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共产党党和国家机关基层组织工作条例

2024-06-07

《中国共产党党和国家机关基层组织工作条例(共7篇)

篇1:《中国共产党党和国家机关基层组织工作条例

中国共产党党和国家机关基层组织工作条例

中共中央关于印发《中国共产党党和国家机关基层组织工作条例》的通知(2010年6月4日中发„2010‟8号)

各省、自治区、直辖市党委,中央各部委,国家机关各部委党组(党委),解放军各总部、各大单位党委,各人民团体党组:

1998年中央颁布的《中国共产党党和国家机关基层组织工作条例》,在加强机关党的思想建设、组织建设、作风建设、制度建设和反腐倡廉建设,促进机关党的工作走向规范化、制度化等方面发挥了重要作用。近年来,机关党的建设面临的形势、任务和机关党员、干部队伍的状况发生了深刻变化,对加强机关党的建设提出新的要求。为此,中央决定对原条例进行修订。现将修订的《中国共产党党和国家机关基层组织工作条例》(以下简称《机关基层组织工作条例》)印发给你们,请结合本地区本部门实际,认真贯彻执行。

新修订的《机关基层组织工作条例》体现了党的理论创新、实践创新、制度创新的新成果,贯彻了中央对机关党的工作的新要求,吸收了各级党和国家机关党的建设的新经验,是党关于机关党的工作必须遵循的基本规章。《机关基层组织工作条例》的颁布和实施,对于进一步推进机关党的工作的科学化、民主化、制度化,保证党的路线方针政策的贯彻执行,提高党的执政能力、保持和发展党的先进性,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

各级党委(党组)一定要认真学习、大力宣传和坚决贯彻《机关基层组织工作条例》;主要负责同志要高度重视,加强领导,认真执行《机关基层组织工作条例》,把抓党的建设与抓业务工作紧密结合起来,以改革创新精神带头做好机关党的工作。各级党委(党组)和党的机关工作委员会要加强对《机关基层组织工作条例》贯彻执行情况的监督检查,总结经验,表彰先进,及时发现和解决工作中存在的问题。

各地区各部门在执行《机关基层组织工作条例》中的问题和建议,请及时报告中央。

中国共产党党和国家机关基层组织工作条例

第一章 总则

第一条 为加强和改进新形势下党和国家机关党的工作,充分发挥机关基层组织的作用,根据《中国共产党章程》和党内有关规定,结合机关工作实际,制定本条例。

第二条机关基层组织要高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伟大旗臶,以马克思列宁主义、毛泽东思想、邓小平理论和“三个代表”重要思想为指导,深入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认真贯彻党的路线方针政策,紧密围绕本部门的中心工作,以改革创新精神加强党的思想建设、组织建设、作风建设、制度建设和反腐倡廉建设,提高党的建设科学化水平,发扬党内民主,加强党内监督,坚持党要管党、从严治党,充分发挥党的思想政治优势、组织优势和密切联系群众的优势,把服务中心、建设队伍贯穿始终,发挥党组织的协助和监督作用,促进本部门各项工作任务的完成,为改革开放和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服务。

第三条机关基层党组织协助本单位负责人完成任务,改进工作,对包括本单位负责人在内的每个党员进行监督。

第四条机关基层党组织在上级党的委员会或者党的机关工作委员会领导下开展工作,同时接受本部门党组(党委)的指导。

第五条机关基层党组织要坚持民主集中制原则。凡属重要事项都要按照集体领导、民主集中、个别酝酿、会议决定的原则,由机关党的基层委员会、总支部委员会、支部委员会集体讨论,作出决定。机关基层党组织负责人应当带头发扬民主,自觉接受党员监督。

第二章 组织设臵

第六条机关党员100人以上的,设立党的基层委员会。党员不足100人的,因工作需要,经上级党组织批准,也可以设立党的基层委员会。党的基层委员会由党员大会或者党员代表大会选举产生。市(地)级以上机关党的基层委员会,每届任期4年;县级机关党的基层委员会,每届任期3年。

机关党的代表大会代表实行任期制。

第七条机关党员50人以上、100人以下的,设立党的总支部委员会。党员不足50人的,因工作需要,经上级党组织批准,也可以设立党的总支部委员会。党的总支部委员会由党员大会选举产生,每届任期3年。

第八条机关正式党员3人以上的,成立党的支部。党员7人以上的党的支部,设立支部委员会,支部委员会由党员大会选举产生;党员不足7人的党的支部,不设支部委员会,由党员大会选举支部书记1人,必要时增选副书记1人。党的支部委员会和不设支部委员会的支部书记、副书记,每届任期2年或者3年。

第九条机关基层组织应当按期换届。机关党的基层委员会、总支部委员会、支部委员会书记、副书记通过选举产生,报上级党组织批准。

书记一般应当由本部门党员负责人兼任,也可以由同级党员干部专任。党员人数和直属单位较多的机关党的基层委员会,设专职副书记。书记、副书记在任期内职务变动,应当事先征得上级机关党组织的同意。

第十条 设立机关党的基层委员会的部门,一般应当设立机关党的纪律检查委员会。机关党的纪律检查委员会书记应当由机关党的基层委员会副书记或者相应职级的党员干部担任。不设机关党的纪律检查委员会的部门,机关党的基层委员会中应当设立纪律检查委员。

第十一条机关基层党组织根据工作需要,本着精干高效和有利于加强党的工作的原则,设臵办事机构,配备必要的工作人员。

机关基层党组织的活动经费,列入行政经费预算,保障工作需要。

第三章 基本职责

第十二条机关党的基层委员会(含不设党的基层委员会的总支部委员会、支部委员会)的基本职责是:

(一)宣传和执行党的路线方针政策,宣传和执行党中央、上级组织和本组织的决议,充分发挥党组织的战斗堡垒作用和党员的先锋模范作用,团结、组织党内外的干部和群众,支持和协助本单位负责人完成工作任务。

(二)组织党员深入学习马克思列宁主义、毛泽东思想、邓小平理论、“三个代表”重要思想以及科学发展观,学习党的路线方针政策,学习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学习国家法律法规,学习党的历史,同时广泛学习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所需要的经济、政治、文化、科技等各方面知识,建设学习型党组织。

(三)对党员进行教育、管理和服务,督促党员履行义务,保障党员的权利不受侵犯。

(四)对党员进行监督,督促党员干部和其他任何工作人员严格遵守国法政纪,加强党风廉政建设,严格执行党的纪律,坚决同腐败现象作斗争。

(五)做好机关工作人员的思想政治工作,了解和反映群众的意见,维护群众的正当权益,帮助群众解决实际困难,推进机关社会主义精神文明建设与和谐机关建设。

(六)对要求入党的积极分子进行教育、培养和考察,做好发展党员工作。

(七)协助党组(党委)管理机关基层党组织和群众组织的干部;配合干部人事部门对机关行政领导干部进行考核和民主评议;对机关行政干部的任免、调动和奖惩提出意见和建议。

(八)领导机关工会、共青团、妇委会等群众组织,支持这些组织依照各自的章程独立负责地开展工作。

(九)按照党组织的隶属关系,领导直属单位党的工作。

第十三条 机关党的纪律检查委员会的主要职责是:

(一)维护党的章程和其他党内法规,经常对党员进行遵纪守法教育,作出关于维护党纪的决定。

(二)检查党组织和党员贯彻执行党的路线方针政策和决议的情况,对机关党员干部行使权力进行监督。

(三)协助机关党的基层委员会加强党风廉政建设和组织协调反腐败工作。

(四)检查、处理党组织和党员违反党的章程和其他党内法规的案件,按照有关规定,决定或者取消对这些案件中的党员的处分。

(五)受理对党组织和党员违犯党纪行为的检举和党员的控告、申诉,保障党员的权利。

第四章 党员的教育、管理、服务和发展

第十四条机关基层党组织应当按照建设学习型党组织的要求,建立健全让党员经常受教育、永葆先进性的长效机制,做到经常性教育与集中培训相结合。党员每年参加教育培训的时间一般不少于24学时,其中党组织领导班子成员一般不少于40学时。拓宽党员受教育的渠道,积极组织党员参加党内集中教育活动,建立健全党员集中轮训制度,完善党员领导干部讲党课制度,对党员参加学习教育的情况进行严格考核。注重发挥各级机关党校在党员教育培训中的重要作用。

第十五条深入开展创先争优活动。紧密联系机关实际,充分发挥党组织的战斗堡垒作用和党员的先锋模范作用,在推动科学发展、促进社会和谐、服务人民群众、加强基层组织的实践中建功立业。

第十六条严格党的组织生活,增强党内生活的原则性和实效性,健全党内生活制度。按期召开民主生活会,认真开展批评和自我批评,定期开展党员党性分析评议活动。经常分析党内思想状况,加强党员思想教育。做好民主评议党员工作,严肃处臵不合格党员。

第十七条做好党员服务工作,建立健全党内激励、关怀、帮扶机制。关心党员思想、学习、工作和生活,了解党员需求,及时反映涉及党员切身利益的重要情况。认真做好离退休党员、流动党员的服务工作。

第十八条严格按照坚持标准、保证质量、改善结构、慎重发展的方针和有关规定发展党员。

第五章 基层党内民主与监督

第十九条坚持民主基础上的集中和集中指导下的民主相结合,保障机关党员民主权利,加强机关党内基层民主建设,切实推进党内民主,充分发挥机关基层党组织和广大党员的积极性、主动性、创造性,坚决维护党的集中统一。

第二十条落实机关党员对机关基层党组织事务的知情权、参与权、选举权、监督权,保障党员主体地位和民主权利。推进党务公开,健

全党内情况通报制度,及时公布党内信息,畅通信息沟通渠道。建立健全充分反映党员意愿的机关党内民主制度和党员定期评议基层党组织领导班子成员等制度,营造党内民主讨论、民主监督环境。机关基层党组织讨论决定重要事项前,应当充分听取党员的意见。

第二十一条改进机关基层党组织领导班子成员候选人提名方式,完善选举办法,规范选举程序、投票方式及候选人介绍办法。实行机关基层党组织领导班子成员由党员和群众公开推荐与上级党组织推荐相结合的办法,逐步扩大机关基层党组织领导班子由机关党员直接选举范围。

第二十二条机关党内监督的目的是:保证党员认真执行党的路线方针政策和国家法律法规,维护党的团结和统一,维护和执行党的纪律,保持党的先进性和纯洁性,增强党组织的创造力、凝聚力和战斗力。

第二十三条 机关基层党组织对党员特别是党员领导干部监督的主要内容是:

(一)能否遵守党的章程和其他党内法规,执行党的路线方针政策,与党中央保持一致,维护党中央的权威,执行党中央、上级组织和本组织的决议、决定及工作部署。

(二)能否参加所在党的支部的组织生活,履行党员义务,完成党组织分配的工作任务。

(三)能否贯彻党的民主集中制,实行科学决策、民主决策、依法决策。

(四)能否坚持实事求是,认真调查研究,讲实话、办实事、求实效。

(五)能否尽职尽责,努力工作,密切联系群众,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正确行使人民赋予的权力。

(六)能否坚持党管干部原则,坚持德才兼备、以德为先用人标准,坚持民主、公开、竞争、择优的方针,做好干部工作。

(七)能否带头践行社会主义荣辱观,落实党风廉政建设责任制,模范遵纪守法,严格按照制度办事,遵守职业道德和社会公德,廉洁自律,作风正派,情趣健康。

(八)能否坚持原则,敢于同各种错误倾向和违纪违法行为作斗争。

第二十四条机关基层党组织实施监督的主要方法是:

(一)定期检查党员参加组织生活的情况,并向全体党员通报;党员领导干部参加所在党的支部组织生活的情况,应当向上级党组织报告。

(二)督促按期开好党员领导干部民主生活会。会前,收集党员、群众对党员领导干部的意见,如实转告本人或者在会上报告;会后,监督党员领导干部根据党内外群众提出的意见进行整改,将执行民主生活会制度、开展批评和自我批评的情况和民主生活会上反映出的主要问题及整改措施,如实向上级党组织报告,并及时在一定范围内通报。督促本部门内设机构和直属单位党员领导干部开好民主生活会,加强指导,定期检查并按规定报告情况。

(三)不是部门党组(党委)成员的机关基层党组织专职书记或者副书记,列席本部门党员领导干部民主生活会和部门党组(党委)以及本单位负责人召开的有关会议。

(四)了解并掌握机关党员以及领导干部的思想、作风和工作情况,及时向本部门党组(党委)反映。对于群众意见较大的党员干部,要及时谈话提醒。按照有关规定查处党组织和党员的违纪行为。

(五)每年至少召开一次机关党员干部大会,听取本部门主要负责人通报工作情况。

(六)做好群众来信来访工作。

(七)如实向上级党组织反映本部门党员领导干部的思想、作风和工作情况。

(八)充分发挥机关党员监督作用,支持党员行使监督权利,履行监督责任,防止各种形式的打击报复。

第六章 思想政治工作

第二十五条 机关基层党组织要围绕党和国家的重要工作部署以及本部门的业务工作,针对机关工作人员思想情况,做好思想政治工作,主要任务是:

(一)加强机关以及直属单位领导班子和领导干部的思想政治建设。

(二)对机关工作人员进行思想政治教育。针对机关工作人员的思想政治状况,做好经常性的思想政治工作。

(三)指导机关工会、共青团、妇委会等群众组织根据各自的特点开展思想政治工作。

(四)定期向部门党组(党委)和本单位负责人汇报机关思想政治工作情况,提出改进工作的意见和建议。

第二十六条 机关基层党组织应当对机关工作人员进行党的基本理论和路线方针政策教育,形势任务和国情教育,社会公德、职业道德、家庭美德、个人品德教育,帮助机关工作人员树立正确的世界观、权力观、事业观,增强全局观念、法制观念和服务意识,大兴密切联系群众、求真务实、艰苦奋斗、批评和自我批评之风,更好地为基层服务,为群众服务。

第二十七条 思想政治工作要坚持以人为本,与解决实际问题相结合,区别不同对象,采取多种方式,注重人文关怀和心理疏导,增强工作实效。党员行政领导干部要重视并带头做好思想政治工作。

第七章 党务工作人员队伍建设

第二十八条着眼于提高党的执政能力、保持和发展党的先进性,以提高素质能力为重点,建设一支政治坚定、结构合理、精干高效、充满活力的机关专兼职党务工作人员队伍。

第二十九条机关专职党务工作人员的配备,一般占机关工作人员总数的百分之一至百分之二;机关工作人员较少或者直属单位和人员较多的部门,可以适当增加比例。机关专职党务工作人员的编制,列入机关行政编制。兼职的党务工作人员要认真负责地做好党务工作。

第三十条 机关党务工作人员应当具备的基本条件是:党性强,品行好,作风正,有一定的马克思主义理论水平和党务工作知识,熟悉本部门的业务工作情况,得到群众信任,工作能力较强,具有敬业、奉献、创新精神。

第三十一条按照讲党性、重品行、作表率的要求,加强机关基层

党组织书记队伍建设。以明确责任、考核监督、保障服务为重点,加强对机关基层党组织领导班子管理。

第三十二条对机关党务工作人员进行培训,全面提高他们的政治素质和业务素质。定期安排机关党务工作人员特别是机关基层党组织负责人到党员干部培训机构轮训。对新任机关基层党组织负责人要进行业务培训。培训要理论联系实际,讲求实效。

第三十三条本着有利于优化结构、增强活力、相对稳定、合理流动的原则,有组织、有计划地安排机关党务工作人员与行政、业务工作人员之间的双向交流。

第三十四条关心和爱护机关党务工作人员,充分调动和发挥他们工作的积极性、主动性、创造性,及时发现、表彰和宣传他们中的先进典型。

第八章 对机关党的基层组织工作的领导和指导

第三十五条在中央直属机关、中央国家机关和省、自治区、直辖市直属机关分别设立党的机关工作委员会,领导直属机关党的工作。同时,设立党的纪律检查工作委员会,在上级党的纪律检查委员会和党的机关工作委员会的领导下,领导直属机关党的纪律检查工作。省、自治区所辖的市和直辖市的区根据工作需要,也要以设立党的机关工作委员会和党的纪律检查工作委员会。

第三十六条 党的机关工作委员会向派出它的党的委员会负责并报告工作,其主要职责是:

(一)对所属机关基层党组织(含直属单位党组织,下同)党建工作进行研究和指导,提出加强和改进机关党的建设的意见和建议。

(二)对所属机关基层党组织请示的有关问题作出决定、批复或者答复。

(三)督促指导所属机关基层党组织按期进行换届;审批所属机关基层党组织关于召开党员大会或者党员代表大会的请示;审批所属机关基层党组织选出的书记、副书记。

(四)配合同级党委有关部门抓好直属机关领导班子思想政治建设,参与对党员领导干部民主生活会和党组(党委)中心组学习的督

保检查和指导工作,了解和掌握情况,按规定报送情况报告。

(五)指导所属机关基层党组织加强党风廉政建设,实施对党员特别是党员领导干部的监督。

(六)了解和掌握所属机关工作人员的思想状况,指导所属机关基层党组织加强思想政治工作和精神文明建设。

(七)对所属机关基层党组织贯彻落实同级党的委员会决议、决定和重要工作部署的情况进行督促检查。

(八)对所属机关基层党组织贯彻执行本条例的情况进行督促检查,每年向同级党的委员会报告。

(九)履行同级党的委员会规定的其他职责任务。

第三十七条部门党组(党委)指导机关基层党组织工作的主要方法是:

(一)把机关党的工作列入党组(党委)工作议程,每年至少听取一次工作汇报,定期讨论、研究,提出指导性意见,发挥机关基层党组织在完成本部门各项任务中的协助和监督作用。

(二)通过机关基层党组织了解机关工作人员的思想情况,以及对重要决策和领导干部廉洁自律等方面的反映和意见。支持机关基层党组织对党员特别是党员领导干部进行监督。

(三)加强机关基层党组织领导班子和党务工作人员队伍建设。按照有关规定,解决机关基层党组织的工作机构设臵、人员编制、经费等问题。

(四)党组(党委)成员要结合分工,建立基层党建工作联系点,以身作则,支持并积极参加机关党的活动,发挥表率作用。

第三十八条各级地方党委、机关工委和部门党组(党委)要建立机关党的工作责任制,加强对机关党的工作的领导和指导。

地方党委、部门党组(党委)主要负责同志要高度重视、带头做好机关党的工作。各级地方党委常委会每年至少听取一次机关工委(党委)的工作汇报。

第九章 附则

第三十九条本条例适用于县以上各级党的机关、人大机关、行政

机关、政协机关、审判机关、检察机关以及人民团体机关的党组织。党的关系在机关工委的其他单位的机关基层党组织参照本条例执行。

第四十条 中共中央直属机关工作委员会、中共中央国家机关工作委员会和省、自治区、直辖市党的委员会可以根据本条例,结合实际制定实施办法。

第四十一条本条例由中共中央组织部负责解释。

第四十二条 本条例自发布之日起施行。此前有关中国共产党党和国家机关基层组织工作的规定,凡与本条例不一致的,按本条例执行。

篇2:《中国共产党党和国家机关基层组织工作条例

新疆统计局内部信息网 日期: 2010-10-22 10:30:07

字体:[大] [中] [小]

新统机党字[2010]13号

各党支部:

根据自治区直属机关工作委员会的要求,结合我局工作实际,现就自治区统计局机关党组织认真学习贯彻《中国共产党党和国家机关基层组织工作条例》(以下简称《条例》)和《自治区党委关于加强机关党建工作的意见》(以下简称《意见》)有关事项通知如下:

一、要充分认识、深刻领会《条例》和《意见》的重要意义

新修订的《条例》体现了党的理论创新、实践创新、制度创新的新成果,贯彻了中央对机关党的工作的新要求。《条例》的颁布和实施,对进一步推进机关党的工作科学化、民主化、制度化,提高党的执政能力、保持和发展党的先进性,具有非常重要的意义。

自治区党委《意见》明确提出了当前和今后一个时期加强机关党建工作的指导思想、基本原则和目标任务,对于推进机关的思想、组织、作风、制度、反腐倡廉建设作出了全面部署,并就加强机关党建工作的领导提出了具体要求。《意见》具有很强的针对性和指导性,对于推进机关党建工作适应新形势、新任务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

二、抓好《条例》和《意见》的贯彻落实 各党支部要把学习贯彻《条例》和《意见》作为当前和今后一个时期机关党的工作的一项重要任务,要高度重视,精心组织、认真学习、大力宣传,切实抓好《条例》和《意见》的贯彻落实工作。

(一)认真学习,加深理解。10上旬,各党支部要采取不同形式学习《条例》和《意见》,了解和把握基本精神和基本内容。要把学习《条例》和《意见》同学习胡锦涛同志在中央政治局第21次集体学习时所做的关于加强党的基层组织建设重要讲话精神以及张春贤同志重要指示精神(致新疆加强党的基层组织建设工作部署会的信)结合起来,做到领导干部了解、党务干部精通、广大党员熟知。

机关党委将在适当时机举办培训班,组织党支书部书记对《条例》和《意见》进行再学习。各党支部要充分利用网络、板报、简报等多种载体,营造学习宣传贯彻的浓厚氛围。

(二)加强领导、狠抓落实。各党支部要高度重视,把学习贯彻落实《条例》和《意见》列入到党支部工作议事日程,作为当前一项中心任务来抓。机关党委将对学习贯彻执行《条例》和《意见》的情况的进行监督检查。

三、以学习贯彻《条例》和《意见》为契机,扎实做好当前党建工作

各党支部要把抓党支部建设与抓本处室的业务工作紧密结合起来,切实落实好今年机关党建各项工作任务。

1、继续深入开展创先争优活动。各支部要牢牢把握深入学习实践科学发展观这个主题,按照“五个好”、“五带头”的基本要求,全面落实“三服务、三强化”。发挥党支部和党员的主体作用,让每个基层党组织和党员迅速投入实践,形成学习先进、争当先进、赶超先进的良好风气。

2、扎实推进学习型党组织建设。坚持把理论武装作为首要任务,探索新的学习形式和载体,不断完善学习制度,围绕深入实践稳疆兴疆、富民固边战略,突出增强党性,突出提高能力,深入开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教育,坚持强化民族团结教育,提高党员干部推进跨越式发展和长治久安能力素质。引导机关党员干部开阔视野,更新观念,大力营造和形成重视学习、崇尚学习、坚持学习、有效学习的浓厚氛围。

3、深入开展“热爱伟大祖国、建设美好家园”主题教育。按照提高思想认识、突出思想内涵、抓住教育重点、注重实践特色的要求,开展普遍性教育活动。立足推进新疆跨越式发展和长治久安的重大举措,组织专题学习教育,组织党员干部开展专题讨论和学“三史”、明是非、强信念、做表率活动,提高教育活动的针对性、时效性。

4、大力开展机关执行力建设活动。发挥党组织政治优势,认真履行党组织监督职能,开展好 “四个一”活动、“五查五看”活动和“三服务、两满意”活动,全面落实“四项制度”,引导党员干部养成善于读书学习、重于调查研究、敢于认真负责、勇于奉献担当的作风,切实解决机关工作中存在的执行不力、落实不够、作风不实、办事不公、效率不高的问题。创造廉洁高效的政务环境、公平公正的法制环境、和谐稳定的社会环境。

5、深入实施社区结对共建工作。教育引导机关党员干部配合社区工作,参与社区服务;积极开展面对面群众工作,宣传政策,理顺情绪,化解矛盾,诚交朋友。扩大共建活动参与面,使机关党员干部在共建实践中锻炼党性、转变作风、提高效率、服务群众,树立机关和党员干部的良好形象。

篇3:《中国共产党党和国家机关基层组织工作条例

一、新形势下基层检察机关加强和改进群众工作的必要性

一是密切党群关系的必然要求。全面建设小康社会, 群众基础是根本保障;实施“四个全面”治国理政新布局, 群众基础是力量源泉;提高党的执政能力, 群众基础是坚实根基。检察机关作为法律监督机关, 肩负打击犯罪, 维护稳定, 维护公正的神圣光荣使命, 在执法办案过程中, 更要依靠群众、贯彻群众路线, 倾听群众呼声, 接受群众监督, 回应群众关切, 因为正如李士英教授所指出的那样, 检察机关法律监督的力量之源, 在于彻底地贯彻了依靠群众的工作路线, 获得了最广大群众最广泛的支持和帮助。

二是检察机关适应新形势新任务的客观需要。当前, 我国正处在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历史关键阶段, 民生问题日益成为人民内部最主要的矛盾。因此, 检察机关目前的重要使命之一, 就是着力提升化解矛盾、定纷止争能力, 妥善调处不同主体间的利益纠葛。更当值得关注的是, 短期内腐败现象难以根除, 反腐倡廉工作形势异常严峻、任重道远。特别是现在, 群众法治维权意识日益增强, 通过司法程序主张自身合法权益诉求与日俱增, 因此, 各种矛盾纠纷越来越多地以诉讼形式汇集到司法领域, 检察机关公正执法的能力和水平迎来了新的挑战。

三是提高检察公信力的迫切需求。提高检察机关执法办案公信力的必然且唯一有效途径只能是做好群众工作。一方面, 少数检察干警宗旨意识淡化、掌握群众心理、使用群众语言、疏导群众情绪, 处理群众诉求等群众工作能力不强, 有的干警简单机械就案办案, 忽视办案的政治效果、社会效果和法律效果相统一, 常常出现案子办了, 检察机关在群众中的形象也搞坏了;有的干警存在“重打击犯罪, 轻保护权益”的偏差, 只注重指控犯罪证据, 不重视辩护意见;有的理性文明规范执法程度不高;有的对群众求助漠不关心, 存在“多一事不如少一事”的享乐主义思想。另一方面, 仍有相当多的群众对检察机关的性质与职能不了解、不熟悉。上述种种问题, 无不降低了检察公信力。如果疏忽大意, 检察机关将丧失群众的信任、理解和支持, 检察工作将成为无水之源, 无本之木。

二、当前基层检察机关群众工作面临的困境

(一) 群众工作对象日趋复杂

在实行单一公有制的计划经济体制下, 社会阶层划分简单, 群众工作对象比较明确。现阶段, 我国呈现出公有制经济实现形式的多样化和其他多种经济成分共同发展的新局面, 形成了具有不同经济基础、政治诉求和以及价值观念的多元化社会阶层和利益群体。基层检察机关群众工作对象由以前简单明确的阶层划分到必须重新审视现有复杂的社会阶层和利益群体的出现, 这就要求基层检察机关必须以科学理性的态度去认知、分析和研判社会不同阶层利益诉求的新变化新趋势, 以顺应不同利益群体的司法新需求。

(二) 群众工作内容与形式处于重大调整期

市场经济发展的不平衡, 政府调控的失灵, 带来了社会各阶层的利益分化和贫富差距, 部分弱势群体很难享受到社会发展成果, 社会仇富仇官情绪不断升温, 其根源在于不同社会群体利益诉求能力的不均衡, 更是社会权力分配不平衡的反映。更为可虑的是, 个别组织和群体通过非正当渠道获得非正当利益, 这更加激化了社会冲突, 对形成正确的社会价值观产生了负面效应, 加剧了社会矛盾。近年来, 我国因利益诉求引发社会冲突的案 (事) 例俯拾皆是, 绝大部分与社会心理失衡有莫大关联。

(三) 信息技术、互联网的高速发展给检察群众工作带来新挑战

2015年2月3日, 中国互联网络信息中心 (CNNIC) 第35次《中国互联网络发展状况统计报告》显示, 截至2014年12月, 我国网民规模达6.49亿, 互联网普及率为47.9%, 手机网民规模达5.57亿。在信息化程度日新月异的当下, 检察工作已经置于数亿网民的全面监督之下, 检察工作的方式、机制必将在“镜头下”进行深彻变革, 如何有效增加网络舆情正能量的释放, 防止或减少其负面效应?如何有效利用网络信息平台为广大群众提供更为快捷更为有效的司法服务, 成为检察群众工作面临的全新课题。

三、新形势下提升基层检察机关群众工作水平的思路和路径

(一) 构建和完善基层检察群众工作机制

1.严格规范司法行为

深入推进司法规范化建设, 重点整治司法作风简单粗暴, 执行办案规范和纪律规定不严格, 不依法保障犯罪嫌疑人、被告人和律师等诉讼参与人的权利, 滥用强制措施和侦查措施, 诉讼监督不规范、不及时, 为追求考评成绩弄虚作假等突出问题, 着力解决司法不规范的“顽症”。按照轻重缓急和难易程度, 逐项处理, 确保整改到位。同时, 要围绕不规范司法的突出问题, 对现有制度规范进行废改立, 进一步健全规范司法的程序、标准和责任, 完善科学合理的司法工作规范、办案程序规则。

2.构建惩防一体化机制

当前, 人民群众对社会治安、权益保障、公平正义等问题十分关注。基层检察机关一要加大民生检察力度, 坚决打击和查办影响民生、侵害民利的刑事犯罪活动, 特别要加大查办民生领域职务犯罪力度, 保障和促进各项富民惠民政策的落实。二要扎实推进网络理政, 提高掌握群众心理、使用群众语言、疏导群众情绪、处理群众诉求等能力, 真正把检察工作做到群众心坎上。三要加强司法人文关怀, 推进刑事被害人救助等司法救助工作, 帮助解决法度之外、情理之中的问题。加强和改进社区矫正法律监督, 配合有关部门积极探索涉罪流动人员管护教育制度。更加重视对未成年人、老年人、残疾人、妇女儿童、进城务工人员及其他困难群众和特殊群体的司法保护。

3.开辟便民诉讼通道

每一名检察干警要始终牢记人民是检察工作全部价值的最高裁决者, 自觉把群众观点、群众路线贯穿于全部检察工作中, 坚持贴近群众、联系群众、服务群众, 注重发挥群众的参与、监督作用。一要推进综合性受理接待中心、案件查询平台、民生服务热线、派驻基层检察室建设, 探索运用网上QQ群、检察微博等手段, 畅通群众诉求反映渠道, 及时消除影响社会和谐稳定的潜在隐患。二要邀请人大代表、政协委员参加听庭评议、案件评析以及视察检察工作等活动, 不断拓宽人民群众有序参与检察工作的途径。

(二) 构建和完善基层检察群众工作平台

1.深化涉法涉诉信访工作机制改革

随着修改后刑事、民事、行政诉讼法的贯彻实施和涉法涉诉信访改革的推进, 检察机关受理信访总量上行态势明显。最高人民检察院专门下发了人民检察院受理控告申诉依法导入法律程序实施办法、控告申诉案件终结办法和司法瑕疵处理办法。基层检察机关要认真抓好贯彻落实, 重点做好诉访分离、程序导入、案件办理、终结退出、司法救助等工作, 依法解决群众合理诉求。同时, 要进一步加强与相关部门的沟通协调, 建立通报、会商和信息共享、息诉化解联动机制。

2.深入推进检务公开打造“阳光检察”

基层检察机关加强“开放、透明、信息化”条件下的群众工作能力, 必须着力构建开放、动态、透明、便民的阳光司法机制, 倒逼规范司法。要抓住案件信息公开这个重点, 进一步规范和拓展案件信息公开系统应用。加强法律文书说理, 促进当事人认可检察机关处理决定。要坚持传统媒体和新媒体相结合, 推进网上、网下检务公开大厅建设, 探索创新符合本地实际的检务公开方式, 构建多层次、多角度、全覆盖的检务公开网络, 使检务公开走进广大基层群众。要进一步健全推进检务公开的各项机制制度, 做好公开信息的内容审查、保密检查、风险评估、舆情应对等工作。

(三) 加强和改进基层检察群众工作能力建设

1.提升开展群众工作的专业化能力

要进一步完善检察人员直接联系群众、服务群众工作机制, 推动检察官进机关、进单位、进农村、进社区、进企业、进学校活动经常化、制度化。让检察干警真心实意地拜基层群众为师、与基层干部为友, 请基层干部群众帮助找毛病、挑不足, 在向群众交往中了解群众疾苦, 掌握群众心理, 从而锻炼自己疏导群众情绪、化解矛盾纠纷、释法说理以及协调各方力量处理群众合法诉求等能力, 不断提升群众工作本领。

2.坚持理性平和的工作方式

理性平和是一种极其可贵的工作方式、工作能力, 它要求基层检察机关要时刻牢记执法为民, 坚决纠正简单执法甚至是粗暴执法的问题, 用群众信服的方式执法办案, 使人民群众感受到法律的尊严和权威, 使执法办案获得理解和支持, 在执法办案中展现检察队伍的良好素质。执法工作的理想和谐状态就是能将执法与群众关系的矛盾和消极因素转化成积极因素, 这就要求干警在执法工作中, 在不降低执法力度的前提下, 牢固树立服务意识, 切实转变服务态度, 大力提高服务和执法质量, 做到语言不粗俗、行为不粗暴、态度不蛮横, 动之以情, 晓之以理, 尽可能融法、理、情于一体, 切实解决“法了事不了、案平情不平”的问题, 将执法与群众关系的矛盾向有利方向转化, 赢得群众的理解和支持, 使执法真正达到法律效果、社会效果和政治效果的有机统一。

3.加强执法作风建设

基层检察机关党组要紧紧抓住党风廉政建设主体责任这一关键, 认真落实从严治党、从严治检要求, 切实履行“两个责任”, 持续整治“四风”, 坚决纠正各种“隐形”和“变种”问题。在着力解决当前突出问题的同时, 要建立健全防范和解决作风问题长效机制, 确保改进作风规范化、常态化、长效化。要紧扣检察权运行的重点部位和关键环节, 切实加强内部监督, 认真开展检务督察, 加强反腐倡廉教育和违纪违法预防, 以“零容忍”的态度严肃查处违纪违法检察人员, 以执法作风的改进全面促进群众工作能力的提高。

摘要:社会转型攻坚期, 发展机遇与严峻挑战并存。从党长期执政、国家长远发展的全局出发, 加强群众工作的重要性、紧迫性突出。基层检察机关处于面对群众第一线, 针对维护稳定、促进公正和保障民生的新任务, 做好群众工作需要每一个基层检察院加强和改进群众工作机制、平台和能力建设, 切实维护群众权益, 践行为民宗旨。

关键词:检察机关,群众工作,意识能力

参考文献

[1]李士英.当代中国的检察制度[M].北京: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 1987:511.

篇4:《中国共产党党和国家机关基层组织工作条例

在足球比赛中,“10号”通常都是球队的核心和灵魂,在进攻和防守两端都起到很好的组织和衔接作用。很多伟大的球星(如梅西、齐达内、里瓦尔多等)都曾经在场上身穿神圣的“10号”。如何能够让基层组织在干事创业中发挥“10号”的核心作用,这需要各级党委和党员干部不断的“修炼”和配合,努力在组织建设的“攻”和“守”实现平衡,相得益彰,让基层组织更好发挥威力。

众志成城,构筑起“固若金汤”的“防线”。在足球比赛中,无论是强队还是弱旅,坚如磐石、固若金汤的防守是取得比赛胜利的重要基石。基层组织要在“守”方面努力,就得不断构筑党员干部如“铜墙铁壁”般的思想“防线”。这就需要在党员干部的作风建设上持续贯彻全面从严治党战略部署,给党员干部吃更多的“防腐剂”,打更多的“预防针”,真正做到防微杜渐、防患于未然。更要加强主题教育的力度和广度,让党员干部不断接受政治教育的洗礼和熏陶,让更多干部的“思想防线”坚不可摧,不可撼动,成为撬不动、震不倒,严密而坚固的“红线”。

心语灵犀,建立起“无坚不摧”的“火力点”。在足球比赛中,取得胜利离不开娴熟、默契的配合,更需要“10号”绝妙“一传”,如在“乱花渐欲迷人眼”之时,“豁然开朗”地让防线露出破绽,最终进球。基层组织“攻”的方面,主要是在为群众办实事、解难事上面,要善于提高和强化“配合”的“默契度”。人民群众身边的很多民生问题,看似微不足道甚至是鸡毛蒜皮,但是还成为了很多“陈年旧账”,一直成为人民群众的心头难、老大难的问题。在解决这些难题时,想靠如外星人罗纳尔多一般“单骑闯关”力挽狂澜,那只能是杯水车薪地“昙花一现”。在困境和逆境中,基层组织更需要当好“10号”,不断凝心聚力,让党员干部真正齐心协力、互相关心和人帮助,出现心有灵犀般的默契配合,才会真正打出有更有质量和“力度”的“组合拳”,在向这些难点、痛点问题“进攻”的时候,才会展现出攻无不克、多点开花的“火力点”。

统筹兼顾,成为顾全大局的“精神领袖”。“10号”的核心作用,让这个号码就是球队“精神领袖”的代名词。没有良好的大局意识,就难以在攻守两端冲锋陷阵,难以真正在关键时刻挺身而出。基层组织,具有凝聚人心,战斗堡垒的号召力和感染力,这与“10号”领袖般的精神和气质,一脉相承。新时代的改革发展、干事创业,永远需要有大局意识和观念,敢于担当和奉献的党员干部。培养这样的党员干部需要基层组织在“攻”和“守”两端,都要积极发挥“威力”,做到无缝衔接,二者兼顾,成为干事创业精神上重要的引领和鼓舞。

篇5:《中国共产党党和国家机关基层组织工作条例

固“制度”之基。“经国序民,正其制度”。制度优势是一个国家的最大优势,制度执行越有力,国家治理就越有效,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就越兴旺发达。党的十八大以来,党的制度建设取得重要进展,近年来出台的一系列党内法规对机关党建工作提出明确要求,推动机关党建取得显著成效。《条例》修订和实施,就是要固牢机关基层党组织建设的制度根基,确保党员干部增强“四个意识”、坚定“四个自信”、做到“两个维护”,以“千磨万击还坚劲”的战略定力和“越是艰险越向前”的斗争精神,切实把制度优势转化为推动机关党建工作的强大动力。

扬“监督”之长。党的基层组织监督,是党内监督体系的重要环节。《条例》不仅在机关基层党组织履行监督职责、开展日常监督等方面提出具体要求,还增加了机关基层党组织监督执纪的具体内容,进一步强化了机关基层党组织的监督职能。正是有“红灯”的制约,才能有“绿灯”的畅行无阻。机关基层党组织要充分发扬党内监督优势,加强对党员特别是党员领导干部的日常监督,对党员干部多过问、多提醒,尽早发现苗头性问题。一旦发现问题,及时进行提醒谈话、函询诫勉,力争把问题解决在初始之时、萌芽状态,避免由“亚健康”恶化成“重病症”。

补“党建”之短。习近平总书记在中央和国家机关党的建设工作会议上强调,“深化全面从严治党、进行自我革命,必须从中央和国家机关严起、从机关党建抓起。”《条例》坚持问题导向,聚焦解决机关党的建设“灯下黑”等问题,提出管用措施。通过严格执行新形势下党内政治生活的若干准则,使党的组织生活常态化、制度化、规范化,进一步提高党的组织生活对党员的吸引力和凝聚力,增强机关基层党组织的生机和活力,增强党内政治生活的政治性、时代性、原则性、战斗性,实现机关基层党组织的自我净化、自我完善、自我革新和自我提高。

强“队伍”之健。随着适应新时代发展,机关基层党组织的具体任务、组织结构、组织形式等各方面体现出多样化。一支高素质的基层党务工作者队伍,能够高效地完成好基层党建工作的各项重要任务,能够有效地提升基层党组织的执政建设能力,能够更好地推进全面深入从严治党。针对一些单位党建任务重、工作力量不足等情况,《条例》对机关党务工作者队伍建设提出明确要求。机关基层党组织要在配齐配强队伍、加强教育培训、健全考核管理等方面下功夫,着力为基层党务工作者构建一个留得住、用得好的良好环境,不断激发党务工作者队伍活力,确保基层党建工作稳步推进。

篇6:《中国共产党党和国家机关基层组织工作条例

欲筑室者,先治其基。纵观历年全国组织部长会议,在干部管理、基层党建、人才工作等方面抓住关键、重点发力,组织工作党旗领航、“亮点”突出,统筹推进、蹄疾步稳。尤其在基层党组织建设最前沿发展处,更应谨防在政治建设、责任主体、党员管理、纪律建设等方面问题“回潮反弹”“变相抬头”,要在“中国之治”显著优势“动态”转化为治理效能时,寻求永恒课题的“解锁密码”。

谨防“硬杠杠”变为“橡皮筋”,要在寻求“动态平衡”中坚守为政之本。党的政治建设是根本性建设,政治要求是党员干部的“硬杠杠”,谨防标准不一、多头解释。执政者在夯“基”垒“台”建设过程中,强化制度意识是指导实践的重要抓手,坚持思想建党、理论强党,提高政治站位,紧密联系实际,谨防执政改革中“宽、松、软”“橡皮筋式”的政治建设标准和要求。要聚焦党的全面领导制度,发挥“总揽全局、协调各方”的政治优势,建立健全不忘初心、牢记使命长效机制,从严从实巩固发展山清水秀的政治生态,克服无规则的、紊乱的“看客”心态和“走读”行为。要实地调研各地城乡差距,合理配置职能与资源,在人财物力输入、输出“双向流动”中,把握“时度效”,分层分类分项施策,稳中求进、高效运转,推动实现更高层次的供与需、给予与付出的动态平衡。

谨防“责任田”变为“自留地”,要在推进“动态革命”中提升综合实力。敢为领头雁,甘为孺子牛。新修订的《中国共产党党和国家机关基层组织工作条例》要求各级责任主体抓严抓实党建地位,深耕细耕“牛鼻子”的“责任田”,层层传导压力,尤其在乡村治理与新农村建设“末梢神经”处分类施策,激活“细胞”活力。“动态”治理是在执政过程中综合能力的展现,考验的是抓班子、带队伍的执政本领和综合素质,由实践、人民、历史反复检验,在不断深化改革中发挥聚合力“堡垒”作用。要变“给我上”为“跟我上”,率先垂范,把牢“硬肩膀”上的责任与担当,谨防“景观亮化”“大摊子搞政绩”虚浮化形式主义。要结合“当下改”和“长久立”,明确划分责任,突出主责主业,切莫在“民心事”推脱扯皮中原地踏步,成了讨价还价而消耗精力,群众寒心而固步自封的“自留地”。

谨防“标准化”变为“产业链”,要在调整“动态管理”中坚持守正创新。在严格落实“三会一课”、主题党日、民主评议等制度时,“两学一做”主题教育常态化制度化、不忘初心、牢记使命制度化,基层党组织在制度化保障和推进过程中,要谨防党内政治生活“标准化”建设变为动作僵硬、机械复制的“产业链”。《2019—2023年全国党员教育培训工作规划》要求围绕支部主体作用,突出党员队伍建设。要聚力搭建学习教育、管理培训、先锋模范交流平台,共筑“中国梦”志愿服务,助力“三大攻坚战”。要选优配强基层党务干部,创新运作机制,积极转化成果,在“红色教育”“示范路带”“民情速递”等“自选动作”上突出发挥“支部+”“党建+”作用,上下联动、同频共振,做精做新做实党员教育管理。党员干部要刀刃向内自我革命,树立创新思维和精品意识,积极参与、辐射带动,以服务为导向严督实导、总结评价。

篇7:《中国共产党党和国家机关基层组织工作条例

用马克思主义新闻观武装头脑, 做政治上坚定的新闻工作者

新闻作为一种意识形态, 作为宣传教育和动员人民群众的一种舆论形式, 总是直接或间接地反映我们党和国家的政治立场、政治主张和政治观点。因此, 从事新闻工作的人就一定要讲政治, 一定要同党中央保持高度一致。在这方面, 我们党的历代领导人和报业前辈都有过精辟的论述。1957年, 毛泽东同志就提出要“政治家办报”。1996年9月, 江泽民同志视察人民日报社时指出:“新闻舆论单位一定要把坚定正确的政治方向放在一切工作的首位”, “新闻舆论的领导权一定要牢牢掌握在忠于马克思主义、忠于党、忠于人民的人手里”。2008年6月, 胡锦涛总书记在人民日报创刊60周年之际, 也亲临人民日报社视察并发表重要讲话, 他要求新闻工作者要“增强政治敏感性和政治鉴别力, 严格宣传纪律, 做到守土有责”, 在重大问题、敏感问题、热点问题上把好关、把好度。这是对我们的谆谆教诲, 我们必须时刻牢记。

在这个问题上, 我们的新闻前辈也早有论述。1941年应邹韬奋之邀, 范长江同志在当年十月出版的《大众生活》周刊上发表了《怎样学做新闻记者》的文章。在这篇文章中, 范长江首先坦承自己由于“性情好动”和受“经济压迫”从而走上职业新闻记者道路, 但在新闻实践中又逐渐觉得“自己的内心发生了一个大问题, 觉得这个职业关系社会太大, 不是普通一个吃饭的事情”, 而几年来的工作更是让他感到“一个正确而坚定的政治态度对于新闻记者的重要”。由此, 范长江总结出当记者的第一条经验:“没有正确的政治认识, 就等于航海的船没有了指南针。”

2002年4月, 在清华大学新闻与传播学院成立大会上, 人民日报社原总编辑范敬宜在与清华大学新闻本科班的同学座谈时说:“做记者要坚持正确的舆论导向。”要坚持正确的舆论导向, 首先要了解大局。这个大局是什么, 我理解范老所说的大局首先是政治形势、政治大局, 是党中央的政治要求。他说:“西方新闻总是讲新闻自由”, “绝对的自由是没有的”, “我们不反对新闻自由, 只是毫不隐瞒我们的观点, 我们的新闻观就是为人民服务, 为社会主义服务”。

那么新闻工作者如何讲政治, 如何坚持正确的政治方向呢?我认为最重要的是坚持以马克思主义、毛泽东思想、邓小平理论和“三个代表”重要思想为指导, 深入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 用马克思主义新闻观武装头脑, 指导新闻实践;深入学习贯彻党的理论、路线、方针、政策, 不断提高自己的政治理论和政策水平, 提高用马克思主义新闻观认识问题、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的能力。增强政治敏感性和政治鉴别力。在纷繁复杂的新闻报道中认清形势, 突出重点, 把握方向, 确保舆论导向正确。

发挥好党和政府联系人民群众的桥梁纽带作用, 做人民群众拥护和爱戴的新闻工作者

我们的国家是人民群众当家做主的社会主义国家, 在这个国家里, 党的事业就是人民的事业, 党和政府与人民群众的根本利益是一致的。人民的利益高于一切, 尤其是在讲究科学发展、构建和谐社会的今天, 党和政府更加讲究民主、更加坚持以人为本、更加注重关心民生。民生就是最大的政治, 我们新闻工作者讲政治, 就要坚持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的宗旨观念, 就要把忠于党、忠于祖国、忠于人民, 把体现党的主张与反映人民心声统一起来, 把坚持正确的导向与通达社情民意统一起来, 把坚持正面宣传为主与加强和改进舆论监督结合起来, 发挥好党和政府联系人民群众的桥梁纽带作用。

一是要报道好多方面的新闻信息, 保障人民群众的“四权”。随着人民群众物质生活水平的提高、信息社会的到来以及我国民主进程的加快, 人民群众对重大事件、公共事务的知情权、参与权、表达权、监督权的要求愈来愈强烈。作为代表党和人民利益的新闻媒体, 应当义不容辞地担当起这个责任, 积极宣传党和政府的重大决策部署, 及时传播国内外各领域的新闻信息, 保障好人民群众的“四权”。例如当前我们国家“十二五”发展的目标措施, 控制房价和物价上涨的措施, 防范安全隐患确保安全生产的措施, 加强党风廉政建设、预防和惩处腐败的措施;国际上朝鲜半岛危机, 日、美、韩联合军演, 极端气候条件对世界各国的影响, 各种各样的突发事件等都是受众十分关心的问题, 对于这些问题, 我们的报道必须及时、全面, 绝不能迟缓和遗漏。具体到漯河, 当前漯河市的招商引资、项目建设、产业集聚区建设、西城区建设的进展情况、沙澧河二期工程建设进展情况、漯河房价和物价的走势、即将召开的市委五届十次全会将怎样描绘漯河十二五发展的蓝图等等, 都是群众非常关心的问题, 这些都是当前我们应当报道的重点和热点。

二是要把笔尖和镜头对准人民群众。唯物史观认为, 人民创造历史、人民群众是真正的英雄。纵观古今中外的历史, 哪一次历史的进步和变革, 哪一次重大历史事件的发生不是发源于人民群众?远的不说, 发端于32年前的小岗村土地承包事件引发了中国农村的一场土地革命, 实现了中国翻天覆地的巨大变革, 不正说明了这一点?因此我们新闻工作者一定要彻底改变只往上看、不往下跑, 只泡会议、不下基层的坏毛病, 牢固树立群众观点, 把人民群众作为报道和服务的对象, 多宣传基层群众的先进典型, 多挖掘群众身边的鲜活事例, 多反映平凡人物的工作生活。例如前不久我们的一位记者在晚报上发表的一篇反映拾荒者子女生活的《路灯下的姐妹》一文, 就很受社会关注, 不但有很多媒体转载, 也有不少热心群众表示愿意帮助这对小姐妹完成学业。

另外, 新闻反映群众生活, 还要用群众的语言, 让群众喜欢看、听得懂, 切忌刻板冷漠、晦涩难懂。在这方面, 近期《人民日报》的一篇文章标题给我们带了个好头。2010年11月10日, 《人民日报》头版头题为《江苏给力文化强省》。“给力”, 源于日本动漫的中文配音, 夹杂了日语及东北话的韵味, 意即“精彩”、“加油”, 作为一种娱乐化的表述而风行网络。编辑把网络语言引入平面媒体, 走进《人民日报》这个神圣的殿堂, 给读者留下了深刻的印象, 网民评价, 这个标题很潮、很给力。

三是要增强民生服务意识, 为受众提供贴心及时周到的新闻服务。尤其是晚报等都市类的媒体, 与群众生活休戚相关, 一定要关心群众冷暖, 了解群众的疾苦和困难, 帮助他们解决实际问题, 提供有价值的实用信息。例如我们经常报道的天气信息、物价房价菜价信息, 我们开辟的民生热线和“民生关注”栏目, 我们经常关注的如厕难、行路难、上学难, 我们时常组织的救助贫困大学生和弱势群体活动, 都在社会上产生了良好的反响。

四是要积极反映人民群众的正确意见和呼声, 批评侵害人民利益的现象和行为, 依法保护人民群众的正当权益。这是媒体“桥梁纽带作用”的责任, 也是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的题中应有之义。比如我们在漯河名城网开设“市民建言”栏目, 市委书记靳克文高度重视, 大力支持, 多次作出批示;广大网友热烈欢迎, 踊跃参与, 提出了大量有利于漯河发展的好意见和建议。前不久, 市委、市政府专门下发文件, 召开会议强调必须办理好回复好网友意见和建议。再比如漯河晚报报道反映的汉江路因修路造成的“行路难”问题、沙澧公园公厕少造成的“如厕难”问题, 都引起了市委、市政府领导的高度重视, 得到了妥善解决。这些好的做法一定要坚持下去。

牢记新闻工作者的社会责任, 做能够把握好正确舆论导向的新闻工作者

新闻工作者的社会责任感是指从事新闻职业活动的人面对其职业行为所产生的社会作用和社会意义所应承担的责任。范敬宜认为, 新闻工作者最大的责任是把握正确的舆论导向, 维护国家和社会的稳定。导向正确与否, 事关重大。江泽民同志指出“舆论导向正确, 是党和人民之福;舆论导向错误, 是党和人民之祸”, 可见舆论导向正确与否何等重要!把握好正确的舆论导向:

一是要有强烈的大局意识。这个大局就是改革发展稳定的大局。我们的一切报道, 导向正确与否, 都要用是否有利于社会大局的稳定, 是否有利于改革的推进, 是否有利于科学发展, 是否有利于促进社会和谐来衡量。有些问题, 即使事实是准确的, 也不一定是应当传播的。因为如果传播后引起了社会的恐慌和不安, 那就是不应该的。比如前几年《大河报》上一篇《歹徒抢劫乡政府》的报道发表后就受到了省委的严厉批评。这是一篇关于公安机关破获一起系列抢劫乡政府机关案件的正面报道, 事实准确、报道真实。但省委认为, 在共产党执政的今天, 我们的基层政权如此虚弱, 我们的公安机关迟迟不能破案, 这严重影响了党和政府在人民心目中的形象, 也不利于基层政权建设, 因此给予了严肃处理, 当时漯河市一名参与采访和提供线索的公安干警被调离了公安队伍。

二是要坚持正面宣传为主的方针。就是要多宣传正面的东西, 宣传科学理论, 传播先进文化, 塑造美好心灵, 弘扬社会正气。我们所处的时代, 是中华民族正在和平崛起的伟大时代, 是中国五千年文明史上发展最快、人民生活水平最好的时期, 国家发展进步, 人民安居乐业, 这是时代的主流。我们的媒体和新闻工作者要看到这种主流, 报道这种主流, 讴歌这种主流, 为中华民族的和平崛起营造积极向上的舆论氛围, 唱响时代的主旋律。而不能只见树木、不见森林, 把个别问题放大炒作, 过多地反映阴暗面, 影响和混淆人们的视听。记得前几年徐光春同志就任河南省委书记的时候曾经说过, 河南是个人口近亿的大省, 如果每天有万分之一的人犯罪, 全省每天就有近万个案件, 如果我们的媒体只盯着这些问题, 那会让人觉得多么可怕!俗话说, 邪不压正, 这个社会还是好人多, 我们要多报道正面的东西。

坚持正面宣传为主, 要报道科学的、进步的、格调高雅的新闻, 而不能报道那些伪科学、反科学和封建的东西。比如有一则报道说一个地方政府为了发展当地的旅游, 发动群众集资建庙, 建成后十里八乡都来朝拜, 香火非常旺盛, 这就是一则导向十分错误的报道。

三是舆论监督要着眼于解决问题, 推动工作。在充分肯定我们这个时代主流的同时, 我们也应承认, 在改革发展过程中, 我们这个社会还存在着不少矛盾和问题, 我们党的队伍里还有不少腐败分子, 我们的干部作风还有许多不尽如人意的地方, 等等。我们的媒体应抱着解决问题、治病救人的态度, 依法进行准确、科学、建设性的监督, 而绝不是为了“曝光”、“卖点”, 不负责任地“监督”, 造成党和人民对立, 更不能以监督为名敲诈勒索, 谋取私利。

记得前些年漯河市原来的召陵乡有许多砖瓦窑场, 有一个小报的记者为了让当地政府做广告, 事先写好了两篇稿子, 一篇是赞扬当地政府发展乡镇企业的“表扬稿”, 一篇是反映当地毁坏耕地的“批评稿”, 找到当地领导, 做广告就发“表扬稿”, 不做广告就发“批评稿”。这种所谓的监督就成了别有用心的敲诈, 对此我们必须警惕!

四是对突发事件的报道要坚持正确导向。就是要正确、及时、准确、公开透明, 全面呈现报道事件动态及处置进程, 推动事件的妥善处理, 维护社会的稳定和人心安定, 不能为了“独家”、“轰动”、“吸引眼球”而报道一些骇人的场面、细节、惨状和小道消息。报道中既要保障公众的知情权、话语权、参与权、监督权, 又要站在社会稳定的大局上考虑问题, 有利于化解矛盾、平息事态、解决问题。比如2008年的汶川大地震, 我们的媒体大量报道全国人民众志成城、共克时艰的民族精神和灾区人民不屈不挠、重建家园的抗震救灾精神, 而很少报道地震后的惨状。而实际上去年我到北川老县城采访时见到的场景, 和民间拍摄到的当时伤亡和建筑倒塌的情景, 是惨不忍睹的。正是因为我们坚持了正确的报道导向, 才使这场前所未有的自然灾害变成增进民族团结的巨大力量。

坚持新闻真实性高于一切的原则, 做一名求真务实的新闻工作者

真实是新闻的生命, 是新闻之所以成为新闻的第一要义。恪守新闻职业道德, 最重要的就是坚持新闻真实性的原则, 负责任地报道真相, 坚决抵制一切虚假新闻。

一是要深入细致地做好采访工作, 确保新闻要素及情节的准确。决不能走马观花、粗枝大叶, 更不能不到现场, 靠打电话、采访第三者或道听途说、主观想象、逻辑推理去写稿。这方面有很多教训。范敬宜讲过自己的一个教训:1956年辽宁省举办一次文艺汇演, 省委宣传部的领导说瓦房店的歌咏队不错, 让范敬宜同志去采访一下。当时时间来不及了, 无法去现场采访, 宣传部的领导便让他去找歌咏队队长。那位队长能说会道, 说什么:“我们车间里到处都能听到歌声。”于是, 范敬宜写了一篇《车间处处闻歌声》的报道。很快那个纺织厂的群众就来信举报, 说这篇报道的作者是胡编, 第一他没来厂里采访;第二, 车间里根本不允许唱歌, 这是违反劳动纪律的。那时范老刚被评为一等先进工作者, 因此事马上被取消了资格。范老说他一辈子也忘不了这个教训, 后来写稿, 一点也不敢马虎了。

我们报社前不久也出现了一个新闻失实的报道, 就是去年9月份, 郾城一冷库失火, 消防官兵及时扑救, 保住了企业财产, 是一件好事, 一名消防战士写了篇报道给报社, 我们的一名记者未到现场, 为了完成任务, 就在通讯员稿子前署了名。结果报道发出之后, 第二天即引起数十名穆斯林群众的上访, 说这个冷库是清真冷库, 放的是羊肉, 而报道却说里面存放着十几吨的猪肉, 伤害了民族感情, 最后报社公开道歉, 而且赔了十多万元的损失, 而这个记者目前仍在停职反省。

二是要坚持实事求是, 严禁虚构或制造新闻。新闻是最新发生的未经报道的事实, 是客观的真实的, 绝不能像文学作品那样虚构或者无中生有地编造。可现实中确实有这样的虚假新闻, 2006年1月3日, 中国质量报社记者站副站长汪启明就炮制了这样一则新闻, 他指使其在四川非法聘用的员工, 将20头生猪运到乐山市井研县城郊某猪场内注水后, 转运到井研食品公司销售, 并把注水、转运、销售的全过程及井研食品公司外部环境拍摄成录像带, 将所谓《井研生猪注水触目惊心》一文传真给乐山市委、市政府, 向企业进行敲诈, 最终被抓获。无独有偶, 2007年6月, 北京电视台生活频道《透明度》栏目记者訾北佳, 为了谋取所谓的业绩也如法炮制, 在明知没人制作出售肉馅内掺纸的包子的情况下, 化名胡月, 冒充朝阳区某建筑工地负责人, 先后要求陕西省来京人员卫全峰等四人制作了20余个“纸箱馅包子”, 并对其全程进行了秘密拍摄。在节目后期制作中, 訾北佳采用剪辑画面、虚假配音等方法, 编辑制作了虚假电视专题片《纸做的包子》播出带在北京台播出, 在社会上造成了十分恶劣的影响, 最终被判有期徒刑1年, 处罚金1000元。

三是要严格按规定摘录其他媒体的报道。

四是对于出现的失实报道要敢于承担责任, 公开向当事人道歉, 取得谅解。

发扬新闻工作者的优良传统, 做作风上过硬的新闻工作者

新闻工作是一项崇高的事业, 新闻工作者肩负着神圣的使命, 做好这项工作要求我们必须培养和具备良好的作风。在这方面我们的新闻前辈如范长江、邹韬奋、穆青、范敬宜等为我们树立了典范, 我们要向他们学习, 继承他们的优良传统, 加强自身修养, 养成良好的作风。

一是培养实事求是的思想作风。就是要一切从实际出发, 客观真实地报道新闻。这是新闻工作者最基本的作风要求。尊重事实才能说真话, 才能真正地为人民服务。如果不顾实际, 随心所欲, 报道失实, 则不仅败坏了记者及媒体的名声, 而且会贻害社会。关于这一点前面已经谈过, 不再赘述。

二是培养勤勉敬业的工作作风。新闻是靠记者的勤奋跑出来的, 而不是坐在办公室里想出来的。脑勤、嘴勤、脚勤、手勤应成为记者的“基本功”。著名报人普利策说过一句名言:“懒人是当不了记者的。”这句话成了许多记者的座右铭。一些西方新闻学的著作, 也把“能够接受艰苦的长时间不规则的工作”作为记者守则定下来。我翻阅过今年“长江韬奋奖”获奖者的事迹, 发现勤奋敬业是他们共同的特性。远的不说, 获得中国第十一届长江奖的河南日报摄影记者王天定就是这样。这个55岁的老记者有一个绰号叫“王全省”, 近30年来, 他挎着照相机, 跑遍了全省所有的170多个县市区, 究竟到过多少个村、采访过多少单位和个人, 早已数不清了。他只记得每年下基层采访都在250天左右, 见报照片都在400幅以上。

三是培养深入扎实的采访作风。马克思主义新闻观要求记者反映现实生活、反映群众要求。是否能够深入实际、深入群众, 是衡量记者工作作风是否踏实的标准。只有生活在实际生活中、生活在群众中, 才能真正履行一个记者的职责。记者脱离了实际、脱离了群众就如鱼之离水, 将寸步难行。王天定就说他是一条鱼, 基层就是他的“江湖”, 鱼儿在江湖里啥感觉, 美着呢!

深入基层、深入实际、深入群众, 从某种意义上说, 将决定采访活动的成功与否。因为新闻在基层、在实际生活中、在人民群众中, 基层有大量的“鲜虾”、“活鱼”, 深入进去, 你将获得大量鲜活的素材, 你将有写不尽的新闻故事。实践一再证明, 凡是影响广泛的重点报道, 全国获奖的好新闻, 几乎都是记者深入实际、深入群众的成果。

四是培养不为名利的清廉作风。“铁肩担道义, 妙手著文章”是不少群众对新闻记者这一职业的希冀。记者作为党和政府的耳目喉舌、人民的代言人, 作风必须正派。记者作为“无冕之王”, 手中握有党和人民赋予的“表扬权”、“版面权”、“话语权”、“监督权”, 一定要正确行使这些权力, 要站在公正的立场, 讲究文德, 重事实, 讲真话, 主持正义, 坚持真理, 自觉抵制拜金主义、享乐主义、个人主义的思想侵蚀。一方面坚决反对以权谋私、有偿新闻或以监督、曝光相威胁获取不当利益;另一方面要坚决防止“有偿不闻”, 收人钱财, 替人封口, 见利忘义。这方面已有很多典型案例, 如前些年查处的经济日报农村版广西记者站副站长李万、中华工商时报浙江记者站站长孟怀虎、消费时报浙江记者站副站长卜军等都是这方面的反面典型。他们最终都受到了法律的惩处, 我们一定要引以为戒!

遵循新闻传播规律, 做不断开拓创新的新闻工作者

党的新闻工作在坚持党性原则的前提下, 还具备新闻传播的一般规律。胡锦涛总书记在视察人民日报社的讲话中要求:“按照新闻传播规律办事, 创新观念、创新内容、创新形式、创新方法、创新手段, 努力使新闻工作体现时代性、把握规律性、富于创造性。”我们一定要按照总书记的要求, 加强学习, 开拓创新, 不断提高驾驭新闻工作的能力和舆论引导的水平。

一是要研究不同传播对象的习惯和信息需求, 不断提高舆论引导能力和传播能力。我们报人都知道这几年地方报纸新闻改革经过了“两个时期”。一个是“内容为王”时期。这一时期的改革强调新闻内容的时效性、可读性, 认为只要内容做好了, 报纸就办好了, 就有人看了, 而忽视了读者层次和行业的差异。很快这个时期就被“需求为王”所代替。“需求为王”, 即根据不同读者的不同兴趣、爱好和需求办报, 尽可能满足不同性别、不同职业、不同年龄、不同层次读者的新闻和信息需求, 这样报纸就会有更广的覆盖面、更多的读者群和更大的吸引力。

二是要认真研究传播艺术, 增加报纸的亲和力、吸引力、感染力。范敬宜同志在《新闻工作者的社会责任》一文中讲道:新闻舆论的引导要“导之艺术”。就是要随着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发展, 人们文化水平、思想观念、生活情趣的提高, 媒体要努力适应这种变化, 讲究宣传艺术。他有一段十分精彩的话:所谓“艺术”, 不是让新闻写成小说, 主要是指对宣传报道从总体上度的把握, 如绘画要把握好笔墨、色调的度;音乐要把握好节奏、韵律的度;冷与热、快与慢、多与少、虚与实、刚与柔、疏与密、重与轻、浓与淡、隐与显;以及什么时候需要旗帜鲜明, 什么时候要藏而不露;什么时候需要单刀直入, 什么时候需要委婉含蓄;什么时候需要浓墨重彩, 什么时候需要轻描淡写;什么时候需要大张旗鼓, 什么时候需要点到为止;什么时候需要大弦嘈嘈, 什么时候需要小弦切切等, 都应当根据不同的对象和实际情况, 根据时间、地点、条件等随机应变、灵活运用。刻板单调成不了艺术品, 达不到一定的“度”劳而无功, 超过了一定的“度”会适得其反。这就是宣传引导的艺术, 我们一定要认真学习、研究和感悟。

范老举了两个例子:我们的有些同志不太懂得这个道理, 比如报道先进人物还总是摆脱不了“高、大、全”的影响, 好得使人难以相信、难以学习, 结果适得其反。比如写一篇人物通讯, 一开头就说:“他, 在父母面前不是好儿子;在妻子面前不是好丈夫;在儿女面前不是好爸爸;可是他在工作中确实是万人称赞的好党员、好干部。”又如写一个好法官, 晚上回到家里, 发现有两条鱼, 问鱼是从哪里来的, 老母亲说是某人送的, 法官听了大怒, 逼着七岁的女儿扶着七十多岁的老奶奶, 冒着瓢泼大雨给送回去, 母亲全身湿透, “一路骂声不绝”。这种对先进人物的描写究竟是美化呢, 还是丑化呢?

三是加强新技术的学习和应用, 做适应时代需要的全媒体新闻记者。在互联网飞速发展的今天, 传统意义上的单一媒体格局正在逐步被打破, 互联网与广播、电视、报刊的融合正在加速成为现实。媒体融合的大势, 使得信息从采集到传播直至经营的各个环节, 都在发生着深刻变化, 历史上不同媒介的演进形态, 现在正统一为一个更为丰富、更为有序的过程。数码技术使得电信、电脑、电台、电视和报纸之间的区别度变得模糊了;超越国界的互联网, 使新闻自身成为一项全球性事业和一条“双行道”, 几乎任何人都可以加入其中, 记者和受众之间有着空前的互动。

随着全媒体时代的到来, 能否把最新的技术手段和传播模式借鉴和学习过来为己所用, 将成为一个记者成败的关键。

有专家指出:在不久的将来, 一个称职的记者必须能够熟练地掌握各种信息采集、编辑、传播方式的使用技巧, 既懂文字、图片采集, 又懂音视频制作。

新闻单位在面对新技术挑战、体制转型过程中所形成的压力正在转嫁给新闻记者, 使记者的压力面临前所未有的强度。2010年4月, 新闻出版总署副署长李东东认为, 新闻记者作为社会这艘大船的瞭望者, 正面临着复杂的职业生态环境。面对未来, 我们不知道无限的技术会走向何方, 我们唯一可把握的, 只有自己……

在《怎样学做新闻记者》的末段, 范长江先生写道:我是愿意终生为新闻事业努力的人, 但是深知这是不容易做好的工作, 自己的缺陷非常多, 以后决定好好学习, 或者再过十年、二十年, 可以比现在称职些。范先生这种虚怀若谷的精神永远是我们应当学习的。

增强法纪观念, 做遵纪守法的新闻工作者

我们的国家是一个法治国家, 任何一个人、任何一项职业必须在纪律和法律许可的范围内活动。新闻工作者作为一种特殊的职业, 无论从事采访报道工作, 还是平时的一言一行, 都必须遵守党纪国法和宣传纪律。记者活动在社会的各个领域, 外界千百双眼睛在注视着我们, 所以我们更应该自律, 处处检点, 做遵纪守法的模范。

一是要正确理解“无冕之王”, 增强法纪观念。2006年4月13日, 广西贵港市港南区人民法院开庭, 依法对曾闹得沸沸扬扬的经济日报农村版广西记者站原副站长及该站记者唐自成涉嫌受贿罪进行公开审理。检察机关指控, 两人在采访全区“对农民直补与储备粮订单收购挂购试点工作”的过程中, 利用粮食系统内少数单位因工作中存在一些问题害怕见报、曝光的心理, 先后索取来宾市兴宾区、象州县、贵港市覃塘区、桂平市及河池市环江县等地粮食部门现金共22万元, 事后两个人各分得11万元。

一直以为, 敲诈勒索只是些地痞无赖、小瘪三儿们玩的伎俩, 不料堂堂正正的记者竟也加入其中。为什么被人们称羡的“无冕之王”也干出如此与身份不符的违法勾当?这是因为, 记者头上这顶耀眼的“光环”, 担负着公众舆论监督的职责, 拥有曝光的舆论“资源”, 所以在一些单位和个人的心目中, 记者是令人“敬畏”的职业, 这就构成了不良记者进行敲诈勒索的社会基础。如果我们的记者不能正确对待这种称谓, 私欲膨胀, 缺乏法治观念, 就很有可能干出违法乱纪之事。我们每一个新闻工作者都要引以为戒, 增强法治观念, 不干违法乱纪之事, “莫伸手, 伸手必被捉”。

二是要严格遵守宣传纪律。在我们国家, 新闻宣传是有严格的纪律规定的, 比如在民族、宗教、军事、外交、台海局势、国家机密等方面都有明确的规定。制定这些纪律是为了遵守民族习惯、维护民族团结、保守国家机密, 确保国家安全。我们一定要严格遵守。

三是要自觉遵守我国新闻出版的一切法律法规, 坚决同一切违法行为, 特别是“新闻谋利行为”作斗争。虽然我们国家还没有正式的《新闻法》, 但在我国的宪法和各项子法中, 有大量关于新闻出版的法律条文, 尤其是有很多的行政规章, 如《报纸出版管理规定》、《新闻记者证管理办法》等都是我们应当熟知和严格遵守的。

(作者为漯河日报社社长)

上一篇:人民调解室揭牌仪式发言稿下一篇:如何做好演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