历史九年级工作计划

2024-05-29

历史九年级工作计划(共9篇)

篇1:历史九年级工作计划

九年级历史教学计划-九年级历史教

学计划(2)

九年级历史上学期教学计划青龙私立阳光学校

于海月

新的学期又开始了,本学期我负责九年级的历史教学工作,为了使本学期的工作在紧张有序的氛围中进行,我特别向有经验的教师请教,并结合九年级学生的特点,制定如下教学计划:

一、教学内容 本学期的历史教学任务,主要是九年级上、下册世界史部分。其中,结合中考大纲的要求,九年级上册主要是从第四单元的步入近代到第八单元璀璨的近代文化的学习,主要内容涉及到 14 世纪上半叶,地中海沿岸地区的手工工

场、文艺复兴运动、地理大发现和早期的殖民扩张孕育了资本主义社会形态的基本要素,使世界朝着一体化方向迈出了关键的一步。从 17 世纪上半叶到 19 世纪中叶,资产阶级通过革命和改革,相继在欧美主要国家和亚洲的日本取代了封建势力,获得了政治统治权。但同时由于资本家的残酷剥削,阶级矛盾空前激发,工人运动、社会主义运动和民族解放运动蓬勃发展,并诞生了马克思主义,国际共产主义运动进入了一个新的历史时期。从 19 世纪下半叶到 20 世纪初,欧美主要国家先后发生了以电力取代蒸汽力的第二次工业革命,生产力获得更加突飞猛进的发展,文学艺术空前繁荣。

与此同时,资本主义国家开始从自由资本主义向垄断资本主义过渡,各帝国主义国家争夺海外殖民地的斗争趋于白热化,终于引发了第一次世界大战。

九年级下册教学内容为第一至第八单元的全部内容,包括: 1917 年的

俄国十月革命,是世界现代史的开端。巴黎和会和华盛顿会议后,形成了“凡尔赛---华盛顿” 体系,使资本主义在战后得到了短期的稳定,但 1929 至 1933 年的经济危机严重打击资本主义世界。为了摆脱危机,罗斯福实行新政。意大利、德国、日本先后实行法西斯专政,法西斯国家的疯狂侵略和英、法的绥靖政策,导致第二次世界大战爆发,第二次世界大战以世界反法西斯战争的胜利而告终,战后,欧亚一系列国家先后走上社会主义道路,战后时期,亚、非、拉国家民族运动逢勃发展。第二次世界大战以后,美国成为资本主义世界的霸主,对社会主义国家采取冷战的政策,形成了资本主义和社会主义对峙的局面。争取世界和平,建立国际政治经济新秩序成为当代国际面临的重大问题。二十世纪四五十年代,出现了原子能、电子计算机和空间技术,开始了第三次科技革命; 同时,文学艺术得到迅速发展; 反映被

压迫民族和人民觉醒的亚非拉文学勃兴; 在资本主义的文学领域里,产生了各种流派,反映了社会的复杂面貌。

二、教学措施 1. 课堂教学严格按照教学大纲的要求进行,在传授知识的基础上,进行思想教育和能力教育,教学内容突出重点,在授课过程中逐步培养学生的解题能力。

2. 教学方法贴近学生实际,尽量灵活多样,讲究教学技能和教学艺术,以利于启发学生积极思考,调动学习积极性。

3. 课程安排的基本模式是一节新授课,一节复习、练习课搭配进行,及时巩固的,不让学生积累太多,产生厌烦情绪。九年级历史教学计划

4、历史事件的讲述和学案的设计要明确各历史要素,使学生在学习过程中构成清晰地脉络,便于形成历史学习规律,方便记忆。

三、教学目标

本学期主要教学目标就是完成九年级上下册世界史的讲授,使学生对世界史的史实形成清晰地脉络,基础知识得到巩固。九年级

历史教学计划 除此之外,在讲课过程中,及时提及中国近代史与世界史的关系,使二者融会贯通,同时为下学期的中国史复习做准备; 在巩固练习方面,适当渗透针对中考考题模式的答题技巧,比如材料解析题中的题干分析方法:“结合材料”“结合所学知识” 和“结合材料和所学知识” 的不同答题方法。

为下学期的综合复习乃至中考做准备。

三、教学进度安排:

第一周: 完成第四单元: 步入近代的学习和测试 第二周: 第五单元; 单元检测 第三周: 第六单元: 无产阶级的斗争与资产阶级统治的加强; 单元小结; 九年级各科测验考试 第四周: 讲评、分析九年级测验考试,第七单元,单元小结:

第五周: 第八单元 璀璨的近代文化,单元小结 第六周: 期中复习九年级上册 4---8 单元内 容 第七八周: 期中考试、试卷分析 第八周: 下册第一单元,单元小结 第九周: 第二单元; 单元小结 第十周: 第三单元;

单元小结 第十一周: 第三单元; 单元小结 第十二周: 第四单元: 单元小结 第十三周: 下册 1---4 单元复习、测试 第十四周: 第五单元; 单元小结 第十五周: 第六单元; 单元小结 第十六周: 第七单元; 单元小结 第十七周: 第七单元; 单元小结 第十八周: 第八单元; 单元小结 第十九周: 第 5—8 单元总结复习; 学生自 主复习九年级上下册 第二十周: 期末测试

篇2:历史九年级工作计划

一、复习目标

1、掌握并熟记历史基础知识,准确再认和再现重要历史事实。

2、通过历史现象初步理解一些历史基本概念和观点。

3、初步运用所学历史知识分析知识点与知识点之间的相互联系。

二、复习时间及进程安排

17周 1――14课 4课时

18周 15――23课 4课时

19周 综合复习检测题 2课时

三、复习措施

教师认真钻研教材与大纲,充分利用网络资源;仔细分析学生学情,研究学科特点,增强学生学习历史的兴趣,提高复习效率;科学严格地对学生进行复习方法指导,使之保管好每份复习资料;科学有效地对学生进行考试方法指导,使之灵活准确地使用好教材和各种资料;对全体学生做好复习动员工作,使学生充分认识复习好历史的重要性,并能以积极乐观的态度投身到复习迎考中去;复习力求精要,减少繁重知识,降低能力要求,不过于挖深拓宽,不增加学生的学习负担,不影响其它学科的正常开展,努力做到短时间、高效率。临近考试,如何提高复习的效率和质量?我认为,要制定周密的复习计划,切实可行的复习计划能让复习有条不紊地进行下去,它是完成复习内容,提高历史质量的保证。为此,我制定如下复习计划:

第一,复习课本,夯实基础。往年的考试题告诉我们学好课本的重要性:在复习时必须深钻教材,复习时要做到细、广、不留下任何知识死角。所以,我计划用三节课带领学生复习课本,复习完毕,及时布置一些练习题,让学生独立完成,夯实基础。因为即使是能力型试题也要以基础知识为依托。教会学生一些记忆知识的方法。如用历史表格整理知识、系统法、把历史知识用点、线、面串成网络使之成为一个整体,用图示,比较等方法来复习掌握基础知识。现在通行的是专题式教材,所以我更多的使用归类复习,对同类知识进行必要的归纳、总结,使之条理化。

第二,复习新课堂。这一阶段,重点是进行强化练习,消化课本知识点。我主要用2节课左右的时间来完成。

第三,综合训练,讲、练、评结合,提高能力。具体做法是:从往年考卷、网上资料中精选几份进行训练,或自编模拟试卷,设计的题目由典型性、针对性到层次性和时代性,并注意试题的灵活性。因为时间关系,和学生一起完成,做题过程中及时指出学生掌握知识和审题解题及书面语言等存在盲点和误区。要查漏补缺,纠偏正误。 第四,回味练习。针对在练习中存在的问题,扫清盲点,强化知识点。 最后,在心理上要调整好自身和学生心态。在复习时,教会学生正确对待压阿力与挫折,正确看待成绩,增强自信,发挥学习的

最佳效能。同时复习时注意从讲课复习、做练习(试题)改正试卷、小结等等方面,对学生进行学法指导,使学生在学习的每个环节上合理利用时间,学习得法,做到事半功倍。

篇3:历史九年级工作计划

新一轮课程改革之后, 讲历史的进程和社会的进步综合起来, 产生了一门新的学科:历史与社会。新课程的产生一方面无可供借鉴的经验, 给教学带来了一定的困难。但在以自主、合作、探究为主的教学宗旨下, 我们要真正体现“以学生发展为本”的新理念, 促进学生的主动发展和综合素质的全面提高。新课程强调要关注学生发展的三个方面:知识与技能、过程与方法、情感态度与价值观。强调“三维”目标, 是为了改变以往过于注重知识传授的倾向, 强调使学生形成积极主动的学习态度, 使他们获得知识与技能的同时, 学会学习和形成正确的价值观。复习计划的制定, 也要体现新课改的精神。

(一) 研究“课程标准”及“考试说明”要求

历史与社会的课程综合了历史, 地理, 人文, 社会学, 经济等各个方面的内容, 是一门培养学生对整个知识系统的综合认识为目标的课程, 是对所有内容的大检阅。因此, 要认真学习与仔细研究考试说明, 把握考试方向, 这样在复习的时候才有侧重点, 做到有的放矢。课程内容包括“我们生活的世界”“我们传承的文明”和“我们面对的机遇与挑战”三个主题。主题“我们生活的世界”, 讲述社会是怎样的, 这是对社会生活要素的整合;第二个主题“我们传承的文明”, 讲述社会为什么是这样的, 这是对反映社会发展的史实的整合;第三个主题“我们面对的机遇与挑战”, 讲述社会应该是怎样的, 这是对当代社会共同关注的问题的整合。同时, 第一个主题又承载着传授历史、人文地理、社会等学科的概念、要素和线索等基本知识的功能。这将知识传授给学生的同时, 更重要的是培养学生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 帮助学生形成正确的人生观世界观。

(二) 制定复习计划和方案

九年级复习内容庞杂, 时间又紧, 教师要为学生合理的从整体上把握复习时间, 另外在复习层次上要以知识与能力, 过程与方法,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念上加以考虑, 并有相应具体计划与方案。复习形式上注意精讲。多练, 细评, 讲练结合, 专题讨论, 个别辅导, 并采用集体备课。

1. 落实目标测试

复习时的目标测试主要以课堂练习、反馈纠正为手段。首先应选好练习题, 其基本标准是:要有代表性;要有丰富的知识内涵, 能反映教材知识的系统性:要有培养能力价值, 使学生练习后能力有所提高;题目尽可能新颖, 能激发学生作题激情。其次在课堂上定时定量, 提高学生思考问题的效率。第三, 练习后及时评讲。这样才能查漏补缺, 又能提高学生审题的能力。

2. 收集整理信息资料

初中毕业生学业考是我们初中阶段的战略大决战。只有充分地掌握大战前的各种信息, 才能“知己知彼, 百战不殆”。学业考试复习其间, 我们会获得各种各样的信息, 包括考试说明及其特点变化, 试题类型及变化。内容范围及难易深浅, 等等。虽然这些信息并非试题本身, 但对教师的教和学生的学都有重要的指导作用, 能够使教和学有所依据, 不会如无头苍蝇, 盲无目的。

3. 保证复习模式深入、有效

第一, 教师要交待学习的主要内容, 并要求学生必须达到什么程度, 有目标的学习比搞“复习世界大战”要有效得多。第二, 师生要系统回顾基础知识, 扎扎实实打好基础, 毕竟学业考试主要考查的还是基础知识, 重在弥补知识缺漏, 使之形成知识网络与结构。第三, 教师要选择典型例题讲解或组织学生讨论, 狠抓重点内容。适当练习热点题型, 帮助学生揭示解题规律, 注意解题方法和本学科能力的培养, 教会学生善于归纳和总结知识之间纵横的联系和比较。第四, 要根据学生实际制订适当的复习量。复习课中常看到教师布置了超量的复习内容。而这种复习模式并不可取, 教师们可以通过试验比较发现其效果很差, 一堂课不可能复习完两堂课的内容。

二、构筑新模式保障历史与社会复习课计划的实施

(一) 理清线索, 帮助记忆

在记忆过程中加深理解在历史与社会复习中要达到帮助学生在理解的基础上记忆, 培养学生学习历史与社会的记忆能力。首先, 要在复习中突出重点, 抓住关键.解决难点。例如, 讲“和平”问题, 可要求学生运用已有的历史和地理知识, 鼓励他们从其他历史、地理书籍中归纳事实, 分析霸权主义者干涉别国内政的事例, 明确霸权主义和强权政治是当代世界和平面临的主要威胁。讲“发展”问题, 可在世界版图上, 大体勾画出当前发达国家与发展中国家的地域分布, 并引导学生回顾西方国家对亚非拉国家和地区进行殖民征服、掠夺和统治的历史, 找出当今世界南北发展差距和根源。在复习时, 要让学生明白, 强调理解地记忆历史与社会知识, 可使他们做到“不但知其然, 而且知其所以然”。其次, 在复习中采用对比和比较的教学方法, 也可以帮助学生理解知识, 加强记忆能力。例如, 在第一次世界大战和第二次世界大战时就可以采用比较和对比的教学方法, 找出它们的异同点。从战争的性质、结果两方面来比较, 从而加强记忆。再次, 复习时还可运用归纳法来加强、加强记忆。例如:在复习中国近代史上不平等条约时, 可以将一系列不平等条约列成一表格, 按内容大致分成割地、赔款、开放通商口岸及其他内容。这样, 按内容分类记忆, 可以使学生在对比中加深了记忆。除此之外, 还可以采用图示、顺口溜等记忆法来帮助学生记忆。

(二) 确定重难点, 构建网状知识结构

提高复习效率。在第一轮全面阅读教材, 查漏补缺复习之后, 第二轮复习要明确重点、难点, 掌握知识结构、着重培养分析、比较、归纳、概括能力和系统化的思维能力, 进一步掌握基本理论。对每一个知识结构及其知识点中的重点, 深刻理解, 突破难点, 把握知识结构内部之间的联系, 构建知识网络。可以把历史与社会课本的历史事件进行归纳重点。例如, 归纳历史事件发生的历史背景、条件、根源、主要内容、措施、探讨事件的历史影响, 归纳的重点是历史事件的发生原因、经过、结果, 难点是对改革的评价及其启示。在归纳人物的时候, 归纳人物活动事件、观点、主张、后人的评价 (人物的作用、地位、影响、贡献和功过) , 归纳的重点是人物的事迹及其评价, 难点在于人物的评价。对具有可比性的人物进行合理的联系、比较, 另一方面更需要对专题内各人物进行适当类比, 这有利于学生"多视角, 多层次"认识历史人物, 并做出科学地评价。在构建知识网络的时候, 对于考试说明虽已明确删除, 但与前后必考内容有密切联系的相关知识, 应该讲述, 这样有利于整体知识体系的构建。

(三) 以课本知识和历史思想解答热点问题

在近几年的学业考试中, 和谐社会、三农问题、科技创新等都是长效热点。每年考生都会去积极关心热点、关注时政, 而平时学校的训练也是为考热点而考热点, 但是学业考试试题考察热点的方式却让我们感觉“在意料之中, 又在意料之外”, 不会为了迎合哪个热点而直接去考它。所以, 在历史与社会复习课堂中, 要跳出热点的框架, 把课本中与之相联系的问题都复习到位, 形成知识网络, 继而来解答变幻的考试题目。

(四) 辩证设计作业, 突出有效性

初中历史与社会学科的基本理念是提倡人文精神。促进学生的自主发展, 强调历史地、辨证地观察和认识社会。培养学生参与社会生活、解决问题的能力。由教师在作业的设计上要让作业真正成为学生自己的作业, 即以人为本的作业, 学生完成才会觉得轻松, 作业才会觉得有趣味性。如果历史与社会的作业是对课堂知识的机械式的重复和记忆, 题型单一, 这样虽然对学生巩固知识有一定作用, 但是也可能造成学生思维、实践能力减弱, 学习缺乏兴趣。作业的有效性不能得到真正的体现。

尊重学生的独特的个性和具体生活的基础上, 布置相应的作业, 使历史与社会的作业重点、目的明确。因此, 有效的历史与社会的作业布置定位, 不仅是对课本知识、技能的巩固, 更是促进知识的形成和能力的发展, 重在参与学习情景和思维过程。促进学生更全面的发展, 重在体验和发展。学生在完成作业过程中。积极回顾、重温课堂上知识, 并能结合自己已有的知识进行观点的确立、材料的组织, 既加深课文知识的巩固和理解。又培养问题意识, 发挥了学生的创新精神。

摘要:新课程改革倡导“以构建多元化复习体系, 促使学生牢固掌握知识点, 以良好心态面对升学考试”。基于这一理念, 我们都要清楚看到新一轮初中历史与社会课程改革对初中毕业生学业考试历史与社会命题的影响以及对学业考试历史与社会复习教学的指导意义。本文目的在于建立有助于学生学业考试对历史与社会复习课的有效策略框架, 只有让学生掌握了复习的步骤, 才能使他们在众多的教材和参考资料中理出正确的头绪, 从而为自己能顺利应试。

关键词:新课改,历史与社会,复习课

参考文献

[1].姚自超.新课改下《历史与社会》教学设计的“四变”, 教学广场.2007.12.

[2].夏鹏飞.历史与社会综合性学习的实施策略, 时代教育, 2008.3。

篇4:初中九年级历史教学体会

关键词:历史教学;问题导向;自主性;归纳演绎

中图分类号:G633.51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671-864X(2015)05-0181-01

在初中九年级的世界史教学中,我们首要的任务是破除学生因对世界史的陌生而产生的畏难情绪,并培养起学生对世界历史的学习兴趣。首先,我们要告诉学生们,《世界历史》这本教材的编写体例和我们已经学习过的《中国历史》大同小异、异曲同工,整个历史发展主线也同上所述,是按照马克思主义唯物历史观的原则来编写和排定的:历史主线和文明发展顺序遵循原始社会及氏族组织的演变————亚非欧的奴隶制文明和青铜时代————采邑制及亚非欧的封建化————古代东西方的战争及文明交融————古代科学技术与思想文化————欧美的资产阶级革命与殖民扩张————工业革命————资产阶级统治的巩固与扩大————国际工人运动与马克思主义的诞生等这一历史主线。再结合我们已经学习过的中国历史的主线:原始社会————奴隶社会————封建社会的农业文明————明清时期的资本主义萌芽和近代资产阶级改良与革命————新民主主义社会与社会主义制度的建立进行横向比较,让学生在横向比较中找到那种熟悉感,因熟悉而破除陌生与畏难情绪,同时也明确了九年级世界历史的学习主线,对学习世界历史有了一个宏观的轮廓概念。同时,在具体的日常历史教学中,我们教师还要注重精细备课,精细化地进行教学设计,注意方式方法,既要善于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又要抓住知识重点,做到历史课堂既欢声笑语,又知识严谨,主题突出。

第一,我们要创建问题导向型历史课堂。问题导向型课堂的优点在于能突出教学重点,帮助同学们集中思维重点和思考视角。比如在教学四川教育出版社的《世界历史》(上)第一课《人类的形成与文明的曙光》时我是这么引导学生学习的:“请同学们先把课文通读一遍,读的时候拿着笔,在你们认为应注意的地方做好标记,这是同学们的任务;老师的任务是在黑板上写出几个问题,等同学们通读完课文后,我们来一起追寻答案,好吗?”我板书的问题是:1.人是从何而来的?2.原始人类使用什么工具?和已学过的中国境内的原始人有何异同?3.原始社会组织是如何演化的?4.原始社会后期出现的贫富分化预示着什么?我们已学过的中国山东境内的大汶口人晚期墓葬所体现的贫富分化又预示了什么?他们有何异同?当学生第一遍通读完课文后,我引领他们带着问题去寻找答案,几乎所有的学生都很快解决了问题,但有一部分同学对已学过的《中国古代史》的内容已经陌生,回忆不起我国山东大汶口人的贫富分化状况及当时情形,我就帮助他们解决了这一问题。最后,又让同学们带着这些问题把课文通读了一遍,我再请同学们畅谈学习心得体会,很多同学都说到了“原来《世界历史》和《中国历史》是如此的相似:石器时代,氏族组织,贫富分化,阶级产生,国家就要出现”等观点。在讲《中古日本与阿拉伯国家的兴起》时,我亦“如法炮制”:首先给自己下任务:提问题;给同学们下任务:通读课文并拿着笔勾画圈点,通读完课文后我们一起去“追寻”问题的答案。我提出的问题是:1、日本是哪时候进入奴隶制时代的?那时我国处于哪一历史时期?这说明了什么?2、日本是哪时进入封建时代的?通过什么变革进入的?我国又是哪时候进入封建时代的?两相比较,这说明了什么?3、对于阿拉伯,你们知道些什么?请列举出来。阿拉伯的兴起跟哪一宗教有关?学生们通读完课文后,基本都能确定这几个问题的答案了,就是关于“日本进入奴隶制时代的公元3世纪我国处于哪一历史时期”仍不甚了了,我是这么做解答的:“公元220,曹操之子曹丕废汉献帝自立,东汉帝国灭亡,三国时代开始。请问:‘公元220年处于哪一世纪’?”学生们经过思考,都答出:“公元三世纪”,并都表现出自然而然的恍然大悟的表情。我再追问:这说明了什么,请讨论后作答。同学们经过讨论后,并结合日本在公元646年经过大化改新才进入封建时代的史实,得出结论:古代中国比日本先进得多,日本是我们的学生等观点。更有善于总结归纳的学生指出:“古代中国不论哪一文明形态都比日本先进得多,出现得早,日本正是借鉴和学习了中国的先进文明形态后才进行的政治经济社会文化变革,才得以不断进步。甚至可以说,古代中国的很多文明形态,比世界上其它国家和地区都出现得早,水平更高”。对于如此精绝的回答,我和其他同学都回报以热烈的掌声以示感谢和激励。

第二,作为九年级历史教师,我们还要直面中考,直面现实,引导学生归纳总结,做好历史知识体系的储备工作。历史是由很多个历史时期、很多历史人物、很多历史事件交织发展而来的,我们初中阶段学习的历史属于“简史”性质,有很多个知识点需要学生去学习,去解决,去记忆,去掌握。如果我们历史教师不能引领学生学会综合思考、归纳分类、总结整合这些知识点的话,我们自己和学生都会有一种越学越散、一盘散沙的感觉。我们学习历史就像沙里淘金,在千年历史长河中,从很多金沙中不断筛选出一个一个历史知识点,并把它们融化提炼,做成一个一个的知识板块,归纳总结成历史知识体系,做好知识储备,才能养成学生综合思考、归纳总结的习惯,习惯成自然,自然成能力。比如学习了《古希腊雅典的民主政治》和《近代欧美资产阶级革命》这些内容后,我们就要引导学生善于去分析和比较古希腊雅典的民主政治与近代欧美资产阶级革命后英国、美国、法国等确立的近代资产阶级民主政治的异同,并从欧美近代民主政治体系中追根溯源,找到古希腊雅典民主政治的“影子”和基因,并“倒查”追寻近代欧美资产阶级民主政治与欧洲中世纪工商业城市和自治城市的关联。通过纵向比较,综合思考,定向分析,我们既能把已经学过的有关联的知识板块联系起来,同时,这也是一种自然而然的分析比较、归纳总结的知识体系整合过程。

篇5:九年级历史教学工作计划

以学校教学计划、历史备课组工作计划为指导,按照新课程目标的要求,以提高课堂效率为切入点,达到掌握基本历史知识,形成丰富的历史想象力和知识迁移能力,逐步形成独立思考的能力;初步了解人类社会是从低级向高级不断发展的、历史发展是有规律的等科学的历史观,学习客观地认识和评价历史人物、历史事件和历史现象目的。

二、学情分析:

学生思想上存有副科不重要,不愿意进行深入的研究,不愿意花时间进行背诵,使大部分学生基础知识不扎实,更有部分学生基本只做选择题,不做问答题。

三、工作目标:

1、作好学生思想工作,让他们真正了解历史学科在中考中地位,使我校历史教育教学达到全旗一流水平。

2、搞好常规教学,向四xx分钟要质量,提高课堂效率。

四、教材分析:

世界古代史:

内容 :1、人类文明的开端。

2、亚欧的封建社会。

3、古代文明的传播与发展

考点:1、氏族公社。

2、亚非文明古国。

3、西方文明之源。

4、日本的“大化改新”。

5、中古时代的欧洲。

6、文明传播的两种方式。

7、世界三大宗教。

8、古代文字。

9、古代科技与文化戏剧的突出成就。

五、具体措施:

1、同班主任一起作好学生思想工作,让他们真正了解历史学科在中考中地位,使他们端正学习态度,真正学进去。

2、教师认真备课,作到备课“透”、讲课“活”作业“精”,使学生每一节课有所收获。强化集体意识,并且落实到实处,完全按照学校的要求搞好“两研” “四定” “四备” “三个确定”要明确考点、重点、难点,重点作好学情分析,分析出现的问题,根据学生的实际情况解决问题。

篇6:九年级历史教学工作计划

本学期九年级历史教学工作将在学校的正确领导下、同学们的积极配合下全面展开。通过教学,让学生了解世界古代、近代发展的脉络,培养学生强烈的民族自豪感和历史责任感,学会辨证地看待问题。为了积累教学经验,现将其计划如下。

一、夯实认知力度。

通过学习,学生将认识自史前人类到二十世纪初这一时期世界历史的发展变革,了解这一时期的重要人物、重要历史事件。在教学过程中,为了夯实认知力度,本人将采取以下措施:

1、要求学生认真听讲、专心做笔记,对重要知识点毫不含糊。

2、尽量再现事物或事件的原型。或通过生动的故事,或通过鲜活的电视画面,或通过想象、图片等形式。

3、在教学过程中,渗透素质教育,努力培养学生的创新精神。

4、巩固训练。针对不同知识点,教师设计不同的练习题,让学生训练,达到举一反三。

5、全面复习,毫不松懈。

二、提高思想认识。

这是学生学习历史必须达到的又一目标。在教学实践中,教师不失时机进行渗透。

三、发展各种能力。

发展学生能力是宗旨。通过该项历史教学,学生的各种能力也得到了发展。如提出问题的能力、分析问题的能力、解决问题的能力等。

篇7:九年级历史备课组工作计划

一、不断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

“兴趣是最好的老师”。学生有了浓厚的兴趣,学习就有了动力。但是进入初三后,学习任务更加艰巨,特别是新课结束进入复习阶段后,每天都是埋在默写试卷中,他们的学习兴趣更低了。在上新课的时候我们还可以利用生动的故事、精美的图片来激发学生兴趣,但是在复习阶段我们能都激发学生兴趣的方式就少很多了。我们可以转变观念,不断改变复习的方式,利用不同的复习活动,特别是和学生的现实生活有关的活动来激发学生的兴趣。

二、夯实基础,注重解题方法的指导

基础知识落实不到位的现象在每年都会存在。本学期需要完成初中阶段6本书的总复习,内容繁杂且琐碎,让学生将所有的考点背出来,对于绝大多数的学生是不太现实的做法。对学生而言,记忆是一件看似简单可实际上最为困难的事。对于重要的章节,采取“重点进攻”,让学生把重要的内容识记下来,课堂上再默写。学生通过默写训练,基础知识不断夯实。扎实的基本功是应对考试的第一步,中考的选择题和材料题对学生能力的要求更高、更全,包括阅读、理解、分析、比较、综合等能力。第二步就是针对中考题型进行有效训练。题目是千变万化的,关键是掌握解题方法。重视解题方法的指导,如“寻找关键词语”、“先读问题,后读材料“等等,帮助学生提高应试能力。

三、专题复习,培养综合能力

审题不清,审题能力不强,再认、再现历史的阶段特征、基本线索和发展过程的能力不足,理解偏差问题严重,运用所学知识分析解决问题的能力较差的现象在每次考试中都会存在。历年中考题经常涉及历史知识的纵横联系,这对历史教师提出更高的要求,要对学生进行专题复习。没有相关资料,我们在集体备课的时候上网查询、结合考纲,整理、编写综合性专题,再配以相关的.练习题,同时将近几年中考题分插到各专题中去进行训练。专题复习使零散的知识更加条理化、系统化,便于学生对历史知识融会贯通,培养了历史学习的综合能力。在复习时应对教科书融会贯通,要重视整合专题知识,突出重点,把握历史发展的基本线索,适当打破单元、课之间的界限,做到将基础知识“联线串珠”。复习时要重视历史与现实的结合,注意历史的时代性,重视历史的史鉴作用。把握时代脉搏,关注国家及世界重大的纪念活动,关注社会热点问题和时政问题,做到学以致用,能联系所学知识,进行归纳、分析、比较,发表自己的看法和感受。

四、培养良好的学习习惯

缺乏良好的学习习惯是大部分学生共通的问题,从初三开始,我们进一步培养学生的学习习惯。有不少学生都不会主动地进行默写和试卷的订正,所以这学期我们也努力抓好学生的订正。尤其是试卷的订正,很多学生只是把正确答案写上去,其实到底错在哪里还是没弄明白,下次做的时候还是错在相同的地方,所以在订正的时候要求学生写上为什么错,错在哪。

五、重点突出,提高课堂效率

进入初三后,学生的学习压力更大了,时间也更紧迫了。所以我们决定立足于课堂这块主阵地,紧紧抓住45分钟,尽量让学生提高课堂学习的效率。针对初三学生时间较为紧张,所以在本学期的教学中既要简明扼要,抓住重点,以节约时间;又要细致入微,交待清楚,尽可能的深入挖掘教材,来照顾到学生“先天”不足的问题。抓重点,带一般的知识点,从知识结构上选取里程碑式的事件。从一个事件入手,注重挖掘知识的内在联系,深入发扬知识,并由点及面,最终使所学知识联成一个有机的整体。这种方法更适合应用于这些基础薄弱、时间紧张的初三学生。

六、做好提优补差工作

由于各班的学生在学习方面都存在着个体差异,如果只是使用单一的教学、单一的练习的话就不能够面向所有的同学,尤其在复习阶段,练习的机会更大了,这就需要对练习进行分层设置。比如说,可以把每次的练习分成必做部分和选作部分,对所有学生的要求是完成必做部分,对部分学习能力较好的学生可以做选作部分,另外,对于学困生加大基础知识的训练。对于资优生我们注重在难度和深度上进行扩展,帮助他们提升解题分析能力,而对于学困生,本着“不抛弃、不放弃”的原则,侧重基础知识的掌握,在需要的时候可以进行个别辅导。

七、教学进度:

第1-2周:复习七下历史。

第3-4周:复习八上历史。

第5-6周:复习八下历史。

第7-11周(一模前):进行6本书的一轮总复习。

篇8:历史九年级工作计划

一、巧用名人名言, 突破教学重点和难点

在学习人教版九年级历史 (上) 第10课《资本主义时代的曙光》时, 部分学生对文艺复兴运动的核心思想“人文主义”理解不到位, 我灵机一动问学生:“文艺复兴运动的先驱但丁有一句名言脍炙人口, 谁能告诉老师是哪一句名言呀?”“走自己的路, 让别人去说吧!”学生很快反应过来。“那么这句名言体现了文艺复兴运动时期的什么思想?”我继续追问。有学生回答:“人文主义思想。”我趁热打铁:“为什么说这句名言能体现人文主义思想呢?请大家结合人文主义的思想主张进行分析。”围绕这一句名言, 学生很快就打开了思路, 最后分析得出:人文主义提倡发扬人的个性, 追求人在现实生活中的幸福。但丁强调走自己的路, 正是不满教会对精神世界的控制, 发扬自己个性, 追求现实生活幸福的很好体现。在本课教学中, 我还引用恩格斯的一句名言:“文艺复兴”这个名字没有把这个时代充分表达岀来。通过引用这句名言, 让学生更好理解文艺复兴运动的实质。文艺复兴, 并不是去恢复古代希腊罗马文化, 而是一场崭新的、促使人们思想解放的资产阶级思想文化运动。在教学中注意开发课程资源, 适时引用名人名言, 既可以丰富教学内容, 又可以加深学生对课本知识点的理解, 从而取得化难为易、举重若轻的良好教学效果。

二、巧用名人名言, 加深学生对历史名人的了解

历史名人常把他们对世界、对人生、对事物的独到见解, 用心凝成一句句令人深思的巧言妙语, 是谓名言。名言的存在, 使历史名人不再遥不可及, 而是有思想和情感, 曾经活生生地存在。比如在讲述拿破仑的事迹时, 我巧用他的名言:每个法国士兵的背包里都装着一只元帅的权杖。 (意译:不想当元帅的士兵不是一个好士兵。) 这句名言, 曾经让无数士兵热血沸腾。通过这句名言, 告诉学生拿破仑在治军方面的过人之处。同时通过这句豪言壮语让学生从另一个侧面去了解这位军事天才曾经为了个人成功的梦想而奋发向上的成长历程。在介绍德国音乐家贝多芬时, 我出示他的名言:我要扼住命运的咽喉, 它决不能使我屈服。让学生告诉我:“贝多芬为何要扼住命运的咽喉?”在学生作答的基础上, 我进一步引申:作为音乐家, 双耳失聪是最大的不幸, 可是他没有向厄运低头, 他用“我要扼住命运的咽喉”的誓言和他的音乐一起振奋激励了许多人笑迎苦难、笑对人生。巧用贝多芬的名言, 无疑有利于学生积极面对人生的苦难, 做到自强不息。在讲解伟大科学家爱因斯坦时, 我出示他的名言“不要希图成为一个成功的人, 而要成为一个有价值的人”让学生来分析其内涵。事实证明, 学生对这句名言的解读, 让我耳目一新, 大开眼界。有学生认为, 爱因斯坦作为伟大科学家, 是一个有着很大影响、很大价值的人, 他提出的“相对论”开启了原子时代的大门。有学生认为, 不能为了所谓的成功而不择手段, 否则即使成功了也没有价值。有学生认为, 有价值的人, 对社会有贡献的人, 才是真正成功的人。有的学生更是语出惊人, 这句名言其实就是富有哲理的“相对论”……想不到爱因斯坦的一句名言竟然引发出学生这么多的思考。实践证明, 在教学中巧用名言, 呈现在学生面前的历史名人形象将会更加丰满和具体, 学生更乐于去了解他们心目中的历史名人, 从而更好发挥“名人效应”的激励和教育作用。

三、巧用名人名言, 渗透情感态度价值观

“言为心声”, 名言常常从一个侧面反映出历史名人的情感态度和价值观。人教版九年级历史 (上) 提供了许多名人名言。其中的一些名言蕴涵着丰富的情感态度价值观教育元素, 具有很强的教育启迪作用, 适时引用并加以阐发, 不但会增强教育效果, 有的甚至还可能被学生铭刻在心, 激励学生积极向上, 一生受益。教材在介绍牛顿时呈现他的名言:如果我看得比别人更远些, 那是因为我站在巨人的肩膀上。教师还可以因势利导补充牛顿另外一句广为流传的名言:我不知道在别人看来, 我是什么样的人;但在我自己看来, 我不过就像是一个在海滨玩耍的小孩, 为不时发现比寻常更为光滑的一块卵石或比寻常更为美丽的一片贝壳而沾沾自喜, 而对于展现在我面前的浩瀚的真理的海洋, 却全然没有发现。通过名言的呈现, 学生认识到牛顿在拥有巨大科学成就后, 还保持着可贵的谦虚的精神品质。教材中还有达·芬奇的类似的名言:微小的知识使人骄傲, 丰富的知识使人谦逊, 所以空心的禾穗高傲地举头向天, 而充实的禾穗则低头向着大地, 向着它的母亲。贴切的比喻, 形象生动地告诉学生要谦虚好学, 在求知的道路上不能自我满足。教学中教师还可以尝试让学生诵读荷兰画家梵·高的名言:相信我吧, 在艺术问题上, 下面这句话是实在的:老老实实是最好的办法, 宁肯不厌其烦地严肃钻研, 而不是投机取巧、哗众取宠。教师让学生欣赏梵·高的作品《向日葵》, 让学生感受梵·高作品的个性鲜明, 风格狂野奔放, 色彩鲜艳浓烈, 打破传统, 别具一格。教师通过对这句名言相关的引申和阐发, 让学生真正体会到, 梵·高在印象派画史上举足轻重的地位, 离不开他在艺术上的大胆创新, 更离不开他严肃钻研、老老实实的求知态度。通过学习这句名言, 学生明白了这样一个道理:做学问不能浮躁, 要踏踏实实才能有所成就。“天才是1%的灵感和99%的汗水”, 爱迪生的这句名言同样可以教育启发学生在求学道路上要勤奋刻苦。名人名言的教育作用往往胜过一般的说教, 春风化雨般滋润学生的心灵, 让学生在潜移默化中接受正确的情感态度价值观教育。新课程把情感培养作为教学目标之一, 重视学生的情感体验和人格完善。巧用名人名言进行教学, 无疑充分体现了新课程这种理念要求。

篇9:九年级中考历史高频考点评述

专题一:亚非欧的古代文明。此专题的知识点在中考试题中主要以选择题的形式出现。高频考点有古埃及的金字塔、古巴比伦的汉谟拉比法典、古印度的种姓制度、伯利克里时代雅典的民主政治、大化改新、马可·波罗来华、阿拉伯数字的发明和传播、三大宗教等。

例1 (2009年湖南省长沙市中考试题)关于日本大化改新,说法正确的是()

A仿效中国隋唐制度进行

B使日本过渡到资本主义社会

C使日本走上了对外侵略扩张的道路

D在日本实行土地私有制

[点评]对于日本大化改新,可以和日本的明治维新联系起来进行考查,可以和查理·马特改革或其他改革放在一起进行对比考查,也可以与中日交往的历史相联系进行考查。

[参考答案]A

例2 (2009年山东省滨州市中考试题)右图是西亚一个国家的国旗,国旗上用阿拉伯文写着“万物非主,唯有真主,穆罕默德是安拉的使者”。这表明在这个国家具有特殊地位的宗教是()

A基督教B佛教C犹太教D伊斯兰教

[点评]对三大宗教相关知识的考查,一般都是结合生活中的实际以选择题的方式呈现。如果以非选择题的形式呈现,可以把基督教与西欧封建社会、文艺复兴、启蒙运动、达尔文的进化论等知识点结合起来进行考查;可以把佛教与中国史中的西汉末年佛教传人、玄奘西行、鉴真东渡等知识点结合起来进行考查;可以把伊斯兰教与阿拉伯的统一等知识点结合起来进行考查。另外,还可以把基督教、伊斯兰教和“动荡的中东地区”这一内容结合起来考查。在复习这部分知识时我们要注意从创立时间、创始人、教义、影响等角度分析三大宗教。

[参考答案]D

专题二:资产阶级统治在世界范围内的确立与巩固。高频考点有文艺复兴、新航路的开辟、《权利法案》、华盛顿与《独立宣言》、《人权宣言》、拿破仑与《法典》、林肯与《解放黑人奴隶宣言》、俄国废除农奴制改革、日本明治维新等。

例3 (2009年山东省泰安市中考试题)资本主义制度的确立、巩固和扩张是世界近代史学习的重要內容。阅读材料,完成下列问题。

材料一 哥伦布发现美洲以及接踵而来的葡萄牙人、英国人、法国人等,通过对新土地的殖民和占有,与土著居民的接触、交往和融合,给欧洲人送去了新世界的文明,还使新旧大陆的物产得以交换和传播……没有美洲贡献的大量金银与物质财富,没有北美的自由移民垦殖区,西方资本主义的发展将会缓慢得多,英国也不可能成为发动工业革命的国家……

——黄邦和《通向现代世界的500年:哥伦布以来东西两半球汇合的世界影响》

(1)请依据材料一,结合所学知识归纳新航路开辟的影响。

(2)构建知识结构是学习历史的一项基本技能。下页图是某同学制作的有关“欧洲资产阶级统治的巩固和扩大”的知识结构示意图。请你帮助他完成未填写的內容。

材料二 火车、轮船、电报等新式交通工具和电讯器材的出现,把世界各地的生产、流通和消费紧紧联结在一起。……有线电报、电话和无线电报的普及,使世界通讯网络得以形成。

——(美)斯塔夫里·阿诺斯《全球通史》

(3)工业革命使西方资本主义国家逐步确立起对世界的统治,第二次科技革命促使资本主义世界体系正式形成。请分别找出材料二中属于工业革命和第二次科技革命的成果。

[点评]资本主义制度的确立、巩固和扩张是本专题中的核心知识点,从为资本主义产生奠定思想文化基础和经济基础的事件——文艺复兴和新航路的开辟,到确立和巩固资本主义制度时欧美各国的资产阶级革命、改革和工业革命,都是近几年中考的高频考点。在复习这一专题时我们要特别注意这几个方面:革命、改革的不同含义;各个国家走上资本主义道路的不同方式;资本主义制度确立和巩固的三种革命形式,文艺复兴属于思想革命,资产阶级革命属于政治革命,工业革命和第二次工业革命属于科技革命;各个国家的革命和改革在背景、过程、结局、影响方面的不同等。

[参考答案](1)新航路开辟以后,从欧洲到亚洲、美洲和非洲等地的交通往来日益密切,世界开始连成一个整体;欧洲大西洋沿岸工商业经济繁荣起来。促进了资本主义的产生和发展;美洲开始沦为欧洲的殖民地;为英国的工业革命奠定了物质基础。(2)英国资产阶级革命 使俄国走上了发展资本主义的道路 法国大革命 (3)工业革命成果:火车、轮船。第二次科技革命成果:电话、电报(或有线电报、无线电报)。

例4 (2009年江苏省淮安市申考试题)阅读下列材料:

材料一 托马斯·潘恩说过:“诉诸武力的办法是英王选择的,北美大陆已接受了这个挑战。”他在《常识》小册子中痛陈英国的罪行,揭露英国的殖民暴政,号召北美殖民地人民勇敢战斗。

材料二 在面临国家分裂时,林肯说:“我们不是敌人,是朋友。我们友情的纽带或会因我们情绪激动而绷紧,但绝不可折断。”

材料三 奥巴马作为黑人的后裔当选为美国总统,开创了美国历史的先河。追溯历史,在波涛汹涌的大西洋上,一艘艘满载黑人的船只不断驶过,他们被迫离开家园被运到美洲大陆。他们在为当地经济发展做出重要贡献的同时,也为改变自身悲惨命运进行不懈的斗争。

请回答:

(1)据材料一指出为接受“这次挑战”,北美大陆发生的重大历史事件是什么?

(2)据材料二指出使双方“纽带紧绷”的焦点问题是什么?“绝不可折断”的目的是什么?

(3)据材料三指出众多黑人被迫远离家园进入美洲与哪一吏实有关?在美国,他们悲惨命运的改变与历史上哪一份重要文献有关?

[点评]美国的两次资产阶级革命是美国历史发展中的两个重要里程碑。值得注意的是,美国的独立战争具有双重性质,它既是资产阶级革命,又是民族解放战争;美国的两次资产阶级革命分别清除了资本主义发展的障碍——英国的殖民统治和黑人奴隶制;独立战争改变了国家的性质,但南北战争并没有改变国家的资本主义性质等。

[参考答案](1)独立战争。(2)奴隶制废存。维护联邦统一,避免国家分裂。(3)三角贸易。《解放黑人奴隶宣言》。

专题三:民族解放运动。对本专题知识点的考查在中考中一般以选择题的形式出现。高频考点有:三角贸易:玻利瓦尔和章西女王的主要事迹:二战后亚非拉国家的独立运动,如亚洲国家印度和中国的独立,非洲埃及的独立、非洲独立年、纳米比亚独立,拉丁美洲古巴的独立、巴拿马人民收回巴拿马运河的全部主权等。

例5 (2009年山东省烟台市中考试题)读右图,这是16-19世纪的300多年间,资本主义发家史上的“三角贸易”

示意图。其中一个环节的贸易活动被马克思称为“丢掉了最后一点羞耻心和良心的罪恶”。这个环节应是图中所示的哪个环节?()

[点评]罪恶的三角贸易给世界历史的发展带来深远的影响:对非洲来说,使非洲丧失近亿精壮劳力,导致非洲更加贫困;对美洲来说,给美洲带来了大量劳动力,促进了美洲的发展;对欧洲来说,为欧洲提供了大量资本,促进了欧洲资本主义的发展。对于“三角贸易”这一重要知识点,可以和多个知识点联系起来进行考查,如新航路的开辟,西方国家的殖民掠夺和资本主义的发展,美国的南北战争,亚非拉地区的民族解放运动和独立运动等。

[参考答案]B

例6 (2009年江苏省南京市中考试题)下边是小飞围绕“巴拿马人民斗争的最后胜利”制作的学习卡片,其中有一处与史实明显不符,此处是()

A胜利时间B斗争对象C成果D意义

[点评]对于民族解放运动专题知识,可以与新航路的开辟、工业革命等知识点联系起来进行考查。学习时,我们可以把这个专题细分为许多小专题,如印度的民族解放运动史、拉丁美洲的民族解放运动史等。学习本专题知识时,我们要注意识读新航路开辟示意图、印度民族大起义示意图、南美独立战争形势图、非洲独立进程图等,还要注意识别章西女王、玻利瓦尔、尼赫鲁、卡斯特罗等重要人物的图片。

[参考答案]D

专题四:国际社会主义运动。高频考点有宪章运动、马克思主义诞生、巴黎公社、十月革命、新经济政策、苏联的五年计划、苏联解体等。

例7 (2009年山东省烟台市申考试题)改革与调整极大地促进了人类社会的进步与发展。20世纪以来,世界各国有过许多的改革与调整,其中影响较大的改革与调整发生在20年代初的苏俄(联)、30年代的美国和70年代末期以来的中国。请回答:

(1)指出材料中所说苏、美、中三国的“改革与调整”各指什么?

(2)结合所学知识,分别指出三国在改革与调整中取得成功的主要措施。

(3)自2008年9月以来,爆发了一场席卷全球的金融危机。各国政府纷纷出台经济刺激计划以应对金融危机,这也使世界又一次面临重要的改革与调整机遇。你认为在经济全球化背景下我国该如何应对这次金融危机?

[点评]社会主义在发展过程中经历了许多坎坷和挫折,如何从过去的历史事件中汲取经验教训,以便更好地建设我国的社会主义。这是近几年中考中常见的命题。同学们在复习时可以将中国的革命道路、社会主义建设道路与苏联的革命道路、社会主义建设道路相联系,或者将中国的改革开放与欧美各国巩固、调整的内容联系起来,并在分析对比中得出历史的经验教训等。

[参考答案](1)苏俄(联)的新经济政策;美国的罗斯福新政;中国的改革开放。(2)苏俄(联):允许多种经济并存,大力发展商品经济,利用市场促进了国民经济的恢复和发展。美国:用国家干预经济的办法来加强政府对经济的调控和指导,以消除经济危机。中国:实行家庭联产承包责任制;推进国有企业改革;建立经济特区。(3)加大投资;加强金融监管;刺激消费;促进产业升级或转型;进一步深化改革;增加就业机会;完善社会保障体系等。

专题五:两次世界大战及战后的世界。高频考点有第一次世界大战、凡尔赛一华盛顿体系的确立、经济大危机和罗斯福新政、第二次世界大战,欧洲联盟、战后日本经济的发展、战后世界格局的演变、经济全球化等。

例8 (2009年山东省淄博市中考试题)某校举办了纪念世界反法西斯战争胜利历史手抄报展览,张强同学在报中有下列一段叙述,请你根据所学知识,判断他的叙述中有哪些错误,并回答有关问题。

1939年9月1日,德军突袭苏联,第二次世界大战全面爆发。1942年7月,德军进攻苏联南方的战略要地列宁格勒,苏军进行了殊死的抵抗,1943牟2月,苏军取得战略胜利。在太平洋地区,日军偷袭美军在太平洋的军事基地中途岛,重创美军太平洋舰队,第二次世界大战进一步扩大。1945年8月,美军在日本广岛、长崎投下了原子弹,苏联出兵中国东北与朝鲜,对日作战。1945年5月、9月,德国、日本签订了投降书,第二次世界大战以世界人民反法西斯战争的胜利而告结束。

请你回答:

(1)请你找出文中的三处错误,并改正。

(2)依据改正后的材料,结合所学知识说明法西斯灭亡的原因。

(3)第二次世界大战是人类历史上最大的一次浩劫,请你就如何维护世界和平,避免战争,谈谈你的看法。

[点评]第二次世界大战的相关知识点近年来在中考中频繁出现,无论是以选择题形式出现还是以非选择题形式出现,通常都会引入较丰富的材料。在命制题目时,一般以专题形式出现,而且经常是将中国史和世界史相结合,或者是将一战史和二战史相结合。另外,其中的一些知识点也可能融入某国、某个组织的专题史(如美国的发展史、联合国的发展史等)中进行考查。

[参考答案](1)错误一:1939年9月1日,德军突袭苏联;改正:1939年9月1日,德军突袭波兰。错误二:德军进攻苏联南方的战略要地列宁格勒;改正:德军进攻苏联南方的战略要地斯大林格勒。错误三:日军偷袭美军在太平洋的军事基地中途岛;改正:日军偷袭美军在太平洋的军事基地珍珠港。(2)正义终会战胜邪恶;国际反法西斯联盟建立,使反法西斯国家总体力量超过法西斯国家;反法西斯国家人民的英勇抗击等。(3)角度一:从战争发生的原因看,法西斯主义及军国主义、霸权主义等错误思想应被人类所抛弃,从而避免战争、维护和平;角度二:从联合国角度看,期待联合国机构更加完善,能够公正公平地调解国与国间的纠纷等;角度三:从现代地区冲突起因看,希望各民族、各地区相互尊重,相互学习,共同发展等。

专题六:三次工业(科技)革命。

例9(2009年山西省太原市中考试题)根据提示信息完成有关实践活动。

农业文明的门槛

人类文明最先诞生于亚非地区的大河流域,大河流域孕育了农耕文明。

(1)中国是世界上最早种植水稻和粟的国家。长江流域河姆渡原始居民种植的是________,黄河流域半坡原始居民种植的是________。

(2)________、________、________、和________“四大发明”是中华民族对世界文明发展的重大贡献。

工业文明的熔炉

公元1500年左右,人类社会从农业文明向工业文明转变。西欧国家通过新航路的开辟使资本主义萌芽成长为早期的资本主义经济,人类迈出了由分散发展到整体进步最为关键的一步。最先确立资产阶级统治的欧美国家,凭借其强大的经济政治实力大肆殖民扩张。18世纪下半叶,开始于英国的工业革命标志着人类正式步入工业文明时代。19世纪中后期,工业文明向全世界扩展,资本主义先进国家的扩张使亚洲国家逐步从传统社会向近代社会转型。

(3)人类由分散发展到整体进步的标志性事件是________。

(4)写出工业革命和第二次工业革命在交通运输方面的突出成就各一例。

(5)简述19世纪后期至20世纪初工业文明对中国和日本分别在经济、社会生活和教育方面产生的积极影响。

信息社会的前景

20世纪科学技术发展突飞猛进,特别是第三次科技革命的兴起,对人类社会产生了深远影响,国际互联网是人类历史发展中的一个里程碑,人类由此进入信息化社会。

(6)写出信息化社会的时代性标志。

[点评]本题将三次工业(科技)革命与中外科技、政治、经济、教育发展史结合起来进行考查。对三次工业(科技)革命相关知识点的考查,除了可以单独以专题形式出现外,还可以与古今中外其他专题的知识结合起来,如将三次科技革命对世界、对中国的影响与工人运动和民族解放运动的发展相联系。此外,三次科技革命还经常与“大国崛起”的话题相联系,如第一次工业革命是“一枝独秀”,促使英国大发展;第二次工业革命是“遍地开花”,德国、美国迅速崛起,最终导致世界格局发生了一系列剧烈变化。

上一篇:快乐的元旦下一篇:初二历史科教学总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