荆楚文化大貌

2024-06-03

荆楚文化大貌(通用7篇)

篇1:荆楚文化大貌

荆楚文化大貌

> 文化是旅游的灵魂,特色则是旅游的生命,发展湖北旅游必须深度挖掘湖北物色文化。湖北地方文化的总体特征是南北交融,但以南方文化为主。楚文化是南方文化的根基,湖北特色文化的各种形式大多在此背景下展开,除楚文化外,中原文化及少数民族文化也长期影响我省,使得湖北特色文化异彩纷呈。

楚文化因楚国楚人而得名,是兴于周而对中华文化产生广泛影响的一种区域文化,绵延800余年,与周朝相始终。随着楚国一步步走向繁荣强盛,楚文化脱颖而出,进而与中原文化分庭抗礼,共同成为中华文化的两大主流。在以后的历史岁月中,南北两支华夏文化相互融合、转变,更新,一起铸就了古代中国的灿烂文明。

―、楚国兴衰史

按《史记・楚世家》和《国语・郑语》的说法,楚人是祝融的后裔。祝融是火神兼雷神,“能昭显天地之光明”,生时为高辛氏的火官之长,死为火官之神。祝融部落不断发展,在夏朝时已成为一个势力较大的部落集团,号称祝融八姓,祝融部落集团依附于夏朝后,曾帮助夏人征伐三苗,但祝融八姓中,不少又为夏朝灭杀。殷商时期,祝融部落集团分布于商之南境,因其地生长牡荆,被商人称之为“荆”。殷人为开疆拓土,向南推移,商王武丁南征“奋伐荆楚”时,荆人多数臣服,少数逃散,呈分崩离析之势。

西周初年,荆人的残部主要是季连的d姓后人,已西迁至丹水与淅水之间。鬻熊为首领时,审时度势,率楚民背弃商纣王,西行投奔周文王,并受到周文王的器重,周武王继位后,有图南之意,楚人觉察后,在鬻熊之子熊丽的率领下,举部南迁至睢山与荆山之间,暂时避栖于荒野之地。周成王时,周公避祸于楚,楚人敬之如上宾,周公大感其德,周公回朝后诉说此事,感动了周成王,于是周成王封熊丽之孙熊绎为楚君。荆楚开始跻身于诸侯之列,楚国正式诞生了。

熊绎建国都于丹阳(今南漳县境内),率众在“号子男五十里”的狭小之地辛勤劳作,艰苦度日。《左传・昭公二十年》记其事曰:“先王熊绎,辟在荆山,筚路蓝缕,以处草莽。跋涉山林,以事天子”。楚国此时尚处于原始社会向奴隶社会迈进的门槛,虽清苦仍显向周天子尽忠效力,楚人对周天子尽的职分主要有三方面:守燎以祭天、贡包茅以缩酒,贡桃弧棘矢以御王事。

楚人经过一个多世纪的惨淡经营,至熊渠时初露峥嵘。熊渠是熊绎第四代孙,是一位既有才识又有进取精神的君主,他整军习武,趁着中原**之机,开始了开疆拓土的进程。三苗早已归顺荆楚,熊渠把征伐重点放在西部和东部。在西征中,攻打了庸国(今湖北竹山境内),拉开了拓疆序幕。在东讨中,楚人攻打了位于今湖北中部的扬越,势力推进至江汉平原。接着远征,攻打了位于今湖北鄂州境内的鄂国。

征战既后,楚国逐渐兴盛起来,真正立于诸侯之林,熊渠离经叛道,分封3个儿子为王,镇守长江中游的3个要地:虽然在周王朝的压力之下,熊渠取消了3个儿子的王号,但楚国仍然在江汉平原扎稳了根基,并开始对中原虎视耽耽。

公元前770年,周平王迁都洛阳,历史进入春秋战国时代,平王三十一年(公元前740年),熊通为楚地之王,继续了熊渠的开篇拓土历程,公元前7,楚国攻打姬姓诸候国随,并逼周天子晋升其爵位。遭拒绝后,熊通亲率大军再次征讨随国,大获全胜后,熊通自称“楚武王”,成为天下诸侯中第一个敢于自己称王的国君。随后几年里,熊通先后征服了邓国(今湖北襄樊境内)、郧国(今湖北安陆境内)、权国(今湖北当阳境内),武王晚年,楚人又攻占了东邻卢国、鄢国、罗国,西邻谷国,江汉平原东南的周围,以及南阳盆地东南的蓼国。文王继立,迁都于郢(今湖北宜城境内)。他继承武王遗训,先后占领了申、蔡、息等中原南部三国,打通了前往中原的道路。楚成王时,楚国在令尹子文的治理下更显强盛,楚国的大国声威真正建立起来了。

成王两传至庄王。庄王励精图治,终成霸业。庄王曾率领楚军,浩浩荡荡开赴伊水与洛水之间,对周天子耀武扬威。庄王武功之时,选拔孙叔敖实行文冶,楚国出现了经济繁荣、文化灿烂的鼎盛局面。

庄王于公元前5在泌水大败晋军,饮马黄河后凯旋,庄王既没,共王继位,此时楚国开始走向衰微,鄢陵之战后,晋国抬头,历史上呈现晋楚并霸的局面,康王、灵王、平王、昭王之时,楚国进一步衰落。公元前506年冬,吴、蔡、唐三国合兵攻楚,并陷落郢都,昭王仓皇出逃,申包胥入秦求救,秦王发兵。秦楚联军击败吴军后,昭王回到破败不堪的郢都,感伤满怀,与臣僚商议后,迁都长江北岸的今湖北荆州,都名仍为“郢”。

吴楚大战后,楚国经过8年的休养生息,逐渐恢复了元气。惠王时,历史进入战国时代,其间,楚国和诸侯列国战战和和,并无大的建树,一直延续到简王、声王。公元前4,韩、赵、魏合兵数次攻楚,向楚国提出了严峻的挑战。楚悼王谋求富国强兵之道,任用吴起开始变法,并取得了成效,一时间,楚国兵强马壮,横归中原,初露称雄之势。

威王后期,楚国成了七雄中唯一能与秦国抗衡的大国,疆土西起大巴山、巫山、武陵山,东至大海,南起南岭,北至今安徽北部,幅员空前广阔。“筚路蓝缕,以启山林”的楚国至此进入了最鼎盛的时期。

怀王未能把握好合纵连横的机遇,致使楚国在战国争斗中处于不利的地位,楚国开始走下坡路。公元前3春,秦大败楚于丹阳,秦军乘胜南进,夺取了楚汉中郡,此后,楚与列国争战各有得失,还于公元前306年攻来越国,扩大了版图,但总的来说,国力已不如前,顷襄王继位后,楚国每况愈下。公元前278年春,秦军对楚国国都发起总攻,并很快占领了郢。顷襄王东逃至今河南淮阳,建立新都陈郢,在庄辛的治理下,楚国又趋于安宁,考烈王时,迁都寿郢(今安徽寿县),春申君黄歇治楚25年,颇有功勋,楚国又有一些起色。

公元前246年,秦王政即位,随即开始统―全国的迸程,诸侯国纷纷割地事秦,但仍不能挽救灭亡的命运。在攻灭韩、赵、魏后,楚军于公元前224年大举伐楚,楚国只有招架之功,而无反击之力。公元前223年、秦军席卷淮北淮南,攻陷寿郢,俘获负刍,绵延800的楚国就此灭亡。

二、楚文化的发展阶段

楚文化是在漫长的历史岁月中,不断发展壮大的。按楚文化不同时期的特点,可把楚文化划分为滥觞期、勃兴期、鼎盛期和转变期4个阶段。

楚人是祝融的后裔,楚文化的源头自然也从祝融部落集团开始。祝融是高辛的火正,其职责是观象授时,掌管天界之火和人间之火,楚文化中对火的崇拜和天文学的发达当源于此,夏朝时,祝融部落集团依附于夏,神界的祝融也因之从属于夏朝崇奉的火神兼农神炎帝,楚人对炎帝的崇拜始于此,楚人对凤的图腾崇拜也与祝融有关,《白虎道・五行篇》载,祝融“其精为鸟,离为鸾”,鸾即凤。鸟也可算作凤。祝融部落集团处在夏人与三苗之间,是南北文化交流的媒介,楚文化的外向性在早期即有所体现。

楚人建国丹阳至周平王三十一年(公元前740年)是楚文化的滥觞期。在这一时期,楚国完成了由原始社会向奴隶社会的转变,在兼采华夏文化和蛮夷文化之长的基础上,开始创造自己的特色文化。总的来说,此时的楚文化与华夏文化尚没有明显而重大的区别,尤其是陶器、青铜器等物质文化方面,但楚文化又毕竟显示出了一些自己的特性。崇火崇凤好巫、开拓进取、不拘礼法、爱标新立异等特点为后来楚文化的发展奠定了基础。

春秋时期是楚文化的勃兴期。这个时期,楚文化开始呈现出自己鲜明的特点,表现在各个方面。从社会形态上看,农奴制布满了楚国各个县邑,奴隶制相反没有得到充分的发展。在民族政策上,楚人把自己定位于夷夏之间,实行抚夷属夏的国策。对于所灭之国,楚人的作法是迁其公室,存其宗庙,县其疆土,抚其臣民,用其贤能,而不以俘掠奴隶为好。从官制上看,楚官多称尹,从中央到地方,少有例外;从行政建制上,楚国首创县制,后为各国效仿;在兵制上,称谓、建制也与中原多异。这些大的文化背景已经充分昭示了楚文化的个性与气魄,楚文化也由此成熟起来。

楚民族风俗独树一帜。楚人尚赤,建筑服饰器物均以赤为贵。各地楚墓出土的黑底朱彩漆器就是例证。楚人尚东,生之坐向、死之墓向均以东为荣;与周人的面南背北、头北脚南迥然不同。楚人尚左,也与周俗尚右不同。楚人念祖、爱国、忠君比之周人更为突出,他们习惯于用原有地名命名新地,丹阳、郢数次迁移不改其名就是为了缅怀先祖。楚人由于历尽艰辛而建国称霸,民族自豪感和民族自尊心异常强烈,钟仪南冠面晋,南音不改,屈原成为第一个伟大的爱国诗人都是典型的例子。楚人崇巫好鬼神。鬻熊就是酋长兼大巫,后世因袭,还出现了以巫为世官的家族;屈原的《山鬼》则是描写人鬼相亲的例子。另外,楚人男留长髯、女爱细腰也是不同于中原的风俗。

楚国的物质文化开始显示出自已的独特风格。陶器中的“楚式鬲”、长颈壶造型特异,表现了楚人的审美情趣。楚人修建的期思陂是我国古代第一个社会性的农田水利工程,改变了当时的农田灌溉方式。青铜器由于创造了中原不曾有的失蜡法或漏铅法铸造工艺,而卓然一家,并领先于中原。铜礼器是楚国铜器发达的象征,在表现形式、组合关系和装饰方法上别具一格,黑漆镶嵌工艺中原不曾有,浮雕、圆雕、透雕等技法的娴熟使得中原相形见绌。乐器中楚人最爱钟,并视之为国家权力的象征。楚钟不仅音色绝佳,而旦造型独到,甬钟、钮钟等都有从大到小不可颠倒的组合关系,因而称为编钟。众所周知,编钟是楚国音乐艺术的杰出代表。台谢建筑也有楚人的独创,楚人筑台追求高峻,以纵目远望,楚人修榭追求空灵,以澄怀远目,而且在建造中还有层台累榭的特点,这一点为后来的南方园林所继承。此外,楚国修城不建池也有别于北方而显示出自己的个性。

战国时期是楚文化的鼎盛期。此时,铜器生产登峰造极,铁器普遍推广,丝织刺绣兴旺发达,漆器木器应运而生,城市建设欣欣向荣,物质文化可算是达到了顶点。与勃兴期明显不同的是,鼎盛期的楚国精神文化大放异彩,给予后世巨大的启迪,从哲学到文学,从字画到乐舞,无不独风骚,彪炳千秋,更为主要的是,楚人的政治社会体制、民族文化心理,日常生活方式等趋于成熟定型,使楚文化真正成了独特的`“这一个”,千百年来为人们津津乐道。

秦汉之际为楚文化的转变期。秦国灭掉了楚国,并排斥楚文化,使楚文化遭受重大打击。但楚文化的精神因素方面远比物质因素方面根深蒂固,因此楚文化被打而不倒,秦末,楚人刘邦、项羽大兴楚文化,使楚文化有复苏之势,但离开了物质文化根基的楚文化终究是不可能沿着自己的道路发展下去了。汉武帝独尊儒术后,自成体系的楚文化不复存在,但楚文化的某些因子却与传统中原文化一样,成为新的汉文化的组成部分。至此,南北文化相互交融,彼此促进,共同创造着中华民族的灿烂文明。

三、楚文化的基本特征

楚文化内容广泛,笼统谈其特征是难以揭示楚文化的博大内涵的。每一种文化都有很多展示的层面,第一层是这种文化高度概括出的精神要义--我们称之为民族精神;第二层是在特定文化背景下形成的行为思维方式-我们称之为民族心理;第三层是这种文化的物质产品方面-我们称之为物化文化,包括作为物态形式的哲学、文学作品。楚文化在这三方面都表现了自己的个性,具有鲜明的区域文化特征。

楚文化在民族精神层面的特征是积极进取、开放事例、革新鼎故和至死不屈。积极进取就是不满足于既得和既知,勇于向未知领域渗透,向未得领域开拓。楚人立国之初,偏僻狭小,但它们不满足于偏安一隅,终于通过“筚路蓝缕,以启山林”的艰辛历程而成为泱泱大国。楚人之所以能成为春秋五霸、战国七雄,其根本原因也在于其开拓进取的精神。楚人不以处蛮地而自卑,敢于在逐鹿中原中实现自己的价值,展露自己的锋芒。

开放融合是一个民族永葆生机的基础。楚人有自己的文化传统,但从来不固步自封,从来不拒绝外来文化的合理因子。楚国建国后,就民族政策提出了自己的纲领:“抚有蛮夷,……以属华夏”,表现了开放融合的思想,比当时管子“戎狄豺狼,……诸夏亲俊焙涂鬃印耙岵荒毕模夷不乱华”的思想都要进步。在发展过程中,楚人兼采夷夏之长,并积极开展文化交流和民族间的相互学习,正是在开放的基础上形成了自己的文化特色,在融合中保持了自己的文化生机。

革新鼎故是楚民族精神的又一方面。楚人师夷夏之长的目的在于创新,在于形成自己的特色。早在建国初期,楚人就发明了“楚式鬲”,还得扬越和华夏的青铜冶炼技术而兼之,使自己的矿冶水平居于全国领先水平,井创立了介乎夷夏之间的楚制和楚俗。

在楚文化的整个发展过程中,楚人敢于打破陈规,向自认为不合理的事物挑战。熊渠封儿子为王、熊通自称武王均属离经叛道、惊世骇俗之举,别人不敢做,楚人做了;问周鼎大小轻重,各路诸侯想都不敢想,楚庄王不仅想了,而且做了。“不鸣则已,一鸣惊人”本是楚人的一种性格,最后逐渐上升为以蔑视既存、敢于创新为主要内容的民族精神。

楚人走过的历程是一个既不服周、也不服秦的历程,是一个生不服、死不屈的历程。楚受周封,理应为周天子服务,起初楚人还勉强应付,立足既稳后,楚人就开始“包茅之不贡”,就敢于使“昭王南征而不服”,到后来还有夺周鼎之意,使得周王室无可奈何。秦国强盛后,楚敢与之争斗,以致于有“楚虽三户,亡秦必楚”之说,楚国虽然被秦国打败了,但民族魂魄依在,楚人精神不死,陈胜、吴广、刘邦、项羽等楚人最终还是推翻了秦王朝的统治。

楚文化在民族心理层面的特征是崇火尚凤、亲鬼好巫、天人合一、力求浪漫,与中原文化尚土崇龙、敬鬼远神、天人相分、力主现实形成鲜明对照。此外,楚人尚赤、尚东、尚左也与北方文化有所不同,念祖、忠君、爱国是中原文化和楚文化的共有之处,但中原文化偏重于礼法,楚文化偏重于情感,而且楚文化在念祖忠君爱国上比中原文化表现得要更为强烈深沉。

楚人的民族心理深深积淀在楚人心中,表现在楚人生活的各个方面。楚人的衣食住行、自娱自乐、思维想象等各个方面都是上述民族心理的反映。

楚文化的物质方面主要表现为漆器、木器及青铜器,丝织、刺绣及工艺品,郢都、宫殿及台榭建筑,帛画、壁画及屈骚庄文,编钟、琴弦及轻歌曼舞,祭祀膜拜等民俗。所有这些,都可通过实物让人们感知到,是开展楚文化之旋的重要方面。

篇2:荆楚文化大貌

所谓典故性成语, 指的是出自历史事件、寓言、神话、传说等的成语, 其特点是源远流长, 有较浓厚的民族色彩, 在民间广泛使用。成语有两个重要特征:一是语义的统一性, 二是结构的固定性。成语在语义上是一个不可分割的统一体, 其整体意义往往不能从组成成语的各个词汇的意义中推测出来。从结构上看, 成语是经受时间的考验, 是千锤百炼形成的, 其各个组成部分都是固定不变的, 不能随意更动。根据《中国成语大辞典》统计表明, 成语故事中涉及“楚国”、“楚人”的特别多, 达一百多条。先秦时期跨度长达两千多年, 其中大大小小的国家有一百多个, 而来自楚国、楚人的成语占了几近三分之一, 可见楚国以典故多、语言丰富成为当之无愧的“成语大国”。楚国楚人不仅有成语这一语言的数量优势, 而且成语质量也是其他“国家”无法比拟的。许多成语历经几年流传, 仍然生动活泼。成语及其故事流传广泛到这种程度的并不多, 作为历史故事一部分的成语典故是当时政治文化的折射。来自荆楚文化的成语反映了楚国风情和楚人风格, 具有独特的文化内涵。典故性成语中的文化因素往往是翻译中的难点, 要将孕育于中国文化背景中的成语典故译成英语又不产生文化冲突, 确实并非易事。荆楚文化中的成语更由于其来源的复杂性, 加深了翻译难度。下面列举一些负载荆楚文化的成语典故的翻译进行探究。

二、荆楚文化成语典故的翻译方法

(一) 直译法

所谓直译法, 是指在不违背译文语言规范及不引起错误联想的条件下, 在译文中保留原成语的比喻、形象和民族、地方色彩的方法。对于含义比较明确、寓意不太深、英译后不会引起文化冲突的成语或典故, 译者一般采用直译法。直译法单刀直入, 用词简练, 意思明了, 既转达了原义, 又令外国读者了解了我国某些传统的比喻方式和文化内涵。汉语中有不少成语可以采用直译法进行翻译。例如, “百发百中”翻译成“shoot with unfailing accuracy”;“班荆道故”翻译成“squat onthe grass and chat of old times”;“名列前茅”翻译成“be amongthe best of candidates”;“人莫予毒”翻译成“no one dares to harmme”。

(二) 意译法

意译指从意义出发, 只要求将原文大意表达出来, 不注意细节, 译文自然流畅即可。有一些成语如果按照字面意思直译, 则令人费解, 只好根据上下文意译处理。我国典故源远流长, 蔚为大观, 往往内涵丰富, 寓意深刻, 可又藏头露尾, 云遮雾障, 急切间难以吃准其本义。对于这类典故, 意译才是上策, 省却外国读者不熟悉的我国历史人物、地名或事件, 免得拖泥带水, 混淆不清。如“班门弄斧”翻译成 “teach one’sgranny how to suck eggs”;“鞭长莫及”翻译成“too far away forone to be able to help”;“南风不竞”翻译成“the opponent is notstrong enough”, “日暮途穷”翻译成 “approaching the end ofone’s days”;“若敖鬼馁”翻译成“without offspring” (“若敖”指楚国境内的若敖氏, “馁”指饿了, 该成语是说楚国境内的鬼饿了, 意指该族无后人) ;“杀妻求将”翻译成“seek fame andwealth through sinister and cruel means”; “上下其手”翻译成“act in collusion with sb.”;“射石饮羽”翻译成“have the strongwillpower that can make an arrow pierce even stone”; “兔死狗烹”翻译成“trusted aids are eliminated when they finish theirmission”;“退避三舍”翻译成“retreat to avoid a conflict”;“畏首畏尾”翻译成“be overcautious”;“下里巴人”翻译成“popularliterature or art”;“尔虞我诈”翻译成“mutual mistrust with bothparties playing tricks”;“刻舟求剑”翻译成“take measures without attention to the changes in circumstances”;“曲高和寡”翻译成“too high to be popular”。

(三) 直译参半法

所谓“直译参半法”, 就是很多情况下成语只能一部分直译, 一部分意译, 这样做既可以保留原文形象, 又可以使译文畅达。例如:“死不瞑目”翻译成“die with a grievance or everlasting regret”, “死”直译成“die”, 而“不瞑目”意指“遗憾 ”, 因此意译成“a grievance or everlasting regret”;“问鼎中原”翻译成“find for the tripod in the central plain—attempt to usurp thethrone” (问是询问;鼎是古代煮东西的器物, 三足两耳;中原指黄河中下游一带, 指疆域领土。问鼎中原比喻企图夺取天下) ;“吴市吹箫”翻译成“beg about the streets by playing an instrument”, 前半部分意译, 后半部分直译;“阳春白雪”翻译成“TheSpring Snow—a highbrow song”, 前半部分直译, 后半部分意译;“一瞑不视”翻译成“close one’s eyes and die”, close one’s eyes是直译, die是意译;“优孟衣冠”翻译成“tread the board—carryout designs under a false cloak”。

(四) 套译

套译指以英语中相应或同义的习语或谚语, 将原著中的成语之类进行对等翻译。此时, 汉英成语或谚语之间文化价值相当, 别无旁义或歧义。汉语典故成语与英语典故成语各有其民族文化渊源, 相同之处甚少, 即使可以找到一些含义近似的典故, 用在译文中也往往因民族色彩不协调而显得不伦不类, 一般说来, 翻译中不宜用典故成语套译典故成语, 但是不能绝对化, 可以套译的情况并不是完全没有。凡可作套译成语, 译者需信手拈来, 贴切自然;若有细微差异, 译者便要略加变通, 使之平稳移植, 不留痕迹。例如:“亡羊补牢”对应翻译成英语谚语“better late than never”。

(五) 借用法

借用译法是翻译习语的常用方法之一, 即借用目的语中相似的习语套译原语中的习语, 它能使译文言简意赅、易于理解。如“画蛇添足”翻译成“gild the lily”;“风马牛不相及”翻译成“apples and oranges”。

三、结语

作为一种独特的语言文化现象, 成语具有较大的文化信息负载量。在翻译成语典故译过程中, 必须将成语典故放到特定文化加以考虑分析, 结合特定历史年代进行翻译。因此, 对于汉语成语的翻译, 我们要充分考虑东西方文化的差异与融合, 汉语成语的翻译应该更多地注入文化信息, 才能更好地进行。我们大量列举了源于荆楚文化的成语翻译实例, 讨论了典故成语翻译的几种方法, 在实际翻译中, 应做到译文和原文最大限度的语义对等, 但我们不可能任何时候都只使用某一、两种手段, 而应该从具体情况出发, 得其义, 传其神, 选择最合适的手段准确表达原文的意义。一方面尊重源语文化, 忠实地将习语承载的文化信息传递给目的语读者, 另一方面尊重目的语读者的文化心理, 考虑他们对异语文化的理解力和承受力, 争取在保留源语文化和译文可读性之间找到最佳结合点。

摘要:本文分析出自荆楚文化的成语典故特征与其在汉译英翻译过程中的翻译方法及技巧, 最后提出负载大量文化信息的成语翻译实质是找到源语文化和译入语文化的最佳结合点。

关键词:荆楚文化,成语典故,翻译策略

参考文献

[1]陈文伯.英语成语与汉语成语[M].北京:外语教学与研究出版社, 1982.

[2]黄发恭.楚人的成语和成语中的楚人[J].湖北社会科学, 2005.1.

[3]方梦之.译学词典[Z].上海:上海外语教育出版社, 2004.

[4]惠宇.新世纪汉英大词典[Z].北京:外语教学与研究出版社, 2004.

[5]牛津现代高级英汉双解辞典[Z].牛津大学出版社.商务印书馆, 1992.10.

[6]张培基等编.英汉翻译教程[M].上海:上海教育出版社, 1980.9.

篇3:“荆楚文化”十大内涵

湖北随州、谷城和神农架是炎帝神农的主要活动区域,有许多民间传说和文化遗址。在这里,炎帝神农遍尝百草、为民治病、教民耕种,其深厚的历史文化底蕴,标志着中华文明从渔猎时代完成了向农耕时代的过渡。

楚国历史文化

湖北是楚文化的发祥地,楚国作为春秋战国时期的大国和强国之一,在历史长河中创造了灿烂辉煌的文明成果。楚人“筚路蓝缕”的进取精神,“鸣将惊人”的创新意识,“抚夷属夏”的开放气度和“深固难徙”的爱国情结,以及老子、庄子、屈原、宋玉等一大批名人,深刻影响着后人。楚国独步一时的青铜器铸造工艺、领袖群伦的丝织刺绣工艺、巧夺天工的漆器工艺,义理精深的哲学、汪洋恣肆的散文、惊采绝艳的辞赋、五音繁会的音乐、翘袖折腰的舞蹈、恢诡谲怪的美术,都是十分宝贵的文化资源。

秦汉三国文化

秦汉时期的湖北地区也是重要的文化中心,云梦古泽、睡虎地和龙岗秦简、张家山汉简、汉明妃王昭君、汉光武帝刘秀、文学家王逸等都是重要的文化资源。特别是湖北境内是魏、蜀、吴三国激烈争夺的“四战之地”,政治、军事、经济、外交的联合与斗争惊心动魄。《三国演义》一百二十回中七十二回的故事发生在湖北或与湖北密切相关,古隆中、赤壁、乌林、长坂坡、水镜庄、徐庶庙、荆州江陵、惠阳城、古樊城、夷陵、当阳、关陵等著名景区,都是三国文化的重要载体。

清江巴土文化

清江流域的土家族是古代巴人的后裔,热情、质朴、勤劳、善良、勇敢,代表了土家人优良的民族素质,其婚丧习俗、歌舞曲艺、饮食服饰、建筑交通等,构成了清江巴土文化的鲜明特色。以恩施自治州和长阳、五峰两个自治县为主体的湖北民族地区,是巴土文化的富集之地,所谓“清江天下秀,长阳歌舞乡”、“八百里清江美如画,三百里画廊在长阳”就是生动写照。

名山古寺文化

湖北的名山古寺众多,形成了独具特色的名山古寺文化资源。武当山是道教名山,1994年,联合国教科文组织将武当山古建筑群列入《世界文化遗产名录》。经过几百年发展,形成了具有丰富内涵的武当文化。此外,荆山、大别山、大洪山、齐岳山、九宫山和黄梅五祖寺、当阳玉泉寺、来凤仙佛寺、汉阳归元寺、武昌宝通寺以及荆州天星观、武昌长春观等,都有较高知名度和丰富文化内涵。

地方戏曲文化

汉剧角色齐全,长于抒情;楚剧语言质朴,乡土气息浓厚;黄梅采茶戏唱腔丰富,感染力强;潜江花鼓戏,雅俗共赏。说唱艺术有湖北大鼓、湖北评书、汉滩小曲、汉川善书等,丰富多彩。

民间艺术文化

宜昌夷陵区的民间版画、安陆的民间漫画、丹江口伍家沟村的民间故事、黄梅的桃花和木版年画、阳新的布贴、通山的木雕等,在省内外具有广泛影响,这些地方被中国文化部命名为“全国民间艺术之乡”。

长江三峡文化

长江三峡是中国最壮观的峡谷,秀美雄奇的自然风光、色彩斑斓的人文景观、神秘浪漫的神话传说和峡江奇特的风土民俗,形成了具有浓厚峡江色彩的文化流派,构成特色鲜明的三峡文化。

江城文化

武汉地处长江、汉水交汇之地,素有“九省通衢”之称,早在商周时期就是南方连接中原的战略据点。以商代盘龙城为标志,三千五百年的建城史使武汉市积淀了底蕴丰厚的文化。

现代革命文化

辛亥革命武昌首义,在清王朝的统治腹地打响了第一枪,一举推翻了中国历史上最后一个封建王朝,结束了帝制,湖北的革命党人和仁人志士功不可没。以辛亥革命武昌首义为标志,形成了湖北和武汉近现代史上波澜壮阔的革命文化内涵。

两千余年前楚国人创造的辉煌灿烂的文化,似乎随着秦汉以来的文化统一而消融了。尽管如此,楚文化的精神气质和风格特色却始终浸染着历代的文人学士,明显地反映出南北文化的差异。因此自魏晋以来,文化别以南北已成为传统的区分方式。至近代,刘师培、王国维、梁启超等一代国学大师,都曾致力于阐述先秦南北文化性质的差异及南方文化对中国文化的贡献,但他们的阐述主要只能征诸文献古籍、囿于精神文化,而不可能广参楚国文物、印证物质文化,所以也因未能窥见全豹而没有形成楚文化的整体概念。

直到20世纪30年代,深藏地下的楚国文物初见天日,人们才开始产生楚文化的概念。其后,随着楚文物络绎不绝地出土,人们对楚文化的认识也不断加深。

篇4:荆楚文化大貌

●借助电子白板, 运用问题支架关注个体差异

围绕迄今已有300余年历史的江汉平原皮影戏, 我们开展了丰富多彩的活动, 在电子白板的合理运用下, 教学效果得到了画龙点睛的优化。例如, 在“大班数学——开心皮影戏院”中, 当教师在电子白板中出示了一张“戏票”时, 首先提出了几个开放性的问题:“你们见过这样的票么?”“你看见票面上有些什么?”“谁有看不明白的地方?”

这时, 请幼儿将自己看不懂的地方用自由捕获工具圈出来, 被圈出来的部分就会单独复制成一张图片, 教师就将这些图片一一拖拽到旁边的问号区域, 直到所有幼儿再没有疑问提出时, 教师又抛给了幼儿一个新任务:这些问题里面, 有没有谁看得懂?并请愿意解答的幼儿到电子白板前来将图片放大, 用画笔工具标注并说出自己的想法。

当提出疑问的幼儿得到满意的答案后, 教师就请他们将自己的问题图片删除, 最后剩下来的就是所有幼儿未掌握的知识点了, 这时, 教师可以进一步运用问题支架给予引导。

从以上事例不难看出, 当幼儿在活动中遭遇挫折或表现出畏难情绪时, 如果能够找准幼儿的“最近发展区”, 把握时机提供恰当的问题支架, 同时配合适当的电子白板工具, 引导他们在合作互动中建构相关的知识经验, 就能够轻松地帮助幼儿提升经验, 从而使每个幼儿在原有水平上得到发展。

●运用电子白板, 搭建情境支架

在《沔阳剪纸》的一个大班活动“我们都是好朋友”中, 学会用四方连续的方法剪纸是本活动的重难点。但教师一开始并没有直接教授给幼儿们折剪的方法, 而是借助电子白板设置了一个参观剪纸馆的情境, 当“手拉手的好朋友”四方连续作品在幼儿眼前出现时, 教师应鼓励他们自由讨论、并结伴操作来进行探究尝试, 并运用数码相机现场抓拍到幼儿们所运用的多种方法。之后再让幼儿观看完整的示范剪纸视频, 并引导他们观察分析不同之处, “哦, 原来需要折叠以后再剪”。接下来幼儿们就进行第二次尝试, 当再次失败时, 沮丧的情绪写在了他们的脸上。教师适时地鼓励幼儿进行反思。经过讨论交流, 大家主动要求再看一次演示视频, 教师就根据幼儿们的需要在电子白板中进行了选段播放的情境再现。当重难点基本突破后, 再把收集到的各种四方连续作品展示给幼儿欣赏, 并鼓励他们大胆地在电子白板上画出自己的创意, 最后开始实施, 当幼儿们的手中出现了精美独特的四方连续剪纸时, 成功的喜悦真是溢于言表。

在展示作品的过程中, 为了体现公平性, 教师可以提议邀请“电脑大法官”来进行随机选择, 征得集体的同意后, 可运用电子白板的“随机数选取器”工具, 先设置总人数, 再设置每次选取的人数, 这样, 通过这一小小的工具设置的抽签情境, 就解决了活动中经常会出现的一个棘手问题, 同时, 也帮助幼儿们进一步建立了良好的社会规则意识。

由此可见, 在教师预设的各种情境中, 借助电子白板的功能, 引导幼儿们通过独立思考与探索去发现并获得新知, 这对于启迪和发展幼儿的智力, 培养他们的思维能力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

●利用电子白板, 让游戏支架满足幼儿的心理需要

培养幼儿爱学、会学、主动、坚持、专注以及负责任的态度、活跃的思维、想象和创造等品质, 为其今后形成健全的人格和终身学习的能力打下良好的基础, 应当成为幼儿教育最重要的使命。如何将枯燥的知识传授、能力培养变为生动有趣的学习活动, 使幼儿学得轻松、愉快呢?巧用电子白板, 采用幼儿们喜爱的游戏形式是再合适不过的了。

在“好吃的武汉小吃”主题活动结束前, 教师借助电子白板的“透视工具”, 依次将各种武汉小吃图片层叠在一个“神秘礼盒”的下面, 鼓励幼儿选择“说”或者“猜”的任意一个角色。担任“说”这一任务的幼儿面对电子白板, 穿过“神奇的透视眼”看到屏幕中的小吃时, 必须遵守“不直接说出它的名称”这一游戏规则。比如, 当“说”的幼儿看到“面窝”时, 要用语言来进行形容, “它是圆形的、用油炸的、中间有个洞等”, 让猜的幼儿一步步地接近答案, 最后到达胜利的终点。如果猜对了, 教师就将礼盒图片的排序下移一层, 被猜出的小吃就出现在了盒子外面, 当幼儿们看到自己猜对了“蹦”出来的图片时, 别提有多兴奋了。等到幼儿们比较熟悉游戏的玩法及规则以后, 教师就打开电子白板的定时器工具, 将幼儿们分成两组进行“猜词比赛”, 每组各请出一位幼儿猜词, 其他幼儿轮流地看着大屏幕上的小吃进行描述, 互相补充, 直到猜出为止, 最后在规定时间内猜对最多的一组为胜。因为有了这个游戏规则, 说的幼儿要不断地进行思维的调整、语言的组织, 而担任“猜”这一任务的幼儿又要不断地分析、判断、理解、推理, 双方通过积极的互相交流, 听说能力也就在无形之中得到了较大提高。借助“透视工具及图片的顺序设置”, 使视觉的悬念给了幼儿们猜测的空间, 激发了幼儿的探究欲望, 将传统的“师传生受”的语言教学过程转变为了教师和幼儿、幼儿和幼儿合作学习的过程。因此, 幼儿对活动产生了很大的兴趣, 并取得了良好的效果。

从中我们也得到了更重要的启示:在教学过程中根据幼儿的心理需求, 借助电子白板为他们创设了适宜的学习条件, 所以幼儿们才会主动地在整个过程中乐此不疲地反复“参与”, 从而达到事半功倍的目的。

实践证明, 以幼儿已有能力发展水平为基础, 因材施教, 合理地运用电子白板辅助教学, 适时、适当、适量地给予支持与帮助, 不断地为其搭建各种学习支架, 能够实现活动教学的最优化。与此同时, 教师还要进一步探索, 充分挖掘电子白板的其他功能优势, 理性、恰当、巧妙地把它与教学活动有机融合, 在幼儿自主建构的过程中, 逐渐地撤回支架, 最大限度地发挥其自主性和潜在性, 让幼儿真正地成为活动的主人。

参考文献

[1]蔡志华.促进儿童科学活动能力发展的支架策略[J].学园, 2012 (1) :43.

[2]孙爱琴, 任学萍.幼儿教师如何搭建有效性支架[J].教育导刊, 2012 (24) :37.

篇5:荆楚文化滋养幼儿心灵程墨

江汉二桥幼儿园将荆楚特色文化引入园所,挖掘身边已有的本土教育资源,将身边适合幼儿心理特点、为幼儿能接受的优秀文化资源纳入幼儿园课程体系,先后设计了荆楚民间故事、阳新布贴、黄鹤楼、江汉平原皮影戏、美丽的东湖、汉绣、天门糖塑、武汉小吃等主题活动。

按照幼儿教育理念,3-4岁幼儿该具备“愿意在熟悉的人面前说话,能大方地与人打招呼;能口齿清楚地说儿歌、童谣或复述简短的故事”的能力。基于此,江汉二桥幼儿园让孩子们从故事中汲取知识和道理,并掌握这种能力。

小(1)班设计了“洪湖好风光”系列活动,钓鱼乐、数蛤蟆、荷叶拼图、纸杯变荷花、洪湖农家乐等活动,都是孩子们的最爱,他们对洪湖有了初步的印象,會讲“洪湖是湖北的鱼米之乡,洪湖的水美、鱼美”。

中(1)班则以“阳新布贴”中的“布”为载体设计了丰富有趣的一日活动,幼儿在“打醋买布”的活动中体验到了绕口令的趣味,通过观察、欣赏感受到了布纸筒的美丽,又通过自己的想象和操作,探索布的各种玩法,有的小组合作,有的两两合作,有的独自用布裹住身体……

此外,幼儿园还开展科学活动,让孩子们用丰富的操作材料进行探索,孩子们可以观察、感知对称,找对称,做对称,体现“做中学”的教育理念。

在“创意漆盘”活动中,教师设置情境,带领幼儿进入事先布置好的楚式漆器盘商店,引导幼儿仔细观察,初步感知楚式漆盘的美,幼儿通过自由讨论发现楚式漆盘的图案规律,并尝试探索漆盘的画法。

在角色游戏“荆楚娃娃餐厅”中,每个班级设置与楚式漆器风格一致的餐厅大门、墙面装饰画、桌椅,提供自制烧烤炉、小食品、钱币、菜谱、工作人员服装。教师围绕主题“餐厅”鼓励幼儿讨论,幼儿自由讲述自己的生活体验,同伴间大胆协商角色游戏中自己应该扮演的角色,明确餐厅的食物及工作人员的职责。

当地教育局还邀请了汉绣、高龙、楚剧、糖塑艺人进幼儿园,传授最地道的荆楚民间艺术。在民间艺人的指导下,幼儿园举办了各项大型活动。比如,“元旦”亲子民间游戏节,让孩子跟着民间艺人参与亲子游戏;“端午”赛龙舟,孩子们与家长、艺人们一起制作精巧龙舟。

这些活动不仅让幼儿接触到了丰富多彩的外部环境,也促进了幼儿与各领域人才的互动。在宽广的视野下,幼儿获得了不同维度的荆楚文化体验,成为传统文化的小小传递者。(程墨、杨保华)

篇6:论荆楚文化在祭祀建筑中的应用

关键词 荆楚派 建筑风格 祭祀

中图分类号:G127 文献标识码:A

1 荆楚文化和历史渊源考究

楚国,又称为荆、荆楚,是春秋战国时期的一个诸侯国。楚国祖先最早兴起于古荆州之地的楚部落,灭于秦国。其区域范围大致是以今天的湖北省行政区域为主,还包括了现在的湖北全部、重庆、湖南、安徽、河南、江苏、江西部分地方。但人们通常将湖北省称为“荆楚大地”。《三国志》中,吴国孙权的管辖范围就包含了荆州,但当时的荆州非今日之荆州,指的是襄阳,江陵,武菱,桂阳,长沙等几个城市。

2 我国祭祀文化概述

祭祀的产生是由于早期人类对自然界感到神秘、恐惧。人们认为日月星辰,风雨雷电,飞鸟禽兽都是神灵主宰的,因此产生了“万物有灵”的概念,人类对神灵感激,更多的是对他们心存敬畏,这种敬畏众神的心理导致了祭祀的产生。

清朝时期的祭祀在拥有本民族祭礼的同时沿袭了汉族的祭祀礼仪,在皇帝登基、册立太子、册立皇后、皇帝出征和重大节日时都会去天坛祭天。人们要祭祀的地上的神灵很多。除了祭地神、社神外,人们也会祭祀山神(山鬼)、石神、水神、火神等给人们提供资源的地界神灵。祭祖与祭天、祭社合为古代的三大祭礼,经过千百年的传承与变迁,祭祖逐渐形成了一种传统,一代一代传承下来,虽然枝节偶尔会有增减改变,但其主流趋势已然成形。在近现代中国的大部分地区,祭祀祖先成为了最重要最常见的一种。

3 荆楚地区祭祀建筑案例

湖南从广义的荆楚地区概念上来讲也属于荆楚地区。因此本章以炎帝陵为例,重点分析主要祭祀区的神农大殿,探讨荆楚地区的祭祀建筑的建筑形式、空间划分以及总体布局等方面的内容。炎帝陵位于湖南省株洲市炎陵县鹿原镇境内,而神农大殿则位于炎帝陵殿中轴线东侧,是炎帝陵一期工程公祭区,于2001年开始动工,2002年9月竣工,在湖南省各界公祭炎帝陵活动中正式投入使用,占地面积2万余平米,建筑面积1413平米,是清式仿古建筑。 神农大殿由大殿、东西配殿、连廊和两个四方亭组成,面宽37米,进深24米,高19.6米, 10根高浮雕蟠龙石柱挺立在大殿外廊,高5.4米,直径0.8米,蟠龙栩栩如生。

3.1 建筑风格形式分析

从建筑风格上来讲,神农大殿延续了清代古建的建造形式。作为仿古建筑,采用钢筋混凝土结构,在构造方法上进行了突破和创新,不拘泥于旧的形式和做法,使用南方的建筑的构造方法和地方建造方法,只是借鉴却不是完全照搬,在其基础上进行了改动和创新。最具有争议的一点是神农大殿没有采用传统的木结构,而是采用的钢筋混凝土的框架结构,露出的钢筋混凝土构件则用外做油漆,达到仿古木的质感效果。屋面使用的是钢筋混凝土的预制件,檐口部分采用的是钢筋混凝土方形櫞条,然后铺设预制钢筋混凝土的望板。而其他部分采用现浇的钢筋混凝土技术,铺设琉璃瓦,整个屋面形成完美的弧线形状,凸显古式建筑架构的曲线美。

从神农大殿这座典型的荆楚地区祭祀建筑来分析总结和归纳,以一概全,荆楚地区祭祀建筑风格延续古建建造风格较多,多为仿古,形式变化不大,例如斗拱、重檐这之类的建筑构件用的较多。高建台、深屋檐是荆楚古建筑的两大特色,包括祭祀建筑在内同样如此。可总结为:形式仿古,用材现代化,更像是翻新的古建,而不是历史的重现。

3.2 建筑空间布局分析

神农大殿,作为新建公祭区的轴线上的主体建筑物,神农大殿采用传统的建筑布局形式——中轴对称形式,中轴线沿炎陵山龙脉展开,大殿坐北朝南,处于正中央,朝着太阳,人们称之为居中当阳。而公祭区的其余建筑则沿着轴线展开,更好的突出和衬托出主体建筑——神农大殿。

神农大殿建筑面积为1400平方米左右,由一个主殿和两个配殿组成,之间用连廊有机的联系起来,形成一个“山”字形。高低错落有致的建筑物,加上恰到好处的连廊搭建,更加突出了神农大殿富于变化的空间感。地处炎帝陵浓厚的文化背景之下,神农大殿更加富有灵气和空间层次感,转而神农大殿本身也提升了炎帝陵的宏伟和庄严肃穆之感,增加了人们对祖先朝圣和膜拜的虔诚心理。

从空间布局和划分来看,荆楚地区祭祀建筑通常采用传统的建筑布局形式——中轴对称形式。在古代中国,具有中轴线平面布局意识特征的建筑随处可见。强烈的政治色彩,浓郁的理性精神,是中国古建筑文化的一大特色。营造一种庄严肃穆、敦厚平和的感觉,提升了祭祀场所的的宏伟和庄严肃穆之感。荆楚地区祭祀建筑通常还设计为大进深、高空间,烘托出了建筑的恢弘的气势,给人一种空灵之感。再者,荆州祭祀建筑也善于利用周边自然环境,自然环境和历史环境因素与建筑想协调,整体化一,与建筑空间形式有机结合起来。

建筑是人类文明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对荆楚文化建筑风格的探寻要寻到其“源”,通过借鉴与化用的手段,应充分了解环境、气候、民族、风俗习惯等情况,结合建筑功能类型、现代技术与绿色建筑材料等综合性因素,从中寻找荆楚文化可以发扬的内涵,获得创作的灵感和题材,建造出既是传统的、民族的,又是现代的建筑物,从而实现现代建筑与传统文化的和谐统一。

篇7:荆楚文化大貌

关键词:荆楚;民俗体育;特点

【中图分类号】G80-05

1前言

在荆楚地域内的民俗体育由广大的各族人民所创造和传承的,并融入和依附于民众日常生活的风俗习惯中的具有修身养性、健身技击、休闲养生、竞技表演、观赏游艺、趣味惊险、民俗音乐歌舞交融特色的一种集体性、模式化,生活化的体育活动,探讨荆楚文化,有利于全民剖析荆楚民俗体育的文化内涵,促进民俗体育的传承与发展。

2调查与分析

2.1荆楚地区民俗体育的分布特点现状

荆楚地区是大杂居、小聚居的特点。源远流长的荆楚文化造就了鄂西地区民俗体育活动内容的丰富多彩,形式各异。并且各种体育活动与当地风俗习惯紧密结合,相互渗透,各种民间传统节日,节日庆典活动中都包容了民俗体育的内容。如荆门荆州地区的陀螺、跳方格、滚铁球、龙舟竞渡、敲编钟、高跷、押加、蹴球等;宜昌三峡库区的武术、天地球、芦笙舞、铜铃舞、巴山舞、摆手舞、巴渝舞、竹铃球、苗岭球等;襄阳地区的跳绳、观花灯、秧歌、踏清、打珠子、穿天节、摇杆、舞龙、舞狮、汉江号子、背鸽、扇子人、双座旱船、蚌壳、拔河、傩面人等;恩施地区的跳丧舞、射箭、斗角、拔腰带、扁担劲、抵杠、竹铃球、打陀螺、倒挂金钩、肉莲花、梁子湖捕鱼、硗旱船、板鞋、武术、滚环、花灯舞、摆手舞、铜铃舞等;十堰的武当拳、剑、棍、排排坐等。

2.2荆楚地区民俗体育活动项目现状调查与分析

荆楚地区不仅民族传统体育资源丰富,而且民风民俗项目众多,在民俗体育的形成和发展过程中,荆楚地区的民众创造并积累了具有地域特色的民间民俗体育项目。通过相关调查和资料的整理,鄂西圈民俗体育资源丰富,不同的民族各具特色,例如:土家族的摔跤、扁担劲、斗角、塔撑腰、耍砣、石锁、石担;苗

族的抢花炮、射弩、苗拳、耍连枷、扔流星砣、绝技、舞龙、舞狮、钩钩刀;侗族的侗族武术、芦笙舞、枪花炮、荡秋千、踢毽子、掰手劲;汉族的龙舟竞渡、敲编钟、高跳、押加、蹴球、陀螺、跳方格、滚铁环等,不同的民族有自己的独特的传统体育项目,但也有开展相同的体育项目,这些项目具有较强的娱乐性、健身性,各民族的民俗体育相互融合,共同促进鄂西民俗体育文化的发展.

2.3荆楚地区民俗体育项目类别

目前,关于民俗体育项目类别的划分千姿百态,没有统一的原则和标准。有的按照项目的起源划分、有的按地域划分、有的按照不同的體育特色划分、有的以功能形式划分、有的是根据体育项目的综合表现形式进行划分,本文主要按照民俗体育项目的功能特点进行综合划分,将民俗体育划分为健身类民俗体育、竞技类民俗体育、游戏娱乐类民俗体育、非物质文化遗产类民俗体育、流传于民间的其他传统体育。

如今,部分民俗体育项目在人类生活的演进过程中逐渐脱离其原始形态,各项目之间相互融合,追求共性特征,共同为全民健身服务。如起源于农田插秧活动的秧歌早已和农业生产脱离关系,成为以表演形式为主、富有现代气息的休闲娱乐项目,放风筝和腰鼓运动也不再局限于仅在特点的日子开展。

3.结论

3.1荆楚地区民俗体育的特性

荆楚地区民俗体育的特性是指特在产生和发展过程中逐步形成与经现代体育的对比二现象出来的特征。

3.1.1民族性和地域性相结合

我国各个民族和地区都有民俗习惯,在长期的历史发展中,形成特定的历史文化,从而形成自己的体育特点。地域性是民俗体育的内容、形式等方面变相出一定的区域间差异,它主要受到经济、地理历史等多种因素的影响。如在荆州、宜昌等地区位于河流边缘,具备龙舟赛的有力水源条件,鄂西苗族的白狮会,土家族的斗角:即使是同一项民俗运动,不同的民俗有不同的风格,特别是恩施地区等地,其么尽速体育更加体现出鲜明的地域特征,但个由于受到封闭的地理环境的影响,人们更能感觉到他的神秘性和精彩性。由此可见,民俗体育实现了民俗性和地域性生物融合。

3.1.2传承性与变异性

传承性是民俗体育在其发展中体现出来的具有规律性的特征,是在时间和空间上的延续和蔓延。荆楚地区的民俗体育项目大部分来源于民族战争和原始的狩猎活动,或是对神灵的崇拜,或是农耕与宗教,或是民间的婚恋和民俗,如土家的高脚马、摆手舞等体育项目。现在很多的项目如弓箭、矛、木球、船只等活动器材本身是劳动工具盒武器发展过程中演变而来的,而跑、跳、投等技术动作是源于生产和军事技能在,这种原始性中慢慢地渗透着西方体育的属性,表现出个体发展的功利性和目的性。

3.1.3娱乐性与观赏性相融合

荆楚地区民俗体育是人们在生产和生活实践中创造出来的,娱乐性的特征并非生产之初就具有的,民俗体育最初产生来源于军事或劳动或宗教的或其他的意义,他是发展到一定阶段后才体现出来的,他是人们在参与民俗体育活动中自由享受运动的乐趣,享受生活的乐趣,坚定了对生活的信心。通过参加各种民俗体育活动来祝贺新婚、欢庆丰收、闲暇消遣、欢度佳节等,促进人的娱乐生活和健康状况的提高。如踢毽子、跳房拾子,放风筝等都属于娱乐性的民俗体育项目,是孩子们喜欢的娱乐性游戏活动。荆楚地区民俗体育现在的发展是重要的活动内容,这与他的娱乐性和观赏性是分不开的。

3.1.4文体交融性

荆楚地区民俗体育文化交融性的特征主要表现在对其他的文化的尊重和吸纳方面。不同的民俗体育文化和地狱民俗体育文化在交流中往往出现“抗拒”、“同化”、“汉化”等多种不同的情况,但随着经济的发展,社会的进步,加之现代体育文化的冲击,荆楚地区民俗体育文化进行双向交流的渐进过程及其相互结合的自然结果。荆楚地区民俗体育融于博大精深的炎帝神龙文化、楚国历史文化、秦汉三国文化、清江巴土文化、长江三峡文化、红色文化等鄂西文化之中,打杂居、小聚居的居住模式促进了体育与文化上呈现出形态各异,多姿多彩的民族类型,取其精华,去其糟粕,不断发展鄂西民俗体育和文化。

参考文献

[1]高丙中 民俗文化与民俗生活[M] 北京;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1994

[2] 刘万武,姚重军 体育民俗之探讨[J] 西北民族学院学报,1999,(3):123-126

[3]{9}胡娟 我国民俗体育的流变一以龙舟赛度为例[J]体育科学,2008,28(4):84-96

[4] 涂传飞 一个村落舞龙活动的变迁[J]体育科学,2008,28(4):84-96

上一篇:道路前面还是道路六年级作文下一篇:远离违法犯罪 做一名遵纪守法的好学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