测绘工作证管理规定

2024-06-01

测绘工作证管理规定(精选9篇)

篇1:测绘工作证管理规定

1.研究制订全市测绘事业和市级基础测绘发展规划。

2.组织协调基础测绘、地籍测绘、行政区域界线测绘和其他重大测绘项目的实施。

3.负责本市乙、丙、丁级测绘资格证书审査和年检的初审工作,负责市级限额的测绘任务登记、地图出版、展示、使用前的样图初审工作。

4.负责永久性测量标志迁建的审批工作,负责永久性测量标志委托保管书的备案工作。

5.负责测绘成果质量的监督管理;负责测绘单位的行业统计工作。

6.负责保密测绘成果领用和销毁的审核;负责测绘项目立项和开工许可的审批工作。

7.指导城市规划、房产等专业测绘工作。

篇2:测绘工作证管理规定

(国测发 [1993]第088号)

各省,自治区测绘局,直辖市测绘处(院),各直属单位:

现将《测绘科技档案建档工作管理规定》和《测绘科技档案实体分类,保管单位组织,档号编制规则 0,《测绘科技档案案卷目录格式0\《测绘科技档案分类标引规则0\《关于国家标准<科学技术档案案卷构成的一般要求>的实施意见》等四个技术标准印发给你们,请按照执行。

国家测绘局

—九九三年三月三十日

测绘科学技术档案管理规定

第一章 总 则

第一条 为了加强测绘科技档案管理工作,充分发挥测绘科学技术档案在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中的作用,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档案法》和国务院批准的《科学技术档案工作条例》,结合测绘行业情况,制定本规定。

第二条 测绘科学技术档案(以下简称测绘科技档案)是指在测绘生产、科学研究、基本建设等活动中形成的应当归档保存的各种技术文件、技术标准、原始纪录、计算资料、成果、成图、航空照片、卫星照片、磁带、磁盘、图纸、图表等。

第三条 本规定所指的测绘科技档案包括:

一、测绘管理档案;

二、测绘生产技术档案;

三、测绘科学研究档案;

四、测绘教育档案;

五、测绘仪器谈后档案;

六、测绘基建档案。

第四条 测绘科技档案是广大测绘工作者劳动和智慧的结晶,是国家的宝贵财富,是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事业重要基础资源,是国家科技档案的重要组成部分。各测绘行政主管部门必须加强对测绘科技档案工作的领导。

第五条 各单位应按照集中统一管理科技档案的基本原则,建立、健全工作制度,保证测

绘科技档案的完整、准确、系统、安全和有效地利用。

第六条 测绘科技档案管理人员属科技管理人员,其专业职务的评定、聘任和其它科技管理人员相同。

第七条 要保持测绘科技档案管理人员的相对稳定,确需调动时,调动前要认真办理交接手续。

第八条 凡单位变动、撤销或任务改变需要转移测绘科技档案保管、使用关系时,要妥善保管全部档案,并按有关规定办理交接手续,交接清册应有经手人、批准人签字。

第九条 发展测绘科技档案事业所需经费要列入本部门事业发展规划与经费计划。

第二章 测绘科技档案机构及其职责

第十条 国务院和省、自治区、直辖市人民政府测绘行政主管部门负责全国和地方的测绘科技档案管理工作。业务上受国家和省、自治区、直辖市档案行政主管部门的指导。第十一条 国务院测绘行政主管部门下设国家测绘档案资料馆及其大地测量档案分馆。省、自治区、直辖市人民政府测绘行政主管部门下设省级测绘档案资料馆。

第十二条 测绘行政主管部门的职责:

一、国务院测绘行政主管部门:

1.贯彻国家科技档案资料工作的方针、政策和法规,负责制定与修改全国测绘科技档案资料管理制度、长远规划,组织协调地方与军队、国务院有关部门间的测绘科技档案工作;

2.指导、监督和检查全国测绘科技档案资料工作;

3.组织交流、推广测绘科技档案资料管理工作经验,组织档案资料管理人员的业务培训,提高他们的业务知识和管理水平;

4.督促本系统生产、科研部门做好测绘科技档案资料的形成、积累、整理和归档工作;

5.向上级国家档案主管部门报送测绘科技档案资料的有关统计报表。

二、省、自治区、直辖市人民政府测绘行政主管部门:

1.贯彻上级关于科技档案资料工作的方针、政策和法规,负责制定与修改本行政区的测绘科技档案资料管理制度、长远规划;

2.指导、督促和检查本行政区的测绘科技档案资料工作;

3.组织交流、推广本行政区的测绘科技档案资料工作经验,组织档案资料管理人员业务培训,提高他们的业务知识和管理水平;

4.督促并协助本部门生产、科研人员做好测绘科技档案资料的形成、积累、整理和归档工作;

5.向上级测绘行政主管部门和本地区档案主管部门报送测绘科技档案资料的有关统计报表。

第十三条 测绘档案资料馆的基本任务:

一、国家测绘档案资料馆(含大地测量档案分馆):

1.接收、收集、整理、保管、统计全国测绘科技档案资料并提供利用;

2.编纂全国测绘科技档案资料目录并提供利用;

3.鉴定测绘科技档案资料的使用和保存价值,及时向测绘行政主管部门提出调整保密等级、保管期限的建议;

4.缩微和复制馆藏的测绘科技档案资料;

5.编写本馆使用的检索工具、目录、专题资料,汇编史料等;

6.经过鉴定和批准,对已失去使用和保存价值的测绘科技档案资料进行销;

7.向上级测绘行政主管部门报送测绘科技档案资料有关情况的统计数据。

二、省级测绘档案资料馆:

1.接收、收集、整理、保管、统计本行政区的测绘科技档案资料并提供种用;

2.编纂本行政区的测绘科技档案资料目录并提供利用;

3.鉴定馆藏测绘科技档案资料的使用和保存价值,及时向上级主管部门提出调整保密等级与保管期限的建议;

4.向国家测绘档案资料馆(含大地测量档案分馆,下同)送交目录集和属于国家馆馆藏范围的测绘科技档案资料;

5.经过鉴定和批准,对已失去使用和保存价值的测绘科技 档案资料进行销毁;

6.编写本馆使用的检索工具、目录、专题资料,汇编史料等;

7.向上级测绘行政主管部门报送本馆档案资料有关情况的统计数据。

第十四条 档案管理人员应当忠于职守,严格执行档案管理的各项规章制度,负有保证档案完整与安全的责任。

第三章 测绘科技资料的形成、积累和归档

第十五条 各测绘单位应当把科技资料的形成、积累、整理和归档工作纳入生产、技术、科研等计划中,列入有关部门和人员的职责范围。

第十六条 各测绘单位对每一项生产任务、科研成果、基建工程或其它项目进行鉴定、验收时,对应当归档的科技资料(含文件材)加以检验,没有完整、准确、系统的科技资料(含文件材料):不能通过鉴定验收。

第十七条 一项生产任务、科研课题、试制产品、基建工程或其它与本规定 “ 附表 ” 规定归档内容有关的项目,完成或告一段落时,必须将所形成的科技资料(含文件材料)加以系统的整理,组成保管单位,严格按本规定 “ 附表 ” 所列归档范围、份数、保管期限、保存地点等及时进行归档工作。

第十八条 凡需要归档的科技档案资料,都应当做到书写材料优良、字迹清楚、数据准确、图象清晰、信息载体能够长期保存。

第十九条 凡是几个单位分工协作完成的测绘科技项目或工程,由主办单位保存一套完整档案。协作单位可以保存与自名承担任务有关均档案正本,但应将副本或复制本送交主办单位保存。

第四章 测绘科技档案的保管、利用和销毁工作

第二十条 测绘科技档案的保管期限分为永久、长期、短期三种:

一、凡具有重要凭证作用和长久需要查考、利用的测绘科技档案应列为永久保存;

二、凡在相当长的时期内(15年至20年)具有查考、利用、凭证作用的测绘科技档案应列为长期保存;

三、凡在短期内(15年以内)具有查考、利用、凭证作用的测绘科技档案应列为短期保存。

第二十一条 测绘科技档案资料馆的馆藏范围:

一、国家测绘档案资料馆:

1.按国家基准、技术标准测绘的国家绝对重力测量、卫星大地测量、全国天文大地网整体平差、全国精密水准网平差;成图比例尺等于和小于1:5万的航测。制图、遥感测绘与国土资源基础信息的全套档案;

2.国家测绘系统按国家基准、技术标准施测绘具有国家等级精度的天文,大地(含三角、水准、长度、重力,下同)测绘成果档案(含成果表、点之记、路线图、锁(网)图、重力异常图、技术总结等)及其全套档案目录;

3.国务院各有关行政主管部门和军事测绘部门按国家基准、技术标准施测的属于国家等级精度的天文、大地与成图比例尺等于和小于1:5万的航测、制图、遥感测绘等全套的测绘成果档案(或目录)以及以国家基本比例尺地形图做底图编绘的各类专题图;

4.由国家测绘行政主管部门统一组织、几个部门协作完成的测绘项目的全套档案;

5.边界测量全套档案;

6.国家组织的专题考察或特殊任务形成的测绘科技档案(如南极考察、唐山地震测量等)的全套档案;

7.公开出版印刷的测绘图书、刊物、地图、图集的全套档案和档案目录表;

8.国家测绘系统(包括测绘院、校)的需要长期或永久保存的测绘科研、教育、仪器设备、基建档案和档案目录表;

9.收集国外的具有查考、利用价值的测绘科技档案(不含大地测量档案);

10.国家测绘行政主管部门内部形成的测绘科技档案。

二、国家测绘档案资料馆大地测量档案分馆:

1.按国家基准、技术标准施测的具有国家等级精度的天文、长度、三角、水准、重力测量的全套档案(不含本条一款之1内容);

2.建国前的大地测量档案或档案目录;

3.收集国外的具有查考、利用价值的大地测量档案资料。,三、省级测绘档案资料馆负责接收、收集和管理下列档案:

1.国家调拔的属于本行政区的三角、长度、水准、重力成果和地形图等成果档案;

2.地方各有关部门、集体或个人在本行政内按国家基准、技术标准施测的具有国家等级精度的测绘科技档案(或目录);

3.本行政区测绘主管部门按国家基准、技术标准施测的三角、长度、水准、航测、制图、遥感、地籍测绘的全套档案;

4.本行政区测绘主管部门形成的测绘科研、教育、仪器设备、基建档案;

5.本行政区测绘主管部门出版、印刷的公开版地图、图集、图书、刊物等全套档案;

6.收集国外有利用、查考价值的测绘科技档案。

7.本行政区测绘主管部门内部形成的测绘科技档案;

8.建国前本行政区的测绘科技档案。

第二十二条 为确保测绘科技档案的安全和有效利用,应设置符合档案库房建筑规范要求的专用库房。

第二十三条 测绘科技档案资料馆要积极主动地开展科技档案的提供利用工作,采取多种途径和方法扩大服务领域,使其更好地为经济建设、国防建设、科学研究、教育、外事活动等服务。

第二十四条 提供测绘科技档案的批准权限:属机密(含机密)以下的由测绘科技档案馆的领导批准,属绝密级的由主管局领导批准,涉及国际交往需要提供测绘科技档案时,按有关规定执行。

第二十五条 提供测绘生产档案时,要执行分级管理,归口负责制度。复制或借用时需经领用测绘成果主管单位审查并开具正式公函,方可办理领(借)手续。

第二十六条 测绘科技档案只提供复制品,不提供原件,必须使用原件时,经领导批准,只能借用,对借用的测绘科技档案要保持清洁、完整无损并及时归还。

第二十七条 各级测绘科技档案保管部门应按照完整、准确、系统、安全的要求,定期检查档案的保管状况,了解测绘科技档案的利用情况,防止档案材料的破损、变质、对已破损或变质的档案要按有关规定及时修复、复制或销毁,并报上级主管部门备案。

第二十八条 销毁已满保存期限的测绘科技档案,须经单位领导批准并造具清册,注明档

案名称、编号、数量,来源、编制或出版单位、时间、销毁原因等,清册封面应有鉴定从监销人、批准人、经办人、销毁日期,还应报上级主管部门备案。

第二十九条 未满保存期限的档案任何单位和个人不得以任何借口加以涂改、伪造和损坏。

第五章 奖 惩

第三十条 对在测绘科技档案的归档、收集、保护和提供利用等工作中成绩显著或作出贡献的单位或个人,由测绘行政主管部门予以表彰和奖励。

第三十一条 对在测绘科技档案工作中,违反本规定和国家有关档案法规,造成测绘科技档案的损毁、丢失、泄密或擅自提供、复制以及由于玩忽职守造成档案损失的个人和负有直接责任的主要领导人,由所在单位的上级机关,依据《中华人民共和国档案法》第二十四条规定,给予行政处分,构成犯罪的,提请司法机关追究刑事责任。

第三十二条 对违反本规定,没有及时进行测绘科技资料的形成、积累、整理和归档工作的单位,由测绘行政部门口头警告或通报批评。造成严重后果的单位领导人,由其上级机关给予行政处分。

第六章 附 则

第三十三条 各省、自治区、直辖市测绘行政主管部门,国务院其它有关行政主管部门和军事测绘主管部门可根据《全国科学技术档案工作条例》和本规定精神,结合本地区、本系统的测绘科技档案工作情况,制定实施办法或细则。

第三十四条 本规定由国务院测绘行政主管部门负责解释。

篇3:测绘档案管理工作探析

一、测绘档案及分类

(一) 测绘档案概念界定。

测绘档案指的是科研机构、生产单位等在科研 (生产) 过程中产生的各种实物资料 (记录文件、计算资料、点之记、图历表、地形图原图、技术总结、技术设计书及光盘、磁盘、卫片、航片、控制像片、调绘片等) 和非实物资料 (电子的技术文件、标准、图表、计算成果、航卫片、音频、视频等) 的集合。

(二) 测绘档案分类。

测绘档案分类方法众多, 测绘档案管理人员可按照档案记录内容、性质、载体形式、范围 (比例尺) 、地域位置、职能、形成时间、外形、型号、专题、作者、项目、组织机构等方式对测绘档案进行分类整理归档。

二、测绘档案管理中存在的若干问题

(一) 管理理念陈旧。

测绘档案因其服务对象不同其保密等级、管理方式、服务形式也不同, 再加上测绘档案本身极强的专业性, 这就需要管理者具备较高的专业素养, 才能充分发挥测绘档案在社会基础建设中的作用, 而实际上测绘档案管理人员大多远未达到管理要求, 主动服务观念极弱、创新意识差、进取心低、无竞争与忧患意识现象普遍存在于当前测绘档案管理人员中, 完全无法满足目前对测绘档案管理工作的需求。

(二) 管理手段落后。

一是管理手段滞后。当前我国正处于信息化测绘建设进程中, 测绘档案管理工作亦应随之进入全面的信息化建设阶段, 但是, 在实际工作中, 测绘档案的管理大多仍处于传统的手工管理阶段, 新时期的测绘档案信息化管理系统因起步较晚致使其应用功能不够成熟, 还存在诸多问题, 这就使得当前的测绘档案管理的各个环节缓慢 (效率低下) 、经常出现测绘档案材料数据不准确的现象。二是管理硬件设备陈旧。目前, 我国信息化测绘建设进程中生产的海量测绘档案, 需要高质量、专业化、标准化的存贮环境及设备管理, 但实际测绘档案管理中却还存在库房不足、库房设施老化、安全设施不足或缺失、存储环境达不到要求、存储电脑还停留在陈旧的老式电脑运行速度缓慢、程序不稳定、存储空间小、安全防盗软件缺失等现象。

(三) 管理体系缺位。

在早已达到数百位TB数量级海量测绘档案的时代, 科学化、标准化、专业化的档案管理体系或制度对管理人员来说是非常重要的, 否则极易在测绘档案管理工作中出现纰漏或错误, 而海量测绘档案信息的管理一旦出现一个失误, 将会因影响检索、归档等管理工作。但是, 在实际测绘档案管理工作中缺乏测绘档案的收集、整理、归档、移交、保管、保护、升级维护、销毁、存储介质类型、存储环境、备份等各环节的规定, 这使得测绘档案的管理无章可循。

三、加强测绘档案管理的措施

当前在测绘档案管理中存在的一些问题, 正是由于这些问题的凸显, 加上新时期新技术 (计算机技术、网络技术、信息技术、通讯技术、物联网技术等) 的迅猛发展, 使得测绘档案的管理也发生着巨大的变化或转型, 为满足社会发展的需要, 笔者认为测绘档案资料的管理主要应该从以下几个方面开展:

(一) 更新观念。

对测绘档案进行全面的数字化管理。我国已经基本上实现了由传统技术体系向数字化体系的跨越, 同时, 也标志着数字测绘时代的完全进入, 因此, 测绘档案管理必须顺应时代的需求彻底转型为数字化管理。实现测绘档案数字化管理的前提, 必须将纸质测绘档案电子化, 建立测绘档案数字化管理系统, 以实现测绘档案目录的动态更新、档案查询的方便快捷、管理体系的流程化、档案归档的自动化管理。

(二) 改进手段。

加快测绘档案管理的信息化建设。测绘档案信息化建设是实现对测绘档案长期保存的需要, 是顺应知识经济时代发展的必然趋势, 在加强信息化建设中主要可能会从以下几个方面着手:首先, 加强硬件施设的建设;其次, 大力研发高稳定性、高可靠性、标准化、专业化的测绘档案信息化管理软件, 攻克海量复杂数据压缩、存储分类管理、查询与编辑等关键技术;再次, 软硬件设施升级后, 相应提高测绘档案管理人员的专业素养、强化保密意识;最后是从网络访问权限、防火墙、计算机信息加密等方面提升测绘档案的安全度。

(三) 健全体制。

建立健全测绘档案资料管理相关制度体系。在测绘档案管理工作中, 如果没有一个具体的详细的相关制度体系制约, 很难提高工作质量。为此, 需要一系列的制度来对测绘档案的收集、接收、交接、验收、更新、提供、借阅、使用、收费、运行与维护、销毁等工作环节进行指导、制约, 以提升测绘档案的管理效率及管理质量。

参考文献

[1] .余建军.测绘资料档案管理系统的若干关键技术研究[D].浙江大学, 2012

[2] .阎霜.李兵.浅谈测绘档案的管理和利用[J].测绘与空间地理信息, 2010.03

篇4:测绘工作中测绘遥感的应用探析

关键词:测绘工作 遥感测绘 措施

中图分类号:P2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1674-098X(2014)03(c)-0030-01

从20世纪50年代开始,遥感技术就已经步入人们的视野,第一颗由苏联发射的人造地球卫星就是凭借遥感技术而取得成功。截止到目前,遥感技术已谱写了半个世纪的篇章,纵观今天的遥感技术,已经不再应用于人造地球卫星领域,多种应用在航天飞机卫星运转、发射、检测以及环境方面的遥感技术提供更为客观、真实的数据。现阶段,我国测绘工作具体涵盖资源测绘、地质勘测以及环境检测等方面,由于遥感技术的显著性效果,在此行业中被普遍应用。

1 遥感技术发展概况

所谓的遥感技术,主要是指利用相关设备对遥远的事物进行监测,从而获取信息及感知的有效方式。其中,传感器这项装备可以说是遥感技术最为关键的设备。利用传感器自身的传播性能,遥感技术感知附近及地面事物,在经过确定及筛选之后,获得有用的数据,同时再将这些信息与数据利用传感器传递到地面,采用分析法与计算机技术对其进行系统的比较,最终得出较为全面、客观的信息。此外,遥感技术渗透了计算机科学、地球科学、测绘科学及地球科学等学科知识,结合了各个学科的优点,整合而成的一项高端、先进而又精确测绘技术。

2 测绘工作中遥感技术应用现状分析

2.1 测绘遥感应用不够广泛

在我国,在所有的测绘工程项目中,遥感技术是完成任务目标的必备手段,可见,具有十分广阔的发展前景,技术的水平与领域也随之不断延伸。然而,由于人们习惯和观念,对遥感技术存在一定陌生感,导致其推广受限。

2.2 遥感工作资金造价高

在实际工作当中,有些测绘项目因为遥感技术价格高等问题望而怯步,随着近几年来计算机技术以及遥感技术的快速发展,促成遥感技术由最开始的理论层面正式步入实质阶段,其具体的环境资源、灾害监测、地质勘探以及地理测绘方面的检测功能逐渐明显。但是,仍然遥感技术造价高、花费大等特点仍然制约了其发展。此外,在我国,遥感技术主要应用在一些重点研发的科研项目上,譬如说资源勘探、环境污染以及地址灾害等方面,而用于煤矿开采或工程地址检测方面的则少之又少。

2.3 遥感信息源空间分辨率较低,应用水平较低

遥感技术在环境污染检测以及地质灾害勘测方面的优势将会促进我国环境保护失业用户地质灾害研究事业的长远发展,所以,从某种方面来看,提高遥感技术信息员的空间分比率,在测量水平、覆盖范围、以及信息数据准确性方面有着不容忽视的作用。

3 完善遥感技术在测绘工作中应用的策略及其具体做法

随着时代发展,遥感技术也被广泛应用于各个测绘工程项目中,遥感信息技术的漏洞与不足也愈加明显,而完善遥感技术手段、加强其宣传力度以及提高技术水平可以说是普及遥感技术的主要方式。

3.1 遥感技术在测绘工作中的应用

现阶段,遥感技术在我国测绘工程项目中应用较为广泛,因为遥感技术相比传统的测绘工具,其优势更为明显,避免了很多容易出现的测绘漏洞。

(1)跟传统的测绘技术相比,遥感技术发生人为干预的情况较少,可以客观、全面的将监测区域的情况反映出来。而若是采用传统的方式进行测量,极容易出现误差偏大或误差累积等现象。而不得不说,遥感技术的测量数据比较真实、准确。譬如说:在矿区资源的定位和监测上,可以通过遥感技术来确定煤矿资源的具体位置,避免以为内不科学开采威胁生命或资源浪费等问题。

(2)与传统的测绘方式不同,遥感技术能够动态实时、全方位、全天候的进行工作,这可以说是遥感技术最为显著的特点,它以全球定位系统作为后盾与支撑,在完成空间定位与导航工作之后,能够实时监测区域的实际情况。

(3)遥感技术发展至如今,应用范围已经极为广阔,它可以迅速了解所在区域的地质特点、资源所在地以及地理情况,从而获取全面、精确的数据。

3.2 加强对遥感技术深度研究,拓展应用领域

可以说,在地质调查这项工作中,应用遥感技术不仅是社会经济发展的急迫需要与客观要求,从事物本身出发来看,也是十分必要的。就我国目前的发展态势来讲,遥感技术的发展前景极为广阔,应进一步以研究遥感技术为出发,提高其精度、准确度以及宣传力度。首先,加大资金的投入力度可以说也为遥感技术的深入研究工作做出了贡献。我国必须以进一步开发遥感技术为核心,以强国为目标从而不懈努力。除此之外,我国还需提高思想认识与观念意识,增加遥感技术的覆盖范围,加大资金扶持力度,解决当前各大测绘工程项目应用遥感技术而遭遇的一些难以解决的问题,拓展其技术领域。其次,相关部门也应重视起来,加强对遥感技术的推动、深入研发与鼓励,可制定一系列优惠政策来促进遥感技术的应用及普及。

3.3 大力推广遥感技术,加大遥感技术普及力度

只有在大力推广工作中,才能充分的显示遥感技术对测绘工作的适应力与优势。现阶段,不少应用遥感技术的测绘工程项目已经发现遥感技术高超的环境适应力以及技术优势,譬如谁:能够勘测不同地形,实现对地质灾害、气象灾害以及火灾等的全程监测,获取真实的数据,为建立灾害防御制度以及我国灾害研究做出了巨大的贡献,适合监测不同地形,可实现对地质灾害、气象灾害以及火灾的全程监测,从而获取有效的数据信息,为建立灾害防御制度以及我国灾害研究做出了巨大贡献,所以,增加遥感技术的覆盖面积以及普及程度势在必行。

(1)利用遥感技术来降低项目工程的测绘造价,实现遥感技术在各行各业的实用度。只有降低资金成本,让更多和项目去接受,而不是目前集中在几个重点项目上。

(2)提高遥感技术的空间分辨率也将有利于遥感技术的普及。早期遥感技术受分辨率限制,较多应用于宏观的检测,而当前由于新工作思路的拓展,遥感技术与地质的符合程度越来越高,受距离的限制也越来越小。但是相关人员在改善工作思路,加大遥感技术地质检测水平上还需进一步努力。

4 结语

总之,在当今的测绘工作中,应用遥感技术已经成为社会发展的必然趋势。随着计算机的普及与科技的进步,遥感技术的覆盖范围将会大大增加,实现遥感工程司、灾害、气象、地质遗迹环境资源监测等项目,拓展遥感技术的应用范围,让其充分发挥自身优势,在灾害预防、社会发展以及国民经济上做出贡献。

参考文献

[1] 覃永勤.浅谈现代测绘技术的发展及其工程应用[J].广西城镇建设,2010(5).

[2]庆斌,韩金芳,马丽新,等.现代测绘技术在工程地质测绘中的应用[C]//第二届“测绘科学前沿技术论坛”论文精选.2010.

篇5:地籍测绘管理科工作职责

2.管理并组织全市土地资源现状调查、动态监测、地籍权属调查、变更调査及土地统计。

3.指导监督地籍管理技术规定、标准的执行,指导地籍信息系统建设;指导和办理土地确权、土地定级和土地登记、发证工作。

4.承担调处重大土地权属纠纷;组织并管理全市基础测绘、行政区域界线测绘、地籍测绘和其他重大测绘项目,指导监督测绘成果、质量管理和测绘成果资料汇交、审核重要地理信息数据。

5.审核测绘单位资格和测绘任务登记,指导保护测量标志。

篇6:测绘工作证管理规定

测绘成果保密管理工作的途径与思考

测绘科技不断发展、创新,测绘成果越来越丰富、实用和多样化,随着多种数字产品的完成,作为基底支撑和保障的.基础地理信息不断应用于各管理系统之中,不仅为政府、行业提供各种服务,而且为社会公众提供直接服务.由于测绘成果绝大部分属于国家秘密,每年大量提供用户使用,保密工作关乎国家的安全和利益,如何做好保密工作,是我们各级管理部门不断适应新形势所必须着力解决的新课题.本文试图通过对测绘成果保密管理工作现状的分析与思考,以一管之见提出测绘保密管理工作的一些思路和途径.

作 者:朱虹 ZHU Hong 作者单位:国家测绘局第四航测遥感院,海南,海口,570203刊 名:测绘与空间地理信息英文刊名:GEOMATICS & SPATIAL INFORMATION TECHNOLOGY年,卷(期):32(5)分类号:P205关键词:测绘成果 保密工作 方法途径

篇7:测绘工作证管理规定

2012年是实施“十二五”规划承上启下的重要一年,也是测绘地理信息工作的执行年、落实年、实干年。我局在认真学习贯彻李克强副总理的重要讲话精神的基础上,坚持服务大局、服务社会、服务民生的宗旨,深入实施“构建数字中国、监测地理国情、发展壮大产业、建设测绘强国”的总体战略,以做大做强测绘地理信息事业为核心,突出重点,完善功能,提升能力,健全体制,推动我市测绘地理信息事业再上新台阶、再创新辉煌。

一、乐平市测绘管理工作现状

1.机构沿革

根据江西省国土资源厅[2002]14号文件《关于理顺市县测绘管理体制的意见》、景德镇市机构编制委员会[2003]53号文件《关于同意将测绘行政管理职能划入市国土资源局的批复》我局于2008年2 月向乐平市编委提交了[2008]14号文件《关于要求将测绘管理职能划入市国土资源局的请示》,得到批准后成立了测绘管理股,将测绘行政管理职能由建设局划入国土资源局。并在乐平市政府办公室[2010]11号文件《乐平市国土资源局主要职责内设机构和人员编制规定》中将测绘管理股列为八个职能股室之一。

2.测绘管理股职责及履行情况

测绘管理股职责主要有以下六个方面

⑴ 贯彻执行有关测绘工作的方针政策及法律法规;

⑵ 负责全市测绘工作的行业行政管理,指导全市测绘工

作;

⑶ 组织编制本行政区域基础测绘规划、地籍测绘和其它

重大测绘项目;

⑷ 负责全市测绘产品质量的测绘计量鉴定工作;

⑸ 负责全市测绘资质审查、测绘任务登记、测绘成果目录汇交、成果索取与保密、测量标志保护、重要地理信

息数据及地图市场监管工作;

⑹ 依法管理本市地图编制工作。

其中第⑷、⑸、⑹项职能在景德镇市国土局测绘管理科的指导下,已进入程序化管理,即每年对每个资质单位都要进行产品质量抽查、鉴定,资质年度审查,测绘成果目录举汇交。对⑴、⑵、⑶项职能形成了常态化管理,建立了测绘成果索取与保密协议签订等一系列规章制度;测量标志保护定人定责,有专人看护,并按要求填写测量标志巡查记录,定期不定期对地理信息数据及地图市场进行检查监管。

3.基础测绘规划编制

基础测绘作为一项公益性事业,是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不可缺少的前期性、先行性的基础工作,既为经济建设部门和社会各方面提供基础地理信息,又为实现经济、社会可持续发

展提供重要保障。测绘的成果数据是各项建设不可缺少的基础资料,也是土地管理的重要工具之一。

基础测绘的作用体现在地籍管理需求、土地利用现状变更调查需求以及耕地保护工作需求等方面。

我市已建立了全省联网的统一的坐标系统和高程基准。近期在城区及城郊布设了D级GPS控制点12个,E级GPS控制点65个,控制面积约38平方公里。为国土、城建、规划、房管等部门的日常测绘工作提供了有力的技术保障,有效防止了多种测绘系统带来的技术编差。

我局领导历来十分重视基础测绘工作,积极促进其在国土资源管理中的广泛应用。已经做好了《乐平市十二五基础测绘规划》编制工作,并上报乐平市政府请求列入财政计划。

二、乐平市测绘行业前景展望

1.大力推进基础测绘工作,为国民经济建设和社会发展提供强有力的保障

重点要做好以下两个方面工作:

⑴加强基础地理信息资源建设。

认真实施“十二五”基础测绘发展规划,积极争取加大基础测绘投入力度。推进数字城市建设,加快基础地理信息更新步伐,推动全市基础地理信息数据动态更新,做全做优基础地理信息资源,为建设一个网、一张图和一个平台打下更加牢固的基础。推进市属各部门之间的地理信息资源共建共享。

⑵进一步增强基础测绘保障服务能力

随着我市经济建设的快速发展,各行各业对测绘保障服务的需求日益增强,特别是对地理信息服务的需求明显增加。我局的土地整理项目,乐平市地图的编撰等都对基础测绘工作提出了更高的要求。

2.在条件允许的情况下,启动乐平市CORS系统的建设

CORS(连续运行卫星定位服务综合系统)是卫星定位技术、计算机网络技术、数字通讯技术等高科技多方位、深度结晶的产物,也是现阶段经济发达地区测绘技术发展的一个大趋势。建立市级的CORS系统能较大提高测绘的便捷程度,更易统一标准、扩大组网范围,为“数字城市”建设打下坚实的硬件基础。

篇8:测绘成果档案管理工作的思考

一、测绘成果档案管理行业存在的问题

经过笔者长期的工作实践, 以及近年对我国几个主要省份同行单位的调研发现, 在测绘成果档案管理现状上, 主要存在以下弊端:

(一) 测绘成果档案意识不够, 观念薄弱。

在行业内部, 普遍存在一种管理观念, 就是重生产、轻资料档案管理。一些人认为档案馆不过是个仓库, 不要了往里塞, 需要了找你要, 不重视测绘成果档案的形成、积累、整理、归档制度。事实上, 测绘成果档案管理贯穿于测绘成果的生产、成果汇交、成果整理、提供、利用、销毁等诸多环节。测绘成果的生产, 往往是立项生产的, 其用途也就是在该项目上发挥了现时作用, 如果没有及时归档, 当下次再需要使用或者查阅时, 就造成了再生产的重复工作, 造成资源浪费。测绘成果档案管理, 就是通过把立项生产的测绘成果, 进行成果汇交、归档、再提供利用的一个过程。

(二) 经费投入不足, 馆库设施过于简陋。

长期以来, 在测绘行业都有重生产轻成果档案的观念, 测绘管理部门对测绘成果档案管理投入经费不足, 对测绘成果档案管理工作不够重视, 主要突出问题一是使用的馆库房面积不够, 由于办公用房紧张, 导致大多数档案馆基本是没有按照档案管理规定的库房、整理室、查询室三分开的原则, 而是合在一起办公。二是成果档案库房设施过于简陋, 随着数字测绘成果档案的不断增加, 过去的馆库设施根本无法满足现在的数字成果档案储存、提供利用、管理等要求。按照中华人民共和国测绘行业标准CH/T1014-2006《基础地理信息数据档案管理与保护规范》, 对数据档案的工作环境、储存环境、介质维护、数据维护都有严格的管理规定, 如果没有达到这些要求, 管理部门必须要投入大笔资金进行各种设施建设。但据笔者所了解的情况来看, 我国除上海、浙江、北京、江苏等少数省、市的同行对测绘成果管理投入较多经费进行馆库设施建设, 也做的比较好以外, 其它绝大多数省份的同行对测绘成果管理的投入很少, 西北地区的省份基本上没投入, 因此, 其馆库的基础设施非常简陋。

(三) 复合型管理人才缺乏, 测绘成果档案管理水平滞后。

由于历史原因, 测绘成果档案管理人员的知识水平参差不齐, 专业知识也良莠不齐。随着测绘成果生产技术水平的提高, 汇交管理的测绘成果档案类型也随之由纸质档案转换为电子数据档案, 这些测绘成果档案的电子数据就是基础地理信息数据, 它涉及到遥感、地理信息系统、全球定位系统等空间信息技术。因此, 成果档案管理的困难性对电子文件归档及其归档后形成电子档案的管理, 绝不是仅仅懂得纸质档案管理理论、原则、方法和技术的管理人员或是仅仅懂得计算机技术人员所能胜任的。表1是广东省国土资源档案馆2003年至2007年测绘成果档案利用统计表, 从表中不难发现数据成果档案是逐年递增, 而纸质资料档案正好是相反是逐年递减, 这充分说明随着整个社会信息化、网络化水平不断提高, 对成果档案的需求也从过去纸质资料档案到现在数据资料档案应用发生了变化, 要适应新的变化就必须尽快提高管理人员相关专技术水平。

正是复合型管理人才的缺乏, 导致测绘成果档案管理整体水平的滞后。目前很多测绘成果档案管理部门的管理手段仍只是实现计算机辅助管理, 信息化水平比较低, 基本上没有研发成果档案信息系统进行网络化管理, 严重影响到信息化的发展。过去的测绘成果档案管理定义基本上都是针对纸质地形图为代表的模拟测绘档案, 而现在测绘成果档案的构成已发生了根本的变化, 由模拟地图产品向数字化测绘成果转变, 载体由纸质向磁带、光盘为介质转变, 测绘成果档案呈现多样化的特点。因此, 在这发展过程中, 作为成果档案的管理者在管理手段方面如果不及时更新改进, 对数据成果管理还是沿用过去管理纸质档案的模式, 没有多少的变化, 不仅造成工作效率低下, 而且不利于信息化的发展, 管理水平就将严重滞后。从表2可以看出数据档案呈现逐年增长, 沿用过去管理纸质成果档案的手段去管理这些数据档案是不行的。

(四) 测绘成果制作技术标准不统一, 导致产生信息孤岛。

由于各地各部门生产标准不统一、数据制作平台不一致, 导致移交档案部门的测绘成果数据格式多源化, 难于建立统一的地理信息数据库, 甚至有些部门生产的数据是独立的坐标系和独立高程系, 这种现象在全国很多测绘档案管理部门都存在。就目前广东省国土资源档案馆馆藏的测绘成果数据来看, 竟然存在十多种数据格式。要对这些数据格式不统一, 坐标系统不一致的测绘数据进行预处理, 还需要花费很大的精力, 投入很多时间, 进行数据格式转换、坐标投影转换等工作, 才能做好数据入库。但是, 对于那些使用独立坐标系统和独立高程系统生产的数据 (称信息孤岛) 确实没有办法处理的只有放弃, 这种现象很多省份都普遍存在, 实质上已造成资源浪费。

二、测绘成果档案工作管理对策

(一) 宣传档案法律, 增强社会测绘成果档案意识。

首先, 要加强测绘法的宣传学习, 提高对测绘档案重要性的认识。加强全民的测绘档案管理意识, 要通过学习宣传《档案法》、《测绘法》和《中华人民共和国测绘成果管理规定》等法律、法规和规章, 强调测绘成果档案工作在测绘活动中的地位和作用, 使全社会不仅具有测绘法制观念, 而且还具有测绘档案法制观念。其次, 各级测绘管理部门必需真抓实干。各级测绘管理部门必须把树立档案意识变为抓好测绘资料档案工作的实际行动, 把测绘资料档案管理列入领导的主要议事日程, 促进测绘档案工作走上法制化、规范化、科学化管理轨道。

(二) 改善储存条件, 确保测绘档案的安全。

各级测绘主管部门要重视基础设施的建设, 要加大测绘成果管理经费的投入, 切实改变重成果的生产轻成果管理的观念。按规定合理配置适宜储存成果档案的库房和办公用房, 不断改善库房的储存条件和办公场所的工作环境。做好档案库房、办公场所等安全设施、消防设施和报警系统的建设。配置高端的储存设备, 办公设备。根据档案法规和档案专业的基本要求, 结合测绘科技档案的自身特点, 制定一整套科学健全的测绘科技成果档案管理办法和技术标准, 确保成果档案的完整性、准确性和安全性。

(三) 使用国家规定的测绘基准和测绘系统, 执行国家统一的技术标准。

根据《测绘法》的规定, 建立地理信息系统, 必须采用符合国家标准的基础地理信息数据。只有制定采集、加工处理、数据结构、分析、分发等统一的标准, 以及不同数据、不同用户之间在相互转换中的标准和相关技术标准, 才能实现地理信息资源和地理信息技术的共享, 才能防止重复测绘。因此, 为了保证测绘的可靠性和科学性, 保证测绘成果及其档案的准确性、系统性、协调性和共享性, 从事测绘活动应当执行国家规定的测绘标准和技术规范。

积极参与和跟踪国际上的地理信息标准化工作, 通过引进、吸收先进的地理信息标准化理念, 不断提高我国地理信息标准化水平。充分发挥全国地理信息标准化技术委员会对地理信息标准化工作的推进作用, 加快实现地理信息标准的协调统一。加强地理信息提供使用、安全保障、共享和社会化利用、知识产权保护等有关政策的研究工作, 加快测绘信息化立法步伐。

(四) 重视专业人才引进, 切实提高从业人员的专业素质。

积极引进测绘专业技术人才, 加强档案人员的培训, 切实提高从业人员的业务素质, 是测绘成果档案管理现代化的必然要求, 测绘成果档案管理现代化对档案干部的素质要求是:一专多能, 知识全面, 既要有档案管理专业的知识, 具备综合分析、高度概括信息的能力, 又要懂得一些相关测绘技术知识, 有熟练的计算机操作技术, 掌握网络安全保护知识, 有强烈的参与意识, 能够超前介入, 超前服务, 及时提供高价值的信息材料。因此, 要加强专业人材引进的建设, 切实把专业人材引进工作列入重要议事日程, 做到长期有目标、年年有计划、季季有落实。要有计划地组织从业人员参加专业技术的定期学习和专业技能培训学习, 切实提高从业人员的专业水平。

(五) 统筹规划, 发展测绘成果档案管理事业。

测绘档案管理事业是一个关乎社会经济发展的事业, 建立起一整套完善的、规范的测绘档案管理体系, 是以后我国测绘档案事业发展的一个目标, 其基本任务是沿着以测绘产品生产为主, 向以地理信息综合服务为主转变的方向, 逐步建成我国测绘档案信息化管理体系。

在该体系形成的过程中, 我们可依据其专业跨越特征和测绘发展的实际情况, 整合我们的思路, 从宣传扩大测绘档案管理意识、建立健全测绘档案管理法规制度、积极引进专业技术人才、提升人才整体素质、加速测绘档案管理技术水平的更新发展。

用信息化技术统筹测绘档案管理工作, 尽快建立测绘档案资料信息管理服务系统。完成这项工作笔者认为要经过以下三个阶段:第一阶段:大力开展测绘科技档案基础性建设工作;丰富和收集涵盖不同形式和类别的测绘科技档案资料馆藏;配套成果档案管理法规, 完善技术标准;建立系统内测绘科技档案信息共享机制;实现档案管理规范化、标准化。第二阶段:进一步完善成果档案计算机管理;开展馆藏档案资源数字化建设;建成馆藏各类测绘科技档案信息数据库和基于局域网络的综合管理与服务系统。第三阶段:完善各测绘档案馆的信息管理服务系统;实现以宽带高速广域网络或互联网为传输通道的信息联通;建成智能型、网络化、多媒体数字虚拟档案馆。

我国测绘档案管理信息化建设体系的建设不是一蹴而就的。我主张还是要认准方向、明确目标、统筹规划、分步实施、边建边用、注重质效、积极稳妥地建设, 要重点推进科学技术和体制机制两个方面的创新和改革。实现测绘档案管理事业的全面协调发展, 为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提供可靠、适用、及时的测绘保障。

摘要:测绘成果档案是各级测绘部门在测绘工作中形成的具有保存价值的基础测绘成果, 成果档案管理工作具有非常重要的意言义。随着现代科学技术的发展, 纸质档案逐步被数字成果档案所取代, 因此对测绘成果档案的管理提出了新的要求。目前测绘成果档案管理存在诸多问题。本文在分析这些问题的基础上提出当前测绘成果档案工作管理对策。

关键词:测绘,档案,管理,对策

参考文献

[1]国家测绘局印发关于加快推进测绘信息化发展的若干意见.中国测绘报, 2007-11-03.

[2]杨凯.信息化测绘:一个新的战略方向.中国测绘报, 2006-5-16.

[3]叶其江.关于测绘发展战略的几点思考与建议.国家测绘局, 2005-9-10.

[4]陈艳杰.创建医院档案管理服务新模式的思考, 兰台世界第230期.

篇9:测绘工作证管理规定

关键词:房产测绘;管理;信息系统;发展

中图分类号:U54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6-8937(2016)17-0075-01

随着城市化水平的提高,房地产行业逊色发展和住房制度的改革,房地产行业需求业务增多,各行各业对房地产提出了更高的要求。现代房产测绘管理不仅要求采用先进的技术,还需要完善的网络化的测绘管理信息系统。采用先进的房产测绘管理及完善房产测绘信息系统的房地产行业发展的必然趋势。

1 房产测绘概述

1.1 房产测绘的概念及其內容

房产测绘是专业测绘中非常具有特色的一个分支。房产测绘是使用全站仪等测绘仪器和GPS全球定位系统、地理信息技术和遥感等技术对房屋和房屋相关土地的权属状况、自然状况、位置、数量、质量和利用情况的测绘。房产测绘主要可以分成两类:房地产基础测绘和房地产项目测绘。

房产测绘的内容相当复杂和广泛,主要包括房地产平面控制测量、房地产调查、房产要素测量、房地产图绘制、房地产面积测算、房地产变更测量、房地产测绘成果资料的核查和验收。

1.2 房产测绘在房地产管理中的作用

首先,房产测绘为房地产管理资料档案的建立提供了必要的保证。房产测绘的结果包含的资料非常广泛,给房地产管理的相关部门提供了房地产面积、位置、权属等资料,方便查阅和档案建立。同时,也给房地产管理相关部门节省了大量的工作时间。

其次,房产测绘资料可以在权属争议纠纷中维护当事人的合法权益。房产测绘的结果明确了权属的界限和产权的归属,当产生权属争议和产权纠纷时,这些资料就能发挥“证据”的作用,为纠纷的处理提供了合法的依据,很好的保护了房产归属人的权益。

最后,房产测绘工作有利于房地产管理部门对房地产的动态管理。随着城市化进程加快,住房面积逐渐增大,房产权属变更频繁,导致房地产管理部门面临着巨大的管理难题。房产测绘工作一个重要任务就是根据有关部门的需求,对房地产进行补充测绘,获得最新的数据,而这些新数据会录入管理部门的系统中,方便了管理部门对房地产的动态管理。

2 房产测绘管理的发展分析

随着经济的发展和科学技术水平的提高,对房产测绘管理的要求越来越高,传统的手工处理方式将被现在的高新技术处理模式所代替。房产测绘管理的方式主要包括以下三种:人工房产测绘管理、计算机辅助房产测绘管理和房产测绘管理系统[1]。

2.1 人工房产测绘管理

人工房产测绘管理,顾名思义是一种以手工绘制房产图、人工实地或在地图测量计算面积,大部分资料以纸质形式保存的测绘管理方式。这种方式测量的数据准确性较低,保存的资料不方便查阅、审核、统计和分析,正在逐渐退出历史的舞台。

2.2 计算机辅助房产测绘管理

在传统的人工房产测绘管理中引入计算机技术,可以提高工作效率。计算机主要负责存储测绘的相关资料,方便查询和计算分析,但是测绘工作涉及到复杂的图纸资料,不仅有文字资料,还有更多的图画资料,计算机不能够自动的将文字和图画结合,还是需要人工的参与,因此计算机主要是辅助人工进行管理,称之为计算机辅助房产测绘管理。不可否认的是,计算机辅助房产管理方式减少了很多人工繁重的工作任务,计算结果也较为准确,资料储存更加完善,是人工房产测绘管理向房产测绘信息系统过度的一种方式。

2.3 房产测绘管理系统

GIS技术即地理信息系统技术的房产管理系统的核心技术,GIS有着独特的地理空间分析能力、强大的图形处理和表达能力和复杂的查询功能等技术优势。GIS与测绘学有着紧密的联系,GIS根据房产测绘的数据,可以将空间数据和非空间数据联合处理和储存,能够很好地解决计算机辅助中存在的不同数据不能联合处理的难题。随着科学技术的进步,房产测绘管理引入先进的GIS技术,极大的促进了房产测绘管理自动化的发展,对房产测绘管理系统的建设产生重大的影响。

3 房产测绘信息系统的发展分析

房产测绘信息系统在上世纪90年代出现以来,伴随着计算机技术的发展,主要经历了三个阶段:单用户模式阶段、多用户模式阶段和广义用户模式阶段[2]。

3.1 单用户模式

单用户模式的出现开创了房产测绘引入计算机技术的新纪元。传统的手工房产测绘管理的资料都是纸质保存,文档和图像资料数据容易被涂改,并且经常会存在错、遗漏或丢失。单用户模式针对这种情况,有专业人员将资料上传到单独的微机上保存和打印,不仅美观而且便于查询,也不易涂改。有些微机还具有简单的绘图功能,可以绘制和打印出房产配证图。但是单用户模式也存在以下弊端:非但没有提高工作效率,反而增加了一个工作环节,增加了工作量,没有真正的实现计算机辅助办公。

3.2 多用户模式

多用户模式引入Client/Server模式,在管理部门内部采用局域网连接的方式,使资料共享,供多人一起使用和协同处理。房产测绘的有关资料在多用户模式中流动性较强,更加方便查询、计算和统计,提高了工作效率。有些系统引入了GIS技术,极大程度的提高了图形绘制和数据处理能力。多用户模式虽然在一定程度上集成了数据、文字和图形功能,但是集成度远远不够,各用户之间还是处于独立和相互割裂的状态,没有真正实现办公一体化。再者,资料文件流动性加强,但是数据安全问题并没有真正解决。多用户模式对提高工作效率,改善计算机处理功能有很大的积极作用,但是存在系统维护和升级做得不到位的情况。

3.3 广义用户模式

广义的用户模式满足了房产测绘管理网络化和数字化的需求,采用Browser/Server模式,将各级政府、各级房产管理部门、房产开发商、客户和市民有机结合起来,实现数字城市整体建设的要求。其次,随着GIS技术逐渐完善和大众化,并且与CAD、MIS紧密结合,使得办公自动化程度越来越高,在这个阶段,图、文、表一体化办公模式成为可能。通过广义用户模式,房产测绘相关资料统计和分析更加精确、保存更加安全、查询更加便捷。但是就我国目前经济情况而言,对于宽带使用、网络维护和系统升级的费用不理想。尽管如此,基于Browser/Server广义用户模式的产物依然是目前市场的主导产品,也必将引领我国房产测绘信息系统走向计算机科学技术新时代。

4 结 语

综上所述,房产测绘的结果与千家万户的利益紧密相关,必须结合自身和社会的实际情况,完善房产测绘管理体系的建立,并且规范房产测绘市场准入制度,确保测绘市场可持续发展,保证房产测绘结果的准确性,进而保障每个人的利益。房产测绘信息系统的应用在小中型城市的使用规模很小,相关部门也应该加大投入,促进房产测绘信息系统的广泛使用。我国房产测绘管理及房产测绘信息系统的发展前景广阔,发展趋势良好,先进计算机技术的引入对其发展起到积极的促进作用,但是发展过程依然存在问题,因此房产测绘管理和房产测绘信息系统一定要联系实际情况,脚踏实地的完善和发展。

参考文献:

[1] 曹莉莉.房产测绘管理及房产测绘信息系统的发展探讨[J].黑龙江科 技信息,2013,(25).

[2] 颜英任.房产测绘管理及房产测绘信息系统的发展研究[J].城市地理,2015,(6).

上一篇:奥地利商科留学申请条件下一篇:新区人才状况调查报告