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生资助总结

2024-06-04

学生资助总结(通用9篇)

篇1:学生资助总结

2016年资助工作总结

根据思南<<县财政局、思南县教育局关于下达2016年学前教育幼儿资助第二批省级奖补资金>>(思财发【2016】50号)文件精神结合上级分配给我园的奖补资金名额、按照脱贫计划分配资金、未进入资助的其他幼儿也将逐步解决工作。

一、领导重视、完善制度: 我园领导高度重视幼儿资助工作,严格按照《教育部、财政部关于认真做好幼儿家庭经济困难幼儿认定工作的指导意见》等文件精神,对家庭经困难幼儿进行评议和认定,对贫困生助学等进行认真的评选,帮助品学兼优的贫困幼儿得到资助,顺利完成学业。

1、成立了幼儿资助工作领导小组。我园成立了以园王勇为组长,以班主任为成员的幼儿资助工作领导小组。由办公室全面负责系家庭经济困难幼儿资助工作。

2、成立了家庭经济困难幼儿认定工作组,各班都成立起了家庭经济困难幼儿认定工作组。负责建立制定家庭经济困难幼儿的管理和资助体制。由评定小组对各班评定小组评定出的家庭经济困难幼儿资助名单与申请进行审核、认定,并将认定出困难幼儿名单上报学校评审领导组审定。

3、上榜公示,公开透明。贫困幼儿确定后,为了使该项工作切实做到公平、公正,对贫困幼儿名单进行了为期一周的张榜公示,并公示举报电话及信箱,主动接受广大师生及社会的监督;公示期间,未收到任何举报信息。

二、建立、健全幼儿档案:

1、我校对对所有家庭经济困难幼儿进行家庭情况调查,要求每名幼儿都填写幼儿家庭情况调查表,并由幼儿当地的民政部门或者村委会出具相关的证明材料。定期对家庭经济困难幼儿进行资格复查,并不定期随机抽取一定比例的家庭经济困难幼儿。

2、秉承公开、公平、公正、实事求是,本人申请、民主评议和幼儿园评定相结合的原则,准确无误将急需救助的困难幼儿评定出来,平时还要做到掌握幼儿家庭经济状况发生的显著变化,及时调整其家庭经济困难档次。

三、积极落实、帮助到位:

1、按照上级安排,第一时间落实好各种资金的评定、发放,使有困难的幼儿得到帮助,并且及时领取到资金。

2、被资助的幼儿老都是家庭困难,父母有病,生活困难的幼儿对他们进行了救助,使他避免了辍学的命运,感恩的他们深深体会到了社会的温暖和老师的关怀,激励着他们不断努力,面对困难绝不低头。时调整救助策略并时刻对幼儿进行感恩教育关爱教育,真正把学校的资助工作落实到了实处 回顾本次的幼儿资助工作,虽然取得一定成绩,但是也还存在不足,比如说帮助的范围还不够广,还是有些需要帮助的幼儿没有得到帮助。在以后的工作中,我们要不断总结经验和教训,使真正需要帮助的幼儿都能够得到实实在在的帮助。

篇2:学生资助总结

我校高度重视资助工作,成立学生资助工作领导小组,校长任组长,其他副校级领导任组员。起首制定了桦甸一中资助学生工作方案,各班按班级人数分配指标,既要照顾到家庭坚苦,又要考虑学习和日常普通表现等环境,做到公开、公道、公允,把助学款真正用到刀刃上,让受助的学生学习有劲头,没受助的也心服口服。为了便于学生领会环境,公开助学方案,学校把制定的资助学生工作方案上传到校园网上,让学生随时查询,同时公开学校助学邮箱,学生如有环境反映,可往邮箱里发信息留言进行申明,派专人每天查看2次邮箱,把环境直接供给给校长。

二、调查摸底,确定受助对象

为了能使每一个坚苦家庭学生都能获得资助,感受到党和政府的关怀与温暖,同时又激励自己努力学习完成学业,我校班主任对班级每个学生都采取多种路子进行调查摸底,通过家访、调查、扣问、座谈等形式进行摸底。各班级上报麻烦学生名单前,由本班学生进行会商和不记名投票的体例进行反映环境,无异议再上报到学校。上报到学校后,学校领导小组再进行一一核实,做到不看情面,不不徇私交。

三、张榜公示,公开评选结果

受助学生确定后,为了将此项工作切实做到公开、公道、公允,对受助学生名单进行了为期三天的张榜公示,并公示举报电话、信箱,主动接管师生及社会的监视,公示期间,未收到任何举报的信息。

四、建立档案,跟踪学习成绩

所有受助学生填写了家庭环境调查表,并由学生户口所在地的街道或村委会出具相关的证明材料。对家庭经济坚苦的学生进行严酷复查,通过走访、家访等体例进行核实。并且根据学生家庭坚苦环境分配受助等次,同时,将麻烦家庭学生的学习环境和家庭环境,学校汇总输入微机,建立麻烦家庭学生学习档案,对麻烦家庭学生进行学习跟踪管理,让受助学生学习成绩稳步提高,若是受助学生出现学习滑坡现象,班主任要跟踪管理,及时做好学生的思惟工作,确保麻烦生学习不后进。

五、加强疏导、优化学生心里

家庭经济坚苦的学生是一特殊学生群体,很容易产生自卑心理,甚至诱发心理障碍。因此,在解决他们的经济坚苦的同时,也要亲近关注他们的心理健康,做好他们的思惟教育工作,经济帮困只是解决学习费用的问题,精神解困步崆最终的目标。

学校重视了教育经济坚苦学生要树立自尊、自强、自信、自立的.意识,自觉降服自卑心理;教育他们树立正确的世界观、人生观、价值观和成才观;注重经济坚苦学生挫折教育;教育他们建立良好的人际关系;教育他们树立诚实守信思惟;加强关爱教育,感恩教育。培育他们良好的思惟情操,善良的人道,高尚的道德品质;教育他们养成关爱弱者,助人为乐的品质,提倡勤俭节约,花钱不大手大脚等。

六、学校减免,资助群体扩大

篇3:学生资助总结

“奖贷助、勤补免”加“绿色通道”, 各项政策成体系

问1:国家对普通高校家庭经济困难学生有哪些资助政策?

答:近年来, 普通高校学生资助政策体系不断健全, 从制度上保障了不让一位学生因家庭经济困难而失学, 让每一位家庭经济困难学生都享有平等接受高等教育的机会。在政策内容上, 以奖贷助为主、勤补免为辅。一“奖”。本专科生有国家奖学金和国家励志奖学金, 研究生有国家奖学金和学业奖学金。二“贷”。有生源地和校园地国家助学贷款两种, 本专科生、研究生都可以申请。三“助”。本科生和研究生都有国家助学金。除了国家级奖助学金之外, 各地各高校还设有各级各类奖学金、助学金。四“勤”。本专科生可以利用业余时间从事高校提供的勤工助学, 研究生可以申请从事助教、助研或助管的“三助”岗位津贴。五“补”。有路费和生活费补助, 有特殊困难补助、伙食补贴等, 有毕业后应征入伍或基层就业的学费补偿贷款代偿政策, 还有退役士兵学费资助政策。六“免”。包括师范生免费教育政策、家庭经济困难学生学费减免政策、新生入学“绿色通道”等。

问2:每年有多少大学生可以获得这些资助?

答:各级各类资助政策的大门, 向每一位家庭经济困难学生敞开。据统计, 全国普通高校每年约有3700多万人次获得资助。以2013年为例, 全国2600多万普通高校在校生中, 一是近1/3获奖学金。770多万人获包括国家奖学金在内的各级各类奖学金, 占在校生的29%。二是近1/3获助学金。700多万人获包括国家助学金在内的各级各类助学金, 占在校生的27%。三是1/10获国家助学贷款。265万人获国家助学贷款, 占在校生的10%;330多万人获国家助学贷款财政贴息, 占在校生的12.6%。四是1/10新生通过“绿色通道”入学。2013年秋季学期, 74万新生通过“绿色通道”办理入学, 占当年本专科生新生总数的10%。五是1700多万人次获其他各类资助。其中, 1100多万人次获特殊困难补贴和伙食补贴, 310多万人次获勤工助学, 24万人获学费减免, 20万人获新生入学项目资助, 10万多毕业生获学费补偿贷款代偿, 8万多师范生享受免费教育, 140万人次获其他资助等等。平均下来, 每位在校生可获得1.4人次资助。

问3:高校学生资助资金都有哪些来源渠道?

答:普通高校学生资助投入以财政投入为主, 来源渠道日趋多元。根据全国学生资助管理中心的统计, 2013年, 普通高校学生资助资金总额是574亿元。一是1/2的资助资金来自财政。其余, 21%来自高校事业收入提取, 26%来自金融机构国家助学贷款, 3%来自社会团体、企事业单位及个人捐助。二是2/3的财政资金来自中央。288亿元财政资金中, 中央财政安排了171亿元, 占60%;地方财政安排了117亿元, 占40%。三是近八成的资助资金用于奖助贷。资助资金总额中, 各级各类奖学金和助学金占到54%, 发放国家助学贷款及用于贴息的资金占到26%。

问4:如何保障高校学生资助政策落实到位?

答:为保障高校学生资助政策落实到位, 中央有关部门及地方各级政府、各学校, 在不断加大投入力度的同时, 建立健全了高校学生资助工作保障机制, 努力做到让每一位家庭经济困难学生应助尽助、应贷尽贷。从中央到地方, 一是机构健全。已经基本建立起了国家、省、市、县和高校五级管理体系和领导机制, 形成了中央宏观指导、省级统筹领导、地市积极配合、区县认真实施、高校全面落实的管理模式和运行机制。二是制度完善。基本建立了高校学生资助制度体系, 每一项资助政策都制定了相应的配套办法。例如, 对国家奖助学金, 有名额分配、资格认定、评审公示、发放管理等制度, 对国家助学贷款, 有风险补偿、奖励返还、风险分担、征信管理、绩效考核、以奖代补等机制。三是宣传到位。各地各高校通过多种形式宣传、解读国家资助政策, 努力做到家喻户晓。

从家门到校门、从高中到高校, 资助政策无缝衔接

问5:拿到录取通知书的家庭经济困难新生可申请哪些资助?

答:每年6月份, 财政部、教育部都要印制数百万份《高校学生资助政策简介》、《高校学生及家庭情况调查表》, 让每一所高校随录取通知书一起寄到每一位新生手中。新生在了解国家资助政策后, 如实填写调查表, 经当地乡镇或街道民政部门核实、盖章后, 据此申请办理入学前和入学时的资助项目:一是路费和入学后短期生活费有困难的, 可申请中西部家庭经济困难新生入学资助项目。这是中央财政利用中央专项彩票公益金设立的, 向中西部地区考入全日制普通高校的家庭经济困难高中应届毕业生, 一次性补助入校报到的交通费及入学后短期生活费。可以向当地县级教育部门申请办理, 也可以直接向原就读高中申请。经认定、评定后, 每生可获得省内500元、省外1000元的一次性补助。二是缴纳学费和在校期间生活费有困难的, 可申请生源地信用助学贷款。目前, 大部分省份均已开办生源地信用助学贷款, 覆盖全国30个省份、86%的区县。大多数学生可以在线提出申请或在就读高中提出预申请, 经当地民政部门或所在高中审查盖章后, 到县级学生资助中心签订《借款合同》, 领取贷款受理证明, 入校时由学校帮助办理贷款确认回执手续。每人每年最高贷款额度本专科生不超过8000元, 研究生不超过12000元, 在校期间的利息由财政全部补贴。三是无法缴纳学费、住宿费的新生, 还可通过“绿色通道”先行办理入学。家庭经济困难新生一时筹集不齐学费和住宿费, 首先可通过学校开设的“绿色通道”按时报到;入校后再向学校申报家庭经济困难, 由学校核实认定后采取不同措施给予资助。

问6:可以通过哪些渠道进行政策咨询和问题投诉?

答:为畅通群众信访渠道, 方便广大高校学生及其家长了解学生资助政策, 反映资助政策落实不到位等问题, 教育部全年开设统一监督举报电话:010-66092315、66093315。每年8月15日-9月15日, 在新生入学期间专门开通了高校学生资助工作热线电话, 每天从早上8点开通到晚上8点。同时, 教育部还通过门户网站设置的政策咨询专栏答复相关咨询, 学生和家长也可通过信函方式反映资助政策执行有关问题。在校生可以到学校学生管理部门咨询及办理手续。除教育部门外, 个别金融机构也开设了咨询电话, 如国家开发银行全年开通95593热线电话, 想了解国家开发银行助学贷款业务的学生可拨打咨询。

表现好、手脚勤, 获取资助更光荣

问7:在校期间, 哪些人可以获得哪些国家奖助政策?

答:包括高职学生、第二学位学生在内的全日制普通高校本专科生, 以及纳入招生计划的全日制研究生, 都可以申请获得以下三类奖助项目:一是家庭经济困难的, 可获得国家助学金。这是助困类资助项目, 由中央和地方财政共同出资设立。全国平均20%的本专科生可获得;从2014年秋季学期开始, 凡是纳入全国普通高校研究生招生计划的所有全日制研究生都能获得。资助标准是每生每年本科生平均3000元, 硕士生不低于6000元, 博士生不低于1万元。国家助学金由学校按月发放, 用于解决在学期间的基本生活支出。二是特别优秀的, 可申请国家奖学金。这是奖优类资助项目, 由中央财政出资设立, 每年奖励4.5万名特别优秀的研究生和5万名特别优秀的二年级及以上本专科生。奖励标准是每生每年本专科生8000元, 硕士生2万元, 博士生3万元。国家奖学金属于一次性奖励, 与目前的学费标准相当甚至有节余, 获得者可以基本解决在校期间的学费支出。三是家庭经济困难且品学兼优的, 可申请国家励志奖学金或学业奖学金。这是奖优助困相结合的资助项目, 由中央和地方财政共同出资设立。国家励志奖学金面向二年级及以上、品学兼优、家庭经济困难的本专科在校生, 3%的本专科生每生每年可获得5000元奖励。研究生学业奖学金从2014年秋季学期起设立, 用于奖励支持学业成绩优秀、科研成果突出的家庭经济困难研究生更好地完成学业, 每生每年硕士生不超过1.2万元, 博士生不超过1.8万元。励志奖学金和学业奖学金都可以用来解决在校期间的学习费用问题。也就是说, 对于家庭经济困难的学生来说, 在获得国家助学金以后, 还可以通过勤奋学习, 申请获得国家奖学金或国家励志奖学金、学业奖学金, 可以基本解决在校期间的学费、住宿费、基本生活费或学习费用等支出。

问8:这些国家奖助政策需要怎样的程序获得?

答:每年秋季学期开学后, 都由各高校统一组织国家奖助学金评审工作。一是本人申请。有意参评国家奖助学金的学生, 都可以向所在院系提出申请, 填写提交申请审批表并附相关证明材料。二是资格认定。申请国家励志奖学金、学业奖学金和国家助学金的学生, 需要通过家庭经济困难学生的资格认定。其中, 本专科生国家奖学金和国家励志奖学金在同一学年内不能同时申请获得。三是综合排名。申请本专科国家奖学金的学生, 原则上学习成绩排名与综合考评成绩排名在评选范围内都要位于前10%, 若其中一项或两项排名超出前10%, 但均在前30%以内, 只有在其他方面表现非常突出的情况下, 才可以申请国家奖学金。四是两级公示。院系将通过组织答辩、民主评议等方式进行初评, 形成推荐名单报学校审定。为保证评审结果公开、公正, 国家奖助学金评审一般实行院系和学校两级公示, 公示期间学生如有异议, 可向相关部门申诉。

问9:除获得国家奖助学金之外, 高校学生在校期间还可以通过哪些渠道获得资助, 以及如何获得?

答:一是部分师范生, 可以享受免费教育政策。如果是北京师范大学、华东师范大学、东北师范大学、华中师范大学、陕西师范大学和西南大学6所教育部直属师范大学, 以及部分地方试点师范院校的师范生, 在校学习期间, 可以享受免除学费、免缴住宿费, 并补助生活费的政策。二是家庭经济困难的可通过申请校园地国家助学贷款, 解决学费问题。家庭经济困难的全日制普通高校本专科生和研究生, 可以通过本校学生资助部门向经办银行申请办理校园地国家助学贷款。贷款额度本专科生每人每年最高不超过8000元, 研究生每人每年最高不超过12000元。随着生源地信用助学贷款的大力发展, 大部分省份已停办校园地助学贷款业务。如要办理校园地国家助学贷款, 可先与就读高校联系, 咨询是否能够办理校园地国家助学贷款。二是应征入伍的在校生可申请学费补偿贷款代偿, 解决学费和还贷问题。应征入伍服义务兵役的高校在校生, 对之前在校期间缴纳的学费或获得的国家助学贷款, 可在应征报名时登录大学生征兵报名系统, 在线申请一次性补偿或代偿, 经学校审核盖章和县级征兵部门盖章后, 由学校帮助办理。退役后自愿复学、或入学的 (高考录取后保留入学资格直接入伍学生) , 入学报到后向学校提出学费减免申请。本专科生每人每年最高不超过8000元, 研究生每人每年最高不超过12000元。三是退役士兵, 可享受学费资助。对退役一年以上, 考入全日制普通高校的自主就业退役士兵给予学费资助。本专科生每人每年最高不超过8000元, 研究生每人每年最高不超过12000元。从2014年起, 退役士兵学费资助将采取“先免后补”方式, 即各高校要先免除符合资助条件的退役士兵学生应资助的学费, 待审核后, 中央财政按程序将退役士兵学费资助资金拨付给相应高校。四是学有余力的可申请勤工助学和“三助”岗位津贴, 改善学习和生活条件。学生在学校组织下, 利用课余时间, 通过自己的劳动取得合法报酬, 用于改善学习和生活条件的社会实践活动。本专科生原则上每周不超过8小时, 每月不超过40小时, 每小时酬金不低于8元人民币。高校统筹利用教育拨款、科研经费、学费收入、社会捐助等资金, 设置研究生“三助”岗位, 并提供“三助”津贴。高校通过建立健全导师责任制和导师项目资助制, 为研究生提供助研岗位, 调动研究生参与科学研究和社会实践的积极性, 助研津贴主要通过科研项目经费中的劳务费及科研间接费列支。同时, 研究生还可向学校研究生管理部门申请助教和助管岗位, 助教津贴和助管津贴所需资金由高校承担。六是除此之外, 还可以申请校内设置的各种资助项目。包括高校利用从事业收入中提取的资助资金以及社会团体、企事业单位和个人捐助资金等设立的校内奖学金、助学金、困难补助、伙食补贴、校内无息借款、减免学费等。

学费有补偿、贷款可代偿, 下基层和去当兵“不吃亏”

问10:学生毕业期间和毕业后, 可以申请哪些奖助项目?

篇4:学生资助总结

【关键词】学生资助;贫困生心理情况;心理资助;高职院校

一位优秀大学生不仅需要丰富的知识储备,还要具备基本的道德素质和综合能力。高校通过高等知识教学帮助大学生完成学业提升学生自身的文化素质。而学校对学生的道德投资可以帮助大学生建立正常的心理精神状况,不自恋也不自卑,帮助他们树立正确的世界观和价值观,只有做好这两种投资才可以将贫困生培养成为一个“德智体美”全面发展的四有青年。本文主要针对高职院校的贫困生心理状况进行分析,从而讨论如何开展精神资助,以及精神资助的最终效果等。

1 高职院校贫困生的现状

1.1 高职院校贫困生的生活现状

目前我国对于学生经济方面的帮助和奖励主要是助学金和奖学金两大类,而在这两大类中又会出现国家帮助和社会帮助等不同经济来源的资助和奖励,这就决定了基本每个申请助学金的学生可以拿到一笔助学金来完成学习或者减轻生活压力;另外一些学生成绩较好的贫困生还可以得到数额不菲的奖学金,如果贫困生对于这两种金额都可以得到,那么他的学费和基本生活费就得到了保障。除此以外,学校还设有勤工俭学岗位更可以帮助贫困生获得经济来源,缓解生活学习压力。因此,总体来看只要在高职院校中,确定某位同学是贫困生,那么这位同学的学费和基本生活费是有足够的保障的。

1.2 高职院校贫困生的心理精神状态

大多数贫困生会因为不好的家境状况、落伍的衣着打扮、不太好的外貌等各种不确定因素,产生各种各样的低落自卑情绪。具体有以下几种:

1.2.1 较强的“低人一等”的自卑心

大多数贫困生会因为长期“被资助”的生活状态,产生强烈的自尊心,认为自己接受资助的做法是“被侮辱”、会过分在意被资助的方式和周围人对自己被资助情况的看法,这种心理存在的时间越长,就会越关注周围人的想法,时常觉得周围人的经济状况都比自己好,认为自己不论哪方面都比别人差等,长期下来,贫困生就会生出强烈的自备情绪。

1.2.2 “等、靠、要”消极思想根深蒂固

大部分贫困生的资助是通过申请或者大众传媒的传播等方式得到的,这种方式会助长学生“等、靠、要”的消极情绪,让贫困生以为只要自己学习好,经济水平不够,就可以请求帮助,等待资助,从而失去自食其力,奋发拼搏的积极情绪。

1.2.3 与人交往能力较差

贫困生在交往过程中会过分留意同类学生的经济状况、衣着打扮等财富方面的情况,相比之下又会感觉自己的衣着等经济方面不适合与同学一起玩耍、学习等,并且会时常担心人际交往中的经济花销,不能“放松”自己的内心,让自己真诚的、完全地沉浸在友谊之中。除此之外,在人际交往中因担心得不到朋友的喜爱,往往会做出一些不对等的行为,让自己处于友谊的被动方,但是这样的友谊是畸形的、不对等的,很难让贫困生感受到友谊的美好感觉,并且这样的友谊一旦破碎对贫困生造成的精神伤害是相当严重的,甚至会妨碍贫困生与他人的正常交往。

1.2.4 抑郁、焦虑、敏感、冷漠等负面情绪较多

大多数贫困生因为自卑心理,会产生不同程度的抑郁状态,表现为情绪低落、嗜睡、对社交行为不感兴趣等消极感情。社会生活压力逐渐增加,贫困生会更加担忧自己未来的生活、工作、学习,情绪变得焦躁易怒。贫困生会因为担忧别人对自己的看法,担心自己的衣着打扮和言行不恰当,担心自己得不到他人的喜爱或者同情,从而在精神上变得越来越敏感,越来越脆弱,不利于长久的社交发展。部分贫困生还会因为交往困难,导致对外界事物热情和关心程度不高,只愿意沉浸在自己的精神世界,只关注自己的生活状况,对他人的一切行为漠不关心,变得自私自利、冷漠无情。

2 贫困生精神现状的产生原因

2.1 错误的价值观

贫困生在成长的过程中会因为各种意想不到的因素,对发生的事情产生不同的观察角度,形成不一样的想法。或者贫困生由于自身被资助的特殊经历,产生了任何事情靠帮助的错误心理,甚至部分贫困生精神不正常,認为世界都欠自己东西,觉得自己就应该被同情、被帮助,贫困生逐渐形成了错误消极的价值观,影响着正常的生活和学习。

2.2 家庭教育

部分贫困家庭中,家长的行为是不正确的,给贫困生的价值观形成带来错误的导向作用。甚至部分家长直接给孩子错误的精神教育,使贫困生逐渐变得贪婪、自私、痛恨社会和国家等,这些错误的情绪会给贫困生的未来发展带来不好的影响。

2.3 社会教育

中国社会的大环境是有爱的,社会群众之间会利用互帮互助的方式,促进共同进步。难免就会给贫困生带来错误的精神暗示,让他们以为依靠社会的帮助,就可以衣食无忧,从而对生活失去斗志。除此之外,其他社会成员从小便会被要求,做人应当礼让他人,对于一些家庭状况不好的学生更要给予他人润物细无声的帮助,解决他们的生存问题,保护他们的自尊心。这样的社会氛围会让部分贫困生变得自大,失去原有的正确定位,或者会变得过于自卑,认为自己没有价值和存在意义。

2.4 学校教育

学校为了解决贫困生学习困难的问题,往往会利用国家补助资金和社会的捐献资金,为贫困生提供经济帮助。但是在帮助的过程中,往往会要求学生提供家庭经济状况证明材料,学校根据材料内容做出评比,选出最需要帮助和其余需要帮助的贫困生种类。这样贫困生的家庭状况会被其他同学知晓,贫困生不得不接受其他同学的同情和注视,给他们的精神带来极大的压力,甚至部分品德较差的学生会乱拿贫困生的经济状况和衣着打扮开玩笑,让贫困生更加自卑,以及产生对学校、社会、和其他同学的仇视心理。

2.5 对比差距带来的心理落差

贫困生在人际交往过程中,会不自觉得将自己的物品、家庭环境、衣物等和其他人做比较,比较之后,认为自己各方面能力不如其他人,产生较大的心理落差,影响正常的人际交往。部分贫困生为了摆脱他人对自己的同情等异常情绪,会选择撒谎、盗窃等错误行为弥补自己内心的缺失,当尝试过撒谎、盗窃给自己带来的精神好处之后,就会迷恋上这种感觉,最终形成有缺陷的性格。

3 对贫困生给予精神资助的方法

3.1 勤工俭学

学校可以提供勤工助学岗位,贫困生可以通过勤工助学岗位得到经济帮助,而勤工助学岗位又可以帮助贫困生提高工作能力和交往能力,提高学生的自信心,帮助其实现个人价值。除此之外,勤工俭学岗位的带队老师可以对学生给予精神帮助和引导,纠正其不好的心理活动,帮助贫困生提高道德素质,树立健康、积极的价值观。

3.2 心理健康教育

学校可以提供心理健康课堂、心理健康活动中心、辅导员关心等方式,帮助学生提高心理健康水平。利用这些方式,鼓励贫困生正视自己的优点和缺点,提高贫困生的人际交往能力,避免贫困生出现妄自菲薄的错误思想。除了提供这样的心理辅导和教育以外,学校和老师还可以帮助学生转变思想,让他们认识到自己现在的家庭状况,教育他们通过努力学习等方式得到更好的未来生活途径,摆脱落后的生活状态。教育贫困生利用学生充实自己的人生,提高自己的价值,让自己的成长经历对其他贫困生带来激励作用,从而提高众多贫困生的自信心。

3.3 发挥学校组织和社团作用

学校组织和社团是高职院校学生人际交往的良好平台。学校可以组织社团活动,拉近贫困生与其他同学的关系,使他们融入集体活动中,消除心理的焦虑和敏感情绪,给他们带来良好的精神体验,提高人际交往水平。并且学校社团和其他组织可以利用一些贴近贫困生生活的活动,让他们树立自信心。例如,可以提倡节俭生活,反对铺张浪费。除此之外,社团可以提供免费的交往活动,减轻贫困生的经济压力。

3.4 改变贫困学生资助评选方式

传统的贫困生评选是通过学生老师评比方式,来确定贫困生人数和等级,传统方式会让贫困生的自尊心受损,并产生不正确的消极思想。学校可以将贫困生的学习成绩和受资助资金相结合的方式,鼓励贫困生提高学习能力,在努力学习之后得到的资助后让贫困生产生积极的心理情緒,并且相信努力才会有回报,从而产生积极的情绪。

4 结语

高职院校贫困生的培养是学校人才培养的重要组成部分,应当重视对贫困生的思想道德教育,让其成长最终不辜负全社会的物质资助和道德资助,让其成为对社会有用的人,促进我国的现代化建设,让贫困生可以为家乡的进步和发展贡献出自己的力量,并且在全社会形成良好的经济资助氛围,鼓励贫困生通过自强自立等方式,成为社会的杰出榜样。

参考文献

[1]黄宦霖.节约型社会视阈下高职院校受资助贫困生“以资促俭”机制构建研究[J].广西教育,2014(09).

[2]万洪莲.高职院校贫困生精神资助研究[J].长春教育学院学报,2015(10).

作者单位

篇5:学生资助宣传总结

解决好幼儿园贫困家庭幼儿的经济困难问题是我国政府的责任,它直接关系到我国教育事业的持续、健康发展和学校乃至社会的稳定,直接关系到教育收费制度改革的发展,直接关系到广大公民等接受教育的权利。现将20xx年秋季学期我园在幼儿资助工作方面总结如下:

一、领导重视、完善制度:

我园领导高度重视幼儿资助工作,严格按照上级文件精神进行安排部署全园学期幼儿保教费减免工作。

1、成立了幼儿资助工作领导小组。我园成立了以园长为组长,以班主任为成员的幼儿资助工作领导小组。全面负责幼儿资助工作。

2、以园长为组长的评审小组进行评审,评定小组对评定出幼儿资助名单与申请进行审核、认定,并将认定名单上报县资助中心审定。

3、上榜公示,公开透明。坚持公平、公开、公正原则。公示期间,未收到任何举报信息。

二、建立、健全幼儿档案:

资助项目、资助对象、资助范围、资助标准、资助流程等材料一一归档,随时接受上级的检查和群众监督。

1、我园对对所有在园幼儿进行家庭情况调查,电话、实地走访等方式进行核实。

2、秉承公开、公平、公正、实事求是。

三、积极落实、帮助到位:

按照上级安排,第一时间落实好资金发放,使所有在园幼儿都得到保教费减免,并且及时领取到资金。

篇6:学生资助总结

走访活动总结

总书记提出“扶贫开发贵在精准,重在精准,成败之举在于精准”。为贯彻落实xx市教育局办公室《关于做好XX年“精准资助基层行”走访活动的通知》(市教办发〔XX〕171号)精神,确保把党的温暖送到经济困难学生家庭。近日,xx区学生资助管理中心组织全区幼儿园、义务教育学校、普通高中、中职学校共计139所校园开展了“精准资助基层行”走访活动。xx区教育局调研员水生泽带领中心工作人员参加了此次走访活动。

一、安排专题会议,周密部署工作。

xx区学生资助管理中心召开XX年“精准资助基层行”走访活动安排部署会议。xx区学生资助管理中心主任苏从刚对大走访活动进行了全面动员部署,一是要求各单位要高度重视走访活动,认真组织,注重实效;二是要注意做好走访活动的记录和宣传工作,通过报纸、网络、电视、简报、墙报等多种途径及时报道活动开展情况;三是走访中要重视收集群众对资助政策体系和资助工作的意见和建议;四是活动开展期间,要严格遵守有关规定,轻车简从,不给群众添麻烦。走访期间要注意安全。

二、注重实效,联系群众。

区学生资助管理中心及各校园通过认真调研、详细摸排,精心策划确定“典型家庭”作为走访对象,由教育局领导和各校园领导带队,实地了解并切身感受学生家庭的困难情况。同时,在走访时带去了米、面、油和牛奶等慰问品,为受访家庭送去温暖。学生家长对政府、学校前来探望的行为所感动,并深表感谢,表示一定克服生活的困难积极配合学校一起把孩子培养成才,不辜负党和政府的关怀和期望。xx区教育系统参与走访活动的领导及教师共计2042人,走访对象共计1460人,其中建档立卡贫困家庭学生380人;低保家庭学生179人;残疾贫困家庭学生42人;农村特困救助供养家庭学生17人;其他经济困难家庭学生842人。

三、梳理问题,夯实工作。

篇7:学生资助工作总结

材料

,严格按上级要求,做到公正、公开、透明及电话监督。

三、存在问题

我校学生资助工作历来严格按照程序、规则进行操作,以公正、公开、透明为原则,受到了家长、社会的肯定与好评。主要存在的问题是受经费的制约,学生资助的硬件设备不行,没有专用的电脑、办公室。

四、整改措施

篇8:学生资助总结

一、健全机构, 加强管理, 资助工作成为学生管理的重要内容

我校领导一直十分重视学生资助工作, 校领导一开始就做出了“要像对待自己的孩子一样关爱学生, 让他们生活舒心, 学习安心”的指示。目前我校的“学生资助管理领导小组”由校长作为第一责任人, 组员由招就办、学生科、财务科等相关部门的骨干教师组成, 并安排了两名专职老师具体负责学生资助工作。

二、严格程序, 严肃纪律, 确保各项资助评选和发放公开、公正、公平

为确保国家中职资助政策很好的落实, 我校学生资助管理办公室按以下程序扎实做好中职国家助学金和免学费的发放和管理工作:

1.应享尽享, 全员受助。每年秋季学期开学让符合条件的学生填写助学金和免学费申请表, 并附上相关证明材料, 在规定时间内上交至班主任处;

2.层层把关, 实事求是。各班主任按照相关文件规定, 认真审查各项证明材料, 之后由学生资助管理办公室对上报材料严格审核以确定资助对象;

3.上榜公示, 公开透明。为了使资助工作公平、公正, 对各项受助学生名单进行为期一周的张榜公示;

4.中职国家助学金的发放工作实行“统一管理、银行代发、直接到人、准时足额”的管理模式, 确保资金安全、高效汇入受助学生资助卡中;

5.建立了较为规范的受助学生证明材料、公示情况、《资助卡签领表》、《助学金发放签领表》和《免学费退款签领表》等材料, 并按年级、班级为单位分类整理, 装订成册, 归档备查;

6.设立学生资助咨询和举报电话, 及时答复学生、家长和老师的询问, 接受社会和媒体监督。

三、规范管理, 按时上报, 熟练应用全国中职管理系统

全国中职学生管理信息系统是做好中职学生资助工作的重要基础, 是国家下达各项资助经费预算的重要依据。每年秋季学期开学, 我校学生资助管理办公室就将学校审核、公示的各类受助学生录入系统形成本学年受助名单;每月末提前5个工作日让各班主任将本班当月异动学生上报至学生资助管理办公室, 工作人员审核后统一在系统里进行变更, 坚持做到“三不”原则, 即“不多报、不漏报、不挪用”。

四、立足本校, 加大扶持, 确保校内学生资助的专项经费

多年来, 我校坚持从各项事业收入中足额并超额提取5%作为校内学生资助的专项经费, 主要用于家庭经济困难学生的勤工俭学, 校内奖学金, 全校、全区和全国技能大赛学生补助和奖励等活动。该专项经费由学校实行分账核算, 专款专用, 并将具体使用方案和款项明细报校领导、财务和学生资助管理办公室备案。

五、大力宣传, 让资助政策深入人心;德育渗透, 给予学生“精神资助”

为了使国家中职资助政策深入人心, 近年来我校于每年3、4月份都响应上级号召, 在全校范围内开展了为期两个月的“学生资助宣传月”活动。主要通过海报、手册、专题讲座、征文比赛、演讲竞赛、班级板报和主题班会等多种学生喜闻乐见的形式大力宣传中职学生资助政策。

同时, 我校招生办每年都更新招生宣传彩页, 着重增加最新的国家助学金和免学费等资助政策内容, 并组成多个招生宣传小组, 深入到全市各县区的初级中学进行宣传;另还在各县区电视台黄金时段播放含有中职资助政策的招生广告, 使广大初高中毕业生及其家长对这项政策有更多了解, 真正让这项“国策”家喻户晓, 人人皆知。

由于长期以来家庭、学校教育的缺失和偏差, 目前中职学校的学生多为纪律差、学习差的问题学生, 所以对中职学生仅给予物质上的资助是远远不够的, 还必须给予“精神上的援助”。从2010年开始, 我校开展了全校教职工与后进生“一对一结对帮扶”的活动, 在物质资助的同时, 给予学生精神上的帮助和心灵上的关爱。我们越发觉得, 在贫困学生的资助过程中, 物质和精神是两根重要支柱, 缺其一, 将前功尽弃!

同时, 我校定期在各班级开展以诚信、感恩为主题的班会活动, 并对学生的日常消费进行感恩、节俭的宣传和评比, 将资助工作与学生品德教育相结合, 充分发挥资助工作的德育功能, 将感恩、奉献等意识融入到学生日常学习和生活中。

受人点滴之恩当涌泉相报, 如何引导受助学生学会感恩, 并把感恩的心转化成学习成长的动力, 是我校一直在努力做的一件事。我们经常找受助者谈心, 让学生明白认真学习, 自立成材, 才是目前最好的感恩。我们教育学生自尊、自强、自信、自立, 自觉克服学习生活中的困难;教育他们树立正确的人生观、价值观和世界观, 建立良好的人际关系;教育他们树立诚信意识, 要诚实做事、诚信为人, 诚信生活。

“桃李不言, 下自成蹊”, 学校对贫困的学生如甘霖润心田般的关爱, 换来学生对老师、学校和国家发自内心的感激。曾有欠缴学费的同学动情地说:“我们困难, 学校也困难, 新校区的建设资金不足, 我们借钱也要交学费, 不误学校发展大计!”宁静美丽的城建校园处处吹拂着和谐的春风……

六、任重道远, 不断革新, 全面落实和推进各项学生资助政策

党的十七大把优先发展教育纳入改善民生的重要内容之一, 作为社会建设重点, 提出要“健全学生资助体系”。近五年来国家和自治区各项资助政策的实施, 充分体现了党和国家对广大贫困学子的关怀, 也表明了上级的政策导向, 资助工作, 任重道远, 我们要深刻理解和领会国家制定中职学生资助政策的目标和意义, 不断改进学校的学生资助工作:

1.进一步加强资助机构建设, 不断完善资助管理体系, 大力开展以减、免、缓、工学结合、顶岗实习等形式的各类资助;

2.从事资助管理的工作人员要认真学习和掌握国家、自治区有关中职教育的文件精神, 进一步熟悉各项资助理念和实际操作能力, 同时学生资助管理领导小组更应加强领导, 统一认识, 明确分工与协作, 更为高效地开展学生资助工作;

3.建立健全家庭经济困难学生数据库, 要定期深入调查、了解学生情况, 收集真实、准确的信息和案例, 以提供更持久的资助并进行更有共鸣性的宣传;

4.资助资金的合理使用是一项长期的工程, 针对不少学生拿到资助后乱花钱的现象, 要进一步加强宣传和教育的力度, 并通过全校性德育工作和传统文化教育的开展, 将感恩、勤俭等美德深化到学生心中, 让他们对国家这一民生工程有更深的理解和认识, 使他们懂得国家资助来之不易, 要将资助资金用在对学习、成长最有帮助的地方!

摘要:本文从组织机构、工作程序、管理系统、专项经费和宣传教育等几个方面介绍了我校近年来开展学生资助工作的情况。望各兄弟院校相互交流指正, 从而不断改进中职学生资助工作, 更好地为广大家庭经济困难学生服务。

篇9:如何做好高校学生资助工作

关键词:高校 学生资助 贫困生

高校贫困生是指由于家庭经济困难,完成大学学业期间无力支付教育费用与生活费用或支付教育费用与生活费用困难的学生。据统计,目前普通高校中经济困难学生占在校学生总数的15~30%,其中经济特别困难学生所占的比例为8~15%,近几年该比例有所增加。随着高等教育的大众化和高校收费制度的改革,高校贫困生已成为一个特殊群体。

2007年,我国普通高校家庭经济困难学生资助体系基本建立,逐步形成了“奖、助、补、免、贷”的多元化资助体系,很大程度上解决了在校贫困生存在的经济问题。

1 高校贫困生目前的现状

高校贫困生是一个特殊的群体,部分学生由于家庭经济困难,从内心深入认为自己比别的同学低一等,缺乏自信心,慢慢形成自卑、焦虑、自闭的心理障碍,导致的直接结果是自由散漫、不参加集体活动、独立性差、学习成绩不理想。而更有部分贫困生,诚信意识淡薄,享受到资助之后,一味的盲目攀比,追求过度消费,养成了不良的消费习惯。

2 如何做好学生资助工作

笔者工作于西部某高校,我院本专科生共计1747人,2010年认定贫困生747人,其中特困226人,一般贫困521人。最终享受国家助学金同学为524人。2011年认定贫困生787人,其中特困213人,一般贫困574人,最终享受国家助学金同学为533人。

不难发现,贫困生比例已经接近全学院人数的50%,这并不意味着贫困生认定工作不仔细,大概有以下幾个原因:①高年级学生彼此之间已经很熟悉,小组认定时优先考虑给与自己关系好或者同宿舍的人投票,这就造成了票数的集中;②部分贫困生家庭经济很困难,但是在平时生活中不善于与其他同学交流,致使认定时票数较少;③唯一可以判定学生是否贫困的依据——《高等学校学生及家庭经济情况调查表》失去了意义。由于种种原因,某些地区民政部门在这一环节把关不严格,90%的学生都可以弄到这张表。这就导致认定中调查表的参考依据所占比例降低,而且也提高了认定工作的难度。

同时,从2010年与2011年的数据对比可以看出,认定的贫困生人数增多。其中,特困生人数下降,一般贫困生人数提高。对于特困生的认定要严格把关,要综合各方面因素,如学习成绩、是否参加活动等。一般贫困生人数的增加是由于部分学生要申请国家开发银行生源地信用助学贷款,在贫困生小组认定时要给其认定贫困生资格,否则这部分学生就无法贷款。

认定的贫困生人数与最后享受国家助学金的学生人数相差较大,这就导致在评选助学金的时候要大面积刷掉很多已经认定为贫困生的同学,这是一个比较棘手的问题。首先,在小组认定时要统一尺度,严格把关。其次,做好思想政治教育工作,将矛盾逐一化解。最后,重视感恩教育。

结合自己两年负责学院资助工作的经验与学校的实际情况,以高校各学院为基础,现提出一些粗略的看法:

2.1 成立资助工作领导小组

九月份开学以后,学校相继要进行一系列资助工作,包括:家庭经济困难学生的认定、国家奖学金、励志奖学金、国家助学金、学校奖学金以及其他社会奖助学金的评定。以学院为单位成立专门的资助工作领导小组是高质量、高效率的顺利完成各项工作的基础。

资助工作领导小组由学院的相关领导与各年级辅导员组成,同时指定一位辅导员作为学院资助工作联络人。当评定各项奖助学金时,资助联络员负责将学校的各项要求传达给领导小组各位成员,通过会议讨论后,确定出各年级的金额、名额分配。随后,各年级辅导员开展各项工作,最后将资料上交给资助联络员,负责汇总、备份后将学院的各项材料上报给学校。同时,在各项奖助学金评定时,对出项的突发状况要及时上报给领导小组,以会议的形式商讨处理方案,及时、准确的处理好各个问题。

2.2 建章立制,制定相关政策

各学院可根据学生的实际情况,制定相关的资助政策。2010年我院颁布实施了《机械工程学院学生资助工作条例》,这样使得各项资助工作有章可循,大大提高了学生资助工作的效率,提升了我院学生资助工作的管理水平。

对于家庭经济困难而学习成绩差的学生,制定相关条例约束,督促其在享受资助的同时提高自己的学习成绩。在贫困生认定时,部分家庭经济困难学生确实很困难,但是学习成绩很差。这些贫困生的认定过程中会产生一些问题,有些同学认为这些贫困生由于学习成绩差不应该享受资助。针对这种情况,可制定一些条例,如:给这些贫困生一定的积分,根据平时上课考勤、参加义务劳动与公益活动情况、考试智育成绩等进行减分,当积分扣完时可取消其认定资格;当积分过少时,可调整其贫困等级,这样可督促其努力学习、多与同学交流,克服其自闭的心理障碍。

2.3 做好贫困生认定工作

高校贫困生的认定是保证国家减、免、贷、补等各项资助落到实处的基础。此项工作的充分与否,直接关系到后续各项奖助学金的评定,以及评定结果在学生当中的影响,由于全国各省经济情况差异极大,最低生活保障线也有很大的区别,因此,如何认定贫困生,全国至今无法制定统一的标准,各校、甚至是各专业之间也难以做到统一。

目前,国家资助力度逐步加大,对于认定为家庭经济特别困难的学生,可享受的国家助学金为3500元,而国家励志奖学金为5000元,相差较小,部分学生产生了投机的心理,想尽一切办法认定为贫困生,而忽视了学习成绩的重要性。

在贫困生认定工作中,我认为工作原则是:将助学金发给生活最困难,最需要资助的学生。小组认定时,认定小组成员的组成是关键,应包括:不同地区的学生、党员与非党员、普通同学与班干部、宿舍成员,但前提是这些成员是不参加认定的非贫困同学,他们朝夕生活在一起,对申请认定同学的饮食起居了解,最具有发言权。

在补助信息通知下来时,首先通过班级QQ群、飞信群、公布栏等渠道对信息进行发布,让所有的同学尽可能的都知道评定补助的事情,然后让同学们根据自己的实际条件提出书面申请并填写相关表格,最后将名单公示,通过辅导员了解、班委商议、同学监督后,确定出最需要资助的学生名单。

2.4 关注贫困生动态

在寒暑假结束之后,要及时摸排学生中的情况,部分学生原来不是贫困生,但由于家庭受灾或者出现重大变故,家庭经济陷入困境。同时,部分学生家庭经济比较困难,但是由于自卑等心理原因不愿参加贫困生认定,从而没有享受到资助。对于这些情况,要及时了解,情况属实的各学院根基实际情况应给予相关的临时补助,关注其思想动态,对于生活中、学习中的困难要及时解决,帮助其树立正确的生活观。

2.5 重视感恩教育

在工作中我们发现,部分贫困生存在着等、靠、要的思想,认为资助他们是应该的,不能树立感恩社会、感恩学校的意识,一味的只是想更多的享受资助。

对于这些学生,要重视思想教育,平时要多与其谈心,关注其思想动态。通过资助政策宣讲、义务劳动和公益活动的形式,使他们参与进来,提高他们的集体荣誉感,培养他们的感恩意识。

上一篇:领导信封格式范文下一篇:参展协议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