水处理构筑物设计规范

2024-05-18

水处理构筑物设计规范(通用6篇)

篇1:水处理构筑物设计规范

化学运行水处理值班员岗位规范 职责

1.1 水处理主值受化学运行主管的领导,做好水处理的各项工作。

1.2 严格按照化学运行规程进行操作,取样化验。做好对失效离子交换器的再生工作,并认真做好各种记录。

1.3 坚守工作岗位,加强巡回检查,发现问题及时汇报运行值长和主管领导,并积极采取措施处理。

1.4 做好本岗位接卸药品(酸、碱、氨水)、配药、加药处理工作,严格按规程规定使用本岗位的各种药品及配制药品的操作工作。

1.5 按时完成主管领导布置的事故预想,现场考问,反事故演习等培训任务。1.6 严格执行规范化值班制度,顺利完成上级安排的临时性工作。1.7 维护好本班的工器具,及所用仪器、仪表等设备完好。

1.8 确保运行设备正常,做好本岗位的安全文明生产工作、设备轮换工作、交接班工作。2 任职条件

2.1 思想政治条件

具有较高的事业心和责任感,实事求是,忠于职守,解放思想,坚持原则。以身作则,顾全大局,具有团结协作的精神。2.2 专业知识和技能 2.2.1 应知

2.2.1.1 熟悉反渗透设备、除盐设备、循环水处理设备的特性和工作原理及运行方式。2.2.1.2 熟悉本岗位的设备系统,水处理生产过程及主要设备的构造、特性。

2.2.1.3 了解热力设备腐蚀、结垢、结盐的基本原理。

2.2.1.4 熟悉各种常用仪器、仪表的原理,使用方法及注意事项。

2.2.1.5 了解热力设备的主要规范及构造。

2.2.1.6 熟悉《化学运行规程》、《水汽试验方法》、《化学技术监督条例》及《电力安全工作规程》、《电力生产事故调查规程》,企业《接卸酸、碱、氨及有害化学品管理办法》中的有关部分。

2.2.1.7 熟知一般的电气、消防常识。2.2.2 应会

2.2.2.1 熟悉本专业的系统图。

2.2.2.2 熟悉各种离子交换器的再生方法、故障原因及处理方法。2.2.2.3 能独立正确处理一般设备故障。

2.2.2.4 掌握各种离子交换器出水不合格的原因分析及处理方法。2.2.2.5 熟练掌握本岗位水、汽分析的操作方法。

2.2.2.6 熟练使用并能正确维护本岗位的仪器、仪表。2.2.2.7 能正确计算酸耗及锅炉补水率、排污率、泄漏率。2.2.2.8 会正确地使用各种灭火器和消防工具。2.3 实际工作能力 2.3.1 理解力和判断力

正确理解上级方针、政策,突出理解安全指令,对本职工作面临的问题能综合分析,在实际工作中能够贯彻体现领导的要求。

篇2:水处理构筑物设计规范

1、目的和适用范围: 为广泛深入开展现场 5S 活动和定置管理,落实“五化”方针,使我车间现场管 理实现科学规范,整齐划一,特编制本标准。

本标准规定了定置管理的主要对象及要求;现场各类定置图、牌的有关标识规定。本标准适用于水处理车间各系、班及员工。

2.1 5S、定置管理范围

5S 主要是对生产资料、生产环境、人员素质等进行整理、整顿、清扫、清洁和 教育。

定置管理主要对象是对生产现场、办公室、车间周围及车间内物品等,实行定 置管理。

2.1.1管理厂房: 一期:9A 厂房、9B 厂房、17#水泵房;二期:B3#厂房中的 A、B 段(含冷冻站 ,B 3A 综 合 水 泵 房。三期:C1-1厂房 , 以及 C1工程冷冻站。四期:D3#厂房、D3Z 厂房。

2.1.2管理重点: 2.1.2.1各系(含有关班组重点

一期运行系:纯软水控制室、研磨控制室、真空泵房、盐池、室外水池、纯软 水生产区域、电镀废水处理区域、研磨废水处理区域(含二楼、脱泥间、卫生间、洗澡间、17#泵房及其周围草坪、9A、9B 门前门内路面、门窗、墙壁及周围草坪等。二期运行系:B3#冷冻站、B 3A 综 合 水 泵 房、周围草坪和所属路面,三期运行系:C1-1厂房中和厂房外部沉淀槽、凝聚槽所在地段,以及 C1工程 冷冻站。

四期运行系: D3Z研磨废水处理站、四期软水站、室外沉淀槽、凝聚槽、混合 反应槽、过滤槽、南北泵房、气浮池、原水池及周围地段。机械维修系:B3#和 9#应有卫生地段。

电气维修系:一、二、三期自控系统卫生清理及其室内卫生。化验班:9#和 B3#化验室环境卫生。

纯净水生产班:纯净水生产间室内卫生及周围环境卫生。3.1 5S、定置管理基本标准 3.1.1 5S基本标准

3.1.1.1 地面:定期清扫,无纸屑,无杂物,无积水,无乱堆滦放,硬化和油漆地面 无油渍。

3.1.1.2 桌椅:按照定置图摆放,桌面洁净无灰尘,无刻划,无字迹,无油墨等。抽 屉中摆放整齐,没有与生产、工作无关的书籍和用品。

3.1.1.3 门窗:无损坏,无锈蚀,无雨痕,无灰尘。3.1.1.4 墙壁:无蛛网,无灰尘,无油渍,无乱写乱划。3.1.1.5 草坪:无纸屑,无杂物。3.1.1.6 楼梯:扶手无灰尘,阶梯干净。3.1.1.7 明沟:无藻类,无沉淀物。

3.1.1.8 浴室:管道无漏水,地面无杂物,墙面无垢迹,垃圾及时清理。3.1.1.9 厕所:无异味,无粪渍,无蚊蝇,无灰尘。

3.1.1.10 设备(含管道 :无油污、无灰尘、无泥痕,保持机器本色。3.1.2 定置管理基本标准

3.1.2.1 控制室:桌椅摆放整齐, 用具按既定位置摆放, 记录本、报表按固定位置取放。3.1.2.2 化验室:各种化验器具、药品分类摆放整齐有序,化验台、柜布置合理,桌椅 摆放整齐。

3.1.2.3 仓库:各种货物、台架有序摆放,各种备品备件有序存放,各种台账存放整 齐。

3.1.2.4 办公室:办公用品摆放整齐,桌椅定置摆放,物品按既定位置存放。3.1.2.5 物品:各种生产物资横平竖直存放,挂有标识。3.1.2.6 培训室:桌椅整齐,学习笔记定置存放。3.1.2.7 通道:无障碍,畅通无阻。

3.1.2.8 备品备件货架:摆放横平竖直,备件分类存放,无灰尘、无锈蚀。3.1.2.9 操作台:仪器正确摆放,台上清洁无灰尘。

3.1.2.10 化验台:随时清理药液,用品有序摆放,台上无杂物。3.1.2.11 化工药品柜:分类存放,摆放整齐,明确标识。3.1.2.12 工具柜:按型号依次摆放,整洁美观,无杂乱现象。

3.1.2.13 更衣柜:按要求摆放物品,柜内没有与工作无关的物品,保持整洁。3.1.2.14 文件柜:分类存放,目录清楚,易于存取。

3.1.2.15办公桌:桌上物品摆放整齐且固定位置,无闲杂用品,保持简洁。3.1.2.16 记录台:笔、本用后摆放整齐,用品洁净。3.1.2.17 易燃易爆有毒有害物品: a.易燃易爆物品主要有:氧气瓶、乙炔瓶、油类(机油、汽油、黄油、、酒精、氟 里昂

b.有毒有害物品主要有:酸、碱液

c.要求:远离明火,定点存放,符合要求,专人管理,明确标识。3.1.2.18 其它化工原材料: a.名称:树脂、净水剂、盐

b.必须按照技术要求定点存放,明确标识。4.1 5S 分项要求: 4.1.1 整理 :把杂乱的东西收集起来 , 把不用的东西清理掉 , 按次序排列好。

4.1.1.1 及时清理无用的物品,该报废的按程序报废;4.1.1.2 领取而未用的物品入箱柜或上架,不乱堆乱放,并无其它物品的混存;4.1.1.3 桌上用品摆放有序,力求最少,不许杂乱无章;4.1.1.4 窗台上柜头上严禁堆放物品(不包括花盆;4.1.1.5 有用的物品一律入柜、箱或入库;4.1.1.6 工作区域内所有物品摆放的位置合理有序,不影响操作和通行;4.1.2 整顿 : 把需要的物件按轻重 , 使用顺序和频率进行分类摆放 , 准备齐全。4.1.2.1 所用物品(含备品备件 按大小型号和轻重依次摆放;4.1.2.2 所用物品和工具按型号和使用频率依次摆放,使用频率高的放在前边;4.1.2.3 将维修、操作、化验工作中必用物品提前准备齐全;4.1.2.4 仓库各种物资均按 A、B、C 办法进行管理,各种物资分类摆放;4.1.2.5 公用工具一律编号按次序摆整齐,能入工具柜的也要编号存入;4.1.2.6 车间所用设备,一律标明名称并编号,挂上设备管理卡。4.1.3 清洁 : 保持设备的明亮清洁 , 无污垢。

4.1.3.1 厂房内各种管道外表无灰尘、无泥污,保持本色;4.1.3.2 各种设备无油垢、无泥痕,无灰尘,保持本色;4.1.3.3 拆卸下来的设备或零部件,其中能用的要擦干净存放;4.1.3.4 室外设备周围二米内无垃圾、无污染;

4.1.3.5 各种仪表保持表面无污垢,数据清晰可见;4.1.3.6 各种阀门管道出现锈蚀点,要用原用漆及时刷好;4.1.4.清扫:工作环境打扫干净,不留死角。4.1.4.1 地面清洁无纸屑、灰尘和其它杂物;4.1.4.2 经常清扫箱内、架上和柜上柜下灰尘,表面干净明亮;4.1.4.3 室内设备、墙角及其它易忽视的地方保持干净;4.1.4.4 各人分管窗户玻璃,时常保持洁净明亮(无雨痕;4.1.4.5 工作区域内无垃圾,打扫卫生后地面无积水;4.1.4.6 墙壁上无蛛网、无积灰;4.1.4.7 卫生间、洗澡间无便垢、无滴漏、无臭味,洗手池无污染;4.1.4.8 洗澡间清洁,不乱扔乱放杂物;4.1.4.9 热水器经常清洗,饮水处干净无脏物;4.1.4.10 办公室内桌、椅、柜、电器无灰尘,办公用品摆放整齐;4.1.4.11 积极创造条件,美化工作场所。4.1.4.12 不准往窗外扔纸屑等东西;4.1.5.教育或素养 讲文明礼貌 , 养成良好的工作习惯和生活习惯。4.1.5.1 同事相见时互相问好;4.1.5.2 工作中互相协作,主动向前迈半步;4.1.5.3 同事有困难,主动帮助解决;

4.1.5.4 严格按要求填写报表和交接班记录,表、本、账无破页和脏迹;4.1.5.5 到现场巡视或操作要携带抹布,随时擦拭设备上的污垢或灰尘;4.1.5.6 抹布脏了要及时洗净,下班后要妥善保存;4.1.5.7 生产中遇到问题要积极出主意想办法,按程序迅速传递信息;4.1.5.8 填报表写记录要字迹清晰,交接班要全面;4.1.5.9 养成讲卫生讲整齐的良好习惯, 在卫生间不要乱扔便纸, 便后要关好冲水器, 洗澡时不 4.1.5.10要乱扔杂物,不要穿鞋上穿衣台;4.1.5.11 严禁用脏手和油手扶摸墙壁和设备,或用工具和其它重物无意义地敲打管道 及其它设备等,养成良好的工作习惯;4.1.5.12 加强员工行为规范教育,自觉遵守劳动纪律和工艺纪律。5.1 5S 任务、责任划分表 5.1.1一期运行系

5.1.2二期运行系

5.1.3三期运行系

5.1.4四期运行系

5.1.5机械维修系

5.1.6电气维修系

5.1.7纯净水生产班

5.1.8化验监督班

6.1 5S 管理台账

7.1 5S、定置管理标识 7.1.1要求

7.1.1.1各种设备、物品均须有标识, 7.1.1.2各种标识均须按既定规格、内容、颜色制作,不得随意改变。

7.1.1.3各系、班要根据具体情况将 5S、定置管理及设备管理任务和责任划分到人。7.1.2 5S 责任区图规格(见附图

7.1.4设备管理卡规格(见附图 7.1.5定置图规格(见附图 8.1 其它要求

8.1.1设备的安装、改造必须尽可能集约化设计,力求布局合理,横平竖直,实用美 观。

8.1.2生产线设备按设计工艺流程定置。

8.1.3可移动设备或固定安装的单台设备的定置要充分考虑安全和操作方便的因素。设备附件要定位摆放,妥善保管,要做好设备维护与修理。

车间设置设备管理卡

消防设施定置区要加贴专用《消防器材及责任人》 5S 责任制标签。待修和待用设备定置要求 9.1 定置管理物品编码

9.1.1桌、台、柜、架等物品 编码规定

所有办公、工作用桌、台、箱、柜、架均列入分类管理编码之列。9.1.2物品编码程序

编码由简化的系名(a、所定置物品类别名称(b、以系为单位的物品数量编号(c,三 部分构成。

编码格式为:(a/(b-(c 9.1.2.1(a---简化的系名 以车间(部

组织机构系一级表示,除各车间办公室统一用“办公室”表示外,其它 系名均进行简化后表示,最多可用 3个汉字(或 6个字节的字母、数字、汉字组合 构成。9.1.2.2(b---所定置物品类别名称

物品分类名称:办公桌类(包括电脑桌等;工作台类;工具柜类;资料柜类;药 品柜类;控制台类;灭火器类;消防栓类;更衣柜类共八类。

9.1.2.3(c---以系为单位的物品数量编号:为此类物品在本系内的数量,各系从 001开始编号。

9.1.3编码例样: 例样 1:水车间一期生产系 005号工具柜编码为: 一期 /工具柜-005 例样 2:水车间办公室内 05号桌的编码为

附图 1 定置图图例

附图 2.车间功能间定置图 注: 1 采用彩色制版(900mm ×600mm 幅面,用木质镜框及有机玻璃 板镶起固定于墙上。下框边距地面高度为 1.6m。

2标题用红色魏体字,注明该功能间的名称。内容包括车间功能间在工厂内的位置、车间(部 如分辖一、二 层的要分层注明。图幅上部位功能间名称,其下标明该功能间的面积,定置管理 责任人,监督人,左边为功能间概况,右边示出图例,并用文 字注明。

附图 3.办公室定置图

注: 1采用彩色制版(500mm ×280mm 幅面,原则上用木质镜框及有机玻 璃镶起,下框边距地面高度 1.6米。

2定置图的方位指示可为东、南、北方向。

3标题用红色黑体字,字体和室内物品摆放及图例中文字可根据具体 情况另定。

附图 4 桌、台、柜、架 定置图

注: 采用计算机彩色打印(126mm ×92mm 幅面,过塑后置于桌、台、柜、架侧面右上角。图框为蓝色实线,线宽 1毫米,图标为黄底青字,图内其它字体 为灰黑色字体,桌、台、柜、架轮廓由绿线示出。3 图中物品摆放位置应符合现场定置管理要求,分类放置。

附图 5 “ 5S ”责任区卡图样

篇3:水处理构筑物设计规范

建筑行业持续发展, 建筑物构造日趋复杂, 水处理构筑物施工难度逐渐增加, 二维设计已经无法满足发展需求。因此, 需要运用Revit平台体现BIM理念, 加快建模速度, 为水处理构筑物提供精确、可视化模型。

1 BIM技术介绍

BIM指的是建筑信息模型, 在三维数字技术的支持下, 集成建筑工程各阶段数据, 实现对建筑工程全生命周期的数字化展示。此技术在使用过程中具备可视化、模拟性等特点, 包含了以往二维设计等技术内容。其不仅可提高设计精度、提高效率, 还能节约成本, 功能较为强大。当前的发达国家, 此项技术的应用已达到成熟阶段, 我国某些设计院也开始将这项技术应用在设计之中。但我国应用时间尚短, 一些问题仍需深入研究。

2 水处理构筑物设计的拆分建模

水处理构筑物重复使用率较高, 在各个水处理工程中, 功能大同小异, 但具体尺寸差异明显。在建模时, 如遇构造复杂的构筑物, 拆分成几部分单体, 然后拼装建模。在利用Revit建模时, 先对构筑物内部构造进行分析, 根据实际情况选定拆分顺序。通常情况下, 按照从下向上的顺序开展拆分, 将一个复杂模型拆分成多个小模型。具体而言, 可横向分为三个部分:第一部分包括专业、功能单元、构造单元等层次;第二部分第一层是建筑、结构, 第二层絮凝区、出水区等, 第三层是梁、板、柱等, 第四层是立方体、球体等;第三部分第一层包括工艺、电气、机械等, 第二层有各种管道、线路等, 第三层是管道及构件、电缆等, 最后一层是立方体、球体等[1]。在判定基础图元时, 需先查看拆分建模具体到何种层次, 将对应层次的构件作为此次建模的基础图元, 具体还要视其重复利用的要求, 不需提前制作重复利用率极低的构件。比如, 建筑物的门、窗等构件重复使用频率较高, 在不同工程中当中均需使用, 这些构件应受到重视, Revit平台也对此有深刻认知, 系统着重创建此类构件库[2]。但水处理构筑物与房屋建筑存在明显差异, 构筑物会反复使用, 各水处理工程中的构筑物构造基本无差异, 仅有某些功能单元和构架尺寸存在差别。在分析构筑物单体时, 要注重研究功能单元, 如此才可以合理建模。由此分析, 可根据功能单元开发构件。在构造子部件的同时, 也要处理好构造单元问题。电气等设备、管线布置等方面的问题处理时限制较少[3]。

3 水处理构筑物参数化建模

此种建模方式也可以实现快速建模。具体而言, 首先拆分单体参数化, 随后实施整体参数化。在Revit平台中, 仅可在族中设置参数, 无法在项目中实现。可根据工程实际要求调整参数, 创建出符合实际要求的模型。在设置族参数时, 分为实例和类两种参数, 通常情况下选择实例参数。为实现参数管理的便利, 达到统一管理的目的, 要创建共享参数文件。对经常使用的变量进行统一命名, 如此能在以后的统计中起到积极意义。在参数化过程中, 控制参数相对较多, 建模受到的限制增大。因而此种方式在水处理工程中并未得到较多应用, 仅在某些构造较为简单的阀门井、顶管井等中发挥一定作用。经过参数化处理后, 加强了对设计的控制。在实际设计中, 要从构件库当中选择符合要求的构件, 经过调整后, 以“搭积木”的方式实施拼装。

4 水处理构筑物的协同建模

在每个水处理工程中, 包含的构筑物相对较多, 每个构筑物都具有较强的独立性, 在管网的支持下, 实现各个构筑物之间的连接, 共同组成一个系统。对每个构筑物的专业而言, 其中的工艺、建筑和结构等专业彼此联系较为密切。工艺负责限定尺寸, 然后由工作人员绘制成草图转交到建筑和结构专业。建筑专业负责创建上部建筑物对应的模型, 下部建筑部分的模型则由结构专业全程处理。在创建BIM模型时, 工艺专业专攻管理系统。

5 水处理构筑物拆分建模实例分析

此次研究的对象是均质滤料滤池, 其属于构造较为复杂的构造物。如使用传统的二维设计方法, 由于其中包含的平面和剖面较繁复, 需要处理的问题较多。对此种类型的单体构筑物而言, 在创建模型时, 要依据实际情况对其内部实施划分。其中, 上层建筑部分的建模需在Revit的支持下实现, 剩余部分的建模需要依靠Revit的族完成。由于滤池池体部分较为复杂, 需要继续细分, 对底板、滤板、进水总渠等实施全面研究, 结合功能单元判断尺寸参数, 此部分的建模速度较快、精度较高。

6 水处理构筑物测算

可将模型导入Robot实施计算, 随后整理计算结果, 录入到Revit structure之中实现出图。Revit structure模型利用Robot进行计算的适用范围如下: (1) 材料及其参数, 与材料有关的全部参数都可在Revit structure处理之后开展计算。 (2) 轴线、楼板、洞口等。 (3) 地震、点荷载以及风荷载等类型荷载。

此过程中需要注意: (1) 在创建力学分析模型的过程中, 不可纳入墙、柱、梁等部分, 自建族与内建模型也在禁止之列, 应使用符合要求的模型, 否则就会造成模型存在缺失。 (2) 创建模型时, 要应用Revit的连接功能实现连接, 否则模型的精确程度就会受到负面影响。 (3) 实际上, Revit structure的分析模块没有达到完善的地步, 一切结构结算应先经过Robot处理, 然后再开展模型的测算。

7 总结

由于BIM软件在我国出现时间较短, 需要在理论与实践方面加强研究。BIM在设计领域颠覆了以往的设计方式, 实现了设计- 建设-管理的有效协调, 使设计人员在设计初期就可兼顾到用户体验等问题。此外, BIM技术还让参与设计的工作人员的理念能得到充分展示。

摘要:城市化进程不断向前推进, 污水和饮用水的处理要求不断提高。市政水处理工程类型多、精度高、施工与管理困难。BIM技术克服了以往二维设计的缺陷, 具备直观、精准的优点, 实现对施工过程中人力、材料、成本等环节的可视化模拟, 让市政水处理工程的施工效率和施工质量得到提高。

关键词:BIM,水处理构筑物,建模

参考文献

[1]张晓菲, 李嘉军, 王凯等.基于BIM的复杂项目群体设计协调管理方式研究——后世博B片区项目群体为例[J].土木建筑工程信息技术, 2014, 24 (05) :81-88.

[2]韦巍.BIM技术在市政给排水构筑物设计中的应用[J].中国市政工程, 2014, 17 (05) :42-43.

篇4:水处理构筑物设计规范

关键词:工程应用 教学方法 设计规范 模型实物

中图分类号:G420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1674-098X(2014)10(b)-0181-01

《水处理构筑物设计》课程是环境工程学科重要的专业课程之一,是环境工程专业的一门重要的综合应用性专业课,课程主要将本专业主干专业课《水污染控制工程》说讲述的水处理理论与技术,转化为工程应用,设计出水处理构筑物。该课程以水处理的基本理论和方法为基础,介绍各种水处理构筑物的设计和计算方法,讲授水处理工艺流程的选择、设计参数的选取和池型的确定,各种构筑物主要细部构造的设计,辅助配套设施、设备的选择和设计,水处理构筑物的平面布置和高程布置等内容。

2000年我校环境工程专业招生伊始就设置了《水处理构筑物设计》课程,论文立足本校实际,从课程内容设置、教材选择、设计规范运用、模型实物展示等方面对《水处理构筑物设计》课程教学方法进行改革,提高课程教学质量,切实增强学生的应用能力。

1 课程内容设置

以往的授课,授课内容主要针对城市污水处理流程来讲解构筑物,比如格栅到最后二沉池、消毒池,生化池是讲授的重点内容。但是,学生尤其是本科生毕业,大多不能进入到市政设计研究院进行设计工作,更多的是进入环保公司。环保公司涉及的工程类项目很大一部分又是工业废水。因此,在授课的过程中,仍然以城市污水处理厂处理工艺流程为主线,介绍各种构筑物的设计,另外,重点补充混凝、气浮、厌氧工艺、化学法等在工业水处理中应用较为广泛的工艺的设计,设计构筑物。此部分内容的讲授,拓宽了学生的视野,对其就业能力的提高具有很好的帮助。

2 设计规范应用

设计规范是指对设计的具体技术要求,是设计工作的规则。一般包括总体目标的技术描述、功能的技术描述、技术指标的技术描述,以及限制条件的技术描述等[1]。

在水处理构筑物设计时,教材或课本往往进行的是理论计算,一系列设计参数往往都是给出范围,而选取依据不是很明了。规范是市政院在进行设计时的主要依据。为贴近实际,在讲述构筑物设计时要参考大量的设计规范,提高课程讲授的应用性。

国家环保部制定了和水处理构筑物设计相关的若干规范,如《厌氧缺氧好氧活性污泥法污水处理工程设计规范》、《膜生物法污水处理工程技术规范》、《序批式活性污泥法污水处理工程技术规范》、《生物接触氧化法污水处理工程技术规范》、《人工湿地污水处理工程技术规范》、《氧化沟活性污泥法污水处理工程技术规范》、《医院污水处理工程技术规范》等。这些规范对设计要求、校核等方面做了详细的规定,也具有法律效应。

相关规范的应用,使所授课程更加贴近实际,为学生毕业后从事相关设计工作打下較好基础。

3 模型实物展示

俗话说的好,耳听为虚,眼见为实。在以往授课时发现,如果单纯的将参数,讲设计公式,学生对整个构筑物的了解很浅,无法对构筑物形成整体细致的认识[2]。虽然多媒体课件中包含了构筑物的实际照片,但某些细部结构,或者比较特殊构型的部位,学生还是不能清晰的认识或者掌握。因此在授课过程中,从单纯的课堂讲解走了出来,在授课进程中设置了2个学时的实验室参观环节。

环境工程实验室有污水CASS工艺、混凝沉淀工艺、生物接触氧化、滤池等模型,平时学生接触的很少。在本课程中,将学生带到实验室,给学生展示模型,并加以详细讲解,学生对这些构筑物的印象加深了许多。

另外,在授课过程中给学生展示了各种龙头、填料等实物,使学生有了最直接的感官认识,授课效果得到很大的提高。

4 结语

《水处理构筑物设计》是提高学生工程设计、应用能力非常有效一门专业课程。通过采取一定的措施,对该课程教学方法进行了改革,通过实际实施,学生设计时不再茫然,而是有据有序,学生工程设计能力提高,在后续的课程《水污染控制工程》课程设计中得到了较好的体现。

参考文献

[1]http://baike.baidu.com/view/11794409.htm?fr=aladdin.

篇5:水处理构筑物设计规范

SDGJ2—85

主编部门:西北电力设院

批准部门:东北电力设院

施行日期:自发布之日起施行

水利电力部电力规划设计院

关于颁发《火力发电厂化学水处理

设计技术规定》SDGJ2—85的通知

(85)水电电规字第121号

近几年来,随着电力工业的发展和高参数大机组的建设,电厂化学水处理技术 迅速发展,积累了许多新的经验。为了总结近年来水处理设计经验和在设计中更好 地采用水处理技术革新和技术革命的新成果,提高设计水平,加速电力建设,我院 组织有关设计院对原《火力发电厂化学水处理设计技术规定》(SDGJ2—77)进行了 修改。修订工作经过调查研究、征求意见、组织讨论,并邀请了有关生产、科研、设计、施工、制造等单位的有关同志对修订后的送审稿进行了审查定稿,现颁发执 行,原设计技术规定作废。

本规定由水利电力部西北电力设计院和水利电力部东北电力设计院负责管 理。希各单位在执行过程中,注意积累资料,及时总结经验,如发现不妥和需要补 充之处,请随时函告水利电力部西北电力设计院和水利电力部东北电力设计院,并 抄送我院。

1985年10月22日

第一章 总

第1.0.1条 火力发电厂(以下简称发电厂)水处理设计应满足发电厂安全运行的 要求,做到经济合理、技术先进、符合环境保护的规定,并为施工、运行、维修 提供便利条件。

第1.0.2条 水处理室在厂区总平面中的位置,宜靠近主厂房,交通运输方便,并适当地留有扩建余地;不宜设在烟囱、水塔、煤场的下风向(按最大频率风向)。

第1.0.3条 水处理系统和布置应按发电厂最终容量全面规划,其设施应根据机 组分期建设情况及技术经济比较来确定是分期建设还是一次建成。

第1.0.4条 本规定适用于汽轮发电机组容量为12~600MW的新建发电厂或 扩建发电厂的水处理设计。

第1.0.5条 发电厂水处理设计,除应执行本规定外,还应执行现行的有关国家 标准、规范及水利电力部颁布的有关规程。

第二章 原 始 资 料

第2.0.1条 在设计前应取得全部可利用的历年来水源水质全分析资料,所需份 数应不少于下列规定:

对于地面水,全年的资料每月一份,共十二份;对于地下水或海水,全年的资 料每季一份,共四份。第2.0.2条 对地面水,应取得历年洪水期的悬浮物含量和枯水年的水质资料,以掌握其变化规律,并应了解上游各种排水对水质的污染程度;对受海水倒灌影响 的水源,还应掌握由此而引起的污染和水质变化情况;对石灰岩地区的泉水,应了 解其水质的稳定性。

第2.0.3条 设计热电厂时,应掌握供热负荷、回水量、回水水质、外供化学处 理水量和水质要求等资料。

第2.0.4条 应了解所选用的水处理设备、材料、药剂、离子交换剂及滤料等的 供应情况(质量、价格、包装和运输方式等)。

第2.0.5条 应了解机炉设备的结构特点,包括锅内装置型式、减温方式、凝 汽器和各种热交换器的结构及管材,发电机冷却方式,辅助起动设施等情况。必 时,可对设备制造厂提出结构和材质的要求。

第2.0.6条 扩建工程应了解原有系统、设备布置和运行经验等情况。

第三章 原水预处理

第一节 系 统 设 计

第3.1.1条 预处理系统应根据原水水质、需处理水量、处理后水质要求,参考 类似厂的运行经验或试验资料,结合当地条件确定。

预处理设备出力应按最大供水量加自用水量设计。

第3.1.2条 经处理后的悬浮物含量应满足下一级设备的进水要求。处理方式可 按下列原则确定:

一、地面水悬浮物含量小于50mg/L时,宜采用接触凝聚①“接触凝聚”系指加 入凝聚剂后,经水泵或管道混合直接进入过滤器(池),或经反应器后进入过滤器(池)。、过滤。

二、地面水悬浮物含量大于50mg/L时,宜采用凝聚、澄清、过滤,并根据原 水悬浮物的含量选择合适的澄清器(池)。当悬浮物的含量超过所选用澄清器(池)的进 水标准时②采用机械加速澄清池时,最大允许悬浮物含量为3000mg/L,其它型式为 2000mg/L;石灰处理时,还应适当降低。,应在供水系统中设置预沉淀设施或设 备用水源。

三、地下水含砂时,应考虑除砂措施。

第3.1.3条 高压及以上机组,若原水中含有较多的胶体硅,经核算,锅炉蒸汽 品质不能满足要求时,应采用接触凝聚、过滤或凝聚、澄清、过滤等方法处理。原 水胶体硅允许含量和胶体硅去除率的参考数据参见附录C(一)。

第3.1.4条 当原水有机物含量较高时,可采用加氯、凝聚、澄清、过滤处理。当用以上处理仍不能满足下一级设备进水要求时,可同时采用活性炭过滤等有机物 清除措施。离子交换装置也可选用大孔型树脂等抗有机物污染的阴离子交换树脂。

化学除盐系统进水的游离氯超过标准时,宜采用活性炭过滤或加亚硫酸钠等方 法处理。

第3.1.5条 化学除盐系统进水水质要求为:

浊度

对流

<2度

顺流 <5度

化学耗氧量(高锰酸钾法):

使用凝胶型强碱阴离子交换树脂时 <2mg/L(以 O2表示)

游离氯

<0.1mg/L(以 Cl2表示)

含铁量

<0.3mg/L(以 Fe表示)

第3.1.6条 电渗析器进水水质要求为:

浊度

宜小于1度,不得大于3度(根据隔板厚薄、水质情 况而定)

化学耗氧量(高锰酸钾法)<3mg/L(以 O2表示)

游离氯

<0.3mg/L(以 Cl2表示)

锰含量

<0.1mg/L(以 Mn表示)

铁含量

<0.3mg/L(以 Fe表示)

第3.1.7条 反渗透器进水水质要求为:

卷式(醋酸纤维膜):

污染指数 FI

<4

化学耗氧量(高锰酸钾法)

<1.5mg/L(以O2表示)

游离氯

0.3~1mg/L(以Cl2表示)pH

5.5~6.5

水温

20~35℃

含铁量

<0.05mg/L(以Fe表示)

中空纤维式(芳香族聚酰胺):

污染指数 FI

<3

化学耗氧量(高锰酸钾法)

<1.5mg/L(以O2表示)

游离氯

<0.1mg/L(以Cl2表示)

pH

5.5~6.5

水温

20~35℃

含铁量

<0.05mg/L(以Fe表示)

第3.1.8条 当原水碳酸盐硬度较高时,经技术经济比较,可采用石灰处理。原 水硅酸盐含量较高需要处理时,可加入石灰、氧化镁(或白云粉)。

第3.1.9条 当地下水含铁量较高时,应考虑除铁措施。其设计可参照现行《室 外给水设计规范》进行,并参考附录C(二)地下水除铁设计参考意见。

第二节 设 备 选 择

(Ⅰ)澄 清 器(池)

第3.2.1条 澄清器(池)的型式应根据原水水质、处理水量、处理系统和水质要 求等,结合当地条件选用。澄清器(池)的出力应经必要的核算。其设计可参照 现行《室外给水设计规范》的有关规定进行。

第3.2.2条 选用悬浮澄清器(池)和水力循环澄清器(池)时,应注意进水温度波 动对处理效果的影响。当设有生水加热器时,应装设温度自动调节装置,使温度变 化不超过±1℃。

第3.2.3条 澄清器(池)不宜少于两台。当有一台检修时,其余澄清器(池)应保 证正常供水量(不考虑起动用水)。澄清器的检修可考虑在低负荷时进行,用于短 期悬浮物含量高、季节性处理时,可只设一台,但应设旁路及接触凝聚设施。

(Ⅱ)过 滤 器(池)第3.2.4条 过滤器(池)的型式应根据进口水质、处理水量、处理系统和水质要 求等,结合当地条件确定。

第3.2.5条 过滤器(池)不应少于两台(格)。当有一台(格)检修时,其余过滤器(池)应保证在正常供水量时滤速不超过规定的上限。

第3.2.6条 过滤器(池)的反洗次数,可根据进出口水质、滤料的截污能力等因 素考虑。每昼夜反洗次数宜按1~2次设计。

过滤器(池)应设置反洗水泵、反洗水箱或连接可供反洗的水源。反洗方式宜采 用空气擦洗。

第3.2.7条 过滤器(池)的滤速宜按表3.2.7选择:

表 3.2.7 过 滤 器 滤 速

第3.2.8条 过滤器(池)的滤料和反洗强度可参考表3.2.8选择。

表3.2.8 过滤器滤料级配及反洗强度表

续表3.2.8

注:1)表中所列为反洗水温20℃的数据。水温每增减1℃,反洗强度相应增减 1%。2)反洗时间根据过滤器(池)的型式和预处理方式而定,一般5~10min。

(Ⅲ)清水箱(池)、清水泵

第3.2.9条 清水箱(池)不宜少于两台(格)。其有效容积可按1~2h清水耗用 量设计。

第3.2.10条 清水泵应设备用泵。当清水泵的布置高于清水池最低水位时,每 台泵应有单独的吸水管,水池应有排空措施。

第三节 布 置 要 求

第3.3.1条 澄清器(池)、过滤器(池)、清水箱(池)的布置位置应根据当地气象条 件决定,通常布置在室外。

第3.3.2条 寒冷地区,澄清器(池)顶部及底部应设置小室,相邻澄清器(池)的 顶部应有通道相连。

第四章 锅炉补给水处理

第一节 系 统 设 计

第4.1.1条 锅炉补给水处理系统,应根据原水水质、给水或炉水的质量标准、补给水率、排污率、设备和药品的供应条件等因素经技术经济比较确定。

进行技术经济比较时,应采用正常出力和全年平均水质,并用最坏水质对系统 及设备进行校核。

锅炉补给水处理方式,还应与锅内装置和过热蒸汽减温方式相适应。

中压、高压、超高压和亚临界汽包锅炉常用的汽水分离系统的携带系数可参见 附录C(三)。

第4.1.2条 锅炉正常排污率不宜超过下列数值:

一、以化学除盐水为补给水的凝汽式发电厂 1%

二、以化学除盐水或蒸馏水为补给水的供热式发电厂 2%

三、以化学软化水为补给水的供热式发电厂 5%

第4.1.3条 水处理设备的全部出力,应根据发电厂全部正常水汽损失与机组起 动或事故而增加的损失之和确定。

发电厂各项正常水汽损失及考虑机组起动或事故而增加的水处理设备出力按 表4.1.3计算。

表4.1.3 发电厂各项正常水汽损失及考虑机组起动或事故

而增加的水处理设备出力

注:①锅炉正常排污率按表中1、2、3项正常损失量计算。

②发电厂其他用汽、用水及闭式热水网补充水,应经技术经济比较,确定合 适的供汽方式和补充水处理方式。

③采用蒸馏补给水时,应考虑蒸发器的防腐、防垢及机组起动供水措施。

第4.1.4条 高压、超高压、亚临界汽包锅炉和直流锅炉,应选用一级除盐加混 合离子交换系统。当进水质量较好,减温方式为表面式或自冷凝时,高压汽包锅炉 补给水除盐系统可选用一级除盐系统。

固定床离子交换系统的选择,可参见附录C(四)。

第4.1.5条 锅炉补给水处理采用化学除盐时,其他用汽(采暖、卸煤、燃油等)及其他用水(机车、轮船补充水等),应与有关专业共同进行技术经济比较,研究 确定合理供汽、供水及水处理方式。

第4.1.6条 原水含盐量较高时,经技术经济比较,可采用弱型树脂离子交换 器、电渗析器、反渗透器或蒸发器。

第4.1.7条 中压汽包锅炉补给水处理,在能满足锅炉给水和蒸汽质量要求时,可采用化学软化化学软化系指软化或脱碱软化。系统。

第4.1.8条 若用固定床除盐,当其进水中的强、弱酸阴离子比值较稳定时,可 采用阳离子交换器先失效的串联系统,此时阴离子交换树脂装入量应有10%~15% 裕量。

第4.1.9条 设计除盐系统时,应在保证出水质量前提下采用能降低酸、碱耗量 和减少废酸、碱排放量的设备和工艺。排出的酸、碱废水应加以利用或设有必要的 中和处理措施。

第4.1.10条 碱再生液宜加热,加热温度可为35~40℃。

第4.1.11条 在除盐(软化)系统中,对流离子交换器配制再生液及置换、逆洗所 用的水,串联系统为除盐(软化)水。并联系统可使用本级交换器的出口水。

第4.1.12条 逆流再生离子交换器顶压用气和混合离子交换器用气的气源,应 无油及有稳压措施。

第4.1.13条 氢钠离子交换的软化水管及除盐水管宜防腐。

第4.1.14条 海滨电厂钠离子交换器的再生剂可采用经过滤的海水。

第4.1.15条 水处理室至主厂房的补给水管道,应满足同时输送最大一台机组 的起动补给水量和其余机组的正常补给水量的要求。

发电厂达到规划容量时,补给水管道不宜少于2条。

当补给水管道总数为2条及以上时,任何1条管道停运,其余管道应能满足输 送全部机组正常补给水量的需要。

第4.1.16条 并联水处理系统,每种离子交换器有6台及以上时,设备宜分组。

第二节 设 备 选 择

第4.2.1条 各种一级离子交换器的台数不应少于两台;其出力计算应包括系统 中的自用水量(由后向前推算)。

离子交换器再生次数应根据进水水质和再生方式确定。正常再生次数可按每台 1~2次每昼夜考虑。当采用程序控制时,可按2~3次考虑。

第4.2.2条 除盐设备可不设检修备用,但当一台(套)检修时,其余设备应能满 足全厂正常补给水量的要求。对凝汽式电厂,离子交换器可不设再生备用,由除盐水箱贮存再生时的需用水 量。对供热式电厂,当水处理设备出力小时,可设置足够容积的除盐水箱贮存再生 时的需用水量,当出力较大时,可设置再生备用设备。

第4.2.3条 离子交换剂的工作交换容量,应根据选用的离子交换剂、交换器的 形式、再生剂种类、再生水平、原水离子组成、处理后水质要求等因素,按厂家提 供的产品性能曲线确定或参照类似条件下的运行经验,必要时也可经试验确定。离 子交换剂性能曲线参见表C(五)。

顺流及对流离子交换器的设计参考数据,参见附录C(六)、(七)、(八)。

第4.2.4条 并联除盐系统与氢钠软化系统中的除二氧化碳器,在电厂最终建成 时,不宜少于两台;当一台检修时,其余设备应满足正常补给水量的要求。

第4.2.5条 除二氧化碳器宜采用鼓风式,有条件时也可采用真空除气器。

除二氧化碳器风机在室外吸风时,宜有滤尘措施。除二氧化碳器的排风口,宜 设汽水分离装置。

第4.2.6条 除盐(软化)水泵及并联系统中的中间水泵应设备用。

第4.2.7条 中间水箱的有效容积,对单元制系统,应为每套水处理设备出力的 2~5min贮水量,且最小不应小于2m3;对并联制系统,应为水处理设备出力的 15~30min 贮水量。

第4.2.8条 除 盐(软化)水箱的总有效容积宜为:

一、凝汽式发电厂,其水箱的总有效容积为最大一台锅炉最大连续蒸发量的 150%与离子交换器再生期间所需贮备的水量之和。

二、供热式电厂,当补充水量较大,水处理设备按“需要“需要”指水处理设 备运行流量是根据外部需要而调节的。”调节流量时,为1h的水量。当补充水量 较小时,水处理设备按“供给“供给”指水处理设备运行流量是固定的,不随外部 流量变动而变化。”调节流量时,水箱的容积要满足调节和机组起动的需要。

第4.2.9条 对流离子交换器及并联系统采用程序再生的顺流离子交换器,应设 再生专用泵。

第4.2.10条 对化学除盐系统,应考虑检修离子交换器时有装卸与存放树脂的 措施。

第4.2.11条 无垫层阳、阴离子交换器之间及混合离子交换器出口,应设置树 脂捕捉器。

树脂捕捉器宜有反冲洗水管。

第三节 布 置 要 求

第4.3.1条 水处理设备宜布置在室内,当露天布置时,运行操作处、取样装 置、仪表阀门等,应尽量集中设置,并采取防雨、防冻措施。

第4.3.2条 经常检修的水处理设备和阀门等,按其结构、台数、起吊件重量,宜设置固定式或移动式起吊设施。

第4.3.3条 离子交换器面对面布置时,阀门全开后,通道净距宜为2m。两设 备间的纵向净距不宜小于0.4m(如设备本体为法兰连接时,净距可适当放大)。设备 台数较多时,每隔一定距离应留有通道。

第4.3.4条 水处理车间的动力盘,应与设备保持适当距离或布置在单独小间 内。

第4.3.5条 运行控制室的面积,应根据水处理设备出力、表盘数量等不同情况 确定。室内应有良好的采光和通风,并有足够的值班场地和检修通道。室内不应有 穿越管道。

水处理设备采用程序控制时,宜设置空气调节装置。

第4.3.6条 水处理室宜设运行分析室、检修间和厕所等。采用程序控制 时,应设仪表维修间。

第五章 汽轮机组的凝结水精处理

第5.0.1条 汽轮机组的凝结水精处理,宜按冷却水质量、锅炉型式及参数、汽 水质量标准、凝汽器结构及其管材等因素,经技术经济比较及必要的核算后确定。

一、由高压汽包锅炉供汽的汽轮机组以海水冷却以及由超高压汽包锅炉供汽的 汽轮机组以海水或苦咸水冷却时,可每两台机组装设一套能处理一台机组全部凝结 水的精处理装置。

二、由亚临界汽包锅炉供汽的汽轮机组,每台机组宜装设一套能处理全部凝结 水的精处理装置。

三、由直流锅炉供汽的汽轮机组,每台机组应装设一套能处理全部凝结水的精 处理装置。必要时可设置供机组起动用的专门除铁设施。

四、当采用钛材制造的凝汽器时,由汽包锅炉供汽的汽轮机组,可不设置凝结 水精处理装置。

凝汽器管材可按SD116—84《火力发电厂凝汽器管选材导则》选用[参见附 录C(九)]。

第5.0.2条 凝结水精处理系统中的除铁过滤器和离子交换器的设置,按下列原 则确定:

一、供机组起动用的除铁过滤器,可两台机组合用一组过滤器,且不设备

用。

二、对于体外再生的混合离子交换器,对由直流炉供汽的汽轮机组,每单元可 设一台备用设备;由亚临界汽包锅炉供汽的汽轮机组,且当混合离子交换器采用氢 /氢氧型运行方式时,可不装备用设备。

三、对于由超高压汽包锅炉供汽的汽轮机组,离子交换器可每两台机组设一台 备用设备;对于由高压汽包锅炉供汽的汽轮机组,离子交换器不装备用设备。

凝结水精处理设备的设计参考数据,参见附录C(十)。

第5.0.3条 凝结水精处理系统应装设:

一、当过滤器或离子交换器运行压差超过规定值时,应装设能保证通过所需凝 结水量的自动调节旁路阀。

二、凝结水精处理装置前后的管路排水阀。

三、离子交换器后的树脂捕捉器。

四、补充离子交换树脂的接入口。

第5.0.4条 凝结水精处理设备宜布置在汽机房或其附近。

第六章 冷却水处理

第6.0.1条 冷却水处理系统的选择应根据下列因素经技术经济比较确定:

一、冷却方式、水源水量及水质;

二、全面考虑防垢、防腐及防菌藻的处理;

三、节约用水;

四、药品供应情况;

五、环境保护要求等。

第6.0.2条 直流冷却系统如有结垢倾向时,可根据具体情况采取稳定措施。

第6.0.3条 敞开式循环冷却系统,采用冷却水池时,如果

V>60(V——冷 却水qV池容积,m3;qV——循环水量,m3/h),可按直流冷却系统考虑。

第6.0.4条 敞开式循环冷却系统,在排污法不能满足防垢要求时,可采用下列 方法防垢:

一、加酸法。药剂宜使用硫酸。

二、加阻垢剂法。药剂可采用三聚磷酸盐、六偏磷酸钠、有机阻垢剂等。

三、加炉烟法。此法可利用炉烟中的二氧化碳;当燃料中可燃硫较高时,也可 利用炉烟中二氧化硫来防垢。采用加炉烟法时,应考虑烟气的除尘、加烟设备及管 道、沟道的防腐和水塔的防垢等问题。

第6.0.5条 敞开式循环冷却系统在原水暂硬高和需要提高浓缩倍率以达节水 目的时,可采用补充水石灰处理或离子交换(弱酸氢离子交换等)处理。

第6.0.6条 敞开式冷却系统必要时可采取去除补充水悬浮物的措施或采用冷 却水的旁流过滤。

第6.0.7条 循环冷却水的菌藻处理可采用间断加氯法或投加其它杀微生物 剂,但宜采用低毒、低剂量易降解并与阻垢剂、缓蚀剂不相互干扰的药剂;受菌藻 污染严重的补充水,宜对补充水进行连续加氯处理。

第6.0.8条 在有充分的技术经济论证时,可采用加阻垢剂、缓蚀剂及杀微生物 剂的综合处理、旁流处理等。

第6.0.9条 应根据冷却水质选用合适的凝汽器管材,请参照附录C(九)SD116— 84《火力发电厂凝汽器管选材导则》选用。

第6.0.10条 当循环冷却水中硫酸根过高时,应考虑硫酸盐对水工构筑物的侵 蚀问题。水对混凝土侵蚀性的判定标准请参照TJ21—77《工业与民用建筑工程 地质勘察规范》的有关部分进行。

第6.0.11条 当循环冷却水采用较高浓缩倍率时,应考虑硫酸钙、硅酸镁和磷 酸钙等的结垢问题。

第6.0.12条 为抑制凝汽器铜管腐蚀,宜设置运行中硫酸亚铁涂膜处理设施。

第七章 给 水 处 理

第7.0.1条 中压机组的锅炉给水宜采用氨化处理。

高压及以上机组的锅炉给水和装有凝结水精处理设备的超高压及以上机组的 凝结水,宜采用氨、联氨处理。

未进行凝结水精处理的超高压机组,凝结水可只采用联氨处理。

第7.0.2条 氨及联氨的加药设备,宜分别设置。

应设备用加药泵。布置在一起的一组加药泵(小于四台),可合用一台备用泵。

几台机组合用一台加药泵时,加药泵出口管道上应装设稳压室,每根加药管上 应装设转子流量计。

氨及联氨的配制可用凝结水(除盐水)。

第7.0.3条 氨及联氨加药设备宜布置在主厂房的单独房间内。室内应有通风,加药设备周围应有围堰和冲洗设施,并应考虑有适当面积的药品贮存小间。

第八章 锅 内 处 理

第8.0.1条 汽包锅炉应设置磷酸盐处理设施。

第8.0.2条 锅内加药泵应设备用的。布置在一起的一组(小于四台)泵,可设置 一台备用泵。

第8.0.3条 磷酸盐溶液宜就地配制。当药品耗量较大时,也可集中配制。

第8.0.4条 磷酸盐可采用干法贮存,配制溶液应有搅拌设施。

配制溶液应用除盐(软化)水。

磷酸盐溶液输送管道应考虑防止低温过饱和结晶的措施(如蒸汽伴热等)。

第8.0.5条 磷酸盐溶液应进行过滤,也可在搅拌器或溶液箱中或出口处设过滤 装置。

第8.0.6条 锅内加药设备宜布置在主厂房内便于管理、环境清洁的地方。加药 设备周围应设有围堰和冲洗设施。地面应能防腐和防渗。

锅炉露天布置时,加药设备应布置于室内。

第九章 热网补给水及生产回水处理

第9.0.1条 热网补给水,一般采用下列方式供给:

一、锅炉排污扩容器后的排污水。

二、当水量较小时,采用经过除氧的锅炉补给水。

三、当水量较大时,宜单独设置处理系统。此系统可采用钠离子交换处理,并 经除氧。

第9.0.2条 以生产回水作为锅炉补给水时,应根据水质污染情况,考虑生产回 水的处理措施。如暂不能采取措施时,可在设计中预留将来增设水处理设备的条 件。

生产回水中含有油质时,应要求用户进行初步除油使水中含油量低于10mg/ L。

第9.0.3条 需要处理的生产回水,其处理方式应根据污染情况确定:可采用单 独的处理系统或与锅炉补给水合并处理。

第9.0.4条 不需处理的清洁生产回水,应接入在热力系统中设置的监督水箱。

第十章 药品贮存和计量设备

第一节 一 般 规 定

第10.1.1条 药品仓库的大小,应根据药品消耗量、运输距离、包装、供应和 运输条件等因素确定,一般按贮存15~30d 的消耗量设计。

当药品由本地供应时,可适当减少贮存天数;当用铁路运输时,还应满足贮存 一槽车(或一车辆)容积加10d 的药品消耗量。

第10.1.2条 药品贮存间宜靠近铁路、公路,干贮存堆积高度宜为1.5~2m,并有必要的装卸设施。

贮存间应有相应的防水、防腐、通风、除尘、采暖、冲洗措施,对于纸粉贮存 间还应有防火、防爆措施。

第10.1.3条 各种溶液箱的有效容积,应能贮存不少于8h运行的需要量。

各种交替运行的计量箱、溶液箱的有效容积,应满足4~8h连续运行的要求。

第二节 石 灰 系 统

第10.2.1条 根据水处理系统、容量、当地药品供应情况和计量设备的型式,可采用高纯度的粉状石灰或块状石灰。

第10.2.2条 采用高纯度粉状石灰及氧化镁粉时,干贮存及干法计量,可使用 气力输送或机械输送。乳液用泵输送。

第10.2.3条 采用块状石灰时,宜按下列原则考虑:

一、块状石灰宜采用湿存。配制石灰乳的搅拌器不宜少于两台,采用机械 搅拌。

二、加药宜用泵计量,每台澄清器(池)设两台泵,其中一台备用。石灰乳含量 为2%~3%。

三、输送石灰的吊车,应采用地面操作的直线单轨抓斗吊车或桥式起重机,吊 车运行速度不宜过快。

第三节 凝聚剂及助凝剂系统

第10.3.1条 凝聚剂及助凝剂的品种、剂量大小应根据原水水质(pH值、碱度、浊度、有机物含量)、药品来源、处理后水质及运行要求[水温、混合及澄清器(池)型式等],经烧杯试验确定。

凝聚剂剂量可采用下列数据:

硫酸亚铁

41.7~97.3mg/L

三氯化铁

27.03~63.07mg/L

硫酸铝

33~77mg/L

聚合铝

5.27~7.37mg/L

溶液中药剂含量

<10%

第10.3.2条 固体凝聚剂及助凝剂可采用干贮存,对大、中容量电厂,凝聚剂 也可采用湿存方式。

药剂的溶解,可选用循环搅拌或机械搅拌方式。

第10.3.3条 凝聚剂及助凝剂可采用计量泵加药,在泵的入口宜装滤网。

第四节 酸 碱 系 统

第10.4.1条 酸碱贮存设备应靠近运输线,当运输线距水处理室较远时,在其 附近宜设贮存或转运设备。

贮存设备宜不少于两台,并应考虑有安全、检修及清洗措施。贮存槽地上布置 时,其周围宜设有一定容积的耐酸、碱防护堰,当围堰有排放措施时,其容积可适 当减小。

第10.4.2条 酸碱再生液宜用喷射器输送,有条件时也可采用计量泵。

第10.4.3条 计量器的有效容积应满足最大一台离子交换器一次再生用量。

当离子交换器台(套)数较多,有两台(套)交换器同时再生时,计量器的台数应 能满足其同时再生的需要。

混合离子交换器宜专设一组再生设备。

第10.4.4条 盐酸贮存槽宜用液体石蜡密封,或在排气口装设酸雾吸收器。浓 硫酸贮存槽排气口宜装设除湿器。

盐酸计量器排气口应装设酸雾吸收器。

第10.4.5条 装卸浓酸、碱液体,宜采用负压抽吸、泵输送或自流,不应用压 缩空气直接挤压槽车。

当采用固体碱时,应有吊运设备和溶解装置。

第五节 盐 系 统

第10.5.1条 盐湿贮存槽宜不少于两个。

第10.5.2条 饱和盐溶液应过滤。这可在盐槽底部设慢滤层或专设过滤器进 行。饱和盐溶液箱的有效容积,应满足一台最大钠离子交换器一次再生的需要

量。

第10.5.3条 盐液系统设备和管件,应防腐。

第六节 氯 系 统

第10.6.1条 氯的设计用量应根据试验数据或相似条件下运行经验的最大用量 确定。

第10.6.2条 加氯机应有指示瞬时投加量并有防止氯、水混合物倒灌入液氯钢 瓶内的措施。

第10.6.3条 加氯间的位置宜靠近氯的投加点。加氯间内的采暖设备不宜靠近氯瓶或加氯机。

第10.6.4条 钢管中液氯的气化可采用液氯气化器或淋水加热的方式。

第10.6.5条 加氯间应与其它工作间隔开,并应设下列安全措施:

一、直接通向外部且向外开的门。

二、加氯水泵、动力盘等不宜与氯瓶布置在同一房间内。

三、加氯水泵应联锁并有可靠电源。

四、加氯间应备有带氧气瓶的防毒面具。

五、照明和通风设备的开关应设在加氯间外。

六、采用防腐灯具。

七、加氯机喷射用水源,应保证不间断并保持水压稳定。

第10.6.6条 氯气和水混合物的管道及配件、阀门,应采用耐腐蚀材料。

第10.6.7条 液氯钢瓶的贮量应按当地供应、运输等条件确定,可按最大用量 的7~30d考虑。

第10.6.8条 加氯间内应设置起重、称重设施。

第10.6.9条 加氯间的设计还应符合下列要求:

一、有强制通风设备。

二、与经常有人值班的车间和居住房间保持一定的安全距离。

第十一章 箱、槽、管道设计及防腐

第11.0.1条 水箱(池)应设有水位计、进水管、出水管、溢流管、排污管、呼吸 管及人孔等,并有便于检修、清扫的措施。必要时,还应装设高低水位警报装置。

第11.0.2条 真空除气器后的水箱,应有密封措施;超高压、亚临界汽包炉及 直流炉的凝结水箱,宜采取与空气隔离的措施。

第11.0.3条 寒冷地区的室外澄清器、水箱及管道阀门,应有保温防冻措施。

第11.0.4条 管道布置应力求管线短、附件少、整齐美观、扩建方便、便于支 吊,并宜采用标准管件和减少流体阻力损失。

对于衬胶管、塑料管和玻璃钢管,应适当增多支吊点。

第11.0.5条 室内跨越人行通道的管道,其净高应不低于2m,横跨离子交换 器间的净高不宜低于4m。管道布置不得影响设备起吊,也不宜挡窗。需要运输设备 的通道净高,应满足设备运送的需要。

第11.0.6条 动力盘、控制盘的上方,不应布置管道(尤其是药液管)。

第11.0.7条 由水处理室至主厂房的管道,可采用通行管沟、不通行管沟或架 空敷设。通行管沟净高不得小于1.8m,通道净宽不得小于0.6m。

管沟及沟内管道,应有排水措施。第11.0.8条 经常有人通行的地方,浓酸、碱液及浓氨液管道不宜架空敷设,必须架空敷设时,对法兰、接头等应采取防护措施。

第11.0.9条 浓硫酸、浓碱液贮存设备及管道应有防止低温凝固的措施。

第11.0.10条 石灰系统的阀门宜采用铁质旋塞,管内流速不宜小于2.5m/s; 自流管坡度不宜小于5%;管道宜减少弯头、死区、U形等;管道的弯头、三通 和穿墙处应设法兰,水平直管不宜过长(不大于3m),必要时在拐弯处以三通代替 弯头,以便拆卸、清洗。

石灰乳管道系统,应有水冲洗设施。

第11.0.11条 手动操作阀门的布置高度不宜超过1.6m。高于2m的应有阀门 传动装置或操作平台,阀杆的方向不得向下。

第11.0.12条 装流量孔板或加药孔板的管道安装位置应符合热工仪表的要 求,孔板前直管段长度应大于15~20D(管径),孔板后直管段长度应大于5D。孔 板应装设在便于维修的地方。

第11.0.13条 凡接触腐蚀性介质或对出水质量有影响的设备、管道、阀门、排 水沟等,在其接触介质的表面上均应涂衬合适的防腐层,或用耐腐蚀材料制造。

各种设备、管道的防腐方法,可参见附录C(十一)。设计中应注明设备及管道 防腐的工艺要求。同一工程中不宜选用过多的防腐方法。

第11.0.14条 不宜采用地下混凝土(内壁衬玻璃钢)制的浓酸、浓碱池。

第11.0.15条 设有防腐层的设备及管件,设计时应考虑防腐施工的安全与方 便,并应注意在防腐前完成所有焊接工作。

第11.0.16条 酸贮存计量间的地面、墙裙、墙顶棚、沟道、通风设施、钢平台 扶梯、设备管道外表面,均应采取防腐措施。地面应有冲洗排水设施,室内应有通 风设施,并不得装设电气操作箱,照明应采用防腐灯具。

碱贮存计量间的地面、墙裙及沟道应防腐,地面应有冲洗排水设施。

第十二章 水处理系统仪表和控制

第12.0.1条 水处理系统仪表、控制水平和方式,应根据电厂容量、机组自动 化水平、水处理系统和出力以及自动化设备元件供应情况等因素经技术经济比较确 定。

第12.0.2条 水处理系统自动控制的内容宜考虑设有原水温度自动调节、自动 加药、澄清器的自动排泥、过滤器(池)的自动反洗、水箱液位自动调节、碱加热温 度自动调节及离子交换器的程序再生等。

对整套水处理设备的运行,可采用按“供给”控制或按“需要”控制设计。凝 汽式电厂宜采用按“供给”控制方式;供热式电厂的控制方式应经技术经济比较确 定。

第12.0.3条 单机容量300MW及以上机组或单套(台)设备出力100t/h及以上 的离子交换器再生应采用程序控制;其他情况下离子交换器再生采用程序控制时,每台每昼夜再生次数宜为2~3次。

第12.0.4条 当采用气动阀门时,应具备可靠的气源。

第12.0.5条 水处理系统与热力系统化学监督所用仪表,应根据机组型式、参 数、系统特点、运行监督方式及自动控制程度等因素确定。选用化学监督仪表时请 参见附录C(十二)。

选用仪表时应随时注意产品的更新情况。

第十三章 汽 水 取 样 第13.0.1条 汽水系统的取样点,参见附录C(十三)、(十四)。

第13.0.2条 取样管材一般采用不锈钢。

第13.0.3条 选用的取样冷却系统及冷却水源应符合下列条件:

一、取样冷却器应有足够的冷却面积。冷却后取样水温度低于30℃,最高不 超过40℃。

二、对200MW及以上机组,可采用集中式汽水取样分析装置。

三、冷却用水应保证系统不结垢、不污堵、不腐蚀。

当采用闭路循环系统时,应采用软化水或凝结水(除盐水)。

四、每个取样器用水量,可参照表13.0.3规定选用。

表 13.0.3 各取样冷却器的用水量

浸管式取样器样品流量按30~40L/h,进口冷却水温度按20℃计算。双重套 管取样器样品流量为18~30L/h,进口冷却水温度不超过33℃,压力不小于1.96 ×105Pa。

第13.0.4条 取样冷却器的布置位置如下:

一、热力系统的汽水取样冷却器,应布置于主厂房运转层,并应考虑便于运行 人员取样及通行。

二、除氧器给水箱出口管的取样冷却器,应尽量靠近给水箱。

三、露天布置的锅炉,汽水取样冷却器应有防雨措施或布置于室内。汽水取样 冷却器处应有照明。

第十四章 化 验 室

第14.0.1条 化验室所用仪器规范、数量及化验室面积,应根据机组参数、容 量等条件,参照部颁定额标准确定。

第14.0.2条 化验室的布置应与煤场、有污染的药品库等保持较远距离,不应 有振动、噪声等影响,要光线充足,通风良好。

热量计、精密仪器等仪器分析室宜设空调装置。

设计还应注意化验室对建筑、照明、水源、采暖、通风等方面的特殊要求。

附录A 本规定用词说明

执行本规定时,对于要求严格程度的用词,说明如下,以便执行中区别对待。

1.表示很严格,非这样作不可的用词:

正面词采用“必须”;

反面词采用“严禁”。

2.表示严格,在正常情况下均应这样作的用词:

正面词采用“应”;

反面词采用“不应”或“不得”。

3.表示允许稍有选择,在条件许可时首先应这样作的用词:

正面词采用“宜”或“可”;

反面词采用“不宜”。

附录B 本专业常用的法定计量单位

表B1 常用单位名称和符号

续表B1

附录C 设计参考资料

(一)原水胶体硅的允许含量和胶体硅的去除率

1.高压、超高压和亚临界机组,原水胶体硅的含量超过0.5~0.6mg/L时,宜 考虑去除胶体硅的措施。

2.不同处理方法,胶体硅的去除率如下所列:

接触凝聚、过滤60%

凝聚、澄清、过滤90%

凝聚一级除盐加混床>90%

(二)地下水除铁设计参考意见

1.除铁系统的选择应根据原水中铁的形式和数量、处理后水质要求,并参照水 质相似厂的运行经验,经技术经济比较后确定。

地下水中的铁质常以二价铁的形式存在,通常采用曝气、过滤法除铁。

2.曝气、过滤法除铁可按下列条件选择:

(1)曝气、天然锰砂过滤,适用于原水中重碳酸型铁的含量小于20mg/L、pH 值不小于5.5时。

(2)曝气、石英砂过滤,适用于原水中重碳酸型铁的含量小于4mg/L,曝气后 pH 值大于7。

3.曝气设备应根据原水水质及曝气程度的要求选定,可采用接触式曝气器或压 缩空气装置。

4.接触式曝气器的淋水密度,可采用5~10m3/(m2·h)。

5.采用接触式曝气器时,填料层层数可为1~3层。填料采用塑料多面空心球 或粒径为30~50mm的焦炭,每层填料厚度为300~400mm,层间净距不宜小 于600 mm。

6.曝气器下部的水箱容积,可按15~20min处理水量计算。

7.采用压缩空气时,每立方米水的需气量(以升计),宜为原水二价铁含量(以 mg/L计)的2~5倍。

8.天然锰砂滤池滤料的粒径、厚度及滤速可按表C1确定。

表C1 滤料的粒径、厚度及滤速

9.滤池垫层的粒径和厚度,可按表C2确定。

表C2 滤池垫层的粒径和厚度

10.重力式除铁滤池的冲洗强度和冲洗时间,可按表C3确定。

表C3 重力式滤池的冲洗强度和冲洗时间

11.压力式除铁滤池的冲洗强度和冲洗时间,可按表C4确定。

表C4 压力式滤池的冲洗强度和冲洗时间

(三)中压、高压、超高压和亚临界压力汽包锅炉

常用汽水分离系统的携带系数

表C5 中 压 汽 包 炉

表C6 高 压 汽 包 锅 炉

表C7 超高压和亚临界压力汽包锅炉

(四)固定床离子交换系统选择

表C8 固定床离子交换系统

注:①表中所列均为顺流再生设备,当采用对流再生设备时,出水质量比表

中所列的数据要高。

②离子交换树脂可根据进水有机物含量情况选用凝胶或大孔型树脂。

③表中符号:H——强酸阳离子交换器;Hw——弱酸阳离子交换器;

OH——强碱阴离子交换器;OHw——弱碱阴离子交换器;D——除

二氧化碳器; H/OH——阳、阴混合离子交换器。

续表C8

注:①表中所列均为顺流再生设备,当采用对流再生设备时,出水质量比表

中所列数据为高。

②表中符号:H——氢离子交换器;Na1、Na2——一级或两级钠离子

交换器;D——除二氧化碳器。

(五)对流、顺流再生阳、阴离子

交换树脂工作交换容量图

1.阳离子交换树脂HCl对流再生工作交换容量,见图C1。

2.阳离子交换树脂 H2SO4对流再生工作交换容量,见图C2。

3.阳离子交换树脂 HCl顺流再生工作交换容量,见图C3。

4.阳离子交换树脂 H2SO4顺流再生工作交换容量,见图C4。

5.阴离子交换树脂 NaOH 对流再生工作交换容量,见图C5。

6.阴离子交换树脂 NaOH 顺流再生工作交换容量,见图C6。

图C1 对流式盐酸再生工作交换容量图

注:进水中钙(镁)离子浓度相等时,工作交换容量可提高1%~3%;层高为 1.6m 时,工作交换容量约降低1%~2%。

p硬为进水硬度与含盐量之当量比(后同)。

再生剂比耗=再生剂用量/工作交换容量(后同)。

图C2 对流式硫酸二步再生工作交换容量图

注:进水中钙(镁)离子浓度相等时,工作交换容量可提高1%~3%。

图C3 顺流式盐酸再生工作交换容量图

注:图中虚线表示水中强酸阴离子浓度(c强)的极限;如果所查得的工作交换容 量点落在与进水c强相对应的虚线上方,则表示在该条件下周期平均出水Na+浓度 将大于500~800μg/L,相应的一级除盐水电导率将大于5~10μS/cm。如该 出水水质不合要求,应提高再生剂用量或改用对流式。

进水中钙(镁)离子浓度相等时,工作交换容量可提高1%~3%;水温增(减)10 ℃,或碱度/含盐量值增(减)0.2,工作交换容量可提高(减少)约3%。含盐量为1 mg·eg/L时,工作交换容量可提高约3%。

图C4 顺流式硫酸一步再生工作交换容量图

注:同图C3的全部注文。如果采用分步再生,工作交换容量可以明显提高。

图C5 对流式氢氧化钠再生工作交换容量图

注:20℃再生时,工作交换容量降低约10%;用40%工业碱时,工作交换容 量可提高约3%~8%。进水SO2-4/强酸阴离子为0.8时,工作交换容量可提高1%~ 2%。本图适用于进水 HSiO-3/总酸度<0.4的情况。

图C6 顺流式氢氧化钠再生工作交换容量图

注:20℃再生时,工作交换容量降低约10%,出水SiO2浓度提高;用40% 工业碱时,工作交换容量可提高约3%~8%。本图适用于进水H2SiO3/总酸度<0.4的 情况。

(六)顺流离子交换器设计参考数据

表C9 顺流离子交换器设计数据

注:(1)运行滤速上限为短时最大值。对于强酸阳、强碱阴离子交换器来说,当进水水质较好或采用自动控制时,运行滤速可按30m/h左右计算(以后同)。

(2)硫酸分步再生时的含量、酸量的分配和再生流速,可视原水中钙离子 含量占总阳离子含量的比例不同经计算或试验确定,当采用两步再生时:第一步 含量0.8%~1%,再生剂用量不要超过总量的40%,流速7~10m/h;第二步含 量2%~3%,再生剂用量为总量的60%左右,流速5~7m/h,采用三步再生时: 第一步0.8%~1%,流速8~10m/h;第二步含量2%~4%,流速5~7m/h; 第三步含量<4%~ 6%,流速4~6m/h。每一步用酸量为总用酸量的1/3。

(3)离子交换树脂的工作交换容量应根据厂家提供的工艺性能曲线确定,当没有时可参考本表数据。

(4)置换流速与再生流速相同。

(七)对流离子交换器(逆流再生)设计参考数据

表C10 对流离子交换器设计数据

注:(1)大反洗的间隔时间与进水浊度、周期出水量等因素有关,一般约10 ~20d进行一次,大反洗后可视具体情况增加再生剂量50%~100%。

(2)顶压空气量以上部空间面积计算,一般约0.2~0.3m3/(m3·min),压缩空气应有稳压装置,“无顶压”方式数据暂不列入。

(3)为防止再生乱层,应避免再生液将空气带入离子交换器。

(4)硫酸分步再生时的浓度、酸量分配和再生流速可视原水中钙离子含量 占总阳离子的比例不同经计算或试验确定。采用分步再生的技术条件参见表C9。

(5)再生、置换(逆洗)应用水质较好的水,如阳离子交换器用除盐水、氢 型水或软化水。阴离子交换器用除盐水。

(6)离子交换树脂的工作交换容量应根据厂家提供工艺性能曲线数据确定,当没有数据时可参考本表数据。

(八)对流离子交换器(浮动床)设计参考数据

表C11 对流离子交换器设计数据

注:(1)最低滤速(防止落床、乱层)阳离子交换器>10m/h,阴离子交换器> 7m/h。树脂输送管内流速为1~2m/s。

(2)硫酸分步再生技术条件参见表C9。

(3)本表中离子交换树脂的工作交换容量为参考数据。

(4)反洗周期一般与进水浊度、周期出水量等因素有关,反洗在清洗罐中 进行,每次反洗后可视具体情况增加再生剂量50%~100%。

(九)《火力发电厂凝汽器管选材导则》

SD 116—84(节录)凝汽器用管材

目前供凝汽器选用的国产管材,主要有含砷的普通黄铜管、锡黄铜管、铝黄铜 管、白铜管和钛管等。

表1

3.1 冶金部1978年颁布了我国凝汽器用黄铜管和白铜管的标准。标准中规定的管 材品种及其主要成分如下。

3.1.1 黄铜管(YB716—78标准)

3.1.1.1 品种:国产黄铜管的品种和牌号列于表1中。

3.1.1.2 主要成分:黄铜管的主要成分列于表2中。

表2

3.1.2 白铜管(YB713—78标准)

3.1.2.1 品种:国产白铜管的主要品种和牌号列于表3中。

3.1.2.2 主要成分:白铜管的主要成分列于表4中。

表3

表4

3.2 除符合上述“冶标”的凝汽器管材外,目前正在试用的管材有以下两种:

a.钛管;

b.白铜 B10管。

3.3 与上述国产凝汽器管材品种相当的进口管材也可选用。国产管材牌号和国外品 种的对照关系见附录 B(本规定未列)。凝汽器管的选材技术规定

4.1 几种管材的耐腐蚀性及其适用范围

4.1.1 H68A管

H68A 管是在H68管成分中添加微量砷制成的。由于黄铜中的微量砷能有效 地抑制黄铜的脱锌,因此,H68A管的耐脱锌腐蚀性能比H68管要强得多,其主 要腐蚀形式为均匀腐蚀,使用寿命比H68管要长。目前,不含砷的H68管已不推 荐使用。但H68A管在轻度污染的冷却水中,也会出现层状脱锌与溃蚀,一般只用 于溶解固形物<300mg/L、氯离子<50mg/L的清洁冷却水中。

4.1.2 HSn70-1A管

HSn70-1 管是多年来国内外在淡水中使用较广泛的管材。为了进一步提高其 抗脱锌的能力,在HSn70-1管成分中添加砷,即为“冶标”的 HSn70-1A管。

HSn70-1A 管一般使用在溶解固形物<1000mg/L,氯离子<150mg/L的冷却水 中。

HSn70-1A 管在表面有沉积物或表面有碳膜等情况下,容易发生点蚀。

4.1.3 HAl77-2A 管

HAl77-2A 管在清洁的海水中是耐蚀的,一般推荐在溶解固形物>1500mg/L或 海水的冷却水中使用。

HAl77-2A 管耐砂蚀的能力差,在悬浮物及含砂量较高的海水或淡水中,会发 生严重的入口管端冲刷和由异物引起的冲击腐蚀,腐蚀表面呈金黄色,腐蚀坑呈马 蹄形,并有方向性。采用硫酸亚铁成膜处理,能有效地减缓HAl77-2A 管的冲击 腐蚀。也可用改进水工设施,降低水中含砂量的方法,减缓铜管的冲击腐蚀。

HAl77-2A 管表面附有有害膜时,往往会在短期内出现腐蚀;在管材安装不当 或机组有振动时,HAl77-2A 管容易在淡水中发生应力腐蚀破裂和腐蚀疲劳损 坏;在污染的淡水中,HAl77-2A 管也不耐蚀。因此,HAl77-2A 管一般不推荐在 淡水中选用,也不宜在浓淡交变的冷却水中使用。

4.1.4 B30管

B30管具有良好的耐砂蚀性能和耐氨蚀性能,适用于悬浮物和含砂量较高的海 水中,并适于安装在凝汽器空抽区,可防止凝汽器管汽侧的氨蚀。

B30管在污染的冷却水中会发生点蚀和穿孔,在初期保护膜形成不良及表面有 积污的情况下,也容易发生孔蚀。因此,B30管应使用在流速较高及含氧充足的冷 却水中,采用海绵球清洗能明显提高B30管的耐蚀性。

4.2 选材的技术规定

4.2.1 应按表5中所规定的水质和流速条件选用各种管材。

表5

①1500mg/L~海水是指这一范围内的稳定浓度。对于浓度交替变化的水质,需要通过专门的试验和研究选定管材。

4.2.2 在采用以上规定时,还应考虑下述因素的影响:

4.2.2.1 水中悬浮物和含砂量的影响。

冷却水中的悬浮物和含砂量对管材有影响,表6列出了各种管材所允许的冷却 水悬浮物和含砂量。

上述含量的规定,是指在悬浮物中含砂量百分比较高的水质,对于含砂量较少、含细泥较多的水,允许含量可适当放宽。

H68A 和HSn70-1A管在采用硫酸亚铁处理时,悬浮物的允许含量可提高到 500~1000mg/L。

表6

4.2.2.2 水质污染的影响。

目前国产的凝汽器管,一般只适用于下述清洁程度的水中:

[S2-]<0.02mg/L;

[NH3]<1mg/L;

[O2]>4mg/L;

CODMn<4mg/L。

当水质污染程度超过此限时,应根据实际情况采用加氯处理、海绵球清洗、硫 酸亚铁处理或限制排废等措施,以减少其影响。

4.2.2.3 对于200MW及以上容量的机组,空抽区布置在中间部位的凝汽器以及空抽 区铜管已有氨蚀的凝汽器,其空抽区推荐采用 B30管。

4.2.2.4 钛管对氯化物、硫化物和氨具有较好的耐蚀性,耐冲击腐蚀的性能也较强,可在受污染的海水、悬浮物含量高的水中及在较高流速下使用。目前钛管的使用经 验不足,对其较易发生振动、吸氢、生物积污引起铜管板腐蚀等问题尚待进一步研 究总结,且价格较高,选用时,应通过专门的试验和经济比较,并经过上级电业管 理部门批准。

4.2.2.5 B10管在清洁的海水中也较耐蚀,但缺乏耐冲击腐蚀的使用经验,选用时也 应通过专门的试验确定。

4.2.2.6 为防止水中悬浮物在管内沉积,引起管材的沉积物腐蚀,还应注意低水流 速的影响。对于黄铜管,冷却水在管内的最低流速,一般不应低于1m/s,白铜管 则一般不应低于1.4m/s。管板的选用

对于溶解固形物<2000mg/L的冷却水,可选用碳钢板,但应有防腐涂层。

对于海水,可选用 HSn62-1板或采用和凝汽器管材材质相同的管板。

对于咸水,根据条件可选用上述任一种材质的管板。

HSn62-1板的化学成分列于表7。

表7

(十)凝结水精处理设备的设计参考数据

体外再生混合离子交换器设计采用数据

运行流速(m/h)

90~120

树脂比例①(阳、阴)

体外再生混合离子交换器阳、阴树脂比例建议参照以下条件选择:

a.氢型混合离子交换器及当污染物主要为腐蚀产物(凝汽器泄漏率低),且凝结 水含氨、pH值高时,阳∶阴宜为2∶1;

b.铵型混合离子交换器及冷却水为淡水时,阳∶阴宜为1∶1;

c.冷却水为海水、高含盐量水时,阳∶阴宜为2∶3。

树脂粒度(mm)

0.45~0.6

混合空气[m3/(m2·min)]2.3~2.4(p=1.08×105~1.47×105Pa)

正洗流速(m/h)

正洗水耗(m3/m3树脂)

再生设备设计采用数据

空气擦洗[m3/(m2 ·min)]3.4~4

擦洗方式② 脉冲进水气:

反洗进气1~2min

擦洗用气源可选用罗茨风机或罗茨风机与压缩空气并用。

正洗进气2~3min

空气压力4.90×104Pa

擦洗次数:

起动 30~40次

运行 20次

反洗分层流速(m/h)

10~15(15min)

反洗树脂流速(m/h)

阳阴树脂各为10~15(15min)

再生液药剂含量(%)

Hcl 4 NaOH 4

再生时间(min)

阳 30 阴 30~60

再生流速(m/h)

阳4~8 阴 2~4

再生比耗(kg/m3树脂)

阳阴树脂各为100

(十一)各种设备、管道防腐方法

表C12 各种设备、管道的防腐方法和技术要求

C12续表

注:当使用的环境温度低于0℃时,衬胶应使用半硬橡胶。

(十二)化学监督仪表选用参考表

表C13 化学监督仪表的规范和测点位置

续表C13

(十三)汽包锅炉汽水系统取样点

表C14 汽包锅炉汽水系统取样点位置

续表C14

(十四)直流炉汽水系统取样点

表C15 直流炉汽水系统取样点位置

续表C15

_____________________

篇6:混凝沉淀水处理实验设备设计制作

介绍了混凝沉淀水处理实验设备的设计思想、组成结构、特点.对该设备进行了启动试验,结果表明该设备具有启动容易、完全满足教学及科研的.要求.该实验设备是既可应用于教学实验又可应用于科研的一种实验设备.

作 者:单立志 王锐 SHAN Li-zhi WANG Rui 作者单位:单立志,SHAN Li-zhi(清华大学,环境科学与工程系,北京,100084)

王锐,WANG Rui(清华大学,环境模拟与污染控制国家重点联合实验室,北京,100084)

上一篇:部队管理检查报告范文下一篇:镇小“三八”妇女节活动方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