浅谈中国当今社会经济发展问题

2024-05-18

浅谈中国当今社会经济发展问题(精选6篇)

篇1:浅谈中国当今社会经济发展问题

浅谈中国当今社会经济发展问题及其解决措施

摘要:本文对我国当今社会经济发展中存在的问题,包括资源环境问题、贫富分化加剧问题、三农问题、就业问题进行了简要的阐述,并结合科学发展观提出了一些解决措施。

关键词:中国经济发展;问题;科学发展观;措施

在中国这样一个大国,30年来实现了年平均8%左右的持续增长,在人类经济史上也是罕见的,但同时也暴露出诸多问题,其中资源环境问题、贫富差距加剧问题、三农问题、就业问题是中国当今社会经济发展过程中的重要问题。接下来,本文就针对这四个问题进行简要的阐述,并结合科学发展观提出一些解决问题的措施。

一、资源环境问题

自然资源和环境是人类社会生存、发展的自然物质基础,是社会生产资料和人们生活资料的基本来源。新中国成立后,对资源和环境的开发利用在深度和广度上日益扩大,尤其是我国改革开放以来经济高速增长,取得了令世人瞩目的经济成就,但也付出了资源环境的沉重代价。我国经济总量的增长实际上走的是一条粗放式的发展道路, 对资源进行掠夺式开发利用,对资源环境造成了严重破坏和污染。资源短缺、环境污染已成为制约我国经济社会实现可持续发展的瓶颈, 并将产生长期的负面影响。

1、现阶段我国矿产资源、能源和水资源等主要自然资源的开发利用规模巨大

2005年我国能源和矿产品产量快速上升,原煤产量达到21.9亿吨、原油1.81亿吨、铁矿石4.21亿吨、粗钢3.52亿吨、10种有色金属1635万吨、磷矿石3044万吨、原盐4454 万吨、水泥10.60亿吨。大宗短缺矿产品的进口量持续增加,2005年我国矿产品贸易总额超过3000亿美元,进口原油12682万吨、铁矿石27523万吨、锰矿石458万吨、铬铁矿302万吨、铜矿石406万吨、钾肥917万吨。“十五”期间,中国能源消费总量持续快速增长,从2001年13.5亿吨标准煤增加到2005年的22.2亿吨标准煤,增长了64.4%。我国水资源总量占世界总量的6.5%,用水总量占世界总量的15.4%,黄河流域、淮河流域和海河流域水资源的开发利用率已分别高达70%、60%和90%,而国际上公认的河流水资源开发利用率应低于40%,否则将危害河流健康和流域安全。过去几年间,我国主要资源消费的增加量占世界总增加量的比例,包括能源、煤炭、石油和钢等均居世界第一位,资源开发利用的规模巨大。

2、我国资源开发利用的效率不高

根据世界银行和英国石油公司公布的统计数据计算表明,2003年我国每创造一万美元的GDP 所消耗的能源数量,是世界平均水平的3.33倍,是美国的3.68倍,英法德意等欧洲发达国家的5~7倍,韩国的3.1倍,日本的10.4倍,甚至是印度的1.45倍。目前我国的原材料利用效率低,浪费严重,单位产值的消耗强度大大高于世界平均水平,单位资源产出水平仅相当于美国的1/

10、日本的1/20。以水资源为例,我国农业灌溉用水消耗的水资源总量占水资源总消耗量的70%,但由于输水方式、灌溉方式、农田水利基础设施、耕作制

度、栽培方式等方面的原因,农业用水的利用率不高,渠道灌溉区只有30%~40%,机井灌溉区也只有60%,低于发达国家水资源利用率80%的水平。

3、污染物排放量大,生态环境的污染和破坏严重

我国的污染物排放总量大, 单GDPSO2和氮氧化物排放量是发达国家的8~9倍, 能源消耗量和CO2排放量均居世界第二位, 日耗水量和日均污水排放量都居世界第一位, 有机污水排放量相当于美国、日本和印度排放量的总和, 单位GDP 污染物排放量是发达国家平均水平的十几倍。2005年我国COD(化学需氧量)排放量为1414万吨, 超过环境容量76.8%, SO2 排放量达到2549万吨, 超过环境容量112.4%。我国目前的水环境、土壤环境、大气环境均受到严重污染。2005年, 在国家环境监测网监测的陆地七大水系的411个地表水监测断面中, 劣Ⅴ类水质的断面比例达27%, 全海域未达到清洁海域水质标准的面积约13.9万平方公里;土壤污染面积扩大, 目前我国受镉、砷、铬、铅等重金属污染的耕地面积近2000万公顷, 约占总耕地面积的1/5;城市空气污染严重, 在监测319个城市中,近45%的城市大气环境质量达不到二级标准,SO2和颗粒物污染严重;酸雨污染加重, 1/3的国土面积受到酸雨影响, 全国527个市(县)中, 出现酸雨的城市有298个, 有些地区的酸雨频率达到100%。每年产生1 亿多吨的城市生活垃圾, 带来严重的固体废弃物污染。持久性有机污染物的危害开始显现,已对我国的生态环境安全和人群健康构成了严重威胁。核与辐射环境安全也存在隐患。此外, 我国生态环境脆弱区环境状况恶化, 生态系统服务功能退化, 全国因水土流失每年流失土壤50亿吨, 沙化土地面积达174万平方公里,荒漠化加剧,90%以上的天然草原退化, 湿地面积不断减少,生物多样性锐减,各类生物物种受到威胁的比例普遍在20%~40%。

二、贫富分化加剧问题

我国在推行市场经济的改革中,坚持按劳分配为主、多种方式并存的分配方式,适当地拉开了收入差距,这对提高经济效率和激发经济活力发挥了重要作用,但却造成了贫富分化加剧的问题。2005年的抽样调查显示,我国居民的家庭收入,处于高收入端的10%家庭与处于低收入端的10%家庭,其收入比为:11.8:1,处于高收入端的10%家庭,其收入占国民总收入的比重是37%,处于高收入端的20%家庭其收入占总收入的比重是53.7%。贫富差距扩大对经济社会的发展带来一系列不良影响,其主要表现为:一是导致社会消费需求不足。由于存在边际消费递减规律,一般而言富人的边际消费倾向低于穷人的,贫富分化加剧会降低社会的整体边际消费倾向,从而导致社会消费需求不足。二是导致社会不稳定。贫富差距扩大为少数利益集团腐蚀社会公平和正义的行为提供温床,有可能使处于贫困阶层的人民即使努力奋斗也无望改变自己的地位,从而产生挫败情绪,这既弱化了社会进步的动力,又增加了社会的不稳定因素。

贫富差距加剧还表现在地区间经济发展不平衡上。在东部地区已经发展得像美国一样发达、富裕的同时,在中国的西部却还是挣扎在基本温饱线上;在大城市一切都步入机械化和自动化的同时,有那么多的地方却依旧还是手工劳动着。中国的二元经济结构制约着中国社会的全面发展。杭州湾大桥跨海36KM,耗资118亿人民币,成为世界上最长的跨海大桥,成为中国人的骄傲,但是谁又知道在云南怒江峡谷如今依旧还是只能依靠着一根钢索、一个滑轮渡河。那里的孩子每天上学都要靠滑轮滑过去,而他们却只是7~11岁的孩子。在那里架一座吊桥需要40~50万元,跟118亿相比那简直是零头的零头,但是对于那儿的人们来说这像一个天文数字一样沉重的压着他们。

三、三农问题

“三农”问题是指农业、农村、农民这三个问题。实际上,这是一个从事行业、居住地域和主体身份三位一体的问题,但三者侧重点不一,必须一体化地考虑以上三个问题。中国作为一个农业大国,“三农”问题是关系到国民素质、经济发展,关系到社会稳定、国家富强,关系到改革开放和现代化建设全局的首要问题。农业兴、百业兴,农民富、国家富,农村稳、天下稳。

1、农业问题

农业问题,主要是农业产业化的问题。市场经济是以市场为导向、根据市场配置资源的经济形态,农业的购销体制不畅是农业不能快速发展的一个重要原因。常常听到农民兄弟抱怨种了东西卖不出去或卖得过于低廉,根子在没有遵循市场规律。产供销形成一条龙是当前农业在市场经济中大有作为的一着好棋,党和政府在创设“产―供―销”链条的活动中起着关键作用。农业产业化的另一个问题是中国农业目前基本上属于自给自足的小农经济,没有形成规模经济。加入世贸组织后,如何应对国外的集约型农业的挑战?这将是中国作为一个农业大国面临的严峻问题。从现在看来,目前中国应在解放剩余劳动力的同时,通过加快 农业机械化提高农业劳动生产率,抛弃小农经济的自给自足,迎接入世挑战。

2、农村问题

主要是四个落后:经济落后、文化落后、社会落后、乡村面貌落后。由于庞大的乡村管理构架与薄弱的乡村经济不相适应,导致乡村负债问题十分突出,不仅使正常的经济周转困难,还使乡村的信用体系受到严重破坏。由于长期缺乏文化、教育等方面的足够投人,农民素质差、生活单调,缺乏必要的文化消费等现象十分突出。在原有的严密组织被破除后,乡村社区建设成为整个中国社区建设最为薄弱的环节,由于缺乏互帮互助机制,缺乏行业协调机制,从而农民成为最无组织性的群体。由于基层组织和乡级政府职能上的错位,乡村规划落后,或基本上没有规划,也无法得力执行规划的问题十分普遍,导致乡村建设混乱。乡村 环境的脏乱差已成为中国最大的环境问题之一。

3、农民问题

农民问题主要表现在以下三个方面:

(1)农民收入增长缓慢因而导致城乡居民收人差距日益扩大。

由20世纪80年代中期的1.81倍,扩大到2002年3.1倍。目前农村还有2820万贫困人口,主要集中在中西部的老、少、边、穷地区。还有6000万人刚刚越过温饱线,收人还很不稳定。

(2)农民经济利益得不到有效维护。

由于缺乏风险分散机制,长期以来农民是农产品价格的被动接受者,农业的自然风险和市场风险主要由农民来承担。

(3)农民的平等权利得不到保障。

在农村,普遍缺乏必要的社会保障,不能享受公共卫生、医疗和教育。即使进人城市,实际上成为城市建设者和财富创造者,但不能享有与原市民同等的城市公共福利,更没有平等参与社会事务的政治权力。

四、就业问题

中国人口众多,劳动力数量多而素质不高,尽管经济高速增长,创造了众多的就业岗位,但仍难以满足充分就业的要求。按照目前的产业结构和GDP年增长率为7%~8%计算,每年新增就业岗位约800~1000万个,只能基本满足每年新成长的劳动力(1000~1200万人)的就业需要。但还有如下几方面因素必须考虑。

(1)由于中国的人口基数大,新成长的劳动力和劳动年龄人口总数将继续增长。据统计,在总人口中,15~64岁的劳动年龄人口比重在逐年上升,1982年为61.5%,1990年为66.7%,1995年为67.2%,2000年为70.1%,2002年为70.3%。因此,这部分劳动力总量会继续增多。

(2)不断增加的城镇登记失业人口。2001年底登记失业率为3.6%,2002年底为4.0%。2003年上半年上升为4.2%,如包括未登记的失业者,城镇失业率可能达到8%左右,即约1500万人。这些失业者有相当一部分急需解决就业问题。

(3)未再就业的国有企业下岗职工,2001年底为515万人,2002年9月底为439万人,为1998年以来最低水平,但其主要集中在中西部地区,就业机会较少,加上大龄和技术水平低,再就业问题就更难解决。目前中国人均GDP已达1000美元,正处于产业结构战略性调整阶段,今后随着技术进步、经济全球化步伐的加快,产业结构不断调整升级,员工的转岗、下岗将成为不可避免的经常现象。

(4)最大的问题是农业剩余劳动力的转移问题。1990年底,中国总人口为114333万人,其中农业人口90446万人,非农业人口23887万人;到2002年底总人口增加到128453万人,其中农业人口93269万人,非农业人口35184万人。即非农业人口增加了11299万人,其中一部分是人口增长的结果,另一部分是从农业转移过来的。但农业总人口绝对数仍有增加。据估计,目前农业剩余劳动力有1.5亿~2.0亿人,目前有9000万左右在城里打工,还有0.6亿~1.1亿人需要解决其就业问题。

五、科学发展观对中国经济发展问题的破解

有效实施科学发展观,转变发展观念,创新发展模式,谋划“又好又快”的发展,这将成为破解我国经济发展问题的有效理论武器。

(一)科学发展观坚持以人为本的发展,为我们处理经济增长速度和经济增长质量之间的关系提供了有益的理论指导

我国是发展中国家,总体的劳动生产率比较低,人民收入水平不高,市场不完善,社会经济文化的二元结构普遍存在,发展不足是我国面临最大的现实。发展,对于全面建设小康社会,加快推进社会主义现代化,具有决定意义。所以我们面对发展所带来的问题时,不能一味地指责发展本身,更不能忽视甚至反对发展,而是用发展来解决发展中出现的问题。只有发展,才能从根本上改善人民物质生活条件,满足人民日益增长的物质文化需要,所以必须保持一定的经济增长速度。但一味地追求经济数量的增长,忽视社会其他效益的做法也不可取。单一的经济总量的增长并不必然导致社会发展,还必须注重增长的质量。

(二)科学发展观追求人与自然、人与人、人与社会之间的和谐发展,为我们处理发展中经济、社会之间的相互关系提供有效理论指导

科学发展观主张将人们的经济活动与社会价值统一起来,追求经济与自然、经济与社会的协调,实现经济增长、人的自由全面发展和社会进步的最终目标。科学发展观主张人与自然之间和谐相处。传统发展观坚持主客体二元分离思维方式,把人当作主体,自然界当作客体,主张人们利用科技去征服自然、统治自然,这样做的后果就是物质财富增长的同时,我们的自然家庭却被无情的破坏,使人类陷入严重的生态危机之中。科学发展观则把人与自然看作一个统一的整体,认为人是自然界的一个部分、自然界因为人的存在有了丰富的价值;人不是自然界的统治者,而是自然界的守护者和生存者。人们应合理地利用自然资源,以不损害后代人利用自然资源谋发展的能力为度。其次,科学发展观追求人与人之间的和谐相处,主张营造一个民主法治、公平正义、充满活力、安定有序的和谐秩序。科学发展观坚持社会主义公有制的原则,倡导集体主义、利他主义的社会主义价值观,追求发展机会的平等性和发展成果分享中的公平和公正性,把人的自由全面发展当作发展的终极目标,关注每个人的生存质量和发展条件的改善,使人人都能各尽所能、各得所需的和谐相处。这些观点和态度,为人们正确处理经济社会和环境的矛盾关系提供了理论依据。

(三)科学发展观坚持统筹兼顾,为协调多方利益提供了根本方法

发展中国家城乡二元经济结构是经济不发达的主要表现之一,实现发展就是要促进城乡二元经济结构向现代经济结构转变,所以要统筹城乡发展;发展中国家普遍存在区域经济发展不平衡,实现发展就既要使相对发达地区保持强劲发展势头,又要采取措施扶持落后地区的经济社会发展,统筹地区发展,最终实现各地区共同发展;发展中国家人民生活水平比较落后,实现发展就是要努力提高全体人民的生活福利水平。这要求首先要实现经济快速增长,同时,要以经济增长为基础实现社会的全面进步,为人民公平分享经济社会发展的各项成果创造社会条件,所以要统筹经济社会发展;现代科技促使经济规模加速扩张,相应地对自然资源的耗费也持续增长,对广大发展中国家来说,已经没有条件像已经工业化了的国家那样走“先经济增长,后治理环境”的道路,所以发展要求必须维持人口的适度增长、资源的合理利用和良好的生态自然环境,从而统筹人与自然的和谐发展;在经济全球化过程日益加快的时代背景下,发展中国家要实现发展,应积极参与国际分工,实现国内市场与国际市场的 统一,充分利用国内外两个市场,统筹国内发展和对外开放,才可能实现又快又好的发展。可见统筹兼顾的发展模式有明确的针对性,反映了发展中国家的一般特点,能科学地指导发展中国家经济发展。

参考文献

[1]刘志英.社会保障与贫富差距研究——典型国家的实践与中国的政策主张[D].武汉大学,2004.[2]李敏.中国就业问题研究[D].华中科技大学,2005.[3]翟金良.我国资源环境问题及其控制对策与措施[J].战略与决策研究, Vol.22, No.4, 2007: 276-283.[4]腾星均.区域三农问题的系统研究——以吉林省为例[D].吉林大学,2009.[5]蒋姣蓉.论科学发展观对中国经济发展问题的破解[J].商业文化(学术版),2010(7):213-214.

篇2:浅谈中国当今社会经济发展问题

浅谈当今中国社会贫富差距问题 摘要:中国在经济高速发展的同时,社会成员间的收入差距也出现不断扩大。富者越富,穷者越穷。贫富差距过大已经成为当今中国社会一个比较严重的问题。要构建和谐社会,就必须缩小收入差距,维护社会公平关键词:中国社会贫富差距原因和对策

改革开放以来,我国社会整体生活水平有较大的提高,城乡的消费水平分别达到小康和富裕水平,国民经济有了很大的发展。但是由于种种原因,贫富差距也在逐步扩大。贫富差距过大,容易引起部分社会成员心理失衡甚至利益冲突,强化人们的不公感,引起社会动荡。贫富差距成为我们在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时必须要解决的问题。

在中国,造成贫富差距拉大的原因十分复杂,有市场经济发展的自然选择因素,有转型期的特定结构性、体制性因素,也有腐败、市场失序等非正常因素。要想正确的理解中国的收入差距,必须对中国收入差距类型及原因有着很好的理解。

了解我国贫富差距现状分析的前提是需正确认识贫富差距的概念。贫富差距是指由于各个社会成员所处的具体社会政治、经济和文化方面的地位和环境不同,而形成的实际占有社会财富的差距。它表现为一定量的物质财富和精神财富。贫富差距包括收入差距和财富差距两部分。前者主要属于经济问题;后者用个人受教育的程度、科技水平和能力、思想文化修养、知识产权、社会知名度等来表示,通过一定时期各种社会关系诸如个人的社会地位、生活方式、精神面貌、健康状况等的综合反映,主要属于社会问题。

一 我国贫富差距现状分析

基尼系数是国际上用来综合考察居民内部收入分配差异状况的一个重要分析指标。由意大利经济学家基于1922年提出。它反映收入分配差异程度的数量界限,可以有效地预警两极分化的质变临界值,所以是衡量贫富差距的最可行方法。一般来说,基尼系数在0.2以下,表示居民之间收入分配高度平均,0.2-0.3之间表示相对平均,在0.3-0.4之间为比较合理,同时,国际上通常把0.4作为收入分配贫富差距的警戒线,认为0.4-0.6为差距偏大,0.6以上

为高度不平均。从衡量收入分配的基尼系数来看,我国的收入差距从改革开放初期的0.20,迅速扩大到目前的0.53左右。据此,中国的贫富差距已经超过了国际警戒线。中国的基尼系数还在攀升,与国际比较,已超过了发达国家,接近了中等收入国家。

(一)地区收入差距扩大

改革开放以来,我国各地区居民的收入都有了较大幅度的增长,但东部地区居民收入增长最快,中部地区次之,西部地区最慢。近几年国家虽对开发西部加大了力度,但无论是城市还是农村,我国西部与东部沿海地区的收入差距都呈扩大趋势。据国家统计局数字表明,2006年,西部12个省市自治区GDP总和不到人民币4万亿元,约占全国GDP的17%; 而东部地区GDP达到2万亿元的省份就有3个,其中江苏省为21500亿元,山东省为22000亿元,广东省为25000亿元。从这一组数据不难发现东西部之间的差距的明显。

(二)城乡收入差距扩大

近年来,由于农民收入增幅慢于城镇居民收入的增幅,导致城乡居民收入差距也呈持续扩大之势。中国社科院在发布的《人口与劳动绿皮书(2008)》其中指出,中国城乡居民收入差距出现全方位扩大。在过去的十几年里,我国城乡居民收入的绝对额差距增加了近12倍。

(三)是行业收入差距增大。

由于在市场经济发展过程中存在如法制不够健全、市场竞争机制不够完善等弊端,另外,又由于国家政策的相关保护,从而导致行业垄断现象仍然存在。这些垄断性行业凭借垄断经营的特权及国家政府的特殊保护,与其他行业进行不公平竞争,从而取得高额垄断利润,使行业间差距不断扩大。

二 造成贫富差距的原因

1.分配制度的改革加剧了贫富差距的扩大。

我国现阶段实行的是按劳分配为主体、多种分配方式并存的分配制度。这种分配制度克服了以往平均主义的弊端,能够从物质利益上调动劳动者的积极性和主动性,同时还有利于发挥各种生产要素的作用,充分配置有限的资源,有利于推动社会生产力的发展。但由于各类生产要素在生产过程中按贡献进行分配,而其中资本这项要素总是得大头。这样,在劳动收入大体均等的情况下,收入差距主要因资本要素占有者财产性收入高低而拉大。

2.税收失调

个税最大的功能除了“增加财政收入”之外,更重要的就是调节贫富差距、平衡二次分配。因此,贫富收入差距扩大与个税制度失效有很大的关系。

3.社会保障制度发展滞后

同经济增长的幅度相比,中国的社会保障、福利事业以及社会转移支付表现一种明显滞后的情形。在这种形势下,农民、城镇的失业人员及其家属最有可能成为贫困者,从而使整个社会的贫富差距迅速拉大。

4.社会不公平、机会不均等加剧

不平等竞争表现在很多方面,最突出的是一些部门、行业甚至是一些个别的社会成员,通过垄断经营获得垄断利益或高额利润。垄断行业中的企业凭借对关键资源的独自拥有或政府赋予的排他性地生产某种产品的权利,在产品市场或者要素市场上具有独自决定价格的能力,它们可以不用平等地参与市场竞争,借助

自身的垄断优势获得高额垄断利润。这些垄断利润的一部分或大部分会转化成为该行业在岗职工工资,从而导致垄断行业的工资水平高于其他行业。

5.非法暴富

我国已有富豪阶层出现,他们的人数不多,集中的财富占了全国居民的一半甚至一半以上。这些富人中相当部分是靠勤劳致富的,然而不少人主要是通过非法手段取得的。他们走私贩私、制假贩假、集资诈骗、偷税漏税,更有甚者,置党纪国法于不顾,以权谋私、做权钱交易,搞“腐败经济”,看看当前的腐败问题,很多都与经济金钱有关。而这些不正当手段得来的财富,必然加剧贫富差距。

三、缩小我国贫富差距的应对之策

从当前我国贫富差距问题的现状来看,虽说社会成员的收入差距尚未达到两极分化的程度,但如果贫富差距不断扩大,就会引发一系列的社会矛盾和问题,甚至会威胁到社会的稳定和安全,所以应采取相关措施缩小我国的贫富差距。

1.促进农村发展,努力增加农民收入。

首先要合理调整国民收入分配结构和政策,加大对农业的支持和保护力度。二要加快农业和农村发展,推进城镇化。三要进一步减轻农民负担。加快推进全国农村税费制度改革试点,认真落实取消农业特产税、逐步降低农业税税率的政策。四要协调城乡经济发展,充分发挥城市对农村的带动作用。把更多的财力等社会资源用于农村,以更好地为农村产业结构调整、劳动力转移和农民增加收入创造条件。

2.完善分配制度,加大再次分配的力度

在初次分配中,应该继续坚持效率优先,兼顾公平,以按劳分配为主体,多种分配方式并存的分配原则,但在再次分配中,应该更加注重公平,通过加大再次分配的力度,来缩小初次分配造成的收入差别。通过有效地实施再分配,使人民群众都能分享经济社会发展成果,构建共同的社会利益基础,才有利于化解社会矛盾,保持社会稳定,实现社会和谐,为经济的进一步发展创造条件。

4.完善税收制度和社会保障体系。

税收作为调节国民收入分配的杠杆,是治理收入分配不公的重要手段。我国当前主要是应进一步完善税收结构,提高个人收入所得税的比例,防止高收入阶层的偷税、漏税行为,要从源头上对个人所得税进行征收和控制,对过高收入进行调节。要坚持社会统筹与个人相结合的基本养老和医疗制度,进一步完善失业保险制度,完善城镇居民最低生活保障制度,加强农村社会保障体系建设,健全农村医疗保险、社会保险制度,以促进农村的稳定和发展。

5.打破二元经济结构,推进区域经济协调发展

由于我国的贫富差距主要表现为城乡差距、东部与中西部差距,因而要加大财政转移支付力度,增加中央转移资金向中西部落后地区的转移额度,尽快解决贫困地区的温饱问题。对西部地区实行更加优惠的开放政策,引导东、西部地区的产业转移和互补性经济技术合作,来加快中西部地区的发展步伐,从而缩小东、中、西部地区的贫富差距,推进我国区域经济的协调发展。

6.完善市场经济体制,加强法制建设

制度、体制设置的不合理,法制的不健全,是产生我国贫富差距过大的重要原因。因此,加强制度建设,创造平等的竞争机会,建立和健全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十分重要。这就要建立健全统一、开放、竞争、有序的现代市场体系,整顿和规范市场经济秩序,健全现代市场经济的社会信用体系,打破行业垄断和地区封锁,促进商品和生产要素在全国市场自由流动。特别是要打破或削弱行业的垄断,加大整顿凭借行业垄断和某些特殊条件获得的个人额外不合理收入,缩小垄断行业与非垄断行业的收入差距。

7.创造平等的教育和竞争机会。

治贫的主要手段是教育,要加大对贫困地区教育的投入,给低收入者提供更多的受教育机会,提高他们的生产能力。同时,打破生产要素流动壁垒,促进生产要素的自由流动。打破城乡壁垒,促进农村剩余劳动力的转移,让他们更多地参与市场竞争,给予他们平等待遇,让其分享到更多经济增长的成果,这才真正有利于缩小贫富差距。

篇3:浅谈中国当今社会经济发展问题

“花拳绣腿”式的功夫是在“竞技武术”发展过程中形成的, 似乎是不可缺少的, 好像只有眼花缭乱的招式, 高难度的翻腾旋转才能吸引当今群体大众的眼球, 扣住观众的心弦。在上世纪武术低迷的年代里, 由于竞技武术的推广, 在社会上一度产生了疯狂的学武热潮, 这种独特的竞技武术为中国武术的弘扬起了一定的推动作用。但也正是由于这一少部分运动员在场上的“争奇斗艳”, 把“竞技武术”特别是中国传统武术陷入进退维谷的困境。现在国内外重大武术赛事现场四座空空似乎已是常态。如今, 竞技武术的发展基本已经停滞, “高、难、美、新”的再发展也不过是他们的任意自由组合——更高更难、更高更美、更难更美、更高更难更美……

在南拳系列方面, 1960 年国家将南拳列为武术竞赛项目之一, 到1989 年, 中国武术协会组织部分专家创编了“南拳竞赛套路”, 成为各类武术比赛中的竞赛项目。这一系列的举动和措施把南拳拉进了竞技路线阵营, 逐步形成了现代的竞技南拳套路, 这些规定南拳即代表了洪家、蔡李佛家, 甚至代表了整个南派中的所有拳种。在这样的发展形势下, 民间的那些传统南拳自然就备受冷落了, 本来拳械套路、桩法相当丰富的传统南拳, 在官办武术的参与下, 上百套拳械套路被淘汰, 甚至绝迹。

武术讲究技击, 中国武术的本质特征就是技击, 攻防格斗是技击功能最突出的表现形式, 也是武术这一特殊文化现象最基本的社会功能的体现。然而竞技武术不是中国武术的重要组成部分, 中国武术的重头戏还是在传统武术。但竞技武术是官方武术, 其制定的一系列规则是最具权威的, 而传统武术的根基多在农村, 掌握传统武术精华的多是知识层次不高的下层群众, 受“国家权威”的影响, “无知的人民”将武术由传统变得越来越有竞技的味道, 而结果便可想而知:第一, 以中国武术的代表自居的竞技武术把传统武术逼迫到了最边缘, 任其苟延残喘、自生自灭;第二, 传统武术为了保住自己的“血脉”不得不屈从于竞技武术, 按照竞技武术的规则要求, 把祖宗的东西改的七零八落, 成了四不像。

然而很多南派拳种为了使传承了百年的精华不至于被湮灭, 他们在接受竞技武术的同时还保留着较多传统武术的技术风格, 即使在竞技武术的“高、难、美、新”的规则挤压下, 增加了腿法、跳跃、跌仆、滚翻等动作, 但是仍较多地保留了南方拳种的主要传统动作和特点, 还能看得到武术技击的本质。近年来发展较好的咏春、蔡李佛拳、洪拳等为了传播的需要形成了自己的规定套路。但是这种规定套路并不是按照竞技长拳的路子走, 在发展的同时, 较多保留了自己的特色, 形成了自己的发展模式。

咏春拳的内容相对比较简单, 整个拳术由小念头、寻桥、标指三个套路以及木人桩组成。每个套路动作都比较简短, 几分钟就可以完成所有动作。咏春拳着重强调拳术的实战技击技法, 通过一些对抗实战, 寻找双方接手后的感觉和反应。它摒弃了中国武术讲究“质量高、形象美, 难度大”的套路形式, 运用简单的手法、腿法、步法等基本动作任意组合成自己喜欢、打起来顺手的技击动作, 因此受到广大武术爱好者的喜爱, 尤其在海外, 受李小龙功夫片的影响产生了巨大的反响。

蔡李佛拳是目前南拳中发展最好的一个拳种, 从它诞生之始便以蓬勃之势取代了原来的南派五大家而成为新兴的南拳大派, 蔡李佛能够风靡全球百年不衰的原因除了有大量的蔡李佛拳馆外, 还有门人不遗余力的发扬、推广。洪家拳因特点突出, 流传至今, 以致凡有华人的地方均有人练洪拳, 而且洪拳已作为国际竞赛南拳规定套路的主要构成内容, 在国内外的表演比赛中占有重要的地位。这两派拳发展到现在, 巧妙的把“竞技”武术与自身特点结合起来, 利用官方的影响力扩大了自身的影响。一方面让海内外更多的人认识了蔡李佛拳、洪拳, 另一方面自己传统的精华也在门人的努力下得到传承。当然, 有得必定有失, 这种发展模式要很好的协调两者之力度, 不然就会顾此失彼, 迷失方向, 而对于莫家拳来说, 走不走曲线救拳的“竞技”线路, 很值得商榷。

2如今“花拳绣腿”的莫家拳与实战技击的差距

随着时代的变迁, 武术的防身功能淡化, 现今一些运动员的身材与历代武术家的身材相比也发生了明显的变化。著名武术家王子平有“千斤神力王”之称, 南方五虎将黄啸侠由于其身体高大、肌肉发达、臂力惊人、手桥硬净被誉为“铁臂鸳鸯手”, 东江老虎林耀桂曾自谓“粤港两地, 未逢敌手”, 莫家拳师尊林荫堂亦是高大魁梧, 表演莫拳威风凛凛、声如洪钟。历代的著名拳师大部分都是练得身材高大、虎背熊腰, 均有“膀有千斤力, 一脚定乾坤”的本事, 而现在那些在官方比赛中成绩非常优秀的选手都趋向于矮小纤巧, 甚至以五短身材见优。这是因为历代拳师练武均是以技击为主, 且非常注重身体素质的练习, 因此大多长得高大雄壮, 而现在的所谓的武术大师, 均是套路化体操化的练习模式, 即使是从小习武, 也经不起技击大师们的一拳半脚。

在莫家拳的主要传承之地东莞桥头镇, 每年春节期间, 一些村落就会表演麒麟舞, 舞麒麟用的正是莫家拳功夫, 虽然麒麟舞之后也有专场的莫家拳表演, 敲锣打鼓、爆竹声声, 甚是热闹。但是问题也正在于此, 在桥头用于表演的莫家拳目前尽管招式还在, 但是实战能力已经大减, 逐渐嬗变为表演性质的“花拳绣腿”了。传统的莫家拳是很讲究技击的。莫家拳从产生之日起就是防身护院, 用于性命相搏的利器, 在代代传人习练过程中尤重实战, 许多拳师学拳以后便千方百计找人较技, 民国时期的“哑侠”徐耀祥年强时候在学拳练武的过程中, 跟人比武过招, 是出了名的“只输一次”, 第一次输了之后, 便细心揣摩对方的招式和优点, 加以吸收、利用, 化为己有, 然后再去找人比试。

今天的莫家拳在发展过程中, 一方面受竞技武术的影响, 重套路而不重功法, 学其表而不知其理, 一知半解, 最后不了了之;另一方面受社会环境的影响, 在一段时间内突击一套或几套拳术, 用来参加武术锦标赛, 拿得奖牌, 争得荣誉, 此后也就半途而废。按这样的发展路子下去, 就与技击完全脱节。目前这不仅是莫家拳所面临的情况, 全国的传统武术大都是以此发展。在传统的拳法中, 每一个式子里都有技击要素在里面, 只有通过反复的练习和思考才能真正理解其中的意义, 把拳练活把功夫练上身, 而这些在急于求成的今天, 正是我们所缺乏的。

3传统莫家拳在非物质文化遗产下带来的缺失

近年来, 广东莫家拳遭遇传承之困, 首先是师资之困, 不少技艺精熟、威望较高的老拳师相继去世, 惠、莞一带有练拳传统的村庄越来越少, 有的几近绝迹。莫家拳最早的发源地惠阳火岗村, 笔者在村中做过调查, 目前村里已经有近二十年没有人习武, 二十世纪八九十年代, 村里的武术师傅还在世, 每天都有很多人打功夫。随着老师傅们的逐渐离世, 再加上大量人口外迁, 现在留在村子里的人再也没人习武。现在村子里不少年轻人都没有见过莫家拳。在《东莞年鉴》的记载中, 近30 年来, 除了地方政府对莫家拳有偶尔支持外, 整个东莞的武术史乏善可陈。

中华武术能够世代相传的一个重要原因就是历代对传统武术的保护和继承。然而随着时代的发展, 社会的进步, 大部分民间拳种失去了其生存的土壤, 保护和传承面临更大的困难。20世纪80 年达初, 国家提出开展传统武术挖掘整理工作, 在国家体委的号召下, 全国各省、市、自治区相继成立了挖掘整理办公室, 负责当地的挖整工作。但是挖掘整理出来以后, 国家、政府又投入了多少力度去进行传承保护, 却要打一个大大的问号!

把一些传统武术项目列为非物质文化遗产确实是保护措施之一, 然而这种非物质文化遗产的保护, 不在于出了多少本书、拍了多少部纪录片、开了多少次研讨会, 也不在于仅依靠申报国家名录、靠政府投资拨款、靠发展旅游业, 更加不是地方官员把申请下来的非遗项目作为自己的政绩去大说特说, 武术作为中国的文化遗产, 申遗成功后, 重要的是如何才能让基层社区、地域社会或族群的居民认识到非物质文化遗产对他们自身和对整个国家的价值与意义, 如何能够更加广泛的传播发展。

2009 年广东省东莞市桥头镇正式申报成为省一级非物质文化遗产。目前, 莫家拳主要集中在桥头镇的大洲、石水口两个村子, 而笔者于2011 年3 月份去桥头实地调查时, 石水口村中练莫家拳的人已经是少之又少。莫家拳申遗成功, 给桥头镇带来每年不多的拨款, 而这些款项真正用到实处的有多少就不得而知了。

自莫家拳申遗成功以来, 桥头镇对发扬莫家拳做了一系列努力, 如桥头莫拳进校园, 开设莫拳课程等, 并由此向其他学校推广, 但也仅限于此, 再没其他实质性的保护措施。因此, 莫拳申遗在实际发扬传播的过程中所起作用相当有限, 或许仅是为东莞, 为桥头争得一个荣誉, 而且桥头镇莫家拳申遗成功后, 其他地区的莫家拳还是任其自生自灭, 几乎没有改观。

4老骥伏枥, 独叹夕阳

在今天的经济浪潮下, 年轻一代学武兴趣大减, 众多武术拳种面临后继无人的窘境。民间, 随着许多身怀绝技的拳师的衰老和去世, 大部分传统拳种出现了青黄不接的尴尬状况, 莫家拳亦是如此。

改革开放之后, 一座座工厂从东莞乡村拔地而起, 无数人涌入东莞淘金。习武在迅速工业化的东莞已是落伍的生活方式, 习武之人也不再被认为是值得尊重的, 老一代拳师们普遍面临着后继乏人的尴尬。莫家拳作为岭南武术中重要的一支, 今天在各地的发展却不尽如人意, 现在, 在东莞熟悉并能打莫家拳的人大都已六七十岁, 对传统武术感兴趣的年轻人已越来越少, 甚至很多人就不知道南拳中还有莫家拳这个拳种。民间武术的发展在上世纪90 年代就逐渐进入低潮, 而且每况愈下。

在莫家拳发展壮大历程中, 桥头镇是主要的传承地区, 历史上“家家习拳术, 辈辈出高手”, 涌现了一批著名拳师和武进士, 留下了众多脍炙人口的传奇故事。大洲村莫柏许师傅是莫家拳的正宗传人, 但是直到43 岁才正式开始教拳, 年轻时, 由于读书较多, 从28 岁开始做村里的政治队长, 平时教人学习毛邓思想, 只是偶尔教人打拳。桥头镇大洲村是莫家拳的主要传承之地, 村里的中年人几乎人人都曾习武, 与莫柏许同辈的拳师也有10 多个。但是随着时代的变迁, 桥头莫家拳逐渐式微, 名拳师都已年过花甲。莫师傅曾感叹说:“大洲村和石水口村是桥头镇内莫家拳最盛行的两个村子, 现在功夫好的拳师已经很少了, 剩下的也都是超过60 岁的人, 1986 年, 跟我一起被省、市体委录下武术表演录像的莫罗坤师傅也不在人世了。”现在莫师傅的儿孙辈都已经不会打拳了, 在老一辈的拳师所教的弟子中, 几乎很少有人再以教拳作为主要职业。不单桥头镇如此, 香港也面临同样的窘境。莫德裕师傅说:“上世纪70 年代, 我在香港莫家拳国术总会担任教练, 平时都有二三十人来学习, 现在的年轻人已经不来学了, 国术总会也名存实亡了。”

现在练莫家拳的人老的老、小的小, 大有青黄不接之势。随着社会发展, 现在娱乐方式越来越多, 年轻人怕吃苦, 学莫家拳人就越来越少。近几年, 桥头开始将莫家拳作为本镇的文化品牌着力经营, 2010 年, 桥头小学将莫家拳增设在体育课程中, 莫柏许师傅成为这门课的指导教师。现在, 每天的最后一节课, 莫柏许师傅便会到桥头小学指导100多名小学生练莫家拳。虽然他们练得不算标准, 或许他们小学毕业后就很难再坚持练拳, 但还是令人感到些许欣慰, 起码还有人学。

莫家拳出现“低潮”的原因, 首先是学习的人越来越少。学拳, 要从小开始, 没有5 年时间, 根本无法体会传统武术的“精、气、神”, 但武术技击学习, 又苦又累, 许多青少年及其家长望而生畏。其次是政府的支持力度不够。董德强认为, 对普通市民来说, 目前武术在生活中的实用性已越来越小, 群众对那些难度高、动作激烈的传统武术缺乏兴趣, 是很自然的事。推广传统武术越来越难, 如果政府再不为其创造合适的“生态环境”, 它只好自生自灭。

参考文献

[1]林仲伟.莫拳[M].广州:广东人民出版社, 1994.

[2]张国琛.龙吟虎啸集[M].广州:岭南美术出版社, 2006.

[3]虞定海, 牛爱军.中国武术传承研究[M].北京:人民体育出版社, 2010.

[4]王岗, 吴志强.民间传统武术保护中国家与传承人的双向责任[J].天津体育学院学报, 2010 (3) .

篇4:浅谈河南梆子在当今社会的发展

关键词:河南梆子;发展;传统文化

一、选题背景

河南梆子的基础上不断继承、改革和创新形成豫剧,是中国五大戏曲剧种之一,是中国第一大地方剧种,1950年8月间,陈素真、王魁元等率领该剧团在河南、河北等地巡回演出时将河南梆子定名为豫剧,此后“豫剧”一词正式取代了河南梆子。2006年5月20日,经国务院批准,被列入第一批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名录。

豫剧历史悠久,是中国传统艺术的瑰宝,然而如今新兴文化的冲击下,河南梆子发展的局限性下,相遇到创作和传承的问题,制约着艺术在现代社会的发展。如见,历史赋予新一代人们使命,必须在当今社会发展的今天,各种娱乐形式,新型文化冲击下,和现代社会文化相融合,并保存其独特的艺术形式,使在国内乃至国外弘扬壮大。

1.意义

在河南梆子发展的过程中,对其进行理论性的研究,在传统文化的尴尬局面中,针对所出现的问题,帮助豫剧以独特的形式在当今社会得以继续传承和发扬。对河南梆子的历史和如今进行对比分析,对未来和发展进行规划,利于宝贵的传统文化在新时期得到较好的发展。

2.存在的问题

(1)河南梆子创作中存在的问题。河南梆子艺术形式的发展在创作形式上的问题基本分于二点,第一,在于河南梆子表演艺术的陈旧,缺少现代所出现的潮流观念,第二,现代音乐发展迅速,河南梆子与现代音乐的融合相对缺少。

这种古老的艺术形式,在年轻观众的心里已经满足不了日新月异的精神文化需求,而被淡忘。在被豫剧折服的老一辈之中,已经不能满足豫剧发展的人力资源,其所支持的队伍在经济高速发展的今天不断萎缩。

(2)河南梆子传承中存在的问题。社会形成以人为主体的传承形式,传统文化同样也是如此,面的“人”所出现的根本问题在于两点,第一,人才储备不足,戏曲的发展市场萧条,经济层面,戏剧演员收入有限,导致人才流失。后续培养工作,面对广大学生,却很少有人去主动选择河南豫剧;第二,传统文化意识淡薄,国家已经意识到文化建设是发展的一种的策略,但是,相对青少年来说,文化意识还相对薄弱。

二、研究方法

1.文献分析

豫剧起源于明朝中后期,是中原地区盛行的时尚小令的基础上,吸收北曲弦索、秦腔、蒲州梆子等演唱艺术后发展而成的。经过两百多年的发展,先后在众多国家演出,形成独特传统文化艺术形式。

随着发展的局限性,豫剧发扬需要寻找新的思维形式,突破戏曲的窄路子,推陈出新,与时代潮流相融合,符合广大现代人消费市场,符合大众审美,被社会,被公众所支持,加强豫剧研究,创作引起观众共鸣的优秀作品,但保持文化所独特的内涵,于此同时,加强传媒和宣传力度,利用现代化科技,音乐,影视,灯光等打造艺术的盛宴。

2.问卷调查

通过问卷调查收集数据,来调查研究豫剧在学生、老师学习之时的第一手资料。发掘现实状况,搜集现实信息,积累豫剧学习情况的基本资料,保证可靠性,时效性。

调查内容着重于,对豫剧学习的兴趣来源,历史文化认知,表演艺术形式,戏曲音乐鉴赏,等展开调查,对调查结果绘制表格,以达到可以纵观分析的目的。

豫剧学习过程之中,相对调查研究所产生的重点,难点,最终达到把握其艺术特点的目的,为了解掌握给予理论性经验的基础。

3.访谈

豫剧最重要表现的是河南人朴实而大众的生活方式,以引起共鸣为主题在历史上渊源流传。与专业化的老师去进行访谈,从专业的角度去思考豫剧,去获得间接经验。豫剧大师的一辈子几乎都与舞台打着交道,从内心热爱着豫剧,在传承方面可以看出,真心喜欢才是硬道理。在艺术面前,没有高低贵贱,没有门户之见,有的是对其的一腔热爱。通过访谈,来接艺术名家与豫剧的故事,从而激励今人与豫剧更好的摩擦出闪亮的火花。

4.组内讨论

调研的基础已经为研究课题提供数据性的基础,课题成员对其进行分析,各抒己见,将自己的看法进行交流,取其精华,去其糟粕,众多思想的汇中下定最终结论,指导老师对其结论进行评估完善,考虑各方面因素之后,形成理论性的研究成功,给予豫剧突破现状,更好的发展制定策略,为中国传统文化的发扬光大贡献一份应有的力量。

经过组内讨论内部人员,会对豫剧理解更加深刻。会以自身的力量去感染身边的人去了解越剧,学习越剧,形成人群感染力,扩大越剧研究。

5.实证研究

理论与实际相结合,切身体会学习越剧之中的感受,豫剧以豫西豫东调为基础,唱腔委婉细腻,优美动人,在了解豫剧剧情的基础上,深入体会其中所蕴藏的感情,把握唱腔的中心内涵。重视学习豫剧的感受,并进行交流,在探讨和互相学习中得到进步。

悉心观察分析大师在表演豫剧过程的动作,总结反思自己在学习过程之中的不足,总结思考豫剧文化精髓,让传统文化在后辈中不断学习中得到发展,让其吸引跟多的眼球,得到社会各界的认可。

三、可行性分析

在落后于时代潮流的尴尬处境中,传统的豫剧艺术和现代生活、现代音乐和现代媒体联姻,成为突破自身局限性的又一艺术追求,这必将成为豫剧改革与发展的主要方式。

在传统的豫剧仅仅与老百姓的生活相关,是我国最优影响的剧种之一。文化大革命,对这种文化形式遭受了损失,改革开放之后,各种新型娱乐形式接踵而来,对传统文化更是打击甚大。国家为发展文化建设,形成中国特色型社会主义,弘扬传统文化是社会建设必不可少的因素,这为豫剧的发展提供了政治性因素。经济高速发展,人们的在经济利益之下,形成多形式的物质文明和精神文明,豫剧需要传承,进入人们的认知范围之中,得到现代社会的发展。这便需要豫剧跟随时代潮流,在经济利益社会下认准目标市场,发掘潜在市场,改变传统糟粕部分,以新形式下的豫剧进入市场。河南电视台《梨园春》节目的热播,给豫剧的改革创新发展提供了先导。这档节目的播出,使豫剧从成年人的市场转移到少儿,使家长对豫剧教育加强重视,另一方面,这给豫剧的发展上带来经济效益,在有利可图的情况下,引来投资。与现代舞台电视媒体的融合给豫剧发展的帶来改革创新,对未来的发展开辟了道路。作为古老的艺术形式,在现代科技之下会被越来越来多的人的喜欢,使传统文化从低迷的状态之下走出来,在今人的手里创造昌盛。

豫剧与现代音乐相融合,形成独特的流行性音乐,扩大豫剧的发展渠道,李玉刚演唱《新贵妃醉酒》,戴荃演唱《悟空》,为豫剧与现代音乐融合提供了先例。借助现代流行音乐的力量将豫剧发展到更为广阔的舞台,将豫剧的唱腔融合另一种艺术形式,打开传统艺术市场,为传统文化突破局限性,打开艺术市场,赢得经济利益。综艺节目的盛行,可以借助此种舞台形式,对传统艺术进行多方面展示,以新媒体继续加大宣传,弘扬传统文化,让人们在潜移默化之中得到熏染。

豫剧在现代社会的可行性多方面,不断引发这今人的思考和改革创新。传统文化的弘扬和发展是社会的趋势,戏剧未来有更大的发展市场,继续扩宽表现形式,让豫剧成为一种代表。

四、创新与特色

1.创新

(1)把传统河南梆子艺术改革发展放置于现代生活,现代观众,现代音乐和现代传媒。豫剧的故事性表达,根据情节改编成电视剧,形成一种发展形式,在经典曲目的创新之中,可以借鉴电视剧的形式进行改编,使叙述情节得到广大观众的先知。豫剧的唱腔的创新借鉴与现代流行音乐的相结合,《新贵妃醉酒》一曲就很成功的将新兴文化与传统文化无缝融合,想成耳目一新的歌曲,被众人所传唱。借助现代舞台,进行比赛,以谋取经济利益手段来吸引豫剧的爱好者,综艺节目的发展,使豫剧站上综艺节目的舞台,被年轻观众所认识,接纳。

(2)现代传媒技术日益成为主流,电脑,电视机,手机是传播的新型形式。在豫剧的创先上,考虑可以融合入现代传媒的新型技术,在现代信息基础下相传壮大。艺术形式下,根据唱腔改编,故事情节下,进行格式改编,背景音乐下,进行曲目改编,将豫剧分解,进行多元的传播。在经济利益社会下,豫剧赋予经济因素,让专家在对豫剧发展充满信心,对豫剧不断进行研究,壮大豫剧。

创新进行多方面的思考,不单单局限于豫剧的传统表达,扩宽发展渠道,结合现代艺术表达形式,进行改革创新。从发展,改编,传播,经济,国际,文化等多方为考虑,为经典戏曲确立实际地位。

2.特色

豫剧是作为民间音乐范畴,民间便决定了此种艺术形式与生活息息相关,具有广泛的民间性。于此同时,它也并不代表着由某位作曲家创作,而是包括艺人在内的广大人民群众的生活而代代相传,更多的是根据口头形式传播,并伴随着时代而日益丰富,与此同时,它特殊的形式也赋予了它在传承过程之中的灵活和变化。由此可见,豫剧凝结了祖祖辈辈,世世代代的智慧,能够传承下来的是先辈对生活美好的向往的结晶。

豫剧的唱腔形成区域特色的艺术流派,但音乐结构都属于板式变化体,其中声腔板式有四种,豫剧的传统伴奏曲牌众多,全部为传统乐器组成,据统计拥有300多个。以人为主题的表现上,唱腔大气,吐字清晰,抑扬有度,使用剧情式的结构表达生动活波,有血有肉的民间感人故事,表达对生活的向往。

在河南地方之中,特色浓郁,淳朴自然,节奏强烈明确,矛盾尖锐突出,刻画人物特点鲜明,是河南人民的地方戏种,随着地方特色的发展,受广泛观众所爱好,让地域特色发展至各界。在不断发展之种,涌现出来一大批具有艺术上有成就的演员,将叙述言情,表达喜怒哀乐的民间故事带上舞台,以真挚的地方情感走向国际化的认知范围。先如今,列入非物质文化遗产项目,被国家所保护,在今人的手里传承发扬。

五、实施过程

1.成立戏曲研究所

以弘扬传统文化为目标,为目标市场提供戏曲精神文化,根据成立的必要性和可行性提交申请报告、利用高素质人才对戏剧文化历史进行研究,出版关于戏曲的创作,根据出书本出版,让各界认识到戏曲历史的渊源,认识戏曲是中国的瑰宝,根据戏曲名家对戏曲的感受,对新人给予教导和鼓舞,为发展储备人力,根据现代潮流趋势,制定贴合实际的发展战略,研究传统和现代的相结合,去迎合大众口味,以得到更广阔的发展前景。

2.选定一批豫剧经典剧目

经典剧目被大众所认识,因传承的独特性,所保留的都为比较经典。借助经典力量来观众眼球,如《穆桂英挂帅》写北宋时期,西夏在挑衅边境,朝廷想让穆桂英为帅,征战沙场,保卫江山,然而,穆桂英已经归隐,对王朝心灰意冷,余太君劝导穆桂英要知晓大义,最终挂帅出征、《花木兰》取材《木兰辞》,叙述花木兰替父从军,“谁说女子不如男”明段被广大观众所熟知。这两名断不单单在于传统豫剧表达上,现代人的改造下,形成了电视剧,进入每人每户的家庭。

3.选拔演员及乐器伴奏

演员的选拔上,根据曲目所创造的形象,男女,性格特点,对其进行选拔,使每个演员都能充分展现自我的特长,撇开特点,其最重要的是对豫剧的热爱,和对豫剧发展决定贡献的一腔热血。兴趣是最好的老师,选拔拥有兴趣的人,在专业化的指导下,会快速发展成为豫剧的演员。乐器的伴奏遵从传统的乐器,可以适当选择现代的录音设备,进行乐器简化。

4.戏剧演员获得专业指导

邀请专业人员对演员进行指导,对肯定的地方给予赞扬,增强戏剧演员的信心,使之对豫剧更加的热爱,于此同时,指出不足之处,相应进行改正,完善自我,更好的去表达豫剧的角色,丰富演员的感情思想。

5.进行演出及交流

在专业人士指导下相应进行改进,在舞台之上游刃有余,而充满自信的表演,让自己与角色化为一体,更好的融入角色,去诠释角色。在演出之时,避免紧张而形成的失误,尽可能的去发挥每个演员的正常水平。

在演出后的交流中,去叙述在学习过程之中所相遇的难处和解决办法,以从在往后的学习之中借鉴避免,得到飞速的进步,同时,认识更多的豫剧演员,认识跟多的豫剧朋友,在豫剧的大家庭下,以身作则去传承文化。

六、结语

传统文化的发扬和壮大需要符合当今社会的发展趋势,豫剧的发展之中,少不了今人对其研究和改革创新。传统文化作为华夏文明的艺术瑰宝,永远不会拥有过时之说,未来之中,必将拥有中国传统文化的一席之地,而继续向世界去表达中国文化的博大精深。

参考文献:

[1]百度百科,河南梆子.

[2]浅析豫剧与现代戏曲的融合.

[3]戏曲现代化浅析.

[4]豫劇现代戏发展分析.

篇5:中国当今社会矛盾问题的几个判断

第一、常态的、一般性的社会矛盾问题

一般性的社会矛盾问题怎么表现的?一般性的社会矛盾问题具体表现为个别的地区有可能会出现零星骚乱的现象等。就一般情况来看,一般性的社会矛盾问题对社会尽管会形成一些冲击,但还不至于会造成比较严重的危害。社会矛盾问题属于可控制范围,社会政治和经济能力能够保持常态运行和发展的局面。一般性社会矛盾问题是发展中国家和地区,甚至是现在一些发达国家和地区不可避免的现象。正是从这个角度来看,我们甚至可以把一般性社会矛盾问题当成是中国社会转型时期的一种常态现象来看待,我们基本定位属于社会矛盾问题,属于一般性的社会矛盾问题。

在这方面我们需要转变观念,没有必要的见到社会矛盾问题就惊慌失措、大惊小怪,一般性的社会矛盾问题存在是很正常的。现代意义上的社会矛盾,现代意义上的社会是怎样的?一是能够包容一般性社会矛盾,二是有能力解决这些社会矛盾问题。胡锦涛总书记是这样说的: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是贯穿中国社会主义事业全过程的长期历史任务,是在发展基础上正确处理各种社会矛盾的历史过程和社会结果。社会一边解决这个问题,一边达到和谐的地步。第二、有可能演化成为比较严重的社会矛盾问题

中国现阶段社会矛盾问题的第二个判断这就是:有可能演化成为比较严重的社会矛盾问题。现在是属于一般性常态的社会矛盾问题是不言而喻的,这种情况进一步的趋势是有可能会演变成为比较严重的社会矛盾问题。比较严重的社会矛盾问题表现为公众的心理、群众的心理普遍存在比较紧张的状态,一些地区有可能会出现一些规模化的社会骚乱问题现象等。这样一些社会矛盾问题对于正常社会经济发展来说必然会造成不利影响甚至会延缓国家社会经济发展,不过还不至于特别担心。尽管它会造成种种不利后果,但是它不至于造成全社会动荡局面,社会经济的发展还有可能继续持续下去。

为什么说现在中国社会矛盾问题有可能演化成为比较严重的类型?是不是可以这样来解释,因为中国改革开放以来所积累的社会矛盾问题积重难返,前些年我们对社会矛盾问题重视不够,所以是积重难返。在短时期内很难出现根本性的好转,而且按照他们自身的发展逻辑很有可能进一步的膨胀和加重。同时我们看到的是中国现代化进程中未来也会出现一些常见的社会矛盾问题,这是不可避免的,那么基于这样的考虑,所以我们有判断,说未来有可能会出现比较严重的社会矛盾问题。它跟一般性社会矛盾差别是什么呢?我们看一般社会矛盾问题现在已经成为一种常态了,目前已经出现了。那么能不能演化到比较严重的地步呢?是有可能的,但是处理好的话,这种可能性会降低。

第三、严重、颠覆性的社会矛盾问题出现的可能性很小

对中国现阶段社会矛盾第三个大的判断是严重的、颠覆性的社会矛盾问题出现的可能性很小。严重性的社会矛盾问题一旦形成,社会、国家就会出现严重的动荡局面,社会经济发展将会遭遇到严重的挫折,以往大量的发展成果甚至会毁于一旦。拉美一些国家以及前苏联被解体这方面就是典型的案例。

严重的颠覆性社会矛盾的形成,它需要三个基本的条件,一个基本条件是民众基本生存受到威胁,第二个基本条件是国家或者这个社会的经济完全失去了秩序,第三个基本条件是社会控制力基本丧失。从以上三个基本条件来看,在中国未来一个比较长的历史阶段,严重的颠覆性的社会矛盾问题发生的可能性是存在的。但是概率极小,机率极低,几乎可以忽略不计。有这么几个原因,从对应的三个条件来看,第一个原因是中国民众目前的基本生存条件不存在难以为继的可能性,相应的中国民众也不会出现绝望的心理状态。从历史来看,每次中国颠覆性社会矛盾问题的出现,一般来说是民众基本生存条件,比如说食品等等出现匮乏不够吃的,横竖都是死,还不如造反所引发的颠覆性社会矛盾、社会危机。而中国目前到现在,民众基本生存条件总体来说不是一个特别重要的问题了。改革开放以来粮食还是大问题吗?可以说基本上不是问题,这几年有粮食的战略储备等。所以我们第一个条件基本上可以排除,基本的生存条件不存在大问题,不存在难以为继的可能性,这是第一个原因。

第二个原因就是我们国家的经济秩序不可能完全丧失。拉美受历史的影响,不少国家属于‚一字形‛的经济结构,就是跟别的国家经济共同体是一体化的。它属于一种初级产品、一种分工,没有独立自主的重工业体系。中国从朦胧时代就开始建立独立自主的重工业体系。我们再跟苏联比,苏联在经济转型的时候进行了‚新旧阻断‛,就是旧的跟新的阻断,旧的彻底抛弃新的开始,是通过这样的方案来解决俄罗斯的问题。这样的做法有很多弊端,所以出现了真空、断裂的阶段,俄罗斯经济的发展在这个阶段失去了秩序。中国跟它比又不一样,中国从改革开放一步一步摸着石头过河,逐渐的、谨慎的、渐进性的一种推进模式。实际上中国经济秩序一直没有出现中断的情况,它是延续的、逐渐的转型。这样看来无论跟拉美国家比还是跟前苏联比,我们国家经济秩序不可能完全丧失,这样社会也不可能出现严重的动荡。

第三个原因是什么呢?就是政府对于社会的控制力,可以说不可能完全丧失。我们国家社会控制力是高强度的,举国动员体制在世界上不是第一就是第二,在大国当中举国动员是第一,对社会控制力是很强的。从中央到地方甚至到基层,一个村都有党支部,控制能力是高强度的。而且现在应该承认我们国家民众对于中央政府的信任程度是比较高的。我们国家民众对于各级政府的信任程度一般来说调查显示比较有规律性,信任程度从中央到地方,从上到下依次递减,对中央信任程度最高。而我们知道民众对国家存在一种信任,特别是对中央存在一种信任的话,就会觉得一切都会有希望的。有希望的话就意味着什么呢?民众就很难介入这种极端性的行为当中,这样的社会动荡问题基本上就没有。

第四、几个需要特别重视的变量

中国能不能有效的防止颠覆性的社会动荡,把较为严重的社会矛盾问题缓解,取决于以后几个重要的变量。有几个变量是需要我们特点重视的,第一个变量就是民生问题,这里特别强调基础性的民生问题。民生问题分很多层面,就基础性的民生问题比如说涉及人们基本财产、基本生存、基本的就业问题,国家要全力以赴的解决。应当说是中国的发展相对来说比较平缓,第一个变量是需要我们解决好的。

第二个变量是大学生和农民工新生代就业问题。特别是大学毕业生有600万左右了,有很多大学生找不到工作。我们看到招聘现场非常壮观,大批的大学生找不到工作。现在的大学生跟以前不一样了,以前的大学生大部分都是国家交费,反正是自己不交学费,有的交点生活费,师范学校连生活费都不需要交,基本上都是国家培养的大学生。现在很多都要交学费了,学费有些地方比较高。对于收入不高的工人家庭供养大学生的话,假如说两口子是工人的家庭,家庭储蓄基本上没有,那么对于一个农民家庭来说,那更是砸锅卖铁供养孩子上学。大学生毕业以后连工作都找不到肯定会对社会产生积怨、怨恨,而这批人精力充沛,几乎是百分之百都会上网,知道东西也多,又没有工作。他就要找事情,事情找不到自己要创造事情,这个事情可能是对社会极为不利的。我们看到一些大学生找不到工作,或者是找到工作收入很低,没有办法维持生活状态,往往成为郊区‚蚁族‛中的一个成员,这样一种状况。所以说这些人怎么安抚好,这些人精力充沛、见识多,活动的空间也大,这样一批人对社会稳定、社会安全会形成不稳定的影响。

我们还要注意新生代农民工,80后的新生代农民工在农民工当中的比例已经超过60%,新生代农民工与老一代农民工差别是很大。有调查显示新生代农民工,在工作之余最喜欢的事情是干什么呢?一是上网、二是逛街。而这两条是城市当中同龄人共同的。就是说新生代农民工生活方式和观念越来越与城市同龄人趋同,他们对于不公现象的忍耐力是非常低的。跟城市的同龄人是基本上一致了,而这批人文化程度相对来说越来越高了,维权意识比较强。但是这批人身处的劳动环境、遇到的一些工资、劳动待遇等会存在不少问题。他们往往有不满,不满就容易抗争,而这批人又是跟大学生一样找不到工作,找不到工作的大学生一样也是精力充沛,比过去农民的见识要多得多。这两个群体如果不安抚好的话,相关的基本生存问题如果解决不好的话,对社会稳定是极为不利的。

第三个需要注意的变量就是中产阶级发育的问题。社会是否能够稳定,最终取决于这个社会是否能够有一个庞大的中等收入者人群。而我们现在这个政策对中等收入者往往是不利的,比如说个人所得税征税的起点过低应当提高,所以我们国家不应当指望2000元以上需要交个人所得税。我们知道三口之家,一个人挣2500元,去了500元征税,剩下两千三四百块钱,两千三四百块钱除以三人均还剩下多少?我们要想办法保证这批人生活更好,间接的让他们收入增加,而现在个人所得税的起征点过低。再比如说房价,房价对中等收入者发育起的作用太大了,中等收入者多少钱能买一套住房?住房说涨就涨,瞬间飙升。本来中产也不能称为中产,就是没有买房子的人,有可能每月有收入,一提到买房子就成了‚待中产者‛了。还有的人干脆买不起房子了,长期买不起房子,甚至是退出中产这样一个人群。所以说中产阶级在中国一个特定的称谓是什么?中等收入人群。怎么想办法把它做大,做的越大中国社会安全系数就越高,相反,缩小的话或者说是减少的话,对社会安全运行和稳定局面是极为不利的,所以说这个变量需要处理好。

第四个是腐败的问题。腐败问题在中国是不能回避的现象,而且表现一种愈演愈烈的现象。腐败的问题在哪?一方面它让社会的财富向少数人集中,另一方面会造成民众的不满,甚至是一种仇恨。对于腐败现象民众是最仇恨的,笼统的讲‚中国老百姓‘仇富’未必是对的‛,有一些调查显示,中国的民众对袁隆平这样的科学家(杂交水稻之父袁隆平可以说是世界上贡献最大的人)一点也不仇恨。中国民众最不满意是事情表现在什么地方?那些通过不公道的方式暴富的人,他们对这样一种人不满。整个社会财富的占有出现了不公正的现象,民众财富减少。另一方面使得民众对腐败的一些官员产生不满,失去了信心,甚至某种意义上某些地方对政府都不满,这样对社会安全稳定是十分不利的。应对思路与措施

就应对社会矛盾问题的目标趋向来说,我们要特别注意这样三条,要注意这样三个趋向。用三句话可以来表示:第一句话是将一般性的社会矛盾问题纳入常态的利益协调机制予以解决,用常态化的形式来解决;第二句话是要防止比较严重的社会矛盾问题;第三句话就是我们要警惕最为严重的社会矛盾问题。围绕这三个目标、趋向来说,我们要做一系列事情,这个事情涉及到标本兼治、多个方面。我们这里是从治本的角度谈几点看法。第一点,以社会公正为基本的依据来进行基本的制度设计和基本的政策安排。中国社会经济发展所面临的社会矛盾问题复杂到有两千多万件,在解决这些社会矛盾问题方面,在宏观大的思路方面,不管矛盾多不多,要抓一些主线。在解决千头万绪的社会矛盾问题时候,我们如果能在宏观大的思路方面进行有效布局的话,这些社会矛盾问题在近期是能够见到成效的,在比较长的时间内是能够成功的。

在整个大的布局和框架中我们要立足于社会公正的基本理念,只有这样才能理顺社会各个群体之间的关系,才能最大限度的化解社会矛盾问题。社会公正不能说是仅仅对哪个社会群体特别有利,真正公正的时候对哪个群体都是有利的。对弱势群体来说能够提供基本的尊严体现,对于富人群体来说它能规范发展空间,公正对谁都是有利的。我们公正制订的政策或制度,目的是让各个群体各尽所能、各得其所。

有一个有关社会公正的认识问题十分重要,这时我们应当把社会公正放到一个制度上来理解,不能仅仅把社会公正当成扶贫解困送温暖这样具体层面上,像做好人好事这样层面上来理解。它是一个事关国家基本制度设计、基本理念的依据,上升到这样的角度来看待。比如说胡锦涛总书记说社会公正是社会主义制度本质属性;温家宝总理说社会公正是社会主义国家制度的首要价值。社会公正基本层面核心理念的依据,要上升到一个基本制度去理解,不要仅仅在一个具体层面上扶贫解困送温暖,这样太具体了。

第二点,建立一个初级的民生保障体系。我们国家现阶段如果建立中级或者高级的民生保障体系不切实际、不现实,但是建立一个初级的民生保障体系是能够做到的。初级民生保障体系的基本内容就在于像胡锦涛所说的,要初步做到五个‚有‛字。这就是全体人民‚学有所教‛,这主要是指义务教育和基本的职业培训问题;‚劳有所得‛这就是劳动者基本权益保护的问题;‚病有所医‛,公共卫生保障体系的问题;‚老有所养‛,养老保障体系的建设;‚住有所居‛,住房保障体系的建设。

假如说中国能够把初级的‚五个有‛做到——学有所教、劳有所得、病有所依、老有所养、住有所居这些问题都解决的话,社会矛盾还能够严重到什么地步?不可能严重到非常激烈的地步。社会矛盾问题产生的根源就是民生问题没有得到根本的解决,这是最主要的问题。胡锦涛经常说我们要解决现有矛盾,还要把社会矛盾的源头让它减少、让它缓解,从源头上把社会矛盾产生的可能性就降低。初级民生保障体系的基本特征在于九个字,这就是‚低水准、广覆盖、有实效‛。水准不要太高,先‚有‛后‚好‛,一步一步来,然后一步一步完善。‚广覆盖‛,特别是每个人包括每个农民都包括进来。民生社会保障体系已经不能再重蹈城乡二元结构的覆辙了,现在建立这样一个初级民生保障体系,对我们国家来说已经不是能不能够做到的问题,而是想不想去做的问题。只要想去做完全能够建立起来,财政完全不是问题了。我们国家去年财政收入6.83万亿,而没有列入国家财政收入的土地出让金1.5万亿。像别的财政收入,去年国家实际财政收入应当是9万亿左右,或者不低于9万亿。拿出十分之一投入改善民生问题,民生问题就迎刃而解了。国家在公共投入方面近年来存在着明显的弊端,比如说容易在豪华型工程性方面巨额的投入,豪华性、娱乐性投入动不动就是几千亿,几个项目下去几万亿就没有了。每年的行政成本很高,而用于民生改善的资金微乎其微,城市低保每年就是200亿,这已经比以前增加好几倍了,才200来亿。廉租房保障基金一年才一百几十个亿,微乎其微。国家公共投入,特别是用到真正的地方的,应当取之与民,从民众当中征收的这些收税应当用于民生的改善,取之与民、用之与民。而我们这方面投入还真是不够,用于民生改善方面的投入跟别的国家相比,我们国家投入的比例占GDP的比例在世界上几乎是倒数第一。

最后一点,我们现在应当形成两头小中间大的橄榄形的社会结构。两头小中间大指什么呢?高收入者和低收入者都是少数,而中等收入者是大头。中等收入者比例占到80%左右,这样社会才是一个稳定结构,我们恰好相反,中等收入者比例很小,有人测算是23%。中等收入者比例占全部成员比例大致是20%左右,在正常的发达国家中应当是占到70%、80%比例。应当把这块做大,让大量的工人、农民进入中等收入者人群当中。

实际上橄榄形的社会结构才是安全稳定的,问题很简单,因为大部分人都是中产者的话,他们有一个体面的工作、稳定的职业,都希望社会稳定。假如一个社会大部分人都是非常贫困的人组成的话,他们对社会肯定是不满的。他们很有可能希望让这个社会垮台,重新建立新的社会,就会产生这种心理,形成新的财富分配结构。中等收入者占据压倒优势的一个社会,它必然是稳定的。再看别的国家,任何一个工业社会稳定都有一个前提——中等收入者占主导,而这点将成为我们今后工作、努力的很重要的一个目标。

篇6:浅谈中国当今社会经济发展问题

1、所以说题目有问题,不过非要说的话,观念因素更大一些。医生认为自己只不过在打一份工,病人认为自己付了钱就要享受到对应的服务,都没有考虑到医疗服务的特殊性:一方面是职业的神圣性、公益性,另一方面是服务的难度、复杂性,即没有一个病是包治的。

2、我一百度看了下医患关系。。于是感觉没什么可说的了。。额外提的一点是,如果看病不用钱了,大夫医不好病人就不会被骂了么?答,大夫医不好病人的确容易被骂,但这是正常的。大夫有过错就应当被指责,这个现象不根属于我们讨论的两种情况。与现在的“医患关系”无关

3、必须是经济问题,患者为什么要就医,是为了看病,看病就需要花钱,这和我们买东西是一样的,我花钱买一斤苹果你给我一斤,这是应该的,可是我花了一斤的钱给了我八两,那我就要打你了,但是我不花钱你给了我一斤半斤苹果,我肯定很高兴,觉得你人特好,看病也是一样,假设一个人得了尿毒症(虽然有点狠),需要花几十万,有了国家补贴你不用花钱,病人没治好去世了,你再怎么没有文化你还会去打医生吗;而你自己花了几十万病人治好了,你半辈子的积蓄没了,你最后还会埋怨医院是个吃人的地方呢

4、好吧,既然楼主问我,我就先回答一下医患矛盾是什么,否则连这个问题尚不清楚,就开始辩论医患矛盾的起因,显然是不合逻辑顺序的。我大致认为,医患矛盾主要体现在2点:

一、诊断

以患者的角度去医院就医,总是认为医生理所应当的给出准确无比的诊断。

以医生的角度给患者诊断,给出的无非是建立在已知条件下的经验判断,从逻辑天然性上,即不可能确保诊断结果的正确性。

二、治疗

以患者的角度接受医生的治疗,总认为医生就应该药到病除的帮助患者康复。以医生的角度治疗病患,无非是极尽个人能力帮助患者解决病情,至于解决得怎么样,受制于各方面因素,无论从主观和客观上,都不可能保证确实给出准确、完善的治疗。

这里,我也举例一个著名电视剧《白色巨塔》的例子:

财前当时依据一个X光片和病患的个人情况给出一个患者为【肺炎】的诊断结果,但实际上该患者患的是【肺癌】,最终这个官司贯穿了整个后半部剧情,我个人始终认为,财前依据一个现有材料做出一个诊断没有任何问题,如果但凡以事后结果翻查之前的诊断,那么医生岂不是总会被扣上【误诊】的帽子。这一点在第一次出庭之时,当时日本医学泰斗说了几乎和我完全相同的观点。

当然,若想避免这一点,其实也不是不能,就是给患者开一个天价的检查,诸如PETCT、病理穿刺都做一遍,医生完全依据检查结果进行判断,自然几乎不用担责,但是这种情况真的很好吗?某种意义上来说,我国目前走的就是这一步。并且也给患者带来了惊人的开销。

所以我基于这个观点认为,观念问题。

对我国当前医患关系的认识和思考

摘要:随着社会发展,医疗改革的不断推进,医患之间矛盾日益突出。社会、患方、医方等多方面医生导致了医患矛盾和纠纷的产生。当前中国式医患关系步入了一个新的阶段, 呈现出医患关系模式转型、医患紧张关系的扩大化与医患关系影响因素多样化等新特点, 同时, 医疗服务的提供方式、医患双方的心理特点、社会舆论导向、诊疗结果的预期与患者知识结构的变化等也成为新时期医患关系的影响因素与表现形式。日趋加剧的医患矛盾及纠纷不仅妨碍着医院的健康发展,也影响着社会的和谐稳定。如何正确认识目前的医疗现状,找到化解医患矛盾的钥匙,使医患关系回归正常的轨道,是管理者急需解决的问题。

关键词:医患关系医疗现状影响因素对策

一、医患关系现状

医患关系是以医务人员、医院为医方,患者、家属为患方,自然形成的自愿结合的一种社会人际关系。[1] 随着医学科学的迅速发展和国民素质的提高,人们对健康权利的重视程度和医疗需求的期望值也随之提高,对医务人员的职业道德、技术水平、服务质量等也提出了更高的要求。[2] 然而,随着社会的转型,市场经济在我国不断深化,医疗市场利益化,医患利益冲突,医患关系出现紧张局面。[3] 近10 年来,我国医疗纠纷发生率呈直线上升趋势。[4] 2012 年中国医师协会《医患关系调研报告》显示: 74.29% 的医务人员认为自己的合法权益不能得到保护,47.35% 的医务人员认为当前执业环境“较差”,13.28% 的医务人员认为当前执业环境“极为恶劣。[3] 据中华医院管理学会2013年统计,自2002年9月《医疗事故处理条例》实施以来,中国医疗纠纷的发生率平均每年上升22.9%。[5] 中华医院管理学会的一项调查显示, 98% 的医院有医患纠纷。另一项调查显示, 73% 的医院出现了医务人员被威胁、殴打或辱骂。59% 的医院因患者对治疗不满发生过“医闹”现象(如院长或医务人员遭围攻、威胁)。[6] 目前医疗纠纷的现状可归纳为“纠纷多,类型广,索赔高,处理难”。[7]

二、医疗纠纷不断加剧的现实原因分析

数据显示,造成医患关系紧张的原因主要有政府(33.55%)、医方(24.1%)、双方缺乏沟通(19.22%)、患方(8.79%)、媒体(7.5%)以及其他(6.84%)等因素。[8] 总体看,医患关系紧张是不争的事实,频发的医患冲突已经引起各方的重视,但是细化其表象,找到引发隐患关系紧张的原因并非单纯的费用问题,其症结来自与专业认知、技术发展、沟通协调等诸多层面,所以必须进行多维度的协调与制度改善才能提高医患之间的信任度,从而缓和医患关系。[9] 总的来说,导致医患关系复杂化的因素共有以下几点。

(一)医疗费用因素

医药费用上涨过快,个人担负医疗费用比例过高,给大多数人特别是贫困人群带来巨大医2 疗压力,小病不去看,大病看不起是目前大多数患者面临的严峻问题。[3] 有调查显示,有35%的患者认为医疗费用过高、不合理。[2] 药品器材价格虚高、基本药物目录不合理、药品统一采购和医药分开等是导致目前医疗费用过高的主要因素。[10] 过高的医疗费用无疑给原已身心受创的患者雪上加霜。在这种情况下的患者心情容易激动,医生任何一项另患者不满意的举动都可能导致医患矛盾的产生。患者自付比例的增高,部分医疗纠纷可以说是患方经济负担的转嫁。[4]

(二)医者因素

绝大多数受访者认为医德和医术在影响医生形象方面起重要作用,分别占72.37%和17.83%,但以医德为重。说明,在医疗技术进步的同时,人们对医德提出了更高的要求。[11] 某些医院领导忙于抓经济,忽略了科学管理和医德医风教育,[7] 导致个别医务人员业务能力缺陷及失误,服务意识缺乏,服务质量欠缺,责任心不强,医德医风出现偏差,造成患者权益损失以及首诊负责制等医疗核心制度落实不到位,违反医院规章制度、临床诊疗规范及实践指南。[12] 以至在诊疗中发生误诊误治、延误抢救、操作失误等失误,由此引发责任在院方的纠纷。[4] 部分医务人员在工作中耐心不够,未充分重视患者,还存在“生冷硬顶推”等现象,损害了患者的就医感受。[12] 除此之外,不同医生的诊疗思路不同,有时会对同一病例持不同的诊疗思路,这让患者对医生的信任度下降。此外,研究表明,如果医生认为自身收入水平较低,其将会寻求其他方式进行补偿,如收受红包、回扣、开大处方等。这种由个别医生引起的不信任正逐步演变成“集体不信任”,使整个医疗行业的形象受损。而部分医务人员法律意识淡薄,缺乏自我保护意识。医疗行为不规范之处在细节上授人以柄,使自己处于被动地位,给纠纷的发生带来隐患。[11] 越来越多的研究证据提示, 医护人员的心理健康与医患关系有密切关系。心理健康欠佳会影响医护人员处理、应对和协调医患关系的能力、技巧和方式, 医患沟通就会出现问题, 这些均会导致其心理压力剧增, 并可能激化医患矛盾, 有些恶性医疗事故的发生可能与医护人员的不良心理健康状态有关。[6]

(三)患者因素

在公立医院市场化运作体制背景下,患方的利益诉求渐进泛化和复杂化,不再是单纯地追求恢健康和延长寿命,他们也希望选择最好的医师、享受最好的服务、服用最好的药物、少花钱或不花钱、参与诊疗决策、获得尊重关爱以及提高生命质量等利益诉求。[10] 在医疗领域里,患者的病人角色在一定程度上导致了患者心理上的无力与弱小感, 进而对医生产生一定的依赖情绪, 同时, 在焦虑情绪的影响下, 容易将诊疗过程理想化, 忽略诊疗过程与医患关系中患方应承担的责任,部分患方只看重诊疗结果,不看过程,一旦出现疗效不理想,患者便容易产生消极情绪,完全忽视医护人员在治疗过程中的劳动付出和自身体质问题,把原因推卸到医生的技术差、治疗水平低或者其他医护人员的照顾不周和医德问题上,造成医患关系不和谐,甚至对医生产生抵触、攻击心理。[13,14] 患者的道德素质直接影响其行为方式,少数患者在医疗过程中会为追求自身效益最大化做出利己行为。患者普遍缺乏医学知识,容易被媒体不客观评价所误导,形成对医疗行业的不良印象,导致患者的依从性较过去也有所下降,加深医患矛盾。[11,14]

(四)医患沟通因素

医患沟通是医患双方围绕患者的健康问题及诊断治疗进行的信息交流,所交流的信息包括疾病诊治内容,也包括同疾病诊治相关的心理、社会等相关因素,[15] 是医护人员在诊疗3 活动中与病人及其家属在信息、情感方面的交流,是医患之间一座双向交流的桥梁,是医生和病人之间不可缺少的交流。[16] 资料表明,大多数医患纠纷并不是由于医疗技术差与医疗质量低而引起的,[14] 目前90%以上的医患矛盾和纠纷源于沟通不当或未进行有效的沟通。[15] 很多医院职工过分看重医院和自身利益,在具体的医疗过程中并没有将患者的健康置于首位,[17] 对医患沟通的重要性和必要性认识不足;对患者人文关怀意识缺乏;沟通技巧缺乏;人员编制不足,造成医患沟通时间受限;医患之间缺乏信任,医学知识的不对称性,不能换位思考,出现沟通障碍,同时很多患者也对医院和医院职工存有偏见,不能真正理解医生的付出和现代医疗过程的复杂性,沟通的不畅导致不信任的状况加剧。[15] 这种医患之间缺乏沟通的现象导致医患之间缺乏信任和理解,让患者不能正确理解和面对治疗过程中的意外,[1] 最终促使医患关系恶化,甚至引起医疗纠纷。[18]

(五)专业性认知因素

信息不对称(asymmetric information)的概念来自信息经济学,指信息在相互对应的经济个体之间呈不均匀、不对称的分布状态,即有些人对关于某些事情的信息比另外一些人掌握的多一些。[19] 医学是严谨的科学,同时其专业性质较为突出,医疗人员通过专业的学习和实践获得的专业的医学知识是患者所不能达到的,其从选择医护职业开始就已经从专业的角度开始学习相关知识,[9] 而部分患者缺乏一定的医疗知识,对医护知识的获得多数是听说或者网络,而不专业的信息,不了解医学的特殊性。[9,14] 疾病治疗所需时间具有不确定性,除了医生的技术和药物因素,医疗服务对象存在显著的个体差异性,同一种药物或者疗法对不同的患者有不同的效果。据资料显示,国内外一致承认医疗确诊率仅为70%,各种急症抢救的成功率也只在70 - 80%之间。[14,20] 伴随着生活水平的不断提高, 人们的健康意识不断增强, 对疾病的早期诊断更加重视, 患者在就医时对疾病诊疗过程及效果普遍寄予较高的预期.一旦诊疗达不到预期的效果, 在高额医疗费用的压力下, 便会提出维权主张, 导致医患关系紧张。[13] 另外,医患从对疾病和死亡的看待较大存在矛盾,疾病的发生时不可逆转的,其发生、发展、治疗等都是建立在客观和科学的基础上的,医护人员对待疾病和死亡等较为冷静与客观,而患者则是存在恐惧和无奈等心理,所以主观上会产生消极情绪,而一旦治疗出现反复则认为医护人员的治疗存在问题,所以容易导致医患纠纷。[9]

(六)媒体因素

当今, 媒体作为信息的传播介质, 大大加快了信息的传播速度, 增强了新闻透明度, 然而, 一些媒体为谋取舆论效应, 对于医疗安全事件进行夸大、失实的报道, 使舆论导向偏斜, 医患紧张关系加剧, 整个医务人员的形象受到损害,信任度下降,矛盾尖锐与扩大化, 导致医疗安全事件的影响范围由个体扩展至广泛。缺乏客观、公正基石的舆论目标导向, 过度加重医疗行化, 会大大破坏整个医疗群体的公信度。[7,13] 伤医事件网络舆情能在短时间内产生聚啸,甚至出现线上、线下联动,引发公共安全事件,严重影响社会和谐。由于医疗机构应对网络舆情经验不足,对网络舆情缺乏必要的正确应对,医疗机构响应的层级不恰当,对外信息发布口径不一致,甚至自相矛盾,以及信息不透明,缺乏引导舆情走向和化解矛盾的技巧和能力,使医院的公信力严重受损。[21] 也正因如此,早在2010 年,国际著名医学期刊《柳叶刀》就刊文认为我国媒体加剧了医患关系的紧张局面。著名主持人白岩松在当年的哈医大杀医惨案发生后,在“新闻1+1”节目中也深刻反思了媒体存在的问题。[22] 调查显示,有13.2%的医务人员认为“社会舆论”对暴力伤医事件的发生起了推波助澜作用,持此4 种观点的医院占7.8%、患者占5.5%。[23] 由于我国却缺少相应的法律来规范媒体的行为,一些媒体不懂医疗却一味谋求“眼球效应”,[11] 有意无意选择“医强患弱”报道框架;构成了偏离真实的“拟态环境”,有失客观公正;过分迎合患者,片面追求点击率;报道流于表面,缺乏深度解析,导致受众对医方形成“偏见”和 “刻板印象,一定程度上丑化了医疗行业的形象,激化了医患矛盾。[24] 这种没有生命力的报道,不但无助于问题的解决,反倒会误导社会舆论,恶化医患矛盾,甚至激发患者一方采用极端手段伤害医生、干扰医院工作秩序。[22]

(七)医院管理的体制因素

医疗投诉是患者及其家属对医疗服务不满意的集中体现,也是医院改善医患关系的突破口。根据医院整体的投诉情况来看,目前医院在投诉管理工作上有待进一步改善。调查结果也显示,随着医院对投诉管理工作的重视程度的提高,医院接收患者投诉的情形明显呈下降趋势。[2]医院机构自身服务低下,管理不善集中表现在[25] ①医院提供的综合服务不够人性化,如医院环境设置欠合理,门诊或有关科室指示标志不清晰等延长患者就诊时间。②部分医院过度追求经济利益,不合理收费,也易引起患方不满。调查显示近年因收费引起的纠纷占全部纠纷的37.95%。③医院纠纷处理机制不健全,医院对医疗纠纷处理不及时、不重视,院方的推诿和默然使医疗纠纷失去处理和控制医患纠纷的最佳时机,导致医患矛盾的进一步升级,并且部分医院法律意识淡薄,为求稳定常常以经济赔偿的方式平息医疗纠纷,无形中助长了患者闹事的势气。[20] 另外,在突发性公共关系危机面前, 医院及相关医疗机构没有形成良好的社会沟通机制,在处理相关事件时疲于应对,效果甚微,进而导致医院信誉度受损、医患矛盾尖锐化。[13]

(八)政府因素

我国的经济发展已经进入转型阶段,更加成熟的市场模式被引入到医疗行业,此时医疗的系统中出现的一些经营模式已经改变了社会对医疗机构公益性的认知。[9] 现代医院的主要收入源于三部分,分别是政府的财政补助、药品的差价收入和医疗服务收入。[25] 有关资料显示,而我国的财政补助仅占GDP的4%,对于医院而言,这样的局面根本不够维持医院的正常运转,不得不寻求其他两种途径。政府财政资金投入不足,导致公益性淡化和公立医疗机构的医疗水平降低。[9,25]同时我国现在的医疗卫生体制存在着医疗保障覆盖面窄、公平性差,城乡居民卫生资源占有程度差距巨大及城镇地区不同群体间卫生资源占有程度显著不同等许多问题。[1] 另外,由于政府对于包括传染病控制、健康教育、妇幼保健、环境卫生、职业卫生等在内的公共卫生事业投入的不足,以及医疗保险制度覆盖率低,缺乏公平性;医疗资源分配不合理,政府监管不力等也间接的增加了不必要的就医次数,医患纠纷也自然随之增加。[11,25,26] 目前我国处理和解决医疗纠纷的法制体系尚不健全我国仍处在社会主义初级阶段,针对医疗纠纷处理的立法还很不完善,现有的法律体系还有很大缺陷,而不健全的法律体系很难正确处理和解决好医疗纠纷。[1] 医患矛盾表面上看起来似乎是社会的一个表象,但当从一个个案例中深入挖掘探寻后可以发现,医患矛盾的最后归宿仍是我国日益僵化的医疗体制。作为表象的医患矛盾在很大程度上已经影响了中国社会的稳定、和谐和未来的走向,而更深层次的医疗体制所存在的弊端危害是将决定我国医疗卫生的大方向和发展。[25]

(九)其他因素

受主客观因素的影响,现实中医患双方的动机并非单纯的。[27] 患者希望看病不难看病不贵,同时要求医疗服务的质量,对自身人格的尊重,知情权、隐私权的保护、享受到作为5 被服务者的待遇—医院及医生的卓越服务。医院运行与医务人员的正常工作不仅在治病救人的理念和职业道德的指引下进行,同时还要考虑到个人利益的影响,医生则得在治病救人的情况下去尽可能地使自己的利益最大化,包括提高收入、提升自身业务能力乃至社会地位等,并且医院中还存在一些受社会因素影响而出现的不当行为和过度医疗。[26,27] 另外,医院缺乏必要的人文关怀,不仅是对患者躯体的关怀,而且还要对患者心理的关怀和生命的终极关怀。[28] 一方面是医护人员的职业倦怠和职业情感受挫而无力付出更多的对患方的情感支持,另一方面,患者由于病痛而身心皆损,需要更多的安慰、理解、尊重,但不易得到满足。这是医患双方情感特征的差异和矛盾。[26]

三、缓解医患矛盾的可行性方法

(一)合理规划医疗费用问题

医疗优惠首先,对弱势群体分级,根据弱势群体的分级高低对医疗费采取不同的优惠率。其次,根据医疗费花费的程度划定不同的标准。再次根据病种的难易程度适当优惠医疗费用,最后,根据家庭收入的多少,适当减免医疗费。从这四个维度对弱势群体进行医疗费优惠,能很大程度的减轻民众的医疗负担。[25] 另外还要尽快完善现行的医保制度,最大限度的解决患者看病难,看病贵的难题。[29]

(二)改善医务人员形象

医务人员应当恪守职业道德,提高医疗技术水平,尊重病人,做到一视同仁;树立服务理念,改善服务态度,时刻牢记关注的中心是“人”而不是 “病”。[11] 在医护人员的素质培养中还应提供其医风医德的教育,努力提升医务人员的职业道德水平和专业技能,努力培养救死扶伤的人道主义精神、强烈的职业责任感、崇高的敬业精神和无私的奉献精神,全心全意地为患者服务,真正承担起“健康所系,性命相托”的重任,真正成为人们心目中的“白衣天使”。[9,11,12] 医务人员在行医的过程中,以及医疗文件书写形成和整理保管等环节上,都要有法制观念,接受良性约束,注意保护医院和自己,既要认真履行救死扶伤的天职,设法将病人治好,又要避免陷入不必要的纠纷之中,使自己蒙受损失。[7] 另外,医生要有积极开放的思维,用宽广的胸怀对待患者,依据知情同意、自愿选择的人性化思想,积极让患者了解和参与医疗活动,使医患双方都成为参与诊疗的主体。医护人员要自觉站在病人的角度,从转变服务意识入手,用仁心仁术真心诚意地为病人提供优质一流的服务,把“一切为了病人”的服务宗旨变为现实。[7] 医学生作为未来的医务人员,当前医学院校的培养模式对其整体素质起着决定性作用。因此,全面开展素质教育,培养人文情怀,对于促进医患关系的和谐有着长远意义。[11]

(三)提高患者素养

医患关系应该是一种相互尊重,相互理解,相互配合,平等参予合作的医患关系。医院要尊重患者的权益,提高服务质素;患者及其家属要尊重医务人员和遵守就医道德,调整就医心态,学习相关的医学知识,避免盲目跟风以及某些媒体的误导,提高自己辨别是非的能力,用理性平和的心态面对疾患。同时,还要学习一定的法律知识,学会用法律武器维护自己的合法权益。只有这样才能建立良好的医患关系进而化解误解性纠纷。[7]

(四)加强医患沟通 医患沟通已经成为当下社会各界共同关注的焦点,熟练的沟通技巧是医患有效沟通的前提与载体,沟通中的不同主体都应本着有效沟通的宗旨,换位思考,减少沟通障碍。[7,19] 在医疗服务过程中,医务人员应主动加强医患沟通,在提高医疗服务质量的基础上,为病人提供细心周到的服务,增进医患间的信任,理解。[2] 真诚的态度是医患沟通的基石。为此,医者要自觉做到用真诚和爱心与患者进行沟通,使患者及其家属充分感受到医护人员的人文素质和高尚医德。医患双方彼此平等交流,双向沟通,让患者感到踏实和信赖,而这需要彼此双方相互平等与信任、理解与尊重。[19,30] 另外,医生还要进行持续、多次地进行沟通,实时了解患者的病情进展情况。尤其对一些病情复杂可能出现医患矛盾和医疗纠纷的患者,医生在与患者沟通前应组织病情讨论达成共识后再进行沟通,并在病历中及时记录,使诊疗过程严谨、科学和规范。[7] 医院等相关部门应尽力提供良好的沟通平台,尽力保证医护人员与患者的沟通做到细致深入,增加医患之间的沟通频率,可以建立相关沟通制度,让医护人员在病患治疗期间做到多询问,多解答,在治疗的前中后期分别进行细致的解释和说明,让患者可以了解更多的治疗问题和技术等。[9] 另外,加强医学生医患沟通能力的培养是满足新时期的人才需求、满足患者的需求、缓解医患矛盾的重要途径和医疗工作的需要,也应摆在十分重要的地位。[31]

(五)规范媒体行为

媒体必须加强行业监管,谨守职业操守,增强自身道德素养和社会责任意识。[14] 还应深度反思自身报道惯性和偏见,对从业者专业主义缺失和报道框架的简单粗暴深入纠偏和改进。在报道有关医患关系类新闻时,以构建健康医患关系为导向,公正、中立地呈现事情真相,[24]平衡正负面报道,丰富正面报道主题,加强深度报道和评论,进一步加强对网络资源的利用,[5,32] 为推进医改和公立医院改革营造客观全面的舆论氛围。[24] 另外,媒体在报道医患关系的时候应该吸纳多元信源,尤其是多听取来自专家以及专业人士的理性分析,引导患者与公众客观、理性地对待医患关系,解决医患矛盾。还应加强医疗行业的深度报道,引导公众从宏观层面理解医患矛盾,开阔新闻报道视野,增加对欧美国家医疗体制的报道等等。[8]

(六)改善医院管理制度

从医院管理角度,强烈建议医院建立医患沟通继续教育长效机制,加强对新入职的青年医生、住院医生的医患沟通培训,及早干预和塑建其良好的沟通习惯,完善病人反馈评价设计和医生评估考核体系,促进医生医患沟通能力的持续提升。[33] 医院在受理投诉时,应及时制定相应的管理方法,对投诉信息进行分析,总结经验,在管理上及时做出调整,避免医疗纠纷。[2] 心理治疗辅助手术药物治疗是未来医疗发展的趋势,医院还应建立心理(精神)治疗科室与医患关系办公室,健全医院科室建设,通过观察、测量等方法,将精神状态不佳的患者甄别出来,重点看护与服务。[27] 为了满足医护人员对医学信息资源的需求,得到更多的信息获取渠道,增强其信息评价及信息处理和信息内化能力,医院图书馆要围绕医院的建设与发展状况、专科设置与分布情况,进行全院文献信息资源建设,从而形成优秀的医院文化。[16] 另外,结合医院自身特点,建立起一套成熟的医疗机构新闻发言人制度, 通过科学的制度培训, 使医院管理者立足专业知识, 结合医院实际情况,妥善协调医患关系, 以积极、从容的态度应对各种突发医疗安全事件与医患矛盾, 正面地引导媒体舆论导向, 化解医患纠纷, 构建和谐医患关系氛围。[13] 在医院管理中加入人文关怀理念,引导教育医院职工开展人性化医疗服务,是当代医院发展与医学教育进步的必然趋势。[13,17] 韩鹏等认为医务人员对患者倾注人文关怀是也是7 解决医患矛盾的最重要的对策。改进人文服务的措施一方面要对医院环境的美化和改善,改变患者的就医感受。另一方面要在日常医院管理的相关培训中加入医学伦理、医学人文教育等相关课程, 并且, 将人本理念渗透于医院文化与核心价值观中、落实于日常医疗服务的细节上, 促进以诚信、关怀、理解、包容为主导的传统医学文化精髓与现代医学人文思想有机结合,提高医务人员的人文关怀素养和技巧,使医院文化在实现医患和谐的道路上得到综合提升。[13,28]

(七)政府行动

我国的社会性质决定大部分的医疗机构为公立。所以,在卫生管理与协调方面其仍然需要政府职能部门的作用。[9] 政府需要做到,加大卫生投入,合理分配资源;完善社会保障制度,缩小城乡差距;深化医疗体制改革,完善相关法规;重视舆论导向作用,规范媒体行为。[11] 发挥政府职能改变现有公立医院的经营模式,同时对医药的生产和流通环节进行规范,控制药品和材料等价格的虚高问题,以此保证医疗费用趋于合理,以此缓解医疗费用不合理等提高服务质量现象,这样才能从根本上改变医疗资源紧张的问题,从而缓解医患之间的紧张关系。[9,26] 同时,政府加大对社会大众的宣传教育,普及文化科普知识及法律知识,[2] 对我国的医疗法规以及相关的法律规范进行宣传和说明, [9] 并从法律上强制患者形成义务履行与权利享受相统一的观念,再配合宣传教育将其升华到道德层面。让患者理解要享受权利必须履行义务,慎重地对待自己的角色定位,在对自我保持适度关注的前提下,积极承担自己的社会责任和道德责任,做一名理性的患者。[14]

四、对医患关系的认识和思考

医患关系问题涵盖了转型期国度的社会、经济、文化、心理等多方矛盾与阵痛。患者是公立医院的核心利益相关者,患者利益诉求既是医疗活动的出发点和落脚点,也是影响医患关系质量的关键因素,其他因素通过利益诉求间接影响医患关系。有效预防和治理医院暴力不但需要有针对性的现实解决方案(如建立以政府为主导、医院为中心、患者为对象、媒体为帮手的多元干预机制),而且还需要深层的制度变革和全社会的共同努力。随着医学模式的不断转变,对医学人才综合素质的要求也越来越高。医学研究生作为医学高级人才,处理医患关系的能力并未随着学历的提高而增长,对其进行医德建设和医学伦理学教育,加强入院培训,强化临床技能训练,采取多样化的临床教学形式,倡导换位思考等对策来提高研究生综合素质仍是亟待解决的问题。无论方案如何制定,政府强有力的宏观控制与干预应严格贯穿始终,这样在改革进程中稳定社会秩序,促进协调发展。总之,和谐医患关系始终是当今社会的追求,如何加强医患沟通,促进医患和谐,不仅有利于医疗事业的快速发展,更是实现社会和谐不可或缺的一部分。

构建和谐医患关系的对策思考

【摘要】 医患关系是医疗实践活动中最基本的人际关系,这一关系的协调与否直接着整个医疗卫生领域实践活动的展开与良性运转。良好的医患沟通是实现以病人为中心,减轻病人心身痛苦,创造最佳心身状态的需要,是促进医患间理解与支持,提高效果的需要。【关键词】 ;医患沟通;医患关系

医患关系是关系的组成部分,和谐的社会需要和谐的医患关系。随着市场制度的不断完善,政府的责任意识、人们的权利意识、参与意识以及医方对利益的追求等等诸多因素使得医患关系日趋紧张,医患纠纷明显上升,日趋紧张的医患关系正在严重冲击着医院这个曾被视为人道圣洁的场所。医疗纠纷频繁发生,且影响范围越来越大,不仅有损医护人员在患者心目中的形象,而且有损医疗秩序和质量,最终会损害患者的切身利益,日益紧张的医患关系一直是医务工作者和患者共同关心的敏感话题,引起了卫生界、界、新闻界的广泛关注。医疗纠纷不仅仅是一个单纯的医疗问题,已经演变为一个社会问题。

医患关系的现状

医患关系比较紧张,去年6~7月份中华医院管会对全国270家各级医院进行了相关的调查,据调查统计的数据:全国三级甲等医院每年发生医疗纠纷中要求赔偿有100例左右,到法院诉讼的有20~30例左右,在北京一年可能达到40多例左右。二级医院每年发生20例左右,到法院诉讼的有3例左右,而赔偿的数额三级甲等医院一年一般在100万左右。而且现在的赔偿额度越来越高。

全国有73.33%的医院出现过病人及其家属用暴力殴打、威胁、辱骂医务人员;有59.63%的医院发生过因病人对治疗结果不满意,纠集多人在医院内围攻,威胁院长人身安全;76.67%的医院发生过患者及其家属在诊疗结束后拒绝出院且不缴纳住院费用;有61.48%的医院发生过病人去世后,病人家属在院内摆设花圈、烧纸、设置灵堂等。

近日,出现的“职业医闹”,出现了医生上班请保安护送,医院开门请警察驻点等现象,使本该融洽与相互理解的医患关系,竟然紧张到如此地步,以至于在全国人大常委会分组审议治安管理处罚法时,一些委员呼吁,这部法律应该将医院治安管理等单列出来,专门作出规定。2 医患关系现状的原因

医患关系从总体上看,是基本和谐之中存在着局部的不和谐,和谐是主流,不和谐是支流。医患关系成因复杂,有医疗资源不足,群众“看病难”、“看病贵”,患者有意见;有医疗质量不高、服务态度不好,群众不满意;也有更复杂的社会因素。既有体制、机制上的问题,也有思想观念方面的问题,还有管理监督不力等原因,主要原因有以下几个方面。

2.1 社会政府方面的因素

2.1.1 政府财政投入不到位 我国人口占世界总人口的 22%,而卫生总费用仅占世界卫生总费用的2%;财政投入占医院当年支出的比重,省级以上医院在5%,市县医院一 般在1%,乡镇卫生院在1%~5%之间。据报道,2003年,医疗总费用6600亿元,政府只负担17%,2/3以上的中国人口要靠自己支付医疗费用,占卫生总支出的56%,政府预算支出在中国卫生总费用的比例,已从1978年的1/3左右下降到2003年的17%,而居民卫生支出则从1978年的20%上升到2003年的50%以上。2004年12月第三次全国卫生服务调查显示,我国医疗服务成为居民第三大消费。而欧共体为80%~90%,美国为45.6%(老人、穷人、残疾人全免费),泰国为56%。众多中国家如印度、古巴、朝鲜、苏丹、缅甸等实行全民免费医疗。

2.1.2 医疗保险制度不健全 尽管我国的城镇职工基本医疗保险制度与新型合作医疗制度取得了重大进展,对于一个拥有13亿人口的发展中国家来说,要建立全民医疗保险制度仍然是任重而道远。在我国现行医疗体制下,大部分患者都是以自费方式来获得医疗保健服务,这种医疗服务付费方式使患者对医疗服务的预期效果有较高的期望,而绝大多数医患纠纷都是由于医疗费用与患者的期望疗效不相符合所引起的,即使医生尽心尽力去治疗每一个病人,仍有一定比例的患者由于种种原因达不到满意的治疗效果。对于花费了高额医疗费用的患者,如果没有得到满意的治疗效果,难免会有一些想法。在发达国家,由于经济发达,绝大部分的医疗费用由保险公司和国家政府来承担,不需个人支付高额的医疗费,患者10 在心理上容易接受这种现实。因此,我国医疗保险体系初建、不完善和基本医疗保险的承受能力较低等情况也是导致医患关系紧张的因素。

2.1.3 医疗风险分担机制不完善 医疗服务由于其本身的行业特征,决定了它是一个高风险的行业,尤其是某些先进的、高风险的医疗技术的,尽管医务人员尽心尽力,也不能保证不出任何差错。因此,为医疗行为提供风险分担机制尤为必要。美国是一个医疗技术非常发达的国家,同样也会发生患者状告医生的情况,但通常不会出现围攻医院、殴打医务人员的事件,因为医患双方有共同投保的医疗责任保险。如果由于医疗差错,法院判决需要赔偿的,也由保险公司支付;如果要打官司,也由保险公司支付律师费。日本的情况也大致相同。有了医疗风险保险的保障,大多数医生心里也就有底了。更重要的是,一旦发生了医疗纠纷,患者及其家属不会直接找医院、找医生个人,他们只需要请律师同法院和保险公司交涉即可,有效地避免了医患双方冲突的产生。医院和医生也可以全身心地投入到对疾病的和治疗中去。如果因为医疗事故或事件导致保险公司赔付额增高,对医生的直接后果可能是下一个缴费周期所缴纳的保费上涨,或者是保险公司不再给其承保,以致这位医生失业。显然,这样的分担关系也构成了对医生医疗质量的一种有力监督。

2.1.4 解决医患纠纷的相关法律、法规不配套 2002年9月1日施行的《医疗事故处理条例》比之前的《医疗事故处理办法》有较大的进步,但几年来的实施情况显示:我国对医疗纠纷处理的相关法律规定过于原则,不便于操作,仍需要不断完善和补充。比如“医疗事故”的概念,目前在医疗系统和法院之间仍有严重的理解歧义。此外,最高人民法院《关于民事诉讼证据的若干规定》司法解释中,规定因医疗行为引起的侵权诉讼,实行过错推定和因果关系推定,因而医疗事故鉴定结论属于医疗机构举证责任倒置的范围,不必由受害人举证。最高法院的这一司法解释对医疗机构赋予的责任过重,扩大了医疗机构的赔偿责任。目前对是否应该实行医疗事故举证责任倒置仍有争议。以上医患纠纷处理法规的分歧和争议直接或间接影响了和谐医患关系的建立。2.2 医院方面因素 在市场经济条件下,院方对经济效益的热衷与追求也是导致医患关系紧张不可忽视的因素。随着卫生改革的逐步深入,医院将成为自主经营的经济实体,出于自身利益的需要,往往会注重追求经济效益,以至出现见利忘义的现象。与医院服务相关的药品和医用器材生产流通秩序混乱,价格虚高;一些违规操作,虚报成本造成政府定价虚高;生产销售等流通环节多,层层加价,一些不法药商通过给医生回扣、提成等,增加药品和医用器材的销售量,现行医院的药品收入加成机制,也诱导医院买卖贵重药品,医生开大处方、过度检查和治疗。目前,从医疗行业整体来看,医疗设备越来越精,医疗技术越来越高,但是,“以人为本”的服务理念却没有同步跟上,医患矛盾日益加剧。

2.3 医生方面因素 一项调查显示,只有27%的医生对当前的执业环境基本满意,级别越高,对执业环境不满意的医生所占的比例呈增高趋势。在中高级职称医生中,近七成医生对当前执业环境评价不高,48.6%的医生没有职业自豪感和成就感,很多医生不想让自己的孩子从医。压力大、工作负担重带来的医务人员工作倦怠是一个不容忽视的。长期以来医务人员队伍建设缺乏人文素质培养,行风建设措施未落实,造成一些医护人员在服务过程中态度生硬,医患之间潜在的危机随着沟通不良升级,演变成医疗纠纷,医患关系不断恶化。

2.4 患者方面因素 患者维权意识的增强。据调查所连续4年在北京、上海、天津、重庆、武汉、广州等地对近6000名居民的调查表明,中国消费者的维权意识正在增强。在遇到权益受损时,有94%的消费者表示会主动采取各种行动以维护自己的合法权益。另外,人们的健康意识增强,随着生活水平的提高,人们越来越关注自身和家人的健康,对疾病和早期诊疗更加重视,由此对疾病的效果预期更高。医学突飞猛进的,分子医学、基因医学、克隆技术等接踵而来,但新的未知的疾病也不断出现,医疗领域中充满着未知数和变数,加上医务人员的医疗技术也存在差异,国内外一致承认医疗确诊率也只有70%左右,各种急重症抢救成功率在70%~80%左右,相当一部分疾病原因不明、诊断困难,甚至有较高的误诊率、治疗无望,这是医学的无奈,任何医院和医生都不可能包治百病,疾病的治疗过程和结果始终存在成功与失败两种可能,很多患者及其家属不了解医学的特殊性和无奈,对医疗效果期望过高,因而不12 能正确对待医学的无奈。再有,患者对医疗过程参与意识增强,社会文化水平整体上升,资讯发达使患者更方便地了解到与疾病相关的讯息,患者要求更多地了解自己的治疗方案、用药及预后。

构建和谐医患关系的对策

医患沟通需要政府、医疗机构(医务人员)和患者三方共建、理解和信任。只要善待患者,加强沟通,设身处地地为患者着想,为患者提供温馨、细心、爱心和耐心的服务,就会赢得患者对我们的尊重和认同,和谐的医患关系就一定会建立起来。

3.1 政府承担公共卫生和维护群众健康权益的责任是构建和谐医患关系的基础 加快卫生事业发展,努力解决好群众“看病难、看病贵”问题,是构建和谐医患关系的根本措施。应该看到,当前卫生工作中存在的基本矛盾是群众越来越高的卫生健康需求与该水平医疗服务的供应严重不足之间的矛盾,集中的表现就是群众看病难、看病贵。而医患关系不和谐,医患矛盾、医患纠纷、甚至医患冲突,是这一矛盾的具体体现。尽管绝大多数的医疗机构都是公立医院,但是相当多医院的正常运行主要靠为患者提供医疗服务收取的费用,医院设备购置、规模扩大靠收费的积累,医疗服务收入由医院自行支配。这种机制的直接后果是医院过分注重收入,而忽视群众利益。这也是造成医患关系紧张的一个重要原因。我们要构建和谐的医患关系,就必须如何完善医院的运行机制,维护医院的公益性质,坚持为人民服务的宗旨。必须坚持走适合中国国情的卫生事业发展道路,坚持卫生事业为广大人民群众健康服务的宗旨和公益性质,发挥政府保障群众基本医疗的主导作用、改革医疗服务体制、转换公立医疗机构运行机制、加强政府对医疗服务行业监管、大力发展和社区医疗卫生服务事业等。

3.2 加强医院内部管理是构建和谐医患关系的保障 建立和谐的医患关系医护人员是关键,医护人员首先要具备良好的医疗技术和职业道德,这是取得病人信任的前提。其次,要理解和尊重患者。因为求医的过程比较艰难,这期间,患者会承受很大的精神和经济压力,非常需要医护人员的理解和关怀。再有,要学会和患者沟通。医患之间发生误解与矛盾,很13 大程度上是一些医护人员缺乏沟通技巧导致的。第四,注意医务人员的形象和礼仪。医院的环境,医务人员的仪表形象,能给患者产生第一印象,优美的环境给患者增加舒适感。医务人员对患者合适的称呼是建立良好沟通的开端。患者对热情、开放、真诚、幽默、可信、忠诚、责任心强的医务人员充满尊敬和信任。而往往讨厌虚伪、不尊重人、自私、嫉妒、固执、骄傲、冷酷的医务人员。

坚持社会效益准则,打造诚信医院。各级医疗机构要坚持以社会效益为最高准则,坚持合理检查、合理用药、合理收费,严禁各种“开单费”;努力降低患者的医药费用,建立医疗费用阳光制度,认真做好收费咨询工作,让患者和家属随时查询花费情况,让患者放心;采取有效措施,消除患者就诊过程中挂号时间长、交费时间长、取药时间长、看病时间短的“三长一短”现象;严格执行药品集中招标制度,杜绝药商在医院带钱促销药品的现象;实行医患协议制度,严禁医务人员收受“红包”和接受“吃请”;聘请社会监督员,监督医院的医德医风。

3.3 患者的理解和包容是构建和谐医患关系的关键 医患关系和谐与否,涉及医患双方,单靠医护人员的努力是不够的,这就需要患者能够全面正确地理解医生这一职业。一些患者以为进了医院就等于进了保险箱,认为既然医院是治病的,那么治不好病,当然就是医院和医生的错。其实,医生不是万能的,不是什么病都能治的,对一些疑难杂症,在某种情况下,医生也是有心无力。因此,有些时候,医生需要患者更多的理解和包容。不少患者看待医院、医生,常常是只看重结果不看过程,尤其是缺乏承担风险的意识,对医疗效果的期望值过高,甚至超出了当前的医疗技术水平,不少医疗纠纷就是因此而起的。其实,人体是一个非常复杂的机体,在手术过程中以及手术之后,会出现许多意想不到的问题,这与医生的医术和责任心无关。患者对此缺乏认识,就会和医生产生矛盾。只有社会对医护职业的艰辛、繁重和高风险性给予充分理解,只有医患之间相互理解、相互尊重和相互依存,才能真正实现和谐的医患关系。3.4 加强与媒体的沟通,正确引导舆论是构建和谐医患关系的平台 新闻媒体是我们与社会沟通的桥梁。医疗卫生工作是社会关注的热点,也是新闻宣传的焦点。要高度重视与媒体的沟通联系,及时向媒体提供准确、全面的信息,让媒体及时了解真实的情况,发挥正确的舆论引导作用。对于媒体揭露医疗卫生工作中存在的问题,我们要坚持不护短、不遮丑,坚持正确对待、举一反三,积极主动地采取改进措施。要新闻传播知识和技能,学会与媒体沟通,不断提高宣传工作水平。要真诚地希望新闻媒体坚持正确的舆论引导,客观如实报道医疗卫生服务活动,不刻意炒作个别医疗纠纷事件,大家共同努力构建和谐医患关系,维护健康有序的医疗秩序。

构建和谐的医患关系是一项长期的任务。我们要坚持常抓不懈,做构建和谐医患关系的推动者,让人民群众看到实实在在的效果,努力构建互相尊重、互相理解、温馨和谐的医患关系,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建设贡献更大的力量。

浅谈造成医患关系的主要原因和对策

近阶段,几则医患纠纷的新闻让人们再次聚焦医患关系,如何构建和谐医患关系成为人们关注的热点话题。对于进人卫生类院校读书的学生我们来说,我们大都是未来的医生学者,构建和谐医患关系是我们努力的方向,在当下,如何正确看待医患纠纷,为构建和谐医患关系做出白己的努力,是我们应该深思的课题。医患纠纷自古有之,中医史上最典型的医患纠纷莫过于“华佗之死”了,华佗是历史上有名的医生,发明了“五禽戏”、“麻沸散”,人们至今仍用“华佗再世”形容名医。他本是一位走四方郎中。因替曹操医治头风病,才与曹操之间形成了医患关系,而恰是因治病华佗才被曹操抓至狱中致死,华佗死后其医术未能得以流传,这是中医学史上的一大憾事。

曹操为何致华佗于死地?河南大学王立群教授结合《三国志》、《后汉书》两本史书就“华佗之死”提出两点观点:其一华佗触怒了曹操,其二曹操把华佗当成了鼠辈,在笔者看来接近历史真相。由于华佗不愿专视于曹操,寻了理山回家.并多次拒绝曹操宜召,因此触怒曹操.再加上古代医生的地位不高.曹操只是爱才而非惜才之人,认识不到人才在任何时代都是稀缺的,对华佗不够尊重盛怒之下将华佗投进监狱,致其死亡。一代名厌就这样离开人世,用王立群教授的话来说即是巨星陨落,神医枉死。

那现在造成紧张的医患关系是什么原因引起的呢,我认为有一下几点

一.制度原因造成“看病贵、看病难” ①政府投入不足:卫生总支出占GDP的标准是衡量一国卫生投入的重要指标。世卫组织认为此数据的最低标准是5%。我国卫生总支出比例偏低,甚至低于非洲一些国家.政府的投入不足是长期的投入不足,个人付费比例偏高

②医疗资源分配不均:改革开放以来,大量的农村入口涌入城镇,相应的配套设施却比较滞后。以北京市为例,城6区集中了北京市三级医院数量的91.04%,入口占了北京市的59.74%。大兴、顺义、平谷、怀柔、密云和延庆等6个区县的381.6万人在家门口没有三级医院可去

③就诊机制不合理:英国、美国及澳大利亚等发达国家患者就诊采用分级的预约方式,患者首先预约社区医院的全科医生(或家庭医生)接诊,社区医院如果无法治疗,则由接诊医生联系转诊到上级医院或专科医院(图1)。转诊机制可以减少患者排队挂号以及候诊的时间。而反观我国的患者就诊流程:患者听说某专家好,直接到医院排队挂专家号。更有甚者不管什么头疼脑热都往大医院跑。这样的情况当然会让看病变得很难。

④医疗商业化发展的负面影响:主要表现在下达承包任务时,强化经济目标,弱化质量目标,导致了开大处方,滥检查、乱收费等唯利是图的不良行为,使整体医疗服务质量下降。反映在医务人员身上,少数人产生了拜金主义思想,导致工作中不负责任,对病人冷漠,以职谋私,诱使病人送“红包”,甚至勒索病人钱财。这些情况将最终导致医患关系的严重恶化,从而产生医患矛盾与冲突。

二.患者对医院、医生的期望值过高

部分患者对医疗诊疗工作和医学知识缺乏了解,对一些营销手段的夸大宣传缺乏鉴别,忽视了医疗的高复杂性和高风险性,对医疗诊疗的效果期望值过高。

三.医患沟通不足

缺乏沟通是引起医患关系的重要原因。据统计,80%的医患冲突直接双方沟通不畅所致,即使其余20%与医疗技术有关的医患冲突,也都与医患沟通不到位密切相关。在医患沟通中,医护方起主要作用,他们不仅处于主导、强势地位,习惯给患者家属劝告与指令,不习惯让患者家属作为合作者参与诊治过程,而且掌握着更多的信息,拥有更多的话语。患者是有思想、有感情的人,与正常人一样需要被尊重、被理解,需要关心和帮助。患者家属也是如此,当患者到医院看病,患者家属就希望获得尊重,希望与医务人员进行多方面的平等的交流,隶望获很更多的信息,以减轻心理应激紧张状态。例如患者花十几小时排队挂号,两三句话就被大夫“打发”掉,心里难免不高兴。

四.负面报道效应

网络、媒体大肆报道的“八毛门”、“缝肛门”、砍死砍伤医务人员的事件,往往在前期轰轰烈烈的声讨以后,后期的报道就销声匿迹了。“八毛门”患儿最后被诊断确实患有先天性巨结肠,患儿家长给医院写道歉信;“缝肛门”也经法院认定,缝肛被证实并不存在;砍死砍伤医务人员的凶手处罚情况如何?这些事的最终结果却鲜有媒体追踪。负面信息造成医患关系裂痕增大。

对于上述构成紧张医患关系的因素,我觉得有一下几点对策

一.建立良好制度

加大卫生投入要实现医改目标,需要政府对医疗行业有一个整体的统筹规划。做好卫生资源配置优化,做好区域卫生规划、医疗机构布局,并且根据入口增长情况、分布状况进行动态的调整。继续加大对医疗卫生的投入,特别是公共卫生、预防方面的投入。世界卫生组16 织调查显示,达到同样健康标准所需的预防投入与治疗费、抢救费比例。要建立实现全民覆盖的基本医疗保险,并随着经济发展不断扩大医保报销范围及金额,逐步过渡到实现医保的异地结算。同时鼓励个人购买商业保险作为基本医疗保险的补充。

二.健全医疗服务组织体系

建立切实可行的双向转诊制度,使患者流动起来,健全社区医院,区域医疗中心,专科医院,急重症医院的良性循环网络。引导群众小病在社区、首诊在社区,由社区医院向区域医疗中心、专科医院或急重症医院转诊,到康复阶段后再转回社区医院。既可缓解“看病难”的问题,又可解决大医院人满为患小医院“吃不饱”的现象。

三.医学教育过程中加入人文关怀教育、加强全科医师培训

在现阶段的生物-心理.社会医学模式下,不仅要求医生关注患者的治疗,还要求医生必须要通过生物的、心理的、社会的途径去关心、帮助和治疗患者bJ。因此从医学生入学开始就应该设立人文课程,并使其融入整个基础、临床的教学过程当中,并且贯穿医学生的整个医学教育过程,包括进入临床以后的毕业后教育。在“强基层”,不断扩大基层医疗卫生机构的背景下,要将全科医师的训练纳入医学生教育当中,同时对于现在的基层医生加强全科知识培训,严格规范培训考核体系。

四.医患之间加强沟通

“有时,去治愈;常常,去帮助;总是,去安慰。”特鲁多医生的这句铭言很准确的描述了医生的职责不仅仅是治疗、治愈,更多的是帮助、安慰,更是强调了沟通的重要性。面对日均30人次以上的门诊量,部分专家甚至要达到40—50人次以上,医生连喝水上厕所的时间都没有,何谈沟通?但是通过合理的制度引导、合理的区域卫生规划,让医生的日门诊量控制在10—15人次,这样的沟通医生和患者都会满意。

五.加强医德医风建设“红包”

这是一个老生常谈的话题。其实患者给出“红包”大致可以分为几种状况:表达感谢;从众心理;打通关节。对于这几种情况,应该区别来对待。患者表达感谢的“红包”——此时的“红包”并非狭义的现金——在不违反规定的情况下医生可以有所选择的接受;对于后两种情况,医院应从制度上坚决制止;特别对于主动索要“红包”的行为必须进行严惩。

六.加强医学常识宣传

根据中国科协第八次中国公民科学素养调查结果显示,2010年我国具备基本科学素养的公民比例为3.27%,仅相当于日本、加拿大和欧盟等主要发达国家和地区20世纪80年代末、90年代初的水平。在强化“数理化”的同时,应该加强医学常识的普及教育,可以尝试将医学常识融人《生理卫生》等类似课程,从小提高医学素养。其次,可通过电视、广播、网络等多种渠道宣传;与街道、社区等机构合作,建立医学科普培训基地,提高民众对医疗工作的理解,营造和谐的医患关系氛围。

七.媒体正确引导

媒体在医患关系中往往能起到放大作用。所以媒体报道应客观、公正,发挥积极作用,促进医患和谐,不应为了寻求卖点炒作、主观臆断、片面报道。同时,医院及医务人员应该重视与媒体的沟通,通过媒体把专业的、正确的理念传播给大众,变被动的危机公关为主动的积极应对。医患关系不仅仅是简单的医务人员与患者的关系、医疗机构与普通大众的关系,17 而是一个错综复杂的、系统的社会关系,不仅仅与医疗技术有关,而与心理因素、社会因素密切相关。维护医患关系的和谐,也不仅仅需要医务人员从自身做起,还需要患者、家属、普通大众及社会其他方面的共同努力。

影响当前医患关系现状的因素及对策

摘要:

医患关系指医护人员与患者在医治与被医治的过程中产生的一种特定的人际关系。由于种种原因,我国当前医患关系不容乐观。为找出导致当前医患关系现状的因素,从医患双方的角度出发进行了分析论证,描述分析了当前存在的问题,指出患者日益增长的健康需求与当前医疗技术发展速度存在差异,政府在医患关系的调解中发挥的作用不够,医患交流出现问题,医护人员在患者心目中的形象下跌,不恰当的舆论导向等因素是导致当前医患关系恶化的主要原因。同时,为消除不良因素的影响,净化医疗环境,文章简要分析了改善当前医患关系现状的可行性方法。

关键词:医患关系;医疗环境;医疗水平;医生尊严;医患交流;影响因素

近年来,医患矛盾日益突显,医患关系逐步恶化,患者及其家属打砸医院,恶意伤害医护人员事件的发生呈上升趋势。原本,和谐医患关系的构建中,医方是主体,起主导作用,①患方是弱者,起辅助作用。然而,近来发生的患者打砸医院,暴力伤害甚至杀害医护人员的事件使得这种强势与弱势的关系发生了转变。这种行为不仅损害了医护人员的尊严与生命安全,更重要的是破坏了原本和谐健康的医患关系,严重影响了我国医疗环境,阻碍了国家医疗卫生事业的健康发展。

1.医患关系的现状

2007年,首都医科大学对全国10城市医患关系典型调查显示:医患关系现状很好或较好、②一般、不好或很不好的比例分别为36.4%、42.9% 和20.7%。此外,据中国医师协会2009年对114家医院进行的调查显示,每家医院平均每年发生医疗纠纷22起,发生打砸事2件,打伤医师2人,平均每起医疗纠纷赔付金额10181万元,患者和家属打砸医院、殴打医务人员等

③恶性事件在各地时有发生。根究国家卫生和计划生育员会的消息,2012年全国共发生恶性伤医案件11起,造成35人伤亡,其中死亡7人,受伤28人。更有数据显示,2012年每家医院发生的暴力伤医事件从2008年的平均20.6起增至27.3起。另外,据中国医师协会最新统计,仅2013年10月17日至27日期间,全国就发生6起患者伤医事件。从以上数据可以看出,我国当前医患关系极度恶化,现状令人担忧。

2.影响当前医患关系恶化的主要因素

2.1当前医疗水平与患者的期望治疗效果存在差异

纵观近两年来发生的恶性杀医案件,从哈医大杀医案凶手李梦楠到衡阳杀医血案中的犯罪嫌疑人王运生,再到温岭杀医事件中的凶手连恩青,他们的说法都是说法都是医生没有治18 好自己的病。可见,期望值与现实结果存在差异是导致患者迁怒与医护人员的重要因素。

2.1.1我国当前医疗水平的发展速度远不及经济发展的速度

1978年11月,我国开始施行改革开放政策,之后,经济持续高速发展达30年之久,取得了世界瞩目的成绩。根据人民网消息,1978年,我国经济总量仅位居世界第十位;2008年超过德国,居世界第三位;2010年超过日本,居世界第二位,成为仅次于美国的世界第④二大经济体。经济总量占世界的份额由1978年的1.8%提高到2012年的11.5%。然而回头再看我国医疗技术水平的发展,远远没有跟上经济发展的脚步。据《国际统计年鉴2013》的最新数据显示:我国医疗卫生政府支出占GDP的比例不仅低于世界平均水平(10.60%),而且低于低收入国家的平均水平(5.28%)。《世界卫生统计2013》的最新数据显示:我国按照美元平均汇率、购买力平价分别计算的人均政府卫生支出水平为119美元和203美元,在⑤195 个成员国中均排名115 位。我国的医药卫生总体水平被世界卫生组织排在第144位,而卫生公平性竟被排在第188位,全世界倒数第4位,远低于世界平均水平。通过我国经济地位和医疗卫生水平在国际地位的比较,我们不难得出这样的结论,我国医疗卫生水平的发展没有与经济发展同步,远远低于世界平均水平,不能满足国民的医疗卫生需求。追究其原因,我们不能忽视医疗卫生技术本身具有复杂性这一客观原因,同时也必须正是我们对于医疗卫生发展投入不足的现实。

2.1.2患者日益增长的健康需求与医疗技术的局限性存在矛盾

经济发展使得人们对于物质文化需求提高的同时,对于健康的关注度也越来越高,甚至于将健康需求同物质需求等同起来,很少有人意识到目前医疗技术的发展在世界范围内普遍存在很大的局限。对于患者而言,疾病和健康的确定与自身的体验密切,因此,患者往往在疾病过程中忽视疾病本身的因素,只片面追求良好的治疗效果,一旦自己的健康需求得不到满足,患者就会迁怒于医生,导致医患矛盾凸显,医患关系恶化。

⑥2.2政府部门在医患关系的调解中作用不足

近年来,医患关系持续恶化,政府部门虽然采取了一系列的措施调解医患矛盾,维护医患双方利益。然而,政府在调解医患关系方面的工作仍然严重不足,现有的政策措施也大多只是停留在文字层面,缺乏可操作性,没能有效地贯彻执行,所以并没有起到其应有的作用,这一现状使得医患关系的发展缺乏法律法规和国家政策的控制,医患关系呈进行性恶化趋势。

2.2.1医疗法规的不完善导致医患关系畸形发展

法律是维护公民合法权益的重要武器。然而,现有的医疗领域相关的法律大多集中在药品方面,医疗规范、医患权益保护方面的法律法规几乎是空白的。当前,法律对医患双方的⑦权利义务关系界定不明确,无法完全规范和约束医疗活动中的失范行为。这一漏洞使得某些道德缺乏的医护人员在职业过程中伤害了患者的利益,导致患者对于医护人员存在怨恨心理。同时使得某些法律观念淡薄、道德素质低下的患者及家属把讨要医疗赔偿当做发家致富的手段,把打砸抢烧闹等破坏健康医疗环境的恶性行为当做解决医疗纠纷的途径,甚至对医护进行身体上的伤害,这种现象直接使得医护人员工作热情下降,积极度不足,效率不高,进一步提高了患者的不满意和怨恨心理,医患关系进入恶性循环状态。总的来说,医疗领域法律制度的缺失使得极少数别有用心的人搅乱了医患关系的健康发展,伤害了医患双方的利益、感情和安全。

2.2.2当前医疗纠纷调解机制存在缺陷 医疗纠纷的调解不足直接影响医患关系的发展,而医疗纠纷调解存在缺陷正是我们当前存在的问题。

根据2002年国务院颁布的《医疗事故处理条例》第四十六条规定,医疗纠纷的解决途径有三种:由医患双方自行协商解决,由卫生行政机构协调解决,由人民法院审判解决。而这三种途径由于医学的高技术性、卫生行政机构的中立性以及诉讼费用的高成本性等原因使得医患

⑧纠纷解决效率低下,出现了这三种途径之外的新型方式——人民调解方式。但是,由于医患纠纷人民调解机制尚未形成规模,我国现有的医疗纠纷调解仍然主要由医院自己承担,并且没有政府的参与。

人民调解机制尚未形成规模的同时,现有的调解机制也没有有效发挥其作用。对某区5家二级综合性医院3年期间结案的300例医患纠纷进行调查发现,66%(198例)的医疗纠纷由医患双方自行协商解决,29.34%(88例)由人民调解解决,而通过法律调解解决的仅占⑨4.64%(14例)。第三方调解不足使得自行调解在所有调解中占最大比例。调节机制的缺陷使得医患关系走上一种畸形的模式。

一般情况下,医疗纠纷发生后,患者往往将第一目标对准医疗机构,认为“冤有头、债有⑩主“,向医疗机构施压。可是我们当前的主流调解方式(自主调解)却是要医患双方直接面对面进行协商。不得不指出,这样的机制表面是在调解,本质上无异于直接将医患双方推上战场,进一步激化医患双方的矛盾,促使医患关系恶化。医患双方自行解决纠纷的现状无意中激化双方矛盾,导致打砸医院、围堵医生的恶性事件和伤害医护人员的刑事事件频发,医院成为医患冲突的主战场,医疗环境受到影响的同时医患矛盾进一步加深。

2.3交流不足使得医患关系直接恶化

医学之父希波克拉底曾说过:医生有三宝——语言、药物、手术刀。医生高超的语言能力具有比药物和手术刀更强大的作用,它能给病人信心、希望和力量。然而,现实生活中,医生却往往热衷于药物和手术刀的利用却遗忘了排在第一位的法宝——语言。医患交流不足使得患者在接受治疗的过程中产生隔阂,疑惑长期积累却得不到解除,最终转化为怨恨。

交流不足为医患关系的发展埋下祸根,中华医院管理学会维权协会对326所医疗机构的调查表明,当前医疗纠纷的80%不是由医疗技术引起,其中49.15%是因为服务不好造成11,很显然,这里的服务问题主要是指是交流上的问题。

2.3.1沟通教育在医学院校中严重缺失

医生的语言有时候能带给病人比药物更好的疗效。掌握好交流技巧,与病人进行良好的沟通可以打消病人的思想顾虑,拉近医患之间的心里距离,医生的一句解释、一句鼓励、一个点头,甚至一个微笑都会对病人产生积极的影响12。可是,当前的医学教育模式只是片面的重视学生知识和技能的掌握,忽略了医学人文教育,医学生在学习过程中没有机会学习医患交流知识,当他们投入到临床工作中的时候,一方面不能意识到交流在医疗活动中的作用,另一方面,缺乏交流的技巧,最终导致了医患交流匮乏和交流障碍的现状。

2.3.2知识背景的差异是医患交流中难以消除的障碍

医患双方在知识背景上始终存在无法消除的障碍,其结果是医患交流难以进行,患者对于医生治疗方案不理解,治疗结果不接受,医患矛盾逐步增加。

一名合格的医生在他成为医生之前必须经历长期系统的学习和大量的专业训练,而普通大众的医学知识大多是通过媒体的养生讲座和保健品的广告宣传获得的,他们对于医学的了解仅仅停留养生和保健的层面。更让人悲哀的是,媒体为了收视率,广告商为了利益,经常发表一些不负责的言论,这就导致大众所了解的一点点的医学知识大部分还是不全面,甚至20 是错误的,信息不对等直接影响了医患交流。

医疗卫生行业是高技术、高风险、专业性强的行业13,对于普通大众来说,本身就存在着认识上的缺陷,所以在医患交流过程中,往往处于被动地位,长期的被动使得医患之间的隔阂逐渐加深。医学科学的专业化决定了医疗卫生行业信息不对称特性的客观存在,对此医患双方在心理、行为等方面认识不

一、表现不同,影响了医患关系的发展14,导致医患够重效率低下,医患双方很难在疾病方面达成共识,这是影响医患关系的重要原因之一。2010年7月发生在深圳的“缝肛门”事件和2011年9月发生深圳的“八毛门”事件这两起事件很好地反映了这一问题,尤其是后者,作为牙医的患者父亲对疾病的认识更让我们深刻地认识到医学的复杂性和专业性。

2.3.3繁重的工作压力使得医生缺乏与患者交流的时间

根据卫生部2012年9月发布的消息:截至2012年7月底,全国医疗卫生机构数为96.1万个,其中:医院2.3万个。而2012年1-7月,全国医疗卫生机构总诊疗人次就达到37.5亿人次,其中:医院诊疗人次为13.9亿人次,在7月份一个月内,全国医疗卫生机构诊疗人次达5.5亿人次,其中:医院2.1亿人次。不难计算,每家医院门诊平均每月服务10000人次,除过医生每天有大量的门诊病人需要照顾外,住院病人的治疗任务同样繁重,每天巨大的工作量导致医生很难找到时间用于医患交流。另据国家计生委9月发表的数据:截至2013年7月底,全国医疗卫生机构数达96.1万个,其中:医院2.4万个。与2012年同期相比,医疗卫生机构总数并未增加,医院数量增加一千多所,与之相对应的是基层医疗卫生机构减少一千多所,原本医院门诊数量和住院人次就一直在大幅增加,远超过医院数量的增长速度,基层医疗卫生机构的减少使得更多的病人涌向医院,医院医护人员的工作负担越来越重,与患者的交流越来越少,使得整个诊疗过程近似于流水线作业,医患交流机械化。

医患沟通不足使得医患之间感情淡漠,隔阂加深,影响了医患关系的和谐发展。

2.4医护人员形象下降

曾几何时,医生护士被人们亲切地称为白衣天使,在“非典”和“禽流感”肆虐期间,我们时不时地听到人们对医生的赞美,媒体不时发布着医务工作者无私奉献的新闻。然而,短短十年间,医护人员的形象大幅下跌,他们从人们心目中的白衣天使转变为人们口中的白衣的魔鬼。到今天,我们很难再听到人们对医生的赞美和感激,而听到的更多的则是对医生的不满和控诉,媒体发布给我们的,也是越来越来越多的患者打砸医院,砍杀医务人员的消息。在哈尔滨杀医案发生后的一次网络调查中,近7成网民更是直接表示:对杀医案感到高兴。可见,医护人员在人们心目中的昔日的形象已经一去不返。

2.4.1患者的需求长期得不到满足,导致医护人员的信任度下降

生命本身就是复杂和神秘的,我们对生命的了解和研究始终是一个缓慢的过程。虽然医学生需要学习和掌握大量的知识和技术才能成为一名合格的医生,但是,总体来说,我们当前对于医学的掌握和研究仍然停留在非常浅的层面。因此,医生的治疗大多数情况下只能是缓解当前症状,控制疾病的进一步发展,在有限程度上提高病人的生命质量,只有很少的疾21 病才能取得完全康复的疗效。更让人失望的是,由于某些不确定因素的存在,有时候医生的治疗甚至不能保证减轻症状,以致于部分患者在医院花费大量金钱接受治疗后,仍然需要长期忍受病痛的折磨。患者的求医期望值与医生的治疗结果相差过大,患者需求长期得不到满足,医生信任度逐渐下降。虽然医生和以前一样依然担负着救死扶伤的工作,但医生已不再是以前人们心目中那种药到病除,妙手回春的形象,医患关系也不像以前那么融洽。

2.4.2机械化的诊疗过程拉大了医患之间的距离

由于工作量、工作压力以及现代化的检验设备的应用等反面的的原因,医生的诊疗过程似乎在向着机械化发展,病人逐渐成了医生流水线上的产品,大家越来越觉得给自己看病的不是医生而是冷冰冰的仪器。再加上部分医护人员在与患者交涉过程中态度冷淡,语言冰冷,医生不再像以前那样有亲和力,医患之间距离越拉越大,医患关系也越来越差。

2.4.3部分医护人员的不端行为严重影响了医患关系的发展

几乎所有的行业都有出现为了利益而抛弃职业道德的特殊人群,医疗行业也不例外。在与生命息息相关的医疗行业,一旦发生损害职业道德的事,其危害比其它行业更加严重,影响也更加恶劣。在现实中,不顾职业道德,乘火打劫讨要红包,收取回扣,过度医疗等不良事件时有发生,虽然从事这些勾当的只是少部分道德沦丧的人,但他们却影响了整个行业的名誉,使得白大褂不再圣洁,医生在人们心目中的形象一跌再跌。

2.5错误的舆论导向和利益导向催化了医患关系的畸形发展

社会舆论影响人们的价值观和行为准则。原本社会舆论制约、监督着人们的不良行为,鼓励大家向和谐健康的方向发展,指导着社会事件的正确发展趋势。然而,在医患关系发展中,错误的舆论导向抢占先机,使得大众道德标准发生改变,恶性事件频发,患者对医生的伤害失去道德监控。一如精神病患者可以免除法律责任一样,患者的伤医行为也开始向着免除舆论谴责的方向发展,某些事件中,社会舆论甚至还起到了鼓动的作用:2012年哈尔滨医科大学杀医事件发生后,一次网络调查中,近七成的网民表示对医生被杀感到“高兴”,舆论导向失衡可见一斑,其直接结果是促进医患双方走向对立。

2.5.1媒体在医患关系的发展中起到了推波助澜的作用

部分媒体工作者缺乏专业知识,对报道的把握和把关不够准确,这不仅不利于展现新闻事件的事实,还误导了公众15。中国医师协会的一项调查显示,有53.75%的医师认为医患之间恶性事件频发原因是媒体的负面报道16。

为了吸引受众眼球、提高收视率、增加发行量以在市场竞争中脱颖而出、获取直接利益,媒体总是选择最具冲击效果的字眼,用极端方式对事件进行不客观的大量报道,混淆视听,激化医患之间的矛盾,在他们得到轰动效果的同时也影响了医疗卫生行业的形象和社会舆论的正确导向。同时,媒体在对于医疗事件的报道中,缺乏理性的思考,采用敏感词汇过度夸大事件,使得原本就不怎么和谐的医患关系进一步恶化。

2.5.2不法分子为刻意获取赔偿破坏医患关系

科学技术是一把双刃剑,医学技术也一样,在医疗活动过程中难免发生事故,一旦发生医疗事故,患者家属往往可以获得巨额赔偿,一些别有用心的人看中了这里的“商机”,在利益的驱使下,无理取闹,采用极端措施向医院和医生施压,”医闹“走向职业化,严重破坏了医疗环境的健康发展。为了保证自身安全,医生不得不拉开丢弃对患者的同情心,刻意与患者拉开距离,医患关系严重破坏。2.5.3医患关系中医患双方地位发生转变

在医患事件中,患者往往处于人们心目中的弱势地位。出于对弱者的同情,人们往往不顾客观现实,盲目将社会舆论倒向患者,只是一味指责医方。在医疗事件中,医护人员被大众孤立,心理发生变化,失去原有的职业热情和服务热情,医患关系极端化。

3.改善当前医患关系的对策

3.1增加资金投入,提高医疗保障

看病贵是我国长期存在的问题,近年来医药报销比例虽然有所提高,但仍然还不不能满足大众的需求,资金问题是影响医患关系的重要问题,政府加大医疗资金投入,有利于缓解医患关系的恶化。有了政府资金的支撑,基础工作者可以更好地进行生物科学方面的研究,进一步探究疾病的作用规律,找到用于治疗的更好地方法和药物,最大限度地满足患者的需求。同时,提高医保报销比例,有利于化解医患之间的经济矛盾,在一定程度上缓和医患关系。

3.2健全法律制度,重视人民调解

医患关系的发展需要法律的监督和控制,我们应当尽快健全关于医患纠纷处理方面独立的法律制度,组建由具有医学和法律双重知识的特殊机构进行医患矛盾的裁决和处理,处理过程中我们不仅要保障患者的利益,医生的权益同样不容忽视。另外,我们也应当充分发挥人民调解在医患关系处理中的作用,通过法律的监控和公平公正的人民调解来保证医患关系的健康发展。

3.3大力发展基层医疗,减轻医院工作压力

大力发展基层医疗,不只有利于资源的科学分配,减轻医院的工作负担,提高医院的工作效率。而且,基层医疗还可以解决农村地区医疗资源匮乏的难题,充分发挥预防宣传的作用。最重要的是,基层医疗中的社区卫生服务有助于拉近医生与病人之间的距离,增进医患之间的感情。

3.4增进医患交流,提高服务质量

医患交流是影响医患关系发展方向的直接因素,因此解决医患交流问题是维护医患关系和谐发展的重中之重。增进医患交流,在职医务工作者首当其冲,同时,我们也不能忽略医疗队伍的有生力量,在加强医务工作者的交流与沟通能力提高的同时从医学生的教育入手,在医学院校开展医患交流相关的课程和讲座,使得医学生掌握医患交流的技巧,同时在心底里意识到医患交流在临床工作中的重要性,最终将其应用到将来的临床工作中。在医患交流中,医生不只是要通过语言调节病人的精神、心理状态,还应当普及必要的医学知识,讲解当前疾病治疗的现状,让病人理解医学的复杂和高风险的特性,能够积极配合并理解医生的工作,提高患者的满意度,改善医患关系现状。

3.5加强职业道德教育,提高医护形象

医生是医疗行为的主动实施者,是医患关系中的主角 ,医生要在医患关系中发挥积极作用,就必须加强职业道德、职业责任、职业纪律、职业荣誉的教育,纯化、净化职业与执业动机17。每一位医生都应当做到恪守职业道德,自觉维护医生形象,杜绝接收红包,收受回扣,过度医疗等不良事件的发生。为彻底杜绝医疗行业中的腐败现象,有关部门应当加大惩罚力23 度,严密监察,让人们心目中白大褂的形象再次回到以前那般纯洁。

3.6规范舆论导向,维护医患双方利益

上一篇:文明办个人工作计划怎么写下一篇:学校活动积极配合措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