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滴眼泪换一滴水(高二必修四教学案例) 教案教学设计

2024-04-24

一滴眼泪换一滴水(高二必修四教学案例) 教案教学设计(共7篇)

篇1:一滴眼泪换一滴水(高二必修四教学案例) 教案教学设计

《一滴眼泪换一滴水》教学设计

教学目标:

1、学会用比较方法深入探讨关于本文的艺术手法

2、用平等对话的心态解读优秀的文章 教学重点:

比喻,在文本中的运用与赏析

教学难点

作者在文中议论性的话语的用意与效果 教学过程:

一、导入

老师:通过上堂课的学习,我们理解了这篇文章中展现的人性中的美与丑,也许同学们觉得已经完成了这篇文章的学习。但优秀的文学作品内蕴是深厚的,总会有很多值得探讨的东西,比如它的语言。

听说,同学们已经欣赏了《巴黎圣母院》的电影,那么今天我们的话题就从这里开始吧。首先问同学们一个问题,你们更喜欢看电影还是看文章?(学生自由回答)能告诉我理由吗?(学生)的确,一部优秀的文学作品被拍成影视作品之后,往往会带来不同的艺术效果,更直观地呈现在我们面前。但是它们却永远无法完全取代文本的地位,因为文本中的一些语言艺术往往是影视作品通过光影的手段无法完全展现出来的。

今天,我带来了关于这篇文章的影视片断,让我们一起重新来比较欣赏一番。请对照文本,看看文本中的哪些地方是影视作品没有表现也很难表现的,特别要注意的是描写人物的语言。

二、比较欣赏(初步探讨)

1、播放影视片段(3分钟)

2、老师:通过影视片段与文本的比较,你发现什么不同吗?文本中有哪些地方是这段影视还未曾表现出来的?(1)老师举例:

于是那可怜人像无法挣脱锁链的野兽一般,只好又不动弹了,他胸膛里间或迸出一声粗重的叹息,他既不羞愧也不脸红,他太远离社会生活,太接近自然状态,不可能知道什么是羞耻。而且在那十分丑陋的脸上,还能表现出什么羞耻呢?但是愤怒、憎恨、失望,逐渐在那可怕的脸上增多,成了一片厚厚的阴云,逐渐蓄满了电流,变成了千万道电光,在那怪人的独眼里闪闪发亮。

参考1:野兽是有力的却是非人的,处于自然状态,无法挣脱的野兽,是一种本能的愤怒,这也是当时伽西莫多最本质的写照。

参考2:阴云,是愤怒、憎恨、失望情感的积蓄,电光是怒火的迸发,作者把抽象的内心情感写得具体可感。(2)讨论(预设):

第一、对人物的细致描写,特别是比喻这种修辞方法的运用,是影视作品很难表现的。

第二、文本中作者的看法部分,影视无法表现。

三、具体赏析(根据学生具体情况而定,顺序可调整)

1、关于修辞方法的运用(重点)(1)找出比喻句,并品味如果删去后的效果。

(2)根据学生回答,PPT补充相关的句子,并讨论欣赏。(学生可就某一句话展开)(基本思路:找到本体,然后,体味它的表达效果)

他听任人家捆绑,只不过时时粗声地喘气,就像一条牛垂头耷脑地给绑在屠夫的车沿上。参考:生动地写出了伽西莫多任人宰割没有任何反抗的状态。向右转转,又向左转转,并且把头摇得像腰上被牛虻叮过的公牛。

参考:公牛是笨重迟钝的,这里把伽西莫多受刑时肉体上的痛苦,形象地勾勒出来了。别的成千种侮辱性的语句

落在他身上

参考:雨点是密集的,是铺天盖地的,我们看到了一群无知的群众对一个无辜的可怜人的攻击。(3)总结修辞的在本文中的作用

参考:修辞可以使抽象的表达更具体真实,让人物形象的更生动逼真。(4)其它作家的修辞。《围城》(举3例)例1 方鸿渐看唐小姐不笑的时候,脸上还依恋着笑意,像音乐停止后袅袅空中的余音。许多女人会笑得这样甜,但她们的笑容只是面部肌肉做柔软操,仿佛有教练在喊口令:“一!”忽然满脸堆笑,“二!”忽然笑不知去向,只余个空脸,像电影开映前的布幕。

例2 假使真把鸿渐的鼾声灌成片子,那声气哗啦哗啦,又像风涛澎湃,又像狼吞虎咽,中间还夹着一丝又尖又细的声音,忽高忽低,袅袅不绝。有时这一条丝高上去、高上去,细得、细得像放足的风筝线要断了,不知怎么的像过了一个峰尖,又安稳降落下来,辛楣被刺激得神经给它吊上去,掉下来,这时候追想起还恨不得要扭断鸿渐的鼻子。(5)迁移:试着用比喻句让小说描写更生动。

(课堂练习)补充小说片段——《蒲柳人家》选段,删去相关的比喻语段,让学生用比喻的形式补充或改写。(分组,每组重点写一句,然后推荐)老师指导(比喻句的要领):

第一、本体与喻体要有相似性。

第二、本体与喻体要有一定的距离,或者说距离越远,常常效果越好。钱钟书《围城》的比喻为例。

唐小姐妩媚端正的圆脸,有两个浅酒窝。天生着一般女人要花钱费时、调脂和粉来仿造的好脸色,新鲜得使人见了忘掉口渴而又觉得嘴馋,仿佛是好水果。她的眼睛并不顶大,可 2 是灵活温柔,反衬得许多女人的大眼睛只像政治家讲的大话,大而无当。

第三、与整体语境要谐调。

比如,如果中秋月圆之夜,你望着一轮皎洁的圆月诗兴大发,此时,你把它比作大饼就不恰当;但如果这样的语境,在一个偏僻的小山村,祖孙俩面黄肌瘦,已经断粮好几日了,这天,正是月圆之夜,小孙子指着月亮对爷爷说,你看那月亮多么像香喷喷的大饼啊,就合适。

2、关于小说作者的看法部分

小说是以叙事为主的一种文学体裁,情节、人物、环境是小说的三要素。比如,我们之前学过的一些小说《变色龙》《孔乙己》等,都是一个个纯粹的故事。那么,在这篇文章中,作者加入这些议论是为了什么?你怎么看这些议论的部分?(你认为它们有没有必要存在于这篇小说?)(附:课文片断)

这就是说,绳子和皮条一直陷进他的肉里去了,何况监狱和囚犯这种传统还没有丢失,脚镣手铐(还有徒刑和断头台)至今依旧宝贵地在我们这些文明的温和的有人性的人中间传下去。

人民,尤其是中世纪的人民,在社会上就象孩子们在家庭里一样,他们长久停留在原始的无知状态里,停留在道德与智力的幼稚阶段,可以用形容儿童的话来形容他们:

在这种年纪是没有怜悯心的。

我们已经让读者知道,伽西莫多的确是被大家借种种理由厌恨着,人群里没有谁有理由或者觉得有理由去怜悯圣母院的可恶的驼子,人们看见他出现在刑台上都觉得非常高兴,他刚才所受的酷刑的悲惨景象,不但没有使他们心肠变软,反倒给他们提供了一桩乐趣,使他们的厌恶情绪表现得更为恶毒。

当“公诉”(按照法官们至今沿用的行话)执行完毕,就轮到千万种私人的报复了。在这里就象在大厅里一样,妇女们特别起劲,她们全都对他怀着某种憎恨,有的恨他奸诈,有的恨他丑陋,而以后一种人的憎恨最为厉害。

这声悲惨的呼唤,并没有引起同情,反而使刑台四周的巴黎善良市民更加笑得厉害。应该说明,他们的残忍和狠心并不亚于我们给读者介绍过的那个可怕的乞丐集团里的人,那都 是群众当中最下层的人物。

(1)人道主义者的雨果,希望借此来表达强烈的价值倾向,让人们理解他的价值观,所以,情不自禁。

(2)这些议论的好处是让人性美丑的对比更鲜明,主旨更显著。

3、深入挖掘:如果去掉这些作者自己的观点怎么样?影响表达吗?(1)比较《孔乙己》《变色龙》相关片段——常常不用作者亲自出现。(2)补充理论知识:

零度写作,就是以第三者的立场冷眼旁观爱憎两种,冷眼旁观万千世界种种,而后能不偏不倚,不躁不急,心平气和,以臻写作化境。(3)还可能起反作用

那漂亮、鲜艳、纯洁、迷人而又那么娇弱的姑娘,竟会那样好心肠地跑去救助一个如此可怜丑恶的家伙,那情景无论如何是很动人的,而这件事又发生在一个刑台上,那就更为动人了。

观众也都被感动了,大家拍着手喊道:“好极了,好极了!” 看起来像起哄,让作者的议论显得那么的可笑与教条。

(4)明确:这只是作者的一种写作习惯,虽然更能让作者自己的观点得以体现,但实际上,议论常常也妨碍了故事的完整性,冲淡了小说固有的意味,显得画蛇添足。

四、其它欣赏角度

1、关于心理描写:

心理描写是小说作品中人物形象刻画的重要手段,但在影视作品中却无法直接表现,更多的是通过旁白或独白的形式出现。

伽西莫多的独眼闪了一下,原来就是他昨晚曾经想抢走的那个波希米亚姑娘呀。他模糊地意识到正是因为那件事他此刻才在这里受惩罚的呢。何况这种事在这个世界上并不算稀罕,他不是由于不幸耳聋,又由于被一个聋法官审问,才受到了惩处的么?他十分相信她也是来向他报复的,也是象别人一样来打他的。

看见她真的迅速走上了石级,愤怒和轻视使他透不过气,他真想把刑台打个粉碎,假若他的独眼能够发出雷电,那波希米亚姑娘一定会给雷电击毙,上不了刑台哪。

2、关于人物形象

文本欣赏的过程是通过对文本的解读,重新在脑中建构艺术形象的过程。而每一个读者所在地域人文环境的差异、以及接受教育程度的差异、性格差异,都会造成不同的欣赏习惯 4 和对事物不同的理解方式和理解深度。所以我们常说,一千个观众,就有一千个哈姆雷特。读者通过想象来再现文本中的人物形象,但是影视作品常常让我们觉得与文本不符,因为那已经变成导演和演员心中的人物形象。它们用一个林黛玉取代了千千万万个林黛玉,用一个郭靖取代了读者心中千千万万个郭靖,这也让许多影视作品无端遭受了网友们的板砖。

五、小结

一部优秀的影视作品当然有它自己的魅力,但今天我们主要是通过比较来欣赏文本的语言,尤其是比喻这种修辞的表现力。

通过这堂课的讨论,我们知道了,阅读一篇文章,不仅要理解文本本身,还要关注文本之外的东西。通过比较,我们能更深入地去解读一篇优秀的文章。并且,我们要用一种平视的姿态来看待名著,而不是迷信敬畏权威。记住:“尽信书,不如无书”,“吾爱吾师,吾更爱真理”。

附:《蒲柳人家》选段(刘绍棠)

那一年是一九三六年。何满子六岁,剃个光葫芦头,天灵盖上留着个木梳背儿;一交立夏就光屁股,晒得两道眉毛只剩下淡淡的痕影,鼻梁子裂了皮,全身上下就像刚从烟囱里爬出来,连眼珠都比立夏之前乌黑。

奶奶叫东隔壁的望日莲姑姑给何满子做了一条大红兜肚,兜肚上还用五彩细线绣了一大堆花草。人配衣裳马配鞍,何满子穿上这条花红兜肚,一定会在小伙伴们中间出人头地。可是,何满子一天也不穿。

何满子整天在运河滩上野跑,头顶着毒热的阳光,身上再裹起兜肚,一不风凉,二又窝汗,穿不了一天,就得起大半身痱子。再有,全村跟他一般大的小姑娘,谁的兜肚也没有这么花儿草儿的鲜艳,他穿在身上,男不男,女不女,小姑娘们要用手指刮破脸蛋儿,臊得他得找个田鼠窝钻进去;小小子儿们也要敲起锣鼓似地叫他小丫头儿,管叫他一辈子抬不起头。

何满子不穿花红兜肚,奶奶气得咬牙切齿地骂他,手握着擀面杖要梆他,还威吓要三天不给他饭吃。原来,这条兜肚大有讲究。何满子是个娇哥儿,奶奶老是怕阎王爷打发白无常把他勾走;听说阎王爷非常重男轻女,何满子穿上花红兜肚,男扮女装,阎王爷老眼昏花的看不真切,也就起不了勾魂索命的恶念。

何满子的奶奶,人人都管她叫一丈青大娘;大高个儿,一双大脚,青铜肤色,嗓门也亮堂,骂起人来,方圆二三十里,敢说找不出能够招架几个回合的敌手。一丈青大娘骂人,就像雨打芭蕉,长短句,四六体,鼓点似地骂一天,一气呵成,也不倒嗓子。她也能打架,动起手来,别看五六十岁了,三五个大小伙子不够她打一锅的。

她家坐落在北运河岸上,门口外就是大河。有一回,一只外江大帆船打门口路过,也正是歇晌时分。一丈青大娘站在篱笆外的伞柳荫下放鸭子,一见几个纤夫赤身露体,只系着一条围腰,裤子卷起来盘在头上,便断喝一声:“站住!”这几个纤夫头顶着火盆子,拉了百八十里路,顶水又逆风,还没有歇脚打尖,个顶个窝着一肚子饿火。一丈青大娘的这一声断喝,他们只当耳旁风。一丈青大娘见他们头也不抬,理也不理,气更大了,又吆喝了一声:“都给我穿上裤子!”有个年轻不知好歹的纤夫,白瞪了一丈青大娘一眼,没好气地说:“一大把岁数儿,什么没见过;不爱看合上眼,掉过脸去!”一丈青大娘火了起来,挽了挽袖口,手腕 5 子上露出两只叮叮当当响的黄铜镯子,一阵风冲下河坡,阻挡在这几个纤夫的面前,手戳着他们的鼻子说:“不能叫你们腌臜了我们大姑娘小媳妇的眼睛!”那个不知好歹的年轻纤夫,是个生愣儿,用手一推一丈青大娘,说:“好狗不挡道!”这一下可捅了马蜂窝。一丈青大娘勃然大怒,老大一个耳刮子抡圆了扇过去;那个年轻的纤夫就像风吹细柳,转了三转,拧了三圈儿,满脸开花,口鼻出血,一头栽倒在滚烫的白沙滩上,紧一口慢一口脋气,高一声低一声呻吟。几个纤夫见他们的伙伴挨了打,唿哨而上;只听咯吧一声,一丈青大娘折断了一棵茶碗口粗细的河柳,带着呼呼风声挥舞起来,把这几个纤夫扫下河去,就像正月十五煮元宵,纷纷落水。一丈青大娘不依不饶,站在河边大骂不住声,还不许那几个纤夫爬上岸来;大帆船失去了纤力,掌舵的绽裂了虎口,也驾驭不住,在河上转开了磨。最后,还是船老板请出了摆渡船的柳罐斗、钉掌铺的吉老秤、老木匠郑端午、开小店的花鞋杜四,说和了两三个时辰,一丈青大娘才算开恩放行。

——选自《蒲柳人家》

篇2:一滴眼泪换一滴水(高二必修四教学案例) 教案教学设计

一、小说的阅读取向

(一) 阅读取向的类别

阅读取向大致分为两类:一是“鉴赏者”取向, 一是“解读者”取向。王荣生教授在《语文科课程论基础》中指出:“‘鉴赏者’的阅读姿态、阅读方式, 是‘将别人的东西当作自己的东西来感受’。”[1]166每一个读者在阅读文本时都有探索新知的原始阅读欲望, “鉴赏者”的阅读取向在阅读时一般会关注“写了什么”“怎么写的”, 重在自身的阅读感悟, 或是情节, 或是技巧, 抑或是情感。“解读者”在此基础上会关注“为什么这么写”。“‘解读者’的阅读姿态、阅读方式, 是‘将别人的东西当作别人的东西去理解’”[1]167, 读者以客观的视角看待文本, 跳出自我看文本、看作者。

(二) 阅读取向的确定

为了做好对小说阅读取向的判断, 我们从编者、作者、作品、预读者角度出发, 以《一滴眼泪换一点水》 为例, 看看小说的阅读取向应该是怎样的?

1. 编者的意图

《一滴眼泪换一点水》被编入苏教版高中语文必修四“一滴眼泪中的人性世界”专题中的“美与丑的看台”板块。编者是这样解释这个专题的:“解读文学作品中的人性内涵, 对提高我们认识生活的能力、净化我们的灵魂、提升我们的道德境界是十分重要的。”从编者的意图看, 选择此文是为了突出强调“人性”“认识生活”“净化灵魂”“提升道德”。

2. 作者的动机

《巴黎圣母院》是作家雨果在青年时期为了注解“命运”而作的浪漫主义色彩最浓的小说。他自己说, 在研究圣母院的时候, 在塔楼的暗角处, 他发现了手刻的希腊字“命运”, 于是开始了浪漫主义想象, 希望寻求到“命运”二字的真正内涵。要想充分解读一篇文章, 了解作者的创造动机和写作背景是必要的。

3. 作品的全貌

要避免解读时的断章取义, 就应由节选向原著拓展。雨果是浪漫主义作家, 但他不是脱离现实的浪漫主义者。在《巴黎圣母院》中, 他着力表现天主教会和专制制度愚昧统治下的愚昧人心, 表现以爱斯梅拉达为代表的无力抗争的底层人民, 满怀人道主义精神。作品贯穿了反神权、反封建的主题, 因为神权残害善良, 扼杀人性, 王权同样残害善良, 镇压人民, 两者又相互勾结。他用浪漫主义手法昭示:一切受难者, 在永恒的爱的光辉的照耀下, 均将得救。从作品最终所要表达的主题出发才能更好地理解文本。

4 . 预读者的视角

相对学生而言, 教师是教材文本的预读者。教师的解读对引导学生学习是十分重要的, 如果教师的解读是单一的, 在“预设”学习中就无法把握更为丰富的“生成”, 错失教育良机。滴水之恩当涌泉相报, 中国如此, 外国也如此, 伽西莫多以“生平第一次流出的”“一大颗眼泪”喝到了那善与爱的“一滴水”, 实际上就是用生命和尊严报答同情与怜悯, 这是最朴素的人性。

从编者、作者、作品、预读者四个角度出发, 我们可以得出这样的结论:这类小说的阅读取向应该是“解读者”取向。小说是典型地表现生活的叙事文学形式之一, 情节、人物、环境固然是小说的基本要素, 但并不就是小说本身。小说叙述的东西, 不能只关注它所再现的东西 (故事情节) , 更重要的是再现这种东西的方式 (讲述故事的方式) , 这样才能真正让学生进入小说的人性世界, 通过探究来挖掘文字背后的作家追求。

二、依据阅读取向确定教学内容及实践探索

教什么比怎么教更重要。不同的阅读取向, 教学内容的确定应该是不一样的。既然这篇文章适宜“解读者”取向, 那么, 我们就看看怎么帮助学生解读。

从人文主题看, 探讨的重点是人性中美与丑的对立与交织。学生要理解抽象的人性, 就要去分析具体的人, 如文本中的“看客”“伽西莫多”, 文本外的“雨果”“读者”, 只有从不同的视角来审视人性, 才能让人性美丑更加鲜明而富有立体感。

从学习方式看, 这一专题主要采用问题探讨的方式, 让学生通过学习和探讨认识人性的复杂和丰富。不管问题是来自学生的课前预习还是教师预设生成, 都应该围绕文本的核心思想。例如:爱斯梅拉达为何给伽西莫多喂水?作者为何要用这么多笔墨渲染刻画军警、观众与克洛德?为什么说伽西莫多滚出的一大颗眼泪“也许是那不幸的人生平第一次流出的眼泪”?等等。

依据“解读者”阅读取向, 我们除了要通过阅读知道“写了什么”外, 还应知道“怎么写的”。基于此, 笔者在《一滴眼泪换一点水》的教学中确定了以“研读主题”“探究技法”“品析语言”为主体教学内容。

(一) 研读主题

人性, 是一个抽象而又具体的话题。生活中时时处处都在展示着人性的复杂与丰富、美丽与丑陋。几乎所有的文学作品, 都直接或间接地表现着人性这个永恒的主题。雨果的作品亦是如此, 他的人道主义追求在文中有充分体现。请看如下教学片段:

师我们一起找到伽西莫多流泪的语段, 读一读。他为什么会流泪, 而且是第一次流泪?又为什么独眼会一直干燥如焚、脸颊会被长时间的失望弄皱?请从文中找到根据。

生1 因为被人性美感动而流泪。围观群众都看热闹, 骂他, 砸他, 在这种情况下, 只有他劫持过的爱斯梅拉达来送水喝, 他因感动而流泪了。

生2 因为长期生活在人性丑的社会中, 干燥如焚的独眼、被失望弄皱的脸颊, 表现了伽西莫多焦灼绝望、渴求关爱的内心世界。

生3 生活在中世纪的伽西莫多感受到社会中人性丑的一面, 内心一直处于失望和渴望当中。当爱斯梅拉达把水葫芦举到伽西莫多唇边的时候, 他第一次流泪了。课文让我们看到了人性美和人性丑。

师课文让我们感受到了“美”与“丑”的对比, 丑让我们警醒, 美让我们感动。伽西莫多的感动和群众的感动是人性的复苏, 呼唤着真善美的到来。

在这个片段中, 笔者抓住流泪的原因和独眼的特征引导学生进行探讨, 关注人性的美与丑, 一起解读出文章的主题:歌颂人性中美好的同情心, 批判冷漠邪恶的行为及肮脏丑恶的灵魂。

(二) 探究技法

优秀的作家能够综合运用各种表现方法塑造出生动感人的艺术形象, 那些最基本的表现方法也是作家使用最多、最圆熟的方法, 经典的小说是学习语言表现方法的最好的范例。因此说, 小说的写作技法是小说教学的一个重要内容。请看如下教学片段:

师同学们从很多角度对克洛德和爱斯梅拉达进行对比, 我还发现一个细节, 大家听我仔细读这两段。当写到伽西莫多最后的态度变化时, 这两处是这样写的:“伽西莫多的脸色又黯淡起来了……”“这时, (故意不读“人们看见”四字) 他那一直干燥如焚的独眼里……”有没有听出我读的与原文有何不同?

生去掉了“人们看见”。

师为何前面没有, 这里要加上“人们看见”?作者这样写有什么目的?

[ 学生思考了一会儿]

生爱斯梅拉达的善举不仅感动了伽西莫多, 也感动了群众, 唤起了群众的人性良知。

师那就是说群众对伽西莫多态度前后发生变化了?

生群众开始对伽西莫多厌恶憎恨, 后来被爱斯梅拉达充满人性美的举动感动了。

在这个片段中, 笔者抓住了一个细节———“人们看见”。一个看似不起眼的叙述视觉, 其实正蕴含着作者对群众这一群体本身美丑对照的看法———在爱的感召下, 群众可以由丑到美进行转化。

(三) 品析语言

文字、文章、文学、文化等是语言的不同存在形式, 它们同属于语言。小说是语言的艺术, 是学习语言的范本。教师指导学生在运用语言的过程中提升语文素养, 语文学习的价值方能显现。请看如下教学片段:

师作者写很多群众有何用意?请从文中找出相关句子说说看。

生我找的是第二自然段:“群众有等候观赏公开行刑的习惯, 所以并没有表现出十分不耐烦的样子, 他们用观看刑台———一个十法尺高的中空的水泥台子———来消磨时间。”这一段告诉我们, 围观群众都爱看热闹, 即便等待的过程很长也没有表现出不耐烦。

师老师注意到一个词———“等候”, 你怎么理解?

生喜欢看, 等着看, 从中看出这些人无聊。

师还有个词“观赏”, 你怎么看?

生带着欣赏的角度来看行刑, 从中看出他们没有同情心。

在这个片段中, 笔者抓住“等候”“观赏”两个词, 引导学生揣摩群众心理。这是两个容易被人忽略的词语, 看似不经意, 其实是抓住了关键。因为这两个词很传神地写出了围观群众的心态, 为后文群众的转变作了铺垫。

摘要:阅读取向大致分为两类:一是“鉴赏者”取向, 一是“解读者”取向。从编者、作者、作品、预读者四个角度出发, 小说《一滴眼泪换一点水》的阅读取向应该是“解读者”取向。“解读者”阅读取向的小说, 可以“研读主题”“探究技法”“品析语言”为主体教学内容。

关键词:小说教学,教学内容,阅读取向

参考文献

篇3:一滴眼泪换一滴水(高二必修四教学案例) 教案教学设计

关键词:助读系统 《一滴眼泪换一滴水》

语文教科书作为教学活动的主要凭借和依据,是根据语文课程标准编制的、系统反映教学内容的教学用书,由选文系统、知识系统、助读系统和作业系统四部分组成。其中,助读系统在体现课程标准的要求和教科书编者的意图、提示教法等方面发挥着不可替代的作用,它是无声的指示牌和导游。顾黄初先生在《语文教材的编制与使用》一书中写到:“助读系统,又叫提示系统或导学系统,其实质性内容就是对学习的要求、重点和方法的提示。对某些疑难问题的诠释、对相关资料的引述等等。”“这种提示、诠释和引述,多半采用文字形式,也可以结合着配置一些图表。”

小说教学是高中语文阅读教学的重要环节,笔者选取的是苏教版必修四《一滴眼泪换一滴水》,这篇小说选自经典名著《巴黎圣母院》中的一个场景,教师可以借助单元导语、注释、插图以及课后练习等在教会学生小说阅读技巧的同时,带领学生走进经典,感受一滴眼泪中的人性世界。

一、专题导语与注释

(一)专题导语

专题导语是编者用来直接向教师和学生说明本专题指导思想和意图的,学生从这些导语中,可以明白自己在教科书中将要学些什么、为什么要学这些……这就有利于提高学生的学习自觉性。现代教育学和现代心理学的研究表明,让学生了解学习的目的,了解学习内容的整体结构,将有利于提高学习效果。《一滴眼泪》所属的专题是《一滴眼泪中的人性世界》,该专题又分为三个板块:灵魂的对白、美与丑的看台和人性的复苏。首先,我们从专题和三个板块的名称可以得知这是一个着重书写人性的专题,而《一滴眼泪》正是专题命名的中心,它是“美与丑的看台”,是眼泪折射出的人性世界。编者在导语部分写道:“只要有人,只要有生活,人性就会演绎出多彩的故事,而真与假,美与丑,善与恶,则是它反复呈现的主题。”学生在阅读这篇课文时要着重把握小说“美与丑”“善与恶”的主题,而把握小说主题就要分析小说的人物、情节和环境。既教给学生学什么,也告诉学生为什么学。因此,教师带领学生从整体上把握专题十分必要,专题导语是助读系统不可或缺的一部分。

(二)注释

中学语文教科书里,注释的内容很广泛,课文出处、作者简历、作品时代、课文中心、字音字义以及情况说明都有所涉及。我们可以把苏教版《一滴眼泪换一滴水》的注释分为两类:

1.背景注释

编者往往会在课文中添加一些背景材料,以便学生更加容易地理解文章。这些背景注释一般是课文的第一条注释,对选文的出处、作者、写作背景进行大致的介绍。《一滴》的第一条注释介绍了选文的出处及版本:“选自《巴黎圣母院》第六卷,陈敬容译,人民文学出版社2002年版”。还简介了作者雨果的生平,同时大手笔描述了小说的背景和与节选有关的情节:“加西莫多在克洛德德唆使下,拦路劫走爱斯梅拉达,被官兵抓住,判受鞭刑。”小说文本的阅读有三要素:人物、环境和情节。由于《一滴》是《巴黎圣母院》中的节选,学生直接阅读有一定的难度,想要理解小说“美与丑”“善与恶”的主题更是难上加难,所以通过注释了解文本的人物和背景就相当必要了。因此,教师在教授该小说时有必要在导入后引导学生阅读书下注释,了解故事发生的背景,对学生体会谁的眼泪“换”谁的水,又为什么“换”有不可替换的作用。

2.固有名词

《一滴》是法语的译文,总会出现一些国外固有名词,比如说节日名、人物名和地名等,学生对国外文化不了解,更不要说理解这些词语在小说中的作用,容易形成阅读障碍。编者有选择地添加固有名词的注释是为了帮助学生扫清阅读障碍,使他们更贴近文本,深刻理解小说主题。例如《一滴》中的几个固有名词注释:[愚人王]“加西莫多在前一天的愚人节中被推选为愚人王”,同一个地点,加西莫多前一天还是胜利者,这一刻却成了阶下囚,角色身份转换如此之快,表现了人物的荒诞可怜,对学生了解人物起到了一定的提示作用。“[甘果瓦]小说中的一个诗人,贫民诗人。误入流浪人和乞丐的聚集地——‘奇迹王朝,乞丐王罗班要将他处死。按照‘奇迹王朝规定,只要有人愿意与他结婚,就可免于一死。爱斯梅拉达为保全甘果瓦性命,宣布与他结为夫妻。”“甘果瓦”在节选中的出现有两个作用,一是渲染加西莫多的可悲命运,对于他前后两天同一地点角色的转换,文中写道这是“甘果瓦同他的哲学也没见过的场面”;二是通过注释让没读过完整小说的学生对故事情节有一定的了解,通过注释的内容让学生知道主人公爱斯梅拉达的善良可爱。“[阿斯杜里]西班牙旧省名”,这是国外的地点名词,对学生来说是陌生的,因而在这里增加注释是十分必要的,丰富了学生的阅读经验。

二、插图

“她一言不发地走进那扭着身子枉自躲避她的犯人,从胸前取出一只葫芦,温柔地举到那可怜人干裂的嘴边。

这时,人们看见他那一直干燥如焚的独眼里,滚出了一大颗眼泪,沿着那长时间被失望弄皱了的难看的脸颊慢慢流下来。这也许是那不幸的人生平第一次流出的眼泪。”

朱绍禹先生曾经说过:“语文教材要有艺术性,不仅要‘文质兼美,还要‘图文并茂。”《一滴眼泪》一文在插图的选择上,选取了建筑巴黎圣母院作为扉页插图,选取了陈敬容译本里的插图作为课文插图,还选取了手绘人物作为专题的插图。这三幅插图,一幅展现了巴黎圣母院建筑的宏伟壮观,它是小说的篇名,也是故事发生的场所;一幅是节选部分爱斯梅拉达喂水加西莫多的插图,是美与丑对比的高潮;一幅用手绘人物直观展示了“美与丑的看台”。图片与文字的表现方式不同。文字表现的事物是抽象间接的,而图片展示的事物是形象直接的。学生如果不能很好地理解语言文字的含义就很难理解文本的主题,而借助插图,学生则可以直观的体验到小说当时的情境,比理解语言文字要快得多。如《一滴眼泪》的专题插图,加西莫多的丑陋和泪水,爱斯梅拉达的美丽,都是一目了然的,再联系文本的语言描述,学生对小说主题“美与丑的对比”(加西莫多的外丑内美,加西莫多和爱斯梅拉达外貌的美与丑)感受更为深刻。毋庸置疑,生动传神的插图是课文内容的辅助和补充材料,是语文教学内容的一部分,有必要引起教师和学生的重视。在小说阅读教学中教师如果能够巧妙地利用插图这一资源,有助于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帮助学生理解和领悟小说的主题,起到事半功倍的作用。

三、作业提示

作业提示,顾名思义就是给学生做作业的提示。有的是为了提供某些知识,有的是为了指点解题的途径,还有的是为了降低作业难度,等等。

学生做作业的过程是知识向实践转化的过程。在这过程中,学生也许对知识理解不够,这就需要在作业提示中阐明有关知识,给学生解题提供指导。编者在《一滴眼泪》的问题探讨环节设置了三个问题,其中第二题想让学生探讨节选是怎样表现美与丑的冲突的?这样的变现方式又有什么样的好处?对比是教师在教学本文时解读的重点,为了让学生更好地将对比这个知识点熟练地运用到阅读中,编者在提出问题前写道:“通过多角度的对比表现人物性格和主题,是《巴黎圣母院》的主要特色。”这一提示对学生理解文本内容和主题有至关重要的帮助,使得学生在解题时既有迹可循,又全面。

助读系统是小说阅读教学中不可忽视的部分,更是语文教学课堂中不可或缺的指向牌。它可以直接揭示编者的编辑思想和编辑意图,也可以加深师生对文本的理解,还可以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

篇4:我这样设计《一滴眼泪换一滴水》

设计之初, 我有诸多纠结:

比如, 长文如何短教?《一滴眼泪换一滴水》是法国文学家雨果的长篇小说《巴黎圣母院》的节选, 单就选文而言, 在教材上就占据了九个页面的篇幅。区区一堂课四十五分钟真有捉襟见肘之感。

比如, 如何上出文本特色?小说作为一种文学作品样式, 有它的艺术特质。小说教学中主题、情节、形象、环境, 可以咀嚼处甚多, 本篇作为众多中的“这一个”, 最该上的是什么?

再比如, 多媒体的介入度如何把握?《巴黎圣母院》早就有电影面世, 是否该大尺度引入, 给学生更直观的视觉冲击?

……

基于对“语文味”教学流派的崇仰和自己一定的理论研修, 我在心里暗暗将本节课的关键词定位为“语文味”。我知道, 所谓语文味, 根据有关专家的观点, 是指在语文教学过程中, 在主张语文教学要返璞归真以臻美境的思想指导下, 以共生互学的师生关系和渗透教师的生命体验为前提, 以提高学生的语文素养、丰富学生的生存智慧、提升学生的人生境界和激发学生学习语文的兴趣为宗旨, 主要通过情感激发、语言品味、意理阐发和幽默点染等手段, 让人体验到的一种富有教学个性与文化气息的, 同时又令人陶醉的诗意美感与自由境界。对照理论, 我的设计在以下几个方面作了精雕细刻:

一.准确卡位。为了谋求语文味, 就要力避“泛语文”倾向。有人曾以“耕了别人的田, 荒了自己的地”来戏称“泛语文”。教学内容完全为文本内容所困所累, 教者沦为文本作者的“代言人”, 教学个性何在?教学艺术性何在?《一滴眼泪换一滴水》这样一篇经典小说的节选, 若从小说若干要素上一一道来, 事无巨细, 眉毛胡子一把抓, 既要芝麻又要西瓜, 只能让老师累死, 学生乏味死。

节选部分语言浅易, 情节简单, 人物形象纯粹, 无太多可品鉴之处, 倒是“人性的复杂与美丽”这一审美性主旨非常具有教学的价值性。一则它契合课本编排时的单元主旨———“一滴眼泪中的人性世界”, 有利于单元教学的整体协同。再则审美性是语文教育艺术的源头活水和最高境界, 更是语文味教学的地标建筑, 没有美感愉悦感, 语文之“味”从何论起。更何况, 在现代社会里人们承受着巨大的竞争压力, 诗意的人生追求越来越稀薄, 加强审美教育, 有助于拓展学生心灵的审美空间, 亦是实现了语文学科工具性与人文性的统一。

二.优化过程。首先是大胆剔除掉一些“伪语文”的环节。那些看似语文, 其实和语文相关度很小或近乎无关的教学内容和环节往往是妨害语文味的“天敌”, 它们造成了课堂的芜杂与低效。比如, 在作者简介时, 对于创作颇丰的维克多·雨果, 我对他的作品只字未提, 倒是以其《致巴特勒上尉的信》导入, 来重点强化他的人道主义情怀, 以指向课堂中心。再比如, 对电影的果断放弃。我仔细观看了影片《巴黎圣母院》, 发现它对我们课文节选部分的表现极为粗疏, 没有细节, 只重场景。还不如我们对文字的阅读来得细腻深刻, 更不如通过阅读给学生主体个性化感悟留下的想象空间。这些预想在课堂实际操作中都得到了一一的印证。

然后是课堂流程的合理布序, 以使语文味更“纯”。伽西莫多和爱斯梅拉达两个重点人物的赏析, 谁先谁后谁主谁次, 好像是个无需讲究的问题。可是, 我却认为, 对爱斯梅拉达的赏析必须在先为次, 这样“人性的复杂与美丽”这一课堂教学目标就可以最大化地凸现。爱斯梅拉达的人性美可以说是与生俱来的, 在现实的复杂土壤中可以说是可遇而不可求的, 这会给现实中的学生一种理想化的虚无感, 审美情趣会大打折扣。而形象丑陋情感愚钝的伽西莫多在爱斯梅拉达爱的洗礼下, 人性得到复苏, 这更有现实的适切感, 让学生对自我救赎或拯救他人都充满信心。对前者的重视, 只是在进行一次苍白无力的道德教化, 而只有重视后者, 才是一次富有语文味的审美教育。一句话, 作为有语文味的语文课应该是把一切为了学生的终身发展作为核心理念, 要在认真研读文本的基础上, 共同解决主要是来自于学生的有价值的问题。

再有, 就是课堂的起承转合、铺垫渲染要张弛有度, 以使语文味更“浓”。广东人爱煲靓汤, 最讲求个中火侯。本课题设计的最浓语文味在于“审美意趣”, 我也用四味真火将其煲出“美”味:一味猛火———朗诵导入, 创设氛围;二味文火———研读文本, 整体感知;三味大火———角色朗读, 体悟赏鉴;四味小火———感情齐读, 余音袅袅。

三.强化诵读。长期以来, 语文课堂冷静有余, 情味不足;讲解有余, 体会不足;分析有余, 审美不足。凡此种种, 使得语文课滋味淡薄, 抓不住学生的心灵, 更不用说“三月不知肉味了”。

而文本语言就像一杯龙井茶, 耐人寻味, 回味无穷。语言的魅力靠什么走进学生的心窝?靠读。诵读是学习语文的重要方法。是诵读者与文本言语之声的碰撞、交流、融合, 我在本课堂设计中将“读”这一教学手段置于一个至高无上的地位, 倾心营造由声浪承载的“感情气场”。读的形式很多, 有角色朗读、同座对读、老师范读, 有齐读、默读, 有品读、圈读;读的功效显著, 以读代讲、代问, 以读传知、悟情, 以读启思、悟理;以读赏美、悟神。

四.彰显个性。“语文味”是教师的教学个性和学生的学习个性的和谐统一, 再加上教材的个性, 可谓占尽天、地、人三和之利, 带着各自本真的荷尔蒙气息, “语文味”何愁不能新鲜出炉?本教材自不待言, “美与丑的看台”势必演绎出人性的故事, 目标设置是在情理之中。作为教者, 审视自我, 语言煽情、课堂投入、擅长朗诵, 这些优势的存在, 为这个以审美为目标的课堂创设了基础条件。而作为主体的学生呢, 因为是文科生, 感情丰富, 情商高, 表演、表达能力强, 更是为这一目标、过程、方法的综合设计提供了充分的理由。

当然, 语文味的最高境界是文化味儿, 在这一点上本教学设计还略显不足。其实, 在教后, 我就感觉到了这一点。其实可以从中西方文化的比照中来体现这一点, 学生不能理解爱斯梅拉达的热情奔放, 视其举止放荡、有伤风化, 这正是身为孔孟之道思想熏陶下的东方人在文化观照上的局限性, 也是中西方文化的不同。可是, 有些东西是跨越国界, 超乎种族的, 正如人性的复杂与美丽。

也许, 加上这一环节, 课堂的境界会有更高的提升, 语文味的高峰体验会更深入吧。

摘要:“沈老师的这节课上得如行云流水, 却又风声水起, 语文味儿十足。”日前, 市教研员在听完我上完《一滴眼泪换一滴水》后, 如是评价。在我看来, “十足”当属溢美之词。但诚惶诚恐之余, “语文味儿”四字却很入我耳, 因为它正是我这堂课设计的核心理念。本文就谈谈我对《一滴眼泪换一滴水》的教学设计。

篇5:《一滴眼泪换一滴水》教学实录

1.感受爱斯梅拉达的人性美,分析伽西莫多眼泪的丰富内涵。在人性的看台上,能分辨美与丑;培养学生追求美、憎恶丑的情感。

2.学习多角度对比表现人物性格和主题的方法。

【预习任务】

1.初读文本,能复述节选部分情节内容。

2.找出你所喜欢或感触较深的段落。

【教学方法】

立足文本,主要采用欣赏交流的教学方式。

【教学课时】

一课时

【教学过程】

一.导语

师:人性中有真假,有美丑,有善恶。只要有人,只要有生活,人性就会演绎出多彩的故事。无数的艺术作品用丰富的形象表达了人们对人性的理解,展现出人性的复杂与美丽。在优秀的作品中,一滴眼泪也能折射出人性世界的多彩光辉。今天,让我们一起来到这个美与丑的看台上,随着法国浪漫主义大师雨果一起走进《巴黎圣母院》,走进那“一滴眼泪”。

二.过程

师:那“一滴眼泪”是谁的?伽西莫多的。“一滴眼泪换一滴水”,是在什么情景之下发生的呢?请一个同学复述一下课文节选部分的内容。

生复述课文,老师点评。

师:故事发生在格雷沃广场上的一个刑台上。刑台本身可以说没有任何值得人们关注的地方。人们的关注的是那个将要被施以笞刑的名字叫伽西莫多的人。小说实际上就是以刑台为中心刻画那一群围观的人、那一个名叫克洛德·孚罗洛的副主教和那个名字叫爱斯梅拉达的少女,从而形象地表达小说主旨的。

看看刑台上的可怜的伽西莫多的表现吧,刚被带上刑台的伽西莫多是什么样子的?请找出相关的文字。

生:连眉毛都没有抬一下

生:任人又拖又推又抬

生:听之任之

生:奇丑的脸上忽然显出蠢笨的表情

师:围观的人们的反应呢?

生:爆发了一阵笑声和喊声

生:爆发出一阵哄笑

生:大笑

师:伽西莫多又遭受了怎样的酷刑?他反抗了吗?

生:发出水蛇般的嘶嘶声的鞭子,一鞭又一鞭地

生:皮鞭不断像雨般落在身上,很快就打出血来了

师:笞刑结束后,伽西莫多还要挨完规定的一个钟头。那么,他该不该受刑呢?为什么?

生:不应受刑:第一,伽西莫多是受人指使,且此人既是他的养父,又是巴黎圣母院的副主教,在伽西莫多的心目中,克洛德·孚罗洛的话就是命令,就是真理,他只有服从的分。因此,罪魁祸首是克洛德·孚罗洛,而非伽西莫多。第二,书中写道“他模糊地意识到正是因为那件事他此刻才在这里受惩罚的呢。何况这种事在这个世界上并不算稀罕,他不是由于不幸耳聋,又由于被一个聋法官审问,才受到了惩处的吗?”

生:因为他的丑陋

生:他是邪教的怪物

生:他是魔鬼

生:他是聋子、独眼、驼背、怪物!

生:他的丑相比医药还能使孕妇流产

生:“我老婆就是因为看见你从她面前走过,才生下了一个两个脑袋的娃娃”

师:从这些评价中,我们可以看出当时围观的人们是一群怎样的人?

生:没有怜悯心

生:狠毒

生:恶毒

生:愚昧无知

师:这是件冤假错案。人们不了解事情的真相,人们以貌取人,加上宗教的伪善。其实伽西莫多是不该接受笞刑的,该受笞刑的应该是副主教,他的养父。他的代人受过也是知恩图报的善的表现。面对如此的嘲讽,打击,伽西莫多有没有流一滴泪?没有(齐答)。

师:而那位特殊的观众——副主教克洛德·孚罗洛又是如何呢?

生:看清了犯人是谁的时候,低下眼睛,急忙转身走了。

师:克洛德·孚罗洛走了,带走了伽西莫多的希望。伽西莫多受着肉体和精神的双重的折磨。身心疲惫的伽西莫多需要喝水,这是最基本的生理需求。而对他来说,又是如何的艰难!他是如何表达这一需求的呢?(可以模仿着读读)

生:咆哮着说:“给水喝!”

生:用令人心碎的声音喊道:“给水喝!”

生:喘息着喊:“给水喝!”

师:围观的人们是如何反应的呢?

生:笑得更厉害了

生:把在阴沟里泡过的海绵扔到他脸上

生:把一个破瓦罐向他的胸脯扔去

师:从中,我们可以看出当时的人们怎样的品质?

生:残忍

生:狠心

师:人们啊,你们残忍、你们狠心,难道丑有罪吗?想想:伽西莫多因为丑招致了人们的谩骂、侮辱,他又承受了别人难以承受的酷刑,他所崇敬的代之受过的养父又舍弃他而去,他都没有流一滴眼泪。但,他却流泪了。他的流泪是在什么情景之下呢?

生:爱斯梅拉达给他水喝

生:爱斯梅拉达不计前嫌,以德报怨

师:“一滴水”“一滴眼泪”,“一滴水”换来了伽西莫多的生平第一次的流泪,其影响力可谓大矣。之外,它对围观的人们又产生怎样的影响呢?

生:好极了!

生:被感动了

生:这里用了对比的手法,由几次的不流泪到最终的流泪

师:这“一滴水”极具震撼力。爱斯梅拉达的举动,唤醒了他们人性中的良知。爱斯梅拉达是人性美的化身,在她的身上寄托着作者雨果对美好人性的力量的歌颂,对美好人性的呼唤。

师:刚才有同学提出了小说中的对比手法。其实,“对比”是本文乃至是整部《巴黎圣母院》表现人物性格和主题的手法。你能从文中找到那些对比吗?

生:副主教克洛德,道貌岸然而心如蛇蝎,唆使不明真相的伽西莫多拦路劫持爱斯梅拉达;事情败露,让伽西莫多承担罪名;伽西莫多受刑,他却漠不关心。

生:伽西莫多外形丑怪而心地善良,受副主教克洛德指使劫持爱斯梅拉达,事情败露,甘愿承担罪名;爱斯梅拉达给他水喝,他充满自责,心存感激。

生:爱斯梅拉达和伽西莫多两个人物,都心地仁慈,富有人情味,但一个美丽无比,一个极其丑陋。

生:爱斯梅拉达与副主教也形成对比:克洛德邪恶,冷酷;爱斯梅拉达善良,富有同情心。

生:克洛德唆使伽西莫多拦路劫持爱斯梅拉达,伽西莫多受刑,他漠不关心;爱斯梅拉达被伽西莫多拦路劫持,却不计前仇,在众人羞辱伽西莫多的情况下,给他喂水。

生:爱斯梅拉达的行为还和群众的态度形成对比;在伽西莫多受刑和要水喝时,群众都无情地羞辱他,是爱斯梅拉达给伽西莫多喂水。

师归纳:小说正是通过美和丑,善良和邪恶,崇高和卑下重重对比,表现人性中美与丑的对立和交织,揭示了真、善、美的真谛。

三.小结

美与丑的分辨是一个很困难的过程,不能为表面的假象所迷惑。小小的刑台,既是对伽西莫多肉体的惩罚,又是对中世纪人们灵魂的拷问。小小看台,大千世界,人性的复杂、善恶、美丑展现无遗。一起欣赏名著,共同探讨人生,愿我们每个人都能在人生美丑的看台上,尽显自身的精彩!(作业布置)

【教后反思】

1.要上成实实在在的语文课。

学生对情节的兴趣,会多少削弱他们对人物、语言和写作技巧的关注(品味)程度。而小说教学又离不开情节。情节是人物故事的展开,是人物性格的展现。所以,教学既要关注情节,更要关注人物、语言和技巧。复述,作为最基本的语文概括能力的训练,在本课的采用,可以说,是适度的。它既让学生离不开情节,更为后来人物的赏析、语言的品味和技巧的鉴赏,作了有效的铺垫。之外,要防止脱离文本而形而上地搞几个题目,加上结合文本内容,谈谈自己的看法。那样,表面上很热闹,但那不是语文课。文学作品的最直接的现实是文字。高尔基说:“文学的第一要著是语言。”语文姓语名文。姓语,要抓语言,品味语言;名文,要紧扣文本,品读文本:离不开对文本语言的挖掘。如是,才是实实在在的语文课。

2.题目的设置应该更合理些,最后的震撼力应更强烈些。

板书设计精心,课件扼要精当。但是,教学问题的设置,还可以更合理些,要不断整合、优化所提的问题,如此才能使教学更流畅。另外,“一滴水”的震撼力应该更强烈地表现出来,比如可以通过与之相对应的影片片段或音乐等方式来表现。

篇6:一滴眼泪换一滴水(高二必修四教学案例) 教案教学设计

一般认为, 克洛德作为巴黎圣母院的副主教, 是中世纪宗教邪恶力量的代表。其实, 细读原著, 推敲起来, 我们就不难发现, 克洛德是一个在发展中, 被教会制度异化了心灵, 最终走向毁灭的人物。这一深度扭曲的人格背后呈现的, 是中世纪黑暗阴晦的社会背景。

一、正常的自然人性

早在幼年, 克洛德就由父母决定终生从事神职。在弥撒祈祷和学习拉丁文、古希腊文中长大成人。他勤奋好学, 踏实庄重, 十六岁的时候, 他就在神秘神学、经文神学和经院神学方面取得了很深的造诣, 成为一个博古通今受人尊重的青年。

1466年的一场大瘟疫夺走了克洛德父母的生命, 只有一个小弟是他唯一活着的亲人。十九岁的克洛德担起了做家长的责任。这个忽然从天上掉下来的小弟弟使他发现:“世上除了索尔朋的玄想之外, 除了荷马的诗之外, 还有别的东西, 那就是人需要感情。”从此, 小弟弟便成了克洛德生命中最美好的期待。而当他面对被人遗弃, 相貌奇丑的加西莫多时再次流露出的同情心, 无不表示克洛德是一个正常人, 甚至是一个具有优秀品质的正常人。

二、无可逃脱的社会属性

自有社会开始, 每一个自然人都不能摆脱社会而单独存在, 每个人都有自己的社会生活背景。社会性, 才是人的根本属性。作为一个社会中人的克洛德, 他生活的社会背景, 特殊的社会地位最终决定了他的思想行为, 甚至预言了“‘AN’ARKH”。

那个漫长黑暗的中世纪, 教会提倡人们禁止一切欲念, 一切没有经过教会认可而产生的思想都是异端。自幼便被父母决定了终生从事神职事业的克洛德, 在天主教的残酷世界中, 在修道院灭绝人欲的世界中, 是孤独的, 寂寞的。随着小弟弟和伽西莫多长大成人, 三十六岁上下的克洛德也修炼成为一个刻苦律己、郁郁寡欢的教士。他是若扎的副主教大人, 巴黎主教的第二号心腹。让我们来看看, 此时, 雨果笔下的克洛德:“这是一个威严而阴郁的人物。他双叉着双臂, 脑袋低俯在胸前, 整个脸呈现出昂轩的光脑门, 威严显赫, 一副沉思的表情。”也绝不仅仅是一回, 专给教士洗衣服妇女, 不无惊恐地发现:若扎的副主教大人的白法衣上有指甲和手指掐过的痕迹。

克洛德那一向严厉冷峻的外表, 蒙骗得了世人, 却欺骗不了自己。盯着举灯盏处女的炽热眼神, 白法衣上的指甲掐痕, 无不宣告欲望在克洛德内心的汹涌。面对美若天仙的爱斯美拉达, 克洛德压抑已久的情欲之海终于奔涌溃决了。当克洛德爱上爱斯美拉达的时候, 他是最疯狂的。他用尽了一切可以得到爱斯美拉达的手段, 强抢、跟踪、嫁祸、甚至是威胁……但是长期以来宗教的禁欲主义告诉他:爱情是最可怕的异己力量, 是凶神。信奉上帝的克洛德害怕自己的灵魂和肉体都交给了凶神, 所以他又不停地用所谓的理智压抑自己爱的冲动。

火越扑越猛。钟楼密室里, 克洛德带着满脑子挥不去的“爱斯美拉达”, 深陷在痛苦的煎熬中。终于, 他拿起了圆规, 以颤抖的双手, 迷惘地在墙壁上刻下“‘AN’ARKH”一词。克洛德人性的压抑和扭曲, 以其强烈的悲剧意味诠释个人在深重的社会背景下的渺小和无奈。克洛德似乎是可恨的, 但克洛德更是可怜的, 中世纪宗教制度的桎梏犹如魔咒一般, 紧紧扼住了他的咽喉。

三、“我们”都是生活在社会中的人

篇7:一滴眼泪换一滴水(高二必修四教学案例) 教案教学设计

一直以来,由于对雨果精神立场和创作追求的不了解,很多读者对此文的解读仅仅停留在美与丑的对立这一角度,认为伽西莫多外表丑陋内心善良、爱斯梅拉达蕙质兰心,他们的善良和副主教克洛德的虚伪共同构成美与丑的对比。但是,通过对文本的细致阅读,笔者认为作品中的人物形象细腻饱满并充满变化,难以用爱憎分明的美丑善恶来为他们一一贴上标签。本文集中笔力对选文中伽西莫多的由“兽”到“人”的人性回归历程进行探析。

一、由“兽”到“人”的坎坷历程

(一)默默忍受的“怪物”

伽西莫多在昨天被捧为愚人王的同一个地方被绑上刑台。对于周遭发生的一切他显然是麻木无知的。虽说他甘愿接受惩罚,“对于当时司法部所谓的‘又紧又牢的捆绑’,连眉毛都没有抬一下,他认为一切反抗都是徒然的”“人们从他的脸上只能看到一个野人或笨人受惊后的表情”“人家脱掉了他的衣服,他也听之任之……只不过时时粗声地喘气,就像一条牛垂头耷脑地给绑在屠夫的车沿上”“他还没有一只关在盒子里的金龟子明白呢”“他是一个好象东方建筑似的怪物”。以上种种不难看出伽西莫多一直是被当做一个任人摆布的、没有思想、没头脑的怪物,而不是人来对待。他对于人们愚弄他的伎俩早已习以为常,无所谓了。即便是当皮鞭抽在他身上“他这才明白是怎么回事了,他依然“蜷缩在绳绑里,一阵惊惶和痛苦的抽搐散布到他脸上的每一根筋络,但是他没有叹一口气……把头摇得像腰上被牛虻叮过的公牛”他默默地挣脱绳绑,一番挣扎无果之后“他脸上的呆笨表情变成了痛苦和懊丧……从这时起他就不再动弹一下了,再没有什么能引起他轻微的动作,无论是他身上不停流出的血、加倍疯狂地落到他身上的皮鞭,沉醉在行刑里的施刑人发作出来的怒气以及那可怕的皮鞭挥动时的嘶嘶的响声”。长期处于被愚弄、消遣的状态下,伽西莫多的神经早已麻木,他的灵魂深处已经失去了作为人存在的基本尊严。他没有羞耻心、没有痛感,浑身长满硬皮和汗毛,活脱脱一个“野兽”。

(二)怒火中烧的“公牛”

在忍受一个钟头的“公诉”之后,伽西莫多又开始挨着“千万种私人的报复”。但这些私人的报复不是因为伽西莫多做了什么对不起他们的错事,也不是为爱思梅拉达打抱不平,仅仅是因为无关他们痛痒的外部原因“恨他丑陋”。围观的人群用各种肮脏的词语咒骂他:“邪教的怪物”、“骑扫帚把的家伙”、“可恶的敲钟人”、“聋子!独眼!驼背!怪物!”、“成千种侮辱性的语句像雨点般落在他身上,场上处处有人诅咒他,嘲笑他,向他叫骂,向他投石子”……终于这头“公牛”被无知的看客激怒了:“他先是慢慢地对群众投去恫吓的眼光”“他胸膛里间或迸出一声粗重的叹息……愤怒、憎恨、失望,逐渐在那可怕的脸上增多,成了一片厚厚的阴云,逐渐蓄满了电流,变成了千万道电光,在那怪人的独眼里闪闪发亮”。

眼看怒火即将喷发,伽西莫多看到他的养父、唆使他劫掠美女的神甫走来,“这可怜人的脸色就温和起来……愤怒变成了奇特的充满了难以形容的甜蜜宽厚而温和的微笑,那神甫走近他,他的笑容就愈加明显,愈加清晰,愈加光辉灿烂,简直像是不幸的人所崇敬的救主降临了似的。”结果,这个他视为救命稻草的人却默默走开了。这让伽西莫多很失望!“脸色又黯淡起来,微笑还在一片阴云间停留了一会,但那是痛苦的、无力的、带着深深悲哀的微笑”由此可以看出,伽西莫多并非是没有感情和羞耻心的“野兽”,只是他的感情只在克洛德面前流露,被自己真心拥戴的人遗弃,他的内心是崩溃的。这崩溃之后,他又忍受了一个半钟头的辱骂,终于,爆发了:“突然他又带着加倍的失望在锁链里挣扎,把他身子底下的木板都震动了,他打破了一直固执地保持着的缄默,用又嘶哑又愤怒的声音吼叫,这声音不像人的声音倒很像动物的咆哮声‘给水喝’……这个声音把人们的叫喊声都盖没了。”

加倍失望之后的怒火与此前逆来顺受的沉默形成鲜明的对比。发怒这一举动除了表明伽西莫多并非没有感情的动物(他也存在正常的喜怒哀乐,也有理由争取自己的正当权利),似乎也暗示着剧情的发展:他的自我意识开始慢慢觉醒。

(三)流下第一滴泪的“人”

在众人的嘲弄下,他接连三次呼叫:“给水喝!”前两次叫喊除了换来更恶毒的戏弄之外,并没有出现任何人愿意为他送去一碗水的迹象。伽西莫多喘息着喊了第三遍之后,他看到“昨晚他曾想抢走的那个波西米亚姑娘从人群中走来”。面对这个他差点伤害的姑娘,伽西莫多的内心是戒备的,的确,他有理由这么做,那些跟他无冤无仇的看客都千方百计折磨他、辱骂他,这个他的“敌人”又怎么会轻易放过这样轻松就能报复他的机会呢?爱斯梅拉达的出现肯定是为了让自己出丑,“他十分相信她也是来向他报复的,也是象别人一样来打他的。”他甚至做好了攻击这位美女的准备:“愤怒和轻视使他透不过气,他真想把刑台打个粉碎,假若他的独眼能够发出雷电,那波西米亚姑娘一定会给雷电击毙,上不了刑台哪”。

独自走近前一晚掳掠自己的、丑陋无比的、众人避之唯恐不及的伽西莫多,美丽的爱斯梅拉达“从胸前取出一只葫芦,温柔地举到那可怜人干裂的嘴边”。姑娘这一善意的举动彻底感化了伽西莫多,“人们看见那一直干燥如焚的独眼里,滚出了一大颗眼泪,沿着那长时间被失望弄皱了的难看的脸颊慢慢流下来。”评论界很多人都对这一滴泪中折射出的人性美好进行过透彻深入的分析,大部分都认为这是由于美女为他送水是出乎意料之外而流出感动的泪水,或者是因为感动而愧疚,产生的悔恨之泪。这些分析固然是正确的,但却没有涉及到问题的本质。这处细节描写意在表明无情、无知、无痛感、任人摆布的家伙在沉默、微笑、发怒之后,终于会流泪了。他由一只野兽、一头公牛终于蜕变为拥有人类喜怒哀乐情感的“人”了!

二、眼泪换水的“催化剂”

(一)急忙转身走开的副主教克洛德

副主教克洛德是选文的重要线索之一,因为他的唆使,伽西莫多被绑上刑台,接受本应属于他的处罚。这样的幕后黑手却被敲钟人无理由地追随,甘愿默默忍受皮肉之苦和流言中伤。伽西莫多在人群的奚落中不断攀升的怒气却因为克洛德的走近而消散,唤起了他为人奴仆的依赖感,他幻想着自己誓死效忠的养父会挺身而出,因而露出了“甜蜜宽厚而温和的微笑”“那神甫越走进他,他的笑容就愈加明显、愈加清晰、愈加光辉灿烂”,麻木的伽西莫多在熟悉的主人面前是乖巧的、听话的、需要被呵护的。克洛德这位“衣食父母”平日里所给予他的猪狗不如的待遇就已经让敲钟人心满意足了,因为至少还有一个人愿意和他交流。

但就是这样一个平日里还把自己当人看的人居然为了自保“急忙转身离开”。神甫悄无声息的转身离开对伽西莫多的刺激是巨大的。这个转身使得伽西莫多更加深切地感受到痛苦、无力和深深的悲哀,五味杂陈的内心加上皮肉之苦的折磨,加倍的失望终于使他有勇气发出自己的声音:“给水喝!”。一声怒吼发出了他丢失已久的为人的尊严,尽管怒吼换来的只是更多的嘲笑。台下的看客没有哪怕一个人愿意走上刑台为一个罪犯送去缓解干渴的清泉,所有人都等着捉弄他、看他出丑呢。

(二)送来甘泉的波西米亚姑娘

第三声怒吼之后,“他看见人群里闪开一条路,走出了一位装束奇特的姑娘,身边带着一只金色犄角的雪白的小山羊,手里拿一面小鼓。”此刻伽西莫多内心是忐忑恐惧的:这是自己曾经劫掠的那个女孩,也正是因为自己对她的伤害才不得不面对今天的恶果,她一定是来报复我的,相比那些跟我无冤无仇却还要戏弄我的“把在阴沟里泡过的海绵扔到他脸上”的罗班·普斯潘、扔石块的妇人,这个“仇人”恐怕早已经对我恨之入骨了,巴不得我快点被折磨死掉才好呢!她要是真来侮辱我,我就用目光把她杀死!坚决不让她靠近我!

然而当波西米亚姑娘“一言不发地走近那扭着身子枉自躲避她的犯人,从胸前取出一只葫芦,温柔地举到那可怜人干裂的嘴边”,伽西莫多设想的嘲弄、挖苦和侮辱一个也没有出现,他怎么也不会想到,曾经的被迫害者竟会如此大度地为自己送来救命的甘泉,而前一秒钟,自己还想着要杀死她。自己被最亲近的教父抛弃,被无知的、不了解内情的无聊看客戏弄,而这个曾被自己伤害过的人却愿意送来甘泉。

苦难深重的人最是受不得别人对自己的一点好,更何况这恩惠是来自以德报怨的被迫害者。伽西莫多满腔燃烧的怒火被一泓清泉熄灭,一时间这“野兽”这“愤怒的公牛”竟然无所适从,“人们看见那一直干燥如焚的独眼里,滚出了一大颗眼泪,沿着那长时间被失望弄皱了的难看的脸颊慢慢流下来”。爱斯梅拉达的举动熨帖了伽西莫多内心的失望和愤怒,在爱的浸润下,“野兽”也会找回在一次次屈辱和嘲弄中被磨灭的人性。

上一篇:我的小绒球小学优秀作文下一篇:赴苏州学习心得体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