于青春的散文诗

2024-04-09

于青春的散文诗(精选8篇)

篇1:于青春的散文诗

青春,青春。我短暂的青春,我易逝的青春,我温柔的青春,我可爱的青春。今夜只想对你说,你好,青春!

时间就像一条河流,一去不复返。青春啊青春,你从不等我长大。我想对你说,青春,真好!

时间还像一首歌,时而欢快的节奏,时而轻盈的旋律,时而又激昂的高歌。女孩啊女孩,你青春永驻,你美丽并存。

而我一生都在追赶着青春。奔跑。欢呼。呐喊。

天使啊天使,如何让我遇见你,在我最美的年华里。

青春啊青春,你就像一股春风,带着爱的沐雨,唤醒了我沉睡已久的心。

如果爱是一种特别的酒,那么甘醇厚远的酒香大概就是思念了吧!

我第一次无法自拔地爱上它,第一次不顾一切得迷恋它

如果我学会喝酒,那么我会与你相伴无数个缠绵悱恻之夜;如果我学会爱,那么我会在青春的画卷上雕刻你的名字,酒。

夜幕降临。柔美的月光钻透稀稀疏疏的缝隙洒在了我的身子上,就像你温柔的抚摸,同样让我情不自禁地醉倒在你的怀抱中,远远飘来一股浓浓的青春的味道

时光荏苒。青春终会定格在漫长岁月的某个画面里,启盖后的酒也会慢慢淡去芳香,最终连爱情也会化为云烟,而你还是会走。

逐渐地,我学会了独立。

我还明白了,相见不如怀念,怀念不如珍惜眼前。

撒下一粒种子,大地会给你一朵花;向天祝愿一个梦想,天空会给你一个爱人。

青春啊青春,我要紧紧地抓住你的手,呐喊一声:

你好,青春!你好,爱情!

篇2:于青春的散文诗

很长的一段时间,我们总是在徘徊、彷徨,人生的岔路口上,找不到前进的道路,没有能够给予你指导方向的人,痛苦、忧伤接踵而至。我们感叹着,总觉得,由于青春,生活变得泥泞不堪;由于青春,我们变得颓废惘然;由于青春,我们看不清未来。可是,青春并不应该是这些的。青春的代名词是澎湃的热血,是洋溢的热情,是努力的拼搏,是无尽的尝试。青春是经得起磨练但经不起消磨的,经得起开发却经不起挥霍。整日的萎靡不振,眼里看见的只是颓废,这些又有什么意义呢?

再多的抱怨,再多的不满,又能够改变什么呢?只是会让自己觉得活的很累很沉重,然后再次的抱怨、不满,如此下去,恶性循环罢了。其实,我们还年轻,有什么事情是不可能的!曾经那么多的梦想,正该乘着这大好的青春年华,去拼搏、去努力,给所有的梦想一次实现的机会。只要勇敢得向前,努力的付出,即使到最后没能够收获你想要的,过程中的经历也已经足够你去珍藏回忆的。青春,只赋予你、我一生一次,盛年不重来,一日难再晨,及时当勉励,岁月不待人。

最值得高度珍惜的莫过于每一天的价值,把握住今天把握住明天,迎来每天的第一缕阳光。青春时光无价,一刻千金。很多时候都会觉得疲惫不堪、无可奈何,没有太多的激情。是否是由于我们的心已经不再年轻了,将一切都已经看透?不,主宰世界的是你,放弃世界的仍然是你。心情日记里天气的阴霾或风和日丽,其实都是你自己在撰写。或许,在这物欲横流,虚假繁荣的社会里,你想要的只是平平淡淡的生活,与世无争,恬淡一生,不想在反反复复中追寻,只做一个平凡的人。

我们不能过于片面的去评价说这是对是错,但是平凡并不意味着平庸。我们可以平凡,但绝不可以平庸。很多年以后,回想起曾经做的事、说过的话,总会觉得是那么的幼稚。年幼的无知,少年的白日梦,蹉跎的岁月中充斥着青春的点点滴滴。或许会悲伤,或许会难过。想说的是,不经历风雨,怎能看见彩虹;想说的是,再多的不舍、留恋也已经是沿途的风景;想说的是,无论是什么,都已经是过去的了,没有必要再去纠结哀伤。终有一天我们将会进入成年,在青春的路上渐行渐远。但请不要悲伤,由于离开是为了更好的回忆。

篇3:于青春的散文诗

关键词:青春期健康教育,生物教师,感受

课堂上, 甲同学正在偷偷地看课外书, 被正在上课的李老师发现了, 书被当场沒收, 为不影响上课, 老师让这名同学课后到办公室去, 接着继续上课。下课后, 甲同学急忙来到办公室, 然而令老师没想到的是, 甲同学看的是一本所谓的“青春期读物”, 书中有许多关于色情内容的描述, 老师发现这种情况后, 对其当场进行了说服教育, 并又向他重新推荐了一本适合中学生阅读的青春期健康知识读物。然而令老师没想到事还在后面, 甲同学在看这本青春期读物的时候, 又被他的家长发现了, 家长是如临大敌, 先是对孩子进行严厉的训斥, 接着又气势汹汹地来到学校, 找到李老师, 并对李老师恶语相加, 任凭李老师百般解释, 都无济于事。这件事情在师生中产生了很坏的影响, 李老师也因此被一部分不明真相的人误解了, 很是委屈。

这件事已经过去很长时间了, 但在我心中总挥之不去。如何对刚进入青春期的初中生进行青春期健康教育, 是摆在我们广大教育工作者面前很现实、很紧迫、同时又必须积极面对的问题。上述案例出现这样的结果, 家长、教师、学校都有不可推卸的责任。本人是一名初中生物学教师, 对学生进行青春期健康教育责无旁贷。下面就根据多年的工作体会, 结合本案例, 谈谈本人的一些感受, 恳请专家、同仁指正。

一、正确面对青春期的各种问题, 享受成长的快乐

青春期是人生必然经历的一个阶段, 是指人体从童年向成年过度的关键时期, 初中学生正处在这一时期。进入青春期, 人体在各种激素的共同作用下, 身体生长加快, 而且人体各器官, 特别是生殖器官的发育逐渐趋向成熟, 伴随着生理的变化, 他们的心理也发生了许多变化。如:喜欢独立行事, 喜欢交友往来, 性意识开始萌发, 对异性产生好奇、兴趣, 渴望了解关于青春期的知识等, 因此案例中甲同学出现的行为本无可厚非, 是青春期特殊心理的自然流露, 迫切需要家长、教师的指导帮助, 然而再看看我们的家长、教师, 或谈“性”色变, 如临大敌;或简单行事, 敷衍应付, 这都不是解决问题的方法, 关闭了交流对话的大门, 久而久之, 孩子肯定会出现问题。

二、找寻家长配合, 注意因势利导

社会调查表明, 家长是孩子青春期教育的启蒙老师, 父母的观念会深刻影响孩子。因此在青春期健康教育中, 做父母的首先应该加强青春期健康知识的学习, 对此有一个正确的认识。然而现实状况是, 有相当一部分家长不愿提及这方面的知识, 认为讲了会诱发孩子的不良行为;或是无师自通论, 认为孩子到了一定年龄自然就会知道。另外有的孩子生活在单亲家庭中, 或长期同老人 (祖父母、外祖父母) 生活在一起, 青春期健康教育更是缺乏。因此, 这就要求我们生物学教师, 不仅要进行青春期健康教育, 还要寻求家长配合, 最好是先给家长补课, 通过家长会、家访等, 与家长建立密切联系, 请家长注意孩子平时喜欢的书籍、报刊、歌曲等, 经常与孩子交谈, 发现异常情况就与教师联系, 共同商讨处理青春期问题的方法。

三、调整教材顺序, 适时应对青春期

调查表明, 进入现代社会, 人的青春期提前了, 我国的情况也不例外。男孩的青春期一般开始于11—13岁, 女孩更早, 较男孩要提前两年。而初中生物课程中有关青春期健康教育的内容被安排在初二下学期, 因此在时间上明显滞后于青春期的到来。如苏教版的教材就是如此。作为教师, 就可根据具体情况, 对该部分内容作适当调整。比如, 在学习消化系统之后, 接着就可以学习生殖系统的知识, 这样时间就被提前了近两年, 教材内容的顺序虽被打破了, 但并没有影响教材的知识体系, 相反, 这样的安排更便于这部分内容的教学 (生殖系统也是构成人体的一个系统, 和我们刚学过的消化系统一样, 没什么神秘的) 。通过这样的调整, 使学生在青春期到来之前就具备了青春期健康的知识, 当青春期来临时, 就可以从容面对, 避免盲目, 有效防范不良信息的侵袭。李老师如果这样做了, 甲同学的行为也许就可避免了, 这件尴尬事情也就不会发生了。

四、青春期教育要长抓不懈, 多措并举

青春期是较长的一个阶段, 大约十年左右, 这期间会遇到许多问题, 而这些问题又不是集中出现的。因此作为生物教师绝不能认为, 通过几节课, 学完书本上的知识, 就可将问题全部解决。事实上, 对于初中学生来说, 这仅是解决问题的开始, 教师要以此为契机, 配合学校、家庭、社会, 采取多种形式, 长期地、不间断地进行青春期健康教育工作。再看案例中的甲同学, 难道经过家长的训斥, 青春期的问题就没有了?通过阅读教师提供的书籍, 问题就能彻底解决了?甲同学的这一次情况被发现了, 以后每一次都还会被发现吗?那还有乙同学、丙同学呢?因此, 青春期教育绝非一朝一夕的事, 是一个长期、复杂的系统工程, 有大量工作要做。作为生物教师, 要做学生的知心朋友, 倾听他们的声音;定期进行心理测试, 问卷调查;或通过心语信箱、电子信箱等多种途径, 及时发现他们心理潜在的问题, 然后再利用班会课、心理活动课、板报、书面交流等多种形式, 耐心持久地帮助他们解决问题, 使他们的身心健康全面发展。

篇4:消逝于时代断层的诗意青春

【关键词】 《致我们终将逝去的青春》;精神自传;断裂;诗意;代际差异

[中图分类号]J90 [文献标识码]A

大概是觉着十个字的片名太长,不怎么符合华语影片的传统,《致我们终将逝去的青春》在多数时候被人们简化为《致青春》。然而这种朗朗上口的简化也一并略去了片名中那份深沉的伤感与无奈,以及伤感无奈中隐含的不舍与不甘。同时,这种简化方式也将这句本属于特定人群的诗意抒怀予以“广谱”化了——本来,站在当下的时间节点上,能有资格发出这么句感慨的人,只能是属于“70后”这个处于青春末期、行将迈入中年门槛的社会群体。青春正欲走未走,自己则欲留难留,终将逝去的眼下还在延续,虽则延续却无能为力。一代人回望青春时的不盡怅惘、欲说还休,都由这个过长的片名传递出来。而以片名为入口,考察影片复杂缠绕的青春叙事,则能发现这部影片具有鲜明的“征候”性,它充分折射出当下社会的种种文化生态和心态。

一、“70后”:精神自传之难

就着力于讲述“70后”的青春故事这一点,赵薇的《致我们终将逝去的青春》殊为难得,勇气可嘉。中国当代文化中一直存在一个颇为诡异的现象,那就是生于1970年代这批人的青春故事在中国内地的电影(包括电视剧)中多年来一直是整体缺位的。“70后”一代人基本在20世纪90年代走过青春时光,可是在近些年影视剧的青春表述中,这个年代的故事已然断档,浓墨重彩登场的都是发生于80年代之前那些“红色后裔”们的“阳光灿烂”或“血色浪漫”、抑或平民青年“长大成人”的青春残酷物语,要么就干脆直接跳到新世纪,表现“新新人类”们的古灵精怪与“职场”中的“奋斗不息”,而“承上启下”留在90年代的青春史却没有被认真或成功地表达过,它更多是让位于转型时代的社会集体经验——在一代人走过岁月后,当年铭心刻骨的青春记忆却自觉不自觉地被集体忽略,被尴尬莫名地悬置在历史的黑洞中。

记录这段青春的责任,本应该属于70后的影人们,因为这就是他们的自身历程。遗憾的是,虽然在这个年龄段的电影从业者并不算少,但他们多半喜欢把玩一些貌似深沉晦暗的主题,更多关注于当下都市样貌与各种“底层”的生存图景(想一想那些被含而混之指称为“第六代”的70后影人们),普遍无意于回顾自己来时走过的路。贾樟柯或许是其中最愿意怀旧青春的,他的“故乡三部曲”就是在重拾自己的青春记忆。只不过贾樟柯过于刻意在故事张力上做文章,更多关注小偷、舞女、无业青年等边缘人群,所以他这种青春书写往往激进有余,而提供给人们的却是“类奇观”式的观影体验,很难视为一代人的青春自传(当然他也不屑于承担此种“代言”重任(1)。何况贾樟柯也很快就掉头转向了,早早结束了自己特色独具的青春叙事。

作为大众文化重要品种之一的电影,固然讲求创作者的自我经验,但争取最大数量观众的认同、满足他们的情感诉求也是电影作为一种商品的本质属性。为此还是有理由要求、期待从业者们拿出更具情感整合性的,能获得更多心灵共鸣的影片。换个角度看,适龄主创者们的无意于此或许只是事情的“果”而非“因”,对于一代人何以会缺失有分量的精神自传,更深层的心理原因或在于:“‘70后’这代人生长于计划经济时代,再碰上市场经济时代,他们文化主体性比较复杂。20世纪90年代末,他们刚开始发出声音,就被‘80后’青春代表人物抢去了风头,到现在也没有自己的代表人物和讲述者。”(2)所谓“文化主体性”,即是在文化人格方面如何达成对自我的准确认知,建立起个人的身份认同感。在当代思想家阿尔都塞看来,人的“主体性”原本是一个“空位”,要由某种意识形态才能“召唤”出来,[1]当代社会学家吉登斯也认为,人的主体性是“在不断反思过程当中被惯例性地创造出来和维系着的某种东西。”[2]58人对自我身份的确认,很大程度上要依赖于对身边社会各种关系的反思和甄别。所以上面这段话非常敏锐地点明了,正因为遭遇了时代的“转型”,计划经济时代与市场经济时代彼此不同、甚至是完全冲突的主导性“意识形态”先后都融入了他们的人格成长过程,使得他们对自我和身边社会的认知产生了困惑甚至是混乱。难以确立自身的“文化主体性”,就很难“飞越迷雾,把生命看清楚”,找不到一套系统的“话语”来对应、来解释自己的故事,这才造成了对自己青春岁月的“集体失语”。——在这种情况下,去讲述“别人的故事”显然比讲述“自己的故事”还更为轻松讨巧。而作为例外的“20世纪90年代末”他们发出的声音,指的应该是1998年那部有着一个计划经济时代革命文化气质剧名的偶像剧集《将爱情进行到底》(关于这部剧集,下文还将述及)。

90年代,是中国经济高速发展、加速融入全球资本主义体系的十年。中国在韬光养晦中悄然崛起,而商品经济和市场化也在迅速重塑人与人之间的关系。在消费主义高扬的商品社会,对经济与物质的追求日渐成为一种新的“意识形态”凌驾于整个社会之上,也渐渐渗透多数社会成员的内心意识。它颠覆了人们的价值结构,改造了既往计划经济时代个人存在的依据和动力。“70后”一代人的尴尬由此而生:在他们的青春前期,还驻留着红色年代浇灌出的“精神至上”的理想主义光辉,以及“新启蒙”时代高扬自我个性的呼喊,可到了他们的青春后期,社会中却只剩下一片光秃秃的物质欲望,伴随着失序的丛林生存法则。缺失了主体的延续性,如何看待自己的过去,如何定位自己的当下,或许一直纠结着很多“70后”,虽然他们早就奔往“不惑之年”了。

于是,我们能够发现,作为一名青春横亘于时代断层两边的“70后”的导演赵薇的胆量和抱负。或许,赵薇如此“胆大妄为”是因为她身体里永远都活着一个机灵、皮实、混不吝的“小燕子”吧。

nlc202309031403

二、叙事的断裂与诗意的消逝

果然,《致我们终将逝去的青春》面世后,票房与口水齐飞。或许是赵薇的雄心太大,总是希望面面俱到,超过两个小时的公映版最后还是显得匆促散乱,在叙事上存在明显的断裂。影片前半部分是一段较为完整的校园爱情,演绎了青春片中特有的浪漫与疼痛,而后半段则线索枝蔓、多头并进,最终显得支离破碎。有人甚至将此归结为导演对于所讲述时代的淡漠:“从中没有发现赵薇对那个时代的激情、立场和想法。”[3]

这种评价显然是过于简单粗暴了,只要认真看过影片的人都不会质疑赵薇的诚意。其实,对于影片叙事的前后断裂,与其将它归结为导演的能力或态度,不如说,这一“断裂”本身也是一个绝佳的征候,完整对应了、解释了这个时代的“断裂”。在断层的彼端,是一段纯粹的、可以完全为了精神、为了信仰而存在的青春,而断层的此端,则是另一段彻底放逐了精神的高蹈、只为现实逻辑所主宰的青春。影片叙事由流畅而突然坠入凌乱,正是直观表达了这代人在面对断裂的时代顿挫失据的精神生态。

“青春”是一个“现代性”概念,尤其对于中国这样一个“长者本位”的“老大帝国”,“青春”更成为先行者们掀起“启蒙与救亡”大幕的一个策动力。从梁启超的《少年中国说》到毛泽东“早上八九点钟的太阳”,“青春”一直都和阳光、热情、力量、勇往无前等热烈美好的词汇联系在一起。“少年布尔什维克”出身的老作家王蒙甚至这样感慨过:“青春、革命、爱情,这三样东西加在一起还能不点燃全部世界与全部生命!”[4]273这是充满诗意的抒怀,因为青春的蓬勃生命本身就充满了诗意,它睥睨现世成规、超越凡俗烟火,满腔的豪情只为精神的光芒所点亮。

正如影片前半部那个美丽的雪夜,在经过了各种不择手段的“死缠烂打”后,女主角郑微终于让陈孝正接受了自己的爱情。那一刻,郑微心花怒放地走在校园的雪地上。走着走着,她低下头,惊奇地发现:脚上的深色运动鞋竟然变成了一双闪闪发光的水晶鞋,炫目而圣洁的光辉在暗夜里照亮了她青春神采的脸庞。此时,她已经变身成为最幸福的公主!——在整体风格非常写实的影片中,这短短十几秒钟的场面如梦幻般浪漫唯美,堪称神来之笔,充分诠释了诗意青春对现实世界的超越(仅仅凭借这十几秒钟画面,就没有理由质疑赵薇的努力与情怀)。此时的陈孝正,只是一个出身贫寒、前途未明的穷小子,但在郑微心里,他就是值得自己不顾一切来追求的白马王子。郑微愿意如此放低身段,并非因为她是无人关注的灰姑娘,她的身边一直有一位高调的追求者:富家公子沈开阳。如果以现实条件考量,他其实更具爱情的竞争力。但,即便沈开阳算得上是英俊靠谱的“高富帅”、即使他屡屡送上价值不菲的礼物,郑微却始终不为所动。影片中沈开阳第一次试图送给郑微的礼物就是一个豌豆公主的玩具:这就是沈开阳心中尊贵娇嫩的郑微。然而,郑微却宁愿让自己 “低到尘埃里”,在陈孝正面前做一名角落里的灰姑娘。

只是,此刻大学围墙外的时代已经发生断裂,残酷的物质社会与围墙内的诗意青春劈面相逢。毕业前的招聘会上,人山人海的求职场面无情挤压着年轻人的飞扬不羁。迫在眉睫的生存压力、颇有诱惑的留学前程,陈孝正在必须做出的二选一面前放弃了两人的爱情远走美国。然而,这还只是一个开始。几年之后,外面的世界终于改变了一切,就连郑微本人,都从任性刁蛮、大大咧咧、作业出错都无所谓的“玉面小飞龙”变身为冷静干练的职场女白领,犀利告诫下属要留意做事的细节。此时反观陈孝正的畏缩薄情,似乎也无需太多苛责,只不过是由于贫寒的出身决定了他比同龄人的“转向”更加迅速罢了。个人无法与时代抗衡,诗意的青春等不到年华的老去就戛然而止,这就是一代人必然要接受的无情命运。而不甘心舍弃青春记忆的阮莞,最终落了个玉石俱焚,她付出自己的生命实现了青春的永恒。

诗意的青春消逝之后,影片中的青年人进入了社会,开始现实而紧张地“活着”了。影片至此也开始陷入线索繁多、略显纷乱的窘境。——恰如影片外这代人在现实生活中的日常状态。他们似乎无法在物欲时代里活得心安理得,因为青春闪亮的彼端还在那里映照着今天的蝇营狗苟,让他们在回忆面前无地自容。就像若干年后,陈孝正得到世俗意义上的成功,但他也因为自己一路上的不择手段而时刻处于内心的煎熬。

由是想起上文所提到的电视剧集《将爱情进行到底》,那更是一部彻头彻尾的“纯情”剧,是诗意青春的放肆张扬。在90年代后期,时代断裂之痛还没有充分发酵,剧中的男女主角们每一个人的爱情选择都是忠于内心而无视物质的。杨铮也罢,若彤也罢,无论个人的发达与落魄,他们的爱情从来不会因为物质发生改变。或可认为这部剧集是时代断裂后“70后”一代人对断裂前的青春时光进行的最后回望和凭吊。虽然追求真爱的路上百转千回、起起落落,但他们很幸运,他们是拥有诗意青春的最后一批人(十多年后原班人马拍摄的同名电影“续集”《將爱情进行到底》正好与此剧集的“纯情”形成绝佳对照:2011版影片充满了物质决定爱情的潜台词,刻薄地宣扬了无产者无爱情,要想鸳梦重温首先必须有优越的经济保障[5]——诗意的青春消逝之后,爱情将无可避免地沦为物质的附庸)。

当然,开展如上讨论的前提,是一个人他(她)曾经经历过、信仰过这样纯粹唯美的诗意青春。在影片中,郑微的早年恋人林静不是这样的人,郑微的室友黎维娟也不是,他们就生活在郑微、阮莞、陈孝正身边,但自始至终都是无比现实、无比理性(陈孝正本属于黎维娟这类人,因为被“裹挟”进郑微的青春中,他才体会到只有这段日子他从“爬行动物”变为“直立行走”的美好感觉)。他们不曾遭遇过青春的断裂,因为,他们从来也没有在生命中拥有过诗意,拥有过青春。

三、可通约的“疼痛”与不可通约的“感动”

《致我们终将逝去的青春》充满疼痛。这种疼痛深入骨髓,无从救赎。所以会有论者感慨:“没想到赵薇镜头下的爱情竟然知此疼痛, 到底因为那是一个疼痛的年代, 还是因为疼痛本来就是青春中的宿命? ”[6]这一追问非常敏锐。“疼痛”,当然是青春电影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只是这份疼痛背后指涉的内涵各有不同。其中,既包括叛逆青春遭遇固有现实时必然遭遇的对抗与失败,也包括从精神上告别既往,重新建构自我认同的艰难成长,既有被抛入社会边缘或底层的愤懑与反击,也有精神在自我流放中的脆弱感伤。——虽然彼此的“痛处”各不相同,但只要是从“疼痛”的方向看,青春电影中永远都是斑斑泪痕、累累创伤,无论港台还是内地,无论西方还是东方。

nlc202309031403

不过,作为一部票房超过7亿元的热销电影,《致我们终将逝去的青春》中的“痛感”显然没有被降解在代际差异中。今天国内的电影市场主要以“80后”甚至“90后”观众来支撑,他们对于影片中的疼痛依然能产生强烈的“代入感”,即使他们的“痛处”与说故事的“70后”并不相同。银幕上的主角们因为消逝于时代断层的诗意青春而痛,银幕下的观众们为了自己的生存境遇而痛。一位来自电影网的“观后感”这样说道:“(因为看到电影中这些年轻人生存的逼仄与无助)……我会想起自己刚到北京时的茫然,毕业找工作时那种无钱无背景无关系的无望恐慌和求告无门,想起自己刚参加工作时为了多挣点连续几天熬夜赶节目,在回家的公交上酣然大睡坐过站的疲累,想起北京的雨季租住在简陋平房中的我到处堵漏舀水的狼狈。”[7]这是完全生长于断裂时代此端的青年人的现实感怀。断裂前的时代他们没有经历也无需经历,因为断裂后的时代对他们来说已经是艰难无比。青春之疼痛一样刻骨铭心,和他们的“70后”前辈完全可以通约。——在当下的中国,高不可及的房价、越发稀缺的成功机遇,让一茬茬的年轻人更早体会了“生之多艰”,他们的青春在起点处就被取消了诗意的存在空间——如此说来,这一代曾经诗意生存过的“70后”,还是比现在的青年人更幸福了。

如果说,超高的票房可以解释在“疼痛”的立面上影片能够通约几代青年,然而在为何而“感动”的立面上,影片内外的代际差异就格外突出了。

影片末尾,历尽了情感的起起伏伏之后,郑微悟出:“我现在知道,其实爱一个人应该像爱祖国、山川、河流……”此时的画面,是郑微搭乘着装载着玉米的卡车在广袤的乡间行进。配合着这段独白,镜头中依次掠过葱茏的山峰、奔腾的河流。整个场面舒展大气,甚至可以说是荡气回肠。这段镜头是影片对于诗意青春的终极伸张,是一种无望中的顽强追怀。而这种情感比喻、这种镜头语言都采取了“70后”最为谙熟的表达方式。对于影片内外的他们而言,祖国、大好河山,爱情,这些词本身都闪烁着崇高的光辉,无论何时何地,他们都愿为之感动,纵然今天生活在一片尘嚣中——这种情怀已经融入了他们的血脉。然而,这一场面总是会在影院中引起笑场,新一代的观众们无法理解、分享这种情怀,他们更觉着这是一种可爱可悲的迂阔,是上一代人不够智慧、“启蒙”不足的残留。

恰好,紧接着《致我们终极逝去的青春》,另一部“青春片”《小时代》高调开画。在主打“90后”故事的招牌下,后者提供了意味深长的“对读”文本。同样是丰富细腻的诗意抒怀,但此时让他们感动的却是散发着耀眼光辉的另一种魅惑。影片中有这样浓墨重彩的一场戏:在一个疲惫落寞的晚上,女主角林萧的老板宫洺很无所谓状地送给她一个名贵戒指,老板的話中之意是这个戒指是送别人被拒,自己也不想留着了。然后镜头一转,林萧已经接受了这份厚礼,并且被老板感动得魂飞天外:“我仿佛从那个小小的窗口里,看见了他广袤而孤独的天空。这样的他,远离了平日里呼风唤雨的高傲外壳,留下一颗柔软的心脏。就像他此刻窗户的孤灯,像是寂静宇宙里一颗遥远而又孤独的星球,在无边的黑暗里沉默不语,轻轻地发着光……”如此柔情爆发真是令人心旌摇曳。只是,影片没有让人们看到,作为一个年轻女孩子,理应有敏感的自尊去拒斥异性(兼老板)超乎寻常的好意,会自觉保持一份得体的距离与矜持,影片也没有让人看到,林萧是否会想到天下没有免费的午餐,会想到一枚男性赠与的名贵戒指包含了什么样的深意,它只让人们看到了,这一“高端”礼物拥有神奇的魔力,击中了女孩内心温润柔软的角落。此情此景,令人不由感慨马克思所言“物质的微笑”当真是无法抗拒,无需抗拒。大概,对于物质年代里长大的一代新人而言,为这种充满华贵气息的物质所感动,这就应该是正常的反应吧。

已经尝到市场甜头的“青春片”势必还会络绎不绝。一代人有一代人的青春,一代人有一代人的青春叙事,不同代际的青春话语之间还会有更多的交流和交锋,还会产生更多的“征候”式文本供人们解读。同时,影院外的时代仍在激变中,对于当下的中国而言,能够产生出比较稳定、惯例的“青春类型”影片,在相当一段时间内,或许还只是一种奢望。

注释:

(1)贾樟柯曾经明确表示:“电影应‘习惯于自我经验的描述’……谁也没有权力代表大多数人,只有权力代表你自己。”参见程青松、黄欧《贾樟柯:我不诗化自己的经历》,《我的摄影机不撒谎》,中国友谊出版公司2002 年版第367页。

(2)张颐武语,参见吴越、戚佩佩《“‘70后’一代开始主导青春怀旧?”》,《文汇报》2013年5月23日。

参考文献:

[1](法)路易·阿尔都塞.意识形态和意识形态国家机器[J].李迅,译.当代电影,1987(3)、(4).

[2](英)安东尼·吉登斯.现代性与自我认同[M].赵旭东,方文,译.北京:三联书店,1998.

[3]《致青春》:致命剧本·青涩导演·春华零落[EB/OL].“时光网”影评.http://i.mtime.com/mtimereview/blog/7606478/7/.

[4]王蒙.王蒙自述:我的人生哲学[M].北京:人民文学出版社,2003.

[5]郝朝帅.爱情:中产者的专利——论《将爱情进行到底》[J].艺苑,2012(5).

[6]禾刀.青春在世俗立面上的疼痛投影[J].大众电影,2013(11).

[7]胡不鬼.致我们无处安放的天朝青春[EB/OL].“时光网”影评.http://group.mtime.com/bjfilm/discussion/2522717/.

作者简介:郝朝帅,文学博士,广东第二师范学院中文系副教授。

篇5:于青春散文

青春好像一张白纸,刚开始以前空白,需要你自己去填图,为自己的青春增添风采。青春既令人焦虑有令人关心。到了青春期,很多人都认为自己已经长大了,然而不是。而是你刚刚成长,青春的叛逆期可能会拉你进泥潭。控制好,你的人生就成功了一半。

有时候,爷爷奶奶也经常谈起他们的青春。爷爷说:“当初追你奶奶可是费了九牛二虎之力呢”。奶奶说:“胡扯,要不是村里就你一个男生没有结婚,我才不会答应你呢”

看着爷爷奶奶嬉笑的脸,我想,我的青春怎样装点。我的青春又属于谁?那时我还是一个小混混。

现在看来,也不值得那么一提了。都是一些往事。我巧妙的与自己的青春擦肩而过,与自己的将来擦肩而过,与未来的幸福擦肩而过……

篇6:于青春的一段告白散文

于青春的一段告白,或许有点痴人醉语,不过青春就是这么回事,正在经历的人,或如痴如醉,或平平淡淡;已经过去的人,大多意犹未尽,且恋恋不舍,活着活着就慢慢地和青春越走越远了,于青春只能是一段告白了。浅笑阳光里一路走来,最后在青春的岁月里收尾在望不见眼的沧桑里。于青春,我真的有很多的告白。

——题记

朋友说,都这个年纪了,你都三十几了,又不是二十几,一天到晚爱情什么呢?可以找个疼你的人谈场恋爱了,不再这样的多愁善感,不再这样的执迷不悟。这么多年的等待和停留,你等来了爱情吗?你还相信爱情吗?

我抬头看着她对我心疼的眼,笑了笑,我说我还是相信爱情的,冥冥之中会有属于我的爱情到来的。

朋友气不过我,真想伸手拧我一把,但是还是忍住了。她说我我是在浪费资源,在浪费生命,一头扎进了看不到底的深源里,人家把幸福给了别人,把痛苦留给了你,你觉得这不是在犯贱吗?

谁的人生又没有犯贱过呢?我抬头看着湛蓝的天,悠悠地吐出了这句话。是的,谁的人生又没有犯过贱呢?于这段人生里走来,这段曾经经历的青春岁月里,犯贱的又何止是我一个人呢?在爱情里犯贱,又怎么了呢?说明我们青春洋溢,说明我们曾经朝气蓬勃。

看着自己走来的这段青春,对我犯贱过的人很多,最终我选择了自我犯贱。或许,这就是人生,一直在所有的错误里,最后会眼泪纷飞的明白,这就是爱情,这就是人生。没有犯贱过的岁月,怎么能让人刻骨铭心呢?或许,缺失了这段犯贱的岁月,人生也未必完整了。

同学小聚的时候,那群男生说,在最美好的年华里,我们暗恋过你。我说,我怎么不知道呢?他们笑着说,你知道了还叫暗恋吗?我说,如果你们当时不是暗恋,而是明恋的话,或许我就撞到了爱情,不再苦苦的为爱情追寻天涯了。

他们笑着说我在装傻,说我装傻的能耐一流。在那段青葱的岁月,稚嫩的我们对于青葱期的驿动,怎么会没有感觉呢?只是,那时的自己青春张扬,一直喜欢走自己的人生,喜欢出其不意。很多时候,很多岁月就是在这样的一笑里,浅浅走过的。

说着说着,最后大家傻笑了起来,最后我发现自己的眼角都是泪花。不知道是笑得开心,还是笑得无奈。这些多年,我走过的这段青春什么也没有抓住,最后所有的阳光明媚也黯然失色了。人生就是这样,青春就是这样,在不知不觉中就和这段青春告别了。

看着《致我们终将逝去的青春》这部电影的时候,我看着看着就哭了。我就像自己经历的人生一样,我有郑微的敢爱敢恨,但是关键时刻又有阮莞对情的痴和对爱的执着,喜欢拖泥带水。同时,又有小北的爱憎分明,就是没有她的勇敢。性格的错综复杂,最后我没有走成她们任何一个人那样的人生。不过,我想要用这几个人的人生来对比自己的话,我最后也和电影中的那个郑微一样,收起所有的率性,咬紧牙关走好以后的日子。

我不会重蹈阮莞走过的人生,再爱也不会把自己的命搭上。小北的勇敢和直喷人生,是我欣赏的,但也不是我能复制的。我没有勇气去颠覆自己已经走过的所有青春,我会在所有走过的青春这条路上修正所有的曾经。

突然间发现,我爱的男人有电影中男主角陈孝正一样的人生观,他的人生也是会失之毫米会差之千里的。他也有着林静那样的决然理性,也有着陈世永骨子里的懦弱,也有着许开阳的为爱痴狂,也有张开爱阮莞般的深情和痴情。或许,就是这样的一个矛盾体,让我爱得走火入魔,不能轻易抽身。千百回流连,千百回转身,最终还是如痴如狂的在内心深爱着。或许,经久之后明白深爱和得到已经是两个主题了。

青春就这么回事,在眨眼里最后我们不得不和它挥手告别了。对于走过的岁月,我除了告白之外还是告白。我于曾经的阳光明媚里走来,最后带着青春赋予我的快乐和不快乐,行走在岁月的匆匆里。正当我们经历青春的时候,我不明白什么是青春,什么是张扬。当我要告别这段青春的时候,我才明白那是怎么样的`岁月,那是怎样的一段历程。

当要走过这段青春的时候,才发现在蓦然间很多岁月已经从生命里流逝而去了。于青春,于岁月,于生活,真的有很多的告白。人生就像在戏台上这样的匆忙走过了十几年,转眼间已经不再青涩,转眼间已经成熟。可是,心头那抹属于青春的沧桑,怎么也褪不了颜色。心头的那份过往,怎么也了不了心。

青春就这样,在一路的纷扰里陪我们走来,走过了所有的碎碎念念,走过了所有的青春年少。怀念这段青春的时候,我发现我的眼角是润湿的。我不知道是在感念自己走过的这段青春呢?还是在追忆曾经的所有纷扰。青春,就这样的慢慢地,慢慢地和我越走越远,我站在风里,还能看到的只是青春仅剩的那点尾巴,在微风里摇曳。

篇7:于青春的诗歌

擦肩而过是一种解脱

距离是那么遥远漂泊

想念不会腐蚀了心灵

也许心里开始变软弱

谁的心在失去之后触动着心房

谁的眼在迷失之后观看在远方

眼前 是真的黑 是真的流浪者

等待,浪费了青春时光谁埋单

双鬓白发,伊人憔悴,欲无泪

一片青春 长大后这首寂寞的歌

想起曾经快乐画面 风雨中成长

传来那首儿歌 数着月亮旁星星

一颗一颗 划过天际照亮我的心

篇8:于青春的散文诗

电视诗歌散文以“音诗画”相结合的艺术形式, 再现了特定的时代五彩斑斓的生活, 写尽了大自然美好的景致和人世间的真情挚爱, 给人以美的享受和情感的熏陶, “让你憧憬, 让你遐想, 让你过目不忘”。无疑, 它是一种丰富的语文教学资源, 有必要开发利用。在实际的教学过程中, 我要求学生坚持在课外观看中央电视台的《电视诗歌散文》栏目, 同时还精心选录下载了一些优秀的电视诗歌散文, 尝试在语文教学中加以应用, 以创设语文教学新情境, 培养学生的语文能力, 取得了一定的效果。

一、创设课文教学情境, 培养比较阅读能力

有些电视诗歌散文是初中语文教材中的精品, 完全可以利用它们创设课文教学的情境, 以增强直观性和趣味性。例如, 我在教学北朝民歌《敕勒歌》和莫怀戚的散文《散步》时, 首先指导学生自读并独立完成思考题, 然后欣赏电视诗歌《敕勒歌》和电视散文《散步》。学生陶醉于电视诗歌散文所创设的情境中, 被北国草原壮丽富饶的风光和南方初春富有诗情画意的美景所深深吸引, 被敕勒人热爱家乡热爱生活的豪情和祖孙三代人互敬互爱纯朴的思想感情所打动, 自然地领悟到《敕勒歌》意境的阔大恢宏, 《散步》写景饶有诗意的艺术特色。

有些电视诗歌散文同课文在内容上或形式上有一定的可比性, 可利用这进行比较阅读训练。如, 我在教学周敦颐的《爱莲说》时, 播放了电视散文《野荷》 (编导:沈重光) 和《残荷》 (作者:陈所巨) , 启发学生分析比较, 让他们认识到:三篇文章虽然都运用了托物比拟的写法, 表现了不慕名利、洁身自好的生活态度;但野荷的形象却突出比拟不以华丽外表取悦于人, 而以丰硕成果来实现自身价值的人生态度。至此, 我启发学生以《荷》为话题, 用托物言志的写法从另一个全新的角度立意写创新作文, 从而使学生的阅读及写作能力都得到了一定程度的提高。

二、创设作文教学情境, 培养创新思想能力

“春夏秋冬走过四季都是诗, 天地之间人生百味皆成文”。电视诗歌散文能够让观众通过一个十分精粹、亲切的形式, 体味到作者对自然或人生的感悟。用电视诗歌散文创设作文教学的情境, 有利于提高学生对生活的感悟能力, 学会用新颖的形式表达积极的真情实感。

我在指导学生以“幸福”为话题作文时, 先用电视诗歌散文创设出“幸福之‘旅’”的情境, 让学生边“旅行”边探讨感受幸福。首先, 播放音乐电视《我们多么幸福》 (金帆词、郑律成曲) 把学生带入一座美丽的校园中, 和那里的学生一起感受学习的快乐, 生活的幸福。接着, 播放电视散文《无名烈士祭》 (作者:杨毓州) 又把学生带入一位烈士家中, 感受烈士“只要能使人民得到幸福, 就是自己最大的幸福”的人生观, 领会今天人民的幸福生活来自前辈们对幸福的不懈追求。最后, 电视散文《幸福已经满满的》 (作者:郭葭) 把学生带入一家医院, 与一位年轻的护士一起感受幸福, 领悟幸福。使学生认识到幸福是一种对人生的感悟, 对生活的体验, 对生命的热爱, 对美好事物的体味。幸福无固定标准, 全凭个人的感受而已, 珍惜你所拥有的一切, 善待生活, 幸福就会与你相随。通过这次“旅行”, 学生树立了正确的幸福观, 领会了围绕同一话题可从不同角度立意, 自由抒写真情实感的写法。至此, 启发学生根据自己真实的生活经历和思想感情, 分别从享受幸福、追求幸福、创造幸福、感受幸福、领悟幸福等不同角度打破框框, 自由拟题作文。学生思维活跃, 写出了《幸福童话》、《追求幸福》、《幸福在哪里》、《路过幸福》、《幸福畅想曲》、《幸福是丰富多彩的》、《幸福告诉我……》等诸多篇有新意的话题作文。

在电视诗歌散文创设的生活情境中, 引导学生用眼睛去观察, 用头脑去思考, 用心灵去感悟, 发现生活中的真善美, 唾弃生活中的假恶丑, 提高思想认识, 陶冶道德情操, 培养审美情趣, 提高对生活的感悟能力。这样就避免了作文指导课上的空洞说教了, 学生可根据自己的感受, 用自由之笔写自得之见, 抒自然之情, 显自然之趣, 从而写出闪烁着个性色彩, 具有创新精神的作文。

三、创设语文活动情境, 培养语文实践能力

电视诗歌散文具有典范性, 文质兼美, 题材、风格多样, 富有文化内涵和时代气息。教师可组织电视诗歌散文专题欣赏会, 以创设情境, 培养学生的语文实践能力。

如, 为培养学生热爱父母的感情, 学习以物 (事) 传情的写法, 我策划了大型电视诗歌散文专题欣赏讲座会———《寸草春晖“交响曲”》。要求学生边欣赏边接受采访。序曲:情深意浓———播放音乐电视《两地书———母子情》, 唱出了一封封家信所表达的母子情深。第一乐章:理解———播放电视散文《节日的温馨》 (作者:刘晓明) :妈妈为女儿织毛衣, 女儿给妈妈买毛袜, 表现了母女俩的相互理解, 彼此带给对方的温馨祝福。父母总是从内心关爱着自己的子女, 做子女的应该理解他们的拳拳之心。第二乐章:热爱———电视散文《萝卜灯》:表现了父亲深切的慈爱和殷切的希望。人的成长都离不开父母的养育, 都浸透着父母的心血, 做子女的一定要热爱父母。第三乐章:报答———播放电视散文《好一束康乃馨》:女儿放弃与同学郊游, 为过生日的妈妈献上一束康乃馨, 表现了女儿对母亲的感激和热爱之情。子女应从点滴做起, 以实际行动谱写孝敬父母的乐章。尾声:热情讴歌———播放电视散文《游子吟》 (孟郊) 。“慈母手中线, 游子身上衣”。学生体味到了“慈母”在儿子身上倾注的情和爱, 从而更深地认识到:父母之爱是世界上最深情、最无私、最伟大的爱。“交响曲”在悠扬的乐曲声中结束了, 同学们被感动得热泪盈眶。这时, 我启发学生领会“交响曲”感人的原因:围绕凝聚着某种感情的“东西” (书信、毛衣、毛袜、萝卜灯、康乃馨、手中线、身上衣等) 叙事, 通过写物 (事) 表情达意, 能把感情抒发得深沉含蓄, 从而调动起学生的写作积极性。趁热打铁, 我又启发学生用以物 (事) 传情的方法, 联系自己的成长经历, 讲述一位亲人含辛茹苦对自己关爱和教育, 如细致入微的体贴、热情的鼓励、委婉的规劝、严肃的批评、甚至默默的注视等。学生踊跃发言, 有的以溶浸着母亲沉甸甸的爱和希望的《一个荞麦枕头》为题讲述;有的以在自己心中一直亮着的凝聚着父亲一片深情的《那盏小台灯》为题讲述;有的以自己珍藏着的记录着父亲对自己深刻教诲的《一枚硬币》为题讲述;有的以自己为妈妈买的带着一颗孝心的《一副手套》为题讲述……在活动结束后, 我又让学生写出了自己的心得体会。

电视诗歌散文专题欣赏会, 创设了语文活动的情境, 拓宽了语文学习的渠道, 开拓了学生的视野, 激发了学生的兴趣, 调动了学生的多种感官, 进行了听说读写能力的训练, 培养了学生的语文实践能力。

总之, 电视诗歌散文用于语文教学, 要精心选择那些文质兼美适合学生欣赏的优秀作品。在教学设计上要注意联系学生实际和教学实际, 富有创新精神, 注重培养学生的语文实践能力。事实证明, 这种新颖的教学形式, 教育教学效果好, 深受学生喜爱, 是扎实、活泼、有序地全面提高学生语文能力的有效途径之一。

摘要:培养语文能力始终是语文教师的重要任务, 教师应通过在教学中创设特定情境, 让学生在特定情境中产生“独特体验”, 陶冶学生的审美感受, 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 以及培养学生语用和创新等各种能力。

关键词:情境,电视诗歌散文,创新,体验,语文能力

参考文献

[1]张武升著.教学艺术论.上海教育出版社, 1993.

本文来自 360文秘网(www.360wenmi.com),转载请保留网址和出处

【于青春的散文诗】相关文章:

关于青春的散文诗07-02

散文诗青春的扉页07-16

失去的青春散文05-22

青春的散文左右04-19

校园青春的散文04-29

青春的散文朗诵05-08

转角的青春散文05-21

无悔青春的散文06-13

青春人生的散文07-02

摇摆的青春的散文04-10

上一篇:校园之声管理制度下一篇:农民工权益保护现状研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