全社会更加广泛深入地培育和谐的价值取向,将其摆在重要的位置。要通过和谐文化的建设,引导人们用“和谐”的思想观念、思想方法来正确处理社会生活中的复杂矛盾,力求解决矛盾而不是制造矛盾,化解矛盾而不是扩大矛盾。鼓励一切有助于促进和谐的思想行为,不断增加社会生活中的和谐因素。建立健全保障社会和谐的各种法律、制度、道德的规范体系,努力使我们的社会呈现出一种既充满活力,又固结和谐的局面,使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各项事业都能够又快又好地发展。

[参考文献]

[1]高海涛.浅谈和谐文化建设.学园(教育科研).2012,(01).

[2]陶国相.和谐文化建设成当务之急.人民论谈,2006,(22).

篇5:深入学习贯彻党的十七届六中全会精神 全面推动边疆少数民族地区宣传思想文化工作发展

单位

姓名

职务

得分

一、填空题(每题1分,共10分)

1、党的十七届五中全会精神是在 时期召开的一次重要会议。

2、党的十七届五中全会审议通过了《 》。

3、是“十二五”时期的一项重大任务。

4、“十二五”期间必须把解决好“ ”问题作为全党工作的重中之重。

5、中央经济工作会议提出2011年经济工作要以 为主题,以 为主线。

6、中央农村工作会议提出2011年农业农村工作的总体要求是:

7、西部大开发的启示,一是必须坚持 推动经济社会发展;二是必须坚持 作为一切工作的出发点;三是必须坚持 增强发展动力和活力。

8、西部大开发的目的是

9、“十二五”时期经济社会发展的主要目标,一是;二是;三是;四是;五是.10、青铜峡市“十二五”总体目标是

二、单项选择题(在每小题所备的四个答案中只有一个最符合题意,请将最符合题意答案前的符号填写在题后括号里,每题0.5分,共10分)

1、十七届五中全会公报指出,我国发展仍处于()。A、必须紧紧抓住的重要战略机遇期

B、要紧紧抓住、并且能够大有作为的战略机遇期 C、可以大有作为的重要战略机遇期 D、重大战略机遇期

2、到2010年,我国粮食连年增产,实现了()连增。A、五 B、六 C、七 D、八

3、十七届五中全会指出,()是加快转变经济发展方式的强大动力。A、改革开放 B、改革 C、人民群众 D、发展

4、今年的中央经济工作会议强调,明年宏观经济政策的基本取向要()。

A、积极稳妥地处理好保持经济平稳较快发展、调整经济结构、管理通胀预期的关系 B、加快推进经济结构战略性调整

C、把稳定价格总水平放在更加突出的位置 D、积极稳健、审慎灵活

5、()是党的领导在干部工作中的重要体现。A、党管干部原则 B、德才兼备的原则

C、民主原则

D、公开、公正、竞争、择优

6、建设马克思主义学习型政党的首要任务是()。A、推进马克思主义中国化、时代化、大众化 B、深入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 C、建设学习型党组织

D、建设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

7、建设马克思主义学习型政党的基础工程是()。A、用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武装全党 B、建设学习型党组织

C、开展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学习教育

D、推进马克思主义中国化、时代化、大众化。

8、在我国现阶段,非公有制经济是社会主义经济的()。A、必不可少的组成部分

B、重要组成部分

C、可有可无的组成部分 D、不可替代的组成部分

9、()是党做好民族工作的主题。

A、贯彻落实党的民族政策和民族区域自治制度 B、各民族共同团结奋斗,共同繁荣发展 C、加快少数民族和民族地区经济社会发展 D、防范和打击民族分裂活动

10、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由三位一体布局发展成为四位一体布局,其中增加了()。A、经济建设

B、政治建设

C、文化建设

D、社会建设

11、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就是包括()在内的科学理论体系。A、毛泽东思想、邓小平理论和“三个代表”重要思想 B、邓小平理论和“三个代表”重要思想 C、科学发展观等重大战略思想 D、邓小平理论、“三个代表”重要思想以及科学发展观等一系列重大战略思想

12、当前我国发展的阶段性特征,是()在新世纪新阶段的具体表现。A、社会主义初级阶段基本路线 B、社会主义初级阶段基本国情 C、社会主义初级阶段基本纲领 D、社会主义初级阶段基本理论

13、中国共产党第十七次全国代表大会提出,要逐步提高()在国民收入分配中的比重。A、政府收入 B、居民收入

C、企业收入 D、个人收入

14、()是社会主义市场经济赖以建立的道德基础。A、公平正义 B、民主法治

C、诚实守信

D、和谐

15、西部大开发战略涉及()省区市自治区。

A、涉及重庆、四川、贵州、云南、西藏、陕西、甘肃、青海、宁夏、新疆、内蒙古、广西、湖南13个省区市自治区

B、涉及重庆、四川、贵州、云南、西藏、陕西、甘肃、青海、宁夏、新疆、内蒙古、广西12个省区市自治区

C、涉及四川、贵州、云南、西藏、陕西、甘肃、青海、宁夏、新疆、内蒙古、广西11个省区市自治区

D、涉及贵州、云南、西藏、陕西、甘肃、青海、宁夏、新疆、内蒙古、广西10个省区市自治区

16、深入实施西部大开发战略要以()为主线。A、增强自我发展能力 B、改善民生

C、科技进步和人才开发

D、做大做强西部地区的特色优势产业

17、新一轮西部大开发战略十大政策包括():

A、财政、税收、投资、金融、产业、土地、价格、生态补偿、人才和帮扶十个方面 B、财政、税收、投资、金融、产业、土地、价格、科技、人才和帮扶十个方面 C、财政、税收、投资、金融、农业、土地、价格、生态补偿、人才和帮扶十个方面

D、财政、税收、投资、金融、新型工业、土地、价格、生态补偿、人才和帮扶十个方面

18、以改革创新精神加强党的建设,必须把()作为主线。A、提高党领导改革和发展的能力

B、提高党的执政水平和增强拒腐防变的能力 C、思想建设和作风建设

D、党的执政能力建设和先进性建设

19、十七届五中全会确定了“十二五”的主线是()。A、科学发展

B、加快转变经济发展方式 C、保证和改善民生 D、调整产业结构 20、中国共产党宁夏回族自治区第十届委员会第十一次全体会议提出了今后五年我区经济社会发展的指导思想和主要目标,提出了()着力推进。

A、四个 B、五个 C、六个

D、七个

三、多项选择题(在每小题所备的多个答案中至少有两个最符合题意,请将最符合题意答案前的符号填写在题后括号里,每题2分,共30分)1、2010年中央经济工作会议指出,“十一五”时期是()。A、我国发展史上极不平凡的5年

B、我国改革开放和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取得新的重大成就的5年 C、我国极不寻常的5年

D、我国各项改革加快推进的5年 2、2010年中央经济工作会议会议强调,5年取得的成绩来之不易,积累的经验弥足珍贵,创造的精神财富影响深远,主要是()。

A、注重把抓住发展机遇和创新发展理念、发展模式有机结合起来,努力实现又好又快发展 B、注重处理好政府和市场的关系,努力提高全社会资源配置效率

C、注重处理好经济发展和收入分配的关系,努力促进经济良性循环和社会和谐稳定 D、注重把维护中央权威和发挥地方积极性统一起来,努力增强政策执行力和发展活力 E、注重统筹国内发展和对外开放,努力实现互利共赢。

3、建设学习型党组织要坚持的原则是()。A、坚持解放思想、实事求是、与时俱进的思想路线 B、坚持理论联系实际的马克思主义学风 C、大力弘扬求真务实精神 D、坚持领导干部作表率

E、坚持改革创新,鼓励大胆探索

4、我们党的三大历史任务是()。A、推进现代化建设 B、完成祖国统一

C、维护世界和平与促进共同发展

D、加强社会主义物质文明、精神文明和制度文明建设 E、推进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经济建设、政治建设和文化建设

5、科学发展观的基本内涵是()。A、第一要义是发展 B、核心是以人为本

C、基本要求是全面协调可持续 D、根本方法是统筹兼顾 E、最终目标是共同富裕

6、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是社会主义中国的精神旗帜,是()。A、社会主义意识形态的本质体现

B、全党全国各族人民团结奋斗的共同思想基础 C、实现科学发展、社会和谐的推动力量 D、国家文化软实力的核心内容

7、十二五规划确定的十大“任务”,包括()。A、扩大内需;推进农业现代化;提高产业结构竞争力

B、促进区域协调发展;加快资源节约型环境友好型社会转变 C、科教兴国战略和人才强国战略;加强社会事业建设建立基本公共服务体系 D、推动文化大发展;完善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实施互利共赢开放战略。

8、我们要构建的社会主义和谐社会,是()。A、民主法治、公平正义 B、诚信友爱

C、充满活力、安定有序

D、人与自然和谐相处

9、与时俱进,就是党的全部理论和工作要()。A、体现时代性 B、富于创造性 C、把握规律性 D、忠于实践性

10、我国现阶段公有制经济包括()。A、国有经济 B、集体经济 C、股份制经济

D、混合所有制经济中的国有和集体成分

11、为深入实施西部大开发战略,中央提出了()奋斗目标。A、西部地区综合经济实力上一个大台阶 B、人民生活水平和质量上一个大台阶 C、生态环境保护上一个大台阶 D、社会建设上一个大台阶

12、党的基本路线是(),必须始终坚持。A、党和国家的生命线

B、实现科学发展的政治保证 C、兴国之要 D、立国之本

13、十七届五中全会强调,在当代中国,坚持发展是硬道理的本质要求,就是坚持科学发展,更加注重()。

A、以人为本

B、全面协调可持续发展 C、统筹兼顾

D、保障和改善民生,促进社会公平正义。

14、新一轮西部大开发战略涉及到我区的主体功能开发的有:()。A、六盘山生态开发区 B、陕甘宁革命老区 C、沿黄城市带 D、能源金三角

15、王正伟主席在自治区经济工作会议上指出要紧紧盯住()。A、重大项目 B、三个千亿计划 C、“一优三高” D、民生计划 E、三大领域 F、效能建设

四、判断题(请判断下列每个命题是正确的还是错误的,并在题后括号里打“√”号或“×”号;每小题1分,共20分。)

1、做学习型党员干部一定要树立“工作学习化,学习工作化”的理念。()

2、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伟大旗帜,是当代中国发展进步的旗帜。()

3、社会主义的本质,是解放和发展生产力,消灭剥削,消除两极分化,最终实现共同富裕。()

4、建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必须全心全意依靠工人阶级。()

5、在当代中国,坚持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就是真正坚持马克思主义。()

6、新时期党所面临的两大历史性课题是不断提高党的领导水平和执政水平,不断提高拒腐防变和抵御风险的能力。()

7、实施干部选拔任用机制,必须坚持德才兼备,以绩为先用人标准。()

8、十七届五中全会提出把保障和改善民生作为“十二五” 实现科学发展的根本出发点与落脚点。()

9、十七届五中全会公报指出加快转变经济发展方式是我国经济社会领域的一场深刻变革。()

10、做好2011的经济工作,要实施积极的财政政策和货币政策。()

11、建设社会主义民主政治,要实现党的领导、依法治国和人民当家作主的有机统一。()

12、十七届五中全会强调,在当代中国,坚持发展是硬道理的本质要求,就是坚持科学发展,更加注重以人为本,更加注重全面协调可持续发展,更加注重统筹兼顾,更加注重保障和改善民生,促进社会公平正义。()

13、社会主义民主是社会主义的生命。()

14、以改革创新精神加强和改善党的领导,就要以反腐倡廉建设为出发点和落脚点。()

15、十七届五中全会号召全党必须增强党的意识、宗旨意识、执政意识、大局意识、责任意识。()

16、转变经济发展方式是落实科学发展观的必由之路。()

17、社会主义荣辱观是社会主义核心价值理论体系的基础。()

18、十七届五中全会提出党的建设新的伟大工程把党的执政能力建设和先进性建设作为主线()

19、中央农村工作会议科学谋划“十二五”时期农业农村发展,重点研究加快水利改革发展问题。

20、青铜峡市位居西部百强县市35位()

五、简答题(每小题5分,共20分)

1、简述十二五时期经济社会发展的主要目标。

2、西部地区积极调整产业结构重点工作是?

3、我区经济工作的总体要求是?

4、青铜峡市2011年将着力抓好哪几个方面的工作?

六、阐述题(10分)

篇6:深入学习贯彻党的十七届六中全会精神 全面推动边疆少数民族地区宣传思想文化工作发展

色社会主义事业新局

(2010年10月18日)

胡锦涛

全会通过的“十二五”规划建议,以邓小平理论和“三个代表”重要思想为指导,深入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根据党的十七大提出的实现全面建设小康社会奋斗目标的新要求,结合当前国际国内新形势,确定了“十二五”时期我国经济社会发展的指导思想、总体思路、目标任务、重大举措,对推动“十二五”时期我国经济社会发展作出全面部署,是今后5年我国经济社会发展的重要指导性文件。全党同志要认真学习、深刻领会、切实贯彻全会精神,把思想和行动统一到中央决策部署上来,努力夺取全面建设小康社会新胜利、开创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新局面。全会制定的文件,经过党内外广泛讨论,凝聚了全党全国集体智慧,体现了全党全国共同意愿,现在的关键是抓好落实。

第一,准确把握“十二五”时期发展的主题,确保科学发展取得新的显著进步。全会强调,做好“十二五”时期经济社会发展工作,必须以科学发展为主题。贯彻落实全会精神,首先要深刻领会和准确把握这个主题。党的十七大强调,科学发展观,是对党的三代中央领导集体关于发展的重要思想的继承和发展,是马克思主义关于发展的世界观和方法论的集中体现,是同马克思列宁主义、毛泽东思想、邓小平理论和“三个代表”重要思想既一脉相承又与时俱进的科学理论,是我国经济社会发展的重要指导方针,是发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必须坚持和贯彻的重大战略思想。党的十七大要求全党立足社会主义初级阶段这个最大的实际,科学分析我国全面参与经济全球化的新机遇新挑战,全面认识工业化、信息化、城镇化、市场化、国际化深入发展的新形势新任务,深刻把握我国发展面临的新课题新矛盾,更加自觉地走科学发展道路。对这个科学判断,全党要继续深化认识、坚决贯彻。这次全会强调,在当代中国,坚持发展是硬道理的本质要求就是坚持科学发展。这就要求我们牢牢坚持发展是硬道理的战略思想,全面准确领会科学发展观的科学内涵、精神实质、根本要求,努力在经济社会发展各个方面加以落实。当前和今后一个时期,我们既要解决长期积累的深层次矛盾,也要面对不断出现的新课题。在坚定不移推动发展的过程中,我们要不断深化对发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规律性认识,必须更加注重以人为本,坚持从最广大人民根本利益出发谋发展、促发展,加快推进以改善民生为重点的社会建设,不断满足人民日益增长的物质文化需要,走共同富裕道路,促进人的全面发展,做到发展为了人民、发展依靠人民、发展成果由人民共享;必须更加注重全面协调可持续发展,按照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总体布局,促进现代化建设各个环节、各个方面相协调,促进生产关系与生产力、上层建筑与经济基础相协调,促进经济发展与人口资源环境相协调;必须更加注重统筹兼顾,正确认识和妥善处理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中的重大关系,认真考虑和对待各方面发展需要,正确反映和兼顾各方面利益要求,充分调动全社会的发展积极性,为全面建设小康社会、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集聚强大力量。

第二,准确把握“十二五”时期发展的主线,确保转变经济发展方式取得实质性进展。全会把加快转变经济发展方式作为“十二五”时期发展的主线,这是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的内在要求和推动科学发展的重大举措,是适应全球需求结构重大变化、顺应我国经济社会发展新的阶段性特征的必然要求。必须认识到,随着我国经济总量不断扩大和国际竞争不断深化,资源环境约束强化,投资和消费关系失衡,收入分配差距较大,科技创新能力不强,产业结构不合理,城乡区域发展不协调,利益主体多元现象日益显现,社会矛盾明显增多。只有加快转变经济发展方式,进一步更新发展理念、创新发展模式,才能更好解决我国经济社会发展中的突出矛盾和问题,才能更好增强我国综合国力、提高人民生活水平,才能更好提升我国经济的国际竞争力和抵御风险能力。加快转变经济发展方式,最根本的是要靠科技的力量,最关键的是要大幅度提高自主创新能力,把增强自主创新能力作为战略基点,着力提升原始创新能力,大力增强集成创新和引进消化吸收再创新能力,提升知识、技术转移和规模化生产能力,大力推进体制机制改革创新,积极构建完整的创新体系和现代产业体系。全会指明了加快转变经济发展方式的努力方向和工作重点,全党同志一定要增强主动性、责任感、紧迫感,坚持把经济结构战略性调整作为主攻方向,坚持把科技进步和创新作为重要支撑,坚持把保障和改善民生作为根本出发点和落脚点,坚持把建设资源节约型、环境友好型社会作为重要着力点,坚持把改革开放作为强大动力,努力使加快转变经济发展方式要求贯穿经济社会发展全过程和各领域,切实做到在发展中促转变、在转变中谋发展。

第三,准确把握“十二五”时期发展的目标任务,确保做好改革发展稳定各项工作。“十二五”时期是全面建设小康社会承上启下的关键5年。全会深入总结“十一五”时期我国发展成就和经验,综合考虑未来国际国内发展趋势和条件,提出了今后5年我国发展的目标任务。这些目标任务,突出了保持经济平稳较快发展、推进经济结构战略性调整、提高人民生活质量和水平、深化改革开放等方面的要求,涉及经济建设、政治建设、文化建设、社会建设以及生态文明建设各个方面,反映了我国改革发展的趋势和要求,回应了广大人民群众对发展的关切和期盼,是我们党对全国各族人民的庄严承诺。这些目标任务既鼓舞人心又艰巨繁重,全党同志一定要全力以赴,确保这些目标任务如期实现,为全面建成小康社会打下具有决定性意义的基础。

第四,准确把握“十二五”时期发展的重大举措,确保落实到位。实践证明,实现既定发展目标,必须提出针对性强、操作性强、力度大的政策措施,并花大气力抓好落实。为实现“十二五”时期发展的目标任务,全会就坚持扩大内需战略、加快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发展现代产业体系、促进区域协调发展、加快建设资源节约型环境友好型社会、深入实施科教兴国战略和人才强国战略、发展社会主义民主和健全社会主义法制、推动文化大发展大繁荣、加强社会建设、完善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提高对外开放水平、加强和改进党的领导等方面提出一系列重大举措。全面落实这些重大举措,既可以推动解决当前我国经济社会发展面临的突出问题,又可以为我国经济社会长远发展打下更加坚实的基础。国家有关部门要按照全会要求,精心制订“十二五”规划纲要。各地区各部门要结合自身情况,制定本地区本部门“十二五”时期发展规划,确定符合实际的发展战略、发展目标、发展重点,出台有关配套政策,细化各项落实措施,加强支持配合,增强工作的系统性、协调性、前瞻性、创造性,扎实做好各项工作,着力提高发展质量和效益。

篇7:深入学习贯彻党的十七届六中全会精神 全面推动边疆少数民族地区宣传思想文化工作发展

认真做好会计改革与发展“十二五”规划[编者按]:为了全面总结“十一五”时期会计管理工作取得的成就,科学规划“十二五”时期会计改革与发展的指导思想、总体目标、主要任务和政策措施,研究部署2011年度会计管理工作,财政部会计司近期分别在湖北、大连召开了南北两个片区会计管理“十二五”规划暨2011年度工作要点座谈会。会后,王军副部长批示:“会议开得不错。建议再召开有关专家座谈会,力争谈得更深更高更战略”。现将座谈会有关情况总结如下,供参考。

党的十七届五中全会以来,全国上下掀起了深入学习贯彻的热潮,各个部门、各个行业纷纷研究制定各自的“十二五”规划。财政部会计司深入贯彻落实党的十七届五中全会和中央经济工作会议精神,按照部党组的部署和要求,将会计管理工作放到经济社会发展全局中来谋划和推进,分别在湖北省武汉市和辽宁省大连市组织召开全国会计管理“十二五”规划暨2011年度工作要点座谈会。杨敏司长出席座谈会并作总结发言。应唯副司长、欧阳宗书副司长分别主持了两个片区座谈会。湖北省财政厅副厅长程用文和大连市财政局副局长王敬分别代表会议承办方致辞。全国37个省(区、市)财政厅(局)会计处长参加了座谈会。

座谈会上,与会代表围绕“十一五”时期全国会计管理工作取得的成就,“十二五”时期会计改革与发展的方向、目标、任务与措施及2011年会计管理工作要点等内容进行了深入细致的研讨。

财政部会计司司长杨敏在会上表示,财政部党组和谢旭人部长高度重视“十二五”规划的编制工作。会计改革与发展“十二五”规划纲要作为国家“十二五”规划和财政“十二五”规划的重要组成部分,是一项涉及面广、政策性强的系统工程,需要集全体智慧,聚行业合力。她同时强调,2011年是我国“十二五”时期的开局之年,精心谋划好2011年的会计管理工作,为实施“十二五”规划开好头、起好步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

与会代表一致认为,“十一五”时期我国会计管理工作在会计标准建设与实施、会计人才培养、注册上海总部地址:上海市虹口区花园路171号A3幢高顿教育

电话:400-600-8011

会计师行业发展、会计国际趋同等方面取得了积极成效,为“十二五”时期会计事业的进一步发展奠定了良好的基础。

座谈会上,大家发言积极、讨论热烈,就如何做好“十二五”时期全国会计管理工作许多宝贵意见和建议。一是加强会计法制建设。尽快修订《注册会计师法》、《总会计师条例》、《会计从业资格管理办法》、《会计基础工作规范》等会计法律法规,强化会计监督,会同全国人大有关部门组织开展《会计法》执法大检查。二是完善会计人才评价机制。贯彻落实《会计行业中长期人才发展规划(2010-2020年),加快会计领军人才培养,研究中央与地方会计领军人才对接及后续使用问题;健全评选表彰机制,合理确定评选表彰的范围对象、数量和周期;对各类会计信息系统进行有效整合,统一会计人员管理信息平台建设的标准和模式;进一步推动会计从业资格无纸化考试,统一初、中、高会计专业技术资格考试时间,研究制定对西部民族地区考试“倾斜政策”。三是加强农村会计管理工作。进一步推动村级会计委托代理,将农村会计人员纳入会计从业资格管理范围;加大对农村会计工作的投入,解决农村及偏远地区会计管理资金短缺问题。四是推动注册会计师行业健康发展。改善注册会计师执业环境,规范收费标准,减少行业恶意竞争;推动大中小会计师事务所协调发展,确保大中小会计师事务所和证券资格会计师事务所的区域布局合理。五是完善会计标准建设与实施机制。对现有的会计准则、内控、XBRL等会计标准体系进行系统梳理,保持会计标准的相对稳定,明确有关会计准则制度、内控规范的有效期;进一步健全会计标准的实施机制,指导地方开展会计准则、内控规范等会计标准的实施工作,提高实施效果。六是强化地方会计管理机构队伍建设。加大财政对会计工作的投入,在人员配备、经费支持和激励措施方面给予会计管理机构足够支持,提高会计管理机构在财政系统中的地位和作用;加大对地方会计管理人员的教育培训力度,积极开展国际交流,提升会计管理人员自身综合素质。此外,与会代表还提出加强对地方会计工作的指导,建立例会制度,促进中央与地方会计管理机构的交流互动,加大对会计管理工作的宣传力度,建立公开透明的考核评价体系等方面的意见和建议。

杨敏司长强调,全国各级财政部门会计管理机构要全面贯彻落实十七届五中全会和中央经济工作会议上海总部地址:上海市虹口区花园路171号A3幢高顿教育

电话:400-600-8011

精神,深入开展调查研究,广泛征求各方面意见,在积极参与财政部会计改革与发展“十二五”规划纲要制定的基础上,结合本地区实际情况,抓紧制定本地区会计行业“十二五”规划,为促进本地区会计管理工作又好又快发展指明方向和目标。

杨敏司长表示,会计司的工作离不开地方会计处的支持、参与和配合。会计司将紧紧围绕财政中心工作,积极加强与地方会计处的联系,努力形成“上下联动、左右互动、相互配合、相得益彰”的会计管理新格局。一是建立互动交流机制,通过组织开展小型座谈会、研讨会、经验交流会等活动,促进地方会计处之间的交流沟通和经验共享。二是健全信息共享机制,通过多种渠道,采取有效方式,及时发布、宣传会计管理工作的重要进展、成功经验和创新做法等,推动会计司与地方各级会计管理机构的信息交流与共享。三是完善考核评价机制,通过研究制定科学的考核指标、透明的考核办法、规范的考核程序,建立科学有效的考核评价体系,充分调动地方会计管理机构的工作积极性,整体推进全国会计管理工作。

会后,与会代表考察学习了湖北省村级会计委托代理和大连市会计管理信息化情况。

上海总部地址:上海市虹口区花园路171号A3幢高顿教育

上一篇:小学一年级差生学生期末评语下一篇:甜蜜的爱情语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