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何关心孩子的心理健康心得

2024-05-25

如何关心孩子的心理健康心得(共12篇)

篇1:如何关心孩子的心理健康心得

有专家预测:21世纪心理疾病将严重危及青少年的身心健康。世界卫生组织近年来对许多国家的调查研究证明,在全世界的人口中,每时每刻都有1/3左右的人有这样或那样的心理问题。在我国,最新一次全国4~16岁少年儿童心理健康调查发现,我国儿童的心理和行为问题的发生率高达13.9%。有关部门还对中、小学生做了一次抽样调查,结果发现,中学生中有2/5左右的孩子有不同程度的心理障碍。这些数据表明,青少年成长过程中出现的心理疾病较成人更为严重。<?xml:namespace prefix =o ns =“urn:schemas-microsoft-com:office:office” />

我国正处在社会转型时期,社会变革必然冲击家庭、学校和社会的方方面面,而种种社会矛盾、人际关系的矛盾、成人社会的诸多心理冲突等,必然突出地从青少年的心理状态中反映出来。稚嫩的心灵承受着几代人给予的压力,社会变革中的断层和种种羁绊,束缚着孩子们的心灵和手脚,这一切不能不让人为之担忧。然而,只要我们及早加以重视和预防,现在开始努力也不迟,重要的是为父母、为师长者要切实了解我们的孩子,帮助他们走出心灵的“迷津”。

一、     什么是心理健康

1930年国际心理卫生委员会的成立宗旨是:“完全从事于慈善的、科学的、文艺的、教育的活动。尤其关心世界各国人民的心理健康,保持和增进心理疾病、心理缺陷的研究、治疗和预防,以期增进全人类的幸福。”这一宗旨为世界各国的有志之士所接受,因此心理健康逐步被提到和生理健康一样重要的位置,使心理卫生工作的目标从提高精神病人的治疗效果,扩大到强调精神疾患的预防和塑造健全人格等各个方面。这样,保持心理健康就成为人们生活的一种追求,而健康心理素质的培养也日益受到社会各界的重视。

世界卫生组织给健康下的定义为:“健康是一种身体上、精神上和社会适应上的完好状态,而不是没有疾病及虚弱现象。”从世界卫生组织对健康的定义中可以看出,与我们传统的理解有明显区别的是:它包涵了三个基本要素:⑴躯体健康;⑵心理健康;⑶具有社会适应能力。具有社会适应能力是国际上公认的心理健康首要标准,全面健康包括躯体健康和心理健康两大部分,两者密切相关,缺一不可,无法分割。这是健康概念的精髓。

二、     心理健康的标准

心理健康的标准,根据国内外最新资料以及心理卫生工作者的经验,大致可以归纳如下:

(一)、有较好的社会适应性

这是世界卫生组织所阐述的全面健康三要素的一项重要条件,也是国内外公认的一条重要心理健康标准。

人不仅具有生物性,而且具有社会性,人类在社会生活中,每时每刻都受到社会环境的影响,一个健康的人必然要适应社会,特别是当今改革开放年代,一个健康的人更应适应充满矛盾、纷繁多变的大千世界。缺乏社会适应性心理必然不会健康,无法适应现代化社会,更无法为四化建设作出贡献。

较好的社会适应性主要表现在以下几个方面:

1、具备适应各种自然环境的能力;

2、具备建立良好的人际关系的适应能力;

3、具有能处理和应付家庭、学校和社会生活的能力。

(二)、人格的完善 

人格完整包含以下四个方面:

1、     人格的结构要素不存在明显缺陷与偏差;

2、具有清醒的自我意识,能正确清晰地认识自己,认识他人和周围的环境,并能作出适当的反应;

3、以积极进取的人生观作为人格的核心,并以此有效地支配自己的心理行动;

4、有相对完整、统一的心理特征。

(三)、善于协调与控制情绪,心境良好

情绪在心理健康中起着核心作用,它对人的活动常起着推动或阻抑作用。心理健康者能经常保持愉快、开朗、自信、满足的心情,善于从生活中寻求乐趣,对生活充满希望。作为一个健康的人,更为重要的是情绪稳定,能具有自制、自控、保持与周围环境动态平衡的能力。

(四)、智力正常

智力又称智能,是大脑活动的整体性功能表现。智力主要由注意力、观察力、记忆力、想象力、思维力等五种能力综合体现,其核心是思维力。良好的智力水平是保证青少年和一切社会成员学业成功、事业成功的必备心理基础。

(五)、意志健全和行为协调

意志是指人自觉地确定目标、支配行动、实现预定目标的心理过程。

每个人都有四种年龄。即实际年龄、心理年龄、生理年龄、社会年龄。由于每个人所处地理环境、营养条件、心理健康状况及社会经历不同,因而造成实际年龄、心理年龄、生理年龄、社会年龄存在差异,对于大多数心理健康者来说,要求心理、社会、生理及实际年龄基本一致,既不能“少年老成”,也不能“老人幼稚化”。

以上各条标准是对所有的人来说的,是广义的;对一个心理健康的中学生来说,也应具有自己年龄的特征,主要具有以下几项要求:

1、     乐于学习,追求进步;

2、     自我意识清晰,观念明确;

3、     情绪稳定,乐观开朗;

4、     人际关系和谐,善于与人友好相处;

5、     遵守社会道德行为规范,具有良好的行为方式和习惯;

6、     有理想有目标。

三、当前中学生的心理障碍和心理困惑

当前中学生的心理问题较为严重,随着社会现代化程度的不断提高,竞争的程度加剧,心理问题会越来越多,重视孩子的心理健康为越来越多的家长所关注。初中学生主要的心理问题表现如下。

1、     焦虑

指人对生活中即将发生可能会引起危险、灾祸或者要作出重大努力的情况时表现出的紧张、忧虑和不安的心理状态。表现为坐立不安、来回走动、情绪不定、心悸头晕等症状。

2、     抑郁

情绪低落,对学习、生活失去兴趣,对人冷漠无情、缺乏热情、有自卑感,言语减少、不思饮食,抑郁是导致青少年的自杀原因之一。

3、     愤怒

指各种轻重不等的易怒倾向,如受某种恐吓或排除某种阻碍而激动发怒,作出过激的行为;如行凶、斗殴、骂人,做事不考虑后果等。

4、     自卑

在多次受挫而无力克服之后,往往会产生自卑感。总认为自己低人一等,作辽过激的行为;如行凶、斗殴、骂人,做事不考虑后果等。

5、     社交恐怖

表现在与他人交往中举止拘谨,面红耳赤、心跳加快、语无伦次、手足发抖,出汗恶心等。

6、     注意缺损

这在青少年中最常见,表现为多动症,不能集中注意力专心听课,不能认真完成作业 ,即使是看电视、做游戏也是有始无终,不能专心致志。

以上仅是青少年的主要心理问题,其他还存在智能、行为、情感等方面的缺陷。

当前中学生心理困惑的主要方面是:

当前中学生存在着各种心理困惑、焦虑和迷惘,需要家长、教师的关心与帮助,经我校心理健康辅导站调查主要困惑如下。

1、期望宽松的学习环境

有44.7%的学生提出此类问题:“不知怎样才能学好功课,能取得优良成绩”?有的同学说:自己已经尽了最大努力,父母还嫌我不用功,天天盯着我,非考上重点高中不可。有的孩子经常在父母打骂下被迫读书,不知用什么方法可以改变父母的教育方式,又不知自己该如何才能提高成绩。

2、希望建立融洽和谐的人际关系

有23%的同学在处理人际关系上缺乏经验和应有的素养,他们在班上感到“孤独”,同学之间关系“紧张”,不知今后怎么办才好,有同学说:“我性格内向,胆子又小,不善于交际,没有一个同学愿意和我来往,我感到孤独。”

3、盼望有个温馨的家庭

9%的学生感到烦恼苦闷的是家庭矛盾。有的学生家庭关系复杂,经常被同学耻笑,不少孩子经常在家里遭到殴打,他们既得不到慈母爱抚,又不能获取严父的教诲,心情十分苦闷。

4、探索人生奥秘

2.8%的学生对自己心理、心理发生微妙变化产生疑惑,热切希望探索人生奥秘。

当然还有各种心理困惑,这里不一一列举。

四、父母如何培养孩子的健康心理素质

(一)、家庭须形成一个心理健康的氛围

家庭是社会的细胞,也是孩子个性形成的主要外部条件。家长的文化素养、道德修养、心理品质、言行举止,均潜移默化地塑造着孩子的心灵,影响着子女的心理。父母应具有较高的文化素养、高尚的道德品质、文明的言行举止、良好的心理品质,使家庭形成一个融洽和谐的氛围,这对塑造孩子健康心理素质是十分有益的。

“健康的心理存在于和谐的关系之中”,这是一句十分重要的话,若孩子经常置身于父母冲突的环境中,情绪苦闷、低落,会产生心理障碍,形成不良性格,进而影响孩子的成长。

(二)、培养孩子健全的个性

父母不仅要关心孩子的躯体健康,更应关心孩子的心理健康,父母与子女要改变传统的家庭关系,建立真诚融洽的朋友关系,使子女深感家庭的温暖及父母的关爱。父母应允许孩子有独立见解、有自己亲密的小伙伴,让他们的个性和谐、健康地发展。

(三)、正确对待逆境、创造条件让孩子有宣泄场所

挫折对每个人来讲是经常会碰到的,正确面对挫折是一个人心理健康的具体反映。孩子在紧张繁重的学习生活、纷繁复杂的人际交往中总有不尽如人意的地方,当孩子悲观、失望时,应让他们有一个宣泄的场所。让孩子们把饱含愁苦离奇的经历、各种秘密和困惑在家中得到宣泄,使孩子获得父母的同情与理解,在感情上得到一种抚慰,从而解除困惑、消除烦恼、明确方向,并更加成熟起来。

(四)、家长对子女应期望恰当、要求合理

父母要根据孩子的实际情况,对他在学习等方面提出合理要求,期望要恰当,不要“拔苗助长”,提过高要求,造成子女尽了最大努力尚远离父母提出的目标的状况。此时家长应主动调整要求。倘若孩子做错了事,父母应正视孩子所犯的错误,注意批语的时机和场合,要讲究批语的艺术性,使孩子心悦诚服。当孩子有点滴进步时,应及时鼓励,使孩子保持心情舒畅学好功课,完成父母交予的各项任务。

五、          悲剧的反思——青少年心理健康教育的紧迫性

长期以来学校教育一直处于应试教育状态中。学校的一切工作均环绕着升学指挥棒转,这是教育界内部存在着的一个弊端。繁重的学习生活使青少年感到焦虑与困惑,如不加以及时疏导,容易形成心理障碍,严惩者产生心理疾病,一些令人痛心惋惜的事情就发生在我们周围。

前几年发生了两件震惊全国的事件,一件是在上海长阳中学高三年级的高材生孙荣,就在18岁生日前12天,因其母亲到邻居家搓麻将而贻误了参加孩子填报高考志愿的家长会,晚上10点当他母亲回家时,见到的竟是孩子悬梁自尽的一幕惨剧。孙荣的行为给活着的人们留下了一个值得思考的问题,他的绝命书写着:“人是如此软弱,一件小事可以让人痛不欲生,少年的心更软弱。支撑点的倒塌意味着生命的结束。而你,我的母亲促使了它的倒塌,你仅仅为了一点小事就拿我的前途开玩笑,本来我可以去学校填志愿,明天我怎么有脸去学校。”因为明天不属于孙荣,因此他把“明天我怎么有脸去学校”这句话涂掉了。这位长阳中学的高材生,仅仅为了一件小事而结束了短暂的生命,这场悲剧对天下的父母有些什么教训?又有些什么启示呢?

1993年新年伊始,武汉又发生一起令人震惊的、亲外孙女用铁锤砸死外婆的凶杀案。黄亚烁是华中师范大学附中高三学生,她外表文静柔弱、性格内向,学习努力、成绩优秀,为了星期日能安静温课,迎接期末考试,以优秀成绩向居住外地的父母汇报,与住在隔壁房内把电视音量拧得太响的外婆产生矛盾。老人脾气古怪,平时与外孙女关系紧张,此时更是引起了黄亚烁的满腔怒火,她思索着要“采用一种能让老家伙永远闭嘴”的办法,结果在厨房里找到一把铁锤,悄悄走到外婆身后,趁其不备对着她的头部猛击了十几下,直到外婆不再吭声为止。外婆死后,黄亚烁掩盖了她的尸体继续安稳地温课考试,直至她寒假探望父母时才吐露真情,使父母万分震惊!这件震惊全国的凶杀案,值得黄亚烁父母反思,也应引起所有的家长和老师的重视!黄亚烁的心理固然是病态的、是畸型的,但为什么长期以来没被老师与家长所发现呢?我们的父母在关心子女的生活起居、文化学习的同时,是否还需重视孩子良好心理素质的培养呢?

孙荣和黄亚烁是青少年心理障碍的两个典型的事例。孙荣是有明显的性格缺陷的。为什么他不能主动与父母沟通思想,尽早改变不良性格?黄亚烁的病态心理为什么不被父母所认识?他们为什么得不到及时的矫正和治疗呢?这种典型的事例正是无数个目前还没被家长与老师所察觉、而隐藏在学生心灵深处的隐患所发展起来的。

据有关部门调查,目前我国五千万青少年中约有20%心理发育不全或心理不健康;18%~35%存在学习困难、厌学、恐学、逃学和学习适应不良问题;有心理和行为问题的小学生约为13%、初中生约为15%、高中生约为19%,大学生约为25%;12%的学生患有精神疾患,5.9%的学生患有各种神经症和其他心理疾病。

以上令人震惊的事例和统计数字清晰地告诉广大家长,应重视青少年的心理健康教育。我们在重视孩子的文化素质培养时应实事求是,应从孩子实际出发,不应对子女滥施压力。父母与子女应经常沟通思想、了解孩子的心理状况。父母对子女还应给予更多的心理安抚,在温馨的家庭中留有一块情感宣泄和情绪释放的净土,使孩子在情感交流过程中及时得到父母的抚慰与体谅,得到明智的指点和引导,最终达到解除困惑、消除烦恼,健康成长的目的。

六、你了解你的孩子吗?你的孩子健康吗?

青少年正处于长身体、长知识的重要时期,也是生理上发育的高峰期。长期以来,由于青少年生命力旺盛,抵抗疾病能力较强,人们往往容易忽视健康的真正含义,只以为躯体长得健壮结实“无病即健康”。这是一种片面的健康观念,他们只重视孩子的生理卫生,而忽视了心理卫生;只重视身体锻炼,而忽视心理保健。这种状况不同程度影响了人们的学习、工作,有的症状未被自己和他人所知,已严重地发展为各种心理疾病。

一位初三毕业生小李,平时学习努力成绩优秀,为了迎接高考,她又连续几个月投入紧张的温课迎考。父母对孩子充满希望,一心希望她进入一所重点中学,因而在生活上无微不至地关心照顾她。由于父母期望过高、照顾太细,给孩子带来更大的精神压力,临考前小李连续几个晚上无法入睡,进入考场便出现了头晕脑胀、心悸、出汗现象、脑子一片空白。虽然她作了充分准备,但因精神负担过重,导致在考场上无法自如发挥。小李父母对孩子在温课迎考中作了各种充分物质准备,但还缺少些什么呢?

女同学小张在上体育课时不小心碰撞在另一位女同学身上,这是一件极为普通事情,竟想不到遭到对方严厉责备。小张一时心理难以承受,飞奔地跑回教室,在纸条上写上几句话,悄然而去她回到家里仍然无法承受不平的情绪,竟然打开煤气准备以死表示愤懑。幸好老师发现少了一个同学,跑到教室寻找,在课桌上发现一张纸条,上面写着:“为什么我能原谅别人一千次,而别人一次也不原谅我!”老师见条后,感到蹊跷,迅速赶到她家,才把她从死神手中拉了过来。

以上两件事例在日常生活中既是十分普通,但又具有代表性的,小李和小张均缺乏良好的心理素质。小李父母错误地认为只要为孩子准备好吃、用,就是对孩子的关心。由于家长过高的期望而造成孩子的焦虑,产生考试综合征的表现。小张在人际关系处理上缺乏防御机制,难以承受同学的非难,是耐挫心理较差的表现,以上均是心理不健康的表现。

心理健康从狭义上来说,是不具有某种心理疾病或病态心理;从广义上来说,是指一个人具有良好的心理品质和健全的人格,心理完善发展能适应客观环境,使个人心理倾向和行为与社会现实之间有着和谐完美的统一。

每一个孩子将来都要走上社会,参与工作。培养他们具有良好的心理品质和健全的人格,以适应竞争的社会、复杂的人际关系是十分重要的。

如何来衡量和判断一个人心理是否健康呢?它可以通过心理卫生检查、观察、测试得到证实。心理测试中所获得的数据处于中间大多数范围,通过观察、自我感受不具有心理疾病的异常表现,其心理活动和行为表现为所在社会、文化所能接受者,心理素质就是较为良好和健康的。

家庭必须建立一个和谐融洽的氛围,全面关心孩子的健康成长,如果发现孩子的表现、行为与其他孩子相比有异样,应引起家长的关心和重视,家长可以带孩子去心理咨询,及时解除心理障碍,使子女成为一个身心健康发展的孩子。

青少年的心理健康,是为他一生的人格健康奠定基础的。所以,与身体健康相比,孩子的心理健康成为一个新课题,引起了众人的关注。为父母者,都希望自己的孩子身心健康发展,而生活节奏的加快,社会竞争的加剧,使青少年也面临着种种挑战,并承受着一定的心理压力。因此,家长要多多关心孩子的内心世界,为孩子营造健康的家庭心理氛围,发挥家庭教育亲情感化、心理保护、情感抚育等独特功能,并通过这些特有功能引导孩子以健康的心理,面对生活、学习的困难和社会压力,顺利渡过青春期,成长为一个具有健全人格和良好心理素质的现代人。

篇2:如何关心孩子的心理健康心得

在我们日常生活中会见到这样一些孩子:身体没啥毛病,行为上却有很多问题,表现在学习、社会交往、情绪、行为等方面。发生在孩子身上的`问题和成人不同,一些问题单纯依靠传统教育方法往往不能解决,需要在心理医生指导下进行纠正。

专家指出,孩子的心理问题主要包括心理障碍和心理疾病。像适应不良、胆小紧张、不合群等属于心理问题;考试紧张综合征、口吃、计算困难等属于心理障碍;心理发育迟缓、多动症、孤独症等属于心理疾病。心理问题需要良好的生长环境;而心理障碍,除改变教育方法外,还需要对孩子进行心理训练和行为矫正;如果是心理疾病则需要心理治疗,甚至药物治疗。

篇3:如何关心孩子的心理健康心得

1.“我不行”——自卑心理

无论做什么事, “我不行”这句话也许是中等生常挂在嘴边的, 它体现了中等生强烈的自卑心理。我们可能往往注意到了学困生存在的自卑心理, 但对中等生存在的自卑心理, 则认识不足、关注不够, 使中等生感觉受到了老师的冷落, 觉得自己在班中无足轻重。这必须引起每位班主任的警惕。自卑是心灵的“自杀”, 它像一根潮湿的火柴永远也不能点燃成功的火焰。许多人的失败, 不是因为缺乏成功条件, 而是因为不敢相信自己能成功。连自己都看不起自己的人怎能让别人看得起他?怎么能自信地面对人生?怎么能够获得成功呢?

2.“烦死了”——抑郁心理

“烦死了, 烦死了。”我们经常会听中等生这样的抱怨, 长期的抱怨使中等生形成抑郁心理。抑郁心理是中等生较常见的一种心理失调, 是中等生感到无力应付外界压力而产生的一种消极情绪。这种心理现象在中等生身上更体现得一览无余, 他们内心孤独却不愿向同学和老师倾诉。在学习上, 他们经常精力不集中, 情绪低落, 反应迟钝;他们有较强的自尊心和成功的愿望, 但常常因考试的失败而感到痛苦和恐惧, 严重的还会出现食欲不振、失眠、胸闷、头昏等现象。中等生产生抑郁心理的概率和严重程度以及对学生造成的危害程度要高于优秀生和学困生, 其原因就在于他们是中等生。相对于学困生, 他们有较高的自我期望, 更多的劳动付出, 更大的学业和精神压力。相对于优秀生, 他们智力平平, 学习基础、能力等逊色不少。因此, 他们在学习和生活中更容易产生失败感、无力感, 经常陷入自轻、自贱的抑郁情绪中。

3.“愁死了”——焦虑异常心理

研究和实践证明, 一定程度的焦虑对学习是必要的, 可以使学生处于一种比较高的觉醒和紧张状态, 明确学习动机, 提高学习效率, 但过高的焦虑水平则会引起对学习的抑制。试想, 一个对学习忧心忡忡、顾虑重重的学生, 怎么可能兴致勃勃、孜孜以求地学习?对智力平平, 虽然努力学习, 但成绩仍不理想的学生, 过度焦虑会导致其自信心不足, 自暴自弃, 以致对学习失去信心。过度焦虑还会产生考试怯场, 从而抑制正常水平的发挥。显然焦虑异常心理对学生的身心、学习和生活的危害不容小视。中等生学习较努力, 要求自己也颇为严格, 总把满足老师和家长的愿望当成自己的学习奋斗目标, 稍有不顺, 便自责不已, 甚至有负罪感。他们不论学习能力强弱, 都会因一时的失误导致对自己能力的怀疑, 从而忧心忡忡, 焦虑不安。

二、预防和排除中等生心理问题的思考和做法

中等生存在程度不一的多种心理问题, 这是一个勿庸置疑又必须正视的客观事实。相对于那些已具有明显症状的心理疾病患者来说, 绝大多数中等生的心理问题并不算严重, 也不难解决, 并不需要进行专门的心理治疗, 只要我们思想上能引起足够的重视, 行动上能积极采取各种措施加以引导和调节, 中等生的心理问题是完全能够得到预防和排除的。在多年的班主任工作实践中, 我体会到只要我们真正能够做到以下几个方面, 就完全可以在预防和排除中等生心理问题上有所作为, 收到满意的效果。

1. 零距离沟通, 让每一个中等生都沐浴在老师爱的阳光下

没有哪个孩子不希望亲近老师, 获得老师的喜爱。然而由于多种原因, 老师常常使学生望而生畏, 特别是“中等生”。他们往往怕这怕那, 不敢直视老师, 且默默无闻。面对开放的教育环境, 教师一定要转变观念, 摆正心态, 平实地接近学生。多了解他们的喜好厌恶, 多站在他们的角度看问题, 多倾听他们发自内心的声音, 才能建立起师生的相互理解与信任。当然, 说起来容易, 做起来就很难, 但只要肯努力, 是可以找寻到不少缩短师生心灵距离的途径的。如周记, 它是学生心灵的窗口, 绝大多数学生能在此中抒发自己的心声, 渴望老师成为他们的朋友。我要求学生坚持写周记, 但从没在那里写过一个“阅”字, 而是把它作为师生交流的“心灵驿站”, 并尽可能用书信般的方式, 根据他们不同需要 (如学习、生活、人生、理想、文学等) 做深入的书面交谈。在课堂上、课间里, 我也有意识地与学生接近。如上课前, 我摸摸几个胆小、不善发言的同学的头, 上课时, 给他们以鼓励的眼神, 他们就能积极思考, 举手发言。记得有一次课间, 我有意靠近几个一起踢毽子的女生, 她们立即停止活动, 规规矩矩地站着不动, 我走到她们面前, 说:“我们一起玩吧。”看着我笨拙的身影, 她们也乐了起来, 一会儿拘束感就没有了, 当玩兴正浓时, 我说:“你们今天的作业有进步, 我很高兴。”可有一位女生却说:“那是我们抄的!”“没关系, 抄一遍总比不抄好!”我自然地答道。就是这随意的聊天, 拉近了师生的距离, 以后的上课他们再也不是默默无闻, 真的活跃起来了, 学习有了极大的进步。

2. 提供展示自我、体现自我存在价值的时间和空间, 让中等生也动起来, 活起来

集体是个人成长的沃土。在班级管理中, 让所有的学生都有参与的机会, 而不是把眼睛盯在几个“尖子生”身上, 有意识地让“中等生”参与集体活动, 不仅可以培养他们的能力, 而且能协调他们与同学的关系, 有利于形成健康的心理品质。为此, 在班级管理中我们可以采取轮值制、学生自荐等方式, 针对学生特点, 多层次设立岗位, 尽可能使每一位同学都成为班级的管理者, 强化学生的主人翁意识, 给每一位同学提供锻炼的机会。还可以多组织和开展丰富多彩的课余活动, 如读书知识竞赛、朗诵竞赛、绘画竞赛、作文评议、热点问题分析、手工制作竞赛等, 给不同类型的学生提供不同的展示自己的舞台。这样不仅开阔了他们的视野, 激发了学习兴趣, 而且在同学们的感召下, 一些胆子比较小的同学也能够参与到活动中来。在活动中展示他们的活力, 发挥他们的兴趣特长, 化解他们的烦恼, 促进他们的身心和谐发展。

3. 积极争取并协调各方面的的教育力量, 同心合力, 促进中等生健康成长

班主任作为班级集体的教育者、组织者和指挥者, 必须充分发挥各种教育力量的作用。促进中等生的心理健康同样需要多方的共同努力, 才能收到最好的效果。首先, 要争取各任课教师的配合。我在工作中注意经常与各任课教师沟通情况, 主动向各任课教师了解那些引起我注意的中等生的思想情况、学习情况;同时把我了解到的这些学生的有关情况向各任课教师作介绍, 共同探讨在教育教学中应注意的问题, 具体落实帮教措施, 使帮教工作能协调有序地进行。其次必须争取学生家长的支持。班主任与家长要经常交流, 以便更全面地了解学生。班主任要提醒家长运用正确的教育方法, 多与子女进行平等交流, 建设民主和谐的家庭环境, 不给子女以过多的压力。

在多年班主任的工作实践中, 我觉得“中等生”就像一颗初长成的珍珠, 只要每个教育者做有心人, 引导他们在学习生活中相信自我、欣赏自我, 发挥自己的优势, 扬长避短, 开发自身的潜能, 他们就会璀璨夺目。

摘要:《新课程标准》的一个核心理念就是让每一个学生和谐、全面地发展, 要求教育必须面向全体学生。但在实际的教育教学工作中, 我们往往容易忽视一个表现平平、默默无闻且非常重要的群体——中等生。因此, 关注中等生, 认真探究他们的心理及其发展规律, 促其向“正极”的积极转化, 具有特别重大的现实意义。

关键词:中等生,心理问题,思考和做法

参考文献

[1]魏书生.班主任工作漫谈[M].桂林:漓江出版社, 1993.

[2]王福显.对“抓两头带中间”与“抓中间促两头”现象的思考[J].小学教学研究, 2007 (11) .

篇4:真切关心孩子的心理健康

一、培养小学生自我控制的能力

1.保持愉快的情绪

愉快是最有益于健康的情绪,愉快能使人在紧张中得到松弛,产生满意感和满足感,对外界产生亲切感,使人更容易与人相处。小学生在愉快的情绪状态下学习,会感到思维活跃,记忆敏捷,学习效率高。那么如何保持愉快的情绪?

(1)寻找乐趣。老师要让小学生保持儿童天真烂漫的个性,对各种活动都倾注热情,积极参与,享受生活的乐趣。低年段小学生还要培养自己广泛而稳定的兴趣,从中获得快乐。

(2)自信。自信是保持愉快情绪的重要条件。老师要教会小学生看到自己的优点和长处,学会悦纳自己、欣赏自己、肯定自己,做到不自卑、不自怜、不自责。要相信每个学生都有他可爱和可造就的一面,要经常肯定他们,鼓励他们。

(3)多与人交流。许多小学生还不善于与人交流,其实小学生多与家长、教师和好朋友交流,可以增长知识,受到启迪,增进友谊,能给自己带来意外的收获和快乐。

2.创设广阔的空间

学生不仅属于学校,更属于社会。对学生进行合理定位,突破校园四角天空的束缚,置学生于社会大熔炉中学习和生活,让学生在不断开拓创新中健康成长,这是每个教育工作者应有的责任。

从培养健康心理的角度出发,我们必须让学生走出狭隘的学校空间,参与社会实践,进行社会调查,把握时代脉搏。这可以培养学生主动参与、积极实践的习惯。凭借这个过程,可以了解社会的发展、时代的要求、人们的人生态度和理想信念,进而以此为参照来设计自己、调整自己、充实自己。特别是小学生,他们的活动范围小,独立意识还很差,我们可以充分利用双休日时间、暑假时间,在老师、家长辅助下,开展一些社区活动、户外活动,在活动中升华学生的心灵,努力充实学生的精神世界,提高自我管理、自我控制的能力。这些都有助于培养学生的健康心理,收到课堂教学难以达到的功效。

二、家校沟通,心理疏导

要健全人格必须要有健康的心理。心理健康是指旨在充分发挥个体潜能的内部心理协调与外部行为适应相统一的良好状态。而这又要依托心理健康教育来实现,所谓心理健康教育,是以心理学的理论和技术为主要依托,并结合学校日常教育、教学工作,根据学生心理、心理发展特点,有目的、有计划地培养(包括自我培养)学生良好的心理素质,开发心理潜能,进而促进学生身心和谐发展和素质全面提高的教育活动。

笔者的班级曾经有一位女同学,很长时间以来,我发现她的胆量很小,上课从不敢主动发言,对考试特别紧张,答题时显得谨小慎微。前不久,我在批阅她的日记时,发现这位同学对自己的父亲“积怨”很深,认为父亲对自己极为“凶狠”,甚至怀疑自己是不是父亲亲生的,其措辞令我很是震惊。课后我立刻找到这位同学,同她谈话,对她进行心理疏导。此后,我又赶紧与她的父亲取得了联系,向这位父亲通报了孩子近期的表现,以及孩子的心理负担,并同他探讨了教育孩子的方式问题。交谈中,孩子的父亲认识到,自己在教育方法上可能过于简单粗暴,对孩子的学习要求也过于苛刻了,造成孩子的心理负担过重,表示要和老师一道教育好孩子。第二天,孩子主动找到了我,告诉我,爸爸昨天晚上和她谈了很久。她也认识到,爸爸所做的一切都是希望自己能够成才,只是方法不够好,并表示今后要多理解爸爸、妈妈。在此后一段时间的观察中,我发现孩子开朗、活泼了许多。

三、巧借学科育人

语文教材中选入了大量文质兼美的优秀篇章,塑造了丰富多彩的人物形象,我们应该充分利用他们的教育意义对学生进行人格教育。例如,教学《木兰从军》一文,我们可以先让学生观看动画片《花木兰》,让学生通过影片初步感知木兰的伟大人格。在学习课文的过程中,老师引导学生体会文章字里行间所蕴含的对木兰的热情赞美,并启发学生理解人们为什么如此尊敬和热爱花木兰。课后可以让学生搜集有关花木兰事迹的资料,并举行一个汇报会,再让学生讨论自己应该怎样学习花木兰。通过一系列的活动,让学生充分感受、理解花木兰一心为公,为祖国、为人民甘愿奉献自己的一切等崇高品格。让学生把这一形象作为榜样牢固树立于心中。

在写作教学中,老师可以设计一些适于学生表达内心情感活动的作文题目,例如《老师,我想对您说》《妈妈,您听我说》《今天我真高兴》等等。鼓励学生要在作文中讲真话,表真情。还可以鼓励学生多写日记,随时记录下自己的真实感受,在受到不良情绪影响和干扰时,及时地在日记中宣泄出来,从而摆脱消极的心理体验,使自己的心境始终保持活泼、开朗、稳定、充满朝气。同时,也有利于教师及时把握学生的心理动态,适时进行疏导、教育。

让我们每一个人都来真切地关心、维护孩子的心理健康,让他们的身心都得到充分、健康发展,做人格健全的接班人,成为建设祖国的有用人才!

篇5:如何关心职工心理健康案例分析

物资分公司 陈月明

2011年6月,本人参加了市总工会组织在网上学习《职工心理健康管理》这门课。透过学习,对心理健康的定义、影响心理健康的因素、心理健康辅导技巧等有了初步认识。

企业职工心理问题的形成主要有管理因素、人际因素、工作因素、生活因素及自身因素等方面,是由于社会竞争日益加剧,工作节奏越来越快,工作压力日益加大,一些职工或多或少地出现了心理紧张、痛苦压抑、丧失信心等不良心理状态,由此导致的效率下降、士气低落、事故增加、生产成本上升等问题逐渐凸显并呈蔓延趋势。

长期以来,人们普遍更关注身体健康,而忽视了心理健康。更有些企业长期忽视员工心理问题,造成员工心理负担过重,致使员工走上极端,最终酿成悲剧的个案也不时地见于报端。现在人们再提起某企业发生员工连续自杀事件,仍然让人心有余悸。因此缓解员工的心理压力,疏导员工负面情绪,营造一种和谐的工作氛围,已经成为加强企业科学发展的必要课题。在现今建设幸福广东的大环境下,如何提高员工的心理健康水平,让员工hold住幸福呢?下面,就结合本单位的实际,对此进行探讨。

一、满足员工合理的物质需求物质利益诉求。简单地说,是指员工的物质利益要求或希望,泛指员工从企业得到的一切“好处”,包括直接的或间接的,内在的或外在的,货币的或非货币的所有形式的个人收益,集中体现为薪酬。从分配的角度看,它是企业对员工劳动的报酬。从员工角度讲,获取物质利益是企业员工从企业获得满足的过程,员工得到的不仅仅是一定数量、质量和结构的薪酬,而且是一种满足(包括物质利益的满足、作为人的尊严的满足、自我价值实现的满足、人的情感的满足等)。因此,分公司透过逐渐提高员工福利待遇和生活质量,增加企业员工的“幸福感”。

1、修订工资分配方案。工资分配向一线职工倾斜,2011年一线职工人均月收入3608元,同比增加8%。

2、向职工送温暖。一是向职工派发油米等节日慰问品(约1100元/人/年);二是向新入职职工补发御寒冬衣,让职工温暖过冬;三是及时关心慰问有困难的职工和生病住院的职工等。

二、培养积极向上的企业文化。以积极开展“责任良心伴我行”征文演讲比赛活动为载体,让更多职工的兴趣、目的、需要以及由此产生的行为统一起来,更广泛弘扬“更加负责任、更加有良心”的企业文化核心理念,营造积极向上。

三、重视员工人际关系带来的心理问题。人与人之间心理上的距离越近,就越有利于相互交往,产生亲密和依恋之情,从而满足了合群的心理需要。人际沟通的好坏不仅影响工作、学习生活,也会影响组织效能的发挥。如果职工由于某种原因,与服务对象、合作对象、同事或领导发生了矛盾和冲突,造成某种紧张的关系,这种关系如果得不到及时调解,也会产生心理问题和压力,导致工作受影响。为帮助职工搞好人际关系,分公司除组织职工外出参观学习外,还经常组织职工开展登山、中秋游园、羽毛球等有益身心的集体活动缓解职工工作压力,拉近职工之间的距离,大力营造和谐的员工关系。

四、关注员工的个人问题。员工个人在诸如恋爱、婚姻家庭、子女教育就业、个人心理困扰等带来的心理问题,虽然是职工的个人问题,却是影响员工心理健康和情绪的重要因素。尤其是在加油站这些安全岗位的员工如因个人原因产生的心理波动较大时,必须要及时疏导,否则后果不堪设想。因此,分公司领导经常深入一线与大龄未婚青年和家庭负担较重的职工谈心,关心和了解他们生活上、工作上所需,并帮助他们解决实际困难,以视职工如亲人般的“大家庭式”的方式来关怀职工,努力提高员工的“幸福感”。

五、充分发挥工会组织的作用。工会是职工自己的组织。员工对工会都有一定的深厚感情和信任感,把工会当成家。作为员工的“贴心人”和“坚强后盾”,工会不仅要维护好员工的物质权益,也要关心员工精神权益;不仅要关心员工的身体健康,也要关心员工的心理健康,更要把关心职工心理健康和精神需求作为工会科学维权的新特点,充分发挥工会组织的凝聚力,发挥工会组织的桥梁纽带作用,发掘员工内心的精神力量。

篇6:如何培养孩子健康的心理?

1、正视现实,乐观向上。

心理健康的人能正视现实,能清醒地、客观地认识周围的事物,在遇到生活中的问题和矛盾时能正确处理。心胸开阔,情绪稳定,乐观向上,遇到烦恼的事能积极解决、开脱自己。

2、了解自己,乐于工作。

对自己的能力、性格、爱好等有充分的认识,并能根据自身条件和实际情况安排生活。不以学习、工作为累,能认真对待学习和工作。

3、自尊自制,善于待人。

篇7:掌握关心孩子的艺术

做父母的不仅要关心孩子,还得时时留心体察在我们关心他们时,他们又怎样对待我们、对待他人,并善于根据孩子对待我们、对待他人的态度及时调整对孩子的关心,从而使孩子学会关心我们、关心他人----这就是关心孩子的艺术。

一名四年级的女孩,从三个月前开始变得学习困难,成绩下降,甚至不愿意上学。家长反复追问后,孩子说她在学校丢失了许多橡皮;还说语文课上做练习时,老师曾让她借橡皮给一位男生,但那位男生没有还橡皮给她,多次向老师反映后,老师不予理睬,还对她有些不耐烦了。于是,家长说:“你这孩子,怎么这样小心眼!一块橡皮算什么?你要什么橡皮,我给你买好了;不要再找老师的麻烦。老师天天要给你们上课,多忙啊,你真不懂事!”可是,孩子仍旧不高兴,对家长的劝说无动于衷,并且更不愿意上学了。作为家长应该看到,孩子因丢了橡皮不愿去上学这只不过是表面现象;其实,孩子虽小,她的小脑袋里同样会想很多的问题,她也有自己的心理需要。

孩子在成长过程中有“被肯定”的心理需要。向语文老师要回自己的橡皮是不被肯定的,老师和家长总是正确的,孩子的正常心理需要总是被否定,因而导致孩子想不通。这个女孩也许非常喜欢和珍惜被同学“借”走的那块橡皮,这种情感应该得到理解和肯定,但孩子得不到肯定;因此,她可能用毁坏、丢弃橡皮或将橡皮送人等方式,来发泄她的不满。

孩子有学习待人处事和被接纳的需要。语文老师对孩子表现出不耐烦,是一种不接纳的态度。可能孩子对老师说话不够礼貌,或是用词不当,但从另一个方面来看,孩子的要求本来是合情合理的,语文老师不理睬孩子的要求,显然是一个错误。虽然只是一块小小的橡皮,但在孩子的心目中,它可能就像成人的电脑和手机那么重要;因此不能说孩子想要回那块橡皮就是“小气、小心眼”,而应肯定孩子维护自己的合法权益与自我保护的意识是正确的。

对于语文老师的行为,家长可以对孩子解释说:“语文老师也是普通人,他不理睬还给你橡皮的事,当然是不对的;或是因为工作忙,他忘记了是他让你把橡皮借给同学的事了。那个男生呢,可能是喜欢你的橡皮,或是弄丢了,就不还给你了。你要允许他们犯错误,你也要想一想,如果是你把别人的.橡皮弄丢了,你希望别人如何对待你?”这就要引导孩子学会“换位思维”,尤其对于性格内向的孩子,更要让他学会宽容和原谅别人的错误。有的家长有顾虑,以为说老师有错误就会降低老师的威信;实际上是恰恰相反的,家长不对孩子说假话,才使孩子能够客观地评价老师和家长。家长尤其不应该回避孩子所关注的问题,也不能一味地为老师和其他人的错误行为辩解。

孩子还有学会自我管理的需要。在心理学和教育学中都认为,中小学阶段是训练和培养孩子良好行为习惯的“养成阶段”,因而对孩子的某些问题行为要加以正确的干预,让他学会对学习用品和学习行为的自我管理。在有些中小学生中,还出现了不断地丢弃和购买各种橡皮、笔等学习用品的行为,多是由于家长为了孩子“学习好”,而盲目地迎合孩子的不健康行为。这个孩子丢了许多橡皮,不管是什么原因,都应该告诉孩子:每块橡皮都是工人叔叔劳动的结晶,也是家长的血汗钱换来的,你应该爱护;贫困地区的孩子常常连一块橡皮都买不起,还可带孩子去“希望工程”捐物捐钱,这样可使孩子懂得金钱和学习用品的价值,从小培养孩子形成科学的经济头脑。

孩子也有获得学习乐趣的需要。许多家长总是以学习成绩的高低来评价孩子,却从不理解孩子的喜怒哀乐。成人在产生情绪障碍时,都很难热情地工作,并会受到影响工作效率,何况心理上尚不成熟的孩子!常会有形形色色的外界或自身因素影响其学习情绪。当孩子学习兴趣不高、学习成绩下降时,往往不是孩子不爱学习,而多半是因为有各种原因引起心理障碍,家长不应该只是就事论事,而要耐心地倾听孩子的心声,让他把他耿耿于怀的事情说出来。

对于一个不愿上学的女孩,家长应采取恰当的措施,例如,让她把自己的想法都说出来,可在休息日带她出去玩;也可购买她喜欢的玩具和学习用品。这是对孩子进行心理疏导的一个过程,就像一个人生病,需要活血化淤,疏通经络。有的家长以为,孩子表现好才能给以奖励;可是,孩子在情绪不好和有心理障碍时,更需要满足他的各种心愿,这是通过转移注意力和鼓励的方式,使孩子摆脱消极的情绪,以改善亲子关系。这样做并非宠惯和溺爱孩子,而是表达成人对他的理解,并不需要花许多钱,有时一个小小的满足,就可以转变孩子的情绪。这样,学习与人际关系方面的情绪障碍也会迎刃而解。

我们建议家长对待孩子要“无条件地爱”,无论孩子出现了什么问题,都要永远对他抱有希望。帮助孩子体验成功感,他就会摆脱不良情绪的困扰,开始新的生活。

★ 保育员关心孩子范文

★ 孩子文案

★ 关心孩子的经典语句

★ 孩子成长足迹范文

★ 孩子成长寄语

★ 孩子成长感言

★ 关心范文

★ 孩子的成长感言

★ 孩子的成长足迹范文

篇8:国外如何关注孩子的心理健康

新加坡针对青少年心理健康问题, 新加坡采取了以下几方面措施。一、加强与青少年的交流对话。专家们呼吁家长应多与孩子聊天, 鼓励孩子说出心里话;学校和社区应多组织对话、交流和研讨会等活动, 通过这些活动让青少年从社会吸取营养, 获取抗御不健康思想的免疫力。二、严格控制网络。新加坡广播管理局对网络服务提供商和内容提供商实行许可证制度, 要求服务提供商限制公众进入负面影响大网址, 一些社会学者还发起了“孩子上网遨游父母做什么”的讨论, 提出“陪孩子上网父母义不容辞”的主张。三、用丰富多彩的社区和社会活动吸引青少年, 比如一些社区学校推广的“啪拉啪拉减肥舞蹈”, 新加坡旅游部门还为青少年开辟了农场生态旅游活动, 民协会则组织青少年参加泅水、爬山、钻地道等活动, 体育部门每年都组织万人马拉松跑, 新加坡国际基金会组织青年去孟加拉国等一些第三世界国家参加助民活动, 这些都对增进青少年身心健康大有裨益。

日本日本特别重视让青少年体验社会和接触自然, 要求学校、家庭和社区有计划、有意识地增加青少年到社会和大自然中去的机会, 从而使青少年身心获得健全的发展。1999年, 文部科学省实施“全国儿童计划”亦称“紧急三年战略”, 为青少年参加各种实践活动创造条件, 如农林省有“儿童长期自然体验村”, 环境省有“儿童公园休闲设施”, 林业厅有“儿童森林俱乐部”, 经济产业省有“儿童实验商店”和“儿童科学和制造教室”, 大学和科研机关有向青少年开放计划, 此外还在全国设置24小时咨询电话, 如“儿童热线”“育儿热线”等, 还编写《家庭教育册》和发行家庭教育录像等。从2000年度开始, 文部科学省又实行了“儿童梦想基金”制度, 对组织和实施青少年教育活动团体提供50万、100万和300万日元不等金额的资助, 这些教育活动包括体验自然 (观察自然和野营活动等) 、社会志愿活动 (护理老年人等) 、劳动体验 (参加工农业劳动) 和参观科研机构等。

美国根据美国心理学家协会的结论:每1 000名学生需要配备1名学校心理学家。因此, 美国各州的教育局都拥有一批学校心理学家, 分别驻扎在各中小学校, 为学生、家长、老师以及学校系统提供心理服务。纽约地区几乎每所学校都有一个由学校心理学家、学校社会工作者、教育评估专家、学生辅导员和语言矫正师组成的“以学校为基地的辅助组”, 为普通学生和特殊教育学生进行日常心理辅导、心理诊断、心理咨询、评估及干预。

篇9:如何关心孩子的心理健康心得

“希望‘红樱桃姐姐’常来看我们。”这封简单到只有一句话的书信,是重庆市奉节县朱衣五厢小学108名留守女童用纯真和期望写成的文字。

据了解,奉节县地处三峡库区山区,外出务工人员留下近5万名留守女童,数量居重庆市第一。由于亲情的缺失、少女期的懵懂,导致很多留守女童心理脆弱,并有轻微自闭症。她们心思细腻敏感,心理健康需要得到社会的关注。

正是基于这个原因,中建三局成都公司重庆经理部走进重庆市奉节县朱衣五厢小学,开展“红樱桃讲座”活动,为上百名留守女童讲解青春期知识,并捐赠了3000余元的卫生用品。

在读五年级的小雨(化名)刚刚过完12岁生日,她已经有两年没见过外出务工的父母了,由奶奶独自抚养。奶奶说,本来就有点沉默寡言的她似乎更加自闭了。开始接触的时候,她很木讷地低着头,不愿意多说话。红樱桃志愿者拉着小雨的手,耐心地与她交谈,对她进行心理疏导,沉默的小雨终于绽放了灿烂的笑颜,将女孩的心事与志愿者分享。

“亲爱的妹妹们,我不仅仅是来讲课的,也是来和你们聊天交朋友的。”红樱桃志愿者这样的开场白博得了女孩们的好感,她们一改最初的羞涩,主动与志愿者交流起来,并且亲切地称呼志愿者为“红樱桃姐姐”。

一堂课下来,“红樱桃姐姐”和女孩们关系亲密了不少。女孩们围着“红樱桃姐姐”争着拍照,纷纷希望她们能留下来当心理辅导老师。就连一直沉默寡言的小雨也单独找到“红樱桃姐姐”要电话号码,希望以后能跟姐姐多说点悄悄话。

中建三局成都公司重庆经理部志愿者回去后,建立了“红樱桃悄悄话”QQ群,希望通过QQ、书信、电话等方式,为留守女童提供持续的心理困惑解疑和学习辅导。小雨在QQ上明显不再那么害羞,她除了告诉“红樱桃姐姐”自己现在的生活状况,还写了诗送给志愿者:“每天我把爸爸和妈妈的照片,连同思念,装进沉沉的书包。晨曦的露珠,夕阳下的余晖,遗忘在蜿蜒的乡间小道上……”这样的诗句,让每一个参与过活动的“红樱桃姐姐”感到心酸,也让她们下定决心今后要倾注更多关爱给这些留守女童。

据悉,“红樱桃讲座”是关注留守女童的第一步,今后,中建三局成都公司重庆经理部将持续开展“红樱桃行动”,给予留守女童更多的关爱。

(《工人日报》记者 张翀 通讯员 许甜甜 程超)

篇10:关心女孩子的话

1、愿天真纯洁伴你奔向五彩明天,愿银铃般的笑声盈满你人生的旅途。

2、许一个美好的心愿祝福你快乐连连,许一个美妙的心愿祝福你万事圆圆,许一个美丽的心愿祝福你,微笑甜甜!

3、让美好的回忆留在怀念中,将佳节的祝福送予你心中。

4、心在开始爱的时候,它的那种极伟大奇特的骚动是颇难理解而相当甘美的。

5、春天有我的名字与你郊游,夏天用我的名字降暑,秋天同我的名字共享丰收,冬天抱我的名字取暖。

6、要知道世界上惟有你,对我是鼓舞的源泉,对我是天才的慰藉,对我是闪烁在灵魂深处的思想光辉。

7、真的爱情是永不凋谢的。

8、无论与你距离有多远,一份关心永远在,盼望能听到你过得开怀!

9、我的所有心事,所有的想法和念头,一切一切,过去,现在,将来,只归结为一个声音,一个象征,一个语调,如果它响起来,那么它只能是:我爱你!

10、真正的爱情是双方互相“无条件投降”。

11、微风穿不透层层思念的枝头,在山林深处,却有我深深的祝福。

12、我在这海角天涯,寄去一份祝愿。希望你好好珍藏,永远怀念。

13、这世界要是没有爱情,它在我们心中还会有什么意义!这就如同一盏没有亮光的走马灯。

14、世上没有什么东西能像爱情那样鼓起年轻人的勇气。

15、我永远不能将你遗忘,咱俩永远对对双双。你在我的心中,心中,心中,就像玫瑰长在枝上。

16、愿你拥有:春天的歌欢快,夏天的心火热,秋天的意深厚,冬天的情纯真。在未来的人生旅途中,永远保持你自己!

17、真诚的爱情比金石坚,似朝霞升现在山之巅!你笼罩着辽阔的大地,使花的芬芳香遍人间。

18、让阳光,普照你所有的日子;让烛光,照耀你人生之旅。

19、没有爱的光辉,人生便无价值。

20、我愿意用一千万年的时间,等待你初春暖阳般的绽颜一笑。

21、无论我们分开多远,终有一日会在最美丽的地方相见,别忘了我们的约会。

22、少女灵魂的纯洁是由冷静和轻松愉快构成的,如雪,遇到爱情即溶,爱情是少女灵魂的太阳。

23、爱情是盏永不熄灭的灯。

24、这是个惬意的宁静世界,阳光灿烂如昔,柔风轻轻如昔,但愿美好的时光就这样驻足,带给你欢欣与鼓舞。

25、愿我们在无情中渴望有情,在有情中渴望爱情。

26、令人感到最快乐的瞬间,就是两个人诉说着任何人都听不懂的话,任何人均不知道的秘密与乐趣之时。

27、如果真的有鹊桥,我要跟你走到桥的尽头。然后把桥拆了,绝不让你走。愿意吗?

28、丝丝柔柔的微风,传去了圣诞的祝辞,飘向远方的你。带去祝福的讯息,愿你度过这美好的一切。

29、你的关怀,使我不再寂寞。祝福你,平安快乐。

30、愿花的芬芳,带给你美满的`温馨,祝你生活愉快。

31、开心!快乐!是我的祝愿!舒心!柔美!是我的祝福!你的快乐!就是我的快乐!我对你的爱恒久不变!

32、我在生命转弯的地方等你,让我像昨日一样问你,你可愿与我同行。

33、我的灵魂紧紧地依附在你的身上,你的爱情是我生活中的灿烂之光。

34、真正的爱情是专一的,爱情的领域是非常狭小的,它狭小到只能容下两个人的生存。

35、虽然心痛得无法呼吸,但是却不想就这样束缚住你的心,因为我曾对你说你说过,希望你永远都自由快乐。

36、愿你们用岩石般坚定的旋律,浪涛澎湃的热情,蓝天深远的想象,去共同书写爱的诗章。

37、该珍惜的,变成记忆;不该珍惜的,已被忘记。冬日的暖阳仍快乐地照耀着我,希望你也一样。

38、时光带不走情人的欢笑,往事冲不淡情人的回忆。()人生漫漫,海角天涯,时时处处都有我的轻声问候。

39、悠悠的云里有淡淡的诗,淡淡的诗里有绵绵的情,绵绵的情里有我轻轻的问候!

40、愿我的祝福,如一缕灿烂的阳光,把你幸福安宁的生活照耀。

41、给我的爱人--以祝愿,亦是应该的。

42、这里,风儿依旧,情儿依旧,不知远方,心儿可依旧

43、看着你的照片,你的眼睛在说话,传达出内心的脉脉情意,闪烁着温暖、友好、善意、挚诚…愿我们的友谊与日俱增。

44、我的足迹,印在洁白的雪地上,像一个个实实在在的邮戳--于是,我就把那纯洁的雪和爱一起寄给你。你会收到吗

45、好久,没有听到你诉苦。想必,又找到了归宿。下雪了,你,暖吗?

篇11:关心女孩子的短信

1、让我亲手给你沏杯茶,加进一块冰糖,再注入一腔热情,把我的爱恋,一点点地溶进茶中。

2、老婆大人,知道你工作忙,但是记住为了你那伟大的老公要好好照顾好自己,好好的吃饭啊。

3、初次的相见,你便是我无法抹去的思念;命运捉弄,你我擦肩而过。纵使有缘无份,我依然是你忠实的朋友。

4、如果生命苦短,那就好好活吧!如果孤单,那就恋爱吧!如果欺骗了爱人,那就自首吧!如果得罪了情人,那就去哄吧!如果收到了信息,那就笑笑吧!

5、亲爱的,我想你了,在外面注意身体啊,我要健健康康的老婆,你回来。

6、天呼呼,天冷冷,盖被被,微笑笑,甜美的贝(宝贝)。

7、星落下要3小时,地球自转一次要1天,爱一个人要一辈子,但一句贴心的话只需一秒:好好照顾自己!

8、亲爱的,收到我的信息了吗?一会儿要早点睡觉啊,我们在梦里见面啊。

9、嫁给我吧,我用石油给你冲厕所,用百事可乐给你洗澡,用波音777接你上下班。答应我吧?

10、在这宁静的夜晚,寄上我温馨的`祝福,带去我深深的思念,愿我的一声祝福洗去你一天的劳累,一句晚安带你进入美妙的梦境!一片心意使你天天平平安安。

11、愿你天天都有好心情,夜夜都做甜蜜梦,让你时时有人关心,处处受人呵护!美梦成真,幸福快乐!

12、我是那深深的大海,你是那自海的另一边升起的曙光,永远照亮我的人生。

13、亲爱的,我不在身边,你要照顾好自己,你的健康就是我最大的幸福。

14、乖,你要吃药才有糖果,你要打针才有玩具,如果你什么都不做,那就让我替你收下这些东西吧!

15、亲爱的宝贝儿,我不在你身边,你要好好的照顾好自己啊,要按时的吃饭,按时的休息啊。

16、亲爱的,如果一切顺心,举手画颗爱心,化作天际恒心,祝你永远开心。

17、身在异乡的我,牵挂着远方的你,一声问候代表我的心意,希望你能明白能够读懂,永远爱你。

18、删除昨天烦恼,选择今天快乐;设置明天幸福,储存永远开心。取消世间偏见,粘贴美好心情,复制醉人风景,祝你畅快游整个夏天,永远快乐!

19、每条短信都是一封短短的情书,承载着无尽的思念,希望你在收到短信后,能感觉到幸福快乐。

20、诗歌的美丽在于唤醒内心浪漫,散文的精彩在于呼应心灵回声,小说的神韵在于延伸生活憧憬,短信的魅力在于提示你:这个夏季被人惦记是一种幸福!

21、岁月留痕,沧海桑田,生命不老,只因为生命里有爱有希望,有情有朋友,有哭有欢笑,有牵挂有思念,即使有再多不如意,我们的生活依然有光彩。

22、宝贝儿,最近是否开心,工作是否用心,朋友是否知心,要照顾好自己,和周边的朋友处好啊。

23、不是因为寂寞才想你,而是因为想你才寂寞。孤独的感觉之所以如此之重,只是因为想得太深。

24、愿你一天都高兴,两手把钱挣,三餐把杯碰,四面关系硬,五福同来庆,六处把宝进,七彩做好梦,八方有人敬,九洲显神通,十足发号令,一生都好命。

25、愿所有的幸福都陪伴着你,仰首是春,俯首是秋;愿所有的欢乐都追随着你,月圆是诗,月缺是画!

26、好好照顾自己我不想等到下辈子再来爱你。

27、天冷了,我要送你一件外套:口袋叫温暖,领子叫关怀,袖子叫体贴,扣子叫思念;让这件外套紧紧伴著你渡过每分每秒,一定要幸福喔!

28、愿甜蜜伴你度过一天中的每一时,愿平安同你走过一时中的每一分,愿快乐陪你度过一分中的每一秒。

29、愿您做个好梦!!每天好心情!勇敢的去面对每一天,因为太阳每天都是新的。

30、自己活得开开心心就是幸福,让别人过得开开心心也是幸福,幸福是丰富多采的,只你用心去体会,就会感觉到幸福!

31、在你梦的古堡里,有没有一只小熊在寻找你要的蜂蜜,()在你梦的河流里,有没有一只蝴蝶在偏偏跳起你爱的舞曲,亲爱的,好人好梦,晚安。

32、在繁忙的工作中请您接受我最真挚的诚意和祝福;愿我的祝福消除一天工作带来的疲劳;愿幸福和快乐伴随着您生活的每一天。

33、没什么特别的事,只想听听你的声音。

34、祝你:位高权重责任轻,钱多事少离家近,每日睡到天大亮,工资领到手抽筋,手下花钱你收礼,别人加班你加薪!

35、亲爱的宝贝儿,最近好吗,想我了吗?要好好的照顾自己,好好的关爱自己啊。

36、一千朵玫瑰给你,要你好好爱自己。一千只纸鹤给你,让烦恼远离你。一千颗幸运星给你,让好运围绕着你。一千枚开心果给你,让好心情天天都能找到你。

37、亲爱的,多穿点衣服,要降温了,小心着凉啊,打针是很疼的啊。

38、在在这宁静得夜晚,寄上我温馨得祝福,带去我深深得,愿我得―声祝福洗去你―天得劳累,―句晚安带你进入美妙得梦境!―片心意使你天天平平安安.

39、亲爱的,最近流行性感冒,你要记得提前预防啊,要好好的,可别感冒了啊。

篇12:如何关心孩子的心理健康心得

守护孩子的心理健康心得体会600字(一)

通过对心理学的深入学习,让我深刻的体会到学习心理学的重要性,心理学的发展正影响着我们每一个人的能生活。从某种意义上讲,我们每一个人都是业余心理学家。四岁的宝宝已经能揣度别人的心思了,他知道怎样把玩具藏起来让其他小朋友找不到,还会提供错误的线索去误导小朋友;孩子会从妈妈的神情和语气上判断她在生气。所以乖乖地不敢胡闹,等妈妈高兴时,就会乘机提出要求;父母知道怎样正确地运用奖励和处罚来帮助孩子纠正不良行为、养成良好的习惯……这些都是建立在对他人心理进行观察和推论的基础上的,也就是说每个人都能对他人在日常生活中的所感、所思和所为进行预测。这也正是心理学家想要努力说明的问题中的一部分。

心理学的开设,不是为了让人类去研究别人到底是怎么回事。而是为了让人类更了解自己,了解别人,理解别人,通过不断的心理调整,让人生达到更好的生活境界。社会进步,生产发展以及文化的缔造,关键在于人本身。社会首先应该关注的是人心的向往和需求的发展。社会的成功在很大程度上,要把人的愿望与渴求引导到社会总目标的规范之下,这就需要认识人、了解人、认识人的心理活动。从这个角度来说,心理学研究的成果既可以直接服务于个人的成长发展,同时也是社会整体发展的需要,使人不断的自我完善,从而更好的适应这个社会,也是一种生活本能的方式。

只要有人的地方就有心理学。犹如人们如影随形的朋友一样,心理学已不仅仅是生活的调味品,而是生活的必需品,它渗入了每个人的生活和工作中,对我们每一位开放教育学生来说,在职学习都是一段难以忘怀的人生体验,在学校里或工作中,当开放教育学生以极大的热情去追寻自己的理想之梦时,会发现生活之舟并不是一帆风顺的。此时,以积极的心态、精心的准备去迎接新生活的挑战,将会成就新的美好人生。现代社会,职业已不再是简单的个人维持生计、养家糊口的手段,而是个人寻求自我发展、自我实现的重要途径。尤其是伴随着现代科技的高速发展、分工的日益精细、用工体制的变革,人们不再向往那种稳定而无创造性的职业,不再固执于那种从一而终的工作方式。岗位、职业的变动,不仅是人们实现工作理想的整个过程,更是人们不断调整、不断适应、不断提高、充分发挥自己的潜能、最终找到适合自己发展位置的过程。身在职场,要想获得更多的成功,尽管会受到态度、细节的左右,但心理健康是一个非常重要的基础。没有对未来的规划,没有良好的团队合作精神与角色认同,怨天尤人,成就不了职业发展。

因此,开放教育学生应当保持健康的心理,以积极的生活态度去适应社会的要求,只有这样,才能在今后的人生道路上阔步前进,做一个健康的、自知的、快乐的人!

有人说:生活就是一团麻,不理自乱,理还乱。现代社会生活节奏越来越快,精神压力、心理疾病和亚健康正成为现代人最大的困扰。如何快乐健康的生活、如何提升生活的品质也前所未有地成为更多现代人的迫切心理需求。

积极心理学的代表人物马丁.塞利格曼认为,除了减少人们的消极情绪,心理学还应该增加人们的积极情绪;除了帮助病患过上正常生活,还应该帮助正常人过上更好的生活。这一理论生动诠释了心理学和生活的关系,探寻了个人心理的正能量对其积极人生的重要作用。

对于开放教育学生来说,紧张的学习、忙碌的工作、生活的重担,身心俱疲在所难免,关键是要获取开启生活的金钥匙,全力提高心理健康水平,增强解决心理问题的能力。

人生就像一次旅行,不在乎出发地,也不在乎目的地,在乎的只是沿途的风景……

要在生活中保持心理健康,处理好人际关系,让沟通更加和谐;要管好自己的情绪,让内心更清明;要处理好恋爱、婚姻、家庭,让爱变得充实、温馨;要做到健康的休闲,让生活更加精彩;要灵活应对来自方方面面的压力,将压力变成动力,让人生更加精彩!

人非圣贤孰能无过,通过对心理学的学习,我对自己有了更深刻的了解,也在学习过程中发现了自身在为人处世方面存在的许多缺点与不足,今后,我将努力改掉自己身上的这些坏毛病,提高自己!我相信,我的人生之路将更加精彩!

守护孩子的心理健康心得体会600字(二)

心理健康教育在现代社会的教育中越来越重要。如何开展心理健康教育,开展成功与否,是学校教育的重要一环,下面就我在心理教育方面的几点心得:

一、抓认识提高,明确心理健康教育的重要性。

社会日新月异的急速发展和变革,各种不良思潮和矛盾使在校青少年学生受到了极大的影响。由于青少年学生正值成长发展过程中,缺乏科学的辨别能力和社会实践经验,加上小学生的独立意识较差,所以小学生很少易发生心理行为偏差。近年来,小学生常出现妒忌、自卑、孤僻等不健康心理行为,究其原因,我们不难发现,他们存在心理偏差,是由于在学习和生活中碰到问题和困难时,缺乏解决矛盾,应对挫折和处理危机的能力。

作为教育工作者我们对此不能置之不理,不能只注重分数而不管学生是否具有健康的心理和健全的人格,我们要培养的是人才而不是废才,更不是害群之马,因此,我们全校上下形成共识:要下足功夫,正视心理健康教育,促使学生的健康发展,健全他们的人格,为21世纪培养合格的人才。

二、抓学科渗透,扎实推进心理健康教育。

课堂是学校进行教育活动的主要场所,课堂教学不仅是科学知识传授的过程,也是学生心理发展的过程。我们严格按照上级要求,开设上好心理健康课的同时,要求教师在各科备课时注意挖掘心理健康教育的教育因素。思品课,抓好心理疏导的教育;语文课,以教材中大量的优秀文形象,从这些人物身上体会和感悟良好的心理素质;数学课中研究重点是观察、注意、思维、记忆等心理活动;英语课则要求创设宽松、和谐的课堂气氛,增强学生学习信心,使之敢于表现自我,增强学生群体交往意识,发展能力和个性;音乐、美术等以培养学生良好的情感体验,给人以美的熏陶方面的心理健康教育。在各学科教学过程中渗透有关的知识,可以使学生处处都感受到真、善、美的教育,提高自身的心理素质,且作为教育的主体,教师不仅在知识上影响着学生,而且教师的人格也会在教学的师生互动过程中起潜移默化的作用,这就构成了心理健康教育的一个重要内容。

三、抓课题研究,从细处着手抓好心理健康教育。

探索了一系列针对小学生的关爱教育的内容及途径,探索并形成了优化学生情感体验、人格发展的一系列的方式方法。主要是在教师以身示范下,对小学生开展“关爱自己、关爱他人、关爱社会”三个方面的教育。通过开展主题活动,抓陶冶、抓体验、抓渗透等展开教育,我们明显感觉到学生的心理素质、道德情感得到不同程度的提高、优化。在校内、班级中师生之间、同学之间互相关爱、团结帮助蔚然成风,在各种学习活动中,学生合群,积极参与,团结协作,自尊自信,创新精神等得以充分体现。在家中,社会上,学生都能从小事做起主动关心、爱护、帮助他人,富有同情心。多次主题队活动的开展,使学生受到教育的同时,自身的能力不断得到提高,心理素质明显加强。

四、抓家庭教育,引导学生家长关心子女的心理健康。

由于学生家长与学生固有的血缘关系,感情和伦理道德上的内在联系,家庭教育直接影响着学校教育的效果,也是学校教育所不能代替的一种力量。父母在关心子女的生理健康的同时,还应关心他们的心理健康。有些父母认为孩子长得壮,不生病就是健康,这是不全面的认识。事实上,有一些青少年身上存在心理障碍,如说谎、无理取闹、妒忌、自卑、不合群等行为。然而,认识的片面性,不少家长对于孩子的心理健康不够重视,甚至采取违背心理保健的教育方法,这是不利于他们的心理健康发展的,在发现他们心理有缺陷时我们就及时与家长联系做到及时矫正,并在学校上对家长开展如何对子女进行心理健康教育的讲座,引导家长科学地教育孩子,从而培养孩子关心社会、关心他人,培养他们的责任感、独立性和自制力,养成乐观进取的精神。

总之,要使学生的心理得以健康发展,学校及教育工作者必须掌握好心理知识,遵循学生心理发展的规律,在实践中灵活运用心理教育规律,探索学生的心理发展,总结心理教育的经验,与家庭、社会紧密联系,才能取得良好的成效。

守护孩子的心理健康心得体会600字(三)

时代的发展,对人的素质提出了更高的要求,因此拥有健康的心理是现代人必须具备的条件和基础。从素质教育的着眼点来看,健康的心理是孕育良好素质的保障。小学生正处在身心发展的重要时期,随着生理心理的发育和发展,竞争压力的增大,社会阅历的扩展,以及思维方式的变化,就可能遇到或产生各种心理问题。因此,我们教师在引导学生获得知识的同时,更应该责无旁贷地担当起孩子的“心理健康医生”。这次我有机会参加心理健康学习,真实感受颇深!

一、教师自己保持乐观的心态

我认为,教师是学校心理健康教育的推行者、具体实施者,一个成功的教师,除了要有渊博的学识和优良的教学技能,还要有健全的人格和高尚的品德。人格健全的教师,能在课堂中创造一种和谐与温馨的气氛,使学生如沐春风,轻松愉快,反之则使学生惶惑不安。所以,教师自身保持一种乐观的心态非常重要。通过学习,我知道了教师要善于做好自身的心理调节及保健工作,了解自我,辩证地看待自己的优缺点:

(一)学习心理卫生知识和心理健康知识,掌握心理调节的方法,学会缓解心理压力,提高心理承受能力。

(二)调整情绪,保持心理的平衡。

(三)善于选择自己心情愉快的角度去思考问题、处理问题,建立起良好的人际关系。

(四)乐于为工作奉献,并合理安排时间,张弛有度。

(五)培养多种兴趣与爱好,陶冶情操。

只有这样,才能以积极健康地工作热情投入到教学活动中去。

二、以良好的心态感染学生

我们要以积极的情绪状态和较强的感染力,要以对教育事业的满腔热忱对工作的高度责任感、对学生的一片爱心、对所任学科的深厚感情,去感染影响学生。努力做到教态亲切、热情、和蔼可亲,教学语言要生动活泼、富有幽默感。教学方式、方法要直观、形象、丰富多样,富有趣味性。要创设一个团结互助、好学上进的集体风气,使每一个同学在良好的集体环境里成长。

当然,在新课程改革形势下,我们的教育教学与应试教育思想的碰撞,产生了不少问题,问题的出现需要我们去思考、去解决,如教师采用怎样的教学方式;选择怎样教学内容实现教学目标;学习评价难以操作等,面对这些问题我们如果能用乐观的心态去面对,最终一定会找出解决问题的办法。同时学生总有一些不良的现象,如逃学、早退、迟到、作业不按时完成、上课搞小动作、做鬼脸等现象,无时不展现在你面前。此时,你的心情又如何呢?是气愤、激怒、伤心,非想揍他一顿,还是用乐观的心态来教育他,我想,教育学生需要耐心和宽容,用真诚的爱心去感化学生,以动之以情、晓之以理的方法去对待学生的错误。让学生静心去寻找自己错误的原因,真正体验到自己的错误给别人带来的伤害有多深,我想这样的耐心和宽容教育学生会收到良好的效果。我们何偿不用呢?

守护孩子的心理健康心得体会600字(四)

假期不知不觉得来到了,这周,我来到了北京,参加青爱工程的种子教师培训会,青爱工程基金会把培训地点选在了北京市昌平区的香堂文化新村,没有到这里之前,觉得是很近,不会太远,结果没有想到,3:40分到的北京,到达香堂目的地已经是晚上七点了,也许北京就是这么大,倒了四条线路的地铁,最后还坐了半个小时的公交和的士。觉得这也是一种经历吧,每一次出发,都要去不同的地方,路途中的跋涉,也是一种体验。香堂这个地方有个圣恩禅寺,在离寺庙不远的地方,有我们住宿、吃饭和培训的教室。吃的都是素食,上课坐的课桌也是返古式的地垫和矮小长桌,大家席地而坐,好有一番赏古论今的感觉!

这些天的培训安排的很紧凑,学到的更多的是如何给学生上好心理健康教育课以及性教育课程,在这之前,我对艾滋病的了解没有那么深刻,也没有想到近几年我国艾滋病感染的高危人群尽然是青年学生,在他们对性没有了解的情况下,就这样因为自己的盲目从而步入了深渊,然后引发了一系列的生理、心理问题。

现在,我把培训中的一些知识和大家一起分享:

对于孩子向老师、父母提出的一些性知识方面的问题,大人应该不要避讳,该怎么回答就怎么回答,对于孩子来说,越早知道越好,因为知道知识了,才有能力去预防。

教师的教育观念中把对学生的教育从教育慢慢转为心育的时候,学生就会多一些被关爱,多一些人格上的完善

回答学生们提出的问题,一定要真心的回答,而且内容尽量是积极引导,但也要给孩子们呈现现实中的一些情况。不要完全呈现美好,让孩子们对不好的后果要有预期

很多时候,来访者来咨询,在来访者问出问题之前,其实来访者内心已经有答案了,只不过他是想来诉说,并且希望能得到支持。

当孩子们来咨询室问及一些问题的时候,我们不急于告诉孩子答案,而是试探性的问问孩子你为什么会对这个问题这么好奇呢?类似此类的问法是想去探索孩子问题背后的动机和背景到底是什么?

培训中,越来越深刻的感觉到全国中小学开展心理健康教育的必要性,在国家日益繁荣发展的今天,国家需要的不仅仅是高分的人才,而更多地是对一个人全方面素质的要求,所以我觉得动力沟通在这个时候发展,也是顺应历史潮流的,就是要让人们心理健康,内心和谐安定。

守护孩子的心理健康心得体会600字(五)

对于广大教育工作者而言,重视和加强青少年心理健康教育,应成为当务之急的重要任务。根据心理学发展的规律和要求,依据当前青少年心理健康状况,加强其心理健康教育必须从以下几个方面入手。

1、全面渗透、全方位推进。加强学校心理健康教育,建立适应青少年需要的心理素质教育模式。

学校方方面面的工作,都有一个重要属性,那就是教育性,因此,调动学校各个方面的力量,全面渗透、多渠道,全方位推进心理健康教育应是学校首选策略。首先学校领导和教师对学生进行心理健康教育的必要性和紧迫性给予高度重视,把心理健康教育的纳入学校教育工作系统。只有得到了高度重视,该策略才有实施的基础;然后将心理教育分布在学校教育的各个方面,构建一个专门渠道与非专门渠道有机结合的_。专门渠道就是要开展心理教育专业课,实施心理辅导、开展心理咨询、和实施心理治疗;非专门性的就是在学科教学中、在德育活动中、在课外活动中、在劳技课中、在学校的各项管理中渗透心理健康教育。此外,还要构建一个学校、家庭、社区教育相结合的_,多角度,全方位共同实施心理健康教育。

班主任工作既是德育工作的重要组成部分,也是对学生进行心理健康教育的重要工作,学生健康的人格,优良的心理品质与班主任工作有着十分密切的关系,从现有教学体制看,班主任既是教育者也是管理者,班主任对学生进行心理方面的辅导至关重要,但现实中,班主任大多数缺少具有心理健康教育知识和心理咨询技术,还不能胜任对学生心理健康指导。加强班主任心理健康教育方面的知识培训,使班主任人人能胜任这项工作。此外,政治老师也要当好学生心理教育的主导教师,作为学校也应将这一教育职责抓在手上,让教师协同参与,这是学校的当务之急。

2、加强家庭教育,家长注意引导孩子身心全面发展。

家庭是青少年的第一所学校,父母是孩子的第一任老师。每一个孩子的成长都离不开家庭的教育,每一个因心理不健康而患心理疾病的事例也同样有着家庭的成因。龙凤中学实行开放周,把学生家长请到学校,与学校老师一道共管学生,效果明显,其经验十分可取。父母的教育观念,教养方式,家庭的教育环境都直接影响着孩子的心理健康,影响其健全人格的形成,作为家长应从下面几个方面注重加强学生的心理健康教育,使孩子真正成为德智体美等方面全面发展的人才。

(1)转变只重智育,忽视德育,体育,心理健康教育的思想观念。

(2)以身作则,率先示范。父母要求孩子做到的,自己首先要做到,特别是在心理要求方面,只有父母心理健康,孩子的心理才会健康。

(3)重视对学生精神生活的引导,加强家庭精神文化的投入。

鼓励树立建功于国家和自立自强的观念意识,注意锻炼孩子的吃苦耐劳,战胜挫折的意志和坚强的品德,有意识地创设一些困难,障碍,曲折,让孩子去经历,增强其自信,磨炼其意志,培养其独立的人格。特别是培养和发展孩子的兴趣和爱好,使孩子做自己喜欢的事,从中培养孩子观察,记忆,分析,创造,审美的能力。

(4)尊重孩子,不走两个极端。

孩子是父母的希望,作为家长,应该从感情上,心理上尊重孩子,不能把他当作私有“财产”,爱之则宠,恨之则打,使孩子的心理健康受到严重影响,溺爱型和打骂型的教养方式可直接导致青少年心理疾病的发生。所以家长要尊重,理解孩子,和孩子进行思想交流多给以鼓励,这样孩子在被爱,被尊重的环境中成长,他也必然知道怎样去爱他人,尊重他人,帮助他人。

(5)家长要经常和学校联系,取得与学校教育的一致性。

家长要克服单纯依赖学校教育的思想,而且要积极参加学校对孩子的教育活动。如家长会,家长学校,座谈会等。对学校老师反映的意见,要正确对待,既不要袒护孩子,也不能拳棒相加。对孩子进行的教育内容要与学校一致,对孩子进行正确的人生观,世界观,价值观的教育,进行理想教育,不能给孩子灌输不健康的内容,如金钱至上,甚至对社会阴暗面当着孩子的面横加评论。

(6)对孩子出现的心理问题,家长要及时分析,及时引导,及时解决,以免积少成多,日久天长,酿成大祸。

3、营造一个宽松,健康,向上的社会环境,培养学生一个完整的自我,一个人格健全的“我”。

上一篇:人口计生领导班子述职述廉报告下一篇:面试经典28问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