医院管理-麻醉科规章制度

2024-04-11

医院管理-麻醉科规章制度(共14篇)

篇1:医院管理-麻醉科规章制度

麻醉科医院感染管理制度

l.麻醉科工作人员必须遵守手术室的医院感染管理及消毒隔离制度。

2.麻醉科工作人员在进行麻醉过程中,必须严格遵守无菌操作规程。做好手卫生。

3.进入手术室按要求进行更衣换鞋,工作人员有外出会诊等事宜时,一律更换外出鞋、衣、裤。

4.针头不可回帽,以防扎伤;对血源性病原体感染者使用针头、利器时,一旦被刺伤、扎伤要及时按职业暴露局部处置流程处理,井上报医院感染管理办公室。

5.麻醉科准备间,麻醉恢复室,库房每日湿式擦拭地面、桌面、机器、监护仪、四头带、连接导线、袖带、指套。喉镜和湿化瓶用0.1%含氯消毒液消毒至少30分钟。遇血液、体液污染时即时消毒处理。

6.采取标准预防措施,防止传染病的交叉感染和医务人员的感染。

7.重复使用的医疗物品,如螺纹管等由消毒供应中心进行清洗、消毒。

8.一次性用品如一次性喉镜片、一次性螺纹管,用后毁形并放黄色垃圾袋中;使用后的针头、刀片等用后及时放入利器盒内;其他医疗废物也按要求分类包装,贴标识并登记,双向签字后

运出手术室。

篇2:医院管理-麻醉科规章制度

一、环境与设备

(一)布局合理、分区明确、标识清楚,人员物品流程合理。麻醉区环境保持整齐清洁。

(二)地面、墙面、天花板等应光滑、无孔隙、防潮、易清洁消毒。操作室间的物表每天用有效氯500mg/L的消毒液擦拭。地面应湿式清扫,被体液、血液污染时随时用1000mg/L-2000mg/L含氯消毒液擦拭。

(三)有明确的无菌物品、清洁物品贮存柜。器械回收盒、医疗废物包装容器(袋)及锐器盒放置合理。

(四)配备足够的手卫生设施,并符合以下要求:流动水、非手触式水龙头开关,洗手液、干手设施、手消毒剂。

(五)配备必要的个人防护用品,如:口罩、手套、帽子、护目镜或防护面罩等。

二、工作人员要求

(一)成立医院感染监控小组,成员由科主任、护士长、感染监控医师、感染监控护士组成。医护人员每年接受医院感染继续教育培训,熟悉医院感染相关知识。

(二)工作人员进入手术室时须更换手术室专用衣、裤、鞋、帽;进入限制区戴口罩,外出必须更换外出工作衣、裤、鞋。不准带私人用物进入工作区。

(三)严格执行我院《手卫生制度》,凡给每个病人进行麻醉操作前后,或接触病人的血液、体液后,均应用皂液流动水洗手、手消毒。

(四)医务人员在诊疗护理操作中遵守各项操作规程,严格执行无菌操作。

(五)当患有传染病或感染性疾病时应停止工作,接受系统的抗感染治疗后经预防保健科检查、医务科鉴定同意后方能恢复工作。

(六)职业暴露防护:严格遵守各项规章制度,防止发生职业暴露。意外发生职业暴露后,严格按《韶关市第一人民医院职业暴露防护制度》进行暴露后的相关处置工作。

三、各类物品管理

(一)耐高温、耐湿度的医疗器械首选压力蒸汽灭菌;不耐高温高压的医疗器械则宜低温灭菌。

(二)无菌物品必须放置在无菌物品保存专柜内,分类按日期顺序存放,标记清楚,有效期内使用。有专人每天检查,过期物品需重新灭菌。

(三)直接接触病人的一次性医疗用品,如硬膜外穿刺包、麻醉面罩、气管导管、压垫、吸痰管、鼻导管、吸氧管等,用后按医疗废物处置,不得重复使用。

(四)用后的咽喉镜片、导管蕊、插管钳用后及时清洗消毒灭菌。螺纹管、喉头喷雾器、贮气囊、接头等一次性使用。

(五)无菌容器、持物钳干燥使用,每4小时更换。遇污染时随时更换。一个无菌包内灭菌物品只限用于一台手术,术后交供应室处置。

(六)麻药应注明起用日期与时间,启封后使用时间不得超过24小时,现配现用,尽量使用小包装。

(七)麻醉监视系统、麻醉台及其他医疗设备的表面应保持清洁。麻醉剂、心电监护仪、麻醉车、各种监测线路等每次用后,应用消毒液擦拭消毒。

(八)氧气湿化液应用灭菌水,每人每次用后更换,湿化瓶、手术器械、可复用的面罩等用后保湿,送消毒供应中心处置。

(九)注射、输液实行一人一针一管,止血带一人一用一消毒,溶解不同药物应使用不同注射器。

(十)抽出的药液,开启的静脉输入用无菌液体须注明时间,超过2小时后不得使用;启封抽吸的各种溶媒超过24小时不得使用,最好使用小包装。

(十一)碘酒、酒精瓶应保持密闭,每周更换灭菌2次。

(十二)听诊器、血压计、袖套每次用后擦拭消毒,每周清洁消毒,有污染时及时消毒清洗。

(十三)一次性使用医疗用品用后放入医疗废物袋内,锐器放入利器盒内。被传染病人血液、体液、分泌物、排泄物污染的被服、隔离衣等放在黄色塑料袋内,双层结扎,注明“隔离”及数量。

(十四)传染性引流液、体液、血液等标本用有效氯1000mg/L-2000mg/L的消毒液浸泡消毒30分钟后排入下水道。

(十五)治疗室、病室、办公室、卫生间等拖把、抹布专用,标记明确,分开清洗消毒,悬挂晾干。

五、环境卫生学及消毒效果监测

(一)感染监控护士每月对空气、物表、医务人员手、每季对使用中消毒液等进行细菌学监测。

(二)监测超标项目及时查找原因,并落实整改措施,重新监测至合格。

篇3:医院管理-麻醉科规章制度

1 对象与方法

1.1 对象

2009年11月至2011年11月我院麻醉科患者578例为研究对象。以2010年9月为界, 此前为实施感染控制前, 共289例患者, 其中男155例, 女134例;年龄18~44岁, 平均年龄 (29.2±1.6) 岁。2010年9月后为实施感染控制后, 共289例患者, 其中男160例, 女129例;年龄19~43岁, 平均年龄 (28.1±1.4) 岁。1.2方法 (1) 提高认识, 加强培训[2]:加强麻醉科护理人员对医院感染工作的认识, 使他们充分认识到麻醉科医疗器械清洗工作的必要性。麻醉科护理人员在实际工作中应清楚自己工作的性质以及在控制医院感染中的重要作用。加强麻醉科护理工作人员的培训, 将理论知识与实践相结合。 (2) 麻醉仪器管理:在每次手术结束后, 先将麻醉机、导线及监护仪等仪器进行擦拭达到清洁状态, 清除上面残存的血迹及污渍等。检查麻醉机的使用性能, 若存在一定的损坏请专业人员修理。术毕消毒麻醉科各个房间, 并对麻醉机与监护仪进行消毒处理, 使其处于清洁与消毒的状态, 并按月或季度对麻醉机进行全面养护。 (3) 严格无菌技术操作:麻醉科医护人员必须要有高度的责任感和较高的专业技术水平, 自觉严格执行消毒及无菌操作规程。

1.3 评定标准

很满意:患者对护理工作完全满意, 认为护理工作没有任何缺陷;比较满意:患者对护理工作比较满意, 并认为护理工作无缺陷;满意:患者对护理工作基本满意;不满意:护理工作对患者病情的好转没有帮助, 患者对其不满意。很满意度+比较满意度+满意度=总满意度。

1.4 统计学方法

本组研究中所出现的数据均由M icrosoft E xcel软件及S P S S 13.0两个软件进行统计、处理及分析, 计数资料运用χ2检验, P<0.05为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2 结果

麻醉科感染控制实施前感染率为88.2% (255/289) , 实施后感染率降至9.3% (27/289) , 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χ2=224.16, P<0.01) 。实施前患者对护理总满意度为89.3% (258/289) , 实施后患者对护理总满意度提高至97.6% (282/289) , 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χ2=16.23, P<0.01) , 详见表1。

3 讨论

3.1 提高认识, 加强培训

麻醉科的感染管理与自身的工作有极大关系, 因为它是麻醉科临床工作质量与院内感染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提高麻醉科护理人员的认识, 使其在脑海深处形成一种预防医院感染的意识, 不断提高自律性, 并将医院感染管理变成一种自觉性的行动。在实际工作过程中, 以高度负责的态度对待每一个环节, 严格遵守各项规章制度及操作流程, 确保医院麻醉科的消毒及清洗等方面的工作真正地落实到位, 而不流于形式化、口号化。掌握麻醉科医疗护理过程中感染控制理论知识的同时, 通过介绍医院开展的各项关于感染控制的技能培训, 增强护理人员的技能及知识水平, 掌握对麻醉科的一些特殊设备进行洗涤、消毒、维护等技术。

3.2 麻醉仪器管理

有时因操作不慎将少量的水滴入麻醉机活瓣之中, 需拆卸并抽出有传感器的部件, 使传感器中的水滴得以风干, 注意不要擦拭, 否则会进入杂质。对中心供氧氧气接头进行拆卸, 可避免氧气对麻醉机造成一定的破坏。

3.3 严格无菌技术操作

麻醉人员在进行医疗操作如深静脉穿刺、气管插管、腰麻、硬膜外穿刺时, 若消毒不规范、穿刺不熟练、反复穿刺、穿刺时间过长等, 会导致穿刺部位组织损伤、出血, 轻者造成局部感染, 重者导致硬膜外腔感染或截瘫。

综上所述, 通过探讨麻醉科医疗护理工作中的感染控制对策, 全面提高医护人员对感染控制的整体认识;针对控制存在的薄弱环节和误区, 制订对策, 做到有章可循;建立管理制度、麻醉仪器及物品的清洁消毒制度、一次性医疗用品管理制度、自我防护制度等, 有效控制医院感染;强化和提高麻醉科医护人员感染控制知识, 严格执行消毒灭菌技术、无菌技术操作, 把控制医院感染融于每个工作环节中[3]。本文结果显示, 加强麻醉科医疗护理工作中的感染控制, 能够明显降低麻醉科医院感染发生率, 提高患者对护理工作的满意程度。

参考文献

[1]薛爱芳, 赵国清.麻醉对切口愈合的影响及护理[J].护理研究, 2005, 19 (4) :346.

[2]任真年.现代医院医疗质量管理[M].北京:人民军医出版社, 2001:372-406.

篇4:麻醉护理在临床麻醉工作中的管理

【关键词】 临床麻醉;麻醉护理;管理

文章编号:1004-7484(2013)-12-7799-02

伴随国内临床医疗水平的持续发展,国内在麻醉科学方面已经取得了良好的进展,麻醉学科在提升与发展的进程中,麻醉护理的管理模式起着不可替代的作用。运用科学合理的麻醉护理模式,能够明显提升临床麻醉的品质,并且显著提升了麻醉工作的安全性,所以麻醉护理具有非常大的临床应用价值[1]。麻醉学科在不断发展的进程中,渐渐成为一门具有独立性与专业性的学科,其中包括麻醉复苏、疼痛治疗以及急救复苏等多个部分。当前在进行麻醉护理的管理进程中,提升麻醉护理人员的规范操作以及工作品质已经成为当前急需解决的问题,麻醉护理管理进程中重要任务就是加强护理品质的管理措施。所以必须采取有效的措施来管理临床麻醉护理工作,从而提升病人的临床疗效。笔者在文中对麻醉护理在临床麻醉工作中的管理实施讨论。

1 管理和构建麻醉恢复室

构建麻醉恢复室主要包含临监护仪、心脏除颤仪以及麻醉呼吸机等相关的临床护理设施。在临床麻醉管理进程中,护理人员通过对麻醉恢复期病人的情况实施仔细的观察,并且给予病人对应的护理措施,可以明显提升临床麻醉的品质,有效降低全身麻醉恢复期病人的麻醉风险,以此来帮助病人安全度过麻醉恢复期。

2 管理和维护麻醉仪器

根据临床护理的需求,麻醉科室可以适当购买必要的、先进的麻醉设施,并且要为科室中全部麻醉设施构建档案,包含记录各种设施设备的使用方式、品牌、价格以及入科时间等。要对科室中所有设施的相关数据进行详细的记录,并且将档案进行统一管理,也可以与医院的资产科进行共同管理。麻醉护理人员应当努力学习、积极探索,从而熟练掌握这些设施设备的特殊性能与使用方式以及各种设施的日常管理维护方法,强化这些设备的日常维护工作[2]。倘若这些设施出现较大的故障无法正常使用的时候,护理人员应当第一时间与厂家或者技术人员取得联系,方便及时解除故障,保障这些设施的正常使用。此外,麻醉科室中全部的设施都必须贴上对应的标签,标注设施的名称与型号、分类号、生产日期、生产厂家、手术间号、资产价格以及安置地点等,并且由麻醉护士统一管理。

3 体外循环术中血气、电解质和ACT监测

在对体外循环手术病人进行手术麻醉的时候,麻醉师应当提前来到岗位对手术器械以及药品实施清点,在手术进程中护士要仔细记录与检测病人的电解质数据与血气,认真检查手术进程中激活促凝血时间,同时要帮助手术医生置管构建中心动脉穿刺与静脉穿刺。

4 一次性耗材和麻醉物品的管理

首先准备好体外循环的麻醉药品。比如在进行心脏手术的时候,必须要考虑到病人的性别、体重以及年龄等相关的资料,并且在进行手术的前一天就应该准备二腔中心静脉穿刺包以及三腔中心静脉穿刺包等物品,同时要准备好氧合器、体外过滤器、肛温所需的泡式或膜式灌注管道、鼻温、漂浮管道、动脉穿刺包、体外转机等。在进行临床麻醉的进程中,操作医生必須要做到得心应手,提升麻醉的品质,以防出现恐慌的情况;其次准备好特殊麻醉物品。在实施麻醉的进程中,整形手术、胸外科手术、脊柱手术以及神经外科手术等进行麻醉,都需要用到加强型钢丝气管插管、双腔支气管插管、支纤镜以及喉罩等相关物品;最后准备好普通的麻醉物品。以各个手术室的麻醉桌作为基本单位,根据医院手术室的具体情况,针对麻醉物品进行一个全面的检查,麻醉桌中应该包含电管导管、口咽通气道、牙垫、连接管、插管喉镜、听诊器、三通、麻醉常用处方以及心脏电极片等相关物品,每个麻醉桌都应当构建详细的桌内物品与药物清单。在手术完成后,要立即进行查对、清点、补充以及记录,要保障这些物品和药物的完整性,并且要对麻醉用品的管理做到心中有数[3]

5 精神类药品和毒麻药品的管理

毒麻药物主要包含瑞芬太尼、芬太尼、杜冷丁、舒芬太尼、力月西、麻黄素、以及吗啡等,针对这些药物要进行系统性的管理,并且针对专用的红处方要实施专门的记录与管理,由专人负责管理,从而提升这些药品使用的有效性与正确率。常用的麻醉药品主要包含肌松药、丙泊酚以及升压药等。针对这些药物,必须要做到在手术使用之后及时做好对应的清点工作,要仔细核查针对这些药物的处方,在保障数量以及种类没有出现错误的前提下,进行合理的补充,方便以后使用[4]

6 小 结

麻醉学科在临床应用中具有非常重要的作用,并且伴随医疗水平的不断提升,麻醉学也取得了显著的发展。麻醉护理可以显著的降低麻醉师的工作压力,并且能够保障病人的安全,提升手术的成功率。而麻醉护理的管理工作属于一项具有较强系统性的工作,其所关系到的内容相应比较繁杂,覆盖的范围也比较广泛,不但要对麻醉药品以及物品进行管理,同时还要对关系到麻醉医生以及麻醉进程的相关事物进行管理,这就对麻醉科工作人员提出了更高的要求,要求其在进行麻醉护理的进程中,必须要做到一丝不苟、严谨仔细,将麻醉风险降到最低,提升麻醉的品质。在临床麻醉过程中,一定要严格避免违反操作规范、不坚守工作岗位、不仔细查对物品问题的发生,切实提高麻醉医师的专业理论和操作技能的掌握效果,以科学严谨的工作态度、高度的责任感和高尚的医德面对麻醉护理工作,从而巩固手术治疗效果,降低围手术期并发症、突发风险和危险事件的发生率,提高患者的预后效果,加速患者的术后康复。

参考文献

[1] 王长雷,金彪,刘岩,胡継元.麻醉护理在临床麻醉工作中的管理[J].中国中医药现代远程教育,2012(22).

[2] 马涛洪,郭志佳,刘保江.探索美国麻醉护理发展对我国麻醉护理教育的启示[J].护理研究,2010(30).

[3] 姚莉,邓妮惠.麻醉护理在临床麻醉工作中的管理[J].护士进修杂志,2010(14).

篇5:麻醉科药品管理制度

3、实行三人发放管理法:即麻醉护士根据麻醉医生开出的处方经电脑计帐后到住院药房领回药品,当日早8:30,麻醉科医生到麻醉护士处领取当天所用药品,手术结束后将剩余药品处方交麻醉护士对查,实行三对照。

4、麻醉药品管理,麻醉医师开处方,经科主任签字后,由麻醉护士持处方到药房领取,并专人管理、保管。

5、急诊柜药品由麻醉护士负责补充,接交班。要求当天早8:30补充药品完毕后,交白班医师,白班医师交夜班医师,夜班医师第二日早8:30交麻醉护士,麻醉护士收回处方,补充药品交班。

6、药品发出均有计帐、交接手续、药品发放登记本。

手术物品清点查对制度

1、所有手术均应清点物品,并记录。清点时机:手术开始前、关闭体腔前,体腔完全关闭后、缝皮后。清点物品包括手术所用全部器械、敷料(包括小鱼、花生米、棉片、纱布、纱垫、纱条)、缝针、线轴;血管吻合术应增点血管针、血管夹;心脏手术应增点阻断管,排气针头,灌注针头、血管钳等。

2、手术开始前,必须将手术间的其他纱布等物品清理干净,并拿出;手术开始,巡回护士即时将手术前的垃圾清理出手术室,清理彻底。

3、清点时两人必须确实看清物品(实物),唱点。如有疑点应马上重点,应特别注意刀片、螺钉、螺帽,及各种进腔物品的完整性。

4、手术台上的物品不得在手术未完成前随意挪用,掉落台下的物品应及时捡起,放在固定的地方,不可在手术未完成前移出。包括切下来的脏器。

5、使用清点过的物品如发现异常(重叠、少带、物品不完整),应立即通报及时处理。纱布不得随意剪开,物品剪下来的残端不得留在台上,应立即弃去。

6、手术过程中增减物品要及时清点并准确记录。

7、清点物品时,发生意见分歧应立即请示由上级做出决定。

8、带学生、进修生上台时,必须由带教老师清点核对并负责。进修生单独上台时,巡回护士负全部责任。

9、术中放在伤口内的纱布、纱垫,司械护士要提示医生共同记住。

10、缝针用后及时别在针板上或放在针盒内,断针要保存完整,正使用的针不应离开持针器,掉在地上的缝针由巡回护士放入消毒盘内,手术结束后交由司械护士带出手术间处理。

11、一例手术两次清点物品时要求:

⑴食管手术关膈肌,关胸时均应全部清点。

⑵双切口手术,一侧手术完后常规清点,做另一侧重新清点。但前一侧用的纱布、纱垫要包好放于手术间内,待手术全部结束后再处理。

⑶直肠癌根治术中肛门部用的器械、敷料、缝针单独清点,待手术全部结束后再全部清点。

手术中发生物品清点误差时制度

1、手术前后必须认真清点所有物品的数量并认真记录于护理记录单上,作为一个法律依据。

2、根据记录数字,严格核对,如出现误差时,应立即报告手术者,并再次仔细检查所有可能发现的地方,直到无误。

3、在确保患者病情不受影响时,如再三查找无效时,与手术者商讨,需要拍X线片检查和其它检查仍无效时,再次确认不在伤口时,关闭伤口。

5、即时上报护士长,并填写在登记本上,以便总结经验。,手术标本送检制度

1、手术中切取的标本由司械护士妥善保管,不得遗失。

2、手术结束核对标本无误后,将标本置于容器内或双层加厚黄色塑料袋内,粘贴病理号,然后用95%酒精固定标本(要没过标本),并封闭容器。

3、若为感染手术标本应贴标识注明。

4、将标本与病理检验申请单一同放在“手术标本柜内”。、核查病理检验申请单上病理号是否与标本容器上病理号一致,并认真填写“手术标本送检登记本”。

6、每天下午由白班副班负责查对并将标本交于专职人员送至病理科(登记本、检查单与标本不相符时,白班副班负责核查)如在手术台上时需委托一人负责。

7、与病理科人员认真交接,并签名。

8、节假日期间,标本未能送至病理科的,要严格交接班制度。

输血查对登记制度

1、输血前必须由巡回护士和麻醉医生查对病人科别、手术间、姓名、性别、床号、年龄、住院号、血型、交叉配血结果、抽血日期、血袋号、献血人姓名、用血量,用血类别等各项目并登记于输血查对登记本上。

2、输血时严格执行无菌操作,根据医嘱调节滴速。

3、输血过程中严密观察病人,出现输血反应(如发抖寒战、荨麻疹等)及时报告麻醉医生并协助处理。

4、填写输血不良反应单,并由麻醉医师签字。

篇6:麻醉科质量控制与管理制度

第一节 麻醉质量控制

一、麻醉质量评估

1. 麻醉效果:无痛、肌松、生命体征稳定、无明显应激反应、病人无严重不适和全麻时无术中知晓等;

2. 麻醉并发症少,麻醉意外发生率低,无差错事故发生,麻醉死亡率低或等于零; 3. 为手术提供良好条件, 手术医师、病人满意。

二、麻醉医疗质量基本指标

1. 各种神经组滞成功率≥90%; 2. 硬膜外阻滞成功率≥95%;

3. 严重麻醉并发症发生率, 三级医院≤0.04%; 4. 年医疗事故发生率0; 5. 非危重病人死亡率≤0.02%; 6. 术前访视、术后随访率100%; 7. 椎管内麻醉后头痛发生率<10%; 8. “三基”考核合格率100%; 9. 麻醉记录单书写合格率>98%;

10. 技术操作(实施麻醉操作和术中监护)合格率100%; 11. 硬膜穿破发生率<0.6%; 12. 抢救设备完好率100%; 13. 消毒灭菌合格率100%; 14. 麻醉机性能完好率100%; 15. 麻醉效果评级标准。

三、全麻效果评级标准

(一)Ⅰ级:

1. 麻醉诱导平顺,无缺氧、呛咳、燥动及不良的心血管反应,气管插管顺利无损伤;

2. 麻醉维持深浅适度,生命体征稳定,无术中知晓,肌松良好,为手术提供优良的条件,能有效地控制不良的应激反应,保持肌体内分泌功能和内环境稳定;

3. 麻醉苏醒期平稳,无苏醒延迟,呼吸、循环等监测正常,肌张力恢复良好,气管导管的拔管时机恰当,无缺氧、二氧化碳蓄积、呼吸道梗阻等,安全返回病房; 4. 麻醉后随访无并发症。

(二)Ⅱ级:

1. 麻醉诱导稍有呛咳、躁动和血液动力学改变;

2. 麻醉维持期对麻醉深度调节不够熟练,血液动力学有改变,肌松尚可,配合手术欠理想; 3. 麻醉结束,缝皮时病人略有躁动,血压,呼吸稍有不平稳;

4. 难以防止的轻度并发症。

(三)Ⅲ级:

1. 麻醉诱导不平稳,气管插管有呛咳、躁动,血液动力学欠稳定,应激反应明显;

2. 麻醉维持期对麻醉深度掌握不熟练,应激反应未予控制,生命体征时有不平稳,肌松欠佳,配合手术勉强;

3. 麻醉结束病人苏醒延迟伴有呼吸抑制,或缝皮时病人躁动、呛咳,被迫进行拔管,拔管后呼吸功能恢复欠佳;

4. 产生严重并发症。

四、椎管内麻醉效果评级标准

1. Ⅰ级:麻醉完善,无痛、安静、肌松良好,为手术提供良好条件,心肺功能和血流动力学有波动,需要辅助用药;

2. Ⅱ级:麻醉欠完善,有轻度疼痛表现,肌松欠佳,有内脏牵拉反应,血流动力学有波动,需要辅助用药;

3. Ⅲ级:麻醉不完善,疼痛明显或肌松较差,有呻吟,用辅助用药后情况有改善,尚能完成手术。

4. Ⅳ级:改用其它麻醉方法。

五、神经阻滞效果评级标准

1. Ⅰ级:神经阻滞完善,无痛、安静、肌松良好,为手术提供良好条件:生命体征稳定,无并发症发生;

2. Ⅱ级:神经阻滞欠完善,病人有疼痛表情,肌松效果欠满意,生命体征尚稳定,有轻度并发症发生;

3. Ⅲ级:神经阻滞不完善,病人疼痛较明显,肌松较差,有呻吟,用辅助用药后情况有改善,尚能完成手术;

4. Ⅳ级:改用其它麻醉方法。

第二节 麻醉科规章制度

一、麻醉科工作制度

1. 负责麻醉者,在手术前一天到科室熟悉手术病员的病历、各项检查结果,详细检查病员,了解思想情况,确定麻醉方式。重大手术,与术者一起参加术前讨沦,共同制定麻醉方案。

2. 麻醉前,应认真检查麻醉药品、器械是否完备,严格执行技术操作常规和查对制度,保证安全。

3. 麻醉者在麻醉期间要坚守岗位,密切观察,认真记录。如有异常情况,及时与术者联系,共同研究,妥善处理。对实习、进修人员,要严格要求,具体指导。

4. 手术完毕,麻醉终止,麻醉者要把麻醉记录单各项填写清楚。麻醉者应亲自护送病人到床,并向值班人员交待手术麻醉的经过及注意事项。

5. 麻醉后应进行术后随访、对全麻及危重病员、新开展麻醉,应于24小时内随访,其他麻醉72小时内随访,并将有关情况写入麻醉记录单。遇有并发症,应协同处理,严重并发症要向上级汇报。

6. 术后应及时清理麻醉器械,妥善保管,定期检修,麻醉药品应及时补充。

7. 为随时参加抢救呼吸、心跳骤停等危重病人,应做好人员值班、操作技巧及急救器械等方面的训练和准备工作。

二、麻醉前访视、讨论制度

1. 麻醉前一天麻醉医师到病房访视手术病人,详细阅读病史,认真检查病人,全面了解病情和术式,认真填写麻醉前访视小结,麻醉前用药,选择麻醉方法,拟定麻醉方案;

2. 向病人介绍麻醉方法和病人必须注意与配合的事项,以取得病人信任和解除病人的思想疑虑;

3. 在麻醉前讨论会上,访视医师负责向全科报告病人情况和麻醉方案,遇有疑难危重病人的麻醉,应作重点讨论,并将讨论情况记录在册,必要时向医务处报告、备案;

4. 麻醉前讨论的重点是麻醉方案选择和对可能发生的问题提出积极的防范措施以及特殊病例的特殊处理;

5. 麻醉前访视意见和讨论内容记录在麻醉前小结或病历上;

6. 完成病人或家属在麻醉同意书上的签字手续;

7. 对病人术前准备不足,应予调整手术时间,以确保病人医疗安全。必要时协助手术医师进行围手术期的治疗。

三、差错事故防范制度

1. 经常开展安全医疗教育,只有小手术没有小麻醉,树立预防为主思想,全心全意为病人服务。实行医疗安全责任制,要坚守岗位,集中精力,疑有意外先兆,立即妥善处理;

2. 按照各级医师职责和实际业务技术能力,安排手术病人的麻醉工作;

3. 充分做好麻醉前准备的病情判断,严格检查各种麻醉器械设备,确保抢救器具完好和抢救药品齐全;

4. 严格遵守各项操作规程和消毒隔离制度,定期检查实施情况,防止差错事故;

5. 严格查对制度。麻醉期间所用药物及输血输液要做到“三查七对”,对药品、剂量、配制日期、用法、给药途经等要经两人查对,特别要注意最易搞错的相似药物或相似安瓿。用过的安瓿等应保留到病人出手术室后丢弃,以便复查;

6. 使用易燃易爆麻醉药,严防起火爆炸,各种麻醉气体钢瓶颜色要标志醒目;

7. 没有麻醉机设备,严禁开展手术的麻醉工作,施行椎管内麻醉必须能掌握气管插管术。上岗工作不到一年或尚未取得执业医师资格和执业注册者不能独立担任主麻;严禁没有学历、非麻醉专业医师和未经过专业培训的人员担任麻醉工作,不允许一位麻醉医师同时实施两台手术的麻醉;

8. 新技术的开展,新方法的使用和新药品的引进,必须经科主任同意并经医院批准,并按照认真讨论后的预定方案实施;

9. 严格交接班制度,坚持“接班不到,当班不走”,坚持岗位交班、手术台旁交班,全麻、病情危急和疑难病例的手术时一律不准交班,要协同处理。交班内容包括病人情况、麻醉经过,特殊用药、输血输液等;

10. 围麻醉期的重大问题,应及时向科主任汇报,采取处理措施,医疗事故、医疗差错、麻醉意外和严重并发症均应进行全科讨论,吸取教训认真整改。医疗事故、严重差错须向医务处报告。

四、药品管理制度

1. 麻醉结束当日,由麻醉医师书写处方,专人统一领取;

2. 麻醉药品实行“专人负责、专柜加锁、专用账册、专用处方、专册登记” 的“五专”管理办法,定期清点,保证供应;

3. 麻醉药品哌替啶、吗啡、芬太尼等应严格管理制度,各级医师必须坚持医疗原则,正确合理使用,凡利用工作之便为他人或自己骗取、滥用麻醉药品,其直接责任者由医院予以行政处罚;

4. 使用药品时应注意检查,做到过期药品不用、标签丢失不用,瓶盖松动不用,说明不详不用,变质混浊不用,安瓿破损不用,名称模糊不用,确保用药安全。

五、麻醉后随访、总结制度

1. 麻醉后应进行术后随访、对全麻及危重病员、新开展的麻醉,应于24小时内随访,其他麻醉72小时内随访,对神经、呼吸、循环、消化和泌尿系统进行逐项观察和检查,遇有并发症,应协同处理,严重并发症要向上级汇报;

2. 每次随访结果详细记录在麻醉记录单上,发现不良情况应继续随访;

3. 遇有与麻醉有关的并发症,应会同病房主管医师共同处理或提出处理意见,且随访至病情痊愈;

4. 如发生麻醉意外事故、差错等,应分析病情,协同处理,必要时请相关科室会诊讨论并向医务处报告;

5. 每例麻醉病人,均要认真总结,要有麻醉前、麻醉中和麻醉后的完整记录,以积累资料和总结经验、教训。

六、会诊制度

1. 院内会诊主要涉及麻醉处理、急救与复苏、呼吸管理、重症监测、休克抢救和麻醉与疼痛治疗等,由总住院医师或主治医师负责,必要时请示科主任或主任医师;

2. 急会诊由总住院医师或值班医师负责,有困难请示上级医师;

3. 院外会诊须经医务处同意,方可派出主治医师以上医师。

七、仪器、设备保管制度

1. 各手术间的麻醉用具管理由当日在该手术间实施麻醉者负责并实行上岗、下岗后的检查核对工作,如有丢失或损坏,应及时报告、处理或补充;

2. 麻醉前应认真检查所用的麻醉用具和仪器;

3. 麻醉后应关闭各种开关,取下各种衔接管,消毒螺纹管,呼吸囊等;

4. 麻醉机、监护仪等贵重仪器由专人管理,定期检查及维护,发现缺失或损坏立即报修,保证麻醉设备的完好率;

5. 喉镜等麻醉器械专人管理,经常检修,以备随时应急使用。

八、麻醉用具消毒制度

1. 麻醉器械:螺纹管、呼吸气囊、舌钳等每次用完后浸泡、清洗、消毒或熏蒸,以防交叉感染; 2. 浸泡戊二醛等溶液的容器定期更换;

3. 放置麻醉器械盘及盖单一人一用一消毒; 4. 一次性消耗材料用后,由使用者浸泡、毁型。

九、麻醉同意书签字制度

1. 麻醉同意书签字制度对提高麻醉医疗质量、保证医疗安全、密切医患关系、减少医疗纠纷将起到积极的作用;

2. 麻醉前一天访视病人,向病人或家属介绍麻醉方法、麻醉前准备、麻醉过程以及可能出现的麻醉风险与处理对策,以取得病人的信任和合作,取得家属的理解和支持,并完成在麻醉同意书上签字,包括病人或家属和麻醉医师都签字;

3. 麻醉同意书的内容必须详细,包括麻醉意外和可能发生的并发症等; 4. 麻醉同意书为医患之间提供了法律依据,作为病历的组成部分归档。

十、麻醉记录单管理制度

1. 麻醉记录单是手术治疗病人的医疗档案,也是进行教学、科研工作的珍贵资料。因此,要求麻醉医师必须认真填写;

2. 麻醉医师应认真、如实把麻醉记录单各项填写完整清楚,要字迹清楚;

3. 麻醉记录单专人负责管理,每月按日期整理一次。每年做出统计,统一管理。

十一、麻醉恢复室工作制度

1. 麻醉恢复室是密切观察麻醉病人苏醒的场所,对手术、麻醉后危重病人进行监测治疗,及时观察病情变化,提高手术麻醉后病人的安全性。手术后由于麻醉药、肌松药和神经阻滞作用尚未消失,常易发生呕吐、误吸、缺氧、高碳酸血症、水、电解质平衡紊乱,常导致心血管功能与呼吸功能紊乱。因此,在麻醉恢复室内应进行密切的监测和治疗,并及时记录;

2. 恢复室病人常规监测一般项目包括:血压、呼吸、脉搏、血氧饱和度、心电图、血常规、尿量、补液量及速度和引流量等;

3. 恢复室内应给予病人充分镇静、镇痛以减轻各种并发症; 4. 病人离开恢复室应符合下列标准:

(1)全麻者需完全清醒,能正确回答问题,呼吸道通畅,循环功能稳定,血氧饱合度下降不超过术前的3%~5%;

(2)椎管内麻醉病人通气量满意,一般状况稳定。

5. 恢复室在麻醉科领导下,由麻醉科医师主持日常工作,其职责范围同麻醉科三级医师负责制。

十二、疼痛治疗制度

1. 疼痛门诊除遵守门诊部的一切规章制度外,强调病历的书写要规范化,保管及随访要常规化;

2. 病人治疗前应明确诊断,必要时请有关科室会诊;

3. 疑难病例应请上级医师或请有关科室会诊、研究治疗方案;

4. 治疗后患者要观察15~30分钟方可离开;

5. 备好急救药品及器械;

6. 应由主治医师以上医师出疼痛门诊;

7. 术后疼痛治疗的病人要及时下医嘱,交待护士观察病情,每天至少一次巡视病人,调整用药剂量及速度。

十三、业务学习和科研制度

1. 由科主任或一名高年医师负责科内业务学习,内容有:交流临床麻醉经验、重要病例讨论、读书报告、文献综述、麻醉新药和新技术介绍,科研课题报告会等;

2. 病例讨论主要是讨论疑难病例或并发症病例。手术后24小时内死亡病例,应在一周内进行全科讨论,以总结经验,吸取教训,不断提高麻醉水平;

3. 科研计划由科主任同有关人员制订,开始前应在本科内做开题报告;

篇7:医院麻醉药品管理制度

麻醉药品、精神药品储存保管制度

一、医院储存麻醉药品、精神药品的仓库必须配备保险柜。门、窗有防盗设施(三铁一器:铁制保险柜、铁制防盗门和铁制窗、报警器)。

二、凡在门诊、急诊、住院处等药房设麻醉药品、精神药品周转库(柜)的,均应配备铁制保险柜。

三、门诊、急诊、住院处等药房麻醉药品、精神药品的调配窗口和各病区、手术区、手术室等存放麻醉药品、精神药品的地点,均配备必要的防盗设施。

四、麻醉药品、精神药品储存各环节应实行专人负责、专(库)柜加锁,明确责任。交接班应有记录。

五、麻醉药品、精神药品的购入、储存、发放实行批号管理和追踪。必要时应能及时查找或追踪。

六、对进出专(库)柜的麻醉药品、精神药品建立专用帐册。药品进、出(柜)库,每批次均需记录。记录内容包括:日期、凭证号、领用部门、品名、剂型、规格、单位、数量、批号、有效期、生产单位、发药人、复核人和领用人签字,做到帐、物、批号相符。

七、专用帐册应当保存至有效期满后不少于2年。

八、保管人员必须充分了解各种麻醉药品、精神药品的理化性质以及剂型、包装与稳定性的关系,还要熟悉外界因素对药品产生的各种影响,提供良好的储存条件和养护方法,科学有效地保证麻醉药品、精神药品质量。

九、麻醉药品、精神药品入库后按生产批号存放,并按照先进先出、近期先出、易变先出的原则发放。

十、定期对库存麻醉药品、精神药品质量进行检查。

十一、保持贮存麻醉药品、精神药品仓库内适宜的温度和湿度,注意库房通风换气,做好库房温度和湿度的检查记录。

十二、麻醉药品、精神药品库内严禁烟火,库房内外应配备适宜的消防器材以保证安全。

沈北新区中心医院麻醉药品报残损、销毁、丢失、被盗案件报告制度

一、麻醉药品、精神药品在入库验收中若发现缺少、破损,应双人清点登记,将清点情况立即向供货单位查询,并妥善处理。

二、销毁麻醉药品、精神药品时,应在医疗机构所在地药品监督管理部门的监督下进行,并对销毁情况进行登记。

三、发现以下情况之一,应立即报告公安局、药品监督管理部门和卫生主管部门:

1.麻醉药品、精神药品在运输、储存、保管过程中发生丢失或被盗、被抢的;

篇8:医院管理-麻醉科规章制度

1 环节管理措施

1.1 增加专项知识培训

(1) 聘请我院药剂科专职毒麻精神药品管理员, 根据国家2005年11月1日颁布实施的《麻醉药品精神药品管理条例》[2]以及2007年5月1日颁布实施的《处方管理办法》的内容来我科进行有关毒麻药品、精神药品专业知识的培训。 (2) 依据《药品管理法》针对手术室麻醉科护士进行有关法律、法规、职业道德教育的专职管理培训。

1.2 制定“五专、四清、三监管制度。

(1) “五专”是专人管理, 专柜加锁, 专用处方, 专用账册, 专人登记领取。 (2) “四清”是药品数量清楚, 使用登记清楚, 管理人员清楚, 余液废弃方式清楚。 (3) “三监管”做到药品发放环节有人监管、使用药品环节有人监管、药品回收有人监管。

1.3 专职管理

(1) 实行三人专职管理制度, 设立毒麻精神药品专职护士俩名, 要求高年资、责任心强的麻醉科护理人员胜任。 (2) 由于我科在手术间内未有监管护士, 只有一线和二线麻醉医师使用和管理毒麻精神药品, 并没有第三方监管人, 根据这一存在的问题, 我科特设立1名手术室护士来对手术麻醉过程中的毒麻精神药品使用进行全程监督和管理。

1.4 药品发放、回收力求做到有序, 规范

(1) 为了改进管理方法我们对每间手术间配备有带密码锁的移动保险药盒, 每个药盒都固定有相应的毒麻精神药品基数, 每个药盒内备有一张药品基数清点卡片。每天麻醉科专职护士将保险药盒、钥匙、发放到每个手术间并与手术室护士交接并登记。 (2) 在手术麻醉过程中, 巡回护士负责保管药品, 遵医嘱给药, 麻醉结束后由巡回护士检查督促麻醉医师填写使用后的麻醉处方, 将未用药品, 使用后空安瓿、完整的药品处方交由麻醉科专职护士查对, 补充。麻醉科专职护士凭合格麻醉处方, 空安瓿到药房领取相对应的毒麻精神药品。

1.5 督促检查医师开具麻醉处方

为了使麻醉医师规范的书写麻醉处方, 便于护士取药时不会因为医师处方书写不合格而被药房退回, 如:剂型、剂量、用法不规范。处方书写通用名没有写全或通用名写成商品名等。比如“聚橼酸芬太尼注射液”简写成“芬太尼”、“地西泮注射液”写成“安定”等, 甚至出现了极个别人让没有处方权的助理医师代签名的情况发生。这已经是引发医院麻醉药品管理混乱和药品流失的重要苗头。根据这一苗头我科在药剂科的指导下建立麻醉精神药品处方填写规范及处方模版, 让每位麻醉医师遵照模版格式填写, 有效的杜绝了填写错误的发生。

1.6 电脑记账, 专柜加锁、贴有标识

(1) 每天麻醉科护士凭药品处方与麻醉记录单核对后进行电脑记账, 药品领取、登记、数量统计。 (2) 设立两个存放毒麻精神药品专用保险柜, 开启需要俩人在场, 一人使用钥匙, 一人开启密码。为了保证存放毒麻精神药品房间的安全, 科室安装防盗设像头, 防盗门、防盗网、报警装置、贴有毒麻精神药品标识。 (3) 做到日清日结, 账务相符。

1.7 完善毒麻精神药品使用登记本

在现有的记录项目中增加药品批号、麻醉药品使用总数及发放基数, 将毒麻精神药品账册登记内容融入到使用登记本中, 将多本记录本结合为一本, 既可以简化账册登记工作, 又便于药品清点、查对。

1.8 加强毒麻精神药品余液废管理制度

我科在改进毒麻精神药品管理环节之前, 余液废弃制度执行一直不能够很好的落实到位, 由于手术较多, 麻醉医师有时不能完全正确按照余液废弃的方式进行处理, 根据这一缺点, 我科由原来2位余液废弃的麻醉医师, 增加1名手术室护士做为监毁人, 这样起到监督的作用。

1.9 急诊柜毒麻药品的管理

因我院急诊手术大多在晚上进行, 为了保证药品的及时供应, 科室另备有橱柜存放定量的备用药品以供急诊使用。实行两班交班制, 麻醉科护士将固定基数交由夜班手术室护士保管并记录。次日交回由麻醉科专职护士补充, 保持基数不变。

1.1 0 定期检查药品的有效期

每月月末进行毒麻精神药品有效期检查, 发现有过期或变质的药品报药剂科进行更换及登记。

1.1 1 建立科室毒麻精神药品管理奖罚制度

将奖罚制度与绩效考核挂钩, 对在药品使用中发生漏洞并杜绝的当事人给予奖励, 科室主任、护士长每月对麻醉精神药品进行不定期检查, 如发现总基数不全、药品丢失、被盗、漏帐记录不清等现象依据管理处罚制度对当事人进行扣罚, 并上报医务科、药管办进行进一步处理。

2 体会

2.1 增强了护士的毒麻药品管理执行力

通过增加专项知识培训, 每位护理人员已全面的掌握专科药品知识, 对毒麻、精神药品管理重要性有足够的认识, 加强了责任心, 提高安全管理的警觉性, 使护士对毒麻精神药品管理执行力度大大加强。

2.2 提高了麻醉医师的工作效率, 减轻了工作负担

麻醉医师在以往的工作中一直是毒麻精神药品的使用者和管理着, 这就使麻醉医师在麻醉工作中既要兼顾患者的安全, 又要兼顾繁琐的药品管理工作, 通过增加手术室护士管理这一环节, 让麻醉手术过程中毒麻精神药品使用有监管, 废弃有监督。大大减轻了麻醉医师的负担, 将使用者和管理者分开, 起到互相查对监督的作用。

2.3 保证每项药品使用环节都能够合法化、规范化、有序化。

我科改进毒麻精神药品管理制度以来, 通过不断的改进与优化, 使毒麻精神药品管理趋于完善和规范, 监管流程细化到每一个使用步骤, 杜绝了毒麻精神药品由医院的渠道外流至社会的现象发生, 确保麻醉药品的管理严格有序。

毒麻精神药品是麻醉科治疗过程中必不可少的重要组成部分。在工作中我深深体会到患者的生命安全要得到保障, 做好药品管理是一个重要环节[3], 管理也是为了达到保证需求, 管而不死, 活而不乱的目的。

参考文献

[1]汪建秀, 王利新.手术室毒麻药品的管理体会[J].中国冶金工业医学杂志, 2012, 29 (5) :569.

[2]国务院.麻醉药品和精神药品管理条例[S].国务院令第442号, 2005.

篇9:麻醉药品管理探讨

【关键词】麻醉;麻醉药品;管理

麻醉药品不同与麻醉药,麻醉药是指被吸收后,作用于中枢神经系统,使机体功能受到广泛抑制,引起意识、感觉和反射消失及骨骼肌松弛的药物。麻醉药品顾名思义就是麻醉性镇痛药,作用于中枢神经系统,可选择性地减轻或缓解疼痛感觉,但不影响意识、触觉、听觉等,同时可缓解因疼痛引起的精神紧张、烦躁不安的不愉快情绪,连续应用会致药物依赖性。

WHO对药物依赖性作出定义:由药物与机体作用造成的一种精神状态,有时也包括身体状态,表现出一种强迫性或定期用藥的行为和其他反应,目的是要去感受它的精神效应,或是为了避免由于断药所引起的不舒适,其中包括躯体依赖和精神依赖。

麻醉药品的管理是医院药剂科管理工作的一项重要内容,2005年以来卫生部相继颁布了《医疗机构麻醉药品、第一类精神药品管理规定》、《麻醉药品第一类精神药品购用印鉴卡管理规定》、《处方管理办法》等一系列法律法规,根据这些法律法规,针对医疗机构麻醉药品、第一类精神药品管理规定》采取了一些新的措施,完善了麻醉药品的管理,保证麻醉药品的安全与合理使用。现就有关问题及解决措施探讨如下。

1 麻醉药品管理使用中存在的问题

1.1 管理中存在的主要问题临床科室麻醉药品没有按规定配备专用保险柜,没有配备报警装置,甚至有的科室把麻醉药品和一类精神药品存放在同一个抽屉。手术室、肿瘤科现存药品账物不符,存在药品流失的隐患。个别医生把关不严,门诊、急诊患者的处方信息填写不全,处方登记健全有难度。

1.2 使用中存在的问题科室处方登记逐日消耗,登记信息不全,无空安瓿回收、销毁记录,使用后剩余的药品未及时回收和销毁。临床用药观念滞后,用药结构不合理,长期以来,杜冷丁几乎成为我医院医师治疗癌症疼痛和慢性疼痛的“唯一”选择,使患者受到“成瘾”恐惧症的困扰,导致止痛效果佳、不良反应小的吗啡等其他麻醉药品用量偏低,造成癌症用药种类偏一。

1.3 复诊和随诊记录不全对办理“专用病历”的患者,未及时建立随诊和复诊制度,造成药品的流失,《麻醉药品、精神药品处方管理规定》第五条规定医疗机构应当要求使用麻醉药品非注射剂型和第一类精神药品的患者每4个月复诊或者随诊1次,这是防范杜绝麻醉药品非法流失的重要措施之一。

2麻醉药品使用管理的对策与建议

2.1 完善相关制度根据2005年中华人民共和国卫生部发布的《医疗机构麻醉药品、第一类精神药品管理规定》的要求,各医院应成立专管业务的小组,分管负责人负责,把麻醉药品、第一类精神药品管理列入医院的年度目标责任制考核,建立麻醉药品、第一类精神药品使用专项检查制度,并定期组织医教科、药剂科、护理部和保卫科参与检查,做好检查记录,及时纠正存在的问题和隐患。并且要求药学部门承担对麻醉药品、第一类精神药品的采购、验收、储存、保管、发放、调配、使用、报残损、销毁、丢失及被盗案件报告、值班巡查等制度。对参与以上工作的应挑选工作责任强、业务熟悉的药学专业技术人员,并对这些药学、医护人员进行相关的法律、法规、规定、专业知识、职业道德的教育和培训。

2.2 麻醉药品的管理 各医院实行药库、药房、临床科室药柜三级管理。药房和各临床科室根据实际情况核定保留基数。麻醉药品设专库、专柜保管、双锁双人专管。保险柜规定一人拿钥匙,另一人保管密码。麻醉药品专库外有保安24h巡逻,保险专柜设有红外线报警装置,建立了麻醉药品失窃应急预案。建立了空安瓿管理制度,做好空安瓿回收登记。空安瓿销毁时须有药剂科主任、保卫科长、药品管理员、药品采购员共同在场,填写销毁登记表并签字。

2.3 麻醉药品的使用医院可以根据管理需要在门诊、急诊、住院等药房设置麻醉药品、第一类精神药品周转库(柜),库存不得超过本机构规定的数量,周转库(柜)应当每天结算。执业医师经过培训、考核合格后,取得麻醉药品、第一类精神药品处方资格后,对门诊癌症疼痛患者和中、重度慢性疼痛患者确实需要长期使用麻醉药品、第一类精神药品的,必须使用专用处方,处方格式及单张处方最大限量按照《麻醉药品、精神药品处方管理规定》执行。处方的调配人、核对人应当仔细核对麻醉药品、第一类精神药品处方,签名并进行登记,内容包括:患者(代办人)姓名、性别、年龄、身份证明编号、病历号、疾病名称、药品名称、规格、数量、处方医师、处方编号、处方日期、发药人、复核人;对不符合规定的麻醉药品、第一类精神药品处方,拒绝发药。

3 结论

在麻醉药品的管理中,严格执行了《医疗机构麻醉药品、第一类精神药品管理规定》要求的专用处方、专册登记专用账册、专人负责、专库或专柜五专管理,并且实行专库专柜双人双锁管理,符合了麻醉药品管理的新要求[1]。现在许多省市对麻醉药品和第一类精神药品的生产、经营、使用已经全面实现网络化及动态监控,建议医院进一步完善麻醉药品和第一类精神药品信息网络管理系统,最终达到对麻醉药品和第一类精神药品监控“一针一片”流向的目的。

参考文献

[1]刘兴才,邵伯,尹洪波。医院麻醉药品和精神药品使用管理商榷。中国药师,2007,10(11):1145

篇10:麻醉药品管理制度

根据国务院《麻醉药品和精神药品管理条例》、卫生部《处方管理办法》和《医疗机构麻醉药品、第一类精神药品管理规定》的有关文件精神,为确保毒麻药品的安全使用,特制定本规定,科室所有人员必须严格执行:

一、严格审核医师的麻醉处方权,按规定控制麻醉药品的用法及用量。

二、管理人员要做到 “五专”:

1、专人负责:由两人共同负责麻醉药品和第一类精神药品(以下简称毒麻药)的管理。

2、专柜加锁:、定点,设立专用保险柜存储毒麻药及参照麻醉药品管理的特殊药品。保险柜置于相对独立区域,专人看管,房间上锁。实行密码钥匙双人分别管理。

3、专用帐册:设立《麻醉药品出入库登记本》、《麻醉药品发放登记本》、《麻醉药品使用登记本》、《值班麻醉药品登记本》四类专用登记本,每日逐笔记录使用及进出情况。

4、专用处方:麻醉药品和第一类精神药品采用红色处方,处方留存三年备查。麻醉药品、第一类精神药品及参照麻醉药品管理的特殊药品的处方必须按规定载明患者的详细情况。

5、专册登记:每日的麻醉处方必须将患者信息核对无误后,登记入册、装订备查。

三、收发毒麻药品时,必须认真核查,收回空安瓿,逐一核对登记。

四、做到日清日结,帐物相符。每月月底定时盘点,每月检查一次有效期,保障患者用药安全。禁止非法使用、储存、转让或借用麻醉药品,对违反规定、滥用麻醉药品者,管理人员有权拒绝发药,并及时向上级管理部门汇报。

篇11:麻醉药品管理制度

麻醉药品管理制度

(一)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药品管理法第七章第三十九条规定:麻醉药品属特殊管理药品之一,要执行特殊的管理办法,管理办法由国务院制定。好范文版权所有,全国文秘工作者的114!

(二)按照国务院文件,国发[1987]103号《麻醉药品的管理办法》的通知精神,特制定医院药剂科

麻醉药品的管理制度,一九七九年九月十三日国务院颁发《麻醉药品管理条例》同时废止。

(三)麻醉药品系指连续使用易产生身体依赖性且能成瘾癖的药品,主要有阿片类、可卡因类、大麻类、合成麻醉药类及卫生部指定的其它易成瘾癖的药品,药用原植物及期制剂,我国规定的麻醉药品范围共八类,33个品种。

(四)医院药剂科麻醉药品的管理和使用,必须按国发103号《麻醉药品管理办法》的精神进行采购,管理和使用,医疗单位及个人,不得自行更改管理办法。

(五)麻醉药品只限于医疗、教学、科研需要,医院制剂室制备含有麻醉药品的制剂,需由当地卫生行政部门批准(县以上卫生行政部门)方可自行配制,未经批准的任务单位和个人不得自行配制。

(六)具有麻醉药品处方权的医务人员必须具有医师以上技术职称,并经考核能正确使用麻醉药品,本院医务人员的麻醉药品处方权需经医务科负责批准,并将医师签字式样送药剂科备查。

(七)进行计划生育手术的医务人员经考核能正确使用麻醉药品的,在进行手术期间有麻醉药品处方权。

(八)麻醉药品和用量:每张处方针剂不得超过二日常用量,片剂、酊剂、糖浆剂等不得超过三日常用量,连续使用不得超过七天。

(九)麻醉药品处方书写要求:处方要用专用处方(红底黑字)书写工整,字迹清晰好范文版权所有,全国文秘工作者的114!,写明病情,医师签全名,划价、配方、发药及核对人员均应签全名,并进行麻醉药品处方登记,医务人员不得为自已开方使用麻醉药品。

(十)经县以上医疗单位诊断需使用麻醉药品的危重病人可由县以上行政部门指定的医疗单位,凭医疗诊断书和户口簿核发<麻醉药品专用卡>患者凭“专卡”到指定的医疗单位规定开方取药,具体按<麻醉药品专用卡>的有关规定执行。

(十一)医院药剂科应根据国务院对麻醉药品管理的有关规定,执行和监督本院麻醉药品的管理和使用,禁止非法使用、储存、转让或借用麻醉药品,对违反规定滥用麻醉药品者,药剂科有权拒绝发药,并及时向院领导及当地卫生行政部门报告。

(十二)医院抢救病人时,急需麻醉药品者,如手续不完备时,可先发放该病例一次性使用剂量之后补办手续。

(十三)医院的医疗、教学、科研所用的麻醉药品按<麻醉药品管理办法>使用,药剂科要严格执行<麻醉药品管理办法>中的关规定,严格保管,合理应用,杜绝滥用,防止流痹,严格实行麻醉药品的“五专制度”;专人负责,专柜加锁,专用处方,专用帐册,专册登记。

(十四)麻醉药品处方应完整保存三年备查

(十五)药剂科各班组麻醉药品的管理和使用,要有专人负责管理、班班交接、认真填写麻醉药品交班笨及处方登记本。

(十六)药剂人员在调配麻醉药品时,要严格审查处方,对不符合规定的麻醉药品处方,拒绝调配。

(十七)药剂科主任应定期检查本院的麻醉药品管理使用情况,发现总是及时解决处理。

篇12:麻醉药品管理制度

(1)麻醉药品是指具有依赖性潜力的药品,滥用或不合理使用易产生身体依赖性和精神依赖性。麻醉药品的范围包括:阿片类、可卡因类、大麻类、合成麻醉药品及其他易产生依赖性的药品、药用原植物及其制剂。(2)本院麻醉药品仅供本院医疗使用,不得转让和借用。

(3)麻醉药品的管理要做到五专,即:专人负责、专柜加锁、专用帐册、专用处方、专册登记,其处方保存三年备查。帐册保存五年备查。

(4)调配“麻醉药品处方”应按有关规定执行,须具有麻醉药品处方权医师的全名签字,内容完整,字迹清晰,药名不得缩写。对再次领用麻醉品注射剂或帖剂的患者交回的空安瓿或用过的贴剂,核对品名、数量等内容后,计数发放。每日按处方统计。中班、夜班交接手续应有交班人、接班人双签名。(5)各科室持处方和空安瓿由专人领取麻醉药品。

(6)进行手术的医务人员经考核能正确使用麻醉药品的,在进行手术期间有麻醉药品处方权。

(7)调配麻醉药品制剂,要做到称量准确,双人核对并签名。

(8)麻醉药品的处方,注射剂不能超过二日常用量;片剂、酊剂、糖浆剂不能超过三日常用量,连续使用不得超过七天。

(9)开写麻醉药品处方的医务人员必须具有执业医师资格,并经县卫生行政部门考核合格并能正确使用麻醉药品的,经院领导审查批准备案后,方有麻醉药品处方权,并应将本人签字式样在药房留样备案。

(10)凡利用工作方便,为他人开具不符合规定的处方,或为自己开具处方,骗取麻醉药品的的医务人员视情节给予行政处分,并且十年内不得具有麻醉药品处方权。情节严重的,交公安部门依法追究刑事责任。(11)对违反规定、滥用麻醉药品者,药剂人员有权拒绝发药,并及时向上级汇报。

(12)药房对霉变损坏的麻醉药品,每年报损一次,经院领导审核,药品监督管理部门批准并监督下销毁。

篇13:医院门诊麻醉药品的管理

1 麻醉药品的储备、保管

麻醉药品实行专人管理;储备麻醉药品实行专人负责、专柜加锁;对进出专柜的麻醉药品建立专用帐册;麻醉处方要专用处方;应对麻醉药品处方进行专册登记。

2 麻醉药品的开具使用

组织各级医务人员学习麻醉药品知识及相关法律法规, 执行医师必须通过有关麻醉药品使用知识培训、考核, 合格方可授于麻醉药品处方资格, 并附医师签字样本送药剂科留样[2]。

3 严格处方制度

麻醉药品必须使用红色专用处方, 处方按月装订, 妥善保存3年以上以备检查。

4 健全安瓿回收制度

建立空安瓿回收登记本, 详细记录空安瓿的名称规格、批号、数量、回收时间等, 并妥善保存定期严格销毁。

5 严格审核发放制度

药房药师接到麻醉药品处方后, 严格审核处方包括姓名、年龄、日期、患者身份证明, 临床症状, 病情诊断、药品名称、规格、数量, 经双人核对并签名, 准确无误后方可进行调配[3]。

6 麻醉药品使用

(1) 需具有医师以上专业技术职称, 经考核能正确使用麻醉药品, 由单位所在区药监局颁发《麻醉药品具有资格证书》, 并将签名字样交药房备案后方可具有麻醉药品处方权。 (2) 非临床医师、进修生、实习生及研究生, 无麻醉药品处方权者不能开具麻醉药品。 (3) 开具麻醉药品需使用药品专用处方, 麻醉药品处方应书写完整, 字迹清晰, 不得涂改, 处方必须写清患者的姓名、性别、年龄、身份证号、详细住址、病历号、疾病名称、规格剂型、数量、用法用量及医师签名。 (4) 无“麻醉药品专用卡”者, 使用麻醉药品时按以下规定执行。 (1) 注射剂:只限患者就诊时在医院单位内使用, 严禁交给患者带回自用, 每张处方, 门诊只限开一次常用量, 应立即注射。住院患者每张处方限2d常用量, 连续使用不得超过7d。 (2) 口服药及其他剂型:门诊、住院患者均限开3d常用量, 连续使用不得超过7d。 (5) 持有“麻醉药品专用卡”者, 使用麻醉药, 按以下执行: (1) 注射剂:卡上注明“可发放注射剂”, 可将注射剂带回, 且每张处方不得超过3d常用量, 并应于下次领药时将空瓶交回。 (2) 缓、控释剂型不得超过15d用量。 (3) 其他剂型不得超过7d用量。

总之, 医院药剂科要加强麻醉药品管理, 严格执行和落实各项规章制度, 层层把关, 不断提高麻醉药品管理水平, 促进医院健康开展。

参考文献

[1] 钟雅.手术室麻醉药品管理模式探讨[J].海南医学, 2014, 25 (17) :2643-2644.

[2] 陶梅.医院麻醉药品管理体会[J].中国误诊学杂志, 2008, 8 (27) :6674-6675.

篇14:医院麻醉药品的规范化管理刍议

文章编号:1003-1383(2009)04-0502-02

中图分类号:R 954

文献标识码:B

doi:10.3969/j.issn.1003-1383.2009.04.073

麻醉药品系指吗啡、可待因、阿片之类的毒剧药品,它们与临床应用的乙醚、普鲁卡因等具有麻醉作用的麻醉剂不同,因为此类药物具有成瘾性,国务院颁布的《麻醉药品和精神药品管理条例》[1],对其生产、运输、出售、管理、使用等均有明确的规定。近年来随着改革开放,吸毒贩毒又有兴起之势,成为艾滋病传播的重要因素之一。由于我国政府采取严格的整治措施,禁毒力度不断加大,阻断市场毒品的来源,吸毒贩毒人员就将麻醉药品视为毒品的替代品,麻醉药品流失事件时有发生。另一方面是肿瘤发病率在不断的上升,运用麻醉药品镇痛的几率也在增加。因此,麻醉药品成为医院药房药品管理的重中之重。为保证临床用药合理、安全,防止麻醉药品的滥用和流失,现结合医院实际,浅谈麻醉药品管理实践和规范的使用流程。

把好麻醉药品管理人员专业素质关

麻醉药品的管理是医院安全医疗及管理的重要组成部分。医院为保证《麻醉药品和精神药品管理条例》和《麻醉药品临床应用指导原则》[2]的贯彻落实,首先把好专业人员素质关,一是对麻醉药品管理相关人员进行有关法律、法规及专业知识等方面的培训,强化法律观念,更新药品知识;制定本院《麻醉药品、精神药品管理规定》,把麻醉药品管理列入年度目标责任制考核,建立专项检查制度,定期组织检查,使麻醉药品进入规范化管理。二是医院的麻醉药品统一由中心药房调配,由工作责任心强、业务熟悉的药学专业人员负责,要求具有药师资格,接受麻醉药品管理培训,经考核取得合格证书,方得从事麻醉药品管理工作。本院药师以上药学专业人员均通过培训考核,持有麻醉药品调配的合格证。三是强化麻醉药品处方权资格,开方医师必须取得执业医师资格,并经过麻醉药品临床使用与规范化管理培训考核合格后,由卫生行政部门审核批准。规定对有麻醉药品处方权的医师,必须在《麻醉、精一药品处方权医师签字留样本》上签字备案,以便查询核对,强调书写麻醉药品处方规范,准确无误。

认真落实麻醉药品“五专”管理

按《麻醉药品和精神药品管理条例》,“五专”管理指的是专人负责、专柜加锁、专用帐册、专用处方、专册登记。在“五专”管理原则指导下,各医院的实施都有各自的经验。我们的具体做法是:①专人负责。按要求指定具有药师资格,经过专业培训,熟悉管理业务,工作责任心强的药学专业人员,具体负责麻醉药品年度的购药申请,入库的登记,科室配备基数、补充的审核,签字备查等等,这些过程都要双人核对,防范失误。②专柜加锁。为确保麻醉药品储存安全,防范坏人行盗的事件发生,存放的库房或药房要安装防盗装置,设有专用的保险柜存放,实行双人双锁,互相制约,杜绝药品无故流失。有条件最好安装报警装置,联入医院安全网络。③专用帐册。中心药房通过微机管理,在麻醉药品专用账册中,录入麻醉药品名称、规格、批号、储存数量等资料,并实行双人复核,对药品入、出库房,每日消耗记录盘点清楚,做到账目与药品相符,同时打印一份存入麻醉药品专柜中,微机存档与账目相符,确保安全。④专用处方。开具麻醉药品必须使用专用处方,印制处方用纸的颜色为淡红色,右上角标有“麻”字样,以区别于普通处方。专管麻醉药品的药师必须严格审核,处方上签字的医师姓名应与处方权医师签字留样相符,查看处方前记、正文药品书写合格后方予以调配,发出药品,并行使职责,做到双签字,杜绝差错事故发生。⑤专册登记。专册登记与专用处方都是麻醉药品使用的重要文书,是评价麻醉药品使用是否合理,判断是否滥用及成瘾的重要参考依据[3]。因此登记必须详细,内容包括:日期、用药人姓名、性别、年龄、身份证号、病历号等一般情况,以及疾病名称、药品名称、规格、数量、开方医师、处方编号、发药人、核对人、取药人姓名及其身份证号。处方的管理,遵循处方计数管理,每日按顺序将麻醉药品处方进行编号。

麻醉药品使用流程的管理措施

管理的目的是切实保障药品的合法、合理和安全使用,避免患者直接接触麻醉药品,消除中间环节的不安全隐患[4]。我们的管理流程是:①严格审方:接到麻醉药品处方后,药师必须按照专用处方和专册登记相关项目逐一审查,如处方书写项目齐全、规范,开方医师处方权确认,调配人员可按程序给予调配,否则拒绝发药。对于夜间值班又无麻醉药品处方权的医师,在急需使用麻醉药品的情况下,可暂凭其开具的处方取药,事后由所在科室的主任补签处方,由相关护士来药房换取原处方。②处方限量:门(急)诊处方注射剂,每张处方为一次常用量;控缓释制剂每张处方不得超过7日常用量;其他剂型每张处方不得超3日量;为门(急)诊癌症疼痛患者和中、重度慢性疼痛患者镇痛,每张处方不得超过3日常用量;控缓释制剂每张处方不得超过15日常用量;其他剂型每张处方不得超7日量。对于慢性病或某些特殊情况的患者,处方用量可以适当延长,医师要注明理由并在剂量处签名。住院患者应当逐日开具,每张处方为1日常用量。③调配程序:按《麻醉药品临床应用指导原则》,药剂人员不得直接把药品实物发给患者,而是交给领药护士,本院规定,门(急)诊注射用药由注射室护士领取,住院病人由科室护士领药,护士收到实物后在处方背面签收,并在麻醉药品使用记录本的取药项签名。护士注射完毕后及时将空安瓿及残余量处理登记表一同交回药房,并再次在处方背面签字,以确认返还。其他剂型门诊病人可以直接到药房取药,但必须确认取药人姓名和身份证明,住院病人则由科室护士领取并记录签名备查。④科室用药:手术室用麻醉药品由手术室直接从药房领取,根据临床需要,手术室配备一定基数,每次补充基数时由科室专管人员根据实际消耗,凭处方及使用过的空安瓿到药房办理补充手续。至于余量的消匿,按“五专”管理的相关内容依次登记处理,以备追踪检查。手术室建立有残余量处理登记本,由药师定期核查。临床科室基数的配备,由科室指定人员负责维护和管理,并协助科室负责人进行检查和质量控制。

通过上述规范化管理,我院麻醉药品使用条理有序,出现良性循环,杜绝了浪费和流失现象,保证了临床用药的安全。

参考文献

[1]中华人民共和国国务院.麻醉药品和精神药品管理条例[S].2005.

[2]中华人民共和国卫生部.麻醉药品临床应用指导原则[S].2007.

[3]吴晓放,蒋 李.医院麻醉药品管理体会[J].实用医药杂志,2007,24(01):127-128.[4]侯庆源,刘建荣,王际传.加强麻醉药品使用流程管理的体会[J].中国药房,2008,19(25):1962-1963.

(收稿日期:2009-07-21 修回日期:2009-08-15)

上一篇:观感动中国有感作文下一篇:党风廉政工作计划社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