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校体育文化建设基本模式构想

2024-06-01

高校体育文化建设基本模式构想(通用7篇)

篇1:高校体育文化建设基本模式构想

体育 运动引入大学校园并形成一种文化现象。是与大学的 教育 功能紧密相连的。高校体育文化是高校文化系统组成中一个重要的亚文化部分,其核心是高校的体育价值观,体育文化的目的不仅是锻炼身体,而且还在于培养人格。

一、高校体育文化的内容

高校体育文化。从广义上讲。高校体育文化是全体师生员工在高校现存的环境中,在高校体育教育、学习和活动等过程中创造出来的物质与精神的所有内容。从狭义上讲,高校体育文化包括体育精神、体育的价值观念、体育道德、行为和体育能力,以校园为空间,以学生教师为参与主体,以身体练习为手段。在体育教学、科研、管理过程中共同创造的精神财富和物质财富的总和。

二、高校体育文化的功能

人的全面素质包括思想品德素质、科学 文化素质、身体心理素质、审美素质和劳动素质。现代 社会需要高素质的人才,而素质教育的非智力因素则需要通过文化来教养。高校体育文化以其独特的作用和魅力存在于校园文化中,在全面实施素质教育,以及培养人才的过程中发挥着不可替代的作用。

1、培养良好的道德品质,塑造心灵

良好的思想品德可以通过说教,也可以通过环境感染在潜移默化中形成。高校体育以其丰富多彩的活动,吸引着青年人。通过体育活动进行思想品德教育,更适合青年学生的年龄特征,特别是结合各种不同运动项目的特点和要求,能较全面地实现对青年人的思想品德和个性的培养。

2、促进学生智力 发展,提高学习效率

科学研究证明,长期坚持体育锻炼能保证大脑能源物质和氧气的充足供应,使大脑神经细胞得到充分发育。同时,不同性质的运动能为整个大脑神经系统提供各种信息。有利于提高大脑皮层细胞活动的强度、均衡性、灵活性,使整个大脑神经系统的结构、功能得到改善和提高。人的大脑在工作一定时间后会有疲劳感。根据高级神经的负诱导 规律。运动中枢神经兴奋,可以使思维记忆中枢得到完全休息。从而很快消除疲劳,提高学习效率。

3、增进学生身心健康,强身怡情

“健康应是在精神上、身体上以及社会上保持健全的状态”,这是世界卫生组织对健康的定义,阐明了人的健康应包括身体和精神两个方面。校园体育文化中的行为文化即是通过身体运动的方式进行,能促进机体的生长发育,提高运动能力。经常从事体育锻炼。可以改善学生身体机能。校园体育能调节学生的心理,通过各种体育手段和方法,可以锻炼意志品质。催人奋发进取。培养集体观念,加强组织纪律。协调人际关系。消除精神烦恼,给人带来欢愉。使人身心得以和谐、健康。

4、提高学生的审美意识,陶情冶性

加强高校体育文化建设对提高学生的审美意识有很好的促进作用,体育本身就是一种健与美统一的活动,体育锻炼能使学生体魄健美,体形匀称。姿态端正,动作矫健,这些既是健康的标志,又是人体美的表现。高校体育能以丰富的内容和独特的形式,培养学生的形体美、动作美、姿态美、仪表美和心灵美,使学生树立正确的审美观,提高感受美、鉴赏美、表达美、创造美的能力。

5、养成健康的生活习惯,热爱劳动

良好的个人习惯与健康的生活方式受多种因素的影响,校园文化可为学生营造好的阶段性生活环境。青少年学生精力充沛,求知欲强,接受新鲜事物的能力也很强,校园体育能通过各种健康文明的活动充实学生的余暇生活,使他们免受不良习惯的影响。此外。在运动中学到的合理化、经济 化的技术对学生劳动能力的提高也大有益处。

三、高校体育文化建设基本模式的构建

1、高校体育意识文化建设

体育意识文化是高校体育文化的“深层文化”。是内隐性的精神文化。首先,从“健康第一”的思想出发,树立终身体育意识,全面认识体育的各种功能。从认知、情感和行为倾向等方面进行正确引导,培养人们积极参与体育的习惯。在运动中体验乐趣,不断提高人们参与的积极性,逐渐养成终身锻炼的习惯。其次,充分发挥舆论宣传作用,通过 网络、电视、广播、标语、黑板报等形式,大力宣传体育知识和体育健儿为国争光的事迹,激发人们的爱国热情和民族自豪感,使人们逐渐理解参与体育的社会意义,从而培养和激发他们的体育兴趣,并在体育活动中锻炼其筋骨、磨砺其意志、塑造其形象、完善其人格。

篇2:高校体育文化建设基本模式构想

 2012-10-11 09:31:25

来源:《中国社会保障》2012年第4期

我国职工基本医疗保险改革从“两江”试点开始,实行的是个人账户与社会统筹相结合的方式。实践表明,这种结合是正确的。这个模式较好地实现了三个结合:将个人责任与社会责任相结合;将个人纵向积累自我保障与社会横向统筹互济相结合;将个人自我管理与社会共同管理相结合。同时也较好地反映了疾病风险的内在机理和社会医疗保险的基本规律。但是,职工基本医保统账如何结合,十分关键。目前主要有两种结合方式:“板块式”和“通道式”。实践告诉我们,这两种结合方式各有利弊,需要我们在理论与实践相结合的基础上,深入研究,进一步优化统账结合模式。

数据背后的启示及思考

以下为江苏省镇江市区医疗保险信息系统关于2008~2010年职工基本医疗保险相关数据。

按医疗费用发生额分段,各段人数及费用。将年医疗费用按金额分成未发生费用、3000元以下、3000~5000元、5000~10000元、10000元以上几个费用段。2008~2010年三年费用处于各段的平均人数分别为47473、306912、9603、19649、3722。统计数据显示,未发生费用及费用在3000元以下的人数最多,占总人数的91.5%,其费用占总费用的34.1%;费用在3000元以上的人数占总人数的8.5%,其费用占总费用的65.9%。而3万元以上费用段人数最少,仅占总人数的0.98%,其费用相对较高,占总费用的36.5%。

各费用段医疗保险基金补偿比。2008~2010年三年来各费用段制度内医疗保险基金的平均补偿比分别为:0、99.5%、86.7%、84.9%和83.7%。如果将目录外费用计算在内,年医疗费用在3000元以上的病人,个人负担占35%左右。

个人账户、社会统筹收入及支出比。目前镇江市医保基金的个人账户划入比例分别为4%、5%和6%(即45岁以下人员个人账户划入4%,45岁至退休期间人员个人账户划入5%,退休人员个人账户划入6%)。在这样的划入比例下,2008~2010年,镇江市个人账户基金收入分别占基金总收入的53%、52%、56%,三年平均为54%,个人账户基金支出分别占基金总支出的46%、46%、43%,三年平均为45%;社会统筹基金收入分别占总收入的47%、48%、44%,三年平均为46%,社会统筹基金支出分别占总支出的54%、54%、57%,三年平均为55%。

由此带来的启示如下:

统账结构不合理。以2008~2010年三年平均数为例,三年中个人账户基金收入占基金总收入的54%,支出却只占基金总支出的45%,社会统筹基金收入占基金总收入的46%,而支出却占了基金总支出的55%,统账结构的不合理,一方面导致个人账户的过多沉淀,另一方面减少了统筹基金即期支出总量,降低了统筹基金的互济能力和基金使用效率。

制度内补偿比较高,制度外个人负担较重。从上文数据可知,镇江市医疗保险制度内补偿比达到85%左右,但住院负担较重,一般达到35%,而且制度外费用仍有逐年上升趋势。如在三级医院进行抢救、手术、肿瘤治疗,个人负担更高,是应高度重视并认真研究解决的一个新问题。

大量人群医疗费用未及风险线。从上文数据可知,镇江市2008~2010年费用发生在3000元以下的人数占了参保总人数的91.5%,而3000元费用中个人账户支付占很大比重,个人现金支付并不多。这部分人群的医疗费用一般不会对个人的生活造成影响,也就是没有触及风险线。这一数据将对我们设定统筹基金起付标准及相应管理制度具有非常重要的现实意义。

账户沉淀过多。2008~2010年,镇江市个人账户基金收入分别为3.23亿元、3.73亿元和4.26亿元,而同期个人账户支出分别为2.09亿元、2.61亿元和2.85亿元,个人账户收远大于支,累计结余越来越高。2008年个人账户累计结余5.2亿元,2009年累计结余6.4亿元,2010年累计结余达7.6亿元,分别为当年医疗保险基金总支出的116.2%、114.4%和115%,也就是说,个人账户累计结余用于支付一年的医疗保险费用还绰绰有余。过多的个人账户沉淀,使账户基金由“活钱”变成了“死钱”,造成了当期统筹基金运用的不足,影响了统筹基金的共济性。

根据上述启示,以及总结多年医保管理工作实践后,我们也得出以下几方面的思考:

疾病的多样性和统一性。疾病是多样的,按病种划分,可将疾病分成消化系统疾病、循环系统疾病、血液系统疾病等;按治疗方式划分,可将疾病分成门诊治疗的疾病和住院治疗的疾病;按疾病的缓急可以分为急性病和慢性病,等等。“板块式”主要以病种和治疗方式作为保险补偿的依据,这样就会把一些发生费用较高而未列入报销范围的病种排除在医疗保险补偿范围以外。因此,以病种或门诊、住院作为保险的补偿依据是不科学的。但是,多样的疾病又存在统一性,即都要消耗一定的卫生资源,具体体现在治疗疾病都需花费一定的医疗费用。如果以医疗费用来作为医疗保险补偿的依据,将更加科学、公平、简洁。

疾病风险的经济性和相对性。疾病风险的经济性是指疾病风险发生后会给患者带来一定的经济负担,疾病风险的相对性是指疾病风险的大小是相对于患者的经济状况来说的。国际上一般以2002年WHO提出的以个人现金自付费用占家庭消费的15%和40%为标准来衡量疾病风险,当高于40%时可认为家庭发生了灾难性卫生支出,疾病风险较高,低于15%时可认为家庭受重大疾病卫生费用支出的影响不大,疾病风险很低。因此,起付线不应以定额为标准,而应按个人工资总额的~定比例设置。

疾病诊断、治疗的差异性和复杂性。实践告诉我们,同样的疾病,因患者的个体差异及医生的经验、经历等因素,会有不同的诊断及治疗方案,且治疗效果也会因人而异,显示出诊断结果及诊疗方案、过程的差异性和复杂性。简单地以病种或门诊、住院作为补偿的依据,缺乏科学性、公平性和有效性。

供方对医疗费用增长的主导性。供方处于医疗费用增长的主导地位是公认的事实。对医疗费用浪费的控制、保持医疗费用的合理增长、维护医患双方的合法权益是医疗保险的重要职责。如果其中某一部分医疗费用游离于结算办法之外,都会因为种种因素的共同作用,导致这部分医疗费用增长的失控。镇江曾经一度实行个人账户按实支付的做法,结果当年个人账户支出增长达70%。因此,无论是个人账户、统筹基金、个人自费,还是门诊或住院,都应纳入统一的医疗费用结算办法中进行支付。

需求多样性和行为规范性。不同性别、年龄、文化背景、收入水平以及身患不同疾病的患者,医疗消费需求都不尽相同。但是,如果从医疗需求多样性引申为就医行为的多样性,就很难建立统一、规范、系统的就医秩序,不能建立有效的医疗保险基金结算、管理系统。在目前参保人员医疗知识普遍不丰富的情况下,过多强调个人就医行为的自由,不仅造成就医的盲目性和医保基金的浪费,还会增加参保人员的负担。因此,国家应加强基层医疗机构的医疗定点管理,强化基层医疗机构首诊制、转诊制,发挥好医务人员对参保人员就医的指导作用。

如何改进职工基本医保模式

将三段通道式改为两段通分结合式。取消传统意义上的个人账户和自付段的划分,将个人账户和自付段合并称之为低费用段,并确定一条起付线。发生于低费用段内的医疗费用主要由个人账户或个人现金支付。个人现金支付的多少主要取决于个人账户的多少,个人账户结余越多,个人现金支付就越少,个人账户结余超出起付线的人,起付线以内的医疗费用完全由个人账户支付,个人无需支付现金;起付线以上部分(含大病医疗统筹)称之为中、高费用段。发生于这个费用段的医疗费用由统筹基金和个人按比例共同支付,个人账户在这~阶段仍有结余的,可用于冲抵个人自付部分(含目录外)(见下图)。同时,为了防范过了起付线后门诊方面的风险,可以按门诊、住院分道支付,将门诊个人(账户)支付比例高于住院。这样的制度设计,使个人账户与现金完全等价,更好地体现个人账户的积累保障功能,提高广大参保人员节约账户的意识,减少账户基金的浪费。

降低个人账户划入比例。要提高医疗保险基金的运行效率,必须对账户基金和统筹基金进行合理分配;而要合理分配账户基金和统筹基金,两者的划入比例应该和各自的支付比例相适应。我们认为,可以在原三个年龄段划分的基础上,再增设35岁以下年龄段。对各年龄段个人账户划入比例作适当下调,并对低年龄段个人账户划入比例下调幅度更大一点,以进一步降低个人账户沉淀,增强统筹基金可使用量。

调整统筹基金起付标准。目前的统筹基金起付标准为一级账户+自付段,其中一级账户为当年划入账户部分+上年结余在3000元以内部分,自付段为个人工资总额的10%,退休人员为本人养老金的5%。三段变两段后,为维护政策的稳定性与连贯性,统筹基金起付标准只能在目前的基础上调整。可以考虑将起付标准定为在职人员工资总额的18%和退休人员养老金总额的14%。这个标准对账户结累多的人负担是减轻的,对账户结累少的人负担有所增加,这符合个人账户设置的初衷。这样的制度设计,账户结余越多个人负担越低,有利于激励健康人群和在职人群的个人账户纵向积累意识,实现将现在多余的钱用于以后患病和年老时的医疗费用支付。

增加统筹基金支付比例。为解决基金对中、高费用段医疗费用补偿不足的问题,必须增加统筹基金的支付比例。而个人账户划入比例的下调和统筹基金起付标准的提高,从基金的来源和支出上都给统筹基金支付比例的增加提供了可能。以2010年为例,若通过上述调整后,用于支付年医疗费用3000元以上的,统筹基金将增加9000万元。将原个人账户沉淀基金转换成统筹基金,用统筹基金置换个人支付的目录外部分医疗费用,将综合补偿比从现在的65%提高到85%左右,以减轻高费用段个人负担。

为防止进入高费用段的参保人员在统筹基金支付比例提高后,发生过度医疗消费的风险,仍需将高费用段的门诊和住院费用分道报销,给予不同的报销比例。为不加重大病患者在门诊就医的医疗费用负担,将门诊特殊病种患者在门诊发生的医疗费用按住院医疗费用的比例报销,维持现行政策不变。

适度提高社区医疗机构的自付比例。镇江市医倮政策规定,参保人员在社区就医发生的门诊费用由医保基金报销90%,住院医疗费用由医保基金报销85%,以引导参保人员小病进社区,然而过高的报销比例也易引发参保人员从社区贩卖药品等一系列的道德风险及过度医疗需求,造成基金流失。对此,可适度提高社区医疗机构的自付比例。将病人向社区引导不能仅靠医疗保险的报销政策,而应更多依靠政府对卫生资源的合理配置,不断提升社区医疗机构的服务能力。应在国家加强基层医疗机构、全科医生建设的基础上,逐步实现医疗保险基层医疗机构首诊负责制和逐级转诊制。

调整医疗费用结算办法。医疗费用结算是社会医疗保险的关键和灵魂。我们认为,医疗费用结算应把握好以下几点:一是变基金总额预算为医疗费用总额预算,即将“目录内”与“目录外”医疗费用全部纳入总额之内。二是将医疗费用增长与地方经济增长相挂钩。医疗供需必须以经济发展为前提,医疗费用增长速度过高超越经济发展速度是不可持续的。所以,医疗费用增长必须与经济增长相协调,这也是“以收定支”原则的具体体现。三是必须界定“三个目录”的地位与作用。在目前“三个目录”制度下,临床上实行的是目录内外的双轨制。在医保基金总量有限的情况下,如果目录内外没有一个明确界定,就会造成“三个目录”在临床的“挤出效应”。我们认为,目录外的使用应该控制在一个合理幅度以内。同时,形成调整、更新目录的常态机制。

通分结合模式的意义

笔者认为,通分结合模式兼具了“板块式”和“通道式”的优点。

个人账户存在的必要性。我国社会医疗保险改革是在原公费、劳保医疗基础上进行的,所建立的新型社会医疗保险制度,带有一定的福利成分。实际上,无论过去、现在、将来,都存在大量人群日常小毛小病医疗费用开支来源及管理方式的选择问题。在通分结合模式下,个人账户作为参保人员日常小毛小病医疗费用来源并由个人自我管理,应该是一种好的选择。从镇江实际情况看,很多中、老年人只要不生大病,大多精打细算,努力将自己年医疗费用控制在账户以内。我们应当运用好、发挥好个人账户自我管理的积极性。

清晰界定了个人(账户)和社会(统筹)责任。将起付线设在略高于90%人群年医疗费用处(见上页图表),左侧为个人(账户)责任区,右侧为社会(统筹)责任区,界定清晰。同时这也能在规范首诊制、逐级转诊制的前提下,防范低费用段的道德风险向社会(统筹)段传导,而且将过起付线后,门诊住院分道,设立不同的个人支付比例,可以防范过起付线后门诊的风险;可以根据不同时期的具体情况,只要适当变动起付线就可重新界定个人、社会责任,避免繁复的政策调整。通分结合模式较好地集纳了“板块式”和“通道式”的优点,避免了各自的不足。

实现个人账户按实划入,简化医保信息系统。“三段通道式”决定了年初一次性划入全年个人账户的做法,不仅导致了医保基金的流失,也造成了医保信息系统的复杂性。采取二段通分结合式后,实现了个人账户与个人现金的完全等价,改变了原来账户段——自付段——统筹段的必经支付序列。在起付线内,账户有钱,账户支付,账户上没钱,现金支付。过起付线后,个人账户有钱,可替代个人现金支付,实现了个人账户资金与个人现金的完全等价。从而为按实划入个人账户创造了条件。

简化政策体系,强化保险责任。由于二段通分结合模式比较清晰地界定了个人、社会责任,能比较好地防范低费用段道德风险向统筹段传导,从而可以改变原“三段通道式”中通过复杂的政策体系设置来防备风险的做法,而由此派生出来的二级账户等,都将在这个模式下得到简化、优化,从而可以大大简化政策体系。通过起付线设定,统账结构调整及过起付线后个人支付比例等参数设计,可以简便灵活调整收入结构、支出结构,优化统账结合模式,强化社会医疗保险在中、高费用段的保险责任。

篇3:高校体育文化建设基本模式构想

(一) 高校实施预算绩效评价的必要性

在我国, 高校教育与其他经济主体一样, 都存在着一定的供求矛盾。高等教育的需求就是个人与社会对高等学校教育支付能力的需要, 但由于在教师资源投入、教育成本以及各学校筹措经费的能力等方面存在一定的差异, 这就导致高等学校教育的供给不平衡。同时目前高等教育的运作方式仍属于粗放式, 造成教育资源的不合理利用, 甚至是资源的严重浪费。因此, 当前我国高等教育存在的严重问题就是教育资源严重不足, 但利用率又很低。要解决这些问题, 除了增加社会投入, 还有赖于学校自身提高财务管理效率。

(二) 高校实施预算绩效评价的可行性

首先, 近年来我国高校教育事业不断发展, 办学活力也逐步增强, 同时会计制度的颁布和实施使得会计数据越来越丰富, 这在一定程度上为高校财务绩效评价提供了一定的现实基础, 使高校财务绩效评价有了可能性。其次, 由于教育产业化趋势的发展, 加上投资的多元化, 使得债权人、政府以及普通民众对高校教育也越来越关注。所以, 各种各样反映高校教学水平、科研水平以及整体实力的排名也越来越多。因此对高等学校的财务进行绩效评价不仅仅具有必要性, 还存在一定的可能性。但是也应当清醒地意识到, 高等学校的产出远远要复杂于其他部门, 因此要建立一个权威的、统一的财务绩效评价系统就显得尤为重要, 要考虑到高等学校财务管理方面所存在的共同特性, 同时要使财务绩效评价系统兼顾不同的对象特点。

二、高校实施预算绩效评价的有效途径

(一) 高校预算编制之决策评价

首先要明确绩效目标, 高校的发展规划应当符合教育部以及国家的宏观发展战略, 并与公众对服务的需求相一致。所确定的绩效目标应当包括优先领域以及预算的总体目标。其次, 要确定关键性绩效指标, 这一指标主要是对高等学校财务绩效目标的进一步分解, 主要包括:高等教育资源投入、高等教育产出与结果及高校的发展能力评价指标三部分。投入指标包括经费来源及应用结构;产出与结果包括毕业生指标、科研成果及社会效果评价;发展能力指标包括办学条件、学生规模系数、专任教师的职称结构、教职工构成、专业教育能力、设备与设施利用率、财务能力等。再次, 确定相关的绩效优化方案, 应当建立相关的方案备选库, 高校规划中每一个预期目标的实现其实是有多种可能的途径以及方案可供选择的, 应当将这些方案一并入库, 另外要对绩效以及成本进行预测。

(二) 高校预算执行之过程评价

高校预算执行的过程评价是高校财务预算执行中的一个重要环节, 其目的是进一步保证高校预算严格按照相关规定和程序进行, 在运行过程中如发现问题及时纠正。过程评价主要包括以下阶段, 首先要设立业绩指标, 在项目计划确立后, 制定全面、可操作性较强的业绩指标。业绩指标是对日常业务的详细说明, 主要是用来服务于业务行为调控, 包括相应的质量、数量以及时间方面的信息。其次, 进行预算执行业绩指标的相关管理, 主要是利用相关指标弹性地、主动地控制、巩固资金的配置状况, 使高校资源能获得有效的使用效果。通过监测相关指标, 及时获得相关的反馈情况, 并与预期的目标进行比对分析, 以此评判业务活动运作的效率性以及经济性。

(三) 高校决算之结果评价

结果评价是决算中的一个重要环节, 目的主要是运用客观的指标体系, 科学评价资金投入、产出的绩效状况, 从而进一步提高资金的使用效益。主要包括以下阶段, 首先要设立一定的绩效测评指标, 所设立的指标要具有一定的可比性、全面性和科学性。可比性主要是指标要满足不同类型以及不同时期而进行整体评价、进行统一测算以及相关对比分析。全面性主要是指标能系统、完整地反映单位支出的绩效情况, 要兼顾社会效益、经济效益以及局部效益等。科学性主要是指绩效指标能够准确地、科学地反映公共事业支出的实际情况。此外, 在进行评价时还要能根据实际情况对指标进行适当调整。如在计算学位获得率时, 某些学校不光有本科生, 还有专科生等。在计算学位获得率时就要把没有学位的专科生扣除。还有生均面积的计算, 有的学校是几所学校合并而成, 之后又进行了调整, 有的进行了置换, 有的存在闲置资源, 这容易造成对生均面积不切实际的高估。要充分考虑到这些实际情况进行适当调整, 不能搞一刀切。在设计指标时最好能结合教育部本科教学评估的指标要求, 使绩效评价更好地起到服务和借鉴作用。

当前, 高校财务预算绩效主要是指产出与投入之间的关系对资源所处的特定状态进行相关描述, 包含产品、效率以及服务质量和数量所作的贡献, 包含了效益、节约以及效益, 高校财务预算绩效的内涵比效果、效益以及效率的内涵要更加广泛, 因此要加强绩效评价, 提高财务管理水平和教育资金使用效益, 促进高校的健康、持续发展。

摘要:高校预算绩效评价有助于实现财政分配的公平与效率, 有助于控制财务支出总量, 同时在相关技术支持之下优化教育资源配置, 解决在高等教育改革发展过程中资金低效运行的问题。高校预算绩效评价指标体系主要应用于预算编制中的决策评价、过程评价以及相关的结果评价。文章从高校实施预算绩效评价的必要性以及可行性出发, 着重探讨高校实施预算绩效评价的具体举措。

关键词:高校,预算,绩效评价

参考文献

篇4:高校体育文化建设的基本对策

【关键词】高校体育文化;建设意义;基本原则;发展对策

The basic countermeasures of the construction of sports culture in Universities

GAO Yi,HUO Yan,WANG Yu-you

(Physical Education Department of Nankai University,Tian Jin 300071)

【Abstract】the construction of sports culture is a rich multi-dimensional system, want to achieve good results in the construction, we must deeply understand the meaning of construction, accurately grasp the construction principle; analyzes the restriction of college sports and cultural development of the subjective and objective factors, put forward to strengthen the construction of sports culture on campus is the main methods, basic methods and specific measures.

【Keywords】college sports culture, construction of meaning, basic principles, development countermeasure

前 言

体育教育是高等教育的重要组成部分,是培养德、智、体、美全面发展人才必不可少的重要内容。在高校开展丰富多彩的体育文化活动,不仅可以丰富学生的业余文化生活,激发学生学习体育知识、参与健身锻炼、提高身心素质的积极性,还能够深化高校教育改革,优化育人环境,建设健康向上的高校文化氛围。然而,由于部分体育理论研究者和高校管理者认识肤浅,并在实际工作中受具体因素的制约和影响,致使高校体育文化建设受到了很大的限制。因此,完全有必要在提高对高校体育文化认识、分析制约高校体育文化发展因素的基础上,提出高校体育文化建设的基本对策。

1加强高校体育文化建设的意义

1.1丰富高校体育文化的内涵

高校体育文化作为高校内独具特色的文化形式,具有社会文化形态的发展属性。大学校园作为文化创新基地,大学师生作为参与者和创新主体,在继承传统体育文化的同时,积极吸纳中外体育文化的精髓,形成多元体育文化的融合,进一步丰富高校体育文化的内涵。加强高校体育文化建设,可以激励参与者更加积极地投入到实践和创新过程之中,促进其创新发展和繁荣昌盛。

1.2促进大学生个体的全面发展

加强高校体育文化建设最重要的功能价值,就是促进参与者的身心健康水平,提高其社会适应能力。通过参与体育文化活动,学生可以直接认识和亲身感悟到真正的体育精神,促使学生的自我发展同社会生活相联系,顺利实现从大学生到社会人的转变。高校体育促使学生按照一定的规则参与体育活动,在活动中努力实现自己的目的和愿望并充分地表现自身的个性,满足个性发展的需要。

1.3体现以人为本的教育理念

高校体育文化建设中的以人为本,不仅体现在对大学生的主体教育上,还体现在体育活动中人与外界环境、人与人之间交往过程的各个环节。这是因为,高校体育文化的参与主体是大学生,他们在参与活动的组织、实践、欣赏和创新等环节都要身体力行,要积极能动地发挥聪明才智完成好各项任务,进而体验和感悟活动带来的成效和乐趣。这种特殊的教育方式,充分体现了以人为本的教育理念,发展了学生的个性和能力。

1.4强化高校校园的体育精神

高校体育文化建设以营造文化氛围为核心,其强大吸引力就是丰富内涵,这些内涵一旦转化为校园内的文化形态,就形成了校园的体育精神。校园体育精神是校园文化不可缺少的重要组成,是高等教育发展的精神支柱和重要载体,是促进高校体育文化活动蓬勃开展的精神动力。加强高校体育文化建设,不仅满足学生活泼好动、勇于实践的生性特征,而且学生能够亲身体验多种体育情感,精神意识不断得到锻炼,进而强化各具特色的校园体育精神。

1.5实现素质教育的最高要求

加强高校体育文化建设,要求在健康第一和终生体育思想的指导下组织活动,把阳光体育作为主要形式,把实现学生的身心健康、提高社会适应能力作为目标,是实施素质教育的具体体现。高校体育文化建设为学生在组织参与、欣赏感悟的过程中充分发挥其活泼好动、勤于思考、勇于实践的积极因素,提供了广阔的空间和大量的机会。大学生在主动投身于体育文化活动的同时,还会积极地学习实践新的体育项目,并力求感受和创造出新的内容。这种触动大学生思想和意识的活动,培养了体育意识,锻炼了身心素质,提高了社会适应能力,真正达到素质教育的最高要求。

2加强高校体育文化建设的基本原则

2.1实事求是原则

高校体育文化由于受中国国情的影响,有着区别于国外高校的特点和内涵。一方面受传统文化的影响,高校体育文化带有明显的传统文化烙印,影响其国际化规范发展;另一方面不仅反映中国高校的特点,还要具有国际高校体育文化的特征,否则就要和国际高校相脱节;第三要以发展的观念加强高校体育文化建设,具有科学的预见性和前瞻性,以保持长期可持续发展。因此,实事求是是加强高校体育文化建设的首要原则。

2.2协调发展原则

由于高校体育文化具有非常丰富的内涵,在建设过程中需要根据实际情况对多种因素进行协调,以保证整个体系的科学发展。主要包括体育课堂教学与课外体育活动的协调、体育基础建设与体育精神观念的协调、群众性体育活动与高水平运动竞赛的协调、传统体育与时代体育的协调、教师主导与学生主体的协调、校内体育活动与校际体育交流的协调、体育文化活动与校园文化氛围的协调等。

2.3兼收并蓄原则

高校体育文化包含着两个特征,一是在体育教学、运动竞赛、阳光体育、体育设施建设等活动中呈现出的显性文化形态,二是在体育意识观念方面呈现出的隐性文化形态。丰富的内涵、功能和特征,决定了高校体育文化必须容纳和接受任何有利于自身发展的思想意识、组织形式、活动方法以及意见建议等,通过兼收并蓄实现对高校体育文化体系的重置和构建,促进校园文化的发展。

2.4传承创新原则

随着全球一体化进程的迅速推进,社会文化体系发生了重大变革,促使高校体育文化必须在传承优秀内容的前提下,以最大的开放程度进行创新发展,借助现代竞技体育蓬勃开展的优势,加大同国外体育相互学习交流的力度,积极丰富自身的内涵。根据发展的需要创新高校体育思想,丰富体育运动方式,完善体育组织模式,扩大体育影响效果,创新符合社会发展需要的高校体育文化新体系。

3制约高校体育文化建设的因素分析

3.1制约高校体育文化建设的主观因素

3.1.1传统意识对高校体育文化建设的影响

中国传统文化的根基是儒学文化,以文为主的思想意识影响着中国文化的传承和发展。即使到了当代,以考分论胜负的观念仍然牢固地树立在人们意识之中,而体育育人则成为空洞的口号被人们所忽视。这种应试教育的价值取向,在很大程度上限制了人的思想,使得一部分人对学校体育的认识局限在玩乐游戏的层面,没有正真认识到体育育人的价值。这种认识上的局限性势必造成人们对高校体育文化价值和社会意义的忽视,使高校体育文化建设失去发展动力。

3.1.2管理者对高校体育文化认识不深刻

由于部分高校中的管理者认识不足,只是把体育文化建设看成是举办体育竞赛、组织体育娱乐活动、在体育比赛中取得奖牌这样单纯的事情。这种认识局限性的结果,一方面是只重视活动的形式,忽略体育精神文化的建构和体育制度文化的建设,另一方面也导致管理者对体育文化建设的全面性、困难性和长期性估计不足,从而难以向纵深和高层次的方向发展,最终弱化和简化高校体育文化的功能价值。

3.1.3高校体育文化建设缺乏长远规划和发展目标

高校体育文化建设需要经过长期、艰苦的努力才能收到一定的成效。当前,高校体育文化活动只是注重于学生的业余生活,很少有高校把体育文化建设纳入学校的长远发展规划,从而削弱在培养高素质优秀人才中的重要作用,不能形成具有突出特色的高校体育文化体系。尤其是部分体育理论研究者和高校的主要领导对高校体育文化的重要性缺乏充分的认识,没有把它作为学校发展的重要内容提升到战略发展的高度加以重视。

3.1.4大学生对高校体育文化的认识肤浅

受社会大环境以及缺乏体育知识的影响,部分大学生的体育意识淡漠,对体育内涵结构和功能价值的认识肤浅,在许多高校造成大学生对待体育文化活动欣赏议论多于亲自参与、应付考试多于长期锻炼以及关心体育分数忽视健身价值的不良局面。大学生对体育锻炼的重要性认识不足,参加体育锻炼还没有成为他们的自觉行为,这种状况严重影响到体育文化活动的效果和培养高素质人才的质量,说明大学生的高校体育文化观念急需转变,对高校体育文化的认识有待全面提高。

3.2制约高校体育文化建设的客观因素

3.2.1基础设施建设对高校体育文化的影响

体育基础设施对高校体育文化建设起着至关重要的影响作用,充足完备的体育基础设施,可以为开展丰富多彩、形式多样的体育文化活动提供大力支持。由于历史原因和传统观念的影响,高校对体育经费的投入长期严重不足,导致高校体育基础设施建设难以得到保证,相当一部分高校的体育经费连维持最基本的体育教学开支都很困难,根本谈不上投资体育文化建设所必需的基础设施。这种由高校体育文化基础设施建设投入严重不足和体育基础设施建设相对滞后所形成的矛盾,成为制约高校体育文化建设发展的根本和主要矛盾。

3.2.2高校体育经费投入不足成为主要梗阻

随着中国社会经济的飞速发展,国家对教育的总体投入有了非常大的改观,使得高校的体育经费状况发生了明显的变化,为高校加快体育文化建设提供了基本保证。但是,由于我国学生基数众大,原有的体育基础设施非常薄弱,再加上不断扩大的招生数量和急剧扩张的高校规模,使得高校体育经费的投入数量和速度远远不能够满足高校体育文化建设发展的需要,成为制约高校体育文化建设发展的主要矛盾。

3.2.3体育师资队伍建设跟不上体育文化发展的需要

高校体育师资队伍建设面临着急需解决的诸多困难和问题,首先表现在教师数量上;由于高校招生数量的迅速增多和学校规模的急剧扩大,使得体育师生比例严重失调,再加上高校体育文化范围的不断扩展与深化,体育教师数量严重缺少的矛盾更加突出。其次是表现在教师的质量上;社会发展对高校体育文化建设提出了更高的要求,需要体育教师具有更高水平的专业技术技能、更宽泛的体育理论知识、良好的沟通和交往能力以及更强的责任心和事业心,实际上一些体育教师在这些方面存在严重的缺陷。第三是表现在教师的敬业精神上;一部分体育教师由于受社会环境的影响,缺乏或丧失爱岗敬业和无私奉献的精神,从而严重影响工作的效果。

4高校体育文化建设的方法、途径和措施

4.1高校体育文化建设的主要方法

4.1.1高校师生必须树立正确的体育观

体育观是人对体育存在的意义和价值的认识或看法,它决定着体育文化的发展方向。高校体育工作的管理者、教师以及大学生必须要对体育有正确而又全面的认识,要明确认识到体育不仅是竞争手段,还是娱乐方式;是人们强健身心的有效途径,也是完善人个性的重要手段;是现代社会生活中必要的消费方式,也是和人终生相伴的生活方式,是人们生活的重要组成部分。只有认识到体育的真正含义,亲身感悟到体育给人带来的益处和乐趣,才能够树立正确的体育观。

4.1.2进一步增强大学生的体育意识

教育部对大学体育提出了明确的要求:“建立正确的体育意识,培养体育兴趣和习惯,提高锻炼的能力,塑造强健的体魄,为自身的发展打下良好的物质基础。”要实现这一要求,就必须通过多种有效方式和途径提高学生的体育意识,使学生真正从思想上认识到体育活动的价值。通过理论教学和实践体验相结合的方法,使大学生从思想上和身体上对体育文化活动产生正确认识和亲身感受,只有在参与学习和实践的过程中得到磨砺和感悟,才能够真正增强大学生的体育意识。

4.1.3全面提高大学生的体育文化素养

体育文化建设作为高校实施素质教育的重要途径,起着其它教育方式无法取代的积极作用。大学生的体育文化素养对素质教育的成效起着决定性作用,因为大学生的体育文化素养不单纯代表了个人的体育素质,而是代表了大学生整体的文化素质和精神素养,是大学生综合素质的具体体现。对大学生的体育教育不能够只限于身体的活动和体质的增强,还要注重大学生的思想意识、文化水平、心理健康以及社会适应能力等全面的锻炼和培养,这些都是建立在大学生综合全面的体育文化素养基础之上的。

4.1.4培养大学生良好的体育道德和行为规范

高校体育同样具有明确的规范性、公平性和竞争性要求。在统一规则和条件制约下开展体育文化活动,有助于大学生形成正确的思想意识和行为规范,促使他们在公平竞争中开发自己的智力,挖掘自身的潜能,在拼搏竞争中逐步实现自己的理想和愿望。指导大学生在遇到困难和挫折时要顽强努力,在取得胜利时要敞开心扉去体验成功带来的乐趣。通过这样的锻炼和努力,体验身心得到的刺激和感受,一定会规范大学生的自我行为意识,增强其道德观念,激发其积极向上的生活热情。

4.2高校体育文化建设的基本途径

4.2.1体育课堂教学

体育课堂教学是高校体育活动最基本、最重要的形式,是学生获得体育知识、技术技能、组织方法、欣赏能力的最重要途径。体育课堂教学不仅具有一定的教学规律,而且具有系统而完整的教学体系,具有明确的教学目的和严谨的教学组织过程。体育教学不只是教会学生技术技能,还要向学生传播体育文化精神,培养学生的终身体育意识,养成学生自我锻炼的习惯,提高学生的传承和创新精神。体育教学的各项工作必须要围绕培养身心健康发展的高素质人才这一核心目标,并根据学生的实际情况和发展需要随时补充和创新教学文件,真正发挥体育教学在培养高素质人才中的核心作用。

4.2.2课外体育活动

课外体育活动是体育课堂教学的延伸和扩展,是课内外一体化教学形式的重要组成部分,包含了校园内除课堂教学之外的所有体育形式。组织开展形式多样、丰富多彩的课外体育活动,不仅可以丰富大学体育文化生活,开创独具特色的高校文化氛围,而且还能够培养学生的组织参与能力、团结协作精神、开拓创新意识以及社会适应能力,满足学生对多种体育项目的爱好和需要,实现对学生的身心锻炼和意识培养。

4.2.3学生体育组织

高校体育文化活动在组织形式上也呈现出灵活多样的特点,除了系统完整的体育教学外,还有一系列的体育活动组织形式,为高校开展丰富多彩的体育活动奠定了坚实的基础。多种形式的学生体育组织,不仅能够最大限度地满足不同学生对体育项目的爱好选择,吸引众多的学生参与其中,而且也能使高校体育文化在校园中得到最大范围、最高程度的宣传和普及,进而形成各具特色的校园体育文化传统,促进高校体育文化建设向深度和高度发展。

4.2.4高校体育竞赛

高校体育的最突出特点就在于它的实践性,组织多种形式、不同范围、不同项目的校内体育比赛,可以吸引众多的学生积极参与其中,使学生得到最直接的体验和感悟。组队代表学校参加多种比赛,不仅可以提高体育竞技水平,而且还能够扩大高校的知名度,增强高校的凝聚力。高校体育比赛的对抗水平虽然比不上专业的体育比赛,但同样紧张激烈、引人入胜。在比赛中,参与者自身能力的发挥、时机的把握、不懈的努力、不可预测的结果等,都能够给人以强烈的刺激,正是这种刺激在高校体育文化活动中产生良性循环,促进高校体育文化的进一步升华。

4.2.5传统特色体育

由于国内高校处于不同的地域,受所在地区的地理位置、经济发展、文化氛围、社会环境、体育水平等因素的影响,不同高校都有自己优势传统体育项目,如地质院校普遍开展的定向越野和野外生存训练等项目,就是结合自己的培养目标而形成的特色体育形式。许多高校在长期发展的基础上,形成了多年坚持而且体系完整的“体育节”、“校长杯”等一系列的体育文化传统,建立了自己高校体育的优势品牌。不同高校要进一步拓展传统体育文化活动的内容和形式,形成特色鲜明、形式多样的传统体育文化。

4.2.6体育网络平台

随着全球一体化的飞速发展和信息时代的到来,大量新的体育知识信息随网络技术的发展而相继涌入高校;同时,现代竞技体育的迅速发展,也使得国际体育运动融为一体,高水平的体育竞赛此起彼伏。这些变化促使高校体育文化必须以最大的开放程度学习和创新,借助互联网技术平台和现代竞技体育蓬勃开展的优势,积极开展体育网络教学、学习交流和高水平竞赛欣赏等活动,加大国内高校之间以及与国外体育相互学习交流的力度,积极吸纳国外体育文化中的精华,丰富和创新中国高校体育文化的内涵。

4.3高校体育文化建设的具体措施

4.3.1增强体育意识,科学规划发展

体育意识是高校体育文化发展壮大的支柱性条件。在高校,管理者对高校体育的认识定位、重视和接受程度,直接影响着高校体育文化建设发展规划和管理制度的确定与执行。规划制度的形成为高校体育的发展确定了方向,决定了高校体育的文化氛围、体育意识、道德观念、功能特点和价值取向等深层次的内涵。因此,必须进一步加强高校内所有成员的体育意识,使得大家对高校体育文化建设有深刻的理解和科学的认识,进而制定出科学合理的发展规划和卓有成效的管理制度。

4.3.2加大宣传力度,营造良好氛围

要想使高校中的每一个人都能够关心和投入到体育文化活动中来,需要进一步加大宣传的力度。宣传的内容、方法和形式是多种多样的,可以通过互联网等方式,从多角度、不同侧面宣传体育为大家带来的益处。将宣传和大学生、教职员工的切身利益直接联系起来,在满足广大师生不同体育需求的同时,营造出高校内良好的体育文化氛围,促进高校体育文化建设的广泛开展。

4.3.3注重敬业培养,提高教师素质

体育教师是高校体育文化建设的中坚力量,敬业精神和综合素质是其完成本职工作、培养高素质优秀人才的关键条件。体育教师的专业知识水平、人格道德品行、爱岗敬业精神在体育育人中发挥着积极的能动作用,是高校体育文化建设发展壮大的关键所在。体育教师要不断学习掌握新知识,创新教学内容和方法,提高体育教学的质量,有创造性地组织开展丰富多彩的体育文化活动。高校应该为体育教师创造良好的学习和工作环境,实施优化体育工作的激励机制,在不断提高教师综合素质的基础上,充分调动体育教师的积极性。

4.3.4满足学生兴趣,养成锻炼习惯

高校体育文化的主体是大学生,他们天性活泼好动而且思想开放,容易接受新生事物,对新兴的和社会流行的体育项目总是呈现出极大的兴趣和强烈的追求愿望。这种强烈需求和愿望,成为他们组织、参与和欣赏体育文化活动的内在动力。高校的管理者和体育工作者,要充分利用大学生的这种积极优势,坚持以人为本的教育理念,尊重并满足学生的学习需要和兴趣,将学生的身体运动和身心教育结合起来,有目的、有意识地引导学生进行体育锻炼,培养学生的终身体育意识,促使学生形成自觉锻炼的习惯。

4.3.5丰富课外活动,发挥社团作用

高校师生在学习和工作之余参加体育文化活动,是高校体育文化建设的重要组成部分。大学生的课余体育活动是多种多样的,学校组织的运动会、单项体育联赛、特色体育节等一系列的体育活动,都能够极大地丰富学生的课外文化生活。而这些体育文化活动的组织和开展,大部分是由学生体育社团组织的,在体育教师的帮助和指导下,利用不同的时间和地点开展体育活动,不仅能够丰富了学生的课外文化生活,而且还能锻炼组织者的组织能力,充分发挥学生体育社团在高校体育文化建设中的积极作用。

4.3.6创造良好条件,加强设施建设

高校体育场馆设施、建筑环境、信息资源、场地器材以及服装用品等基础条件,是保证高校体育文化建设顺利开展的基本条件。高校具备足够的体育场馆、精良的体育设备、诱人的体育设施、激情的体育环境等,都能够极大地激发和调动广大师生参加体育文化活动的积极性,提高体育锻炼的效果。高校管理者一定要把体育场馆设施建设和器材配备纳入到高校建设的总体规划中,实现教育部有关体育场馆设施器材配备的具体要求,逐步增加对体育的投资力度,不断改善校园体育环境,促进高校体育文化建设。

4.3.7发挥自身优势,建设特色校园

中国地广物博,不同地区高校受经济建设、文化发展、人文环境、教育水平、风俗习惯以及不同民族传统文化的影响呈现出显著的发展差异,又由于不同性质的高校具有不同的培养目标,导致高校体育文化形态特色各异。因此,不同高校在体育文化建设的过程中,一定要根据自己的具体情况因地制宜地开展各项工作,充分发挥各自的优势和特长,结合培养目标和地域特点,开展灵活多样、丰富多彩的高校体育文化活动。

4.3.8继承优秀传统,创新文化内涵

中国高校体育文化经过多年的实践发展和不断创新,形成了适应社会发展的常新文化形态,然而随着全球一体化和信息爆炸时代的到来,高校体育文化面临着大学生对校园体育依赖性减小、国内外多种体育方式大量涌入校园、大学生体育倾向逐渐转向外界、体育教育的社会功能日益突出等一系列的问题和变化,需要高校体育文化建设必须与时俱进,在继承发展优秀传统的基础上,积极学习国内外体育文化的先进经验,创新高校体育文化的理论、方法和内容,随时代发展不断丰富高校体育文化的内涵。

参考文献

〔1〕程一辉.校园体育文化的功能、价值取向与建设性对策〔J〕.体育与科学,2007(3):91-93.

〔2〕王圣,杨刚.高校校园体育文化的价值取向与整合研究〔J〕.体育文化导刊2006(7):68-70.

〔3〕陈媛媛等,当前我国高校校园体育文化建设的探讨〔J〕.首都体育学院学报,2004(4):64-65.

〔4〕顾春先等,我国普通高校校园体育文化建设现状及对策〔J〕.成都体育学学报,2010(8):20-22.

〔5〕杨旭峰.试论校园体育文化建设与和谐校园文化〔J〕.中国成人教育,2007(4):68-69.

〔6〕刘超.高校校园体育文化建设的意义与价值取向研究〔J〕.吉林体育学院学报,2010(4):166-167.

篇5:高校体育文化建设基本模式构想

关键词:高校女性体育文化;女性文化;体育文化建设

体育不仅是身体活动和教育内容,同时还是一种特殊的社会文化现象。尽管体育可以细分为竞技体育、大众体育、学校体育等,但是高校体育更能成为体育文化培养和完善的基础领域。其原因在于高校不仅可以为我国社会体育的发展提供大量高质量的体育专业人才,而且还可以为社会大众提供科学的体育锻炼与训练的知识与技能,推动体育文化事业的不断发展,进而为体育产业的发展提供强有力的支撑。在“文化强国”和“体育强国”的时代背景下,高校已然成为生产和再生产体育文化的重要组织载体,承载着培育和拓展体育文化的重要任务[1]。随着我国体育的发展,我国女性体育文化也越来越受到重视。在全民健身的影响下,女性体育文化越趋成熟,体育文化中的“超越”和“实现”的文化特点让体育运动成为女性展现自我的平台[2]。由于我国是具有鲜明民族特色的国家,在传统文化中女性相较于男性更为保守,造成了女性体育文化发展较为迟缓。同时,我国又是一个发展中国家,体育文化的发展起步较晚,造成了女性体育文化发展较为缓慢的现状,且存在诸多问题[3]。女性作为高校成员的重要组成,一直处于被忽视的地位。而女性体育文化则是被隐形的体育文化,学术界对此研究甚少。因此,本文以高校女性体育文化为研究对象,对其发展模式及路径进行探析。

1高校女性体育文化的内涵

篇6:高校体育文化建设基本模式构想

中华人民共和国初期,在高校体育院(系)中,武术被列为专项选修课。①1961年,国家体委组织部分专家编写出版了我国第一部全国体育院校本科武术讲义,1977年在对它进行补充修订后,正式出版了全国体育院(系)通用武术教材。②此后,在1983年、1988年、1991年等不同时期,相关部门对武术教材作过修订。武术教学对武术进入学校,武术形式的统一化、标准化都起到了至关重要的作用。随着21世纪人本主义教育和全面素质教育的到来,如何在教育实践活动中贯彻人本主义教育思想,提高学生的运动能力、教学能力、自学能力、创新能力、身心健康水平已经成为高校武术教学面临的主要问题。

二、研究对象与方法

1.研究对象。高校体育教育专业武术普修技术课教学内容。

2.研究方法。

(1)文献资料法。对教育学著作、武术文献资料和中国期刊网上的相关资料进行搜集、整理、分析。

(2)专家访谈法。就相关问题访问教育界、武术界专家和体育院校学者。

(3)教学测量法。本课题为郑州大学体育学院院级立项课题,考评组为除立项组成员外的民族传统体育系的教师和教育学任课教师;实验测量对象为郑州大学体育学院体育教育系级体育教育专业学生(共48人,女生18人,男生30人,均分为2个班)。以新课程内容为实验条件进行教学实验,由考评组对实践结果进行考评记录,并做出期末学生综合能力分析和成绩评估。

三、高校体育教育专业武术普修技术课教学内容存在的主要问题

1.内容多且形式单一,学习乏味。高校体育教育专业武术普修技术课教学有其专业特殊性。在教学内容和学时分配上,相对于体育院(系)武术专项教学,其内容难度较小,学时分配也较少;相对于非体育高校武术普修或选修教学,其内容较为丰富,学时安排也较多。纵观多年的武术普修课教学,其用于技术上课时间大约为每学期60课时。内容以初级套路为主,学生主要学习一套初级长拳、一套长兵和一套短兵。

2.重套路,轻散打等实用技术。武术按其运动形式期,可分为套路运动、搏斗运动和功法运动。③在习练武术的过程中,功法为基础,套路为形式,搏斗为目的,要求三者均衡发展互相补充,任何在习练过程中出现偏重都是不科学的。在高校武术普修课教学重套路,轻散打等实用技术的问题由来已久,主要原因不外乎三点:

第一,教学内容多,课时少,教师很难向套路以外的传统武术形式拓展。

第二,教师不具备散打、擒拿搏斗知识和功法训练的基本知识。

第三,教师对套路技术动作的攻防含义理解不够,不能把技击攻防练习贯穿于整个课堂教学。

3.注重套路形式演练,忽视学生自学自练与教学能力等综合能力的提高。

高校体育教育专业武术普修课教学,不但要使学生掌握武术运动的基本方法、基本技术动作、了解武术运动的历史,还要求学生必须具备一定的自学自练能力和武术教学能力。其中,自学自练能力包括武术的识图、自学、练习、中学教材学习等,武术教学能力包括武术课堂组织、教学示范方法、语言的组织与讲解等,只有重视自学自练与教学能力的综合培养,学生才能胜任毕业后的教学工作。但现有高校体育专业传统的武术普修课教学却过分注重学生的套路形式演练,忽视综合能力的培养。

四、高校体育教育专业武术普修技术课教学的设置原则

武术普修课教学是培养体育师资,培养学生武术专项基本技术和武术教学能力的过程。其教学内容设置应遵循以下原则:

1.整体性原则。整体性原则要求在设置课程内容时应充分考虑武术的整体性,在继承和发展前提下使学生全面地接触和学习武术。首先,应淡化套路形式,套路作为记录优秀传统搏击文化的载体,认真学习和掌握本无可厚非,但是如果把全部的上课时间和精力都用在套路的学习和演练上,对武术的理解和学习则过于狭隘。其次,应还原和丰富武术的内容,增加散打和擒拿等格斗技术内容,使学生真正理解武术的内涵。

2.技击性原则。即充分考虑武术的根本属性——技击属性,通过武术普修的学习使学生能够掌握一定的攻防格斗本领,提高学生的攻防格斗仪式。在教学内容上,突出实用技术教学,特别是散打实战技术。在讲解内容上,突出套路技术动作的攻防含义的讲解,使学生学习和熟练掌握动作的攻防方法应用时机。在练习内容上,注重队攻防格斗技术动作的练习。

3.健康性原则。武术普修技术课教学内容的设置应以人本主义为中心,立足于学生终身体育项目的.培养和形成,适当增加一些有益于身心健康和终身体育项目形成的套路,如八式太极拳、24式简化太极拳、木兰扇等。

4.综合性原则。即考虑学生的专业特点和未来的就业方向,在培养武术专项基本技术的基础上,培养学生的识图自学自练和课堂教学能力。体育专业学生毕业后主要进入中小学体育教学岗位,从事多种体育项目的组织和教学,而中小学武术教材内容存在很大的地域差异,这就要求体育专业学生要具有较强的武术识图自学自练能力、课堂组织与教学能力。

五、高校体育教育专业武术普修技术课教学内容的设置构想

郑州大学体育学院的武术普修课教学实验结果发现,试验对象学习积极性提高,运动参与热情高,教学效果反馈较以往有明显转变。考评组在对实验对象考评结果中发现学生的武术基础知识、运动能力和教学实践能力等方面都有明显提高。通过试验,我们初步提出体育教育专业武术普修技术课教学内容的设置构想,教学内容主要包括武术礼仪、武术套路技术、功防格斗技术、擒拿与解脱技术、教材与教法五方面,根据教学内容的不同采用科学合理的授课方法、课时分配和考评方法。

1.武术礼仪。主要包括抱拳礼、抱刀礼、持棍礼、持剑礼等。采用随堂授课方法,共2个学时,最后采用组期末终结性评价。

2.武术套路技术。内容为初级三路长拳和长短兵各1/2,或者太极拳和长短兵各1/2。采用课堂授课,共38学时。考评组对学生进行期末终结性评价。

3.攻防格斗技术。内容为摸肩游戏、定步徒搏和散打基本技术。采用课堂授课,共12学时。对学生进行期末终结性评价。

4.擒拿与解脱技术。内容包括腕部(金丝缠腕、跪地求饶),肘部(压肘、搬肘、托肘),头部(推、搬及锁喉等),裆部等擒拿与解脱技术。采用课堂授课的方式,共8学时。教师随堂考评。

5.教材与教法教学。主要有中学武术教材识图自练及示范讲解(组织教学)。采用课堂授课方式,布置作业,共4学时。同学自评与教师考评相结合,随堂考评。

以上课程设置同以往的不同之处在于:一是武术礼仪首次作为技术内容考评指标,强调了学生的传统文化礼仪教育。二是武术套路主要内容分为1、2类教学内容,学生可以自主选择所学内容。三是学时分配为理论数据,可根据具体教学加以调整。

总而言之,教学内容在教育实践中起到决定性作用,传统武术普修技术课教学内容主要存在内容多且形式单一;重套路,轻散打等实用技术;注重套路形式演练,忽视学生自学自练与教学能力等综合能力的提高等问题。对此,我们应注重整体性、技击性、健康性、综合发展等原则,合理科学地设置教学内容。

注释:

①国家体委武术研究院.中国武术史[M].北京:人民体育出版社,2003:398.

②蔡仲林,周之华.武术[M].北京:高等教育出版社,:10.

篇7:高校贫困生认定模式新构想

关键词:高校;贫困生认定;新构想

高校贫困生资助政策是我国为了保证经济困难大学生都能上得起大学、接受高等教育,顺利完成学业制定的一项基本助学政策。不仅关系到教育公平,也是教育资源平衡分配的一项有力措施,更是构建和谐社会、实现社会稳定的一个重要举措。但是,目前我国大学贫困生的认定存在不少问题,出现了为挣“贫穷”拉选票,为装“困难”找人开贫困证明等怪现象。

一、高校贫困生认定存在问题

(一)看人缘、拉选票问题。

目前我国实行的国家助学金是助学金额直接发放至学生手中,不附带任何义务条件;因此面对这样的零价格“馅饼”,大家都趋之若鹜,道德底线、诚信意识丢之脑后。现在大多数高校都是实行民主评议来选出贫困生,因此,为了获得这块零价“馅饼”部分人缘好的学生占据选票优势,能够轻而易举的获得这块“馅饼”。有的学生为了能够在民主评议中获得贫困生资格,提前不惜通过各种关系拉选票,更有甚者为了拉选票不惜请客吃饭等等手段。这就使得真正需要帮扶的贫困生在享受国家助学优惠政策上变得困难重重。国家助学政策在执行中也就偏离既定目的。

(二)泛滥的贫困证明。

当今,高校出现一种奇怪现象:几乎每人都能拿出一份由当地民政部门出具的贫困家庭情况证明,使得高校中“贫困家庭”泛滥,这样就给高校对贫困生的认定带来了很大困难,从申请材料中很难分辨出真正的贫困生。造成这些问题主要原因是各地方民政部门的贫困家庭的认定门槛过低,甚至有的地方民政部门章由学生自己加盖,对家庭情况的审核与调查就更无从谈起了。

(三)公平性的人为失衡。

在高校的辅导员、班主任队伍中存在小部分人,以个人喜好或者一些蝇头小利来操作贫困生认定事宜,作为贫困生认定的最主要公平公正的权衡者,辅导员、班主任如果不能很好的给贫困生认定一个公平公正的客观环境,那整个贫困生认定偏离正确轨道是肯定的。

(四)大学生个人隐私受侵害。

贫困生认定肯定会涉及到贫困生的一些个人隐私,一些辅导员、班主任在具办贫困生认定工作中没有注意到工作方式,在评议过程中没有做到对涉及学生隐私材料的合理保护,使得学生个人隐私在班级内曝光,影响学生心理健康。

二.客观因素评定法

(一)学生申请材料因素。

目前大部分高校在进行贫困生认定的时候,基本上是依靠学生申请材料进行贫困生认定,一切是以材料为标准,造成在实际认定过程中存在只认材料不结合学生实际经济状况的情况。这也给当地民政部门带来很大工作压力,学生会认为只要有证明就意味着有钱拿,以至于很多学生想尽一切办法去开一份贫困证明。本文观点认为:学生申请材料是必不可少的,但绝不能拿这一把尺子来度量学生是否贫困以及贫困程度,更不能作为贫困生认定过程中的唯一依据。但是,学生申请材料仍然是衡量学生是否贫困以及贫困程度的一项重要指标,在本文贫困生认定模式中占有30%权值。

(二)日常生活消费因素。

日常消费其实是反映一个学生是否贫困以及贫困程度的一项重要因素,特别是食堂吃饭,日常用品消费等。虽然日常生活消费因素在一定程度上最能反映学生的家庭经济状况,然而这个因素的客观性和真实性不容易保证,容易弄虚作假。因此本文观点认为可以通过学生一卡通校园卡的日常消费作为衡量家庭经济状况的重要指标之一,在本文贫困生认定模式中占有30%权值。

(三)班级民主评议因素。

学生是生活在班级中,无论是吃、住、学、行、玩等基本上都是和同学一起,因此,真正了解学生家庭经济情况的还是同学,特别是同寝室的室友。因此,目前大部分高校普遍采用班级民主评议形式来认定贫困生,通常采用班级民主评议小组投票产生班级贫困生。虽然最了解学生家庭经济情况的是同学,但是由于各种因素影响,在投票过程中不一定能够保证实事求是、客观公正,和实际情况会有一定偏差,因此在本文贫困生认定模式中占有40%权值。

三.学生主体因素评定法

(一)加强德育教育。

德育教育是当今大学生必修一门学科,然而很多高校对德育教育的重视度不够。在市场经济多元化过程中,消极因素不可避免地影响了现代大学生的思想,在价值观念上表现出多元化趋势,虽然价值取向的主流是积极向上的,但功利色彩在大学生的个人奋斗人际交往中表现得较为浓厚,相对主义、实用主义被很多大学生接受。因此,在贫困生认定过程中,加强德育教育关系民主评议的公平与公正。

(二)诚信教育。

随着我国经济建设取得了突出的成就同时,也产生了一些社会信用缺失的现象,这些现象不可避免的冲击着大学生原有的价值观,动摇了大学生的诚信道德品质。在追求利益最大化的氛围中,人们的传统价值观发生变化,不同利益主体以各自社会、政治、经济地位为基点对诚信观进行重新定位,与时代相适应的新价值体系未能跟随经济发展同步建立。同时,我国改革开放正在逐步深化、扩大,西方的价值观、道德观已经渗透到我国民众生活之中,个人主义、拜金主义、享乐主义、实用主义严重冲击着人们传统的道德观念,导致人们的价值及道德取向呈现出多元化和多层次化。社会的道德观与价值观的多元化往往导致人们的价值和道德观念与自身行为之间的矛盾与冲突,人们习惯于以自己信奉的价值观来支配自己的行为方式,这就使得对社会提倡的共同价值观逐步淡漠化。由于大学生的世界观、人生观、价值观还为未完全形成,对善恶美丑的评判仍存在一定的偏差,很多时候难以用理性的思维分析事物。当大学生受到这种社会现象的影响,就会对不诚信得利的观念产生一种向往和热衷追求心理,诚信这一基本的道德规范也物质化、功利化,甚至出现与公民道德规范背道而驰的行为规范。

(三)责任感教育。

社会责任感在人的许多重要品质中是最重要品质之一。近年来,随着我国“扶不起老人”问题、食品安全问题的不断曝光,人们对社会责任感教育呼声越来越高。在高校中也出现社会责任感缺失现象,这就导致在贫困生认定过程中,社会责任感教育也成为重要的考量因素之一。

(四)构建自我认定系统。

以德育教育、诚信素养和社会责任感素养为基础,建立一套三元化自我认定系统。该系统完成以后,由学生自我完成考察,在学生自我进行考察过程中,不仅能教育和引导贫困生对贫困意识的认知过程,又能进行自我评价。

自我认定系统可以借助计算机软件,开发一款计算机自我认定系统,亦可以使用调查表形式进行自我认定,认定系统形式的构建可以灵活多样,但是要以德育、诚信和社会责任感相关内容为主要支撑。自我认定结果和客观因素评定法占分比相同。

当然,自我认定过程中,学生主观性较强,因此在自我认定之前需要倡导大学生自立自强。给于那些能正确面对贫困、具有坚定逆境成才信念的学生以表扬和鼓励,使学生在自我认定的过程中,逐步强化对贫困意识的正确认知,鼓励学生通过社会实践的方式来自我帮扶,自我激励,从意识的层次完善学生对贫困的判断和选择。

由于自我认定是主观性强的认定方式,因此需要一定监督监控机制。首先,思想道德修养与法律基础是大学生必修的公共课程,因此可以将自我认定后期的监督与思想道德修养课程相挂钩,将学生认定为贫困生后的行为表现作为考量思想道德修养与法律基础课程学业成绩的一项指标。其次,贫困生自我认定的后期监督结果作为年终综合测评的一项重要考核对象。这样,贫困生的监督机制建立起来后,对于贫困生自我认定具有极其重要监督监管作用,在贫困生认定过程中就具有重要心理制约性,也能强化大学生对贫困意识的正确认知。

四.主客观一体评定模式

以客观因素评定法和主观因素评定法相结合,构建出主客观一体评定模式。

(一)量化客观因素与主观因素的比重。

客观因素量化值为50,其中学生申请材料量化值占15,日常生活消费量化值占15,班级民主评议结果量化值占20。

主管因素量化值为50,其中德育素质量化值占20,诚信素养量化值占15,社会责任感素养量化值占15。

(二)主客观一体评定模式各因素量化图表。

主客观一体评定模式解决了传统评定方式过度依赖申请材料和班级民主评议结果问题以及由此带来的一系列“怪现象”。由于主客观一体评定模式综合当地民政部门、班级民主评议、学生日常消费、学生德育素质、诚信素养及社会责任感素养六大综合因素,对学生的家庭经济状况和学生心理状况进行综合考量,使得大学生贫困生认定更合理更全面。

参考文献:

[1] 白华.从二元组到三位一体——高校贫困生认定的新视角[J].社会科学家,2012,7(7)

[2] 刘斌 杨宗维.浅析高校贫困生的资助与德育[J].科技视界,2015,7(5)

[3] 余冲 李立文.高校贫困生认定程序存在的问题及对策[J].江苏高校,2008,9(5)

[4] 聂惠.基于伦理学视角的高校贫困生认定问题研究[J].教育探索,2011,11(11)

[5] 任景莉 黄 英.对大学生德育状况及德育教育的反思[J].中国成人教育,2005,7

[6] 兰慧君.学生诚信缺失及教育对策研究[J].中北大学,2013,4

上一篇:2018中南护理考研经验分享下一篇:浅谈小学生快乐识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