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考实用类文本阅读之传记阅读

2024-05-29

高考实用类文本阅读之传记阅读(通用6篇)

篇1:高考实用类文本阅读之传记阅读

实用类文本阅读 传记阅读

传记阅读关键词:思路 事迹 性格品质 态度 意图 启示

一、09年新课标《考试大纲》对实用类文本阅读的要求是:

阅读评价中外实用类文本。了解传记、新闻、报告、科普文章的文体特征和主要表现手法.准确解读文本,筛选、整合信息。分析思想内容、构成要素和语言特色,评价文本产生的社会功用,探究文本反映的人生价值和时代精神。

二、新考纲对传记的阅读要求是:

⑴ 理清作品陈述的基本事实,把握传主的人生经历;

⑵ 分析传主的性格、情感,把握传主的性格、情感与基本事实之间的关系;

⑶ 理解作者的评论、思想,分析作者的评论、思想与基本事实之间的关系;

⑷ 通过分析作品的选材、表现手法、修辞技巧、语言特色等艺术形式,了解作者这样处理的意图;

⑸ 探讨文本反映的人生价值和时代精神,能对作者所持的观点和艺术处理提出自己的看法。(探究)

三、传记的文体知识

1、定义:一种对人物(传主)的生平事迹作真实记录的记叙文体。

2、特点:真实与感人。

①人物的时代性和代表性。传记里的人物都是某时代某领域较突出的人物。

②选材的真实性和典型性。真实是传记的生命。传记的材料比较翔实,作者从传主的繁杂经历中选取典型的事例,来表现传主的人格特点,有较强的说服力。③选文兼具史实性与文学性。

3、要求:A、叙言录行;B、选材典型; C、重视细节描写。

4、传记的类别

自传——语言或亲切自然或幽默调侃,以记叙为主,兼有描写、抒情 他传——语言或朴实自然或文采斐然

评传——记叙与议论各半,注意整合评价议论的文字

四、阅读传记作品的要求

1、勾划评价性的语言

2、标注作者引用的事例

3、分析层次,理清作者的写作思路及作传手法

五、传记作品训练有哪些设题方式?

1、结合全文,概括要点。

2、理解重点词或句子的含意。

3、文章写作上有何特点?效果如何?

4、主人公具有哪些品质特征,人物形象,概括传主的精神品质

5、读了此文你有什么感想?传主的精神有什么现实意义?(探究)

六、如何阅读传记作品?

1、理清思路,把握传主的人生经历。

2、概括传主事迹成就,分析传主的性情品质。

3、找出作者的评论,分析作者的态度。

4、分析写作特色,了解作者的创作意图。

5、个性化解读传主品质,并拓展延伸。

七、传记阅读方法解说

1、如何把握传主的形象,概括传主的精神品质?

通过阅读梳理出主要事件。从人物在事件中的表现来把握其形象。注意从传主与时代,传主与他人的关系去把握传主形象。

这类题目通常是简答题,要注意筛选出文章的主要信息归纳出观点,并举出文中的具体例子加以分析论证。

2、如何分析传记的语言特色、文本基本特征和表现手法?

①首先明确传记类别,了解不同类别传记具有的不同特点。在此基础上结合具体文本加以辨别分析。②了解传记常用的表现手法,结合文本加以判断分析。传记采用的表现手法与一般记叙文相似,有首尾照应、巧用修辞、详略得当、叙议结合、正侧相映等。此外,引用是传记常用的表现手法,如引用传主在书信、日记中的表白,它可以印证作者的观点,也可以使传记具有更为真实感人的力量。

3、如何对传记进行鉴赏与评价和探究?

学会鉴别传记材料。在阅读时,要注意鉴别材料是否恰当,即作者选取的材料是否能充分表现传主的特点,从这些材料里面是否能得出令人认同的推理、判断或结论。

对传记传主作出评判。一部传记里面既包含传主的立场,包含传记作者的立场,读者在阅读的过程中也会有自己的立场。读者要学会站在一定的立场上对传主立场、传记作者立场做出适当评判。在阅读中,可以从作者对材料的选择和叙说的方式上来体会作者的观点,然后结合自己的阅读感受作出评论,通过对传记的阅读要认识传主对人类物质文明和精神文明发展所产生的正面作用或负面影响,评价其功过得失。这类题目通常是论述题。答题应像写作一篇小的议论文,首先要在理解文本的基础上大胆而明确地提出自己的见解,然后要结合文中的事例、细节加以分析论证,最后再次表明观点。

八、表现手法

1、人称①第一人称(自传)---指文本以当事人的口吻来叙述的方法。作用:叙述亲切自然,能自由地表达思想感情,给读者以真实生动之感。②第三人称(他传)---是指作者以局外人的视点进行叙述的笔法。

作用:能比较直接地展现丰富多彩的生活,不受时间和空间限制,反映现实比较灵活自由。

2、顺序:

⑴顺叙---对人物和事件按时间发生的先后顺序进行叙述。

作用:这种叙述方法能使人物、事件的叙述有头有尾、脉络清楚,有较强的时空层次性。⑵倒叙---先写结局或事件中最突出的片断,后写事件经过。

作用:这种叙述方法可以造成悬念、埋下伏笔,以吸引读者,增加文章的可读性和感染力。⑶插叙---叙述主要事件时暂时中断线索,插入另一件事。

作用:可以帮助展开主要事件,或对主要人物的身份、性格作简要介绍。

3、描写

①景物描写:主要是为了显示人物活动的环境,使读者身临其境。

作用:⑴渲染气氛,烘托传主心情; ⑵展示传主性格;⑶借景抒情,情景交融。②环境描写:一般包括自然环境和社会环境两个方面。

作用:⑴交代事情发生的地点,增加事情的真实性;⑵渲染气氛,烘托传主的心情;⑶寄托传主的思想感情;⑷反映传主的性格或品质。

③细节描写:指对生活中那些细致而又特别富有表现力的典型环节所作的特写式描写。

作用:刻画传主的形象,使传主的形象更加丰满,再现传主所处的典型环境和所表现的典型性格,呈现传主的内心世界,展现传主的精神品质,增强传记的可读性和感染力。

4、修辞

排比:可以抒发强烈的感情,增强文章的气势或感染力。

引用:①它可以印证作者的观点,也可以使传记具有更为真实感人的力量。

②传记写作充分使用传主的有关资料,可以塑造丰满的人物形象,见出传主的精神面貌,起到增强作品历史深度和情感力度的作用。

③增强文章的真实性和可读性。

反复:的作用就是强调、突出重点,抒情感染力强;多次强调,给人以深刻的印象。

5、结构

⑴从选材剪裁角度:看材料和中心的关系的处理,主次详略是否得当;材料是否典型、真实、新颖、有力。

⑵从结构安排角度:是否开头结尾,各有特色;烘托铺垫,前后呼应;设置悬念,制造波澜,起承转合,曲折有致。

九、人物传记探究题设题角度:

1、传主人物身上表现的人生价值和时代精神;(社会影响角度)(篇)

2、传记文本独特的表现技巧和艺术特色;(写作艺术角度)(线)

3、传记文本独特的社会价值。(选材角度)(线)

4、探究文本中的疑点、难点和空白点,提出自己的见解。(点)答题角度:

对人物(高考选材可能是正面人物题材)的探究评价: 辩证分析:

1、主观思想——客观成就

2、先天禀赋——后天历练、个人——时代(集体、祖国)

4、平凡人生(不拔高)—伟大人格(不溢美)对作品艺术和社会功用的探究评价:

A 是否负面?(为人之常情、认知规律)B 是否利于塑造人物形象?

1、联系文体特点(传记的真实性、文学性、概括性、通俗性)

2、联系文本主题分析(写作意图:塑造怎样的人物)

3、联系人物表现分析(如动作、语言、心理等)

总结:并未(这)给传主带来负面影响。反而更有利(害)于人物形象的塑造。

篇2:高考实用类文本阅读之传记阅读

人物传记类文本阅读作为高考选考实用类阅读文本形式一种,也是一种热门文体。因为人物传记对当前青少年的影响程度远远超过了传统小说和诗歌,因而高中语文教材在必修中单列1个人物传记单元,并单独编辑了选修《传记选读》,所选内容涉及古今中外的政治、科学、文学、艺术等名人,包括项羽、苏武、文天祥、徐霞客、谭嗣同、孙中山、华罗庚、邓小平、袁隆平、梁思成、富兰克林、爱因斯坦、罗曼罗兰、贝多芬、盖茨等世界级名人的生平事迹或人生观、价值观的文篇。

高考之所以特别青睐人物传记类文本,还有一个原因是人物传记,往往可以让我学习人类的先进文化、科学思想和美好情操;传记人物的人生经历、所作所为、所思所感可以对我们的思想观念、生活学习、为人处世起到表率和榜样作用,而且可以理解许多素材,有利于我们的写作、表达和交流。

1、定义和类型:

传记是记录人的生活历程和生命轨迹的文体。

根据不同的分类标准,传记可分为不同的类别。从叙述人称看,传记可分为自传和他传(通过对传主的典型事迹的叙写,突出传主形象、性情、品格、成就,表达出对传主的崇敬之情(为反面人物立传则相反)。),前者是作者自己撰写的,后者是他人撰写的。

根据篇幅的长短,传记可分为大传和小传。

根据创作方法看,传记可分为史学性传记和文学性传记。

从表达方式看,一般的传记以记叙为主,还有一类传记则记叙与评论各半,叫评传。评传是人物传记夹杂着作者评述的一种带有文学评论色彩的体裁。它由传主、本事、作者的思考与评析三要素构成。“传中有评,评中有传,评传结合”是其特点。“传要真实,评要中地”是评传写作的基本要求。(高考重点)

2、传记的特点:

传记属应用文体,同时兼具真实性和文学性这两个特点。其中,真实是传记的生命。因为传记叙写的是历史或现实中存在的活生生的人,有真名实姓、居住地点、活动范围等,写作时不允许任意虚构。但传记不同于一般的枯燥的历史记录,它具有文学性。它是写人的,有人的生命、情感在内;它通过作者的选择、剪辑、组合,倾注了爱憎的情感;它需要用艺术的手法加以表现,以达到传神的目的。

人物传记类文本的阅读方法

理清文本陈述的基本事实,按时间顺序逐一整理,把握传主的人生经历。一般来说,可以按照下面要素去归纳整理,即:什么人、在什么时候、什么地方、做了什么事、体现了他什么品格、作者有什么评价、这事产生了什么影响、对我们有什么启迪。这一过程是解答阅读题的基础,也是关键 考点考查方向:

人物传记在考试中的常见题型及经常设考的角度。①对传记中的重要词语与句子含义的理解考查; ②对传记中一些重要信息的筛选能力的考查;

③对传记中作者所表现出的创作意图、文章结构基本特征和写作技巧的考查; ④对作者作传的观点态度的把握; ⑤对传记中的疑点和难点,文本的深层意蕴及其所反映的人生价值和时代精神的探究。

一详解传记的几个常考考点。

①阅读传记作品要关注传主具有典型意义的事件和细节

典型事件往往是传主一生的关键所在,能反映他一生中的主要功过,而且可以显示有关的历史进程及特点,有利于读者把握文章的重点,理清其人生发展的脉络;富有特性的细节描写犹如人体之血肉,能使传主的形象更加丰满,能帮助读

者更准确地了解传主的性格、理想。同时,关注这些还可以引发读者的思索,使之从中获得更多的人生教益。

②、如何分析传记的语言特色、文本基本特征和表现手法

首先明确传记类别,了解不同类别传记具有的不同特点。在此基础上结合具体文本加以辨别分析。人称:①第一人称(自传):指文本以当事人的口吻来叙述的方法,兼有描写抒情。语言或自然亲切或幽默调侃。作用:叙述亲切自然,能自由地表达思想感情,给读者以真实生动之感。③第三人称(他传):指作者以局外人的视点进行叙述的笔法。作用:能比较直接地展现丰 富多彩的生活,不受时间和空间限制,反映现实比较灵活自由。④了解传记常用的表现手法,结合文本加以判断分析。

传记采用的表现手法与一般记叙文相似,传记的表现手法与一般记叙文相似,有首尾照应、修辞手法、详略得当、叙议结合、正侧相映、烘托、衬托、对比、象征、先抑后扬等。此外,引用是传记常用的表现手法,如引用传主在书信、日记中的表白,同事、同学、学生、国际友人、西方同行者的回忆,档案资料等材料。作用:①它可以印证作者的观点,也可以使传记具有更为真实感人的力量。②传记写作充分使用传主的有关资料,可以塑造丰满的人物形象,突出传主的精神面貌,起到增强作品历史深度和情感力度的作用。③增强文章的真实性和可读性。

倒叙手法:作用是设置悬念,增强生动性,使文章引人入胜(2分);与结尾形成呼应,使文章结构上浑然一体(1分)。

三、传记解题提示 : 其主要考查目标有:

1.筛选并整合文中的信息。

即通读全文,把握与传主相关的重要事实,了解传主的生活经历或人生轨迹;把握传主的性格特征或人生追求、思想个性;把握传主的历史地位和作用;把握作者对传主的态度与评价;把握传主的自我认识和评价等。(归纳概括传主的主要经历、重要事迹(事件))

掌握归纳人物经历(事件)的基本方法

1、时间变化

2、地点变

3、职位(工作)变化

4、注意关键句子提示(过渡句)

5、注意题目的附加条件(对归纳内容的限制)

筛选归纳传主的主要性格特征(特质、与众不同之处等)

方法归纳:

1、从事件(人物的言行)中概括传主的性格。

2、注意作者对传主的议论性描述。

3、注意文章引用的他人对传主的评价。

4、关注文章的过渡句。

(2)理解分析句子含义:基本含义、特定含义(概括意义、警策意义)、深层含义(象征、比喻、双关、言外之意。句子所在的文段。重要的句子是指在文中起重要作用的关键性语句,通常是指:①结构复杂难懂的长句;②统摄全篇的中心句,即文眼;③段首的总起句、段末的总结句以及过渡句;④使用了特殊的修辞格、内涵较为丰富的关键句等。重要句子的含义,指的是透过句子的字面意思所表达的深层内涵。方法:

1、切分挖掘法:切分句子的层次,抓住句子中的关键词语,从正确理解句子关键词语的字面意思入手。

2、还原法:将该句还原到原文中去,看其在选文中所处的位置。

3、瞻前顾后法:找出题干中的相关语句在选文中的位置,向上下文搜索,并注意文中过渡句、关联词、指代词的提示,这样答案就能从原文中“抠”出来。

对文中重要句子的理解及作用分析。应注意区分开进行分析,如:A、开头、中间、结尾段落的安排用意、某些特定段落的作用都需要从内容与形式两个角度分两个步骤进行分析。【传记中引用的作用】:

在传记中,直接采用大量原始材料——引用,可以更好地突出人物的特点,揭示人物的精神面貌,对人物做出客观公正的评价。引用诗词,可以从侧面烘托和丰富撰著的思想精神,使传记显现出一种古朴文雅的风格。引用故事,可以增强文章的活泼度,使文章更具有可读性。引用传主在书信、日记中的表白,它可以印证作者的观点,也可以使传记具有更为真实感人的力量。

如:

21、传记的最后援引了贝尔教授的描述,这样写的作用是什么?(《成绩不佳的数学大师》)

答: ①运用侧面描写的手法,使人物形象更丰满、突出; ②补充出了传主的个性材料,使读者对他有一个更全面的了解; ③运用对比手法,突出埃尔米特的完美人格;④引用名人评价,增加传记的真实性、可信度。

20、这篇评传中,作者多处引用贝多芬书信中的原话和他人的评语,简要分析这样引用的作用。(《不朽的贝多芬》09佛山二模)

答:(1)引用传主的原话,直接展示传主的精神,增强了感染力,也为作者的评述提供了依据;(2)引用他人的话,使文章对人物的评述更加全面客观、真实可信,也能从侧面塑造传主的性格;(3)二者与作者的评述相结合,有助于读者全面而深刻了解传主的精神和影响(提升了传记的阅读价值)。

答题切入口:对传主、读者、文本、作者的作用(四方面入手)

(4)领会把握结构安排:是否开头结尾,各有特色;烘托铺垫,前后呼应;设置悬念,制造波澜,起承转合,曲折有致。3分析运用表现手法:分析表现手法:

A、选材的处理:——详略得当

传记的选材是与主题密切相关的。对中心有用的,与主题特别密切的材料,是主要内容,则需浓墨重彩地渲染,要详细写;与主题关系不很密切的材料,是次要内容,则轻描淡写,甚至一笔带过。B.人物描写方法:

传记是记载人物生平或事迹的一类记叙文体,它的表现手法比较接近于小说。它往往是通过对传主的正面描写(肖像描写,心理描写,行动描写,语言描写,细节描写),侧面描写(间接描写)等来突出表现传主的人物形象和精神世界,使人物形象血肉丰满,栩栩如生,增强文章的感染力。传记作为写人的艺术,为了渲染人物个性,离不开记叙具有典型意义的事件和最能表达人物个性的细节。不写事件,传记无以表现人物;不写细节,作者无以使人物生动起来。因此阅读传记需要特别关注细节描写。作者通过传主的日常生活细节,折射出传主的思想观点,保持传主基本思想的整体性,各方面多角度地展现出传主的情感个性特征,使得传主的个性丰满而鲜活,使传主的生命历程更富有光彩,还可增强文章的可读性。

另外,还需特别留意有些侧面描写看似与传主无关,但却与刻画传主有着重要的作用。例如,利用与传主关系密切者的相关资料来突出传主的形象。

如:文章开篇写了贝多芬去世时天气的恶劣和“陌生的手替他阖上了眼睛”这一细节,有何作用?请分别说明。(《不朽的贝多芬》)

答:(1)渲染贝多芬去世时天气恶劣,象征贝多芬一生遭受的苦难;(2)暗示贝多芬不认识的人也对他无比崇敬,表现贝多芬的伟大。

如:赴美传授经验是件大事,但袁隆平如何传授杂交水稻制种技术、如何开设讲座等内容作者略过不谈,反而将笔墨重点落在接机时圆环种子公司总经理威尔其认错人这个细节上,这样的处理用意何在?请结合全文简要分析。(《袁隆平》)答:①写袁隆平如何传授杂交水稻制种技术、如何开设讲座是为了表现一个学识

丰富的袁隆平,但这一点已经为人们所熟知,所以写作价值不是很大,不符合作者写作意图。②作者记录了袁隆平三件“小”事情,是为了突显人们不熟悉的袁隆平的另一面——淳朴。③一个拥有先进科学技术、站在世界领先科技前沿的科学家如此淳朴,说明他拥有扎根基层,脚踏实地的科研作风和敬业精神。④威尔其认错人就是因为袁隆平太淳朴,不像一个名满天下的科学家,此细节描写符合作者的写作意图需要。

4.漫谈认识探究问题:结合人物的经历和性格特点,结合具体的历史年代,结合现代社会的认识、需要。

可见训练考生在筛选信息的基础上进行简要概括的能力是复习的一个重点。探讨文本反映得人生价值和时代精神,尤其是我们这一代人和我们这个时代的普遍价值影响,并对作者的观点态度和艺术处理方式提出自己的看法。人物传记类文本往往因为其反应了传主独特的人生观、价值观和对一个时代的影响,因而对读者和现代社会有着非同一般的教育意义和借鉴作用。因此,在探讨类似问题时,一方面需要探讨文本之中蕴含的传主的人生观和人生价值,一方面要求我们联系现实生活探讨其现实意义。探究题:

探究题不仅题型开放,而且连答案也常是丰富多彩不拘一格的,只要紧扣要求,思想健康,表达简明连贯得体,条理清晰,即可符合要求。做这类题,既要敢于提出“自己的看法”,同时又要遵循“容易论证”的原则。

答题思路可概括为:观点——引据——论述——小结。观点:明白无误地表明观点。这是第一个得分点。引据:恰当引用论据,遵循“内引外联”的原则,既要充分利用原文信息,又要合理联系现实状况。论述:即归结回扣观点,简要作结。最后整合信息,分条陈述,⑴要点须全面;⑵陈述有条理。作为综合阐述题,观点明确,言之有据,言之成理,是得分的关键点。具体步骤:

第一句:应写自己的观点,句式是“我认为„„”或“我赞同„„” 接下来,分析自己的理由,句式是“理由是:1„„ 2„„ 3„„”,把理由分点罗列。

最后,可加总结句,句式“所以或因此„„”,如果已超字数、超范围,可不写总结句。5写作意图

如:

21、作者这样叙写黄侃的写作意图是什么?(6分)(《黄侃先生二三事》)(《核按钮》P263)09广东卷

答:①给我们介绍一个很有个性的学者。②用黄侃的性格和言行,来表现那个时代学者的自由风貌③说明那处时代的新旧学者,在内在精神方面也有不少相通之处。

答题切入口:

1、突出传主怎样的精神品质?

2、人物的价值、意义及对时代的影响。

四、类型:选择题和简答题

(1)要求结合全文,概括要点。

示例:邓肯被誉为“时代最伟大的艺术家”。请根据文本,分点概述邓肯作为一位“伟大艺术家”所具有的特质。(4分)示例:叶圣陶指导儿女们写作有什么特点?他对儿女们的作文又是从哪些方面评议的?请结合原文概括回答。(4分)

解题技巧:这类题目主要是考学生的筛选概括能力,最主要是审清题目,找准答题区间,答案是在整篇文本中寻找,还是在某一段落,如“请根据文本,分点概述邓肯作为一位“伟大艺术家”所具有的特质。”从题目的要求“根据文本”,可判断答案应在整篇文本中寻找。此外还可以根据赋分值判断应答几点,一般来说,每一点的分值应取整数。这道题是最为基本的,一般是送分题,各点应找齐,能

得的分数尽量的满分。

(2)要求分析文章中某句话/某段话/某几段话主要运用了什么表现手法,理解这句话/这段话/这几段话的含义及作用。

示例:文本画横线的句子运用了什么样的修辞手法?其表达作用如何?(4分)示例:第4自然段“既离民众„„但这也不过白圭之玷”一句使用了什么修辞手法?有何表达效果?(4分)

解题技巧:这类题目主要是考学生的筛选概括能力,应从结构形式(表现手法或表达方式)和内容这两个方面解答。

(3)要求表明自己的观点,按照题目要求,结合文本/现实/自身体会,去论证这一观点。

【探究题最主要的设题点是】:

①、从不同的角度和层面发掘文本反映的人生价值和时代精神;②、探讨作者的写作背景和写作意图;

③、探究文本中某些问题,提出自己的见解。探究题答题格式及层次(总-分-总)

①、开头表明自己的观点可用“我对这个问题是这样看的”,或“我认为什么什么”,“我觉得如何如何”等句式来表述); ②、分点陈述理由;

③、结合文本或文本的具体事例作合理分析;整体把握,内引外联。(内引外联的解题方法:内引即不离句,不离段,不离篇;外联即由阅读的文本联想到与文本密切相关的背景及社会生活知识,进行知识的拓展迁移。)④、总结自己的观点;

⑤、语言通顺流畅,表述规范,书写工整。

了解答探究题应遵循的原则:

(1)探究所持的观点应该是健康的、合理的;(2)探究要有依据,要立足文本,从文本中寻找佐证自己观点与看法的材料与依据,但又不囿于文本;(3)探究不能任意发挥,无限开放;(4)答题时一般先亮出观点看法,后依据文本进行论证.分析。

3、为什么要简要疏理行文思路?如何快速疏理?

(1)A、有利于我们快速读懂文本。B、帮助我们在解题时明确答题区间。(2)结合传记的文体知识,根据段落顺序,明确文段记了人物(传主)哪些事,引了人物(传主)哪些言即可。

二、答题误区

1、归纳失分原因:

A、不会审题,表现为所答非所问,不会分点作答; B、不明确对应的答题区间,遗漏较多得分点; C、筛选信息后简要概括能力弱; D、表述混乱,答题不规范。

2、针对以上失分情况,我们有哪些对策: A、认真审题,审出答题思路和答题区间;

B、就算题目没有明确说明,当分值较大时,注意分点作答;

C、筛选信息后,多抓文本中的关键词关键句来概括,有时也要抽象概括; D、平时要养成“问什么答什么” 的规范答题的习惯。附:数学成绩不佳的数学大师

埃尔米特从小就是个“问题”学生,上课时老爱找老师辩论,他尤其痛恨数学考试。埃尔米特花许多时间去看牛顿、高斯等数学大师的原著,他认为在那里才能找到“数学的美”。

埃尔米特的表现让父母忧心,为了让他把书念好,父亲把他送到巴黎的路易大帝中学。因为拥有超人的数学天分,他无法把自己塞入数学教育的牢笼,但是

为了顺从父母的意愿,他又必须每天面对那些细微繁琐的计算,以致痛苦不堪。数学是他一生的至爱,但是数学考试是他一生的噩梦。这位孝顺的天才,似乎注定终生都要自我折磨。巴黎综合工科技术学院入学考试每年举行两次,他从18岁开始参加,考到第五次才得以勉强通过。其间,在几乎要放弃时,他遇到一位名叫李察的数学老师。李察对埃尔米特说:“我相信你是自拉格朗日以来的第二位数学天才。”(拉格朗日被称为数学界的“贝多芬”,他所做的求根近似解被誉为“数学之诗”。)但是埃尔米特光有天分不够,李察老师说:“你需要坚持完成学业,才不会被你认为垃圾的传统教育牺牲掉。”因此,他一次又一次落榜,却坚持继续应试。

埃尔米特进入技术学院读了一年以后,法国教育当局忽然下一道命令:肢障者不得进入工科学系。由于埃尔米特出生后右脚就残障,需拄拐杖行走,他只好转到文学系。文学系里的数学已经容易很多了,结果他的数学还是不及格。有趣的是,与此同时,他在法国的数学研究期刊上发表的《五次方方程式解的思索》引起了数学界的震惊。

在人类历史上,第三世纪的希腊数学家就发现一次方程与二次方程的解法,之后,众多一流数学家埋首苦思四次方程以上到n次方的解法,始终不得其解。没想到300年后,一个文学系的学生,一个数学常考不及格的学生,竟然提出正确的解法。然而就是这样一个具有开创性的数学天才,直到24岁时,才以及格边缘的成绩从大学毕业。由于不会应付考试,埃尔米特无法继续升学,他只好找一所学校做个批改学生作业的助教。这份助教工作,他做了将近25年,就在这25年中,他发表了关于“代数连分数理论”、“函数论”、“方程论”等方面的论文,名满天下,数学程度远远超过当时所有大学的教授。

埃尔米特不愤世嫉俗并能坦然前行的动力是什么呢?一是妻子的了解与同心。埃尔米特的妻子是他大学好友勃特伦的妹妹,她无怨无悔地跟随这个不会考试的天才丈夫,一年一年地走下去。二是有人真正地欣赏他,不因他外表的残疾与没有耀人的学位而轻视他。欣赏他的人后来也都在数学界享有盛名。而来自真正行家的惺惺相惜,比考试得高分的一点儿虚伪荣耀,更能支持一个“失败者”一路走下去。埃尔米特在49岁时,巴黎大学才请他去担任教授。此后的25年,几乎整个法国的大数学家都出自他的门下。我们无从得知他在课堂上的授课方式,但是有一件事情是可以确定的——没有考试。

美国加州理工学院数学系的教授贝尔在对历史上的数学伟人进行回顾时,这样描述他:“在历史上的数学家愈是天才,愈是好讥诮,讲话愈多嘲讽。只有一个人例外,就是埃尔米特,他拥有真正完美的人格。”

不朽的贝多芬

在大风雨中,大风雪中,一声响雷中,1827年3月26日,贝多芬咽了最后一口气,一只陌生的手替他阖上了眼睛。

贝多芬!多少人颂赞他艺术上的伟大。但,贝多芬远不止是音乐家中的第一人。他是近代艺术的最英勇的力。对于一般受苦而奋斗的人,他是最大、最好的朋友。当我们对世界的劫难感到忧伤时,他会到我们身旁来,好似坐在一个穿着丧服的母亲旁边,一言不发,在琴上唱着他隐忍的悲歌,安慰那哭泣的人。当我们斗争到疲惫的辰光,到这意志与信仰的海洋中浸润一下,将获得无可言喻的裨益。

贝多芬分赠我们的是一股勇气、一种奋斗的欢乐。他在《致不朽的爱》一信中有言:“当我有所克服的时候,我总是快乐的。”《致韦格勒》一信中又说:“我愿把生命活上千百次……我非生来过恬静的日子的。”他还分赠我们一种感到与神同在的醉意。他仿佛在和大自然不息的沟通之下,竟感染了自然的深邃的力。申德勒说:“贝多芬教了我大自然的学问,在这方面的研究,他给我的指导和在

音乐方面没有分别。使他陶醉的并非自然的律令,而是自然的基本威力。”格里尔巴策对贝多芬钦佩之中含有惧意,在提及他时说:“他所到达的那种境界,艺术竟和犷野与古怪的元素混合为一。”舒曼提到《第五交响曲》时也说:“尽管你时常听到它,它对你始终有一股不变的威力,有如自然界的现象,虽然时时发生,总教人充满着恐惧与惊异。”贝多芬的密友申德勒赞叹:“他抓住了大自然的精神。”这是不错的:贝多芬是自然界的一股力;一种原始的力和大自然其余的部分接战之下,便产生了荷马史诗般的壮观。

贝多芬的一生宛如一天雷雨的日子。先是一个明净如水的早晨,仅仅有几阵懒懒的微风,但在静止的空气中,已经有隐隐的威胁,沉重的预感。然后,突然之间巨大的阴影卷过,悲壮的雷吼,充满着声响的,可怖的静默,一阵复一阵的狂风,有如《英雄交响乐》与《第五交响乐》。然而白日的清纯之气尚未受到损害。欢乐依然是欢乐,悲哀永远保存着一缕希望。但自1810年后,心灵的均衡丧失了,目光变得异样。最清楚的思想,也看来似水汽一般在升华:忽而四散,忽而凝聚,它们的又凄凉又古怪的骚动,罩住了心;往往乐思在薄雾之中浮沉了一二次以后,完全消失了,淹没了,直到曲终才在一阵狂飙中重新出现,即使快乐本身也蒙上苦涩与犷野的性质。所有的情操里都混和着一种热病,一种毒素。贝多芬1810年5月2日致韦格勒书中有言:“噢,人生多美,但我是永远受着毒害……。”黄昏来临,雷雨也随着酝酿。尔后是沉重的云,饱蓄着闪电,把黑夜染成乌黑,夹带着大风雨,那是《第九交响乐》的开始。突然,当风狂雨骤之际,黑暗裂了缝,夜在天空被赶走,由于意志之力,白日的清明重又还给了我们。

什么胜利可和这场胜利相比?波拿巴的哪一场战争,奥斯特利茨(系拿破仑1805年12月大获胜利之地)哪一天的阳光,曾经达到这种超人的努力的光荣?曾经获得这种心灵从来获得的凯旋?一个不幸的人,贫穷,残废,孤独,由痛苦造成的人,世界不给他欢乐,他却创造了欢乐来给予世界!他用他的苦难来铸成欢乐,好似他用那句豪语来说明的,那是可以总结他一生,可以成为一切英勇心灵的箴言的:“用痛苦换来的欢乐。”

11.下列对传记有关内容的分析和概括,最恰当的两项是()()(5分)

A.贝多芬远对于一般受苦而奋斗的人,他是最大、最好的朋友。当我们对世界的劫难感到忧伤时,他会亲自到我们身旁来安慰我们。

B.贝多芬是自然界的一股力;一种原始的力和大自然其余的部分接战之下,便产生了荷马史诗般的壮观。对于这一点,申德勒、格里尔巴策和舒曼都有相关评论。

C.贝多芬的一生宛如一天雷雨的日子,正如《英雄交响乐》、《第五交响乐》和《第九交响乐》所展示的一样,然而欢乐依然是欢乐,悲哀永远保存着一缕希望。

D.自1810年后,贝多芬心灵的均衡丧失了,清楚的思想变得模糊了,乐思也完全消失了,情操里都混和着一种热病,一种毒素。这说明贝多芬彻底绝望了。

E.贝多芬的不朽不仅在于他的音乐作品,还在于他用他的苦难铸成欢乐,赠给我们的是一股勇气、一种奋斗的欢乐,一种人生的激励。

【答案:(1)B(3分)E(2分)C(1分)(A“他会亲自到我们身旁来安慰我们”

错误;C“《第九交响乐》所展示的一样”不太确切;D“这说明贝多芬彻底绝望了”错误。)】

12.文章开篇写了贝多芬去世时天气的恶劣和“陌生的手替他阖上了眼睛”这一细节,有何作用?请分别说明。(6分)

【答案:描写贝多芬去世时天气恶劣,象征贝多芬一生遭受的苦难(或:渲染沉痛悲伤的氛围);暗示贝多芬不认识的人也对他无比崇敬,表现贝多芬的伟大及其影响力。】

13.这篇评传中,作者多处引用贝多芬书信中的原话和他人的评语,简要分析这样引用的作用。(6分)

【答案:引用传主书信中的原话,直接展示传主的精神,增强了感染力,也为作者的评述提供了依据;引用他人的话,使文章对人物的评述更加全面客观,真实可信,也能从侧面塑造传主的性格。二者与作者的评述相结合,有助于读者全面而深刻了解传主的精神和影响,提升了传记的阅读价值。

14.作者说贝多芬“是近代艺术的最英勇的力”,你是否赞同这一观点?请结合文本,谈谈你的看法。(8分)

篇3:高考实用类文本阅读之传记阅读

【考点阐释·考情分析】

新课标高考语文《考试大纲》, 对实用类文本阅读的考核目标与要求说明如下:

阅读评价中外实用类文本。了解传记、新闻、报告、科普文章的文体基本特征和主要表现手法。准确解读文本, 筛选、整合信息。分析思想内容、构成要素和语言特色, 评价文本产生的社会功用, 探讨文本反映的人生价值和时代精神。

1.分析综合C

(1) 筛选并整合文中的信息

(2) 分析语言特色, 把握文章结构, 概括中心意思

(3) 分析文本的文体基本特征和主要表现手法

2.鉴赏评价D

(1) 评价文本的主要观点和基本倾向

(2) 评价文本产生的社会价值和影响

(3) 对文本的某种特色作深度的思考和判断

3.探究E

(1) 从不同的角度和层面发掘文本所反映的人生价值和时代精神

(2) 探讨作者的写作背景和写作意图

(3) 探究文本中的某些问题, 提出自己的见解

解读课标卷说明可知, 实用类文本的阅读考查大致指向两大方向:一是对文本的内容讲述和表达方式做“忠实”于文本的“还原性”甚至“评价性”解读, 即大纲要求的对测量文本的“分析综合”和“鉴赏评价”;二是侧重对文本内容讲述的依托于文本的“个性化”的“发现性”解读, 即大纲要求的对测量文本的“探究”, 探究性试题主要指向“从不同的角度和层面发掘文本所反映的人生价值和时代精神”。

2013年高考全国新课标卷和新课标课改省份试卷中的实用类文本试题的命制, 在体现大纲要求的前提下, 其具体考查题型保持稳定并进行局部精细微调。

为了使大家对近两年课标卷实用类文本阅读考查能有通观并具体的感知, 我们将对2012、2013年课标卷实用类文本阅读考查试题列表做一呈现, 以便于我们对连续两年信息读取和探究考查命题题型的“保持”与“调整”解读, 从而更好地做好2014年此考点的备考工作。

2013年课标卷实用类文本试题汇编

注: (1) 作用解读题4道; (2) 文意概括题2道; (3) 语句理解题3道。

2012年课标卷实用类文本试题汇编

注: (1) 作用解读题3道; (2) 文意概括题2道; (3) 语句理解题3道。

通观以上表格, 我们会发现以下几个值得关注的命题特点:

1.作为实用类文本中读取信息的考查, 近两年都以“信息筛选”为主要考查方式, 考查常常指向的是文本某一局部重要信息的“分点”完整准确的提取。无疑, 这是我们读取任何文本信息必不可少的阅读能力。只是, 常规的“信息筛选”所关注的文本讲述常常是局部的, 它的考查阅读能力的价值度不是很高;更重要的是, 一个文本, 我们如果仅仅关注于“筛选信息”, 对文本的阅读考量不免会有使文章的阅读“碎片化”的隐忧。所以, 即使是实用类文本阅读的考量, 仅仅关注“信息筛选”也是不够的。

2.值得我们注意的是, 2012年实用类文本阅读作用解读题在山东、湖北两省试卷中以3道题的数量出现, 特别是湖北卷3道试题2道都是作用解读题。到了2013年, 命制作用解读题的省份, 扩展到了广东、福建、辽宁、山东四省。之所以会有这样一个扩展, 显然是因为, 作用题的考查, 则是在把握文章整体意思的基础上, 把考量的某一处“文章信息”与其构成特定关系的其他处的“文章信息”的意思先予以确认, 再依据其间的关系, 确定某一信息讲述在文中的特定作用。这样, 就避免了做实用类文本容易出现的“碎片化”阅读的弊端, 强化了阅读过程中的信息关联的自觉在意意识。实用类文本阅读中作用题的考查基本集中在文章的内容关联上。目前, 作用题考查的答案解读点还仅属于内容的关联。作用题考量的空间应会在今后命题中进一步得到应有的再扩展。

3.同样以文本信息间“关联意识”和“关联能力”为考查意图的语句理解题, 也在2012年和2013年的命题中得到了必要的关注。2012年命制语句理解题的有广东和辽宁2省, 2013年命制语句理解题的省份扩展到广东、福建、山东3省。考查句子含义的理解, 本可以甚至应该是实用类文本阅读能力测量的一种重要的考查方式。比如人物传记, 或者是传主自己讲述的显示人物情怀品格的语句, 或者是文章对人物评述的总结性的语句, 等等, 都应是我们从文本获取重要信息的主要来源。解读语句含义, 也可以套用解读作用题的思路, 一是“孤立看”, 看从文本提取的语句有哪些重要的词语构成, 先对这些词语有一个语义的初步感知, 再将“语句”还原于文本与语句构成彼此关联的讲述中, 最终确认这些词语的语境含义, 从而完成对整个语句意思的直白翻译。

4.阅读文章, 主要任务是获取信息。获取信息既可以是条分缕析的信息筛选, 也可以是反方向的信息概括。读一篇文章, 我们既需要知道文章就哪些话题讲了哪些信息点, 是所谓“分析”;读一篇文章, 我们更需要知道文章依次讲了哪些话题, 这些话题最终服务于文章的一个怎样的“终极讲述”, 是所谓“概括”。“概括”可以分为文章的局部概括和整体概括。相对于某一局部文章所呈现信息的条分缕析的信息筛选, 对文意局部乃至整体概括的能力, 是文章阅读的更有意义的获取信息的能力, 它指向对文意的概括性把握, 指向对文意的局部和整体讲述意图的确认。对文意的概括能力的必要训练, 可以消解学生阅读中普遍存在的读文章见木不能见林的“碎片式”阅读的重大缺陷。2012年实用类文本阅读题中命制“概括文意”试题的有湖南一省, 试题命制共2道, 分别指向“局部概括”和“整体概括”。2013年湖南依然坚持命制“概括文意”试题, 试题命制共2道, 依然分别指向“局部概括”和“整体概括”。这样一种命题关注点的坚守和命题组合的设计是值得我们做一点追问思考的。

5.探究试题作为新课标文学类文本阅读和实用类文本阅读中都要出现的试题, 旨在对文本内容讲述的依托于文本的“个性化”的“发现性”解读。对实用类文本这样一种表述明晰而确实的文本而言, 真正意义上“个性化”的探究发现的试题命制, 是有一定难度的。纵观2012年实用类文本探究试题的命制, 大多还是局限在对文本已明确讲述的文意的某一信息点的筛选整合上。这样的探究试题难以完成对学生“探究发现”能力考查的任务, 例如2012年的全国课标卷探究试题“谢希德的‘诚’体现在很多方面, 请结合全文, 谈谈你的理解”, 文本对谢希德的“诚”的讲述是明晰而确定的, 所以题目要求学生所做的“你的理解”就只能是解读已然确定的信息的筛选和整合了。值得我们关注的是, 2013年的探究试题已经往学生“你的理解”的考查方向做了极有益的探索。这样的命题探索是值得我们在备战2014年高考时注意的。

【真题举隅·解题说明】

1.阅读下面的文字, 完成 (1) ~ (4) 题。 (2013年全国课标卷Ⅱ卷)

一个不能忘记的人

刘重来

第二次鸦片战争以后, 按照“外国商船可在长江各口岸往来”的条款, 外国轮船在长江上触目可见, 令国人深感屈辱。1925年10月, 卢作孚邀约友人, 集资创办民生实业公司, 积极投入以经济实力夺回内河航运权的爱国斗争。公司成立之初, 整个家当只有一艘载重吨位为70吨的小轮船, 卢作孚就定下了“服务社会, 便利人群, 开发产业, 富强国家”的公司宗旨, 展现了他的强国宏愿。当时, 长江上游航运正被外国轮船公司控制着, 不多的几家中国轮船公司濒临破产, 卢作孚采取“人弃我取, 避实就虚”的方针, 在从未行驶过轮船的嘉陵江开辟新航线, 并在管理上大胆改革, 使公司站稳了脚跟, 并将航线从嘉陵江发展到了长江。从1930年开始, 民生公司“化零为整”, 逐步壮大实力, 先后合并和收买了大批中外轮船, 并控制了长江上游航运, 将曾经不可一世的外国轮船公司逐出了长江上游。到1945年, 民生公司“崛起于长江, 争雄于列强”, 不仅在长江沿线、中国沿海港口, 而且在东南亚、美国、加拿大等地都有分支机构, 成为当时中国最大的民营航运企业, 卢作孚也被海内外誉为“中国船王”。

抗战爆发、国难当头的时刻, 他号召:“国家的抗战开始了, 民生公司应当首先动员起来参加战争!”在他的指挥下, 全体员工英勇投入到紧张、艰险的抗战运输中去。1938年10月, 武汉失守, 作为长江咽喉、入川门户的宜昌积压了大批难民和从沦陷区运来的大批机器设备, 急待撤往大后方。但是, 按照当时的实际运力, 至少需要一年才能完成。还有40天就是长江枯水期, 日本飞机不断轰炸, 日军节节逼近。在此关键时刻, 卢作孚下令采用“三段航行法”, 除了最重要的军用物资及不宜装卸的大型机器设备直运重庆外, 其他物资一律分段运输, 使航程缩短了一半或大半。硬是在长江枯水期到来之前, 将全部难民和机器设备安全撤离宜昌。

卢作孚的另一项重要贡献是北碚乡村建设实验。1927年, 卢作孚被任命为北碚峡防局局长。峡防局本是一个治安联防机构, 但他却借此难得的平台, 提出“打破苟安的现局, 创造理想的社会”的口号。与民国时期各地乡村建设实验不同, 他明确提出“要将这一个国家现代化起来”, 就要“赶快将这一个乡村现代化起来”。为此, 他精心设计了北碚的“乡村现代化”蓝图, “以嘉陵江三峡为范围, 以北碚为中心, 要将嘉陵江三峡布置成一个生产的区域、文化的区域、游览的区域”, 以供中国“小至乡村, 大至国家的经营参考”。经过努力, 这个昔日贫穷落后、偏僻闭塞、盗匪横行的小乡镇, 终于建设成为生产发展、文教事业发达、环境优美的重庆市郊重要城镇”。陶行知参观后说, 北碚的建设“可谓将来如何建设新中国的缩影”。卢作孚也与晏阳初、梁漱溟一起, 被称为“民国乡建三杰”。

(有删改)

【相关链接】

(1) 最好的报酬是求仁得仁———建筑一个公园, 便酬报你一个美好的公园;建设一个国家, 便酬报你一个完整的国家。这是何等伟大而且可靠的报酬!它可以安慰你的灵魂, 可以沉溺你的终身, 可以感动无数人心, 可以变更一个社会, 乃至于社会的风气。 (卢作孚《工作的报酬》)

(2) 乡村建设在消极方面是要减轻人民的苦痛, 在积极方面是要增进人民的幸福。造公众福, 急公众难。……我们要做这样的事业, 便要准备人、准备钱、准备东西、准备办法, 尤其要许多人分工合作, 继续不断地去办。 (卢作孚《乡村建设的意义》)

(3) 确立公众的良好秩序, 完成一切物质基础的建设, 提高人民的生活水准和文化水准, 使国家成为一个本身健全的现代国家尤为吾人必须全力趋赴的积极目的。 (卢作孚《论中国战后建设》)

(4) 卢作孚先生作为旧中国一位著名的爱国实业家, 与张之洞、张謇、范旭东一起, 曾被毛泽东同志誉为旧中国实业界四个“不能忘记”的人物。 (胡德平《发扬和借鉴老一辈民族实业家的精神和经验》)

(2) 胸怀强国愿望的卢作孚, 是如何一步步成为“中国船王”的?请结合材料简要分析。 (6分)

【答案】 (1) 采取“人弃我取, 避实就虚”的方针, 使民生公司的航运业务从嘉陵江扩展到长江; (2) 化整为零, 逐渐控制长江上游航运; (3) 在长江沿岸, 中国沿海港口及海外都建有分支机构, 使民生公司成为当时最大的民营航运企业。 (每点2分, 意思答对即可)

【解析】本文讲述内容丰满而且思路明晰。文章第一段集中讲述的正是“胸怀强国愿望的卢作孚一步步成为‘中国船王’”的过程。这一段首先明确了卢作孚先生是怀抱“强国愿望”而集资创办民生实业公司, 随即步步推进地讲述卢作孚的实业发展进程, 或者说是卢作孚最终成为影响中国乃至海外的“中国船王”的过程。我们按照“分离———辨析———概括———整合”的提取信息方式, 可得出以下答题信息:先是采取“人弃我取, 避实就虚”的方针, 在从未行驶过轮船的嘉陵江开辟新航线, 继而“将航线从嘉陵江发展到了长江。先后合并和收买了大批中外轮船, 控制了长江上游航运, 将曾经不可一世的外国轮船公司逐出了长江上游”, 最后“在长江沿线、中国沿海港口, 甚至在东南亚、美国、加拿大等地都有分支机构, 成为当时中国最大的民营航运企业”。据此, 卢作孚也被海内外誉为“中国船王”。

(3) 卢作孚被认为“民国乡建三杰”之一的原因是什么?请结合材料简要分析。 (6分)

【答案】 (1) 精心设计北碚的乡村现代化蓝图; (2) 把北碚建成生产发展、文教事业发达、环境优美的重庆市郊重要城镇; (3) 以北碚的实验作为“小至乡村, 大至国家的经营参考”。 (每点2分, 意思答对即可)

【解析】梳理文章讲述思路, 我们发现本文先讲卢作孚成为“中国船王”的过程, 和他作为一个民族实业家在抗战期间服务国家的一次智慧作为;文本在后半部分则讲述了卢作孚作为“爱国实业家”的另一项重要贡献———“北碚乡村建设实验”。因为这一重要贡献, 卢作孚与晏阳初、梁漱溟一起, 被称为“民国乡建三杰”。我们按照“分离———辨析———概括———整合”的提取信息方式, 同样筛选出以下答题信息:首先是明确“乡村建设的目的是‘要赶快将这一个国家现代化起来’”, 并精心设计了北碚的“乡村现代化”蓝图, “以北碚为中心, 将嘉陵江三峡布置成一个生产的区域、文化的区域、游览的区域”, 从而成为“供中国小至乡村, 大至国家的经营参考”。最终北碚“终于建设成为生产发展、文教事业发达、环境优美的重庆市郊重要城镇”。获得陶行知先生“北碚的建设可谓将来如何建设新中国的缩影”的赞誉。卢作孚也就因此与晏阳初、梁漱溟一起, 被称为“民国乡建三杰”。

(4) 为什么卢作孚被誉为“不能忘记”的人?请结合材料谈谈你的看法。

【答案】 (1) 关心国家前途、民族命运的爱国者:提出“服务社会、便利人群、开发产业、富强国家”的强国宏愿, 动员民生公司员工英勇抗战; (2) 脚踏实地, 勇于实干的实干家:创办民生实业公司, 致力于北碚乡村建设; (3) 具有现代意识的改革家:认为建设现代化国家的基本要求是建立良好秩序, 注重基础建设, 提高人民文化生活水平; (4) 目标高远, 不懈追求的理想主义者:把实现个人理想和服务社会有机结合起来。 (答出一点2分, 两点5分, 答出三点8分)

【解析】本题是一道设计智慧的探究试题, 文本并没有给我们“卢作孚被誉为‘不能忘记’的人”这一判断直接的信息解读, 回答此题要通观全文, 紧密结合文本的具体情节和链接的“材料”进行。文章先写他对航运事业的贡献, 再写他对抗战做出的贡献, 最后写他在乡村建设方面的贡献。另外, 相关链接部分主要功能是多侧面揭示卢作孚精神品质。我们需要做的是透过这些贡献和具体品质的讲述, 探究出中间潜藏的让人“不能忘记”的相关的生命品质要素。此题考量的是我们透过文章集中呈现的“生命现象”, 条分缕析地探究“生命本质”的能力。如果我们用心的话, 可以很快提取出关键词是“爱国”“理想”和“实干”, 这三点在卢作孚的航运事业、乡村建设以及链接材料中体现明确而到位。而卢作孚的乡村建设则又鲜明地体现了他的“改革”意识。依据这四个关键词, 我们便可以很快组织出相应答案。

2.阅读下面的文字, 完成19~22题。 (2013年山东卷)

定和【注】是个音乐迷

沈从文

(1) “定和是个音乐迷”, 这句话从亲友口中说出时, 包含了一种温暖的爱, 而且说明定和为人与他一群姐妹兄弟性情癖好的稍稍游离。

(2) 我初次见定和还是“民国”二十年以前。他正在美专学习图案画, 对于照相特别发生兴趣。可是图案画在中国, 提倡者既不知从中国的铜玉木石和丝毛织物艺术品参考取法, 又缺少用欧美精美图案作底子, 且当时作用仅限于供应上海商业市场商品标志的需要, 无前途可想而知。照相又只是从光影分配布置中见巧的艺术, 其艺虽巧, 学成亦不甚困难。蕴藏于定和生命中的特长, 即那点混合了忧郁幻想与奔放热忱而为一, 对艺术几乎近于宗教虔敬的情绪, 欲消纳它, 转移它, 当然只有用无固定性音符捕捉热烈而缥缈观念、重新组织加以表现的音乐, 方可见功。定和因此就改学了音乐。这过程实由着迷开始, 音乐迷的称呼即由此而来。

(3) 二十六年春天, 有位常走江湖的西洋朋友从上海过北平旅行时, 他告诉我认识了一个朋友, 这人名张定和。认识以后从名姓上才想起一定是我的亲戚, 这位西洋朋友说, 定和身上的可爱处就是那点超越功利世故的单纯气质, 他觉得这是当时中国青年少有的气质。他们那时一同住在法租界霞飞路附近一条马路上, 各据一小房, 比邻对窗, 原本不相识。西洋朋友虽热爱人生, 可不惯在已够骚乱的上海弄堂房子中从耳朵浸入西洋古典音乐。定和却刚好买来一个廉价收音机, 又借来个留声机, 把两种刺激耳膜的玩意儿, 终日轮流开放, 闹得个神经质的朋友简直要神经衰弱。最不能使洋先生原谅的, 也许还是定和午夜以后还在窗边手舞足蹈的狂态:一脑子古怪欲迸而未迸的狂态。这个有修养的老洋人真上了火, 皱了个八字眉摇头说:“嗐, 艺术家, 你难道当真已经和地球那边有些人一样, 为音乐着了迷吗?”过不久, 他们在法租界的小饭馆同吃饭时, 偶然有了说话的机会, 一谈天, 才知道定和原来当真是个音乐迷。肖邦、巴赫、莫扎特, 或这位或那位, 总之, 凡是地球另外一边那些会用五线谱先迷住了自己一生, 又迷住了世界一世纪半世纪的人物, 早已把定和征服了。他的可爱处就是那点狂与痴混合作成的无可比拟的忠诚, 简直是病入膏肓, 不可救药。这位久住中国的洋先生说:“这性格太可爱了。我就想不到十五岁就玩政治、二十岁就吃政治饭的早熟的中国青年中, 还有你这么一个天真烂漫的人!”从此他们成了好朋友。

(4) 九年前的八月二十一, 上海战事正十分激烈。定和担心他的乐谱会丧失, 抱了一堆不值钱的物事, 由上海回到苏州家中。看看家中那一房子旧书, 那几大箱旧画, 以及那些老式大皮箱中的世传的珍贵古玩、貂褂狐裘, 觉得不拘是什么, 都在战争中无意义, 存在或遗失, 对于他都无多关系。临走时, 只是抱了那一捆沉甸甸的旧乐谱, 上路向后方跑。苏州, 合肥, 武汉, 一直跑到重庆, 知道音乐迷的资格还存在, 方才停住放了心。身边除了一堆使个人发迷的乐谱外一无所有, 好, 那就啃乐谱吧, 于是在国立戏剧学校教音乐了。这就是他后来作曲和近十年话剧发生重要关联的原因。过不久, 他又离开了剧校, 转入重庆中央广播电台, 任作曲专员, 定期将新作的抒情歌曲, 或与战争时事有关的新歌曲, 由电台广播。

(5) 在困难的局面下, 对伟大文学能产生如何作用, 我不免感到困惑———可是却保留一点希望, 即文学或其他艺术, 尤其是最容易与年青生命结合的音乐, 此一时或彼一时, 将依然能激发一些人做人的勇气和信心, 使之对一切不良现实所形成的信仰敢于怀疑, 承认以外还知否定, 于明日将来接受更大挫败时, 始终不至于随便倒下或退逃躲避, 这点希望使我想起“音乐迷”三个字的庄严意义。定和的年龄刚过青年而转入壮年时代, 过去的“迷”既已证明了迷的收获, 而他自然不会即以当前成就自限, 还能作更庄严持久的跋涉。

(选自《沈从文全集》, 有删改)

【注】定和, 即张定和, 著名作曲家, 沈从文夫人张兆和的三弟。

19.本文第 (2) 段介绍“我”与定和初见时的情形, 在文中有何作用? (4分)

【答案】 (1) 交代了定和选择音乐的过程和原因; (2) 引出“音乐迷”的由来, 呼应题目, 为后面写他对音乐的痴迷作铺垫。

【解析】这是一道作用题。作用题考查的实质在于, 它既要求你能准确解读作用题关注点要表达的信息, 如本题问“本文第 (2) 段介绍‘我’与定和初见时的情形, 在文中有何作用?”我们就必须先明确“‘我’与定和初见时的情形”的介绍意在表明什么。显然, 此段先交代了定和选择音乐的过程和原因, 更由此说明了他对音乐从开始就进入“入迷”的状态, 说明称他“音乐迷”的由来。此所谓做作用题的第一步“孤立看”;接着就要看此段所讲述的信息和文章其他哪一处的信息讲述发生关联, 在关联中产生了怎样的作用。此所谓做作用题的第二步“关联獉獉看獉”。显然, 此文第二段之所有的讲述都在显示定和对音乐极度的痴迷, 这些讲述全由第二段的“音乐迷”的介绍导引呈现;同时, 文章标题“音乐迷”也在这些讲述中得到说明。

20.理解文中两处画线句子的含意。 (4分)

(1) 凡是地球另外一边那些会用五线谱先迷住了自己一生, 又迷住了世界一世纪半世纪的人物, 早已把定和征服了。 (2分)

(2) 过去的“迷”既已证明了迷的收获, 而他自然不会即以当前成就自限, 还能作更庄严持久的跋涉。 (2分)

【答案】 (1) (1) 肖邦等西方音乐大师一生沉迷于音乐, 又用音乐长期影响了世界; (2) 定和被他们的作品征服, 同时也像他们一样痴迷于音乐。

(2) (1) 定和痴迷音乐并有了相当大的成就; (2) 作者认为他不会满足当前的成就, 而会在音乐之路上更坚定地走下去。

【解析】本题考查的第一句, 其中需要我们依托语境解读的关键语句有“地球另外一边……的人物”“迷住了自己一生”“迷住了世界一世纪半世纪的人物”和“把定和征服了”。“迷住了自己一生”和“迷住了世界一世纪半世纪的人物”, 是说这些大师“一生沉迷于音乐, 又用音乐长期影响了世界”;而“早已把定和征服了”则应该是说“定和被肖邦等西方音乐大师的作品征服, 同时也像他们一样痴迷于音乐”。最后汇总即为我们对此句语义的准确解读。也借此了解了“定和成为音乐迷”和与肖邦等西方音乐大师的人格的密切关联的重要信息。

第二句需要我们重点关注的词语有“过去的迷”“迷的收获”和“以当前成就自限”“更庄严持久的跋涉”。此句的讲述则是由该段前面两处作者的感慨引出, 一是“文学或其他艺术, 尤其是最容易与年青生命结合的音乐, 此一时或彼一时, 将依然能激发一些人做人的勇气和信心, 使之对一切不良现实所形成的信仰敢于怀疑, 承认以外还知否定, 于明日将来接受更大挫败时, 始终不至于随便倒下或退逃躲避”, 二是“我想起‘音乐迷’三个字的庄严意义”, “定和的年龄刚过青年而转入壮年时代”, 最终将该语句对应解读为: (1) 定和痴迷音乐并有了相当大的成就; (2) 作者认为他不会满足当前的成就, 而会在音乐之路上更坚定地走下去。

21.本文 (3) (4) 段通过哪些方面的内容表现定和对音乐的痴迷?请作简要概括。 (4分)

【答案】耳朵倾听音乐, 身体表演音乐, 内心热爱音乐, 战争中不弃乐谱, 教授音乐, 创作音乐。

【解析】这是一道常规的信息筛选试题, 我们对 (3) (4) 两段有关“定和对音乐的痴迷”“表现”的讲述, 依然按照“分离———辨析———概括———整合”筛选信息的方式, 容易找出体现定和“痴迷音乐”的这些关键词“倾听音乐”“表演音乐”“热爱音乐”“不弃乐谱”和“教授创作音乐”。据此整合出完整准确的答案。

22.定和追求音乐的经历带给我们怎样的启示?请结合文本谈谈你的认识。 (6分)

【答案】 (1) 定和热爱音乐、痴狂于音乐、抛弃一切来追求音乐的精神告诉我们:不能只看事体的功利性, 热爱能激发人的勇气和信心, 敢于质疑俗论, 坚定信念执着追求, 永不放弃。 (2) 这告诉我们, 作为一个青年人, 不能只看世俗的要求, 不能只盯着金钱功利, 要有自己的精神追求, 要有勇气和决心, 敢于对世俗说不, 用坚定的信念和执着的精神坚持自我, 专心于自己的热爱, 才能真正做出成就, 这样才能卓立于世。

【解析】此题为探究试题, 和前文研讨的全国课标Ⅱ卷的“为什么卢作孚被誉为‘不能忘记’的人?请结合材料谈谈你的看法”一题的命题考查指向基本相同, 希望我们透过文本对定和追求音乐的经历讲述, 以现实性开放生命视野“探究”出当下的能给我们生命启迪的价值生命品质要素。此题同样考量的是我们通观全文, 透过文章集中呈现的“生命现象”, 条分缕析地探究“生命本质”的能力。我们把传主呈献给我们的生命现象归并整合, 可以发现在定和身上集中展示的就是一份“热爱”, 赤子一样的热爱, 近乎癫狂可以放弃世俗种种诱惑的“热爱”, 定和把这份“热爱”奉献给了音乐, 我们则应光而大之, 将这样的一份爱献给我们的生活, 献给我们的事业, 献给我们的理想。

3.阅读下面的文字, 完成12~14题。 (2013年湖南卷)

在整个殖民时期, 不论是对欧洲殖民者, 还是对被他们压迫的非洲奴隶及本土的印第安人来说, 烈酒都是艰难岁月中的一种慰藉。

对于印第安人为什么如此喜欢烈酒, 人们众说纷纭。最有说服力的解释是印第安人认为烈酒就像当地能让人产生幻觉的植物一样具有超自然能力, 而饮用者只有让自己完全喝醉才能产生这种幻觉。一位17世纪的法国研究者在介绍印第安部落时说道:“他们非常喜欢酒精浓度高的饮品。但如果手边的饮品不足以让人一醉方休, 他们往往不屑一饮。”如果手边的酒不足以让一大群人全部喝醉, 那么这些酒就给一小部分人喝, 其他人则在一旁看着。印第安人有“要喝必醉”的习惯, 因此, 当看到欧洲人有时选择喝葡萄酒时, 他们感到非常纳闷。

我们且不说印第安人到底为什么对烈酒如此着迷, 单说欧洲人, 他们着实充分利用了印第安人的这一习惯。在与印第安人进行土地和货物贸易时, 他们提供了大量的烈酒 (如朗姆酒、白兰地等) 。法国毛皮商人给加拿大提供了大量的白兰地, 对此, 一位法国的传教士大加批评:“罪恶的白兰地交易让这些地区的印第安人变得残忍、暴躁和逆来顺受, 我们在深表愤慨的同时, 更要阻止这种罪恶交易, 因为它会让人变得麻木和放荡。”然而, 当地的法国军队不但不阻止这种交易, 反而把保证白兰地的供应作为自己的首要职责。因为这些酒一部分要卖给印第安人, 另一部分要留着自己喝。

在墨西哥, 自从西班牙人引进了蒸馏术后, 麦斯卡尔酒得到了发展。它是墨西哥和中美洲人的日常饮料, 经当地的阿兹台克人发酵制作的一种酒精浓度较低的龙舌兰酒蒸馏而成。后来殖民者使阿兹台克人和其他的当地印第安人爱上了麦斯卡尔酒, 并逐渐离不开这种高浓度烈酒。1786年, 墨西哥总督认为, 既然印第安人如此喜欢烈酒, 而这种喜好又能很好地帮助殖民者巩固统治, 那么这种以酒治人的方法也完全可以用来对付北方阿帕奇人。他建议:“这样, 我们就能让他们有一种新的需要, 这种需要就会让他们清楚地意识到他们必须依靠我们。”

在火器、枪炮、疾病、瘟疫和蒸馏饮品的帮助下, 老牌帝国的殖民者成了新世界的统治者。烈酒帮助殖民者对成百万的人进行奴役和驱逐, 帮助他们建立新国家, 并帮助他们侵略异国文化, 今天, 烈酒不再与奴役和剥削联系在一起, 但它仍然被人所用:由于它长时间不变质, 飞机上的乘客总喜欢在行李中放上一瓶免税的烈酒;另外, 为了逃避消费税, 消费者总是购买免征赋税的烈酒, 这种行为不正是对朗姆酒经营者和威士忌爱好者传统的一种继承吗?

12.文章以“烈酒”为话题, 先分析印第安人______的缘由, 再叙述殖民者______的行为, 最后指出烈酒在今天仍然被人所用的情况。 (4分)

【答案】喜欢烈酒以酒治人

【解析】本题考查对文本思路的确认。理清思路, 涉及两个重要的阅读能力:一是对组成文本各个相对独立的意思单元表达含义的概括, 二是理清这些概括出的意思间的关系。理清思路, 最重要的支撑还是对文本依次讲述的意思的准确概括, 相比所谓常规的“条分缕析”的筛选信息, 概括信息是更高一个等级的信息获取能力。本题考查显然直接指向的就是文章依次讲述的各个“意思单元”的概括。通观文本, 我们可以发现, 作者首先讲述的是印第安人对烈酒的喜欢, 然后讲述殖民者利用印第安人的这一喜好而用酒作为加强殖民统治的重要手段。

13.下列最适合作本文标题的一项是

A.烈酒与印第安人

B.烈酒里的精神慰藉

C.酒瓶与异国文化

D.酒瓶里的殖民主义

【答案】D

【解析】如果说上一题是对文章一次讲述的意思的概括, 是所谓“局部概括”, 本题就是依托上一试题的解读, 来完成更高一个层级的意思的概括, 那就是对文本的“整体概括”。这一概括, 是服务于我们对文本整体讲述的精准把握, 是对常规“信息筛选”有可能带来的对文本的“碎片化”阅读的非常重要的“消解”。本题考查对整体文意的概括, 以选择文题的方式测量是非常智慧的, 文章的题目常常是文章整体内容的概括性呈现, 而试题提供的几个选项全部是从对文章整体意思的概括设计的, 题不难, 但考查的价值度不容轻视。显然, 依托上一试题我们完成的对文章依次讲述的意思的局部概括, 将这些意思的特定关系相加, 最后得出的整体概括应是“酒瓶里的殖民主义”, 这一概括形象而准确地涵盖了文章的两大主要信息, 一是殖民地人民对酒的喜爱, 二是殖民主义统治者对酒的这一特点的利用。A项“烈酒与印第安人”, B项“烈酒里的精神慰藉”只概括了文章的局部意思, C项“酒瓶与异国文化”, 似乎比前两项意思的概括有所拓宽, 但未能明确显示文章后半部分讲述的意思, 也是全文重点要讲述的意思, 就是“酒”与“殖民统治”。

14.根据原文信息, 下列推断正确的一项是

A.印第安人之所以对烈酒着迷, 是因为它像某些能让人产生幻觉的植物一样具有超自然能力。

B.印第安人如果不能一醉方休就谦让旁观的饮酒现象, 表明民族传统习俗中精华与糟粕并存。

C.法国传教士对“罪恶的白兰地交易”的批评, 是源于法国的毛皮商和军队在加拿大的行为。

D.麦斯卡尔酒的发展和被利用的事实, 提醒我们在引进外国技术的时候, 应警惕其负面影响。

【答案】D

【解析】2013年湖南卷试题的命制是理性而智慧的, 他把主要的考查着眼点放在对文意的概括上, 而且是先局部, 后整体, 既切合概括能力的两个主要方面, 试题设计顺序也符合读者解读的认知过程, 同时又不忘记文章细节信息的准确提取甚至合理推断。A项错误在于将文本“印第安人为什么如此喜欢烈酒……而饮用者只有让自己完全喝醉才能产生这种幻觉”断章取义地曲解为:印第安人之所以对烈酒着迷, 是因为它像某些能让人产生幻觉的植物一样具有超自然能力。B项错误在于脱离文本而想当然错误地解读为“印第安人如果不能一醉方休就谦让旁观的饮酒现象, 表明民族传统习俗中精华与糟粕并存”。C选项错在把文本讲述的法国传教士的批评仅指向法国的毛皮商, 错误扩展为“法国传教士对‘罪恶的白兰地交易’的批评, 是源于法国的毛皮商和军队在加拿大的行为”。D项是这道试题中唯一真正的推断表述, 根据前面我们对文本中殖民者利用被殖民地民众对酒的喜爱而阴险地将在殖民地引进烈酒作为强化殖民统治收官的相关解读, 我们可以确认此推断是正确的。

【把握方法·举一反三】

读文章, 不仅要读文章的意思, 要进行信息筛选, 要做文意概括, 我们还要有阅读过程中信息之间关联确认的自觉在意意识。如作用读取试题, 是在把握文章整体意思讲述的基础上, 把考量的某一处文章信息与其构成特定关系的其他处的文章信息的意思先予以确认, 再依据其间的关系, 确定某一信息讲述在文中的特定作用。作用题考查的实质在于, 它既要求你能准确解读作用题关注点要表达的意思, 此所谓做作用题的第一步“孤立看”;接着就要看此处所讲述的意思和文章其他哪一处的意思讲述发生关联, 在关联中产生了怎样的作用, 此所谓做作用题的第二步“关联看”。

同样以文本信息间“关联意识”和“关联能力”为考查意图的语句理解题考查句子含义的理解, 可以甚至应该是实用类文本阅读能力测量的一种重要的考查方式。比如人物传记, 或者是显示人物情怀品格的传主自己讲述语句, 或者是文章对人物评述的总结性语句, 等等, 都应是我们获取重要信息的主要来源。解读语句含义, 也可以套用解读作用题的解读思路, 一是“孤立看”, 看从文本提取的语句由哪些重要的词语构成, 先对这些词语有一个语义的初步感知, 再将语句还原于文本与语句构成彼此关联的讲述中, 最终确认这些词语的语境含义, 从而完成对整个语句意思的“直白翻译”。

探究试题的命制是以文本具体意思讲述为依据, 以其中的某个或某几个意思点为探究点而拟制的。所以, 准确把握文意就成为做好探究题的首要条件。同时我们还必须有基本的文学的文化的判断理念。探究题意在考查考生阅读中自主探究的阅读意识, 考查学生在探究阅读过程中所显示的创新意识和创新能力。要想立足文本, 能就自己感受最深的某一方面进行论述, 进行理性个性化的解读, 做到解读中有我, 有见解, 那么拥有基本的文学的文化的判断理念将是必不可少的探究解读的先决条件, 否则, 探究就难以深入, 难以有真解读。做好探究试题, 我们还需明确探究题的拟题意图, 规范答题。考生要能紧扣题目要求, 能够立足文本, 能就自己感受最深的某一方面进行论述、探究。而不能像一般的概括分析题那样面面俱到。探究题得分的关键首先在于要有从文本研究出“有意思”的观点, 而更重要的是具有证明自己观点成立的逻辑向理性的论述能力。探究题的给分规则是:观点明确给2分, 论述合理给6分。由此可知, 探究题得分的关键首先在于要有从文本研究出“有意思”的观点, 然后能够做出言之成理, 持之有据, 言之有真解读的阐释。

【沙场练兵·新题点睛】

1.阅读下面的文字, 完成问题。

寻找西南联大

1937年抗战爆发, 清华、北大、南开三所学校南迁, 组建为“长沙临时大学”。后内迁昆明, 更名为“西南联合大学”。八年抗战中, 联大师生在极为艰苦的条件下弦歌不断, 蔚然屹立, 成为中国教育史上的一段佳话。半个世纪之后, 美国著名学者费正清教授的高足, 美国历史学家易社强受联大精神的吸引, 多次来华采访联大校友, 进行竭泽而渔的资料收集, 倾二十年之力著成《战争与革命中的西南联大》一书, 成为研究联大乃至近代中国大学校史的里程碑式著作。

联大的发展历程, 和近代中国的政治文化有着千丝万缕的联系。联大聚集了当时中国最卓越的一批教师。如文学院有陈寅恪、闻一多、钱穆、冯友兰, 法商学院有罗隆基、钱端升、吴泽霖、费孝通、潘光旦, 理学院有华罗庚、曾昭抡等。他们大多数游学英美, 很多人拥有博士学位, 都是所在领域的权威, 在学术上占有不可撼动的位置。更重要的是, 他们不仅仅是教师和学者, 还是在当时中国的言论界极有影响力的知识分子。许多人在当时的政治和舆论中, 都扮演着一种批评者的角色。他们立足学院, 以报纸、杂志为媒介, 对社会、政治、文化问题贡献自己的意见。他们扮演了一种自由民主的势力。尤其到抗战后期, 他们中的很多人都成为民盟的骨干, 作为国共之间强有力的第三种力量, 深刻影响其后中国政治的走向。

联大还拥有中国最优秀的一批学生。他们在最艰苦的条件下, 起步自己的学术研究, 并达到相当的水准。此种水准, 和他们在联大享受到的最充分的学术自由有关。在思想上, 他们受联大教师的影响, 多数在政治上拥护英美的自由, 经济上倾向于苏联的平等。很多学生还积极投入到救国的活动中, 很多人参军报国, 贡献了自己的生命。卓越的启蒙教育, 以及开放的学术环境, 使得战后中国的文化、科技人才皆出于联大。如获得诺贝尔奖的杨振宁、李政道, 台湾知识分子的脊梁殷海光, 政治学者邹谠等。据统计, 建国之后, 两院院士有近百人皆为西南联大校友。

最重要的无疑是学术风格。联大的风格可以用八个字来形容, 那就是“民主治校, 兼容并包”。这种精神, 源于联大师生向政治争自由, 对权力说真话的勇气。但外部因素同样不可忽视。国民政府的统治, 在当时抗战严酷的环境下, 实际上是一种弱的独裁型统治, 由于反对势力的存在和反对声音的强大, 使得其对社会的控制能力终究有限。在忌惮知识分子的同时, 也给他们留下一线生路。

实际上, 现在已经有越来越多的人谈论西南联大。从某种程度上讲, 联大甚至成为一种神话, 一种不可企及、毫无瑕疵的存在。但同样我们也不得不遗憾地认可的是, 联大也有不能胜任的教师, 也有党棍式的学生, 也有学生党派的钩心斗角, 学生在联大生活中也不都是充满热爱, 精神饱满, 也会有空虚无聊的感受。不过, 这在大方向上仍然无法对联大的精神构成撼动。联大所达到的各项标准, 是一块检验学术自由和政治宽容度的试金石。联大知识分子普遍的风骨和独立精神, 始终是今天的知识分子应该效仿的对象;联大这种自由民主的办学传统, 对于今天的教育, 始终有一种借鉴性的意义。

(1) 联系全文, 请说明文章标题“寻找西南联大”中“寻找”二字的具体含义。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 作者以为西南联大“成为中国教育史上的一段佳话”首要的因素是联大“聚集了当时中国最卓越的一批教师”, 请概括说明这样讲的理由。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 文章提到, “建国之后, 两院院士有近百人皆为西南联大校友”, 联大能创造如此奇迹的主要原因有哪几方面?请谈谈你的理解。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阅读下面的文字, 完成问题。

高树鸣蝉

每个季节的到来都是以某种东西为标志的, 于夏天来说, 是蝉。

国人对蝉有着复杂的情结。爱之、咏之者甚众, 伤之、甚至厌之者亦不少。古往今来, 描述蝉的诗文可谓不胜枚举。爱之高洁者如“高蝉多远韵, 茂树有余音”, 歌之清雅者如“蝉噪林愈静, 鸟鸣山更幽”, 这都是因喜蝉声境界高远, 卓然遗世所致。但另一方面, 蝉鸣又易使人联想到逝去的时光, 司空曙的《新蝉》堪为代表:“今朝蝉忽鸣, 迁客若为情?便觉一年老, 能令万感生。”

蝉声就这样来了, 又是一年。初夏的蝉鸣带着一丝燥热, 渲染着夏的气息。这时的蝉鸣但有一种恬静之愉, 无蝉, 则如无酒不欢, 食不甘味, 夏意便少了几分酣畅与淋漓。当是时也, 可以簟枕邀凉, 蒲扇把风, 绿茶啜口, 琴书换日, 唱山海经, 摆龙门阵, 逍遥走漫长而烦躁的时光。于这样的氛围里, 人是闲适而从容的, 甚至可带点慵懒或倦怠———炎炎烈日, 或许是老天爷赐予人们的礼物呢, 消夏, 尽可如斯。

一出智取生辰纲把“公子王孙把扇摇”斥为反角, 事实上, 若是有条件, 农夫何不想如此。周美成《满庭芳》有云:午阴嘉树清圆。人静乌鸢自乐。先安簟枕, 容我醉时眠。虽截取断句残章, 反映的却正是普通的人性。这首词的主题也极富意味:夏日溧水无想山作。无想山, 什么都不用想, 就这样悠闲地度着时光好了。

蝉有时的确代表着这样的“无想”象征。南方的消夏, 与北方的“猫冬”有异曲同工之妙。从清晨开始, 蝉在扮演着音乐家或义工的角色, 不知疲倦地奏着乐曲, 毫不间断, 当聒噪成为习惯, 蝉鸣就变成了流淌的清泉, 那头, 连着的是绵长的日子。

高树鸣蝉。蝉却是看不见的, 人们不能辨别它们的所在, 除了喜爱捉蝉的孩童。就知道它们待在树上, 杨柳、桑榆、松柏, 越是林密, 蝉鸣越响。七月流火, 蝉与树紧密连在了一起, 没有人对之提出疑义。

忽然听见蝉鸣有些异样了。声音不再连在一起, 却分隔成数段, 也不再嘹亮, 有点怯怯的尾巴。这是秋的讯息。记忆中刚上大学那年, 在校园里听到的蝉鸣, 是最难忘的。黄昏, 一个人走在陌生的校园, 听到蝉鸣, 就像电影《苔丝》里见过的场景:安吉尔坐在高处, 面向西方, 吹奏一曲哀怨的长笛。

此时方觉得蝉声竟是如此凄婉。以前在老家从未如此。蝉鸣在一瞬间完成了质变, 所有与离别、伤逝有关的情绪便统统指向蝉了。也明白了古人感怀的种种缘由:寒蝉凄切、冷蝉声残……

我也曾被此般的情绪深深感染。由夏入秋, 原本无辜或者可爱的蝉蒙上了悲秋的传统色彩。如同怕见飞花, 怕听啼鹃, 此时却是怕听蝉鸣了。怕蝉扰乱了本来平静的心思, 越往后, 秋蝉、蟋蟀、螽斯这些东西, 啼一声, 也要令人断肠。

这样的经历多了, 直至熟读了姜白石, 心中才始告豁然。白石道人的笔下, 也就成了笔者最喜, 也以为最含深韵的咏蝉句:岑寂, 高树晚蝉, 说西风消息。寥寥几句, 呼应的是他一贯的清空风格, 却耐人寻味。没有过多的情绪寄托, 用的是白描, 高树, 晚蝉, 西风, 类似于马致远的天净沙。但妙在前有岑寂二字, 蝉鸣在耳朵里似乎听不见了, 周围唯有清寂一片。

无论赞美, 还是愁怨, 对蝉的百般情结, 都化归原本的自然。蝉声终于渐稀, 面对于西风, 那时, 再不会有鸣蝉。作为长达数月的听众, 我们准备好了么。一直待在高树枝头的蝉, 要说再见了。在这段有蝉的长长时光里, 我们是否早已宠辱不惊, 有了也无风雨也无晴的“禅”境?

不能因喜转悲, 来苛求指责这位每年拜访我们的老朋友。还是抛开太多的拟人化因素, 以西方科学精神看待蝉好了。恰如法布尔所说, 四年泥土下的黑暗, 一个月阳光下的歌唱, 经历了化蛹为蝶般的蝉是伟大的, 它们完全值得尊敬, 唱响的是对生命的礼赞。这种体悟的最佳标本应当是听夜蝉。暮云四合之时, 万籁渐寂, 唯有蝉还在沉吟。在浓密的暗夜中, 对那些虫儿来自心灵的呓语也陡然觉得深刻起来, 没有在同样的黑色中长时间的涅槃, 何来如此持久坚韧的声音?

周围的高树绿了又黄, 黄了又绿, 叶儿无声地诉说季节的轮回。我们更应想念那些餐风饮露, 择高而栖的蝉, 年复一年, 是它们与我们同在, 一起奏响着前方悠远的岁月。

(1) 第 (5) 段说:“蝉有时的确是‘无想’的象征。”请解释句中“无想”的含义, 并指出这句话在文中的作用。

(2) 文中多处引用了古典诗句, 这样写有怎样的表达作用?

(3) 请说明作者对秋蝉蝉鸣的感受发生了哪些变化?

(4) 作者以为以西方科学精神认知蝉是更好的方式, 联系全文, 谈谈你的理解。

3.阅读下面的文字, 完成文后问题。

另一个生涯在延续

姚明, 他虽然不是第一个踏上NBA赛场的中国人, 也没能在大洋彼岸获得一枚总冠军戒指, 但姚明却通过努力, 让世界了解了中国, 他就像一扇窗, 不仅改变了美国人对中国的印象, 甚至也改变了当地华人的状况。

9岁开始打篮球, 18岁入选国家队, 19岁第一次拿到亚洲冠军头衔, 22岁的姚明成为亚洲球员荣获NBA“状元秀”殊荣的第一人。同年获得了感动中国的十大人物, 在这之后, 荣誉始终伴随着这个2米26的“小巨人”。

因为伤病, 31岁的姚明无奈选择退役, 但他始终没离开篮球, 成为上海男篮的投资人。现在你也可以这样来称呼33岁的姚明:全国政协委员、上海市体育总会副主席、姚基金创始人、国际特奥委会董事及全球形象大使、香港大学荣誉博士、上海交大在校大学生……

如今的他, 更多曝光于世人面前的是他和他的慈善项目。

儿时的姚明, 曾梦想能当上小学里一名光荣的升旗手, 这是上海市高安路小学给予品学兼优学生的一项荣誉, 但姚明一直未曾当选过, 至今仍引以为憾。

但作为中国篮球史上最杰出运动员的代表, 2004年和2008年, 在举世瞩目的雅典和北京奥运会上, 他成为中国奥运会代表团的旗手。在他的带领下, 中国男篮在两届奥运会上成功打入八强。

从2002年到2011年, 姚明征战NBA9年, 他也成为中国的“国家名片”, 所到之处都掀起一股“姚旋风”。

球场上, 他性格坚韧, 不怕对抗。球场下, 他幽默、睿智, 语含机锋但从不伤人。在火箭队, 他还是刻苦训练的榜样。

在世人眼里, 这位“小巨人”已成为中国篮球的领军人物, 处于职业生涯的巅峰, 收入丰厚, 荣誉环绕。

转折姚基金“早产”

然而, 姚明早已把他的目光转向退役之后。

2008年5月12日, 四川汶川地震, 彼时的姚明尚在美国, 那几天, 他家里的电视一直锁定在中国频道上, 他想获得一切最新消息, 在训练时情绪很是低落。

地震后一个月, 姚基金成立, 官网开通。

这比他的计划早产好几个月, 原本打算忙完奥运会后再推出。但突如其来的大地震, 让中国遭受了自然灾害的冲击, 考虑到设立基金能更有效、更科学地进行公益事业, 姚明通过国外专业机构的支持, 提前成立姚基金。

其中, 还有段插曲。当汶川大地震发生后, 姚明首次通过“姚之队” (姚明商业规划的团队) 向中国红十字会捐助50万元人民币。后来在了解地震灾情严重性后, 5月15日姚明又捐助21.4万美元, 其捐款总数达200万元人民币。但部分不理解的网友仍认为, 作为中国体育界身价最高的现役运动员, 姚明的捐款太少。此事一度令小巨人非常伤心。此后没多久, 姚明就公布了以他为主角号召大家为四川募捐的宣传片, 也开始在全美播放, 希望中国能因此得到更多帮助。

6月11日, 姚明宣布, 向四川地震灾区捐赠200万美元, 并成立姚基金帮助灾区进行校园重建。至此姚明捐款达到1600万元人民币, 成为中国体育界捐款最多的个人。

延续另外一个生涯

事后, 姚明表示这是他另一个生涯的延续。他说:“在过去一个月中我们做了很多工作, 我几乎天天要和我的团队开好几个小时的会, 投入很多精力。在训练之后, 做很多笔记, 安排日程, 这对我来说是一个很好的学习过程, 和我的运动生涯完全是另外一回事。但运动生涯不管怎样, 打到三十几岁时是会结束的, 而我想这个基金将是我一生的另外一个生涯, 会一直延续下去。”

目前, 姚基金已援建了16所希望小学, 8所在四川省, 并在甘肃省捐建了一所特殊关爱学校。其中, 8所希望小学以及1所特殊关爱学校都已竣工投入使用, 超过9000名青少年受益。姚基金已与众多知名企业建立合作关系, 为姚基金希望小学资助了图书室、电脑室、快乐体育园地以及希望厨房等设施。

2012年以来, “姚基金希望小学篮球季”项目已为贫困地区近6.7万青少年提供了学习篮球的机会。

“每个人都有从本行业出发的中国梦, 我的中国梦是体育可以重新回归到教育, 成为教育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在姚明看来, 校园是最容易产生文化的地方, 要让专业体育和学校体育融合, 发展体育文化。

希望帮助更多青少年

今年7月1日, 在北京万事达中心, “2013姚基金中美篮球明星赛”正式打响, 中国男篮迎战斯科拉、洛瑞、希尔、慈世平、诺阿和麦迪等NBA球员组成的美国明星队。这场以“一切为了童年”为主题的比赛中, 两所希望小学的学生分别代表美国队和中国队登场参赛。

赛后, 参赛的一个孩子与姚明对话。

他仰起头, 看了看姚明, 显得有些紧张, “我叫宋庆宇, 来自东北黑龙江齐齐哈尔, 来自智辰学校, 我很羡慕你。我今天打得不好, 因为我基本没碰到几次球。”

姚明鼓励道:“我想说的是, 坚持你的梦想, 不管是进国家队还是去NBA, 从每一天开始, 坚持和努力, 我希望你记得今晚, 在奥林匹克篮球馆打球, 告诉父母和朋友是怎样一个感受, 不管成功还是失败都坚强地面对。”

姚明希望用姚基金帮助更多青少年, “我一直坚信体育的力量, 这种力量不仅教给你怎样更努力地去争取胜利, 更重要的是在过程中体会到团队的重要性。”

对于慈善, 姚明已有几分心得:“孩子们需要平等看待, 从慈善来说, 是一种态度去面对, 我们给他们提供机会, 授人以鱼不如授人以渔, 是让他们去面对生活, 无论以后是去做篮球还是教育, 都能帮助他们去勇敢生活, 这是我体会到的最深刻的地方。”

10天前, 他与妻子叶莉带着3岁的女儿, 一同去了北京昌平汇蕾学校, 进行公益活动, “我有一个愿望, 希望让我的孩子去看一看社会百态。与我一样, 有很多家长希望孩子从小就有一种回馈社会的想法和责任感。”姚明说, 他会把姚基金一直做下去, 直到女儿长大, “让她去体会帮助别人的乐趣。”

(1) 文章开篇两段, 详尽介绍姚明因伤退役前取得的种种骄人的成就和荣誉, 说明这样开篇的用意。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 文章概括地介绍了姚明生涯的两大主要内容, 一______________是;二是________________。

(3) 文章在最后一个环节把姚明希望能用姚基金帮助更多的青少年的工作, 概括为“希望”, 请谈谈你的理解。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4.阅读下面的文字, 完成问题。

方向没错不怕到不了岸

人们习惯称袁隆平为“杂交水稻之父”, 但他自诩为“农民”。

这位中国最知名的“农民”, 年轻时曾挑战世界权威, 名满天下时却甘于做稻田耕耘者。如今, 他的梦想是“喜看稻菽千重浪, 遍地英雄下夕烟”, 让整个世界远离饥饿。

今年已经83岁的袁隆平嗓门洪亮, 精神矍铄, 记忆力惊人, 能从过去多年前的记忆里捕捉到精确的信息。谈到年龄, 他更愿意跟人强调自己肌肉的年轻状态:“弹性, 弹性。”他眨眨眼睛。

这位中国最有名的农民, 曾用一粒种子改变了世界, 誉满天下。他始终对自身的失败经历轻描淡写, 但如果回到最初的起点, 袁隆平的出场, 更像是一个久远的笑话, 而多年后, 这个笑话则成了他成功经历的某种调剂。

第一梦:杂交水稻

“只要改变配种, 优势就能发挥”。

1972年的夏季, 如果你路过湖南安江农校的一片四分水稻田, 就有机会看到这样一幕:一个又黑又瘦、不起眼的年轻人, 赤脚蹲在稻田里。他的眼睛里有藏不住的喜悦, 一脸敬畏地拨弄着这些稻穗。

比起周围的水稻, 这一片显得格外不同:一尺多的高度, 7、8个分蘖———杂交稻的优势, 已经开始显露。

但一到收获季节, 年轻人傻眼了。谈起这一次失败, 年过八旬的袁隆平自己都觉得是个笑话:“稻谷减产了15%, 稻草反而增长了70%。”有人奚落他:“可惜啊, 人不吃草, 不然你这个杂交稻就大有前途。”

“一个偶然的机会, 老天爷在我面前摆了一株特殊的水稻。”他有了研究杂交水稻的念头。

这个念头当然是荒诞的、非分的, 因为他的设想与传统的经典遗传学观点相悖。美国著名的遗传学家和哈佛大学的教科书, 都曾明确指出水稻杂交无优势。

袁隆平的研究课题一提出, 就遭到某些权威学者的反对乃至嘲笑, 第一次尝试的失败, 加剧了这种状况。农校当时的管理层一度就是否要继续而发生争议。

“杂种优势, 是生物界的普遍现象。”袁隆平郑重地跟反对者辩解, “现在争论的焦点, 是水稻有没有杂种优势, 我现在用试验证明了有优势。这种优势表现在了稻草而不是稻谷上, 是技术问题。我们今年配种不当, 只要改变配种, 优势就能发挥在稻谷上。只要方向没错, 不怕到不了彼岸。”

第二年, 杂交稻品种组合改进, 比常规水稻增产30%, 杂交稻种植的大门从此打开。

第二梦:超级稻

袁隆平无数次跟人讲述他的禾下乘凉梦:“我梦见我们种的超级稻, 长得跟高粱一样高, 穗子像扫把那么长, 颗粒像花生米那么大, 我和助手们就坐在稻穗下面乘凉……”

他反复强调:“这是我真正做的梦, 日思夜梦。”现实里这个关于超级稻的梦, 始于1996年, 他刚一结束杂交稻的工作, 就以研究者趁热打铁的热情投入到超级稻上。

超级稻, 是水稻超高产育种, 最早由日本人于1980年提出, 随后成为国内外农业专家们梦寐以求、力图攻克的世界难题。近20年来, 这一研究在全世界进展不大。

一切有关超级水稻的信息, 袁隆平都会以一种打猎者的热情和耐性追逐它们, 把它们搜集起来, 并付诸试验。

亩产700、800公斤, 他花了4年时间;900公斤, 他花了7年时间;而1000公斤, 他原本打算90岁之前完成。今年, 他的目标变成:90岁之前, 让水稻亩产超过1200公斤。

这是一个漫长的过程, 袁隆平形容为:“矮子爬梯子, 一点一点来。”

第三梦:国际稻都

“全球一半稻田是杂交稻是我的梦想”。

比起单纯的粮食产量, 83岁的袁隆平更为关心中国和世界未来农业的问题。

最近一段时间, 他提出了一个新鲜的概念, 将他立足的长沙打造为“国际稻都”, 让这个城市成为水稻研发、展示、交易中心, 把杂交水稻推向全世界。

目前, 全世界有22亿5千万亩稻田, 现在仅有不到3亿亩种植杂交稻。

“全球有一半稻田是杂交稻, 能多养活4亿到5亿人, 这就是我的梦想, 是我追求的。”袁隆平说。

但杂交稻在全球的推广, 依然是难题。他希望国家的政策要更加开放, 并扶植一两个龙头企业。

他曾想象, 未来自己在一个热气球里, 站在吊篮的前端, 穿过世界无尽的稻田, 一直向前飞去。

(1) 请说明文章讲述面对第一梦初次试验时, 袁隆平“自己都觉得是个笑话”在文中的作用。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 在水稻研发过程讲述中, 袁隆平有一句名言“矮子爬梯子, 一点一点来”, 请说说这句话的含义。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 袁隆平希望通过他的工作能够“全球有一半稻田是杂交稻, 能多养活4亿到5亿人, 这就是我的梦想, 是我追求的”, 说说你从中感受到的最让你感动的“生命情怀”。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5.阅读下面的文字, 完成问题。

青少年时代的比尔·盖茨

盖茨曾就读于美国西雅图湖滨中学, 这所学校对比尔·盖茨的成功起了重要的作用。湖滨中学是美国最早开设电脑课程的学校。1969年, 当时还没有PC机, 学校只搞到一台终端机。这台终端机连接其他单位所拥有的小型电子计算机。每天只能使用很短时间, 每小时的费用也很高。盖茨像发现了新大陆一样, 只要一有时间, 便钻进计算机房去操作那台终端机, 几乎将每一分钟的上机时间都利用上了。十三岁时, 他便独立编出了第一个电脑程序, 可以在电脑屏幕上玩月球软着陆的游戏。

可是好景不长, 只过了半年, 湖滨中学就再也没有钱支付昂贵的计算机使用租金了。盖茨非常痛苦, 他和同学四处奔走, 终于找到一个机会, 就是帮助一家名为CCC的电脑公司抓“臭虫”, 用除虫的报酬来支付他们操作电脑的费用。臭虫, 是电脑行业称呼软件中的错误的代名词。因为一旦有臭虫, 电脑就会导出错误结果或死机, 美国发往金星的“水手号”火箭和法国“阿利亚娜”火箭, 就曾因为电脑软件的故障 (臭虫) 而发射失败, 损失几亿美元。

盖茨兴冲冲地约了同学中的几个电脑爱好者, 每天晚上六点左右, CCC公司员工下班之后, 他们便骑自行车到那里上班了。那里有许多台电传打字终端机可用, 有各种电脑软件可尽情研究, 他们真是如鱼得水。盖茨对电脑软件太着迷了, 几乎整晚都待在那里, 就像他在小学时就立志要搞出新名堂一样地执着。每个晚上, 他都要在CCC公司的记录本上写满他和伙伴们发现的电脑臭虫。通过这一段时间的抓臭虫, 盖茨在电脑硬件和软件方面学到了书本上和学校里学不到的许多知识和技能, 为日后的研究开发, 打下了精深的功底。

当盖茨十五岁时, 他的电脑才能已远近闻名了。一家名叫信息科学的公司找到盖茨, 希望用提供使用计算机的时间来交换盖茨和他的同学保罗的软件技术。因为美国法律规定, 不能给未成年人支付工资, 所以该公司决定, 以价值一万美元的电脑时间作为酬劳, 要求他们为公司设计工资管理软件。这样就使他俩获得了足够使用一学年的电脑时间, 他们不禁高兴万分。不久, 湖滨中学又让盖茨帮学校设计一套排课用的电脑软件。当时的排课表全靠人工, 由于学生人数多, 课程又复杂多样, 人排课常常分配不均, 造成某些课程学生过度拥挤的现象。盖茨圆满地完成了这个艰巨的任务, 又延长了他使用电脑的宝贵时间。

1973年, 美国国防项目承包商TRW公司要开发一套用于管理水库的电脑监督控制系统, 可是老是消灭不了各种电脑臭虫, 进度缓慢, 眼看要遭到违约处罚了。在这紧急关头, TRW公司得知盖茨和保罗·艾伦两个电脑小天才的事情后, 便向他俩求援, 两个男孩高兴地答应了。这是一件很专业化又很艰难的工作, 而且按规定, 中学生只能拿工读生的低工资。但是盖茨并不计较, 他主要目的是通过这种工作来锻炼和提高自己的软件设计能力。湖滨中学也很开明, 允许高年级学生在完成规定课程后去企业实习和工作。由于盖茨和保罗的加入, TRW公司终于按时完成了项目, 免受巨额罚款。而盖茨和保罗则得到了该公司一位电脑专家的具体指导, 两人的软件技巧得到了提高。

在度过了艰难而幸福的中学时光后, 比尔·盖茨进入哈佛大学读书。一年后, 盖茨离开哈佛, 一手创办了世界上最成功的企业之一———微软公司, 并逐渐将软件产业化。

1975年, 年仅19岁的盖茨预言:“我们意识到软件时代到来了, 并且对于芯片的长期潜能我们有足够的洞察力, 这意味着什么?我现在不去抓住机会反而去完成我的哈佛学业, 软件工业绝对不会原地踏步等着我。”

(1) 比尔·盖茨在美国西雅图湖滨中学的求学经历对他日后电脑领域的巨大成功起了重要的作用, 请依据文本具体说明。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 盖茨进入哈佛一年后便退学创办微软公司, 他为何要做出这样的决定?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 盖茨成功的原因是多方面的。盖茨“专注”的做事方式无疑是一个重要原因, 结合全文, 谈谈你的认识。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6.阅读下面的文字, 完成问题。

钢琴家的脚

陈钢

(1) 钢琴家在他们出场时, 必先举足由幕后走到琴前;而这几步路, 可真谓“寸步难行”啊!他们有的如万里长征, 步履艰难;有的则小心翼翼, 如履薄冰;还有的活像是小脚女人赶集———急急匆匆, 扭扭歪歪。但是, 有一位钢琴家的路却走得潇洒自若, 怡然大方, 他———就是傅聪。

(2) 而带他学会走路的, 就是他的父亲傅雷。这条路的路标上有四句话:“第一, 做人;第二;做艺术家;第三, 做音乐家;最后才是钢琴家!”———这是傅雷给孩子的临别赠言。

(3) 为了让傅聪学会“做人”, 这位精通洋学的大翻译家, 既没有把儿子送到他早年留学的法国, 也没有让他进音乐学堂;而是另辟蹊径, 用近乎“私塾”的方式, 从孔孟先秦诸子、《国策》、《左传》、《晏子春秋》、《史记》、《汉书》、《世说新语》中自选教材, 进行“道德规范”———“做人ABC”的教育。傅雷认为, 对于没有宗教信仰的人来说, “道德规范”是生活中唯一的“圭臬”。而当他将这个“圭臬”与古希腊罗马的崇尚自然, 文艺复兴的崇尚人文, 法国大革命和五四运动的崇尚民主的精神相融合时, 就构筑起一个“理想世界”的最高境界!傅聪以后在国外生活了那么多年, 面对着光怪陆离的西方社会和纸醉金迷的金钱世界, 始终“视富贵如浮云”, 而不像“巴尔扎克笔下的那些人物, 正好把富贵作为人生最重要的, 甚至是唯一的目标”, 就是因为精神境界中有这个“圭臬”所维系。傅雷在家书中盛赞傅聪的前丈人梅纽因, 说他在海牙为一个快要死的女孩子演奏巴哈的《恰空舞曲》和他1947年在柏林对犹太难民的讲话, 是一种“符合我们威武不能屈的古训”的精神和气节;而傅聪也以孔夫子所称道的颜回为榜样, 保持“一箪食, 一瓢饮, 在陋巷, 人不堪其忧, 回也不改其乐”那种“以清贫为自傲”的中国文人传统和超尘脱俗的崇高境界。真是:有“德”才有“品”, 有“品”才有“境”, 有“境”才能铸造高人!而傅雷, 就是这样带着儿子走人生之路的。

(4) 傅聪的艺术之路, 是一条以民族文化根蒂来“开发”、“引爆”世界艺术顶尖的“通路”。

(5) 陆游示儿:“功夫在诗外。”可傅聪的功夫倒是在“诗内”。他从小最喜欢的事情就是偷听爸爸同朋友谈话, 谈论李白杜甫, 他最喜欢的就是李后主的词。他对中国古诗词的通晓决不逊于托斯卡尼尼 (意大利著名指挥家) 对莎士比亚的熟悉。

(6) 傅聪在“肖邦”比赛前, 他的演奏已被波兰教授认为“赋有肖邦的灵魂”, 甚至说他是一个“中国籍的波兰人”。他荣获的“最是波兰魂”的玛祖卡奖, 更被认为是桩“有历史意义的事件”。因为, 这是由“一个中国人创造了真正的玛祖卡的表达风格”。意大利钢琴家阿高斯蒂教授对傅聪说:“只有古典的文明才能给你那么多难得的天赋, 肖邦的意境很像中国的意境。”说得多好、多对啊!傅聪就是这样弹肖邦的。他弹肖邦, “就好像是我的命运”, “我自己很自然地说自己的话”。而且, 肖邦又有李白“非人世”的气息和李后主那种“垂死之痛, 家国之恨”的愁绪。傅聪用李白来演绎, 升华肖邦;从某种意义上说, 他得的是李白奖!

(7) 傅聪的艺术之路还通向大自然。

(8) 傅雷, 则多次要求傅聪到大自然中去。因为, 大师的作品“就是从大自然, 从人生各方面的材料中‘泡’出来的, 所以, 表达他们的作品, 也得走同样的路”。更重要的是, 大自然可使人“荡涤胸中尘俗”, “打破纸醉金迷的俗梦, 养成淡泊洒脱的胸怀”。从而获得一种“萧然意远, 旷达怡静, 不滞于物, 不凝于心的境界”, 使演奏具有“生命的活力与搏击飞纵的气势”!

【注】圭臬:比喻准则或法度。

(1) 从第 (3) 段看, 傅雷奉为“圭臬”的“道德规范”实质上指什么?它对艺术家的人生之路起到了怎样的作用?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 从傅聪身上, 我们看到傅雷的教育有哪些成功之处?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 弹奏钢琴用的是手, 而本文作者却偏偏写钢琴家的脚, 这是为什么?谈谈你的理解。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新题答案要点】

1.《寻找西南联大》

(1) (1) 八年抗战中, 联大师生在极为艰苦的条件下蔚然屹立, 成为中国教育史上的一段佳话, 耐人寻味;

(2) 寻找就是探寻所以如此的原因。

(2) (1) 这批教师, 游学英美, 很多人都是所在领域的权威。

(2) 他们是在当时中国的言论界极有影响力的知识分子。许多人在当时的政治和舆论中扮演着一种批评者的角色。

(3) 他们扮演了一种自由民主的势力。尤其是作为国共之间强有力的第三种力量, 深刻影响其后中国政治的走向。

(3) (1) 联大聚集了当时中国最卓越的一批教师, 他们都是所在领域的权威。

(2) 更重要的是联大的“民主治校, 兼容并包”的学术风格。

(3) 联大拥有中国最优秀的一批学生。他们在最充分的学术自由环境中, 起步自己的学术研究, 并达到相当的水准。这样, 卓越的启蒙教育, 以及开放的学术环境, 使得战后中国的文化、科技人才势必基本出于联大。

2.《高树鸣蝉》

(1) 蝉代表着一种闲适从容或悠闲逍遥的心境。这句话对上面两段有收束或总结的作用。

(2) (1) 充分印证作者的观点。

(2) 具体描述的诗句使读者更容易理解作者观点。

(3) 诗歌多处引用使全文增加书卷气。

(3) 从凄婉哀怨到岑寂豁然再进入波澜不起的“禅”境。

(4) (1) 西方科学告诉我们, 蝉要经过四年泥土下的黑暗, 才能换得走上地面一个月阳光下的歌唱。

(2) 蝉唱响的是一种生命的礼赞, 不经历地下黑色中长时间的涅槃, 何来如此持久坚韧的声音?

(3) 这样的歌声应该化为我们生命的滋养, 引领我们学会化蛹为蝶, 引领我们走向悠远而有境界的生命的远方。

(4) 这些感悟比从夏到秋, 从喜转悲的感知蝉, 要更有意义。

3.《另一个生涯在延续》

(1) 显示姚明在篮球领域的扩张对中国体育在世界影响的巨大贡献, 和下面所讲姚明因伤不得不退出运动员生涯后, 仍然继续拼搏在诸多领域并都有杰出贡献相呼应, 表明姚明始终如一地为国为民的担当情怀;并表明做一行就把它做到最好的人格境界;呼应标题, 显示标题的含义。

(2) 运动生涯用姚基金开展各种慈善事业的生涯

(3) 姚明希望姚基金能帮助更多的青少年。这种帮助, 主要在于给青少年提供机会, 让他们去面对生活, 帮助他们去勇敢生活。同时, 还希望借此让参与公益活动的孩子, 从小就有一种回馈社会的想法和责任感。这一切, 都服务于青少年的未来, 祖国的未来, 所以概括为希望。

4.《方向没错不怕到不了岸》

(1) 与上文面对杂交稻子的期待和喜悦呼应, 显示失败惨重和所受的打击;引出学术界原本对杂交水稻的普遍质疑, 更是为了讲述失败后的不放弃, 从而显示他后来的成功更主要源于他的坚强。

(2) 目标实现虽然不易, 过程漫长, 但要执着于目标, 脚踏实地, 步步执着前行, 终会登上目标的巅峰。

(3) 首先是不惧艰难, 把依然是难题的杂交稻在全球的推广工作做大;其次是用他的杂交稻技术造福世界;再有, 这一切是这位老人的全部的生命追求, 无我的追求。可选择其中最有感触的一点来讲自己的感悟。

5.《青少年时代的比尔·盖茨》

(1) (1) 湖滨中学是美国最早开设电脑课程的学校, 这使盖茨有机会操作那台终端机。

(2) 湖滨中学让盖茨帮学校设计一套排课用的电脑软件, 盖茨圆满地完成了这个艰巨的任务, 既延长了他使用电脑的宝贵时间, 又给他提供了一次实践的机会。

(3) 湖滨中学很开明, 允许高年级学生在完成规定课程后去企业实习和工作。这使得盖茨帮助TRW公司按时完成了项目, 也得到了该公司一位电脑专家的指导, 软件技巧得到了提高。

(2) (1) 比尔·盖茨意识到软件时代到来了。

(2) 比尔·盖茨认为软件工业绝对不会原地踏步等着他修完大学课程。

(3) 比尔·盖茨对于芯片的长期潜能使他对电脑发展有足够的洞察力, 所以抓住机会创业。

(3) 只有集中精力专注于自己的目标才能造就成功。

(1) 利用学校的终端机, 盖茨十分专注地研究电脑, 十三岁便独立编出了第一个电脑程序;

(2) 课余时间, 盖茨努力寻找和利用各种机会, 专注地进行电脑研究, 十五岁就成为远近闻名的电脑小天才;

(3) 因为专注于自己热爱的电脑研究, 毅然放弃哈佛大学的学业, 一手创办了世界上最成功的企业之一———微软公司。

6.《钢琴家的脚》

(1) “道德规范”实质上指清贫自守 (安贫乐道、以清贫自傲) 的人生准则 (情操、境界等) 。

这种道德规范对艺术家的人生之路起到了奠基的作用, 它是做人的根基 (基础、精神支柱等, 意思答对即可) 。

(2) (1) 傅聪能保持中国文人的传统和超尘脱俗的崇高境界, 正是傅雷“道德规范”教育的成功。

(2) 傅聪能走向世界艺术顶峰, 是因为他有很深的中国文化功底, 这是傅雷艺术熏陶的成功。 (3) 傅聪的艺术之路通向了自然, 提升了他的精神境界, 激发了他的艺术活力, 这正是傅雷“崇尚自然”教育的成功。

(3) (1) 就全文而言, 作者意图主要不是写傅聪的演奏技巧如何高超, 而是从钢琴家出场走台步说起, 写傅聪作为世界顶级钢琴家所具有的内在精神气质。

(2) 由此引出傅雷引领傅聪由怎样的“艺术之路”而走向成功的钢琴家的主体讲述。

(3) 弹奏钢琴用的是手, 而本文作者却偏偏写钢琴家的脚, 能达到激发读者阅读兴趣的目的。

篇4:高考实用类文本阅读之传记阅读

【考纲阐述】

2011年高考新课程高考《考试大纲》对实用类文本的阅读要求:(1)阅读评价中外实用类文本。(2)了解访谈、调查报告、新闻、传记、社科论文等实用类的文体基本特征和主要表现手法。(3)准确解读文本,筛选、整合信息。(4)分析思想内容、构成要素和语言特色。(5)评价文本产生的社会功用,探讨文本反映的人生价值和时代精神。

【知识梳理】

(一)传记的定义

传记是记述人物事迹的一种文体。从传记中,我们可以了解一个人的生活经历,体悟一个人的情感世界,追寻一个人思想演变的线索,剖析一个人成败的缘由,寻回那逝去的岁月云烟,感受沉重的历史沧桑。从中获得有益的人生启示,形成有一定深度的思考和判断。

(二)传记的主要特点

传记的文体特点是真实性和文学性。真实性是传记的第一特征,写作时不允许任意虚构。但传记不同于一般的枯燥的历史记录,它具有文学性,它通过作者的选择、剪辑、组接,倾注了爱憎的情感;它需要用艺术的手法加以表现,以达到传神的目的。

(三)传记的分类

(1)从叙述人称看,传记可分自传和他传。

自传是作者自己撰写的,如:鲁迅写的《鲁迅自传》,沈从文的《沈从文自传》。自传特点是:①第一人称,作者即传主。②展现心智历练过程、人生历程、成败得失。

他传是他人撰写的,如:《华罗庚》、《“布衣总统”孙中山》、《我的父亲邓小平》等。他传特点是:①叙述性传记:第三人称。②展现思想脉络、人生历程、成败得失。

(2)从表达方式看,还有叙议结合的“评传”。

一般的传记以记叙为主,还有的传记,一面记述人物的经历,一面加以评论,记叙与评论各半,这种传记则被称为“评传”。如:卞毓方的《留取丹心照汗青》,朱志敏的《铁肩担道义》。

评传是传记中的跨类文体,处于人物传记和文学评论之间。一方面有对人物生平较完整的叙述,借以展示传主的人生道路;另一方面结合这些叙述,分析传主的思想行为,评价他对社会发展的作用。同时因为它的篇幅较简短,更适合于高考命题时选用,因此考生对这一类型应给予更多的关注。人物评传的特点:①第三人称。②“传”思想轨迹、人生历程,“评”人品高下、成败得失。

【考情分析】

实用类文本传记阅读是配合普通高中语文新课程开设的选修课,它在2007年宁夏海南高考语文试卷中首次次出现后,近几年来,辽宁、江苏、山东、广东、宁夏海南等新课程高考试卷实用文本阅读选材大多是人物传记。这类考题强调培养和发展学生的应用能力,体现出实用性和应用性的特点,考题进一步贴近生活,旨在使学生在学习中学会关注生活。属于选考内容(与文学类文本阅读二选一),分值18-25分,分值很重。

【命题特征】

本考点考查方向:(1)考查对传记中的重要词语与句子含义的理解能力。(2)考查对传记中一些重要信息的筛选能力。(3)考查对传记中作者所表现出的创作意图、文章结构基本特征和写作技巧分析、归纳与概括能力。(4)考查对作者作传的观点态度的把握能力。(5)考查对传记中的疑点和难点,文本的深层意蕴及其所反映的人生价值和时代精神的探究能力。

本考点的命题特点:在高考卷上一般有四个小题组成,其中第一题以客观题的形式考查信息筛选能力,属于分析综合,能力等级为C。第二题是以主观题的形式对文章内容整合能力的考查,能力等级为C。考查内容包括对文中信息的筛选与整合、语言特色、文章结构、基本内容、主要表现手法。第三题考查评价文本的主要观点、基本倾向以及社会影响。属于鉴赏评价,能力等级为D。第四题考查探究作者的写作背景和写作意图,探讨文本反映的人生价值和人文精神,探讨文本中的疑点和难点,提出自己的见解。能力等级为E。

【阅读要求】

根据传记的文体特点和新课程高考的考查方向,在阅读传记时,除了完成一般文章阅读的把握文章结构和概括中心意思的要求之外,还要特别注意以下几点:

(1)理清作品陈述的基本事实,把握传主的人生经历。

(2)分析传主的性格、情感,把握传主的性格、情感与基本事实之间的关系。

(3)理解作者的评论、思想,分析作者的评论、思想与基本事实之间的关系。

(4)通过分析作品的选材、表现手法、修辞技巧、语言特色等艺术形式,了解作者这样处理的意图。

(5)探讨文本反映的人生价值和时代精神,能对作者所持的观点和艺术处理提出自己的看法。

【阅读方法】

从传记阅读的命题上来说,除了关注传统阅读材料所考查的重点语句的理解,文章主旨的把握,艺术手法的考查等内容外,我们还需要注意掌握关于传记的文体知识,特别关注如何评价传主的功过得失,如何从选文中汲取有益的人生启示这类内容。这就要求阅读者要善于从传记中了解传主的生活经历,体悟传主的情感世界,追寻传主思想演变的线索,剖析传主成败的缘由,感受其人生经历的沧桑。要做到这些就要掌握一些行之有效的传记阅读方法。

(1)阅读传记作品,必须联系传主生活的时代背景和社会环境。

一个人的成长不可能完全取决于内因,他的个性、思想的形成必定会受到所处的特定时代及其成长环境等外因的影响,了解这些重要事实可以使我们对传主成长的各种因素做出符合实际的分析,以便更立体地了解人物,对其思想、品格及功过做出客观公允的评价。

(2)阅读传记作品,必须认识到传主的成长经历并感悟传主的心路历程。

只有深刻地认识传主的成长经历并感悟其心路历程,注重分析传主的先天禀赋和后天环境、志向和命运、奋斗和机遇、挫折和成功、事业和爱情等诸多因素对其人生发展的重要意义,才能让读者在评价传主的思想、感情、品格、气质、成就等方面的同时,也能从中汲取精神养料,获得有益的启示,丰富自己的人生经验,形成主动规划人生的意识和能力。

(3)阅读传记作品,必须懂得传记作品与其他文学作品的区别。

传记属于纪实性作品,纪实性要求传记记述的事实是客观存在的、准确的、真实的,不允许有任何夸张与虚构。但历史的真实,只能是相对的真实,任何已经成为过去的历史是不可能全面复现的,任何对历史的叙述,也只能是相对真实的描述。因此,传记允许作者对个别细节、某些场景进行符合时代环境的合理的有限度的想象,以便丰富、生动地描绘人物,凸现人物特性。了解了传记作品的这些特点,同学们就可以在学习的过程中欣赏、品味传记作品真实性与文学性相结合、哲理性与形象性相结合、思辨性与审美性相结合所产生的魅力,赏析传记中的想象艺术,多角度地培养自己的鉴赏能力。

(4)阅读传记作品,还要关注传主具有典型意义的事件和细节。

典型事件往往是传主一生的关键所在,能反映他一生中的主要功过,而且可以显示有关的历史进程及特点,有利于读者把握文章的重点,理清其人生发展的脉络;富有特性的细节描写犹如人体之血肉,能使传主的形象更加丰满,能帮助读者更准确地了解传主的性格、理想。同时,关注这些还可以引发读者的思索,使之从中获得更多的人生教益。

另外,评传是传记中的跨类文体,处于人物传记和文学评论之间。一方面有对人物生平较完整的叙述,借以展示传主的人生道路;另一方面结合这些叙述,分析传主的思想行为,评价他对社会发展的作用。同时因为它的篇幅较简短,更适合于高考命题时选用,因此考生对这一类型应给予更多的关注。

【考点梳理】

(一)理清作品陈述的基本事实,把握传主的人生经历。

【经典题型】(1)请结合文中×××的经历,简要说明他是怎样的形象。

(2)作者在文中回忆了×××生前哪些事情?请简要概括。

(二)分析传主的性格、情感,把握传主的性格、情感与基本事实之间的关系。

【经典题型】(1)×××说:“……”×××说:“……”毕淑敏×××说:“……”那么,你从×××身上学到哪些精神品格?(从基本事实分析精神品质)

(2)×××作为×××的风云人物,受到许多人的尊敬和爱戴。结合本文,谈谈对×××精神和品格的认识。(从基本事实分析精神品质)

(3)结合对文章的理解,谈谈作者在文中表达了对×××怎样的感情。(从基本事实分析情感)

(4)读完这篇文章,从×××身上你能学到哪些东西?(从情感把握基本事实)

(5)作者为什么说×××是×××的“真正典范”?(从基本事实分析性格)

(三)理解作者的评论、思想,分析作者的评论、思想与基本事实之间的关系。

【经典题型】(1)人物传记夹杂着作者评述的一种带有文学评论色彩的体裁叫评传。它熔历史性、学术性和思想性于一炉,它处于人物传记和文学评论之间,兼具两者特点。结合本文谈谈这篇评传是怎样兼具二者特点的。(从基本事实中分析作者的思想和观点。)

(2)文中称×××为“××的××”,“××”应该包含哪些含义?根据文意归纳你对“××”的理解。(从作者评论把握基本事实)

(3)在评价×××时,人们最常用的词语是“××”。结合本文,诠释一下词语“××”的内涵。(理解作者评论和思想)

(4)为什么说×××是“……”?(理解作者评论和思想,分析作者的评论和思想与基本事实之间的关系)

(四)通过分析作品的选材、表现手法、修辞技巧、语言特色等艺术形式,了解作者这样处理的意图。

【经典题型】(1)以××××对×××的影响为例,简要阐述人生经历与作家创作之间的关系。(分析作品选材的目的)

(2)传记作为写人的艺术,为了渲染人物个性,离不开记叙具有典型意义的事件和最能表达人物个性的细节。此文用大段文字讲述×××的经历与事迹,为什么?(分析作品细节描写的目的)

(五)探讨文本反映的人生价值和时代精神。能对作者所持的观点和艺术处理提出自己的看法。(此点经常设置为探究题)

【经典题型】(1)作为一部以××××形式创作的作品,《×××》哪些内容反映了×××的现实生活?(探讨文本反映的人生价值和时代精神)

(2)人物传记讲求在真实的事件中彰显人物性格魅力,此文中有两个段落写×××的“××”,你觉得这是作者行文的匠心所在还是作者的败笔,为什么?(能对作者所用观点提出自己的看法)

(3)联合国要授予××ד××××”荣誉称号,请你为××××拟定一则颁奖词。(考察学生能否对作者所持的观点提出自己的看法)

(4)请你就“×××”和“×××”二事,谈谈×××这样处理的得失。(通过谈对事情的处理得失来探讨文本的人生价值和时代精神以及对作者的艺术处理提出自己的看法)

【备考策略】

(一)掌握传记文学的特点。

(二)熟悉传记文学的写法。从创作方法来说,传记可分为历史传记和文学传记。文学传记一般采用顺叙的方式来写作,即按照时间顺序来记叙人物生平,以平实明快的叙述为主,穿插生动的描写和精辟的评说,增加一点抒情和议论的色彩。

(三)理解“评”与“传”的关系。我们要知道,传记中的“评”往往是解题的要害所在。评传是“评”与“传”的结合,是把对传主的评价与对其生平的叙述结合起来的一种传记。评传通过第三人称来说,一方面比较完整地叙述传主的生平事迹,展示传主的人生道路;另一方面结合这些叙述,分析传主的思想行为,评价他对社会发展的作用,确定他在历史进程中的地位。

(四)熟悉解题策略。在整体阅读理解的基础上,我们还应培养自己全面审题与确认阅读区间的能力。

能体会命题意图。题干的设置通常包含三个方面的内容:创设情境、设问角度和命题意图。前两者是显性的,后者则是隐性的,但却又是最为关键的,它直接关系到答题的方向,与命题意图吻合的答案才是正确的,要努力通过题干去揣摩命题的意图。

寻找阅读区间。发掘题干中所隐含的信息,以题干的“此信息”去求答案区间的“彼信息”。传记作品包含了议论和抒情,这些就是答题的重要区间。

最终,我们要具有信息筛选与语言转换整合能力。转换说法、语言重组、提炼概括等。

另外,因为探究题所占分值最大,一般在6-8分之间,因此不可忽视,要特别注意掌握探究题的答题格式。①应写自己的观点:“我认为……”或“我赞同……”②分析自己的理由。“理由是:(1)……(2) ……(3)……”,把理由分点罗列。③可加总结句,“所以(或因此)……”,如果已超字数、超范围,可不写总结句。

【实战演练】

阅读下面文字,完成(1)-(4)题。

“失败英雄”梁从诫

汪永晨

粱从诫先生领导创建了国内首个民间环保组织“自然之友”,自1993年成立以来,“自然之友”开展了许许多多环保方面的重大行动。我曾亲耳听过梁先生的这句自嘲:我们一家三代都是失败的英雄,可以说是屡战屡败但也都是屡败屡战。当时,梁先生说,如果说我从祖父和父母[注]身上继承了点什么的话,那就是信念:一个人要有社会责任感。

我曾拉梁先生和我一起去过我的环保启蒙地江苏省睢宁县大余小学。这是从上世纪80年代起就在学校开展爱鸟活动的一所农村小学。那所学校的学生和老师用绘画、唱歌、跳舞等形式,在田间河边开展课外活动,表达人类对小鸟的热爱。那次,年近70岁的梁先生在小学参加农村孩子的爱鸟活动,那活泼劲儿和孩子们不分高低。至今我脑子里还有着返璞归真的梁先生,如同孩子般在农村小学的操场上和孩子们一起跑跑跳跳的情形。

作为国家环保局的“环境使者”,我和梁先生曾一起去过三峡。我们站在黄柏河边,这是当地人认为治理得不错的河,所以请我们这些环保使者来看。对那治理过的河水还有质疑的作家徐刚蹲在江边捞起一把水草,再站起来时,眉头皱起来,鼻子和嘴也都挤在了一起。粱先生也不客气地对陪着我们的环保局干部表达了他的态度:人的认识当然是要有一个过程的。20年前,在黄柏河还能见底的那个年代,要人们认识到水库将对邻近水域带来多么严重的负面影响,也许不够现实。然而到了上世纪80年代末,在黄柏河已经开始由绿变黑的时候,在论证中还把“对水污染的影响”列为“影响较小,采取有效措施后可减小危害”的一类,甚至时至今日,还在说三峡水库污染“问题不大”,就很难说是实事求是的了。

那次三峡归来,在国家环保总局召开的环保使者的年会上,梁先生送给我一本杂志,上面有他写的文章,表述自己对长江污染应如何面对的见解。那篇文章中梁先生这样写道:“江水轻拍船舷,船在微微晃动。舟上有人难眠。遥想当年,李白遇赦,从奉节东下,一路神采飞扬,留下‘两岸猿声啼不住,轻舟已过万重山的不朽诗句。寥寥数字,向我们透露了一千多年前三峡森林茂密、野生动物出没的自然环境和生态消息。令人面对两岸濯濯童山,峡中滔滔黄水,李白诗中景色,已无法想象;森林与猴子什么年代起从这里消失,也不可考。若诗仙再世,与我辈同行,又会写下怎样的诗句留给后人?历史的冷眼将始终注视着三峡,注视着长江,注视着我们!”

我和粱先生曾一起参加一个美国高层代表团到华访问的工作午餐。梁先生向美国官员讲起他和克林顿的见面,讲起他当时将一张滇金丝猴母子的照片作为礼物送给克林顿。克林顿饶有兴致地问:“这种金丝猴的数量还有多少?”“不足1200只。而且据我们所知,这是灵长类中除了人类之外唯一的红唇动物。”“哦,那是我的表亲!”当时,在座的人都笑了。今天想起梁先生当时的介绍,想起他说的“不足1200只”,好像刚明白梁先生当时的用心——我们都是濒危动物,金丝猴和保护金丝猴的人。

我刚刚出版的新书《追寻“野人”的足迹——中国环保领跑人》中,第一位“野人”就是梁先生。在我写梁先生的文章里有这样一段:这些年来,梁先生的演讲,直接、间接的听众不知有没有人统计过;坐在台下、课堂上听梁先生讲课,最多一次有多少人,我也不知道,可最少的一次有多少,梁先生亲口告诉过我,5个。那是在某国家机关。我问梁先生,那你讲了吗?

他告诉我,当然不能放弃,我还像是下面坐着成千上万的听众那样给那5个人讲了中国民间组织的环保历程。梁先生告诉他们:环境保护不仅仅是政府的事情,也不仅仅是专家的事情,如果我们作为普通的公民,不参与、不支持、不关注环境保护,仅靠政府和专家,任何国家都是不可能把环境治理好的。

梁先生曾作过这样一个比喻。他说:或许,当今的人类就像坐在“泰坦尼克号”上,你有一等舱的乐趣,我有二等舱的活法。突然有一天撞上冰山,停也停不下来,拐也拐不了弯,大家只能同归于尽。

梁先生没有看到这本书的出版。在这本书写梁先生的章节中,最后一句话是:“我没有问过梁先生,但我想我的这个假设:为‘表亲奔走,是这辈子要一直奔下去了,是不是就是出于从父辈那里得到的信念,一个人要有社会责任感?”

梁先生您不会反对吧!

(选自《南都周刊》2010年第43期《梁从诫:三代都是失败英雄》,有删节)

【注释】梁从诫的祖父是近代著名政治活动家和思想家梁启超,父亲是著名建筑学家梁思成,母亲是著名作家、建筑学家林徽因。

(1)下列对这篇传记有关内容的分析和概括,最恰当的两项是()

A.站在黄柏河边,梁先生毫不客气地表达了他对于三峡工程的否定,他认为说三峡水库污染“问题不大”,并不是一种实事求是的态度。

B.梁先生遥想李白当年沿江而下的景象,是为了将长江两岸曾经草木丰茂、野生动物出没的生态环境与现在的童山黄水作对比,表达了对三峡环境破坏严重的忧虑。

C.梁从诫曾将一张滇金丝猴母子的照片作为礼物送给克林顿,是因为它是灵长类中除人类之外唯一的红唇动物,而且这种金丝猴和保护金丝猴的人都是濒危动物。

D.从作家徐刚捞起水草时的神情来看,黄柏河并没有治理好,但当地环保官员却认为治理得不错;梁先生在某国家机关做讲座,却只有五位听众,这都说明政府部门对环保工作不重视。

E.本文通过对“失败英雄”梁从诫相关事迹的描述,表现了一位有社会责任感的环保斗士为保护环境奔走呼吁、不计得失、鞠躬尽瘁的高尚情怀和伟大精神。

(2)这篇传记的题目“‘失败英雄梁从诫”有什么含义?请简要分析。

(3)梁从诫说:“或许,当今的人类就像坐在‘泰坦尼克号上,你有一等舱的乐趣,我有二等舱的活法。突然有一天撞上冰山,停也停不下来,拐也拐不了弯,大家只能同归于尽。”这个比喻有什么深意?请简要分析。

(4)“梁先生说,如果说我从祖父和父母身上继承了点什么的话,那就是信念:一个人要有社会责任感。”请你从“继承”、“信念”、“责任感”三个方面中任选一个,结合全文,谈谈你的看法。

【参考答案】

(1)BE【解析】A项梁先生并没有否定三峡工程,而是批评人们对环保的认识;C项错在最后一分句太过肯定,原文只是作者的揣测;D项以偏概全,对文章的理解有误。

(2)①这是梁先生的一句自嘲:我们一家三代都是失败的英雄;可以说是屡战屡败但也都是屡败屡战;②梁先生毕生为保护环境而努力,虽然得到了很多人的理解和支持,但很多时候因为种种原因也会遭遇很多挫折;③虽然常常失败,但他从不气馁,而是继续为环保事业而奋斗,他是一个英雄。④一个为保护环境而不懈努力的英雄却屡屡失败,这也是整个社会的悲剧,这样的题目能引起人们对社会大环境存在问题的深层思考和关注。(6分;答出一点给2分,答出任意三点、意思对即可)

(3)①人类只有一个地球,我们有着共同的生存环境,利害相关。②当今世界每个国家、民族或个人都会有自己不同于他人的生活方式、意识形态等自由。③我们不应忘记共同的利益,要保护好共同的生存家园,否则人类将面临灾难性后果,自我毁灭。(意思对即可)

(4)示例:观点一:我们从前辈身上或文化传统中继承的最宝贵的是精神和信念。

梁先生从祖父和父母那里继承了对社会负责的信念,促使自己成为对社会有用的人;我们要从前辈身上或文化传统中汲取优秀的精神财富,促使自己成为对社会有用的人;作为前辈,也要身体力行,给后代以积极的影响,给后代留下最无价的精神财富。

观点二:每个人都要有积极的人生信念,并为这一信念奋斗终身。

信念好像人生的明灯,指引着人朝着正确的方向有意义地生活,而不是浑浑噩噩,随波逐流——明确方向;有了信念人才能积极主动、不怕困难、坚强无畏——信念作用;梁先生就是一个具有坚定信念的人,所以他才能在环保道路上屡败屡战,从不气馁——结合事例。

观点三:每个人都要有社会责任感,要争取为社会做出些贡献。

梁家三代人都具有强烈的社会责任感,为社会作出了巨大贡献;正是这样的社会责任感,让梁先生不计名利得失,为保护环境奔走呼吁,献出了自己的全部精力;我们也要有社会责任感,要争取为社会献出自己的一份力量。

(谈一个方面即可,观点正确,要言之有据,层次清晰,语言通顺,意思对即可)

篇5:高考实用类文本阅读之传记阅读

(一)文体概念及特点

1.概念:传记以写人为中心,作者通过人物的言行和典型事例来塑造人物形象。

传记是记载人物事迹的文章,它可以由别人叙述,也可以由自己叙述,可以记载一个人的一生,也可以记载一生中的某一段,但必须忠于史实,并刻画出人物性格和形象,通过人物再现历史。好的传记应该透出历史的价值,有时代的气息;让读者经历传主的成功、失败、起伏。

传记的分类:

(1)自传:自己给自己写的传记,自传的目的是让别人了解自己走过的生活道路,也为了自己总结经验教训。有的自传只写自己一生中重要的几件事情,一般篇幅较短,如《老舍自传》,有的详述自己的生活经历,篇幅较长,如《富兰克林自传》。

(2)小传:小传是较简略地记述他人生平的传记,篇幅较短,小传可以写出传主的一生经历,也可以只写几件典型事例,概括其一生,如《启功传奇》。

(3)评传:这一类传记既要描述人物的生平又要评论人物的思想、生活和贡献。评传的对象一般是那些在历史上曾经发挥重要作用的哲学家、政治家、军事家、文学家、艺术家等著名人物,如《孔子评传》。

(4)画传:以图片与文字结合进行人物传记的写作,如《梅兰芳画传》。大多数传记以第三人称叙写,自传以第一人称叙写。

2.特点:传记的文体特点是真实性和文学性。其中,真实性是传记的第一特征,因为传记叙写的是历史或现实中存在的活生生的人,有真名实姓、居住地点、活动范围等,写作时不允许任意虚构。但传记不同于一般的枯燥的历史记录,它具有文学性。它是写人的,有人的生命、情感在内;它通过作者的选择、剪辑、组接,倾注了爱憎的情感;它需要用艺术的手法加以表现,以达到传神的目的。

二、阅读人物传记必须明确的问题:

1.文章写的是什么人?(一个主要的人物及其他次要人物,以及他们之间的关系。)

2.做了什么事?(一般是用叙事来表现这个人物的,有时候写了几件事。)

3.这个人怎么样?(是好人,还是坏人?一般是好人,主要看作者是怎样评价的。)

4.是思路层次,文章是沿着什么思路展开的,是总分式、并列式、还是层进式,是顺叙还是倒叙,有没有插叙;分为哪几个层次,每层的大致意思是什么,等等。

5.是写作技巧和语言特点,这两项内容虽然现在的高考命题很少涉及,但对它们有个粗略了解,可以帮助理解文本内容。

从篇名开始。

高考试卷中置于实用类文本视野下的人物传记阅读,其主要考查目标及相应的能力层级有:

1、分析综合 C

(1)筛选并整合文中的信息

(2)分析语言特色,把握文章结构,概括中心思想

(3)分析文本的文体基本特征和主要表现手法

2、鉴赏评价 D

(1)评价文本的主要观点和基本倾向

(2)评价文本产生的社会价值和影响

(3)对文本的某种特色作深度的思考和判断

3、探究 F

(1)从不同角度和层面发掘文本的深层意蕴

(2)探讨文本反映的人生价值和时代精神

(3)探究文本中的疑点和难点,提出自己的见解

八、阅读时要注意以下三点:

1.知人

知人,就是要掌握文中所写之人。具体地说,文章写了几个人,主要人物是谁,次要人物有几个,人物之间的关系如何,作者对他们的评价是什么,对这些都要一一搞清楚。

2.明事

事件是史传文的主体。明事,就是要弄清楚作者围绕主要人物写了几件事。如果只写一件事,就要分析事件的起因、经过和结果。如果是写几件事,就要了解事件的先后顺序,事件之间是什么关系。弄清这些问题,就是把握住了文章的主要内容。

3.辨理

所谓辨理,就是要分析作者借助所叙之事,对人物作出怎样的评价,说明了什么道理。这其实就是分析作者在文中的观点态度。所谓“理”有的是作者明说的,即作者通过议论表现自己的观点态度;有的借人物之口表达作者的看法,更多的却是在叙事之中透露的,这就需要“辨理”。

二.高考对接

一、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1~4题。

叶圣陶在四川

1940年初夏,叶圣陶来到成都,在四川省教育厅教育科学馆工作。他白天去办公,晚上教儿女们写写文章。常常在晚饭之后,把油灯移到桌子中央,至善、至美、至诚就凑着光亮,认真地听父亲讲解。有时候,儿女们也和父亲热烈讨论。他们每人每星期交一篇文章。叶圣陶一向主张作文要说自己的话,要写自己的真情实感,对儿女们的作文,他也从来不出题目,随他们写去。这也是他们一天中最感兴味的时刻。叶圣陶一边看他们的文章,一边问:“这儿多了些什么?这儿少了些什么?能不能换一个比较恰当的词儿?把词儿调动一下,把句式改变一下,是不是好些?”遇到看不明白的地方,他就问孩子们:“原来是怎么想的?到底想

清楚了没有?为什么表达不出来?怎样才能把要说的意思说明白?”他问得十分仔细,简直就是严格的考试,同时也是生动活泼的考试。孩子们都乐意参加这样的考试。

但是,对于叶圣陶,到了成都以后,使他格外高兴的事,却要算和朱自清的朝夕相见了。几十年来,这两位作家亲似手足。朱自清曾写过《我所见的叶圣陶》《叶圣陶的短篇小说》等文章。1931年8月,朱自清由北平动身访问欧洲,就是在叶圣陶鼓动下,才写出了《欧游杂记》的。朱自清在这本书的“自序”里,曾提到叶圣陶帮助“设计”、“题字”、“校对”等。叶圣陶曾写过《与佩弦》的散文,讲述他们之间的友情:

促膝谈心,随兴趣之所至,时而上天,时而入地;时而论书,时而评画;时而纵谈时局,品鉴人伦;时而剖析玄理,密诉衷曲……可谓随意之极致了。这当儿,名誉之心是没有的,利益的心是没有的,顾忌欺诳等心也都没有,只为着看出内心而说话,说其不得不说。其味甘而永,无所不领会,真可说彼此“如见其肺肝然”的。

现在,很难得他们同处一地,又在一起工作,还先后合编了《精读指导举偶》和《略读指导举偶》,作为中学生学习国文的课外读物,列入“四川省教育科学馆丛书”出版。

为了浇灌《中学生》这块抗战时期青年的精神家园,叶圣陶1945年9月离开成都到重庆,住在螃蟹井开明书店那个局促的小楼上。看稿编辑,和作者、读者书信联系,甚至校对都由他自己动手。他热情、认真、宽容,一心一意为作者和读者服务。来稿只要有可用之处,他就诚恳地提出修改意见。赵景深在《文心剪影》里说:“他的复信措词谦抑,字迹圆润丰满,正显出他那谦和而又诚实的心.”正如当年他主编《小说月报》曾精心培育了一大批后来成为新文学史上的著名作家时那样。他那公而忘私的精神和工作态度,给予年轻一代的教育、鼓舞的力量是无法估量的。当时《中学生》杂志一位年轻编辑后来回忆说:“他是实际的教育家,但不是取教训态度的老师,而是取辅导态度的顾问……他是热忱的事业家,在编辑部不是做官当老爷,而是脚踏实地、以身作则,放手让青年编辑在实践中锻炼,有合理的建议欣然采纳,对可用的稿件热诚支持,有忽略的地方及时提醒,有弄错的地方予以纠正。”这就是真正的教育者的榜样。在他身上似乎更多的是儒家思想,从他为自己的儿女取名至善、至美、至诚可以看出,他追求的是一种多么崇高的境界。但是,他又能把握时代的潮流而有所取舍,不断前进。

(选自《叶圣陶和他的世界》第九章,有删节)

1.下列对传记的分析和概括,不正确的两项是()

A.正是在叶圣陶的鼓动与热心帮助下,1931年8月朱自清才由北平动身访问欧洲,并写出了散文集《欧游杂记》。

B.列入“四川省教育科学馆丛书”的《精读指导举偶》和《略读指导举偶》,是叶圣陶和朱自清合编的中学生课外读本。

C.正如当年的《小说月报》那样,《中学生》这块抗战时期青年的精神家园,也曾培育了一大批新文学史上的著名作家。

D.从叶圣陶为他的儿女取名为至善、至美、至诚,我们可以看出他追求真善美、憎恶假恶丑的人生理想和价值观。

E.本文通过描写叶圣陶指导儿女们写作、编《中学生》杂志等事迹,勾勒了一位可亲可敬、踏实认真的教育家形象。

【解析】本题考查对实用类文本——传记的读读,涉及筛选信息、分析主要的表现手法等多个考点,能力层级为C级、D级。A项“正是在叶圣陶的鼓动与热心帮助下,1931年8月朱自清才由北平动身访问欧洲”表述有误,根据原文中“1931年8月,朱自清由北平动身访问欧洲,就是在叶圣陶鼓动下,才写出了《欧游杂记》的”一句可知;

C项“《中学生》这块抗战时期青年的精神家园,也曾培育了一大批新文学史上的著名作家”表述有误,原文说“为了浇灌《中学生》这块抗战时期青年的精神家园”,“他热情、认真、宽容,一心一意为作者和读者服务,正如当年他主编《小说月报》曾精心培育了一大批后来成为新文学史上的著名作家时那样”,重点是称赞他“那公而忘私的精神和工作态度,给予年轻一代的教育、鼓舞的力量是无法估量的”,而没有《中学生》“培育了一大批新文学史上的著名作家”这层意思,【答案】AC

2.叶圣陶指导儿女们写作有什么特点?他对儿女们的作文又是从哪些方面评议的?请结合原文概括回答。

【解析】本题考查筛选并整合文中信息的能力,能力层级为C级。

第一问结合原文第一段相关内容儿女们“认真地听父亲讲解”“有时候,也和父亲热烈讨论”和“主张作文要说自己的话,要写自己的真情实感,对儿女们的作文,他也从来不出题目,随他们写去”分别概括出①②点,根据叶圣陶的问话内容及儿女们的表现可以分别概括出③④两点。

第二问应该根据第一段叶圣陶的问话来分析、提炼、概括,如“这儿多了些什么?这儿少了些什么?能不能换一个比较恰当的词儿?把词儿调动一下,把句式改变一下,是不是好些?”问话主要涉及了作文的用词、句式等方面,考查的是关于作文的表达形式的;“原来是怎么想的?到底想清楚了没有?为什么表达不出来?怎样才能把要说的意思说明白?”问话主要涉及的是作文的思想内容方面。

【答案】第一问:①认真讲解,时或热烈讨论。②不加约束,任其自由发挥。③重视评议,培养写作习惯。

④善于启发,诱导深入思考。

第二问:①仔细考查作文的表达形式。②详细询问作文的思想内容。

3.和朱自清见面,叶圣陶为什么会感到“格外高兴”?他们谈心时为什么能达到“随意之极致”?请简要分析。

【解析】本题考查筛选并整合文中的信息、评价文本的基本观点和基本倾向等考点,能力层级为C级、D级。第一问根据原文第二、三段内容,结合“亲似手足、鼓动、帮助”等关键词语概括出来。

第二问根据文中叶圣陶的散文《与佩弦》中的内容,抓住“兴趣之所至、随意之极致、名誉之心是没有的、利益的心是没有的、顾忌欺诳等心也都没有、无所不领会,如见其肺肝然”等关键词句,就可以概括出来了。

【答案】第一问:①有着几十年亲似手足的友情。②有着共同的兴趣和爱好。③互相鼓励和帮助。

第二问:①随兴之所至,无话不说。②没有功利目的,无所顾忌。③心领神会,肝胆相照。

4.叶圣陶晚年曾用“得失塞翁马,襟怀孺子牛”来自勉。依据传记内容,探究文中哪一方面已经体现了叶圣陶的“孺子牛”襟怀。请简要论述。

【解析】本题考查从不同的角度和层面发掘文本的深层意蕴、探讨文本反映的人生价值等探究能力,能力层级为F级。“孺子牛”比喻心甘情愿为他人服务的人,文中主要有三个方面

体现了叶圣陶“孺子牛”的襟怀:对儿女的教育、和作者及读者的关系、一位年轻编辑的回忆。从这三个方面概括出答案即可。

篇6:高考实用类文本阅读之传记阅读

是遵循真实性原则,用形象化的方法记述人物的生活经历、精神风貌以及其历史背景的一种叙事性文体。

二、传记作品的分类有几种? 传记的种类:

1、自传或他传:自传是自述生平事迹的实录

他传则是他人撰写的,具有一定文学性。

2、评传:

记叙与评论各半,叫评传。评传是人物传记夹杂着作者评述的一种带有文学评论色彩的体裁。

它由传主、本事、作者的思考与评析三要素构成。“传中有评,评中有传,评传结合”是其特点。“传要真实,评要中地”是评传写作的基本要求。

3、回忆录

三、传记作品的基本特征是什么?

纪实性与文学性的统一: 真实性与文学性,哲理性与形象性,思辨性与审美性。

四.传记考查的切入角度

1、写什么?

(1)理解作者在文中的重要语句所要表达的含义。(2)理清作品陈述的基本事实,把握传主的人生经历;(3)把握传主的形象,概括传主的精神品质。

2、怎么写和为什么这样写?

把握文章结构,分析传记的语言特色,理解作者在文中所运用的表现手法及其效果(作用)。

3、探究——探讨文本反映的人生价值和时代精神,能对作者所持的观点和艺术处理提出自己的看法。

五.传记作品常设考试题型有几种?

(一)要求结合全文,概括要点。

例1.盛宣怀在创办北洋大学堂时提出了哪些主张?反映了他什么样的教育思想?(6分)

——《盛宣怀的教育思想和办学实践》

例2.叶圣陶指导儿女们写作有什么特点?他对儿女们的作文又是从哪些方面评议的?请结合原文概括回答。(6分)

——《叶圣陶在四川》

①解答“概括要点”题:

1、审清题意,依据题干中的关键词句,回归到原文,锁定答题区域;

2、适当取舍 ;

3、进行概括。

当答案不是集中在某一段,而是分散在多个文段时,我们该如何概括? 原则:不遗漏,不重复。方法:先罗列,再“合并同类项”。

当答案集中在某一部分时,已经不存在遗漏与重复的问题了。我们该如何概括? 原则:条理清晰,语言简练 方法:划分层次,归纳层意

(我们要做的是将原文中密密麻麻的一大片文字变成按点列出的答案,要点数可根据分值推断。)

②要求分析文章中某句话/某段话/某几段话主要运用了什么表现手法,理解某个词/某句话/某段话/某几段话的含义及作用。

含义:词语理解;句子理解;句子的修辞效果理解;文意理解。词语理解

1、表层和深层含义

2、指代义 人类赖以生存的大自然博大精深,生气勃勃,愈是迈向纵深,便愈是感到它的精妙。在许多地方,造化于不经意中留下了真理。我至少发现,植物世界与人类世界之间有着一种发人深思的对应关系,前者有助你理解世俗人间所发生的一些事情,认识你周围的真实。这使我讴歌生命之美,对生活抱着积极进取态度。“这”指代:A.植物世界与人类世界的对应关系 ,B.植物世界 ,C.大自然,D.我的发现 句子理解: 起重要作用的句子:

1、在文中传达重要信息,直接关系到正确理解文意、把握文章主旨的句子;

2、在文中有总起、过渡、总结作用的,或体现文章主旨的句子;

3、内涵丰富或意思含蓄,需要仔细领会的句子;

4、句式特殊的句子,如倒装句、对称句、矛盾句等。怎样分析重要的句子:

(1)结构较复杂,对理解文章有影响的语句。(要根据句子中的内容分点解说出来。)

(2)能帮助读者准确理解作品主旨或脉络层次的关键性语句,即“文眼”。(既要概括出主题思想又要把握点本章感情基调。)

(3)意义比较含蓄、内涵较为丰富或蕴含某种深层含义的句子。(要用直接明确的语言转述出来,恢复它的本来面目。)(要说出它的浅层意思和深层意思。)(4)在文章结构上有着重要作用,能帮助读者把握文章结构、理解文章思想内容的起始句、总结句、过渡句、收束句等。(既要陈述内容又要明确作用。)(5)含修辞手法,能增强文章表达效果的句子。(既要把修辞意转化出来又要明确作用。)

(6)具有警策作用的句子。文字简练,内涵丰富,具有发人深思、动人心魄、催人奋起的作用,被广泛引用的句子。(要用简洁明了的语言把哲理揭示出来。)(7)用典句,即句子中用了典故。(典故的意义是后透彻理解句意的关键。)(8)在表达效果上有特殊作用的句子。(既要理解句意还要说明表达效果)(9)言在此而意在彼,或在一定语境下产生临时意义,容易被误解的句子。(要联系上下文准确理解语境句意)总结:从分析句子的结构、修辞入手: 从分析句子中的重要词语入手:

从分析句子的位置、作者的表达意图入手: ③解答“含义·手法·作用”题: 1.千方百计弄清词、句含义。

2.结合人物形象与事迹,理解句子或文段的言外之意。3.务必详细解说运用了什么表现手法。

4、结合作者观点及情感态度,紧扣文本,分析这样写的作用。④语句所在位置及其表意作用: 1.语句位于文章的开头。

1、点明主旨,领起下文;

2、设置悬念,吸引读者;

3、点明思想感情变化的线索;

4、蓄势、铺垫,奠定感情基调,即不直接点明观点,而是为观点的提出服务,或者为下文的叙事与抒情奠定感情基调。2.语句位于文章的中间。

1、承上启下的过渡作用;

2、衬托作用。即在行文中,为了使叙述主体彰显而谈到其他事物,其他事物就有衬托作用;

3、渲染烘托气氛。即在行文中为了使主体更加突出而对环境等加以描写,为人物的出场营造气氛。3.语句位于文章末尾。

1、总结上文,突出中心;

2、呼应上文,前后呼应,使文章结构完整;

3、点明主旨,升华感情,深化主题;

4、含蓄地表达主旨,往往是借助象征性的景物描写。

⑤“作用”的表述格式:用——方法,起到—————效果(作用)。开头:引出下文的„„(总领下文的„„)结尾:点明„„的中心(升华„„的主题,总结上文的„„)比喻:使„„显得生动形象

同类:烘托了(强化,具体化)„„ 相反:反衬了(突出)„„ 数据:使„„更加具体,更加可信 例子:使„„更具有说服力

⑥如何分析概括传主的形象

方法1:抓基本事实(主要事件)与细节。方法2:抓评作者议性、概括性的词句。方法3:抓传主与他人的关系。探究人物写法

类型: 侧面描写 /本来写传主,为什么又写某某 / 写某某某有什么作用 侧面描写运用对比衬托表现主要人物 ⑦选材

例子: 作者这样叙写黄侃的写作意图是什么?(6分)

出题类型:这样叙写传主有何意图 / 分析选材上有何特点 / 在表达上有哪些特点? 知识点积累:

选材:以小见大 叙议结合 欲扬先抑 详略得当 虚实结合 道理加事实

正反对比 联想想象 多角度刻画 ⑧其他题型

1.对含有矛盾词语搭配的句子的理解:对这类题目,首先要分开说两者各自的原因,然后,再合起来讲。例如: 你是如何理解“永恒的瞬间”的?你就先说明瞬间指的是什么及原因,然后说明永恒指的是什么及其原因,最后合起来,“永恒的瞬间”的作用,表现了什么。

模式如下:1因为„„,所以是“瞬间”。2因为„„,所以“永恒”,3“永恒的瞬间”表现了„„的中心思想及„„的作用。

2.引用传主原话和他人的评语的作用:首先要回答引用传主的话的作用,然后回答引用他人的话的作用,最后综合起来的共同作用 引用传主的话

1、直接展示了传主的„„精神,丰富传主形象。

2、丰富作品内容,增强可读性。

3、验证作者观点。

4、增加作品语言特色 引用他人的话

1、评述更加全面客观,真实可信,2、从侧面塑造传主„„的品质。

3.与作者的详述相结合,有助于读者全面而深刻了解传主的精神和影响。

3.传记的环境景物描写的作用。

传记的环境景物描写的作用主要有两个:1.渲染了„„的气氛。2.起象征的作用,表现传主„„的精神。

4.“为什么”型: 1.表面的肤浅的原因。2.实质的原因。注意每小点要拓展,先概括而后阐述。例如: 关于邰丽华的传记,有一题:为什么作者说邰丽华是观音?

这样分两点:1.(是比较肤浅的表面的原因)因为她表演得惟妙惟俏,如观音一般,„„(引用文中句子即可)2.(实质的原因)因为她拥有观音一般的心,„„(具体例子,可从文中找到)

⑨【传记中引用的作用】:

在传记中,直接采用大量原始材料——引用,可以更好地突出人物的特点,揭示人物的精神面貌,对人物做出客观公正的评价。引用诗词,可以从侧面烘托和丰富撰著的思想精神,使传记显现出一种古朴文雅的风格。引用故事,可以增强文章的活泼度,使文章更具有可读性。引用传主在书信、日记中的表白,它可以印证作者的观点,也可以使传记具有更为真实感人的力量。

如:

21、传记的最后援引了贝尔教授的描述,这样写的作用是什么?(《成绩不佳的数学大师》)

答: ①运用侧面描写的手法,使人物形象更丰满、突出; ②补充出了传主的个性材料,使读者对他有一个更全面的了解; ③运用对比手法,突出埃尔米特的完美人格;④引用名人评价,增加传记的真实性、可信度。

20、这篇评传中,作者多处引用贝多芬书信中的原话和他人的评语,简要分析这样引用的作用。(《不朽的贝多芬》09佛山二模)

答:(1)引用传主的原话,直接展示传主的精神,增强了感染力,也为作者的评述提供了依据;(2)引用他人的话,使文章对人物的评述更加全面客观、真实可信,也能从侧面塑造传主的性格;(3)二者与作者的评述相结合,有助于读者全面而深刻了解传主的精神和影响(提升了传记的阅读价值)。答题切入口:对传主、读者、文本、作者的作用(四方面入手)

(4)领会把握结构安排:是否开头结尾,各有特色;烘托铺垫,前后呼应;设置悬念,制造波澜,起承转合,曲折有致。⑩分析运用表现手法:分析表现手法: A、选材的处理:——详略得当

传记的选材是与主题密切相关的。对中心有用的,与主题特别密切的材料,是主要内容,则需浓墨重彩地渲染,要详细写;与主题关系不很密切的材料,是次要内容,则轻描淡写,甚至一笔带过。B.人物描写方法:

传记是记载人物生平或事迹的一类记叙文体,它的表现手法比较接近于小说。它往往是通过对传主的正面描写(肖像描写,心理描写,行动描写,语言描写,细节描写),侧面描写(间接描写)等来突出表现传主的人物形象和精神世界,使人物形象血肉丰满,栩栩如生,增强文章的感染力。

传记作为写人的艺术,为了渲染人物个性,离不开记叙具有典型意义的事件和最能表达人物个性的细节。不写事件,传记无以表现人物;不写细节,作者无以使人物生动起来。因此阅读传记需要特别关注细节描写。作者通过传主的日常生活细节,折射出传主的思想观点,保持传主基本思想的整体性,各方面多角度地展现出传主的情感个性特征,使得传主的个性丰满而鲜活,使传主的生命历程更富有光彩,还可增强文章的可读性。

⑾认识探究问题:结合人物的经历和性格特点,结合具体的历史年代,结合现代社会的认识、需要。

可见训练考生在筛选信息的基础上进行简要概括的能力是复习的一个重点。探

答题思路可概括为:观点——引据——论述——小结。既要充分利用原文信息,又要合理联系现实状况。具体步骤:

第一句:应写自己的观点,句式是“我认为??”或“我赞同??” 接下来,分析自己的理由,句式是“理由是:1?2??3??”,把理由分点罗列。

上一篇:高效性下一篇:两免一补申请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